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的保形性资料讲解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织物的保形性
2.抗皱Leabharlann Baidu的测量及指标 (1)折叠法 将织物折叠后释放,测量折皱角的回复,来表达其 抗皱性。依据试样放置方向分为水平法和垂直法。 ① 水平法
θ
图18—1 水平法
② 垂直法
170180
θ
1 )
(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试样夹
试样 弹簧夹
刻度盘 80 90 100110120130140150160
二、动态悬垂性 1.定义:织物(服装)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的悬 垂度、悬垂形态和飘动频率。 2.测量方法和指标 ➢ 方法:将原静态的悬垂物绕伞轴转动即可 ➢ 指标:与静态悬垂性指标相同 活泼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3.影响织物动态悬垂性的主要因素 ➢ 影响静态悬垂性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动态悬垂性 ➢ 织物的弯曲滞后常数和剪切滞后常数 ➢ 试验条件:转动速度、温湿度 4.可能的发展
第三节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
一、起毛起球机理 1.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
(a) 毛羽
(b) 起毛
(c) 纠缠
图18-5 织物起毛起球过程
2.起毛起球的机理 (1)起毛:纤维端因摩擦从织物中抽出产生毛 绒;长丝中单丝断裂,被勾出形成丝环。 (2)起球:未脱落的纤维相互纠缠,且越缠越 紧,最后形成小球粒。 (3)脱落:部分球粒脱落
3.起球箱法 适用于毛针织物及其易起 球的织物的耐磨损试验。
图18-8 马丁台尔型磨损仪
图18-9 箱式起毛起球仪
4.评定方法
(1)与标准样照对比来评定 分5级: 5级最好,不起球; 1级最差,严重起球。
(2)起球曲线 (3)单位面积毛球数或起球重量
三、起毛起球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 1.主要影响因素
h (毛羽量)
T (理想曲线)
b (断裂脱落量)
P( 起 球 量)
图 18-6 起毛起球与摩擦作用时间的关系
单位面积起毛起球量
二、测量与评定方法 1.圆轨迹法
适用于低弹长丝机织物、针织物以及其他化纤 或混纺织物。
重锤
刷子架 前后移动
试样
试样架 左右移动
刷子
图18—8 圆轨迹式起球仪
2.马丁台尔法 多用于机织物
采用目光评定法。试验时,先将织物试样正面在 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压、定时下熨烫, 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的洗涤液中按规定方法洗涤 处理,干燥后在一定照明条件下与标准样照对比。 通常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3.影响褶裥保持性的主要因素 基本影响因素:定形后纤维结构的稳定性和纤维
间结构的稳定性。
(5)树脂整理
非热熔性织物经过树脂整理后,褶裥持久性提高。
4.改善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方法 ➢ 加大褶裥处的织物紧密度和纤维间的联结 ➢ 采用热塑性好、能交联和再结晶特性的纤维
三、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的相互关系 1 抗皱与褶裥保持机理的差异 2 两者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织物的悬垂性
一、静态悬垂性 1.定义:织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悬垂度和悬垂形态 2.测量方法及指标
(3) 热定型处理时的温度、压强及织物的含水率
织物含水率与褶裥持久性的关系很大,一定的含水 率时,折痕效果最大,而含水率再用增加,则引起熨 斗表面温度下降,使折痕效果降低。提高熨斗温度, 则最适宜的含水率向高的方向移动。
(4)熨烫时间
在适当温度下,厚织物熨烫10s时,大体上可获得 较好折痕,30s时折痕达到平衡。
(1) 纤维的热塑性和弹性 热塑性和弹性好的纤维,在热定型时织物能形成良 好的褶裥等变形。使用时虽因外力而产生新的变形, 一旦当外力去消后,回复到原来褶裥或折痕、轧纹形 状的能力也较好。 涤纶、睛纶的褶裥持久性最好,锦纶织物的褶裥持 久性也可,维纶、丙纶的褶裥持久性较差。 (2) 纱线的捻度和织物的厚度 捻度和厚度大的织物熨烫后的褶裥持久性较好。
