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讲-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2018年中考数学挑战压轴题(含答案)
2018年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射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2.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FAE与△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AB过点A(3,0)、B(0,m)(m>0),tan∠BAO=2.(1)求直线AB的表达式;(2)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直线AB交于第一象限内的C、D两点(BD<BC),当AD=2DB时,求k1的值;(3)设线段AB的中点为E,过点E作x轴的垂线,垂足为点M,交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于点F,分别联结OE、OF,当△OEF∽△OBE时,请直接写出满足条件的所有k2的值.4.如图,在Rt△ABC中,∠ACB=90°,AC=1,BC=7,点D是边CA延长线的一点,AE⊥BD,垂足为点E,AE的延长线交CA的平行线BF于点F,连结CE交AB于点G.(1)当点E是BD的中点时,求tan∠AFB的值;(2)CE•AF的值是否随线段AD长度的改变而变化?如果不变,求出CE•AF的值;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3)当△BGE和△BAF相似时,求线段AF的长.5.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B(﹣1,0),一次函数y=﹣x+5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A、C两点,二次函数y=﹣x2+bx+c的图象经过点A、点B.(1)求这个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点P是该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求△APC的面积;(3)如果点Q在线段AC上,且△ABC与△AOQ相似,求点Q的坐标.6.已知:半圆O的直径AB=6,点C在半圆O上,且tan∠ABC=2,点D为弧AC上一点,联结DC(如图)(1)求BC的长;(2)若射线DC交射线AB于点M,且△MBC与△MOC相似,求CD的长;(3)联结OD,当OD∥BC时,作∠DOB的平分线交线段DC于点N,求ON的长.7.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x2+bx+c(b,c为常数)的图象经过点A(3,﹣1),点C(0,﹣4),顶点为点M,过点A作AB∥x轴,交y轴与点D,交该二次函数图象于点B,连结BC.(1)求该二次函数的解析式及点M的坐标;(2)若将该二次函数图象向上平移m(m>0)个单位,使平移后得到的二次函数图象的顶点落在△ABC的内部(不包含△ABC的边界),求m的取值范围;(3)点P时直线AC上的动点,若点P,点C,点M所构成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请直接写出所有点P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不必写解答过程).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8.如图1,在△ABC中,∠ACB=90°,∠BAC=60°,点E是∠BAC角平分线上一点,过点E作AE的垂线,过点A作AB的垂线,两垂线交于点D,连接DB,点F是BD的中点,DH⊥AC,垂足为H,连接EF,HF.(1)如图1,若点H是AC的中点,AC=2,求AB,BD的长;(2)如图1,求证:HF=EF;(3)如图2,连接CF,CE.猜想:△CEF是否是等边三角形?若是,请证明;若不是,说明理由.9.已知,一条抛物线的顶点为E(﹣1,4),且过点A(﹣3,0),与y轴交于点C,点D是这条抛物线上一点,它的横坐标为m,且﹣3<m<﹣1,过点D作DK ⊥x轴,垂足为K,DK分别交线段AE、AC于点G、H.(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求证:GH=HK;(3)当△CGH是等腰三角形时,求m的值.10.如图,已知在Rt△ABC中,∠ACB=90°,AB=5,sinA=,点P是边BC上的一点,PE⊥AB,垂足为E,以点P为圆心,PC为半径的圆与射线PE相交于点Q,线段CQ与边AB交于点D.(1)求AD的长;(2)设CP=x,△PCQ的面积为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定义域;(3)过点C作CF⊥AB,垂足为F,联结PF、QF,如果△PQF是以PF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求CP的长.11.如图(1),直线y=﹣x+n交x轴于点A,交y轴于点C(0,4),抛物线y=x2+bx+c 经过点A,交y轴于点B(0,﹣2).点P为抛物线上一个动点,过点P作x轴的垂线PD,过点B作BD⊥PD于点D,连接PB,设点P的横坐标为m.(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当△BDP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时,求线段PD的长;(3)如图(2),将△BDP绕点B逆时针旋转,得到△BD′P′,当旋转角∠PBP′=∠OAC,且点P的对应点P′落在坐标轴上时,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12.综合与探究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抛物线y=ax2+bx﹣8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直线l经过坐标原点O,与抛物线的一个交点为D,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E,连接CE,已知点A,D的坐标分别为(﹣2,0),(6,﹣8).(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并分别求出点B和点E的坐标;(2)试探究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FOE≌△FCE?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F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是y轴负半轴上的一个动点,设其坐标为(0,m),直线PB与直线l交于点Q,试探究:当m为何值时,△OPQ是等腰三角形.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13.已知,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BCD=90°,BC=11,CD=6,tan ∠ABC=2,点E在AD边上,且AE=3ED,EF∥AB交BC于点F,点M、N分别在射线FE和线段CD上.(1)求线段CF的长;(2)如图2,当点M在线段FE上,且AM⊥MN,设FM•cos∠EFC=x,CN=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如果△AMN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线段FM的长.14.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为坐标原点,点B的坐标为(4,3),点A、C 在坐标轴上,点P在BC边上,直线l1:y=2x+3,直线l2:y=2x﹣3.(1)分别求直线l1与x轴,直线l2与AB的交点坐标;(2)已知点M在第一象限,且是直线l2上的点,若△APM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点M的坐标;(3)我们把直线l1和直线l2上的点所组成的图形为图形F.已知矩形ANPQ的顶点N在图形F上,Q是坐标平面内的点,且N点的横坐标为x,请直接写出x的取值范围(不用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1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ax﹣3a(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经过点A的直线l:y=kx+b与y轴交于点C,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D,且CD=4AC.(1)直接写出点A的坐标,并求直线l的函数表达式(其中k,b用含a的式子表示);(2)点E是直线l上方的抛物线上的一点,若△ACE的面积的最大值为,求a 的值;(3)设P是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点Q在抛物线上,以点A,D,P,Q为顶点的四边形能否成为矩形?若能,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16.如图,在矩形OABC中,OA=5,AB=4,点D为边AB上一点,将△BCD沿直线CD折叠,使点B恰好落在OA边上的点E处,分别以OC,OA所在的直线为x 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1)求点E坐标及经过O,D,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一动点P从点C出发,沿CB以每秒2 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B运动,同时动点Q从E点出发,沿EC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向点C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t为何值时,DP=DQ;(3)若点N在(2)中的抛物线的对称轴上,点M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M与点N,使得以M,N,C,E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M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7.如图,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边),与y轴交于点C,点D和点C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直线AD与y轴交于点E.(1)求直线AD的解析式;(2)如图1,直线AD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F,过点F作FG⊥AD于点G,作FH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H,求△FGH周长的最大值;(3)点M是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以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以AM为边的矩形.若点T和点Q关于AM所在直线对称,求点T的坐标.18.如图,点A和动点P在直线l上,点P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Q,以AQ为边作Rt△ABQ,使∠BAQ=90°,AQ:AB=3:4,作△ABQ的外接圆O.点C在点P 右侧,PC=4,过点C作直线m⊥l,过点O作OD⊥m于点D,交AB右侧的圆弧于点E.在射线CD上取点F,使DF=CD,以DE,DF为邻边作矩形DEGF.设AQ=3x.(1)用关于x的代数式表示BQ,DF.(2)当点P在点A右侧时,若矩形DEGF的面积等于90,求AP的长.(3)在点P的整个运动过程中,①当AP为何值时,矩形DEGF是正方形?②作直线BG交⊙O于点N,若BN的弦心距为1,求AP的长(直接写出答案).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如图)中,经过点A(﹣1,0)的抛物线y=﹣x2+bx+3与y轴交于点C,点B与点A、点D与点C分别关于该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1)求b的值以及直线AD与x轴正方向的夹角;(2)如果点E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E作EF平行于x轴交直线AD于点F,且F 在E的右边,过点E作EG⊥AD与点G,设E的横坐标为m,△EFG的周长为l,试用m表示l;(3)点M是该抛物线的顶点,点P是y轴上一点,Q是坐标平面内一点,如果以点A、M、P、Q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矩形,求该矩形的顶点Q的坐标.20.如图,直线y=mx+4与反比例函数y=(k>0)的图象交于点A、B,与x 轴、y轴分别交于D、C,tan∠CDO=2,AC:CD=1:2.