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e08f4c34195f312b3069a573.png)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加强河道管理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其作为河道规范化管理的必然要求,同样也是河道行洪、蓄水的重要手段,是实现河道泄洪、排水以及承载地表水资源作用的重要途径。
文章通过对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问题给出可行性建议。
标签:河道管理;问题;建议引言在水利工程建设中,河道工程肩负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国民日常生产生活具有十分直接的影响。
不管是泄洪调蓄,还是农业灌溉用水输送,都要以河道的顺畅与安全为首要管理任务。
1、河道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1.1关于河道管理中的法律法规不明确河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虽然逐渐在完善,但依旧存在一些不足。
河道管理工作通常需要多个部门之间相互协调来完成,在遇到问题的时候,部门之间互相推卸责任,最终导致河道管理效果不佳,正常河道管理工作不能顺利进行。
由于没有河道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对其发生问题的责任进行明确,因此,有些团体或者个人为了追求河道经济收益的最大化,不惜以牺牲经济环境为代价,造成河道周围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1.2河道管理体系不完善在河道管理过程中,涉及到的方面非常多。
但在我国河道管理当中还没有一个完善的河道管理体系。
例如:在期初河道管理的初步环节,假如没有对管理合同进行严格管控,一旦合同的内容出现披露或者存在缺陷,有些責任与权力的划分就比较模糊。
针对河道管理开展工作的时候,由于管理人员的个人原因造成管理失误。
在管理风景区内各种设施保护方面,保护措施未严格按照国家风景区河道管理的要求来严格执行,最终质量等级要远远低于国家所要求的标准,极易出现破损现象。
1.3群众对河道的保护意识低,造成河道污染严重在我国有些地段的河道中出现了较多的生活垃圾、生产废料等人为的生态垃圾。
这些污染物的存在几乎都来源于民众日常生活、生产中制造出来的垃圾。
究其原因在于群众对于河道的保护意识非常低以及河道管理人员对河道的保护意识没有宣传到位共同造成的。
河道自身就是一个小型的生物圈,有着自身循环、净化以及排污的功能圈。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7a7a6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1.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河道管理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愈发突出。
河道被污染,水质恶化,河岸被破坏,生态环境受到严重破坏。
为了有效地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提高水质,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生态治理建议。
一、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污染严重:由于城市中的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以及农村地区的农药、化肥等农业面源污染,河道的水质大大下降。
水体富营养化、富有机质、重金属等严重污染,直接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衍,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健康。
2. 河岸生态破坏:城市的扩张和工业园区的建设,导致了大量的土地开发,河岸生态遭到破坏。
道路、建筑物等沿岸的基础设施建设,导致了河道的生态环境的恶化。
3. 水资源浪费:由于河道管理不善,部分地区的水资源被大量浪费。
水的浪费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水资源,同时也破坏了生态环境,增加了河道的生态治理的难度。
二、生态治理建议1. 加强水污染治理: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水污染控制措施,加强对工业企业、农业生产等行业的水污染的监管和治理。
对于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和排放要进行严格监管,并推动建设城市污水处理设施。
2. 恢复河道生态环境:通过绿化、植被的恢复等措施,改善沿河道的生态环境,保护沿岸植被的生长,恢复河流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健康。
3. 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通过加强水资源管理,推行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
对于河流水资源的开发,要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4. 加强法律法规的实施和管理:加大对于违法开发河道的行为的处罚力度,推进环境保护法的实施和管理,提高对于违法行为的惩罚力度,确保河道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5. 倡导环保理念:加强环保教育,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引导公众养成节约用水、保护环境的生活习惯。
只有让公众意识到保护河道环境的重要性,才能让生态治理工作更加得到社会的支持和参与。
6. 进行生态修复工程:通过生态工程的方式,对于河道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工程,提高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环境的健康程度。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d2b6f3b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5.png)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河道整治是保护水域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水体水质的关键措施。
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问题,如下所述:问题一:河道污染严重,水质差。
解决方法:1. 强化污染源治理,对排放的废水进行监测和治理。
2. 进行水质改善工程,如建设水处理设施,对污水进行二次处理。
3. 加强河道的巡查和监督,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污染问题。
4. 推广生态修复技术,如植物修复和微生物修复,促进水质的自然恢复。
问题二:河道的河床淤积严重,导致水位上升。
解决方法:1. 进行疏浚工程,清除河道中的淤泥和杂物。
2. 建设河道截污沟,在水流进入河道之前进行截污,减少淤积物的输入。
3. 加强生态修复,通过水生植物的根系能有效固定土壤和防止淤积物的堆积。
4. 定期巡查和清理河道,及时清除淤积物。
问题三:河道的岸坡坍塌严重。
解决方法:1. 确定岸坡坍塌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治理措施,如加固护岸、安装挡土墙等。
2. 植被恢复,通过植物的生长来固定岸坡,减少土壤的冲刷和侵蚀。
3. 控制河道的水流速度,减少冲刷力,对岸坡起到保护作用。
4. 加强巡查和监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进一步坍塌。
问题四:河道水流速度过快或过慢。
解决方法:1. 加大河道流速,可通过深化河道或改善河道横断面形状来增加水流速度。
2. 减小河道流速,可通过变宽河道或设置堤坝等来减缓水流速度。
3. 利用生物措施,如引入水生植物和微生物,通过植物的根系和微生物的作用来调节水流速度。
