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完整版)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

工艺流程题专题(教师版)考察形式:流程图、表格图像、文字叙述问题类型:措施、成分、物质、原因能力考查:获取信息的能力、分解问题的能力、表达能力知识基础:基本生产理论,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有机物的性质,实验基本操作无机工业流程图题能够以真实的工业生产过程为背景,体现能力立意的命题指导思想,能够综合考查各方面的基础知识及将已有知识灵活应用在生产实际中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原 料:矿石(固体)预处理:酸溶解(表述:“浸出”)除 杂:控制溶液酸碱性使金属离子形成沉淀核心化学反应是:控制条件,调节PH ,使Mg 2+全部沉淀解题技巧: 明确整个流程及每一部分的目的 → 仔细分析每步发生的反应及得到的产物 → 结合基础理论与实际问题思考 → 注意答题的模式与要点在解这类题目时:1、要粗读试题,尽量弄懂流程图,但不必将每一种物质都推出。

2、再精读试题,根据问题去精心研究某一步或某一种物质。

3、要看清所问题,不能答非所问,并注意语言表达的科学性在答题时应注意:前一问回答不了,并不一定会影响回答后面的问题。

一、分析流程图需要掌握的技巧是:浏览全题,确定该流程的目的——由何原料获得何产物(副产物),对比原料和产物;了解流程图以外的文字描述、表格信息、后续设问中的提示性信息,并在下一步分析和解题中随时进行联系和调用;解析流程图并思考:从原料到产品依次进行了什么反应?利用了什么原理(氧化还原?溶解度?溶液中的平衡?)。

每一步操作进行到什么程度最佳?每一步除目标物质外还产生了什么杂质或副产物?杂质或副产物是怎样除去的?Ⅱ分离提纯Ⅰ预处理 Ⅱ分离提纯Ⅲ 还原二、无机化工题:要学会看生产流程图,对于比较陌生且复杂的流程图,宏观把握整个流程,不必要把每个环节的原理都搞清楚,针对问题分析细节。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1.化工流程线路示意图
箭头:箭头进入的是投料(即反应物)、出去的是生成物(包括主产 物和副产物)。
第四页,。(酸溶解表述为“浸出”) 。 ②反应条件的控制(温度、压强、催化剂、原料配比、pH、溶剂等) ③反应原理(化学平衡、水解平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热、 电化学等)。
第二十四页,共29页。
【即时巩固】 3.(2012·广东省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硫铁矿烧渣是一 种重要的化学化工产业中间产物,主要成分是Fe3O4、Fe2O3、FeO和二 氧化硅等。下面是以硫铁矿烧渣制备高效净水剂聚合硫酸铁[Fe2(OH)n(SO4)3- n/2]m的流程图:
第二十五页,共29页。
第二十三页,共29页。
【答案】 (1)Fe3+ Al3+ (2)Al(OH)3 Ca(OH)2 (3)Al(OH)3+OH-===[Al(OH)4]- (4)①盐酸挥发,制取的二氧化碳中含有 HCl 在甲与乙之间加 一盛有饱和碳酸氢钠溶液的洗气瓶 ②CaCO3(s) Ca2+(aq)+CO23-(aq)
(4)①某同学在实验室中用下图装置制取
CO2气体并通入溶液Ⅱ中,结果没有沉淀产 生,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为了能产生沉淀该同学对图装置进行了 改进,改进的方法为__________。
②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石灰水变浑浊,混
合体系中除存在电离平衡、水解平衡外,还存在溶解平衡,
用方程式表示该溶解平衡关系_______________ _。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2023/5/28
生产计划部
第一页,共29页。
工艺流程题的特点 一是试题源于生产实际,以解决化学实际问题为线索进行 设问,使问题情境真实。二是试题内容丰富,涉及化学基础知 识的方方面面,能考查考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和应用情况,同 时考查考生解决化工生产中的相关问题的迁移推理能力。三是 试题新颖,阅读量、思维含量较大,考查考生的资料收集、处 理能力。该类试题常涉及的知识点有: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高中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第一部分:常见的工艺手段、操作名称和目的知识归纳一、设备:注意设备的选择和使用。

例如:二、工艺流程一)、原料处理阶段:处理类型包括:1.粉碎固体:目的是增大表面积,使固体充分反应或加快反应速率。

注:常考提高浸出率的方法。

2.溶解原料:使用溶剂或有机溶剂等进行溶解、富集。

例如:3.灼烧、焙烧:仪器选择:酒精灯、三脚架、坩埚钳等,例如从海带中提碘。

4.煅烧原料:可以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能溶解,并使一些杂质高温下氧化、分解。

例如碳酸钙分解,煅烧高岭土等。

5.其他:1)研磨或剪碎、榨汁等。

2)表面处理:如金属表面的氧化物用浸洗。

3)除去金属表面的油污等:用浸洗。

二)、分离提纯阶段:理清原料和产品的关系→“多的要除、少的要加”→不清楚的跳过。

I.提纯的方法包括:1.氧化除杂:如除去Cu中的Fe。

1)氧化:用氧化剂将Fe氧化成易于后期处理的形式。

2)调节pH除杂: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Fe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

加入的物质常为纯碱,但尽量不引入杂质。

2.试剂除杂:加试剂直接反应除去杂质。

例如粗盐的提纯。

3.萃取、分液除杂:如从海水中提取溴和碘单质,利用溴和碘单质易溶于有机溶剂。

1)溴和碘单质的颜色:类型水有机溶剂溴单质3+2+碘单质2+2+2)使用到的仪器:4.过滤除杂:使用到的仪器:5.蒸馏除杂:1)使用范围:2)使用到的仪器:3)常见类型:II.常见题型或知识点考查:1.加热的目的:加快化学反应或促进反应等。

2.降温反应的目的:防止某物质在高温时会参与的反应;或为使化学平衡向着某方向,例如有H2O2参与的反应。

3.电解:注意:有新信息按新信息写,无新信息按教材知识写。

4.氧化还原反应的考查:书写氧化还原反应时,找准氧化还原状态,注意环境的酸碱性、反应的条件、符号,然后配平方程式。

三)、获得产品阶段流程:结晶→过滤→洗涤→干燥1)结晶方法:①蒸发结晶:一般适用于溶质且该物质热稳定性好(不会热分解)的结晶析出。

高考化学 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一)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高考化学 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一)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

化工生产中镁、铝及其化合物的转化关系1.从海水中提取镁的流程 (1)流程:(2)主要化学反应:①制石灰乳:CaCO 3=====高温CaO +CO 2↑、CaO +H 2O===Ca(OH)2;②沉淀Mg 2+:Mg 2++2Ca(OH)2===Mg(OH)2↓+Ca 2+;③制备MgCl 2:Mg(OH)2+2HCl===MgCl 2+2H 2O ;④电解MgCl 2:MgCl 2(熔融)=====电解Mg +Cl 2↑。

