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声基本概念精讲

合集下载

噪声知识点总结

噪声知识点总结

噪声知识点总结噪声是指在信号传输或接收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它会影响到信号的质量和可靠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噪声,比如交通噪声、机械噪声、电磁干扰等。

了解噪声的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噪声的产生原因、对噪声进行分析和处理,从而提高信号的传输质量。

下面将从噪声的定义、分类、产生机制以及噪声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总结。

一、噪声的定义噪声可以定义为在信号中无用的、不希望出现的部分。

它是在信号传输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干扰,会使原始信号发生变化,从而影响到信号的可靠性和质量。

二、噪声的分类噪声可以按照频率、功率谱密度、时间特性等多个维度进行分类。

常见的噪声类型包括:1. 热噪声:也称为热涨落噪声,是由于温度引起的原子或分子运动引起的随机信号。

热噪声是一种广谱噪声,其功率谱密度与频率成正比。

2. 白噪声:白噪声是一种功率谱密度在所有频率上都相等的噪声。

它是一种随机信号,具有平坦的频率响应。

3. 突发噪声:突发噪声是指在信号中突然出现的瞬时干扰,通常由外界干扰源引起,如雷电、电源开关等。

4. 量化噪声:量化噪声是指在模拟信号经过数字化处理后产生的噪声。

由于数字化过程中的离散化误差,会引入一定程度的噪声。

三、噪声的产生机制噪声的产生机制有多种,常见的包括:1. 热噪声产生机制:热噪声是由于温度引起的原子或分子运动引起的随机信号。

温度越高,原子或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产生的噪声就越大。

2. 分布噪声产生机制:分布噪声是由于电子在半导体材料中的随机热运动引起的。

在半导体材料中,由于电子的随机热运动,会导致电子的浓度分布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噪声。

3. 互调噪声产生机制:互调噪声是指两个或多个信号在非线性系统中相互调制产生的噪声。

当多个信号在非线性系统中相互作用时,会产生新的频率成分,从而引入额外的噪声。

四、噪声的影响噪声会对信号的传输和接收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信噪比影响:信噪比是指信号与噪声的比值。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

噪声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噪声的定义和特点1.1 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或者人工环境中,非正常声音所产生的声波,它的声级高于环境中正常声音的声级,会引起人的不适感,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1.2 噪声的特点(1)频率不一致:噪声的频率分布比较复杂,其频率分布呈现不均匀性。

(2)声级高:噪声的声级一般要高于环境中正常声音的声级。

(3)持续时间短暂:噪声通常是短暂的,它不像音乐一样具有连续的旋律和节奏。

(4)能量密度大:噪声的能量密度相对较大,对人体的危害也较大。

二、噪声的来源2.1 自然源(1)雷电:雷电在产生的同时会发出巨大的声响,产生很大的噪声。

(2)风声:风的吹拂会产生各种不同的风声,它也是一种常见的自然噪声。

(3)海洋声:海洋中的浪涛拍打岩石、礁石,产生的声音就是一种自然噪声。

2.2 人工源(1)交通噪声: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各种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2)工业噪声:各种生产设备、机械设备、厂房等工业设施产生的噪声。

(3)社会噪声:城市中的噪声、办公室中的谈笑声、商场中的音乐声等都可以称为社会噪声。

2.3 电子设备噪声(1)计算机噪声:计算机主机、显示器、风扇等设备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2)家用电器噪声:家庭中的电视、洗衣机、空调等家电设备也会产生一定的噪声。

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3.1 声觉效应噪声会使人产生不适的感觉,包括耳朵发麻、头痛、耳鸣、听力减退等。

3.2 生理效应长期处于噪声环境中,人的生理功能会受到影响,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呼吸系统等。

3.3 心理效应噪声会引起人的情绪波动,包括烦躁不安、易怒、疲劳、抑郁等心理状况。

3.4 社会效应噪声也会对社会生活产生一定的影响,包括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效率降低、生活质量下降等。

