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心理健康《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学会保护自己,健康成长》安全主题策划教案

作为教师,我们的使命之一便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安全是成长的前提之一,保护自己更是安全的重要一环。
为了引导学生切实掌握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技能,我制定了以下安全主题策划教案,希望能对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提供一些参考。
一、教学目标1.学会如何避免人身伤害。
2.认识不良行为,规避不良行为风险。
3.掌握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
4.能够运用心理保护策略,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二、教学内容1.安全意识的引导在教育学生自我保护的过程中,开展安全意识的引导非常重要。
我们可以通过读故事、观看宣传片等形式,向学生呈现安全事件背后的故事,加深学生的安全意识。
2.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知识介绍针对学生常见的安全问题,我们可以介绍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
比如,在防火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我爱消防》等多媒体教材,让学生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如何应对火灾等内容;在交通安全方面,我们可以教授行人闯红灯等危险行为的后果及防范措施等。
3.自我保护技巧培养自我保护技巧对于每个人都至关重要,尤其是对于学生来说更是如此。
我们可以教授学生如何应对不良行为等安全问题,掌握对策和技巧。
比如,在遇到陌生人拦路时,教育学生要远离陌生人,保持冷静。
4.心理保护策略的训练安全问题不仅是实体上的,还包括心理上的。
学生必须掌握正确的心理保护策略,才能做到真正的自我保护。
我们可以通过游戏、角色扮演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压力。
三、教学方法1.讲课对话法在讲解防火、防盗、交通安全等知识时,我们可以采用讲课对话法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通过幽默有趣的方式奖励那些认真听讲的学生,使得学生能够自主进行思考和互动,丰富学习体验。
2.游戏教学法游戏教学法是一种高效的安全教育方法。
我们可以利用安全拍卖会、现场模拟训练、模拟演习等游戏形式,让学生在游戏中自主实践,增强了解核心概念和学习技能的能力。
四、教学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参与观察、互动评价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小学心理教案保护自己

小学心理教案保护自己
年级:小学四年级
课时:1课时
教材:《健康成长》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危险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自我保护方法。
3. 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教学内容:
1. 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
2.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 实际操作演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通过讲解发生在校园里的安全事故案例,引起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激发学生学习自我保护的兴趣。
二、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10分钟)
1. 教师讲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如:遵守交通规则、不跟陌生人走、防火防盗等。
2.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
三、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
1. 教师讲解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如:遇到陌生人敲门如何应对、遇到火灾如何逃生等。
2.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总结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四、实际操作演练(15分钟)
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演练,如:模拟火灾逃生、模拟陌生人敲门等。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自我保护的知识。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际操作演练中的收获,反思自己在生活中如何做到自我保护。
教学评价:
1. 学生对自我保护的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际操作演练中的表现。
3. 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视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最新心理健康《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

【心理健康教育】《学会自我保护》教学设计【课标分析】《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提高中小学生心理素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是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小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需要,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定位是:使学生学会学习和生活,正确认识自我,提高自主自助和自我教育能力,增强调控情绪、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对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科学有效的心理辅导,及时给予必要的危机干预,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中,对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要求是: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和技能。
