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品质与制粉》PPT课件
合集下载
第三章 小麦制粉
A 33
1
30
B 29
3
A: 25% B: 75%
按粉质曲线稳定时间进行搭配
如欲将稳定时间9 min(A麦)和稳定时间5 min(B麦),配成稳定时间7min的原料小麦.
A9
2
7
B5
2
毛麦搭配、润麦搭配、净麦搭配 配麦器
二、小麦清理 同稻谷
三、小麦水分调节
是利用加水和经过一定的润麦时间,使 小麦的水分重新调整,改善其物理、生 化和制粉工艺性能,以获得更好的制粉 工艺效果。
选择性粉碎和多道研磨
研磨分三个系统: 皮磨系统:破碎麦粒,并刮净皮层上 的胚乳 渣磨系统:碾除麦渣颗粒上的皮层 心磨系统:将粗细麦心研磨成面粉
齿磨齿磨、光磨
五、筛理及筛的种类
(一)筛理 筛理是用一定大小筛眼的筛子将经 过经研磨后的混合货料中不同体积 的货料分选出来的操作。
第一道皮磨后:细粉、粗粉、麦心、 (小粗粒)、麦渣(大粗粒)、麸皮
(二)小麦营养品质
指小麦籽粒中各种营养物质的含量 及化学组成的相对合理性。
皮层:粗纤维
糊粉层:蛋白质、B族维生素、矿物质、 少量纤维素
胚乳:大量淀粉、少量蛋白质
胚:蛋白质、脂肪、B族维生素 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
(三)小麦磨粉品质
1.出粉率:单位质量籽粒所磨出的 面粉与籽粒容重之比
2.面粉灰分:矿质元素、氧化物等 占面粉的百分含量
第三章 小麦制粉
小麦的消费途径:
小麦 面粉 面制品
第一节 小麦工艺品质
一、小麦分类
1. 按播种季节划分:春小麦、冬小麦 2. 按籽粒皮色划分:白皮小麦、红皮小麦 3. 按籽粒质地结构划分:硬质小麦、软质小
麦
第五章-小麦制粉PPT课件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二、小麦的水分调节与搭配
(一)小麦水分调节
• 小麦在制粉前利用水、热、时间三种因素的作用,改善 小麦性质的工艺,称为小麦的水分调节。
• 小麦的水分调节,分为着水和润麦两个步骤。 • 小麦水分调节的目的在于:调整小麦水分,借以改变麦
粒的物理和生物化学性质,使其适合于制粉工艺的要求 ,获得良好的工艺效果。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2、刷麦
• 刷麦时在打麦的基础上对小麦表面进行进一步 清理,目的是将打麦后打松但仍附着在麦粒表 皮和腹沟上的残余杂质刷掉,与此同时刷掉由 于打麦而擦裂的表皮和麦胚等。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3、洗麦 洗麦的作用
• 淘洗清除掉麦粒表面几嵌入腹沟内的泥土、 农药、微生物、虫卵等污染物。
• 小麦着水后的润麦时间一般为18-24小时,在加工硬麦或 气温较低的地方可适当加长润麦时间。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加温水分调节
① 加速水分渗透,润麦时间可缩短一半。 ② 对于硬麦,着水量比室温调节提高1%-2%,同时麦粒
受热和冷的变化,更利于制粉过程中的碾磨、剥刮和 粉麸分离。 ③ 对于软麦,能提高面筋质的筋力,改善面粉的烘焙性 质。 ④ 小麦加热后,可降低酸度,减少醇溶性物质,灭菌杀 虫卵。
第五章 小麦制粉
可编辑课件PPT
1
本章重点和学习目标
• 小麦制粉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 与制粉有关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小麦的分类
、小麦品质性状、小麦粉的加工品质、小麦子 粒构造和化学成分以及小麦等级粉和专用粉的 生产工艺特点)。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第一节、小麦工艺品质
一、小麦品质的概念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二、小麦的水分调节与搭配
(一)小麦水分调节
• 小麦在制粉前利用水、热、时间三种因素的作用,改善 小麦性质的工艺,称为小麦的水分调节。
• 小麦的水分调节,分为着水和润麦两个步骤。 • 小麦水分调节的目的在于:调整小麦水分,借以改变麦
粒的物理和生物化学性质,使其适合于制粉工艺的要求 ,获得良好的工艺效果。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2、刷麦
• 刷麦时在打麦的基础上对小麦表面进行进一步 清理,目的是将打麦后打松但仍附着在麦粒表 皮和腹沟上的残余杂质刷掉,与此同时刷掉由 于打麦而擦裂的表皮和麦胚等。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3、洗麦 洗麦的作用
• 淘洗清除掉麦粒表面几嵌入腹沟内的泥土、 农药、微生物、虫卵等污染物。
• 小麦着水后的润麦时间一般为18-24小时,在加工硬麦或 气温较低的地方可适当加长润麦时间。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加温水分调节
① 加速水分渗透,润麦时间可缩短一半。 ② 对于硬麦,着水量比室温调节提高1%-2%,同时麦粒
受热和冷的变化,更利于制粉过程中的碾磨、剥刮和 粉麸分离。 ③ 对于软麦,能提高面筋质的筋力,改善面粉的烘焙性 质。 ④ 小麦加热后,可降低酸度,减少醇溶性物质,灭菌杀 虫卵。
第五章 小麦制粉
可编辑课件PPT
1
本章重点和学习目标
• 小麦制粉的基本原理和工艺过程; • 与制粉有关的一些主要问题(包括小麦的分类
、小麦品质性状、小麦粉的加工品质、小麦子 粒构造和化学成分以及小麦等级粉和专用粉的 生产工艺特点)。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第一节、小麦工艺品质
一、小麦品质的概念
可编辑课件PPT粮油加工工艺
《小麦制粉》课件
定期检查设备 各部件,确保
其正常运行
定期清洁设备, 保持设备清洁
卫生
定期更换磨损 部件,确保设
备性能稳定
定期进行设备 润滑,减少设 备磨损,延长
使用寿命
