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案-参考

合集下载

汽轮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汽轮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过程中的控制要点

汽轮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过程中的控制要点陆瑞源,朱 军(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广东珠海519050)摘 要 结合2台600MW超临界机组调试运行的实际情况,探讨了超临界汽轮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过程中的控制要点,解决了机组启动过程中主、再汽温上升过快,汽轮机高排温度不易控制等难题。

关键词 超临界机组 高中压缸 联合启动1 前言广东珠海金湾发电有限公司2台600MW机组锅炉是超临界参数变压螺旋管直流锅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固态排渣,全钢结构,全悬吊 型布置,是在引进美国ALSTOM公司超临界锅炉技术的基础上,结合上海锅炉厂有限公司燃用神府东胜煤的经验进行设计的锅炉。

B M CR蒸发量1913t/h,额定蒸汽压力25.4MPa,额定蒸汽温度571,再热蒸汽温度571。

采用苏尔寿公司的旁路系统,配置30%高压旁路及40%低压旁路,以配合超临界直流机组快速启动及汽轮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中速磨煤机正压直吹制粉系统,每台炉配6台中速磨煤机,低NOx同轴燃烧系统(LNCFSTM);先进节能的等离子点火技术。

汽轮机为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与美国西屋公司联合设计制造的600MW凝汽式汽轮机,机组型号为N600﹣24.2/566/566,机组型式为超临界、单轴、三缸、四排汽、一次中间再热。

采用数字电液调节系统(DE H)控制,操作简便。

汽轮机冲转方式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汽轮机的调节汽阀管理方式为单阀和顺序阀。

投产运行初期,常会出现不正常的压力和温度偏差,一般采用单阀方式,即蒸汽通过所有的控制阀和喷嘴室,调节级叶片360全周进汽,使各部件受热膨胀均匀。

运行6个月后,金属蠕变可达到一定稳定阶段,经试验后才可采用单阀和顺序阀的混合运行方式。

2台机组分别于2007年2月10日和17日通过168h试运并投入商业运行。

2 超临界直流机组启动时的控制与调整2.1 直流炉启动系统锅炉采用简单启动系统,包括汽水分离器、疏水扩容器、疏水控制阀(NW L、HWL1、HWL2)。

月17日汽轮机冲转、并网、升负荷至200MW总结二值(1)

月17日汽轮机冲转、并网、升负荷至200MW总结二值(1)

12月17日汽轮机冲转、并网、升负荷至200MW总结12月17日,1号机汽轮机#8瓦翻瓦结束,机组重新启动,汽机冲转方式还是采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模式,汽轮机定速3000rpm后并网成功,并成功升负荷至200MW,做机组电气试验,现将本次启动过程总结如下:一、冲转:本次冲转仍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1、冲转参数:主汽压力6.55MPa,主汽温度393℃,高旁阀开度9.44%,;再热汽压0.09 MPa,再热汽温377℃,低旁阀开度90%,;汽轮机偏心:28.79um,润滑油供油温度40℃给煤量34t/h,省前流量828t/h2、冲转步骤:⑴在汽轮机自动控制中选“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挂闸,检查高排逆止门联锁开启,V-V阀在开启位【注】本次启动前电科院进行逻辑修改为: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模式下,挂闸成功后,高排逆止门联锁开启;当CV开度达3%时,V-V阀联关(实际当CV开度达7%时,V-V阀才联关)⑵冲转:17:00目标转速500rpm,升速率100rpm,汽轮机开始升速,定速500rpm后,应东汽厂专家要求,汽轮机转速达500rpm时,暖机40分钟。

17:33,监盘发现高旁阀开度由9.44%突变至0,且远方无法动作,主汽压由6.14MPa逐渐降低至3.91MPa,再热汽压由0.09MPa,升至0.63MPa,判断高旁已开,就地检查高旁阀确已全开,联系厂家就地关闭高旁阀,远方关闭低旁阀,汽轮机升速至1500rpm,成功避免由于旁路关闭造成汽轮机进汽量突然增大而伤害汽轮机的事故发生,在1500rpm稳定10分钟后,应东汽厂专家要求,汽轮机继续升转速至3000rpm,18:17汽轮机定速3000rpm,升转速期间,各轴瓦振动,瓦温,回油温度均在正常范围内,#9瓦Y振动最大86um,#3瓦温度最高94.7℃,之前最高的#8瓦温度明显好转,最大为92.8℃。

⑶汽轮机定速3000rpm后,润滑油供油压力0.199MPa,停运MSP,TOP后供油压力为0.187MPa,电科院就地将润滑油压调至0.236MPa。

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全)

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全)

600MW汽轮机启动曲线说明(高中压缸联合启动)1冷态启动1.1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105摄氏度,由冷态启动转子暖机规程时间为1小时,此时间从中压进汽温度达260摄氏度时开始计算,任何情况下不得缩短。

