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基础教育教研室编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合集下载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优秀9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优秀9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教案(优秀9篇)初中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篇一一、学生情况分析经过上一学期的教学,我发现在小学里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的学生占90%以上,因此,学生对基本的计算机操作有一定的基础。

但学生对于为什么这么操作、什么情况下应该用这种操作、还有没有别的操作方法这些需要思考的内容比较生疏。

因此,在上学期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学生在这些方面的培养,一个专业术语、一个基本操作,我都要求学生达到规范。

一个学期下来,学生的面貌有了很大的改观,原来认为信息技术就是打计算机的观念改变了,什么事情都能问个为什么了,操作之前都能好好思考一番了。

这一学期面临的任务就是5月份参加无锡市的信息技术会考,这次考试有一个比较有难度的方面,就是时间比较紧张,就40分钟,这就要求学生对于相当熟练,而本学期开学晚,时间上肯能不够,因此,在平时的教学中就要新课和复习一起,以便能顺利通过此次考试。

当然考试不是最终的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搞应试教学,还得踏踏实实,和上学期一样,一个一个知识点的教学,让学生掌握真正的信息技术知识二、教材分析本学期我们是教学信息技术教材中的学期的是进行1、6、7模块以及电子邮件的使用,内容包括:用好多媒体计算机,多媒体信息的获取与加工,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

其中制作多媒体演示作品的内容占本教材的50%,可见制作多媒体是这学期学习的重点,又是难点。

知识点: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与特性,管理计算机的系统资源,安装与卸载软件,获取图像、声音、视频等多媒体信息、用powerpoint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重难点:用powerpoint 软件制作多媒体作品。

三、本学期教学的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认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优良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河南科技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计划-图文

河南科技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计划-图文

河南科技出版社八年级下册信息技术教案及教学计划-图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2021-2021学年第二学期)任课教师班级八年级学校八年级信息技术教学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根据学校工作计划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养,为他们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现任教的八年级学生中大多数在家学习过或使用过电脑的学生,他们和其他大部分没有接触过计算机的学生的基础相差较大。

喜欢表现自己,以至于在机房上机时更改机房里学生机的某些配置,造成管理上的困难。

还有小部分同学热衷于玩游戏,不大乐于学科知识的学习,因此要对学生进行良好的上机素养教育,培养学生学习专业知识的兴趣。

绝大多数同学还是初次接触FrontPage 2003制作网页和图像处理高手Photoshop CS2等软件,学生对此既陌生又充满新奇感,教师要利用这一特点充分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提高信息技术能力。

三、教材分析学生现在所使用的教材是由河南省基础教育研究室编写的《信息技术》八年级上册。

1、教材特点:教材实用性强,浅显易懂,图文并茂,是比较适合初中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

2、教材内容:《信息技术》八年级下册总共有二个单元,第一单元为FrontPage 2003制作网页,第二单元是图像处理高手Photoshop CS2。

3、重、难点:本册书由点到面系统地讲授了FrontPage 2003和Photoshop CS2的功能和用途。

通过本册的学习希望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带来更多的帮助。

其中对网页的编辑制作美化、Photoshop中各种类型工具的使用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目标1、养成良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

2、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的理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河南基础教育教研室编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

河南基础教育教研室编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

信息技术教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习与生活融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活动安排1、情感体验:通过展示问题照片与优质彩色照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感受知识改变生活的乐趣。

2、知识交流:学生自主讨论得出问题照片的修复方法,后由教师展示工具的使用重难点。

3、活动一:曝光问题照片,相关照片放到指定素材库,引导学生分析曝光问题处理方法,并实践操作。

4、活动二:给衣服换颜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颜色的调制方法, 并实际操作。

5、问题整合:总结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集中问题,及解决方法。

6、应用:教师准备素材,提升难度,延伸训练。

第 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信息的传播媒体。

(2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犯罪的方式以及安全机制。

(5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的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信息安全,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3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三、教学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有效预防计算机犯罪。

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目的是使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应用与发展以及对信息和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和信息安全又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活动一——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活动时,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来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相互关系。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优秀5篇)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优秀5篇)

初中信息技术的教案(优秀5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掌握插入剪贴画的操作方法。

2.使学生掌握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

3.使学生掌握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处理图片的能力。

2.培养学生编辑文档的能力。

3.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插入剪贴画。

2.插入图片文件。

3.设置图片格式。

【教学难点】设置图片格式。

【教学方法】自学法、实践法。

【教学准备】1.多媒体网络教室。

2.教师准备的图片素材。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教师展示一些图文混排的样例,由此引出课题。

二、新课1.插入剪贴画(1)插入剪贴画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插入图片的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在“病毒”文件中插入名为“计算机”的剪贴画。

针对将插入的剪贴画调整到合适的位置,教师提出设置图片格式问题。

(2)设置图片格式教师边讲解边演示设置图片格式(图片与文字环绕方式)的操作方法。

教师布置任务:①按照所示的样式设置“计算机”图片的格式;②试一试,选择其他格式会产生什么效果。

2.插入图片文件(1)插入图片文件教师布置任务:自学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选择自己喜欢的图片文件,插入到“病毒”文档中。