2.工业炼铝的流程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主要以化合态形式存在于氧化铝中。

铝土矿的主要成分是Al 2O 3,此外还含有少量SiO 2、Fe 2O 3等杂质,冶炼金属铝很重要的一个过程是Al 2O 3的提纯。

由于Al 2O 3是两性氧化物,而杂质SiO 2是酸性氧化物,Fe 2O 3是碱性氧化物,因而可设计出两种提纯氧化铝的方案。

方案一:碱溶法讨论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①、③两步骤中可能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答案 ①Al 2O 3+2OH -===2AlO -2+H 2O ,SiO 2+2OH -===SiO 2-3+H 2O③AlO -2+CO 2+2H 2O===Al(OH)3↓+HCO -3,SiO 2-3+2CO 2+2H 2O===H 2SiO 3↓+2HCO -3(2)步骤③中不用盐酸(或H 2SO 4)酸化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因为AlO -2与酸反应生成的Al(OH)3具有两性,可溶于强酸,不易控制酸的量;CO 2廉价而且生成的副产物NaHCO 3用途广泛,经济效益好(3)步骤④中得到较纯的Al 2O 3,可能含有________杂质,在电解时它不会影响铝的纯度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工艺流程专题》

(人教版中考化学专题复习课件)《工艺流程专题》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三 工艺流程
例2 胆矾(CuSO4·5H2O)在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 的用途。实验室利用废旧电池的铜帽(主要含铜和锌) 为原料制备胆矾。实验流程如图所示: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三 工艺流程
查阅资料:氧化锌能溶于氢氧化钠溶液。 (1)废旧电池铜帽的表面常有油污,可用洗洁精预 先 除 去 , 洗 洁 精 在 除 去 油 污 的 过 程 中 起 ___乳__化___ 作 用。 (2)“ 灼 烧 ” 完 全 ( 已 充 分 反 应 ) 的 判 断 依 据 是 __固__体__质__量__不__再__增__加____。
化学
第2部分 专题三 工艺流程
三、常考知识点的解题思路 1.物质成分的分析(推断流程图中的某种物质等) (1)分析流程中的每一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流 程: ①反应物是什么;②发生了什么反应;③图中有 没有物质没有写上去或是省略了;④该反应造成了什 么影响,对制造产品有什么作用。抓住一个关键点: 一切反应或操作都是为了获得产品。
(3)“沉碲”时,缓慢加入硫酸,并不断搅拌。为 生成TeO2沉淀需控制溶液的pH在4.5~5.0之间,其原 因 是 __若__溶__液__酸__性__过__强__,__T_e_O__2会__继__续__与__酸__反__应__导__致____ __碲__元__素__损__失___。
(4)“酸溶”后,在TeCl4溶液中通入SO2,反应生 成碲和初中化学中两种常见的酸,则该反应的化学方 程 式 是 _4_H__2_O_+___T_e_C_l_4_+__2_S_O_2_=_=_=__T_e_↓_+__4_H__C_l _+__2_H_2_S_O_4_______________。
___T_e_O__2+__2_N__a_O_H__=_=_=_N__a_2T_e_O__3_+__H_2_O______。 (2)“ 碱 浸 ” 后 的 滤 渣 可 用 于 __提__取__银__和__金___ (_或__提__炼__贵__金__属__等__)__。

2023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综合复习精选全文

2023年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综合复习精选全文

+2 +3
FeCr2O4
SiO2 Al2O3
Fe2O3
+6
Na2CrO4
Fe
Al(OH)3
Al Si H2SiO3
NaAlO2
Na2SiO3 设问中有焙烧目的
Fe2O3
Na2CrO4 +H2SO4 Na2Cr2O7 +Na2SO4 + H2O
对比试剂线和 产品线,共同 H2SO4是可循 环物质
Cr
Na2SO4●10H2O
Fe2O3
核心反应
试剂、条件
关注目标元素 和杂质元素转化 形式
产品分离
提纯除杂
明确 三个 环节
关注产品的 状态
回眸高考
(2022·山东卷)工业上以铬铁矿(FeCr2O4,含Al、Si氧化物等杂质)为主要原料制备红矾钠 (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抓住三条线
看进出箭头
铝、硅、铁、铬化合物的性质工艺操作,条件控制、陌 生方程式书写,电解原理,平衡移动原理,物质的循环 利用,pH选择范围
铝、镁、铁、铬化合物的性质,工艺操作,实验操作、 陌生方程式书写,氧化还原反应分析,平衡移动原理及 常数计算,物质的循环利用
2022湖南 (制备)
以独居石为原料制备 Ce2(CO3)3●nH2O
绿色化学 (6)将“母液①”和“母液②”混合,吸收尾气,经处理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利用。
循环利用
回眸高考
两种题型: 三个环节: 三条线: 多个考点:
物质制备类 元素回收类 原料预处理 核心反应 产品分离提纯 试剂线 操作线 产品线 物质性质及转化、药品选择、陌生方程式书写、 反应原理、条件选择和控制、操作目的、产品 分离的方法、各类计算

(完整版)初三化学工艺流程题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工艺流程题题

(完整版)初三化学工艺流程题题一、中考化学流程题1.工业上用闪锌矿(主要成分是ZnS、FeS)冶炼锌,主要流程如下:(1)焙烧炉中,ZnS转化为ZnO。

补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ZnS+___________高温___________ZnO+___________SO2(2)酸浸槽中,硫酸与锌焙砂反应得到用于电解的酸浸液。

反应过程中需不断搅拌,其目的是___________。

(3)酸浸渣的主要成分是铁酸锌(ZnFe2O4,其中Fe为+3价)。

底吹炉中,主要发生如下反应:①3ZnFe2O4+C 高温2Fe3O4+3ZnO+CO↑②ZnFe2O4+CO 高温2FeO+ZnO+CO2③ZnO+CO 高温Zn(蒸气)+CO2反应①~③中,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有___________。

(4)最终可以获得锌的设备有___________。

2.Li2CO3是生产锂电池的重要原料,电解铝废渣(主要含AlF3、LiF、NaF、CaO等物质)可用于制备Li2CO3。

已知:Li2CO3的溶解度:0 ℃ 1.54 g;20 ℃ 1.33 g;80 ℃ 0.85 g。

(1)在加热条件下酸浸,反应生成能腐蚀玻璃的氟化氢(HF )气体,写出AlF 3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该化学反应属于____________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2)滤渣B 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

(3)“转化”后所得LiHCO 3溶液中含有的Ca 2+需要加入Li 3PO 4除去。

除钙步骤中其他条件不变,反应相同时间,温度对除钙率和Li 2CO 3产率的影响如图所示。

随着温度升高最终Li 2CO 3的产率逐渐减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4)热分解后,获得Li 2CO 3需趁热过滤的原因是____________。

