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特的统觉观浅析
心理学史冯特详解演示文稿
• 心理关系原则:根据这一原则,不同元素之间的 相互关系决定了各元素的意义,换言之,就是每 一种基本的意识状态总是在与其他意识状态所处 的关系中获得自身的意义。
• 心理对比原则:这条原则实际上是心理关系原则 的特例。根据这一原则,两种相反或相对抗的意 识状态在一定范围内可以相互加强。这一原则在 情绪方面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如果在不愉快 之后愉快随之而至,那么愉快的特殊性质就显得 特别明显。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方法论
具体方法
•实验内省法 •民族心理学方法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具体观点
冯特把心理学分成两个部分:实验心理学和民族 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应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方法研 究感觉、知觉、反应时等简单的心理过程。而对 于思维、想象这样的高级心理过程,冯特认为实 验法就无能为力了,而必须求助于民族心理学的 方法。
个体心理学:研究个体的意识过程(实验心理学) 民族心理学:研究人类高级精神过程(社会心理学)
三.冯特的理论体系之具体观点
个体的实验心理学
将意识经验分析为元素 确定这些元素的复合形式 寻找这些元素复合的规律
民族心理学:冯特主张通过对文化产物的分析来理 解人类的高级心理过程。
(一)实验心理学
1.经验的分析
一、冯特的生平
1920年8月31日 从他德医1于系1海理1冯81先堡。1为1写学年8冯一他的海,8581创第实德学88特53后和55助作原出81特锡哲特年2十德取6772建一验堡讲年178出041在柏年年理版《又大学1去出卷堡得年97年年年了个室大师,8生年5图林,8教。生》被学教世版巨大博到5时他 ,年世心。学。冯月18宾求冯授理,莱 聘 授, 了 著学士1间被 致2,年界 理担特18根 学特月。1心比 为 。在 花《6医 学完5提 力冯上 学任毕8日、 。回6,理那 费民学 位7成升 于生业年,4海 学到。。
构造主义冯特的观点
构造主义冯特的观点一、符号和消费主义主义冯特认为,现代社会已经变成了一个由符号和消费主义构成的虚假的世界。
他指出,人们在现代社会中的行为和思维已经被符号和消费主义所深深影响。
符号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导力量,人们通过消费来获得对符号的认同感。
消费主义使得人们对物质的追求变得过度,追求消费的过程本身成为了一种虚幻的体验,人们追求的不再是实际的需求,而是符号的象征意义。
二、虚拟现实的崛起主义冯特还指出,虚拟现实的崛起也是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
虚拟现实不仅仅是指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更是指现实与虚拟之间的界限逐渐模糊,人们越来越难以区分真实和虚拟。
他认为,现代社会中的许多事物和经验都变得虚幻而不真实,人们通过虚拟现实来逃避现实的压力和困境。
虚拟现实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消费需求,也成为了一种对现实的逃避和掩饰。
三、意义的消失和模拟的崛起主义冯特进一步探讨了意义的消失和模拟的崛起。
他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事物的意义越来越模糊,真实的意义被模拟和符号所取代。
人们不再追求真实的经验和真实的意义,而是沉溺于模拟和符号的世界中。
他提出了“模拟”(Simulacrum)的概念,指的是通过模拟和符号来替代真实的事物和经验。
主义冯特认为,模拟不仅仅是对真实的复制,而是一种对真实的消解和取代。
四、后现代社会的特征主义冯特将现代社会定义为后现代社会,他认为后现代社会的特征是虚拟现实、符号和模拟的主导。
在后现代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难以理解和把握真实的意义,真实的事物和经验被模拟和符号所取代。
他批评了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和虚拟现实的现象,认为这种现象使得人们对现实的理解和认识变得更加困难。
总结起来,构造主义冯特的观点以对现代社会的消费主义、虚拟现实和符号化的批判为中心。
他通过对符号和消费主义、虚拟现实和模拟的分析,揭示了现代社会中真实与虚幻的界限逐渐消失的特点。
他的观点引起了人们对现代社会的反思和思考,也为后现代社会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思路。
作为意志论的冯特心理学体系
作为意志论的冯特心理学体系冯特的心理学体系是内容心理学。
用铁钦纳的话来说,是构造主义心理学。
他的心理学体系主要内容有:1、研究直接经验的科学。
冯特认为科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物理学和心理学的研究对象都是经验,区别只在于直接与间接之分。
2、身心平行论。
在身心问题上,冯特是身心平行论者。
他认为人的心理不是人脑生理过程所产生的结果,而是与后者互相平行的独立的过程。
