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多因素汇总分析

合集下载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直肠癌淋巴结转移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维普资讯
20 0 8年 第 l 8卷第 2

9 ・ 3
结 直肠癌 淋 巴结转 移 的多 因素 回归分 析
胡 晓立 熊 斌 【 摘要】 目的 方法 方文峰
探讨结直肠癌淋 巴结转移规律及其影响因素 , 临床诊断、 为l 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参考 。
理组织学类 型及分化程度相关 , 其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淋 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 关键词】 结直肠癌 : 巴结转移 ; 因素分析 淋 多 【 中图分类号] 7 5 ; 7537 R 3. 5R 3 . 3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0 45 l(0 80 . 9.4 10 .5 12 0 )20 30 0
单 因素
分类整理武汉大学 中南医院 19来自年 1 2 0 90 月- 06年 l 2月手术治疗 的 l 2 例结直肠癌病人的病历资料 , 7 1
采 用) 检 验及 L g t 多 因 素 回归 分 析 方 法 , 究 淋 巴结 转 移 与 临床 病 理 参 数之 间 的相 关 性 。结果 c o ii sc 研
分析显示 , 患者 的性别、 肿瘤部位与淋 巴结转移无明显相关性。 影响淋 巴结转移 的因素有患者的年龄、 肿瘤的 大小、 肿瘤浸润肠壁 的深度、 理组织学类 型和分化程度 。 0 以下的结直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率 明显高于 病 4岁 4 岁以上者 <0 1 ; 巴结转 移率随肿瘤直径的增大而增加 <0 0 )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增加, 巴 0 . )淋 0 . 1; 0 淋 结转移率增加 ( 0 0 )肿瘤 的分化程度越低 , 巴结转移率越 高 < . 1。L gsc回归分析显示, 尸< . 1; 0 淋 0 0 ) o ii 0 t 结直 肠癌淋 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 、 肿瘤 的大小、 肿瘤浸润肠壁 的深度 、 肿瘤 的分化程度相关 , 影响淋巴结转移的 相关因素 由强到弱依次为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 、 肿瘤的分化程度, 在所选 因素 中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是影响 淋 巴结转移的最重要因素。 结论 结直肠癌淋 巴结转移与病人的年龄 、 肿瘤 的大小、 肿瘤浸润肠壁 的深度 、 病

直肠癌相关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素分析

直肠癌相关基因多态性及环境因素的影响因素分析

的第三代遗传标记 , 它对于寻找疾病相关基因、 阐明个
体 的表 型差 异 、 同群 体 和个 体 对 疾 病 的 易感 性 等 方 不
面 具有重 要 意义 。 资料 分 析 .直 为 了 考 察 资 料 的可 靠 性 , 先 对 基 因 型 分 布 做 首
与纯合 子 A A型 人群 的直 肠癌 发 生 有显 著性 差 异 ( / P : . 1 <00 ) 后 者 危 险性 更 高 , 与 杂 合 子 A a 00 1 .5 , 而 / 型人群 的发 生无 显著 性差 异 ( P=0 11 .5 。 .9 >00 )
2 嘉兴学院数理与信息工程学 院( 10 1 . 34 0 )
0 8 0> . 5 ; 因 X C 7位点 为纯合 子 a a型人群 .0 0 0 ) 基 R C /
X C 39 X C 7、 H、 C R C 9 、 R C ML XR C1的纯 合 子 及 杂 合 子 的分布 )生 活 习惯 ( 、 吸烟 情况 ) 。为 防止 偏倚 , 制订 统
女: 国家 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 00 2 2 No3 8 2 8 ) No 39 14 , .0 7 1 4 1 .第三军医大学卫生统计 学教研 室(0 0 8 40 3 )
4. % ( 1/7 ) 而位点 A A 发 病 比例 则 为 5. % 24 172 6 , / 49
中国 卫 生 统 计 2 1 0 2年 2月 第 2 9卷 第 1 期
・3 ・ 3
(8/ 3 ) 以 aa+A a人 群 作 为 参 照 , / 人 群 患 153 7 , / / AA 直肠 癌 风 险 显 著 增 高 O =164,5 C : 120, R .5 9 % I (.0
中 国卫 生 统 计 2 1 2月 第 2 0 2年 9卷第 1 期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无病生存多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无病生存多因素分析
转移 ( HR,2 5 ;9 % CI 1 6 .2 5 9 : . 1~5 4 ) 6 . 7 、淋 巴 细胞 计 数 < .6× 19 ( ,22 4 5 C = 1 4 2 O6 0 L HR / . ;9% I . 1—4 4 )是 影 响 辅 助 化 9 2 .0 2 疗 无病 生存 的独 立 不利 因素 。结 论 术 前 C A ≥1 gma 淋 巴结 转 移 、化 疗期 间 淋 巴细胞 计 数 < .6× 19 的 结 直 肠 癌 患 者 E 0n / 、 O 6 0几 是 辅 助 化 疗 后 复发 的 高危 人 群 。需 要加 强 随访 。
t rdc tno cr n e s nl e yR cie O e t gC aatrt R C aa s 。 lvr t aayia dC xpo ot n l ope i lr eur c a d ee r p r i hrc ii O ) l i Mut aie n l s o rp ro a tu r e wa a y b z v a n e sc( n ys i a s n i
at e C A ,ieet t n sx ae lct n l hn d a sbo d e u twee ol tdT e et u-f p oye o t ni n( E )df rni i ,e ,g,o ao , mp o e tt , lo lc ns r c lce . h sct o l h ct u s g ao i y s u c lo e b o fy m cn
^ 一
Ⅲ期结直肠癌接受 F F X 辅助化疗患者 22例 。所有病例收 集术前 白蛋 白、术前 C A OL O 2 E 、分化程度 、性 别、年龄 、部位 、淋
巴结转移 、淋 巴细胞计数等 临床病理 资料 。ROC 曲线分析淋 巴细胞计数预测结直肠癌辅助化 疗后 复发 最佳临界值 .Co x多因素

