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天山教案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下册语文《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的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内容都很美,很深,读起来不会很流畅,因此,要加强指导。
学生不仅仅会读,更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写作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
教法与学法:自能读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读法与写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析题导入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
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这是为什么呢?随机简介天山资料。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
设计意图:从课题解析入手,让学生明白天山的位置,以至产生迫切学习的愿望,为下一步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按自学提示,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景物是怎样的?学生找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提取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按照由外到里的顺序依次描写了水、林、花三方面的景色。
设计意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是学习课文的基础。
抓过渡,理清文章思路,教给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的方法,提高概括能力。
三、品读感悟,领会表达。
1、作者初进天山,看到了那些景物?有怎样的感觉?(雪峰、雪水、溪流,作者写得非常优美)2、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批注词句交流①蓝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这句话把太阳、雪峰、云彩三者融为一体,犹如一幅优美的风景画。
太阳光透过云彩,把云彩的影子映在雪白的山峰上。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培育同学喜爱祖国秀丽富裕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通过记叙巡游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喜爱祖国、喜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根据肯定的表达挨次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方、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重点1、把握组织材料的挨次和方法,可以比方、衬托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亮、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育喜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根据肯定的挨次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课时支配1课时教学过程一、检查课前预习作业1、通过查字典给本课生字找形近字并组词,用生字词造句。
(检查要点:留意指导书写和排版,如:皑、溅、蹄、鞍字的书写。
区分形近字如:“延”与“廷”、“蹄”与“啼”等。
)2、查阅资料。
(检查要点:以查同学课本上作的相关笔记为准,催促同学为学习新课作充分预备。
)3、说说课文主要描绘了天山哪些美景。
(检查要点:看同学对内容的分解力量,一有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二有天山密林;三有天山深处的美景—野花。
)二、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异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概宏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骄傲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嘹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宏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有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伴同《七月的天山》的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三、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同学利用资料介绍天山,小结: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3篇)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3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精选3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预备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收集的《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关怀到有需要的伴侣。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养成主动积累词语的意识。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课文。
