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北京大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5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题由积累与运用、阅读、写作三部分组成,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卷前务必将答题卡密封线内的项目写清楚。
所有答案都必须涂、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答在本试卷上一律无效。
3.用黑色钢笔或中性笔作答。
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 (30分)一、(14分,每小题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项是A.隐晦.∕教诲.阻遏.∕歇.斯底里伛.偻∕呕.心沥血B. 拮.据∕诘.问惶.恐∕张皇.失措帷.幕∕惟.妙惟肖C.拗.口∕执拗.抹.布∕转弯抹.角翩.然∕一叶扁.舟D.簌.簌∕洗漱.荒谬.∕戮.力同心推崇.∕鬼鬼祟祟..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哂笑文绉绉油光可鉴根深谛固B. 媲美侯车室雨霁天晴藏污纳垢C. 睥睨入场券相形见拙众目睽睽D. 璀璨水龙头广袤无垠吹毛求疵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这位作家读书看报普通的浏览,一边看,一边思考。
②我们在从事某项工作时,如果进展顺利,,即使时间长一点儿,也很少感到疲劳。
③如果没有丰富的生活积累与深厚的艺术功底,没有较高的语言文字修养,是很难写出高的作品来的。
A.不是……而是得心应手品位B.不是……就是轻车熟路品味C.不是……就是得心应手品位D.不是……而是轻车熟路品味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她大声地吆喝道:“看你,这时洗脸干什么?什么时候啊,还这么爱干净!”B.王老师办公桌上的《〈朝花夕拾〉赏鉴》一书已经旧得发黄了,但他仍然爱不释手。
C.为了保证全班同学——当然也包括自己在内——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全班同学都必须严格遵守班级学习纪律。
D.对于明天的春游,我们还没有最终确定地点,去距离较近的公园好呢?还是去距离较远的二龙山好?5.下列各组词语的词性或者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父亲厨房东方前进B.高大他们终于假如C.红旗飘扬报纸杂志雄伟壮丽非常坚强D.完全相信两个同学频繁考试猛烈撞击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究竟要不要重视语文学习?是否只学习数理化就可以了呢?我们的回答是否定的。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2015届初中毕业班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试题语文(本试卷共23小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答案一律填写在答题卡,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请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一、积累与运用(1-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的字形和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蹂躏(lìn)剽(biāo)悍箱惬(qiè)恪(kè)尽职守....B.XXX(huì)挑衅(xìn)籍贯(ɡuàn)看风使舵(tuó)....C.沉湎(miǎn)饶(ráo)恕殷(yīn)红断壁残园(yuán)....D.怂恿(yǒnɡ)惘(wǎnɡ)XXX(wéi)幕粗制滥(làn)造....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XXX春晚把传统高雅的艺术节目与时尚、搞笑等元素圆满地融会在了一起,既充满反差,又相得益彰。
....B.这次学校的庆元旦晚会既然由你全权筹谋,作为你的石友,我自然当鼎力互助。
....C.他最终为自己的腐败堕落付出代价,等待他的将是20年的狱中峥嵘岁月。
....D.对于我们这些平凡普通的芸芸众生来说,生命的光辉也许并不辉煌,但同样可以闪光。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B.建筑基础工程的任何一道工序出了毛病,都会使高楼大厦基础不牢,甚至倒塌的危险。
C.2014年XXX和平奖授予了17岁巴基斯坦女孩XXX,以表彰她在维护儿童权益上所做的贡献。
D.大型文化传承节目《中国成语大会》受到广泛媒体的关注,掀起了一股追捧传统文化的热潮。
4.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紫藤萝瀑布》作者宗璞,文章借紫藤萝花的盛开,引出对生命的感慨,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2015中招语文一模试题
2015年中招模拟考试试卷(一)语文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
