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合集下载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通史版)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 1.2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课件
——潘俊杰、魏婧《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转型》
1.史料一总体反映了小农经济的生产特点。史料反映了男耕和 女织的内容,综合体现了小农经济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结合的 特点。 2.史料二论述了古代小农经济具有的自给自足性和脆弱性的特 点。史料表明小农经济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 缴纳赋税;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人祸能力 差的简单落后小生产模式的脆弱性。
全国卷高考命题以素养考查为主,本题通过《吕氏春秋·上农》 古文献对农业收益增加养活人口数量这一现象的描述,考查精 耕细作的小农经济的形成。涉及的历史核心素养主要有“时空 观念”和“历史解释”“唯物史观”等方面。具体解读如下:
考查素养
解读说明
通过“战国时期”农业收益的增加能养活更多的人
时空观念 口这一现象来考查考生的时空观念——战国时期是
②个体农耕特点: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男耕女织,自给 自足。 地位:是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手工业
(1)原始社会:纺织技术已经萌芽;已经掌握了冶铜技术;彩陶 已经表现出相当高的工业水平。 (2)商周时期:商周时期,黄河流域的青铜铸造工艺已达到很高 的水平,_青__铜__业___繁荣。 (3)春秋战国:春秋晚期出现__人__工__冶__炼__的铁器;战国中期,炼 钢和淬火工艺有所发展。
专题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先秦
第 2 课时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关联考纲】 古代中国的经济:(1)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 地制度 (2)手工业的发展 (3)商业的发展 (4)“重农抑商” 政策
农业
(1)耕作方式:由原始社会的“__刀__耕__火__种__”到商周时期的“石 器锄耕”,再到春秋战国时期的“_铁__犁__牛__耕___”的耕作方式。 (2)土地制度 ①商周时期实行_井__田__制___,土地名义上归国有,实际上归国王 所有。 ②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_土__地__私__有__制___,成为土地兼并的 根源。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岳麓版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阶段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__先秦课时1先秦时期的政治和经济课件岳麓版
③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__家__族__等__级____关系,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①确立起一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 保障各级贵族享受 “_世__卿__世__禄___”的特权。 (5)作用②有利于凝聚_宗__族__,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③强化以__大__宗___为代表的贵族特权地位。
(6)保障:礼乐制度 ①含义:周朝制定的表示等级制度的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②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护___宗__法__分__封__制__度__ 工具。
考点二 商鞅变法(选修1)
1.背景
( 特1征)时代① ② ③春 随 “秋 着百战 经家国 济争时 基鸣期 础”, 的局社 变面会 化的生 ,出产 地现力 主,发 阶法展 级家, 要思促 求想进 改为了变革土法旧地提制私供度有了。制思的想确武立器。。
考点三 先秦时期的社会经济 (一)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 1.农业的起源
(1)发展历程:由采集经济向__种__植___经济发展。 (2)地域差别:北方以__粟__麦___生产为主,南方以__水__田__稻__作____生产为代表。 (3)产业结构:以__种__植__业___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 (4)主要家禽:有猪、马、牛、羊、鸡、狗等。
宗法观念和宗法传统,使中国封建政治中的等级制源于原始的血缘宗亲关系
现为绝对的君臣隶属原则和极端的皇权主义。……中国封建政治还有一个宗
是亲贵合一和裙带作风,最终导致中国封建政治统治中反智主义倾向,即反
经验守旧,这是封建宗法又一特色。
——石培华《中国历史纵
┃解读史料┃
1.史料一从历史评论角度分析说明了西周政治制度的变化及影响,主要从相对 制度的变化、分封主体、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分封制巩固西周统治的作 度评述了西周分封制的影响。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先秦时期的经济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先秦时期的经济

