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红河州中小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doc
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鄂托克前旗职业中学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年级语文试卷班级:姓名: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词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水獭(1ǎn) 寥落(Iiáo) 附会(fù) 疾恶如仇(jí)B.铁砧(zhen) 中肯(zhòng) 忏悔(chàn) 苦心孤诣(yi)C.洗涤(dí) 整饬(chì) 兀立(wù) 长篇累牍(dú)D.颀长(qí) 缔造(dì) 桎桔(gào) 相地定基(xiāng)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部署周匝涔涔精美绝纶伦B.敷衍暴燥豁免近在咫尺C.耽搁陶醉跻攀更胜一筹D.笼罩狭隘萧索不可思是议3.下列句子中,成语的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A温州财团在炒热了上海和杭州的楼盘后,开始挥师苏州、北京等地,在当地楼市上可谓“兴.风作浪...”。
B.一阵秋风吹过,树叶飘落,那摧枯拉朽....的声音仿佛告诉人们:冬天要来了。
C.王老师的教学水平很高,再难懂的问题他也能讲的天花乱坠....,使人一听就明白。
D.这个商场营业员服务态度之差是有口皆碑....的,所以,经济效益也愈来愈差。
锡捕级4.下列各句中标点使用使用正确的一项是是( )A.教师认真地教,学生认真地学;教师爱护学生,学生尊敬老师:师生关系非常融洽。
B.你去呢?还是他去呢?C.荔枝的大小,通常是直径三、四厘米。
D.“我是来工作的,不是来休息的。
”张老师说:“我要立刻给学生上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由于人口过于集中,造成了不少城币的供应、就业、住宅、水电等问题日益严重。
B.随着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类社会的一切行为和一切领域都将卷入空前的知识大革命。
C.学校及时就这一事件对全体师生和党员、团员进行了一场法制教育。
D.继承和发扬传统又突破传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云南省红河州红河县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52分)1.把下面的句子正确、整洁地写在横线上。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9分)2.读拼音,写词语。
jìng lǐlà zhúcāng cuìyǎn zòu chì bǎng3.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脚印.(yìn yìng)处.(chǔ chù)罚放假.(jiǎ jià)衣裳.(shang shāng)喷.(pèn pēn)香稍.(shāo shào)息茶几.(jī jǐ)应.(yīng yìng)该28分)4.用查字典的方法填空。
“没”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部,再查画,第四画是,组词。
“浸”字在字典中的意思有A.泡,使渗透;B.逐渐;C.泡在液体里。
“整个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浓雾里”中的“浸”是的意思(填序号)。
5.换个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遥没城怒待摘6.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任选一个写一句话。
眼手快摇头脑四八达目瞪口成结队一正经细嚼咽鸦无声7.在横线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邮票一笛子的大海地观察一钥匙一故事的冬天地游戏8.选词填空。
(1)愿望盼望失望①我有一个美好的。
②我不会让爸爸妈妈。
③我着早日考上大学。
(2)居然果然①这本书我丢了好多天了,没想到今天让我找到了。
②天气预报预告今天早上有雨,早上下起了大雨。
9.按要求写句子。
(1)枫叶像邮票。
(扩句,至少扩两处)(2)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改为陈述句)(3)教室里响起了激烈的掌声。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4)东方升起的红太阳照亮了故乡的土地。
(改为“被”字句)(5)张明勤奋好学。
他的知识很丰富。
(用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11分)10.按要求填空。
(1)“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这句诗出自代诗人苏轼写的《》,此诗写出了杭州西湖晴天、雨中呈现出的不同风姿的诗句是“,”。
四川省甘孜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质量统一监测期末统考语文试题 及答案
材料四
“大城市病”并不是我国所特有的,在世界范围内也是一种普遍现象。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东京“大城市病”最为严重的时期,人口和劳动力的过度集中导致了地价上涨、环境恶化、生活成本增加等问题。为此,东京政府通过制定东京圈基本规划、实施《工业控制法》等举措,让大批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和一些重化工业相继迁往郊区、中小城市甚至海外,而聚集更多以研究开发型工业、都市型工业为主的现代城市型工业。这一方面增加了地区生产总值,另一方面也大大降低了东京的人口总量。另外,为减轻办公和商业活动对市中心的压力,平衡城市土地利用强度,东京还分步骤分阶段实施副中心战略,让副中心和中心城区共同承担起东京的城市功能,逐步形成了多中心多圈层的城市格局。在建设副中心的同时,东京也很重视交通网络体系的建设,修建一条环市中心铁路和众多呈放射状、向近郊或邻近城市延伸的轻轨线,将各副中心串联起来,并在线路末端发展新的中小城市和工业中心。
⑤正是因为儒学精神的存在,魏晋书法才具有了一系列优秀的文化品格,并为后世书家尊崇和膜拜。从这个意义上讲,魏晋书法对于儒学精神的吸收和借鉴正可成为中国书法在后世发展的典范。
(吕文明《魏晋书法的儒学精神》,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魏晋书法是中国书法史的高峰,它的主要特点是温文尔雅、贵和持中、风流蕴藉、潇洒飘逸。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月白湖荡
余显斌
六月,湖里绿了一片,绿的是苇草,是荷叶,是其它水草。水草下当然有鱼,有虾。水面有菱角,青嫩嫩的,随手捞起一个,洗一洗就可以生吃,味道青鲜鲜的。水下呢,还有嫩嫩的藕。这儿的湖泥很软,提一根荷梗,轻轻地扯起来,就带出一根藕来,白嫩嫩的。用水一洗,吃上一口,满嘴都是莲藕的香味。