1.2在暖机期间要限制主蒸汽温度不超过425摄氏度,再热进汽温度保持在260摄氏度以上。

1.3冲转参数为主蒸汽温度340摄氏度,主蒸汽压力6MPa。

1.4如要做超速试验,则在试验之前应在10%负荷下至少运行4小时。

1.5蒸汽室金属温度达到当时的主蒸汽压力的饱和温度后,才能进行控制阀门的切换。

1.6初始起机,在5%负荷下至少要停留30分钟,且在停留期间主蒸汽温度每变化3摄氏度再增加1分钟的停留时间。

2温态启动2.1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260摄氏度,由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从冲转至并网转速最短只需10分钟。

2.2冲转至额定转速蒸汽参数为主蒸汽压力8MPa,主蒸汽温度420摄氏度,由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最低负荷保持时间为5分钟。

2.3由变负荷推荐值确定,在最低负荷保持至额定负荷时间,汽轮机不受限制,可以根据锅炉状况而定。

3热态启动3.1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400摄氏度,由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从冲转至并网转速需10分钟。

3.2冲转参数为主蒸汽压力8MPa,主蒸汽温度470摄氏度,由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最低负荷保持时间及至额定负荷时间不受限制。

4极热态启动4.1起机前第一级金属温度为450摄氏度由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从冲转制并网转速需10分钟分钟。

4.2冲转参数为主蒸汽压力10MPa,主蒸汽温度520摄氏度,由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温热态启动推荐值确定最低负荷保持时间及至额定负荷时间不受限制。

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未改,应按东芝作)冷态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温态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热态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极热态启动。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分别指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轮机。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通常都是用于
汽轮机的启动装置。

下面是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指在启动汽轮机的过程中,先使用中压缸启动,再使用
高中压缸加速启动的方式。

中压缸启动需要较少的能量输入。

中压缸一般采用蒸汽推力来带动汽轮机的转动,它
的压力和温度相对较低。

由于中压缸所需的能量相对较少,因此对蒸汽条件的要求也相对
较低,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得到蒸汽产生,从而能够快速启动汽轮机。

高中压缸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输入。

高中压缸是以中压缸为前置阶段,通过加热进一
步提高蒸汽压力和温度。

高中压缸所提供的能量更大,能够有效提高汽轮机的转速和性能。

在联合启动中,中压缸先启动,然后高中压缸加入,可以更快地将汽轮机带到额定转速,
提高汽轮机的启动效率和性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配合还能够减少汽轮机的启动时间和负荷波动。

由于联合启动能
够更快地将汽轮机带到额定转速,因此可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启动过程,并且减少启动时
的负荷波动,保护汽轮机和设备的安全运行。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具有以下优势:能够提供较少的能量输入、提供更大的能
量输出、快速启动汽轮机、提高启动效率和性能以及减少启动时间和负荷波动。

在实际应
用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比较常见和有效的汽轮机启动方式。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常见的燃气轮机中的两个关键组件,它们共同参与了发电机组的启动,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本文主要介绍了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作用不同,但都是为了增强燃气轮机的动力输出。

中压缸主要增强低压缸排出的燃气的压力和温度,在燃烧室内再次进行加热,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动力输出。

而高中压缸则进一步增强了压缩空气的压力和温度,使得进入燃烧室的空气更为充足,燃烧效率更高,动力输出更强。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启动过程有所不同。

中压缸的启动需要使用一台中压空气压缩机来提供足够的气压,并通过控制系统调节气流进入中压缸,从而使其旋转,发挥作用。

而高中压缸则需要使用一台高中压空气压缩机,同样调节气流进入高中压缸,从而使其旋转,发挥作用。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启动都需要消耗大量的空气资源,而且启动过程较为缓慢,需要耐心等待。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缺点分析如下。

首先,联合启动可以有效缩短启动时间,提高燃气轮机的响应速度,加快发电机组的输出功率。

其次,联合启动可以更好的平衡燃气轮机内部各个组件的压力和温度分布,保证发电机组的稳定运行。

最后,使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降低空气消耗量,提高燃气轮机的运行效率,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然而,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联合启动需要更完善的控制系统和设备支持,成本较高。

其次,联合启动会耗费大量的空气资源,导致空气污染和能源浪费。

最后,联合启动的启动过程较为复杂,需要操作人员具备丰富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综上所述,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具有较多的优点,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

但是,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控制空气消耗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操作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燃气轮机的安全运行。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常见的发动机启动方式,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进行对比与分析,探讨它们各自的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场景下的适用性。

