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子百家-孟子-性善论
性善论doc
孟子认为,性善可以通过每一个人都具有的普遍的心理活动加以验证。
既然这种心理活动是普遍的,因此性善就是有根据的,是出于人的本性、天性的,孟子称之为“良知”、“良能”。
《孟子·告子上》:“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公孙丑上》:“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
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
”《孟子·尽心上》:“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恻隐和羞恶是人的一种心理常态,孟子说“人皆有之”,即认为这种心理常态是人人具有的,无一例外,以此是带有普遍性的。
普遍存在的,也就是天然所固有的。
无一人能够例外,非个人能力所及,于是就成为一种绝对,一种极致。
所以孟子说性善“人皆有之”,又说“我固有之”。
孟子认为,这种人心所固有的心理常态就是仁义的萌芽之所,是仁义礼智的本原。
既然人是性善的,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充分施展人的这一性善本质,也就是如何依据性善而实践的问题了。
孟子认为,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是每一个人的作为都有善有不善,并非可以不加努力完全自动地依据本性去行善。
遵守性善的人,就是顺受其正,就得天之助,得人之心,就是正命,就得以成功。
不遵守性善的,就不得天助,不得人心,就非正命,就要逆天而亡。
有行之者,有不行之者,孟子学说最后的关键是聚焦在“取舍”一点上。
所以孟子说:“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强调一个“求”字。
孔子重“仁”,孟子重“义”。
“仁”与“义”虽然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二者在内涵上却是可以合为一体,重合为一的。
“仁”具体化就是“礼”,遵“礼”而行就是“义”。
孟子的人性论
孟子的人性論摘要:人性问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之一,孟子在激烈的争论中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人性本善”,从而为他所倡导的仁政学说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这也是他对人类的自信,是其乐观性格的表现。
本文从人性平等、人性有别于物性、善性可变、顺其性而长其义、从人性到仁政五个方面探讨了孟子的人性论,以便更深刻地理解其性善论思想。
一、人性平等———善孟子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生来就具有善的本质。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
人之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公孙丑上》)。
人都有不忍加恶于人之心,当人们看到小孩掉到井里的时候,每个人都会产生救的想法,在孟子看来没有同情心的人就不能算是人;没有羞耻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谦让心的人不能算是人;没有是非之心的人也不能算是人。
恻隐之心是仁的发端,羞恶之心是义的发端,辞让之心是礼的发端,是非之心是智的发端。
人生来就有这四种道德发端,就好比人生来就有四肢一般。
在此,孟子认为人皆有四心,将四心作为为人的标准,有四心就能做到仁、义、礼、智,也就能为善了,于是善是人与生俱来的。
在《告子上》中孟子有这样一段话“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孟子认为从人的天生本质来看,是可以为善的,这也就是他所谓的人性善良。
至于有些人做不善的事情,并不是他们天生本性如此,四心人人都有,有了四心也就可以做到仁、义、礼、智这些善的道德标准了。
所以说仁、义、礼、智并不是外界强加的,而是人本身就有的,不过不曾思考它罢了。
孟子把人这种与生俱来的善性称为“良知”、“良能”。
二、人性有别于物性告子曰:“生之谓性”、又说“食色,性也”。
(《告子上》)告子是以人的生理本能和欲望为性,他将人的自然本能、自然属性定义为人性,认为人性与物性是一致的,抹煞了人性与物性的本质区别,忽视了人的理性对感性情欲的制约。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的性善论人性问题,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争论的热点之一。
而孟子就在这个时候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人性皆善的观点。
在人性的问题上,当时比较流行有三种观点:一是告子主张的“性无善无不善”论。
还有一种是“性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
第三种观点是“有性善,有性不善”。
孟子对上述三种观点都持反对态度,特别是对告子“生之谓性”的性无善恶论批驳有力。
孟子从人的“类”本质来考察人性的,是把人和动物相对待来论证人性问题的,他认为人的善性是与生俱来的。
孟子是战国中后期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也是当时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
当时的中国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的动荡时期。
在奴隶社会,奴隶主阶级不把奴隶当做人来看,奴隶也不能获得做人的资格。
由于生产力的发展和政治上的大动荡,传统的神权思想和血统论的旧观念都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到了春秋末期,社会上要求尊重人、尊重人的起码人格的呼声高涨,对人本身的研究受到了一些思想家的重视。
他们开始思考人的本性究竟是怎么回事?孔子是其中的突出代表。
但是孔子比较谨慎,对人性和天道究竟是怎么回事只是笼统地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论语·阳货》)这是孔子对人性问题最一般的概括。
他提出一个重要的前提就是人的本性是相近似的。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视人的思想,但是在人性问题上改变了孔子谨慎和模棱两可的态度直截了当的提出了人性皆善的观点,他引用孔子弟子有若的话说:麒麟之於走兽,凤凰之於飞鸟,泰山之於丘垤,河海之於行潦,类也。
圣人之於民,亦类也。
(《公孙丑上》)他把人和物相比,说明圣人和平民是同类,奴隶主贵族和奴隶也是同类。
既然是同类,天生就是同性,他的实质是对当时流行的奴隶主贵族精神的支柱血统论的批判。