教师要求学生小结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

(2)设置图片格式教师提问:利用插入图片文件的方法插入图片后,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与设置剪贴画格式的方法是否相同?三、课棠练习1.完成书第119页练习1。

2.在“奥运——20xx”板报中插入剪贴画和自己绘制的图片。

教师和学生一起欣赏、评价学生的作品。

四、课堂小结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小结,强调:插入剪贴画和图片文件的方法基本相同,设置图片格式的方法也相同。

五、布置作业输入一篇文章,按照自己喜欢的风格进行修饰并插入图片。

感悟升华。

篇二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导思想篇三根据学校和中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意见》以及学生的具体情况,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或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技术手段的能力,形成良好的信息技术素�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四一、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封面幻灯片的组成,并能够独立制作封面幻灯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要写一份优秀的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

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又该怎么写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下面是勤劳的编辑帮家人们整理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精选6篇),欢迎借鉴。

信息技术课教案初中篇一1、学会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2、初步了解窗口的基本组成。

3、学会鼠标的拖放。

4、了解玩纸牌游戏的规则。

了解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的方法。

从开始菜单进入程序的方法。

1课时。

先复习开机的过程,再出示纸牌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设问:怎么样才能找到纸牌游戏?引入从“开始”菜单进入纸牌游戏。

从开始按钮进入程序是windows较为常用的方法,因此学生须掌握。

由于学生接触计算机才一课时,鼠标的操作不熟练,学生难以将鼠标移到特定的选项上,所以教师因留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时间。

教师演示进入纸牌的过程,让学生尝试进入纸牌游戏及其它一些程序。

此课时可让学生初步了解一下纸牌窗口的组成。

介绍纸牌游戏的基本规则时,教师应一边演示一边讲解。

注意讲清楚鼠标的拖放动作。

教师可以演示鼠标的拖放过程,注意应让学生明白在拖动时不能松开鼠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二出示“金山打字”程序,并让学生操作。

请同学们小组讨论:“金山打字”程序中,都有生么样的事件发生,请学生阐述讨论结果。

教师做补充分析任务一:程序运行分析首先让学生操作完整的易语言“打字练习”程序,并分析其所发生的事件及过程,教师帮助分析讲解。

任务二:窗口界面分析通过上面的事件和过程分析,让学生再次分析本程序的启动窗口界面中应包含哪些组件及元素,教师帮助分析讲解。

教师演示在“窗口界面中”加入本程序所需要的组件及元素。

任务三:程序数据类型及代码分析通过上面的分析,对各个子程序进行分布步讲解。

1、“开始”按钮被单击子程序通过分析代码,教师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真”、“按钮1.禁止=真”。

重点讲解事件“处理事件()”和“延时(100)”2、“停止”按钮被单击子程序通过分析代码,讲解逻辑变量“进入循环=假”、“按钮1.禁止=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总归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以下是美丽的小编帮助大家整编的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5篇】,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一本学期,我担任七八年级两个班信息技术教学。

我将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勤恳、坚持不懈的精神从事教学工作。

由于教学经验尚浅。

因此,我对教学工作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

以下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情况规划。

信息技术课教案初中篇二1、能够熟练地接收并阅读电子邮件。

2、了解电子邮件中附件的使用方法。

3、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了解添加附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4、培养学生学习、使用电子邮箱的兴趣和意识。

5、通过接收、阅读、回复电子邮件,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

建议安排1课时。

1、重点:学会如何添加附件。

2、难点:电子邮件中附件的使用方法。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本课以教会学生在邮件中添加附件为主要内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操作和实践应用,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络为自己的学习和生活服务的能力,培养学生利用旧知转化新认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研究能力和小组合作能力,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为后续教学服务。

同时,教学中要强调络道德的教育。

2教学方法指导新课程以学生“能用计算机为我们服务”为目标,倡导学生通过学习、操作、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完成任务。

为此,本课教学中可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方式,让每一个学生有大量的自主操作机会。

并采用互动交流法,让学生在与教师、同学的单向、双向及多向的情感互动与信息交流中,合作完成各项学习活动,并运用任务驱动,让学生在“学与做”的活动中以旧带新,学习并运用计算机知识。

让学生在活动中能更好地交流自己的探究成果,得到启发。

学生在添加附件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文件的大小以及文件的内容;我们可以将图片、文本、声音等文件作为“附件”发给收件人。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篇一学习目标:知识目标:学会设置幻灯片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插入超级链接;学会对演示文稿进行打包和网上发布。

技能目标:能合理使用动画效果、切换方式、超级链接和动作设计,使幻灯片美观大方,结构清晰,链接准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作品制作与评价,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学习重点:掌握在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及动画放映效果。