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

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调查与分析一、本文概述结直肠癌,又称为大肠癌,是一种在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和人口老龄化的加剧,结直肠癌在我国的发病率也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为了更好地了解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及临床流行病学特征,本文旨在对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以期为结直肠癌的预防、早期发现和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首先介绍结直肠癌的基本概念、发病现状和流行趋势,阐述研究结直肠癌危险因素和临床流行病学特征的重要性。

随后,通过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深入探讨结直肠癌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慢性疾病等多方面的因素。

本文还将对结直肠癌的临床流行病学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如发病年龄、性别分布、发病部位、病理类型、临床表现等。

通过本文的调查与分析,希望能够为公众提供有关结直肠癌的全面、准确的信息,提高公众对结直肠癌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也为临床医生和研究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结直肠癌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二、结直肠癌概述结直肠癌,也称为大肠癌,是发生在结肠或直肠的恶性肿瘤,是全球范围内最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呈上升趋势,尤其在发达国家中更为显著。

结直肠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多步骤的复杂过程,涉及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多种因素。

从临床流行病学角度来看,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与年龄、性别、种族、地理位置、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多种因素有关。

一般来说,结直肠癌的发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多数患者在50岁以上。

男性患者的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在种族方面,一些研究显示,非洲裔美国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较高,而亚洲人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在地理位置方面,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

这可能与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生活方式、医疗水平等因素有关。

例如,西方国家的结直肠癌发病率普遍较高,而一些亚洲国家的发病率相对较低。

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

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患者通常采用手术、放化疗联合治疗方案。

其中,患者化疗时易出现不良反应,不仅增加了痛苦,还会影响疗效。

针对这些不良反应该如何处理呢?下面对此进行简单论述。

1.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结直肠癌起源于大肠上皮,分为结肠癌、直肠癌两种,病理类型以腺癌为主,鳞癌很少见。

全球范围内,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在所有恶性肿瘤中居于第5位,发病和年龄、地区、性别、生活习惯等有关。

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直肠癌多发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结肠癌男女发病比例接近,直肠癌男性多于女性。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压力加大,容易形成不良饮食习惯,导致结直肠癌发病率明显上升,提示人们重视。

2.结直肠癌的化疗方案结直肠癌在发病早期,癌灶就可能发生远处转移,化学治疗能杀死这些远处转移的病灶,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

结直肠癌常用的化疗药物有:雷替曲塞、卡培他滨、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顺铂、奥沙利铂等,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常用的化疗方案有:①奥沙利铂+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②伊立替康+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③奥沙利铂+卡培他滨;④亚叶酸钙+5-氟尿嘧啶等。

化疗前,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完善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其中,血小板≥80×109/L、血红蛋白≥80g/L、中性粒细胞≥1.5×109/L,才能耐受化疗;禁忌症包括为肠梗阻、穿孔、栓塞、休克、消化道出血等。

3.结直肠癌化疗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处理方法(1)骨髓抑制。

使用铂类、伊立替康、5-氟尿嘧啶时,会出现骨髓抑制,常见反应和处理方法如下:①贫血,化疗时应定期检查血红蛋白水平,叮嘱患者多卧床休息,必要时吸氧,输注浓缩红细胞。

②白细胞减少,化疗前后检查白细胞数量,必要时使用促白细胞生成药,调整化疗药物剂量;积极预防感染,使用广谱抗生素。

③血小板减少,化疗前后检查血小板计数,注意出血倾向;不要使用阿司匹林;必要时使用白介素-11增加血小板,或成分输注血小板。

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

药物治疗结直肠癌的研究
焦虑、 抑郁对高血压患者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的重视 ,
并采用 了多 种方 式进行 干预 , 常规给予 高血压 健康 教育 、 理 支持治 疗 除 心 外 , 加 用各种 新型 的抗 焦虑药 进行协 助治疗 , 还 并取得 了 良好效 果b I 。 黛
13 疗效评定标准 焦虑和抑郁改善情况, S SS S . P A , 减分率 ≥ 0 l D 5 %为 有效 , 5 %为无效。 <0 高血压疗效判定 : 显效: 收缩压<1 m g 舒张压 3 mH , 0 <8mmHg 5 或下降幅度>2mmH l 0 g 有效: 收缩压降至10 4 3 -1 mmHg 舒 0 ,
疗和需要调整饮食生活方式的疾病, 由此可能给病人造成极大的心理及精 }压力, 申 导致焦虑抑郁, 故焦虑、 抑郁每 理障碍在高血压患者中发生率极 高。 最近研究表明 , 】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4 .0 72%伴发焦虑抑郁。 患者焦虑抑 郁状态可明显影响降压药的疗效, 使原有的降压药物疗效欠佳。 文献报道 , 焦虑或愤怒时加以抑制, 血内肾上腺素浓度增高 , 而焦虑或愤怒情绪外露 时 , 内去 甲肾上 腺素 浓度 增高 , 血 二者都 可 引起外周 血 管收 缩 。 阻力 增加 , 血压升高, 影响降压治疗的效果。 而且情绪障碍与躯体症状往往相互作用, 不仅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也严重影响了高血压患者的康复与预后。 抗
[ 张帆. 1 】 胡大一. 杨进刚, 高 等. 血压并焦虑抑郁的发病率和相关危险因 素分析【】 J.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052()f 12 2 0 ,6z:4 . 4 【】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05 2 20 年修订
22 两 组治 疗前后 血压 变化 .
治疗后 观察组 收缩压 、 张压均较 治疗前 显著 下降(均< .1, 舒 P 00 )且收