这样,虽然他把心理只限于心理之,但却在一定意义上区分了心理过程和生理过程,加强了对心理现象的自身规律的研究,从而坚持了心理学的独立存在。
3、元素分析与创造性综合。
在冯特看来,心理是可以分析、也必须进行分析的。
它的最终的,不可再分解的成分称为心理元素(感觉、感情)。
而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分析出心理元素并确定由它们构成复合观念的原理与规律。
4、实验内省法。
心理这种经验是更依赖于经验者本身的经验,因此要研究它,得靠“内省”,即德文原意所指的“自我观察”。
内省法在冯特心理学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也有人把冯特的心理学称为内省心理学。
5、感情的三度说。
冯特认为感情是一种心理过程,是一种心理元素,是伴随感觉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存在着三个维度:快与不快,兴奋与沉静,紧张与松弛。
6、意志心理学。
冯特认为意志是个复合过程,并重视感情在意志的形成上的作用,他的意志心理学贯彻了意志的感情论。
又认为意志有简单与复杂之分。
7、个体心理学与民族心理学。
冯特设想的心理学结构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表现为个人意识过程的个体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用实验的内省观察法去研究;二、表现为在以人类共同生活方面的复杂精神过程为研究对象的民族心理学即社会心理学,用民族心理学的方法去研究。
事实上,冯特一生,用了大约40年的功夫埋头于个体心理学的建设,同时也为其民族心理学做了一些必要的准备。
到了他将近70岁时,他又花了近20年的时间,专门研究了民族心理学。
冯特并不认为心理学只是能实验为唯一方法的自然科学的。
威廉·冯特-详解
威廉·冯特-详解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威廉·冯特(Wilhelm Wundt,1832年8月16日―1920年8月31日)——德国心理学家,现代心理学奠基人目录• 1 威廉·冯特简介• 2 威廉·冯特的生平• 3 威廉·冯特的影响和著作威廉·冯特简介威廉·冯特,德国心理学家,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立者。
他被普遍公认为是实验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的创建人。
还有少数人认为,他也创立了社会心理学,因为他在晚年已经不满足于仅仅研究最基本的直接体验,而是致力于探索一些更高级的心理活动。
威廉·冯特认为,心理学可以通过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内省实验法引入了心理学研究。
冯特内省实验法是哲学内省法和赫尔曼·冯·亥姆霍兹实验室仪器的结合。
他请对方向内反省自己,然后描写他们自己对自己的心理工作方法的看法。
他创造了特殊的方法来训练对方,让他们更仔细和完善地来看待自己,但不过分地解释自己的心理。
这个工作方式与当时的心理学非常不同。
当时的心理学更多的是哲学的一个分枝。
威廉·冯特认为,心理与生理是互相关连的。
他的认识论结合了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康德和黑格尔的哲学理论。
威廉·冯特的生平1832年8月16日,冯特出生在巴登地区曼海姆北郊的一个村庄——内卡劳(Neckarau),是家中的第四个孩子,父亲马克西米利安·冯特是村里的路德会牧师,母亲名叫玛莉·弗里德里克。
祖先中曾经出过大学校长、医生和学者,算是书香门第。
冯特在童年时代的表现并不出色,在课堂里总是做白日梦,神情恍惚,经常受到老师的责罚。
直到在海德堡读中学期间,才逐渐控制住在课堂上做白日梦的习惯,不过成绩仍然平平。
从1851年到1856年,他先后在图宾根、海德堡和柏林求学。
他选择进入图宾根学医,是因为当时父亲去世,医生的收入可以使家庭维持体面的生活。
第二章冯特讲解内容
心理学史主讲谢倩xieqian@第二章冯特与实验心理学的建立通过本章学习,深刻领会科学心理学的内涵和产生的历史过程,以及冯特创立科学心理学的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
重点(★)难点(▲)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冯特的实验心理学(3学时)⏹第二节与冯特同时代的其他德国心理学家(1学时)实验心理学何以产生于德国?1、社会背景1848年革命后,随着民族统一共和国的建立,资本主义生产日益得到发展。
2、哲学背景德国人擅长思辨的传统,而西方心理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一直都是在思辨哲学的母体中孕育。
3、科学背景德国的实验生理学比较发达,而实验生理学是心理学赖以建立的科学基础。
英法两国虽然科学技术上比较发达,但更重视用数量化方法研究的科学,如物理学、化学等,对于生理学和心理学这些在当时看来不能以数量化方法研究的学科,则不予重视。
⏹在19世纪初期,普鲁士文化大臣洪堡便厉行教育改革。
改革的目的是贯彻学术自由和教学自由的原则。
大学的教授们受到鼓励,可以不受任何干涉地讲授任何他们想教的东西,进行他们想做的任何课题的实验。
这一自由在法国和英国的大学是没有的,它对于新领域的探索是非常必要的,如心理学这样的学科。
