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2020-2021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
2020-2021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鸲鹆效言鸽鹆①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②而调其舌。
久之,能效③人言,但能效声而已。
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④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
何若⑤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①鸲鹆(qúyù):俗名八哥,经过训练,能模仿人说话。
②罗:张网捕捉。
③效:模仿。
④子:你。
⑤何若:哪里比得上。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甚.善()(2)鸟俯首而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2)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3.“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想一想“鸟”笑蝉什么,发挥想象,把它要对蝉说的话写下来。
4.从本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译文有一种叫鸲鹆的鸟出生在南方,南方人捕捉它并教它说话。
时间长了,它能模仿人说话,然而只能模仿几句。
一天到晚所模仿的,只是那几句而已。
有一只蝉在院子的树上叫,鸲鹆听了便讥笑它。
蝉对鸲鹆说:“你能模仿人说话,很好;然而你所说的,不曾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话,哪里像我自己叫的都是表达自已心意的声音!”鸲鹆低下头很惭愧,终身不再模仿人说话了。
1.(1)很(2)惭愧2.(1)一天到晚所模仿的,只是那几句而已。
(2)鸲鹆低下头很惭愧,终身不再模仿人说话了。
3.示例:你真笨,整天只会发出一种声音。
你看我,能说不同的话。
4.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应该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①得麋麂②,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③。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④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⑤我友,抵触偃仆⑥,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⑦甚善,然时啖⑧其舌。
三年,麇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选自《柳河东集》)【注】①畋(tián):打猎。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赞刘谐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
时遇刘谐。
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
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
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
②屐(jī):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
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
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
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德。
⑤纸墨:指儒家著作。
⑥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
⑦纸烛:灯笼。
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
[文言知识]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
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
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句子中要作动词用,解释为“认为好"。
又,上文“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为形容词,指明朗,在句子中要理解为“照亮”天空。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的词性在句子中临时活用为其他词性。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哂②斯③易2.翻译:①窃唇吻之三四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 ②徒劳无益③家徒四壁;④徒步当车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是一个反问句,请用陈述句表示它的意思。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语文专项训练文言文的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薛谭学讴薛谭学讴[ōu](1)于(2)秦青,未穷(3)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4)。
秦青弗止(5),饯行于郊衢[qú](6),抚节(7)悲歌,声振林木,响遏[è](8)行云。
薛谭乃谢而(9)求反(10),终身不敢言归。
【注释】(1)讴:唱歌;(2)于:向;(3)穷:尽,完;(4)遂辞归:于是就告辞回家;(5)弗止:没有劝阻;(6)饯行于郊衢: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7)抚节:打着拍节:(8)遏:阻止;(9)谢:道歉;(10)反:通假字,通“返”,返回。
【译文】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
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拍节,高唱悲歌。
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
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赏析】学习科学文化知识要虚心求教,永不满足,不能骄傲自大,要知错就改。
这是我们阅读本文应该得到的启示。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①秦青弗.止。
(不,没有)②响遏.行云。
(阻止)2.翻译:薛谭乃谢而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
3.薛谭身上有无可取之处?如果有,是什么?答:有。