我们需要了解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定义和功能。

中压缸是指在内燃机中,气缸是指容纳活塞来回运动的圆筒形体,通过往复运动产生作用功以完成能量转换。

而高中压缸则是指在压缩发动机中,通过高中压缸和其他压缩元件合作工作,使气缸充满高能量气体,并在燃烧室中点燃燃油和空气混合物,从而产生高功率的汽车。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指在发动机启动时,同时利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工作原理来实现发动机启动。

在这一启动方式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发动机启动的过程。

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首先是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点。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启动速度和效率。

通过充分利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工作原理,可以更迅速地完成发动机启动过程,节约时间和能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还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联合工作,可以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振动和噪音,提高发动机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还可以降低发动机启动时的排放和污染。

通过合理利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工作原理,可以减少发动机启动时的废气和尾气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其次是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不足之处。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需要配合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设备。

由于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工作原理和启动方式不同,因此需要复杂的控制系统和设备来协调它们的工作,增加了生产成本和技术难度。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容易受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

由于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工作原理和特性不同,因此容易受到外部环境和条件的影响,如温度、湿度、压力等,影响了发动机的启动效果和可靠性。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适用范围有限。

300MW机组冷态启动高中压缸胀差的控制

300MW机组冷态启动高中压缸胀差的控制

汽轮机 内部动 、静 部分轴 向间隙的变 化 。 因此 ,在
汽轮机 E常运行 中 ,尤其 在启 动和停 机过程 中 ,为 t
防止 因动 、静 部分 发生摩 擦造成 设备损 坏事 故 , 同 时为延 长汽轮机 的使用 寿命 ,应 密切 监视机 组高 中
压 缸胀 差 的变化 ,并将其 控 制在允 许 范 围内 。 以襄 樊发 电有 限公 司 N3 0 ./ 3 / 3 - 0 -1 7 5 7 5 7 4 6 型高 中压合 缸 、双缸双 排汽 、单 轴凝 汽式 汽轮机在
情 况 ,特别是 跨越 临界转 速 时。机 组冲 转后 ,控 制 胀差 的手段主 要是控 制主 汽温在 机组 并 网前 不要超 过 4 0℃。这 一点对 于升速 阶段控 制胀差 至关重要 , 0
还 可 以通 过 调 整 夹层 加 热 的进 汽 量 ,将 胀 间。
凝汽器 真空大于 8 P 7 a即可 ,而 凝汽器温 度则应 维 k 持在 2 0℃左 右 。 0 在机组 通循环 水后 ,应及 时投入 汽 轮机高 缸倒
暖 暖 内缸 和 夹 层 加 热 暖 外缸 ,汽 源都 采 用 辅 汽 汽
同时 ,为 了 防止 胀差表 数据 失真 ,还 应当密 切 监视 汽缸膨胀 、轴 向位 移和机 组振 动等参 数 的变 化
一 一
S g a in h C nx e 生产一线 n h yj a
电 安 技 力全术
第2 20第 期 l 0年 l) 卷( 1
高压输 电线 路 防 乌害工 作 的探 讨
白凤春 ,王 ,黄 志刚 ,陈 占海 杰
( 尔多斯 电业 局 , 内蒙古 鄂 尔多斯 鄂
0 70 ) 1 0 0
快达 到 冲转 的条 件 。 2 暖机升 速阶段 在冲 转过程 中胀 差基 本上继 续上升 。在 这一 阶 段 ,主 再热 蒸汽参 数对差 胀 的影响 是最大 的 ,但此 时蒸汽 流量小 ,而且蒸 汽主要 在调 节级 内做功 ,所 以冲转 时蒸 汽的压力 和温 度都应 适 当低一 些 。通常 3 0 M W 机 组 冷 态 启 动 的冲 转 参 数 为 :主 汽 压 0 3 4 a . 5MP ,主 汽温 3 0℃ ~3 0℃ ,再热 汽压 0 1 2 4 .

中压缸启动要点

中压缸启动要点

我来说说吧:我厂是东汽600MW机组,切缸是常有的事,只要有开机就要切缸的,反切缸倒是比较少,一般停机减负荷至60MW~90MW就打闸了。

没必要去进行反切缸过程。

切缸就是机组并网后,在初负荷暖机结束后,从中压缸进汽倒换至高、中压缸进汽的过程,具体过程是这样的,切缸前机组总阀位差不多15%(中压调门的开度占总阀位开度的比例算出来的),因为这时候高压缸是不进汽的。

进行切缸时,会关闭高压缸的VV阀,准备高压缸进汽了,然后程序自动开中压调门,直至全开,此时机组阀位约21%,开始开高压调门了,同时减小高旁的开度维持机前主汽压的稳定(我厂是8.7Mpa),直到高排逆止门被高压缸的蒸汽顶开,高旁全部关完,此时完成切缸过程,机组负荷也基本上会从30MW左右升到100~120MW。