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Ⅰ~Ⅲ期结直肠癌根治术后转移的多因素分析
组 ,有淋 巴结转移 组 明显 高于无淋 巴结转 移组 ( P均 <0 0 ) . 1 。淋 巴结转 移 阳性 ( 比值 比 2 3 , . 7
9 % c 为 1 1 4 7 ,P <0 0 ) 5 , .9~ . 2 . 1 、术前 血 清癌胚 抗原 ≥1 g L ( 0 / 比值 比 3 3 . 4,9 % c 为 16 5 , .9
seg hn ,H N C uy a , Z A C uxo g ING G o a , W N G oq n ,Z U X a gci I O G h —u n H O h —i ,LA u - n n i f A G u —i g a O in — ,LN a
H n . eat eto at it t a ugr ,T eScn f l t o i lo u n zo dc lU i rt , a g D p r n G s o e i lS re m f r n sn y h eo d Afi e H s t f G a gh u Me i nv sy ia d pa a ei
析 20 0 3年 3月 一 0 9年 6月 I~Ⅲ期 结 直 肠 癌 患者 28例小 、浸润深度 、分化程 度 、术前 白蛋 白、术前 血清 癌胚抗 原 、术前 血红蛋 白、淋 巴结 转移 等 临床病 理 资料 ,分析 各 临床 病 理 因素与 术后远 处转 移率 的相 关性和 术后 远 处转移 的独 立危 险 因 素 。结 果 :I Ⅲ期 结直 肠癌根 治 术后转 移 率术前 血清 癌胚 抗 原 ≥1 gL组 明显 高于 <1 L L 一 0 I/ x 0L/ g
rdc lsr ey a ia u g r.M eh d :T u d e n ihyeg tc sswi tg I ~ m ooe tlc n e rm rh t o s wo h n rd a d eg t ih a e t s e h a c lr ca a c rf o Mac

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

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与预后的多因素回归分析邸静;闫丰娜;童小华【摘要】目的探讨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与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择结直肠癌患者120例,记录患者的TN分期状况,病理检查癌组织标本的神经脉管侵犯情况,随访调查患者的预后病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在120例患者中,T0期68例,T1期32例,T2期12例,T3期6例,T4期2例;N0期70例,N1期30例,N2期12例,N3期8例;神经脉管侵犯24例.随访至今,死亡20例,生存100例,生存率为83.3%,中位生存时间(38.33±4.19)个月;随访生存率在不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患者中对比差异都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T分期、N 分期、神经脉管侵犯、淋巴结转移为影响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生存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与预后有显著相关性,可作为判断结直肠癌临床特征和预测预后的重要标志物.【期刊名称】《实用癌症杂志》【年(卷),期】2019(034)006【总页数】4页(P995-998)【关键词】结直肠癌;TN分期;神经脉管侵犯;预后【作者】邸静;闫丰娜;童小华【作者单位】726000 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726000 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726000 商洛国际医学中心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5.3结直肠癌是当前常见的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和食管癌,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1]。

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的增速是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2]。

不过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结直肠癌患者的早期诊断率落后于发达国家,患者确诊时大多数已经属于中晚期患者,导致预后比较差[3]。

结直肠癌的影像学检查有一定的误差性,病理学检查也存在检查的创伤性、取样部位的误差差、阅片者自身偏倚等不足[4-5]。

临床分期是结直肠癌的常见术前分期方法,比如临床早期患者的术后5年生存率可达90%,但临床晚期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在50%左右[6-7],但是关于TN分期还无相关报道。

临床研究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的优化

临床研究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的优化

临床研究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的优化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在肿瘤中的发病率排名前列。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结直肠癌的治疗手段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术后化疗方案是结直肠癌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其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临床研究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的优化进行探讨。

一、化疗药物的选择术后化疗方案的核心在于药物的选择。

目前常用的结直肠癌化疗药物有氟尿嘧啶、奥沙利铂、亚叶酸钙等。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如年龄、肿瘤分期、身体状态等,合理选择适当的化疗药物是优化方案的关键。