(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2)联结BO,求∠DBO的正切值;(3)点M在直线x=﹣1上,点N在反比例函数图象上,如果以点A、B、M、N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求点N的坐标.2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坐标为(2,9),与y轴交于点A(0,5),与x轴交于点E、B.(1)求二次函数y=ax2+bx+c的表达式;(2)过点A作AC平行于x轴,交抛物线于点C,点P为抛物线上的一点(点P 在AC上方),作PD平行于y轴交AB于点D,问当点P在何位置时,四边形APCD 的面积最大?并求出最大面积;(3)若点M在抛物线上,点N在其对称轴上,使得以A、E、N、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E为其一边,求点M、N的坐标.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2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bx+c的图象与y轴交于点A,与双曲线y=有一个公共点B,它的横坐标为4,过点B作直线l∥x轴,与该二次函数图象交于另一个点C,直线AC在y轴上的截距是﹣6.(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2)求直线AC的表达式;(3)平面内是否存在点D,使A、B、C、D为顶点的四边形是等腰梯形?如果存在,求出点D坐标;如果不存在,说明理由.23.如图,矩形OMPN的顶点O在原点,M、N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OM=6,ON=3,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与PN交于C,与PM交于D,过点C作CA⊥x轴于点A,过点D作DB⊥y轴于点B,AC与BD交于点G.(1)求证:AB∥CD;(2)在直角坐标平面内是否若存在点E,使以B、C、D、E为顶点,BC为腰的梯形是等腰梯形?若存在,求点E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24.如图,边长为8的正方形OABC的两边在坐标轴上,以点C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点A,点P是抛物线上点A,C间的一个动点(含端点),过点P作PF⊥BC 于点F,点D、E的坐标分别为(0,6),(﹣4,0),连接PD、PE、DE.(1)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解析式;(2)小明探究点P的位置发现:当P与点A或点C重合时,PD与PF的差为定值,进而猜想:对于任意一点P,PD与PF的差为定值,请你判断该猜想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3)小明进一步探究得出结论:若将“使△PDE的面积为整数”的点P记作“好点”,则存在多个“好点”,且使△PDE的周长最小的点P也是一个“好点”.请直接写出所有“好点”的个数,并求出△PDE周长最小时“好点”的坐标.25.如图,四边形OABC是边长为4的正方形,点P为OA边上任意一点(与点O、A不重合),连接CP,过点P作PM⊥CP交AB于点D,且PM=CP,过点M 作MN∥OA,交BO于点N,连接ND、BM,设OP=t.(1)求点M的坐标(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2)试判断线段MN的长度是否随点P的位置的变化而改变?并说明理由.(3)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BNDM的面积最小.26.在数学兴趣小组活动中,小明进行数学探究活动,将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与边长为2的正方形AEFG按图1位置放置,AD与AE在同一直线上,AB与AG在同一直线上.(1)小明发现DG⊥BE,请你帮他说明理由.(2)如图2,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逆时针旋转,当点B恰好落在线段DG 上时,请你帮他求出此时BE的长.(3)如图3,小明将正方形ABCD绕点A继续逆时针旋转,线段DG与线段BE将相交,交点为H,写出△GHE与△BHD面积之和的最大值,并简要说明理由.2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原点,直线y=﹣2x﹣1与y轴交于点A,与直线y=﹣x交于点B,点B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点C.(1)求过A,B,C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2)P为抛物线上一点,它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Q.①当四边形PBQC为菱形时,求点P的坐标;②若点P的横坐标为t(﹣1<t<1),当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C面积最大?并说明理由.2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10,0),以OA为直径在第一象限内作半圆,B为半圆上一点,连接AB并延长至C,使BC=AB,过C作CD⊥x轴于点D,交线段OB于点E,已知CD=8,抛物线经过O、E、A三点.(1)∠OBA=°.(2)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3)若P为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一个动点,以P、O、A、E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记作S,则S取何值时,相应的点P有且只有3个?29.如图1,关于x的二次函数y=﹣x2+bx+c经过点A(﹣3,0),点C(0,3),点D为二次函数的顶点,DE为二次函数的对称轴,E在x轴上.(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DE上是否存在点P到AD的距离与到x轴的距离相等?若存在求出点P,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S△EBC?若存在求出点(3)如图2,DE的左侧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F,使2S△FBCF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0.已知抛物线y=mx2+(1﹣2m)x+1﹣3m与x轴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 (1)求m的取值范围;(2)证明该抛物线一定经过非坐标轴上的一点P,并求出点P的坐标;(3)当<m≤8时,由(2)求出的点P和点A,B构成的△ABP的面积是否有最值?若有,求出该最值及相对应的m值.31.问题提出(1)如图①,已知△ABC,请画出△ABC关于直线AC对称的三角形.问题探究(2)如图②,在矩形ABCD中,AB=4,AD=6,AE=4,AF=2,是否在边BC、CD 上分别存在点G、H,使得四边形EFGH的周长最小?若存在,求出它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问题解决(3)如图③,有一矩形板材ABCD,AB=3米,AD=6米,现想从此板材中裁出一个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使∠EFG=90°,EF=FG=米,∠EHG=45°,经研究,只有当点E、F、G分别在边AD、AB、BC上,且AF<BF,并满足点H 在矩形ABCD内部或边上时,才有可能裁出符合要求的部件,试问能否裁得符合要求的面积尽可能大的四边形EFGH部件?若能,求出裁得的四边形EFGH部件的面积;若不能,请说明理由.32.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矩形OCDE的顶点C和E分别在y轴的正半轴和x轴的正半轴上,OC=8,OE=17,抛物线y=x2﹣3x+m与y轴相交于点A,抛物线的对称轴与x轴相交于点B,与CD交于点K.(1)将矩形OCDE沿AB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F处.①点B的坐标为(、),BK的长是,CK的长是;②求点F的坐标;③请直接写出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将矩形OCDE沿着经过点E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边CD上的点G处,连接OG,折痕与OG相交于点H,点M是线段EH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H重合),连接MG,MO,过点G作GP⊥OM于点P,交EH于点N,连接ON,点M 从点E开始沿线段EH向点H运动,至与点N重合时停止,△MOG和△NOG的面积分别表示为S1和S2,在点M的运动过程中,S1•S2(即S1与S2的积)的值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直接写出变化范围;若不变,请直接写出这个值.温馨提示:考生可以根据题意,在备用图中补充图形,以便作答.33.如图,已知▱ABCD的三个顶点A(n,0)、B(m,0)、D(0,2n)(m>n>0),作▱ABCD关于直线AD的对称图形AB1C1D(1)若m=3,试求四边形CC1B1B面积S的最大值;(2)若点B1恰好落在y轴上,试求的值.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34.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y=ax2+2x+c与x轴交于点A(﹣1,0)和点B,与y轴相交于点C(0,3),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l.(1)求这条抛物线的关系式,并写出其对称轴和顶点M的坐标;(2)如果直线y=kx+b经过C、M两点,且与x轴交于点D,点C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为N,试证明四边形CDAN是平行四边形;(3)点P在直线l上,且以点P为圆心的圆经过A、B两点,并且与直线CD相切,求点P的坐标.35.如图,在Rt△ABC中,∠C=90°,AC=14,tanA=,点D是边AC上一点,AD=8,点E是边AB上一点,以点E为圆心,EA为半径作圆,经过点D,点F是边AC 上一动点(点F不与A、C重合),作FG⊥EF,交射线BC于点G.(1)用直尺圆规作出圆心E,并求圆E的半径长(保留作图痕迹);(2)当点G的边BC上时,设AF=x,CG=y,求y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并写出它的定义域;(3)联结EG,当△EFG与△FCG相似时,推理判断以点G为圆心、CG为半径的圆G与圆E可能产生的各种位置关系.36.如图,线段PA=1,点D是线段PA延长线上的点,AD=a(a>1),点O是线段AP延长线上的点,OA2=OP•OD,以O为圆心,OA为半径作扇形OAB,∠BOA=90°.点C是弧AB上的点,联结PC、DC.(1)联结BD交弧AB于E,当a=2时,求BE的长;(2)当以PC为半径的⊙P和以CD为半径的⊙C相切时,求a的值;(3)当直线DC经过点B,且满足PC•OA=BC•OP时,求扇形OAB的半径长.37.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AD=8cm,点P从点B出发,沿对角线BD 向点D匀速运动,速度为4cm/s,过点P作PQ⊥BD交BC于点Q,以PQ为一边作正方形PQMN,使得点N落在射线PD上,点O从点D出发,沿DC向点C匀速运动,速度为3cm/s,以O为圆心,0.8cm为半径作⊙O,点P与点O同时出发,设它们的运动时间为t(单位:s)(0<t<).(1)如图1,连接DQ平分∠BDC时,t的值为;(2)如图2,连接CM,若△CMQ是以CQ为底的等腰三角形,求t的值;(3)请你继续进行探究,并解答下列问题:①证明:在运动过程中,点O始终在QM所在直线的左侧;②如图3,在运动过程中,当QM与⊙O相切时,求t的值;并判断此时PM与⊙O是否也相切?说明理由.38.如图,抛物线y=﹣x2+mx+n的图象经过点A(2,3),对称轴为直线x=1,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经过点A,交x轴于点P,交抛物线于另一点B,点A、B 位于点P的同侧.(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PA:PB=3:1,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当k>0时,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是否存在点C,使得⊙C 同时与x轴和直线AP都相切,如果存在,请求出点C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39.如图,抛物线y=x2﹣4x与x轴交于O,A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 的直线y=x+m与对称轴交于点Q.(1)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直线PQ与x轴所夹锐角的度数是;=S△PAQ,求m的值;(2)若两个三角形面积满足S△POQ(3)当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C(2,2)的直线AC与直线PQ交于点D,求:①PD+DQ的最大值;②PD•DQ的最大值.40.