10倍或十几倍
粟:24-200倍 麦:44-200倍
罗马时代 4-5倍 《克洛米拉农书》 13世纪 英国 3倍 《亨利农书》 “精耕细作”的含义,即它是以土地利用方式为基
础,包括改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业作物生产能力的 一系列技术措施,它强调集约经营、少种多收。
2、农业技术的进步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制肥料、 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垄作法。 (3)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郑国主持修 建郑国渠。
1、春秋:井田制遭到破坏
思考:被破坏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还有哪些原因?破坏的表现有哪些?
①根本原因:生产力的进步——铁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出现
直接原因:各国的税制改革 齐:相地而衰征 BC594 鲁国初税亩 ②表现:不事公田,私田私有
2、战国:私有制确立过程
秦国:商秧变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卖买”
思考:请对比材料一、材料二,思考古代农业 经营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变化:经历了由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个体农 耕、精耕细作、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 济的演变。
论从史出
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孟子·滕文公上》 至秦则不然,用商鞅之法,改帝王之制,除井田,民得买卖。 富者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故贫者常衣牛马之衣,而食 犬彘之食。——《汉书·食货志》
通史架构
原始 社会 夏 前2070年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秦统一
刀 耕 火 种
前1600年 前1046年 前770年 前475年 前221年
青铜时代 工商食官 冶铜 技术
井 田 制
铁犁牛耕 重农抑商 小农经济形成

高考历史(通史)大一轮课件:专题二1 第1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高考历史(通史)大一轮课件:专题二1 第1讲 秦汉时期的政治、经济

【图解历史】 汉朝设立中外朝制度
核心观点:汉武帝时期,设立中朝,成为决策机构,而原来的 三公九卿成为外朝,有利于专制皇权的加强。
【图画证史】 汉代二牛抬杠的耦犁
核心观点:反映了牛耕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更加广泛,促进了农 业的进步。
【漫说历史】 “重农抑商”观念
核心观点:传统社会中的“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重义 轻利观念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 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 着东汉从中央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 力。
三、秦汉时期的社会经济 1.农业 (1)农耕技术:在汉代,_牛__耕__逐渐普及全国,铁制农具数量大 增;出现了播种工具耧车、耦犁和一牛挽犁。 (2)水利工程:汉代关中农民创造“_井__渠__”;东汉王景治理黄 河。
举制)。 识记秦汉时期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了解这一时期手
工业、商业的发展,认识“重农抑商”政策及其影响。
一、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的统一
①时间:从公元前230年至公元前221年。 (1)统一六国②结果: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持续数百年的战乱,建立了
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_专__制__主__义___中__央__集__权__的王朝。 (2)疆拓域展①②北岭方南::北平击定匈岭奴南并,置收郡回河,套实地施区军,事修镇筑守和_长__行城__政和管“理直。道”。
——摘自《中华文明史·第二卷》
史料二 “中朝,内朝也。大司马、左右前后将军、侍中、常 侍、散骑、诸吏为中朝,丞相以下至六百石为外朝也。”清代 学者钱大昕认为:“……大将军权兼中外,又置前后左右将军, 在内朝预闻政事,而由庶僚加侍中给事者,皆自托为心腹之臣 矣。” 【探究】 (1)根据史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秦朝的三公九 卿制度有何影响。 (2)据史料二分析中朝设置的目的。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1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

(通史版)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1_1先秦时期的政治课件

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4.西周的礼乐制度 (1)含义: 周礼是表示等级制度的 典章制度 和礼仪规 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 宗法分封制度 维护 必不可少的工具。
二、商鞅变法(选修 1) 1.时代背景:大动荡、大变革和大发展。
2.措施
3.评价
Hale Waihona Puke [拨云见日想一想]1.柳宗元称西周分封制为“封建”,其含义是否等同 于人类社会发展阶段中的封建社会? 试 答
2.影响 (1)对当时的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 地位, 防止贵族之间因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 维护了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贵族的统治。 (2)对后世的积极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 有利于社会安定,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3)对后世的消极影响:强调家庭本位,人为地划分远 近尊卑, 个人的自主意识和平等权利受到约束, 与现代的平 等和法制意识相违背。
史料解读: ①反映了王室与诸侯间纵向联系加强; ②反 映诸侯国间横向联系加强。
归纳总结 分封制的特点 (1)分封对象: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2)分布特点: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 封地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3)纵向联系:明确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严格的 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4)横向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 加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第一单元 古代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 基——先秦
单元宏观概览
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 221 年)
近五年全国卷考情统计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板块一 主干梳理· 巧点妙拨
[主干知识 一、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朝的政治制度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课件:通史概览 精品