四、噪声治理与防护4.1 噪声治理(1)技术手段:采用隔音材料、降噪设备等技术手段进行噪声治理。

(2)管理手段:通过法规、标准等管理手段对噪声进行控制。

噪声基本概念汇总

噪声基本概念汇总

部分介质的声速、密度、声阻抗率
介质名称 空气 水 玻璃 铝 钢 铅 密度(kg/m3) 1.205 1*10 3 2.5*10 3 2.7*10 3 7.8*10 3 11.4*10 3 声速(m/s) 声特性阻抗(瑞利) 343 1450 5200 5100 5000 1200 410 1.45*10 6 1.38*10 7 1.3*10 7 3.9*10 7 1.37*10 7
建筑施工噪声:
打桩机、搅拌设备等
生活噪声:
主要指社会人群活动出现的噪声
2.按发声机理分噪声
• 按发声机理可把噪声分为机械噪声、空 气动力性噪声及电磁噪声。
§
1-2噪声的危害
1.对听力的损伤 2.对睡眠的干扰 3.对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 4.对人的生理影响
5.对人的心理影响
6.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质结构的影响
1.平面声波
A. 平面声波:为沿某一方向轴上传播的一 维声波。 波阵面:垂直于传播方向轴的一系列平 面
声射线
波阵面
B.数学表达形式(平面简谐声波):
描述不同地点x和各个时刻t声波 的运动状况
• 平面简谐声波(沿x轴正向):
ε=ε0 cos(ωt+φ)

是最简单的声波形式:传播方向总保持一个 恒定方向,声线为相互平行的一系列直线,波阵 面为与声射线相互垂直的一系列平行平面。
例如:Δt=20℃, C’=C+0.607*Δt
=331.4+20*0.607=343.1m/s
(3)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30℃:
C= 20.05(T)1/2 ,且T= t(℃)+ 273
(4)声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λ=c/ ƒ 或 c= λ× ƒ

初中物理噪音大全知识点

初中物理噪音大全知识点

初中物理噪音大全知识点1.引言噪音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一种现象。

它可以影响我们的听觉、心理和身体健康。

在初中物理中,我们学习了一些关于噪音的知识点。

本文将逐步介绍初中物理中与噪音相关的知识点。

2.噪音的定义噪音是指任何不受欢迎的声音。

它通常是由机械、电气或其他物理过程产生的。

噪音可以是连续的、间歇的或周期性的,并且可能具有不同的频率、振幅和声压级。

3.噪音的特征噪音具有以下特征:•频率:噪音的频率决定了其音调高低的特征。

•振幅:噪音的振幅决定了其音量大小的特征。

•声压级:声压级是噪音强度的一个度量,以分贝为单位表示。

4.噪音的来源噪音可以来自各种不同的来源,包括:•交通噪音:道路交通、飞机、火车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音。

•工业噪音:工厂、机器设备、建筑工地等产生的噪音。

•社会噪音:人声、音乐和其他娱乐活动的噪音。

•自然噪音:雷声、风声、雨声等自然现象产生的噪音。

5.噪音的影响噪音对人类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听力损失: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音下会导致听力损失。

•心理影响:噪音可以导致人们的情绪波动、易怒和精神压力增加。

•健康问题:长期暴露在噪音环境中可能引发头痛、失眠、高血压等健康问题。

6.噪音的控制为了减少噪音对我们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控制措施,如:•隔音:使用隔音材料,如吸音板、隔音窗等,减少噪音传播。

•降噪技术:使用耳塞、耳机等降低噪音干扰。

•噪音监测:通过噪音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噪音问题。

7.噪音与环境保护噪音对环境保护也有重要的影响。

过度的噪音污染会破坏自然生态系统,影响动物的生活和繁殖。

因此,我们应该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噪音的产生,保护环境。

8.结论初中物理中的噪音知识点涉及了噪音的定义、特征、来源、影响、控制和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噪音问题,保护我们的听觉健康和生活环境。

以上就是初中物理噪音大全的知识点介绍。

希望本文对你理解噪音及其影响有所帮助。

噪声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噪声的基本知识PPT课件

01噪声定义与分类Chapter噪声定义物理学角度环境保护角度01020304包括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交通噪声工厂的各种设备产生的噪声。

工业噪声建筑工地的各种施工机械产生的噪声。

建筑噪声人们的社会活动和家用电器、音响设备发出的噪声。

社会噪声噪声来源噪声分类交通噪声、工业噪声、建筑噪声、社会噪声等。

低频噪声、中频噪声、高频噪声。

稳态噪声、非稳态噪声。

机械性噪声、电磁性噪声、流体动力性噪声等。

按来源分按频率分按时间变化分按产生机理分02噪声对人体影响Chapter听力损伤暂时性听阈偏移永久性听阈偏移长时间或反复暴露于强噪声环境下,可导致永久性听阈偏移,即噪声性耳聋,听力损失不可逆转。