1. 氟尿嘧啶:氟尿嘧啶是结直肠癌化疗的一线药物,具有广谱杀灭肿瘤细胞的作用。

但是,长期使用氟尿嘧啶易导致耐药性的产生,因此在合理用药的前提下,可以结合其他化疗药物进行联合应用,以提高疗效。

2. 奥沙利铂:奥沙利铂是一种克服氟尿嘧啶耐药性的药物,在结直肠癌的化疗中具有重要地位。

研究表明,与氟尿嘧啶联合应用奥沙利铂可以明显提高肿瘤的缓解率和生存率。

3. 亚叶酸钙:亚叶酸钙能够有效抑制该药物对骨髓造血功能的抑制作用,从而减轻患者术后不良反应。

二、剂量和周期的调整在优化术后化疗方案中,剂量和周期的调整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

化疗药物的剂量决定了其抗肿瘤作用的强弱,而周期的长短则影响了药物对肿瘤细胞的持续攻击时间。

1.剂量:剂量的大小应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和药物的毒副作用来进行调整。

剂量过大容易导致药物毒副作用加重,而剂量过小则可能降低药物的疗效。

因此,医生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来合理调整药物的剂量。

2.周期:周期的选择应考虑到肿瘤的生长特点和药物的半衰期等因素。

较短的周期能够更好地保持药物在体内的有效浓度,但可能导致药物的积累,增加毒副作用。

因此,医生需要在充分评估患者状况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化疗周期。

三、个体化治疗策略的应用个体化治疗是近年来重要的研究热点,也是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方案优化的一部分。

通过分析患者的基因型、表型等遗传信息,可以为其制定更为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的精准度和疗效。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C h i n a ; 2 . C e n t r a l L a b o r a t o y, r t h e F o u r t h P e o p l e s H o s p i t l a o f Wu x i C i t y , J i a n g s u P r o v i n c e , Wu x i 2 1 4 0 6 2 , C h i n a
2 0 1 3 年 8 月 第 1 O 卷 第 2 3 期
・ 调查研 究 ・
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并发症情况和影响因素分析
赵 一 新 黄朝 晖 z
1 . 江苏 省 昆 山市第 四人 民 医院普 外科 , 江苏 昆 山 2 1 5 3 3 1 ; 2 . 江 苏省 无 锡市 第 四人 民医 院 中心实 验室 , 江苏 无锡 2 1 4 0 6 2 [ 摘 要】目的 探 究 结直 肠癌 患 者手 术 并 发症 情 况 和影 响 因 素 , 为 采 取针 对 性 的预 防 干预 措施 提 供 参考 依 据 。 方 法 选 择 江苏 农 垦肿 瘤 医 院 和昆 山 市第 四人 民 医院 2 0 1 1年 1月 一 2 0 0 3年 1月住 院 治疗 的 3 2 8例结 直 肠 癌 患者 为 研究 对 象 . 采用 自编 问卷 收集 结 直 肠癌 患者 的临 床 资料 , 并 运用 S P S S 1 9 . 0统计 软 件 进 行 描述 性 统 计 和 二分 类L o g i s t i c回归 分 析 。以找 出结 直 肠癌 患 者手 术并 发 症 情况 和影 响因 素 。 结 果 结 直 肠 癌患 者 手术 并 发 症 发生 率为 1 7 . 0 7 %( 5 6 , 3 2 8 ) , 以手 术 部 位感 染 最 多 见 ( 7 1 . 4 3 %) 。单 因素 L o g i s t i c回归 分析 显 示 , 高龄( O R =6 . 8 4 8 , P= 0 . 0 0 0 ) 、 营养 不 良 ( O R =1 2 . 6 9 6 , P=0 . 0 0 0 ) 、 急 诊 手术 ( O R =1 8 . 7 9 3, P=0 . 0 0 0 ) 、 手术 持 续 时 间> 4 h ( O R =1 6 . 8 3 2 , P=0 . 0 0 0 ) 、 白细 胞 减少 ( O R =1 8 . 9 9 9, P=0 . 0 0 0 ) 、 糖 化 血红 蛋 白异 常 ( O R =6 . 1 5 9 , P=0 . 0 0 0 ) 、 侵 入性 操 作> 3种 ( O R =1 . 8 2 1 , P=0 . o o o ) 、 糖尿病( O R =2 . 9 6 9 , P=0 . 0 0 0 ) 和 癌症 家族 史 ( O R =4 . 7 8 2 , P=0 . o o o ) 是结 直 肠癌 患者

125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125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因素分析
中图分 类号 : 75 3 R 3 . 文献标志码 : B 文章 编号 :022 6 2 1 ) 10 8 -2 10 -6 X( 0 1 3 -040
目前结直肠癌在我国多数地区已成为发病率上 升最快的恶性肿瘤 , 其发病原因复杂 , 患者预后受多
种 因素 的影 响 。现 对 我 院近年 来收 治 的 15例 结 直 2
5。%、 .%, 04 2 2 中位生存期为3 个月。组织类型、 5 6 区域淋巴结转移、 远处转移、ue 分期、E Dk s C A及总蛋白与预后
密切相关 , 肿瘤部位与预后无显著相关性 。结论
移、 肿瘤组织类型 、 血清 C A与总蛋 白水平。 E 关键词 : 结直肠肿瘤 ; 预后 ; 1 es Dl 分期 l 【
表1 2 1 5例 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影响因素的单 因素分析
瘤伴恶液质 患者亦可 出现 白蛋 白下降。球 蛋 白中 7 %为丙种球蛋 白, 0 与机体的免疫状态密切相关。 张忠国等 研究发现 , ues D k 分期是决定结直 肠癌患者预后 的最重要 因素。本组 D k 各分期 u eS
次为乳头状腺癌 、 黏液腺癌 , 绒毛状管状腺癌与其他 类型较为少见。单因素分析显示组织类型与预后有 明显相关性 , 在常见病理类型中以乳头状腺癌预后
最好 , 平均生存期 明显长于管状腺癌与黏液腺癌。 C A较早用于大肠 癌及其他 消化道肿 瘤的诊 E 断, 是大肠癌疗效判断、 病情发展、 监测和评估预后 的较好肿瘤标志物 5 . 。本研究显示术后 C A升高 】 E 者平均生存期 明显短于 C A正常者 ;E E C A升高与肿
K pa— i 法计算生存期并绘制生存 曲线 , alnMe r e 分析性别 、 龄、 年 原发部 位 、 织类型 、 组 原发肿瘤 的浸润深 度 ( 、 T) 区域