⏹而在那个时候,英格兰只有两所大学,即牛津大学和剑桥大学。
但是这两所大学没有一个促进和鼓励科学研究。
此外,它们反对在课程设置中添加任何新的研究领域。
⏹1877年,剑桥大学否决了讲授实验心理学的请求,因为¡°把人的灵魂放到量表上会侮辱宗教¡±在随后的20年里,实验心理学的教学在剑桥大学是被禁止的。
牛津大学到1936年以后才允许讲授这门课程。
⏹因此,德国存在着比其他任何地方都更多的科学研究机会。
一个人在德国可以作为研究型的科学家而谋生,但是在法国、英国和美国却不行。
⏹尽管竞争激烈、要求严格,但是报酬却超过努力的价值。
只有那些最优秀的才能在19世纪的德国科学中脱颖而出,其结果是,各门科学出现了一系列的突破,这也包括了新心理学。
评价冯特
补充局限:
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 研究的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无疑犯 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 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内省法。
评价实验内省法:
1.客观与主观的关系。古典内省把实验条件这种客
观外界仅看作引起主观映象的一种刺激、 条件、 偶
然的机会、并不问这种客观外界对被试这个主体的意 义如何。 2.要求被试对主观映象作元素分析,以为用所谓心 理元素的化合结构原则足以解释心理现象及其变化。
贡献
1.创立了实验心理学 2.促进实验心理学在 全世界的传播 3.观点影响后世
局限
1.只研究意识内容, 忽视意识功能 2.内省法非科学心理 学实验法 3.理论体系庞杂混乱
补充贡献 :
对心理学最大的贡献在于准确把握
了心理学的发展方向 :关注主体。
冯特以整体原则为指导 ,关注自我
意识 ,并限定了实验手段的使用范围 。在冯特的理论中 ,是以人为中心 ,研 究方法服从于研究对象。
我眼中的冯特
弓欣
PPT模板下载:/moban/ 节日PPT模板:/jieri/ PPT背景图片:/beijing/ 优秀PPT下载:/xiazai/ Word教程: /word/ 资料下载:/ziliao/ PPT课件下载:/kejian/ 范文下载:/fanwen/ 行业PPT 模板:/hangye/ PPT素材下载:/sucai/ PPT图表下载:/tubiao/ PPT教程: /powerpoint/ Excel教程:/excel/
德国生物学家、哲学家海克尔说在《宇宙之 谜》书中提到:“当代德国最重要的心理学家 之一就是莱比锡的威廉·冯特,他具有其他哲 学家无可比拟的优点:精通动物学、解剖学和 生理学方面的知识。冯特作为赫尔姆霍兹的助 手和学生,早期就惯于把物理、化学的基本定 律应用到生理学的整个领域,也应用到约翰内 斯·穆勒所下定义的心理学,即生理学的一部 分。”
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
武汉城市职业学院心理咨询专业(期末)论文论文题目: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姓名:X X班级:城市管理与服务系零八心理咨询学号:13 号指导老师:X X提交日期:20xx-xx-xx摘要:19世纪中叶以后,西方哲学内部经过长期发展,心理学脱离哲学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条件日趋成熟。
随着实验心理学的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的创建以及第一种实验心理学刊物的创办,心理学标志性地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实验科学。
本文同大家讨论的就是“实验心理学之父”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和他的心理学体系,取其之长为我所用,为我们了解学习西方心理学史提供一定参考。
关键词:冯特心理科学观冯特论实验心理学目录前言 (1)一、冯特的生平 (1)二、冯特的心理科学观 (2)三、冯特论 (3)1.冯特论心理学的对象和研究方法 (3)2.冯特论经验的分析与综合 (4)3.冯特论情绪与意志 (4)4.冯特的民族心理学 (5)四、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 (6)五、有关冯特的争论和评价 (6)参考文献 (8)前言:心理学经过2000多年在西方哲学内部的长期发展,到了19世纪中叶以后,在哲学为心理学积累了不少概念和理论,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的发展为心理学准备了科学的实验技术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心理学成为独立科学的条件已经具备。
心理学拜托哲学的附庸地位,成为独立的实验科学的条件已经成熟了。
就在这样的里程碑式的时刻,冯特的心理学实验室的建立标志着心理学已发展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它综合了哲学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因此被称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在科学心理学建立的过程中,冯特与和他同时代的一些德国心理学家,如艾宾浩斯、布伦塔诺(F.Brentano)等人做出了不可忽视的贡献。