其重点是认识自我、学会学习、人际交往、情绪调适、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内容。
【教学目标】基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和学生情况,《学会自我保护》一课,我确定的教学目标是:1.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知道身体的隐私部位。
知道在保护好自己的隐私部位的同时,也不能侵犯别人的隐私部位,即使闹着玩也不行。
2.认识什么是性侵害,怎样分辨性侵害,如何防范性侵害。
3.知道如果遭遇性侵害,应该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如何正确自助和求助。
【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2、3【学情分析】小学三至五年级学生的性心理是从男生、女生的区别以及男生、女生的交往行为开始的。
这个年段的学生性别意识还不太强烈,对自己的身体界限和别人的身体界限没有足够的认识,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有时也会做出让别人反感的行为,造成同学之间的冲突或误会。
在异性成人面前,更是没有基本的自我防范意识,容易受到身体或心理的伤害。
《学会自我保护》这一课程正是基于这个年龄段学生的成长需要而开设,引导学生知道身体的隐私部位,认识性侵害,知道怎样分辨性侵害、如何防范性侵害,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促进他们健康成长。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保护自己,远离危险

小学安全教育教案:保护自己,远离危险一、活动目标:通过安全知识的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其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2. 人身安全教育3. 食品安全教育4. 交通安全教育5. 火灾安全教育三、教学活动:1. 引入活动(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近期发生的一些意外事件,让学生讨论事件的发生原因和避免该事件发生的方法。
(2) 让学生观看有关安全教育的宣传片或幻灯片,以增强对安全教育的重视。
2. 正式教学活动(1) 生活中常见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通过PPT和教师口头说明的方式,让学生了解生活中的常见安全隐患,如电器安全使用、水电气安全、窗户安全等,以及如何避免这些意外事件的发生。
(2) 人身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什么是陌生人,如何避免被掳走。
让学生知道要小心男女拐者、交通事故等,教导学生如何应对和避免这些安全问题。
通过模拟情景教学,让学生亲身体验这些情况,了解并记忆如何行动才是最正确的行为。
(3) 食品安全教育通过简略了解食品中可能出现的有害物质、保质期等来提高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从而保护身体健康。
(4) 交通安全教育讲解学生如何在马路上正确行走,警告学生不要乱穿马路、跑道车道以及不要在车附近玩耍等。
告诫学生要乘坐交通工具时,一定要远离车门等开放部分,防止发生意外。
帮助学生记忆交通规则并且开展相关列活动,如:模拟过马路,好像真的过马路一样,让学生亲身感受安全行走所起的关键作用;让学生画出交通标志、交通标示等等,培养学生对平安交通的体验。
(5) 火灾安全教育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火灾中逃生,掌握火灾逃生的基本技能。
教导学生如何正确地使用灭火器等灭火设备,以及应急救灾。
可以尝试让学生参观消防站,了解相关消防设备以及消防员的工作困难;或者请几名专业人员来现场讲解。
3. 活动评价(1)在活动中,学生能够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懂得如何避免和应对突发情况。
自我保护安全教案小学生

自我保护安全教案小学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自我保护安全的知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不安全的情况,所以学会自我保护是非常重要的。
首先,我们要养成随时注意周围环境的习惯。
无论是在家里、学校还是外出,都要保持警惕,留心周围的人和事物。
发现有可疑的情况或人员时,要及时报告老师、家长或者警察叔叔阿姨。
其次,我们要学会拒绝陌生人的接触。
不要随便和陌生人交谈或者跟随他们去其他地方,更不要轻易接受他们送的东西。
如果被陌生人骚扰或者要求帮助,要学会大声呼救并寻求周围成年人的帮助。
此外,我们还要学会辨别什么是安全的地方。
比如说,街上有很多人的地方通常比较安全。
遇到危险时,可以选择跑到人多的地方寻求帮助。
另外,学会记住自己的家庭住址和家长的电话号码,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及时与家长联系。
最后,记得和家人或者老师多交流,告诉他们自己的所见所闻,不要独自一人处理问题。
保持和家长老师的良好沟通,他们会给你最好的保护和指导。
希望大家能牢记这些自我保护的小贴士,让我们每个人都能在安全中快乐成长!谢谢大家。
自我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特别是作为小学生,我们更需要关注和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意外或者危险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呢?首先,我们要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不要随便告诉陌生人自己的家庭住址、联系方式以及家庭情况,因为这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危险。
如果陌生人问起这些问题,我们要学会拒绝,并尽快离开。
其次,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在上学或者外出游玩的时候,要注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时要走人行横道,并且要牢记车辆和自行车会忽然出现的可能性,保持警惕。
另外,我们要学会处理紧急情况。
如果迷路了或者遇到陌生人骚扰,要及时寻求帮助。
可以找警察叔叔、商店老板、家长或者其他成年人寻求帮助,不要怕麻烦或者害怕,保护自己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