清理目的:去除杂质,保证小麦品质 清理方法:筛选、磁选、风选等 润麦目的:调节小麦水分,保证制粉效果 润麦方法:加水、加湿、加温等 控制要点:控制水分、温度、时间等参数,保证小麦品质和制粉效果
变频器等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
等
加强废弃物处理,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员工节能意 识,加强培训教
育
建立节能减排管 理体系,持续改
进
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需求特点:消费者对面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注重营养、口感和健康 变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面粉的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市场前景: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面粉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市场需求:随 着人口增长和 消费升级,对 小麦制粉的需
求持续增长
技术进步:制 粉企业不断引 进新技术,提 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制 粉企业面临国 内外竞争对手 的挑战,需要 不断创新和提
升竞争力
发展趋势:制粉 企业将更加注重 品牌建设、产品 创新和产业链整 合,以适应市场
需求的变化。
制粉技术的研究进展:现代 制粉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成果
筛分:将磨好的面粉进行筛 分,去除杂质和粗粒
磨粉:将小麦磨成面粉,包 括粗磨、细磨等步骤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小麦,进 行清洗、筛选、分级等处理
配粉:根据不同用途,将不同 等级的面粉进行混合,制成各
种专用面粉
包装:将配好的面粉进行包 装,便于运输和销售
其正常运行
定期清洁设备, 保持设备清洁
卫生
定期更换磨损 部件,确保设
备性能稳定
定期进行设备 润滑,减少设 备磨损,延长
使用寿命
清理目的:去除杂质,保证小麦品质 清理方法:筛选、磁选、风选等 润麦目的:调节小麦水分,保证制粉效果 润麦方法:加水、加湿、加温等 控制要点:控制水分、温度、时间等参数,保证小麦品质和制粉效果
变频器等
优化生产工艺, 减少能源消耗
采用清洁能源, 如太阳能、风能
等
加强废弃物处理, 减少环境污染
提高员工节能意 识,加强培训教
育
建立节能减排管 理体系,持续改
进
市场需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面粉的需求量不断增加 需求特点:消费者对面粉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注重营养、口感和健康 变化趋势:随着科技的发展,面粉的加工工艺不断改进,产品种类更加丰富 市场前景:随着人口增长和消费升级,面粉市场的需求将持续增长
市场需求:随 着人口增长和 消费升级,对 小麦制粉的需
求持续增长
技术进步:制 粉企业不断引 进新技术,提 高生产效率和
产品质量
市场竞争:制 粉企业面临国 内外竞争对手 的挑战,需要 不断创新和提
升竞争力
发展趋势:制粉 企业将更加注重 品牌建设、产品 创新和产业链整 合,以适应市场
需求的变化。
制粉技术的研究进展:现代 制粉技术的研究热点和成果
筛分:将磨好的面粉进行筛 分,去除杂质和粗粒
磨粉:将小麦磨成面粉,包 括粗磨、细磨等步骤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小麦,进 行清洗、筛选、分级等处理
配粉:根据不同用途,将不同 等级的面粉进行混合,制成各
种专用面粉
包装:将配好的面粉进行包 装,便于运输和销售
[课件]小麦品质PPT
2 抗旱性材料的鉴定及选育
玉米抗旱性鉴定的方法
(1):田间直接鉴定法 田间鉴定方法简单易行,抗旱鉴定结果与 大田实际情况相似,与育种实践和生产 上玉米品种的应用密切相关。该方法的 关键是要求抗旱鉴定试验地降雨量少, 气候干旱,可以用灌水来控制水分胁迫。 但是受环境的影响大,所需时间长,工 作量大,重复性差,而且大多数育种单 位缺乏这种条件的试验地,难以进行有 效的水分胁迫处理。
小麦加工品质:小麦籽粒 对制粉以及制 作不同食品的适应性和满足程度。 小麦加工品质包括一次加工品质(磨粉品 质)和二次加工品质(食品加工品质)。 磨粉品质:籽粒在碾磨为面粉过程中,品 质对磨粉 工艺所提出的要求的适应性和满足 程度。以籽粒容重、硬度、出粉率、灰分、 面粉白度等为主要指标。
食品加工品质:把面粉加工成面食品时, 各类面食品在加工工艺和成品质量上对小 麦品种的籽粒和面粉质量提出的不同要求, 以及对这些要求的适应性和满足程度。主 要以面粉的吸水率、面筋含量、面筋质量、 面团特性和稳定时间等为主要指标,以此 决定其为强筋粉、中筋粉或弱筋粉。
索津诺夫观察到在大多数杂交组合中,杂种的
玻璃度倾向于较好的亲本,甚至超亲,说明控 制玻璃度的基因有部分显性和累加作用,但他 又发现“玻璃度的遗传力很低,只有 24.3% 容易受环境条件的影响,故认为选择效果较差。 硬度与小麦制粉及食品加工品质密切相关,一 般硬度小麦出粉率高“蛋白质含量高”面粉吸水 率大“面筋和面团强力大而软质小麦相反。据 孙致良研究,籽粒硬度的遗传力较高,较易进 行遗传改良。
1.2 小麦籽粒赖氨酸含量的遗传 Diehl认为:高赖氨酸含量是由于一些隐性 基因累加的结果。 哈尔布罗娃等曾研究普通小麦种内杂种氨 基酸分离的特点,发现籽粒赖氨酸含量 较低的萨拉托夫210 (平均0.4%)和含 量较高的米黑土鲁姆(平均0.6%)杂交, 后代个体赖氨酸含量分布不对称,10%的 个体超高亲,1%的个体低于低亲,其他 居中。从分离中出现正负性超亲现象, 说明赖氨酸含量不是单因子遗传。在F2、 F3代赖氨酸也出现了超亲遗传,所以认为 早代选择有效。
面粉PPT课件
浮态分离出来溶解于水,剩下为块状坚韧胶皮一 样的物质称为面筋质。
12
.