然而,孟子承认环境可以改变人的思想,年岁的收成会影响人的行为,特别是年轻人的行为。
但他认为这不是人性的天性有什么缺陷,而是因为人的意志薄弱,经不起外界影响的结果。
他将人的天性比作大麦的种子。
大麦的种子在本性上是一样的,种到地里,经过雨水的滋润,到来年都会成熟。
先秦诸子中,孟子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
先秦诸子中,孟子提出仁政,王道的主张,强调民贵君轻,主张性善说,强调以仁义为核心《孟子》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是一部记录孟子言行的书,而《孟子》的主要思想在于教化人民,“仁政”和“王道”思想是儒家主张。
《孙子兵法》《鬼谷子》《六韬》和《墨子》都以《孟子》为基础的。
而“仁、义、礼、智、信”则是对孔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道德价值体系的核心精神。
而孔孟等诸子百家都提倡性善论,这是儒家思想的一大特色。
孔孟等诸子百家均主张“仁政”,但他们对“仁”字却各有不同理解。
一、孔子的“仁”,主要是指以仁义为中心的道德孔子认为,人的天性就是善的,就是仁义,所以说仁义就是君子之德。
但是孔子认为“仁”是对君主的一种约束,如果君王能够“不杀伯仁,而有几”(《论语·学而》),那么这样君王是可以成为仁君的。
从孔子的立场看,他把“仁”看作一种约束道德行为的手段。
孟子在《告子下》中也提到孔子:“子为政与焉得仁?”也就是说子罕不能实行仁政吗?其实并不如此。
二、孟子对“仁”字的看法,强调仁义孟子认为“仁”是指人的本性,他强调人之所以成为人,是因为能做到仁义。
在政治上,孟子提出了以仁治国的主张,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从《孟子》中的一些语句中不难看出儒家的仁政思想。
如:“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这句话强调:得民心是最重要的。
在《孟子》中有一段关于孟子仁的论述,如下:三、荀子认为“仁”是由外及内的,是自然本性的显现荀子认为“仁”是一种自然的显现,并不是由内而外,只是通过修养而产生的一种状态。
他认为人性就是性善,所以“性善为仁”。
在荀子看来,“仁”有三个方面:其一就是恻隐之心;其二就是羞恶之心。
其三就是知、情、意统一的一种状态。
荀子认为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性善则可以通过后天的教育来改变其自然本性。
荀子提倡性善论,但他对仁义之道和人性之恶并没有给予肯定,他认为人性是恶的,只是在不同时期对“恶”有不同理解。
孟子性善论思想及其德育价值
作者简介 : 张凤贤( 1 9 7 6 一 ) , 女, 河北廊坊人 , 硕士, 中国人 民武装警察部 队学院训练部高教研究室讲师 , 主要研究高
等教育。
・
1 2 6・
人之有是 四端也 , 犹其有 四体也 。 ” 《 公 孙 丑 上 》 ‘ ‘ 仁义礼
智, 非 由外铄 我也 , 我 固有之 , 弗思耳矣 0 ” r ] 《 告 子 上 》 在
思想 的基础上 ,在与各种人性说 的辩论 中旗 帜鲜 明 地提 出了“ 性善论 ” 思想 , 并 系统地加 以阐述 , 成 为影
响深远 的重要思想。
二、 孟子性善论的主要 内容
( 一) 与生俱来的 四心—— 性善 的本源
性善论是 孟子博大 思想 的核 心 , 也 是其教育 理 论 的基 础 。 孟 子认为 : “ 人性之 善也 , 犹水之 就下也 。
生俱来 , 并在 一定 的情 景下 产生并 表现 出来 的心 理
会环境 的恶劣而不善 ; 有 的人性天生是 不善的 , 不 因 社会 环境 的 良好而 为善 。 是故“ 以尧为 君而有 象 ; 以
瞽 瞍为父而 有舜 ; 以纣为 兄之子 , 且 以为君 , 而有微 子启 、 王子 比干” [ z ] 《 告 子 上 》 。 强调人性本身具有不 依赖
性可 以为善可 以为不善论 。 人性 可 以倾 向于善 , 也可 以倾 向于不善 , 这 主要取 决于社会环境 的影 响。 是故 “ 文 武兴 , 则 民好善 ; 幽厉兴 , 则 民好暴 ” [ ] 《 告 子 。 三 是有性善有性 不善论 。 有 的人性天生是善 的 , 不 因社
子。 孟子 把这 种恻 隐 之心 作为 人性 的端 倪 , 其 产生 不是各 种外 在 的原 因 , 不是 功利 的诱 惑 , 而 是人 与
《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的发展情况简析
《孟子》《庄子》与春秋战国诸子散文
的发展情况简析
《孟子》和《庄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的重要代表作品,它们在诸子散文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它记录了孟子的思想和言行。
孟子主张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认为通过教育和道德修养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完善。
《孟子》的散文风格以雄辩、犀利、富有感染力著称,其语言简练明快,善于运用比喻、类推等修辞手法,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庄子》是道家学派的代表作之一,它以庄子及其弟子的著作为主。
庄子追求自由、无为、逍遥的境界,倡导人们超越世俗的束缚,回归自然本真。
《庄子》的散文风格以奇幻、夸张、幽默、富有想象力而著称,其文章结构灵活多变,语言生动形象,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体而言,《孟子》和《庄子》在诸子散文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它们不仅展示了儒家和道家的思想体系,而且在文学形式和表达方式上具有独特的创新性。
这两部作品的出现丰富了诸子散文的内涵,为后世文学和思想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诸子百家的代表人物和思想主张
【导语】诸⼦百家之流传中最为⼴泛的是法家、道家、墨家、儒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
中国在古代创造了灿烂的⽂化艺术,具有鲜明的特⾊。
中国有五千多年有⽂字可考的历史,⽂化典籍极其丰富。
⼀、儒家: 代表⼈物:孔⼦、孟⼦、荀⼦。
作品:《论语》、《孟⼦》、《荀⼦》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它以春秋时孔⼦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政”,重视道德*教育和⼈的⾃⾝修养的⼀个学术派别。
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
主张“有教⽆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尚的⼈。
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道。
