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3 荷花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

要求学生用文字或图片记录他们的观察结果,包括荷花的颜色、形状 、大小、质地等方面的特征,以及它们随着时间和环境的变化。
创作与表达
绘画创作
提供绘画材料和纸张,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创作以荷花为主题的画作。他们可 以描绘荷塘景色、荷花的不同形态,或者表达自己对荷花的情感和感受。
写作创作
引导学生以荷花为题材进行写作练习。他们可以写一篇描述荷花的短文、一首赞 美荷花的诗歌,或者讲述一个与荷花相关的故事。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的语言表 达能力和文学素养。
社会角度:荷花在文化、历史中的地位和影响
文化象征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丰富的象 征意义,如代表纯洁、高雅、清 新等品质,也常被用来表现爱情
、友谊等情感。
历史传承
荷花在中国历史中有着悠久的传 承和发展历程,不仅被广泛应用 于文学、艺术等领域,还成为了 许多地方的文化标志和旅游资源
。
社会影响
荷花在社会生活中也有着广泛的 影响,如荷花的种植和观赏成为 了许多人休闲娱乐的重要方式, 同时荷花也被用作许多商品和品
THANKS
感谢观看
VS
举例
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 圆盘。”运用了比喻手法,将荷叶比作大 圆盘,形象地描绘出了荷叶的形状和颜色 。又如“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 快乐。”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蜻蜓赋予了 人的情感和行为,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介绍
荷花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也是印度的国花,象征着高洁、清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荷 花被赋予了多种象征意义,如“出淤泥而不染”象征着纯洁和高雅,“和和美美”象征着 和谐与美好等。
文学成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精选6篇)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荷花》篇1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宇,会写出12个生宇。
能正确读写“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佛、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语言。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难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培养对大自然美的体验是教学的重点。
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等语句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准备:挂图:学生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教学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谜语导入: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研读课文第一、二、三自然段,体会慰情。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1、今天老师要出一个谜语考考大家,咱们比一比,看谁最聪明!“美丽小姑娘,立在水由央,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荷花)2、今天咱们就一起去荷塘着荷花。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师出示挂图:看,说着说着,荷塘就到了(出示挂图)。
师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荷花、挨挨挤挤、莲蓬、饱胀、仿拂、衣裳、翩翩起舞、舞蹈、晴蜒、随风飘动4、师:看了荷花,听了描述,你最想说的是什么?三、研读课文,体会感情:学习第一、二、三自然段1、自由读课文,思考:在这三段中,休最喜欢哪一句?交流重点句:(出示: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着作一大幅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1)在这一句中,作者把荷花池比作一幅画。
这是一幅极富色彩且让人赏心悦目的画儿,你来找一找,荷花池都有哪些色彩?(绿、白、嫩黄色彩丰富)(朗卖)(2)荷花池的美景是由一株株荷花组成的,你来看看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那些姿态?(注意与挂图的联系,把具体形象和文宇训练统一起来)(朗读)(3)荷花的姿态是不是只有这几种;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朗读)(4)你还知道荷花有那些姿态?作者为什么只描写了这几种?(5)你认为,这这句话中,哪个字用的好?为汁么?(活)这一个字,写出了作者欣赏荷花的感受,在他文章的字里行间处处都可以找到荷花的“活”。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荷花》原文、知识点及练习题

【原文】清早,我到公園去玩,一進門就聞到一陣清香。
