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第4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掌握相应的运算规则;2.能够熟练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三、教学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小数加法和减法进行计算。
四、教学内容1.小数加法的计算;2.小数减法的计算;3.小数加减法的综合运用。
五、教学流程1. 学生观察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观察问题,了解实际问题与小数加减法的联系。
2. 呈现小数加法和减法计算方法教师通过白板或者PPT等教学工具,将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呈现出来,帮助学生理解计算的基本规则。
3. 练习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教师通过课堂练习,帮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鼓励学生自己思考和解决问题。
4. 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教师通过一些实际问题,帮助学生将问题转化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方法1.师生互动: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2.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完成练习和任务,提高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3.课堂演示:教师通过举例和演示,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4.课堂练习:通过大量的课堂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点,让学生更加自信地运用所学知识。
七、教学评估1.学生通过课堂练习,检验自己是否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检验自己是否能将问题转化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八、教学反思小数加法和减法是小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规则。
通过实际问题、课堂练习和合作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应用场景,培养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互动和合作,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成绩。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是小学阶段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它们的计算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认识和基本运算,对小数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由于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较为复杂,学生可能存在理解上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耐心引导学生,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正确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运算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2.教学难点:学生对小数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的理解和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合作交流法。
情境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知识;启发式教学法可以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合作交流法可以让学生互相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情境引入,让学生在小数情境中感受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实际意义。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探究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思考得出结论。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方法和结论,互相学习,提高合作能力。
4.教师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探究结果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
5.巩固练习:设计不同难度的小数加法和减法题目,让学生进行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通用8篇)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通用8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篇1一、读教材: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及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
教学内容是两个小数的加法与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把整数减小数作为难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要让学生能够理解,算式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从整体上说,这节课对于学生的挑战并不算大。
二、谈设计:基于以上的些认识,因此,我在设计的时候就主要针对以上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识学习特点。
1、明确目标定位创设和谐情趣本节课以“帮老师解决问题“为主线,创设“送礼购书”的情节,并围绕着“书”作文章,把小数加减法的知识串联起来。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把握好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旧知识,并作为教学出发点,积极营造一种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
教师将走出知识技能的重围,指向学生的全面发展,学生不但能学到知识技能,更能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2、灵活使用教材体现数学实用价值我觉得在运用教材时,教师可以有所选择,要大胆、灵活、创造性的使用教材。
课本上的的例题,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差甚远,,于是我就选用与学生比较近的“购书”这一情境,让学生通过搭配找到算式,又让学生比较两种方差价,进而让学生算算如果是100元钱,又该找回多少钱呢?将计算教学与解决问题有机的结合起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计算的意义及方法,达到计算的基本要求,真正感知到所学习的数学是有价值的,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讲课稿◆您此刻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讲课稿文章内容由采集 !本站将为您供给更多的精选教课资源 ! 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讲课稿一、讲课标《新课标》指出,现实生活中包含着大批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宽泛地应用。
同时还指出,在学习过程中要逐渐培育学生的研究能力、合作精神。
经过研究思虑,比较概括等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各样能力。
所以在教课本节课时,创建了与学生相距近来、学生最感兴趣、同时也能培育学生爱国主义情操的迎接 2019 北京奥运会的主体情境。
让学生更为感觉到数学就在身旁。
二、说教材【讲课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47页第 48页。
【教材剖析】为了配合本节课的主体情境迎接奥运,我把教材适合调整,指引学生从详细的情境中采集、整理信息。
发现并提出有关小数加、减计算的数学识题,产生新的计算要求。
例题第一让学生研究两位小数加一位小数的笔算方法,让学生试试计算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
试一试让学生持续解决例题创建的情境中的其余一些加、减计算问题,并突出计算结果的化简。
