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与轴承的组合设计实验
轴系组装实验报告
实验者: [姓名]同组者: [姓名]班级: [班级]日期: [日期]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功能及装配关系。
3. 理解轴系组装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 通过实验,验证轴系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可靠性。
二、实验原理轴系是机械设备中重要的传动部件,其主要由轴、轴承、齿轮等零件组成。
轴系组装实验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装配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三、实验内容1. 轴的结构设计:轴是轴系中的主要零件,其结构设计主要包括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
轴的结构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的直径应满足强度、刚度和耐磨性要求。
- 轴的长度应满足轴上零件的装配和拆卸要求。
- 轴肩的设计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2. 轴承组合设计:轴承是轴系中的支撑零件,其组合设计主要包括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轴承组合设计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承类型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条件。
- 轴承尺寸的选择应满足轴系的工作载荷和转速。
- 轴承的安装方式应保证轴承的可靠性和拆卸方便。
- 轴承的润滑和密封应保证轴承的长期稳定工作。
3. 轴系组装:轴系组装是将轴、轴承、齿轮等轴上零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装配的过程。
轴系组装应满足以下要求:- 轴系组装应符合设计图纸的要求。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
- 轴系组装应保证轴系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四、实验步骤1. 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设计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
2. 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系的工作条件,选择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
3. 轴系组装:- 将轴插入轴承座,调整轴承的位置,使其符合设计要求。
- 将齿轮等轴上零件安装在轴上,调整其位置和固定方式。
- 检查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确保轴系组装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实验数据记录:记录轴的直径、长度、键槽、轴肩等结构参数,轴承的类型、尺寸、安装方式、润滑和密封等,以及轴系组装的间隙和紧固情况。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引言轴系结构是机械工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涉及到机械装置中的轴、轴承和传动装置等元件。
轴系结构的设计对于机械装置的稳定性和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和测试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探索轴系结构的设计原则和优化方法。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不同轴系结构的设计对于机械装置性能的影响,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了解不同轴系结构的基本原理和特点;2. 掌握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和步骤;3. 测试和分析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差异;4. 探索轴系结构的优化方法。
实验装置和方法本实验使用了一台模拟机械装置,包括轴、轴承和传动装置等元件。
实验过程如下:1. 选择不同类型的轴承,包括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并安装在不同的轴上;2. 设计和制造不同类型的轴系结构,包括单支撑轴系、双支撑轴系和悬臂轴系等;3. 测试不同轴系结构的转动摩擦力、刚度和振动等性能指标;4. 分析和比较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差异;5. 根据实验结果,进行轴系结构的优化设计。
实验结果和讨论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和讨论:1. 不同类型的轴承对轴系结构的性能有着显著的影响。
滚动轴承具有较小的摩擦力和较高的刚度,适用于高速和高负荷的工况;而滑动轴承具有较大的摩擦力和较低的刚度,适用于低速和低负荷的工况。
2. 不同类型的轴系结构对机械装置的性能也有着显著的影响。
单支撑轴系具有较大的刚度和较小的振动,适用于要求较高精度和稳定性的工况;双支撑轴系具有较小的刚度和较大的振动,适用于要求较高速度和动态响应的工况;悬臂轴系则适用于较小负荷和较简单的工况。
3. 轴系结构的优化设计需要综合考虑不同性能指标之间的矛盾和平衡。