我趕緊往荷花池邊跑去。
荷花已經開了不少了。
荷葉挨挨擠擠的,像一個個碧綠的大圓盤。
白荷花在這些大圓盤之間冒出來。
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兒。
有的花瓣兒全都展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
有的還是花骨朵兒,看起來飽脹得馬上要破裂似的。
這麼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勢。
看看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畫,那畫家的本領可真了不起。
我忽然覺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著雪白的衣裳,站在陽光裏。
一陣微風吹來,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隨風飄動。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風過了,我停止了舞蹈,靜靜地站在那兒。
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小魚在腳下遊過,告訴我昨夜做的好夢……過了一會兒,我才記起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知識點】《荷花》理解這篇精讀課文描寫了夏日公園裏一池荷花盛開時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與荷花融為一體的感受。
作者以豐富的想像力,描寫了荷花的清新美麗,展現了一幅各具姿態、色彩明豔,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畫面,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感情。
全文共五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寫去公園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寫荷花生長的各種優美的姿態;第四、五自然段分別寫自己觀荷花時的想像和感受。
課文語言樸實簡潔,想像豐富,富於感染力,是這篇課文表達上的主要特點。
課文中以“我”被一陣荷花的清香吸引,作為鋪墊,引入課文重點描述部分——一池美麗的荷花。
荷花色彩鮮麗、形態各異,看似一大幅活的畫。
接著作者展開想像,把自己比作池塘中的一朵荷花,想像中的情節描寫得有聲有色、有動有靜,真的把一池荷花繪成了一幅活靈活現的荷花圖。
作者把自己的感情融入到文字描述中,感染了讀者,讓人們不僅看到了浮現在眼前的一池美麗的荷花,也得到了美的感受和體驗。
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讓學生在讀文章,想畫面中,體會作者豐富的想像力,同時,讓學生感悟描寫的細膩以及語言表達的生動形象,並積累語言;二是讓學生在欣賞美麗的荷花中,體會大自然的神奇美妙,激發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荷 花》知识点及课后练习

3荷花.一、生字词:1、多音字:挨āi挨近ái挨冻佛fó佛教fú仿佛2、近义词:赶紧—赶快仿佛—好象特殊—特别3、反义词:清香—腥臭粗心—仔细4、词语解释:[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二、课文分析:1、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第一自然段写去公园看荷花;第二、三自然段描写荷花生长的各种优美的姿态;第四、五自然段分别写自己观荷花时的想象和感受.2、课文是按看荷花的顺序来写的.3、本文作者叶圣陶,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语文教育家、编辑家、出版家、政治活动家,我国第一位童话作家.4、本文作者通过描写自己去公园看荷花的情景,表达了对荷花的顽强的生命力及高洁的品格的赞美,同时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夫限热爱之情.三、佳句赏析: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这句话把荷叶比作碧绿的大圆盘,突出了荷叶又绿又大又圆的特点.挨挨挤挤,一个紧靠着一个,说明荷叶密密层层,数量很多.这句话写出了荷叶旺盛的生命力.②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字用得好,荷花不是偷偷地钻出,也不是自然地长出,而是“冒”出,这不但与上句话中“荷叶挨挨挤挤”相呼应,而且说明了荷花顽强的生命力.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这是一组排比句,写出荷花刚开、全开、未开时的三种状态.这句话中用“两三瓣儿”“嫩黄色”“展开”“饱胀”等词语,写出了荷花花瓣的数量,花芯的颜色,以及花的样子,十分生动形象.④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中的“仿佛”是好像的意思,作者并没有真的变成荷花.为什么会有这种“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的感觉呢?是什么引起了作者的这种想象呢?因为作者鼻子闻到的是荷花的清香,眼前出现的满池的荷花,作者被陶醉了,看得入迷了,到了入情物化的程度了,所以感到“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而眼前的荷花都是白色的,所以自己仿佛也“穿着雪白的衣裳”.3荷花.一、用“____”画出加点字的读音不同于其他两个的词语.1.花骨.朵骨.头骨.气 2.挨挨..挤挤挨.着挨.打二、小小书法家.Lián peng qīng tíng bǎo zhàng piān piān qǐwǔ()()() ()三、比一比,组词.稻()仿()裳()胀()蹈()纺()常()帐()四、在空白处填上合适的词.