抛物线y=ax2+bx+4(a≠0)过点A(1,﹣1),B(5,﹣1),与y轴交于点C.(1)求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1,连接CB,以CB为边作▱CBPQ,若点P在直线BC上方的抛物线上,Q为坐标平面内的一点,且▱CBPQ的面积为30,求点P的坐标;(3)如图2,⊙O1过点A、B、C三点,AE为直径,点M为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E重合),∠MBN为直角,边BN与ME的延长线交于N,求线段BN长度的最大值.41.如图,在每一个四边形ABCD中,均有AD∥BC,CD⊥BC,∠ABC=60°,AD=8,BC=12.(1)如图①,点M是四边形ABCD边AD上的一点,则△BMC的面积为;(2)如图②,点N是四边形ABCD边AD上的任意一点,请你求出△BNC周长的最小值;(3)如图③,在四边形ABCD的边AD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cos∠BPC的值最小?若存在,求出此时cos∠BP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42.如图,把△EFP按图示方式放置在菱形ABCD中,使得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已知EP=FP=4,EF=4,∠BAD=60°,且AB>4.(1)求∠EPF的大小;(2)若AP=6,求AE+AF的值;(3)若△EFP的三个顶点E、F、P分别在线段AB、AD、AC上运动,请直接写出AP长的最大值和最小值.43.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x+2与x轴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A,抛物线的顶点为D.(1)填空:点A的坐标为(,),点B的坐标为(,),点C的坐标为(,),点D的坐标为(,);(2)点P是线段BC上的动点(点P不与点B、C重合)①过点P作x轴的垂线交抛物线于点E,若PE=PC,求点E的坐标;②在①的条件下,点F是坐标轴上的点,且点F到EA和ED的距离相等,请直接写出线段EF的长;③若点Q是线段AB上的动点(点Q不与点A、B重合),点R是线段AC上的动点(点R不与点A、C重合),请直接写出△PQR周长的最小值.44.如图,矩形ABCD中,AB=4,AD=3,M是边CD上一点,将△ADM沿直线AM对折,得到△ANM.(1)当AN平分∠MAB时,求DM的长;(2)连接BN,当DM=1时,求△ABN的面积;(3)当射线BN交线段CD于点F时,求DF的最大值.45.如图,半圆O的直径AB=4,以长为2的弦PQ为直径,向点O方向作半圆M,其中P点在上且不与A点重合,但Q点可与B点重合.发现:的长与的长之和为定值l,求l:思考:点M与AB的最大距离为,此时点P,A间的距离为;点M与AB的最小距离为,此时半圆M的弧与AB所围成的封闭图形面积为;探究:当半圆M与AB相切时,求的长.(注:结果保留π,cos35°=,cos55°=)46.(1)发现:如图1,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a,AB=b.填空:当点A位于时,线段AC的长取得最大值,且最大值为(用含a,b的式子表示)(2)应用:点A为线段BC外一动点,且BC=3,AB=1,如图2所示,分别以AB,AC为边,作等边三角形ABD和等边三角形ACE,连接CD,BE.①请找出图中与BE相等的线段,并说明理由;②直接写出线段BE长的最大值.(3)拓展: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的坐标为(2,0),点B的坐标为(5,0),点P为线段AB外一动点,且PA=2,PM=PB,∠BPM=90°,请直接写出线段AM长的最大值及此时点P的坐标.47.如图,直线l:y=﹣3x+3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A、B两点,抛物线y=ax2﹣2ax+a+4(a<0)经过点B.(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点M是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并且点M在第一象限内,连接AM、BM,设点M的横坐标为m,△ABM的面积为S,求S与m的函数表达式,并求出S 的最大值;(3)在(2)的条件下,当S取得最大值时,动点M相应的位置记为点M′.①写出点M′的坐标;②将直线l绕点A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得到直线l′,当直线l′与直线AM′重合时停止旋转,在旋转过程中,直线l′与线段BM′交于点C,设点B、M′到直线l′的距离分别为d1、d2,当d1+d2最大时,求直线l′旋转的角度(即∠BAC的度数).48.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二次函数y=x2﹣1的图象M沿x轴翻折,把所得到的图象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后再向上平移8个单位长度,得到二次函数图象N.(1)求N的函数表达式;(2)设点P(m,n)是以点C(1,4)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一动点,二次函数的图象M与x轴相交于两点A、B,求PA2+PB2的最大值;(3)若一个点的横坐标与纵坐标均为整数,则该点称为整点.求M与N所围成封闭图形内(包括边界)整点的个数.49.如图,顶点为A(,1)的抛物线经过坐标原点O,与x轴交于点B.(1)求抛物线对应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过B作OA的平行线交y轴于点C,交抛物线于点D,求证:△OCD≌△OAB;(3)在x轴上找一点P,使得△PCD的周长最小,求出P点的坐标.2017 挑战压轴题中考数学精讲解读篇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36小题)1.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将抛物线y=x2的对称轴绕着点P(0,2)顺时针旋转45°后与该抛物线交于A、B两点,点Q是该抛物线上一点.(1)求直线AB的函数表达式;(2)如图①,若点Q在直线AB的下方,求点Q到直线AB的距离的最大值;(3)如图②,若点Q在y轴左侧,且点T(0,t)(t<2)是射线PO上一点,当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时,求所有满足条件的t的值.【分析】(1)根据题意易得点M、P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来求直线AB的解析式;(2)如图①,过点Q作x轴的垂线QC,交AB于点C,再过点Q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构建等腰直角△QDC,利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和二次函数最值的求法进行解答;(3)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推知:△PBQ中必有一个内角为45°;需要分类讨论:∠PBQ=45°和∠PQB=45°;然后对这两种情况下的△PAT是否是直角三角形分别进行解答.另外,以P、B、Q为顶点的三角形与△PAT相似也有两种情况:△Q″PB∽△PAT、△Q″BP∽△PAT.【解答】解:(1)如图①,设直线AB与x轴的交点为M.∵∠OPA=45°,∴OM=OP=2,即M(﹣2,0).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k≠0),将M(﹣2,0),P(0,2)两点坐标代入,得,解得.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2;(2)如图①,过点Q作x轴的垂线QC,交AB于点C,再过点Q作直线AB的垂线,垂足为D,根据条件可知△QD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QD=QC.设Q(m,m2),则C(m,m+2).∴QC=m+2﹣m2=﹣(m﹣)2+,QD=QC=[﹣(m﹣)2+].故当m=时,点Q到直线AB的距离最大,最大值为;(3)∵∠APT=45°,∴△PBQ中必有一个内角为45°,由图知,∠BPQ=45°不合题意.①如图②,若∠PBQ=45°,过点B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和y轴分别交于点Q′、F.此时满足∠PBQ′=45°.∵Q′(﹣2,4),F(0,4),∴此时△B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由题意知△PAT也是等腰直角三角形.(i)当∠PTA=90°时,得到:PT=AT=1,此时t=1;(ii)当∠PAT=90°时,得到:PT=2,此时t=0.②如图③,若∠PQB=45°,①中是情况之一,答案同上;先以点F为圆心,FB为半径作圆,则P、B、Q′都在圆F上,设圆F与y轴左侧的抛物线交于另一点Q″.则∠PQ″B=∠PQ′B=45°(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即这里的交点Q″也是符合要求.设Q″(n,n2)(﹣2<n<0),由FQ″=2,得n2+(4﹣n2)2=22,即n4﹣7n2+12=0.解得n2=3或n2=4,而﹣2<n<0,故n=﹣,即Q″(﹣,3).可证△PFQ″为等边三角形,所以∠PFQ″=60°,又PQ″=PQ″,所以∠PBQ″=∠PFQ″=30°.则在△PQ″B中,∠PQ″B=45°,∠PBQ″=30°.(i)若△Q″PB∽△PAT,则过点A作y轴的垂线,垂足为E.则ET=AE=,OE=1,所以OT=﹣1,解得t=1﹣;(ii)若△Q″BP∽△PAT,则过点T作直线AB垂线,垂足为G.设TG=a,则PG=TG=a,AG=TG=a,AP=,∴a+a=,解得PT=a=﹣1,∴OT=OP﹣PT=3﹣,∴t=3﹣.综上所述,所求的t的值为t=1或t=0或t=1﹣或t=3﹣.2.如图,已知BC是半圆O的直径,BC=8,过线段BO上一动点D,作AD⊥BC 交半圆O于点A,联结AO,过点B作BH⊥AO,垂足为点H,BH的延长线交半圆O于点F.(1)求证:AH=BD;(2)设BD=x,BE•BF=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3)如图2,若联结FA并延长交CB的延长线于点G,当△FAE与△FBG相似时,求BD的长度.【分析】(1)由AD⊥BC,BH⊥AO,利用垂直的定义得到一对直角相等,再由一对公共角,且半径相等,利用AAS得到三角形ADO与三角形BHO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得到OH=OD,利用等式的性质化简即可得证;(2)连接AB,AF,如图1所示,利用HL得到直角三角形ADB与直角三角形BHA全等,利用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得到一对角相等,再由公共角相等得到三角形ABE与三角形AFB相似,由相似得比例即可确定出y与x的函数解析式;(3)连接OF,如图2所示,利用两对角相等的三角形相似得到三角形AFO与三角形FOG相似,由相似得比例求出BD的长即可.【解答】(1)证明:∵AD⊥BC,BH⊥AO,∴∠ADO=∠BHO=90°,在△ADO与△BHO中,,∴△ADO≌△BHO(AAS),∴OH=OD,又∵OA=OB,∴AH=BD;(2)解:连接AB、AF,如图1所示,∵AO是半径,AO⊥弦BF,∴∴AB=AF,∴∠ABF=∠AFB,在Rt△ADB与Rt△BHA中,,∴Rt△ADB≌Rt△BHA(HL),∴∠ABF=∠BAD,∴∠BAD=∠AFB,又∵∠ABF=∠EBA,∴△BEA∽△BAF,∴=,。
初中数学PPT课件线段的和差公开课
回顾:用尺规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① 作射线AB; ② 用圆规量出已知线段a的长度 ③ 在射线AB上以A为圆心, 截取AC = a .
注意; 1.保留作图痕迹 2.写出结论
a
a AC
则AC为 所作的线段。
B
例1 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c,使它等于两条已知 线段的长度的和.(利用直尺和圆规)
A
DC
E
B
在直线a上顺次截取A,B,C三点,使
得 AB=4cm,BC=3cm。如果O是线段AC的
中点, 求线段OB的长。
解: A
OB
Ca
OB= AB-AO
==A12B-(AB12-(ABBC+)BC)=来自1 2(cm)
OB= OC-BC
=
1 2
(AB+BC) -BC
=
1 2
(AB-BC)
=
1 2
(cm)
1、作业本1 2、特训P79页1-8题
a
b
变式2:已知线段a,b,画一条线段e=ba(利用直尺和圆规)
已知线段AB的长为a,延长线段AB至点C,使BC= 1 AB, 2
问线段AC的长为多少?
A
BC
在线段AB上找一点C,使得BC= 1 AB,则点C的位置有 何特点?请用刻度尺找出来 2
A CB
一、线段中点的概念
• 点C把线段AB分成相等的两条线段AC和BC, 点C叫做线段AB的中点。
a 画法:
b
c
a
b
1.画射线AD.
A
B
C
D
2.用圆规在射线AD上截取AB=a.
3.用圆规在射线BD上截取BC=b.
线段AC就是所求的线段.
模型 一文搞定初中数学8大动点问题
专题1 动点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基础篇)【专题说明】点的存在性问题,在中考压轴题中非常普遍。