例如,在追求较大刚度的同时,需要注意振动的控制和减小摩擦力的影响。
结论通过本实验,我们深入了解了轴系结构的设计原理和方法,并通过实验测试和数据分析,探索了不同轴系结构的性能差异和优化设计。
我们发现不同类型的轴承和轴系结构对机械装置的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需要根据具体工况和要求进行选择和设计。
电机主轴与轴承的过盈配合设计
陈晔
(福州泰全工业有限公司,福州 350119)
摘要:为确保汽车电动助力转向系统(EPS)电机主轴与轴承过盈配合设计合理,通过理论计算对电机主轴和轴 承的公差进行设计,并通过有限元软件 ABAQUS对轴承与主轴过盈配合时内圈变形量和压入力进行分析,根据 分析结果对电机主轴公差设计进行适当调整。最后制作极限样品进行 DOE验证,样品满足使用要求。 关键词:电机轴承;深沟球轴承;主轴;内圈;过盈配合;有限元分析;DOE验证 中图分类号:TH133.33;TH124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0-3762(2018)11-0001-04
·2·
《轴承》2018.№.11
主轴材料为 45#钢,弹性模量为 206GPa,泊松 比为 0.3。轴承内圈材料为轴承钢 GCr15,弹性模
d2i=d2+KdDw -BA,
(2)
量为 245GPa,泊松比为 0.3。
式中:d2为内圈挡边直径;Kd 为内圈挡边直径系
2 主轴与轴承的过盈配合量对轴承 径向游隙的影响
{ [ ] [ ] } Gsi
= [1-(d/d2i)2]
Ei Es
2Isi(d/d2i)
1+(ds/d)2 1-(ds/d)2
-νs
+
1+(ds/d)2 1-(ds/d)2
+νi
,
(3)
式中:d为轴承内径;Ei为内圈材料弹性模量;Es 4 基于 ABAQUS的仿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析
机械设计实验报告
基本内容
1.熟悉减速箱的基本结构,了解常用减速箱的用途及特点。
2.了解减速箱各组成零件的结构及功用,并分析其结构工艺性。
3.了解减速箱中零件的装配关系及安装、调整过程。
4.测定方法。
实验步骤
1.观察减速器的外形,用手来回推动减速器的输入输出轴,体会轴向窜动;打开观察孔盖,转动高速轴,观察齿轮的啮合情况。注意观察孔开设的位置及尺寸大小;通气器的结构及特点;螺栓凸台位置(并注意扳手空间是否合理);轴承座加强筋的位置及结构;吊耳及吊钩的型式;减速器箱体的铸造工艺特点以及加工方法。特别要注意观察箱体与轴承盖接合面的凸台结构。
4、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5、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6、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7、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图纸上用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轴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三、实验总结:
(2)了解轴、轴承、联轴器与离合器等轴系零部件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装配型式、常用材料、失效形式及应用场合等。
2.机械传动
(1)了解各种带传动的类型、结构特点、工作原理、运动特性、张紧方法及失效形式等。
(2)了解齿轮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加工原理、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及失效形式等。
(3)了解蜗杆传动的类型、常用材料、结构形式、工作原理、受力分析、自锁现象及失效形式等。
通过本次实验,让我脱离课本实践了解轴的作用,通过课本学到的知识,会考虑轴的选择及其作用。通过描绘轴的结构,深刻意识到轴的固定方式,及其轴上零件的定位和固定,现场的观察和老师的解答让我印象深刻。加深了对轴结构的理解。
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
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一、引言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是电机运转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电机的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因此,在电机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质量。
二、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原理1. 轴承基本原理轴承是一种支持旋转机件的重要部件,主要作用是减少摩擦和支撑力。
其基本原理为利用滚柱或滚珠在内外环之间滚动来减少摩擦,同时通过润滑油膜来支撑力。
2. 配合原理在电机中,通常采用干式或湿式配合方式。
干式配合是指在两个零件之间不加润滑剂进行配合;湿式配合则是在两个零件之间添加润滑剂后进行配合。
3. 配合质量标准为了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必须严格控制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质量。
一般来说,其标准包括:径向游隙、径向载荷、径向刚度、径向承载能力等。
三、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方法1. 配合方式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方式有很多种,常见的包括:紧配、松配、中配等。
其中,紧配是指在装配时需要施加一定的力才能将转轴和轴承安装到一起;松配则是指在装配时只需用手就可以将转轴和轴承安装到一起;中配则介于两者之间。