试题卷共6页,四大题,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选择题用2B铅笔按要求填涂在答题卷上的指定位置,非选择题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本人所在学校、姓名、考场、座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卷第一面的指定位置上。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2分)A.喝.水/喝.彩胆量./量.力而行一声不吭./引吭.高歌B.关卡./卡.车荷.花/荷.枪实弹厚此薄.彼/日薄.西山C.汤匙./钥匙.宿舍./退避三舍.好.逸恶劳/君子好.逑D.复辟./辟.谣摒.弃/屏.气凝神瑕不掩瑜./不言而喻.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坐镇拉家常一如既往人才倍出B.凑合大拇指平心而论仗义执言C.追溯通辑犯坚如磬石推心置腹D.针贬老古董真知卓见鼎力相助3.古诗文默写。
(共8分)(1)______________________,草色入帘青。
(刘禹锡《陋室铭》)(2)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3)赋闲在家的辛弃疾醉里梦里也不忘自己杀敌立功的愿望,在《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用典故生动地再现激烈战斗的场面。
(4)在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亲近传统文化。
让我们走近李商隐,去感受《无题》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执著与奉献;让我们走近王安石,去学习《登飞来峰》中“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坚毅与无畏。
2015年北京大兴初三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北京市大兴区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一)选择(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5题。
(10分。
每小题2分)①概览天下沧.生,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三类。
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
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夹、挑、拨、拌、扒无所不能。
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
从物理学角度看,中国人的筷子运用了杠杆原理。
这原理虽然是21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但他并未将这一原理运用到餐桌上,故而有人称筷子为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实不为过。
③别看小小筷子身材不长,但使用筷子的文化相当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筷子古名曰“箸”。
《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
上海民俗藏筷馆里有一副对联:“一笼藏日月,双筷起炎黄。
”盛赞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餐具,源远流常.。
④“箸”易名为“筷”,亦有成说。
明陆容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
”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而“箸”与“住”同音,为图吉利,反其意改“箸”为“快”了,就是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
又因“快”多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筷”字乃成。
而汉语中,单音词有向双音词发展的趋势,便在“筷”字后加上“子”,于是“筷子”应运而生。
⑤在民间,筷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婚庆、丧.葬等礼仪中。
我国民间使用筷子有不少习俗。
如新娘出嫁时,嫁妆里要放一双筷子,以讨“快生贵子”之吉祥之兆.。
大兴区第二学期模拟考试卷(一)语文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
大兴区第二学期模拟考试卷(一)语文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目】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即可。
学校要求每个班都出一期认识“家博会”的板报,请你根据下面材料,写出你对“家博会”主题“关爱环境,享受生活”的理解,结合这个主题谈谈你在家电消费中会做出怎样的选择并简述理由。
(4分)【材料一】在伊莱克斯展台,记者看到其用再生资源制造的“绿色系列”低耗能环保型吸尘器,包装材料85%都是可循环使用的。
每一台环保型手持吸尘器,在制造过程中,能节省1.5升原油,以及至少65升水;而 “海洋之星”吸尘器的原材料(塑料)则都是从世界各地海岸收集得来的。