烦躁不安睡眠障碍注意力不集中030201心理影响其他生理影响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免疫系统03噪声测量与评价Chapter测量方法声级计法使用声级计测量噪声的声压级,适用于稳态噪声的测量。

频谱分析法通过频谱分析仪将噪声信号分解为不同频率的成分,了解噪声的频率特性。

噪声剂量计法用于测量个人所接受的噪声暴露量,通常用于评估职业噪声对工人的影响。

评价指标声压级(Lp)01等效连续A声级(Leq)02最大声级(Lmax)03标准与法规《声环境质量标准》01《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0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0304噪声控制技术Chapter声源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降低声源噪声在选购设备时,应优先选择低噪声、高效率的设备,以减少噪声对环境和人体的影响。

隔声措施隔声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置隔声屏障、隔声窗等隔声设施,以阻断噪声的传播路径。

吸声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置吸声材料或结构,如多孔吸声材料、共振吸声结构等,以吸收和衰减传播中的噪声能量。

消声措施在传播途径上设置消声器等消声设施,以降低管道中噪声的传播。

传播途径控制个人防护佩戴耳塞或耳罩对于在高噪声环境下工作的人员,可以佩戴耳塞或耳罩等个人防护用品,以降低噪声对听力的损害。

《噪声的基本知识》课件

《噪声的基本知识》课件
定期检查听力的重要性:及时发 现听力下降,及时采取措施
检查方法:使用专业的听力测试 设备,如听力计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频率:建议每年进行一次听 力检查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检查结果分析:根据检查结果, 判断听力状况,采取相应的预防 和保健措施
合理安排作息时间
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避免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蔬菜 水果
噪声剂量法:通过噪声剂量 计测量噪声的剂量
噪声地图法:通过噪声地图 测量噪声的分布和影响范围
评价标准
噪声级:表示噪声强度的物理量, 单位为分贝(dB)
频率:噪声的频率范围,通常分为 低频、中频和高频
时间:噪声的持续时间,分为瞬时 噪声和连续噪声
空间:噪声的空间分布,分为点声 源、线声源和面声源
影响:噪声对人类健康、生活环境 和生产活动的影响程度
交通噪声污染防治技术政策:规定 了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技术和政策
06
噪声的预防与保 健
减少噪声暴露
佩戴耳塞:使用降噪耳塞,减少噪声对耳朵的伤害 保持距离:与噪声源保持一定距离,降低噪声强度 减少接触时间:缩短在噪声环境中的时间,降低噪声暴露 定期检查:定期进行听力检查,及时发现听力问题
定期检查听力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传播途径控制:使用隔音材料和 吸声材料,减少噪声的传播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环境控制:改善工作环境,减少 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接收器的保护
接收器类型:包括麦克风、 扬声器、耳机等
保护措施:使用防噪罩、 隔音材料等
接收器位置:避免靠近噪 声源,保持适当的距离
接收器维护:定期检查和 清洁,确保其正常工作
噪声可能导致听 力损失,影响日 常交流

噪声

噪声
于1秒,声压变化大于40分贝者。
根据频率特性
低频 <300Hz 中频 300—800Hz 高频 >800Hz 窄频带噪声
根据频谱特点 宽频带噪声
(二)生产性噪声的特点:
1、一般声级比较高,有些作业地点噪声声级可 高达120—130分贝。 2、中高频噪声占的比例较大。 3、不少作业可能接触脉冲噪声或长期接触强度 较大的连续噪声。 4、有些作业强噪声与剧烈振动等不良因素联合 作用于人体,则更增加其危害性。
新建、扩建、改建企业参考表
每个工作日接触噪 允许噪声分贝(A) 声时间(小时) 8 85 4
2 1
最高不超过115分贝
88
91 94
现有企业暂时达不到标准参照表
每日工作接触噪声 允许噪声分贝(A) 时间(小时) 8 90 4 2 1
最高不超过115分贝
93 96 99
本标准只适用于连续稳态噪声,不包括 脉冲噪声。我国尚未制订标准,其他一些国家 根据峰值声压级规定出一个工作日内容许接触 的脉冲次数。如140分贝允许100次以内,130 分贝允许1000次以内,120分贝允许10000次以 内,即每降低10分贝可允许接触脉冲次数放宽 10倍。
一、基本概念:
(一)声源和声波:
物体受振动后,在弹性介质中以波的形式 向外传播,当传到人耳能引起音响感觉的振动 波称为声波,该受振动物体称为声源。 340—344米/秒(空气中) 1450米/秒(水中) 4000米/秒(木) 5000米/秒(钢铁)
(二)声波的物理特征:
1、频率:
物体每秒钟振动的次数称为频率,以f表 示,单位为赫兹(Hz) 声 波 次声波 20----20000Hz 超声波 声波的频率范围
(三)噪声的性质 脉冲噪声的危害大于连续噪声,非稳态 噪声大于稳态噪声。 在强度相同的条件下,以高频为主的噪 声比以低频为主的噪声对听力危害大。但无论 哪种类型的噪声,都不会改变听力损失的高频 段V形凹陷这一特性,它只可影响听力损伤的 程度。