学习难点: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方法在演示文稿中插入超级链接。

学习过程:一、情景创设,激发兴趣:在浏览电子杂志时,你一定会被它丰富的图文信息以及多变的呈现方式所吸引。

我们通过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和切换效果,以及添加超级链接,可以收到同样的效果。

制作完成后还可以将它打包或者从网上发布,让更多的人可以欣赏到你的作品!让我们一起动手做一个,看谁做的最后!二、自主探究,交流分享:1、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教材P87~90。

在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应巡视指导,以便能及时发现学生制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引导学生小组内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并相互协助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合作学习,释疑解难:1、小组代表谈谈自己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

先让其他小组同学给予解决,然后教师适时补充总结。

2、教师指导:要注意调试播放、演示文稿的打包和网上发布中操作步骤。

四、实践创新,展示评价:1、选择比较优秀的作品通过广播教学让其他同学欣赏、点评,达到取长补短的目的;2、让小组代表演示操作过程,以此增强自信心、提高成就感、鼓励他人共同进步。

五、梳理总结,拓展延伸:知识结构归纳总结;六、巩固练习:大家做一下课本P90中实践与创新中大显身手!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做的最好!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二一、课程设计:记忆是人将感官输入的信息加以保持,并在一定的时候将这种信息重新撮出来的过程。

记忆过程包括识记、保持和再认或重现三个阶段。

记忆力是每个人都具有的基本认知能力,通过后天的训练,掌握良好的记忆方法和技巧,就能使记忆力有所提高。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二课 计算机系统组成》河科版

七年级信息技术教案《第二课 计算机系统组成》河科版

《第二课计算机系统组成》教学设计教材来源: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教科书;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版教学内容来源:初中七年级信息技术(上册)第二课教学主题:计算机系统组成课时:第一课时目标制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标准》中对于本课的相关要求为:了解常见硬件设备的作用及其常用的关键技术指标,比较不同指标计对计算机功能的实际影响。

学会根据学校、家庭或工作场所的具体需要,设计计算机的软硬件配置方案。

2.教材分析本节课选自河南省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课在原教材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进行了修改,通过学习认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通过观察能够说出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初步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性能指标;能初步根据计算机硬件的指标在网上商城组装电脑。

3.学情分析本节课面向七年级学生,在此之前学生对计算机已经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了解到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对使用计算机有了一定的兴趣和意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乐于探索、勇于实践。

学习目标1、认识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通过观察能够说出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

2、初步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性能指标。

3、能初步根据计算机硬件的指标在网上商城组装电脑。

教学重难点:1、了解计算机硬件各部分的性能指标。

2、根据计算机硬件的指标在网上商城组装电脑。

评价任务评价任务一:能说出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件的名称。

评价任务二:能够对计算机硬件的性能指标有理性认识。

评价任务三:能在网上商城完成电脑组装任务。

教学过程本课导言:刚上七年级的同学小军,想花6000-8000元买一台家用电脑,到科技市场后,各种品牌的计算机琳琅满目,每到一处,导购员都介绍一下电脑的配置,什么CPU、主板、内存等,小军似懂非懂,无奈,只好先回来,他请求同学们的帮助,帮忙出个主意,该怎样选择配件呢?一、认识微型计算机的硬件设备活动一:硬件系统的组成仔细观察你身边的计算,看看计算机包含哪些部件?(一)输入设备(二)输出设备(三)主机箱1.主板主板,又叫主机板、系统板或母板;它安装在机箱内,是微机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部件之一。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改2

初中信息技术说课稿改2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说课稿一、说教材:《信息技术》是河南省基础教育教学研究室结合河南省的教学实际,和不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编写的教材。

《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是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节的内容,,是初中新生学习《信息技术》的入门课程,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学习了信息和信息的特征之后知道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的作用和影响,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为学生指出学习《信息技术》的目的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二、说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对本单元第一课第一节“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学习,对信息的相关知识已有一定的了解。

为讲述“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的有关内容做了良好的知识准备。

三、说目标:(1)了解电子计算机的基本应用。

(2)能说出现实生活中计算机应用的实例。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感受信息在生活、学习、工作中的重要性。

四、说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了解计算机在信息处理和辅助教学中的应用。

五、说教法:采用目前新课标提倡的“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以指导学生完成一个个具体的学习任务而开展课堂教学,以尝试发现、综合对比、总结归纳、网络教室直观演示等形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六、说学法:为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通过上述教法,坚持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体,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发现问题、分组研讨问题、亲自尝试、合作解决、最后由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来完成本课的任务。

让学生以练为主,以亲自尝试实践、积极动脑动手来学习新知。

七、说过程(一)创设问题,引出情境。

导入说明:以信息为主题,用幻灯片采用图片的形式进行展示,激发同学的兴趣,引入新课《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二)小组合作、探究问题1.讨论计算机有哪些应用(分组研讨)现在老师让同学们分组讨论计算机的应用,看看哪一学习小组的同学讨论归纳出的应用最多。