该论文就将与大家一起讨论冯特和他的心理学理论,深入了解19世纪后半期的心理学发展,同时深刻体会冯特与冯特论的魅力所在。
一、冯特的生平威廉·冯特(W.wundt,1832-1920)出生于德国曼海姆城(Mannheim)附近的尼卡拉(Neckarau)地区,父亲是位牧师。
“心理元素”的分析
“心理元素”的分析在诗人与文学艺术家看来,人的心灵很难用科学的方法分析,诗人华兹华斯就曾说过:想分析心灵,是难题,是徒劳:而冯特却坚持认为,人的心理活动、人的意识活动是可以分离解析的。
他认为,人的心理是出不同的元素组成的,这些元素.相当于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心理被分析到最终不对再分的基本单位。
一切复合观念、复杂心理都是出这些单个的元素构成的。
冯特研先的结果得出,人类心理活功总是由这样两种每个元素组成的:一是“感觉”,二是“感情”。
他认为“感觉”在心理活动中与物的联系更紧些,AT89S52倾向外界,对称为“客观元素”;而“感情”与人的联系更紧些,倾向内心,可称为“主观)6素”。
他虽然这样分析广,却父认为实际上很难分得清楚,因为任何一种感觉都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体验的,“出于实际的心理经验内容,总是由感觉元素和情感元素的多种多样的结合所构成的,由此个别的心理过程的独特件质,在极大的程度上绝不是取决于那些元素的特征,而是取决于它们形成复杂的心理复合体的结合情况”:他认为这种“心理复合体”如“—种空间观念”、“一种音韵”、“一种情绪”、“一个意志动作”等,它的性质是“化学”的。
那么,元素之间是如何“化合”在一起的呢’冯特认为方式有两种。
一是通过“联想”:这种说法并不新鲜,这是英国传统心理学用语,例如培因就曾提出过联想的“接近律”与“相似律”,并对“联想”进行过详细的分析,企图将一切心理现象都归结到“联想”亡c比如,他曾把“爱”这种iL\理归结为对于“触觉”的联想,是对于父母与子女最初拥抱时那种“柔软而又温蹬”、“紧张而又快乐”的情绪的联想c这种过于简单的解释曾受到人们的嘲笑。
冯特对“联想”的解释更复杂一些,他提出广“融合”、“同化”、“合并”等联想的方式。
但不管哪种方式的“联想”,“联想”总是一个由客体激发的、被动的心理活动过程,它只能解释一些较为简单的心理现象.而个能解决那些复杂的、富有创造性的心理活动。
心理学家冯特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家冯特的主要观点
心理学家冯特,那可是心理学界的一位超级大咖呀!他的主要观点就如同夜空中璀璨的星星,照亮了心理学发展的道路。
冯特强调实验在心理学研究中的重要性,这不就像是科学家在实验室里精心培育的神奇种子,通过一次次的实验观察,让它生根发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嘛!他认为可以通过控制实验条件来深入探究人类的心理现象,这是多么了不起的想法呀!
他还提出了心理元素的概念,把心理分解成各种基本元素,就好像把一个复杂的拼图拆分成一个个小块,然后再去研究这些小块是如何组合在一起构成整个心理画面的。
这种细致入微的分析,真的让人惊叹不已!
还有他对意识的研究,意识就像是海洋,深不可测而又充满奥秘。
冯特试图去剖析这海洋的每一个角落,每一个波动。
他对心理过程的分析,对感觉、知觉等的重视,不正是在挖掘意识海洋中那些珍贵的宝藏吗?
冯特的贡献难道不是巨大的吗?他的这些观点和理论,为后来的心理学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开启了无数新的研究方向和领域。
难道我们不应该对他充满敬意和钦佩吗?他就像一位勇敢的开拓者,在心理学的荒野中开辟出了一条条道路,让我们这些后来者能够沿着他的足迹继续前行。
他的影响深远而持久,至今仍然在心理学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心理学能有今天的发展,冯特功不可没啊!。
元素抑或整体:再论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
元素抑或整体:再论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冯特是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科学的建立者,他的心理学方法论对后来的研究影响至深。
由于冯特建立科学心理学的初衷是为了推动哲学的发展,因而其研究取向始终受哲学内部矛盾的影响,元素分析和整体分析的对立统一贯穿着他的心理学体系。
对冯特的心理学方法论的梳理和分析,让我们再次深刻理解到:方法的使用是为一定的研究目的服务的,要避免陷入惟方法论的泥潭。
标签:冯特;科学心理学;方法论;元素分析;整体分析冯特是心理学作为一个正式的学术研究领域的建立者。
1879年他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历史学家为什么将建立新心理学的荣誉归于冯特,而不是费希纳呢?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出版于1860年,大约是冯特开始一门新心理学的15年之前。
波林(Boring,1950)这样写道:“当所有的核心观点产生以后,某个发起者能够掌握它们,对其加以组织,并在其中增加那些看起来必要的东西。
写文章、做宣传,并且坚持这些观点。
简言之,就是‘建立’学派〔1〕。