3、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依据确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4、培育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教学重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依据确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抓住景物特点,依据确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激发学生宠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课前预备课件教学过程补记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播放^电。
影《冰山上的来客》主题歌,优美的旋律激起对天山奇异景色的向往与追求,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感受它的独特魅力。
〔揭示课题〕二、自主读书,自主体会。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索:这篇课文是按怎样的顺序记叙的?2。
出示生字词,各种形式检查学生自学状况。
白缎山涧俯视白皑皑马蹄溅起绵延马鞍2。
默读课文,思索:每一部分主要描写了哪些景象?这些景象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边读边批注。
3。
沟通阅读感受。
4。
组内不同形式的读文。
三、品味语言,揣摩表达方法,领悟美境。
1。
有感情地朗读自己最宠爱的部分,说说为什么宠爱?2。
商议:是怎样描写七月天山的美景的?有哪些表达方法值得借鉴?四、拓展延长,练习写作。
思索:假如让你记叙一次游览经过,你会写什么?怎样写?欣赏歌曲,激发学生兴趣。
老师重点检查中差生的识字状况。
开火车读文。
课件欣赏朗读和图片,加深印象,说感受,介绍七月的天山美景。
板书设计:4七月的天山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作业设计〔随堂检测〕:1、认读生字词。
2、指读课文。
教学后记针对教学实际,教学中的某个环节、某个问题、教案的使用等方面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教材简析:天山,我心中一片纯洁的净土,多么令人心驰神往。
冰山、雪峰、溪流、野花、羊群和牧羊女,饮马溪边,策马奔腾,大气而不乏精致,粗犷而不失娴静,好一派奇异的北国风光。
《七月的天山》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时搜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月底教学使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师生共同品读”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深层次对话的形式之一。
《七月的天山》一文的作者用抒情的笔调为我们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学习这篇课文,首先应让学生自主去“品读”,通过读,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在读中有所感悟的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其次,在各自“品读”中,让师生之间展开自由的对话,通过对话,来互相启发,相互感染,共同提升对文本的理解。
教学目标:1、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从课文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重点难点: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天山之夏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具准备:1、天山风景的图片,《天山景物记》序的音像材料。
2、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先做一个思维小游戏,(板书:新疆)齐读,看到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其实,就在同学们的联想和交流中,我们已经初步感受到了一种独特的西北风情,并且多少有些向往,是吗?我也一样,一说起山,我就会想起这样一座山,板书“天山”,自然,我就会想起一位著名的作家——碧野,他写了一篇非常有名的散文——《天山景物记》文章一开头,作者这样写道:(播放录像)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层次1、在我们这儿,七月是最炎热的夏季,不知道天山怎么样。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模板14套)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设计理念《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能借助工具书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第一课时一、初识天山,引入课题1.师:在我国西北边疆,有一条连绵几千里的大山脉,那就是天山。
它横贯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它终年积雪。
盛夏,茫茫戈壁滩上虽然暑气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是另一番天地了。
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天山山脉,去领略那奇异风光。
2.师:(课件呈现)这就是咱们祖国的天山,这盆地,这谷地,这山林,是不是已经吸引了你的眼球了呢?就让我们翻开书本,去尽情地读读课文吧。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初识天山美景,产生强烈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认真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读通顺,然后把七月的天山最吸引你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作者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2.学生充分读课文,并交流初读所得。
(1)师:把你最喜欢的一段话读给大家听。
(2)学生展示自己的朗读。
教师指导学生把语句读正确,读流畅,并引导学生说说三个段落分别展示了哪三个不同的画面。
①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读时注意读准“白缎”的“缎”,“山涧”的“涧”,“俯视”的“俯”,读准多音字“饮”。
)②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
(读准“白皑皑”的“皑”,“马蹄”的“蹄”,“溅起”的“溅”,读准多音字“重”。