4. 加强河道的维护和管理,保持河床的平整,避免水流阻力过大或过小。
问题五:河道生态环境破坏严重。
解决方法:1. 加强生态修复,通过植被恢复、河道生态湿地建设等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
2. 控制河道污染,减少废水排放,防止污染物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3. 建立河道保护区,限制对河道的开发和利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4. 组织公众参与,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d6cc151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94.png)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河道是自然界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是地球上的母亲河,也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随着工业化的进程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河道管理存在着诸多问题,给河道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如何解决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进行生态治理,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1. 污染由于工业废水、农田化肥农药、城市生活污水等产生的污染物通过河道排放,使得河道水质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污染物的不断积累导致了水质的下降,进而影响了河道的水生态系统。
2. 堤坝截流为了防洪,大量的河道都进行了人工堤坝截流。
这些人工水利设施的建设,破坏了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阻碍了鱼类的迁徙,进而影响了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生态破坏河道周边的规划建设、乱堆乱放、乱砍滥伐等破坏了河道周边的生态环境,使得河道生态系统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二、生态治理建议1. 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对工业废水、农田化肥农药、城市生活污水等污染源的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的排放,保障水质的清洁。
2. 恢复河道自然生态逐步拆除无效的堤坝,对于功能性的堤坝进行改造,使得鱼类能够顺利迁徙,恢复河道的自然生态系统。
3. 加强生态保护加大对河道周边环境的生态保护力度,限制乱建乱放、乱砍滥伐等行为,恢复河道周边的自然环境。
4. 推动环保意识加强对公众环保意识的教育,号召公众共同参与到生态治理中来,共同保护好我们的母亲河。
5. 促进河道复苏加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各方合作,共同推动河道生态治理工作,促进河道复苏。
生态治理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课题,尤其是对于河道生态的治理更是关系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大局。
我们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守护者,都有责任保护我们的河道生态环境。
希望通过大家的努力,我们的河道能够迎来更加美好的未来。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a89fece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c7.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河道是自然界中形态多样、特点突出、经济价值极高的生态系统,具有调节气候、净化水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农业生产等重要作用。
然而,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由于人类活动对河道的负面影响,河道生态系统日益恶化,出现了许多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治理。
一、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河道污染问题严重。
由于城市垃圾、化工废料、农业农村污水等对河道的直接或间接排放,造成河道水质污染,不仅影响了水生生物,还影响了人类健康。
2. 河道水量不足。
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地下水、水土流失和气候异常等原因,导致河流干旱、水量不足,影响了当地农业和生态系统的均衡运转。
3. 河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
由于建筑工地、河岸大面积修建、采砂船、捕鱼等活动,造成了生态系统的断裂,破坏了河道景观和生态平衡。
4. 河道治理规划不全面。
由于缺乏对河道综合治理的规划,没有解决好各种利益主体对水域的冲突,导致河道管理学科的建设相对滞后,不能很好地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和文化遗产。
二、建议1. 加强污染防治。
政府应积极扶持和鼓励企业和居民采用环保措施,促进城市垃圾分类减量和提高农业养殖的水质管理水平,以减少河道的污染。
2. 加强水资源管理。
政府部门应采取更为积极、全面、协调的措施协调处理地下水、引黄灌溉工程、水库水文调节等因素与流域的生态环境的矛盾,创新监管方式,实现对河流补水、增水、节水等全过程的规范、科学、适应性管理。
3. 保护生态系统。
政府应制定相应规章制度,加大对违规开采、河堤围垦、生态保护区违法开发等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加强生态环境监测、生态保护、污染源控制和偷排追查等治理措施,促进河道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4. 加强规划建设。
政府应及时收集各类社会主体的建设资料,先期制定河道综合规划、文化遗产保护规划并落实,建立健全河道规划及监管体系,规范开发和利用,确保河道资源开发的可持续性和河道生态环境的安全性。
总之,河道的治理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努力,不断创新治理方式,培育治理理念,才能让河道变得更加美丽、更加生态、更加和谐。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4599dce1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96.png)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河道整治是现代城市管理中的一个重要工作,可以增加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和可发展性,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和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河道整治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如下:问题一:污染污染是河道整治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河道污染的来源有很多,主要包括工业排放、城市污水排放、农业和畜牧业排放等。
污染会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造成很大危害。
