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合集下载

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

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

《力学实验原理与技术》复习提纲(参考)第二章测量误差分析和实验数据处理本章內容:1.测量误差基本概念2.随机误差3.系统误差4.间接误差5.测量结果的表示和不确定度6.实验数据处理2.1 测量误差基本概念1. 测量——比较∙测量的方式:(1)直接测量:米尺量桌子可直接知道桌子长度。

(2)间接测量:由直接测量的数据,通过一定的函数关系,计算求得结果的测量方法∙静态测量与动态测量:按照被测量在测量过程中的状态是否随时间变化判断静态/动态,常规、稳态/过程、瞬态2. 误差——测量的质量∙真值:在一定时空条件下,某物理量的理想值,表达为A。

真值仅为理想概念。

真值可以用修正过的测量值的算术平均值代替。

∙误差的表达方法:绝对误差: 测量值与被测量物理量的真值的差示值相对误差: 绝对误差与真值的百分比测量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测量值x的百分比[例1] 仪表的精度用额定相对误差(满度误差)表示。

额定相对误差:绝对误差与仪器满度值A0的百分比。

A0——表盘上的最大值(满度值)。

仪器工作在满度值2/3以上区域。

思考题2:用万用表测电池电压1.5V,选2V档?200V档?允许误差更小?3. 误差分类∙系统误差——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量过程中,误差的数值在一定条件下保持恒定或以可预知方式变化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来源于测量仪器本身精度、操作流程、操作方式、环境条件。

∙随机误差——多次测量同一被测量量过程中,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知方式变化着的测量误差的分量。

具有随机变量特点,一定条件下服从统计规率的误差。

来源于测量中的随机因素:实验装置操作上的变动性、观测者本人的判断和估计读数上的变动性等。

2.2 随机误差1.随机误差的特点随机变量——依赖随机因素,以一定概率取值的变量,如:交通事故随机误差——随机变量的一种具体形式,2. 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1)随机误差分布特点:等精度条件下,对一物理现象测量N 次,得x1……xN 个值(i=1, N )。

测控仪器 第3章——第3节

测控仪器 第3章——第3节

36
2.激光两坐标测量仪中监测导轨转 角与平移的光电补偿方法 图3-5为高精度激光两坐标测量 仪,为了补偿由于导轨转角引起的的 阿贝误差,仪器采用双层工作台。下 层工作台2经滚柱在底座1的导轨上 作纵向移动,上工作台3通过三个滚 珠轴承4支承在下工作台上。上工作 台П型框板的左右各有两个孔眼。左 面两个孔眼里装有弹性顶块5,把上 工作台往左拉,右面两个孔眼里装有 压电陶瓷组合体6、7,其端部顶在 下工作台上。利用压电陶瓷的电场压变效应,使上工作台相对于下工作 台实现微小的平移或转角。转角将产 生阿贝误差,故在此仅介绍导轨的转 角运动。
图 3— 1 遵守阿贝原则的测量 1-导轨 2-指示器 3-标准线纹尺
共线。
4-被测件 5-工作台
4
阿贝原则的引出:
游标卡尺的阿贝误差计算:
1 S tan S
(当很小的时候)
5
导轨间隙造成运动中的摆角由于标准刻线尺与被测件 的直径不共线而带来测量误差。
1 S tan S
17
补偿举例
1. 爱彭斯坦(Eppenstein,也叫爱宾斯坦) 光学补偿方法
是一种结构布局,用以补偿阿贝误差。被用于高精度测长 机的读数系统中。
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问题是如何解决的?
18
测长仪和测长机
测长仪和测长机结构中带有长度标尺,通常是线纹 尺,也可以是光栅尺。 测量时,用此尺作为标准尺与被测长度做比较,通 过显微镜读数以得到测量结果。 量程较短的称为测长仪。 量程在500mm以上的仪器体形较大,称为测长机。 测长机常用于绝对测量。
扩展阿贝原则:
美国学者布莱恩(J.B.Bryan)建议将扩展了的阿贝原则表达如下:
“位移测量系统工作点的路程应和被测位移作用点的路程 位于一条直线上。如果这不可能,那么或者必须使传送位移 的导轨没有角运动,或者必须用实际角运动的数据计算偏移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六版

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六版

第3章 误差的合成与分解3-1 相对测量时需用54.255mm 的量块组做标准件,量块组由4块量块研合而成,它们的基本尺寸为:140l mm =,140l mm =,212l mm =,3 1.25l mm =,4 1.005l mm =。

经测量,它们的尺寸偏差及其测量极限误差分10.7l m μ∆=-,20.5l m μ∆=+,30.3l m μ∆=-,40.1l m μ∆=+;lim 10.35l m δμ=±,lim 20.25l m δμ=±,lim 30.20l m δμ=±,lim 40.20l m δμ=±。

试求量块组按基本尺寸使用时的修正值及给相对测量带来的测量误差。

【解】量块组的关系为:1234L l l l l =+++,显然本题是一个关于函数系统误差和函数随机误差的计算问题。

已知个组成块的尺寸偏差(属系统误差),则可计算量块组的系统误差。

12340.70.50.30.10.4L l l l l m μ∆=∆+∆+∆+∆=-+-+=-所以,量块组按基本尺寸使用时的修正值E 为:(0.4)0.4E L m μ=-∆=--= 量块组按基本尺寸使用时的测量误差(系统极限误差)为:lim 0.515L m δμ===±3-2 为求长方体体积V ,直接测量其各边长为:161.6a mm =,44.5b mm =,11.2c mm =,已知测量的系统误差为 1.2a mm ∆=,0.8b mm ∆=-,0.5c mm ∆=,测量的极限误差为0.8a mm δ=±,0.5b mm δ=±,0.5c mm δ=±,试求立方体的体积及其体积的极限误差。