⾄战国时,儒家分有⼋派,重要的有孟⼦和荀⼦两派。
孟⼦的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提倡统治者实⾏“仁政”,在对⼈性的论述上,他认为⼈性本善,提出“性善论”,与荀⼦的“性恶论”截然不同,荀⼦之所以提出⼈性本恶,也是战国时期社会⽭盾更加尖锐的表现。
⼆、道家: 代表⼈物:⽼⼦、庄⼦、列⼦。
作品:《道德经》、《庄⼦》、《列⼦》 道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称“道德家”。
这⼀学派以春秋末年⽼⼦关于“道”的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道”说明宇宙万物的本质、本源、构成和变化。
认为天道⽆为,万物⾃然化⽣,否认上帝⿁神主宰⼀切,主张道法⾃然,顺其⾃然,提倡清静⽆为,守雌守柔,以柔克刚。
政治理想是“⼩国寡民”、“⽆为⽽治”。
⽼⼦以后,道家内部分化为不同派别,的有四⼤派:庄⼦学派、杨朱学派、宋尹学派和黄⽼学派。
三、墨家: 代表⼈物:墨⼦。
作品:《墨⼦》 墨家是战国时期重要学派之⼀,创始⼈为墨翟。
这⼀学派以“兼相爱,交相利”作为学说的基础:兼,视⼈如⼰;兼爱,即爱⼈如⼰。
“天下兼相爱”,就可达到“交相利”的⽬的。
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
谈《孟子》散文的论辩艺术摘要:《孟子》是记录孟子与其弟子言论的一部著作,它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散文的代表,具有较高的思想价值和文学价值。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其散文的论辩艺术对后世影响深远。
关键词:《孟子》论辩艺术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当语言表达进入了一种境界,这样的作品方可称之为艺术。
在中国古代散文发展史上,孟子不愧是语言大师,《孟子》的论辩性散文也不愧是进入艺术境界的精品。
鲁迅先生在《汉文学史纲》中对《孟子》散文曾做过评论:“生当周季,渐有繁辞,而叙述则时特精妙。
”鲁迅在此所评的“精妙”包括《孟子》散文中的叙述文字和议论文字,因为在《孟子》一书中,上述两种文字是很难分开的,许多议论是在对话的叙述中表现出来的。
因此,谈《孟子》,首先要抓住其论辩的特点。
孟子是中国古代一位相信自己理论的雄辩家,热情宣扬儒家思想的实践家。
尽管他的主张不为时人所用,但他仍然执着的坚持自己的信念、主张和理论。
孟子当时就有“好辩”之称。
他的学生公都子有一次问老师:别人都说您喜欢辩论,请问这是为什么?孟子则谆谆告诫弟子:当今之世,圣王不作为,诸侯们放肆,处士到处横议,杨朱、墨翟之言流传天下。
天下之言不是杨朱,就是墨翟。
杨朱之言是为自己,不是为国君;墨翟之言是兼爱,不是为家庭父母。
不为国,不为家这是禽兽。
我想用我的言论来正人心,辟邪说,难道是我喜欢辩论吗?是时代所逼,不得已而这样做的。
由此可见,孟子是以圣人之徒自诩,以端正人心、消灭邪说为己任。
因此,人们在阅读《孟子》中那些以折服对方为目的、鲜明阐述自身观点的论辩文字时,不仅隐隐可见持手己见的倔强老人形象,且又可以从其文字中体察出其锋不可犯的饱满激情。
理论文字,当然以逻辑说理为主要特点,但论辩文字也不可缺少作者的激情,这正是《孟子》论辩性散文突出的个性。
作者之激情,应该来源于自身理论主张的坚信与执着。
我们知道,孟子是儒家大师,他继承了孔子的儒家思想体系,又有所发展。
诸子百家政治哲学思想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启示和引导
诸子百家政治哲学思想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启示和引导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政治哲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政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丰富的启示和引导。
这些古代思想家们的理论思想,虽然诞生于古代中国,但其思想内涵与现代社会的发展规律具有惊人的契合度,对于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的发展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孟子的“性善论”、“仁政说”等政治思想给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带来启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而政治乃是利民济世的手段。
他主张以仁政统摄国家,推崇仁爱之道,注重民生民利,主张君子政治,推崇道德化治国。
这种人本善的理念和道德化治国的思想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提出了重要的倡导,强调了以道德为基础,以仁爱为准绳的治理方式,对于营造民主和谐的政治环境具有积极意义。
老子的“无为而治”、“道法自然”等政治思想也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有所启示。
老子主张顺应自然规律,遵循“道法自然”的原则,主张无为而治,注重治理者的自我修养和“不为”之道,认为政治管理应当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和人民需求,追求简朴自然的生活方式,避免强权政治和矫揉造作的做法。
这种主张对于避免政治强权化、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方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墨子的“兼爱非攻”等政治思想也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有所启示。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推崇爱心和和平主义,反对用战争和暴力解决问题,主张以仁爱为本,以非攻为德,主张实行爱心和平等价值观,追求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种推崇和平爱心的思想对于推进国际和地区的和平发展,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加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等方面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荀子的“性恶论”、“治道制度”等政治思想也对现代国家和社会治理提供了启示。
荀子主张人性本恶,认为政治需要依靠道德和制度来约束。
他主张实行法治,建立良好的制度来保障社会秩序和稳定,主张适时才有夏制夷夏的“治道制度”思想,用制度约束恶性的行为,为社会的正常运作提供了有力保障。