”从这个意义上说,冯特对现代心理学建立的贡献主要来自于他对系统实验方法的大力倡导。
然而,纵观冯特之后的许多心理学发展史,普遍是以反对他的心理学观点为特征的,尤其普遍认为冯特是元素主义论者。
尽管这些观点对冯特有所误解,但也从侧面反映了冯特心理学方法论中存在着元素与整体的矛盾冲突。
1. 冯特的新心理学方法论的原点19世纪中期,德国古典哲学的发展前景堪忧,处于一片混乱状态。
当时,德国古典哲学主要面临着发展方向的问题,即自然科学成就到底处于何种地位的问题。
冯特试图通过对生理学的研究来为德国古典哲学找到新的发展路径。
因此,当他应聘于莱比锡大学时,他开设了哲学讲席,并试图把实验心理学作为哲学宏大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他认为,“哲学是一般的科学,其职能在于结合得自专门科学的一般真理,而构成本身一致的体系〔2〕。
”在冯特看来,哲学的发展是以专门科学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的,它通过整合专门科学的一般真理而构造自身的理论体系。
作为意志论的冯特心理学体系
作为意志论的冯特心理学体系冯特是20世纪最杰出的心理学家之一,他创立了意志论心理学,并建立了它的理论体系和方法。
他的原则极大地影响了当代心理学的发展,并且他的理论和方法至今仍是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主要依据。
本文将简要介绍冯特的意志论心理学体系。
冯特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人们内在意志触发的,他们内在的动机和价值观是其行为控制的主要因素。
此外,冯特认为人们的行为是由其认知及其根据自身内在价值观形成的行为表现出来的。
冯特认为,人的认知和价值观是通过日常接触的环境而形成的,这些环境可以是一个人自身的思想,也可以是从外部环境获取的。
冯特提出的意志论心理学体系的核心理念是理性的行为。
他认为,人们有能力以理性的方式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
他强调,人们可以通过有效的思考、分析、表达、行动和支配他们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达到自己的目标和期望。
冯特认为,只有通过控制自己的行为,才能够实现自身的目标,并达到自己的期望。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他提出了三个“秩序”原则,即自制、把握机会和保持远见。
这三个原则也被称为冯特的三个法则,即:自制,机会把握,远见保持。
首先,自制是冯特提出的基本原则。
这里的自制是指人们控制自己的行为,不受外部环境的影响,而按照自己的价值观和偏好去做出反应。
其次,机会把握,这是指人们都有机会把握现实生活中的机遇,并制定出可以实现目标的行动计划。
最后,远见保持,是指人们要展望未来,寻求长远的成就。
总之,冯特的意志论心理学体系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强调理性的行为。
它的核心原则是自制、机会把握和远见保持,这三个原则是人们改变自身行为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自身目标的关键。
冯特的心理学体系已经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的主要依据,被广泛应用于心理学实践和教学。
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简要评价
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简要评价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一门有关心理学范畴下人类心理动机和行为的新兴学科,它有助于全面理解人类心理动机和行为的动因,从而丰富人们的心理学研究领域。
本文将对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主要理论框架及方法论和应用领域进行简要评价,并讨论其发展展望及存在问题。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心理学学科,它旨在深入探究人类心理动机、行为动机和情绪变化的深层机制。
冯特曾指出,人类的心理动机和行为是被“心理内容”或“内容心理”所驱动的,而这种“心理内容”又是源自个体内部某种内在动机。
冯特认为,从这种内在动机中,人们会从环境中获取不同的心理内容,然后将这种心理内容转化为有意义的行为、思维和情绪。
从这个角度来看,人们会根据环境制定有意义的心理需求,然后设法以行为等方式来满足这些心理需求。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发展过程中提出了一系列的理论框架及方法论,有助于更加系统地探究和解释人类行为的动机机制。
其中,冯特提出的内容心理学三层模型是一个重要的理论框架,它把人类心理动机和行为活动分为外部层、中部层和内部层,将环境视为内容转化和行为协调的中转层,以此来解释人类心理动机和行为变化的机制。