此时阀位基本在60%到70%左右了(看机组参数不一定),继续缓慢开阀位同时加燃料,之后汽机就可以投遥控了(也就是机跟随)。

切缸过程是重要的是保证高压缸排汽缸温度不超限,否则会跳机的,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保证高排逆止门尽快冲开,在维持机前压力稳定的情况下,收高旁的速度应快一些,同时切缸时有一个升负荷速率,我们有尝试过多种速率,最后一般感觉10~15MW/min/min比较合适一些。

还有就是切缸时尽可能的保持燃料量的稳定,不要大幅度操作,防止汽压上升过快,高旁收不掉,高排逆止门顶不开。

反切缸比较少用,我也就是机组调试时碰到过一次,那次是因为机组振动的原因,切至高压缸后#1、2瓦的振动较大,但又不能停机,只能降负荷(已经明确是因为高压缸配汽方式的原因造成的振动),只好进行反向切缸,其实过程也没什么,就是降负荷,同时减小机组总阀位,当总阀位关至21%时,会自动进行反切缸的过程,也就是把中调门全开起来,高调门慢慢全关,之后要继续降负荷,只需要继续减小总阀位就可以了。

不小心说多了,版主慢慢审核吧。

呵呵1.锅炉点火起压后,及时投入高、低压旁路,待主汽压力(6.0MPa)、再热压力(1.1MPa)达到冲转要求后,准备汽轮机启动。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指在柴油发电机组启动过程中,先使用中压缸启动,再使用高中压缸启动。

下面对这两种启动方式进行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启动主要利用中压缸的气缸压力进行启动。

中压缸是柴油发电机组中工作压力介于高压缸和低压缸之间的气缸。

中压缸具有较高的压力,可以产生较大的动力,使发电机组能够快速启动。

中压缸启动具有以下特点:
1. 启动时间短: 中压缸具有较高的初始转矩,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达到启动要求,提高了发电机组启动的效率。

2. 能耗较低: 由于中压缸启动时间短,所需的燃料消耗相对较少,降低了发电机组的运行成本。

3. 适用范围广: 中压缸启动适用于大部分功率范围内的柴油发电机组,具有较高的通用性。

1. 启动转矩更大: 高中压缸的工作压力更高,可以产生更大的转矩,对于大功率的柴电机组启动更为有效。

2. 负荷适应性强: 高中压缸启动可以满足柴油发电机组启动时的大负荷要求,提高了发电机组在起动过程中的可靠性。

3. 燃烧效率更高: 高中压缸启动可以有效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减少废气排放和碳积。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点是在启动时间短和功率范围广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能够满足发电机组不同功率的启动要求。

与单独使用中压缸或高中压缸相比,联合启动的复杂度较高,需要更多的控制和调整。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发电机组的要求和性能选择合适的启动方式。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1. 引言1.1 介绍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概念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燃气轮机中常见的两种压缩装置,它们在燃气轮机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中压缸通常用于将高温高压的气体压缩至中等压力,为后续的高压缸提供更好的工作条件;而高中压缸则是将中压气体进一步压缩至高压,以提供更高的出口压力和效率。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设计和工作原理各有特点。

中压缸常采用轴流式结构,其叶片设计较为复杂,能够有效地提高气体的均匀性和压缩效率,同时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而高中压缸一般采用离心式结构,具有更大的压缩比和出口压力,但叶片数量相对较少,叶片形状更简单。

在燃气轮机系统中,通过联合启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可以有效地提高整个系统的动态响应性和稳定性,降低启动过程中的能耗和压缩损失。

深入研究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联合启动意义及其效果对于提高燃气轮机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1.2 探讨联合启动的意义联合启动是指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同时启动的一种技术手段。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两种不同类型的压缩机,在不同的工作条件下具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

联合启动的意义在于可以充分发挥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各自的优势,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和性能。

通过联合启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可以相互配合,实现更高效的压缩动力输出。

中压缸主要负责低压端的气体压缩,高中压缸则主要负责高压端的气体压缩,两者合力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气体压缩,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联合启动还可以减少设备的启动时间,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耗,节约成本。

联合启动不仅可以提高系统压缩效率和性能,还可以实现更高效的能源利用,对于工业生产和能源节约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探讨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其意义,并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2. 正文2.1 中压缸的特点和优势中压缸具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由于其设计合理,中压缸在压缩气体时能够较少能量损失,从而提高了整个压缩机系统的效率。

中压缸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中压缸和高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常见的发动机启动方式,它可以提高发动机的启动效率和性能。

本文将对这两种启动方式进行对比与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我们来看一下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概念和原理。

中压缸是指在发动机中设计的一个压缩缸,用来提高气缸充填效率和增加发动机输出功率。

而高中压缸是指在中压缸的基础上,另外增加一个高压缸,通过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工作来提高发动机的性能和效率。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 启动效率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相比单独启动可以提高启动效率。