进行过滤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

2024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

2024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专题
①氧化焙烧:是在氧化气氛中和低于焙烧物料熔点的温度下进行的焙烧过程。 目的:使物料中的全部或部分硫化物脱硫转变为氧化物。 例:铅、锌的熔炼,便先要将铅、锌的硫化物变成氧化物后,再还原成金属。
②还原焙烧:指在低于炉料熔点和还原气氛条件下,使矿石中的金属氧化物转变为相应 低价金属氧化物或金属的焙烧过程。 该焙烧过程中,一般要在矿石中附加细小的炭粒作还原剂。 还原焙烧目前主要用于处理难选的铁、锰、镍、铜、锡、锑等矿物原料。
产物 ②控制反应速率 ③控制反应物转化率和产品产率 ④控制环境温度 ⑤抑制(促进)离子 的水解 ⑥降低生产成本酸浸时酸过量的目的:为了提高矿石中某金属元素的浸取率;抑制**离 子的水解等。对有多种反应物的体系,增大便宜、易得的反应物的浓度目的是:提高其他物质 的利用率,使反应充分进行;降低生产成本等。如:增大浓度可以加快反应速率,使平衡发生 移动等。(应结合具体问题进行具体分析)。(2)控制加料的方法:逆向接触、加料顺序、缓 慢加料、间歇性加料等。
(2023·全国甲卷第26题)BaTiO3是一种压电材料。以BaSO4为原料,采用下 列路线可制备粉状BaTiO3。
回答下列问题:(1)“焙烧”步骤中碳粉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2)“焙烧”后固体产物 有BaCl2、易溶于水的BaS和微溶于水的CaS。
“浸取”时主要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 (1)“焙烧”步骤中,BaSO4与过量的碳粉及过量的氯化钙在高温下焙烧得到CO、BaCl2、BaS 和CaS,BaSO4被还原为BaS,因此,碳粉的主要作用是做还原剂,将BaSO4还原。(2)S2-易发生 水解生成HS-,
4.研磨:增大固体样品与溶液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浸取)速率或使反应更充分。
真题思演维练模型和方法模型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工艺流程(共34张PPT)

2020中考化学专题复习工艺流程(共34张PPT)
图T5-2
[答案] (2)①K2CO3 HCl 确保杂质完全反应 ②Ba(OH)2+MgSO4 BaSO4↓+Mg(OH)2↓、K2CO3+Ba(OH)2 BaCO3↓ +2KOH、KOH+HCl KCl+H2O、K2CO3+2HCl 2KCl+H2O+CO2↑ ③Ba2+、C [解析] (2)①为了除去氯化钾中的硫酸镁,可以加入过量的氢氧化钡,硫酸镁与氢 氧化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氢氧化镁沉淀,得到的混合物的上层清液中含有 氯化钾和氢氧化钡,再加入过量的碳酸钾使钡离子转化为沉淀,过滤,所得的滤液 中含有氯化钾、碳酸钾和氢氧化钾,然后在滤液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除去碳酸 钾与氢氧化钾,最后蒸发结晶可得到纯净的氯化钾。为了确保杂质完全被反应,
(3)上述工艺流程中设计“废渣→……→TeO2”的目的是

图T5-9
[答案] (3)提纯TeO2(或除去Ag、Au,合 理即可) [解析] (3)废渣中主要成分是TeO2,含 有杂质Ag、Au,工艺流程中设计“废 渣→……→TeO2”的目的是提纯TeO2 或除去Ag、Au。
例4 [2019·昆明]碲(Te)广泛用于彩色玻璃和陶瓷工艺。用某工业废渣(主要含有
(2)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有Fe3+、Cu2+、Mg2+和
(填离子符号)。
图T5-10
[答案] (2)H+ [解析] (2)盐酸和氧化铁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和氧化铜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 和氧化镁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以及盐酸是过量的,所以溶液A中所含的阳离子 有Fe3+、Cu2+、Mg2+和H+。
(3)已知部分金属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成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题专题复习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一.化工流程图试题的构成特点 试题的基本结构:
题 头 介绍该工艺生产的原材料、目的、原理。 题 干 用框图形式将操作或物质转换或分离提纯等 主要生产工艺流程表示出来。
题尾
根据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问。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11年广东32题】 【题头】熔盐电解法获得的粗铝含一定量的金属钠和氢气 这些杂质可采用吹气精炼法除去,产生的尾气经 处理后可用于钢材镀铝。工艺流程如下: 【题干】
增大固液接触面积,加快浸出反应速率,提高浸出率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已知: Fe3+、Al3+、Fe2+和Mg2+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沉淀时,溶液
的pH分别为3.2、5.2、9.7和12.4;
Fe3+、Fe2+、Mg2+、Ca2+、Na+等杂质,需在搅拌下加入石灰石 .
⑵ 步骤I中,酸浸后得到的酸性溶液中含有Li+、SO42-,另含有Al3+、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专题复习
无机化学工艺流程题
◆高考二轮专题复习与测试•化学◆
一、化工流程图试题的构成特点
化工流程图试题就是将化工生产过程中的主要操作步
骤或物质转换用框图形式表示出来,将其中相关的信
息以文字、表格或图像呈现出来,然后根据流程中涉
及的化学知识进行设问,从而形成与化工生产紧密联 系的试题。
(填“石灰石”、“氯化钙”或“稀硫酸”)以调节溶液的pH到
6.0~6.5, 沉淀部分杂质离子,然后分离得到浸出液。
2+、Ca2+ Fe2+ 、 Mg ⑶ 步骤II中,将适量的H2O2溶液、石灰乳和 Na CO 2 3溶液依次加入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真题练习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真题练习题

高考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真题练习1.(2022•河北省选择性考试)LiBr溶液可作为替代氟利昂的绿色制冷剂。

合成LiBr工艺流程如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直接返回还原工序B.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C.中和工序中的化学反应为Li2CO3+2HBr=CO2↑ +2LiBr +H2OD.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答案】A【解析】由流程可知,氢溴酸中含有少量的溴,加入硫化钡将溴还原生成溴化钡和硫,再加入硫酸除杂,得到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加入碳酸锂进行中和,得到的溴化锂溶液经浓缩等操作后得到产品溴化锂。

A 项,还原工序逸出的Br2用NaOH溶液吸收,吸收液中含有溴化钠和次溴酸钠等物质,若直接返回还原工序,则产品中会有一定量的溴化钠,导致产品的纯度降低,A错误;B项,除杂工序中产生的滤渣为硫酸钡和硫,硫属于非极性分子形成的分子晶体,而硫酸钡属于离子晶体,根据相似相溶原理可知,硫可溶于煤油,而硫酸钡不溶于煤油,因此可用煤油进行组分分离,B正确;C项,中和工序中,碳酸锂和氢溴酸发生反应生成溴化锂、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Li2CO3+2HBr=CO2↑ +2LiBr +H2O,C正确;D项,根据电子转化守恒可知,溴和硫化钡反应时物质的量之比为1:1;根据硫酸钡的化学组成及钡元素守恒可知,n(BaS):n(H2SO4)为1:1,因此,参与反应的n(Br2):n(BaS):n(H2SO4)为1:1:1,D正确;故选A。