(分组讨论)2.归纳计算机的几种应用当教师提问同学们平时用计算机到底做什么,回答大都是娱乐的,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进一步展开讨论玩计算机还能做什么?然后根据讨论结果教师归纳出计算机的应用领域:(1)、科学计算(2)、自动控制(3)、数据处理(4)、计算机辅助技术(5)、文化娱乐(6)、人工智能3.结合实例领会计算机各种应用(学生分组展示)四人一小组,合作、探究,然后,找出一中心发言人展示小组成果: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了解电子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教研活动初中信息技术(3篇)

教研活动初中信息技术(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技术教育在初中教育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为了提升初中信息技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合,我校于近期组织了一次以“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为主题的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经验交流等形式,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激发教师创新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认识,明确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重要性。

2. 通过集体备课,提升教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能力。

3. 观摩优秀课堂教学,学习借鉴先进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4.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三、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教研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

各备课组针对同一教学内容,共同研讨如何将信息技术融入课堂教学,设计出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案。

备课过程中,教师们积极分享各自的教学经验,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方式。

2. 课堂教学观摩为了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本次活动安排了优秀课堂教学观摩环节。

观摩课由我校信息技术学科优秀教师授课,内容涵盖了信息技术在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的融合应用。

观摩课后,教师们对课堂教学进行了点评,交流了各自的学习心得。

3. 经验交流在经验交流环节,各备课组分别介绍了本组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方面的实践成果。

教师们分享了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的经验。

此外,还邀请了信息技术领域的专家进行专题讲座,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广阔的视野。

4. 互动研讨在互动研讨环节,教师们围绕以下话题展开讨论:(1)如何利用信息技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2)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3)如何将信息技术与学科知识有机结合,提高教学质量?教师们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共同探讨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应用与创新。

四、活动成果1. 教师们对信息技术在初中教学中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提高了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的能力。

信息技术教案初中豫科版

信息技术教案初中豫科版

信息技术教案初中豫科版课程名称:初中信息技术教材版本:豫科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及其功能。

- 使学生掌握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教学内容:1.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及其功能。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教学重点:1. 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及其功能。

2. 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

教学难点:1.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功能和作用。

2. 操作系统的应用和操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及其功能。

2. 实践法:引导学生进行操作系统的实际操作。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解决实际问题,促进团队合作和沟通交流。

教学准备:1. 计算机教室,每台计算机安装有豫科版信息技术教材的操作系统。

2. 教师准备的相关教学素材和案例。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信息技术应用,引起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计算机的基本硬件组成及其功能,如中央处理器(CPU)、内存、硬盘、显示器等。

2. 引导学生了解操作系统的概念,并讲解操作系统的基本操作和应用,如文件管理、应用程序的使用等。

三、实践环节(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实际操作,体验操作系统的功能和应用。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点。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收获和感受。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组成和操作系统操作的掌握情况。

二、新课(20分钟)1. 讲解操作系统的进阶操作,如系统设置、网络配置等。

豫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豫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豫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教案标题:豫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 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

2.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表达能力; - 培养学生的信息技术综合运用能力;-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与沟通能力。

3. 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问题解决能力。

二、教学重点1. 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学习和掌握;2. 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培养;3. 学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安全意识的培养。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信息技术基础知识-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 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计算机基本知识2. 第二章:信息技术操作技能- 计算机硬件与软件的基本操作- 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 互联网与常用网络应用技术3. 第三章:信息技术的应用- 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表达- 常见的信息技术工具和应用- 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应用实例四、教学方法1. 教师讲授:通过授课介绍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操作技能和应用,帮助学生建立必要的知识框架。

2. 分组合作:设计小组活动、项目研究等合作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3. 实践操作:安排计算机实践操作环节,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并应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估1. 学生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小组合作、作业完成情况等。

2. 课堂互动讨论: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提高学习效果。

3. 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的作业,评价学生的信息加工和表达能力。

4. 实践项目评估:组织学生完成实践项目,并对其实践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六、教学参考资源1. 《豫教版初中信息技术教材》2. 计算机实验室和互联网资源3. 多媒体教学辅助工具七、教学过程安排1. 第一课时:信息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特征- 教学目标解读与导入- 信息的概念与特征介绍-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2. 第二课时:计算机基本知识- 回顾上节课内容- 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 计算机软件和操作系统的介绍- 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分类和使用- 实践操作演示与小结3. 第三课时:常用办公软件的使用技巧 - 教学目标解读与导入- 办公软件的分类和作用介绍- Word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Excel软件的基本操作技巧- 小结与作业布置4. 第四课时:互联网与常用网络应用技术 - 回顾上节课内容- 互联网的发展与应用- 常用网络应用技术的介绍- 实践操作演示与小结5. 第五课时:信息的收集、加工、分析和表达- 教学目标解读与导入- 信息的收集与加工方法介绍- 信息分析和表达的基本技巧- 实践操作演示与小结(教学过程安排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拓展)八、教学反思教案的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和信息技术的实际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1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1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1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通用11篇〕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1【学习目的】1、掌握动画的分类。