2.面筋的形成过程
调制面团时,面粉遇水后麦谷蛋白质和麦 胶蛋白质迅速吸水胀润,面筋蛋白质达到最大胀 润值时的温度是30℃。
13
.
3.小麦面筋特性及分类
①面筋的物理特性 延伸性、弹性 ②分类 第一类:延伸性强,弹性强 第二类:延伸性强,弹性弱 第三类:延伸性弱,弹性强 第四类:延伸性弱,弹性弱
成分,以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这个过程称为面 粉的强化。经过添加外来营养成分的面粉称为强 化面粉
5
.
(二)加拿大面粉强化标准(毫克/100克)
强化成分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酸 铁
面粉 最低 0.44 0.27 3.5 2.9
强化面粉 最高
0.77 0.48 6.4 4.3
6
.
2.专用面粉
顾名思义,专用粉就是专门用途的面粉。是能满 足各类食品不同品种的品质需求和加工工艺要求专用 的面粉。
拌粉简便直接的制作 方法,可让生产人员简化 制作程序,又可达到产品 质量的稳定性。降低制作 之专业性、技术性及失败 率。
10
.
五、面粉中主要成分的作用分析 (一).小麦中的蛋白质
麦胶蛋白
面筋性蛋白质 非面筋性蛋白质
麦谷蛋白 麦清蛋白
麦球蛋白
11
.
(二).小麦的面筋质
1.面筋的概念 面团在水中揉洗时,淀粉和麸皮微粒呈悬
22
不利于面团的结合,不利于产生气体保存气体 .
(四)面粉中其余的营养成分
脂类 约1.3%~1.5% 矿物质 约0.8%~1.4% 维生素约 1%左右
23
.
六、小麦的药性功用
12
.
2.面筋的形成过程
调制面团时,面粉遇水后麦谷蛋白质和麦 胶蛋白质迅速吸水胀润,面筋蛋白质达到最大胀 润值时的温度是30℃。
13
.
3.小麦面筋特性及分类
①面筋的物理特性 延伸性、弹性 ②分类 第一类:延伸性强,弹性强 第二类:延伸性强,弹性弱 第三类:延伸性弱,弹性强 第四类:延伸性弱,弹性弱
成分,以提高面粉的营养价值,这个过程称为面 粉的强化。经过添加外来营养成分的面粉称为强 化面粉
5
.
(二)加拿大面粉强化标准(毫克/100克)
强化成分
维生素B1 维生素B2 烟酸 铁
面粉 最低 0.44 0.27 3.5 2.9
强化面粉 最高
0.77 0.48 6.4 4.3
6
.
2.专用面粉
顾名思义,专用粉就是专门用途的面粉。是能满 足各类食品不同品种的品质需求和加工工艺要求专用 的面粉。
拌粉简便直接的制作 方法,可让生产人员简化 制作程序,又可达到产品 质量的稳定性。降低制作 之专业性、技术性及失败 率。
10
.
五、面粉中主要成分的作用分析 (一).小麦中的蛋白质
麦胶蛋白
面筋性蛋白质 非面筋性蛋白质
麦谷蛋白 麦清蛋白
麦球蛋白
11
.
(二).小麦的面筋质
1.面筋的概念 面团在水中揉洗时,淀粉和麸皮微粒呈悬
22
不利于面团的结合,不利于产生气体保存气体 .
(四)面粉中其余的营养成分
脂类 约1.3%~1.5% 矿物质 约0.8%~1.4% 维生素约 1%左右
23
.