最后,和大家分享一个简单的自我保护方法——“想要保护自己,要有自信,要有勇气,要有耐心。
怎样才能自我保护?——小学二年级思想品德教案

如何做好自我保护?作为一个小学二年级的学生,有许多需要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和技能。
其中,自我保护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它几乎涉及到我们的生命安全、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等多个方面。
怎样才能自我保护呢?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
一、学会报警和求助如果遇到了危险或遭到了施暴,应该第一时间报警或求助,把情况告知家长、老师或警察等有关人员,并且按照相关规定操作。
报警和求助是自我保护的第一步,尤其是在遇到意外或紧急情况时,及时有效地求助可以很大程度上减轻伤害或危险。
二、学会防范意外事故意外事故常常是在我们不经意间发生的,如交通事故、火灾、溺水、雷击等。
我们应该在生活中时刻注意安全,着装合适、佩戴正确、交通规则遵守、不私自冒险等都是防范意外事故的基本方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利用媒体、讲座等途径,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和知识,防范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学会自我保护技能在生活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自我保护技能,来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例如,学习简单的防身术或使用警报器等,这些自我保护技能都可以在紧急情况下提高我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防护工具或装备,如头盔、护肘、护膝等防护器材等,这些防护工具可以为我们的安全提供更强有力的保障。
四、培养敢于说“不”的能力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无关紧要但不良的事情,如冒险、玩忽职守、赌博等。
我们要敢于做出自己的选择和判断,尽可能避免参与无谓的冒险和不良行为。
同时,我们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培养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行动,保护我们自己的人身、财产和尊严。
自我保护是每个人应该重视的事情,无论我们身处何时何地,都要时刻保持警觉,提醒自己注意安全,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和损失。
只有这样,才能做好自我保护,保障我们生命、幸福和和谐的未来。
小学心理健康《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学校: **小学教师: ***联系方式: *联系电话: *《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一、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3、课时:一课时4、学生课前准备:(1)自由组合小组,以访问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的来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2)观察我们上学所经过的马路,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二、教学课题学会保护自己三、教材分析知识目标:(1)知道趋利避害的重要性。
(2)学会具体情景下的自护方法。
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保持适当的警觉,掌握一定的自护技巧,于是机智灵活,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各种侵害。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逐步提高自护应急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学准备1、把活动区中的各种情况编成几个小品进行表演。
2、自由组合小组,以访问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的来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心理教育要围绕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教育,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案例、咨询台和活动区的内容确定教育活动内容,课前给学生创设课外平台让学生走进社会,收集材料。
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与分享。
六、教学过程一、播放视频导入(各种交通事故监控摄像)1、刚才看完了这些视频片断,可以知道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危险,请大家观看视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遇见活听说过的危险事情。
以上事例可以证明,人们对“生命重于泰山”这句话认识理解得还远远不够。
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师板书:学会保护自己)二、新授1、师讲小芳遇险的故事,出示课件,分小组交流。
听完后,小组讨论,小芳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芳,你会怎样做?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启发?请学生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学会保护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学会保护自己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引言在当今社会,心理健康问题已经成为一种全球性的挑战。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心理健康问题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尤其是在青少年中,心理健康问题愈发严重。
因此,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心理健康,我们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认识心理健康问题1.什么是心理健康问题?心理健康问题是指由于外界环境、生活压力等因素引起的心理不适,包括焦虑、抑郁、恐惧、烦躁等各种负面情绪。