解决方法:(1)加强治污排污管控,制定严格的污染排放标准和监测机制,对污染者进行处罚;(2)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对城市污水进行集中处理;(3)加强环保意识教育,提高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问题二:生物多样性丧失河道整治过程中,为了增加水深、扩大河道宽度等目的,常常需要砍伐沿岸植被等,这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不利影响。
(1)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多种树木,保留更多自然植被,增加生物栖息地;(2)加强河道保护和管理,禁止私自捕捞和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行为;(3)开展人工鱼苗放流、水生植物种植和水产资源保护等活动,有针对性地提高河道生物多样性水平。
问题三:治理方案不够科学有时候,河道整治的方案不够科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或者甚至可能适得其反,加剧河道的问题。
(1)河道整治前需要开展科学调研、实地走访,并与学术机构和业内专家咨询,制定具体、可行的治理方案;(2)贯彻“一河一策”,根据不同河道的特点和问题,设计个性化的治理方案;(3)加强治理效果监测和评估,根据结果对治理方案进行调整和优化。
问题四:河道一次性整治(1)开展长期的维护保养计划,建立河道日常维护管理制度;(2)加强宣传教育,增强公众意识和责任感,引导居民参与河道维护,形成全民护河的良好氛围;(3)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联系与协作,形成联防联控的机制,及时发现和处理河道问题。
综上所述,河道整治中遇到的问题有很多,需要各方积极配合和协作,共同制定有效的解决方案。
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
![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https://img.taocdn.com/s3/m/7edcaab5195f312b3069a526.png)
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浅谈杭州市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治理杭州是世界闻名的江南水乡,水网密布,市区河网纵横交错,水资源非常丰富,水衬托了杭州的秀美。
杭州市区内河河网水系主要可分为五个片区——运河片、上塘河片、下沙片、上泗片及江南片,范围涵盖了杭州市区绕城以内约930平方千米,涉及的河道约400多条,总长度约达1000千米。
近年来,伴随着杭州市人口急剧增长、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杭州的水生态系统也面临了巨大的压力,其中水污染问题尤其突出,直接影响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市民的生活品质。
虽然经过多年的河道整治,城区部分河道水质有了明显改善,但因为当时部分地区缺乏整治条件,整治的目标和手段也缺乏系统性,且受当时理念的限制等各因素,离杭州市区河道整体达到“水清、岸绿”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总体水环境形势依然比较严峻。
自2007年开始,杭州市委市政府启动了新一轮的河道综合整治和保护开发工程,计划通过五至十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市区绕城公路以内291条、约870多公里河道的综合整治,治理目标是实现河道的“水清、流畅、岸绿、景美、宜居、繁荣”,使杭州真正成为亲水型宜居城市。
为了达到这一目标,需要通过对杭州市区河道目前尚存在问题进行调查,尤其是对主要河道的水质污染情况的分析研究,以及对河流生态系统建设和修复等基础理论的深入了解,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生态河道建设的途径和措施。
一河道水环境污染分析根据相关调研显示:杭州市区大部分河道的水质为劣IV类水体,主要超标指标有氨氮、总磷以及石油类物质等。
根据近年来河道整治过程中发现的问题,造成水环境质量不高的污染因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截污不彻底在河道整治过程中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多河道沿线区块为老旧建筑或是农居,内部雨污分流不彻底;另一方面,城市污水管网一般都与道路同步实施,部分河道沿线区块的周边路网与污水管网尚未按规划建设成形,导致这些区块的雨、污水仍通过雨水管道合流进入河道。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9c9e845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4.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水质污染问题。
由于工业废水、农业农村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直接影响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
2.河道沉积淤塞问题。
长期来看,河流的淤塞会导致河水流速减缓,使得河道变浅,进而导致洪水发生频繁,泥沙淤积严重。
3.河道水资源管理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措施,导致河流水量不足,水资源枯竭,严重影响了沿岸地区的生态环境。
4.河道生态系统破坏问题。
过度开发建设和不合理的河道治理方式,破坏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导致物种数量减少,生态系统功能丧失。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生态治理建议。
建立健全水质监测和治理体系。
加强对河道水质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水质治理措施。
加强污水治理设施建设,推动农村污水处理工程的建设,减少工业废水和农村污水的排放,改善河道水质。
加强河道清淤工作。
定期对河道进行清淤和疏浚,保持河道的畅通与通水能力。
在清淤过程中,将淤泥进行合理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加强河道采砂的管理,以减少沙石开采对河道生态的破坏。
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机制。
制定合理的水资源分配方案,保护河道流量,合理安排供水计划,确保沿岸地区的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加强水资源的节约利用,推广水资源管理的先进技术和经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第四,加强河道生态系统保护。
制定河道保护与恢复规划,恢复和重建受损的河道生态系统,增加湿地面积,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动态平衡能力。
加强湿地保护与管理,保护湿地的生态功能,促进湿地的水生态修复。
第五,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广泛开展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群众的环保意识教育,引导公众参与河道生态治理工作。
建立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合作机制,发挥社会组织在河道管理中的作用,形成河道管理的合力。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需求紧密相连,需要从水质治理、河道清淤、水资源管理、河道生态系统保护、社会参与等多个方面综合施策。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4c7cd26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1.png)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口数量的增加,河道管理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水质污染、河道生态破坏、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河道建设方式和管理制度滞后等。