【材料二】长虹语音智能电视成为行业的焦点,在家博会也不例外。
电视智能化已是大势所趋,语音电视已经受到大众消费者的广泛关注。
针对长虹语音电视中的最大亮点Ciri ,业内人士形象地把语音电视比喻为一个能说话,会学习,有思想,高智商的“精灵”。
而在数码达人圈子内,更是流传着这样的评语:“长虹语音电视,聪明的语音电视也要听我的。
”(1)“关爱环境,享受生活”的意思是:(2)我的选择: 理由是:参考答案:示例:(1)“关爱环境,享受生活”的意思是:家电产品的生产体现了减少污染、节省能源的环保意识,高智能家电产品使人们享受到贴心、省心、省力的生活。
(2)环保家电(智能家电) 这种产品在制造和使用过程中都节能环保。
(这种产品功能强大,使用方便)(共4分。
主题的理解2分,我的选择1分,理由1分)(本题4分)【题目】在这次活动中,同学们还进行了社会调查,搜集到下面两则材料,你从中得出了怎样的结论?请结合“家博会”主题,根据本次活动的四则材料提出一个使中国家电产业科学、健康、稳步发展的办法。
2015中考语文一模试题及答案
城郊中学二0一五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II卷。
第I卷1至2页,第II卷2至6页。
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单项选择题,共21分)注意事项: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7小题。
每小题3分,共21分。
一、基础知识。
(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歼灭(jiān)伛着(yǔ)寒噤(jìng)气息奄奄(yǎn)B阻遏(â)埋怨(mán)掳去(lǔ)销声匿迹(lì)C阡陌(qiān)憎恨(zēng)嫉妒(jí)自出心裁(caí)D伧俗(cāng)追溯(sù)藩篱(pān)脍炙人口(kuài)答:C 。
A寒噤(jìn) B 销声匿迹(nì)D藩篱(fān)2.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A荒谬案牍天之娇子世外桃源B托辞妥贴相形见绌粗制烂造C缔听作揖莫名其妙芸芸众生D戛然驾驭物竞天择不能自己答案:B 妥帖粗制滥造 A天之骄子 C谛听 D不能自已3.下列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辩论赛上,欧文同学引经据典,断章取义....,赢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
B谈论中国文化及其影响力,我们既要有文化自信,不妄自菲薄....,又不盲目乐观。
C面对保安的盘问,作案小偷义愤填膺....,反应相当激烈,然而在铁证面前却不得不束手就擒。
D泸州方山的风景独特优美,游客来到这里无不闲情逸致....。
答案:B。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我们不能不否认,读那些文字粗糙内容单薄的消遣读物应该有所节制。
B有的宠物猫因其事迹和照片在网上传播而成为明星,这样的宠物猫被称为“喵星人”。
北京市大兴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共四道大题,22道小题,满分120分。
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所有试题答案均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上交答题卡。
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12分。
第3小题3分,第5小题1分,其余每小题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5题。
(10分)①汉字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古老的方块字,鹊跃着鲜活的文化生命,潜藏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彰显着独特的文化媚力,令人叹为观止。
②每一个汉字,犹如一支支灵动的画笔,用篆、隶、楷、草、行不同的书法字体描绘万物;每一个汉字又像一朵花,在你最美的心情里甲(摇晃/摇曳)芬芳。
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你一瞬间的执念,都会改变文字之花开放的氛围和方向。
那里是天堂,也或者是地狱。
③每一朵花,优雅而生,最后从容飘落。
每朵谢落的花,都如和蔼的脸庞,乙(安详/安静)而舒展。
每一个人也是在文字下盛开的花,人把心丙(隐藏/隐瞒)在文字里,坚强抵御风雨,也寂寞忍受凋零。
落尽一生一世的繁华,名留青史,也或者鲜为人知。
④人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文字。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书写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和蔼(ǎi)媚力B.绽放(zhàn)抵御C.氛围(fèn)鹊跃D.鲜为人知(xiān)叹为观止2.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摇晃安静隐藏B.摇晃安详隐瞒C.摇曳安静隐瞒D.摇曳安详隐藏3.结合上下文,对第②段中画线句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A.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黯淡。