2.(2022•山东卷)已知苯胺(液体)、苯甲酸(固体)微溶于水,苯胺盐酸盐易溶于水。

实验室初步分离甲苯、苯胺、苯甲酸混合溶液的流程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苯胺既可与盐酸也可与NaOH溶液反应B .由①、③分别获取相应粗品时可采用相同的操作方法C .苯胺、甲苯、苯甲酸粗品依次由①、②、③获得D .①、②、③均为两相混合体系【答案】C【解析】根据题给流程可知,向甲苯、苯胺、苯甲酸的混合溶液中加入盐酸,盐酸将微溶于水的苯胺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胺盐酸盐,分液得到水相Ⅰ和有机相Ⅰ;向水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将苯胺盐酸盐转化为苯胺,分液得到苯胺粗品①;向有机相中加入水洗涤除去混有的盐酸,分液得到废液和有机相Ⅰ,向有机相Ⅰ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将微溶于水的苯甲酸转化为易溶于水的苯甲酸钠,分液得到甲苯粗品②和水相Ⅰ;向水相Ⅰ中加入盐酸,将苯甲酸钠转化为苯甲酸,经结晶或重结晶、过滤、洗涤得到苯甲酸粗品③。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工艺流程(共26张PPT)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中考专题复习:工艺流程(共26张PPT)
首页 末页
6. 为了达到收旧利废节能减排的目的,从含有金 属镁、铁、铜的粉末中,分离和提取出重要化工 原料MgSO4和有关金属,实验过程如下:
请回答: (1)操作①中被磁铁吸引的金属A是 铜 金属B是 。
首页


末页
过滤 (2)操作a的名称是 ;在蒸发过程中 需要使用玻璃棒,其作用是 搅拌,防止液滴飞溅 。 (3)写出步骤②所涉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Mg+H2SO4==MgSO4+H2↑ , 该反应发生的基本类型是: 置换反应 。 (4)实验步骤②中除了加入稀硫酸外,还可选用 a 下列试剂 (填标号)。 a. 硫酸铜溶液 b. 氯化钠溶液 c. 硝酸银溶液
首页 末页
7. (2012·佛山)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上的一 项重大突破,对社会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图如下:
(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中氮气的 体积分数约为 78%(或4/5) 。
首页 末页
(2)制取氢气的反应过程为:C+H2O CO+H2 高温 ,CO+H2O CO2+H2。上述两个化学方程式中表 现氧化性的物质是 H2O (填化学式)。 (3)原料气N2、H2中常含有CO2和水蒸气,反应前 要净化。净化的过程是 先把原料气通过NaOH溶液 (或石灰水等碱液),再通过浓硫酸(或碱石灰等干燥剂) 。 (4)写出N2、H2反应生成NH3的化学方程式
首页 末页
首页
末页
例2 (2017·德阳)实验室中有一包由KCl、 MgSO4和CaCl2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某校研究性学 习小组的同学为了除去其中的MgSO4和CaCl2,得 到纯净的KCl,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首页
末页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专题)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专题)

高三化学专题复习(化学工艺流程专题)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分)1.工业上可用软锰矿(主要成分是MnO2)和黄铁矿(主要成分是FeS2)为主要原料制备高性能磁性材料碳酸锰(MnCO3)。

其工艺流程如下:()已知:净化工序的目的是除去溶液中的Ca2+、Cu2+等杂质(CaF2难溶)。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研磨矿石、适当升高温度均可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率B. 除铁工序中,在加入石灰调节溶液的pH前,加入适量的软锰矿,发生的反应为MnO2+2Fe2++4H+=2Fe3++Mn2++2H2OC. 副产品A的化学式(NH4)2SD. 从沉锰工序中得到纯净MnCO3的操作方法是过滤、洗涤、干燥【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通过碳酸锰的制备,考查了物质制备实验方案的设计方法,为高考常见题型,明确制备流程及相应的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充分考查了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化学实验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由流程可知软锰矿(主要成分MnO2)和黄铁矿加入硫酸酸浸过滤得到浸出液调节溶液pH,FeS2和稀硫酸反应生成Fe2+,然后过滤得到滤渣是MnO2,向滤液中加入软锰矿发生的离子反应方程式为:2Fe2++15MnO2+28H+=2Fe3++14H2O+15Mn2++4SO42,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Cu2+、Ca2+等杂质,加入硫化铵和氟化铵,除去Cu2+、Ca2+过滤,在滤液中加入碳酸氢铵和氨水沉锰,生成MnCO3沉淀,过滤得到的滤渣中主要含有MnCO3,通过洗涤、烘干得到MnCO3晶体,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A.通过搅拌、适当升高温度、研磨矿石、适当增大酸的浓度等,可以提高溶浸工序中原料的浸出率,故A正确;B.二氧化锰具有强氧化性,可氧化亚铁离子,方程式为MnO2+2Fe2++4H+=2Fe3++ Mn2++2H2O,故B正确;C.溶浸过程中发生的反应生成硫酸根离子,后来又加入了硫化铵、碳酸氢铵,所以产品中含有(NH4)2SO4,故C错误;D.从沉锰工序中得到纯净MnCO3,只需将沉淀析出的MnCO3过滤、洗涤、干燥即可,故D正确。