本文将从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着手,提出生态治理的建议。
一、水质污染目前,河道水质污染问题较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过量,致使河道水质恶化,生态环境受到破坏。
农业面源污染、城市雨水排放、河道漂浮物等问题也对水质构成威胁。
解决水质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综合措施,包括加强废水管控、建设生态湿地、推行雨水收集利用等。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废水管控,严格实施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标准,推行监测和控制制度,加大对违规排污企业的处罚力度。
二是建设生态湿地,通过植物吸收、土壤过滤等方式,净化河道水质。
三是推行雨水收集利用,安装雨水花园、雨水收集桶等设施,实现雨水的再利用,减少对河道的冲刷和排放。
二、河道生态破坏河道生态系统的破坏主要表现为河道水生态系统的退化、湿地生态系统的消失以及生态物种的减少。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河道开发过程中的破坏、乱倒垃圾的行为以及非法捕捞等。
解决河道生态破坏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包括恢复湿地、保护水生态系统和加强环境教育等。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恢复湿地,加快恢复受损湿地生态系统,修复湿地植被,恢复湿地功能。
二是保护水生态系统,建立保护区、禁渔区等,限制河道的开发和利用,维护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三是加强环境教育,增加对环境保护的宣传和教育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减少破坏行为。
三、水资源利用不合理河道水资源利用不合理主要表现为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导致河道水资源表现为短缺和过量利用两个极端。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取控制用水、节约用水和科学管理水资源等措施。
建议采取以下措施:一是控制用水,制定用水总量控制制度,对用水进行严格的监控和限制,加大对超标用水企业的处罚力度。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ce77052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d5.png)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河道管理问题已成为当今社会生态环境治理中的重要难题。
河道管理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河道污染、水资源过度开发、河道生态退化等方面,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环境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探讨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治理建议,对于改善河道生态环境,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1. 污染严重许多城市的河道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等的排放,导致水质污染严重。
污染物负荷过大,导致河道水质恶化,给水生态系统带来了巨大的破坏。
2. 水资源过度开发由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为了满足城市的用水需求,一些地区过度开发水资源,导致了河道水位下降、干涸等问题。
3. 河道生态退化河道的修筑、围垦以及河道的整治对河道原有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导致了河道生态系统的丧失和退化。
二、生态治理建议1. 河道污染治理为了解决河道污染问题,需要加强工业企业和居民生活用水的污水处理工作。
建设污水处理厂,加大对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等的处理力度,保持河道水质清洁。
还需要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污染源的治理和监督,对违法排污行为进行严厉处罚。
2. 合理开发利用水资源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水资源规划,合理调配和利用水资源,推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利用。
发展新型节水灌溉技术、加强水资源保护和生态修复工程,做好重要水源地保护工作,保持河道水位,减少水资源过度开发造成的问题。
3. 河道生态修复为了实现河道的生态恢复,应该加大对河道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采取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保持河道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建立完善的河道保护与管理体制,加大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力度。
4. 发展生态农业在河道流域地区,可以发展生态农业。
通过推广生态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减少对河道的农业面源污染,促进农业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5. 公众意识提升加强对公众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鼓励公众参与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6104065f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e.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随着城市化的加速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壮大,河道管理和生态治理成为了当今社会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很多,主要表现为污染严重、水质恶化、生态系统破坏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
急需采取措施加强河道管理和生态治理,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型生态环境。
本文将就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生态治理建议。
一、问题分析1. 污染严重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河道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大量污染物的排放直接导致了河道水质的恶化,使得部分河道成为了“黑臭河道”。
这种情况不仅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也严重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环境。
2. 生态系统破坏在河道管理中,频繁的河道整治和工程修复工作导致了生态系统的破坏,大量的原生植被被破坏或疏散,生态环境恶化,使得河道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下降,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难以恢复健康。
3. 捕捞和养殖河道中频繁进行捕捞和养殖活动,导致了捕捞过度和生态平衡的破坏,严重影响了河道生态系统的稳定发展,也影响了一些特有物种的繁殖和生存。