)③天山深处的景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公开课教案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一)《七月的天山》一篇文字优美,脉络清晰的抒情散文,作者紧抓七月天山景物的特点,为我们展现了美丽的寂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天山,文章遣词造句严谨,诗化的语言耐人寻味,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天山美景的热爱与赞美。
一、以学定教,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由于我们的学生对远在新疆的天山非常陌生,于是开课之初我注意了单元训练重点的回顾,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围绕单元训练重点来阅读理解语言文字,真正达到学有目的,学有重点。
然后初读课文,从整体上感受天山之美,通过自由轻声朗读课文划出表示作者游览顺序的词语“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意识,有效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发展。
二、注重多读感悟,进行自主地获取。
依据略读课文的特点,我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品味语句,进行自主地获取。
在文中作者多次运用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通过奇特的想象,展现了七月天山独特的美景。
如:“蓝天衬着……像盛开的白莲……”在自读感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说出喜欢的理由,可以是对重点词语的体会;可以是从修辞角度去感受;也可以是从景物特点去欣赏等等。
让学生自由地表达感受,近而指导朗读,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来体现景物的美,从而感受作者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
三、注重自读品析,倡导合作交流。
在品读、感悟优美语句这一环节中,先是让学生默读思考,画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在独立感悟优美语句的前提下,进行同桌交流,从而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我认为这堂课的教学重点应是让学生积累语言,将大量的时间放在朗读和背诵积累上,学生理解的深与浅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将一些优美的句子,词语收到学生的记忆深处。
而对于天山景物有什么特点,可以简单处理,而不必在景物特点上花费太多时间。
比如雪峰的特点是高、大、白,溪流的特点是快、清、活,森林则是绿、密、幽,野花是高、多、鲜,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天山美。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1.学生自读后可作一次反馈,让他们说说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是怎样一种景象,充分让学生自由交流,并提出还有哪些不理解的问题。
2.再次阅读时,引导学生找出有关方位变化的句子,弄清游览的顺序和地点的转换,关注每个自然段之间的过渡句子。
在此基础上分段(按三处景点)进行朗读训练,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
3.作为略读课文,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4.教师需要点拨的是,作者是如何把天山之夏的景色具体、形象地描绘出来的。
着重品味作者丰富的想象,确切的比喻和恰如其分的形容等。
品味时,可先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并说出自己的感受。
然后,对他们的发言作评价,对独到的见解加以肯定和鼓励,不够到位的则加以点拨,引导他们再次回文探究。
5.课堂上留出一些时间,让学生进行阅读整理,背背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和段落。
记录一些优美的句子。
6.初读课文时,可让学生观察插图,图文对照,增强学生对课文的感性认识。
《七月的天山》教学案例(片段)师:作者在第2自然段中写了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生: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读了这段话我仿佛见到了寂静的天山,又是充满生机的天山。
生:我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师:我跟你们一样,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正像刚才同学们说的,这是一个寂静的,又是充满生机的地方。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生:(再次默读课文)我觉得作者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3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认识8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预习要求:1.标注自然段,识记注音词语。
2.朗读课文,由慢到快,至少三遍。
3.画出自己喜欢的词句,在不理解的地方作上记号,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检查预习师:(出示地图)在中国的西北有一个很大很大的地方,叫新疆;在新疆的中部有一条很大很大的山脉,叫天山。
那里终年积雪,是个天然的避暑胜地。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生:《七月的天山》师:让我们通过文字跟随作者“骑马上天山”,去感受一下七月天山的美丽景象。
课前我们都已经预习了课文。
分享你们预习的收获,分别出示:白缎山涧俯视马蹄溅起绵延离鞍白皑皑饮马重重叠叠无限生机五彩斑斓细碎日影锦缎绵延五彩缤纷峭壁断崖师:“细碎日影”特别有画面感,读读这个句子就明白意思了。
出示: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塔松像撑天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桠,只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生:太阳照在森林里,光线透在地上有斑斑点点的光,就是细碎日影。
师:(出示与语境相关的画面)师:(这一组词语里)请找到一组近义词。