是他那知错能改,变骄傲为虚心的学习态度。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芮伯献马贾祸(ruì)伯帅师伐戎①,得良马焉,将以献于王。
芮季曰:“不如捐之。
王欲无厌,而多信人之言。
今以师归而献马焉,王之左右必以子获为不止一马,而皆求于子。
子无以应之,则将晓②于王,王必信之,是贾祸也。
”弗听,卒献之。
荣夷公果使求焉,弗得,遂谮诸王,曰:“伯也隐。
”王怒逐芮伯。
君子谓芮伯亦有罪焉:尔知王之渎货而启之:芮伯之罪也。
(选自明•刘基《郁离子》)[注释] ①戎:北方少数民族部落名称。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虎丘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②,以红粉笙歌③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④。
尝.秋夜坐钓月矶⑤,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⑥,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节选自《游虎丘小记》)【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风亭月榭间: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
③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④独往会心: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⑤钓月矶:在虎丘山顶。
⑥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稀()(2)尝()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初十日到郡B.月色/甚美C.终不若山空人静D.尝秋夜坐/钓月矶3.作者调动了视觉和听觉来写景,请说说文中从视觉和听觉写了哪些景物。
4.作者喜爱的虎丘的特点是什么?译文我在初十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
月色非常美好,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级,并不扫兴。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不时听到悬于檐下的风铃声,还看到佛灯在林间树梢若隐若现。
1.(1)少(2)曾经2.D3.视觉:月色、佛灯。
听觉:笙歌、风铎。
4.月色美好;幽静。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揠[yà]苗助长宋人有闵[mǐn]①其苗之不长②而揠③之者,芒芒然归④,谓其人⑤曰:“今日病⑥矣,予⑦助苗长矣!”其子趋⑧而⑨往视之,苗则槁[ɡǎo]⑩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⑾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⑿无(13)益,而又害之。
[注释]①闵(mǐn)——同“悯”,担心,忧虑。
②长(zhǎng)——生长,成长。
③揠(yà)——拔。
④芒芒然——疲倦的样子。
⑤其人——他家里的人。
⑥病——精疲力尽,是引申义。
⑦予——我,第一人称代词. ⑧趋——快走。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赞刘谐有一道学①,高屐②大履,长袖阔带,“纲常"③之冠,“人伦"④之衣,拾纸墨⑤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自谓真仲尼之徒焉。
时遇刘谐。
刘谐者,聪明士,见而哂曰:“是未知我仲尼兄也。
"其人勃然作色而起,曰:“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
子何人者,敢呼仲尼而兄之?"刘谐曰:“怪得羲皇⑥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⑦而行也?"其人默然自止。
然安知其言之至哉!李生⑧闻而善,曰:“斯言也,简而当,约而有余,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
其言如此,其人可知也。
盖虽出于一时调笑之语,然其至者百世不能易。
”(选自明•李贽《李温陵集》)[注释]①道学:指崇奉儒家学说的人。
②屐(jī):木底有齿的鞋,此指鞋底。
③纲常:指三纲五常,即父为子纲、君为臣纲、夫为妻纲及仁、义礼、智、信。
它是封建社会提倡的道德规范。
④人伦:为人的伦理道德。
⑤纸墨:指儒家著作。
⑥羲皇:伏羲氏,传说中的古帝。
⑦纸烛:灯笼。
⑧李生:作者李贽自称。
[文言知识]词类的活用。
词类的活用,古今汉语中均有,只不过古汉语中稍多罢了。
现代汉语中“铁了心"的“铁”,就是名词活用为动词。
上文“敢呼仲尼而兄之”中的“兄”,是名词作动词用,“兄之”意为做他的兄长。
又,上文“李生闻而善”中的“善”,本为形容词,但在句子中要作动词用,解释为“认为好"。
又,上文“可以破疑网而昭中天矣"中的“昭”,本为形容词,指明朗,在句子中要理解为“照亮”天空。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词的词性在句子中临时活用为其他词性。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哂②斯③易2.翻译:①窃唇吻之三四②其人勃然作色而起③然安知其言之至哉!3.解释下列词组与句子中的“徒":①自谓真仲尼之徒焉(上文) ②徒劳无益③家徒四壁;④徒步当车4.理解:“怪得羲皇以上圣人尽日燃纸烛而行也?”是一个反问句,请用陈述句表示它的意思。
2020-2021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
2020-2021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疑邻窃斧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有亡.斧(丢失)(2)俄.而(不久)2、翻译下列句子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再过几天再看见他邻居家的儿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障碍,当人带着成见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商於子驾豕商於子①家贫,无犊以耕,乃牵一大豕②驾之而东。
大豕不肯就轭③,既就复解:终日不能破一畦。
宁毋先④生过而尤之日:“子过矣!耕当以牛,以其力之巨能起块也,蹄之坚能陷淖⑤也。
豕纵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应。
宁毋先生日:“今子以之代耕,不几颠之倒之乎?吾悯而诏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日:“子以予颠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颠之。
吾岂不知服田⑥必以牛,亦犹牧⑦吾民者必以贤。
不以牛,虽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贤则天下受祸,其害大。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宁毋先生顾谓弟子日:“是盖有激者⑧也。
”(选自明•宋濂《宋学士文集》)[注释] ①商於(wù)子:作者虚构的人物。
②豕(s h ǐ):同“猪”。
