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测相关事项与室内质控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规定1. 目的本操作规定旨在确保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工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提高检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2. 术语和定义- 室内质控:对实验室流程和检验结果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检测质量的系统活动。

- 质控品:用于质控的标准样本,一般由国家标准样本确定。

- 控制范围:质控品所需的接受范围,一般根据统计学方法确定。

3. 质控样本的选择与使用- 根据实验室检验项目的特点和需要,选择适当的质控品。

- 每个批次的质控样本应进行充分混合,并按照标准要求进行保存。

- 质控样本的使用要符合标准操作程序,包括样本的准备、标定和质量测定等步骤。

- 质控样本的使用应有记录,并对记录进行保存和归档。

4. 质控标准的制定与评价- 根据国家标准样本和实验室特点,制定适合实验室的质控标准。

- 质控标准的评价应基于统计学的方法,包括平均值、标准差、变异系数等指标的计算和分析。

- 定期对质控标准进行评价和调整,确保其适用性和可靠性。

5. 质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 对每次质控数据进行记录,包括样本编号、测定值、标准范围等信息。

- 对质控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每次测定值与标准范围的接近程度,判断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 定期对质控数据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行趋势分析和异常值的处理。

6. 质疑结果的处理与处理措施- 对于质疑结果,应及时进行确认和处理,包括复测、溯源等措施。

- 对于超出质控标准范围的结果,应进行事故处理,包括停止检验、检查设备等。

7. 质控记录的保存与归档- 质控记录应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保存,包括每日、每月和每年的质控数据和分析结果。

- 质控记录的保存时间要求应符合实验室标准和相关法规要求。

- 质控记录的归档应规范有序,方便日后查阅和审计。

8. 培训与质控能力评估- 对实验室质控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和能力评估,确保其具备操作规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 定期进行质控知识和技能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人员的质控能力和专业素养。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_09-10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SOP文件的更改】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操作步骤】1.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要求质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瓶间变异小,原则上一旦选定,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轻易更换。

多数血常规项目2-8℃稳定60天。

2.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使用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混匀,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至少使用两个浓度以上质控品。

(如何体现中值、高值)3.室内质控图的绘制3.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

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 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均值。

至于标准差,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

以前的标淮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

标准差等于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3.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见的一项检验项目,用于评估人体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控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包括质控目的、质控方法、质控指标、质控频率和质控记录等。

一、质控目的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目的是评估和监控血常规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保证检验结果的质量,提高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二、质控方法1. 内部质控内部质控是指在实验室内部进行的质控活动,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进行检验,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内部质控方法包括X血常规质控品、X 血液细胞分析仪等。

2. 外部质控外部质控是指将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和评估,以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常用的外部质控方法包括参加血液质控中心组织的质控活动、参加国家或者地区的质控项目等。

三、质控指标质控指标是衡量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参数。

常用的质控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血常规项目的参考范围参考范围是指在正常人群中,某一指标的正常值范围。

实验室应根据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参考范围,对血常规项目的结果进行评估和判定。

2.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同一样本在同一实验室内进行多次检测时,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3.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实验室测定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偏倚、偏倚系数等。

4.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同一样本在不同时间、不同条件下进行检测时,结果的一致性和稳定性。

常用的评价指标包括标准差、变异系数等。

四、质控频率质控频率是指进行质控活动的时间间隔。

根据实验室的具体情况和要求,质控频率可以选择每天、每周、每月等不同的时间间隔进行。

五、质控记录质控记录是质控活动的重要组成部份,用于记录质控结果和质控数据。

质控记录应包括以下内容:1. 质控品的信息,包括批号、有效期等。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1.引言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常用的检验项目之一,其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室内质控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档将介绍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以提高检验质量,保证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2.质控物品的选择与准备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前,首先需要准备好质控物品。