最后经过对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比较,指引学生自主研究小数加、减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逐渐提升计算能力,为学生的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
练习主要用来稳固所学习的小数加、减计算方法,并用以解决一些有关的实质问题。
所以,据本节课的地位及要求确定了以下的三维目标:【教课目的】1、知识与技术目标:理解和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认识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方法上的联系,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质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让学生经历研究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验学习乐趣,总结学习方法,学生进而达到愿学、乐学、会学、善学的境地。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进一步加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研究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停体验成功的乐趣。
指引学生全情投入,浸透爱国教育,教育学生从小踊跃强身健体。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1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分析、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进行分析,其中教学过程将是我阐述的重点。
一、教材分析《小数加法和减法》选自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第一章,第一节。
教材之所以要把它安排在这里,是基于以下两个方面的考虑。
其一学生在进入五年级后已经相继学习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也就是说,学生到此时已经具备了接受小数加法和减法相关知识的基础,其二,通过对小数加法和减法知识的掌握,就会为紧接其后的小数的混合运算做好铺垫,而且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我认为教材把小数加法和减法安排在此处是起到了承前启后,承上启下的作用。
为此,我根据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学生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的知识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激发学生对数学问题的好奇心,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合作精神。
本节课的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二、教法分析针对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重难点,我将从学情分析与适宜的方法两个方面进行教法分析。
1、学情分析由于五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小数的意义与性质,对小数的概念理解不深刻,容易造成知识遗忘,应该全面系统的去讲述。
又因为五年级学生的好动性强,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
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学生这一生理,心理特点,一方面要用具体生动的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另一方面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经典)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说教学内容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数的加法与减法,它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小数,小数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乘除法、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打下基础。
二、说设计思路本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用列竖式的方法来计算小数加减法.这部分内容先创设了一个简单的购物情境,第一个问题是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一位数,引导学生把整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迁移到小数中来。
并着重比较“把小数点对齐"和“把末尾对齐”这两种算法哪一种正确,理解“把小数点对齐”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的真理.第二个问题是组织学生继续探索两位小数减一位小数的计算方法。
试一试让学生明确计算结果能化简的要化简。
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比较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讨论在计算时的注意点,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总结和归纳计算方法.三、说重难点本课的重点是使学生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而能正确列出竖式来进行计算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学目标根据对教材的分析,结合学生的特点,我制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合作探索、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不断体验成功的乐趣。
五、说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和本班学生的特点,我按如下教学程序进行教学: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首先采用媒体出示一副小明、小丽和小芳三位同学买文具的场景图,引导学生观察,你知道了什么?学生观察并说说各种文具的价格.接着我引导学生提问:你能提出哪些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提出问题并交流。
可能提出“小明和小丽一共用了多少元?……最后我适当选择一些问题,采用媒体出示,引导列式: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口答列式:4。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
小数加减法说课稿(精选3篇)小数加减法说课稿1教学目标:1、从整数的意义引出小数的意义,使学生了解二者意义相同。
2、学生自主探索、与同学合作交流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
3、养成仔细看题、认真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重点、难点本节教学内容从整数加减法引入,先教学加法再教减法,在与整数法则的对比中理小数的计算法则。
一步计算后学习连加连减、加减混合、简便计算。
这种编排步步深入,环环相扣,形成了统一的知识链。
教学切入点:整数加减法教学重点:小数加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位数不同的加减计算方法(尤其是位数少的减位数多)教法和学法设计数学学习活动是一个以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教师主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
基于此认识,本课教学注重活化教材、强化体验、深化应用。
采用“课前参与——课中探索——课后延伸”三段式教学模式。
实质上就是整体建构的自学指导、检查点拨、探究规律、回归系统。
课前自学收集数据编写小数加减算式,增强收集信息的能力,课中探索发现新知,构建新知,在学习中体验竞争、合作的快乐;课后延伸体现知识的价值,激励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
教学程序:1、导入。
直奔主题。
师:今天我们要学习什么知识?生: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师:它是我们知识树的哪颗果实呢?请大家来看看。
(出示知识树)师:小数加减法属于数与代数的代数部分中代数的知识。
它分为意义、法则、顺序和性质四个部分。
本节课我们研究意义和法则。
(导入部分明确本部分内容在小学段的地位,使学生纵览全局。
2、目标。
了解小数加减意义;理解掌握小数加减计算方法;灵活运用法则计算;养成仔细读题,认真验算的良好习惯。
设计意图:学习目标与教学目标不同,教学目标是教师教学应达到的要求,适宜教师思考、理解。
学习目标的理解对象是学生。