③轭(è):牛拉东西时驾在颈上的曲木。
④宁毋:作者虚构的人物。
⑤淖(nào):烂泥。
⑥服田:驾牲口耕田。
⑦牧:统治、管理。
⑧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气的人。
[文言知识]说“以”。
“以”既可作动词用,也可作介词、连词用。
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上文“子以予颠之倒之”中的“以”,作动词用,解为“认为”。
有时“以”与“为”组合成“以为”或“以……为”,也解为“认为”。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世无良猫某恶鼠,破家(1)求良猫。
厌(2)以腥膏[ɡào](3),眠以毡罽[jì](4)。
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甚者与鼠游戏,鼠以故益暴。
某怒,遂不复蓄猫,以为天下无良猫也。
(乐均《耳食录》)【注释】(1)[破家]拿出所有的家财。
(2)[厌]饱食。
(3)[腥膏]鱼和肥肉。
(4)[毡罽(jì)]毡子和毯子。
【阅读训练】1、“鼠以故益暴”中有两个加点词,请分别选择解释正确的义项。
(1)“故”的正确解释是(A)A.原因B. 故意C.故事D.过去(2)“益”的正确解释是(D)A.增加B.益处C.得益D.更加2、翻译。
猫既饱且安,率不捕鼠。
猫已经吃得很饱,又睡得安稳,都不抓老鼠了。
3、猫不捕鼠的原因是:(饱食鱼肉,生活安逸,无需自己捕食了。
)15.某人说“世无良猫”,从中可知某人是个:不能物尽其才(用不好人才)的人,从中我们可以获知的人生之理是:环境过分安逸,人的斗志就会被消磨掉。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目贵明目贵①明②,耳贵聪③,心贵智④。
以天下之目视,则无不见也。
以天下之耳听,则无不闻也。
以天下之心虑,则无不知也。
辐辏[còu]⑤并进⑥,则明不可塞⑦。
(选自《管子•九守》)【注释】①贵:以……为贵。
②明:聪明,这里指明查(则明不可塞。
)③聪:听力好。
④智:思维敏捷。
⑤辐辏:车轮的辐条。
⑥进:这里指向中间集中。
⑦塞:受蒙蔽。
【文言知识】释“并”:上文“辐辏并进”中的“并”,指“全都”、“一起”、“一齐”、“一同”句意为车轮的轴条一起向车轮中心的圆木集中,比喻目、耳、心一起使用。
又,“万箭并发,城中如雨”,意为一万支箭一齐发射,城内如同下雨。
又,“五人并行”,意为五个人一同行走。
又,“德才并佳,人主任之”,意为品德与才能都好,国君就任用他。
【参考译文】眼睛贵在明辨事物,耳朵贵在听觉灵敏,心思贵在思维敏捷。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盲人识日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
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
”扣盘而得其声。
他日闻钟,以为日也。
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
”扪[mén]烛而得其形。
他日揣籥[yuè],以为日也。
日之与钟、籥亦远矣,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
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导读】要想了解某种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通过实践了解它。
单凭道听途说,走马观花,只能是一知半解。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生而眇.者不识日( 眼瞎)2.他日揣籥.,以为日也( 古代乐器,形状像笛)3.而人之未达.也( 洞晓)4.扪.烛而得其形( 用手摸)二、翻译1.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
即使有巧妙的譬喻,好的诱导,也超不过盘和烛的比喻。
2.自盘而至钟,自烛而至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从盘到钟,从蜡烛到短笛,辗转推求下去,还会有终结吗?三、“盲人识日”的错误在哪里?答:只了解事物的局部,甚或是皮毛。
它告诫我们,单凭道听途说或者走马观花,至多不过是一知半解;要真正了解事物,一定要接触它、观察它,亲自实践。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王冕僧寺夜读王冕者,诸暨[jì]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1)牛陇[lǒng]上,窃(2)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zhé](3)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tà](4)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儿痴如此,曷[hé](5)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6)出坐佛膝上,执策(7)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8)。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9),冕小儿,恬[tián](10)若不知。
(《宋学士文集》)【注释】(1)牧:放牧牲畜。
(2)窃:偷偷地,暗中。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专项训练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专力则精,杂学则粗(jiē)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
”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
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
”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
(选自清•姚鼐《惜抱轩集》)[注释]①余:本文作者清人姚鼐(nài)自称,他字姬传,是“桐城派”的杰出代表。
②嘉定:今上海市嘉定区。
③休宁:古县名,今浙江境内。
[文言知识] 说“少”。
作为多少的“少”,古今相同。
“少”在文言中还作“年轻”、“年轻时”解。
上文“余少时尝效焉”中的“少时”,即为“年轻时”。
贺知章诗“少小离家老大还”,其中“少小”指年轻时。
古人年龄在30岁之内的都可指“少年”。
岳飞词“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少年头”即年轻人的头发。
古语有“自古英雄出少年”,这“少年”也指年轻人。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盛②焉③悚2.翻译:①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3.“多所舍弃,词其一也”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 ①很多爱好都抛弃了,只有词没放弃;②很多爱好抛弃了,词便是其中之一;⑧很多爱好没放弃,词便是其中之一;④很多爱好没放弃,只有词抛弃了。
4.理解:姚鼐感到自己的缺点是什么?请用文中原句回答。
【译文】词学以浙中为盛,余少时尝效焉。
一日,嘉定②王凤喈(jiē)语休宁③戴东原曰:“吾昔畏姬传,今不畏之矣。