质控物品应具有与实际样本相似的特性,并且可靠稳定。

常用的质控物品有人工制备的质控血液、商用质控物品等。

选择质控物品时应参考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其符合实验要求。

在准备质控物品时,应按照质控要求进行稀释,保证其在检验过程中的合适浓度。

3.质控实验的设置质控实验的设置是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重要环节。

质控实验应覆盖常见的指标和检测项目,并且覆盖多个浓度范围,以验证仪器在不同条件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质控实验应包括正常范围内的样本,以验证仪器的正常运行,并且应包括异常样本,以验证仪器对异常结果的检测能力。

4.质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在质控实验过程中,应及时记录所测定的结果,并进行分析和比较。

记录的数据应包括质控物品的测定结果、质控物品的浓度、仪器的测定结果等。

通过对质控数据的分析和比较,可以评估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5.异常结果的处理当质控实验中出现异常结果时,应及时处理。

首先需要检查仪器是否正常运行,核对操作步骤和参数设置是否正确。

如果确定仪器没有问题,可以考虑排除操作者误差、质控物品异常等可能因素。

如果问题无法解决,应及时报告实验室负责人,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6.质控结果的评价根据质控实验的结果,对仪器的检测能力进行评价。

评价指标包括准确性、精密度、灵敏度等。

通过评价质控结果,可以判断仪器是否符合要求,并进一步改进和优化实验方法。

7.总结与展望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是确保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重要环节。

本文档介绍了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操作准则,包括质控物品的选择与准备、质控实验的设置、质控数据的记录与分析、异常结果的处理和质控结果的评价。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_09-10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SOP文件的更改】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操作步骤】1.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要求质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瓶间变异小,原则上一旦选定,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轻易更换。

多数血常规项目2-8℃稳定60天。

2.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使用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混匀,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至少使用两个浓度以上质控品。

(如何体现中值、高值)3.室内质控图的绘制3.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

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 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均值。

至于标准差,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

以前的标淮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

标准差等于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3.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_09-10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SOP文件的更改】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操作步骤】1.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要求质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瓶间变异小,原则上一旦选定,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轻易更换。

多数血常规项目2-8℃稳定60天。

2.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使用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混匀,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至少使用两个浓度以上质控品。

(如何体现中值、高值)3.室内质控图的绘制3.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

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 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均值。

至于标准差,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

以前的标淮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

标准差等于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3.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和诊断疾病。

为了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质量控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的标准格式文本。

一、质量控制的目的和意义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旨在确保实验室的检测结果准确可靠,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通过质量控制,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操作中的偏差和误差,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定性和一致性。

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步骤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自行进行的质量控制,包括日常质量控制和定期质量控制。

(1)日常质量控制日常质量控制是指每天进行的质量控制,目的是监测实验室的日常操作是否符合要求。

具体步骤如下:- 准备稳定的质控品,如商业质控品或者实验室自制的稳定样品。

- 按照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 与质控品的预期范围进行比较,判断结果是否在可接受范围内。

- 如发现结果偏离预期范围,应及时检查实验操作是否正确,并排除任何可能导致误差的因素。

(2)定期质量控制定期质量控制是指定期进行的质量控制,目的是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量。

具体步骤如下:- 定期参加外部质量评估项目,如国家或者地区的质量控制项目。

- 按照评估项目的要求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 与评估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水平。

- 如评估结果不理想,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2.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参加的由独立机构组织的质量控制活动,旨在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准确性。