2019大一轮高考总复习历史课件:通史概览 精品

远古时期
夏商西周
春秋战国
[阶段特征]
1.夏商西周时期
(1)政治上,处于奴隶社会,实行分封制(及其前身内外服制),中央集权尚未实 现,地方势力较为强大。
(2)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土地国有制),实行大规模的集体劳作,工商食官。
(3)文化上,学在官府,受教育是贵族的特权。 2.春秋战国时期 (1)政治上,开始向封建社会过渡,中央集权开始出现。 (2)经济上,铁犁牛耕的推广,促进小农经济的产生,个体家庭经营取代集体劳 作,私商、私营手工业出现。 (3)文化上,私人讲学开始出现,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比较繁荣。
二、秦汉时期(从公元前221年至公元220年)
[史实定位]
政治 (1)秦:皇帝制度、三公九卿、郡县制、中央集权 (2)汉:郡国并行、察举制、中外朝、刺史制、推恩令、独尊儒术 (1)秦:修灵渠、驰道,统一度量衡 经济 (2)汉:田庄、牛耕普及、耦犁、犁壁、丝绸之路、水排、“市”、 王景治黄 小篆、隶书、楷书;“焚书坑儒”;造纸术;董仲舒新儒学;儒学 文化 成为正统;汉赋
唐太宗
[阶段特征]
1 .政治上,国家统一,疆域辽阔,社会安定,政治清明,典章制度先进完 善,三省六部制和科举制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2.经济上,隋和唐前期实行均田制,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曲辕犁出现,生产
技术水平提高;手工业和商业繁荣。 3 .文化上,隋唐文化在思想、科技、文学、艺术等领域全面繁荣,领先世 界,兼收并蓄。
[阶段特征]
1.宋代 (1)政治上,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中央在与地方的分权矛盾中占据绝对上风,
君主专制加强。
(2)经济上,农业、商业、手工业发展,出现了纸币(交子),城市布局出现重大 变化——坊市时空限制被打破。 (3)思想文化上,出现了儒学思辨化、理论化的产物——宋明理学。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高考历史总复习课件-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 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 评价 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 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原始社会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有制)
夏、商、 西周 (井田制)
内容:①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 转让与买卖。②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庶民 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认 知 深 化
封建 政治
社会 习俗
思想 观念
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 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 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 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
“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 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 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 任人唯亲等现象
一方面把族权、_____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 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 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 作 维护政权的作用 用 另一方面,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 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 生的新贵。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 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联系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地位
官营 手工业
政府直接
军用品和官
不在市场
至明代前期占据 主导地位,代表
经营
府、贵族的 流通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标通史版课件: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精品