孟子性善论思想对我国现代道德建设的启示
中国包头职大学报2009年第3期孟子性善论思想对我国现代道德建设的王晓燕(呼和浩特职业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51)白:;/口力、摘要:在中国哲学史上,孟子首倡的性善论作为儒家的正统思想影响深远。
孟子认为,人天生就有“四心”。
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
孟子虽提出人性是善的,但也承认由于后天环境的影响和本人主观努力不够,人性也是可以变更甚至消失的,所以孟子“性善论”构建了一个自律的伦理学体系,性善的实现是人后天自我修养的完善。
,这些对于反思我国现阶段在经济社会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道德信仰危机,审视现阶段我国公民道德现状,从而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义利观具有不可低估的启迪作用。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道德建设中国分类号:B2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440(2009)03一O l l1---03对人性问题的探讨是中国思想史上历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千百年来,不同时期的思想家都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
对人性问题的讨论应当说是发端于孔子,他曾经有过对人性问题的阐述:“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到了孟子时代,人性I’口j题已成为诸子百家讨论的一个重大课题。
春秋以来,就出现r “性善论”,“性恶论”,“性无善无恶论”等诸家派别。
孟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系统阐述人性问题的哲学家。
他在继承和发扬孑L子学说的基础上明确提出“性善论”,这在当时是很先进的学说,使人们对于人性问题的探讨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一、孟子的性善论首先,要理解孟子的性善论思想,最要紧的莫过于弄清楚孟子“性善”中“性”的含义。
“性”字就孟子自己的使用来看,有天生的意思,如“形色,天性也”。
也有生来即有的属性和资质的意思,如“人见濯濯也,以为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
”但作为“性善”之“性”,既不是指天生,也不是指生来即有的属性和资质。
从他同告子的辩论中,我们可以理解孟子所谓的性。
告子认为“生之谓性”,所谓生之谓性,就是以人类与生俱来的生理欲望定义为人性,告子又说“食色,性也”,把人天生具有的吃喝本能说成是人的本性。
诸子百家赏析
诸子百家赏析诸子百家,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重要流派之一,涵盖了多个学派和思想家的观点。
他们对于人类社会、道德伦理、政治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各自独特的见解,对后世影响深远。
本文将对部分诸子百家的思想进行赏析,以期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哲学思想。
1. 孔子与儒家思想儒家思想以孔子为代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孔子认为道德修养和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
他主张仁爱、义理,强调孝道、忠诚等道德规范。
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中记录了他的言行,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 孟子与性善论孟子是儒家学派的重要思想家,他在孔子的基础上发展了“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通过教育和良好环境的塑造,人们可以实现道德的提升和自我完善。
他提倡修己治人,强调仁爱和王道,对社会和个体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
3. 老子与道家思想道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主张返璞归真、追求自然状态的境界。
老子认为,社会秩序过于繁杂会导致混乱,应当遵循“无为而治”的原则,以自然之道为准则。
老子的名著《道德经》对于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提出了独特的见解。
4. 庄子与自由自在庄子是道家思想中的重要代表,他以幽默的笔触和警世的寓言阐述了自由自在的思想。
庄子主张自由放任,不受拘束,追求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由。
他的著作《庄子》被誉为中国古代哲学的瑰宝,对于对待生活的态度和追求人生意义有着深远的影响。
5. 墨子与兼爱主义墨子是中国古代伦理思想家,他提倡的兼爱主义影响了后世。
墨子认为,所有人都应当互相关心和帮助,消除战争和冲突,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他主张宽容、公正、无私,倡导简朴、节俭的生活方式。
6. 商鞅与法家思想商鞅是法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他主张以法治国,强调法律的作用和权威。
商鞅改革的核心是加强君主的权力和减弱诸侯的势力,通过严格的法律制度来规范社会行为。
他的思想对于中国秦朝的统一和法制化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以上只是对诸子百家思想的部分赏析,每个学派和思想家都有其独到之处,对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孟子的人性论_管窥孟子性善说
证者的政治主张和政治态度有关。孟子虽然站在 子。“《( 藤文公上》) ”君子“与”野人“显然是统治与
封建地主阶级立场上看待人性问题, 但因为他是 被统治。剥削与剥削的关系。他还明确提出, ”劳心
属于该阶级中比较温和的一派, 主张以仁政治民, 者治人, 劳力者治于人, 治于人者食人, 治人者食
所以他认为人性本来都是自发地倾向于善的。有 于人, 天下之通义也。《( 腾文公上》) 正因为如此历
稿是记者跑出来的。”大量的新闻实践也证明了老 要养成一个敢把牢底坐穿的耐久力; 第三好习惯
记和老编们的这一“经验之谈”是有一定道理的。 是要想好了再动笔。二是要具备打牢三个基本功
那么, 怎样才能使自己的稿件更真实、更精彩、更 的素质。一是要打牢做好标题的基本功; 二是要打
有可读性、更具有卖点新闻的特征呢?