一片()一朵()一幅()嫩黄的()碧绿的()雪白的()五、给“冒”字选择正确解释.(写序号)辨析一字多义的方法:1.充分了解几个义项;2.采用排除法先选择没有歧义的义项;3.把义项带入句中去读,看是否通顺.冒①向外透,往上升②不顾③冒充1.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2.买药时谨防假冒..()3.战士们冒.着敌人的炮火继续前进.() 4.爸爸冒.着大雨接我回家.()六、按要求写句子.1.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用“一……就……”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仿写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七、下面都是描写荷花的句子,我能根据句子意思连词语.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含苞待放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千姿百态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1.第一段第三句中的画家是指().A.绘画人员B.园丁C.大自然2.“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这句话是说().A.“我”就是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B.“我”变成了一朵荷花,站在阳光里.C.面对一池的荷花,“我”看得入了神,好像自己也变成了荷花.3.“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句子中的省略号表示().A.小鱼的话还没说完.B.还有许多的想象.C.突然醒来.九、课外阅读.山茶花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有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的等等.有的一株树上就有好多颜色甚至一朵花上就色彩缤纷.譬如山茶花的白吧,那是怎样的白啊!像高山飞瀑溅出的水花一样晶莹、一样清凉,沁人心脾.但它又不会刹那消失,难于把握,而是静静的呈现在你眼前,让你观赏个够.再如那墨茶,如果你认为是一团黑,那就大错特错了,那是丽日下千尺清潭的深沉,带着波光,又带着阳光.那粉红的呢?也许只有九天的织女用早晨的红霞和晴午的白云在天上织成的轻绡才可以比拟吧……山茶花的花形也很美,有潇洒地舒展着单瓣的,也有重瓣的,有叠成六角形或八角形的,大小疏密排列得错落有致.1.这篇短文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请你用“______”画出.2.山茶花都有哪些颜色?请你用“”画出.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山茶花的?请你选择正确答案()A.颜色和形状两个方面.B.白、墨、粉红三个方面.C.白、墨、粉红、单瓣、重瓣、六角形、八角形几个方面来写的.4.从字里行间中你读出了作者对山茶花怀着一种什么感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参考答案3荷花一、1.花骨朵 2.挨打二、莲蓬蜻蜓饱胀翩翩起舞三、水稻舞蹈仿佛纺织衣裳经常膨胀蚊帐四、花瓣儿荷花画莲蓬大圆盘衣裳五、1.① 2.③ 3.② 4.②六、1.一到放学时间,幼儿园门口就挤满了接孩子的家长. 2.红彤彤的柿子,像一个个小灯笼.七、1.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千姿百态2.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美不胜收3.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含苞待放八、1.C 2.C 3.B九、1.你见过山茶花吗?真是美极了. 2.红的、白的、紫的、粉红的、墨色3.A4.喜爱和赞美.。
人教课标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 3 荷花 课件

)
裳(
)
蹈(
)
常(
)
荷花 荷叶
莲蓬 蓬草
挨着 挨挤
胀气 饱胀
莲花 莲叶
仿写 模仿
仿佛
衣裳 羽裳
翩翩 翩飞
蜻蜓 蜻蛉
舞蹈 蹈海
蜻蜓 蜓翼
饱胀
荷花
清香
碧绿
凉蓬
舞蹈
破裂
蜻蜓
仿佛 挨挨挤挤
衣裳
பைடு நூலகம்
翩翩起舞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
的大圆盘。 接天连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 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 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 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 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荷挨莲蓬胀 仿佛翩蹈裳 蜻蜓
稻(
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
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他会看到些什么?又会想
到些什么呢?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
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如果 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那画 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这
池荷花中最美的一朵,你又会
看到些什么,想到些什么呢?