六、小麦的药性功用
小麦制粉幻灯片
第四章 小麦制粉
§1 小麦工艺品质 §2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简述 §3 小麦清理流程 §4 小麦制粉工艺 §5 面粉产品处理 §6 等级粉和专用粉生产工艺特点 §7 小麦粉的特性及种类 §8 粉路测定与分析
1
§1 小麦工艺品质
一、小麦分类 1.分类: 2.国家标准: 3.各类小麦的制粉特性:
2
1、小麦分类(按GB1351-1999国家标准)
(9) 混合小麦,不符合1-8条规定的小麦。 3
2.国家标准
容重 等级
g/L
1 ≥790 2 ≥ 770 3 ≥750 4 ≥730 5 ≥710
不完善粒, %
≤6.0 ≤6.0 ≤6.0 ≤8.0 ≤10.0
杂质,% 其中:
总量 矿物质
水分
色泽 气味
≤1.0 ≤0.5 ≤12.5 正常
4
3.各类小麦的制粉特性:
26
(二)小麦清理的意义、方法和清理应达到的要求
1.意义:小麦在生长、收割、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都 会有杂质混入。清理杂质,将能改善面粉的气味、 质量、色泽,避免设备损伤,确保人民的身体健 康,达到安全生产。
小麦数量之比。65% 75% 85%
• 面粉灰分:灰分是矿质元素、氧化物等占面粉的 百分含量,是面粉精度的重要指标。
• 白度:指小麦面粉的洁白程度,是磨粉品质的重 要指标。白度与小麦类型(红、白、软、硬)、 面粉粗细度、含水量有关。由于粉色深浅反映了 灰分的多少、出粉率的高低,国外常用白度值确 定面粉等级。
M为弱力粉
N为强力粉
图4-1粉质曲线 9
•
10
• 拉伸曲线:面团延伸性;抗拉伸阻力;拉 伸比;能量;
•
图4-2面团拉伸曲线图
§1 小麦工艺品质 §2 小麦制粉工艺流程简述 §3 小麦清理流程 §4 小麦制粉工艺 §5 面粉产品处理 §6 等级粉和专用粉生产工艺特点 §7 小麦粉的特性及种类 §8 粉路测定与分析
1
§1 小麦工艺品质
一、小麦分类 1.分类: 2.国家标准: 3.各类小麦的制粉特性:
2
1、小麦分类(按GB1351-1999国家标准)
(9) 混合小麦,不符合1-8条规定的小麦。 3
2.国家标准
容重 等级
g/L
1 ≥790 2 ≥ 770 3 ≥750 4 ≥730 5 ≥710
不完善粒, %
≤6.0 ≤6.0 ≤6.0 ≤8.0 ≤10.0
杂质,% 其中:
总量 矿物质
水分
色泽 气味
≤1.0 ≤0.5 ≤12.5 正常
4
3.各类小麦的制粉特性:
26
(二)小麦清理的意义、方法和清理应达到的要求
1.意义:小麦在生长、收割、储存、运输等过程中都 会有杂质混入。清理杂质,将能改善面粉的气味、 质量、色泽,避免设备损伤,确保人民的身体健 康,达到安全生产。
小麦数量之比。65% 75% 85%
• 面粉灰分:灰分是矿质元素、氧化物等占面粉的 百分含量,是面粉精度的重要指标。
• 白度:指小麦面粉的洁白程度,是磨粉品质的重 要指标。白度与小麦类型(红、白、软、硬)、 面粉粗细度、含水量有关。由于粉色深浅反映了 灰分的多少、出粉率的高低,国外常用白度值确 定面粉等级。
M为弱力粉
N为强力粉
图4-1粉质曲线 9
•
10
• 拉伸曲线:面团延伸性;抗拉伸阻力;拉 伸比;能量;
•
图4-2面团拉伸曲线图
小麦品质PPT课件
小麦品质PPT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小麦品质概述 • 小麦的物理品质 • 小麦的化学品质 • 小麦的加工品质 • 小麦品质的改良与提升 • 小麦品质的检测与评价
01 小麦品质概述
小麦品质的定义
总结词
小麦品质是指小麦的外观、化学成分 、加工性能和储藏稳定性的综合表现 。
详细描述
小麦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 小麦的外观、化学成分、加工性能和 储藏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这些品质特 性决定了小麦的用途和市场价值。
指小麦在蒸煮过程中的弹性和 柔软度,弹性好的小麦能够保
持更好的口感和质地。
吸水性
指小麦吸水的能力,吸水性好
05 小麦品质的改良与提升
遗传改良
01
02
03
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品质性状的 小麦品种,如高蛋白质、 高面筋、抗病性强等。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优 良性状聚合到同一品种中, 提高小麦品质。
率。
硬度
总结词
小麦的硬度是其物理品质的重要指标 之一,与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以及 纤维含量等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硬度较高的小麦在加工过程中不易破 碎,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面粉。而 硬度较低的小麦则容易破碎,影响面 粉质量。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时, 需要考虑其硬度指标。
纯净度
总结词
纯净度是指小麦中杂质和其他谷物的含 量,是评价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优质小麦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提高小麦品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优质小麦的种植也有助于推动 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2 小麦的物理品质