(3)织物厚度
增加时,波状曲面上的屈曲波峰数减少,投影面积变 大,悬垂性变差。
(4)织物紧度
紧度不宜过大。紧度松一些的织物,其中纱线松动的 自由度较大,有利于织物的悬垂性。
(5)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增加,悬垂系数变小,而单位面积 重量过小时,织物会产生轻飘感,悬垂性很不佳。
(6)测试条件
褶裥保持性――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折 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性。 褶裥保持性实质上是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的一 种表现形式。 由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是热塑性高聚物,因此一般都可 通过热定型处理,使这类纤维或以这类纤维为主的混 纺织物,获得使用上所需的各种褶裥、轧纹或折痕。
2.褶裥保持性的测量及指标
(b)
图18—2 垂直法
(2)揉搓拧绞法
以搓揉或拧绞方式使织物起皱,采用样板对 照或图象处理方法进行评价。
➢ 样板对照法:将试样与免烫样照对比,分为5级, 5级最好,1级最差;
➢ 图象处理法:对折皱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摄像和图 象处理,提取织物表面的折皱高低、大小、纹理 等信息,以定量评价织物的抗皱性。
(1)纤维性状 几何特征(长度、线密度、截面形态)、力学
性质 (2)纱线性状
捻度、纱线的结构、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 (3)织物结构
织物组织、经纬密或未充满系数 (4)后整理
烧毛、剪毛、刷毛、热定型、树脂整理
2.消除起毛起球的方法
Ad
AD
AF
Ad
抛物面 反光镜
光敏元件
织物 支柱
透明 玻璃板
点光源
抛物面 反光镜
18-3 织物悬垂性测量示意图
表征指标: ➢ 悬垂度 ➢ 悬垂系数 ➢ 悬垂比:机织物经纬向的悬垂差异
LT LW
图18-4 悬垂比计算示意图
3.影响织物静态悬垂性的主要因素
(1) 纤维刚柔性 是影响织物悬垂性的主要因素。过分刚硬的纤维制 成的织物不会有好的悬垂性,如麻织物。柔软的纤 维制成的织物往往有较好的悬垂性,如羊毛织物。 纤维细时有助于织物悬垂性,如蚕丝由于较细,有 助于丝织物的悬垂性。 (2)纱线捻度 捻度小时,有助于织物的悬垂性。
3.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原因及主要因素 (1)纤维性状 ➢ 纤维几何形态:粗、圆形、光滑的纤维 ➢ 纤维弹性:氨纶、羊毛 ➢ 纤维的摩擦性质 (2)纱线结构 (3)织物几何结构 (4)环境条件
4.改善抗皱性的方法 遵循抗皱的两个基本机理:纤维的高弹性化和纤
维间的低摩擦或弹性联结。
二、织物的褶裥保持性 1.织物褶裥保持性的一般概念
2.抗皱Leabharlann Baidu的测量及指标 (1)折叠法 将织物折叠后释放,测量折皱角的回复,来表达其 抗皱性。依据试样放置方向分为水平法和垂直法。 ① 水平法
θ
图18—1 水平法
② 垂直法
170180
θ
1 )
(a)
0 10 20 30 40 50 60 70
试样夹
试样 弹簧夹
刻度盘 80 90 100110120130140150160
二、动态悬垂性 1.定义:织物(服装)在一定的运动状态下的悬 垂度、悬垂形态和飘动频率。 2.测量方法和指标 ➢ 方法:将原静态的悬垂物绕伞轴转动即可 ➢ 指标:与静态悬垂性指标相同 活泼率: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之间的关系 3.影响织物动态悬垂性的主要因素 ➢ 影响静态悬垂性的因素也同样影响动态悬垂性 ➢ 织物的弯曲滞后常数和剪切滞后常数 ➢ 试验条件:转动速度、温湿度 4.可能的发展
第三节 织物的起毛起球性
一、起毛起球机理 1.织物起毛起球的过程
(a) 毛羽
(b) 起毛
(c) 纠缠
图18-5 织物起毛起球过程
2.起毛起球的机理 (1)起毛:纤维端因摩擦从织物中抽出产生毛 绒;长丝中单丝断裂,被勾出形成丝环。 (2)起球:未脱落的纤维相互纠缠,且越缠越 紧,最后形成小球粒。 (3)脱落:部分球粒脱落
3.起球箱法 适用于毛针织物及其易起 球的织物的耐磨损试验。
图18-8 马丁台尔型磨损仪
图18-9 箱式起毛起球仪
4.评定方法
(1)与标准样照对比来评定 分5级: 5级最好,不起球; 1级最差,严重起球。
(2)起球曲线 (3)单位面积毛球数或起球重量