同学们,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
膀,一起来写一写吧。
作者怎么会忘了自己是在
看荷花的呢?谁来说说自己的
看法?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 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色 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 似的。 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看看这一朵,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荷花》说课课件

说学情
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 乐于表达,已经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 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并形 成自己的感悟。但他们对文中描绘的 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 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引导学生通过 读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1、学会本课的生字,理解“挨挨挤 挤”、“冒”等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感受文章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
《荷花》
四、说教法 三、说教学目 标 二、说学情
五、说学 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板书设计 一、说教 材
《 荷 花 》 说 课
说教材
《荷花》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 级下册的第3课。课文写“我”在公 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并展开想象 的事,赞美了荷花生机盎然的美, 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课文 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 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是一篇文 质兼美的经典课文。
说学法
由于本课的主题是赞美了荷花生 机盎然的美,所以在设计本课的学法 时,我以“美”字为纽带,通过创设 情景、朗读品味、想象体验等方法, 让学生自主感受作者所描绘的美景。 并随着教学过程的推进,设计“走进 美”、“积蓄美”、“感悟美”、 “深化美”和“我写美”等环节, 让 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和情感的熏陶。
(四)小练笔,我写美
学习作者的写作手法,写写自己喜欢的花。
(五)板书设计
3.荷花
美
爱
3、精读课文,交流美
为什么说这一池荷花是一大幅活的画呢? 为什么作者在文章结尾处说自己忘了是在看荷花呢?
(二)品味荷花,感悟美
4、品读课文,感知美
挨挨挤挤
冒
有的……有的……有的
(二)品味荷花,感悟美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荷花

3荷花教学目标:1、会认3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优美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荷花的美丽,,培养爱美的情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4、学习边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感受荷花美丽的姿态,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
难点:理解“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做一大幅活的画。
”等语句。
教学方法:读议结合。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美丽小姑娘,立在水中央。
身穿白衣衫,绿裙水上漾。
”打一植物。
2、背诵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范读课文。
2、自由读课文。
3、出示生词,指读,正音。
三、学习第1、2、3自然段。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哪一句?2、交流重点句。
A、作者都描写了荷花的哪些姿态?B、有感情地朗读课外前3个自然段。
3、教师小结。
四、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1、2、3自然段。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认读新词。
2、齐读课文。
二、研读课文第4、5自然段。
1、教师范读课文4、5自然段。
2、看到这美丽的荷花池,你想到了什么?3、当作者陶醉时,他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4、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联想?5、齐读4、5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三、学习写作方法。
1、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2、作者的写作方法是什么?四、指导书写:1、出示生字,认读、组词。
2、书写练习。