”东原曰:“何耶?”凤喈曰:“彼好多能,见人一长辄思并之。
夫专力则精,杂学则粗,故不足畏也。
”东原以见告,余悚其言,多所舍弃,词其一也。
词学以浙中为最盛,我小的时候曾经效仿过。
一天,嘉定王凤喈对休宁的戴东原说:“我从前怕姬传,现在不怕了。
”东原说:“为什么?”凤喈说:“他喜欢多才,见到有人有一个处便要和他一样。
专心学一门则精,学杂了就粗了,所以不怕了。
”东原见到我,把凤喈的话告诉了我,我感到震惊,于是把其他的爱好舍去,只功词一项。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向) 2.术未尽.也(穷尽)3.先则恐逮于.臣(被) 4.夫.诱道争远(发语词)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答: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
赞成。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郑人买履[lǚ]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2020-2021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
2020-2021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孟母戒子孟子少时,诵①,其母方织。
孟予辍然②中止,乃复进。
其母知其諠③也,呼而问之:“何为中止?”对曰:“有所失,复得”。
其母引刀裂其织,以此戒④之。
自是之后,孟子不复諠矣。
(节选自《韩诗外传》【注】①诵:背诵,②辍然:突然停止的样子,③諠(xuān)遗忘。
④戒:警告。
1.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字。
(1)其母方.织()(2)其母引刀裂.其织()2.在文中找出同义词填在下面的横线上。
(1)失:____________ (2)此:____________3.你认为孟母对孟子的成才有什么影响?学了这篇文章之后你还能想到一个有关孟母的典故吗?译文孟子小时候,在他背诵的时候,他的母来正在织布,孟子突然停止,又继续背诵下去。
孟子的母亲知道他因为分心而遗忘了书中的内容,于是把他叫来问道:“为什么中断背书?”孟子回答说:“有所遗忘,后来又想起来了。
”这时孟子的母亲拿起刀割断了布,以这件事作为警告。
从那件事以后,孟子不再因分心而遗忘书中的内容了。
1.(1)正,刚好(2)割断2.(1)谊(2)是3.使孟子从小养成了一种严谨治学的态度,孟母三迁。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强弱之辩夫强不自强,因弱以奉①强;弱不自弱,因强以御②弱。
故弱为强者所伏,强为弱者所宗,上下相制,自然之理也。
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所谓弱者,岂怯懦之谓耶?盖在乎有德,不在乎有力。
夫金者,天下之至刚也;水者,天下之至柔也。
金虽刚矣,折之而不可以续;水虽柔矣,斩之而不可以断;则水柔能成刚,金刚不辍③其弱也。
(选自唐.罗隐《两同书》)[注释]①奉:尊重。
此指陪衬。
②御:支配,此指显出。
③辍(chuò):停。
此指消除。
[文言知识]“然则”及其他。
“然则”在文言中是个固定词组,相当于“既然(这样),那么……”,上文“然则所谓强者,岂壮勇之谓耶?”意为既然这样,那么所谓强者,难道说的只是健壮勇敢的人吗?又,“虽然”,相当于“虽(这么说),然而……”,如“虽然,其事有本有原”,意为虽这么说,然而那事情还有本源。
2020-2021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
2020-2021小升初语文文言文阅读试题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鸲鹆效言鸽鹆①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②而调其舌。
久之,能效③人言,但能效声而已。
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④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
何若⑤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①鸲鹆(qúyù):俗名八哥,经过训练,能模仿人说话。
②罗:张网捕捉。
③效:模仿。
④子:你。
⑤何若:哪里比得上。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1)甚.善()(2)鸟俯首而惭.()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2)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3.“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
”想一想“鸟”笑蝉什么,发挥想象,把它要对蝉说的话写下来。
4.从本文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译文有一种叫鸲鹆的鸟出生在南方,南方人捕捉它并教它说话。
时间长了,它能模仿人说话,然而只能模仿几句。
一天到晚所模仿的,只是那几句而已。
有一只蝉在院子的树上叫,鸲鹆听了便讥笑它。
蝉对鸲鹆说:“你能模仿人说话,很好;然而你所说的,不曾有一句是表达自己心意的话,哪里像我自己叫的都是表达自已心意的声音!”鸲鹆低下头很惭愧,终身不再模仿人说话了。
1.(1)很(2)惭愧2.(1)一天到晚所模仿的,只是那几句而已。
(2)鸲鹆低下头很惭愧,终身不再模仿人说话了。
3.示例:你真笨,整天只会发出一种声音。
你看我,能说不同的话。
4.不要一味地去模仿别人,应该勇于发出自己的声音。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临江之麋临江之人,畋①得麋麂②,畜之。
入门,群犬垂涎,扬尾皆来。
其人怒,怛之③。
自是日抱就犬,习示之,使勿动,稍④使与之戏。
积久,犬皆如人意。
麋麂稍大,忘己之麋也,以为犬良⑤我友,抵触偃仆⑥,益狎。
犬畏主人,与之俯仰⑦甚善,然时啖⑧其舌。
三年,麇出门,见外犬在道甚众,走欲与为戏。
外犬见而喜且怒,共杀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选自《柳河东集》)【注】①畋(tián):打猎。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魏收改武学文魏收①年十五,颇已属文。
及随父赴边,好习骑射,欲以武艺自达。
荥阳②郑伯调③之日:“魏郎弄戟(jǐ)多少?”收惭,遂折节读书。
夏月④,坐板床,随树阴讽诵⑤,积年,板床为之锐减,而精力不辍。
以文华显。
(选自《北齐书•魏收传》[注释] ①魏收:北齐人。
②荥(xíng)阳: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
③调:嘲笑。
(④夏月:夏季。
⑤讽诵:背诵。
[文化常识]“戟”及其他。
上文郑伯嘲笑魏收说:“魏郎弄戟多少?”其中“戟”泛指所有兵器。
“戟”本是青铜制成的兵器,它将矛与戈结合在一起,既有“矛”直刺的功能,又有“戈”横劈的作用。
杜牧在《赤壁》诗中写道:“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其中说到的“戟”就是这种兵器。