噪音基础知识(为高考加油)

噪音基础知识(为高考加油)

噪音基础知识1.什么是噪音?噪声是声音的一种。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由声源作无规则和非周期性振动产生的声音。

从环境保护角度看,噪声是指那些人们不需要的、令人厌恶的或对人类生活和工作有妨碍的声音。

噪声不仅有其客观的物理特性,还依赖于主观感觉的评定。

如在听音乐时,悦耳的歌声不是噪声,而在老师讲课的课堂上,高音播放的音乐只能算是噪声。

常见的噪音包括:交通噪音、机器噪音、大声喧哗、生活噪音等。

2. 噪音的单位?噪音的单位为分贝。

值得注意的是,分贝是一个非线性的单位,是采用指数形式来表达某噪音相比于一个声音基准值的强弱。

常见声音的声功率跨度非常大,比如人轻声耳语时的声功率约为10-9W,而喷气飞机的声功率高达50000W,这种情况下采用线性单位是很不方便的,因而人们普遍采用对数单位(分贝)来描述噪音的强弱。

3.分贝的计算。

为计算噪音的分贝值,人们规定声功率基准值为10-12 W。

这样如果一个噪音的声功率为P,其分贝的大小可以通过公式 L=10log(P/10-12)来计算。

比如人轻声耳语时候的声功率为10-9 W,则人轻声耳语时声音的分贝为10log(10-9/10-12)=10log(103)=30分贝。

按照上述公式,如果一个噪音A为40分贝,另一噪音B为50分贝,则噪音B声功率是噪音A声功率的10倍。

如果噪音A为40分贝,噪音B为43分贝,则噪音B的声功率近似为噪音A声功率的两倍。

这也是为什么两个同样的噪音源,如果每个声压为X分贝,两个噪音相加后为X+3分贝(具体计算也可以参考下表)。

4. 噪音的加法。

如果室内电冰箱的噪音为35分贝,空调的噪音为35分贝,但是两者的噪音加起来并不等于70分贝,实际上上述两噪音加起来为38分贝。

噪音的计算需要比较专业的知识,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可以遵循下面的简单法则来计算噪音的加法。

如果有两个噪音A和B,其分贝分别为LA和LB,则噪音总和为LA+B当LA-LB=0到1分贝,则LA+B=LA+3 分贝当LA-LB=2到3分贝,则LA+B=LA+2 分贝当LA-LB=4到9分贝,则LA+B=LA+1 分贝当LA-LB 大于9分贝,则LA+B=LA 分贝比如,如果噪音A为42分贝,噪音B为47分贝,则噪音A加噪音B相当于噪音48分贝(47+1)。

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基本概念
噪声是指任何不需要的、意外的或干扰性的声音。

它是由于机器、设备、交通、人类活动和自然现象等产生的声音。

噪声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污染,因为它可以对人类和其他生物的健康和福祉产生负面影响。

以下是一些与噪声相关的基本概念:
分贝(dB):分贝是衡量声音强度的单位,用于表示声音的大小和强度。

人类能够听到的范围大约在0到140分贝之间。

声压级(SPL):声压级是指声波在空气中造成的压力变化,通常以分贝为单位来度量。

较高的声压级表示更强的声音。

频率(Hz):频率是声波振动的速度,通常以赫兹(Hz)为单位来度量。

不同频率的声音会产生不同的音调。

噪音控制:噪音控制是一种技术或策略,旨在降低噪音水平或减少噪音的影响。

这可能包括使用隔音材料、设备维护、限制噪音产生源的使用时间等。

声音污染:声音污染是指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负面影响的现象。

它可以导致听力受损、睡眠障碍、心理压力等问题。

耳塞和耳罩:耳塞和耳罩是一种常见的防护措施,用于保护耳朵不受噪音的伤害。

耳塞是插入外耳道的小型设备,耳罩则是戴在头上的设备,通常包括耳罩和耳机等。

噪声培训资料

噪声培训资料

噪声培训资料噪声,作为一种环境污染,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了更好地认识、理解和应对噪声问题,本文将介绍一些关于噪声的基本知识和常见的防噪措施。