2.心理健康问题的危害心理健康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和调整,会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不良影响,甚至严重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
3.心理健康问题的常见原因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生活压力、情绪失控、人际关系、学业压力等因素。
三、重视心理健康教育1.学校应该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场所,应该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对心理健康问题的认识和防范能力。
2.家庭也应该重视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是学生的温暖港湾,也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第一课堂。
家长应该加强对孩子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
四、学会保护自己心理健康的方法1.学会积极应对压力学生应该学会适当地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压力,避免因为压力过大而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2.学会调节情绪学生应该学会调节自己的情绪,遇到困难和挫折时,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面对,不要因为一点小事就情绪失控。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学生应该学会和同学、老师、家人等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避免因为人际关系的问题导致心理健康问题的发生。
4.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学生应该注重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包括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作息时间、适当的运动等,来保持自己的身心健康。
五、应急处理心理健康问题1.学会向老师、家长等求助如果学生发现自己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应该学会及时向老师、家长等求助,寻求专业帮助。
儿童安全教育教案: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儿童安全教育教案: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孩子们的生活方式也在不断地变化,而随之而来的是对于孩子的安全保护成为了家长和学校越来越重要的责任。
在这样的背景下,儿童安全教育越来越受到我们的关注。
我们应该教孩子如何防范自己,让他们学会保护自己。
一、教育孩子保护自己的重要性1、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孩子们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与其他孩子打闹,但很难预测什么时候会出现危险,在孩子们之间的游戏中,一些不良行为也极有可能出现。
我们应该告诉孩子,当他们感到不安或者不舒服的时候,可以自己采取措施保护自己。
同时,还要给孩子详细地讲解如何避免交通事故、避免碰触危险的物品等。
让孩子在正确认识自我保护意识的同时,意识到保护自我的重要性。
2、保护自己的情感安全在孩子的内心中,情感安全同样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应该教导孩子如何在面对欺负、伤害、挑衅等情况中,运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应对。
同时我们还要告诉孩子,当他们感到困难、不舒服的时候,可以找到自己信任的大人和同伴去倾诉。
3、培养孩子的依靠能力,家长、老师和朋友对孩子们的能力和信心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教给孩子如何更好地与他人沟通,如何交流,如何处理不同的情况以及如何与重要人物建立健康的联系。
二、儿童安全教育的内容和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他们所认识的东西,所接触的事物和情况会越来越多,我们需要在儿童安全教育中加入更加具体的内容。
例如:1、交通安全教育(1)需要交通标志;(2)如何穿过马路;(3)火车、公交车等交通工具的注意事项;(4)对于遇到交通事故的应急处置方法。
2、网络安全教育(1)上网时的行为规范,不浏览不安全、不良网站;(2)保护个人信息的重要性;(3)如何防止电脑中毒、如何及时升级安装等。
3、生活安全教育(1)应该如何使用一些食品、药品等;(2)切勿在不安全的环境下单独留守;(3)如何避免火灾等突发事件的发生以及急救技巧。
教育孩子是一件很有创意的事情,我们可以在生活中与孩子们分享一些生动有趣的活动,让他们能够安心享受游戏,同时,还能牢记作为安全保护的基本规则。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20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教案(精选10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珍爱生命教案篇1教学目标:通过教学,让学生体会生命的可贵,从而真爱生命,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通过对生命的感受,体会到我们应该真爱生命,因为生命是顽强的,同时也是脆弱的。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是一个较抽象的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形象、具体的素材,使学生产生这种心理共鸣。
教学过程:【导入】多媒体播放一段有关春天的录像(无声录像)提问:(1)录像反映了哪一个季节?你从哪儿看出的?(2)这是一段很美的景色,很遗憾没有声音,你能不能为这段录像配一段解说词,表达出你对春的感受?(3)为什么你会对春天有如此的感受?在春天里,我们感受到万物欣欣向荣,世界充满无穷的希望,世界因生命的存在而变的如此生动和精彩。
(板书)世界因生命而精彩我们生活的世界是如何构成的我们生活的世界就是由这些丰富多彩的生命构成的。
(板书)1、多彩的生命构成了缤纷的世界情景一、有一个生了重病的人,万念俱灰,后来他发现只对窗口的一颗树,秋风不断吹落了树叶,他认为当树上的最后一片树叶落下时,自己的生命也该完结了,可树上一直都有一片树叶,于是他鼓起活下去的勇气。
