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中学“三风一训”内涵解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级中学“三风一训”内涵解读

校训是学校办学理念与办学风格的凝练和提升,体现学校精神风貌的训词。校训应能激励和劝勉在校的师生,要能体现学校的办学原则与目标。

校风是学校整体的风气、师生员工精神风貌的反映和集中表现,是学校的办学方向和人才培养的反映。校风要能成为师生员工行动的座右铭。

教风是学校的教师风范,教学作风、管理追求、治学态度,是教师职业道德、职业理想、教学文化、学术追求的集中反映。

学风是学校学生的风貌,是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风气、学习风格集中体现。

办学思想体系:

办学理念勤学乐耕知行致远

办学目标:办家长放心、人民满意的现代化教育

办学方略:以劳立德以劳启智以劳溢美以劳健体

办学特色:劳动教育

校训明德致远尚美求真

校风自强有恒进取创新

教风敬业博学善导厚生

学风勤学善思乐耕笃行

注释:

明德--语出《礼记·大学》:“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德”,即是弘扬光大崇高的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对学校而言,德为育人之本;对学生而言,德为成人之本;对教师而言,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最高的为学之道是教导学生能够彰显自己心中美好的德性,时常想到上天所赋予你的天良,这样才能使人革旧从新,身体力行,处于内心清明的最高的善的境界。

致远--语出《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激励师生要有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事业的抱负和追求。

尚美--语出《论语·八佾》“尽美矣,又尽善矣”。尚美,即发现美,欣赏美,捍卫美和创造美。追求美好愿景,向往美好生活,把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内化为人生修养,并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实现人的和谐发展,成就美丽人生。

求真--语出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千教万教教人学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道出了教育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求真”就是要拒绝假、丑、恶,与真理为友,在探索科学规律的过程中实事求是,遵循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科学规划,科学决策,科学发展;就是要围绕学校的中心工作,紧紧把握发展的主线,真抓真干,不走过场,不走形式;就是要求我们在人才培养上必须让学生具有真才实学,既有扎实的文化基础知识,又有良好的实践创新能力,把学生真正造就成社会的栋梁。

自强--语出《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自强是中国人性格形成和人格培养的砥砺之石、冶炼之炉。旨在教育学生在自己的学业、精神和性格的发展过程中,锤炼自己的坚强意志,坚守自己的生活信念,铸造自身的人格力量,形成现代社会公民基本的坚毅的心理素质。

有恒--语出《论语·述而》:“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学生获取知识的路途是艰难的,教师探求教学的艺术是无止境的。要想有所成就,皆需百折不挠的

坚强意志、持之以恒的治学精神。全体教师要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咬紧牙关,决不懈怠;广大学生要勤奋学习,刻苦钻研,脚踏实地,不懈努力。必须有“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的精神,以顽强的毅力永远坚持下去,才能达到光辉的顶点,若浅尝辄止、半途而废,终将一世无成

进取--语出《论语·子路》:“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进取是“和衷共济,发愤图强”精神的浓缩,是“奔腾不息、百折不回”精神的凝炼。要坚定信念、志存高远,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要奋发有为、乐于奉献,要追求卓越、开拓进取。有了进取心,学校才会有奋发向上的志气;领导才会有令人敬畏的正气;教师才会有舍生取义的勇气;学生才会有能学善学的才气。

创新--语出《礼记大学》:“苟日新,日日新,有日新”。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最高形式,尊重教师的个性,显他们的特长:尊重学生的差异,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广大师生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做到教育理念创新、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

敬业--语出《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所谓敬业,就是指热爱自己所从事或所选择的工作和专业,并为之尽心竭力。

博学--语出《礼记·儒行》:“儒有博学而不穷,笃行而不倦,幽居而不淫,上通而不困。”学习是无止境的,广泛地学习,知识的积累是无止境的;要时刻注意谨慎言行,忠实地实行,不能懈怠!

善导--语出《论语·子罕》:“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善诱则通,善思则得,诱思交触,众志成城”。这是教学的辩证法。教师除了要教给学生知识、技能,还应教给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使他们能够在自己的探索中不断地获取新知识。而老师只有认真学习,反复实践,时刻自我充电,才能逐步掌握“教”与“导”的最高艺术,臻于善境。善教者“授人以渔”,最终达到不需要教,善导者“导而弗牵”,最终让求学者健步如飞,这就是教师的永恒追求。

厚生--语出《尚书·大禹谟》:“正德、利用、厚生、惟和。”意指要尊重、关爱、厚待社会民生及一切生命体,体现的是一种关爱民生、兼及天下的济世情怀。老师要尽力为学生服务,形成友爱互助、和谐融洽的同事关系以及关爱学生、努力促进学生发展的高尚师德。“厚生”以人为本,厚爱学生,尊重之、理解之、赏识之、信任之,使其品学兼优,德能并进。

勤学--语出《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意思是学业由于勤奋而精通,但它却能荒废在游戏玩耍中。

善思--语出《论语·为政》:“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教育学生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切实有用的知识,否则就会收效甚微。

乐耕--语出《法言·学行》:“耕道而得道,猎德而得德”。意思是在道上下功夫,你就会懂得道;你一心修养自己的品德,你就会有好的德行。对学生而言,就是要乐于在学习上下功夫,一心一意提升自己的学业水平、修养自己的品德。

笃行--语出《礼·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意即专心实行,认真实践。它体现的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的一贯重视的“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修养践履,求真务实”的民族精神。对学生而言,就是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知识水平与专业技能水平,发展综合素质,学以致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