通过培训和学习,我们可以有效地管理和减少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一章噪声的定义和分类噪声是指在特定环境中存在的、对人耳产生不愉快、甚至有害的声音。

根据噪声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 工业噪声:来自工厂、机械设备、交通工具等工业活动产生的噪声。

2. 交通噪声:主要来自于道路、铁路、航空等交通工具和设施产生的噪音。

3. 社会噪声:包括商业区域、居民区域和公共场所等非工业和交通场所产生的噪音。

4. 家庭噪声:由电视、音响、家庭电器等家庭设备产生的噪音。

5. 自然噪声:来自自然界的噪音,如风声、雨声、海浪声等。

第二章噪声对人类的影响噪声污染不仅会影响人们的听觉系统,还会对身心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噪声过大或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可能会引发以下问题:1. 听力损害:长时间暴露于高强度的噪音中会导致听力损伤,严重时可能引起永久性听力受损。

2. 神经系统问题:噪声会引起人体神经系统的紊乱,导致失眠、头痛、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3. 心理健康影响:持续的噪声刺激可能导致焦虑、抑郁和压力等心理问题。

4. 社交和学习问题:噪声会干扰人们的交流和学习,影响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

5. 心血管疾病:长期暴露于噪声环境中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如高血压和心脏病。

第三章防噪措施的介绍为了减少噪声的影响,我们可以采取一系列防噪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隔音措施:通过改善建筑材料和设计结构,减少声音的传导和传播。

2. 声音吸收:使用吸音材料,如地毯、窗帘、吸音板等,减少声音的反射和回声。

3. 噪音管制:制定合理的法律法规,加强对工业、交通和社会噪声的管制和监督。

4. 个人保护措施:佩戴耳塞或耳罩,避免长时间暴露在高噪音环境中。

5. 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噪声问题的认识和重视,普及噪声管理的知识和技能。

噪声科普知识大全

噪声科普知识大全

噪声科普知识大全一、什么是噪音污染?噪声是一类引起人烦躁、或音量过强而危害人体健康的声音。

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等。

建筑噪声主要来源于建筑机械发出的噪声。

建筑噪声的特点是强度较大,且多发生在人口密集地区,因此严重影响居民的休息与生活。

当噪声对人及周围环境造成不良影响时,就形成噪声污染。

二、声音分贝的标准0-20分贝几乎感觉不到。

20-40分贝相当于轻声说话。

40-60分贝相当于室内谈话。

60-70分贝有损神经。

70-90分贝很吵。

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学习和生活,会使人的神经细胞逐渐受到破坏。

90-100分贝会使听力受损。

100-120分贝使人难以忍受,几分钟就可暂时致聋。

一般声音在30分贝左右时,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和休息。

而达到50分贝以上时,人们有较大的感觉,很难入睡。

一般声音达到80分贝或以上就会被判定为噪声。

三、噪音的危害1、引起耳鸣、耳痛,损伤听力;2、使人心烦意乱、降低工作效率;3、损害心血管,引发高血压、心脏病;4、使神经系统紊乱;5、干扰睡眠和休息等。

【法律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违反关于社会生活噪声污染防治的法律规定,制造噪声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处警告;警告后不改正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

《噪声污染防治法》第八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由地方人民政府指定的部门说服教育,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给予警告,对个人可以处二百元以上一千元以下的罚款,对单位可以处二千元以上二万元以下的罚款:(一)在噪声敏感建筑物集中区域使用高音广播喇叭的;(二)在公共场所组织或者开展娱乐、健身等活动,未遵守公共场所管理者有关活动区域、时段、音量等规定,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或者违反规定使用音响器材产生过大音量的;(三)对已竣工交付使用的建筑物进行室内装修活动,未按照规定在限定的作业时间内进行,或者未采取有效措施造成噪声污染的;(四)其他违反法律规定造成社会生活噪声污染的。

初二教科版物理上册噪声知识点讲解

初二教科版物理上册噪声知识点讲解

初二教科版物理上册噪声知识点讲解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交通运输、车辆鸣笛、工业噪音、建筑施工、社会噪音如音乐厅、高音喇叭、早市和人的大声说话等,一起随小编来看一下这篇噪声知识点吧!知识点1、噪声:(1)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2)从环保的角度上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休息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是噪声;2、乐音:从物理角度上讲,物体做有规则振动发出的声音;3、常见招生来源:飞机的轰鸣声、汽车的鸣笛声、鞭炮声、金属之间的摩擦声;4、噪声的等级:表示声音强弱的单位是分贝。