2. 配合精度为了保证电机运行稳定性和寿命,必须控制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精度。
通常来说,其精度包括:公差、圆度、直线度等。
3. 配合质量检测为了保证电机转轴与轴承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检测。
常见的检测方法包括:光学测量、三坐标测量、超声波检测等。
四、影响电机转轴与轴承配合质量的因素1. 材料选择材料选择对电机转轴与轴承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应该选择高强度、高硬度和耐磨损的材料。
2. 制造工艺制造工艺对电机转轴与轴承的质量也有着重要影响。
通常来说,应该采用先进的制造工艺和设备,严格控制每个工序的质量。
3. 润滑方式润滑方式也是影响电机转轴与轴承配合质量的因素之一。
通常来说,应该选择适当的润滑方式,并定期更换润滑油。
五、总结电机转轴与轴承的配合是电机运行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直接关系到电机使用寿命和性能表现。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设计性实验)一、实验目的:1.了解轴和轴承部件结构。
2.掌握不同转速、载荷、的传动零件轴系结构的设计方法。
3.加深理解轴上零件的安装固定润滑密封的各种方法。
二、实验设备: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本实验箱内共有传动零件、连接零件、密封件、润滑零件、轴承等8类40 种100多件零件。
具体见下表:三、实验步骤:1.根据实验指导书上提供的原始条件(如齿轮类型、载荷、转速、结构要求等)、自行选择合适的传动零件。
2.根据轴系结构设计的思路进行模拟设计及装配。
①确定传动零件的轴上固定方法、支撑方式、润滑方式。
②根据设计思路选择合适的零件组装成轴系结构。
50③将组装好的轴系结构交指导老师检查。
3.在装配好的基础上绘制出轴系部件装配图。
(至少完成五种组合轴系结构图)四、实验内容、原始条件:* 该实验为考核性实验,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自行完成实验内容要求,方法步骤自定。
五、实验结果分析讨论1.轴作成阶梯形状的目的主要是和。
2.轴外伸端轴承内圈的轴向定位方法有、外圈轴向定位方法有,他与轴采用配合。
3.轴承型号7204属于类型,轴承周向定位方法是,它采用作润滑剂,其密封方式是,轴承轴向间隙用调整。
4.齿轮与其配合的轴采用配合,周向用固定。
5.齿轮的轴向定位方法是,而周向的定位方法是,他的轮毂宽度B与配合的轴的长度L要满足条件,齿轮内孔倒角C1与配合轴肩处的圆角R1要满足的条件。
6.轴系部件在箱体上采用定位,用和固定,其位置调整用。
51。
滚动轴承轴系的组合结构设计方案
H a r b i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T e c h n o l o g y设计说明书设计课题:滚动轴承,轴系的组合结构设计课程名称:机械学基础姓名:潘瑞学号:6090410429班级: 0936104院系:英才学院自动化设计要求:一钢制圆轴,装有两胶带轮A和B,两轮有相同的直径D=360mm,重量为P=1kN,A轮上胶带的张力是水平方向的,B轮胶带的张力是垂直方向的,它们的大小如下图所示。
设圆轴的许用应力[σ]=80MPa,轴的转速n=960r/min,带轮宽b=60mm,寿命为50000小时。
1>. 按强度条件求轴所需的最小直径2>. 选择轴承型号<按受力条件及寿命要求)3>.按双支点单向固定的方法,设计轴承与轴的组合装配结构,画出装配图<3号图纸)4>. 从装配图中拆出轴,并画出轴的零件图<3号图纸)2kN设计步骤:一、根据强度条件计算轴所需的最小直径1、先计算C、D支点处的受力从而可得D点所受轴向力从而可得D点所受轴向力2、计算弯矩,求得最小直径水平方向上:时时竖直方向上:时时时Fdx 水平方向:竖直方向:120 Nm97.5 Nm由弯矩图判断可得:C点为危险点,故可得:解得所以,最小直径为37.7mm。
二、轴材料的确定根据已知条件的[σ]=80MPa,为对称循环应力状态下的许用弯曲力,确定材料为合金钢。
以上最小直径是按弯曲扭转组合强度计算而得来的,即在[σ]=80MPa的合金钢情况下,,强度足以达到要求。
三、受力条件及寿命要求选择轴承型号由前面的受力分析可知:所要设计的轴仅受径向作用力,故优先考虑选择深沟球轴承。
分析:若选择深沟球轴承,,,,,,,,所以:根据题意经查GB/T 276-1994,选择6412型深沟球轴承,,。
带入验证:所以,,符合要求,故选择6412。
以下为深沟球轴承6412的相关参数如下表所示:/mm|d: 60四、设计轴承与轴的组合装配结构1、确定轴上零件的位置及轴上零件的固定方式首先确定将B胶带轮放在箱体内部中央,深沟球轴承对称的分布在B胶带轮两边,轴的左侧外延伸端安装A胶带轮。
轴系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轴系结构设计与搭接一、实验目的1.了解机械传动装置中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的基本类型和应用场合。
2.根据各种不同的工作条件,初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3.通过模块化轴系搭接实践,进一步掌握滚动轴承支承轴系结构中工艺性、标准化、轴系的润滑和密封等知识。
二、实验内容轴系类型:蜗杆减速器输入轴轴系结构方案编号:3-6三、实验结果1.轴系结构分析1)分析轴的各部分结构,形状,尺寸与轴的强度,刚度,加工,装配的关系。
蜗杆和轴一体,且蜗杆位于两轴承(支点)之间,因此蜗杆处弯矩最大。
而轴呈中间大两头小的阶梯状,中间部分即蜗杆处的承载能力最强,因而有利于提高轴的强度。
同时中间大两头小便于轴上零件的拆装;另外也能起到定位安装的作用。
2)分析轴上的零件的定位及固定方式。
●固定端轴承:轴承座凸肩和轴环定位;套筒、端盖固定外圈,圆螺母(止动垫圈)固定内圈;●游动端轴承:轴环定位,弹性挡圈固定内圈,外圈由孔用弹性挡圈定位,由套筒和端盖固定。
●联轴器:轴肩轴向定位,键切向定位。
3)分析轴承类型,布置和轴承的固定,调整方式。