人虽然违反了封建地主阶级的利益, 但不是出于 代统治者才推崇他。一直把他尊奉为亚圣。通过以
本性, 不应当受惩罚。只要让他们有起码的生活条 上分析, 可以看出性善说在孟子 ( 下转 141 页)
- 137-
文化教育
如何使发出的局,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 要: 如何在看似平常的新闻事实中挑选出精彩的事件并将其润色得更感人、更有可读性, 是每一位新闻工作者都关注的问题, 对此进行了粗略探讨。 关键词: 稿件; 新闻; 记者
当时比较流行三种观点: 一种是告子主张的 “性无善无不善”论。他认为人性没有什么善恶问 题, 人生下来, 本能地知道饥渴寒暖、吃饭穿衣, 长
大后知道寻找异性, 这就是人性。还有一种观点是 “性可以为善, 可以为不善”认为人性中本来就包
含着双重因素, 要看外界的影响。第三种观点是 “有性善, 有性不善”认为人生下来就有善恶的不
诸子百家-孟子-伦理观
伦理观
伦即伦次,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五伦”即 五种人伦。它们是父子、君臣、夫妇、长幼, 朋友五种基本的社会关系或伦理关系。孟子认 为这五种不同的社会关系都应有不同的道德规 范和原则,父子关系要以亲亲为原则,君臣上 下关系要以义为原则,夫妇男女关系要以有差 别、有区别的和谐为原则,长幼关系要以尊老 养老为原则,朋友关系要以信实为原则。
伦理观
“五伦”这五种道德原则是以区别人兽为背景 提出的,它是人类社会由野蛮进入文明的标志、 就道德规范而言,它是对四德的进一步具体化。 利与义,是道德哲学的基本问题。孟子尽管承 认人们物质利益的必要性,肯定先富后教、恒 产对恒心的重要性,但在价值取向上,他还是 义胜于利,认为道德原则重于物质利益。
孟子对义也给予了新解释。他认为义根源于人 们的羞恶之心。于是,感到羞恶有愧则不当为; 反之,则当为。将这种羞愧不为之心扩充到种道德原则如何变成道德行为呢?孟子 提出了“居仁由义”说。所谓“居仁”,即立 于仁。就是说,在道德生活中,一切都要从仁 出发。为此,他进行了解释:人皆有所不忍, 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仁者以其所爱及其所不 爱。(《孟子· 尽心上》)
伦理观
所谓“放心”,义与“存心”相对,指忘掉或 失掉了本性中固有的善心。孟子认为,道德修 养,不但要“存心”,更要“求其放心”。学 问之道没有别的内容,归根结底,就是要将失 去的良心找回来。如何“存心”、“求其放心” 呢?孟子又提出了“思诚”、“自反”的方法。
伦理观
他认为,要“信于友”、“获于上”,就得从 “悦于亲”做起。而“悦于亲”就得“诚身有 道”,真情实意地对待父母。要做到这一点。 就得“明乎善”,具有良心的自觉。只有这种 具有良心自觉的“诚”,才能真正地“悦于 亲”。这种“诚”,既是指道德修养的态度, 也是指道德修养所应达到的境界。所谓“反 身”、“思”主要指具体的修养方法,即自我 反省,运用理性思维检查自己,获得道德自觉。
浩然正气的孟子
浩然正气的孟子作者:来源:《作文周刊·八年级版》2019年第44期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迭出,以孔孟、老庄、墨子等为代表,创造了中国历史上一个思想和文化百花齐放的年代。
其中,我独爱孟子。
孟子主张性善论。
他认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他以“子产放鱼”的故事,说明“君子可欺以其方”。
孟子提出“君子远庖厨”,因为“君子之于禽兽也,见其生,不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
说的是实际情况,绝非虚伪,因为我本人就有切身的体会。
在性善论的基础上,孟子提出“仁政”说。
“仁政”说是孟子思想的核心。
他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是典型的“以人为本”。
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
”这表明了“群众利益无小事”。
可见孟子的“仁政”说至今有借鉴意义。
不过,孟子思想的精华部分是“正气”说。
他提出“浩然之气”的概念。
他强调“舍生取义”,认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又提出“仁者无敌”“舍我其谁”。
人们很难相信这些豪言壮语出自一个迂阔的儒生之口。
儒家的理想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孟子提倡个人修养,表现出强烈的自尊自强精神,不是为了培养愚忠之臣和愚孝之子。
例如:“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
”他引用曾子的话:“彼以其富,我以吾仁;彼以其爵,我以吾义,吾何慊乎哉?”孟子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他赞美颜子“当乱世,居于陋巷,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颜子不改其乐”。
独爱孟子,因为他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一位演说家和雄辩家。
他的文章语言浅显,逻辑性强,富有感染力。
短文《鱼,我所欲也》是其中的一篇杰作。
孟子本人也承認自己好辩,他说:“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
”独爱孟子,因为他的“浩然之气”激励着每一代读书人。
“激昂大义,蹈死不顾。
”喜欢文天祥的诗:“孔曰成仁,孟曰取义。
惟其义尽,所以仁至。
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佩服张同敞“白刃临头唯一笑,青天在上任人狂。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论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摘要】孟子性善论作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政治中的应用上,孟子性善论强调人性本善,提倡仁政治,为君臣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借鉴和指导。
孟子性善论对国家治理和社会秩序的维护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强调政府应该尽责,为民谋利。
在当代政治中,孟子性善论依然具有启示意义,引导我们实行仁政治,推动国家和社会的进步。
通过对孟子性善论在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影响进行总结,可以更好地认识历史的价值,为今后的政治实践提供经验和借鉴。