结直肠癌用药指南呋喹替尼

结直肠癌用药指南呋喹替尼

结直肠癌用药指南:呋喹替尼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恶性肿瘤,针对这种疾病的治疗有许多不同的选项。

其中一种常用的药物是呋喹替尼,本文将对呋喹替尼的用途、副作用以及治疗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一、药物概述呋喹替尼(Sunitinib)是一种靶向治疗药物,属于酪氨酸激酶抑制剂。

它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和肿瘤生长,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和缓解症状。

二、适应症呋喹替尼被广泛用于治疗晚期结直肠癌,通常在其他治疗方法无效或无法耐受时使用。

该药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化疗药物联合应用,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决定。

三、用法和用量呋喹替尼以口服剂型(胶囊)供应,一般建议患者每日用药一次,空腹或饭后2小时服用。

具体的剂量和用法需要根据患者的年龄、体重以及肝肾功能等因素进行调整,因此患者必须遵循医生的指导。

在治疗期间,患者需定期进行血常规、肝功能和肾功能等检查,以评估药物的疗效和可能的副作用。

四、不良反应使用呋喹替尼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1.骨骼肌肉系统:骨质疏松、关节疼痛、肌肉和骨骼疼痛等。

2.消化系统:恶心、呕吐、腹泻、食欲减退等。

3.皮肤和黏膜:皮疹、脱发、口腔溃疡等。

4.心脑血管系统:高血压、心动过速、心脏衰竭等。

5.其他常见不良反应还包括疲劳、低血糖、手足综合征等。

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出现不适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

五、禁忌症与注意事项虽然呋喹替尼在结直肠癌的治疗中显示出良好的疗效,但在以下情况下患者禁忌使用:1.对呋喹替尼过敏的患者;2.孕妇和哺乳期妇女;3.严重肝功能损害的患者。

除了禁忌症外,患者在用药期间还需要注意以下事项:•使用期间避免同时使用其他药物,特别是可能造成肝损害的药物;•注意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不得擅自改变;•严格按照医生的要求进行药物监测和检查;•如有严重不良反应或过敏等情况,立即就医。

六、结语呋喹替尼是一种有效的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在临床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辅助化疗依从性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

bc g u d am n moe , c ua o ,p t l6 a s gn fh i ae d ge f e gifr da dc e o eayshd l akr n ,py e t ds o cpt n a oo c t igo eds s , er o b i o o i h l a t e e n n me n h m t rp ce u h e ( P<00 ) C n ls n T rv eajvn h m teaycm l n e a et sol epoie i el d ct n . . o c i oi oet dua t e o r o pi c ,pt n h u b rv dwt hat eu ao , 5 uo mp h c h p a is d d h h i
的个性特点对其进行有 针对性 的健康 教育 、 用多渠道方式缓解 患者经费 困难、 采 进行合理 的资金 分配 、 重视患者 的知情权 ,
[ btat 0 jc v T vsgt tecr lt c m o eajvn e ohrp o pi c a et wt l/ l A s c] bet e oi et a or ae t fh duat h m teaycm l n ei pt n i i n r i n i eh e d ̄ o t c a n i s h
c lrca a e ra dt rp s h ors o dn t tge. M eh d A oa f1 8p t nsw t Ⅱ/m ooetl a c r h ooe tl n e n p o o etec rep n igsr e is e o a to s ttl 3 ai t i o e h clrca n e ,w o c
h i f n i i u i h ud b l itd t o g i e e tmo ai e ,t e f n ss o l e r a o a l l ae n ai t h u te r u d df c t ss o l e al vae ru h d f r n d l i s h u d h ud b e s n b y al c td,a d p t n ss o d l e e h f t o e l

结直肠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

[摘要]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逐年升高。

对于中晚期结直肠癌目前仍采用以手术为主、化疗为辅的治疗方案。

化疗药物耐药是结直肠癌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寻找化疗药物的耐药靶点是提高恶性肿瘤化疗药物疗效的重要途径。

结直肠癌多药耐药的机制复杂,影响因素多,该文从膜转运蛋白介导、耐药相关转移酶活性的异常改变、细胞凋亡相关调控、DNA 修复异常、微环境改变,以及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等方面对结直肠癌的耐药机制做一综述。