中压缸可以在发动机启动时提供额外的压缩作用,增加燃烧效率,从而提高了发动机的动力输出。

而高中压缸则可以在中压缸的基础上再次增加压缩效果,进一步提高了启动效率。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更快地将发动机带入正常工作状态,提高了发动机的工作效率。

2. 性能表现3. 燃油经济性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相比单独启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存在可以提高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使燃料能够更充分地燃烧,减少了燃料的浪费。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使发动机的燃油经济性得到提高,降低了燃油消耗和排放。

4. 工作稳定性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相比单独启动在启动效率、性能表现、燃油经济性和工作稳定性等方面都具有明显的优势。

在一些对发动机性能要求较高的应用场合,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更加适用的选择。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是成本较高,由于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额外的设计和制造,因此会增加发动机的制造成本。

其次是维护较复杂,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额外的维护和保养,增加了发动机的维护成本。

再次是占用空间较大,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额外的空间,增加了发动机的装配难度和空间要求。

在选择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需要根据具体的应用环境和要求来考虑。

中压缸启动运行操作规程

中压缸启动运行操作规程

中压缸启动运行操作规程适用范围:高压内缸内壁温度150℃以下的冷态启动。

1冲车条件1.1 汽轮机连续盘车4小时以上,大轴挠度不大于原始值0.02mm。

1.2 汽轮机高压内缸内壁温度低于120℃时投入汽缸预暖,高压内缸内壁温度大于150℃停止汽缸预暖。

1.3 高压内缸上下壁温差<35℃、高中外缸上下壁温差<50℃,主汽阀的内外壁温差<55℃、主汽温度与阀体外壁金属温度之差<60℃。

1.4 汽缸夹层加热联箱已进行疏水、暖管,具备投入条件。

1.5 汽轮机轴封系统投入运行。

1.6 40%的旁路系统投入运行,低旁减压阀开度大于60 %、主蒸汽流量达60—80t/h,低旁后温度低于150℃,高旁后温度小于300℃时高旁减温水禁止投入,控制高旁后温度为260—300℃。

1.7 冲车参数1.7.1 主汽温度高于高压内缸内壁金属温度50℃,且过热度不低于50℃。

1.7.2 再热汽温度大于200℃,且过热度不低于50℃。

1.7.3 凝汽器真空为80KPa。

冲车时蒸汽温度选择的方法为:高压缸调节级后或中压第一级后蒸汽温度T=调节级后金属温度或中压第一后金属温度+温度差t,根据高压缸调节级后蒸汽温度在图中查处冲车压力下所对应的主汽温度;再热汽温为中压第一级后蒸汽温度+中压第一级温降37℃。

温度差t=蒸汽温度-调节级后金属温度或中压第一后金属温度,t理想值为10℃、允许值为90—-20℃、极限值为150—-50℃,过热度大于50℃。

1.8 打开高压缸通风阀手动门、电动门,检查、确认高压缸调节级压力、左右高压缸排汽压力、一段抽汽压力等均小于0,否则禁止中压缸启动。

1.9 检查汽轮机各保护投入,TSI各点参数显示正确,就地、远方打闸试验正常。

1.10 其它条件执行规程中高中压联合启动中的规定。

2汽轮机冲车、暖机、升速2.1 检查汽轮机缸体、管道疏水打开且畅通,检查汽缸预暖电动门、手动门关严。

低压旁路投入“自动”控制(压力自动),减温水投入自动、温度设定150℃。

高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都是什么?

高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都是什么?

高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都是什么?关于机组启动推荐学习笔记:1.为什么汽轮机不宜采用负温差启动?2.汽轮机定速3000r/min先停哪个油泵?3.为什么一般规定汽轮机启动24小时后进行单/顺序阀切换4.机组即将启动,捋一遍机侧启动流程,做到心中有数5.机组启动各阶段的胀差控制6.什么是汽轮机冷态启动?热态启动?7.为什么要用高压内缸内壁上部温度150℃来划分机组的冷、热态启动?8.机组启动时加热器什么时候投?冲转后?还是并网带到一定负荷后?9.为什么规定热态启动盘车时间不得少于4个小时?10.启机有感:关于挂闸和复位11.一直从事的是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方式启动的机组,比较想了解东汽机组的中压缸启动(还有北重等其他机组也采用中压缸启动),决定学习一下中压缸启动的知识。

想一起学习的关注汽机学习笔记微信公众号。

今天只了解一下高压缸启动、中压缸启动、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等方式都是什么?1、高压缸启动:即汽轮机通过高压调节汽门控制高压缸进汽冲转、并网,中压调门全开,不参与调整。