●轴承类型:固定端轴承为深沟球轴承6026,游动端轴承为圆柱滚子轴承,内径均为30mm,外径均为62mm,宽度均为16mm;●布置: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游动端和固定端分别位于蜗杆两端,联轴器置于固定端外;●固定:见上文;●调整方式:调整固定端调整垫片。
4)分析轴系的装配与拆卸过程。
●装配过程:a)安装游动端孔用弹性挡圈,再装入圆柱滚子轴承外圈至其与弹性挡圈接触;b)套入游动端轴承内圈,至其与轴环接触,安装孔用弹性挡圈;c)从游动端将轴装进轴承座。
从固定端套入轴承至内圈和轴环接触,拧紧圆螺母,并用止动垫圈卡紧;d)调整轴的位置,使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凸肩接触;e)从固定端装入套筒;f)固定端套上调整垫片和带孔端盖,拧上螺钉;g)转动蜗杆,根据松紧程度调整调整垫片的厚度,调整完成后拧紧螺钉;h)游动端依次安装上套筒、调整垫片、端盖,并拧紧螺钉;i)安装平键和半联轴器。
《机械设计》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
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轴系结构实验实验简介: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另一方面,要根据制造、装拆使用等要求定出轴的合理外形和全都结构尺寸,即进行轴的结构设计。
轴承是轴的支承,分为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两大类。
滚动轴承已标准化,设计时只需根据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类型和尺寸,并进行轴承装置的设计。
通过本实验学生将进一步定性地对轴系设计结构理论进行深入了解。
适用课程:机械设计实验目的:了解并正确处理轴、轴承和轴上零件间的相关关系,如轴与铀承及轴上零件的定位、固定、装拆及调整方式等,以建立对抽系结构的感性认识并加深对轴系结构设计理论的理解。
面向专业:机械类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课内必做)计划学时: 2学时实验要求:A预习《机械设计》等课程的相关知识点内容;B预习《机械设计实验指导书》中实验目的、原理、设备、操作步骤或说明,并写出预习报告;实验前没有预习报告者不能够进行实验;C 进行实验时衣着整齐,遵守实验室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仪器设备操作规定等相关规定,服从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教师的指导与管理。
知识点:A《机械设计》课程传动轴内容;B 《机械设计》课程键、螺纹连接内容;C《机械设计》课程滚动轴承内容;D 《机械设计》课程齿轮传动内容; E 《机械设计》课程蜗轮蜗杆传动内容;F《机械设计》课程润滑、密封内容;G《机械制图》课程相关知识内容。
实验分组:1人/组《机械设计》课程实验实验四轴系结构实验一、概述轴系主要包括轴、轴承和轴上零件,它是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轴的主要功用是支持旋转零件和传递扭矩。
它与轴承孔配合的轴段称为轴颈,安装传动件轮毂的轴段称为轴头,联接轴颈和轴头的轴段称为轴身。
轴颈和轴头表面都是配合表面,须有相应的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
轴的设计一方面要保证具有足够的工作能力,即满足强度、刚度和振动稳定性等要求。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1. 引言轴系结构是现代机械构件的重要部件之一,其设计及优化对于机械系统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
本实验旨在通过设计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使用相关的材料和工艺对其进行制造,以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
2. 材料与工艺在本实验中,我们选用了常用的金属材料,如钢、铝等,来设计制造组合轴系结构。
在材料选择时,需要考虑其强度、刚度和耐磨性等因素。
同时,还需要根据轴系结构的具体应用场景选择适当的工艺,如铸造、锻造、机械加工等。
3. 设计理论轴系结构的设计需要根据具体的工作条件和要求进行,其中重要的参数包括轴系的长度、直径、轴承位置和轴向负载等。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考虑轴系的强度、刚度、动态平衡和振动等方面的要求,以确保轴系在工作过程中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4. 结构设计根据设计理论和要求,我们设计了一个由多个轴段组成的组合轴系结构。
在整个结构中,每个轴段都承受一部分轴向负载,并通过轴承来支撑和滚动。
在轴段之间,使用套筒或键连接将它们固定在一起,以实现轴的整体工作。
此外,还需要设计适当的轴承密封装置和润滑系统,以确保轴承的正常工作和使用寿命。
5. 制造与装配在轴系结构的制造过程中,需要先按照设计要求加工轴段和连接件,然后通过焊接、铆接或螺栓连接等方式将它们装配在一起。
在整个制造过程中,需要确保制造的精度和质量,以保证组合轴系结构的可靠性和性能。
6. 实验验证为验证设计的可行性和性能,我们通过在实验台架上进行转速和负载实验来测试组合轴系结构的性能。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记录了轴系的转速、振动和轴承温度等参数,并进行了数据分析和比较。
7.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发现设计的组合轴系结构能够在设计要求的转速和负载下正常工作,并且具有较低的振动和温升。
在测试过程中,没有出现明显的故障和失效现象。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优化设计,并针对实际应用需求进行改进和调整。