比如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因动点产生的全等三角形问题、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
这些动点产生的几何图形问题可谓十分的普遍,难度系数究竟怎么样?又有什么规律可遵循?下面,从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出发,分析探究这一点的存在性问题。
既然是探究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等腰三角形的基础知识必须总结归纳,牢记于心。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边对等角;(2)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等角对等边。
而等腰三角形还有一点要特别注意:不确定性!①边的不确定性;①角的不确定性。
当给出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边时,我们要确定这条边到底是腰还是底边,同时还要确保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如果边不确定,那么一定要分类讨论!当给出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时,也要确定这个角是底角还是顶角。
如果题中没有明显说明,那么一定要分类讨论!因此,分类讨论思想是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中非常重要的思想方法!【精典例题】 1、如图,已知ABC △中,10AB AC ==厘米,8BC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1)如果点P 在线段BC 上以3厘米/秒的速度由B 点向C 点运动,同时,点Q 在线段CA 上由C 点向A 点运动.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相等,经过1秒后,BPD △与CQP △是否全等,请说明理由; ①若点Q 的运动速度与点P 的运动速度不相等,当点Q 的运动速度为多少时,能够使BPD △与CQP △全等?(2)若点Q 以①中的运动速度从点C 出发,点P 以原来的运动速度从点B 同时出发,都逆时针沿ABC △三边运动,求经过多长时间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ABC △的哪条边上相遇?【解析】:(1)①①1t =秒,①313BP CQ ==⨯=厘米,①10AB =厘米,点D 为AB 的中点,①5BD =厘米.又①8PC BC BP BC =-=,厘米,①835PC =-=厘米,①PC BD =.又①AB AC =,①B C ∠=∠,①BPD CQP △≌△.①①P Q v v ≠, ①BP CQ ≠,又①BPD CQP △≌△,B C ∠=∠,则45BP PC CQ BD ====,,①点P ,点Q 运动的时间433BP t ==秒,①515443Q CQ v t ===厘米/秒. (2)设经过x 秒后点P 与点Q 第一次相遇,由题意,得1532104x x =+⨯,解得803x =秒. ①点P 共运动了803803⨯=厘米. ①8022824=⨯+,①点P 、点Q 在AB 边上相遇,①经过803秒点P 与点Q 第一次在边AB 上相遇.AQC D B P2、已知: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4厘米,长为1厘米的线段MN 在ABC △的边AB 上沿AB 方向以1厘米/秒的速度向B 点运动(运动开始时,点M 与点A 重合,点N 到达点B 时运动终止),过点M N 、分别作AB 边的垂线,与ABC △的其它边交于P Q 、两点,线段MN 运动的时间为t 秒.(1)线段MN 在运动的过程中,t 为何值时,四边形MNQP 恰为矩形?并求出该矩形的面积;(2)线段MN 在运动的过程中,四边形MNQP 的面积为S ,运动的时间为t .求四边形MNQP 的面积S 随运动时间t 变化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 的取值范围.【解析】:(1)过点C 作CD AB ⊥,垂足为D .则2AD =,当MN 运动到被CD 垂直平分时,四边形MNQP 是矩形,即32AM =时, 四边形MNQP 是矩形,32t ∴=秒时,四边形MNQP 是矩形. 3tan 6032PM AM =°=,332MNQP S ∴=四边形(2)1°当01t <<时,1()2MNQP S PM QN MN =+四边形·332t =+ 2°当12t ≤≤时,1()2MNQP S PM QN MN =+四边形·332= 3°当23t <<时,1()2MNQP S PM QN MN =+四边形·7332t =-+ 【点评】此题关键也是对P 、Q 两点的不同位置进行分类。
初中数学线段和差最值问题(史上最全版)
初中数学线段和差最值问题(史上最全版)⼀、知识依据1.线段公理:两点之间,线段最短;2.对称的性质:①关于⼀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②对称轴是两个对称图形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3.三⾓形的三边关系:①三⾓形两边之和⼤于第三边;②三⾓形两边之差⼩于第三边。
4.垂直线段最短。
⼆、从“将军饮马”说起话说在古罗马时代,在亚历⼭⼤城有⼀位精通数学和物理的学者,名叫海伦。
⼀天,⼀位罗马将军专程去拜访他,向他请教⼀个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将军每天从军营A出发,先到河边饮马,然后再去河岸同侧B地开会,应该怎样⾛才能使路程最近?从此,这个被称为“将军饮马”的问题⼴泛流传。
这个问题的解决并不难,据说海伦略作思考就解决了它。
为了解决“将军饮马”问题,我们先看下⾯的问题。
(⼀)点A、B在直线m的异侧,在直线m上,求⼀点P,使PA+PB最⼩由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知,由A到B⾛直线距离最短,所以连接AB与直线m交于点P,此时PA+PB最⼩。
我们选取除P之外的任意⼀点P’,由三⾓形的三边关系可以证明。
综上,我们可知点A、B在直线m异侧时,连接AB与直线m交于点P,即为所求。
搞清楚上⾯这个问题后,我们再来研究“将军饮马”问题就简单了。
(⼆)点A、B在直线m的同侧,在直线m上,求⼀点P,使PA+PB最⼩作图步骤:①作点A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A,②连接BA,,与直线L相交于点P③此时PA+PB最⼩。
看到这个问题后,我们会怎么思考呢?结合上⾯的问题及解答思路,我们会想到将直线m同侧的两个点转化到直线m异侧,那么问题就迎刃⽽解了。
所以,我们作A关于直线m的对称点A’(做B的对称点也⼀样),则将同侧的两点A、B转化到了异侧两点A’、B。
此时,连接A’B与直线m交于点P,即为所求。
综上,我们可知“将军饮马”问题转化为对称点,则问题就轻松解决了。
三、“将军饮马”的拓展延伸总结“将军饮马”问题,我们发现是两个顶点及定直线上的⼀个动点问题,那么接下来我们将刚才的问题进⾏升级。
2020年中考备考专题复习课件:线段的和(差)最值问题(共18张PPT)
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
一、已知两个定点,一条直线,求 直线上一点,到两定点之和最小。
方法:作其中一点关于直 线的对称点 ,连接另一 点与对称点 ,与直线的 A 交点就是所要求的点。
基本图形 : FA+FB=F+FB`=AB` 此时,和最小
A
Bm
Bm F
B`
根据:两点间线段最短
5
BD
的最小值为4
5
B
C
5
E D
C
典型题解析
4.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B=2,若P为△ABC内一动点,
且满足∠PAB =∠ACP,则线段PB长度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
C
解析:由∠PAB =∠ACP,且 ∠PAB+∠PAC=600,可得∠P=1200, 所以P应该是在AC所对的弧上运 动。由A、P、C三点确定辅助圆, 当B、P、O三点在一条直线上时, PB长度最小,根据两点间线段最 短。
解析:此题 A、C是两定点,点P在OB上为动点, 故可作C关于OB的对称点C`,连接AC`交OB于点P.
∵OA⊥OB, ∴∠AOB=900. ∵∠AOC=600, ∴∠BOC=300. ∴∠AOC`=300 ∴∠AOC=∠C`OC=600, ∠AOC`=1200 ∴OC⊥AC` ∴∠OAC`=300,AH=HC`.
y A
解析 :由PA-PB≤AB,故取等号时,差 最大,也就是当点P与点H重合时,差最 大。
∵A(-2,3) , B(3,1),
∴AB= 52 + 22 = 29 即:PA-PB长度最大为 29
y A
B
x
O
P
H
PO
B
初中数学线段的和差PPT课件
(1) AC=a+b
a
b
画法: 1. 任意画一条射线AD. 2. 用圆规在射线AD上截取AB=a.
3. 用圆规在射线BD上截取BC=b.
c
AaB b C
D
一看起点, 二看方向, 三看落点。
线段AC就是所求的线段.
例1.已知线段a,b.用直尺和圆规,求作线段:
(2) BC=b-a.
a
b
画法:
思考题: 使AB=2a-b
1.如图:
A
C
B
若点C把AB分成两条相等的线段,即 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几 何
AC BC 1 AB 2
语
言
∴AB=2AC=2BC
自己画一条线段CD,想一想,你 用什么办法找到中点M呢?
①用刻度尺度量
(度量法)
②通过折纸寻找线段中点 (叠合法)
已知:如图,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2) AD = 2 AC . (3) BD = 3 AD .
2、如图,点C、D把线段AB三等分,AC=6, 则:
⑴BD= 6 ,AB= 18 ; ⑵点C是线段 AD 的中点,线段BC的中点是点 D .
⑶在上述条件下,若点P是线段AB的中点,
则AP = 9 , CP = 3 .
6
A
CPD
B
掌握方法
D C
AP
B ∴点P就是所求的位置。
用直尺、圆规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
第一步:先用直尺画一条射线AB. 第二步:用圆规截取已知线段的长度a. 第三步:在射线AB上点A以为圆心,截取AC=a.
a
A
CB
∴线段AC即为所求线段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与差最值问题
初中几何中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一、两条线段和的最小值。
基本图形解析: 一)、已知两个定点:1、在一条直线m 上,求一点P ,使PA+PB 最小;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2)点A 、B 在直线同侧:2、在直线m 、n 上分别找两点P 、Q ,使PA+PQ+QB 最小。
(1)两个点都在直线外侧:(2)一个点在侧,一个点在外侧:(3)两个点都在侧:m mB mA Bmn mnn mnnn m(4)、台球两次碰壁模型变式一:已知点A、B位于直线m,n 的侧,在直线n、m分别上求点D、E点,使得围成的四边形ADEB周长最短.变式二:已知点A位于直线m,n 的侧, 在直线m、n分别上求点P、Q点PA+PQ+QA 周长最短.二)、一个动点,一个定点:(一)动点在直线上运动:点B在直线n上运动,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和点B)1、两点在直线两侧:2、两点在直线同侧:(二)动点在圆上运动点B在⊙O上运动,在直线m上找一点P,使PA+PB最小(在图中画出点P和点B)1、点与圆在直线两侧:mnmnmnm2、点与圆在直线同侧:三)、已知A 、B 是两个定点,P 、Q 是直线m 上的两个动点,P 在Q 的左侧,且PQ 间长度恒定,在直线m 上要求P 、Q 两点,使得PA+PQ+QB 的值最小。
(原理用平移知识解) (1)点A 、B 在直线m 两侧:作法:过A 点作AC ∥m,且AC 长等于PQ 长,连接BC,交直线m 于Q,Q 向左平移PQ 长,即为P 点,此时P 、Q 即为所求的点。
(2)点A 、B 在直线m 同侧:练习题1.如图1,∠AOB =45°,P 是∠AOB 一点,PO =10,Q 、R 分别是OA 、OB 上的动点,求△PQR 周长的最小值为 .2、如图2,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AB=4,∠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m O A P m OA B m A B E Q P mA BQ mA Q mA C Q PD ,M,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为 .3、如图3,在锐角三角形ABC 中 ,AB=52,∠BAC=45,BAC 的平分线交BC 于D ,M 、N 分别是AD 和AB 上的动点,则BM+MN 的最小值是 。