(汽轮机冲转详细操作【建议收藏】)机组冲转前利用高、低旁暖管、升温、升压。

但是冲转前需要关闭高旁,待再热器压力降至零或者被抽成微负压,才开始挂闸、冲转。

(启机有感:关于挂闸和复位)为什么要关闭高旁,把再热器压力降至零?因为高压缸启动时,挂闸后中压主汽门和中压调门处于全开状态,而且再热器系统容积庞大,若压力不降至零,那么很容易在中压主、调门开启瞬间导致机组冲动起来。

(高调门上接了3根来自EH油系统的油管,都有什么用?)还有个问题就是高旁阀关闭以后,高排逆止门还没有开启的这段时间,再热器处于干烧状态,这个对启动初期的燃烧调整以及再热器管束的材质就要求比较高了。

(高排逆止门不严会不会导致上下缸温差大?)但是优点就是相对中压缸来说操作比较简单,而且对旁路的要求比较低,容量较小的旁路也没啥问题(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和中压缸启动一般都设计35%~40%额定容量的旁路),资料显示有些国外的机组高压缸启动只设计了一级大旁路,甚至有些机组取消了旁路系统。

中压缸启动

中压缸启动

(五)中压缸启动运行
1 .启动操作机组启动前检查及其他工作同冷态启动。 操作中压缸启动阀,关闭高压调汽门,锅炉点火后, 高压缸倒暖,达到冲转参数后,可冲动转子,到中速 暖机结束后,关闭高排逆止门或倒暖门,高压缸倒暖 结束。高压缸开始隔离,然后用抽真空门调整高压缸 金属温升率,机组并网同冷态,升负荷至 5 %一 7 % 左右时,进行切换,关闭抽真空门,打开高压调汽门, 挂起高排逆止门,机组进入联合启动状态,切换时, 高压缸金属温度应达到 320 一 340 ℃ ,切换时,注意 主汽温度匹配,之后操作同机组正常启动方式。

( 4 )启动初期,低压缸流量增加,减少末 级鼓风摩擦,提高了末级叶片的安全性。
(二)中压缸启动系统

中压缸启动方式下,汽轮机主要需解决 高压缸摩擦鼓风作用。调速系统加设中 压启动阀,热力系统加设高压缸抽真空 门和高压缸倒暖门--高排逆止门的旁路门。

启动最初阶段,当锅炉出口蒸汽达到一定温度 时,就可进行汽轮机的预热。 打开暖缸阀,蒸汽进入高压缸。此时,高压缸 内的压力将和再热器的压力同时上升,高压缸 金属温度将上升到相应于再热汽压力的饱和温 度。 例如,北仑港电厂 2 号机启动冲转参数为 再热汽压力 1 . 5MPa ,这样高压缸可以预热 到 190 ℃ 。这样的预热方式在汽轮机冲转过程 中可以继续一段时间(直到升速至 l 000 r / min )。
( 2 )中压缸启动方式,在热态启动时,可 以缩短锅炉点火至冲转时间,利于机组 调峰运行。 热态启动时,要求参数较高,若主汽参 数想满足要求,时间较长,而采用中压 缸启动方式,主汽加热后,经高旁进入 再热器继续加热,中压缸冲转条件可以 提前满足,减短锅炉点火升温时间。
( 3 )中压缸启动可以解决热态启动参数高, 造成机组转速摆动,不易并网的问题。 利用中压缸启动,启动参数相对降低, 冲转蒸汽量增加 2 一 3 倍,可以使调速 系统工作在一个较稳定区域。利于并网 操作,缩短时间,尽快达到机组温度水 平对应状态。减小机组热态启动冷却作 用,延长寿命。

浅谈汽轮机高压缸启动与中压缸启动两种方式

浅谈汽轮机高压缸启动与中压缸启动两种方式

浅谈汽轮机高压缸启动与中压缸启动两种方式目前国产的300MW机组和600MW火电机组的汽轮机启动方式大多采用高压缸联合启动.。

近几年来引进国外阿尔斯通、GE、日立公司机组都设置了中压缸启动功能,虽然也可以使用高中压缸启动方式,但是制造厂还是推荐使用中压缸启动.。

本文阐述了两种启动方式的区别和各自的优缺点及操作注意事项.。

关键词:高中压缸中压缸启动控制旁路国内小型汽轮机的启动冲转几乎都采用高压缸启动或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方式;国产大型汽轮机的启动大多采用通常的高压缸启动,也有部分制造厂的引进机组如东汽厂的超临界600MW汽轮机采用日立技术,就是采用中压缸启动方式.。