具体步骤如下:- 参加由国家或者地区认可的外部质量评估项目。

- 按照评估项目的要求进行检验,并记录结果。

- 将检验结果提交给评估机构进行统计和分析。

- 根据评估结果,评估实验室的检测能力和准确性,并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

三、质量控制的记录和分析质量控制的记录和分析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可匡助实验室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具体步骤如下:1. 记录质量控制结果每次进行质量控制时,应准确记录质量控制品的批号、检验日期、检验人员和结果等信息。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 质量控制和注意事项
主要内容
一、引言 二、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四、血常规检验分析后质量控制 五、小结
一、引言
血常规检验作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一种检查手段,能够为受检 者的诊断与治疗提供详尽的临床参考。在血常规检验项目中,尤以 红细胞(RBC)、白细胞(WBC)、血小板(PLT)、血红蛋白 (HGB)异常作为诊断依据。
血液采集前,应避免跑步、骑自行车、爬楼梯等剧烈的运动,要求患者休 息15min后进行采血,冬季保持血液循环通畅,化疗患者要求在化疗前采集 标本,采血不能与静脉输液同侧臂。
二、血常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样本采集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一般要求用抗凝的静脉血,尽可能不用未梢血,因为 末梢血的误差大,重复性较差,除少数不易抽取静脉血者,如婴儿、大面积 烧伤患者等。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散点图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直方图
正常图形
小红细胞干扰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仪器报警信息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Q-Flag报警信息
三、血常规检验分析中质量控制
干扰因素
假性 增多
假性 增多
假性 增多
假性 增高
RBC
假性 减少
WBC
PLT
假性 减少
如何纠正EDTA-PTCP
推片显微镜检发现血小板成簇聚集,排除采血不顺畅、标本凝 集等因素后确定为EDTA-PTCP者可采取以下措施:
➢更换抗凝剂 ➢不加抗凝剂,即采即做 ➢加阿米卡星 ➢稀释模式 ➢涡旋 ➢人工计数 ➢通过红细胞校正
6、血小板假性增多
小红细胞 红细胞碎片 疾病或治疗产生的大量白细胞破碎(比如淋巴瘤、化疗、严重感

怎样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

怎样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

怎样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
做好血常规的室内质控应注意以下几点:
1、质控品在冰箱中应直立放置。

2、每天自冰箱拿出后,室温放置10分钟左右,再缓慢地颠倒混匀,不要立即混匀。

3、检测完毕后,要用柔软的布或纸擦拭试管口和盖子上残留的液体,否则影响质控品的质量。

4、血常规质控品更换频繁,每批都要统计均值(非常重要,不要使用厂家提供的均值);SD沿用历史统计的数值即可,但应小于1/3允许总误差。

血常规不像生化实验受试剂批号、试剂质量、定标等影响,IQC 经常出控,血常规IQC出控大致有:
1、偶然误差:重复一次检测即在控了。

2、某一项指标(如WBC)出现系统误差时,要考虑该指标系统出现问题,如注射器松动、检测部问题等。

3、如果全部指标偏低或偏高,多数情况是质控品的质量出现问题。

校正系数是不能盲目更改的,只有用校准品或具有溯源性的新鲜全血校准时才能更改。

盲目更改是不负责任的做法。

总之,血常规的IQC既非常“难”做,也非常“容易”做!。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一、引言在临床实验室中,血常规检验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检测项目。

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本文将介绍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包括质量控制的目的、方法、指标等内容。

二、质量控制的目的1、确保实验室内外的检验结果具有一致性,避免误诊或漏诊的发生。

2、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检验过程中的误差和偏差。

3、评估实验室检验依赖性的变化,为疾病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4、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三、质量控制的方法1、试剂的质量控制1.1 确定试剂的有效期,并按照规定使用。

1.2 进行试剂批间和批内的比对,确保各个批次的试剂具有一致的性能。

1.3 严格按照说明书和操作规程使用试剂,避免人为误操作引起的误差。

2、仪器的质量控制2.1 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2 进行仪器的比对试验,与参考方法或参考实验室的结果进行比对,确保仪器的一致性。

2.3 对常用的仪器参数进行监控,如温度、时间等。

3、检验过程的质量控制3.1 严格按照标本采集和处理的规范操作,避免标本的污染和变质。

3.2 对每个检验项目进行科学的试验设计,包括样本量、对照品选择等。

3.3 进行实验室内和实验室间的比对试验,评估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4 设置质量控制样本,进行常规的质控品检验,并及时纠正异常结果。

四、质量控制的指标1、质量控制样本的标准范围不同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样本的标准范围是不同的,通常以正常人群的结果为参考范围。

根据不同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设定不同的标准范围。

2、标本的接受性范围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标本,如hemolyzed(溶血)、lipemic(血清胆固醇增高)、icteric(黄疸)等,需要设定接受性范围,并进行相应的结果修正。

五、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质量控制数据的分析与处理是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对质控数据的分析和判定,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内的偏差和误差。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