提问:(1)为什么,一个重病患者会因为一片树叶而鼓起生的勇气?(2)我们周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生命体,如动物、植物,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3)你曾经被哪一种生命体感动过吗?事例:在非洲草原的旱季来临时,即将干涸的小河里有一条小鱼,为了求生,它努力挣扎希望到临近的水源中,对人而言这个距离虽然近在咫尺,但对小鱼而言却需费尽所有力气,并随时要经受蚂蚁的袭击。
小鱼最终跳到了清凉的河水里。
提问:当你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有什么感想?在我们周围存在的这些动植物的生命力是非常顽强的,那是不是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保持顽强的生命力?情景二:阅读书25页关于水母的材料。
提问:(1)主人公是真的爱水母吗?(2)仔细阅读水母生活的条件,分析水母死亡原因?说明了什么?生命是顽强的,同时又是脆弱的,有时我们一个不经意的行为,就可能对生命造成伤害。
青春期自我保护 (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

青春期自我保护(教学设计)通用版心理健康教育六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概念;2.掌握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2.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预防青春期常见问题的出现。
情感目标1.给学生提供正能量的教育,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2.增进学生对自己的了解,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二、教学内容1. 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概念(1)什么是青春期自我保护青春期自我保护是指在青春期期间,为了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和应对潜在的安全隐患,避免意外伤害和精神压力。
(2)青春期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在青春期,由于身体和心理方面的变化,孩子面临着很多的安全问题,例如:意外伤害、交通事故、性侵犯等。
因此,孩子需要掌握一些有效的自我保护方法,避免遭受伤害。
2. 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1)与陌生人保持距离在生活中,遇到陌生人不应轻易接近和交谈,应保持一定的距离,排除陌生人对自己的威胁;若有人拦住,应及时报警求救。
(2)远离危险场所危险场所指各种危险隐患携带者活动较为集中的地方,如:荒地、矿区、电站、机器及设备等,家长和老师需要提醒孩子远离这些危险场所。
(3)遵守规则和守则生活中有很多规则和守则,如交通规则、消防规定、食品卫生等,我们要遵守这些规定,做到依法顺序,为自己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
(4)保护个人信息在互联网时代,个人信息越来越容易被泄露,遇到这种情况,孩子应该及时报告家长并尽快向公安机关报案,做到有效保护个人隐私。
(5)学会自卫技巧学生需要具备一定的自卫技巧,如说“不”、“闪”、“喊”、“跑”等,需要在默认条件下学习这些技巧并把这些技巧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自我安慰和心理调节在生活中,我们面临各种问题,有时会感到压力重重,这时候,学生需要学会自我安慰,并进行心理调节,缓解压力。
三、教学方法1. 图片展示法教师利用图片展示青春期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这些方法和技巧;2. 视频教学法通过展示一些视频,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青春期自我保护的知识和方法;3. 数字化教学法通过数字化教具,可以让学生在视觉呈现上更加严谨、直观和生动。
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育》第16课《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鼓励被欺凌学生表达出来,同时引导大家关注、体谅被欺凌的孩子,营造积极良好的班级氛围。
2.通过活动学习面对欺凌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通过活动,鼓励被欺凌学生表达出来,同时引导大家关注、体谅被欺凌的孩子,营造积极良好的班级氛围。
2.通过活动学习面对欺凌保护自己的方法。
教学流程:一、热身游戏:“声东击西”1.准备:同桌相对而立,保持一个全臂的距离。
2.听到开始的口令,可以左右手并用去拉对方的手(仅限于手和手臂),同时要躲避对方的拉扯。
3.被对方先拉动,或者自己没站稳的算输。
教师:玩了这个游戏有什么感受?提示:心情很愉快,但是也感觉到担心,害怕跌倒,也害怕对方抓到自己。
要巧妙地声东击西,保护好自己的安全。
二、故事会本课的故事会是一个导入的环节,让学生关注体谅被欺凌的孩子,关注身边的欺凌现象,引入本课的主题,面对欺凌现象,学会保护自己。
教师:平时小朋友听故事常常都会很开心,但是今天老师要讲的这个故事,你们听起来可能并不轻松。
小朋友们边听边思考,你能体谅故事里那个孩子的苦恼吗?教师:故事讲完了,你们理解小明为什么烦恼吗?提示:小明遇到了校园欺凌。
教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小明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遇到校园欺凌如何保护自己。
我们可以帮助自己,帮助小明。
提示:老师讲故事可以丰富故事内容,隐含小明受欺凌的原因,比如内向、胆小、朋友不多;穿戴比较时髦抢眼;花钱大手大脚,比较招摇。
三、聊天室:说一说1.讲讲自己被别人欺负的事交流的目的是要让学生引起重视,校园欺凌在现实生活中不可小视。
教师:校园欺凌在现实生活中屡有发生,你知道校园里发生的什么样的行为属于欺凌?提示:帮助孩子认清事实很重要,不能夸大不能化小。
对于没有是非判断能力的小孩子,因为没有生活经验帮他去判断这件事,是被别人欺负还是孩子们的打闹?所以,孩子交流时,要帮助孩子判断是否遭遇了校园欺凌。
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自我保护 通用版

标题: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学会自我保护通用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2. 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3. 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策略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我保护的故事,引发学生对自我保护的关注和兴趣。