B.心情轻盈或者沉重,文字之花就会开得娇艳或者绚烂。
C.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娇艳。
D.心情沉重或者轻盈,文字之花就会开得黯淡或者沉重。
4.根据上下文,仿照第④段中“在最美的文字里绽放”这一句式,为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最符合意境的一项是(2分)A.在最美的季节里凋零B.在最美的心情里盛开C.在最美的季节里盛开D.在最美的心情里凋零5.对下面三幅书法作品使用字体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分)王羲之《何如帖》张旭《肚痛帖》颜真卿《多宝塔碑》A.楷书草书行书B.行书楷书草书C.行书草书楷书D.草书行书楷书6.习近平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软实力。
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北京市大兴区九年级语文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搏激奇伟观赏辐射B . 羁绊束缚明晰流苏C . 躁热朴实普遍镂空D . 丘壑堆叠琢摩攀登2. (2分) (2017九下·高台月考) 措辞得当,能体现人的文化品位。
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①当白昼的一切迷雾都了以后,黑夜要你用另一种眼睛看这个世界。
②我们不能于那片秋之收获,要把自己的汗水融入冬天的缓冲与再造,让我们憧憬的春天更富有魅力。
③花一样的生命,一瓣一瓣地绽放美丽,使这个原本死寂荒凉的世界,充满快乐。
A . 消散沉醉五彩缤纷B . 消逝沉醉姿态万千C . 消散沉溺姿态万千D . 消逝沉溺五彩缤纷3. (2分) (2017八下·高要期末)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 . 经过努力,使我市评为“2005年中国十大经济活力城市”。
C . 听了英雄的事迹报告会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 . 《中学生周报》和《青年文摘》这两种报纸我们都爱看。
4. (2分) (2017七上·长沙期中) 在下面语段的空白处填入恰当的语句,下列排列恰当的一项是()映日荷花,接天莲叶,亭亭莲蓬,柔嫩玉藕,无不牵惹诗情,引人遐思。
让我们学做荷花的事业吧,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叶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子的事业吧,___________;让我们学做莲藕的事业吧,_____________。
①把寂寞留给自己②把芬芳献给他人③以苦心孕育未来④以宽阔拥护生活A . ①④③②B . ②④③①C . ②①④③D . ③②④①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3分)5. (8分) (2017九上·阜阳月考)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人生二维码:简单与专注徐飞①同学们,人生是一柄记忆成长的标尺:义无反顾奔向远方,留得星星点点回忆。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一)语文考试题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
大兴区初三质量检测(一)语文考试题初三语文考试卷与考试题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 填空题 解答题 判断题 计算题 附加题 总分 得分【题目】考 生须知1.本试卷共8页。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2.本试卷共六道大题,23道小题。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考试结束,将本试卷与答题卡一并交回。
某同学从北京市交通网上搜集了下面三幅图表。
请你用一句话综合概括三幅图表从哪些方面介绍了公交扒窃的情况。
(不超过40个字)答:参考答案: 答案示例:三幅图表从被窃物品构成、行窃部位、发案时间段三个方面介绍了公交车扒窃的特点。
(共4分。
“被窃物品构成”、“ 行窃部位”、“ 发案时间段”三个关键词每个1分,语言表达1分)(本题4分)评卷人得分请你根据以上三幅图表,为防止乘坐公交车出行被扒窃,给社区居民提两条具体建议。
答:参考答案:答案示例:(1)乘公交车时最好不要将手机、现金等贵重物品放到外衣兜。
(2)早晚高峰出行乘车时尤其要注意防扒。
(评分说明:共4分。
“贵重物品放置位置”、“早晚高峰出行乘车”两条建议,每条2分,意思相同即可。
没有分条扣1分)(本题4分)【题目】在宣传交流活动中,社区一位居民饶有兴致地给出了一副对联的下联,请你综合以下三则材料补写上联。
要求:与下联语意相关,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
对联:,天下无贼享太平。
参考答案:答案示例:警民合力反扒窃(共3分。
“警民合力” 1分,“反扒窃” 1分,上下句语意相关、字数相等、结构基本相同1分)(本题3分)【题目】【材料一】2011年春运第一天,北京警方已将2000余名铁警、700余名保安员和300名警校学员全部投入到北京各大火车站和公交站等春运第一线。