下学期高二语文期末试题汇编:文学类文本阅读
文学类文本阅读广西百色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测试语文试卷(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串门去(节选)李娟进入二月后,白天越来越长,天气一天比一天暖和。
当我们迎来冬牧场上第一拨正式拜访的客人阿孜拉和她的妈妈后,也憋不住了。
在当天的晚餐桌上大家商量着列出了一份计划表,开始挑选合适的日子陆续出门拜访邻居。
先由年轻人开始,然后是嫂子,接着是居麻。
其实早在一月,我和加玛就说好了二月一起出去串门的事。
为什么非要二月不可呢?因为,若是十二月和一月的话,白昼一晃而过,哪怕去最近的人家拜访,也未必能当天去当天回。
又不能走夜路,夜里有狼。
我很早就开始期待这趟行程了。
期待的同时却发愁没有像样的外套。
都脏得不像样子,脏得洗都没法洗……随着二月一天天来临,大家也替我着急起来。
我决定穿我的皮大衣,虽然臃肿不合身,毕竟是干净的。
大家都说:“豁切①,又不是去放羊。
”太邋遢了。
我又想穿我的短羽绒衣。
因为它是深色的,不太显脏,而且合身又利落。
大家说:“不行,太冷!”我说:“天不是已经热了嘛。
”加玛用汉语说:“去,热。
回来,冷。
”——回来的话,太阳就西斜了,温度迅速降了下来。
居麻大方地说:“行啦行啦,我的衣服借给你吧!”我伤心地说:“豁切!”终于到了出门那一天。
一大早加玛就提醒我,一定要穿刚洗过的那条裤子!这天她洗脸的时间格外漫长,然后又足足打扮了半个小时。
我坚持穿我相对体面的那件但大家七嘴八舌地表示反对。
我只好妥协,只好把肮脏的长羽绒衣套在短羽绒衣外面。
依大家说的,一到地方就赶紧脱下来塞在马鞍后。
本来这天打算去北面牧场拜访加玛的一个同学家,但因一时找不到散养在外的坐骑,耽搁了些时候。
等备好了马要出发时,突然东北面沙丘上出现了两个骑马的人。
走近一看,正是那个同学和她的妈妈!真不愧是最适合串门的一个日子啊。
两人真不愧是好朋友,想到一起了。
于是我们又卸了马鞍,脱去衣服。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阅读(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1-5题。
(18分)城市是个“双面侠”①上海是我中国之旅的第一站,她所呈现出来的力量和雄伟令我感到疑惑,惊奇甚至有点望而生畏。
除了纽约,她是我平生见过的最宏伟的都市,处处充满着庄重的气息。
那绝对是一个人造奇迹,它让身在其中的每一个人都深深爱恋并肃然起敬。
当我们行走于这雄伟的城市间,都市景观极度充斥着我们的眼球,可谓包罗万象,势不可挡。
②格格不入的感觉笼罩着。
你会发觉,城市生活让人感到身心疲惫,即使对于那些一开始兴致勃勃想要融入城市生活的人来说也不例外。
在这种极度的刺激和兴奋状态下,人们很容易迷失自我....。
③在城市里,每天都上演着戏剧性的相遇,让那些原本没有交集的各类社会群体有了交汇的一天。
几乎在所有的大都市里,都同时包容了精英团体和弱势群体,腰缠万贯的富人和流离失所的穷人,满怀希望的人和垂头丧气的人,目标明确的人和漫无目的的人。
形形色色的人不断地在城市进进出出,给她注入新鲜血液,添加全新的社会元素。
有的人来此地追求他人的认可,有的则是寻求藏身之所。
他们居住在同一个城市里,却奉行着各自不同的生活哲学。
但毕竟他们身在“同一屋檐下”,经常会擦肩而过甚至有面对面的交流。
对他们而言,分歧在所难免,但是很多时候总能够求同存异,殊途同归。
对于那些不是在城市里出生的群体而言,他们在城市的生活很多时候意味着一种抉择:即不要带着家乡的习俗去生活,而要入乡随俗,学习城市的生活方式。
④过度的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使得社会纽带也日益松动。
随着小社群归属感的消逝,社会对于个体的约束也在渐渐削弱。
人们开始不愿意和家人分享他和朋友在闲暇时的作为,他们的老师也不再是和家长最为亲密的人了——现在在我的国家就是这样的情况。
那些流言蜚语曾经让人们循规蹈矩,埋头苦干,时刻铭记要服从权威,免于降职。
而现在看来,它所起到的社会约束也已是微乎其微了。
⑤城市是神秘的,她在我们生活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影响。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
2021—2022学年下学期期末考试高中二年级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细则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7分)1. (3分)D (A项“将稷下学宫内迁至小城肘腋之处”错,张冠李戴。
应该是将君障从大城内迁至小城,同时在小城西门外,紧贴小城兴建稷下学宫。
B项“波浪式前进的过后” 错,曲解文意。
波浪式前进侧重发展道路的曲折性,文中强调的是“非匀速性”。
C项“改变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错,曲解文意。
稷下学宫的创立提供了固定的场所,以便学术思想的交流,但“列国之间山川阻隔、交通不便的状况”并未发生改变。
)2. (3分)D (三则材料”在逻辑上是递进关系”错,材料一侧重稷下学宫遗址的确认,材料二阐明稷下学宫在“百家争鸣”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材料三关注稷下学宫的影视呈现,三则材料是从不同维度对“稷下学宫”这一中心话题加以介绍的,在逻辑上是并列关系。
)3. (3分)A (A项“齐有稷门,齐城门也。
谈说之士期会于其下”是地理位置的描写。
虽不具体,但为后来“稷下学宫遗址”具体位置的记载提供了佐证。
B项侧重于记录齐桓公创建稷下学宫、优待稷下先生的事实;C项侧重称赞齐国的稷下学宫促进优良的风气的形成: D项侧重对稷下学宫建筑的描述,体现其建筑规格较高。
)4. (4分)①孟子和告子在稷下学宫围绕同一话题多次论辩,这是战国中期百家争鸣的一个缩影;②稷下学宫的创立,为古代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孟子和告子的学术论辩就是这一条件的产物。
(每答出一点给2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注:(1)答案中蓝色字体是关键内容;(2)②中“稷下学宫的创立,为古代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固定的场所”“松下学宫的创立,为百家争鸣的出现创造了极好的条件”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5. (4分)①要解决表现对象内容复杂、资料不足等难题;②通过多种视听语言实现古今对话,展现历史文化的广度、深度和高度;③将创作者的思想定力,转化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自觉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文化自信:④要在娓娓叙事中生动再现历史、还原场景:⑤通过专家讲解和经典文献的阐释,深度表现历史和深层次的文化肌理;⑥融入相关的成语典故,突显主题,增强可看性。
云南省红河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解析版)
云南省红河州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2021年7月5日,北京市发布了《北京市引进毕业生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