2. 自我保护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明白每个人都有保护自己的责任。
3. 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如遇到火灾、地震等紧急情况时的应对措施。
4. 遇到危险时的应对策略:通过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方式,让学生学会在遇到危险时如何冷静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
5. 总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时刻保持警惕,学会自我保护。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基本方法。
2. 情景模拟法: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自我保护。
3.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危险情况,以及如何应对。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保护重要性的认识程度。
2. 学生掌握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3. 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六、教学建议1. 家长和学校要共同关注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
2. 定期组织安全演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鼓励学生在遇到危险时勇敢求助,寻求帮助。
总之,学会自我保护是每个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希望学生能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遇到危险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的安全。
重点关注的细节: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补充和说明:在五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中,基本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是一个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这是因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危险情况,如火灾、地震、交通事故等,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他们在危险面前保持冷静,采取正确的行动,保护自己的安全。
学会自我保护 教案 教学设计

学会自我保护教案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 提高学生面对危险时的应变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章:认识自我保护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的定义:自我保护是指个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自身的安全和权益不受损害,采取的各种预防措施和应对行为。
2.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自我保护对于个人来说至关重要,它关系到我们的生命安全、财产安全和个人权益的保障。
三、教学活动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我保护的意义。
2. 讲解:教师详细讲解自我保护的定义和重要性。
3. 讨论: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自我保护场景,分享彼此的经验和见解。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第二章:学会自我保护方法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自我保护方法应对危险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自我保护方法:避开危险、寻求帮助、自我防御等。
2. 自我保护技巧:紧急呼救、逃生技巧、自我保护动作等。
三、教学活动1. 讲解:教师讲解具体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2. 演示:教师进行自我保护方法的演示。
3.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运用所学到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并在下一节课分享。
第三章:提高应变能力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应变能力的含义。
2. 培养学生提高应变能力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1. 应变能力的含义:应变能力是指个人在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并采取有效措施的能力。
2. 提高应变能力的方法:观察力训练、思维训练、实践锻炼等。
1. 讲解:教师讲解应变能力的含义和提高应变能力的方法。
2. 游戏:设计相关游戏,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
小学生如何自我保护教案

小学生是一个比较特殊的人群,他们处在成长的关键期,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和照顾。
同时,小学生身处于社会中,面临着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如交通事故、溺水、火灾、电击、饮食中毒等等。
小学生必须学会如何自我保护,这不仅需要家长和老师的教育和引导,也需要学生本人的自我积累和学习。
本篇文章将从小学生自我保护的必要性、自我保护的方法和自我保护的注意事项三个部分着手,结合具体的教学案例,为大家讲述小学生如何自我保护。
一、小学生自我保护的必要性小学生之需要学会自我保护,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完全独立的能力,不能完全依靠自己生活和学习。
面对各种可能的安全隐患,如果他们不具备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就会很容易陷入危险,受到伤害。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小学生身处的环境和社会关系也发生了变化,他们面临的困难和危险也更加复杂和危险。