学习目标的制定要站在小学生的立场上,适应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和阅读水平。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1《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1《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数加法和减法》是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4-1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分数、百分数的基础知识,以及整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让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由于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涉及到小数点的处理,对学生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需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小数点的处理:在小数加减法中,小数点的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学生需要掌握好小数点的对齐和进位。
2.运算顺序:学生需要明确小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避免计算错误。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2.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通过动画、图片等形式,生动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
3.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小数加减法的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3.展示:让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4.讲解:对学生的解题过程进行讲解,纠正错误,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5.练习:设计一些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巩固练习。
6.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能够突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可以设计成如下形式:0.2 + 0.3 = 0.51. 小数点对齐2. 按位相加3. 进位处理0.5 - 0.2 = 0.31. 小数点对齐2. 按位相减3. 借位处理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的正确率和小测验的成绩对学生进行评价。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小数加法和减法-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4 小数加法和减法-苏教版一、说课目的本节课的主题为小数加法和减法,是五年级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设计1. 教学内容小数加法和减法。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学会运用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
3. 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些图示和实例,让学生对小数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如:用一桶果汁来解释0.5、0.25、0.75这些小数。
(2)呈现在呈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之前,先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减法的技巧。
小数加法的规则对齐小数点后,像整数一样竖式计算。
12.34+ 5.67---------18.01小数减法的规则对齐小数点后,像整数一样竖式计算。
12.34- 5.67---------6.67(3)实践练习小数加减法的题目,针对不同难度的题目,进行逐步讲解和引导,让学生一步步掌握小数的加减运算。
如:•用竖式计算:3.7 + 4.89 = 8.59•用竖式计算:6.35 - 2.68 = 3.67•用竖式计算:2.5 + 7.18 - 3.72 = 5.96(4)拓展针对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应用,进行实践演练。
如:王妈妈给了儿子5万元,先花了其中的2.75万元,然后又借了一些钱又花了1.25万元,现在还有多少钱没有花?解题思路:(1)先计算王妈妈花掉的钱:2.75 + 1.25 = 4(2)计算还剩多少钱:5 - 4 = 1所以,王妈妈还有1万元没花。
(5)归纳总结小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和技巧,再次复习和巩固。
(6)作业布置布置多道较为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题目,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1-苏教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将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内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三、教学重点难点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预备知识前置知识:学生已经学过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 导入新知识(1)复习小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引入本课的主题: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3)利用教学视频或实物模型生动形象地介绍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3. 学习新知识(1)小组合作探究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2)课堂上展示探究结果,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特点和规律。
(4)利用实例让学生进行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练习。
4. 拓展应用教师给出一些小数加减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归纳总结(1)复习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规律和方法。
(2)总结所学知识,强化学生记忆和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1)课堂上没有完成的练习题可以作为课后作业。
(2)要求学生随时注意日常生活中小数的运用,积极寻求实践机会。
五、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小组合作、课堂共同探究和实例练习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掌握了基本的运算方法和规律,并通过实际问题的探究运用所学知识。
教师还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来提升教学效果,例如配合多媒体教学、实物模型教学等等,让学生在体验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魅力。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一、教材分析小学数学教材中,小数的加减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中,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也是巩固和深化小学阶段学生小数运算能力的关键阶段。
其涉及到加法的运算规律、减法的操作方法、小数点的运用、看懂小数加减法的多种解题方法等多方面内容,也需要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教学讲解。
教材中提出的学习目标为:1.熟练掌握小数的加减法的运算规律;2.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3.训练孩子的抽象思维能力,提高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能力。
二、教学策略1.思维导图:通过制作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问题的逻辑关系和思路,深入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2.练习和巩固:通过练习题来帮助学生巩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及方法,同时帮助学生发现问题,理解解题方法,更好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技巧和方法。