北京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解读问答流程《办法》”中提到,清华、北大、复旦、上海交大、浙大、中科大、南京大学本科及以上(7所世界前200高校)、“双一流”建设学科硕士研究生走“计划单列”渠道,符合一定条件可办理落户。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北京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 增加户籍人口B. 增加人才储备C. 解决学生就业D. 提高城市等级2. 该政策对北京市的影响表现在()①缓解就业压力②降低城市管理难度③增加城市创新活力④促进产业优化升级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③3. 北京市此举对下列产业影响较大的是()A. 服务外包产业B. 前瞻性产业C. 资源加工产业D. 高科技产业〖答案〗1. B 2. C 3. D〖解析〗〖1题详析〗注意本题设问“北京市发布该政策的主要目的”,据材料可知,知名大学毕业生落户程序变的简单,利于增加人才储备,B正确;增加户籍人口只是其作用,并非目的,且若要增加户籍人口可以面向所有外来人口,A错误;缓解不是解决学生就业,C错误;大学生落户对城市等级影响较小,D错误;故选B。
〖2题详析〗北京市人口新政策的实施必然会导致更多一流高校的毕业生留京发展。
人才的增多,可以增加城市创新活力、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但人口数量的增加会增加城市管理难度、增加就业压力,③④正确,①②错误。
C正确。
故选C。
〖3题详析〗服务外包业主导因素是劳动力,A错误;前瞻性产业是指符合发展方向的具有前瞻性的产业,如节能产品、风能发电等,不一定要依托高学历人才,B错误;资源加工产业主导因素是资源,C错误;一般情况下,高学历人才就业更倾向于高新技术产业,因此,该政策有利于促进当地高新技术产业的人才引进与产业发展,D正确。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阶段测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而的文字,完成l~3题。
由于古代中国进入文明社会时保留了氏族血缘的关系,所以国家建立在血缘关系的基础上,“国家混合在家族里面”,即国在家中,家国同构。
与此家国同构的国家相适应,产生了不同于西方的古代政治生态。
在殷周王朝,天子、诸侯、卿大夫是以血缘关系构成的宗子、宗孙和姻亲的亲缘关系,国家的权力和财产是按血缘的亲疏分配,君权与父权是同一的,君权只是父权的延伸和扩大,国家是一家一族的国家。
这样的政治生态,决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不同于西方的历程。
中国思想文化起步于“君子世界”,古代希腊、罗马则与此不同,其思想文化起步于“市民世界”。
正是由于中国思想文化起步于“君子世界”,具有贤人的作风,所以在中国古代社会中,道德受到特别关注,被提到了“天理”的高度,以道德为人性,以道德为人的良知,在古代甚为流行。
道德几乎支配着人生和人生的一切,包含政治也被伦理化,也即是说政治与伦理融合。
早在殷周时期,道德就纳入了政治范畴,开启了道德与政治的融合。
“以德配天”或者“德配天地”就是此结合的最初形式。
古人认为维持政权和政治上的统治,单凭“天”的庇佑是不够的,还取决于代天行政的君主的德行。
到周王朝时,君主的人格如何被认为是治政的最重要的因素,他们认为殷王朝的败亡,就在于最高统治者殷纣王失德:因此,君主在国家统治中要发挥权力的影响,但非权力性影响即统治者本人的人格影响也十分重要。
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把此提升到“德治”的高度,主张刑治与德治并举。
孟子则更进了一步,直接提出仁政的主张,把仁即道德与政治直接相结合,奠定了政治伦理化的倾向。
从一般意义上说,政治与道德是两个不同的范畴,二者既不能等同,也不能相互代替,秦代的法家便是持此主张,但在古代中国家国同构的政治生态中,这种德与政相分离的主张,完全行不通,秦王朝短命便是证明。
在古代的政治生态中,权力不能代替氏族血缘的亲情,道德不能缺位,德与政不能分离,因此,道德与政治相融相合是古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云南省2024届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 语文试卷(含答案)
2024年云南省第二次高中毕业生复习统一检测语 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学校、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学校、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在规定的位置贴好条形码及填涂准考证号。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题。
材料一中医成为国粹,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中科院外籍院士李约瑟认为,中医是疾病记载方面几乎唯一拥有连续性著述传统的医学,在古代的中国乃至全世界都占有先进的地位。
新文化运动后,许多激进的知识分子认为中医与科学精神背道而驰,是落后腐朽的东西。
晚清文学家教育家吴汝纶说,与西医相比,中医典籍都可以烧掉。
鲁迅在《呐喊·自序》中也曾质疑过中医的议论和方药。
尤其是国民政府肇建之初,激进派视中医为中国现代化的绊脚石,不惜以“规划现代化的卫生工作”为名,提出《废止旧医以扫除医事卫生之障碍案》,该法案被国民政府通过,开辟了五四以来以政治法权解决文化论争的先例。
面对自身岌岌可危的生存态势,中医界有识之士拼力抗争。
从此,论战、抗争以及探寻中医出路,便构成了中国近代社会中医变迁史的双重基调....。
作为一门关涉国计民生的应用技艺,医学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它既是关爱生命、促进健康、治疗疾病的科学、艺术和实践,又包含着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深层的文化要素。
诚如熊月之先生所言:“西医最得西方古典科学重具体、讲实证的精神,中医最得中国传统文化重整体、讲联系的神韵。
如果在各种学科中,举出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特征的一种,我以为医学最为合适。
”从这个意义着眼,医学无疑可为活生生的文化标本。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六年级语文试卷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调研卷六年级语文试卷积累·运用(47分)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8 分)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
这一刻,wǔ hú sì hǎi( )的中国人的心都为祖国在航天lǐng yù()取得的伟大成就而fèi téng()着。
同学们的目光都不敢nuó yí()别处,紧紧盯着电视屏幕,wéi kǒng()错过什么。