【解】立方体体积: V=abc ,若不考虑测得值的系统误差,则计算体积为:0161.644.511.280541.44V abc mm ==⨯⨯=体积V 的系统误差为:31.20.80.5161.644.511.2[]80541.44()2745.744()V V V a b ca b c a b c V a b c abc mm ∂∂∂∆∆∆∂∂∂-∆=∆+∆+∆=++=++=考虑测量系统误差后的立方体体积:3077795.69677795.70()V V V mm =-∆=≈又直接测量值存在极限误差,则间接测量体积存在的极限误差为:lim 33729.1()V mm δ=====±故测量结果为:3lim 77795.703729.1()V V mm δ±=±3-3 长方体的边长分别为1a 、2a 、3a ,测量时:①标准差均为σ;②标准差各为1σ、2σ、3σ。

3 热工测试技术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3 热工测试技术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测量结果
3.2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的综合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1)代数综合法(精确) 能估算各误差分量的大小和符号时,用各分量的代数和求得总系统误差。
1 2
n i
i 1
n
2)算术综合法(保守) 只能估算各误差分量的大小,不能确定符号时,则最保守方法,用各 分量的绝对值相加。
热工测试技术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第三章、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本章学习要求:
1.掌握误差的基本理论 2.掌握系统误差、随机误差的特点及计算
3.了解回归分析
3.1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一、测量误差的定义: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实验结果实验数据与其理论期望值不完全相同误差 1)绝对误差:测量所得数据与其相应的真值之差
被测物 ---X;砝码--- T1、T2;
X T1 T2
② 替代消除法 已知量替换被测量 被测物 ---X;平衡物 --- T;砝码 --- P a)X与P左右交换 --- 两次测量 的平均值 --- 消除系统误差 b)T与X 平衡 P与T平衡
X L2 T L1
L2 P T L1
③ 预检法
全体随机函数的代数和
lim
n i 1
Hale Waihona Puke ni0④ 单峰性 --- 绝对值小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概率密度大) Δ =0 处随机误差概率密度有最大值
可表征测量的精度,但不是一个具体误差
通常定义Δ= K k2 k 1 F ( ) e 2 dk 2 (k ) 2 k 定义极限误差Δlim= ±3
3.3 随机误差
4)有限测定次数中误差的计算及各种误差的表示法
南昌大学机电工程学院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3版)》俞小莉(电子课件)第3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俞老师)

《热能与动力工程测试技术(第3版)》俞小莉(电子课件)第3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俞老师)
n 1
1
i i i
1
=4.736 103
i i i
1
n 1
1

n 1 ˆ2
故可判断测量结果不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
第3章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3.3 系统误差分析与处理 (3)算术平均值与标准差比较法
s
s1 s2
2
2
p p( x ts )
n
x)
2
ˆ
n -1

i
1
n
2 i
n-1
④判断:
第3章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3.3 系统误差分析与处理
i i i
1
n 1
1

n 1 ˆ2
若上式成立,则测量结果存在周期性系统误差。 (2)偏差核算法——马力科夫准则(检查是否含有线性系统误差) 将 按 照 测 量 先 后 排 序 的 测 量 结 果 分 为 前 半 组 x1,x2,…xm 和 后 半 组 xm+1,xm+2,…xn,计算两组测量值偏差和的差值,即
max e
A 2000 ( 1%) 10% Am 200
A 2000 ( 1%) 1.33% Am 1500
当示值为1500 r/min时的最大相对误差为:
r21(1)
(11 n 13)
r22(n )

x n x n 2 xn x3 x1 x 3 x1 x n 2
r22 (1)
(n 14)
第3章测量误差分析及数据处理
3.4 疏失误差的消除
⑤剔除含疏失误差的测量结果后,重新②-④步骤,直至计算得到的统计 量均小于临界值。

一、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校正

一、测量误差分析及仪器校正

微 倾 水 准 仪 的 检 验 与 校 正
十字丝横丝的检验与校正 目的:使十字丝横丝垂直于仪器的 竖轴。也就是竖轴铅垂时,横丝应 水平。 检验方法:整平仪器后,将横丝的 一端对准一明显固定点,旋紧制动 螺旋后再转动微动螺旋,如果该点 始终在横丝上移动,说明十字丝横 丝垂直于竖轴。如果该点离开横丝, 说明横丝不水平,需要校正。 校正方法:用螺丝刀松开十字丝环 的三个固定螺丝,再转动十字丝环, 调整偏移量,直到满足条件为止, 最后拧紧该螺丝,上好外罩。

水 准 测 量 的 校 核 及 高 程 计 算
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高程的 计算(以闭合水准路线为例)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fh=∑h 测 高差闭合差调整 若按测站数进行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则某一测段高差的改正数Vi为:
fh Vi= ni n
式中: ∑n—水准路线各测段的测站数总和; ni—某一测段的测站数。

角度 测量 误差 分析
5)标杆倾斜的误差 观测点一般都应竖立标杆,当 标杆倾斜而又瞄准其顶部时, 则瞄准点偏离地面点而产生偏 心差。经分析,标杆越长,瞄 准点越高,则产生的方向值误 差就越大;边长短时误差的影 响更大。因此,观测时,标杆 要竖直地立在测点上,照准时 尽可能瞄准其底部,以减小其 误差。

角度 测量 误差 分析
外界环境的影响 外界环境的影响因素很多,主要是指 松软的土壤和风力影响仪器的稳定, 日晒和环境温度的变化引起管水准气 泡的运动和视准轴的变化,太阳照射 地面产生热辐射引起大气层密度变化 带来目标影像的跳动,大气透明度低 时目标成像不清晰,视线太靠近建筑 物时引起的折光等等,这些因素都会 给水平角观测带来误差。因此,选择 有利的观测时间和条件,布设测量点 位时应注意避开松软的土壤和建筑物 等措施来削弱它们对水平角观测的影 响。