除矛、戈、戟外,古代进攻的武器还有刀、斧、箭、炮等。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及__________②辍_________2.翻译:①颇已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欲以武艺自达___________________;③积年,板床为之锐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以文华显______________________3.“遂折节读书”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_______①就改变志向努力读书;②因此跟随别人读书;③于是埋头读书;④就斩断兵器致力读书。
【译文】魏收十五岁,已经很能写文章。
等到随同父亲到边关,爱好练习骑马射箭,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
荥阳郑伯和他开玩笑说:“魏郎你用的戟多少重啊?”魏收很惭愧,于是回过头来读书。
夏季,坐在木板床上,跟随着被树遮蔽的影子移动背诵书。
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而精力充沛不懈怠,(后来)他凭借凭文章华丽而闻名于世。
【参考答案】1.①等到②停,此指懈怠 2.①很能写文章;②想通过练习武艺求得功名;③经过好多年,板床因此磨损了很多;④凭文章华丽而著名。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典史④。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⑾万历:明神宗年号。
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识]“登闻鼓”及其他。
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
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
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仕②濒③具④悯⑤邑⑥祀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①岁罹水患②死者相踵③遂自经于鼓下④养以公田百亩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张明善讥张士德张士城①据苏府②,其弟士德,攘夺民地,以广园囿。
侈肆宴乐,席间无张明善则弗乐。
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
明善倚笔题云:“漫天坠,扑地飞,白占许多田地。
冻杀万民都是你,难道是国家祥瑞。
”书毕,士德大愧,卒亦莫敢谁何。
(选自明•蒋一葵《尧山堂外记》)[注释] ①张士诚:元末豪强,曾一度在江苏苏州称王,后为朱元璋所败。
②苏府:苏州。
[文言知识]说“作”。
“作”是个多义词。
一、指“工作”。
如“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二、指“兴起”、“出现”。
上文“雪大作”,意为出现大雪。
又,《石钟山记》:“如乐作焉。
”三、指“激发”、“振作”。
《曹刿论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另外还作“起立”、“制造”、“写作”等解释。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瑞②毕2.翻译:①攘夺民地,以广园囿②侈肆宴乐③张女乐④卒亦莫敢谁何3.理解:“白占许多田地”用的是什么修辞手法?请从上文中再找出一例。
【译文】张士诚占据了苏州府后,(张士诚)的弟弟张士德,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
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在宴席间如果看不到张明善就不高兴了。
有一天,下了很大的雪,张士德摆下了丰盛的宴席,让歌女弹唱,邀请张明善提笔咏雪。
张明善提笔写倒:“(大雪)漫天坠落,直望田地飞去,白白侵占了那么多田地。
都是你,冻死了千万的百姓,你难道还能称做是国家的祥瑞之景吗!”写完之后,张士德感到非常惭愧,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参考答案】1.①吉利②结束2.①抢夺百姓土地,用来扩大(自己的)园林;②大肆挥霍设宴及娱乐;③让歌女弹唱;④最终也不敢(对张明善)怎么样。
3.双关;冻杀万民都地你。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dàn]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部编语文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
部编语文小升初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精练50篇及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齐人有好猎者齐人有好.猎者,旷①日持久而不得兽,入②则愧其家室,出③则愧其知友州里④,惟⑤其所以不得之故,则狗劣也。
欲得良狗,则家贫无以⑥。
人曰:“君宜致力于耕作。
”猎者曰:“何为?”人不对.。
猎者自思,得无欲吾数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⑦?于是还疾耕⑧,疾耕则家富,家富则市⑨得良狗。
于是猎兽之获,常过人矣。
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节选自《吕氏春秋》)【注】①旷:历时久远。
②入:在家,③出:在外,④知友:朋友。
里:邻里。
⑤惟:思考。
⑥无以没有办法。
(没钱买狗)⑦得无欲吾致力于耕作有获而后市良犬乎:难道不是要我努力耕作赚来钱,然后就可以买好狗了吗?⑧还疾耕:回家努力耕田。
⑨市: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1)好:()(2)对:()2.试着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入则愧其家室,出则愧其知友州里。
(2)非独猎也,百事也尽然。
3.这则寓言讲述了什么道理?译文齐国有个爱好打猎的人,花费了很长时间也没有猎到野兽。
在家人面前感到惭愧,在外面的好友和邻居面前也感到惭愧,他思考打不到猎物的原因,认为是因为狗不好他想得到一条好狗,可是家里没钱,于是别人对他说:“你应该努力耕田劳作。
”猎人说:“为什么?”那个人没有回答。
猎人自己思考,难道不是要我努力耕作赚来钱,然后就可以买好狗了吗?于是他就回家努力耕田,努力耕田家里就富了,家里富了就有钱来买好狗,有了好狗就屡屡打到野兽。
于是打猎的收获,常常超过别人。
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也都是这样。
1.(1)喜欢、喜爱(2)回答2.(1)在家人面前感到惭愧,在外面的好友和邻居面前也感到惭愧。
(2)不只是打猎如此,许多事情都是这样。
3.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办事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或要能及时发现问题的症结,对症下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张明善讥张士德无张明善则弗乐。
一日,雪大作,士德设盛宴,张女乐,邀明善咏雪。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郑人买履[lǚ]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duó)其足,而置之其坐。
至之市而忘操之。
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dù)。