大家都明白:这一伟大成就的背后níngjù( )着多少航天技术人员的无数心血,也明白了作为学生应该肩负起建设祖国的zé rèn(),大力弘扬科学家那种百折不挠、勇往直前的精神。
二、选择题。
(10分)1.下列名言警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捐驱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B.路瑶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C.无情末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
D.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2.下列关于汉字书写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书写“章”字时,上下要居中对正。
B.书写“燃”字时,四点底要写到火字旁的下方C.书写“毡”字时,要注意“毛”的两横长短有别。
D.书写“粥”字时,两个“弓”和“米”要写得窄一些C 六年级语文试卷第1页( 共6 页)3.下列句子中,对加引号的生活用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会时有意见就要表达,不可放“马后炮”——事后的意见B.牛郎的哥哥嫂嫂把他当作“眼中钉”——最厌恶的人C.老师希望闯祸者认错,大家却互相“踢皮球”——追逐嬉戏D.李明工作不努力,被老板“炒鱿鱼”——开除、辞退4.将下列句子按照拟人、反复、比喻、排比的修辞手法排序,正确的一项是:()①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②水渐渐蹿上来,放肆地舔着人们的腰。
③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④大洞四壁又挖了许多小洞,有的住人,有的拴牲口,有的搁东西,有的作厕所。
2021-2022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末质量监测语文试题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质量监测三年级语文试题(时间90分钟)基础知识一、根据要求选择。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暴雨前,狂风使劲.(jìn jìng)地吹着,像一个撒.(sās ǎ)野的孩子。
纤.(qiān xiān)细的葵花苗禁.(jìn jīn)不住这一番折.(zhēzhé)腾,纷纷倒下了。
奶奶心疼得一边唠.(l áo lāo)叨,一边轻轻地扶起来。
(二)找出每组词语中有错误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1.A. B. C. ()2.A. B. C. ()(三)给下列两句话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强:A.力量大。
B.要求达到的程度高。
C.优越,好。
3.白天阳光强.,气温高,空气干燥。
()4.圆帽子可比方帽子强.多了。
()(四)根据要求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5.“贳(shì)”是形声字,这个字的意思最有可能与哪个选项有关()A.泄气B.世界C.财物6.给句子选择恰当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六一节那天,同学们用()的双手把教室装扮得像一个童话大世界。
A.轻巧B.灵巧C.灵敏7.右图这个成语故事的名字是()A.杯弓蛇影B.画蛇添足C.叶公好龙8.上面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的行为可以用哪个成语来形容?恰当的是()A.自欺欺人B.多此一举C.疑神疑鬼9.下列句子与其他两句在描写方法上不一样的是()A.牵牛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
B.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C.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10.星期天,小亮陪奶奶去逛街,到了路口,正好红灯亮了。
奶奶说:“咱们快过去吧,正好路上没人。
”小亮应该怎样劝说奶奶呢?最得体的一项是()A.奶奶,着什么急,再等会儿不行吗?B.奶奶,您怎么闯红灯?这么大年纪了,难道您不知道吗?C.奶奶,闯红灯太危险了,很容易发生事故,咱们要遵守交通规则啊。
二、我能根据字形特点把字写得端正、匀称、美观。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市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含解析
2023-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市高三冲刺模拟语文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2)《琵琶行》中,诗人听完琵琶女生活的不幸,又想到自己仕途的坎坷,于是有了“______,__________”的共鸣。
(3)《逍遥游》中以“朝菌”和“蟪蛄”为例来说明“小年”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我和小凤从小学到高中一直是同桌,高中我们俩又住一个宿舍,这次高考报志愿,我们俩也要比翼双飞....,决定报同一所大学。
B.完全没有退路的特鲁姆普在场上拼得更加凶狠,丁俊晖反而有些想法太多,要么畏首畏尾....要么操之过急,让观众为他捏一把汗。
C.苹果智能手表发布一年多以来,它的表现并不能差强人意....,其用户评价也低于其他的苹果产品,但是仍然战胜了三星、华为等等。
D.在“中国市场环境的变迁”论坛上,隆国强指出,没有夕阳产业只有夕阳技术,谁能把握好未来趋势,谁就可以脱颖而出....。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传统文化的全称大概是“传统的文化”,落脚在文化,是对应于当代文化和外来文化而言的。
其内容当为历代存在过的种种物质的、制度的和精神的文化实体和文化意识。
例如民族服饰、生活习惯、古典文化、忠孝观念之类,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文化遗产。
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带有过去时代的烙印;传统文化创成于本民族祖先,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
文化的时代性和民族性,在传统文化身上表现得最为鲜明。
传统文化中的各个成分,在其发生的时候,是应运而生的,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 语文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 分,每小题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周国平阅读经典是提高素质的最佳途径之一。
所谓提高素质,就是要使我们身上那些人之为人的属性得到健康生长,成为人性意义上优秀的人。