粒色
目录
CONTENTS
• 小麦品质概述 • 小麦的物理品质 • 小麦的化学品质 • 小麦的加工品质 • 小麦品质的改良与提升 • 小麦品质的检测与评价
01 小麦品质概述
小麦品质的定义
总结词
小麦品质是指小麦的外观、化学成分 、加工性能和储藏稳定性的综合表现 。
详细描述
小麦品质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包括 小麦的外观、化学成分、加工性能和 储藏稳定性等多个方面。这些品质特 性决定了小麦的用途和市场价值。
指小麦在蒸煮过程中的弹性和 柔软度,弹性好的小麦能够保
持更好的口感和质地。
吸水性
指小麦吸水的能力,吸水性好
05 小麦品质的改良与提升
遗传改良
01
02
03
品种选择
选择具有优良品质性状的 小麦品种,如高蛋白质、 高面筋、抗病性强等。
杂交育种
通过杂交育种技术,将优 良性状聚合到同一品种中, 提高小麦品质。
率。
硬度
总结词
小麦的硬度是其物理品质的重要指标 之一,与蛋白质含量、水分含量以及 纤维含量等因素有关。
详细描述
硬度较高的小麦在加工过程中不易破 碎,可以生产出更高质量的面粉。而 硬度较低的小麦则容易破碎,影响面 粉质量。因此,在选择小麦品种时, 需要考虑其硬度指标。
纯净度
总结词
纯净度是指小麦中杂质和其他谷物的含 量,是评价小麦品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详细描述
随着消费者对食品品质要求的提高,优质小麦的需求量不断 增加。提高小麦品质可以满足市场需求,增加产品附加值, 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同时,优质小麦的种植也有助于推动 农业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02 小麦的物理品质
粒色
小麦的加工(课堂PPT)
面粉中的淀粉酶对发酵食品如面包、馒头等 有一定的作用,一定数量的淀粉酶可以将面粉 中的淀粉分解成可发酵糖,为酵母提供充足的 营养 保证其发酵能力
60
面粉的熟化(陈化)
刚磨制的面粉,不能直接加工食品,经过一段时间 的贮存后,其加工品质得到较大 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面 粉的熟化。
机理: 新磨制的面粉中的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含有未被氧化
小麦制粉及面制品加工
一、小麦分类及工艺品质 二、小麦制粉 三、面制品加工
1
一、 小麦的分类及工艺品质
1、小麦分类
播种季节 春小麦 冬小麦
小
麦 分
皮色
类
白皮小麦 红皮小麦
籽粒胚乳结构
硬麦 软麦
2
角质: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的称为角质。 硬麦:凡角质部分占截面积70%以上的籽粒。 粉质:胚乳结构疏松,白色不透明状的称为粉质。 软麦:凡粉质部分占截面积70%以上的籽粒。
⑸ 按口味
甜面包:使用较多的糖 咸面包:盐用量较高
69
2、面包原辅料及处理
⑴ 面粉 理想的面包面粉的主要理化指标是: 灰分 0.5%~0.75% 蛋白质 12~13% 湿面筋 30%~40% 降落值 200~300/min 水分 14%
70
⑵水
用量: 为面粉的55%~60
水质: 透明、无色、无异味、无有害微生物 中等硬度(4.3~5.4mm /BU ) 微酸性、pH5.0 ~ 5.8
64
剥皮制粉应注意的问题
剥皮后要尽量将剥掉的皮层与胚乳分离,否则 会影响小麦的散落性,易造成管道堵塞,应对进一 步剥除腹沟内的皮层进行研究 提高剥皮率,以最大 程度地改变制粉工艺, 提高面粉质量
65
三、面 制 品 加 工
60
面粉的熟化(陈化)
刚磨制的面粉,不能直接加工食品,经过一段时间 的贮存后,其加工品质得到较大 改善,这种现象称为面 粉的熟化。
机理: 新磨制的面粉中的胱氨酸和半胱氨酸含有未被氧化
小麦制粉及面制品加工
一、小麦分类及工艺品质 二、小麦制粉 三、面制品加工
1
一、 小麦的分类及工艺品质
1、小麦分类
播种季节 春小麦 冬小麦
小
麦 分
皮色
类
白皮小麦 红皮小麦
籽粒胚乳结构
硬麦 软麦
2
角质:胚乳结构紧密,呈半透明状的称为角质。 硬麦:凡角质部分占截面积70%以上的籽粒。 粉质:胚乳结构疏松,白色不透明状的称为粉质。 软麦:凡粉质部分占截面积70%以上的籽粒。
⑸ 按口味
甜面包:使用较多的糖 咸面包:盐用量较高
69
2、面包原辅料及处理
⑴ 面粉 理想的面包面粉的主要理化指标是: 灰分 0.5%~0.75% 蛋白质 12~13% 湿面筋 30%~40% 降落值 200~300/min 水分 14%
70
⑵水
用量: 为面粉的55%~60
水质: 透明、无色、无异味、无有害微生物 中等硬度(4.3~5.4mm /BU ) 微酸性、pH5.0 ~ 5.8
64
剥皮制粉应注意的问题
剥皮后要尽量将剥掉的皮层与胚乳分离,否则 会影响小麦的散落性,易造成管道堵塞,应对进一 步剥除腹沟内的皮层进行研究 提高剥皮率,以最大 程度地改变制粉工艺, 提高面粉质量
65
三、面 制 品 加 工
第五章小麦制粉
(4)影响因素:①加水量:要符合小麦粉标准 中的水分要求,还要考虑安全贮存。加工质量较 高的等级粉与专用粉时宜采用较高的入磨小麦水 分;反之亦反
加水量计算:
G 1GG=1 2G——2加小[水麦(量流1(量0k(0gk-﹒gWh﹒1-)h1)/-1)(100-W2)-1] W1 —着水前小麦的水分(%) W2 —着水后小麦的水分(%)