孟子性善论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为当代政治提供了宝贵的启示。
【关键词】孟子、性善论、中国古代政治、君臣关系、国家治理、社会秩序、政府责任、深远影响、当代政治、历史价值、启示、孟子思想1. 引言1.1 孟子的性善论介绍孟子是中国古代儒家思想家孟轲的名字。
孟子的性善论是他在儒家思想中的一大贡献,这一思想对中国古代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孟子认为人性本善,他认为每个人天生都具有良善的本性,只要受到良好的教育和熏陶,就能够展现出良善的品质。
这一性善论形成了孟子的政治思想的核心,也成为了他对政治治理的重要理论支撑。
孟子强调在政治中要以仁义为核心,君子应当以仁爱之心治理国家。
他认为君子应该遵循“仁政”来治理国家,以仁爱之心对待百姓,实行仁政。
孟子强调君子要以正义和仁爱来治国,做到政治无私,全心全意为百姓谋福利。
孟子的性善论在当时对中国古代政治起着重要的作用,对政治道德、国家治理和社会稳定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他通过这一理论为中国古代政治提供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政治思想家提供了借鉴。
1.2 中国古代政治背景中国古代政治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中央集权的演变,其中涵盖了许多不同朝代的政治制度和政治文化。
在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百家争鸣的局面下,国家分裂,战争频繁。
这一时期是中国古代政治思想蓬勃发展的时期,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的思想在这个时代相互碰撞、交流,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政治学说。
诸子百家之孟子
诸子百家之孟子孟子(约前385一前304),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城)人。
孟子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约生于周烈王四年,约卒于周赧王288年。
相传孟子是鲁国贵族孟孙氏的后裔,幼年丧父,家庭贫困,曾受业于子思的学生。
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企图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到过梁(魏)国、齐国、宋国、滕国、鲁国。
当时几个大国都致力于富国强兵,争取通过暴力的手段实现统一。
孟子的仁政学说被认为是“迂远而阔于事情”,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
最后退居讲学,和他的学生一起,“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在儒家学说中,孔子被称为“至圣”,孟子被称为“亚圣”,故历史上并称之为“孔孟”,儒家学说也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子对儒家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从时代特征出发,为孔子思想作出新的诠释,在基本遵循孔子论述的前提下,努力提升儒家学说的精神品格,从而发展孔子所创立的学说,使儒家思想保持了自身的活力。
一、哲学思想1、“性善论”思想《孟子》一书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基本上是继承孔子的仁政思想。
为行仁政,他首先提出了人性本善的主张。
《孟子·滕文公上》说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
这话既包括了他的哲学思想,又包括了他的政治思想。
孟子的哲学思想是他的政治思想的理论基础。
他讲人性本善,是为他的仁政理论提供哲学上的依据。
这是对孔子仁政学说的一个重大发展。
“性善论”是孟子伦理思想和政治思想的根基。
孟子认为人天性善良,即“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
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
亲亲,仁也。
敬长,义也。
”(《尽心上》)意思是说,人们不用学就会做的,这是他们的良能;不用脑筋思考就知道的,这是他们的良知。
两三岁的孩童,没有不知道爱他们的父母的。
等到长大了,又没有不知道尊敬其兄长的。
爱父母便是仁,敬兄长便是义。
“性善论”包含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人类有着共同的本性,那就是有别于动物的人的社会属性。
性善论 (改)
“性善”论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
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在孟子看来,“恻隐,羞恶,恭敬,是非”之心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由此催生出“仁,义,礼,智”四端来作为道德规范的衡量标准。
即:怜悯心是仁德的开端,羞耻心是义行的开端,谦让心是守礼的开端,是非心是明智的开端。
人有这四种开端,就像拥有四肢一般具备了行善致远的基本条件。
所有具备这四种开端的人,如果知道要去扩大充实它们,就会像柴火刚刚燃烧,泉水刚刚涌出。
假使能扩充它们,足以保住天下;倘若不能善加利用,则事亲亦难矣。
”由此可知,孟子认为人的善行来自心的四端,亦即行善的力量是由内而发的,若不扩充实践之,则无善可言。
因此,性善不是一个理论(认知)理性的陈述,而是一个实践理性的断言,它不是为了论证人是善的,而是指出人逐渐向善走向自身存在的过程。
“性”指人的价值本性,是社会现实的,与自然本性不同的特质。
人性是作为“类”的人之本质的认识,不同于动物或原始部落“食以果腹”的本能,是随社会,国家与文化的出现而衍生的智慧的产物,是维持社会秩序,人际交往所不可欠缺的纽带。
而孟子所谓“人性”,指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道德性,是“仁,义,礼,智”等良好品性的开端,被看成是人从善的内在动机。
“性善论”从道德与伦理的角度探讨了“人性”这一哲学论题。
先秦诸子百家中首先谈及“人性”的是孔子,但其在“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一句中并未谈及人性的善恶,只是微微道出本性与后天环境的关系密不可分。
而后孟子以善言性,指出仁、义、礼、智正是性善的端倪,就是四端心。