”反归取之。
及反,市罢,遂(suì)不得履。
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nìng)信度,无自信也。
”【译文】有一个想要买鞋的郑国人,他先量好自己脚的尺码,然后把量好的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
等到了集市,他忘了带量好的尺码。
他已经挑好了鞋子,才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
”于是返回家去取尺码。
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他最终没有买到鞋。
有人问:“为什么不用你的脚去试试鞋的大小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阅读训练】1、解释加点的字。
先自度.其足(度量)吾忘持度.(量好的尺寸)2、翻译。
(1)何不试之以足?为什么不用自己的脚试试鞋的大小呢?(2)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等到回来的时候,市集已经结束了,于是就没买到鞋子。
3、这个故事现已成为一个成语,请你再写出两个有关寓言典故的成语。
刻舟求剑守株待兔3、这个故事使你悟出的道理是。
答:做事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变通,不能迂腐、固执。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欧阳修苦读欧阳公四岁而孤,家贫无资。
太夫人以荻[dí](1)画地,教以书(2)字。
多诵古人篇章。
及其稍长(3),而家无书读,就闾[lǘ]里士人家借而读之,或(4)因而抄录。
以至昼夜忘寝食,惟读书是务(5)。
自幼所作诗赋文字,下笔已如成人。
(摘自《欧阳公事迹》)【注释】(1)荻:多年生草本植物,形状像芦苇,地下茎蔓延,叶子长形,紫色花穗,生长在水边。
茎可以编席箔。
(2)书:书写。
(3)及其稍长:等到他年龄大些了。
(4)或:有时。
(5)惟读书是务:只是致力读书【译文】欧阳修先生四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家境贫寒,没有钱供他读书。
太夫人用荻秆在沙地上写画,教给他写字。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
【部编】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全)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青文胜为民请命青文胜,字质夫,夔州①人。
仕为龙阳典史④。
龙阳濒洞庭④,岁罹水患,逋赋⑤数十万,敲扑死者相踵。
文胜慨然诣阙⑥上疏⑦,为民请命。
再上,皆不报⑧。
叹曰:“何面目归见父老!”复具疏,击登闻鼓以进,遂自经于鼓下。
帝闻大惊,悯其为民杀身,诏宽⑨龙阳租二万四千余石⑩,定为额。
邑人建祠祀之。
妻子贫不能归,养以公田百亩。
万历⑾十四年诏有司⑿春秋致祭,名其祠曰“惠烈”。
(选自《明史》卷一百四十)[注释] ①夔(kuí)州:古州名,在今四川境内。
②龙阳:古县名,在今湖南境内。
③典史:县令的属官。
④洞庭:指洞庭湖。
⑤逋赋:拖欠赋税。
⑥阙(què):宫殿外的望楼。
此指宫门外。
⑦疏:给皇帝的奏章。
⑧不报:不答复。
⑨诏宽:皇帝下令宽贷。
⑩石:古代容量单位,十斗为一石。
⑾万历:明神宗年号。
⑿有司:官吏。
[文化常识]“登闻鼓”及其他。
登闻鼓是古代统治者为了表示听取臣民谏议之言或怨抑之情,特在朝堂外悬鼓,让臣民击鼓以使里面的人听到。
从县、府、州直至皇宫外,都设有“登闻鼓”。
所谓“击鼓鸣怨”就是敲击登闻鼓喊冤枉。
然而古代有几个青天大老爷呢?登闻鼓只是形式罢了,从上文看,青文胜击鼓后还不是因毫无作用转而自杀的吗?有句谚语叫“堂堂衙门八字开,有理无钱莫进来”。
古代百姓申怨还有一种方法,即拦住官员出行的马车,诉说冤情,但效果也极小。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仕②濒③具④悯⑤邑⑥祀2.选择:①“文胜慨然诣阙上疏”中的“诣”,解释为:(A)上告;(B)到;(C)登上;(D)责骂。
②“妻子贫不能归”中的“归”,是指(A)回到娘家;(B)回到故乡;(c)没有住房;(D)不能耕种。
3.翻译:①岁罹水患②死者相踵③遂自经于鼓下④养以公田百亩4.理解:这则故事除赞扬青文胜为民请命外,还说明什么【译文】青文胜,字质夫,夔州人。
做官担任龙阳县令的属官。
2020-2021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
2020-2021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人有负盐负薪者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
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
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释:放下。
②藉:垫衬。
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
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③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本篇选自《北史·李惠传》。
④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⑤群下:部下,属员。
⑥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
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
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
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
⑴藉.背(垫、衬)⑵顾.州纪风(回头看)⑶咸.无答者(都)⑷得其实.矣(结果、事实)2、翻译下列的句子。
⑴同释重担息树阴。
一同放下重重的担子在树阴下面休息。
⑵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用手杖(棍子)击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
3、评价一下李惠。
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多。
4、你还读过像李惠这样智者的故事吗?试讲述一例。
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狄人杰审案等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北人食菱北人生而不识菱者,仕于南方,席而啖[dàn]菱,并角入口。
或曰:“啖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库50篇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训练题库50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疑邻窃斧人有亡斧者,意其邻之子。
视其行步,窃斧也;颜色,窃斧也;言语,窃斧也;动作态度,无为.而不窃斧也.。
俄而,掘于谷而得其斧。