2、学习二维动画的制作过程和方法。

【学习重点】制作二维动画的过程和方法。

【学习难点】动画制作过程中各种参数的设置。

【预习导学】1、从空间角度来划分,动画可分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

假如动画的画面称为二维动画,二维动画画面构图,二维动画的文件格式有假如动画的画面是就是三维动画,三维动画增加了还具有三维动画的文件格式为。

2、制作二维动画的软件很多,其中代表性的是Macromedia公司的。

动画采用了技术,可以,它具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3、用Flash制作动画有两种根本方法:一种是,另一种是。

【合作探究】一、讨论二维动画和三维动画各有什么表现特点?二、两种动画制作方法的比拟1、逐帧制作:2、中间帧自动生成:三、制作遮罩(Mask)动画在Flash中设为遮罩的层可以将其下一层的内容隐藏起来,再下一层的内容将透过遮罩层填充颜色形状或文本对象显示出来。

演示动画并分析^p 制作方法四、文件格式1、fla格式:2、swf格式:【理论探究】探究任务:制作遮罩动画要求:1、仿照课堂实例制作遮罩动画,保存成swf格式。

2、改变“背景”图层的形状,观察遮罩动画的效果。

【交流评价】交流制作心得,有哪些值得改良的地方。

【提交作业】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篇2教学目的:〔1〕理解计算机系统分为软件与硬件,不同的软件有不同的作用〔2〕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学好信息技术的愿望,树立良好的版权意识教学重点:计算机的硬件与软件,不同的应用需要相应的软件教学难点: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的区别及简单分类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计算机这个词对于我们来说已经不再生疏,它已经浸透到我们生活中的每个环节中去了。

那么你们知道哪些有关于计算机的名词呢?〔根据学生的答复,作出相应的小结〕。

同学们,刚刚你们所说的这些名词中有的是计算机的硬件,有的是计算机的软件,还有一些那么是计算机的应用。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优秀6篇)篇一: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计划篇一【指导思想】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以计算机和网络为基础的信息技术已广泛应用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技术的掌握与应用程度已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象征之一。

学会信息的收集、存储、分析、处理、发布和应用是新世纪对第个公民的基本要求。

要求学生具备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的真伪、创造性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并把学生掌握和运用信息技术的能力作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新的终生有用的基础能力。

在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素养已成为科学素养的重要基础。

【教学目标】1、认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正确的开关机,了解计算机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简单使用计算机,了解键盘、鼠标的使用,能输入简单的文字。

3、掌握文字录入的基本方法,养成正确的姿势,科学的指法,培养盲打的习惯。

4、认识操作系统,了解应用软件,了解windows中文件、文件夹的基本操作,学习使用附件中的画图程序。

认识软盘、光盘等存储介质,掌握使用windows附件中的录音机、计算器等应用程序。

学习使用word文字处理软件,进行文字处理。

一、七年级学情:七年级学生刚接触信息技术,充满好奇和渴望。

我打算先让他们去感受一下什么是计算机,培养学习兴趣,再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学习。

二、八年级学情:八年级学生已经上过一个学年的信息技术课,具有计算机的基本操作技能。

这个年龄段的学生大都非常喜欢计算机,他们的强烈探索热情会使没有组织的课堂完全乱套。

加强八年级学生的教学管理,根据他们好动,不喜欢受约束的特点,多安排实践性的学习内容。

比如课堂学习以游戏、活动为主,尽量将理论学习的时间压缩在20分钟以内。

八年级学生要给他们规范的学习方式,用建构主义原理帮助他们建立关于计算机的系统知识,提倡他们运用信息技术于其他学科学习中,均衡地发展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

三、九年级学情: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技术水平,基本掌握了计算机的一般操作方法和使用常用软件,但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

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教学设计

课 时 1 课时
授课对象 七年级学生
纲要相关要 认识信息技术,产生信息意识以及相关的信息社会责任

感。
学科核心素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方法,理解计算机的特点,
养相关要求 了解计算机的应用。(信息意识)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介绍计算机发展历程和分类方法和计
算机的特点和应用,因此采用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和阅
学习 知识要点
目标
1.计算机发展的四个阶段 2.计算机按用途和按规模的分类
重 点 掌握计算机的发展历程和分类方法
难 点 掌握计算机发展每一个阶段的电子元件
四 教学用具
1.教学课件 2.多媒体 3 视频资料
评价任务
针对目标
1.通过视频播放和阅读教材,探究计 目标 2
算机特点
五 评价任务设计
2.通过视频播放,教师讲解。总结计 目标 1
3.大胆提出 组合
任务二:
自己的疑问, 作交
小组比赛计算一组数据,第 让大家帮助 流学
一组口算,第二组计算机算。 解答。
习收
计算机的特点