生:“五彩缤纷”“五彩班斓”师:也有不一样的地方出示:当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坐在马鞍上,就可以俯视那阳光透射到的清澈的水底,在(五彩斑斓)的水石间,鱼群闪闪的磷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添上了无限的生机。
满山都是高过马头的野花,红、黄、蓝、白、紫,(五彩缤纷),像织不完的织锦那么绵延,像天边的彩霞那么耀眼,像高空的长虹那么绚烂。
生填空后:五彩缤纷就是色彩很多,很耀眼,很绚烂的。
师:你联系上下文很好理解了词语,这“缤纷”还有一种动态的感觉,(指“绵延”)很多的色彩耀眼、绚烂,而且一直绵延。
那么“五彩斑斓”又是什么意思呢?生:阳光照在水里,石头很多的颜色交织在一起。
小学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模板三篇
小学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模板三篇《七月的天山》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下面就是给大家带来的小学四年级语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模板三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教材简析:这是一篇写景物的记叙文。
记叙了作者七月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美丽的自然风光。
表达了作者对祖国边陲天山风景的喜爱之情。
先总述七月的天山是游人最理想的地方;接着分述了作者骑马上天山所看到的雪峰、溪流、原始森林和遍地的野花的奇异美景;最后作者抒发了对天山美景的赞美之情。
学情分析:学生对天山不了解,只能通过图片向学生展示天山优美的景色,并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积累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借助字典,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3、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重、难点: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感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准备:天山景色图片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自读自悟1、我能把课文读流利2、我能读准下列词语戈壁滩白缎山涧飞泻洄水涡俯视五彩斑澜饮马无限生机白皑皑撑开枝丫马蹄溅起重重叠叠幽静萦绕五彩缤纷绵延矫健马鞍3、我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4. 我还知道作者是按什么方法来介绍天山哪些景物的。
三、合作、探究1、课文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写的?2、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a 课文描写了哪些景物?b 主要采用什么方法写的?3、第三段集中写天山的原始森林。
主要抓住森林的哪些特点来写的?4、朗读四自然段:作者抓住野花的哪些特点进行描绘的?四、积累自己喜欢的字词和句子。
板书设计:4 七月的天山走进天山:雪峰溪流游览的顺序再往前走森林感受大自然的美热爱祖国壮丽河山再往前走:野花(一)、研读课文,细品美景1.师:天山是那样的生机勃勃。
七月的天山教案教学设计方案
七月的天山优秀教案教学设计方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七月的天山》。
(2)理解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
(3)分析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能力。
(2)通过诗歌朗诵和创作,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培养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七月的天山》的作者、时代背景和诗歌的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义。
2. 诗歌内容分析:分析诗歌的结构、韵律和节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音乐美。
解读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象征意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三、教学过程1. 导入:以图片或视频形式展示天山的美丽景色,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诗歌朗读与背诵: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的把握。
组织学生进行诗歌背诵,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3. 诗歌内容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受,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四、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评估:观察学生在朗读和背诵过程中的语音语调、节奏和表达,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讨论和创作的评估: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对诗歌内容的理解深度,以及对创作的创意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资源1. 诗歌文本:《七月的天山》。
2. 图片或视频:天山的美景图片或视频。
3. 朗读和背诵的材料:诗歌的朗读和背诵指导材料。
4. 讨论和创作的材料:讨论问题和创作要求的指导材料。
六、教学步骤1. 诗歌分析:引导学生关注诗歌中的形象描写,如天山的雄伟、溪水的清澈等,帮助学生建立起诗歌中的自然景观画面。
2. 情感体验: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人对天山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感悟。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优秀5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要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美丽富饶的大好河山的感情,体会作者通过记叙游览天山的见闻所流露出来的热爱祖国、热爱新生活的深厚感情。
2、学习抓住景物特点,按照一定的表达顺序写景状物的方法。