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其邻之子非变也,已则变矣;变也者无他,有所尤也.。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人有亡.斧(丢失)(2)俄.而(不久)2、翻译下列句子他日复见其邻人之子,动作态度无似窃斧者。
再过几天再看见他邻居家的儿子,他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像偷斧子的了。
3、读了这个故事,你得到什么启示?这则寓言说明,主观成见是认识客观事物的障碍,当人带着成见观察世界时,必然会歪曲客观事物的原貌。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黔之驴黔无驴,有好事者①船载以入。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
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②林间窥③之。
稍出近之,慭慭④然,莫相知⑤。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⑥己也,甚恐。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
稍近,益狎,荡倚冲冒⑦,驴不胜怒,蹄之。
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㘎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节选自《柳宗元集》)【注】①好事者:喜欢多事的人。
②蔽:躲避,躲藏。
③窥:偷看。
④慭慭(yìn yìn)然:小心谨慎的样子。
⑤莫相知:不知道它是什么东西。
⑥且:将要。
噬(shì):咬。
⑦荡倚冲冒:形容虎对驴轻侮戏弄的样子。
荡,碰撞。
倚,倚靠。
冲,冲撞。
冒,冒犯。
⑧㘎(hǎn):虎叫声。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1)稍近,益狎()(2)尽其肉,乃去()2.请用一个成语概括这个寓言故事的内容。
3.翻译下面的句子。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4.谈谈你从这则寓言中得到的启示。
译文黔地这个地方本来没有驴,有一个喜欢多事的人用船运来一头驴进入这个地方。
运到后却没有什么用处,就把它放置在山脚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2021部编语文小升初文言文阅读及专项练习50篇(含答案)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1: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①,俄而与子期逐②,三易马而三后③。
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
”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④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
夫诱⑤道争远,非先则后也。
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⑥后也。
”【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
【注释】①赵襄主:赵襄子。
御:驾车。
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
②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
③易:更换。
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
④调:谐调。
⑤诱:引导。
⑥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向) 2.术未尽.也(穷尽)3.先则恐逮于.臣(被) 4.夫.诱道争远(发语词)二、翻译。
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
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
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
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
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答: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
赞成。
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2:黄鲁直敬重苏轼鲁直①晚年县东坡②像于室中,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
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则离席惊避曰:“庭坚望东坡,门弟子耳,安敢失其序哉?”今江西君子曰“苏黄”者,非鲁直本意。
(选自宋•邵博《邵氏闻见后录》)[注释]①鲁直:即黄庭坚,字鲁直,他是北宋著名文学家。
②东坡:即苏轼。
[文化常识]“江西”及其他。
上文有“今江西君子曰”,其中“江西”并非指江西省,而是指长江以西的地区。
长江由西向东,但自九江至南京,其流向为东北方向,因此出现了“江西”、“江东”的现象。
“江西”古指长江以北的安徽、江苏一部分地区;“江东”指长江以南的安徽、江苏及浙江一部分地区。
由此可知,古人说的“江西”不等于今之江西省。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县②门③耳2.翻译:①每蚤作,衣冠荐香,肃揖甚敬;②安敢失其序哉? 。
3.“或以同时声实相上下为问”有以下理解,哪一项是正确的?①有以把谁上谁下问黄鲁直;②有人认为黄、苏两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③有人问两人在当时谁高谁低;④或者说在当时两人地位不相上下。
【译文】黄鲁直晚年把苏东坡的画像挂在家中,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供敬地作揖施礼.有人认为苏黄二人的声望其实不相上下,黄鲁直惊慌地离开座位说:“庭坚对于东坡而言,不过是学生罢了,我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现在江西诸君子称“苏黄”齐名,并非黄鲁直的本意.【参考答案】1.①同“悬”,挂②门生,即学生③罢了2.①每天早晨起来,穿好衣服戴正帽子点上香,很尊敬地打躬作揖;②怎么敢搞错师生的次序呢?3.②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3:永某氏之鼠永①有某氏者,畏日②,拘忌③异甚。
以为己生岁值子,鼠子神也,因爱鼠,不畜猫,又禁僮勿击鼠。
仓廪庖厨,悉以恣鼠不问,由是鼠相告,皆来某氏,饱食而无祸。
某氏室无完器,椸④无完衣,饮食大率鼠之余也。
昼则累累与人兼行,夜则窃啮斗暴。
其声万状,不可以寝。
终不厌。
数岁,某氏徙居他州,后人来居,鼠为态⑤如故。
其人曰:“是阴类恶物也,盗暴尤甚,且何以至是乎?”假五、六猫,阖门撤瓦灌穴,购僮罗捕之。
杀鼠如丘,弃之隐处,臭数月乃已。
呜呼,彼以其饱食无祸为可恒为哉!(选自唐.柳宗元《三戒》)[注释]①永:永州,今湖南零陵县。
②畏日:忌日。
迷信的人认为日期可定吉凶祸福,因此怕犯忌日。
③拘忌:拘束忌讳。
④椸(y ǐ):衣架。
⑤为态:活动状态。
[文化常识]说“生肖”。
中国人有“生肖”的习俗。
即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