此外,冯特提出的内容心理学方法论也为心理学研究领域提供了全新的研究工具,如他开创的内容分析法、基于任务的记忆研究以及内容心理学实验室等。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它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理解和探究人的心理动机和行为背后的机制,从而为我们提供新的视角,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控制心理过程,提升人们的自我激励水平、管理个人情绪和调节情绪。
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可以在学习和教育、健康和心理干预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应用,这些应用也为未来的心理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冯特的内容心理学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冯特的内容心理学理论只是一个相对模糊的概念,它的理论和方法论还存在许多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开发。
此外,冯特的内容心理学应用也仍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拓展。
冯特心理学的统觉说
作者: 熊冬炎
出版物刊名: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55-59页
主题词: 纯粹统觉;心理学体系;冯特;心理过程;心理要素;心理现象;复合体;心理活动;心理内容;观念
摘要: <正> 冯特心理学体系中有两个明显的特点,一是要素说,一是统觉说。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全部工作可以总结为两个问题:(一)意识的要素是什么?(二)这些要素进行什么样的结合及什么定律支配这些结合?”①意识的要素是什么?在当时自然科学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科学由于分析方法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促使冯特对心理现象采用实验方法进行心理过程的研究。
他认为无论何种科学,都是从事于经验的事实的研究,而在这种研究中,最先应注意的就是要发现这些现象的要素。
心理学是研究“直接经验的科。
冯特统觉论简评
冯特统觉论简评
冯特不但把统觉看做是认识的全部过程,而且认为在人的性格、气质和才能中都有统觉的参与。
他把统觉作为一种重要的系统概念加以阐明,这主要是1892年以后的事。
他壮年时期的一元论和唯物的观点,这时已经变成为二元论的和唯心的。
这主要见于他在因果关系问题上的主观主义路线和他的意志论。
尽管如此,冯特的统觉论在现代心理学中有着很强的渗透力,例如在学习心理、教育心理、发展认识论(皮亚杰)以及信息加工论各方面都留下以统觉论为代表的构造派的痕迹。
这可能是因为冯特的统觉心理学在若干主要方面反映出客观现实的辩论法。
用实验方法系统地研究统觉问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冯特统觉学说
冯特统觉学说统觉学说的出现,标志着心理学开始摆脱传统经院哲学的束缚,同时也标志着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真正地确立起来了。
我们有过不少的奇妙的感觉,人脑对这些感觉进行综合、比较和分析,产生的认识并推动着心理活动,因此,这个过程在心理学上被称为统觉过程。
统觉即统一和统合的意思。
当我们对某种感觉加以注意时,就可能同时唤醒与它相近或相反的另一种感觉,使之融合在一起。
同时,我们还会把已经处于大脑皮层的感觉与已经存在于大脑皮层以下的神经细胞(主要是皮层运动区)的感觉联系起来,这些在大脑皮层以下的感觉就称为统觉感觉。
统觉感觉发生于视、听、嗅等各种感觉之间。
其过程可以分解为三个步骤:( 1)激起相似的统觉感觉;( 2)比较两种感觉的差别;( 3)对比两种感觉所依据的原理。
在统觉过程中,各种感觉互相启迪、相互补充,共同推动人的心理活动。
冯特把当时他所接触到的和实验室中所研究的感觉统称为“官能感觉”。
官能感觉后来发展成为统觉感觉。
当时他把自己心理学所研究的感觉定名为感觉阈限、感受性、灵敏度、识别能力等等。
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许多感觉是不能用语言来表述的,必须根据个体的经验才能对感觉加以描述,这样,统觉感觉就代替了感觉阈限等名词。
由于一系列的刺激—反应理论的出现,使感觉的概念逐渐从心理学中分离出去,成为纯粹的客观概念。
一般来讲,这些理论包括感觉的组织原则,统觉理论,感觉阈限理论,绝对感觉阈限理论,普遍感觉阈限理论和相对感觉阈限理论等。
感觉和知觉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二者却不是同一个概念。
知觉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一种对事物整体的认识。
但是,知觉和感觉又有很大的不同。
例如,感觉通常是伴随着感觉器官而来,如颜色、声音等,知觉却不一定,知觉是通过人脑对感觉信息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形成具有完整意义的映象。
知觉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最普遍、最重要的一种反映形式。