人类的精神能力在漫长的自然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其生物学的基础,又在漫长的文明演进过程中展现出来并得到发展。
每一个个体的人通过种族遗传即已具备这些精神能力的生物学基础,在此意义上,我们说它们是人性中固有的禀赋。
然而,唯有在文化的环境中,潜在禀赋才能生长为现实能力。
对文化环境的理解不能局限于一时一地。
几千年来,人类的精神探索形成了一个伟大传统,它是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
那么,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它呢?我的回答是:到经典著作中去。
因为经典著作正是这个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德育的目标是培育善良、高贵的灵魂。
这方面,经典作家尤能给我们诸多启示。
每一位思想家都心怀提升人类向更好状态发展的愿望,一切思考最终都指向一个问题:怎样的人生是好的人生?怎样的社会是好的社会?虽然价值观正是最充满争议的领域,但是通过阅读经典,自觉地思考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确立人生坐标,做一个有道德、有信仰的人。
我的理解,“绝对经典”就是要选目精当,不够格的绝不选,够格的绝不遗漏,同时应适合不同人群的接受能力。
“轻松好读”则是要求选人得当,专家也必须够格,对相关的著作确有研究,融会贯通,从而能把导读做得既准确又深入浅出。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下列对于经典著作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经典著作是承载人类几千年来在精神探索中所形成了伟大传统的最重要载体。
B.经典著作是人类最广阔也最深刻的文化环境,能使人类的潜在禀赋转化为现实能力。
C.经典著作在智育、美育、德育等方面都是极好的素材,阅读经典可以提高国民素质。
D.阅读经典能够引领人们自觉地思考价值观的问题,有助于我们做一个有信仰的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提高国民素质是目标,阅读经典著作是手段,二者定位明晰,不可颠倒。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
云南省曲靖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检测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从古至今,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戏剧经典,总是以令人难忘的经典艺术形象征服读者、观众,并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深刻印记。
回顾中国文学史,大量传世经典之作往往与经典人物形象合而为一,彼此成就,小说、戏剧尤为突出。
大约在金元之际,元杂剧出现并逐渐流行起来,而关汉卿等具有较高文化修养的专业编剧队伍的出现,使人物刻画有了新的突破与提高。
关汉卿的代表作之一《窦娥冤》对主人公窦娥的塑造可谓登峰造极。
这样一个经典人物形象之所以流传至今,就在于作者借“窦娥”的经历揭示了深刻的社会问题,抨击了封建社会对贫苦老百姓的残酷压迫,表达了广大民众对公平秩序和安宁生活的向往。
我国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古代小说作品莫过于“四大名著”,它们成功的原因就在于丰富的人物图谱吸引人,感染人,打动人。
比如在《三国演义》中,智慧多谋的诸葛亮、宽厚仁爱的刘备、雄豪奸诈的曹操……这些“脸谱化”“类型化”的极致刻画成为某种典型形象的代名词,一直被后世传颂。
而《水浒传》在塑造人物方面又有新的突破,“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有其声口”(金圣叹评),无论是108位梁山好汉,还是高俅等大小人物形象,其身份、经历、说话习惯等各有特点,人物的丰富性也有明显体现,比如鲁智深虽暴烈,却常常粗中有细、机智过人。
到了明清,《西游记》《红楼梦》等作品掀起了白话小说流行新高潮,尤其在神魔刻画、人物的成长描写等方面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史,对后世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
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早期共产党人就对文艺工作格外重视。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召开之后,广大文艺工作者更是掀起了创作高潮,推出了《白毛女》《小二黑结婚》等一大批广为流传的经典作品。
作为民族歌剧的开山之作,《白毛女》不仅在艺术形式上进行了全新尝试,更是用一个个精彩唱段塑造出全新的白毛女形象,唱出“旧社会将人变成鬼,新社会将鬼变成人”的全新主题,唱出一个全新中国,喜儿、杨白劳、黄世仁等正反面经典角色也持续散发着艺术魅力。
云南省红河州中小学2021-2021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
云南省红河州中小学2021-2022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含解析)(全卷四个大题,共22个小题,共8页,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的位置粘贴条形码。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黑色碳素笔书写,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学经典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
通过阅读文学经典,世界各国人民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加深感情。
中国文化底蕴深厚,文学经典数不胜数。
把中国文学经典传播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以有效地加深中国人民与国外读者之间的情感。
在长期的文学传播交流过程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今后应继续加强文学经典的传播建设,助力“一带一路”建设。
首先,为实现对外传播的规模化和稳定性,可以启动文学经典作品选译的系统工程。
近年来,我们在中国文学经典海外传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但对于中国国际地位而言,我们的文化传播还无法与大国的地位完全匹配。
因此,在推动中国文学经典“走出去”时,应从历史、文化、审美等多个维度选择那些不同时期集中承载中国文化价值观、审美观,反映中国人民生活风貌的经典作品,并启动历时的和共时的多种系统图书工程,将丰富多样的中国文学经典翻译到海外。
与此同时,要想使民族的文学经典真正为世界不同国家、不同语言的读者所接受,我们外译时还要在翻译语言和文本形式等方面多下功夫,使之既符合译入国受众的语言文化习惯、审美心理期待,又不会严重偏离经典所承载的中国思想文化,并呈现出中国文学的独特语言和美学风格的审美魅力。