3、体会课文精当、华丽的语言特色,揣摩文中比喻、衬托等修辞方法的表达效果。
二、教学重点1、掌握组织材料的顺序和方法,可以比喻、映衬等表现手法为讲析重点,学习运用贴切、鲜明、生动的语言写景状物。
2、培养热爱祖国边疆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1、学习如何按照一定的顺序把材料组织得井井有条;2、体会并学习使用绚丽多彩的语言风格。
四、课前准备学生借助课前“阅读提示”充分预习,借助工具书正字正音和解词,收集相关资料,初步了解课文的写景状物顺序和特点。
教师制作演示课件,附配乐课文朗诵。
五、课时安排:1——2课时六、学习过程:(一)用设境式教学导语引入新课同学们,江南的山水、溶洞真实奇妙无比,引人入胜,每当想到那奔腾咆哮、一泻千里的长江黄河,那千姿百态、气势雄伟的三山五岳,一股民族自豪感便油然而生。
北国的天山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云:“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清代诗人洪亮吉也有诗云:“地脉至此断,天山已包天。
日月何处栖,总挂青松巅。
”现代散文家汪曾祺也在《早发乌苏望天山》一诗中赞道:“苍苍浮紫气,天山真雄伟。
陵谷分阴阳,不假皴擦美。
初阳照积雪,色如胭脂水。
”这些名诗人笔下的“天山”令人神往。
著名作家碧野描写天山绵亘数千里,地域广袤,景物丰美。
那就让我们随同《七月的天山》的作者碧野一同走进天山里去看一看、游一游吧!(二)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1、读课题,学生利用资料介绍天山,教师演示课件,小结:(演示)天山:亚洲中部的大山系,横贯新疆中部,西端伸入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全长2500千米,宽250~300千米。
平均海拔约5000米,最高峰托木尔峰海拔为7435.3米,峰顶白雪皑皑。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2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2篇(一)主题:七月的天山目标:1. 了解天山的地理和文化特点;2. 探索天山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3. 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环保意识。
学习活动:活动1:地理与文化特点介绍(课堂讲解)教师通过图片和地理资料,向学生介绍天山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
同时,简要介绍天山的文化背景、民俗传统等。
活动2:自然景观探索之旅(户外实地考察)学生分组进行自然景观探索之旅,选择一个天山的著名景点进行实地考察。
学生需要记录景点的特点、植被、动物等信息,并制作一份简单的考察报告。
活动3:环保意识培养(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进行环保意识培养活动。
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与天山相关的环保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并设计海报或宣传文案,以提升公众对环保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活动4:汇报与分享(班级大会)每个小组汇报他们的调查研究和解决方案,并与全班分享。
学生还可以展示他们在实地考察中记录的照片和报告。
班级可以投票选择最具创意和实用性的解决方案,并鼓励学生实际行动起来。
评估方式:1. 参与度: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2. 调查报告:学生的考察报告和解决方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3. 汇报与分享:学生的汇报能力和分享时展示的照片和报告的质量。
补充说明:1. 学生在实地考察时,应注意安全和环境保护,不可随意破坏自然环境和动植物。
2. 活动中可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如地理、生物、文化等,以提升综合学习效果。
3. 活动可以结合电子设备或多媒体展示,以增加趣味性和视听效果。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精选2篇(二)七月在天山教学的经历让我有很多反思。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方式和需求,作为教师,我应该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来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够充分理解和掌握知识。
其次,我也意识到了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在天山教学中,由于条件有限,我不得不面临资源匮乏的问题。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7篇)《七月的天山》优秀教学设计篇一内容简介:《七月的天山》是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组的一篇略读课文。
本组课文描写祖国的大好河山,多姿多彩。
本课教学宜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自读自悟。
通过自读、品读、美读、想象,体会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同时感悟文章优美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积累语言。
3、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夏天独特的美景,受到美的熏陶和情的感染。
课前准备制作介绍天山美景的多幅图片及相应文字的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一、课前感悟1、师:在上课之前,老师先送你们一份礼物,希望你们在欣赏这份礼物的时候仔细观察,用心感受。
请看大屏幕(课件出示)2、欣赏天山美景(图片配音乐:新疆好)二、悟中体味师:课前,我们一起欣赏了美丽的天山风景图,你有什么感受?生1:美!师:一个简单的“美”字却概括出了天山的特点。
生2:我仿佛置身于天山之中。
师:用流畅的语言说出了自己的感受。
生3:真是美不胜收!师:你的词汇真丰富,不但理解了这个词语的意思,还学会了恰如其分地运用它,不简单。