符号dB,超过90dB会损害健康;0dB指人耳刚好能听见的声音,初中政治;5、控制噪声:(1)在生源处较弱(安消声器);(2)在传播过程中(植树。

隔音墙)(3)在人耳处减弱(戴耳塞)课后练习1.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A.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B.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C.火车的鸣笛声D.公园里悠扬的声音2.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B.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D.关闭所有声源3.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B.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C.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4.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A.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B.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C.在马路旁植树造林D.换用噪声小的机器5.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A.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C.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6.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A.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C.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噪声的知识点总结

噪声的知识点总结

噪声的知识点总结引言噪声是指随机、不规则或杂乱的声音,通常被认为是对健康和日常生活的干扰。

这个主题涉及到物理、医学、环境和社会等多个领域的知识。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噪声的定义、分类、来源、影响以及如何管理和减少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的影响。

一、噪声的定义噪声是指声音的过高、不和谐或不规则的声音。

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噪声是指在一个给定频率范围内的声压级超过了人类对该频率范围内声音的舒适程度。

噪声可以是机械的、电子的、声学的、环境的或心理的,具体取决于噪声的来源和影响。

二、噪声的分类根据噪声的来源和性质,可以将噪声分为不同的类别:1. 机械噪声:来自机械设备、交通工具、工业生产等机械运动产生的声音,如发动机噪声、风扇噪声、机械振动噪声等。

2. 电子噪声:来自电子设备、通信设备、电源线路等电子元件产生的声音,如电子设备故障噪声、电磁干扰噪声等。

3. 声学噪声:来自环境中的声源产生的声音,如道路交通噪声、飞机噪声、火车噪声等。

4. 环境噪声:来自自然环境中的声音,如风声、雨声、海浪声等。

5. 心理噪声:来自社会和心理压力等因素产生的声音,如城市喧嚣、娱乐场所音乐噪声等。

三、噪声的来源噪声可以来自不同的源头,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工业设备和机械运动:工厂、建筑工地、交通工具等机械设备和机械运动产生的声音。

2. 交通和运输:道路交通、铁路交通、航空交通等交通工具产生的噪声。

3. 建筑和设施:住宅区、商业区、公共设施等建筑和设施产生的噪声。

4. 生活设备和器具:家庭电器、办公设备、娱乐设施等生活设备和器具产生的噪声。

5. 自然环境:风声、雨声、雷电声等自然环境产生的噪声。

6. 社会活动:娱乐场所、社交场合、文化活动等社会活动产生的噪声。

7. 心理压力:社会竞争、心理紧张、情绪失控等心理压力产生的噪声。

四、噪声的影响噪声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健康影响:长期暴露在高强度噪声环境中会导致听力损害、耳鸣、失眠、头痛、焦虑、抑郁、消化不良等健康问题。

初二上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知识点整理

初二上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知识点整理

初二上册物理噪声的危害和知识点整理
1、噪声的含义:
(1)从物理角度讲:噪声就是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从环境保护角度讲: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

(3)乐音: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就是发声体做有规律振动时发出的声音。

2、噪声的等级和危害:
人们以分贝为单位表示声音的强弱。

大于50db,会影响休息和睡眠;大于70db,会影响学习和工作;大于90db,会破坏听力。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了保*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了保*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3、控制噪声的途径:
①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比如摩托车的消声器。

②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比如城市的隔离墙,公路边的植物等。

③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耳机,耳塞等。

噪音知识点总结

噪音知识点总结

噪音知识点总结噪音是指在环境中引起不适或干扰的任何声音。

从机械设备的运转声音到交通噪音,从家庭电器的噪音到城市建筑的噪音,噪音无处不在,给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小的影响。