SOP_09-10 血常规检验室内质控的标准操作规程【目的】血常规检验室内质量控制。

【SOP文件的更改】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操作步骤】1.室内质控品的选择要求质控品质量可靠、稳定性好、瓶间变异小,原则上一旦选定,除非特殊情况,一般不要轻易更换。

多数血常规项目2-8℃稳定60天。

2.质控品的正确使用与保存严格按质控品说明书操作和保存,不使用超过保质期的质控品;使用时应轻轻摇匀,使内容物完全混匀,切忌剧烈振摇,防止泡沫产生,质控品要在与患者标本同样测定条件下进行测定;至少使用两个浓度以上质控品。

(如何体现中值、高值)3.室内质控图的绘制3.1.均值和质控限的确定在开始室内质控时,首先要确定质控图的均值和质控限,将质控品应与常规标本一起测定。

根据20次质控结果(每天开一瓶,一天测一次),对数据进行离群值检验(剔除超过3s 外的数据),计算出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暂定均值和暂定标准差。

以此暂定均值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室内质控;一个月结束后,将该月的在控结果与前20个质控测定结果汇集在一起,计算累积平均数和累积标准差(第一个月),以此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下一个月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重复上述操作过程,连续三至五个月。

以最初20个数据和三至五个月在控数据汇集的所有数据计算的累积平均数和标准差作为质控品有效期内的常规均值和标准差,并以此作为以后室内质控图的均值和标准差。

如果发现离群值,需重新计算余下数据的平均数和标准差。

以此均值作为质控图的均值。

至于标准差,可采用以前变异系数(CV)来估计新的标准差。

以前的标淮差是几个月数据的简单平均或甚至是累积的标准差。

这就考虑了检测过程中更多的变异。

标准差等于平均数乘以以前变异系数(CV%)。

3.2.绘制质控图及质控方法(规则)的应用根据质控品的靶值和质控限绘制质控图,并将原始质控结果记录在质控图表上,保留打印的原始质控记录。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是指对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进行监控和评估,以确保实验室的分析结果符合质量标准和临床需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相关内容。

一、背景介绍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检验项目,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状况和健康状况。

血常规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准确的血常规结果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因此,质量控制是确保血常规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二、质控方法1. 内部质控内部质控是实验室自身对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监控和评估的方法。

通过使用已知浓度的质控品,比较实验室的检验结果与预期结果之间的差异,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部质控应该每天进行,以确保每批样本的准确性。

2. 外部质控外部质控是通过与其他实验室进行比对,评估实验室的血常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外部质控通常由专业机构或质控组织组织,实验室可以定期参与外部质控活动,比较自己的结果与其他实验室的结果,发现和纠正潜在的问题。

三、质控指标1. 精密度精密度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同一样本在不同时间或不同实验室中进行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和可重复性。

通过重复检测同一样本,计算结果的变异系数(CV),CV越小表示精密度越高。

2. 准确度准确度是指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接近程度。

通过与参考方法或参考材料进行比对,计算结果的偏差(bias),偏差越小表示准确度越高。

3. 稳定性稳定性是指检测结果在一定时间内的变化情况。

通过在不同时间点进行重复检测,计算结果的变异程度,以评估结果的稳定性。

四、质控记录与分析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控记录系统,记录每天的质控结果和分析数据。

对于超出质控范围的结果,应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质控数据的分析可以使用统计学方法,如西格玛规则、西格玛质控图等,帮助实验室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质控文件与培训实验室应编制相关的质量控制文件,包括质控操作规程、质控记录表、质控分析报告等。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1. 引言血常规检验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验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血液情况。

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正确诊断疾病、制定治疗方案非常重要。

对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十分必要。

2. 质量控制的目的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目的在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降低误差,提高实验室的质量水平。

通过建立质量控制体系,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检验过程中的问题,确保结果的稳定性和可比性。

3. 质量控制指标血常规检验中常用的质量控制指标包括以下几个方面:3.1 内部质量控制内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内部对检验过程进行的质量控制。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检验仪器的校准和维护试剂的质量控制检验人员的培训和质量监控3.2 外部质量控制外部质量控制是实验室与外部质控机构进行的质量控制。