五、作业: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摘抄喜欢的句子。
板书设计3、荷花闻到清香荷叶:多、大、绿、美看到荷花:姿态、色彩一大幅活的画。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荷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荷花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荷花是一篇写景的课文,描绘了作者在公园的
池塘边观赏荷花,描述了荷花的美丽和作者对荷花的喜爱。
课文的语
言非常优美,用词精确,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语言鉴赏能力。
在课文中,作者描述了荷花的形态,如“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
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以及荷花的香味,“一阵风吹来,清香扑鼻而来,令人心旷神怡”。
这些描述可以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荷花的形态和香味,从而更好地欣赏荷花的美。
此外,课文还通过描写荷花的生长环境,如“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来展现荷花的生长过程和变化,帮
助学生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
在阅读这篇课文时,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观察,来思考荷
花的各种形态和变化,从而提高自己的语言运用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这篇课文也可以作为一篇描写自然景物的范文,帮助学生了解不
同的写作方法和技巧,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3课《荷花》教案及课后作业设计

备课素材备课素材【教材分析】本文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荷花》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
课文写“我”在公园的荷花池边观赏荷花,被如诗如画的美景陶醉而浮想联翩,赞美了荷花以及大自然的美丽。
作者以观察的顺序为线索叙写,文章内容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第1一至3自然段),看荷花。
“我”闻到清香,来到荷花池边,直接描写荷花。
乍看荷花,有的“初放”,有的“盛开”,有的“含苞欲放”。
仔细观看,那亭亭玉立的荷花姿势各不相同。
第二部分(第4、5自然段),想荷花。
借助“一大幅活的画”的想象,转入对荷花动态的描绘。
从想象的角度,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
作者触景生情,以情观景,情景交融,不仅写出了荷花的丰姿,而且写出了荷花的神韵,让读者身临其境,赏心悦目。
根据三年级学生形象思维较发达的特点,这篇课文的教学要着力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水平。
【写作背景】《荷花》是著名作家叶圣陶所作的一篇散文,出自《荷花:叶圣陶专集》,收录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科书中。
本文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作者以丰富的想象力,描写了荷花的清新美丽,展现了一幅各具姿态、色彩明艳、活生生的水中荷花的画面,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作者介绍】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
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
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
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词语盘点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词语盘点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主要通过让学生反复朗读来感受作者对荷花的感情,从体味优美的语言中来感受荷花的美。
店铺在此整理了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词语盘点,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词语盘点【清香】本课指荷花散发出清淡的香味。
例:妈妈身上有股淡淡的清香。
【挨挨挤挤】本课形容荷叶长得很密,互相挤在一起。
例:火车站的人很多,挨挨挤挤的。
【饱胀】饱满得发胀。
例:到了成熟的季节,豆荚饱胀得要裂开似的。
【翩翩起舞】轻快地跳舞。
本课指一阵风吹来,荷花就左摇右晃,就好象在轻快地跳舞。
例:舞台上,舞者在翩翩起舞,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三课《荷花》教学建议1、课前准备: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见到的荷花,如没有见过荷花,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去实地观赏并了解荷花的生长情况,以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也可查找有关荷花的资料,如文字或图片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荷花的多媒体教学课件。
2、教学本课生字,注意指导学生读准字音,写准字形:“挨”读一声,注意和“挨”(读二声)在意义上的区别;“莲蓬”的“蓬”读轻声。