第三章 误差分析

第三章 误差分析

/jc/index.html
3.测量值使用
• (2)算术平均值 • 在单次测量不能满足精度要求时,必须用 多次测量值来计算真实值。普遍用到的是 算术平均值
1 n 1 x xi ( x1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xn ) n i 1 n
/jc/index.html
/jc/index.html
3.2.1.2按误差的性质分类
• 3.粗大误差 定义:在一定测量条件下,测量示值明显偏离被测 实际值所形成的误差。粗大误差又叫疏失误差。 产生原因:有测量条件突然变化的客观原因,如测 量过程中供电电源的瞬时跳变;也有测量人员疏 忽的原因,如测错、读错、记错等。(就其性质 而言,粗大误差可能是过分大的系差,也可能是 过分大的随差。)
X X0 x 100% 100% X0 X0
(1-4)
• 用相对误差通常比其绝对误差能更好地说明不同测量的精 确程度,一般来说相对误差值小,其测量精度就高;相对 误差本身没有量纲。
/jc/index.html
3.引用误差
• 在评价检测系统的精度或不同的测量质量 时,利用相对误差作为衡量标准有时也不 很准确,这时就用到引用误差。 • 检测系统指示值的绝对误差Δx与系统量程L 之比值,称为检测系统测量值的引用误差γ。 引用误差通常仍以百分数表示。
• 最大引用误差是检测系统基本误差的主要形式, 故也常称为检测系统的基本误差。它是检测系统 的最主要质量指标,可很好地表征检测系统的测 量精确度。
/jc/index.html
5.精度等级
• 用最大引用误差去掉±号和百分号(%)后的 数字来表示精度等级,精度等级用符号G表 示。
/jc/index.html
3.2.1.2按误差的性质分类

第三章——3。4(误差系数法)

第三章——3。4(误差系数法)
Ka lim s 2Gk ( s) 20 ess 2 2 0.1 r2 (t ) t 时 s 0
2
Ka
ess ess1 ess 2
2 2 0.1 KV K a
8

练习:已知单位反馈系统
G( s )
10 s(0.1s 1)
r (t ) 1 2t t 2 时 ess ? 求
10 解:K P lim s(0.1s 1) s 0
KV lim s
s 0
10 10 s(0.1s 1) 10 0 s(0.1s 1)
K a lim s 2
s 0
1 2 2 ess 1 K P KV K a
9

作业:3-5
10
G ( s) G1G2
1 R( s) 1 Gk ( s)
其中Gk ( s) G1 ( s)G2 ( s) H ( s)
说明: ess与系统的结构,参数,输入信号有关
2

(2)系统的类型:
K ( 1 s 1)( 2 s 1) ( m s 1) Gk ( s ) G ( s ) H ( s ) s v (T1 s 1) (Tn v s 1)
R(s)

10
时ess ?
s 1 s
2 s (0.1s 1)
C (s)

20( s 1) Gk ( s) G( s) H ( s) 2 s (0.1s 1)
v2
2
r1 (t ) 2t 时 KV lim sGk ( s) ess1 K 0 s 0 V
v ——系统的型. v 0,1, 2, 对应0、Ⅰ…型

第3章误差合成与分配

第3章误差合成与分配

各测得值的标准差为
求检定结果。
0
求解:
• 1.建立函数关系式
根据图所示的测量方法,可得函数关系为
式中
• 2.计算角度值 0

3.计算系统误差
因 根据式(3-6),有
式中各个误差传递函数为
代入角度的系统误差式,得
4. 求角度的标准差
5. 求极限误差
lim t
取置信系数t=3,得
• 如图所示,直接测得其弓高h和弦长s,然后通过函数关 系计算出直径D。 若弓高与弦长的测得值及其 系统误差为
求测量结果。
求解:
• 1. 建立函数关系式
• 2.计算直径D0值 若不考虑测得值的系统误差,则计算出的直径D0为
3.计算直径D的系统误差
直径D的系统误差公式为
• 4.计算各误差传递系数值
3.确定两误差间的相关系数的方法
• • • • • • • 确定两误差间的相关系数是比较困难的,通常可采用以 下几种方法。 1.直接判断法 通过两误差之间关系的分析,直接确定相关系数ρ。如 两误差不可能有联系或联系微弱时,则确定ρ=0;如一个 误差增大,另一个误差成比例地增大,则确定P=1。 2.试验观察和简略计算法 在某些情况下可直接测量两误差的多组对应值(ζi,ηi),用 观察或简略计算法求得相关系数。 3.理论计算法 有些误差间的相关系数,可根据概率论和最小二乘法直 接求出。
1 sin f 2 f 2 f 2 x x1 x x 2 x xn 1 2 n
2 2 2
函数随机误差公式为: 3) 正切函数形式为:
tan f x1, x2 ,, xn
2 2