三、小麦加工品质
指小麦对某种特定加工用途的满足程度。
一次加工性能:指小麦与制粉关系较大的性质, 包括出粉率、制粉难易程度、粉色等
二次加工性能:指以小麦粉为原料,加工成面 包、饼干、面条及其他食品时所表现的性质, 如小麦的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的量和质、含酶 情况等
第二节 小麦制粉
小麦制粉主要分小麦清理(麦路)和制粉 (粉路)两道工序
刷麸机是一个立式圆筒型筛面,内装能快速旋 转的刷帚
打麸机外壳为木制结构,筛筒一般配置蚕丝和 化纤交织的筛网,适宜小型制粉企业使用
(五)粉路的设计 麦路一般稳定,而粉路是多变的
1、粉路的繁简:面粉要求高则复杂,反之则反 小麦破碎后的货料分的品种多则繁,少则简
如分成大皮、小皮、大渣、小渣、粗麦心、 细麦心、面粉等则繁
如分成皮、渣、心、粉则简
有的分成皮、心、粉三类则更简
2、粉路的长短:也由面粉要求决定
过长影响设备充分利用,影响质量 过短满足不了需要,影响成品和出粉率
3、货料的分级
小麦破碎后主要在前中路系统进行分级, 即Ⅰ、Ⅱ、Ⅲ皮的货料,而后路Ⅴ、Ⅵ皮 不再分级
前中路分级可提前出粉,减轻后路负荷
麦渣:指带麸皮的胚乳粗粒
麦心:纯胚乳颗粒或带少量麸皮
3、心磨(系统):将前两者下来的粗细麦心逐 道研磨成具有一定粗细度和精度的面粉,同时 分离出质量较次的细麸屑。设置心磨系统,将 麦心单独研磨和筛理,可提高研磨效率、出粉 率和面粉质量
加水量计算:
G 1GG=1 2G——2加小[水麦(量流1(量0k(0gk-﹒gWh﹒1-)h1)/-1)(100-W2)-1] W1 —着水前小麦的水分(%) W2 —着水后小麦的水分(%)
三、小麦加工品质
指小麦对某种特定加工用途的满足程度。
一次加工性能:指小麦与制粉关系较大的性质, 包括出粉率、制粉难易程度、粉色等
二次加工性能:指以小麦粉为原料,加工成面 包、饼干、面条及其他食品时所表现的性质, 如小麦的成分,特别是蛋白质的量和质、含酶 情况等
第二节 小麦制粉
小麦制粉主要分小麦清理(麦路)和制粉 (粉路)两道工序
刷麸机是一个立式圆筒型筛面,内装能快速旋 转的刷帚
打麸机外壳为木制结构,筛筒一般配置蚕丝和 化纤交织的筛网,适宜小型制粉企业使用
(五)粉路的设计 麦路一般稳定,而粉路是多变的
1、粉路的繁简:面粉要求高则复杂,反之则反 小麦破碎后的货料分的品种多则繁,少则简
如分成大皮、小皮、大渣、小渣、粗麦心、 细麦心、面粉等则繁
如分成皮、渣、心、粉则简
有的分成皮、心、粉三类则更简
2、粉路的长短:也由面粉要求决定
过长影响设备充分利用,影响质量 过短满足不了需要,影响成品和出粉率
3、货料的分级
小麦破碎后主要在前中路系统进行分级, 即Ⅰ、Ⅱ、Ⅲ皮的货料,而后路Ⅴ、Ⅵ皮 不再分级
前中路分级可提前出粉,减轻后路负荷
麦渣:指带麸皮的胚乳粗粒
麦心:纯胚乳颗粒或带少量麸皮
3、心磨(系统):将前两者下来的粗细麦心逐 道研磨成具有一定粗细度和精度的面粉,同时 分离出质量较次的细麸屑。设置心磨系统,将 麦心单独研磨和筛理,可提高研磨效率、出粉 率和面粉质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杂质和不完善籽粒: 杂质是小麦中非小麦的一切成 分,如砂石、土块、草籽、异种粮粒等。不完善籽粒 是有缺陷但尚有食用价值的小麦籽粒,如破损粒、未 熟粒、虫蚀粒、发芽粒等。样品中的杂质含量和不完 善籽粒综合反映了小麦在收获储存过程中的品质状况, 这两者的比例越大,则品质越差。
精选PPT
12
千粒重:是指1000粒风干种子的绝对质量。千粒重的 大小反映了籽粒的大小和质地、饱满程度等。千粒重 适中的小麦其籽粒均匀程度好,在加工中出粉率较高。 秕瘦籽粒的千粒重低,出粉率低;千粒重过高的籽粒 会因为籽粒的整齐程度下降,在加工中并不能显示出 其优越性。
第八类,红色软质春小麦;
第九类,混合小麦,不属精选于PPT上述八类的小麦。
4
二、小麦的籽粒结构及营养物质的分布
小麦籽粒结构与品质有很大关系,小麦籽粒由皮层、胚乳 和胚组成,其结构如图1-1。
小麦皮层:由表皮、外果皮、内果皮、种皮、珠心层和糊 粉层组成。外面五层纤维素含量高,糊粉层由大量厚壁细 胞组成,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含量较高。在磨 制精度较高的面粉时,糊粉层随麸皮除去。
质小麦。胚乳横断面呈白色粉状,不透明的称为粉质粒,
含粉质粒70%以上的小麦,称软质小麦。一般而言,硬质小
麦中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粉质小麦。
精选PPT
3
根据我国小麦质量标准,商品小麦可分为九类
第一类,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类 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第二类,白色硬质春小麦;
精选PPT
7
表1-1 各种化学成分在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分布(%,以干物质计)
物质种类 胚乳 糊粉层 皮层
胚
总计
淀粉
100
-
-
-
100
蛋白质 65
20
5
10
100
脂肪
25
55
-
20
100
纤维素
5
15
75
5
100
糖
80
18.5
-
1.5
100
精选PPT
8
三、小麦品质的概念及分类
小麦品质是指小麦对某种特定用途的满足程度。特定用途 不同,对小麦的品质要求也不同。如适用于生产蛋糕的小 麦通常都不适用于生产面包,生产馒头的小麦常常不适于 生产饺子。