【分析】冯特提出了“把在心理学中占有极重要地位的官能感觉”提升为一种单独的科学,标志着科学心理学诞生了。
对冯特的评价
对冯特的评价▲对冯特的评价[贡献]①由于冯特的努力,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这是冯特最大的贡献。
冯特全面总结了哲学心理学、生理学和心理物理学的研究成果,把哲学心理学的体系和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心理学有关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把实验法引入心理学,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创办第一种实验心理学刊物《哲学研究》,确定了一批典型的心理学实验项目,使心理学成为一门实验科学和一个独立的研究领域;②冯特不仅是心理科学的建立者,也是心理学发展的促进者。
冯特广招门徒,霍尔、卡特尔、安吉尔、斯皮尔曼、铁钦纳等人都是他的学生。
他们多数都成为各国心理学领域的领军人物,为心理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发展奠定了基础;③冯特主张以实验法作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工具,把传统的内省改造为实验的内省,从而使经验、思辨的心理学成为实验的心理学。
首创内容心理学派。
主张二分法,把意识分析为感觉和情感两种因素。
提出情感三维说。
这些观点对心理学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局限]①以经验取代客观现实,把自然科学所研究的自然现象当成主观经验,无疑犯了主观唯心主义的错误;1②并没有彻底摆脱传统的内省法,内省的成分在他的方法中仍占一定比例;③冯特的理论体系既复杂又混乱。
◎最早用实验法研究身心关系的是费希纳,为什么心理学的创始人是冯特?①费希纳的研究只限于感觉,而冯特的研究志在建立一门新的学科;②任何一个学科的出现都要具备三个条件:明确的主题、具体的方法和系统的理论,冯特的研究恰好具备;③冯特创立了心理学实验室,培养了数以百计的实验心理学家,使得科学心理学得以在全世界迅速发展。
△对艾宾浩斯记忆研究工作的评价:[贡献]①他的研究是心理学史上第一次对记忆的实验研究,是首创性的工作,具有历史意义;②康德曾认为高级心理活动不能用实验研究,而艾宾浩斯用实验方法研究学习、记忆、思维等高级心理过程,打破了这一禁区,为实验心理学打开一个新局面;③在方法上力求对实验条件进行控制和对实验结果进行测量;2④激起了各国心理学家研究记忆的热潮,大大促进了记忆心理学的发展。
官能心理学介绍
官能心理学介绍官能心理学介绍官能心理学名词:官能心理学(faculty psychology)解释:冯特在创建心理学的前后,曾就心理问题提出过两种不同的体系。
第一种体系是冯特在海德堡大学期间提出的,在这一体系中,他把心理学定义为:“研究意识并探索控制心灵的独特规律。
”他的构想是,心理学应该成为一门自然科学。
为此,他仿效J。
S。
穆勒的观点,认为心理能够通过实验的方法而被带入自然科学的领域:“唯有实验才能在自然科学中有所发展,让我们把实验用于心理的自然”。
在冯特早期的心理学定义中,他没有像他后来所做的那样把心理与意识一致起来。
相反,实验的目的是去收集资料,对无意识进行推论:“心理学实验是一种主要的方法,它指引着我们从意识的事实到达下述那些过程,这些过程在我们心理的黑暗背景中准备着意识生活。
”第二种体系是冯特在应聘于莱比锡大学之后不久提出的,并不断地对其加以修改。
在冯特的时代,德国的知识分子已经区分了“自然科学”和“精神科学”。
前者研究物理世界,探索控制物理世界的规律;后者研究人类世界,探索控制人类生活、人类发展和人类历史的规律。
冯特认为,人类的躯体和人类的心理基础属于物质世界和自然科学,而对人类心灵更高水平的探索,也即对高级心理过程的探索,则属于精神科学。
这样,“心理学便形成了从自然到精神的过渡。
”生理心理学的方法与物理科学的方法有关。
可是,由于出现了高级的心理过程,便需要其他的科学分析,也即需要特殊的精神科学方法。
1、方法。
冯特心理学的核心方法是内省。
旧的哲学心理学运用空想的内省来揭示心理内容和活动,但它由于不可靠和主观性强而遭到一些科学家的反对。
在冯特看来,“意识的科学只能根据可以复制和系统变化的标准条件建立在客观的允许重复的基础之上”。
为此,冯特区分了心理观察的两种方法:(1)内部知觉,涉及前科学的空想、主观、内省等方法,如同笛卡尔和洛克所实施的方法那样,这种内省是由任意的、无控制的方法来实现的,不能指望它对科学心理学产生有用的结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冯特的统觉观浅析
转自:殷都学刊1996年4期
作者:牛保明
冯特(1892―1920)是十九世纪后期德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哲学家,更是一位卓有见地、敢于创新的心理学家。
他于1862年第一个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于1881年创办第一个心理学的专门刊物――《哲学研究》,并创立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学派――构造主义心理学。
在他的倡导和努力奋斗下,心理学摆脱了哲学的束缚,成为一门独立的科学。
冯特因此被誉为近代心理学之父,实验心理学的创始人。