本文将总结噪音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噪音的类型、影响、防护措施等内容。

一、噪音的类型1.按照来源:噪音可分为社会噪音、工业噪音和环境噪音。

- 社会噪音:指由于交通、生产、市声、娱乐等社会活动引起的噪音,常见于城市中心、商业街区等地方。

- 工业噪音:指由于工作场所和生产设备的运转引起的噪音,是一种常见的职业危害。

- 环境噪音:指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噪音,如风声、雨声、施工噪音等。

2.按照频率:噪音可分为低频噪音、中频噪音和高频噪音。

- 低频噪音:指频率低于1000Hz的噪音,如风声、机械设备的运转声等。

- 中频噪音:指频率在1000Hz至4000Hz之间的噪音,如一般交通噪音等。

- 高频噪音:指频率高于4000Hz的噪音,如电器运转声等。

3.按照强度:噪音可分为轻度噪音、中度噪音和重度噪音。

- 轻度噪音:指噪音强度在40~60分贝之间的噪音,一般不会造成严重影响。

- 中度噪音:指噪音强度在60~80分贝之间的噪音,长期暴露会对身体造成一定的影响。

- 重度噪音:指噪音强度超过80分贝的噪音,长期暴露会对听力和神经系统造成严重损害。

二、噪音的影响1.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听力损伤:长期暴露于高强度噪音环境中会造成听力损伤,表现为听力下降、耳聋等症状。

- 心理健康:噪音会引起人的焦虑、烦躁、失眠等心理问题,影响人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 生理影响:长期暴露于噪音环境中会导致血压升高、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等生理问题。

2.对环境的影响- 噪音污染:噪音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 生物影响:噪音对动植物的生长、繁殖和行为习性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生态系统造成一定的破坏。

三、噪音的防护措施1.个人防护- 佩戴耳塞或耳罩:在噪音环境中工作或生活时,佩戴可降噪的耳塞或耳罩是一种简单有效的防护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声波是纵波:
– 只有能够产生压力和拉力的介质 才能够传播纵波
二.描述声波的基本物理量
1.声压:
在声波传播过程中会使空间各处的空气压 强产生起伏变化. 这部分的起伏变化称为声压.(p)
p=(P-P0)
P- 空气气压 P0-静态大气
* 声压单位: 帕斯卡(Pa)
2.波长(λ): – 在同一时刻,从某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 的地点到相邻的另一个最稠密(或最稀疏) 的地点之间的距离.
1. 控制声源传播途径的技术 1) 隔声: 采用屏蔽物将声音挡住,与接
受体隔离开
2)吸声: 只降低反射的噪声
多孔吸声材料 薄板(薄膜)吸 声结构 空腔共振吸声结 构 微穿孔板吸声结 构
3)消声:利用消声器
降低空气的传播。
阻性消声器
抗性消声
2、噪声评价方法和标准
二、噪声的特点:
§1-8 噪声测试技术
1.噪声测量系统:
– 接受部分 – 分析部分 – 显示(记录)部分
2.最常用的声学 测量仪器
–声级计
噪声控制技术
第二章噪声污染控制声学基础
2.1 声波的产生
一、声波的产生 1. 发声的条件: 1) 有足够的振动 2) 有合适的传播媒介:
传播媒介必须具有弹性和惯性-声音传播的 必要条件。
§1-7学习方法
为了学好本门课,建议学生采用以下的学习方法 1.其实掌握有关课程的相关知识,特别是物理学 中的声学知识。本课程还与机械原理、材料科 学、建筑知识有密切关系; 2.本课程是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学习时要重视 理论联系实际,建议多观察多分析; 3.学习过程中,注意加强动手能力,掌握常见仪 器设备的使用维护方法。
噪声控制技术
绪 论
§1-1环境噪声及其危害
一、噪声的定义: 凡是不需要的,使人厌烦并干扰人的正常生 活、工作和活动的声音。
判断下列声音下是否属于噪声
• • • • 1.飞机掠过天空的轰响声 2.凌晨时街上的鞭炮声 3.睡觉时DVD播放的交响曲声 4.上课时老师讲课的声音影响到同学睡觉
§1-3噪声控制技术的性质和内容 一、噪声控制技术的性质
木材
橡皮 混凝土 砖 石油
0.5*10 3
(1-2)*10 3 2.6*10 3 1.8*10 3 70
2400
40-150 4000-5000 2000-4200 1330
1.20*10 6
1.3*10 7 6.5*10 6 9.3*10 5
2-2 声波的基本类型
根据声波传播时的波阵面的形状不同,分为: 1.平面声波 2.球面声波 3.柱面声波
3.声波的形成 1)声波: 是声音传播过程时所采用 的机械性质波动.
声源振动 引起声源周围弹性媒介(空气分子)振动 使其周围弹性媒介(空气分子)产生振动
A.声波传播时:
– 传播介质仅在各自的平衡位置附近 振动,没有在传播方向上流动或前 进 – 声波传播的是物质的振动,而不是 物质本身 – 传播介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部分介质的声速、密度、声阻抗率
介质名称 空气 水 玻璃 铝 钢 铅 密度(kg/m3) 1.205 1*10 3 2.5*10 3 2.7*10 3 7.8*10 3 11.4*10 3 声速(m/s) 声特性阻抗(瑞利) 343 1450 5200 5100 5000 1200 410 1.45*10 6 1.38*10 7 1.3*10 7 3.9*10 7 1.37*10 7
1.噪声无污染物,属于感觉公害, 受生理与心理因素的影响 2.噪声污染是暂时的,不会积累 3.噪声的能量最后消失为空气的热
能,传播距离不太远
4.影响面广
三 、噪声的分类
1.城市噪声:
1) 工厂生产噪声: 造成职业性耳聋的主要原因 2) 交通噪声: 主要指交通工具的运动产生的噪声,影 响范围广
3) 4)
3) 有一定的振动频率,应在人耳的听觉 范围(20Hz-20KHz): *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人耳听不到,但
对人体影响较大 *超声波:频率超过20KHz
2. 声音源于物体的振动。 1) 声源:发出声音的振动 体。 2) 声源的形式:
– 按介质分:
• 固体、液体、气体
–按形态分:
• 点源 • 线声源 • 面声源
– 是指声学理论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是一
门迅速发展的边缘性应用学科。
二、噪声控制技术的内容
是环境保护的一门重要的课程。全书分为八章
• • • • • • • •
1.噪声控制基础知识 2.噪声测试技术 3.噪声控制影响评价 4.吸声技术 5.隔声技术 6.消声技术 7.隔振与阻尼技术 8.噪声控制技术应用
1.平面声波
A. 平面声波:为沿某一方向轴上传播的一 维声波。 波阵面:垂直于传播方向轴的一系列平 面
声射线
波阵面
B.数学表达形式(平面简谐声波):
描述不同地点x和各个时刻t声波 的运动状况
• 平面简谐声波(沿x轴正向):
ε=ε0 cos(ωt+φ)