第3章第1节曲率半径的测量

第3章第1节曲率半径的测量

第三章光学零部件的基本量测量 §3-1球面曲率半径的测量 概述工厂通过看光圈检验球面面形基准样板 工作样板 零件 样板根据不同要求分为A,B 两级 基准样板通过测曲率半径检验2mm ≤R ≤35mm 用玻璃球在立式测长仪上测量机械法5mm ≤R ≤1200mm 用圆环球经仪 37.5—550 0.03% >550,<37.5 0.06% 阴影法1000mm ≤R ≤几十米 刀口仪 0.05%自准直法 R ≥几十米 自准直望远镜 10—103m 1%,0.2%~10% R ≤500mm 自准直显微镜 凸0—25mm凹0—500mm ±0.002 干涉法 万分之几,长曲率0.3%~1% §3-1-1机械法 一、测量原理222)(h R r R --=222h h r R +=22r R R h --=为防止磨损环口上放三个钢球⎩⎨⎧+-+=---+=+(凹)凸)222222)]([)(()]([)(ρρρρh R r R h R r R )凸(凹-+±+=ρ222h h r R二、测量方法和装置1、 装置 圆环球经仪2、 方法(1) 样板A 平板玻璃放在还口上读取a1B 球面放在还口上读取a2C 计算h=a2-a1)凸(凹-+±+=ρ222h h r R(2)标准样板(对板)A 凸面放在环口上读取a1B 凹面放在环口上读取a2C 计算 2h=a2-a1⎪⎩⎪⎨⎧--=-+=2022220)(2r R R h r R r r r ρ 2220hh r R +=420H H r R +=3、 测量误差分析hrr R =∂∂22221h r h R -=∂∂,1±=∂∂ρR 22222222)1(41ρσσσσ+-+=h r R hr h rmm r 001.0=σmm 0005.0=ρσ h σ由下列影响因素(1) 刻尺误差 经修正可达mm h 0004.01=σ(2) 阿基米德螺旋线测微目镜误差 mm s h 0002.05/001.0/2===βσσ(3) 显微镜对准误差mm h 00013.0581.0073.0073.03±=⨯±=Γ±=δσ mm h h h h 0005.0103.12224224222232221±=⨯⨯+⨯+±=++±=-σσσσ(4) 不同重量引起的测量环变形 精度RRσ37.5—550 0.03% >550,<37.5 0.06% 4、环口选择 另Rr K =)11(2K R h --= )()11()11(122K f K K K R r h r r R A =--=--==∂∂=)(11122122222K f KK h r h R B -=----=-=∂∂=222221)()(h r R K f K f σσσ+=1f (K ),2f (K )在定义域内为单调函数有端值5、 优缺点1) 优点:精度高、测量范围宽、零件不用抛光、操作方便 2) 缺点:磨损§3-1-2自准直法一、 准直望远镜法 1、 测量原理f x d R --=+-x x f f d f x f d f x d R ''+''-='-''-+='-+=)()(2当f x R d '' ,时x f R ''-≈2 2、 测量装置及方法 1)、装置:带有伸缩筒的自准直望远镜 2)、方法A 用平面反射镜自准读取a1B 用被测球面自准读取a2C 计算21a a x -='x x f f d R ''+''-=)(,3、误差分析1=∂∂=dRC ,x x f f R B ''+'='∂∂=2,22x f x R A ''='∂∂=22222d f x R B A σσσσ++±='' 实际上用x f R ''-≈2分析 x f R '-'=-lg lg 2)lg(xx d f f d R dR ''-''=2 22)()(4x f Rx f R'+'±=''σσσ其中%1.0±=''f f σx 'σ主要有三个因素决定(1) 纵向调焦误差'1x σ调焦误差222)3429.0(31DD SD λασ()+Γ±=屈光度)()2(58.02dD SD -'Γ±=δσ自准时222)3429.0(3212DD SDλασ()+Γ±= 调焦两次1222)3429.0(32222SD SD D D σλασ=+Γ±=()1210001SD x f σσ'='(2)平面镜的面形误差20241DN R SD λσ±==10004100022222f D N f SD x '±='='λσσ 修正1111R R R ±=凹面取正凸面取负 (3)伸缩筒格值误差mm x 001.02±='σ例:用自准直望远镜测一透镜曲率半径已知D=50mm,D/f ′0=1/10Γ=20×平面镜口径D 0=60mm,N=0.2(在50mm 范围内)测得x ˊ=5mm,1mm,25mm 解:22)()(4x f Rx f R'+'±=''σσσ%1.0±=''f f σ)/1(1070.1)50356.045020129.0(66)3429.0(32242222221m D D SD -⨯±=⨯⨯+⨯⨯±=+Γ±=()()λασ4106.6)222050(206158.0)2(58.0-⨯±=⨯-⨯⨯±=Γ-Γ±=d D SDδσ取清晰度法0425.0107.11000500100042121=⨯⨯='=-'SD xf σσ4-2202101.246056.02.0441⨯=⨯⨯=±==D N R SD λσ 031.010********.241000424-222=⨯='±='f D N x λσ053.0031.00425.022±=+±='x σ若x ˊ=5mm, mm x f R 50000550022==''-= %1.1)50053.0(%)1.0(4)()(42222=+±='+'±=''x f R x f Rσσσ 若x ˊ=1mm, mm x f R 250000150022==''-= %3.5)10053.0(%)1.0(4)()(42222=+±='+'±=''x f R x f Rσσσ 若x ˊ=25mm, mm x f R 100002550022==''-= %291.0)250053.0(%)1.0(4)()(42222=+±='+'±=''x f R x f Rσσσ 若d=200mm mm x x f f d R 1030025)25500(500200)(=+-=''+''-=50.295.0)25255002(053.0)25500()2()(222222222222=⨯+⨯+±=''+'+''±=''f x R x x f x f σσσ%9.2%10010300300%,295.01030050.29=⨯==R Rσ4、 优缺点(1) 优点:可测大曲率半径、非接触测量、设备简单 (2) 缺点:精度低(0.2%~10%)、只适用于大曲率半径、被测零件要抛光二、 准直显微镜法 1、 测量原理2、 测量方法和装置(1) 装置:光学球经仪(2) 方法:自准直显微物镜可换A 显微镜的准球心看到自准反射象记下读数a1B 显微镜的准球面看到自准反射象记下读数a2C 计算R=a2-a1+x 03、 误差分析A 夹持器座定位误差m μσ0.31=B 刻尺刻线误差m μσ5.02=C 投影读数器误差m μσ5.03≈D 显微镜两次调焦(清晰度法)的标准偏差)()32073.0662224mm NA n NA λασ()(+Γ±=例:用光学求经仪测曲率半径,已知:110,56.0,1.0,4'==Γ===⨯⨯αμλβm m NA 求调焦误差可见提高↑β和↑NA 可提高测量精度 但1、β大NA 大工作距小凸面测量受限3、 零件口径D/R 小时NA 不能充分利用达不到提高精度的目的反而会因放大率大光束孔径小使视场暗降低调焦精度 4、 优缺点(1) 优点:非接触测量表面不会磨损、可测小曲率半径、精度高R σ(0.001~0.002) (2) 缺点:表面必须抛光、测量范围小(凸大于25mm 凹小于500mm )、仪器调整复杂 §3-1-3阴影法 1、 测量原理R=SO=HO△R=R-L=HO-HA ≈BO △ ABC ∽△HH ˊOH H BO HO AO O H AB '==' 2/21D R R ∆=δRD R 4δ=∆HS H ´AB δLD L R D L R L R 44δδ+≈+=∆+= 2、 测量装置及方法(1)装置:刀口仪(2)测量方法A 使刀口位于球心处(通过观察阴影图)B 量LC 计算LD L R 4δ+=波差和几何像差的关系R R D W ∆=228即W D R R 228=∆3、 测量误差分析A 米尺误差)1~5.0(mm L =∆B 调焦误差R D h 82=,228R R D h ∆=∆ h DR R ∆=∆2228 m h μλ4012055.020≈±=±=∆2222222500010004088D R D R h D R R ±=⨯±=∆=∆ 例:D=130mm,R=1300mmmm D R R 02.013050001300500022222±≈⨯±=±=∆ 可见调焦误差很小不是主要矛盾mm R R R R 5.0121±=∆=∆+∆=∆%04.0%13005.0±=±=∆R R 精度%05.0±=∆RR 4、 优缺点(1) 优点:非接触测量、可测大曲率半径。