要求会写的生字中,注意形近字的区别:裳和常、蜻和晴。
注意分辨、记忆字形,比如,裳与衣服有关,下边是衣字;蜻与虫子有关,左边是虫字旁;蹈与用脚跳舞有关,左边是足字旁。
写的时候注意字的笔画和书写顺序,“蹈”的第十四笔是“”,“佛”的第四笔是“”。
3、这是一篇情景交融、想象丰富的课文,教学导入时,可先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加对荷花的感性认识。
如“你见到的荷花是什么样的”,再出示有图片资料或其教学手段来展示一幅幅荷花图。
让学生充分了解荷花,体会荷花的美。
然后再引导学生读课文,了解作者是怎样描写荷花的。
课文层次分明,思路清晰。
教学时可以在初读时大致理清作者的思路。
然后抓住描写荷花的重点段落(第2~4段),反复朗读课文,重点学习。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荷花》词语解释

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课文《荷花》词语解释 荷花 清香:清淡的香味。 挨挨挤挤:(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课文指荷叶长得很茂密,互相挤在一起。 冒:向外透;往上升。课文中是形容在一片绿色的荷叶叶,白荷花突现出来的样子。 莲蓬:荷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子。 花骨朵儿:花蕾的通称,没有开放的花。 饱胀:形容非常饱满。课文指荷花含苞欲放的样子。 姿势:身体呈现的样子。 衣裳:衣服。 翩翩பைடு நூலகம்舞:形容舞姿轻快优美。
三年级下册语文荷花二~四自然段

以下是三年级下册语文课文《荷花》的二到四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荷花已经开了不少了。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儿。
有的花瓣儿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
有的还是花骨朵儿,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第三自然段: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看看这一朵,很美;看看那一朵,也很美。
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第四自然段: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
一阵微风吹来,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
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
风过了,我停止了舞蹈,静静地站在那儿。
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
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这几段描写了荷花的姿态和作者的想象,通过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荷花的美丽和魅力。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荷花生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荷花生字《荷花》是三年级下册语文书中一篇精读课文,文章语言生动优美,有顺序地描述了公园里一池荷花的美丽和“我”看荷花的感受。
店铺在此整理了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荷花》生字,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三课《荷花》生字1 【荷】读音:荷[hé]巧记:草(艹),“可”以盖住人(亻)。
字义:①莲②指荷兰组词:①荷花荷塘荷叶菊老荷枯造字:形声法造句:湖里盛开着美丽的荷花。
笔顺:上窄下宽。
“何”右部上横稍长,竖钩偏右。
字歌:此人本姓何家旁有小河喜欢看荷花对人不苛刻2 【挨】读音:挨[āi]巧记:“矢”换抬口。
字义:①靠近②顺着(一定次序)组词:①挨近挨边②挨次挨个儿造字:形声法造句:进站的时候,安检员对旅客挨个儿检查。
笔顺:左窄右宽。
“矢”上横短,下横长,撇与捺协调。
字歌:有土沾尘埃心中不痛快伸手想挨近张口叹声唉3 【莲】读音:莲[lián]巧记:“连”接草(艹)地。
字义:草本植物,又叫荷,生长在浅水中。
叶叫荷叶、莲叶,大而圆,花主要为粉红、白色两种。
种子叫莲子,包在倒圆锥形的花托内,合称莲蓬组词:莲花莲子莲蓬造字:形声法造句:池塘中的莲花很好看。
笔顺:上扁下宽。
“艹”横稍长;“辶”平捺应充分伸展。
字歌:草头莲花开人人都喜爱连忙去观赏涟漪泛起来4 【蓬】读音:蓬[péng]巧记:草(艹)下相“逢”。
字义:①飞蓬,草本植物,叶像柳叶,籽实有毛,随风飞②散乱组词:蓬着头蓬头垢面造字:形声法造句:他从家里出来,蓬头垢面的。
笔顺:“艹”盖住下面的“逢”;“辶”捺画伸展托上。
字歌:青草蓬勃生朋友喜相逢丝线缝衣物竹竿撑帐篷5 【胀】读音:胀[zhàng]巧记:“月”儿影子“长”。
字义:①膨胀,体积变大②身体内壁受到压迫而产生不舒服的感觉组词:①膨胀②腹胀肿胀肚子发胀造字:形声法造句:他吃了很多食物,肚子发胀。
笔顺:左窄右宽。
“长”撇与捺相互呼应,捺稍延伸。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荷花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3、荷花3、荷花教材分析《荷花》一文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三课的课文,出自叶圣陶老先生之手,描写了夏日公园里一池荷花盛开时的情景,以及“我”沉浸在此景中,与荷花融为一体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对荷花的喜爱与赞美以及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乐于表达,但他们的生活经验毕竟有限,对文中描绘的荷塘美景,仅凭想象难以深刻感受,需要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分析去欣赏荷花那不同寻常的美。