8. 总结通过本实验,我们成功设计制造了一个组合轴系结构,并通过实验验证了其可行性和性能。
轴系设计实验报告
实验者:[姓名]同组者:[姓名]班级:[班级名称]日期:[日期]一、实验目的1. 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轴的结构设计方法。
2. 熟悉并掌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
3. 了解轴、轴上零件的结构形状及功用。
4. 掌握轴及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
5. 了解轴承的类型、布置、安装及调整方法以及润滑和密封方式。
二、实验设备1.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试验箱。
2. 测量工具:300mm钢直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3. 绘图工具:绘图仪器、A3白纸若干。
三、实验原理轴系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中重要的一环,它关系到整个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
轴系设计主要包括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的安装与调整、润滑与密封等方面。
四、实验步骤1. 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首先,根据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内容,包括已知条件、设计要求等。
绘制传动零件支撑原理简图,了解传动系统的基本参数。
2. 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复习《机械设计》教材中有关轴与滚动轴承设计的内容,了解轴的结构设计原则、轴承组合设计方法、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方法等。
3. 构思轴系结构方案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根据齿轮圆周速度确定轴承润滑方式,确定密封方式,解决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4. 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根据构思的轴系结构方案,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包括轴、轴承、轴上零件等。
5. 组装轴系部件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的零件,组装成轴系部件。
6. 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包括轴的结构、轴承的安装、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等。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轴的结构设计根据实验要求,设计了满足传动系统要求的轴结构,包括轴的材料、直径、长度等。
2. 轴承组合设计根据齿轮类型和转速,选择了合适的轴承型号,确定了轴承的布置、安装、拆卸、配合、定位、紧固、调整、润滑和密封等问题。
实验三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
实验三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1 实验目的(1)了解并掌握轴、轴承、轴系结构;(2)了解轴上零件的功能、定位、固定方式、结构及装配;(3)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4)建立对轴系结构的感性认识及巩固所学轴系结构设计的理论知识。
2 实验内容(1)指导教师根据实验箱中的说明书选择性安排每组的实验内容或学生自主拟定实现的轴系结构功能及其设计方案;(2)进行轴的结构设计与滚动轴承组合设计,每组学生根据实验题号的要求,进行轴系结构设计,解决轴承类型选择、轴上零件定位、固定轴承安装与调节、润滑及密封等问题;(3)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4)经指导教师检查后,再按照拟定方案进行轴系结构的装配,并分析其特点。
3 实验设备和仪器1、实验设备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如图1所示,由8类40种200个零件组成,零件材料为铝合金加工。
供学生按照设计思路进行装配和模拟设计,能方便的组合出多种轴系结构方案。
图1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箱2、测量及绘图工具钢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3 实验方法与步骤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3、构思轴系结构方案(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4、组装轴系部件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5、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6、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7、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8、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实验报告上用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支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轴承与轴、轴承座的配合