《汽车试验学》教学大纲

《汽车试验学》教学大纲

《汽车试验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目标《汽车试验学》是理论性、实践性相兼有的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是车辆工程专业学生从事相关试验的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现代车辆实验的内容、方法、使用的仪器及试验原理有较全面地了解,并能够对所测数据进行处理与分析。

培养学生初步的科学研究能力,为其进一步的汽车设计以及研究和处理工程技术问题奠定科学技术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学习,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培养学生善于勇于发现、分析问题、综合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2.能够参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汽车基本性能实验进行方案制定、实验测试、数据处理及指标评价,熟悉典型测试设备的工作原理并合理的选取测试工具。

3.能够对汽车典型总成(发动机、变速器等)的常规实验项目进行方案制定、实验测试及数据处理。

4.能够对汽车排气污染物及噪声进行测定,熟悉检测原理,依据相关国家标准评判车辆环保特性。

5.培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汽车试验学》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实验课为主,以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为辅。

结合多媒体教学、启发式教学、结合配套实验课教学。

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汽车试验学》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汽车测试技术训练,着重于试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

通过课程实验,熟练掌握汽车常用传感器、汽车试验常用物理量测量方法及仪表、汽车试验信号采集系统、汽车典型总成试验与测试、汽车整车性能试验。

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汽车整车以及各总成部件测试设备和仪器的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汽车整车以及各总成部件测试设备和仪器,训练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最全面的实验室误差分析,一篇文章帮您搞懂实验室误差!

最全面的实验室误差分析,一篇文章帮您搞懂实验室误差!

最全面的实验室误差分析,一篇文章帮您搞懂实验室误差!问题:怎样才能每天都收到这种文章呢??答案:只需要点击图片上边蓝字药源网制药在线即可!误差理论简介在日常检测工作中,我们虽然有最好的检验方法、有检定合格的仪器设备、有满足检验要求的环境条件和熟悉检验工作的操作人员,但是,得到的检验结果却往往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即使是同一检测人员对同一检测样品、对同一项目的检测,其结果也不会完全一样,总会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差别,也就是说,任何物理量的测定,都不可能是绝对准确的,在测得值与真实值之间总是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差别,这就是误差。

误差是客观存在的,用它可以衡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误差越小,检测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一、术语和定义1.准确度准确度指,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相符合的程度。

(检测结果与真实值之间差别越小,则分析检验结果的准确度越高)。

2.精密度精密度指,在重复检测中,各次检测结果之间彼此的符合程度。

(各次检测结果之间越接近,则说明分析检测结果的精密度越高)3.重复性重复性指,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对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重复性条件包括:相同的测量程序、相同的测量者、相同的条件下,使用相同的测量仪器设备,在短时间内进行的重复性测量。

4.再现性(复现性)在改变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定结果之间的一致性。

改变条件包括:测量原理、测量方法、测量人、参考测量标准、测量地点、测量条件以及测量时间等。

如:实验室资质认定现场操作考核的方法之一:样品复测即是样品再现性(复现性)的一种考核、样品复测包括对盲样(即标准样品)的检测,也可以是对检验过的样品、在有效期内的再检测。

或是原检测人员或是重新再安排检测人员。

※ 通常再现性或复现性好,意味着精密度高。

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先决条件,没有良好的精密度就不可能有高的的准确度,但精密度高准确度不一定高;反之,准确度高,精密度必然好。

二、误差的种类、来源和消除根据误差的来源和性质,误差可以分为以下几种:1.系统误差(又称规律误差)1.1系统误差的定义系统误差是指,在偏离检测条件下,按某个规律变化的误差。

北航误差分析第二版习题答案

北航误差分析第二版习题答案

∆ܿ
1
‫ݎ‬௖ ൌ ܿ ൈ 100% ൌ േ 20 ൈ 100% ൌ േ5%
1-6 检定一只 2.5 级、量程上限为 100V 的电压表,发现在 50V 处误差最大,其值为 2V,
而其他刻度处的误差均小于 2V,问这只电压表是否合格?
答:
电压表的引用误差为

2
‫ݎ‬௠ ൌ ‫ ܤ‬ൈ 100% ൌ 100 ൈ 100% ൌ 2% ൏ 2.5%
1-2 什么是测量?测量的基本要素有哪些? 答: 测量就是用实验手段对客观事物获取定量信息的过程,具体讲,就是将已知量作为计
量单位,使用实验手段把待测量与已知量进行直接或者间接比较,求得两者之间比值的过 程。
测量的基本要素包括:①测量单位;②被测量;③测量方法;④测量精度。
1-3 测量方法按不同的方式有哪些分类?测量方法的分类有何意义? 答: 测量方法的主要分类方法有: ① 按测量结果的获取方式: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 ② 按被测量对象所处的状态:静态测量和动态测量; ③ 按测量条件是否变化:等精度测量和不等精度测量; ④ 按被测量的属性:电量测量和非电量测量; ⑤ 按对测量结果的要求不同:工程测量和精密测量。 分类的意义:为了测量过程使用不同的测量手段提供了依据,同时为测量结果的准确
量站)溯源后,到达指定保障现场; ② 在保障现场,IMSS 系统首先进行自身量值稳定检查,验证自身量值变动量是否在
允许的界限内,保障运输和环境对量值的影响在允许的界限内;
·
③ IMSS 系统检查合格后,现场完成计量检定的所有任务,包括数据提取、数据分析 处理、出具检定报告,不再将数据带回实验室处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现场计量保障;
∑8
vi 2
i =1
8 −1