2.按皮色划分 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白皮小麦籽 粒呈黄白色或浅黄色,红皮小麦籽粒呈深红色或红褐色。
我国群众习惯上偏爱白皮小麦,白皮小麦的市场价格也高
3.按胚乳质地划分 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胚乳质
地紧密,呈半透明状的称为角质,凡角质部分占截面积一
半以上的籽粒,称角质粒,含角质粒70%以上的小麦,称硬
品质和营养品质两大类,加工品质中以包括一次加工品质 (又称磨粉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又称食品加工品质) 两类。这种分类法是比较粗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 一些小麦籽粒性状与小麦品质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也成为 品质性状。小麦的蛋白质性状是一类重要的品质指标,既 与营养品质有关,也与加工品质有关,因而也单列成一类。 据此,可将小麦品质性状分为籽粒品质性状、营养品质性 状、磨粉品质性状、食品品质性状和蛋白质品质性状五类。
精选PPT
11
四、小麦籽粒品质性状
小麦籽粒品质是与小麦颗粒性状有关。由大量籽粒形成的粮 堆有其群体性状,这些性状影响着小麦在储存和加工。
水分:小麦水分测定是小麦制粉中润水工序的依据。 另外,水分也是粮食储藏中要监控的一个关键指标。 高水分粮食由于有较强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极不 耐受储存。因之,小麦储存时水分含量应控制在安全 水分以下。小麦的安全水分在12.5%左右。标准测定 方法是电烘箱干燥法 。
精选PPT
9
小麦品质性状
籽粒品质性状: 水分、杂质和不完善粒、千粒重、容 重、种子发芽试验、硬度、种皮颜色
营养品质性状: 化学成分 磨粉品质性状: 出粉率、灰分含量、白度、动力消耗
食品品质性状
蛋白质品质性状: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 组成、沉淀值等
小麦品质性状分类
精选PPT
10
小麦子粒品质性状
第一篇 小麦制粉与面制食品生产
精选PPT
1
第一章 小麦品质及小麦制粉
精选PPT
2
第一节 小麦品质
一、小麦的分类
1.按播种季节划分 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长城以北地 区,冬季严寒,小麦不能越冬,在春季播种,当年秋天收 获,称春小麦。长城以南,小麦秋季播种,越冬后,春季 返青,夏季收获,称冬小麦。我国以种植冬小麦为主。春
容重:是指1L小麦的绝对质量。容重是小麦检验的一
项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小麦收购定等就是以容重为
依据的。容重与粮食籽粒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
整齐程度、质地、化学成分、水分、杂质、腹沟深浅
等多种因素有关,因之可以视为上述因素的一个综合
反映。容重大的小麦一般出粉率高,因此面粉加工厂
愿意采用容重高的小麦为原料。容重的测定用容重器
的淀粉和蛋白质,二者结合程度影响小麦质地,根据质地
分硬质 2 小麦横切面 3 小麦纵切面(示意)
精选PPT
6
小麦子粒的纵切面及横切面
1、茸毛 2、胚乳 3、淀粉细胞(淀粉粒充填于蛋白质间质之中) 4、细胞的纤维 壁 5、糊粉细胞层(属胚乳的一部分,与糠层分离) 6、珠心层 7、种皮 8、管状细 胞 9、横细胞 10、皮下组织 11、表皮 12、盾片 13、胚芽鞘 14、胚芽 15、初生根 16、胚根鞘 17、根冠 18、腹沟 19、胚乳 20、色素束 21、皮层 22、胚
胚(或胚芽):位于麦粒背部的下端,是小麦开始发芽的部 位,也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中蛋白质含量 25—35%,脂肪6—11%,灰分4%以上,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
糖、多种酶和维生素。由于麦胚性质不稳定,其中的脂肪易
被氧化变质,加工时也不磨入面粉中。
胚乳:是加工面粉的主要部分,由胚乳细胞组成,含大量
进行。根据容重将小麦分为5等,低于5等的为等外小
第三类,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 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第四类,白色软质春小麦;
第五类,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 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第六类,红色硬质春小麦;
第七类,红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 粒不低于90%,软质率不低于70%春小麦;
精选PPT
12
千粒重:是指1000粒风干种子的绝对质量。千粒重的 大小反映了籽粒的大小和质地、饱满程度等。千粒重 适中的小麦其籽粒均匀程度好,在加工中出粉率较高。 秕瘦籽粒的千粒重低,出粉率低;千粒重过高的籽粒 会因为籽粒的整齐程度下降,在加工中并不能显示出 其优越性。
第八类,红色软质春小麦;
第九类,混合小麦,不属精选于PPT上述八类的小麦。
4
二、小麦的籽粒结构及营养物质的分布
小麦籽粒结构与品质有很大关系,小麦籽粒由皮层、胚乳 和胚组成,其结构如图1-1。