[关键词] 结直肠癌;多药耐药;细胞凋亡;微环境[中图分类号] R735.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0577-7402(2019)07-0624-07[DOI] 10.11855/j.issn.0577-7402.2019.07.16Multi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in colorectal cancer therapy: Study progress YAO Yi 1, YANG Liu 2*, WU Kai 1*1Department of Gastroenterology, Eighth Medical Center,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Beijing 100090, China 2Beijing Tsinghua University Medical College, Beijing 100084,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WU Kai, E-mail: wukai309@; YANG Liu, E-mail: yl-13@This work was supported by the In-house Project of Eighth Medical Center of Chinese PLA General Hospital (2018MS-012)[Abstract] Colorectal cancer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malignant tumors in the digestive tract and the morbidity increase annually. Surgery is still the main method for treating colorectal cancer, supplemented by chemotherapy. However, chemotherapy resistance is the predominant cause for failed chemotherapy treatment against colorectal cancer. Exploring the resistance mechanisms against existing chemotherapy may be a key step for getting more effective chemotherapies against malignancies.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of resistance are complicated and interfered by numerous factors.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previous studies focusing on 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with the emphasize factors including mediation of membrane transporter proteins, abnormal changes in the activity of drug resistance-related transferase, apoptosis-related regulation, DNA repair, changes in microenvironment, and signal transduction pathways and activating transcription factors.[Key words] colorectal cancer; multidrug resistance mechanism; apoptosis; microenoiroment结直肠癌多药耐药机制的研究进展姚怡,杨柳,吴凯[基金项目] 解放军总医院第八医学中心院内课题(2018MS-012)[作者简介] 姚怡,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结直肠癌的耐药研究。

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多因素分析

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多因素分析
·776·
姚 强,等 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多因素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pN2Ⅲ期结直肠癌患者生存影响多因素分析
姚 强,金 俊,邓建良,徐 萍,周 炎,闵 科
MultivariateanalysisofsurvivaleffectsinpatientswithpN2IIIcolorectalcancer
YaoQiang,JinJun,DengJianliang,XuPing,ZhouYan,MinKe
DepartmentofOncology,YixingHospitalAffiliatedtoJiangsuUniversity,JiangsuYixing2142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Toanalyzethedifferentfactorsaffecting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pN2 IIIcolorectal cancer,andtoprovidereferenceforclinicaltreatment.Methods:A retrospectiveanalysisof185casesofcolorectal cancerpatientswithpN2IIIstageconfirmedbypostoperativepathologyatYixingHospitalAffiliatedtoJiangsuUniver sityfrom January2008toJune2013wasperformed.Allthepatientswerefollowedupbyus.Log-ranktestandCOX proportionalhazardsmodelwereusedtoanalysetheimpactofclinicalfactorsonpatientprognosis.Results:The2-, 3-,and5-yearsurvivalratesofallthepatientswere68.6%,30.8%,and18.9%,respectively.Themediandis ease-freesurvivaltime(DFS)was12.4months,andthemediansurvivaltime(MST)was26.7months.Univariate analysisshowedthatage,degreeofdifferentiation,intravasculartumorthrombus,depthofinvasion,chemotherapy, postoperativeCEA werecorrelatedwithprognosisofpN2 IIIcolorectalcancer(P<0.05).Multivariateanalysis showedthatdegreeofdifferentiation(HR=0.567,95% CI:0.410~0.783,P=0.001),intravasculartumor thrombus(HR =0.617,95%CI:0.434~0.878,P=0.007),depthofinvasion(HR =1.640,95% CI:1.331~ 2.022,P<0.001),chemotherapy(HR=2.488,95%CI:1.678~3.689,P<0.001),postoperativeCEA (HR =0.375,95%CI:0.266~0.530,P<0.001)wereindependentprognosticfactorsinpatientswithpN2 IIIcolorectal cancer(P<0.05).Conclusion:TheprognosisofpatientswithpN2IIIcolorectalcancerispoor,especiallyinpatients withlowtumordifferentiation,tumorthrombusinthevasculature,tumorinfiltrationtothefulllayerormoreandhigh postoperativeCEA.Chemotherapycanimproveprognosis. 【Keywords】colorectalcancer,prognosis,multivariateanalysis ModernOncology2020,28(05):0776-0779

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结直肠癌的病因病机与药物治疗的研究进展

四、展望
四、展望
CRC的病因病机及药物治疗方面的研究不断深入,为CRC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 新的思路和方法。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CRC发生发展的分子机制,发掘更多的药 物作用靶点,研发更为有效的药物和治疗方案。结合、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可实 现CRC的精准诊断和治疗,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色斑块,上面覆盖 着银白色鳞屑。银屑病的症状包括瘙痒、疼痛以及皮肤干燥等,给患者的生活和 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扰。本次演示将探讨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及治疗进展,帮助大 家更好地了解这一疾病。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
银屑病的病因病机十分复杂,涉及到遗传、环境、免疫等多个方面。首先, 遗传是银屑病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大量研究表明,银屑病有家族聚集现象,且 多种基因与银屑病发病有关。其次,环境因素如感染、精神压力、药物等也可能 诱发或加重银屑病。此外,免疫因素在银屑病的发病过程中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一、类风湿关节炎的基本概念类 风湿关节炎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 性疾病
二、类风湿关节炎的病因类风湿 关节炎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
三、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类 风湿关节炎的发病机制复杂
四、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 展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 的深入了解
四、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研究进展随着对类风湿关节炎病因病机的 深入了解,治疗方法也不断进步
三、结直肠癌的药物治疗
2、靶向药物:随着对CRC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了解,针对特定基因变异或细 胞信号通路的靶向药物研发取得了重要进展。例如,针对EGFR、VEGF等靶点的药 物已在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较好的疗效。此外,免疫治疗也成为CRC治疗的新兴领 域,免疫治疗药物如PD-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已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