第3章 瞬态响应及误差分析

第3章 瞬态响应及误差分析
量从初始状态到稳定状态的响应过程。
稳态响应:当某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系统的响应
在时间趋于无穷大时的输出状态。
14
3、零输入响应和零状态响应 零输入响应:系统在没有外部输入情况 下,仅由系统的初始状态引起的响应; 零状态响应:系统在零初始条件的作用 下,仅由外部激励所引起的响应。
15
瞬态响应和稳态响应(课本P42)
机械工程控制基础
第三章 瞬态响应及误差分析 (时域分析法)
31 July 2013
1


1. 所谓时域分析法,就是在时间域内研究控制系 统性能的方法,它是通过拉氏变换直接求解系 统的微分方程,得到系统的时间响应,然后根 据响应表达式和响应曲线分析系统的动态性能 和稳态性能(稳、快、准)。


动态过程(过渡过程、瞬态过程):系统在典型输入 信号作用下,系统输出量从初始状态到最终状态的响 应过程;用动态性能指标描述。 稳态过程:系统在典型输入信号作用下,当时间t趋于 无穷大时,系统输出量的表现方式;用稳态性能指标 描述。
0 r (t ) A sin t
t0 t0
R( s )
A S 2 2
10
时域法常用的典型输入信号
11
二.
典型输入信号
如下优点:
2. 分析瞬态响应,选择典型输入信号,有
(1) 数学处理简单,在给定典型信号作用下,易确 定系统的性能指标, 便于系统分析和设计; (2) 在典型信号作用下的瞬态响应,往往可以作为 分析系统在复杂信号作用下的依据; (3) 便于进行系统辨识,确定未知环节的参数和传 递函数。
kt
(± 5 因此调节时间为t s 3T 0.3秒, %误差带)
0.01 如果要求t s 0.1秒, t s 3T 3 0.1, kt 故kt 0.3

第3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第3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 1 2 n ) i
3、几何综合法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21 22 2n
2 i
2 2 2
1 2 n

2
i
第三节 随机误差
或然率曲线或概率密度曲线

(4)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的无限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 值趋于零,即

lim

i 1
n
i
n
n
0
一、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误差方程)
误差方程

式中:
△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y是误差等于△的概率密度; σ是均方根误差或称标准误差。
二、 标准误差和概率积分
误差△出现在某一区间的概率表示为:
由于系统误差一般有规律可循,其产生的原因一般也 是可预见的,所以系统误差一般可通过改进测量技术、 对测量结果加修正值等手段来减小。通常处理系统误差 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 (2)在测量结果中加修正值。确定出较为准确的修正公 式、修正曲线或修正表格,以便修正测量结果。 (3)在测量过程中采取补偿措施。 例如:在用热电偶测温时,采用冷端温度补偿器或冷端 温度补偿元件来消除由于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所造成的 系统误差。 (4)采用可以消除系统误差的典型的测量技术。 如采用零值法、替代消除法,预检法等。
令真值为A,算数平均值为L,观测值为l,误差△=l-A,偏差 i =l-L,则有
i li A
i li L
l
得: 将L代入 i
i

l
i
nA

n
i
i

l
i
i

第三章 误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误差分析与处理

第三章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错误!未定义书签。

误差分析与处理任何试验总是不可避免地存在误差,为提高测量精度,必须尽可能消除或减小误差,因此有必要对多种误差的性质、出现规律、产生原因,发现与消除或减小它们的主要方法以及测量结果的评定等方面作研究。

误差的定义:绝对误差=实测值-真值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绝对误差/实测值 误差的来源:测量装置误差(如标准量具、仪器、附件等)环境误差(如温度、湿度、气压、振动、照明、重力场、电磁场等) 方法误差 人员误差 误差分类: 系统误差 随机误差 粗大误差§3—1。

随机误差同一测量值在等精度情况下的多次重复,有可能会得一系列不同的测量值,每个值均有一定的误差,且无规律(但有一定的统计规律),这样的误差称为随机误差. 产生原因:测量装置(精度、器件性能不稳定等)环境方面(湿度、温度、电压、光照、磁场等) 人为因素:(素质、技能)随机误差一般不能消除,但通过统计平均可以减小,大多情况认为随机误差符合正态分布情况,即:221()exp()(2)2f――标准差(均方根误差),越小,精度就越高的大小只说明在一定条件下,等精 度测量值的随机误差的概率分布情况。

经n 次等精度测量后的均方差为:222212()/()/n i n nσδδδδ=++⋅⋅⋅⋅⋅⋅+=∑ (3-1)i δ是第i 次测量的误差。

0i i l L δ=- i l 是第i 次测量值,0L 是真值.当真值为未知时,应该说上式不能求得标准差。

在有限次测量情况下,可用残余误差iv 代替真值误差。

i i v l x =-, x 是测量平均值,()/i x l n=∑。

i v 是i l 的残余误差。

我们将0iil L 作一些变形替换,并令,展开: 100i n n l x x L l x x Lδδ=-+-⋅⋅=-+-⎧⎪⎨⎪⎩令0x x L δ=-为算术平均值的误差=0i i v l nx =-∑∑(当il x n =∑代入时)上式又为 11xn n xv v δδδδ=+⎧⎪⋅⎨⎪=+⎩ (3-2)所有项相加:i i xv n δδ=+∑∑11x ii v n n δδ⇒=-∑∑其中:=0iv ∑ /0iiiiv l nx l n ln =-=-=∑∑∑∑,()∴1x i n δδ=∑ 即算术平均值的误差将(3-2)式平方后相加(2222i i ixxv v )222222ii x x i i x v n v v n δδδδ=++=+∑∑∑∑ (3-3)将式1x i n δδ=∑ 的 两边平方2222111()(2)x i i i j i jn n δδδδδ≤≤==+∑∑∑当n 足够大时,ijδδ∑认为趋于零,将2221x i n δδ=∑,代入(3-3)式2221i i i v n δδ=+∑∑∑由(3-1)式可知 22in δσ=∑∴222i n v σσ=+∑ 2()(1)i v n σ⇒=-∑ (3-4)式(3-4)称为Bessel 公式,由残余误差求得单次测量的标准差的估计值。