1.强大的存储能力
2.高速且精确的运算能力
3.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
4.高度的自动化与灵活性
任务三:
火眼金睛辩大小
学生看书和视频,讨论计算
机的分类
1.用途分类 通用计算机和
七、 板书 设计
第一节 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 1.计算机的发展 2.计算机的特点 3.计算机的分类 4.计算机的应用
4/5
5 分 钟
板书重点 强化理解
八、 课后 反思
七年级学生第一次信息技术课,充满好奇,对学 校,老师以及流程都不是很了解,学生水平差别也 反思得失 是很大,进度可能比较慢,有些程度好的学生可能 不断进步 出现“吃不饱”现象。

河南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

河南信息技术教案 初中

河南信息技术教案初中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理解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3. 引导学生认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时:1.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2. 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3. 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第二课时:1. 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 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3. 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网络应用,如网上购物、社交软件等,引导学生思考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网络应用的体验和看法。

二、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定义、发展历程和基本组成。

2. 学生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

三、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应用(15分钟)1. 教师通过实例讲解网络在生活中的各种应用,如信息查询、在线学习、娱乐等。

2. 学生了解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正确使用网络资源(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教育学生不浏览不良信息。

2. 学生掌握正确使用网络资源的方法。

第二课时:一、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10分钟)1. 教师讲解网络安全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2. 学生了解网络安全的基本知识。

二、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及预防措施(15分钟)1. 教师讲解常见的网络安全问题,如病毒、黑客攻击、个人信息泄露等。

2. 学生学会预防网络安全问题的方法。

三、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筛选、整理网络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2. 学生掌握信息筛选和整理的方法。

教学评价:1. 课后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总结网络在我们生活中的利与弊,并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2.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合作意识。

河南信息技术教案初中数学

河南信息技术教案初中数学

河南信息技术教案初中数学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计算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提高学生对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认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几何画板、Mathtype、Microsoft Office数学工具等。

2. 利用信息技术解决数学问题:如解析几何、代数方程、三角函数等。

3. 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线性规划、概率统计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机在数学领域的应用,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兴趣。

2. 讲解:介绍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如几何画板绘制函数图像、Mathtype编写数学公式、Microsoft Office数学工具求解方程等。

3. 实践:让学生动手操作,利用数学软件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例如,利用几何画板探究函数的性质、利用Mathtype编写并简化代数方程等。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如线性规划在优化生产、概率统计在预测结果等方面的应用。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信息技术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四、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掌握数学软件的使用方法,解决实际数学问题。

2. 学生能理解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数学探究。

3. 学生对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有更深入的认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数学素养。

五、教学资源1. 计算机、投影仪等硬件设备。

2. 几何画板、Mathtype、Microsoft Office数学工具等软件。

3. 相关数学教学素材和案例。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整合的过程中得到提高。

2. 结合具体案例,让学生感受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河南基础教育教研室编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河南基础教育教研室编 初中信息技术教案

信息技术教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习与生活融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活动安排1、情感体验:通过展示问题照片与优质彩色照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知识改变生活的乐趣。

2、知识交流:学生自主讨论得出问题照片的修复方法,后由教师展示工具的使用重难点。

3、活动一:曝光问题照片,相关照片放到指定素材库,引导学生分析曝光问题处理方法,并实践操作。

4、活动二:给衣服换颜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颜色的调制方法,并实际操作。

5、问题整合:总结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集中问题,及解决方法。

6、应用:教师准备素材,提升难度,延伸训练。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信息的传播媒体。

(2)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犯罪的方式以及安全机制。

(5)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的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信息安全,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3)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三、教学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有效预防计算机犯罪。

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目的是使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应用与发展以及对信息和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和信息安全又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活动一——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活动时,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来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相互关系。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程序设计基础》教案模板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程序设计基础》教案模板
问题是什么;已知条件是什么;要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2)算法设计——解决“怎么做”的问题
什么是算法;
什么是设计算法;
算法的基本要求;
如何描述算法:自然语言
图形符号—流程图、N-S图(去掉线条和箭头);
(3)编写程序——“翻译”
设计出的算法,人能看懂,计算机无法看懂,必须经过翻译;
确定一种程序设计语言,将描述出的算法“翻译”成一条条计算机命令行,这个翻译过程也称为编码或编程;
让Hale Waihona Puke 生列举知道的计算机语言;(4)上机调试——验证、检查、修改
(5)总结四个阶段各自的作用和重要性
二、以解一元二次方程为例,介绍算法、流程图、算法结构
1.让学生按照以上要求对问题进行需求分析和算法设计
(1)需求分析
问题:解一元二次方程;
已知条件:三个系数a,b,c;
目标结果:x的值;
(2)算法设计(描述)(P60)
河南教师招聘初中信息技术教案:《程序设计基础》教案模板
教学目标:
1. 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四个阶段。
2. 理解“算法”的概念和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
3. 能读懂流程图,并能初步进行简单的流程图设计。
4.知道什么是结构化程序设计
教学重点:
算法及其描述(流程图)
教学难点:
理解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简单的流程图设计
自然语言描述 流程图(特点是用“流线”给算法设计中的每一个步骤指定了逻辑上的顺序);
对P61表4-1进行简单讲解
2.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P62)
(1)顺序
(2)分支
(3)循环
三、举例说明结构化程序设计(P62 )
河南教师资格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信息技术教案3、情感态度价值观:将学习与生活融合,提高学生对生活的热爱。