(定稿)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二语文试题参考答案
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诊断高二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3分)D(A凭借词作数量奠定地位、铸就辉煌的理解不准确;B“体现了二晏词与屈原、李白等的浪漫主义风格一脉相承”错;C“以期改变注经散文在当时文坛的统治地位”错。
)2.(3分)B(“催生了宋代苏轼等人豪放词的词风”错。
)3.(3分)C4.(4分)首先简要介绍二晏的人生境遇及词作情况,(1分)接着总体概括二晏作品的主要内容及感情基调,(1分)然后分别分析二晏作品“痴情”“惆怅”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2分)5.(6分)①在情感基调上,大晏宁静浑厚,小晏张扬热烈;②在表达方式上,大晏借景(物)抒情,小晏直抒胸臆;③在语言特点上,大晏含蓄蕴藉,小晏直白如话;④在行文节奏上,大晏平和舒缓,小晏跌宕顿挫。
(每个要点2分,答出其中任意三个要点即可得满分。
意思答对即可。
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成理,也可酌情给分。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3分)B(“想死但又不知以何种方式去结束自己生命的纠结心理”错。
)7.(3分)A(小说以“论王石头的重要性和非重要性”为题,意在体现作者对于人的生存价值的自我认同这一命题的深入思考。
)8.(4分)“重要性”是指王石头因女儿的需要、像“我”一样陌生人的关心而重获生存的价值与生命的尊严;(2分)“非重要性”是指疾患的困扰、单位的无情、丈夫的冷漠暴力让王石头感到生活的无奈、生存的艰难与生命的无趣。
(2分)9.(6分)①小说开头直入情境,结尾戛然而止,正文部分通过“我”即时的所见、所闻、所感来随时组织情节,兴之所往,笔之所至,体现了小说的随意性;②苦口婆心劝说却加剧了王石头的求死之心,劈头盖脸的责骂、闺女不经意间的赞美竟打消了王石头的向死之意,这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件体现了小说的偶然性;③小说打破了正常有序的时间链条,不追求情节的连贯、完整,碎片化情节极具跳跃性,体现了小说的间断性。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试题含答案共三套
2020—2021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质量检测姓名 班级 成绩(本试题共九大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一、正zh èn ɡ确qu è、工ɡōn ɡ整zh ěn ɡ地d ì抄ch āo 写xi ě下xi à面mi àn 的de 词c í语y ǔ。
(4分)和 风 细 雨 鸟 语 花 香二、读d ú拼p īn 音y īn,,写xi ě词c í语y ǔ。
(23分)y īn w èi x ī y áng f ēi ch áng zh āo hugù xiāng ku ài l è zu ǒ y òu c ǎo f ánghu ǒ b àn sh ēng z ài ji àn gāo xìng放学了,小 们说 ,就 地回家了。
三、照zh ào 样y àn ɡ子z ǐ,填ti án 一y ì填ti án。
(12分)1.加偏旁变成新字。
(3分)玉— 国 主— 京— 欠—2.古往 今 来 早出 归3.填上合适的词。
(6分)例:一(台)戏 (打)篮球一( )虫一( )井 一( )课( )皮球( )蝴蝶 ( )电影四、比b ǐ一y ì比b ǐ,选xu ǎn 字z ì填ti án 空k ōn ɡ。
(4分)在 再1. 我多想 去公园玩一次。
2. 云儿 天上飘。
已 己3.我 经是小学生了,会自 整zh ěn ɡ理l ǐ房间了。
五、选xu ǎn 择z é合h é适sh ì的de 词c í语y ǔ,用y òn ɡ“ ”画hu à出ch ū来l ái。
(4分) 1.地里的西瓜个个(又大又长 又大又圆)。
21级《语文》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21级《语文》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适用专业班级:21级机械旅游课程名称《语文》考生注意: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基本信息:[矩阵文本题]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单选题] *A 惆怅:chóu 奢华:shē寒伧:chen 誊清帐目:juànB 流岚:lán 玫瑰:guī佳肴:yáo 自惭形秽:suìC 红硕:shuò慰藉:jí稠密:chóu 锲而不舍:qièD 做窠:kē崎岖:qí论语:lún 千乘之国:shèng(正确答案)下列字形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单选题] *A.杀一警百穿凿附会千锤百炼B.金戈铁马脾气暴燥关怀倍至(正确答案)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句是() [单选题] *A.我们有很多遗产管理者太急功近利,他们把遗产定性为旅游资源,进行涸泽而渔式的开发,这是一种极不负责的行为。
....(正确答案)B.工作缺乏通盘考虑,目无全牛,顾此失彼,这是许多人干不好工作的重要原因C.一开盘,这只股票就一路狂跌,势如破竹,使已经遭受股市重重打击的股民又雪上加霜。
....D.自从老师因为他上课不认真听讲而批评了他,这一段时间他一遭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再也不敢在课堂上讲话了。
.........下列各项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单选题] *A.有关部门对极少数不尊重环卫工人劳动,无理取闹,甚至殴打、侮辱环卫工人的事件,及时进行了批评教育和严肃处理。
B.某工厂以技术进步为动力,不断致力于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的研制和开发。
C.一些地方产生“电荒”是有原因的。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除了冬季取暖用电量上升、江河缺水等原因之外,更与地方煤炭、电力行业长期存在的体制弊端有直接关系。
(正确答案)D.杨辉返校后,对抢救落水儿童的事只字来提,直到一封感谢信送到校长室,这件好人好事才为大多数人知晓。
2024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名校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 学年云南省红河州名校中考语文适应性模拟试题请考生注意:1.请用2B 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 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