2019年中考数学复习1.7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1.7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课前导学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常见的有两类:第一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两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关键是指出一条对称轴“河流”(如图1).三条动线段的和的最小值问题,常见的是典型的“台球两次碰壁”或“光的两次反射”问题,关键是指出两条对称轴“反射镜面”(如图2).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问题,一般根据三角形的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当三点共线时,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就是第三边的长.如图3,PA与PB的差的最大值就是AB,此时点P在AB的延长线上,即P′.解决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有时候求函数的最值更方便,本讲不涉及函数最值问题.图1 图2 图3第二类问题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结合“垂线段最短”.如图4,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AE平分∠BAC交BC于E.点P在AE上,点Q在AB上,那么△BPQ 周长的最小值是多少呢?如果把这个问题看作“牛喝水”问题,AE是河流,但是点Q不确定啊.第一步,应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如图5,设点B关于“河流AE”的对称点为F,那么此刻PF +PQ的最小值是线段FQ.第二步,应用“垂线段最短”.如图6,在点Q运动过程中,FQ的最小值是垂线段FH.这样,因为点B和河流是确定的,所以点F是确定的,于是垂线段FH也是确定的.图4 图5 图6例 50 2019年湖南省郴州市中考第26题已知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1, 0)、B(2, 0)、C(0, 2)三点. (1)求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2)如图1,点P 是第一象限内此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当点P 运动到什么位置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求出此时点P 的坐标;(3)如图2,设线段AC 的垂直平分线交x 轴于点E ,垂足为D ,M 为抛物线的顶点,那么在直线DE 上是否存在一点G ,使△CMG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求出点G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 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郴州26”,拖动点P 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P 运动到CB 的中点的正上方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拖动点G 运动,可以体验到,当A 、G 、M 三点共线时,GC +GM 最小,△CMG 的周长最小. 思路点拨1.设交点式求抛物线的解析式比较简便.2.连结OP ,把四边形ABPC 的面积分割为三个三角形的面积和.3.第(3)题先用几何说理确定点G 的位置,再用代数计算求解点G 的坐标. 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与x 轴交于A(-1, 0)、B(2, 0)两点,设y =a(x +1)(x -2). 代入点C(0, 2),可得a =-1.所以这条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 =-(x +1)(x -2)=-x 2+x +2. (2)如图3,连结OP .设点P 的坐标为(x,-x 2+x +2). 由于S △AOC =1,S △POC =x ,S △POB =-x 2+x +2,所以S 四边形ABPC =S △AOC +S △POC +S △POB =-x 2+2x +3=-(x -1)2+4. 因此当x =1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最大,最大值为4.此时P(1, 2). (3)第一步,几何说理,确定点G 的位置:如图4,在△CMG 中,CM 为定值,因此当GC +GM 最小时,△CMG 的周长最小. 由于GA =GC ,因此当GA +GM 最小时,GC +GM 最小. 当点G 落在AM 上时,GA +GM 最小(如图5).图3 图4 图5 第二步,代数计算,求解点G 的坐标:如图6,AC =cos ∠CAO =AD AO AE AC ==52AE ==,E 3(,0)2.如图7,由y =-x 2+x +2=219()24x --+,得M 19()24,. 由A(-1, 0)、M 19()24,,得直线AM 的解析式为3322y x =+.作GH ⊥x 轴于H .设点G 的坐标为33(,)22x x +.由于tan ∠GEH =tan ∠ACO =12,所以12GH EH =,即EH =2GH .所以3332()222x x -=+.解得38x =-.所以G 315(,)816-.图6 图7 图8考点伸展第(2)题求四边形ABPC 的面积,也可以连结BC (如图8).因为△ABC 的面积是定值,因此当△PCB 的面积最大时,四边形ABPC 的面积也最大. 过点P 作x 轴的垂线,交CB 于F .因为△PCF 与△PBF 有公共底边PF ,高的和等于C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所以当PF 最大时,△PCB 的面积最大.设点P(x,-x 2+x +2),F(x,-x +2),那么PF =-x 2+2x . 当x =1时,PF 最大.此时P(1, 2).例 51 2019年湖南省湘西州中考第25题如图1,抛物线y =ax 2+bx +c 关于y 轴对称,它的顶点在坐标原点O ,点B 4(2)3-,和点C(-3,-3)均在抛物线上,点F 3(0)4-,在y 轴上,过点3(0)4,作直线l 与x 轴平行.(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直线BC 的解析式;(2)设点D(x, y)是线段BC 上的一个动点(点D 不与B 、C 重合),过点D 作x 轴的垂线,与抛物线交于点G ,设线段GD 的长为h ,求h 与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x 为何值时,线段GD 的长度h 最大,最大长度h 的值是多少?(3)若点P(m, n)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三象限的一个动点,连结PF 并延长,交抛物线于另一点Q ,过点Q 作QS ⊥l ,垂足为S ,过点P 作PN ⊥l ,垂足为N ,试判断△FNS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4)若点A(-2, t)在线段BC 上,点M 为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连结AF ,当点M 在何位置时,MF +MA 的值最小.请直接写出此时点M 的坐标与MF +MA 的最小值.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湘西25”,点击屏幕左下方的按钮(2),拖动点D 在BC 上运动,可以体验到,当点D 是BC 的中点时,GD 最大.点击按钮(3),拖动点P 运动,可以体验到,△FNS 保持直角三角形的形状.点击按钮(4),拖动点M 运动,可以体验到,ME 与MF 保持相等,当AE 是垂线段时,ME +MA 最小. 思路点拨1.第(2)题用x 表示G 、D 两点的纵坐标,GD 的长就转化为关于x 的二次函数. 2.第(3)题是典型结论:抛物线上任意一点到直线l 的距离等于它与点F 间的距离. 3.第(4)题要经过两步说理,得到MF +MA 的最小值是点A 到l 的垂线段长. 图文解析(1)因为抛物线的顶点在坐标原点,所以y =ax 2.代入点C(-3,-3),得13a =-.所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213y x =-.设直线BC 的解析式为y =kx +b ,代入B 4(2)3-,、C(-3,-3),得42,33 3.k b k b ⎧+=-⎪⎨⎪-+=-⎩ 解得13k =,b =-2.所以直线BC 的解析式为123y x =-.(2)由于点D 、G 分别在直线BC 和抛物线上,所以D 1(,2)3x x -,G 21(,)3x x -. 所以h =GD =211(2)33x x ---=21125(+)+3212x -.因此当12x=-时,h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2512.(3)如图2,设点3(0)4,为H.设直线PQ的解析式为34y kx=-.联立直线PQ:34y kx=-与抛物线213y x=-,消去y,得21334x kx+-=.所以x1·x2=94-.它的几何意义是HS·HN=94.又因为HF=32.所以HF2=HS·HN.所以HF HSHN HF=.所以tan∠1=tan∠2.所以∠1=∠2.又因为∠1与∠3互余,所以∠2与∠3互余.所以△FNS是直角三角形.(4)MF+MA的最小值是83,此时点M的坐标是4(2,)3--.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3)题也可以通过计算得到PF=PN.同理得到QF=QS.这样我们就可以根据“等边对等角”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NFC=90°.应用这个结论,就容易解答第(4)题:如图3,作ME⊥l于E,那么MF=ME.当ME+MA的值最小时,MF+MA的值也最小.当A、M、E三点共线时,ME+MA的值最小,最小值为AE.而AE的最小值为点A到l的垂线段,即AE⊥l时,AE最小(如图4).2019-2020学年数学中考模拟试卷一、选择题1.方程x 2+6x ﹣5=0的左边配成完全平方后所得方程为( ) A .(x+3)2=14 B .(x ﹣3)2=14 C .(x+3)2=4 D .(x ﹣3)2=4 2.已知P (x ,y )是直线y =1322x -上的点,则4y ﹣2x+3的值为( ) A .3B .﹣3C .1D .03.已知二次函数y =x 2﹣4x+a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当x <1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 B .若图象与x 轴有交点,则a≤4C .当a =3时,不等式x 2﹣4x+a >0的解集是1<x <3D .若将图象向上平移1个单位,再向左平移3个单位后过点(1,﹣2),则a =﹣34.如图,已知a ∥b ,点A 在直线a 上,点B 、C 在直线b 上,∠1=120°,∠2=50°,则∠3为( )A .70°B .60°C .45°D .30°5.已知直线y =kx ﹣2经过点(3,1),则这条直线还经过下面哪个点( ) A .(2,0) B .(0,2)C .(1,3)D .(3,﹣1)6.若代数式42x -的值与0(1)-互为相反数,则x =( ) A .1B .2C .2-D .47.甲队有工人96人,乙队有工人72人,如果要求乙队的人数是甲队人数的13,应从乙队调多少人去甲队?如果设应从乙队调x 人到甲队,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1(96)723x x -=- B .196723x x ⨯-=-C .1(96)723x x+=-D .196(72)3x x +=- 8.如图是L 型钢材的截面,5个同学分别列出了计算它的截面积的算式,甲:()ac b c c +-;乙:()a c c bc -+;丙:2ac bc c +-;丁:()()ab a c b c ---;戊:()()a c c b c c -+-.你认为他们之中正确的是( )A .只有甲和乙B .只有丙和丁C .甲、乙、丙和丁D .甲、乙、丙、丁和戊9.已知ABC △,D 是AC 上一点,用尺规在AB 上确定一点E ,使ADE ∽A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是( )A. B. C.D.10.转动A 、B 两个盘当指针分别指向红色和蓝色时称为配紫色成功。
“线段和差最值问题”专题学习 ppt
专题学习
1、如图,直线L外有点A与点B,点P是L 上一 动点,当PA+PB最小时,试确定点P的位置.
2、如图,射线AC外有一点B,点P是射线AC 上一动点,当PB + 1 PA最小时,试确定点 P
2 的位置.
◆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A =2, 点P为 x 轴正半轴上一动点, ∠POA=30 °. 求:OP+2PA的最小值。分别是y轴与x轴上的动点, 当 MC+MN — 2 AN最小时,试确定动
2
点M、N 的位置,并求 MC+MN — 2 AN
2
的最小值。
◆如图,射线AC外有一点B,点P是射线AC 上一动点,
当PB — 1 PA 最小时,试确定点 P 的位置. 2
◆如图,点A在第一象限,点B在x轴正半轴上,点M、N分别是y轴与x轴上
的动点,当 MA+MN + 1 BN最小时,试在坐标系中确定动点M、N 的位置。 2
【思考】如图,抛物线 y x2 2x 3 与x轴交于A、B两点,抛物线的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上专题讲座第8讲 线段和差问题的处理方法