高手分享轴承与轴、轴承座的配合在论坛里经常看到社友讨论轴承与轴、轴承座的配合问题。
由于轴承是标准件,尺寸公差是定死了的,这个配合问题也就成了怎么确定轴、轴承座的尺寸公差问题。
截图来自舍弗勒的轴承综合样本HR1。
还有轴承座的配合以上是轴承配合的基本原则。
但是原则并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滴,原则更像世界纪录---是用来打破的。
打破之前你得权衡下打破原则的得与失,或者说利和弊。
轧机轴承内圈与轴的间隙配合就是一个经典的打破轴承配合基本原则的案例。
基本原则也没有包括一些特殊情况---如空心轴、轻金属轴承座等情况。
这种情况要选更紧的配合,要多紧,可以计算。
还有推力轴承的配合。
截图同样来自舍弗勒样本HR1。
推力轴承之轴承座正确选择轴承配合,首先要搞清楚轴承的工况,特别是受到什么性质的载荷。
载荷分点载荷与圆周载荷,区分这两种载荷,是正确选择轴承配合的前提。
说轧机轴承内圈与轴松配合,这说法不准确;不是所有轧机中的轴承内圈与轴都是松配合的。
而是在轧机中有些轴承内圈与轴是松配合,如4列圆锥,及有些4列圆柱。
轴、轴承座与轴承配合公差1)轴承配合一般都是过渡配合,但在有特殊情况下可选过盈配合,但很少。
因为轴承与轴配合是轴承的内圈与轴配合,使用的是基孔制,本来轴承是应该完全对零的,我们在实际使用中也完全可以这样认为,但为了防止轴承内圈与轴的最小极限尺寸配合时产生内圈滚动,伤害轴的表面,所以我们的轴承内圈都有0到几个μ的下偏公差来保证内圈不转动,所以轴承一般选择过渡配合就可以了,即使是选择过渡配合也不能超过3丝的过盈量。
配合精度等级一般就选6级,有的时候也要看材料,还有加工工艺,理论上7级有点偏底了,5级配合的话就要用磨。
我一般选用是:轴承内圈与轴配合轴选k6轴承外圈与孔配合孔选K6或K7 2)轴承与轴的配合公差标准①当轴承内径公差带与轴公差带构成配合时,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属过渡配合的公差代号将变为过赢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过赢量不大;当轴承内径公差代与h5、h6、g5、g6等构成配合时,不在是间隙而成为过赢配合。
轴系结构设计实训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熟悉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轴、轴承和轴上零件的结构特点及装配关系。
3. 学会轴系结构设计的计算和绘图方法。
4. 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二、实验内容1. 实验原理与计算(1)轴的结构设计:根据轴的受力情况,确定轴的材料、直径、长度和形状。
(2)轴承组合设计: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型号和安装方式。
(3)轴上零件的固定:根据轴上零件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2. 实验步骤(1)分析轴的受力情况,确定轴的材料和直径。
(2)根据轴的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和型号。
(3)设计轴承组合结构,包括轴承的安装方式、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
(4)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并绘制装配图。
三、实验过程1. 分析轴的受力情况(1)根据实验要求,确定轴的转速、载荷和转速范围。
(2)根据转速和载荷,选择合适的材料。
(3)计算轴的直径,满足强度、刚度和稳定性要求。
2. 选择轴承类型和型号(1)根据转速、载荷和润滑条件,选择合适的轴承类型。
(2)根据轴承类型,选择合适的轴承型号。
3. 设计轴承组合结构(1)确定轴承的安装方式,如外圈固定、内圈固定等。
(2)设计轴承的轴向定位和轴向固定,确保轴承在轴向方向的稳定。
4. 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1)根据轴上零件的类型和用途,选择合适的固定方法。
(2)绘制装配图,标注固定方式和尺寸。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的结构设计。
(2)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承组合设计。
(3)根据实验要求,完成了轴上零件的固定设计。
2. 分析(1)实验过程中,对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设计和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通过实验,掌握了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提高了实际操作能力和工程意识。
五、实验总结1. 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如轴承型号的选择、轴上零件的固定方法等。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实践操作,了解组合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具体而言,包括设计轴系结构的基本要素、确定轴系结构设计方案的基本步骤、使用主流软件进行轴系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等。
二、实验内容
1. 组合轴系结构的基本要素
轴系结构通常由传动轴、负载轴、轴承和连接件等多个元素组成。
在组合轴系结构设计中,需要根据具体需求选择适合的轴承和连接件,确定传动轴和负载轴的位置和朝向,以及确定其他设计参数。
2. 确定轴系结构设计方案的基本步骤
轴系结构设计的基本步骤包括需求分析、方案制定、实现设计和方案评估等。