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
教学重点: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挨挨挤挤”“冒”的意思。
教学难点: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学习作者丰富的想象。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谜语激趣,提问导入。
1、谜语:一个小姑娘,生在水中央,身穿红衣衫,坐在绿船上。
(谜底:荷花)2、提问:此谜语中指的是红荷花,叶圣陶老爷爷笔下的却是白荷花。
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这篇课文,谁能说说这篇文章是写什么的?(本文主要写了荷花的美丽及作者沉浸在美景中产生的联想。
)过渡:通过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荷花的气味是什么样的?(清香)正是扑鼻而来的清香吸引了作者迫不及待地去看荷花,那么作者看到的荷花是怎样的呢?美丽的荷花又引起作者哪些联想呢?让我们走进课文一起品悟、一起学习吧!二、明确学习目标。
(指名读)三、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欣赏荷之美。
过渡: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荷花美的段落。
(2、3自然段)这部分从哪些方面写到了荷花的美呢?(荷叶、荷花)1、欣赏叶之美。
(1)自读描写荷叶的句子。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能具体说一说你看到的荷叶是什么样的吗?可抓住句中的关键词来谈。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数量多,长势好,旺盛。
“碧绿”写出了荷叶的颜色,非常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荷花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以及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养成积累语言的良好习惯。
3.欣赏荷花的美丽,体会大自然的神奇力量,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
理解白荷花开放的种种姿态,想象这一池荷花为什么像“一大幅活的画”;体会“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时眼前出现的景象,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录音磁带,录像带
四、教学时间:
两课时
五、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题21 荷花)
上课之前,先请同学们来猜一则谜语:一个小姑娘,长在水中央。
身穿粉红衫,坐在绿船上。
打一种植物。
(荷花)(板书:21 荷花)谁还记得我们以前学过的关于荷花的诗?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小池》: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
上头”描写的是初夏时节的荷塘景色。
本文的作者叶圣陶先生去公园玩儿的时候,看到不少荷花已经开了,就把自己看荷花的感受写了下来,我们一起来看看,他是怎样描写他眼前的一池荷花,以及自己的感受的。
二、初读课文
1、下面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出示:书中插图,荷花图)
2、指导看图。
用自己的话按照一定的顺序来说一说。
3、作者到公园来玩儿,怎么想起去看荷花的呢?指名读第一节。
“一……就……”说明作者是一阵清香所吸引。
哪个词说明了作者此时的心情?“跑”“赶紧”。
说明作者在闻到了荷花的清香后,迫不及待地想马上看到荷花的急切心情。
齐读第一节。
三、学习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过渡:作者来到荷花池边,看到了怎样的一幅图景呢?书中的哪一部分写了作者看到的荷花?(第二、三节)
1、大家想不想一起去看一看?师范读第二、三节,感受作者眼中的荷花。
(配乐:录像片)
2、看完之后,你有什么样的感受?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来描写荷花的美的吧。
3、我们先来看第二节。
小组讨论:在这一节中,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句?或哪几句?或者一句中的哪一个词?有感情地把它读给小组的同学听,然后说一说为什么?
4、讨论交流:(出示:第二自然段)
①“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你认为这句话好在什么地方?这句话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把碧绿的荷叶比作了大圆盘,写出了荷叶的颜色和形状。
“挨挨挤挤”,是一个叠词,“挨”和“挤”的意思一样吗?请几个同学上来表演一下。
(生表演)从他们的表演中,我们发现“挤”比“挨”靠近的程度更深。
“挨挨挤挤”说明荷叶长得怎么样?荷叶长得非常茂密,就像一个个绿娃娃,顽皮地挨在一起,又挤在一起。
这里还有哪一个词也说明荷叶长得多,长得密?“一个个”。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个别读,齐读)
②过渡:刚才我们学了描写荷叶的句子,知道荷叶长得很茂盛。
哪些是描写荷花的句子呢?你喜欢哪一句?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
”这句话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好?