……三、回顾单元训练重点1、寻找本单元课文的共同特点:师:同学们,时间过得可真快!我们第一单元的课文马上就要学完了,请同学们想一想,本单元的文章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是什么?生: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写景的'(以写景为主)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块儿来学习本单元的最后一篇写景的文章,它就是——七月的天山(板书,齐读课题)师: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我们中、高年级的语文教材有一个特点,那就是每个单元都有一个训练的重点,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本单元的训练重点是什么?生:阅读下面的课文,与作者做一次愉快的旅行,去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去体会作者对山山水水的热爱之情,并体会作者是怎样用优美词句表达情意的。
师:请同学们一起来看大屏幕(齐读单元训练重点),大家尤其要注意老师用红色标出的这句话。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借助教学设计可以让教学工作更加有效地进行。
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七月的天山》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新词。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思,进行旁批。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优美语句并积累。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批读。
教学准备有关天山的地理位置及特点介绍的资料。
教学课时1~2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你们去过新疆吗?去过新疆的天山吗?今天,让我们循着作家碧野的笔触,去感受天山七月的美景。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学生自由读文。
三、引导深入学习1.按照课后第2题的要求,边读边思边批。
要点预设:作者写了7月天山的哪些景物?给你留下什么样的印象?如: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水。
这段描写,让我们仿佛走进了一个寂静的清凉世界。
不仅寂静,而且充满生机。
作者笔下的天山之夏及其景物,是那么独特,那么令人神往。
作者是如何具体、形象地描绘这一景物的呢?(不仅仔细观察眼前的景物,而且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运用确切的比喻,把天山的景物形象地描绘出来。
)哪些想象和比喻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如:作者把雪峰比喻为白缎子,雪峰间的云影比作是银灰色的花朵,整个雪峰就变成像一块绣着花的白缎子,多么漂亮!作者把从峭壁断崖上泻下来的雪水比作银链,既写出了雪水的样子,又写出了它的光亮,多么生动!作者还把溪流抛起的浪花比作是盛开的白莲花,浪花像玲珑剔透的珠子,那么的美,流露了作者的喜爱之情。
)生动形象的比喻能把所见的景物变得栩栩如生,让读者有亲临其境的感觉。
除了比喻外,还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去揣摩、欣赏?(作者用词巧妙,如一开头写炎暑被远远地抛在后边这个抛字,写雪水流下时用飞泻这个词,让人感到雪水流下时很有气势。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时,层次非常清楚,从蓝天到雪峰,接着写融化的雪水,最后写雪水汇成的溪流从上到下,很有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月的天山
教材分析
本文节选自《天山景物记》,作者碧野。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
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
山终年积雪,盛夏,戈壁滩上虽然炎暑逼人,但一进入天山,便凉爽宜人,则
是另一番天地了。
作者用抒情的笔调,浓墨重彩描绘了天山夏天的奇异风光。
这里的夏天有着秋天般的凉爽,春天般的魅力。
作者正是抓住了天山的地方特色,
写出了独具丰韵的天山之夏。
用移步换景的方法展示了天山景物三个不同的方面:一是从高到低,由远及近,运用形象的比喻,依次描绘了天山的雪峰、雪水和雪水汇成的溪流。
二是描绘了天山密林幽静的美景;三是描写天山深处的景象。
作者就是这样重点从天山的水、树、花三个方面展示了天山的景物。
整篇文章的字里行间流淌着大自然的美,洋溢着作者的赞美之情。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认识 8 个生字。
能借助字典和联系上下文,读懂词句的意思,积累佳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理解课文,能说出天山景物的特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从作者的字里行间感受天山的美景,从中受到美的熏陶。
学情分析:这篇文章属于略读课文,但文章的语言、内容都很美,很深,读起
来不会很流畅,因此,要加强指导。
学生不仅仅会读,更要学习作者移步换景的
写作方法,积累文章的语言,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学以致用。
教法与学法:自能读书与教师指导相结合,读法与写法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析题导入
师:( 板书“七月” ) 看到“七月”以同学们的生活经验,大家联想了什么?
(我想到了烈日当头。
我想到了暑假的酷热。
)
师:是啊,在我们这里骄阳似火、酷暑难耐的时候,有一个地方却清新凉
爽如秋天,姹紫嫣红如春天,知道老师说的是什么地方吗?(师板书“天山”)七月的天山也就是天山之夏。
夏天暑气袭人,而在天山却像秋天一样凉爽,
这是为什么呢?随机 PPT出示简介天山资料。
(天山是我国西北边疆的一条大山脉,连绵几千里,横亘塔里木盆地和准噶
尔盆地之间,把广阔的新疆分为南北两半。
天山终年积雪,盛夏景色宜人。
)让我们一起走进七月的天山,一睹它的风采。
PPT出示天山图片。
二、我们一起欣赏了天山的图片,你有什么感受呢?学习课文之前,我们要
明确这节课我们应明确我们的学习目标, PPT出示目标。
三、按自学提示,初读感知。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思考作者的叙述顺序和描写的景物是怎样的?在读的过程
中请注意作者的游览顺序,并用“——”画出表示游览顺序的词语。
学生找每个自然段的过渡句,提取每段中的关键词语,进行总结:“ 进入天山,再往里走,走进天山深处”
师:其实这既是作者的游览顺序,也是本篇文章的写作顺序,作者移步换景,用简练而形象的笔触描绘了天山景物。
它们分别在课文的哪几个自然段?(2、3、4)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的 2、3、4 自然段,也就是这篇文章的重点段。
请同学们来看阅读提示。
(课件出示)
四、品读感悟,领会表达。
阅读提示一:
默读课文 2、3、4 自然段,独立思考,每段重点写了哪种景物?