二、生态治理建议1. 加强治理污染源要解决河道污染问题,首先应该加强治理污染源。
建立健全的工业和生活污水处理系统,严格执行污染物排放标准,加大对违法排污行为的查处力度,推动工业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河道治理,减少污染源排放。
2. 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倡导绿色生活方式,推广水资源节约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理念,鼓励居民采取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环保行为,减少对河道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3. 保护生态系统在河道管理中,应该优先保护生态系统,减少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破坏。
在河道整治和工程修复中,要科学合理规划,尽量减少对生态系统的损害,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
4. 加强生态监测与保护加强对河道生态环境的监测和保护,建立健全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加强对河道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制定生态环境综合治理方案,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db2f862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a733713.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河道管理既涉及水资源利用还涉及生态环境保护,因此在处理河道管理问题时,不能只考虑水资源利用效益,更需兼顾生态治理。
当前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依然诸多,比如水污染、生态破坏、水资源浪费等,为此,有必要提出相应建议,加强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
一、河道管理中的问题1. 水污染严重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工业污水、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持续增加,导致河道水质不断恶化。
尤其是一些河道成为了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集中营”,水质严重污染,影响了人民的生活和健康。
2. 生态破坏严重一些地方为了经济发展,大规模进行围垦、填湖造地,破坏了河道的生态平衡,使一些栖息于河道中的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场所,导致生态系统破坏严重。
3. 水资源浪费严重一些地区存在水资源浪费现象,例如水文观测不足,导致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无法得到保证;又如水资源分配不均,导致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二、生态治理建议1. 加大水污染治理力度加大对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治理力度,加大污染物排放的监管与追责力度,才能够有效提高河道水质。
2. 加强生态修复工作对于已经破坏的生态系统,需要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的恢复、湿地的建设等手段,逐步恢复河道的生态平衡。
3. 加大水资源管理力度对于水资源的管理,需要加大水文观测力度,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还需要加强水资源的分配工作,避免出现水资源的浪费现象。
4. 推动生态补偿机制对于那些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应该建立相应的生态补偿机制,通过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进行处罚,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修复和保护。
5. 增加公众参与在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中,需要增加公众的参与,提高公众对于生态环境的认识,培养公众的环保意识,让公众共同参与生态治理的工作。
6. 实行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在推动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的过程中,需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不能只看重经济利益,更需要考虑到环境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之间紧密相连,必须注重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与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机结合,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河道管理与生态治理的双赢。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dc5ca0fb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c7.png)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河道作为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水生态环境的健康和生态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在河道管理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如河道污染、河岸违法占用等,这些问题直接威胁到河流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一系列的生态治理措施,以提升河道管理的水平。
河道污染是当前河道管理的一大难题。
在工业化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废水被排放到河流中去,导致河道水质严重受损。
农业要求的大量农药和化肥也会通过农田冲刷进入河道,造成水质污染。
为解决河道污染问题,应加强工业和农业生产中的环保意识,强化对工业废水和农药化肥的监管,同时增加河道治污设施的建设,并加强对污染源的追责,以确保水质的优良。
河岸违法占用问题也屡见不鲜。
某些地区的发展需要,使得一些违法建筑出现在河道附近,严重影响了河道的正常功能。
为解决河岸违法占用问题,应加大对违法建筑的整治力度,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和处罚,同时加强规划管理,划定合理的河道保护范围,将河道保护纳入城市规划体系。
河道生态功能的恢复和保护也是河道管理的重点工作。
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推进,人工堤岸的不断修筑和河道的人为干预,使得原本的河道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和破坏。
为了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应尽量恢复自然河道的形态和水文条件,重建河岸植被,增加水生生物的栖息地。
加强河道生态环境的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的生态保护机制,制定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
河道管理还需要加强社会参与。
保护河道生态环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政府、企业、居民一起参与其中。