中考化学总复习工艺流程专题

中考化学总复习工艺流程专题

2018中考化学总复习-工艺流程专题班级:________ 学生姓名:________一、工艺流程题的知识储备1、--重要物质化学式的书写氧气铁铜生石灰熟石灰石灰石的主要成分 . 纯碱烧碱火碱硫酸铜碳酸氢铵铁锈的主要成分 . 2、重要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氧化钙与水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铜和硝酸银反应;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硫酸除铁锈;工业制取烧碱;湿法冶铜;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3、工艺流程题结构:原料预处理研磨、水浸、酸洗、碱洗等→制备化学式、化学方程式→产品的分离和提纯过滤、结晶、蒸馏1、很多反应之前需要将固体研磨粉碎,其目的是 ;2、反应之前加水溶解,目的是 ;3、将原材料用酸液浸洗,目的是溶解哪些物质 ;4、从金属盐溶液中获得金属单质常用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5、很多题中加入的反应物要过量是为什么过量会带来什么结果如何检验所加物质是过量的例如:回收废水中的铜离子时通常需要加入过量的铁粉,如何验证铁粉是过量的6、从NaCl溶液中获取NaCl可以采用方法;的步骤:溶解、加热浓缩、、过滤;提纯含有NaCl的KNO37、如何分离氯化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将混合物进行溶解、、、可得纯净的二氧化锰;将混合物进行溶解、、可得纯净的氯化钾;二、典型例题分析例1.2013广东粗盐中含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等杂质;1如图2中步骤①②都需要进行操作,步骤④需要进行操作;3已知试剂X是碱溶液,则沉淀I为写化学式,下列不符合要求的是填序号.A.氢氧化钠溶液 B.氢氧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钾溶液 D.氢氧化钙溶液4步骤②除去氯化钙的反应方程式是;步骤③中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变式:2014广东Na2SO4是制造纸张、药品、染料稀释剂等的重要原料;某Na2SO4样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提纯Na2SO4的流程如题图所示1加入NaOH溶液可除去的阳离子是填离子符号,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若添加的NaOH溶液和Na2CO3溶液过量,可加入适量填名称除去;2操作a的名称是 ,该操作中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3溶液M中的溶质是Na2SO4和杂质NaCl,观察题图的溶解度曲线,则操作b是:先将溶液M 蒸发浓缩,再降温结晶、过滤;降温结晶的最佳温度范围是℃以下,因为Na2SO4的溶解度;例2: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杀虫剂、杀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1 B 的化学式为 ,操作a 的名称是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 ;③ ; 3已知:Cu+2H 2SO 4 浓 CuSO 4+ SO 2↑+2H 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对比途径I 、Ⅱ,途径I 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变式:现有工厂丢弃的废铜块其中混有少量的铁,部分已生锈,铜块表面呈绿色;课外活动小组同学取部分样品回实验室欲利用其制取胆矾,他们设计了下面的两种制取流程;已知:Cu+Fe 2SO 43=2FeSO 4+CuSO 4 ,请回答:1一般会将废铜块粉碎后再加稀硫酸,其中粉碎的目的是 ; 2铜块表面呈绿色的物质化学式是Cu 2OH 2CO 3,俗称 ,与硫酸反应时的化学方程式为:Cu 2OH 2CO 3 + 2H 2SO 4 =2 CuSO 4+ 3 + .3操作①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该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4溶液A 的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铁锈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 5验证向废铜块中加入的稀硫酸过量的方法是 , ;如果此时加入的稀硫酸是适量的,又该如何验证 ;废铜块ABSO 2硫酸铜溶液操作②胆矾△6方法II 的化学方程式为: 2Cu + 2H 2SO 4 + = 2CuSO 4 + ,反应前后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的元素是 ; 7操作②的实验步骤为: ,降温结晶;8方法1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Cu + 2H 2SO 4浓= CuSO 4 + SO 2↑+ 2H 2O 和方法II 相比较,你认为方法 更好,理由是 ; 例3:近年来有人提出了利用海水含氯化钠处理含二氧化硫的废气,该方法的流程如下:1 上图中从海水最终得到“NaCl 产品”的过程属于 填“物理变化”或“化学变化”;2 图中反应①、③、④属于化合反应的是 填序号;3 ①中的反应物是氯化钠和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 ;变式:某烟气脱硫的工艺不仅能消除SO 2,还能将其转化为石膏CaSO 4·2H 2O 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主要物质转化关系如下:1天然二水石膏CaSO 4·2H 2O 又称为生石膏,属于结晶水合物;结晶水合物中的水一般都不稳定,受热容易失水,例如生石膏在温度为350℃时持续加热会失去全部结晶水,方程式为:;写出芒硝Na 2CO 3·10H 2O 受热完全失水的化学方程式: ;2设备1中,通过喷淋水吸收烟气中的SO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 ;3设备3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中化合价升高的元素是 ;4在设备4中,需要通过控制温度蒸发结晶来得到石膏产品;在实验室中进行蒸发操作时时玻璃棒的作用是 ;5另一工厂为防治SO2的污染,另外设计了一种治污方法,不仅吸收了二氧化硫,同时也得到了硫酸等化工产品,该工艺流程如右图所示:①Fe2SO43吸收SO2的化学方程式是:Fe2SO43+2 + SO2= 2 FeSO4+2H2SO4②该流程中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例3:以天然气为原料合成尿素的主要步骤如下图所示图中某些转化步骤及生成物未列出(1)尿素与熟石灰混合研磨填“有”或“无”刺激性气味;(2)2甲烷和水蒸气在高温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CO和H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3分离出氨后,可循环利用的两种物质是、 ;变式:五氧化二钒V2O5是一种工业催化剂,如图是制取V2O5的工艺流程;(1)写出反应①的化学方程式 ;(2)2操作a的名称是 ,实验室进行该操作所需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 (3)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分解反应,物质X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4)4写出副产物KCl的一种用途农业上用作 ;三、各地中考题再现:1、2016广东甲班学生做完实验室制备氧气和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实验后,剩余物质倒入同一废液缸里;乙班课外兴趣小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探究;请回答:1步骤①的操作名称是___________,所用到的玻璃仪器有漏斗、玻璃棒和___________;2由步骤②实验现象推知,甲班同学制取氧气所用的固体反应物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3由步骤④所得溶液加入氢氧化钠可得红棕色沉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由步骤③产生的气体判断固体A中一定含有___________写名称;综合步骤③④现象推理,固体A 中还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至少两种物质的化学式;5根据上述实验和分析判断固体是___________写化学式;2、2017山东十三五期间,烟台将建设大型海水淡化厂绿色生态、综合利用海洋资源将是设计的重点;如图是某设计院设计的综合利用海水的流程图.据图回答问题:1反渗透膜法与滤纸过滤法在原理上都是利用混合体系中各物质的不同进行分离的方法.2过程③是氨碱法制纯碱的一个流程,需要向饱和食盐水中先后加入的两种物质是写化学式3过程④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而不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原因是 ;4如果要充分利用海边贝壳资源,过程⑤生成氢氧化镁的化学方程式是 ;5浓海水中Mg2+、SO42﹣、Ca2+,可用离子交换膜直接除去,若用化学沉淀法依次除去Mg2+、SO42﹣、Ca2+,需要的三种离子分别是写离子符号;6离子交换膜是对特定离子的选择性透过膜,可以使带特定电量的离子透过.过程②中“某种离子交换膜”选择透过的离子特点是 ;3、2017江苏某工厂产生的烧渣主要含FeO、Fe2O3,还有一定量的SiO2可用于制备七水合硫酸亚铁晶体FeSO4·7H2O,其工艺流程如下:查阅资料:SiO2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1“浸取”步骤中,FeO、Fe2O3和稀硫酸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FeO+H2SO4=FeSO4+ H2O 、________________;2为提高“浸取”步骤的反应速率,可采取的具体措施有______________写2条,不考虑“搅拌”和“使用催化剂”;3“还原”步骤的日的是将Fe抖转化为Fe2+,试剂X可用SO2或Fe;①若试剂X是SO2,转化原理为SO2+Fe2SO43+2Y =2FeSO4+2H2SO4,则Y的化学式是_________;②若试剂X是Fe,转化原理为Fe+Fe2 SO43=3FeSO4;测得“还原”后溶液的pH明显增大,其原因是______ ;4、2017广州氯化亚铜CuCl广泛应用于冶金、电镀、医药等行业;已知CuCl难溶于水和乙醇,在潮湿空气中易变质;CuCl的制备流程如下:1“滤液1”中除了Na+、SO42-外,还存在较多的离子是、写离子符号2“反应”中发生的化学变化是2CuCl2+Na2SO3=2CuCl↓+2NaCl+SO3,产生的SO3迅速与水化合生成一种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操作a”的名称是;本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水除外是;写化学式4可用“水洗”的原因是,“醇洗”的目的是 ;5160g CuSO4与足量NaCl经上述制备流程,可生成的CuCl最多是g;5、2017湘潭我国制碱工业先驱侯德榜发明了“侯氏制碱法”;其模拟流程如下:小资料I、贝壳的主要成分是CaCO3Ⅱ、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700体积氨气,1体积水中大约能溶解1体积二氧化碳Ⅲ、饱和食盐水中发生的主要反应为:NH3+CO2+H2O=NH4HCO3,NH4HCO3+ NaCl=NaHCO3↓+NH4Cl1合成氨需要的氮气来自空气,空气属于_________填“混合物”或“纯净物”;空气中氮气的体积分数约为_____________;2过程②中主要操作的名称是__________;3过程①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中反应所属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4为了提高产率,往饱和食盐水中通入气体时,你认为应该先通入_____________填“NH3”或“CO2”,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5上述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6、2014成都城市生活垃圾的处理是世界性难题,某垃圾处理厂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与综合利用的部分流程如下:资料1:垃圾焚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SO2、HCl等有害气体.资料2:+2价的铁元素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回答下列问题:1发电厂是利用垃圾焚烧产生的______转变为电能;2吸收步骤中,石灰浆的作用是 ;3溶解步骤中,产生的H2的化学方程式为 ,除此反应外,溶解步骤还能发生两个反应:①Fe2O3+3H2SO4═Fe2SO43+3H2O②Fe+Fe2SO43═3FeSO4,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序号.反应前后铁元素的化合价不变的是______填序号;4将所得硫酸亚铁溶液在氮气环境中加热蒸发浓缩、冷却结晶、______填操作名称,得到硫酸亚铁晶体,其中氮气的作用是 ;5请你就成都市生活垃圾处理提一条建议 ;。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