3.班级讲解和小组讨论:通过班级讲解和小组讨论的形式来将问题抽象转化为具体问题,加深学生的理解度,同时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记忆和掌握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
2. 教学难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和方法的应用,需要学生进行更高层次的抽象思维能力的训练,同时也需要学生进行小数点位置的控制,以及解决逐位相减带来的数字进位和借位问题。
四、教学步骤1. 引入1.调动学生学习兴趣,通过提问的形式激发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的学习兴趣;2.复习小数的概念、小数点的位置以及小数的读法。
2. 讲解1.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规律和方法;2.结合具体的实际问题,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解题方法;3.通过具体的小组讨论,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演练1.通过作业和课堂练习来巩固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的掌握;2.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促进学生的思维互动和共同探讨,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
4. 练习1.练习和巩固小数加减法的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能够正确地解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2.练习过程中要鼓励学生通过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多元思维能力,同时加深对小数加减法的理解。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苏教版一、教材解析本课讲的是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主要涉及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三章“小数”中的内容。
值得注意的是,本课的前提是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概念,并且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能进行简单的小数加减法计算;2.技能目标:能够运用小数的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并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利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尤其是在小数减法中,可能会有借位的情况出现,需要学生掌握借位的方法。
四、教学步骤及内容步骤一:引入1.通过复习小数的概念,让学生回顾小数的表示方法以及小数的意义。
2.利用生活中的例子,引导学生理解小数的应用。
例如:在超市购买东西时,遇到小数的价格怎么办?在现实生活中,小数的应用非常广泛。
步骤二:讲解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法则1.讲解小数加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对小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讲解。
2.结合具体例子,讲解小数减法运算规则,及借位的方法,让学生掌握小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步骤三:演示小数加减法运算练习1.内容生活化,精选应用范围较广的打折、优惠、考试成绩等事例,通过练习小数加减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2.不拘泥于课本,注重生活场景渗入,从孩子们的生活中获取例题、自编例题,以课内实例案例为引导,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应用技巧。
步骤四:巩固学习成果1.通过教师出题、小组对比竞赛、学生自主编题等方式,对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所掌握的小数加减法知识进行巩固。
2.在小结环节让学生找到不足,查漏补缺,完善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知识。
五、教学建议1.注重培养学生小数运算的实际应用能力。
课堂中特别是练习环节时,可加入生活化运用范例,让学生体会小数运算的实用性,并从实践中感受到学习数学的乐趣与意义。
2.借助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扩展教学内容。
例如:借助计算机应用软件,将小数的计算方式展示在电子白板上,让学生更加清晰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
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二_说课稿
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二_说课稿◆您现在正在阅读的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收集!苏教版《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二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47、48页。
一、说教材: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
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苏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基本知识,分数、百分数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主要内容包括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通过这一章节的学习,使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技巧,提高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小数的概念和基本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和应用题的解决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循序渐进地引导他们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能够正确、迅速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小组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提高他们的自我认知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
2.教学难点: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以及应用题的解决策略。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任务驱动法:设置具有挑战性的任务,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4.信息化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地展示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小数加减法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探究: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小数加减法的运算规律,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课堂讲解:讲解小数加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应用题的解决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解题技巧。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共;定稿)
五年级数学上册苏教版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共;定稿)一. 教材分析《小数加法和减法》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以及它们的应用。
教材通过生动的例题和丰富的练习,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理解和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
但小数加法和减法与整数加法和减法在运算规则上存在差异,需要学生在新情境中重新建立认知。