◆读史指导
(1)史料1是图片史料,为周代世系略图。解读史料时要把握图片中不同
身份之间的关系以及“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等信息。 (2)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武则天和狄仁杰主要围绕王位继承进行争论,因 此理解“立庐陵王(武则天儿子李显),则千秋万岁后常享宗庙;三思立, 庙不祔姑”是关键。①是指新死者附祭于先祖。 (3)史料3属于现代评论史料。②说明了宗法制虽然不存在了,但其对后 世的影响还很大。③中“亲贵合一”强调国家政权与血缘家族组织紧
不能定鲁侯之嗣。陵夷迄于幽、厉,④王室东徙,而自列为诸侯。
——柳宗元《封建论》
◆读史指导 (1)史料1属于文献史料,主要论述分封制的特点。①强调诸侯要定期派
使臣或亲自朝见天子。②说明分封制下等级森严,要尊卑、长幼、上下
有序。 (2)史料2是评论性史料,强调分封制的目的和对其发展的认识。③说明 诸侯国集结在周天子的周围,维护周朝的统治。④体现了东周时出现了 诸侯分裂割据的局面。
第1讲
考纲要求
先秦时期的政世袭制;②王权的神秘色彩
(2)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①分封制;②宗法制
(3)商鞅变法△
本讲考点
考点1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考点2 商鞅变法△
考点1
1.商朝的政治制度
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1)商代贵族以① 血缘关系 为纽带,实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 实体。 (2)② 神权 和王权紧密结合,商王朝的一切政治事务都通过占卜进
专题一 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专题概览
先秦(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阶段。它经历了从原 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的发展过程。
政治 (1)夏商时期,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商代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表现为神 权与王权密切结合 (2)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 (3)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衰落,官僚政治兴起,分封制被郡县制取代,地方分权走向中央集权 经济 (1)生产方式从刀耕火种向铁犁牛耕过渡 (2)经营方式从集体劳作向个体农耕发展,小农经济成为中国社会最基本的经济形式 (3)土地制度从井田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转变 (4)手工业和商业上“工商食官”的限制被打破,私营工商业得到发 展,“抑商”政策确立 思想 (1)“百家争鸣”是社会变革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反映,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础 文化 (2)文学方面,诗歌成为当时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式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板块二 第1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通史版)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课件: 板块二 第1讲 走向“大一统”的秦汉政治课件

角度二 西汉中央集权的加强 【典例2】 (2017·全国Ⅰ卷,25)下面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 表。据此可知( )
皇帝纪年 汉高帝十二年 汉文帝十六年 汉景帝中六年 汉武帝元封五年
公元纪年 前195年 前164年 前144年 前106年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5.外戚宦官专权 (1)西汉后期,重用外戚与宦官,政局混乱,国家权力削弱。 (2)东汉中期以后,皇帝即位,大多年龄较小,外戚宦官轮流控制朝政。 6.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东汉时期,“累世公卿”的豪族把持着东汉从中央 到地方的政权,豪强地主成为一种地方割据势力。
重理解 1.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 (1)以皇权为核心的中央行政体制:中央官职分工严密,但都围绕着皇权运转。 (2)体现“家天下”的特点:诸卿中奉常、宗正等官职为皇室专设,为皇帝私家 服务,“国”与“家”同治。 (3)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官吏选拔和任命集于皇帝手中,代替了官吏世袭。
【答案】 变化:由功臣、功臣子为主向属吏、经学之士为主变化。 原因:功臣对汉朝建立居功至伟,其子弟政治素养较高;汉以来布衣将相局 面的出现;统治者改变丞相来源以加强皇权;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和发展儒学教育;推行察举制,重视丞相素质。
高考教材连线
透析高考·教材补缺
【析考题】
角度一 分封制与郡县制的比较
官吏只有俸禄,无封地
是地方行政机构,地方绝对服从 中央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 统一
官僚政治
4.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本质 (1)皇帝家天下制度:皇权至上、皇位世袭、皇族特权。 (2)中央集权制度:封建专制主义,皇帝个人专断独裁,集国家最高权力于一 身,从决策到行使司法、立法和行政、军事等大权。 (3)官僚制度:人治、封闭、腐败。 (4)大一统:疆域和政治、思想、文化的全方位统一。 (5)奴隶制式的家长式统治:臣仆化。 (6)人身控制:编户齐民,限制流动。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

2019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中国古代史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课