通过参与外部质量控制方案,实验室可以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评估自身的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3.3 参考范围的制定参考范围是用于评估检验结果是否正常的标准范围。

参考范围的制定应根据大量样本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考虑不同性别、年龄、地域等因素的影响。

3.4 质量评价指标质量评价指标是对实验室质量控制进行评估的指标,常用的指标包括每日质量控制图、质量控制样本的误差比率等。

4. 质量控制的方法实施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定期对仪器进行校准和维护,确保仪器正常工作每日进行内部质量控制,使用质控样本进行检验,比较结果与参考范围,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参与外部质量控制方案,与其他实验室进行对比,评估自身的水平建立标准操作规范,确保检验人员的操作符合规范要求定期进行人员培训,提高操作技能和质量意识5. 质量控制的效果评估对于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进行评估,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法:监控每日质量控制图,观察数据的变化趋势和稳定性比较实验室结果与外部质量控制方案的结果,评估实验室的准确性和可比性定期进行实验室质量评估,包括人员培训和操作质量评估等6.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是实验室工作中的重要环节,对于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引言概述:血常规是临床常规检查项目之一,对于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而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则是确保检测结果准确可靠的关键环节。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重要性以及具体实施方法。

一、实验室设备质控1.1 确保设备准确性:定期对血常规仪进行校准和维护,保证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1.2 检查仪器故障:定期进行仪器故障排查和维修,确保仪器正常运转,避免因故障导致的检测结果误差。

1.3 更新设备技术:及时更新血常规仪器的技术和软件,以适应最新的质控标准和要求。

二、质控液质控2.1 选用合适的质控液: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质控液,确保其成分与人体血液相似,能够准确模拟实际检测情况。

2.2 定期进行质控液检测:每次进行血常规检测前都要进行质控液的检测,以验证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3 记录和分析质控液数据:及时记录和分析质控液的检测数据,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标本采集质控3.1 标本采集规范化:严格按照标本采集规范操作,避免因采集不当导致标本污染或者失真。

3.2 标本保存条件:保证采集的血液标本保存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避免标本变质或者受到外界影响。

3.3 标本识别和追踪:标本采集后要进行正确的标识和追踪,确保标本与患者信息一致,避免混淆或者丢失。

四、人员培训质控4.1 培训要求:对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的血常规检测培训,包括操作规范、质控要求等方面。

4.2 岗位责任分工:明确每位工作人员在血常规检测中的具体责任和分工,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专人负责。

4.3 定期培训更新:定期对实验室人员进行培训更新,使其了解最新的质控要求和技术,提高专业水平。

五、数据分析质控5.1 数据记录和保存:对每次血常规检测的数据进行准确记录和保存,便于后续分析和追溯。

5.2 异常数据处理:发现异常数据时要及时进行分析和处理,找出问题原因并采取措施进行改进。

5.3 统计分析和评估:定期对血常规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估,评估实验室的整体质控水平,及时调整和改进工作流程。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

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是指通过一系列的标准化操作和监测措施,确保血常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血常规是临床常用的一项检验项目,对于评价人体健康状况、诊断疾病以及监测治疗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质控质量控制是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环节。

一、质控质量控制的意义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主要意义在于:1. 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通过质控质量控制,能够及时发现和纠正实验室操作中的误差,确保所得的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 提高实验室的技术水平:通过质控质量控制,能够不断改进实验室的技术操作和质量管理,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3. 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血常规检验结果是临床诊断的重要依据之一,质控质量控制能够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提高疾病的诊断率和治疗效果。

二、质控质量控制的内容血常规质控质量控制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样本质量控制:样本的质量是影响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前,需要对样本进行质量控制,确保样本的新鲜度、保存条件和标本采集的规范性。

2. 仪器质量控制:血常规检验仪器是进行血常规检验的重要工具,对仪器的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关键。