2 第三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基础

2 第三章 :误差分析与数据处理基础

图 3-2-2 均匀分布曲线 3.2.2 被测量真值和测量方差的估计值 3.2.3 测量结果的置信度与表示方法
图 3-2-3 置信区间和置信概率的含义
2 c Z Pc P{ C} P{ Z C} 2 0 exp[ 2 ]dZ (Z )
2
图 3-2-4 正态分布与t分布曲线
置信概率Pc 为:
P P{t K } P{ X M ( x) K ( x)}
c t t
3.3 系统误差的处理
了解内容
3.4 粗大误差的处理
3.4.1 粗大误差的判别 3.4.2 拉达依准则 3.4.3 格鲁布斯准则
习题




量程为100uA的1.5级电流表,在50uA刻度上, 标准 表度数为49uA,问该电流表是否合格。 1.0级电流表,满度值Xm=100uA,求测量值分别为 X1=100uA,X2=80uA,X3=20uA时的最大绝对误 差和示值相对误差。 要测100℃的温度,现有0.5级、测量范围为0-300℃ 温度计A,1.0级、测量范围为0-100℃的温度计B,试 分析各自产生的示值相对误差。 现有量程为100V的1.0级电压表A和量程为10V的2.0 级电压表B各一块,欲测量8V左右的电压,问用那一块 比较合适? 某1.0级电压表,量程为300V,当测量值分别为300V、 200V、100V时,试求出测量值的(最大)绝对误差和 示值相对误差
第三章
误差分析与
数据处理基础
3.1 误差的概念与分类
3.1.1 测量误差的概念及表达式 3.1.2 测量误差的分析
图3-1-1 三种误差同时存在的情况
图 3-1-2 系统误差,随即误差及其综合表示
3.2 随机误差的处理

误差分析方法范文

误差分析方法范文

误差分析方法范文误差分析是指对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差异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估的过程。

它是科学研究过程中重要的一环,能够帮助科学家判断实验可能存在的问题和不确定性,并提供修正和改进的方向。

误差分析方法常用于多个领域,包括物理学、化学、工程学、统计学和计算机科学等。

系统误差是指由于实验条件、仪器精度或操作方法等固有的问题,导致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差异。

系统误差通常是具有一定规律性或可重现性的,可以通过调整实验条件或改进实验方法来减小或消除。

几种常见的分析系统误差的方法包括:1.校正方法:对于已知存在固定误差的仪器,可以通过进行校正来消除或减小系统误差。

常见的校正方法包括定标、校准和调零等。

2.对比方法:通过与其他已知准确的实验结果进行对比,可以揭示系统误差的存在。

例如,使用多个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同一物理量,然后比较结果。

随机误差是指由于实验中诸多不可控的因素导致的结果波动所引起的误差。

随机误差通常是无规律或无法预测的,可以通过多次重复实验来减小其影响。

有几种常见的评估和分析随机误差的方法,包括:2.假设检验:通过假设检验来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预期之间的差异是否显著。

根据检验结果,可以确定误差是否超出了可接受的范围。

3.概率分布:通过对实验数据的概率分布进行分析,可以确定结果的精确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概率分布包括正态分布和二项分布等。

误差分析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有广泛的应用。

它可以帮助科学家评估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判断实验的可行性,提供修正和改进的方向,并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和精确性。

同时,误差分析方法还可以帮助科学家确定实验结果的置信区间和误差范围,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因此,误差分析方法对于科学研究的进展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1 2 n ) i
3、几何综合法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21 22 2n
2 i 2
i
2 2 2
1 2 n
第三节 随机误差
或然率曲线或概率密度曲线
令真值为A,算数平均值为L,观测值为l,误差△=l-A,偏差 i =l-L,则有
i li A
i li L
l
得: 将L代入 i
i
li nA nL 代入 nii
li nL
i
li nA
i
L
A
li L 得
i i
热能与动力工程 测试技术
第三章 测量误差分析及处理
第一节 误差的来源与分类
一、误差的来源与误差的概念
被观测量客观上存在一个真实值,简称真值。对该量进行观测得到 观测值。观测值与真值之差为真误差,即
真误差=观测值-真值
lA — 真误差 l — 观测值 A — 真值
在测量工作中,对某量的观测值与该量的真值间存在着必然的差异,这 个差异称为误差。但有时由于人为的疏忽或措施不周也会造成观测值与 真值之间的较大差异,这不属于误差而是粗差。误差与粗差的根本区别 在于前者是不可避免的,而后者是有可能避免的。
由于系统误差一般有规律可循,其产生的原因一般也 是可预见的,所以系统误差一般可通过改进测量技术、 对测量结果加修正值等手段来减小。通常处理系统误差 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消除系统误差产生的根源。 (2)在测量结果中加修正值。确定出较为准确的修正公 式、修正曲线或修正表格,以便修正测量结果。 (3)在测量过程中采取补偿措施。 例如:在用热电偶测温时,采用冷端温度补偿器或冷端 温度补偿元件来消除由于热电偶冷端温度变化所造成的 系统误差。 (4)采用可以消除系统误差的典型的测量技术。 如采用零值法、替代消除法,预检法等。
2
2
n 1 2 i n
代入3-8标准方差表达式得:
2 i i 1 n
ˆ σ
n 1
2、算术平均值L的标准误差S
ˆ σ s n
n( n 1)
ν
2 i
上式表明随机误差对最后测量结果的影响程度,是一列测量的标准误差
ˆ σ

1 n
S
3、算术平均值的极限误差
λlim 3s 3
二、误差的定义及表示法
绝对误差=测量值-真值 相对误差=绝对误差/真值 =绝对误差/测量值


三、测量误差的分类
测量误差的分类:根据误差来源的性质,可以将误差分为: 1.系统误差 2.粗大误差 3.随机误差。 (1)系统误差: 测量过程中,出现某些规律性的以及影响程 度由确定的因素所引起的误差。特点:在做等精度测量 时.误差呈现出绝对值与符号保持恒定的规律性,这种误差 的影响程度可以确定,并采用控制或修正的方法加以消除。 (2)粗大误差: 又称过失误差,这显然是—种不能容忍的误 差,因为它同测量要求本身是不相容的,完全是测量者粗心 大意所致. (3)随机误差: 对某物理量进行等精度测量时,多次测量的 误差的绝对值时大时小,符号时正时负,无确定规律,这种 误差叫随机误差,又称偶然误差。但服从统计规律。