化学工艺流程专题复习一、化工生产主要解决六方面问题: 1、 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 2、 除去所有杂质并别离提纯产品; 3、 提高产量与产率;4、 减少污染,考虑 “绿色化学〞生产;5、 原料的来源既要考虑丰富,还要考虑本钱问题;6、 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等工艺生产问题化学工艺流程题,一般也就围绕这六个方面设问求解。

要准确、顺利解答工艺流程题,学生除了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根本知识以及除杂别离提纯物质的根本技能外,最关键的问题要具备分析工艺生产流程的方法和能力。

二、工艺流程图的主要框架是:1、原料预处理 【例1】〔08广州一模〕聚合氯化铝是一种新型、高效絮凝剂和净水剂,其单体是液态的碱式氯化铝[Al 2(OH)n Cl 6-n ]。

本实验采用铝盐溶液水解絮凝法制备碱式氯化铝。

其制备原料为分布广、价格廉的高岭土,化学组成为:Al 2O 3〔25%~34%〕、SiO 2〔40%~50%〕、Fe 2O 3〔0.5%~3.0%〕以及少量杂质和水分。

氧化铝有多种不同的构造,化学性质也有差异,且一定条件下可相互转化;高岭土中的氧化铝难溶于酸。

制备碱式氯化铝的实验流程如下:〔1〕“煅烧〞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某研究小组测定菠菜中草酸及草酸盐含量〔以C 2O 42-计〕,实验步骤如下:①将菠菜样品预处理后,热水浸泡,过滤得到含有草酸及草酸盐的溶液。

……答复以下问题:〔1〕步骤①中“样品预处理〞的方法是 。

〔A .灼烧成灰 B .研磨成汁〕 【知识归纳1】1、 原料预处理的目的:2、 原料预处理的方法:化学工艺流程——原料预处理练习1、某工厂生产硼砂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料,主要含有MgCO 3、MgSiO 3、 CaMg(CO 3)2、Al 2O 3和Fe 2O 3等,回收其中镁的工艺流程如下:局部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完全深沉时溶液的pH 由见上表,请答复以下问题:〔1〕“浸出〞步骤中,为提高镁的浸出率,可采取的措施有 〔要求写出两条〕原料预处理 除杂、净化产品别离提纯反响条件控制排放物的无害化处理除杂煅烧溶解 搅拌、过滤调节溶液pH在 蒸发浓缩 90~100℃Al 2(OH)n Cl 6-n高岭土 15%的盐酸少量铝粉 适量CaCO 32、(2021·珠海一模)现从锌制品加工企业回收的废渣(含有ZnO 、FeO 、Fe 2O3、CuO 、Al 2O 3等杂质)来制取氧化锌,流程如下:有关氢氧化物完全沉淀的pH 见下表:沉淀物Al(OH) 3Fe(OH)3Fe(OH)2Cu(OH)2Zn(OH)2pH(1) 在酸浸过程中,要提高浸出率,可以采取 措施(任写一种)。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工艺流程汇总(共十大)

高中化学高考复习工艺流程汇总(共十大)

高考化学工艺流程一、从铝土矿中提炼铝流程Ⅰ:【涉及反应】(写出并配平化学方程式) ①Al 2O 3+HCl = 2AlCl 3+3H 2O Fe 2O 3+HCl = 2FeCl 3+3H 2O②AlCl 3+NaOH = NaAlO 2+3NaCl +2H 2O FeCl 3+NaOH = Fe(OH)3↓+3NaCl HCl +NaOH = NaCl +H 2O③NaAlO 2+H 2O +CO 2 = Al(OH)3↓+NaHCO 3 NaOH +CO 2 = NaHCO 3④Al(OH)3 △ Al 2O 3+3H 2O ⑤Al 2O 3 (熔融)电解 4Al +3O 2↑ 【问题探讨】(思考并回答问题)①步骤①加入过量盐酸后的实验操作是什么? [提示]过滤。