二、教学活动安排1、情感体验:通过展示问题照片与优质彩色照片来加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知识改变生活的乐趣。

2、知识交流:学生自主讨论得出问题照片的修复方法,后由教师展示工具的使用重难点。

3、活动一:曝光问题照片,相关照片放到指定素材库,引导学生分析曝光问题处理方法,并实践操作。

4、活动二:给衣服换颜色,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分析各种颜色的调制方法,并实际操作。

5、问题整合:总结学生操作过程中的集中问题,及解决方法。

6、应用:教师准备素材,提升难度,延伸训练。

第1课信息与信息技术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和信息的传播媒体。

(2)了解人类历史上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3)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4)了解计算机犯罪的方式以及安全机制。

(5)了解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

2.过程与方法(1)通过信息与信息技术等内容的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的分析,培养学生处理信息与传递信息的能力。

(3)通过对计算机使用中的道德规范的总结,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价值取向。

3.情感态度价值观(1)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性,提高学习的自觉性。

(2)了解信息安全,遵守道德规范,促进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

(3)增强学生利用现代化工具和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3)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

三、教学难点:(1)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

(2)有效预防计算机犯罪。

四、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本课是学生在初中阶段的第一节信息技术课。

目的是使学生对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应用与发展以及对信息和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和信息安全又一个初步的认识,明确学习信息技术知识的重要意义,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进行活动一——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活动时,教师要通过一系列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件来引导学生了解信息与信息技术的含义,通过通俗的语言、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理解他们的相互关系。

活动二是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由于学生大多在生活中已经接触过计算机,教师首先让学生列举自己所了解到的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然后老师在此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和说明。

活动三是了解信息安全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学生对信息安全了解不是很多,在进行此项活动时老师应该从报纸、影视作品、网络中选择大量生动的例子,加深学生理解,提高学生的警惕意识从而树立安全防范意识。

介绍计算机使用道德规范时,着重从现代中学生出发,让学生在树立保护意识的同时文明上网、绿色上网,培养他们良好的上网习惯,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资源课件、教材六、教学内容或活动活动一: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

情景问题的提出:问同学们是怎么知道这节课要到计算机教室上计算机课?学生会回答因为有课程表,有上课铃。

由此引入信息的概念,之后再让学生举例自己身边的信息,老师最后总结信息的概念并引入信息技术的概念。

在讲信息技术概念之前,先任意提出一个问题让学生回答,分析学生从听到老师的问题到回答出这个问题所经历的听,记忆,思考,说的过程,引入获取信息、存储信息、处理信息、传输信息的过程,生动说明信息技术的概念,便于学生理解。

进而介绍信息技术的巨大作用,介绍人类历史上所经历的的五次信息技术革命。

活动二:了解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的应用。

由活动一中信息技术的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引入计算机的应用为人类的文明和进步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让学生先从身边看到的实际生活说出计算机的应用,老师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进行总结、归纳、补充。

分别介绍计算机在信息社会中六个方面的重要应用。

在介绍的时候用课件进行相关图片的展示,让学生有一个更加直观的认识。

活动三:了解信息安全和计算机使用的道德规范。

用课件展示大量我们身边所存在的信息安全问题,以及信息安全给我们现代生活产生的巨大的影响,用六个生动的计算机犯罪案例让学生了解什么是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犯罪给我们生活带来了多么巨大的破坏,使学生在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同时能够形成正确的是非观和价值观。

能够有效抵制部分计算机犯罪。

计算机安全机制的五个机制对学生来学有些陌生,老师只是做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即可计算机使用中要遵守的五条道德规范要可以和计算机犯罪的五条常见犯罪类型放在一起进行讲解,便与加深学生的理解,这些内容不易讲解过深。

要重点强调“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强调中学生上网要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

最后采用分组讨论、辩论的形式,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充分认识到青少年上网中不道德行为的危害性,自己总结中学生应该如何上网,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发言情况进行合理的延伸和升华,使学生树立安全上网意识,合理利用网络资源。

第2课计算机硬件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发展的概况、特点和分类(2)了解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3)了解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4)识别计算机常见的硬件并了解其作用2、过程与方法(1)通过计算机原理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计算机各硬件部分的认识,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3)通过对实物的观察,了解计算机的构成。

(4)通过对比学习,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在相互讨论、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之间的协作关系,增强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1)冯?诺伊曼结构及工作原理(2)计算机硬件系统的组成三、教学难点计算机的工件原理四、教学策略本节是一堂计算机硬件的总体概述课,学生虽然对计算机硬件中的鼠标、键盘、显示器等硬件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是都没有从理论上去把握和理解,更不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对他们来讲这些东西非常的神秘。