三、起毛起球影响因素及消除方法 1.主要影响因素
h (毛羽量)
T (理想曲线)
b (断裂脱落量)
P( 起 球 量)
图 18-6 起毛起球与摩擦作用时间的关系
单位面积起毛起球量
二、测量与评定方法 1.圆轨迹法
适用于低弹长丝机织物、针织物以及其他化纤 或混纺织物。
重锤
刷子架 前后移动
试样
试样架 左右移动
刷子
图18—8 圆轨迹式起球仪
2.马丁台尔法 多用于机织物
采用目光评定法。试验时,先将织物试样正面在 外对折缝牢,覆上衬布在定温、定压、定时下熨烫, 冷却后在定温、定浓度的洗涤液中按规定方法洗涤 处理,干燥后在一定照明条件下与标准样照对比。 通常分为5级,5级最好,1级最差。
3.影响褶裥保持性的主要因素 基本影响因素:定形后纤维结构的稳定性和纤维
间结构的稳定性。
(5)树脂整理
非热熔性织物经过树脂整理后,褶裥持久性提高。
4.改善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方法 ➢ 加大褶裥处的织物紧密度和纤维间的联结 ➢ 采用热塑性好、能交联和再结晶特性的纤维
三、抗皱性与褶裥保持性的相互关系 1 抗皱与褶裥保持机理的差异 2 两者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 织物的悬垂性
一、静态悬垂性 1.定义:织物在自然状态下的悬垂度和悬垂形态 2.测量方法及指标
(3) 热定型处理时的温度、压强及织物的含水率
织物含水率与褶裥持久性的关系很大,一定的含水 率时,折痕效果最大,而含水率再用增加,则引起熨 斗表面温度下降,使折痕效果降低。提高熨斗温度, 则最适宜的含水率向高的方向移动。
(4)熨烫时间
在适当温度下,厚织物熨烫10s时,大体上可获得 较好折痕,30s时折痕达到平衡。
(1) 纤维的热塑性和弹性 热塑性和弹性好的纤维,在热定型时织物能形成良 好的褶裥等变形。使用时虽因外力而产生新的变形, 一旦当外力去消后,回复到原来褶裥或折痕、轧纹形 状的能力也较好。 涤纶、睛纶的褶裥持久性最好,锦纶织物的褶裥持 久性也可,维纶、丙纶的褶裥持久性较差。 (2) 纱线的捻度和织物的厚度 捻度和厚度大的织物熨烫后的褶裥持久性较好。
(3)织物厚度
增加时,波状曲面上的屈曲波峰数减少,投影面积变 大,悬垂性变差。
(4)织物紧度
紧度不宜过大。紧度松一些的织物,其中纱线松动的 自由度较大,有利于织物的悬垂性。
(5)织物单位面积重量
织物单位面积重量增加,悬垂系数变小,而单位面积 重量过小时,织物会产生轻飘感,悬垂性很不佳。
(6)测试条件
褶裥保持性――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折 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性。 褶裥保持性实质上是大多数合成纤维织物热塑性的一 种表现形式。 由于大多数合成纤维是热塑性高聚物,因此一般都可 通过热定型处理,使这类纤维或以这类纤维为主的混 纺织物,获得使用上所需的各种褶裥、轧纹或折痕。
2.褶裥保持性的测量及指标
(b)
图18—2 垂直法
(2)揉搓拧绞法
以搓揉或拧绞方式使织物起皱,采用样板对 照或图象处理方法进行评价。
➢ 样板对照法:将试样与免烫样照对比,分为5级, 5级最好,1级最差;
➢ 图象处理法:对折皱处理后的试样进行摄像和图 象处理,提取织物表面的折皱高低、大小、纹理 等信息,以定量评价织物的抗皱性。
(1)纤维性状 几何特征(长度、线密度、截面形态)、力学
性质 (2)纱线性状
捻度、纱线的结构、混纺纱中纤维径向分布 (3)织物结构
织物组织、经纬密或未充满系数 (4)后整理
烧毛、剪毛、刷毛、热定型、树脂整理
2.消除起毛起球的方法
Ad
AD
AF
Ad
抛物面 反光镜
光敏元件
织物 支柱
透明 玻璃板
点光源
抛物面 反光镜
18-3 织物悬垂性测量示意图
表征指标: ➢ 悬垂度 ➢ 悬垂系数 ➢ 悬垂比:机织物经纬向的悬垂差异
LT LW
图18-4 悬垂比计算示意图
3.影响织物静态悬垂性的主要因素
(1) 纤维刚柔性 是影响织物悬垂性的主要因素。过分刚硬的纤维制 成的织物不会有好的悬垂性,如麻织物。柔软的纤 维制成的织物往往有较好的悬垂性,如羊毛织物。 纤维细时有助于织物悬垂性,如蚕丝由于较细,有 助于丝织物的悬垂性。 (2)纱线捻度 捻度小时,有助于织物的悬垂性。
3.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原因及主要因素 (1)纤维性状 ➢ 纤维几何形态:粗、圆形、光滑的纤维 ➢ 纤维弹性:氨纶、羊毛 ➢ 纤维的摩擦性质 (2)纱线结构 (3)织物几何结构 (4)环境条件
4.改善抗皱性的方法 遵循抗皱的两个基本机理:纤维的高弹性化和纤
维间的低摩擦或弹性联结。
二、织物的褶裥保持性 1.织物褶裥保持性的一般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