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化疗药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的纵向调查杨思雨;陆箴琦【摘要】目的探索结直肠癌患者口服卡培他滨化疗不同时期的服药依从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问卷、服药信念特异性问卷、癌症生活质量问卷对119例口服卡培他滨化疗的结直肠癌患者于服药初期(第1周期结束时)、服药中期(第4周期结束时)、服药末期(第8周期结束时)进行调查.结果共15例患者放弃服药,其中12例在服药前3周期放弃服药.服药初期患者服药依从性得分为7.43±1.00,服药中期为6.98±1.13,服药末期为6.83±1.30,不同时期得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回归分析显示,服药初期服药依从性的预测因子为食欲丧失、文化程度、服药信念,服药中期为疲乏、是否造口,服药末期为居住地为上海或其他省市.结论结直肠癌口服化疗药患者在服药前3个周期最易放弃服药,未放弃服药的患者总体上服药依从性较好,且在不同化疗时期服药依从性受不同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针对性地制定护理措施.%Objective To explore medication compliance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at different stages of chemotherapy for orally taking capecitabine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Methods Totally 119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orally taking capecitabin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Morisky Medication Adherence Scale 8(MMAS-8),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cancer30(EORTC QLQC30) and Beliefs about Medicines Questionnaire Specific(BMQ Specific) at the early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cycle),the middle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4 cycle) and the terminal stage (at the end of the 8 cycle) of medication.Results A total of 15 patients gave up taking medication,and 12 of them gave up at the first 3 cycles of chemotherapy.The scores of patients' medication compliance at the earlysta ge,the middle stage and the terminal stage was 7.43±1.00,6.98±1.13 and 6.83±1.30 respectively,and there we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among the scores at different stage (P<0.05).Regression analysis showed that,the predictors of medication compliance were loss of appetite,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beliefs in medication at the early stage,fatigue and stoma at the middle stage,and living in Shanghai or other provinces and cities at the terminal stage.Conclusion Colorectal cancer patients undergoing oral chemotherapy are prone to give up medication in the first 3 cycles,and the patients who didn't give up totally have good medication compliance,which are influenced by different factors at different stage,thus nursing staff should formulate targeted nursing interventions.【期刊名称】《护理学杂志》【年(卷),期】2018(033)007【总页数】4页(P22-25)【关键词】结直肠癌;卡培他滨;服药依从性;服药信念;生活质量;影响因素;纵向研究【作者】杨思雨;陆箴琦【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护理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肿瘤学系上海,20003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73.73传统的化疗药物主要通过静脉给药,目前口服化疗药已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更加便捷,避免了对静脉的损伤,并满足患者居家治疗需求[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常用药物
• 胃肠外科常用药物: • 中人氟安 • 注射用洛铂 • 注射用雷替曲塞
• 化疗科常用药物: • 氟尿嘧啶注射液 • 卡培他滨片 • 盐酸伊利替康注射液 • 注射用奥沙利铂 • 注射用雷替曲塞
胃肠外科药物分析--说明书Ⅰ
产品 注射用 雷替曲 塞
注射用 洛铂
中人氟 安
规格 2mg
10mg 50mg
3支/次
血浆蛋白结合率25%, 不经肝脏代谢,主要经 肾脏排泄,尿液排泄量 70%。
1.有骨髓抑制患者,或有凝 10支/次 血机制障碍的患者禁用。 2.配伍禁忌:洛铂不能用氯 化钠溶液溶解,这样可增加 洛铂的降解。3.孕妇、治疗 期间妊娠或哺乳期妇女禁用。
洛铂没有特异性的解毒剂
氟尿嘧啶主要经由肝脏 分解代谢,大部分分解 为二氧化碳经呼吸道排 出体外,约20%以原型 从尿排泄
主要用于食 而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
按体表面积一次皮下植入200mg/m2,
管癌、结直 (dUMP)甲基化为脱氧胸苷酸(dTMP),从而影 每10天一次,连用两次后休息10天为
肠癌、胃癌 响DNA的合成。另外,5-FU在体内转化为5-氟尿嘧 一疗程或遵医嘱。②联合化疗:每次