各个制造厂推荐的启动方式都不同,各有优缺点,到底二者有什么区别,如何采用两启动方式,笔者通过自己的实践进行分析.。

1 高压缸启动方式与中压缸启动方式的概念1.1 高压缸启动机组冲转前利用高、低旁暖管、升温、升压;冲转前先关闭高旁,待再热器压力到零或为微负压时再关闭低旁.。

因为采用高压缸启动,挂闸后中压主汽门和中压调门全部开启,中压调门也不参与转速调节.。

如再热汽有压力,再热器系统容积庞大,在中压主汽门和调门开启的瞬间,会有大量带压力再热蒸汽(东汽超临界600MW机组冷态启动要求冲转参数:主汽压力8.7MPa再热汽压力1.1MPa)进入中压缸,造成汽轮机瞬间超速.。

因此在冲转前要关先闭高旁,等再热汽压力保持为零或微负压后再关闭低旁.。

就是说在高旁关闭后到高排逆止门开启前再热器处于干烧状态,但是这个过程很短暂,只要控制好燃烧,不会对设备造成损坏.。

1.2 中压缸启动冲转前预暖高压缸,但启动时高压缸不进汽,由中压缸进汽冲转,直到机组带一定负荷或转速后,再切换到常规的高中压缸联合进汽方式,这种启动方式称为中压缸启动.。

冲转前预暖高压缸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中压缸进汽切换为高中压联合进汽后高压缸温度与主汽温度能够良好的匹配,以减少热冲击.。

冲转时汽轮机的转速由中压调门控制,冲转期间参数始终由高低旁开度自动或手动控制.。

350MW超临界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并网过程详析

350MW超临界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并网过程详析

第40卷,总第231期2022年1月,第1期《节能技术》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Vol.40,Sum.No.231Jan.2022,No.1350MW 超临界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并网过程详析谢昌亚1,尤 默1,陈凯亮1,徐琳涛1,李永康2(1.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 100045;2.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分公司,陕西 西安 710075)摘 要:为实现某350MW 超临界机组并网期间旁路自动控制,制定了两种旁路自动控制策略,结果表明在压力设定值上每个扫描周期叠加正向偏置的方法基本可实现高、低旁匀速关闭。

本文重点对该机组的4次并网过程进行详细的分析,介绍了机组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的通流特点、并网过程中高压缸通流切换过程,对同类型机组的调试、运行及旁路系统自动控制策略的优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旁路;自动;并网;通流;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中图分类号:TM6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339(2022)01-0086-07Detailed Analysis of Grid Connection of Combined Start -upof HP and IP Cylinders of 350MW Supercritical UnitXIE Chang -ya 1,YOU Mo 1,CHEN Kai -liang 1,XU Lin -tao 1,LI Yong -kang 2(1.State Grid Jibei Electric Power Co.,Ltd.Research Institute(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Institute Co.,Ltd.),Beijing 100045,China;2.Xi’an Branch of North China Electric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Xi’an 710075,China)Abstract :In order to realize the bypass automatic control of a 350MW supercritical unit during grid con⁃nection,two bypass automatic control strategies are formulat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ethod of su⁃perimposing forward bias in each scanning cycle on the pressure setting value can basically realize the u⁃niform closing of high and low bypass.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four grid connec⁃tion processes of the unit,and introduces the flow characteristics of the unit during the joint start -up of high and medium pressure cylinders and the flow switching process of high pressure cylinders during grid connection,which has a certain reference value for the commissioning and operation of the same type of units and the optimization of the automatic control strategy of bypass system.Key words :bypass;automatic;grid connection;flow passage;combined start of HP and IP cylinders收稿日期 2021-07-10 修订稿日期 2021-10-08作者简介:谢昌亚(1992~),男,硕士,工程师,火电机组调试、故障诊断及调速系统建模仿真等。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指在某些工业设备中,通过同时启动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来提供足够的压力和功率。

以下是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提供更大的启动扭矩。

中压缸通常具有较大的气缸直径和较小的行程,而高中压缸则相反。

这种组合可以提供更高的压缩比和更大的空气密度,从而产生更大的启动扭矩。

这对于一些需要快速启动和承载更重负载的设备非常重要。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提高启动效率。

由于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具有不同的压缩比和空气密度,联合启动可以充分利用各自的优势,减少启动所需的时间和能量消耗。

特别是在启动过程中,高中压缸可以提供更大的压缩空气力量,加快中压缸的启动速度,从而提高系统的整体效率。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还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通过联合启动,系统可以更快速地建立压缩空气和功率输出,减少启动过程中的不稳定因素。

这对于一些对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非常重要,如高速旋转机械和大型泵。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也存在一些挑战和限制。

这种启动方式需要额外的设备和结构支持,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和成本。

联合启动需要合理的控制策略和操作流程,以确保两个压缸之间的协调和平衡。

如果操作不当或控制不稳定,可能会导致设备故障或能量浪费。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提供更大的启动扭矩、改善启动效率、提高系统稳定性和可靠性。