孟子讲“心”,不单只是行为的表现,不单只是修养,还深入到人的性情发起的地方、发端的地方、端始的地方,在这里去体会人的性善,人内心的光明。
孟子的思想体系与历史贡献
孟子的思想体系与历史贡献在中国孔孟之后的诸子百家中,孟子的思想影响力广泛,被誉为“儒家的第二代”。
其主要思想包括“性善论”、“仁政论”、“君权神授论”、“义利观”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本文将就孟子的思想体系与历史贡献做出探讨。
孟子的思想体系“性善论”是孟子思想体系的核心。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与先秦诸子的“性恶论”相对。
因此,如果社会存在不良的行为和习惯,那是社会制度和人文环境造成的,并不是人的本性所致。
他提出:“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何?以其性本善故也。
”这样的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
同时,孟子提出了“仁政论”。
他认为,真正的仁政应该体现在对民众的利益关注上,而不是为了统治者的私利而建立的政权。
他提倡从人的天性和需要出发,创造一个符合人民利益的政治制度。
这样的思想对强调“仁德”的儒家思想方向有着重要的贡献。
孟子还提出“君权神授论”。
他认为,“天子即位,是天意的表示,君权来自天”。
这样的思想在当时的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认可,也为后来中国的封建社会帝制打下了思想基础。
最后,孟子也非常重视“义利观”。
他认为,义是最高的价值观,是社会存在的基础和保障,对于国家的建立和治理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同时他也强调应当注重利,使之跟义达到一种平衡状态。
这样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政治哲学方面有着重要的贡献。
孟子的历史贡献孟子提出了许多重要的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引领了当时的社会风气,也为后来的中国哲学思想和文化传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首先,孟子的“性善论”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改变了当时诸子之间“性恶论”的认识方式,引导儒家思想发展的方向。
同时孟子的“仁政论”中强调的以人为本、以民为本、以利为本的思想,为中国的政治和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其次,孟子的“君权神授论”促进了中国传统封建社会的发展。
作为中国传统中心思想之一,君权神授的观念影响了当时的政治制度,也影响到了社会民风和文化传统。
再者,孟子所提出的“义利观”也在中国政治文化发展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性既然是善的,那么,怎么会产生出恶来 呢?对此,孟子回答: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 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不善,非才之罪 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 也,弗思耳矣。故曰:一求则得之。合则失 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 (《孟子· 告子上》)这是说先天的善要变为 后天的善,必须要加以求,取决于求。如果舍 弃而不求,先天的善就会失去。所以,人与人 之间善恶悬殊,并非先天的人性不同。
人性和道德的完善,还有待于后天的学习 和努力、扩充和培养。孟子认为,能够扩 充这“四端”,就能为君主,保有四海; 不加扩充,就会使“善端”失掉,连父母 也保护不了。所以,尽管孟子的性善论是 一种天赋人性论,但他还是十分强调人的 主体能动作用和后天客观环境的影响。这 也为他解释人的“不善”即恶的产生和存 在留下了余地。
上传snr5aliu(刘景波) 目的仅用于学习交流
人性是什么?这是思想史上一个难解的斯 芬克斯之谜。孟子是中国思想家中第一个 系统地论述了人性善的哲人。他的性善论, 不但是其伦理思想和“仁政”学说的逻辑 起点和理论依据,是其哲学思想的核心内 容;而且对后世也具有相当大的影响。
什么叫做人性?“性”概念指的是什么? 孟子与告子有一致的认识,更有不同的认 识。在承认“性”是指人的生性这一点上, 孟子同于告子。但是如何评价这种生性, 孟子却和告子有不同的看法。
孟子肯定“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 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 是性,这种性是什么呢?就是告子所“食、 色”之性、“生之谓性”之性。
这就是说,孟子也承认人的自然属性是人 性。但是,孟子又认为这种食色之性是天 然生成的,不但人具有,别的其它动物也 具有,因此,它不足以区分人与动物,不 是人类所具有的特殊属性,不能反映人的 本质属性,所以,“君子不谓性也”。由 此可知,在孟子看来,君子之所谓性,有 它的特殊意义,这就是指人的特性,人的 本质。
为了证明人性为善,孟子又运用经验事实进行论证。 他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 之心者,今人乍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 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 党朋友也,非恶其声而然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 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 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 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 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 体也。……凡有四端于我者,知皆扩而充之矣,若火 之始然,泉之始达。苟能充之,足以保四海;苟不 充之,不足以事父母。(《孟子· 公孙丑上》)
至于说“是非之心”、“羞恶之心”、“辞让 之心”是人生而具有的,其错误就更加显然了。 刚出生的婴儿,怎能懂得“是非”、“辞让”、 “羞恶”呢?这是其一。其二由于时代不同、 地区或民族有别,人们往往有不尽相同的“是 非”、“羞恶”、“辞让”观,原因何在?就 是因为“是非”、“羞恶”、“辞让”观是由 人的社会存在决定的,不同的社会存在产生出 不同的“是非”、“羞恶”、“辞让”观。所 以,它们决非人的自然属性,而是后天的人为。