[ 时空坐标]
[ 整体感知]
政治 —从分封制、宗法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中央
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另一方面,官僚体制取代贵族制度,专制皇权逐渐形 成。权力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奠定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基础。 经济 —农耕经济是中国古代经济的主体。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在农业发展的基础上,手工业、商业也得到了很大发展。 文化 —思想上经历了从“百家争鸣”到儒学独尊的演变,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 的基础;文学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文学体裁多样;科学技术则具 有东方特色的实用性。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 1.目的 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 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 (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 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实质 维护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工具 影响 维护了西周政治稳定,保证了西周社会的和谐,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瓦解 春秋后期,出现了“礼崩乐坏”的局面
2.两大基本政治理念 (1)贵族政治 政治权力都掌握在世袭贵族手里,实行“世卿世禄制”,所有的官员都是贵 族,有封地而无薪俸,将政权固定在贵族的家族范围内,用族权维护王权。 (2)“家国同构” “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有共同性,均以血亲—宗 法关系来统领,存在着严格的家长制。“家国同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 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 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通用课件:第一编 第一板块 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高中一轮复习历史通用课件:第一编 第一板块 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 内在动力
①民间办学兴盛 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③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表现:
经济 军事 政治 文化 社会习俗
①废井田、开阡陌,以法律形式承认________ ②重农抑商,奖励_____ 耕织 ③统一___度 ___量衡
土地私有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大大衰落。大国诸 原因 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
绝好的发展机会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成了诸侯的附庸。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定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西周时 期“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诸伐侯自_____出” 表现 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田氏代齐”、“三 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 为“礼乐征伐自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认 知 深 化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概念
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济单位本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
身需要而生产的经济形式,是相对于 动基础上,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
商品经济而言的
生产活动的经济形式
特征
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因循守旧,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精耕
闭关自守
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原因 特点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封闭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封闭性
自足性 脆弱性

【新】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

【新】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第1部分中国古代史第1单元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学案

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时空坐标单元概览]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4(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5)其内涵仍体现在当今日常生活和观念中,如尊老爱幼、尊宗敬祖、“天下一家”等观念的形成。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一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

中国古代史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奠基—先秦[阶段特征]先秦时期(远古~公元前221年)是中华文明的勃兴时期。

依据阶段特征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个阶段:夏、商、西周(约公元前2070~公元前771年),中华文明的初步形成时期和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221年),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

政治上:中华古代文明的起源以早期国家出现为重要标志,逐步形成了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主要内容,以“家国一体”为主要特征的政治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各国纷纷改革变法,中央集权制度的雏形开始出现。

经济上:早期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逐渐产生,随着生产力的提高,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发展到铁犁牛耕,土地制度也从井田制发展为土地私有制,小农经济逐渐形成。

思想文化上:科技与文艺成就突出,如甲骨文的成熟,青铜艺术、天文历法、医学等水平高超,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其中,“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先秦时期的政治第1讲内容索引落实主干知识突破核心考点研析考情考向课时作业落实主干知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权承袭:代替禅让制,王位传承的方式有父子相传和兄终弟及。

2.王权特点: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1)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

(2)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王位世袭制二、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巩固统治内容对象把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义务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镇守疆土、随从作战、_________和朝觐述职的义务权力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实行再分封,并有设置官员、__________、征派赋役的独立性王族交纳贡赋建立武装影响积极巩固王权、加强统治;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疆域;国家政权由松散趋向严密消极(1)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随着诸侯国势力壮大,到西周后期,分封制遭到破坏(2)等级森严、等级观念浓厚瓦解表现(1)周王与诸侯国之间:诸侯国挑战周王室的权威,如楚庄王问鼎等。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通史版文档:第1部分 第1单元 第1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 精品

第一单元先秦、秦汉——中国古代文明的奠基和初步发展[时空坐标单元概览]第1讲先秦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对应学生用书第1页)考点1|先秦时期的政治[识记—基础知识梳理]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王位世袭夏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的局面逐渐形成,宗族关系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2.神权色彩通过占卜决定国家大事,王权具有了神秘色彩。

3.行政管理商朝中央设相、卿士等,掌管政务;地方封侯和伯,定期向商王纳贡,并奉命征伐。

二、西周的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1.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