四、系统误差的综合
1、代数综合法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1 2 n i
1 2 n i
2、算数综合法
绝对误差 相对误差
( 1 2 n ) i
3、 的概率是99.73% 极限误差:均方根误差的3倍。
Δlim 3
三、 测量结果的最佳值—算术平均值
最小二乘法基本原理:在具有同一精度的许多观测值中,最 佳值就是能使各观测值的误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结论: (1)在一系列等精度测量中,当测量次数为无限多时,其最 佳值为各观测值的算术平均值L,并且此值十分接近于真值。 (2)各观测值与算术平均值偏差的平方和为最小。 推导:设一列等精度测量中各观测值为
过失误差 标准误差
二、格拉布斯准则(适用于n较小的情况 ) 计算步骤: 1、根据一列n次等精度测量量l1 , l2 ,, ln ˆ ,计算格拉布斯准则 误差
,求平均值L,和标准
i li L Tli ˆ ˆ 2、选择一个显著度,根据n,查表3-2得 T( n,a ) 3、判别若 Tli T(n,a) ,则含有粗大误差。
xn xn1 r11 xn x2 xn xn2 r21 xn x2 xn xn 2 r22 xn x3
与 r11 与 r21 与 r22
x2 x1 xn1 x1 x3 x1 xn1 x1 x3 x1 xn2 x1
四、狄克逊准则
设符合正态分布的一个测量样本为 x1 , x2 ,, xn ,并且有
x1 x2 xn
构造高端异常值 xn 和低端异常值 x1 的统计量,按样本数n的 不同,分以下几种情况。
r10 xn xn1 xn x1 与 r10 x2 x1 xn x1 n:3 ~ 7
i 1 n i
i
P
i 1
i
加权算术平均值均方根误差
SL 1
(1 / )
i 1 i
n
2
三、间接测量的误差计算 由直接测量误差的大小及函数关系确定 1、只进行一次测量时误差的计算 仪器满刻度
第五节 随机误差的计算
一、直接误差测量的计算 计算步骤 1、首先剔除过失(粗大)误差。 2、修正系统误差。 3、确定不存在粗大误差和系统误差,对随机误 析和计算。
差进行分
(1)计算各次测量值的平均值:(去除粗大及系统误差) l l l l l L n n (2)计算各测量值的偏差: ν li L; ν ν (3)计算均方根误差和极限误差:
一、系统误差的分类:
•仪器误差:由仪器本身不完善或老化产生。
•安装误差:由安装及使用不当产生。
•方法(理论)误差:由测量方法或计算方法不当
产生,或者理论依据不完善。
•环境误差:
•人为误差:
•动态误差。
二、系统误差的特征: 恒值系统误差 变值系统误差: 线性系统误差 非线性系统误差


三、系统误差的消除方法
4、相对极限误差
n(n 1)
2 ν i
δlim
测量结果表示成:
λlim 100% L
L λlim ( 3s) 或者
L δlim
第四节 可疑测量数据的剔除
莱伊特准则 格拉布斯准则 t检验准则 迪克逊准则 极小概率 事件一般 不可能发 生
一、莱依特准则(适用于
n

ˆ i li L 3
具体来说,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1) 外界条件 主要指观测环境中气温、气压、空气湿度和清晰度、风力以 及大气折光等因素的不断变化,导致测量结果中带有误差。 (2) 仪器条件 仪器在加工和装配等工艺过程中,不能保证仪器的结构能满 足各种几何关系,这样的仪器必然会给测量带来误差。 (3) 观测者的自身条件 由于观测者感官鉴别能力所限以及技术熟练程度不同,也会 在仪器对中、整平和瞄准等方面产生误差。
i 1 2 3 n
i 2 i 2 i
ˆ σ

2 i
n 1
ˆ Δlim 3σ
ν
2 i
(4)计算算术平均值的均方根误差和极限误差:
ˆ σ s n n( n 1)
λlim 3s
(5)计算算术平均值的相对极限误差:
δlim λlim 100% L
(6)得出被测量的值为: L λlim 或者 L δlim (7)检查各测量值的偏差有无大于极限误差者,有则予以剔除 (过失误差),按上述步骤重新计算。
二、“权”的概念
非等精度测量中,测量精度不同,所以引入权。“权”的数值越大 可信度程度越高。与标准误差 σ 的平方成反比。
p1 2 , p2 2 , pn 2 1 2 n
各组测 量的 “权”
非等精度测量中被测量真值的最佳估计值为测量值的加权算术 平均值 n
L
PL

随机误差的分布规律,可以在大量重复测量数据的基础上总结 出来,它符合统计学上的规律性,具有以下的几个特点: (2)对称性:绝对值相等的正误差与负误差出现的机会相等;

(1)单峰性:绝对值小的误差比绝对值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多;

(3)有限性:绝对值很大的误差出现的机会很小,可以认为 在—定的测量条件下,随机误差的绝对值不会超过一定的界限;


第二节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
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行了n次观测,如果误差出
现的大小和符号均相同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这种误差称为 系统误差。
系统误差一般具有累积性。 系统误差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仪器设备制造不完
善。 研究系统误差的特征与规律性,以达到减小和消除的目的。
例如: 用一把名义长度为50m的钢尺去量距,经检定钢尺的实际 长度为50.005 m,则每量一尺,就带有+0.005 m的误差(“+”表 示在所量距离值中应加上),丈量的尺段越多,所产生的误差 越大。所以这种误差与所丈量的距离成正比。
(4)抵偿性:随着测量次数的无限增加,随机误差的算术平均 值趋于零,即

lim
n

i 1
n
i
n
0
一、随机误差的正态分布(误差方程)
误差方程

式中:
△是测量值与真值之差; y是误差等于△的概率密度; σ是均方根误差或称标准误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