需要定期进行仪器的校准、维护和质量评估,确保仪器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3. 试剂质量控制:试剂是进行血常规检验的重要物质,对试剂的质量进行控制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需要定期进行试剂的质量评估和检验,确保试剂的稳定性和准确性。

4. 操作质量控制:操作质量控制是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需要对实验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确保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同时,需要对实验室的操作流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评估和改进,提高实验室的整体水平。

5. 数据质量控制:数据质量控制是保证血常规检验结果准确性的重要环节。

需要对数据进行审核和验证,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系统,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

血细胞计数的室内质量控制

血细胞计数的室内质量控制

异常白细胞直方图
• WL:常见于存在红细胞溶血不全,出现有 核红细胞,大血小板增多,血小板聚集, 纤维蛋白析出
• T1,没T2的粒度分布分布时,在WBC、 LYM%、LYM#结果上标有WL,余分类结果不 出现结果,但也有WL警号。
• T2警号表示不能设定中间细胞与中性粒细 胞之间的波谷鉴别线,常见于出现幼稚粒 细胞、红细胞溶血不全,标本放置时间过 长
被污染。 4 如仍失控,取另外一个批号的质控品以同样方法测定一次。如果结果在控,提示前一批质控可
能都有问题,认真找质控品变质原因,予以改正。 5 如失控,更换相应试剂,重新测定,如在控,则可能由于试剂放置时间过长而变质等原因。
6 如果结果仍不在允许范围,则应仔细检查仪器各部分性能是否正常,包括光路、电路、水路等 系统,维修保养后重测一次。
恢复至室温。 • 开机自检,进行自动冲洗,空白底数合格后待机。 • 在手掌心中转动8次,再上下颠倒混合8次,观察
瓶底无沉淀物混合均匀后开始检测,每次操作的 手法尽量一致。 • 质控结果合格后,开始检测标本。
常用的质控规则
2S规则: 某水平质控结果超过X±2s。违背 此规则,提示警告。
3s规则: 某水平质控结果超过X±3s。违背 此规则,提示存在随机误差。
特殊病例
• 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 肝硬化患者白细胞假性增高 • 冷凝集致红细胞减少 • 乳糜血
体会
室内质控 测量值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真实 可控
10x:十个连续的质控结果在平均数的一 侧。违背此规则,提示存在系统误差。 两种表现:
• 一个水平的质控品连续十次在平均数的 一侧。
• 两个水平的质控品同时连续各有五次的 控制值在平均数的一侧。
其他一些质控规则: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验是一种检测血液中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等微量元素的常用检查,它对于诊断血液疾病,监测疾病治疗效果,以及身体健康的状况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因此,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十分重要。

首先,血常规检验的样本采集应尽可能满足质量控制要求,如采血量、采血时间、采血技术等要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其次,检验过程应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书进行,如报告结果的稳定时间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以免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检验人员应及时完成检验,以及对对检测结果进行有效的复核,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除此之外,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需要定期对检验设备和试剂进行核查,检测器件在规定时间内应定期维护,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检验人员也要定期参加专业的培训,以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和质量控制。