小麦皮层:由表皮、外果皮、内果皮、种皮、珠心层和糊 粉层组成。外面五层纤维素含量高,糊粉层由大量厚壁细 胞组成,富含B族维生素和矿物质、蛋白质含量较高。在磨 制精度较高的面粉时,糊粉层随麸皮除去。
质小麦。胚乳横断面呈白色粉状,不透明的称为粉质粒,
含粉质粒70%以上的小麦,称软质小麦。一般而言,硬质小
麦中蛋白质含量和湿面筋含量均高于粉质小麦。
精选PPT
3
根据我国小麦质量标准,商品小麦可分为九类
第一类,白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类 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第二类,白色硬质春小麦;
精选PPT
7
表1-1 各种化学成分在小麦籽粒不同部位的分布(%,以干物质计)
物质种类 胚乳 糊粉层 皮层
胚
总计
淀粉
100
-
-
-
100
蛋白质 65
20
5
10
100
脂肪
25
55
-
20
100
纤维素
5
15
75
5
100
糖
80
18.5
-
1.5
100
精选PPT
8
三、小麦品质的概念及分类
小麦品质是指小麦对某种特定用途的满足程度。特定用途 不同,对小麦的品质要求也不同。如适用于生产蛋糕的小 麦通常都不适用于生产面包,生产馒头的小麦常常不适于 生产饺子。
2.按皮色划分 可分为白皮小麦和红皮小麦。白皮小麦籽 粒呈黄白色或浅黄色,红皮小麦籽粒呈深红色或红褐色。
我国群众习惯上偏爱白皮小麦,白皮小麦的市场价格也高
3.按胚乳质地划分 可分为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胚乳质
地紧密,呈半透明状的称为角质,凡角质部分占截面积一
半以上的籽粒,称角质粒,含角质粒70%以上的小麦,称硬
品质和营养品质两大类,加工品质中以包括一次加工品质 (又称磨粉品质)和二次加工品质(又称食品加工品质) 两类。这种分类法是比较粗略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 一些小麦籽粒性状与小麦品质有很大的关系,因而也成为 品质性状。小麦的蛋白质性状是一类重要的品质指标,既 与营养品质有关,也与加工品质有关,因而也单列成一类。 据此,可将小麦品质性状分为籽粒品质性状、营养品质性 状、磨粉品质性状、食品品质性状和蛋白质品质性状五类。
精选PPT
11
四、小麦籽粒品质性状
小麦籽粒品质是与小麦颗粒性状有关。由大量籽粒形成的粮 堆有其群体性状,这些性状影响着小麦在储存和加工。
水分:小麦水分测定是小麦制粉中润水工序的依据。 另外,水分也是粮食储藏中要监控的一个关键指标。 高水分粮食由于有较强的呼吸作用等生理活动,极不 耐受储存。因之,小麦储存时水分含量应控制在安全 水分以下。小麦的安全水分在12.5%左右。标准测定 方法是电烘箱干燥法 。
精选PPT
9
小麦品质性状
籽粒品质性状: 水分、杂质和不完善粒、千粒重、容 重、种子发芽试验、硬度、种皮颜色
营养品质性状: 化学成分 磨粉品质性状: 出粉率、灰分含量、白度、动力消耗
食品品质性状
蛋白质品质性状: 蛋白质含量、湿面筋含量、蛋白质 组成、沉淀值等
小麦品质性状分类
精选PPT
10
小麦子粒品质性状
第一篇 小麦制粉与面制食品生产
精选PPT
1
第一章 小麦品质及小麦制粉
精选PPT
2
第一节 小麦品质
一、小麦的分类
1.按播种季节划分 可分为春小麦和冬小麦。长城以北地 区,冬季严寒,小麦不能越冬,在春季播种,当年秋天收 获,称春小麦。长城以南,小麦秋季播种,越冬后,春季 返青,夏季收获,称冬小麦。我国以种植冬小麦为主。春
容重:是指1L小麦的绝对质量。容重是小麦检验的一
项重要指标,我国现行的小麦收购定等就是以容重为
依据的。容重与粮食籽粒的形状、大小、饱满程度、
整齐程度、质地、化学成分、水分、杂质、腹沟深浅
等多种因素有关,因之可以视为上述因素的一个综合
反映。容重大的小麦一般出粉率高,因此面粉加工厂
愿意采用容重高的小麦为原料。容重的测定用容重器
的淀粉和蛋白质,二者结合程度影响小麦质地,根据质地
分硬质 2 小麦横切面 3 小麦纵切面(示意)
精选PPT
6
小麦子粒的纵切面及横切面
1、茸毛 2、胚乳 3、淀粉细胞(淀粉粒充填于蛋白质间质之中) 4、细胞的纤维 壁 5、糊粉细胞层(属胚乳的一部分,与糠层分离) 6、珠心层 7、种皮 8、管状细 胞 9、横细胞 10、皮下组织 11、表皮 12、盾片 13、胚芽鞘 14、胚芽 15、初生根 16、胚根鞘 17、根冠 18、腹沟 19、胚乳 20、色素束 21、皮层 22、胚
胚(或胚芽):位于麦粒背部的下端,是小麦开始发芽的部 位,也是小麦中营养价值最高的部分,其中蛋白质含量 25—35%,脂肪6—11%,灰分4%以上,还含有少量的可溶性
糖、多种酶和维生素。由于麦胚性质不稳定,其中的脂肪易
被氧化变质,加工时也不磨入面粉中。
胚乳:是加工面粉的主要部分,由胚乳细胞组成,含大量
进行。根据容重将小麦分为5等,低于5等的为等外小
第三类,白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白色或黄白色的麦粒 不低于90%,粉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第四类,白色软质春小麦;
第五类,红色硬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 粒不低于90%,角质率不低于70%的冬小麦,
第六类,红色硬质春小麦;
第七类,红色软质冬小麦,种皮为深红色或红褐色的麦 粒不低于90%,软质率不低于70%春小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