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一、积累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慰藉颤巍巍莫衷一是广袤无垠B .奥秘文诌诌不二法门如坐针毡C .招徕黑魆魆张皇失措格物至知D .荣赝一霎时孤苦伶仃沧海桑田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 .汪老的各种著述,尤其是他生前的自编文集,包括难得罕见不易罗致的处女集《邂逅集》和第二本书《羊舍的夜晚》,我均已搜罗齐备。
B .小鲜肉则不然,他可以不需要任何代表作,其商业价值的最直观体现就是粉丝队伍是否庞大,粉丝能否制造话题,粉丝是否产生购买行为。
C .公安机关对医疗机构的报警求助要快速反应,果断处置,特别是正在实施伤害医务人员的行为,必须坚决制止,必要时可依法使用警械。
D .专家说,《三块广告牌》排片场次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原因在于该片通过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进行专线放映,没有通过常规发行路线。
3.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给自己一点时间,背上行囊,带上简单行李和照相机,自己写字,自己拍照,走走停停。
踏访古村落,;梦游江南,;游走大漠,;探访名山,;江南的烟雨客,独到塞北看寒雪……所有的一切,需要我们在路上!①聆听佛语梵音,晨钟暮鼓②坐在老房子前发呆,阳光温柔抚摸③入目的便是黄沙白草,长河落日④感受杏花春雨,听苏子吟唱,渔歌互答A . ③①④②B . ②④③①C . ①②③④D . ②①④③4.依次填入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南方似乎是方言的沃土,翻过一座山,或渡过一条河,你就会落入陌生方言的包围中。
当你发现整个村庄操着浓浓的异腔,仿佛到了“番邦”,语言像山一样着,一时难以逾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省红河州中小学2021-2022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学校、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碳素笔书写.3.考生必须按照题号在答题卡各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工智能机器人写的诗、画的画、作的曲并不能被称作艺术品。
因为艺术是创作者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其主观情感的呈现;而艺术活动更多是一种创造的过程, 它充满感性色彩,人类艺术创造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感化。
而人工智能是理性的,它整套艺术生产逻辑基于数据,即便人工智能的文艺创作开始加入情感激发和随机化模块,但创作的内容仍然是从大量作品中提取、分解、组合而成,这种重组方式不能称为情感化的艺术创作。
人工智能目前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能力的抗拒和排斥,一方面基于主观情感上的“一时难以接受”,因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文学艺术可能会是人工智能机器人留给人类的最后一片施展才华的乐园;另一方面,人工智能在文艺方面的“造诣”,尚处在“低幼”阶段,离人类的文艺创作水平还差很远,并且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然难以跟人类匹敌。
以微软机器人“小冰”的绘画作品为例,乍一看,颇具“艺术色彩”,但仔细观察会发现,那些作品仍然难以摆脱元素堆砌的痕迹。
就像“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个主题,小冰所画的内容基本上都在“建筑”“人”“家具”这几个模棱两可的元素上来回重复。
而即便是输入“城市”这个关键词,小冰依旧会把城市跟椅子、时钟这类元素联系到一起,画作也不算完整,甚至过于抽象。
人工智能对于人类生存现实基础的改变,迫使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艺术与现实的关系、作家和艺术家在艺术活动中的地位、艺术存在的意义及其终极走向等一系列问题。
正如艺术批评家李心沫所言,在人类的绘画作品和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已经很难被人进行区分的今天,我们已经无法对人工智能视而不见,一味地唯我独尊或排斥是没有意义的。
在人工智能与经济社会同频共振的趋势下,艺术世界将会发生巨大改变,并重塑艺术的边界,其未来是否会影响到艺术家的主体性身份?原本只有人类可以胜任的艺术工作,是否将被人工智能取代?这些问题,只有交给时间来回答。
从积极的角度看,人工智能的迅速发展,虽然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空前的挑战,但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人类从现在开始就可以很好地利用人工智能,来丰富自己的文艺创作。
人工智能科学家李开复在《人工智能》一书中就指出,人工智能时代,程式化的、重复性的、仅依靠记忆与练习就可以掌握的技能将是最没有价值的,几乎可以由机器完成。
最体现人的综合素质的技能,比如人对于复杂系统的综合分析、决策能力,对于艺术和文化的审美和创造性思维,基于爱、恨等情感与他人互动的能力,则在人工智能时代最有价值,也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无论是今天的被动输出,还是未来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实现主动表达,是最不容易被替代的。
无论是今天的被动输出,还是未来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实现主动表达,人工智能为人类的文艺创作都提供了多种可能性.对文艺家而言,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助其一臂之力,帮助他们提高学习效率,在极短的时间内阅遍人间所有的艺术精华,达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效果。
人工智能机器人还可以为艺术家锦上添花,分析素材,增强和丰富艺术表现手法,让他们的艺术创作更上一层楼,给人类多彩的文学艺术世界增添更加绚丽的色彩,让文化消费者能体味更为赏心悦目的艺术之美。
(摘编自韩业庭《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吗》)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人工智能是理性的,但它在文艺创作中的情感激发和艺术家文艺创作中的感性创造是相同的。
.B.人类对人工智能文艺创作的能力排斥甚至否定,原因之一是主观情感上的难以接受。
C.人工智能没有可能创造与人类智力相当或者超过人类智力的作品,因为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是无法复制的。