②步骤②能否用氨水代替NaOH 溶液? [提示]不能;原因是Al 3+与过量氨水反应生成Al(OH)3沉淀,达不到分离Al 3+、Fe 3+的目的。

③步骤③中若将CO 2的量改为“少量”,得到的产物还是NaHCO 3吗? [提示]不是NaHCO 3而是Na 2CO 3。

流程Ⅱ: 【涉及反应】①Al 2O 3+NaOH = 2NaAlO 2+H 2O SiO 2+NaOH = Na 2SiO 3+H 2O②Na 2SiO 3+HCl = H 2SiO 3↓+2NaCl NaAlO 2+HCl = NaCl +AlCl 3+2H 2O NaOH +HCl = NaCl +H 2O③AlCl 3+NH 3·H 2O = Al(OH)3↓+NH 4Cl HCl +NH 3·H 2O = NH 4Cl +H 2O 【问题探讨】①步骤②中将盐酸改为“CO 2”合适吗?为什么?[提示]不合适;因为过量CO 2与NaAlO 2、Na 2SiO 3反应生成Al(OH)3和H 2SiO 3沉淀,达不到分离SiO 和AlO 的目的。

解答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知识大全(完整版)

解答高考化学工艺流程题的知识大全(完整版)
3.方法:将漏斗先置于热水中预热。
5.产品洗涤
1.蒸馏水洗涤:除去可溶性杂质
2.冷/冰水洗涤:××××降低产品/晶体的S,减少溶解损耗
3.有机溶剂洗涤:A.减少晶体的溶解损耗B.除去晶体表面水分,便于干燥(适用于易溶于谁的晶体)
6煮沸
促进水解,聚沉后利于过滤分离;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气体,如氧气
7.加氧化剂
核心元素:是否变价,判断核心反应类型氧化还原/非氧化还原具体如下:
①瞻前顾后
瞻前A.看反应物B.条件C.体系酸碱性
顾后A.反应产物(已知+推测)B.注意产物与产物以及产物与体系的酸碱性共存问题
②.分析核心元素化合价
③.与所学同族或相似元素(对角线规则)类比
三、解题策略
原则:复杂问题,分块处理;细节过程,步步推理。
B.反应气溶解度 ,逸出→降低××浸出率/产率
C.××分解(如:H2O2、铵盐、碳酸氢盐等) →××××
D.××挥发(易挥发:醋酸、HCl、液溴、乙醇等)→××××
E.I2升华→××××
③使反应速率不至于太慢、抑制/促进平衡移动、防止反应物分解、
防止副反应发生、使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等。
4.方法:A.××浴(水浴、冰水浴、油浴、沙浴)
如除去Cu2+(Fe3+),可加入CuO、Cu(OH)2、Cu2(OH)2CO3等
2.控体系的环境氛围
1.制备无水晶体:干燥的酸性气流氛围下,抑制水解并带走因分解产生的水汽。
例如:制无水FeCl3:在HCl气体氛围下,蒸发浓缩,冷却结晶
2.还原性氛围:防止××(还原性物质)被氧化。如加入Fe粉防止Fe2+被氧化。
B.pH过小/过大时,无法生成××,降低××产率/效率
C.(蒸发/结晶前)调节pH××(强酸性),防止/抑制××水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化学工艺流程题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在高考化学试题中化工题逐渐成为一类热门的主流题型"它将高中化学与某些化工生产很好地融合在一起,题目情景新颖,综合性强,思维量大,具有挑战性。

一些专家预测,在新课改背景下,无机化工题可能会逐渐取代以往高考化学试题中的无机框图型推断题,化工题是以某个具体的工业生产为背景,以化学基本理论为主线,结合化学实践!环境保护!化学计算等考查同学们应用所学知识探究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对综合能力要求很高"化工题的特点表现为:题目多以流程图的形式出现;题目实际考查的是应用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平衡原理、离子平衡理论!晶体结构知识!物质制备和分离(提纯)知识、绿色化学观点、安全生产思想及从经济的视角分析、评价、探究实际生产中各种问题的能力.一、工艺流程题简介1、工艺流程题是以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物质制备、分离和提纯为中心,以流程图为信息背景,以物质的性质、转化、分离等为考点,将元素化合物知识、化学反应原理、实验等内容有机融合2、化学工艺流程题结构一般包括题头、框图和问题三部分。

题头: 一般简单介绍此工艺的原料和目的是什么。

框图: 是简化的工艺流程图。

问题: 是根据生产流程中涉及到的化学知识设计的系列问题。

3、读题审题—关键1).此流程的原料和目的是什么?2)流程中有哪些步骤?各步作用是什么?3)流程中涉及哪些化学知识点,如何把获取的信息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正确表达出来?二、真题试做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很广,其正极材料可再生利用。

某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

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 x C6。

现欲利用以上工艺流程回收正极材料中的某些金属资源(部分条件为给出)。

回答下列问题:⑴LiCoO2中,Co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

⑵写出“正极碱浸”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酸浸”一般在80℃下进行,写出该步骤中发生的所有氧化还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⑷可用盐酸代替H2SO4和H2O2的混合液,但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 2与Li 1-x CoO 2之间的转化,写出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上述工艺中,“放电处理”有利于锂在正极的回收,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整个回收工艺中,可回收到的金属化合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真题试做答案 答案:(1)+3(2)2Al +2OH -+6H 2O===2Al(OH)4-+3H 2↑(3)2LiCoO 2+3H 2SO 4+H 2O 2=====△Li 2SO 4+2CoSO 4+O 2↑+4H 2O ,2H 2O 2=====△2H 2O +O 2↑ 有氯气生成,污染较大(4)CoSO 4+2NH 4HCO 3===CoCO 3↓+(NH 4)2SO 4+H 2O +CO 2↑ (5)Li 1-x CoO 2+Li x C 6===LiCoO 2+6C(6)Li +从负极中脱出,经由电解质向正极移动并进入正极材料中 Al(OH)3、CoCO 3、Li 2SO 4 解题方法的归纳与总结读正文 ,找信息 , 灵活运用 看框内 ,看框外 , 里外结合 边分析 ,边思考 , 易处着手 先局部 ,后全盘 , 逐步深入 三、常见的工业生产流程的主线和核心1 、规律:主线主产品、分支副产品、回头为可循环的物质。

2 、核心考点:物质的分离操作、除杂试剂的选择、生产条件的控制、三废处理及能量的综合利用等。

3 、原料处理的方法和作用 ⑴ 研磨(粉 碎):增大接触面积,加快溶解或增大反应速率。

⑵ 浸 出 固体加水(酸或碱)溶解得到离子① 水浸:与水接触溶解或反应,可通过延长时间、搅拌或适当升温来加速,以提高浸出率。

② 酸浸:与酸接触反应而溶解,使可溶性离子进入溶液,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可通过适当增大酸的浓度、升温和强力搅拌等加快反应速率。