小学生必须学会自我保护,才能更好地应对各种可能的挑战。
二、小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1.学会交通安全知识小学生是一个很有活力和好奇心的群体,他们经常出门走动,与此同时也会面临着很多的交通安全风险。
学习交通安全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比如,学习如何正确地过马路,如何识别交通信号灯的指示,如何遵守交通规则等等。
这些知识可以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引导和教育来学习。
2.学会游泳和防溺水小学生在夏季去游泳池或是去海边玩耍时,防溺水措施非常重要。
他们应该掌握基本的游泳技能,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了解水性,了解如何识别可能的水深和流速,如何扶持救助他人等等。
3.学会防火知识火灾是一种很常见的安全事故,在小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也不时会发生。
学习如何预防火灾、如何正确地使用电器、如何逃生等知识,可以帮助小学生在发生火灾时保持冷静,从而减少伤害和损失。
4.学会应急求助的方法小学生在遇到危险时,不能就此放弃希望,必须保持冷静、及时寻求帮助。
他们应该学会怎么求助、哪些人可以帮助自己、怎样报警、如何利用社交软件和电话等手段及时与家长和老师联系,以获得及时的帮助和支持。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案-11《学会自我保护》 北师大版

《学会自我保护》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安全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教授学生一些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教学重点:1. 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 学生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我保护的案例,引起学生对自我保护的关注。
2. 学生分享自己曾经遇到过的危险情况,讨论如何应对。
二、自主学习(10分钟)1.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2. 学生总结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三、课堂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
2. 教师举例说明如何应对不同的情况。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
2. 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讨论结果。
五、实践演练(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模拟演练,让学生实际操作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反思自己在自我保护方面的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学生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参与学校组织的自我保护主题活动。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要性的理解程度。
2. 学生遇到危险时冷静应对的能力。
3. 学生掌握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的情况。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
教学过程是整节课的核心环节,涉及到学生对于自我保护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以下对教学过程进行详细的补充和说明。
一、导入(5分钟)在这一环节,教师通过讲述一个关于自我保护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自我保护的关注。
案例可以选择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事例,如遇到陌生人的搭讪、网络安全等。
第十五课 保护好自己 教学设计-四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

第十五课保护好自己教学设计-四年级全一册小学心理健康(南大版)一、教学内容《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标准》四年级全一册“第15课:保护好自己”,旨在帮助学生认识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学习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护自己的身心健康。
本课内容涉及认识自我保护、防范侵害、应对紧急情况等方面,通过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技能和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帮助学生了解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增强防范意识。
3. 培养学生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能力,提高心理素质。
4.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关爱他人,共建和谐校园。
三、教学难点1. 帮助学生理解防范侵害的技巧和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2. 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多媒体设备:用于播放PPT、视频等教学资源。
2. 案例分析材料:用于引导学生分析、讨论。
3. 小组讨论表格:用于记录学生讨论成果。
4. 自我保护技能手册:用于学生课后自学和复习。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激发学生兴趣。
2. 讲解:讲解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分享防范侵害的经验和技巧。