D.人工智能作品过于抽象,不够完整,即便是颇具“艺术色彩”的绘画作品也只不过是元素的堆砌。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既有对人工智能艺术创作的分析评价,也有对人类在人工智能时代的主体价值意义的思考,立论深广。
B.文章采用典型例证,对人工智能机器人艺术创作的水平进行评价,事例翔实,分析深入透彻。
C.文章在论证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的艺术创造力时,立足现在,面向未来,论证周密严谨。
D.文章在引证时,选用了艺术批评家和人工智能研究者对立双方的观点,使立论更加全面,令人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当今时代,人工智能迅速发展,有些运用人工智能程序绘制的作品与人类的绘画作品已经很难区分。
B.文艺创作是一种极具个人色彩的创造性活动,有可能是人工智能机器人无法取代的最后一个领域。
C.人工智能不断发展,通过持续深度学习,它的艺术创作将由今天的被动输出,实现未来的主动表达。
D.人工智能给文学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艺术家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来学习和创作。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材料一: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全国各地先后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级响应,迅速采取措施.其中重点人群强制隔离甚至封城这样的措施,涉及一个必须思考的伦理问题:公共健康与个人自由的关系。
公共健康所要保护的,是每个人的健康。
当某个社会成员染上了某种传染病,社会有责任对他进行医治。
然而,仅仅进行医治是不够的。
如果任其自由行动,其疾病将会传染给他人,从而严重危害公共健康。
对此,从公共健康角度出发,不仅要对传染病人进行积极的治疗,还要从保护其他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出发,限制传染病人的行动自由。
在危及社会全体成员健康的疫情面前,限制个人行动自由是正当合理的。
当公共健康与个人行动自由相冲突时,将公共健康置于优先性地位考虑,体现了党和政府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的原则和立场。
(摘编自龚群《公共健康及其优先性》,《光明日报》2021年2月17日) 材料二:公共健康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共生共存。
当公共健康处于良好状态时,公共健康将维护和促进个体健康;当公共健康发生危机时,公共健康将威胁到个体健康的安全。
当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牺牲个人的某些权利,是维护公共健康所必需的,是符合社会正义原则的。
政府在个人权利与公共健康发生冲突、采取干预措施时,必须充分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对个人权利的侵犯必须尽量最小化。
以公共健康为理由而牺牲某些人的权利,只有发生真正危及公共健康的事件,并真正需要某些人做出这种牺牲时才是合理的。
因此,在践行社会正义时,公共健康不能要求公民无条件地随意牺牲个人权利。
在公共健康实践中,当个人的自由、隐私、财产等权利为了公共健康利益而牺牲时,国家和社会必须对这种牺牲作出适当的补偿,否则,是违背社会正义的。
我国的《传染病防治法》也为这种补偿提供了法律依据,它规定,“在隔离期间,实施隔离措施的人民政府应当对隔离人员提供生活保障:被隔离人员有工作单位的,所在单位不得停止支付隔离期间的工作报酬,对个体为公共健康所做出的牺牲,给予适当的补偿,是维护社会正义的应有之义。
”(摘编自李伦、喻文德《论公共健康的社会正义问题》) 材料三:在某种程度.上,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
公共健康取决于公众的信任与合作,如不能保护个人隐私权,就难以鼓励个人去参加公共健康项目,如疾病的筛查、对有密切关系者的告知及医学治疗等;然而,二者又是相冲突的,社会不可能在强调维护健康信息的公共利益的同时,又能充分保护个人隐私权。
为了公共利益,政府需要并且有权力取得、利用、保留及传递这些健康信息。
然而这种对个人健康资料的系统化获取使个人隐私面临巨大的风险。
而如果过度保护隐私权,严格限制可辨认健康数据的系统化收集,可能导致政府无法获得健康数据,从而无法做出保护公共健康的理性决策,导致危害大量处于危险地位的第三人.因此,在平衡政府保障公共健康的公权和保护个人隐私权之间,需要确立一个平衡点。
如何在强力保护隐私权的同时又充分发挥个人健康信息在公共健康中的价值、促进公共键康的保障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摘编自李燕《限制与保护:公共健康领域的个人隐私权》)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保障公共健康,要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不需要注重公民的自由权。
B.在危及公共健康的疫情面前,居家自行隔离或强制隔离,体现出公共健康优先于个人权利的原则。
C.对为公共健康做出牺牲的个体,给予合理的补偿,不仅有法可依,而且能体现出应有的社会正义。
D.尊重个人隐私权和促进公共健康是一致的,但两者又有冲突的地方。
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疫情严峻期间,适当限制个人自由权利,不仅有利于保护个人健康,也有利于保障公共健康。
B.材料一论述了公共健康和个人自由的关系,材料二阐明了维护公共健康应符合社会正义原则。
C.因为公共健康关系到所有社会成员的共生共存,所以当公共健康与个人权利发生冲突时,就必须牺牲个人权利。
D.材料三提到保护个人隐私权的同时又要促进公共健康的保障,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
6.结合三则材料内容,请简要概括政府在公共健康领域应该如何对待个人权利? (6 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老兵的军礼安晓斯这个庚子年节,三叔的军礼震惊了沁水湾的五千口人。
大人小孩,都会模仿他这个经典动作。
疫情防控工作一开始,三叔就找到村支书老潮叔:“算我求你了,让我去村北卡点值班吧!我有站岗的经验,咱村谁也比不过!”老潮叔正需要一个像三叔一样的老兵到村北卡点工作:“再给你配三名当过兵的战友,能严把关口不?”“啪”的一个标准军礼,把答案告诉了老潮叔。
卡口值班第一天,三叔碰见几个准备出村的汉子,个个魁梧结实。
三叔今天穿的是自己珍藏多年的军装,一身正气,凜然不可侵犯:“各位仔细看看,疫情当前,上级有明文通知,有详细规定,立即回家,戴上口罩,做好自我隔离,不要聚堆。
”好话说尽,和颜悦色。
几个大汉听了,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我们几个二十几岁的,还怕你个半百老头子。
让开!”三叔没说话,看了看卡点上用青砖支起的木板,又看了看几个大汉,“啪”的一-个军礼,看愣了那几个准备闹事的人。
只见三叔轻轻挪开木板,搬出五块青砖码放整齐,两腿作马步状,一运气,“啪”的一声,手起砖落,五块整砖碎成了十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