政府要加强对河道管理的组织和指导,鼓励企业按照环保要求进行生产,居民要树立环保意识,主动参加河道保护活动。
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需要加强河道污染的治理,加强河岸违法占用的整治,保护和恢复河道的生态功能,并加强社会参与。
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助于提升河道管理的水平,保护河道的生态环境,维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3373d24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31.png)
河道管理中的问题与生态治理建议河道是人类生产、生活和自然环境生存发展的重要媒介,对于地区经济、城市建设和环境健康至关重要。
但由于多年的乱砍滥伐和不合理开发,导致河道整体环境萎缩、水质污染,水生态环境恶化,使河道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稳定性遭受严重损害。
因此,河道管理和生态治理是当下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部分。
现代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1. 重工业化:随着城市规模不断扩大,渐渐形成以制造业为主导的重工业状态,许多企业在生产过程中大量排放废水、废气等等有害物质,损害河道水源。
2. 农业污染:土地化肥过度使用、过多的农药使用等等对河道的污染很大,这种污染物对水生态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3. 靠近城市的资源化:这是一种增大重工业、化工厂的产值的方式,河道上游水质受到影响,终会影响到下游地区的环境。
4. 不合理的规划:许多河道管理部门过于顾及利益,而不顾及城市发展及环境保护的必要性,大量的违法建设、不合理规划等等增加了河道管理的难度。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建议:1. 重工业的治理:建立河道管理的制度,对超标排放的企业进行严格的罚款、停产等处罚,让企业切实负责,做到有责任、有担当,以保障河道环境的健康。
2. 建立县级农业管理机构:建立专业的农业管理机构,对农业污染进行监管,控制使用量,加强农业无机化,开展粪便变废为宝等处理方式。
3. 改变经济和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高新技术、新兴产业,明确重点产业和重点企业的方向,同时改变以重工业和大规模资源化为主的经济发展模式,以便于保障河道的生态环境。
4. 立法强化规矩:制定河道管理相关法规,强化河道环境监测及污染排放问题,严格限制违法建设和破坏自然资源行为,加强对河道的维护以保障河道的生态环境。
这些建议可以从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多方面加以推动,让河道管理真正地走上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良好的环境和社会效益。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bb88760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53.png)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河道是地球上重要的自然资源,对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的不当干预和自然因素的影响,河道生态系统遭受了严重的损害和破坏。
我国的河道管理存在很多问题,为了改善河道生态环境,需要采取一些措施。
问题一:水污染水污染是影响河道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之一。
在城市化过程中,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的排放,导致河道水质受到严重影响,影响了水生生物的生长和繁殖,甚至导致生物种群的灭绝。
建议一:加强水污染治理加大治理力度,推广先进治理技术,例如生物除污等技术,建立废水处理设施,保障河道水质符合国家标准,保护水生生物栖息和繁殖的环境。
问题二:水量减少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许多河道的水量逐渐减少,导致生态系统的平衡受到破坏,水生生物生长繁殖受到限制。
建议二:控制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应建立合理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加强流域管理,通过科学技术手段,控制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利用,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问题三:生态环境破坏由于人类开发河道的需求,经常会出现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例如围堤垦荒、填埋、石头开采等活动破坏了河道的生态系统,影响了河流生物的栖息和繁殖。
通过立法和行政管理,强化河道生态环境保护,加强对开发建设行业的监管,保障河道生态环境的完整性。
问题四:河道结构调整由于城市化过程中与经济建设的需要,城市河道的河道结构被调整,导致了河道生态的破坏。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要充分考虑河道生态环境,与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协调发展,合理规划和调整河道结构,保护河道生态环境和水生生物栖息和繁殖的环境。
综上所述,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水污染、水量减少、生态环境破坏和河道结构调整等方面。
为了保护河道生态环境,我们应采取加强治理、控制过度开发和利用、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规划河道结构等措施。
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河道的重要作用,保护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杭州市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的矛盾及对策建议
![杭州市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的矛盾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77626cda0912a216147929ef.png)
杭州市城市河道治理工作中的矛盾及对策建议作者:暂无来源:《杭州》 2015年第2期文/徐玉裕在“五水其治”开端之年,我市城市河道治理I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打赢”五水其治”玫坚战,不仅能有效缓解城市不断扩展与自然生态日益萎缩的发展矛盾,也是士刀实改善民生保障、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突破口o在“五水其治”的过程中,探索走出一条可持续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相得益彰的城市河道水质持续改善新路,打造“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亲水型宜层城市,应是建设美丽中国先行区的题中之义。
目前,我市470条(段)城市河道中,已整治河道215条(段),与2013年相比城市河道水质总体出现好转趋势,劣V类水质断面比例同比下降7.3%。
但是随着城市河道治水工作的深入,也日益暴露出城市河道水质长效改善不足、部分城市区域大市政还不配套、市民不规范行为和城市八小行业对城市河道的污染、城市偷排泥浆和偷倒渣土等违章违法行为突出、城市河道长效管养资金保障不到位等问题及矛盾。
城市河道治理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治水措施的工程性与水质改善的长效性相矛盾。
在实际治水过程中,过分强调工程措施,治理经费可以暂时通过行政手段获得保障,但随着城市河道治理工程的结束,城市河道日常养护的长效保障经费缺口较大,城市河道治理效果受到严重影响。