5. 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6. 课后实践:布置课后实践作业,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六、板书设计1. 第十五课保护好自己2. 目录: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难点、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重点内容:自我保护的重要性、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应对紧急情况的方法七、作业设计1. 列举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安全问题,思考如何解决。
2. 制定个人防范侵害计划,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认知目标:让学生学会正确、全面地认识自我。
情感目标:建立良好的自我形象,对自己充满自信心。
行为目标: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塑造一个良好的自我。
活动重点:正确认识自我的优缺点,接纳自我。
活动难点: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相信自己,努力发展自己。
活动准备:一把小镜子,《相信自己》光碟一张。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1、小品小明拿着刚发下来的考试卷子,背者书包垂头丧气地说:“又是不及格!”这时小强从后面追上来,冲他一笑:“听说要开运动会了,你这个体育健将可要多报几项啊!”小明却无精打采地说:“那有什么用,跑得再快也是头脑简单,四肢发达!”2、思考引发动机,制造悬念,创设情境,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
(1)你认为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2)你想对小明说些什么?(3)通过这个小品你能明白什么?3、师:偶尔一两次考试不理想并不能说明什么,我们要全面、正确地认识自己。
二、活动主体1、小品《照镜子》大致内容:两位同学按要求闭上眼睛,老师用染红的手指点一位学生的鼻子,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鼻子”。
接着再点另一位同学的额头,问:“这是什么?”学生回答:“额头”。
学生回答的同时,颜色已染到他们的鼻子或额头上了,他们却全然不知。
然后让他们面向全班同学,同学们哄堂大笑,他们感到莫名其妙,最后老师把小镜子递到他们手里,他们这才发现真相。
(1)、思考:刚才的小品对你有什么启发?(2)、师:脸上的脏东西,别人看得清,自己却看不见,用小镜子一照,就看得清清楚楚了,让同学当一当这把小镜子,你会很快找出自己身上的优点和缺点。
2、同学眼中的我(1)学生自由找朋友,请这位同学说说他眼中的我有哪些优点或缺点。
(自由活动)(2)请几名学生说说听完之后的感受。
3、老师眼中的我(1)看看评价手册老师对你的评价(2)小组内说说感受(3)师:是的,只有把你身边的人或事当做一面镜子,才能采撷生活中的趣事,由此引发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学校: **小学
教师: ***
联系方式: *
联系电话: *
《学会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一、教案背景
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3、课时:一课时
4、学生课前准备:
(1)自由组合小组,以访问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的来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2)观察我们上学所经过的马路,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
二、教学课题
学会保护自己
三、教材分析
知识目标:(1)知道趋利避害的重要性。
(2)学会具体情景下的自护方法。
能力目标: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
情感目标:让学生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保持适当的警觉,掌握一定的自护技巧,于是机智灵活,才能最有效地保护自己不受各种侵害。
教学难点:通过活动,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逐步提高自护应急的能力。
教学重点: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使学生增强安全意识,掌握一定的自我保护方法。
四、教学准备
1、把活动区中的各种情况编成几个小品进行表演。
2、自由组合小组,以访问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的来掌握更多的自我保护的方法。
五、教学方法
心理教育要围绕学校的安全工作进行教育,让学生增强安全意识,学习安全知识,提高他们的应急能力,针对他们的年龄特点结合案例、咨询台和活动区的内容确定教育活动内容,课前给学生创设课外平台让学生走进社会,收集材料。
在课堂上互相交流与分享。
六、教学过程
一、播放视频导入
(各种交通事故监控摄像)
1、刚才看完了这些视频片断,可以知道生活中存在的各种危险,请大家观看视频谈一谈自己的感受。
(学生谈感受)
2、学生说一说生活中遇见活听说过的危险事情。
以上事例可以证明,人们对“生命重于泰山”这句话认识理解得还远远不够。
生命对我们来说,只有一次。
所以,我们从小就要树立安全意识,学会保护自己。
(师板书:学会保护自己)
二、新授
1、师讲小芳遇险的故事,出示课件,分小组交流。
听完后,小组讨论,小芳做得对吗?为什么?如果你是小芳,你会怎样做?从这个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有什么启发?
请学生说明一下自己的观点。
(师点拨总结并板书:有陌生人敲门,坚决不开)
2、出示小红被跟踪的图片
小组讨论交流,小红走在放学路上,突然发现有人跟踪,猜一猜小红会怎样做?讨论后,师出示图片
观察一下小红做得对吗?她为什么能脱离危险?学生回答,(师板书:遇事冷静、机智,想办法脱离危险)
3、课件出示撞车图片
学生观察,发现了什么,会产生什么后果?讨论交流后说一说。
(师小结并板书:超载的车辆不能坐)
联系乘坐校车学生的实际,说一说乘车时应注意些什么。
4、结合上述内容,师做简单小结。
三、活动与训练。
(一)小考场(课件出示问题)
1、和同学讨论一下,遇到下列情况时该怎么办?做出选择。
2、小组讨论:不认识的人询问你家中的情况应该怎样做?
3、说一说下列电话号码在什么情况下使用。
(二)课件出示图片,请学生将图片及其对应的含义连起来。
(三)课件呈现一系列图片,讨论一下在小朋友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行为及做法是否正确,会产生什么后果?学生各抒己见。
(师相应板书)
联系学校日常生活,应如何预防踩踏事故的发生。
四、师进行课堂小结。
七、板书设计
学会保护自己
陌生人敲门,坚决不开。
遇事要冷静、机智,想办法脱离危险。
超载车辆不能坐。
不到危险地方去玩。
走路要遵守交通规则。
八、教学反思
我上的这节《学会保护自己》心理健康教育辅导活动课,是针对学生较差的防范意识、模糊的辩识能力和脆弱的心理素质,并容易受伤害的主要因素,结合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