具体而言,需要分析用户需求,制定设计目标;研究各种轴系结构设计方案,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选择;选用合适的软件模拟轴系结构,进行验证和优化设计;最终评估所得轴系结构的性能指标,以实现设计目标。
3. 使用主流软件进行轴系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
主流的轴系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软件包括ANSYS、ADAMS、Pro/Engineer等。
通过这些软件,可以进行静态仿真、动态仿
真等多种分析,从而提高轴系结构的可靠性和工作效率。
三、实验结果
通过本次实验,我了解了组合轴系结构设计的主要内容和流程,学到了如何使用软件进行轴系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
此外,我还为轴系结构的设计和分析方法增加了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理解,使自己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轴系结构的本质和意义。
四、实验结论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是一项基本而又重要的机械设计技术,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才能掌握。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加深对轴系结构设计的理解和研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产和工程实践中,为实现工程发展做出贡献。
轴系实验报告
轴系实验报告轴系实验报告引言轴系是机械工程中常见的一个概念,它指的是由轴承、轴、齿轮等组成的传动系统。
轴系的设计与优化对于机械设备的性能和寿命具有重要影响。
本文将以轴系实验为主题,探讨轴系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和优化。
一、轴系的基本原理轴系是由多个轴承、轴和齿轮等组成的传动系统。
在轴系中,轴承起到支撑和传递载荷的作用,轴则负责传递动力和承受扭矩,齿轮用于传递转动力。
轴系的设计需要考虑载荷、转速、传动比等因素,并选择合适的材料和结构。
二、轴系实验的目的轴系实验旨在验证轴系的设计和优化方案,以及评估轴系的性能和寿命。
通过实验,可以了解轴系在不同工况下的工作状态和故障情况,为轴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三、轴系实验的内容轴系实验包括载荷实验、转速实验和寿命实验等。
载荷实验用于测试轴系在不同载荷下的变形和应力情况,转速实验用于测试轴系在不同转速下的振动和噪声情况,寿命实验则是通过长时间运行来评估轴系的寿命。
四、轴系实验的步骤轴系实验的步骤包括实验准备、实验操作和实验结果分析。
在实验准备阶段,需要确定实验方案、准备实验设备和材料,并进行必要的校准和调试。
实验操作阶段需要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现象。
实验结果分析阶段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改进建议。
五、轴系实验的结果与讨论通过轴系实验,可以得到轴系在不同载荷和转速下的变形、应力、振动和噪声等数据。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评估轴系的性能和寿命,并进行优化设计。
例如,如果实验结果显示轴系在高转速下有较大的振动和噪声,可以考虑增加轴承的支撑刚度或改进轴的结构,以提高轴系的稳定性和工作效率。
六、轴系实验的意义和应用轴系实验对于机械工程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轴系实验,可以深入了解轴系的工作原理和性能特点,为轴系的设计和改进提供依据。
轴系实验还可以应用于各种机械设备的研发和生产过程中,以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
结论轴系实验是机械工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验证轴系的设计和优化方案,评估轴系的性能和寿命,为轴系的改进提供依据。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综述报告
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综述报告本文阐述了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的实验目的、实验项目、实验内容及实验步骤。
组合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结构设计方案,通过多样化的设计方案的实验实训,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标签:组合式轴系结构;结构设计方案;创新意识1. 实验介绍轴系结构设计是《机械设计》和《机械设计基础》等课程的拓展性实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涉及的内容较多,设计方案也呈多样化。
学生通过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训练,不但可以增强对轴系零件的感性认识,提高动手能力,还能促进学生更加深入的理解轴系结构设计的要领,达到提高结构创新能力的目的。
2. 实验目的[1] 掌握轴系结构的组成及其设计步骤。
[2] 掌握轴系零部件的定位和固定方法,了解轴与各零件的配合位置。
[3] 了解各类轴承的特性,掌握轴承组合设计的方法。
3. 实验项目[1] 轴系结构的拆装与结构分析。
[2] 轴承组合设计实验。
4. 实验设备与工具[1] 实验设备组合式轴系结构试验箱如图1所示,箱体内有56种168件零部件,可以组合成多种轴系结构方案。
[2] 实验工具双头扳手、挡圈钳、螺丝刀,200mm游标卡尺,内外卡钳,学生自备铅笔和三角板。