啶核苷(5-FUR)后,也能掺入RNa 中干扰蛋白质 按体表面积500mg/m2植药,每三周重
成人:推荐剂量为3mg/m2,用50250ml 0.9%氯化钠注射液或5%葡萄 糖注射液溶解稀释后静脉输注,给药 时间15分钟,如果未出现毒性,可考 虑按上述治疗每3周重复给药1次。本 药应避免与其它药物混合输注。
本品主要用 于治疗乳腺 癌、小细胞 肺癌及慢性 粒细胞性白 血病。
通过简单地跨膜转运的方式进入细胞膜内,迅速 分解去离去基团,与水相结合,形成水合阳离子, 再自然扩散至细胞核膜内,脱水后与DNA上的鸟 嘌呤、腺嘌呤相结合,形成PtDNA加和物,与 DNA链内、链间相交接,阻断DNA复制,诱导肿 瘤细胞凋亡。
0.1g/支
适应症
作用机制
用法用量
在患者无法 接受联合化 疗时,本品 可单药用于 治疗不适合 5-Fu/亚叶 酸钙的晚期 结直肠癌患 者。
雷替曲塞是胸苷酸合成酶(TS)特异性和选择性抑 制剂。 TS是胸腺嘧啶脱氧核苷三磷酸盐(TTP)合 成过程的关键酶,而 TTP又是 DNA合成的必需核苷 酸。抑制 TS可导致 DNA断裂和细胞凋亡。肿瘤细 胞 DNA从头合成·途径的关键酶是 TS, 因此抑制 TS的活性常常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一个靶点。雷替 曲塞经还原叶酸载体摄入细胞被叶酰聚谷氨酸合 成酶转化成聚谷氨酸盐形式贮存细胞中,聚谷氨酸 盐通过较强地抑制 TS活性、延长抑制时间而提高 其抗肿瘤活性 。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术中化疗必要性
• ①浸润浆膜的癌细胞尤其是未分化癌细胞,相互黏附能力减弱,浸润出浆膜层直接
脱落人腹腔;
• ②手术过程中切缘黏膜处肿瘤细胞脱落、淋巴管损伤和癌周静脉外渗等使癌细胞进
人腹腔。这些脱落于腹腔的癌细胞形成复发的“种子”。
• ③手术解剖等机械性损伤使腹膜间皮下结缔组织暴露,形成癌细胞种植的“土壤”。
合成,故对其他各期细胞也有作用。
复,二至四次为一疗程或遵医嘱。③
体表肿瘤或手术中植药:一次200~
500mg/m2或遵医嘱。
化疗药物分类
抗代谢类抗肿 细胞周期 瘤药物, 为叶 特异性药 酸类似物。 物
时间/浓度依 赖型
铂类药物,属 细胞周期
烷化剂(广 非特异性
义)。
药物
浓度依赖型
抗代谢类抗肿 瘤药物。
2012GLOBACAN:结直肠癌发病率第四位, 死亡率第3位
2015年中国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数据
中国结直肠癌的现状
• 恶性肿瘤发病率持续上升 • 大肠癌的发病率持续上升 • 大肠癌的死亡率持续高位 • 大肠癌的生存率差距极大
大肠癌诊治的发展
现代外科手术治疗18世纪下半叶
1990年以前外科治疗快速发展,独领风骚 ----探索性诊疗 ----经验性诊疗
结直肠癌治疗性药物多因素汇总分析
目录
•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概述及治疗现状 • 结直肠癌外科及内科治疗 • 结直肠癌治疗性药物汇总及应用方案 • 从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方案上分析卫生经济学
目录
•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概述及治疗现状 • 结直肠癌外科及内科治疗 • 结直肠癌治疗性药物汇总及应用方案 • 从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方案上分 Nhomakorabea卫生经济
2000以后 临床研究、循证医学发展---产生指南规范性诊疗 多学科介入大肠癌诊治 ---多学科诊治应运而生 多因素影响治疗决策 ---个体化治疗 多组学、生物统计发展 ---产生了精准医疗
结直肠癌治疗药物发展史
目录
•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概述及治疗现状 • 结直肠癌外科及内科治疗 • 结直肠癌治疗性药物汇总及应用方案 • 从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方案上分析卫生经济
• ④创面炎性渗出的纤维素在切除部位及受损腹膜表面形成一种基质,捕获游离的肿
瘤细胞,使之逃避宿主防御机制。
结直肠癌外科治疗
结直肠癌内科治疗--方案演进
结直肠癌化疗“四药时代”—更多合理有效的临床选择
目录
•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概述及治疗现状 • 结直肠癌外科及内科治疗 • 结直肠癌治疗性药物汇总及应用方案 • 从转移性结直肠癌化疗方案上分析卫生经济
时间依赖型
不典型的 细胞周期 特异性药 物
胃肠外科药物分析--说明书Ⅱ
产品
药代动力学
禁忌症
临床用量 总花费
不良反应
注射用 雷替曲 塞
注射用 洛铂
中人氟 安
除在细胞内被聚谷氨酸 孕妇、治疗期间妊娠或哺乳 化长时间贮留于组织中 期妇女禁用。 外,雷替曲塞不被代谢, 主要以原型经尿排出 雷替曲塞一旦超量,及早使 (40-50%),10天约 用亚叶酸治疗,每6小时静 15%雷替曲塞经粪便排 脉注射25mg/m2亚叶酸 泄,半衰期198小时。
使用前用5ml注射用水溶解,此溶液 应4小时内应用(存放温度2-8℃)。 静脉注射按体表面积一次50mg/m2, 再次使用时应待血液毒性或其他临床 副作用完全恢复,推荐的应用间歇期 为3周。如副作用恢复较慢,可延长 使用间歇。洛铂不能用氯化钠溶液溶 解,这样可增加洛铂的降解。
同氟尿嘧啶, 在细胞内转变为5-氟尿嘧啶脱氧核苷酸(5F-dUMP) ①老年晚期癌症病人的姑息性化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