为了进一步论证人具有先天的善性,孟子又 提出了“良知良能”说,举出了“孩提之童” 敬爱其亲长的事实。他说:人之不学而能者, 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 童,无不知爱其亲也。及其长也,无不知敬其 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孟 子· 尽心上》) 这一“良知良能”的论证同样 是有问题的。因为小孩爱父母、敬兄长也不是 生而具有的,而是小孩从小就受到父母、兄长 的抚爱和教育的结果,是后天环境影响的缘故。
孟子又运用归纳法,提出“故凡同类者, 举相似也”的命题,用来证明人具有普遍 的善性。他说:口之于味也,有同耆(嗜) 焉;耳之于声也,有同听焉,目之于色也, 有同美焉。至于心,独无所同然乎?心之 所同然者何也?谓理也,义也。圣人先得 我心之所同然耳。故理义之悦我心,犹刍 豢之悦我口。(《孟子· 告子上》)
他举例说:牛山之木尝美矣,以其邻于大国 也,斧斤伐之,可以为善乎?是其日夜之所息, 雨露之所润,非无萌蘖之生焉。牛羊又从而牧 之,是队若彼濯 濯也。人见其濯濯也,以为 未尝有材焉,此岂山之性也哉?虽存乎人者, 岂无仁义之心哉?其所以放其良心者,亦犹斧 斤之于木也,旦旦而代之, 可以为美乎?…… 孔子曰:“操则存,舍则亡;出入无时,莫得 其乡。”(同上)本性里善的萌芽要加以扩充、 培养,才会发展为完美的道德;如果不加以扩 充、培养,像伐牛山之木一样,善也会“濯濯” 无存,并且产生出恶来。
他认为“从其大体为大人”,顺从心这种 大体之性,就是君子。而告子所谓性,他 认为是耳、目、鼻、口、四肢的产物,虽 然人皆有之,但不足贵,“从其小体为小 人”,顺从这种小体之性,只能成为小人, 不能真正地体现出人的特质。
这样,我们就会发现孟子与告子的人性之 争是一件有趣的事情:告子认为是人性的, 孟子说,这虽然是人们所说的性,我也承 认;但它不是“君子所性”,不是真正能 够反映人的本质属性的人性。而孟子所认 为是真正人性的,告子却说,“生之谓 性”,这些东西是后天的人为,不是人类 生而就具有的自然属性。
孟子还说过: 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 离娄下》) 所以,人有仁、义、 礼、智这四种“善端”,就好像人有四肢 一样。人的四肢是天生而具有的,是人的 自然之物。那么,在孟子看来,“四心”、 “四端”也是生而具有的。但是,孟子的 论证还有较为谨慎的一面,孟子所谓天赋 的“四心”、“四端”还仅仅只是完善的 人性、道德的良好发端,它们仅仅只是一 种“善端”,即善的萌芽。
理义属于道德意识,孟子认为人类存在普遍的道德 观念,具有真理性。尽管人类社会已经历过种种不 同的社会形态,这些社会形态尽管存在着千差万别, 但是,它们都有共同之处,即都是人们共同生活的 群体。每一群体都存在一个处理、调整人与人之间、 个人与群体之间关系的问题,因此必然存在着普遍 的道德原则,这就是孟子所谓“心之所同”。但是 心有所同还有所异,孟子有见于同而不见于异,弃 异而不谈,就显得有些过分。特别是人的生理感觉 和人的意识属于不同的类,一是人的自然属性,一 是人的社会属性,异类相推,其逻辑论证也欠严密。
孟子所论述的这种“善端”——“不忍人之 心”、“恻隐之心”是人的类意识,是人 的社会性的表现形式之一。孟子认为这是 人与禽兽相区别的特性,是很有意义的。 但他认为这种类意识、社会性,完全是自 然之物,就像人的四肢一样,则是错误的。 人的类意识作为人的一种社会属性,是社 会历史的产物,是人类在长期劳动中,在 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形成的。
孟子为什么要转换人性概念的内涵,将关 于人的自然属性的讨论变成关于人的本质 属性的探讨呢?其原因就是要为他的仁义 学说从人的先天结构上找到内在依据,利 用人的心理感情论证其仁义学说的天然合 理性。“孟子道性善”(《孟子· 滕文公 上》),性善论不但是孟子人性学说的核 心,在孟子整个思想中,也占有极其重要 的地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孟子的人性概念实际含有两种不同的意义。 他说: 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 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与安佚 也,性 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 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 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 焉,君子不谓命 也。(《孟子· 尽心下》)
庞朴通过对长沙马王堆出上的帛书《五行 篇》的研究,提出“圣人之于天道也”应 为“圣之于天道也”。[注]其说既有内证, 又有外证,朱熹《四书集注》早已疑之, 其说可从。
孟子承认“君子所性”者是“命也”,是 天赋予人的,可见他也是从人的自然性这 一角度来谈人性的,但是他却把非自然属 性的东西当成了人的自然属性,把人的自 然属性这一论题转换成了人的本质属性。 所以,从逻辑的角度看,孟子犯了偷换概 念的错误。
但是,孟子第一次把人性讨论的重心由人 的自然属性转换到人的社会属性上,把人 们的注意力第一次由人类与动物的共性引 到了人类的个性上,从而开始了对人的本 质的认识,这一转换从思想史的角度而言, 又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告子以水为喻,说明人性没有先验的善与 不善的区分。孟子也用水性为喻,反驳告 子之说:水信无分东西,无分于上下乎? 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 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 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 其势则然也。人之可使为不善,其性亦犹 是也。(《孟子 · 告子上》)
这样,孟子所谓性也就有了双层意义:一 是食色之性,指人的自然属性,这是当时 的通说;二是指仁义等道德观念,是人类 所具有的本质属性,这是君子所谓性,是 孟子创造的赋予人性的新义。
对于这两种性,孟子认为它们有不同的来 源,是不同的身体器官产物。他说: 君子 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尽心 上》)君子称为性的,反映了人的本质属 性的仁、义、礼、智、他认为根植于心, 是心这种思维器官的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