③ 碱浸(碱洗) 除去油污或氧化膜;溶解铝和二氧化硅 ⑶ 过滤: 不溶物通过过滤除去 ⑷ 水 洗 除去水溶性杂质⑸ 灼烧:除去可燃性杂质或使原料初步转化。

⑹ 煅烧:改变结构,使一些物质在后续过程中易溶解,并可使一些杂质(如有机物)在高温下氧化、分解。

4 、实验条件的控制和目的⑴调节溶液的pH 值:控制溶液的酸碱性使某些金属离子形成氢氧化物沉淀而达到分离的目的,抑制某些离子的水解,防止某些离子的氧化等。

在题目中常以表格形式给出信息。

如Fe 3+⑵控制体系的温度 ①.控制低温:防止物质的分解,如NaHCO 3、NH 4HCO 3、H 2O 2、HNO 3(浓)等;防止物质的挥发,如盐酸、醋酸等;抑制物质的水解;增大气体反应物的溶解度,使其被充分吸收。

②采取加热:加速某固体的溶解,加快反应速率;减少气体生成物的溶解并使其逸出,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③控制范围:确保催化剂的催化效果,兼顾速率和转化率,追求更好的经济效益,防止副反应发生等。

降温(冰水中)防止物质在高温时溶解;使化学反应速率下降;使化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控温温度过高,物质会分解或挥发温度过低,物质无法挥发或者反应趁热过滤,防止某物质降温时因析出而损耗或带入新的杂质。

冰水洗涤洗去晶体表面的杂质离子,并减少晶体在洗涤过程中的溶解损耗5、产品的分离和提纯(1)过滤基本操作:一贴二低三靠(2)结晶当溶液为单一溶质时:所得晶体不带结晶水,如NaCl、KNO3等:蒸发结晶所得晶体带结晶水,如胆矾等:将滤液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

当溶液为两种以上溶质时: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溶质:蒸发浓缩结晶,趁热过滤要得到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溶质: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洗涤、干燥。

(3)重结晶(4)洗涤洗涤:向过滤器中滴加蒸馏水至浸没固体表面,静置,使其自然流下,重复操作2-3次;检验:取洗涤后最后几滴滤液,(若要检验氯离子)滴加AgNO3和稀硝酸,若无沉淀产生,则证明洗涤干净。

(5)干燥在干燥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低温烘干(6)灼烧固体在坩埚中进行加热(7)分液打开分液漏斗活塞,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8)重复操作6、物质分离或提纯常用的化学方法⑴溶解法:利用特殊溶剂把杂质溶解而除去,如Fe(Al)可用过量的NaOH溶液而除去Al,CO2(HCl、H2O)先通过饱和食盐水,再通过浓H2SO4。

⑵沉淀法:a.加合适的沉淀剂(要使杂质离子充分沉淀,加入的沉淀剂必须过量,且在后续步骤中易除去)。

b.调节溶液的酸碱性。

⑶洗涤法:a.水洗,b.冰水洗,c.有机溶剂洗,其目的是:洗去目标物表面的杂质离子;减少目标物的溶解损耗或增大有机杂质的溶解量;防止目标物形成结晶水合物;使晶体快速干燥。

7、可循环物质的判断⑴流程图中回头箭头的物质⑵生产流程中后面新生成或新分离的物质(不要忽视结晶后的母液),可能是前面某一步反应的相关物质。

8.绿色化学理念:(1)环境污染问题;(2)原子的经济性;(3)节约能源(包括使用催化剂);(4)原料应是可再生的(或者可循环使用);(5)工艺的安全性9、化学工艺流程题自查:(1)对工艺流程题有没有整体、清晰的认识?了解化学工艺流程的主线;(2)对工艺流程相关知识点是清清楚楚,还是模模糊糊?了解化学工艺流程考什么?(3)叙述性问题是否能抓住要点?了解规范答题的要求;(4)方程式书写和计算有无得分把握?10、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常见物质除杂方法序号原物质所含杂质除杂质试剂主要操作方法1 N2O22 CO2H2S3 CO CO24 CO2CO5 CO2HCI6 H2S HCI7 SO2HCI8 CI2HCI9 H2HCI10 炭粉MnO211 MnO2 C12 炭粉CuO13 AI2O3Fe2O314 Fe2O3AI2O315 AI2O3SiO216 SiO2AI2O317 BaSO4BaCO318 NaHCO3溶液Na2CO319 Na2CO3固休NaHCO320 FeCI3溶液FeCI221 FeCI3溶液CuCI222 FeCI2溶液FeCI323 CuO Fe24 Fe(OH)3胶体FeCI325 CuS FeS26 I2晶体NaCI27 NaCI晶体NH4CI28 KNO3晶体NaCI29 CO2SO230 CuCl2FeCl3/HCl三个必须:加试剂必须过量;过量试剂必须除去;必须最佳实验方案。

四个原则:不增(新杂质);不减(被提纯物);易分(被提纯物与杂质);复原(被提纯物)。

除杂要注意:为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的操作中便于除去。

11、知识积累一化工生产主要解决六方面问题:⑴解决将原料转化为产品的生产原理;⑵除去所有杂质并分离提纯产品;⑶提高产量与产率;⑷减少污染,考虑“绿色化学”生产;⑸原料的来源既要考虑丰富,还要考虑成本问题;⑹生产设备简单,生产工艺简便可行等工艺生产问题化学工艺流程题,一般也就围绕这六个方面设问求解。

要准确、顺利解答工艺流程题,学生除了必须要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物质之间相互作用的基本知识以及除杂分离提纯物质的基本技能外,最关键的问题要具备分析工艺生产流程的方法和能力。

【知识积累二】常见与工业生产有关的化学反应——传统工业不能丢①工业制粗硅②制漂白粉③工业制硫酸④合成氨工业⑤工业制硝酸⑥氯碱工业⑦工业制玻璃⑧工业制纯碱12、化学工艺流程题常考问题⑴、对反应条件的分析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A、对反应速率有何影响?(如何提高浸出率?如何提高反应速率?)B、对平衡转化率有何影响?(如何提高产率?)C、对综合生产效益有何影响?(如原料成本,原料来源是否广泛、是否可再生,能源成本,对设备的要求,环境保护)——从绿色化学方面作答。

⑵、对流程理解的问题:A、滤渣、滤液的主要成分?(明确发生了什么反应)B、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循环利用与回收利用的物质?(循环利用是作为原料投入了,却没有消耗或没有消耗完;回收利用是指副产品)D、特定步骤中加某物质的作用?(一般题干会有隐含信息。

比如加NaCl可以提高PbCl2的溶解度,加NaCl可以降低过碳酸钠的溶解度等等)含钴废料加热反应反应调节pH 至a 过滤调节pH 至2~3操作Ⅰ减压烘干CoCl 2·6H 2O 盐酸过氧化氢碳酸钠滤渣盐酸四、典型例析 【例1】(2013新课标2卷 27.)(14分)氧化锌为白色粉末,可用于湿疹、癣等皮肤病的治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