2.目的进行有效统治,拱卫王室。

3.内容4(1)积极:周朝初期加强了对地方统治,扩大了统治区域;稳定了当时的统治秩序,使周朝的政治文化得以稳定延续。

(2)消极:后期,诸侯势力强大,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是导致诸侯分裂、割据混战的重要根源。

5.演变(1)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

(2)春秋战国时期:周天子大权旁落,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诸侯争霸,强大的诸侯纷纷称“王”。

(3)秦汉时期:秦始皇大一统,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汉初又兼采之,实行郡国并行制,七国之乱平定之后,封国的官吏全部由中央任免,诸侯只征收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4)魏晋以后,历代王朝也还有分封,但性质不全相同,仅为皇权体现。

三、西周的宗法制——权力继承制度1.目的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内容(1)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宗族内的嫡庶系统。

(2)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形成宗族内等级关系和政治上隶属关系。

3.实质按父系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力的政治制度。

4.影响(1)使宗统和君统结合起来,强化了王权。

(2)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保障了分封制的推行。

(3)影响了中国封建社会中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的分封。

(4)深刻影响中国社会结构,如家族是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中最基本的单位。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先秦时期的经济 课件(19张PPT)

2019届高考历史大一轮精品复习课件:先秦时期的经济 课件(19张PPT)