此外,学生对于小数的认识和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会正确计算小数加法和减法,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增强自信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理解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小数加法和减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采用合作学习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4.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过程,提高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生活实例,如购物时计算找回的钱,引入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概念。
2.自主探究: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实例中的数学问题,体会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
3.合作交流: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解题过程和心得,共同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方法。
4.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律,并进行讲解和示范。
5.练习巩固:学生进行适量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拓展应用: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制作购物预算等。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第二单元编排了“小数加减法”这一教学内容学生在这册教材第一单元刚学习完小数,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位小数的加减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安排学习的,教材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学习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
第二层次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
本课是学习第一层次的第一课时,是学生日常生活的需要和进一步学习、研究的需要,理解和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即只有计数单位相同的数才能相加减),和算法(把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把小数点对齐)是学习小数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是基本的而且是必备的数学知识、技能与方法。
二、说设计理念本节课的设计理念是把数学与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充分利用购物素材,引导学生从现实情景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在自主探究、操作,交流中充分感知、体验位数相同小数加、减法,主动建构新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培养学生独立探求数学知识的能力。
三、说教学目标:(一)结合具体的情境,探索并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二)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相关的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四、说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合作交流获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
(二)教学难点: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五、说教法和学法在这一系列学习活动中,教师不给学生任何提示,促使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去解决问题,尝试小数加减法的竖式写法,在探索中感悟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同时,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活动将初步的感悟上升到新的高度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笔算的一般方法,进一步理解列竖式时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课件出示情境图,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教育学生多看书,看好书,同时说明有很多数学问题,值得研究。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小数加法和减法-苏教版
五年级上数学说课稿-小数加法和减法-苏教版一、教学目标1.学习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2.掌握小数加法和减法的思维模式和计算技巧3.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小数加法和减法解决问题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1.小数加法和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加法和减法的思维模式和计算技巧。
2. 教学难点1.小数运算中进位和借位的处理。
2.解决实际问题中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1.准备黑板、白板、彩色粉笔、橡皮、小纸条等教学用具。
2.将小数相关知识点和例题写在黑板上。
3.打印小数加减法习题。
2. 导入教师可以通过举例子等方式,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的概念和应用。
3. 学习小数加法1.思维模式和计算技巧讲解。
(1)一般情况下,将小数点对齐,按照个位、十位、百位等位数相加。
注意进位。
(2)若小数点前位数不同,可考虑先进行数值的适当调整,使加减数的整数部分位数相等。
2.练习题演示和讲解。
4. 学习小数减法1.思维模式和计算技巧讲解。
(1)将减数增加或加数减少,使两数小数点的位置一致。
(2)按照个、十、百……的位数,从右向左逐位相减,注意借位。
2.练习题演示和讲解。
5. 实际应用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1)小于8岁的儿童的平均身高是1.22米,比7岁时平均身高增加了0.08米,那么7岁时小于8岁的儿童的平均身高是多少?(2)一个排球在从地上1.5米高处掉落时,每次弹起的高度是原高度的$\\dfrac{4}{5}$ ,求这个排球最后停在离地面0.9375米的高度上经过了多少次落地?6. 课堂练习在黑板上出示小数加减法练习题,让学生上台上讲解并且解题。
7. 课堂作业布置小数加减法的作业,让学生巩固练习。
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以及实际应用。
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注意创设情境,注重联系实际,在操作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教学目标已经达到。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设计思路老师教学的本质就在于帮助,激励和引导.本节课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注重实际,根据新课程解决问题和计算相结合的特点设计的,力争做到“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知识,数学技能有机统一.(根据以上的设计思路,对教材,学生作以下分析)二,教材及学情分析本课内容是在学生近期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及以前较熟悉的整数加减法和三下学习的简单的小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节课内容是学生日常生活及起家一步学习的需要,理解掌握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也是小学生必备的知识和技能.根据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四年级的学生由于在三下已学过简单的小数加减法,已掌握了一位小数的加减法,绝大多数的同学对于二位及以上的小数加减法也能正确计算.而且四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本节课采用尝试探索的教学方法.(依据以上的分析,制定以下目标)三,教学目标通过情景,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通过学生自主尝试探索研究小数加减法的算理和算法.引导学生分析,比较,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注意验算检验,提高计算能力.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在生活中学数学,想数学,用数学,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重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小数加减法的算法(相同数位对齐)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为位数不够时的小数加减法.四,设计意图一),课前对我校四年级学生的调查发现,有90%以上的学生很喜欢体育活动,也知道不少的体育名人,中国跳水队也是家喻户晓,所以本节课围绕着奥运会女子3米板的决赛展开.二),初步尝试小数加减法感受加减法的算理算法.通过6题的练习,学生对小数的加减法已基本掌握,这时适时地对一般方法进行小结.这是我这节课的一些想法,回顾这节课,觉得自己在一些细节的处理上过于仓促,在课堂中,如何把学生的思维作为“挖掘点“顺着学生的思路走让课堂不仅是学生知识的源泉,更是学生发挥个性的舞台,这是我的的思考,我觉得应提高自己的教学素养,提高专业素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五年级数学《小数加法和减法》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第47、48页。