第8讲线段和差问题的处理方法【板块一】等量代换方法技巧通过用图中相等的线段来代换另一条线段,将线段的和差问题转化为证两线段相等的问题,通过全等得到线段等,直接代换,将分散的线段转化到同一直线上解决问题.【例1】如图,点D为BC上一点,AB=AC,AD=AE,∠BAC=∠DAE.求证:BC=CD+CE.【例2】如图,在△ABC中,∠BAC=90°,AB=AC,直线DE过点A,BD⊥DE于D,CE⊥DE于E.(1)如图1,求证:DE=CE+BD;(2)如图2,求证:DE=CE-BD.针对练习11.如图,在△ABC中,AB=BC,点D为AB中点,∠ABC=∠BAE=90°,BE⊥CD交AC于F.求证:CD=BF +DF.【板块二】截长补短方法技巧和宜并之差宜贴,短则补之长则截.截长:在长线段中截取一段等于另两条中的一条,然后证明剩下部分等于另一条;补短:将一条短线段延长,延长部分等于另一条短线段,然后证明新线段等于长线段;或者将短线段直接延长至等于长线段。
无论截长还是补短都需要将几条线段的和差问题转化为证两条线段相等的问题,一般情况要通过两对全等实现。
模型一角平分线与线段和差类【例3】如图,在△ABC中,AB=AC,BD是△ABC的角平分线.(1)若∠BAC=90°,求证:BC=AB+AD;(2)若∠BAC=108°,求证:BC=AB+CD;(3)若∠BAC=100°,求证:BC=BD+AD.【例4】如图,在△ABC中,∠A=60°,∠ABC与∠ACB的平分线BD,CE交于点I.求证:BC=BE+CD.模型二倍半角与线段和差类【例5】如图,在△ABC中,∠CAB=2∠B.CD平分∠ACB.求证;BC=AC+AD.(请尝试用两种方法证明)模型三垂直与线段和差类【例6】如图,在△ABC中,∠BAC=120°,AD⊥BC于D,且AB+BD=DC,求∠C的度数.模型四等边三角形与线段和差类【例7】如图,△ABC为等边三角形,∠ADC=60°.求证:AD=BD+CD.(请用两种方法证明)针对练习2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为AB上一点,CE平分∠BCD,DE平分∠ADC.求证:CD=AD+BC.2.如图,在△ABC中,AB=AC,∠BAC=90°,点D为AC中点,AE⊥BD于E,交BC 于F,连接DF.求证:BD-AF=DF.3.如图,在△ABC中,AB=AC,点D是△ABC外的一点,且∠ABD=∠ACD=60°.求证:BD+DC=AB.。
备考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几何动态之线段和差问题(适用浙教版).doc
备考2019中考数学高频考点剖析几何动态之线段和差问题(适用浙教版)考点扫描☆聚焦中考几何动态中的线段和差问题,是每年中考的压轴题中的必考内容之一,考查的知识点包括和差为定值问题、和差最大问题和和差最小问题。
,总体来看,难度系数偏高,以计算解答题为主。
也有少量的探究题。
探究题主要以证明为主。
结合2017、2018年全国各地屮考的实例和2019年名校小考模拟试题,我们从三方面进行实数的概念和计算问题的探讨:(1)几何动态和差为定值问题;(2)儿何动态和差为最大值问题;(3)几何动态和差为最小值问题.考点剖析☆典型例题匹(2017-杭州一模)(1)如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点G是BC上的任意一点,BF丄AG于点F, DE丄AG于点E,探究BF, DE, EF之间的数量关系,第一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后,得到DE - BF二EF, 请证明这个结论;(2)若(1)中的点G在CB的延2线上,其余条件不变,请在图②中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此时BF, DE, EFZ间的数量关系;(3)如图③,四边形ABCD内接于00, AB=AD, E, F是AC上的两点,且满足ZAED=ZBFA=ZBCD, 试判断AC, DE, BF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考点】MR:圆的综合题.【分析】(1)如图1中,结论:DE-BF二EF.只要证明厶ABF^ADAE,即可解决问题.(2)结论EF二DE+BF.证明方法类似(1).(3)如图3屮,结论:AC二BF+DE.只要证明厶ADE^ABAF以及DE=EC即可解决问题.【解答】解:(1)如图1中,结论:DE・BF二EF.理由如下:图①图②图③图①•・•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AB-AD, ZBAD-900 ,TBF丄AG于点F, DE丄AG于点E,.\ZAFB-ZDEA=90° ,VZBAF+ZDAE=90° , ZDAE+ZADE二90° , :.ZBAF=ZADE,在Z\ABF 和Z\DAE 中,fZAFB=ZAEDZAFB 二ZAED,[AB二ADAAABF^ADAE,・・・BF=AE, AF=DE,TAF・ AE=EF,ADE - BF二EF.(2)结论EF二DE+BF・理由如下:如图2屮,EF], ________G B C图②・・•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二AD, ZBAD二90° ,TBF丄AG于点F, DE丄AG于点E, .•.ZAEB=ZDEA=90° ,VZBAF+ZDAE=90° , ZDAE+ZADE=90° ,・・・ZBAF 二ZADE,在AABF和ADAE屮,(ZAFB 二ZAED{ZAFB二Z AED,[AB二ADAAABF^ADAE,・・・BF二AE, AF二DE,・・・EF=AF+AF 二DE+BF.(3)如图3中,结论:AOBF+DE.理由如下:连接BD.图③V ZDBC+ZBDC+ZDCB=180° , ZDAE+ZADE+ZAED二180° ,又V ZDBC=ZDAE, ZDCB=ZAED,.\ZADE=ZBDC,•••ZBDOZBAF,AZADE=ZBAF, VAD=AB, ZAED=ZAFB,AAADE^ABAF,AAE=BF,TAD二AB,.\ZADB=ZABD=ZACD,VZADE=ZCDB,A ZCDE=ZADB,A ZEDC=ZECD,ADE=CE,・・・AC二BF+DE.【点评】本题考查圆综合题、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点评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压轴题.丽综合题(1) 阅读理解:如图①,在AABC 中,若AB=10, AC 二6,求BC 边上的中线AD 的取值范围. 解决此问题可以用如下方法:延长AD 到点E 使DE 二AD,再连接BE (或将AACD 绕着点D 逆吋针旋转 180°得到AEBD),把AB 、AC, 2AD 集中在△ ABE 中,利用三角形三边的关系即可判断.屮线AD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__ ;(2) 问题解决: 如图②,在Z\ABC 中,D 是BC 边上的中点,DE 丄DF 于点D, DE 交AB 于点E, DF 交AC 于点F,连接 EF,求证:BE+CF>EF ;(3) 问题拓展:如图③,在四边形A BCD ZB+ZD=180° , CB 二CD, ZBCD=140° ,以C 为顶点作一个70°角,角 的两边分别交AB, AD 于E 、F 两点,连接EF,探索线段BE, DF, E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加以证明.【分析】(1)解:延长AD 至E,使DE 二AD,连接BE,由SAS 证出△ BDE^ACDA,由全等三角形的性 质得出BE 二AC 二6,在Z\ABE 屮,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 BEVAEVAB+BE,即可求出AD 的取值范 围;(2) 延长FD 至点M,使DM 二DF,连接BM 、EM,同(1)得厶BMD^ACFD,得出BM 二CF,由线段垂直 平分线的性质得LLiEM 二EF,在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得:BE+BM>EM 即可得出结论;(3) 延长八B 至点N,使BN=DF,连接CN,证出ZNBC 二ZD,由SAS 证出△ NBC^AFDC,得出CN=CF, ZNCB 二ZFCD,证出ZECN=70° =ZECF,再由 SAS 证出△ NCE^AFCE,得出 EN 二EF,即可得出结论。
2019届全国中考数学汇编含详细分析9:由运动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3
大。故而C、D为正方形相对的两个顶点时有最小的非常距离。
y 3x3 ②同①,同时理解当OC垂直于直线 4 时,点C与点E的“非常距离”最小。 2. (2020广西南宁10分)已知点A(3,4),点B为直线x=-1上的动点,设B(-1,y). (1)如图1,若点C(x,0)且-1<x<3,BC⊥AC,求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在(1)的条件下,y是否有最大值?若有,请求出最大值;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如图2,当点B的坐标为(-1,1)时,在x轴上另取两点E,F,且EF=1.线段EF在x轴上平 移,线段EF平移至何处时,四边形ABEF的周长最小?求出此时点E的坐标.
【答案】解:(1)如图1,过点A作AE⊥x轴于点E. 在△BCD与△CAE中, ∵∠BCD=∠CAE=90°-∠ACE,∠BDC=∠CEA=90°, BD CD ∴△BCD∽△CAE,∴ CE AE 。 ∵A(3,4),B(-1,y),C(x,0)且-1<x<3, y x 1 ∴3x 4 。
4
y 1 x2 1 x 3 ∴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4 2 4 (-1<x<3)。
∵在△ABP中,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得:|AP-BP|<AB,
∴延长AB交x轴于P ,当P在P 点时,PA-PB=AB,
即此时线段AP与线段BP之差达到最大。
设直线AB的解析式是y=kx+b,把A、B的坐标代入得:
2=
1 2
k+b
1
=2k+b
2
,解得:
k= b=
挑战中考数学压轴题(第九版精选)之欧阳道创编
目录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5年上海市宝山嘉定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4年武汉市中考第24题例3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4 2012年黄冈市中考第25题例5 2010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例6 2009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1.2 因动点产生的等腰三角形问题例1 2015年重庆市中考第25题例2 2014年长沙市中考第第26题例3 2013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42012年扬州市中考第27题例5 2012年临沂市中考第26题例62011年盐城市中考第28题1.3 因动点产生的直角三角形问题例12015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22014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3 2013年山西省中考第26题例4 2012年广州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2年杭州市中考第22题例6 2011年浙江省中考第23题例7 2010年北京市中考第24题1.4 因动点产生的平行四边形问题例1 2015年成都市中考第28题例2 2014年陕西省中考第24题例3 2013年上海市松江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42012年福州市中考第21题例5 2012年烟台市中考第26题例6 2011年上海市中考第24题例7 2011年江西省中考第24题1.5 因动点产生的梯形问题例1 2015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2 2014年上海市金山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3 2012年上海市松江中考模拟第24题例4 2012年衢州市中考第24题例5 2011年义乌市中考第24题1.6 因动点产生的面积问题例1 2015年河南市中考第23题例22014年昆明市中考第23题例3 2013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例4 2012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例5 2012年河南省中考第23题例62011年南通市中考第28题例72010年广州市中考第25题1.7因动点产生的相切问题例12015年上海市闵行区中考模拟第24题例22014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3 2013年上海市杨浦区中考模拟第25题1.8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1 2015年福州市中考第26题例22014年广州市中考第24题例3 2013年天津市中考第25题例4 2012年滨州市中考第24题第二部分图形运动中的函数关系问题2.1 由比例线段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2015年呼和浩特市中考第25题例22014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3 2013年宁波市中考第26题例4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2.2 由面积公式产生的函数关系问题例12015年上海市徐汇区中考模拟第25题例2 2014年黄冈市中考第25题例3 2013年菏泽市中考第21题例4 2012年广东省中考第22题例5 2012年河北省中考第26题例6 2011年淮安市中考第28题第三部分图形运动中的计算说理问题3.1 代数计算及通过代数计算进行说理问题例12015年北京市中考第29题例2 2014年福州市中考第22题例3 2013年南京市中考第26题3.2几何证明及通过几何计算进行说理问题例12015年杭州市中考第22题例2 2014年安徽省中考第23题例3 2013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模拟第24题第四部分图形的平移翻折与旋转4.1图形的平移例12015年泰安市中考第15题例2 2014年江西省中考第11题4.2图形的翻折例1 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模拟第18题例2 2014年上海市中考第18题4.3图形的旋转例12015年扬州市中考第17题例2 2014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模拟第18题4.4三角形例12015年上海市长宁区中考模拟第18题例2 2014年泰州市中考第16题4.5四边形例12015年安徽省中考第19题例2 2014年广州市中考第8题4.6圆例12015年兰州市中考第15题例22014年温州市中考第16题4.7函数图像的性质例12015年青岛市中考第8题例2 2014年苏州市中考第18题第一部分函数图象中点的存在性问题1.1 因动点产生的相似三角形问题例1 2015年上海市宝山区嘉定区中考模拟第24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双曲线(k≠0)与直线y=x+2都经过点A(2, m).