同时,随着城市河道治理工作的推进,部分整治建设到位的城市河道水质长效改善措施缺乏已成为今后主城区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的城市河道面临的新常态。
同时,通过工程措施消除城郊结合区域、未整治城市河道外源污染源是行之有效的做法,但随城市发展而来的新问题已成为主城区已治理完成城市河道(例如中东河)的主要污染源,针对比如初期雨水、阳台废水以及小区业态调整带来的新污染问题还未形成城市河道水质长效改善机制。
治水工程的局部性与水系治理的全局性相矛盾。
目前,城市河道治理工作多依赖于城市河道的工程建设,治水工程的区段性与河道水系治理的系统性要求上存在一定差距,在实事上存在大量部分治理河道(即河道未全段进行治理),此类城市河道输入性污染还较严重;部分城市河道(丁桥区块、笕桥区块)按照市、区两级规划已完成了治理工作,但是城市河道周边大市政不配套问题还很突出,城市河道沿线截污纳管无法有效解决河道外源输入污染。
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管理存在问题
![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管理存在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4852b73d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f3.png)
参与渠道不畅
目前杭州市城市河道养护管理的 社会参与渠道不畅,缺乏有效的 参与机制Fra bibliotek平台,导致社会组织
和公众难以有效参与。
公众意识培养途径探讨
加强宣传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册、公益广告等 多种途径,加强对城市河道养护 管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 城市河道生态价值的认识和保护 意识。
定期开展河道养护管理培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 技能水平。同时,引入现代化的培训手段和方法,增强培 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健全奖惩机制
根据考核结果,对表现优秀的管理人员给予适当的奖励和 晋升机会,对表现不佳的人员采取相应的惩罚措施,形成 良好的工作氛围和竞争机制。
完善考核机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机制,对管理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 全面、客观的评价。同时,将考核结果与管理人员的晋升 、奖惩等挂钩,激发其工作积极性。
完善法规制度建议
针对现有法规制度的不足,建议杭州市 加强河道管理立法工作,制定更加完善 、系统的河道管理法规体系,明确各级 政府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强化责任追究
机制。
同时,加大执法力度,加强执法队伍建 设,提高执法水平和效率,确保河道管
理法规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还应加强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 提高公众对河道保护管理的认识和意识 ,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河道养护管理的
河道淤积严重
长期缺乏有效清淤,河道底泥淤积严重, 影响水体自净能力。
岸线硬化过度
城市建设中河岸硬化过度,破坏了河流自 然生态岸线。
水环境治理措施建议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完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提高生活污水处理率。
推广生态农业,减少化肥、农药 使用量,降低农业面源污染。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1937a335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35.png)
管理纵横MODERN ENTERPRISECULTURE192022.2(下)第6期 总第585期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卫晓莉 浙江省杭州市拱墅区综合行政执法局摘 要 生态治理已然成为河道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方式,管理人员不仅需要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坚持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并且应当以水利环境可持续发展为河道生态管理与治理的根本目标,同时还应通过改善水利建设质量而努力达到社会各项水资源的相关要求。
积极找出河道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结合河道管理现状制定出可以有效提升生态治理效果的相关措施,并将其加以落实,这也是作者将要同大家分析和探究的主要内容。
关键词 河道管理 存在问题 生态治理建议中图分类号:F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22)06-019-03城市化发展进程的不断推进导致我国对资源的需求量与日俱增,随之而来的则是破坏河道生态环境的行为日益频繁。
河道本身具有防洪、运输、灌溉等功能特性,若河道遭到破坏则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可预估的负面影响。
对此河道管理部门应当加强河道管理力度,并落实生态治理方针,以推动河道向生态化方向进行可持续发展。
接下来,作者将围绕河道管理这一核心内容,从主要思路、现存问题以及生态治理措施等方面对其展开详细地阐述,旨在为从事河道管理工作的相关人员略陈管见。
一、我国河道生态管理的主要思路(一)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坚持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开展河道生态管理工作的本质是为了促进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即基于水利建设工程项目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发展需求对水利建设进行有效完善。
人类与其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适应的共生关系。
为了进一步促进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河道管理人员在开展水利河道建设、生态环境治理等相关工作时应秉承着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坚持科学保护自然环境的原则,以此来更好地保障河道安全,遏制河道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趋势。
只有这样,在不断遵循以人为本的生态理念发展观念下,才能够进一步地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杭州市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摘要:杭州区域河道通过多年努力建设,尤其最近几年大力改造整治,河道景观和城市品位得到极大改善和提高,同时还需加强法制建设和执行力度,细化管理,提升河道科学管理水平。
关键词:河道管理;信息化;科学化;
Abstract: the hangzhou area through many years of efforts to channel construction, especially in recent years to transform the river landscape and urban grade gets great improvement and improve, also need to strengthen the legal system and enforcement, fine management, improve river scientific management level.
Keywords: river management; Information; Scientific.