一、说教材:
本节课主要通过在简单的购物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计算。
这部分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整数加减法以及小数的意义和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这部分知识在今后的生活及进一步学习中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掌握这部分内容为学生以后学习及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学生的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认知特点以及本节课的地位和要求,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探索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体会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的联系,初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用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自我探究、讨论交流,让学生进一步增强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探索并解决新问题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使学生在探索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成功的乐趣。
依据课程标准和教学目标,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小数点对齐”的道理和计算法则。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是一堂计算教学课,我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以及他们的知识现状采用了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性和主动性。
按照自主探究-讨论-归纳这样的思路,运用知识迁移让学生发现新知,掌握新知。
在自主探究、讨论中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并提供动口,动手、动脑的机会,让学生在体验,感知、讨论、合作、比较中灵活掌握本节教学重点,突破难点。
四、说教学过程: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掌握程度,我设计了以下四个教学环节:一、创
设情境,引入新知;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1、出示例1的情境图
首先让学生通过观察,说说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根据刚才观察到的信息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然后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板书相关问题及相应的算式
2、再让学生根据上面的算式,讨论交流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这时相机揭示课题,并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逐步形成从现实情境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的数学思想。
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
二、自主探索,发现方法
1.在教学例1的第(1)问小数加法时。
先让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尝试用竖式计算。
然后让学生在小组里相互说说各自是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算法,选取不同的算法板演,让全班交流讨论,重点讨论为什么要小数点对齐列式计算。
最终得出结论:小数加法和整数加法一样,也要数位对齐,而只要把小数点对齐就可以做到相同数位对齐。
2.在教学例1的第(2)问小数减法时。
我把探究知识的主动权完全交给学生,让学生自已发现问题,总结规律、解决问题,达到让学生学会学习,能学习,爱学习的目的。
(设计理念:数学活动中,老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
在例题教学中,我力求体现由扶到放的思想,让学生通过讨论、判断、分析等方法进行列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等学习活动,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的学习能力。
)
3、“试一试”的练习让学生计算后说说自己的做法,然后把计算结果化简,着重让学生说一说化简的结果和依据。
使学生知道小数末尾有0时一般要根据小数的性质把小数末尾的0去掉进行化简。
4.最后进行总结和归纳。
先在小组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计算时有什么相同点吗?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注意什么?
(设计理念:逐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实现迁移的数学思想方法。
在学生自由总结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有序地回忆自己在进行小数计算时先做了什么(列竖式);列竖式时应注意什么(小数点对齐);对于计算的结果,当小数末尾有0时,是怎么处理的(去掉末尾的0)。
这样,不但帮助学生总结了小数加减法的一般方法,而且使学生懂得总结、概括的一般方法。
)
三、深化认识,实践应用
练习是数学学习中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答能力的有效手段,为了加深学生对法则的理解、对法则的应用,更好的领会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我设计了不同层次的练习以便学生掌握知识并能熟练应用。
1.基础性练习:完成“练一练”第1题和第2题。
做“练一练”第1题可以直接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计算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特别是24加9.9是整数加小数,也应该把小数点对齐着算。
7.56减4.56的差的小数部分是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差应该怎样化简?差是多少。
做“练一练”第2题时,先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找出每道题中的错误,再分别改正,并组织交流。
2.应用性练习: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央视两名青年歌手的综合成绩进行比较(
相关数据的对比),看谁的表现较好!”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
引导学生小结所学知识,并谈谈今天的学习收获。
通过这样的归纳与总结,让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再次进行系统地整理与巩固,突出本课的重点,构建了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认识。
纵观整节课的设计,突出了让学生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的方式来学习,这样,既体现的新课程的理念,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密切了数学与生活
的联系。
以上就是我对本节课粗浅的预设,还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提出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