在冯特丰富的心理学思想体系中,他对统觉的论述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本文就冯特的统觉观做一浅析,以期对当今的心理学研究有所帮助。
(一)
冯特认为:人的心理现象是由绝对简单的不可再分的“心理元素”――感觉和简单情感所构成,心理元素在进行心理组合时必须通过两种形式:一是联想,一是统觉。
什么是统觉?冯特认为,像视觉的视野一样,人的意识有清楚和模糊之分,其中心部分极为清楚,周围部分则比较模糊,意识这个清楚的中心部分就是统觉。
由于人对事物的注意依赖于人们感情的强弱,感情强则注意强,感情弱则注意弱,所以,统觉乃是带有个人强烈感情的一种注意,是把一定心理内容提升到注意焦点之内的过程。
冯特指出,与被动的联想不同,统觉的特征还在于某些由联想引出的心理元素“被有意识地强调”,而其它元素却被推回到背景中去了。
因此,统觉又是意识活动把各个元素有目的有选择地纳入清楚的意识中心,而被主体把握的过程。
这也就是说,统觉是在意志的支配下,人们主动认识世界的心理活动。
为阐明统觉的“主要性质”,冯特把统觉分为简单的统觉功能和复杂的统觉功能。
简单的统觉功能是“关联”和“比较”;复杂的统觉功能是“综合”和“分析”。
他指出所谓“关联”就是“把两个心理内容定出相互关系”。
[①]例如,我们认出一个外界事物与从前感知过的外界事物相同,或者我们觉得记起来的一种事与眼前的印象有一定关系。
这其中都有关联的作用。
这种关联是由联想所引起,又与比较相联系。
假如一个人以为现在的印象是以记起从前的经验为理由,这是“关联作用”,但是如果“把从前印象和现在印象看出某些明确的相同或相异之点”,[②]这就是“比较作用”了。
“比较”就是知觉到两个元素的相同之点与相异之点。
冯特进而指出,如果“关联和比较这两个简单过程重复并配合了几次之后,就发生综合与分析这两个复杂的心理作用了”。
[③]“综合”是关联的统觉作用的产物,“分析”是比较的统觉作用的产物。
统觉的“综合作用”与联想不同,
是把联想所呈的观念成分和情感成分之中的有些成分有意注重。
有些成分有意看轻。
由于这种有意的作用,这个综合的产物就成了具有特别性质的复合体,冯特把它叫做“集合观念”。
冯特认为,统觉的综合所产生的集合观念,能引起两种统觉的分析:一种叫想象,一种叫悟性。
想象的作用是要再现真正的经验集体,或是再现与真实界相类似的经验。
这是比较早期的统觉分析,直接由联想而来。
而且想象活动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动的,直接出于记忆作用;第二阶段是主动的,有某种目的左右它。
由主动想象产生的集合观念的最初综合比被动想象产生的更有系统。
而悟性的功能在于知觉到经验内容间的相同、相异和其它次要的逻辑关系。
冯特指出,在统觉分析的基础上才产生了判断,由判断分析的结果产生“概念的观念”。
按照产生概念的分析作用的性质,冯特把概念分为对象概念、属性概念和状态概念三种。
冯特又把想象分为知觉的和组合的两大类,把悟性分为归纳的与演绎的两大类。
(二)
恩格斯指出:“对于辩证法――它主要是从其联系上,从其错综上,从其运动上,从其产生和消灭上把握事物以及它们在思想上的反映的。
”[④]据此思想,对照冯特关于统觉的论述,笔者认为,冯特的统觉观包含着一定的辩证思想。
第一,冯特在统觉的研究中,率先采用了分析的方法,他把统觉分为简单的和复杂的,在此基础上,又把简单的统觉分为关联、比较,把复杂的统觉分为综合、分析,并对各部分展开了深入的研究,进而阐明了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他这种从简单的统觉入手,有层次、有先后地对统觉进行划分、研究,以探讨统觉内在联系的方法,符合辩证法的要求。
从冯特起,由于分析方法在心理学中的应用,有力地促进了心理科学的发展和普及。
第二,冯特认为从简单统觉的关联、比较,到复杂统觉的综合、分析,它们之间不仅存在着密切联系,而且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认识的发展过程。
冯特这里不是把统觉作为“静止不变”的东西来看待,而是作为一种“过程”,一种由关联、比较到综合、分析的发展、变化、运动的过程来认识。
他这种用发展、变化、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研究统觉,显然合乎辩证法的要求。
第三,冯特认为统觉是在关联、比较、综合、分析各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有目的地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级的心理过程,通过这一过程所产生的效果,乃是一种“属于新的、高级水平的”“创造性产物”,是具有“特别性质的复合体”。
冯特的这种认识具有一定的辩证思想,它符合列宁所说的“不仅从物质到意识的过渡是辩证的,而且从感觉到思想的过渡等等也是辩证的”。
[⑤]冯特的统觉观正是在列宁的第二个“过渡”上下了功夫。
冯特因此又把统觉称之为“创造性综合”。
恩格斯在批判杜林时指出:“思维如果不犯错误的话,只能在意识的元素或其现实的原型中,统一体早已存在之时,它才能把这种意识的元素综合成为统一体”。
[⑥]这也就是说,要把“意识的元素综合成为统一体”,只能在客观现实和实践的基础上进行。
而冯特正是撇开了客观现实和实践一味奢谈统觉。
这使他的统觉观不可避免地又回到了唯心主义世界观上。
对此,我们必须有一个正确而又全面的认识。
我们要在批判其唯心主义心理观的同时,继承其科学、合理、辩证的心理学思想,以促进我们今天对心理学的深入研究,繁荣心理科学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