三.商业(探究完成)
工商食官 ”,商业被官府垄断。 (1)西周时期:“_____________ (2)春秋战国时期:私商开始出现;当时主要诸侯国的首都成 为商业中心。
四.“重农抑商”政策(探究完成)
(1)含义:强调发展农耕,限制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
(2)目的
①直接目的:确保赋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征收。 ②根本目的: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自给自足 的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
土地私有制 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确立_____________ 。
都江堰 ,郑国修筑郑 (3)水利工程:战国时期李冰修建_____________ 国渠。 (4)经营模式:战国时期,随着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
小农经济 _____________ 开始出现,成为以后整个封建社会最基本的经
营模式。
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赤脚)行,缟为冠之
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 其可得乎?” ——(战国)韩非《韩非子·说林上》 (探究提问)史料一反映了当时采取怎样的政策?史料二对
3.评价
(1)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中国封建社会农 业生产的基本模式;在整个古代中国社会,始终在中国封建 经济中占主导地位,是封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2)其发展状况关系到社会经济的繁荣和古代政权的安危;但
自然经济的牢固存在,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和长期延续
的重要原因。
史料研读
青铜时代 工商食官 冶铜 技术
井 田 制
铁犁牛耕 重农抑商 小农经济形成
知识梳理:
一.农业(探究完成)
(1)耕作方式
①原始社会时期,以_____________ 刀耕火种 为基本耕作形式。 铁犁牛耕 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②春秋战国时期,_____________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积极方面: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 具或耕畜等生产资料,具有生产积极性,为我国农业
评价 的精耕细作做出了重要贡献
消极方面:在封建地主阶级的沉重剥削下,农民需要 承担沉重的徭役,小农经济十分脆弱
5.土地制度
原始社会 (公有制)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内容:①土地属于国家,受封者世代享用,但不得 夏、商、 转让与买卖。②受封者要向国王交纳贡赋。③庶民 西周 和奴隶在贵族封地上耕种,遭受剥削和奴役 (井田制) 实质: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原因: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井田制遭到破坏 确立:①公元前594年,鲁国规定:不论公田、私 春秋战国 田,都要按亩纳税,实际上承认了土地私有的合法 (封建土地 性。②战国时期,商鞅变法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 私有制) 式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 问题:土地兼并和集中,政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第一编
中国古代史
01
通史横向贯通
第一单元 第二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先秦时期
中华文明的发展——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中华文明的鼎盛——唐宋时期
第三单元 第四单元
中华文明的转型——元明清(1840年前)时期
02
专题纵向贯通
专题整合(一) 专题整合(二)
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
中国古代的的经济结构 中国古代的思想文化
(2)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嫡长子世袭王位,是君 主,也是宗族的大宗。其他诸子分封为诸侯,是臣子,也 是宗族的小宗。
(3)“家”是小“国”,“国”是大“家”。“家国同 构”体现了血缘关系与政治关系的融洽。这种借助血缘人 伦关系来治理国家的政治模式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之一。
(三)春秋战国时期的政治 1.王权体制面临的挑战
脆弱性
①生产力因素:耕作方式、耕作技术、土地制度等 ②小农经济自身特点:自给自足、规模小、技术力量 影响 薄弱、抗御天灾人祸能力差等 因素 ③政府政策因素:封建政府为保证封建统治的稳固, 统治者大都采取重农政策④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 削的沉重及社会的动荡、严重的自然灾害
地位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
(3)铁犁牛耕:春秋战国 时期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及 推广。
2.耕作技术
(1)商周时期:掌握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肥料、 治虫灭害等技术。
(2)春秋战国:使用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 垄作法 。
3.水利工程
(1)李冰主持修建都江堰。
(2)郑国主持修建郑国渠。
4.经营方式
(1)集体劳作:商周时期,土地归 国家 所有,劳动者在 田间集体耕作。
与政治机制不断更新的要求背道而驰的
3.礼乐制度
(1)含义:周礼是维护等级制度的 典章制度和礼仪规定。
(2)作用:周礼作为各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准则,成为维 护 分封制和宗法制 必不可少的工具。
认 知 深 化
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1)分封制的历史遗存:
①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中皇族以血缘关系为核心的皇族 分封。
修建;民间的尊宗敬祖、认祖归宗、渴望亲情的
传统观念及祭祖扫墓等 “忠”“孝”等伦理观念;重视家庭建设、尊老
思想 爱幼、夫妻相敬、兄弟相亲、和睦相处等社会公
观念 德;男尊女卑、等级贵贱、过分强调家庭本位、
任人唯亲等现象
2.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将国家权力和家庭关系结合起 来,形成“家国一体”的局面。
(2)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铁农具出现和牛耕推广,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封建 原因 土地私有制确立 分散性 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经营为主的经营方式 封闭性 特点 自足性 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结合,男耕女织,具有 封闭性 生产的主要目的是满足自家生活需要和缴 纳赋税 具有规模小、水平低、分散性和抵御天灾 人祸的能力低等