因此自己动手消除神秘,即为本节课的重点。

这节课有三个内容:计算机的发展概况、特点和分类;了解计算机的工作原理;了解计算机的硬件系统组成。

1、计算机发展概况部分,教师制作简单的介绍。

让学生知道计算机的发展阶段和和计算机的发展特点即可。

可以让更有兴趣的学生上网,多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和发展轨迹,了解计算机为什么这样发展,不作深入的了解。

2、计算机的工作原理部分,采用类比人体器官处理信息作对比,让学生了解计算机的硬件之间相互协作的工作原理。

3、硬件系统组成部分可以采用直接拆装计算机的方式,消除学生对计算机的神秘感。

要求学生要敢于操作,又不能轻易操作。

五、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几台旧电脑即可六、教学内容或活动活动一:自己动手查阅计算机硬件发展的历史,了解晶体管、电子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比一比看一看,谁收集的发展史最全。

计算机硬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发展轨迹?活动二:教师演示拆装计算机,学生在开始实践,学生通过对中央处理器、内存、主板、硬盘、光驱等的实物查看和动手。

从而,消除神秘感,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

活动三: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将活动二的计算机硬件构成单元,比作人体的几个气管,大脑相当于CPU和存储设备;眼睛,嘴巴和手相当于输入输出设备。

让学生交流,人体的器官如何配合工作,是如何处理信息?做中学五个环节:①体验:从外观上看计算机硬件。

②分享:共同查找计算机硬件资料,分享资料,更加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③交流:通过人体器官如何配合工作,交流计算机的工作原理④整合:通过发展史,实物查看计算机的体验,使学生更加了解计算的工作原理和。

⑤应用:应用前几个环节,设想未来的计算机具有什么样的功能和什么样的外观。

第3课计算机软件系统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计算机软件系统的组成和程序设计语言。

(2)、了解二进制数的含义和信息编码的意义。

(3)、了解信息存储的单位及换算关系。

(4)、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预防。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软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2)、激发学生学习应用软件的兴趣。

(3)、让学生树立安全上网的意识,培养学生的信息道德观。

二、教学重点(1)、计算机软件系统的安全。

(2)、计算机病毒的特点及预防。

三、教学难点二进制数、对信息编码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本节是一堂计算机软件系统的总体概述课,学生虽然对计算机软件中的常用软件有一定的接触和了解,但是都没有从理论和层次上去把握和理解,更不理解什么是系统软件和常用软件,那么数据库管理系统和语言处理程序,服务程序更无从谈起。

因此总体上要给学生一个总体的把握。

这节课有三个内容:计算机的软件组成和分类;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和存储;计算机病毒的定义、危害和预防策略。

1、计算机软件部分,由学生分组列举的软件,教师进行归纳分类。

2、由计算机硬件怎么表示和存储来引出二进制,又表示数字引出如何表示字母。

从而引出信息编码这个晦涩难懂的概念。

3、由几次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病毒攻击事件,引出课题。

让学生列举病毒,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病毒的定义。

并且根据病毒的特点制定预防措施。

五、教学资源计算机教室六、教学内容或活动活动一:将学生分组,由学生列举所知道的软件。

试着让学生归类,总结归纳。

最后老师将理论升华说明。

补充OS的发展历史,朝着智能化、人性化方向发展。

比一比看一看,谁说的最多。

活动二:由计算机硬件智能识别“0”,“1”谈起,如何在计算机表示其他大数,如何表示字母。

引出信息编码的作用。

由光盘如何存储数据引出其他的,如何存储和存储容量。

活动三:由几次历史上比较出名的病毒攻击事件,引出课题。

让学生列举病毒,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病毒的定义。

根据病毒的特性,自己总结预防病毒的预防措施。

附2:操作系统第1课汉字输入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键盘的四个分区及每个键的作用,重点掌握主键盘区的分布,尤其是26个英文字母的排列顺序和排列原理。

(2)熟悉正确的指法,能用正确的指法进行中英文的输入。

(3)至少掌握一种汉字输入方法,会在文字编辑软件中输入文章。

(4)利用《金山打字通》有针对性的练习指法、提高打字速度和正确率。

2、过程与方法(1)采用图片展示、提问的方法,让学生了解键盘的分布,以及主键盘区每个字母的排列顺序。

(2)开展组内竞赛的方法,让学生尝试英文、中文及中英文混合内容的输入,并总结中、英文输入法的切换办法。

(3)利用《金山打字通》帮助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的练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1)体验正确指法的高效率输入。

(2)体验通过手、眼、脑的全力配合带来的成功感。

(3)形成比、学、赶、帮的学习气氛,增进学生间情感的交流和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

为进一步学习《信息技术》这一门功课,打下科学、严谨、积极的学习基调。

二、教学重点:正确的指法、改错和重码的问题、特殊符号的输入三、教学难点:在文字编辑软件中输入文章四、教学策略本节是操作系统简介中的第一课,也是学习计算机的最基本的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