杭州是因水闻名的国际旅游城市,由古至今素有“江南水乡”之称,河道在区域内密集分布。
城市河道作为城市系统的一部分, 它具有供水、防洪、排涝、景观、运输等功能属性;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 对自然的渴求也愈加强烈,城市河道作为城市实体形态构成要素中的自然要素将自然生态引入城市的功能属性需求也越来越受重视。
因此, 综合考虑城市河道的多重功能需求并进行规范化管理, 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十分迫切和非常必要的。
杭州市河道整治概况
2007 年初,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全面实施市区河道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工程,计划用5 年时间完成绕城公路内长度1 公里以上291条、873公里河道,分四个整治等级和不同标准进行综合整治与保护开发,由此兴起了新一轮河道建设、整治高峰期:2008年,运河—余杭塘河—西溪湿地,运河—钱塘江,运河—上塘河—余杭天都城3 条水上黄金旅游线精彩亮相;2009年完成47条河道综合整治任务,包括半山地区“一纵两横”三条一级河道在内的30条河道等,通过一系列的河道及涉河工程建设和整治,有效改善了杭州市内城市生态和人居环境,提升了城市功能。
然而,在建设过程中仍然不够规范,给河道管理造成了不利影响。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
1)管理部门角色定位不明晰
当下GDP数字是看得见的硬政绩,和个人升迁联系最紧密,当地官员自然喜闻乐见;环境等属于软性政绩,轻易被遗忘。
一些大的企业虽然污染较大,但税收对当地政府财政收入贡献比较大,使得当地政府很难担当起独立的管理者
角色,反而容易沦为企业违法违规的保护伞。
此外,资金上的治污腐败恐也难辞其咎。
深圳福田河3年花5亿效果仍不好;太湖治污16年投资逾百亿功败垂成;福州70亿治理内河,效果仍有待观察……南京大学刘志礼教授曾表示,治水成了利益相关者的分肥大餐:有些被其他国家确认是完全错误的研究项目,在利益集团推动下仍强行开展。
2)部分基层主管部门法律法规意识不强,管理混乱
经过30年的经济发展和各级政府部门的努力,河道管理规章及涉河建设项目管理等有关法规制度逐步建立健全, 但是仍有一部分基层主管部门,对法律法规重视不足,管理上所依据的标准不规范不统一,管理缺乏科学性和积极性,不利于企业树立科学管理的意识。
3)对河道功能性管理和资源保护工作重视不够。
目前,各区相对重视工程性管理, 而对河道的功能性管理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及有效保护重视不够、措施不力;对河道长效管理的积极性不一, 在河道长效管理进展上存在很大差异。
4)缺少环保意识和监管不到位
虽然现在加强了在各类媒体上的环保宣传,但仍有部分群众和市民环保意识不强,向河道倾倒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丢弃动物尸体,随意排放生活污水。
河道沿岸一些工业及工厂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偷偷排放工业污水及对污染物处理不当,致使河道水体遭到严重污染和破坏,类似江苏太湖蓝藻水污染,福建紫金矿业水污染及广西镉污染等等,严重危害到居民饮水健康。
加强河道管理的建议和对策
1)深化改革, 建立责权明确、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
深化政企、政事、管办三分开改革, 按照“统一管理与分级管理相结合”的原则, 进一步划分事权, 落实各级河道管理责任主体,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积极推动各区水务体制、河道管理体制改革, 建立精简、高效的管理机构和责权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河道管理体制。
2)加强法律法规宣传,提高法律法规认识
随着法律法规体系不断完善,为河道建设管理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依据。
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对于各级工作人员,要通过学习深刻理解法律法规,有效指导河道项目的建设,对不同的项目类型提出具体的、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对于企业则要提高他们的遵纪守法意识,让他们明确施工的条件、原则和具体要求,这样能够促进河道部门加强河道管理,有效地规范建设行为,更好地开展社会服务。
3)强化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
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引导企业进行科学规范的施工建设。
在项目建设过程和建成后的运行管理及后评价中,更要加强服务与指导,将服务意识贯穿于建设项目全过程中,充分发挥行政部门的引导作用。
其次要统一技术标准,对于河道的防洪能力、项目的可行性都要进行科学的评估,对项目工程的防洪影响进行科学论证,客观评价,明确指出问题,提出改进意见。
最后,要加强日常管理和监督,以日常管理为基础,加强巡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对一些重点地区的重点项目开展专项整治活动,加大处罚力度,保证河道功能的发挥和水利工程安全。
4)专业化养护, 市场化运作
河道维修养护遵循“经常养护、及时修理、养重于修、修重于抢”的原则, 将河道维修养护分为工程性养护(包括河道管理范围内的护岸、挡墙、河床、道路、排水设施养护, 以及河道保洁、绿化、景观等附属设施的养护)和非工程性养护(包括通过采取物理、化学、生物等养护措施开展的水体人工增氧和养殖水生动植物等)两方面。
将河道工程管理和养护的机构、人员、经费分离, 有计划、有步骤地把河道工程的维修养护任务推向市场,维修养护形式由分散化转变为专业化、社会化。
5)坚持科技创新, 提高科学管理水平
首先, 根据“信息化带动现代化”的工作要求,建立河道水闸行业的GIS 数据库系统、实时监测系统、管理决策系统, 打造“数字河道”;其次, 转变管理手段, 制定管理方案, 落实管理措施, 在改善河道生态上下功夫, 综合运用人工湿地处理技术、水生态修复技术、生物膜除污技术, 恢复和建设由河岸生态系统、水生生态系统、湿地及沼泽生态系统组成的河流生态系统, 为构建人与自然共同演进、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城市生态系统服务;最后, 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河道整治与管理理念的同时, 联合国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加大对河道整治、管理中先进技术、先进工艺、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力度, 加强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 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支持河道整治与管理工作,实现三位一体养护:水质养护、闸站养护、设施养护。
参考文献:
[1]张有俊. 加强河道管理维护河流健康的思路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2007
[2]杨凯. 加大河道执法力度建立管理长效机制[J].山西水利,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