也叫十二属相。
如子为鼠(即子年出生的属相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如今年公历为2005 年,农历为酉年,今年所生的孩子属鸡;明年农历为戌年,生者属狗;后年则属猪。
以下周而复始类推。
[思考与练习]1.解释:①畜②由是③完④率⑤啮⑥徙⑦假⑧阖⑨隐⑩已⑾恒2.翻译:①仓禀庖厨,悉以恣鼠不问②昼则累累与人兼行③是阴类恶物也④购僮罗捕之【参考译文】永州有个人,畏惧犯日忌,禁忌迷信非常多。
他认为自己出生的那年是个子年,子年属鼠,老鼠就是子年的神,因此非常爱护老鼠,家里不许养猫养狗,禁止仆人扑打老鼠;家里的仓库、厨房,都任凭老鼠随便进出吃喝,他一点也不过问。
这么一来,老鼠们就相互转告,别的地方的老鼠也都来到他家里,大吃大喝也没有任何灾祸。
这个人家里没有一样完整的东西,衣柜里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凡是吃的喝的东西,都是老鼠吃剩下的。
大白天,老鼠常常和人在一起活动,到了夜晚,啃东西,咬东西,打打闹闹,发出的声音千奇百怪,闹得人睡不成觉,他始终不感到讨厌。
过了几年,这个人搬到别的州去了。
以后搬进来另外一家人,但老鼠依旧闹得还像过去一样凶。
新搬来的人说:"这群见不得人的东西,偷窃打闹如此厉害,究竟是怎么弄到这个程度的呢?"便借来了五六只猫,关闭上大门,撤除砖瓦用水浇灌老鼠洞,雇用仆人到处搜寻追捕,杀死的老鼠堆得跟山丘一样,老鼠的尸体被扔在偏僻的地方,臭味好几个月后才散去。
唉!这些老鼠以为可以一辈子过着那种吃饱喝足而又无灾无祸的日子。
【参考答案】1.①养②从此③完整④都⑤咬⑥迁移⑦借⑧关上门⑨偏远⑩停、消失11长久2.①仓库厨房,全凭老鼠横行而不过;②白天竟成群结队地跟人一同行走;③这是在阴暗处活动的坏东西;④雇了僮仆张起网捕捉老鼠。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4:人有负盐负薪者人有负盐负薪者,同释①重担息树阴。
二人将行,争一羊皮,各言藉背②之物。
惠③遣争者出,顾州纪纲④曰:“以此羊皮可拷知主乎?”群下⑤咸无答者。
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⑥矣。
”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注释】①释:放下。
②藉:垫衬。
背:藉是坐卧之用;背是披背之用。
意思是经常使用之物。
③惠:李惠,中山(今河北定县满城一带)人,北魏太武帝时任雍州刺史。
本篇选自《北史·李惠传》。
④顾州纪纲:回头看着州府的主簿。
州纪纲,州府的主簿。
⑤群下:部下,属员。
⑥实:事实,真相。
【译文】有负盐的和负柴的,两个人同时放下重担在树阴下休息。
要走的时候,争一张羊皮,都说是自己坐卧和披背用的东西。
李惠让他们出去,对主簿说:“敲打这张羊皮能够查出它的主人吗?”部下都没有回答。
李惠叫人把羊皮放在席上面,用杖敲打,见到有一些盐末,就说:“得到实情了!”再让争吵的双方进来看,负柴的人才承认了罪过。
阅读训练:1、解释下列加黑的词语。
⑴藉.背(垫、衬)⑵顾.州纪风(回头看)⑶咸.无答者(都)⑷得其实.矣(结果、事实)2、翻译下列的句子。
⑴同释重担息树阴。
一同放下重重的担子在树阴下面休息。
⑵以杖击之,见少盐屑。
用手杖(棍子)击打羊皮,看见有少量的盐屑。
3、评价一下李惠。
聪明机智,生活常识丰富、经验多。
4、你还读过像李惠这样智者的故事吗?试讲述一例。
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狄人杰审案等等。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5:虎丘予初十日到郡,连夜游虎丘①,月色甚美,游人尚稀.,风亭月榭间②,以红粉笙歌③一两队点缀,亦复不恶。
然终不若山空人静,独往会心④。
尝.秋夜坐钓月矶⑤,昏黑无往来,时闻风铎⑥,及佛灯隐现林梢而已。
(节选自《游虎丘小记》)【注】①虎丘:苏州名胜。
②风亭月榭间: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
③红粉笙歌:指歌女奏乐唱歌。
④独往会心: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⑤钓月矶:在虎丘山顶。
⑥风铎:悬于檐下的风铃。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1)稀()(2)尝()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予/初十日到郡B.月色/甚美C.终不若山空人静D.尝秋夜坐/钓月矶3.作者调动了视觉和听觉来写景,请说说文中从视觉和听觉写了哪些景物。
4.作者喜爱的虎丘的特点是什么?译文我在初十到了郡中,当晚就游览了虎丘。
月色非常美好,游人也还不多,风吹过亭子月光酒落在树间,偶尔有一两队歌女吹笙点级,并不扫兴。
但还是不如山林空寂之时,一人前往要合我意。
我曾经在秋夜坐在虎丘山顶的钓月矶上,天色昏暗,无人往来,不时听到悬于檐下的风铃声,还看到佛灯在林间树梢若隐若现。
1.(1)少(2)曾经2.D3.视觉:月色、佛灯。
听觉:笙歌、风铎。
4.月色美好;幽静。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6:老马识途管仲、隰[xí]朋从于桓[huán]公而伐孤竹①,春往而冬反,迷惑失道②。
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乃放老马而随之,遂得道。
行山中无水,隰朋曰:“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蚁壤.[rǎng]一寸而仞有水。
”乃掘③地,遂得水。
【导读】自然万物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人能善于向大自然学习,则万物可为我所用,为人类造福。
【注释】①管仲、隰朋:皆齐桓公时大臣,帮助桓公成就了霸业。
孤竹:古国名。
②迷惑失道:迷路而找不到归途。
③掘:挖。
【阅读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
1.春往而冬反.(通“返”,返回)2.迷惑失道.(道路)3.遂得.水(找到)二、翻译。
1.管仲曰:“老马之智可用也。
”管仲说:“老马的智慧可以利用。
”2.蚁冬居山之阳,夏居山之阴。
蚂蚁冬天住在山的南面,夏天住在山的北面。
三、文中故事是成语老马识途的来历,现比喻有经验,能带领新手工作。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7:精卫填海又北二百里,曰发鸠[jiū]之山,其上多柘[zhè]木,有鸟焉,其状如鸟,文首,白喙[huì],赤足,名曰:“精卫”,其鸣自姣。
是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yīn]于东海。
漳水出漹.[yān],东流注于河。
【阅读训练】1.翻译。
北( 向北) 其( 代发鸠之山) 焉( 不译,补充音节)溺( 被淹死) 以( 用) 河( 海)2.精卫是一只什么样的鸟? ( 用原文回答)答: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
3.精卫以前叫什么?为什么变成了鸟? ( 简要回答)答: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4.翻译:其状如鸟,文首,白喙,赤足,名曰:“精卫”状像鸟一样,头上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名字叫“精卫”。
5.此神话,表达了远古人名怎样的精神?答:表达了古人坚持不懈,勇敢的精神。
小升初文言文阅读理解8:张明善讥张士德张士城①据苏府②,其弟士德,攘夺民地,以广园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