总之,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及注意事项十分重要,必须满足标准,以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质控
4、靶值的确定 各实验室应对新批号的质控品的检测项目确定 靶值,使用的测定方法必须是现行的方法。定值质 控品厂商给予的标准值只能作为参考。新批号的质 控品与当前使用的质控品一起进行测定。 20天得到至少20个数据(剔除超过3SD的数据)计 算均数,作为暂定靶值。 以3至5个月的在控数据,计算累计的均值,作为 以后质控图的靶值。
五、检测注意事项
1、仪器: 新仪器的初步评价 :本底检查、精密度、 携带污染率、线性范围 校准:每年2/次 ,并出具校准报告。
------《临床血液学检验常规项目分析质量要求》 WS/T 406-2012
2、标本:
血常规检验特别是应用血液分析仪时,静脉血血样是最可靠的标 本,与静脉血相比,手指末梢血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仍然较差:白 细胞计数明显高(+8%)而血小板计数明显低(-9%)。 血液经EDTA抗凝后,白细胞的形态会发生改变,这种改变和时间 及EDTA浓度有关。血液比例过高时,由于抗凝剂相对不足,血浆中 出现微凝血块的可能性增加,在用于血细胞分析仪时,微凝血块可 能阻塞仪器,同时影响一些检验指标。血液比例过低,抗凝剂相对 过剩,中性粒细胞发生肿胀、分叶消失、崩解、产生正常血小板大 小的碎片,这些改变都会使血常规检验和血细胞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4小时内完成血常规检测。
室内质控
2、使用厂商提供的允许范围作为控制限
各实验室的检测系统不同于厂商的检验系统。
厂商提供的允许范围一般都很大。它只是告诉
用户,您的测定值在此范围内,说明控制品没 问题。
室内质控
3、从不出现失控,质控曲线的波动在±1SD内,认为质控做得好 设定的SD和实际的SD差异较大。因为判断标准太宽,所以不 能发现误差。难以检出失控的情况,质控失去意义,还不如不 做质控。 没有失控情况的质控是不正常的。
六、室内质控
室内质量控制( IQC )定义 实验室为了监测和评价本室工作质量,决定 常规检验报告能否发出所采取的一系列检查、控制 手段,旨在检测和控制本室常规工作的精密度, 提 高本室常规工作中批间和日间标本检测的一致性。
室内质控
质控目的: 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减小检测误差, 保证检测结果正确可靠。
室内质控
重视失控的处理及记录
失控的处理必须及时进行,不是事后回顾的; 应该有失控及其处理的专门的记录; 失控数据一定要在质控图上记录,纠正后新
的数据不能替代失控数据;
记录内容
失控时间;
室内质控
失控的仪器;
失控项目及其值;
违背那一条失控规则;
分析可能的原因;
对每一个可能的原因采取纠正的措施;
血红蛋白电泳、基因诊断 大细胞性贫血 MCV﹥100fl 巨幼细胞性贫血 骨髓图片检查 MCH﹥34pg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 骨髓图片检查、RET计数 MCHC320~360g∕L 血 单纯小细胞性贫血 MCV﹤80fl 慢性感染 病史及其他实验诊断 MCH﹤27 pg 慢性肾炎 MCHC320~360g∕L
李显航
主要内容
一、标本的采集 二、标本登记与编号 三、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四、检测结果反馈
五、检测注意事项 六、室内质控
一、标本的采集
标本类型:静脉全血 标本采集所需器材:无菌采血针、 EDTA盐抗凝真 空管(EDTA-Na2或EDTA-K2)、压脉带、垫枕、75%乙 醇、碘伏或25g/L 碘酊、无菌棉签(球)等。
选择质控品
室内质控
室 内 质 控 流 程
设计质控频率 选择质控方法和失控判断规则
确定靶值和SD 每日进行室内质控 失控的处理
质控记录的管理
室内质控
1、质控品的选择:应至少使用2个浓度水平(含正常和异 常水平)的质控品;质控品的选择应为稳定性好、校期 长的。
2、质控频率:检测当天至少1次。 3、失控的判断规则:至少使用1 3s 和2 2s规则
室内质控
5、SD的确定 20天得到至少20个数据(剔除超过3SD的数据) 的SD作为暂定SD。 以3至5个月的在控数据,计算累计的SD,作为以 后质控图的SD。
室内质控
6、每日进行质控 做到每日质控
注意全血质控品的使用,严格按照说明书