是最简单的声波形式:传播方向总保持一个 恒定方向,声线为相互平行的一系列直线,波阵 面为与声射线相互垂直和 方法
噪声控制技术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非常 强的课程,学习要求如下 1.掌握噪声的产生、传播和接收的原理、 噪声的物理量度、噪声的传播特性、噪 声的危害、噪声声音的分类、噪声控制 的基本途径; 2.掌握噪声测量仪器的使用、测点的选择、
3.掌握隔声原理、隔声装置的类型、特点及选择; 4.掌握消声原理、消声器的类型、特点及选择; 5.掌握吸声原理、吸声材料与机构、了解吸声设 计的原则、程序、计算; 6.掌握隔振器原理、隔振器的类型及特点,了解 隔振器的设计,掌握阻尼原理及常见阻尼材料 的性质; 7.掌握噪声环境评价影响的评价对象、现状调查、 评价标度、预测评价以及控制方案的选择 8.熟悉掌握有关噪声监测与控制的操作。
例如:Δt=20℃, C’=C+0.607*Δt
=331.4+20*0.607=343.1m/s
(3)当温度高于30℃或低于-30℃:
C= 20.05(T)1/2 ,且T= t(℃)+ 273
(4)声速、波长、频率的关系
λ=c/ ƒ 或 c= λ× ƒ
(5)影响声速的主要因素: 传声介质的密度、声特性阻抗 – 声特性阻抗(声阻) =介质密度 * 声速(单位:瑞利) – 声阻的大小决定声波从一种介质传入 另一种介质时的反射程度及材料的隔 声性能.
– 记为λ, 单位:米(m) 3.周期:
– 振动重复一次的最短时间间隔. – 记为T,单位: 秒(s)
4.频率:
– 周期的倒数,即单位时间内的振动次数. – 记为ƒ, 单位:赫兹(Hz)
5. 声速C:声音的传播速度
(1)标准状态(1atm,0℃):C=331.4m/s (2)声速与温度的关系:
每增加1℃,声速增加0.607m/s
建筑施工噪声:
打桩机、搅拌设备等
生活噪声:
主要指社会人群活动出现的噪声
2.按发声机理分噪声
• 按发声机理可把噪声分为机械噪声、空 气动力性噪声及电磁噪声。
§
1-2噪声的危害
1.对听力的损伤 2.对睡眠的干扰 3.对语言交谈和通讯联络的干扰: 4.对人的生理影响
5.对人的心理影响
6.对仪器设备和建筑物质结构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