(1)求k与m的值;(2)此双曲线又经过点B(n, 2),过点B的直线BC与直线y=x+2平行交y轴于点C,联结AB、AC,求△ABC的面积;(3)在(2)的条件下,设直线y=x+2与y轴交于点D,在射线CB上有一点E,如果以点A、C、E所组成的三角形与△ACD相似,且相似比不为1,求点E 的坐标.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5宝山嘉定24”,拖动点E在射线CB上运动,可以体验到,△ACE与△ACD相似,存在两种情况.思路点拨1.直线AD//BC,与坐标轴的夹角为45°.2.求△ABC的面积,一般用割补法.3.讨论△ACE与△ACD相似,先寻找一组等角,再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满分解答(1)将点A(2, m)代入y=x+2,得m=4.所以点A的坐标为(2, 4).将点A(2, 4)代入ky,得k=8.x(2)将点B(n, 2),代入8y x =,得n =4. 所以点B 的坐标为(4, 2). 设直线BC 为y =x +b ,代入点B(4,2),得b =-2.所以点C 的坐标为(0,-2).由A(2, 4)、B(4, 2)、C (0,-2),可知A 、B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2,B 、C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4.所以AB =22,BC =42,∠ABC =90°. 图2所以S △ABC =12BA BC ⋅=122422⨯⨯=8. (3)由A(2, 4)、D(0, 2)、C (0,-2),得AD =22,AC =210. 由于∠DAC +∠ACD =45°,∠ACE +∠ACD =45°,所以∠DAC =∠ACE .所以△ACE 与△ACD 相似,分两种情况:①如图3,当CE AD CA AC =时,CE =AD =22.此时△ACD ≌△CAE ,相似比为1.②如图4,当CE AC CA AD=时,21021022=.解得CE =102.此时C 、E 两点间的水平距离和竖直距离都是10,所以E(10, 8).图3 图4 考点伸展第(2)题我们在计算△ABC 的面积时,恰好△ABC 是直角三角形.一般情况下,在坐标平面内计算图形的面积,用割补法.如图5,作△ABC的外接矩形HCNM,MN//y轴.由S矩形HCNM=24,S△AHC=6,S△AMB=2,S△BCN=8,得S△ABC=8.图5例22014年武汉市中考第24题如图1,Rt△ABC中,∠ACB=90°,AC=6 cm,BC=8 cm,动点P从点B出发,在BA边上以每秒5 cm的速度向点A匀速运动,同时动点Q从点C出发,在CB边上以每秒4 cm的速度向点B匀速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0<t<2),连接PQ.(1)若△BPQ与△ABC相似,求t的值;(2)如图2,连接AQ、CP,若AQ⊥CP,求t的值;(3)试证明:PQ的中点在△ABC的一条中位线上.图1 图2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4武汉24”,拖动点P运动,可以体验到,若△BPQ可以两次成为直角三角形,与△ABC相似.当AQ⊥CP时,△ACQ∽△CDP.PQ 的中点H在△ABC的中位线EF上.思路点拨1.△BPQ与△ABC有公共角,按照夹角相等,对应边成比例,分两种情况列方程.2.作PD⊥BC于D,动点P、Q的速度,暗含了BD=CQ.3.PQ的中点H在哪条中位线上?画两个不同时刻P、Q、H的位置,一目了然.满分解答(1)Rt△ABC中,AC=6,BC=8,所以AB=10.△BPQ 与△ABC 相似,存在两种情况:① 如果BP BA BQ BC =,那么510848t t =-.解得t =1. ② 如果BP BC BQ BA =,那么588410t t =-.解得3241t =. 图3 图4(2)作PD ⊥BC ,垂足为D .在Rt △BPD 中,BP =5t ,cosB =45,所以BD =BPcosB =4t ,PD =3t .当AQ ⊥CP 时,△ACQ ∽△CDP . 所以AC CD QC PD =,即68443t t t -=.解得78t =.图5 图6(3)如图4,过PQ 的中点H 作BC 的垂线,垂足为F ,交AB 于E .由于H 是PQ 的中点,HF//PD ,所以F 是QD 的中点.又因为BD =CQ =4t ,所以BF =CF .因此F 是BC 的中点,E 是AB 的中点.所以PQ 的中点H 在△ABC 的中位线EF 上.考点伸展本题情景下,如果以PQ 为直径的⊙H 与△ABC 的边相切,求t 的值.如图7,当⊙H 与AB 相切时,QP ⊥AB ,就是BP BC BQ BA=,3241t =. 如图8,当⊙H 与BC 相切时,PQ ⊥BC ,就是BP BA BQ BC =,t =1.如图9,当⊙H 与AC 相切时,直径PQ半径等于FC =48=. 解得12873t =,或t =0(如图10,但是与已知0<t <2矛盾).图7 图 8 图9 图10例3 2012年苏州市中考第29题如图1,已知抛物线211(1)444b y x b x =-++(b 是实数且b >2)与x 轴的正半轴分别交于点A 、B (点A 位于点B 是左侧),与y 轴的正半轴交于点C .(1)点B 的坐标为______,点C 的坐标为__________(用含b 的代数式表示);(2)请你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P ,使得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且△PBC 是以点P 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果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你进一步探索在第一象限内是否存在点Q ,使得△QCO 、△QOA 和△QAB 中的任意两个三角形均相似(全等可看作相似的特殊情况)?如果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图1动感体验请打开几何画板文件名“12苏州29”,拖动点B 在x 轴的正半轴上运动,可以体验到,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存在四边形PCOB 的面积等于2b 的时刻.双击按钮“第(3)题”,拖动点B ,可以体验到,存在∠OQA =∠B 的时刻,也存在∠OQ′A =∠B 的时刻.思路点拨1.第(2)题中,等腰直角三角形PBC 暗示了点P 到两坐标轴的距离相等.2.联结OP ,把四边形PCOB 重新分割为两个等高的三角形,底边可以用含b 的式子表示.3.第(3)题要探究三个三角形两两相似,第一直觉这三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点Q 最大的可能在经过点A 与x 轴垂直的直线上.满分解答(1)B 的坐标为(b, 0),点C 的坐标为(0, 4b ). (2)如图2,过点P 作PD ⊥x 轴,PE ⊥y 轴,垂足分别为D 、E ,那么△PDB ≌△PEC .因此PD =PE .设点P 的坐标为(x, x).如图3,联结OP .所以S 四边形PCOB =S △PCO +S △PBO =1152428b x b x bx ⨯⋅+⨯⋅==2b . 解得165x =.所以点P 的坐标为(1616,55). 图2 图3(3)由2111(1)(1)()4444b y x b x x x b =-++=--,得A(1, 0),OA =1.①如图4,以OA 、OC 为邻边构造矩形OAQC ,那么△OQC ≌△QOA . 当BA QA QA OA=,即2QA BA OA =⋅时,△BQA ∽△QOA . 所以2()14b b =-.解得8b =±Q 为(1,2+.②如图5,以OC 为直径的圆与直线x =1交于点Q ,那么∠OQC =90°。
微专题八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完美课件
微专题八 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2020秋人教版 七年级 数学上 册课件 (共26 张PPT)
(2)∵∠CON=30°-α=90°-β, ∴β=α+60°; (3)∵OC 平分∠MON,∠MON=90°, ∴∠CON=∠COM=45°, 设∠AON=5t,∠AOC=30+8t, ∵∠AOC-∠AON=∠CON, ∴30+8t-5t=45,解得 t=5, ∴经过 5 秒 OC 第一次平分∠MON.
微专题八 线段及角的和差倍分计算
一 二
一 线段的和差倍分计算 (教材 P128 练习第 3 题) 如图 1,点 D 是线段 AB 的中点,C 是线段 AD 的中点,若 AB=4 cm,求线 段 CD 的长度.
图1
解:∵D 是线段 AB 的中点,AB=4 cm, ∴AD=BD=2 cm. ∵C 是线段 AD 的中点, ∴CD=AC=1 cm.
[2019 秋·罗山期末]如图 7①,O 为直线 AB 上一点,过点 O 作射线 OC,∠AOC=30°,将一直角三角尺(∠M=30°)的直角顶点放在点 O 处,一边 ON 在射线 OA 上,另一边 OM 与 OC 都在直线 AB 的上方.
图7
(1)若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 O 以每秒 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 t 秒,当 OM 恰好平分∠BOC 时,如图②.
[2019 秋·和平区期末]点 O 为直线 AB 上一点,在直线 AB 同侧任作射 线 OC,OD,使得∠COD=90°.
图6 (1)如图 6①,过点 O 作射线 OE,当 OE 恰好为∠AOC 的平分线时,另作射 线 OF,使得 OF 平分∠BOD,则∠EOF 的度数是____135 ______度;
(i)求 t 的值; (ii)试说明此时 ON 平分∠AOC. (2)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 O 顺时针旋转,设∠AON=α,∠COM=β,当 ON 在∠AOC 内部时,试求 α 与 β 的数量关系; (3)若将图①中的三角尺绕点 O 以每秒 5°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的同时,射 线 OC 也绕点 O 以每秒 8°的速度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③,那么经过多长时间, 射线 OC 第一次平分∠MON?请说明理由.
线段和差的最值问题教案课件PPT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两条线段差的最大值
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当P运动到E时,PA+PB 最小
当Q运动到F时,QD-QC 最大
当P运动到E时,PA+PB最小 当Q运动到F时,QD-QC最大
第一步,寻找、构造几何模型
第二步,计算
例1:在△ABC中,AC=BC=2, ∠ACB=90O,D是BC边的中点,E是AB 上的一动点,则EC+ED的最小值 为 。 p A
CB 3 3 3 2
2 2
小结
E? F!
3.如图,∠AOB=45,角内有一动点 P ,PO=10,在AO,BO上有两动点Q, R,求△PQR周长的最小值。 B D
R
P
O
Q
E
A
4.如图,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E是等边 三角形,M为对角线BD(不含B点)上任意一 点,将BM绕点B逆时针旋转60°得到BN,连接 EN、AM、CM. ⑴ 求证:△AMB≌△ENB; ⑵ ①当M点在何处时,AM+CM的值最小; ②当M点在何处时,AM+BM+CM的值最小, 并说明理由; A D
B C A E F
D/ D
O
例5、例6中的最小值问题所涉及到的路 径,虽然都是由三条动线段连接而成, 且路径都是“定点→动点→动点→定 点”,但是例5中的量动点间的线段长度 不确定,而例6的两动点间的线段长度为 定值,正是由于这点的不同,使得它们 的解题方法有很大差异,例5是根据两点 之间线段最短找到动点的位置,例6是通 过构造平行四边形先找到所求的其中一 个动点的位置,另一个位置也随之确定。
2 2
2、对于动点Q(1,n),
求PQ+QB的最小值 .