进行操作和保存,确保质控品质量。
检测室应放置15min左右,恢复至室温,
2.5 2.5.1
三、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血液标本采集必须在2小时内送检测血常规 ,4小时内完成血常规检测;在血常规检测前标 本需放室温转运。 对不合格标本的处理:如发现标本不符合质 量要求,如有凝块、溶血等,应拒收,并及时电 话通知采血负责人重新采集,并在《不合格标本 处理记录本》上记录拒收原因及处理情况
标本保存、送检要求
填写送检单时各项目要齐全,编号由实验室人员统一编写。
检测结果反馈
MCV、MCH、MCHC检测临床意义
形态学分类 正细胞性贫血 参考值范围 病因 MCV80~100 fl 再生障碍性贫血 MCH27~34 pg 溶血性贫血 MCHC320~360g∕L 急性失血 妊娠生理性贫血 小细胞低色素贫血 MCV﹤80fl 缺铁性贫血 MCH﹤27 pg 铁粒幼贫血 MCHC﹤320g∕L 地中海贫血 进一步筛查诊断方法 RET计数、骨髓检查 骨髓检查、 RET 计数、生 化免疫检查 病史及其他实验诊断 骨髓图片、骨髓铁染色、 血清铁蛋白检测
纠正后的质控值; 操作人员的签名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8、记录的管理
完整的保存好质控品的原始资料 每月室内质控总结分析 a、回顾一个月的质控情况,翻阅失控记录,计算失控率, 回顾分析失控原因。 b、观察各质控参数的均值、SD、CV值与其设定值的关系, 并与上月的情况进行比较。
c、观察一个月质控曲线的形态与各质控点的分布情况。
二、标本登记与编号
日期 编号 姓名 性别 年龄 民族 籍贯 住址 联系电话
标本登记与编号 登记本写要求:填写登记本时各项目要填写齐全,不能有缺项。所 有记录除纸质版外,要有电子版,以便统计和保存。 2.5.2 标本编号原则:各初筛实验室以年份开头,后加样本序号进行编号, 如150001,表示2015年第1个样本,以此递进。
室内质控
另外, x±2s、x±3s的规则并没有规 定标准差(s)有多大,s都是各实验室自 己每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检测后计算出来的。检验方法精度 好的,s小一些;检验方法精度差一些的, s大一些。不论s大小,各实验室只要将自 己的控制值保持在x±2s或x±3s内,就是 在控。
室内质控
因此从质量控制角度上,它只是一个 手段。让每个实验室在自己现有的检验水 平上得到控制,不希望出现比现有水平更 差的结果。换言之,是各实验室现有水平 的重现性(或精密度)的控制,这是室内质 量控制的根本。
标本的采集
采集方法: 1、选择适宜静脉,在上臂扎上压脉带,先以碘伏或 25g/L碘酊棉对欲穿刺处皮肤以里向外作环形消毒, 待碘酊干后用75%乙醇棉签以同样方式擦去碘迹(使 用碘伏不需脱碘)。 2、开启一次性采血针并应注意是否包装严密,有无 过期等。 3、病人紧握拳头,使静脉隆起。 4、左手拇指固定穿刺部位下端,右手持采血针,先 以约15°~30°角,沿静脉正面进针,快速穿过皮肤 刺入静脉腔中央,见回血后,把采血针另一头插入真 空管,采集2mL全血,轻微颠倒混匀8~10次,抗凝 混匀不能用力过猛。 5、解除压脉带,放松拳头,以消毒棉签压住穿刺孔, 迅速拔出针头。
室内质控 (精密度控制)
质控品
精密度评价
质控品
室内质控
每个实验室都是以自己的操作水平作为控制 基础,和使用的检测系统或方法学无关。也即是, 不论检验方法的可靠性如何,控制目标是期望每 次控制值都向均值靠拢。以均值为中心,凡是控 制值和均值接近的,就认为无问题;和均值差异 大的,就认为有问题。至于均值准不准不在意。
室内质控
每个季度均应对质控情况进总结分析。 实验室负责人或指定的负责人应至少每月对室内质 量记录进行审查并签字。 所有质控相关记录应保存至少两年。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
室内质控存在的几个误区 1、使用厂商提供参考值作为靶值 室内质控控制的是精密度(重复性),不是准 确度。
质控品的值只是一个参考,不具可溯源性。
轻微颠倒混匀8-10次进行检测。
检测完成后应立即放回冰箱3-8℃保存。
检测结果绘制质控图
室内质控
7、失控的处理
室内质控
立即重新测定同一质控品
失控
在控
样本检测 样本检测
新开启一瓶质控品,重测
失控
在控
进行仪器维护、检查更换 试剂后重测
失控
在控
样本检测
失控
重新校准仪器
请教专家帮助
Westgard 多规则控制程序逻辑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