需要注意的是,联合启动需要适当的设备和控制支持,以克服其带来的复杂性和挑战。

根据具体应用的需求和条件,需要合理选择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组合比例和参数,以实现最佳的启动效果和性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摘要】本文主要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进行对比与分析。

在引言部分分别介绍了背景信息、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

接着在正文部分分析了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特点,以及联合启动的优势和应用范围。

在最后的结论部分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并展望未来,总结出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实际效果。

通过本文的阐述,读者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势和应用效果,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压缸、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对比分析、特点、优势、应用范围、实际效果、综合分析、展望未来、结论总结、背景介绍、研究意义、研究目的1. 引言1.1 背景介绍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新型的动力设备启动方式,可以有效提高设备的启动效率和性能稳定性。

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设备启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单一启动方式在启动过程中存在能量损耗大、启动时间长、启动不稳定等问题,因此迫切需要一种更加高效稳定的启动方式。

在这种背景下,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应运而生。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分别具有各自独特的特点和优势,在联合启动时能够相互补充,实现优势互补,从而提高了设备启动的效率和稳定性。

对于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将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推动动力设备启动技术的进步和发展。

1.2 研究意义研究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意义在于提升燃气轮机系统的整体性能和效率。

传统燃气轮机系统中,单独使用中压缸或高压缸启动存在启动困难、耗能高等问题。

而通过将中压缸和高压缸联合起动,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启动效率,降低启动成本。

联合启动还可以实现更加平稳的动力输出,减少对设备的冲击和损耗,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研究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意义在于为燃气轮机系统提供更加高效、可靠和经济的启动方式,促进燃气轮机技术的进步和应用。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是发动机中两个重要的部件,联合启动是一种常见的启动方式。


文将从性能、使用、维护等方面对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进行对比和分析。

一、性能对比
1.起动性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启动的转速不同,起动性能也不同。

高中压缸启动转速较低,起动
顺畅,但中压缸启动转速高,启动后燃烧效率更高,更稳定。

2.燃料消耗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时,由于中压缸启动转速高,能够更快提高扭矩,从而减
少燃料消耗,提高燃油效率。

联合启动时,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动力性能在不同转速下有所不同,可以根据实际需
要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

二、使用对比
1.使用范围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广泛应用于船舶、火车、发电机组等行业领域,用于提供动力。

2.启动方式
3.与其他部件的配合
在发动机运行过程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与其他部件配合使用,如燃油系统、冷
却系统等。

在使用中需要注意维护保养,以保证其正常运行。

三、维护对比
1.维护难度
在发动机的维护过程中,中压缸和高中压缸需要定期维护保养,如清洗、更换零件等。

相对而言,中压缸的维护难度较高,需要更加谨慎。

2.寿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寿命较长,但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高效、稳定的启动方式,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使用价值。

在具体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启动方式,同时需要加强维护保养,以确保其正常工作,延长其使用寿命。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

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对比与分析随着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和能源需求的增加,燃气轮机被逐渐广泛应用。

燃气轮机是一种高效率、高功率的发电机组,其压缩机采用空气压缩而不是蒸汽压缩,能够实现更快速的起动和更高的效率。

在多台燃气轮机并网运行时,如何减少起动时间和提高效率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因此,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成为了一种燃气轮机的启动方式,其优点在于可以合理分配中压缸和高中压缸的起动工作,从而减少启动时间和提高效率。

首先,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相较于单一启动更能满足需求。

机组启动时,中压缸首先启动,在满足一定气流要求后,才需要开启高中压缸。

因此,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传动系统设计合理,能够充分保证燃气轮机的顺畅启动。

并且,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还可以提高燃气轮机的效率和性能。

因为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在启动过程中各自工作,避免了产生过多的机械能损失,从而达到更高的功率输出和燃料利用率。

其次,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操作和维护成本相对较低。

对于单一启动而言,一般需要先启动较小的压缩机,再启动较大的压缩机,这种启动方式需要较长的启动时间和多次热排放,因此会增加操作和维护成本。

而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因为中压缸和高中压缸可以同时启动,从而减少操作和维护成本,提高运行效率。

最后,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可靠性更高。

在机组大规模并网时,一些不稳定因素会给机组的运行带来较大的影响,例如电网负荷、气压、温度等等。

对于单一启动,由于不同压缩机启动的差异,有时需要停止和重新启动机组,这会增加机组的故障率和运行成本。

而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可以克服这些因素产生的影响,保证机组的稳定运行并提高其可靠性。

总之,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是一种有效的燃气轮机启动方式。

它不仅能够减少启动时间和提高效率,还能降低操作和维护成本,并且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随着能源和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中压缸和高中压缸联合启动的优势将会更加凸显,成为未来燃气轮机启动的主流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