(天山的景物很多,碧野先生却重点抓住了天山的水、树、花这三种景物来具体
描写,而且十分讲究写景的顺序,写出了景物的变化,显得繁而不杂。
)
品读感悟优美语句(完成阅读提示 2 的要求)
阅读提示二:
自由朗读课文,画出优美语句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2、3、4 自然段,画出文中你
最喜欢的语句,再来说说喜欢的理由,然后和同桌交流。
1、第二自然段哪些句子给你留下的印象最为深刻?学生批注词句交流①蓝
天衬着高耸的巨大的雪峰,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彩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
银灰色的花。
(从修辞的角度来欣赏的,就这一句,谁还有不同的感受?高耸,
巨大,写出了山峰的高长、雄伟)
②融化的雪水,从高悬的山涧,从峭壁断崖上飞泻下来,像千百条闪耀的
银链,在山脚下汇成冲激的溪流,浪花往上抛,形成千万朵盛开的白莲。
(两个“从”字,一个“飞泻”,写出了雪水流动的磅礴气势,“像千百
条闪耀的银链”写出雪水动人的姿色,多像细长的闪闪发光的银链;溪流抛起
的浪花就像千万朵盛开的白莲,这又是多么确切形象的比喻。
)
③在这个时候,饮马溪边,你骑在马上,可以俯视阳光到的清澈的水底,在
五彩斑斓的溪水和石子之间,鱼群闪闪的鳞光映着雪水清流给寂静的天山增添了
无限的生机。
(水清澈,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独特美)
2、天山密林和野花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找出喜欢的句子,做批注谈体
会。
(1)沿着白皑皑群峰的雪线以下,是蜿蜒无尽的翠绿的原始森林,密密的
塔松像撑开的巨伞,重重叠叠的枝丫,漏下斑斑点点细碎的日影。
(“白皑皑”写出了雪峰终年积雪,“蜿蜒无尽”是说原始森林连绵不断,“重重叠叠”说明了枝叶的茂密,在这样的密林中,阳光只能是“漏”下,这
里不用“照”字而用“漏”字与“细碎的日影”相照应。
作者精确的用词,把
天山的特有风光逼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
)
(2)野花五彩缤纷,像 ,, 像,, 像,,
(三个形象的比喻,写出了花的繁多,花的绚烂,花的优美之极。
)
(3)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显得格外精神。
(一说“矫健”,一说“精神”,用词富有变化,一个“浮”字形象地写出
花之多,人就像置身在花的海洋之中。
)
4、总结,读悟第 5 自然段
师:这就是七月的天山,不是春天却胜似春天,难怪作者会慨叹(齐读第 5 自然段),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时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
边繁花呢?
这篇课文作者抓住了重点景物,用优美的语言进行具体描写,表达了对天山的热爱和赞美。
如果有机会,希望你们也能在七月骑马上天山。
六、作业
摘抄自己喜欢的句段。
七、板书设计
4* 七月的天山
雪峰像白缎
初进天山水雪水像银链、白莲、小溪、清澈鱼欢
移步换景往里走树像巨伞幽静像锦缎
走进天山深处花五彩缤纷像霞光、像彩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