“冒”用得好。
你能换个其他的词吗?“长,露,挤,钻……”叶圣陶先生是语言大师,他为什么选择了“冒出来”?这么写有什么好处?写出了荷花的生命力非常茂盛的样子。
你能在“冒出来”的前面再加一个形容词吗?(出示:课件)“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冒出来。
”(拼命,争先恐后,生机勃勃,探头探脑,亭亭玉立……)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冒出来。
”仿佛要干什么?你能充分地发挥自己的想象,把它们当作人来说一说吗?(出示:课件):“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冒出来,仿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仿佛看看外面精彩的世界。
仿佛深深吸一口新鲜空气。
仿佛尽情地展示自己的美丽。
)
这一句是概括地描写荷花的姿态。
有感情地朗读这句话。
(比赛读,读出白荷花的生机勃勃)
③作者具体写了哪三种荷花的姿态?指名读,其他同学用手势把荷花的姿态表示出来。
看谁做得最美。
(出示:课件)“有的才……有的…全都……有的还是……”
理解“莲蓬”:莲花开过后的花托,倒圆锥形,里面有莲的果实——莲子。
(出示:课件)
“花骨朵儿”又叫“花蕾”。
书上是怎么形容的?“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做手势。
做出“饱胀”的样子,仿佛一使劲,花朵就啪的一声马上要炸开似的。
(出示:课件)
自由读描写荷花姿态的语句,指名读,分组读第三至六句。
④小结:在这一节中,作者写了这一池荷花的哪些颜色?(白,绿,嫩黄)
颜色非常和谐,让人感到十分清新雅致。
⑤试着背一背第二节。
5、白荷花只有这三种姿态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指名读第四节。
(出示:第四自然段)
①“这么多的白荷花,一朵有一朵的姿势。
”说明荷花不仅多,而且各有各的姿势。
谁能用一个四个字的词来形容荷花的姿态多:“千姿百态”。
②这些千姿百态的荷花都很美,作者有没有把每一朵都写具体了呢?没有。
为什么?作者是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请大家发挥自己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一下荷花美的姿态。
小组讨论:看哪一组说得最美。
(出示:课件)“看看这一朵,_______________,很美;看看那一朵,
__________________,也很美。
”
③这么美的荷花,作者不由赞叹道(生接读):“如果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看作一大幅活的画,那画家的本领可真了不起。
”作者为什么把眼前的这一池荷花比作是一大幅活的画?(出示:课件)画毕竟是平面的,“一大幅活的画”,说明
这幅画不仅美丽,而且是活生生的,充满了生机。
显示出荷花生长得很旺盛,生机勃勃。
④这了不起的画家是谁呢?(是神奇的大自然)。
是美妙的大自然使作者产生人在画中游的感觉。
你想怎样赞美一下大自然?怎样赞美一下荷花?
“大自然!_______________。
”“荷花!_______________。
”
有感情地朗读这一句。
(男、女生读)
四、学习课文第四、五自然段
过渡:让我们再一次来欣赏这幅美丽的活生生的画。
(配乐:录像片)
1、师旁白:我们跟随作者来到了美丽的荷花池边,只见波光粼粼的水面上,挨挨挤挤的荷叶间,一朵朵婀娜多姿的荷花亭亭玉立,它们千姿百态,清香怡人,伸出手摸摸那荷叶,多么的油滑;摸摸那花瓣儿,多么的细腻;把鼻子凑近去闻一闻,一股清香沁人心脾,“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师范读第四节)……”。
2、(出示:第四节)。
作者为什么“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呢?是由于“我”被这美丽多姿的荷花深深地吸引住了,看荷花都看入了迷,仿佛把自己也化成了一朵洁白的荷花,微风吹来,与满塘的荷花共同翩翩起舞。
请全体同学站起来,体会一下自己仿佛是一朵荷花翩翩起舞的感觉。
(生齐读第四节,表演动作)
3、请表演好的同学上来表演。
师旁白:一阵微风吹来……风停了……蜻蜓飞过来了……小鱼游过来了……
你是蜻蜓、小鱼还会说些什么?现在我们每人都是一朵漂亮的白荷花,还会有哪些动物,也是你的好朋友,会过来和你打招呼?
五、学习课文最后一段
“我”深深地被这美景陶醉,“过了好一会儿,我才记起(生接)我不是荷花,我是在看荷花呢。
”
六、欣赏
大家有没有欣赏够?老师也没有看够呢!我们再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婀娜美艳的荷花图。
(配乐:课件荷花图)你想给它起个名字吗?
最后老师送大家一首诗,也是南宋诗人杨万里写的关于荷花的诗。
是作者清早在杭州净慈寺这个地方,送他的好朋友林子方时,看到满塘的荷花后,写下的诗句。
(齐读)(出示:《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
七、作业
课文学完了,你想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你对这篇课文的喜爱之情?
可以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进行语言的积累。
可以画一幅荷花图,并配上一首自己写的小诗,来赞美荷花……也可以写一种自己喜欢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