5. 实验内容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结构设计方案,学生自己选定方案后,可以通过结构图确定轴上的零部件种类、所用轴承的类型以及组合方式等,進一步可以确定润滑、密封方式,最终确定各零部件的轴向和周向固定方法。
6. 实验步骤轴系结构设计实验步骤如下:[1] 首先根据齿轮的类型,确定有无轴向力,然后选择滚动轴承的类型。
[2] 确定轴系支承的轴向固定方式以及轴承的正反装方式。
[3] 根据齿轮的圆周速度确定轴承的润滑方式及油环种类。
[4] 选择端盖并考虑透盖端的密封方式,轴的支座及套杯方式。
[5] 绘制轴系结构设计方案示意图。
[6] 根据轴系结构设计示意图,在实验箱中选取零件组装成轴系。
[7] 检查所组装轴系的正确性,并测量组装的轴系结构尺寸。
心得体会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
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第二篇、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心得体会实验二、轴系结构设计实验一、实验目的1、熟悉常用轴系零部件的结构;2、掌握轴的结构设计基本要求;3、掌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①各种轴;②轴上零件:齿轮、蜗杆、带轮、联轴器、轴承、轴承座、端盖、套杯、套筒、圆螺母、止退垫圈、轴端挡板、轴用弹性垫圈、孔用弹性垫圈、螺钉、螺母等。
③工具包括活搬手、游标卡尺、胀钳。
④铅笔、三角尺等绘图工具自备。
三、概述轴系结构是机械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机械设计课程的核心教学内容。
由于轴系结构设计的问题多、实践性强、灵活性大,因此既是教师讲授的难点,也是学生学习中最不易掌握的内容。
本实验通过学生自己动手,经过装配、调整、拆卸等全过程,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轴系零部件结构的感性认识,还能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轴的结构设计、轴承组合结构设计的基本要领,达到提高设计能力和工程实践能力的目的。
四、实验内容1、每组同学根据轴系简图装配轴系部件;2、分析并测绘部件,在简图上标出零、部件尺寸;3、编写实验报告,并画出轴系部件装配草图。
五、实验步骤①根据轴系结构设计装配草图,选择相应的零件实物,按装配工艺要求顺序装在轴上,完成轴系结构设计;②分析轴系结构方案的合理性。
分析时应考虑以下问题:a.轴上各键槽是否在同一条母线上;b.轴上各零件是否处于指定位置;c.轴上各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是否合理、可靠,如防松、轴承拆卸等;d.轴系能否实现回转运动,运动是否灵活;e.轴系沿轴线方向的位置是否确定,轴向力能否传到机座上;f.轴系的轴向位置是否需要调整,需要时,如何调整。
③在确认实际装配结构无误时,测绘各零件的实际尺寸(底板不测绘,轴承座只测量轴向宽度);④将实验零件放回箱内,排列整齐,工具放回原处;⑤在实验报告上,按1∶1比例完成轴系结构装配图(只标出各段轴的直径和长度,公差配合及其余尺寸不标注,零件序号、标题栏可省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轴与轴承的组合设计实验
一、实验目的
熟悉并掌握轴系结构设计中有关轴的结构设计、滚动轴承组合设计的基本方法。
二、实验设备
1、组合式轴系结构设计分析实验箱。
实验箱提供能进行减速器圆柱齿轮轴系、小圆锥齿轮轴系及蜗杆轴系结构设计实验的全套零件。
2、测量及绘图工具
300mm钢板尺、游标卡尺、内外卡钳、铅笔、三角板等。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1、根据下表选择每组的实验内容(实验题号)
2、进行轴的结构设计与滚动轴承组合设计
根据实验题号的要求,进行轴系结构设计,解决轴承类型选择,轴上零件定位固定轴承安装与调节、润滑及密封等问题。
3、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
4、每人编写实验报告一份。
四、实验步骤
1、明确实验内容,理解设计要求。
2、复习有关轴的结构设计与轴承组合设计的内容与方法(参看教材有关章节)。
3、构思轴系结构方案。
(1)根据齿轮类型选择滚动轴承型号;
(2)确定支承轴向固定方式(两端固定、一端固定、一端游动);
(3)根据齿轮圆周速度(高、中、低)确定轴承润滑方式(脂润滑、油润滑);
(4)选择端盖形式(凸缘式、嵌入式)并考虑透盖处密封方式(毡圈、皮碗、油沟);
(5)考虑轴上零件的定位与固定,轴承间隙调整等问题;
(6)绘制轴系结构方案示意图。
4、组装轴系部件。
根据轴系结构方案,从实验箱中选取合适零件并组装成轴系部件、检查所设计组装的轴系结构是否正确。
5、绘制轴系结构草图。
6、测量零件结构尺寸(支座不用测量),并作好记录。
7、将所有零件放入实验箱内的规定位置,交还所借工具。
8、根据结构草图及测量数据,在3号图纸上用1:1比例绘制轴系结构装配图,要求装配关系表达正确,注明必要尺寸(如轴承跨距、齿轮直径与宽度、主要配合尺寸),填写标题栏和明细表。
9、写出实验报告。
五、实验结果处理
请画出轴系结构装配图(附3号图)
六、附图(可选的4种轴系结构)
深圳大学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机械设计基础
实验名称:轴与轴承的组合设计实验
学院:机电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
指导教师:黄桂坚
报告人:学号:第组班级:实验时间:
实验报告提交时间:
教务处制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设备
三、实验内容与要求
四、实验步骤
五、画出轴系结构装配图(附图),并附上轴系结构装配实物照片和标注测量尺寸的轴系结构装配草图(要求有指导老师签名)。
六、实验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