(2)等级森严:以分封制和宗法制为核心形成了“周天 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不同等级权利和义 务固定,很难逾越。
(3)地方权力较大:分封制给予诸侯国较大的统治权 力,最高统治者尚未形成中央权力的集中。
(4)迷信色彩浓厚:王权与神权密切结合。
3.理解“家国同构”
(1)“家国同构”即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 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
2.变法运动的兴起——以商鞅变法为例
(1)原因: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和 大发展时期。
经济
铁农具 和牛耕的出现及推广 ①生产力:_______ ②生产关系:井田制瓦解,___________ 土地私有制 确立
政治
①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 ②建立和强化_________ 封建专制 统治成为社会发展的要求 ③社会阶级关系变化:出现新兴地主、自耕农等 争霸和兼并战争频繁,富国强兵成为各国改革的 内在动力 ①民间办学兴盛 ②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③法家思想成为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自己消费和 剩余部分 一直存在于社会 交纳赋税 出售 经济生活中
2.主要成就
①原始社会晚期,中国人已掌握了冶铜技术
冶金业 ②商周时代,青铜铸造进入繁荣,出现后母戊 鼎、四羊方尊、三星堆青铜礼器等
嫡长子继承制 和余子分封制以及与此相适应 _____________
的大宗和小宗的区分,是宗法制的基本特征
政权 和神权紧紧地结合在一起,以 一方面把族权、_____
尊祖和敬宗为信条,确定了诸侯与王室的关系以及诸
侯国的继承规则,形成了一套严密的等级秩序,具有
作 维护政权的作用 用 另一方面,宗法制度本身也有其无法克服的弊端,当 社会生产资料基本分割完毕后,它就无法应付不断滋 生的新贵。同时,“立嫡以长不以贤”的做法,也是
到官僚。
经济 层面
由商周时期井田制下的集体耕作,到春秋战国以来
小农经济成为中国古代经济的基本形态;土地制度 由井田制向土地私有制转化。 从“学在官府”到私学兴起,“百家争鸣”现象出 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文学体裁丰富多 样,各具特色;实用科学是科学发展的特点。
文化
层面
第一讲 先秦时期的政治与经济
同姓亲族 为主体 分封对象 分封对象多元化,但以_________
分布地区 特 点 纵向联系
主要集中在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姓亲族封地
居于富庶之地或战略要地
明确了周王权力和诸侯义务,形成了严格的 等级序列,加强了中央与地方的纵向联系
血缘关系 为纽带分配国家政治权力,加 以_________
横向联系
强了诸侯国之间的横向联系
认 知 深 化
自然经济和小农经济的比较
自然经济
小农经济
主要是为了满足生产者或经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 概念 济单位本身需要而生产的经 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 济形式,是相对于商品经济 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 而言的 特征 规模小,生产分散,技术因 循守旧,闭关自守 产生于原始社会,在奴隶社 会和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 活动的经济形式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
位,精耕细作,农业与 家庭手工业相结合 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
时间
联系 是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具有自给自足的特点
(二)手工业的兴起与发展 1.经营形态
经营形态 管理方式
官营 手工业 民营 手工业 家庭 手工业
产品用途
流通方式
地位
至明代前期占据 军用品和官 政府直接 不在市场 主导地位,代表 府、贵族的 经营 流通 我国古代手工业 生活用品 发展水平 民间私人 经营 农户的 副业 民间消费 在市场 流通 明中叶后占据主 导地位
周平王东迁后,王畿的土地日益缩小,政治、经济实力 原 大大衰落。大国诸侯均被连绵不断的战争消耗得筋疲力 因 尽,这为诸侯国内部的卿大夫提供了绝好的发展机会 “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 成了诸侯的附庸。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的命令,不再定 期向天子纳贡、朝聘和述职,西周时期“礼乐征伐自天 诸侯 出” 表 子出”的政治格局至此变为“礼乐征伐自_____ 现 诸侯国中卿大夫强宗的崛起和国君公室的衰微:出现 “田氏代齐”、“三家分晋”和“鲁三桓执政”。春秋 初期“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到此时再变为“礼乐征伐自 大夫出”,甚至“陪臣执国命”
局 ①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限 ②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性 ③未与旧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知识点二
先秦时期的经济
(一)发达的古代农业
1.耕作方式
(1)刀耕火种:原始社会使用石刀、石斧、石犁,依
肥力 变化而迁徙。
(2)石器锄耕:商周时期,出现青铜 农具,但很少使 用,主要工具仍是木制的耒耜和石锄、石犁。
实际上都是有很大独立性的政治实体
2.宗法制
为巩固分封制形成的_________ 统治秩序 ,解决贵族之 目的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维护统 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是处理同一宗族内部成员间的亲疏、等级和世
实质
袭权力的制度,是周人把血缘纽带 ________同政治关系
结合起来的一种制度
特点
(1)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周人势力范围不断扩
天下共主 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 大,周天子确立了_________
(2)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作 用
的等级序列等
(3)使周文化覆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密切了同周 边各少数民族的关系,加速了各民族融合的进程,推动 了边远地区的经济开发和文化发展。总体看来,周天子 虽表面上为天下共主,但实际上控制力有限,各诸侯国
②中国姓氏的起源中,有很多是源于西周的封国,如 宋、许、郑、陈等。
③中国的地名简称很多源于西周时期的诸侯国国名, 如山东省简称鲁、山西省简称晋等。
(2)宗法制的历史遗存:
封建 封建社会中皇位继承的嫡长子制原则;对祖宗的 政治 崇拜;“家国同治”的统治理念等 社会 习俗 后世的百家姓丛书、家族家谱修订、宗祠家庙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