第一步 寻找、构造几何模型
蛟川书院暑假作业归纳题型总结及答案汇总
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 2009年济南中考已知:抛物线()20y ax bx c a =++≠的对称轴为1x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其中()30A -,、()02C -,. (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2)已知在对称轴上存在一点P ,使得PBC △的周长最小.请求出点P 的坐标. (3)若点D 是线段OC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 、点C 重合).过点D 作DE PC ∥交x 轴于点E .连接PD 、PE .设CD 的长为m ,PDE △的面积为S .求S 与m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试说明S 是否存在最大值,若存在,请求出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 C x yB O (第24题图)28.如图,已知一次函数y =-x +7与正比例函数y = 43x 的图象交于点A ,且与x 轴交于点B .(1)求点A 和点B 的坐标;(2)过点A 作AC ⊥y 轴于点C ,过点B 作直线l ∥y 轴.动点P 从点O 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的速度,沿O —C —A 的路线向点A 运动;同时直线l 从点B 出发,以相同速度向左平移,在平移过程中,直线l 交x 轴于点R ,交线段BA 或线段AO 于点Q .当点P 到达点A 时,点P 和直线l 都停止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动点P 运动的时间为t 秒. ①当t 为何值时,以A 、P 、R 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为8?②是否存在以A 、P 、Q 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ABOyxy =-x +7y =43x (备用图)ABOyxy =-x +7y =43x22.(2008•福州)如图,以矩形OABC的顶点O为原点,OA所在的直线为x轴,OC所在的直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已知OA=3,OC=2,点E是AB的中点,在OA上取一点D,将△BDA沿BD翻折,使点A落在BC边上的点F处.(1)直接写出点E、F的坐标;(2)设顶点为F的抛物线交y轴正半轴于点P,且以点E、F、P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3)在x轴、y轴上是否分别存在点M、N,使得四边形MNFE的周长最小?如果存在,求出周长的最小值;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ABC 的A 、B 两个顶点在x 轴上,顶点C 在y 轴的负半轴上.已知:1:5OA OB =,OB OC =,△ABC 的面积15ABC S ∆=,抛物线2(0)y ax bx c a =++≠经过A 、B 、C 三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8讲因动点产生的线段和差问题例 1 市中考第26题如图1,抛物线y=x2-4x与x轴交于O、A两点,P为抛物线上一点,过点P的直线y=x+m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点Q.(1)这条抛物线的对称轴是_________,直线PQ与x轴所夹锐角的度数是______;(2)若两个三角形的面积满足S△OQP=13S△P AQ,求m的值;(3)当点P在x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时,过点C(2, 2)的直线AC与直线PQ交于点D,求:①PD+DQ的最大值;②PD·DQ的最大值.图思路点拨1.第(2)题△OQP与△P AQ是同底三角形,把面积比转化为对应高的比,进而确定线段OA的分点的位置,从而得到直线PQ与y轴的交点坐标.2.第(3)题中,△CQD保持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形状.满分解答(1)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x=2,直线PQ与x轴的夹角为45°.(2)因为△OQP与△P AQ有公共边PQ,所以它们的面积比等于对应高的比.如图2,作OM⊥PQ于M,AN⊥PQ于N.当S△OQP=13S△P AQ时,13OMAN=.设直线PQ与x轴交于点H,那么13 OH OMAH AN==.由y=x2-4x=x(x-4),得A(4, 0).所以OA=4.①如图2,当点H在线段OA上时,OH=1,H(1, 0).此时m=-1.②如图3,当点H在AO的延长线上时,OH=2,H(-2, 0).此时m=2.(3)①如图4,由A(4, 0)、C(2, 2),得直线AC与x轴的夹角为45°,点C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又因为直线PQ与x轴的夹角为45°,所以△CD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作点Q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Q′,那么△CQ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Q′//x轴.所以DQ=DQ′.因此PD+DQ=PD+DQ′=PQ′.作PP′⊥CQ′,垂足为P′,那么△PP′Q′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当点P 运动到抛物线的顶点(2,-4)时,PP ′最大,最大值PP ′=6. 此时PQ ′的最大值为62,即PD +DQ 的最大值为62.图2 图3 图4 ②由于PD +DQ ≤62PD =a ,那么DQ ≤62a .因此PD ·QD ≤2(62)(32)18a a a =--+. 所以当a =32PD ·QD 的最大值为18.此时PD =DQ =32P 、Q 两点重合于抛物线的顶点.考点伸展第(3)①题可以用代数法来解:因为点P 在抛物线y =x 2-4x 上,设P (n , n 2-4n ). 将P (n , n 2-4n )代入直线y =x +m ,可得m =n 2-5n .所以直线PQ 可以表示为y =x +n 2-5n ,那么Q (2, 2+n 2-5n ).联立直线AC :y =-x +4和直线PQ :y =x +n 2-5n ,可得2x D =4-n 2+5n . 于是PD +DQ 2()2()D P D Q x x x x --2(2)D P Q x x x --222(452)2(2)62n n n n -+--=--+.所以当n =2时,PD +DQ 的最大值为62n =2时点P 在抛物线的顶点.例2 市中考第24题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定点A (-1, 0)、B (4, 0),抛物线y =ax 2+bx -2(a ≠0)过点A 、B ,顶点为C ,点P (m , n )(n <0)为抛物线上一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和顶点C 的坐标; (2)当∠APB 为钝角时,求m 的取值围;(3)若m >32,当∠APB 为直角时,将该抛物线向左或向右平移t (0<t <52)个单位,点C 、P 平移后对应的点分别记为C ′、P ′,是否存在t ,使得顺次首尾连接A 、B 、P ′、C ′所构成的多边形的周长最短?若存在,求t 的值并说明抛物线平移的方向;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思路点拨1.要探求∠APB 为钝角时点P 的围,需要先找到∠APB 为直角时点P 的位置. 2.直径的两个端点与圆一点围成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3.求两条线段的和最小,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本题的四条线段中,有两条的长是定值,把不定的两条线段通过“平行且相等”连接起来,就转化为“牛喝水”问题.满分解答(1)因为抛物线y =ax 2+bx -2与x 轴交于A (-1, 0)、B (4, 0)两点, 所以y =a (x +1)(x -4)=ax 2-3ax -4a .所以-4a =-2,b =-3a .所以12a =,32b =-.所以221313252()22228y x x x =--=--。
顶点为325(,)28C -.(2)如图1,设抛物线与y 轴的交点为D .由A (-1, 0)、B (4, 0)、D (0,-2),可知OA ODOD OB=. 所以△AOD ∽△DOB .因此∠ADO =∠DBO .由于∠DBO 与∠BDO 互余,所以∠ADO 与∠BDO 也互余. 图1 于是可得∠ADB =90°.因此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点D .当点P 在x 轴下方圆的部时,∠APB 为钝角,此时-1<m <0,或3<m <4. (3)若m >32,当∠APB 为直角时,点P 与点D 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因此点P 的坐标为(3,-2).如图2,由于点A 、B 、P 、C 是确定的,BB ′、P ′C ′、PC 平行且相等,所以A 、B 、P ′、C ′四点所构成如图3,以P′C′、P′B为邻边构造平行四边形C′P′BB′,以直线258y=-为对称轴作点B′的对称点B′′,联结AB′′,那么AC′+P′B的长最小值就是线段AB′′。
如图4,线段AB′′与直线258y=-的交点,就是四边形周长最小时点C′的位置.如图2,点P(3,-2)先向左平移3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98个单位得到点325(,)28C-,如图3,点B(4, 0) 先向左平移32个单位,再向下平移98个单位得到点59'(,)28B-.所以点B′′的坐标为541(,)28-.如图4,由'''AE AFC E B F=,得'2541885112Cx=++.解得'9382Cx=.由于3931528241-=,所以抛物线向左平移了1541个单位.图2 图3 图4考点伸展第(2)题不可回避要证明∠ADB=90°,也可以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由A(-1, 0)、B(4, 0)、D(0,-2),得AB2=25,AD2=5,BD2=20.所以AB2=AD2+BD2.所以∠ADB=90°.第(3)题的运算量实在是太大了,很容易折磨同学们的自信.求点B′的坐标,我们用了坐标平移的方法,比较简便.求点C′的坐标,我们用了相似比的方法,回避了待定系数法更为繁琐的计算过程.例3 市中考第25题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2,0),B(0,4),点E在OB上,且∠OAE=∠OBA.(1)如图1,求点E的坐标;(2)如图2,将△AE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E′O′,连结A′B、BE′.①设AA′=m,其中0<m<2,使用含m的式子表示A′B2+BE′2,并求出使A′B2+BE′2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②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直接写出结果即可).图1 图2思路点拨1.图形在平移的过程中,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EE′=AA′=m.2.求A′B2+BE′2的最小值,第一感觉是用勾股定理列关于m的式子.3.求A′B+BE′的最小值,第一感觉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轴对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满分解答(1)由∠OAE=∠OBA,∠AOE=∠BOA,得△AOE∽△BOA.所以AO BOOE OA=.因此242OE=.解得OE=1.所以E(0,1).(2)①如图3,在Rt△A′OB中,OB=4,OA′=2-m,所以A′B2=16+(2-m)2.在Rt△BEE′中,BE=3,EE′=m,所以BE′2=9+m2.所以A′B2+BE′2=16+(2-m)2+9+m2=2(m-1)2+27.所以当m=1时,A′B2+BE′2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7.此时点A′是AO的中点,点E′向右平移了1个单位,所以E′(1,1).②如图4,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为8(,1) 7.图3 图4考点伸展第(2)②题这样解:如图4,过点B作y轴的垂线l,作点E′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E′′,所以A′B+BE′=A′B+BE′′.当A′、B、E′′三点共线时,A′B+BE′′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线段A′E′′.在Rt△A′O′E′′中,A′O′=2,O′E′′=7,所以A′E′′53当A′、B、E′′三点共线时,''''''A O A OBO E O=.所以247m=.解得87m=.此时8'(,1)7E.例4 滨州市中考第24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 =ax 2+bx +c 经过A (-2, -4 )、O (0, 0)、 B (2, 0)三点.(1)求抛物线y =ax 2+bx +c 的解析式;(2)若点M 是该抛物线对称轴上的一点,求AM +OM 的最小值.图1答案 (1)212y x x =-+。
(2)AM +OM 的最小值为42.图2 图3例5.省中考第26题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y=-x2+2x+3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点D 是抛物线的顶点.(1)求直线AC的解析式及B、D两点的坐标;(2)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过P作直线l//AC交抛物线于点Q.试探究:随着点P的运动,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点Q,使以A、P、Q、C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符合条件的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请在直线AC上找一点M,使△BDM的周长最小,求出点M的坐标.图1思路点拨1.第(2)题探究平行四边形,按照AP为边或者对角线分两种情况讨论.2.第(3)题是典型的“牛喝水”问题,构造点B关于“河流”AC的对称点B′,那么M落在B′D上时,MB+MD最小,△MBD的周长最小.满分解答(1)由y=-x2+2x+3=-(x+1)(x-3)=-(x-1)2+4,得A(-1, 0)、B(3, 0)、C(0, 3)、D(1, 4).直线AC的解析式是y=3x+3.(2)Q1(2, 3),Q2(17,3-),Q3(17,3-).(3)设点B关于直线AC的对称点为B′,联结BB′交AC于F.联结B′D,B′D与交AC的交点就是要探求的点M.作B′E⊥x轴于E,那么△BB′E∽△BAF∽△CAO.在Rt△BAF中,1310AF BF==AB=4,所以10BF=在Rt△BB′E中,'1310B E BE=='210BB BF==12'5B E=,365BE=.所以3621355OE BE OB=-=-=.所以点B′的坐标为2112(,)55-.因为点M在直线y=3x+3上,设点M的坐标为(x, 3x+3).由''''''DD MMB D B M=,得''''yD yB yM yBxD xB xM xB--=--.所以12124335521211xx-+-=++.解得935x=.所以点M的坐标为9132(,)3535.图2 图3考点伸展第(2)题的解题思路是这样的:①如图4,当AP是平行四边形的边时,CQ//AP,所以点C、Q关于抛物线的对称轴对称,点Q的坐标为(2, 3).②如图5,当AP是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时,点C、Q分居x轴两侧,C、Q到x轴的距离相等.解方程-x2+2x+3=-3,得17x=±.所以点Q的坐标为(17,3+-)或(17,3--).图4 图5【强化训练】1.如图,抛物线2212-+=bx x y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与y 轴交于点C ,且A (-1,0).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及定点D 的坐标;(2)点M (m ,0)是x 轴上的一个动点,当MC+MD 的值最小时,求m 的值.2.(24)如图,已知抛物线m x mx y 242++-=与x 轴交于点A (α,0)、B (β,0)两点,且211-=+βα.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抛物线的对称轴为l ,与y 轴上的点N ,使四边形DNME 的周长最小?若存在,请画出图形(保留作图痕迹),并求出周长的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若点P 在抛物线上,点Q 在x 轴上,当以点D 、E 、P 、Q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求点P 的坐标.. . . .... . ... . CB CB 3.(24)在△ABC 中,AB=AC=5,53cos =∠ABC ,将△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得到C B A 11∆. (1)如图1,当点1B 在线段BA 延长线上时; ①求证:11//CA BB ; ②求△C AB 1的面积.(2)如图2,点E 是BC 边的中点,点F 为线段AB 上的动点,在△ABC 绕点C 顺时针旋转过程中,点F 的对应点是1F ,求线段1EF 长度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图11B图2A 1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