有效维护了铁路列车和公交车正常的运输秩序。
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⑴扁鹊望桓侯而还走走:⑵使人索扁鹊索:参考答案:(1)跑(或“小步快跑”)(2)寻找(共2分。
北京市大兴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语文中考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1. (4分) (2018八下·滨城开学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寒冬腊月,山里的蜡梅相继开放。
它们虽然生长在贫瘠的岩缝间,经受着凄风苦雨的(侵蚀/侵袭)和无人问津的寂寞,却也无冤无悔;即使零落成泥,也芳香依旧。
到了三四月份,生长在高原上的紫花地丁也会自在绽放,三朵两朵地挨在一起,看上去,①______。
花瓣左右对称,向外弯曲,②______。
紫花地丁紫得清新淡雅,③______。
它虽微小但并不自惭形秽,(而且/反而)更追求精致,活出(精彩/精华)。
(1)文中划线词语的字形和字后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 贫瘠(jí)无人问津B . 寂寞(mò)无冤无悔C . 对称(chèng)清新淡雅D . 弯曲(qǔ)自惭形秽(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 . 侵蚀反而精华B . 侵袭而且精华C . 侵蚀而且精彩D . 侵袭反而精彩(3)在文中三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③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B . ①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②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C . ①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D . ①像水墨画中的一缕青烟;②是扎在姑娘头上的马尾辫;③好像在说悄悄话的小姑娘二、名著阅读 (共3题;共15分)2. (5分) (2017七上·温州期末) 《镜花缘》《猎人笔记》《城南旧事》是七年级上册自主阅读推荐书目。
请你分别选择一项“推荐语”,向读者推荐这三本书。
《镜花缘》选________ 《猎人笔记》选________ 《城南旧事》选________A.自然风光描写比肩《瓦尔登湖》,堪称十九世纪俄国自然风景与风俗长卷。
201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
2015年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1、(1)窈窕淑女(2)年少万兜鍪(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4)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5)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每小句1分,错、少、多一字扣0.5分)2、(1)和睦(2)尴尬(3)洗耳恭听(4)根深蒂固(每题1分,错、少、多一字扣1分)3、D(3分)4、A(3分)5、参考示例:(1)见到绚烂的花海,你只盼无愧地做了枝头上绽放的一朵;虽是一朵,却能散发芬芳。
(2)见到浩瀚的大海,你只需无愧地做了浪花里闪亮的一滴;虽是一滴,却能折射光芒。
(只做到形式相似得2分,内容、修辞等均合适方可得满分。
)6、B(3分)7、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3分)8、参考答案: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主要体现了他与民同乐的思想。
(1分)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于个人的得失和荣辱,因而他们的种种“览物之情”均以景物的不同而或喜或忧。
(1分)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把百姓的乐当作自己的乐,把百姓的安居乐业作为自己的理想。
这就是他们的根本区别。
(2分)基本意思对即可。
9、(1)最终,终于(2)只(3)停止(4)忍受(每个1分)10、夫治国犹栽树/本根不摇/则枝叶茂盛/君能清净/百姓何得不安乐乎?(错一处扣0.5分,不按要求断四处的不得分。
)11、D(3分) 12、C(3分)13.(1)大气污染的概念(2)大气污染危害人体健康的途径(3)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
(每点1分)14.参考答案:2月份肇庆城区空气质量有12天属于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空气质量有待改善。
(2分)建议示例:(1)提倡绿色出行,减少污染物排放量。
(2)规范工厂管理,禁止违规排放。
(3)城市建设合理规划有序地进行,不要因为盲目建设而造成严重的粉尘污染和建筑废料污染。
(学生也可从实现环保的其他方面回答,只要能说出两点,言之有理即可得满分。
2015一模语文卷(答案)
语文答案
题号
分值
参考答案及评分说明
第一部分
积累与运用
(共36分)
1
3分
【答案】C
2
3分
【答案】D
3
3分
【答案】B
4
3分
C(结构混乱)
5
3分
C(③属说明园林之景,⑤属民俗,均偏离了“成长”这一中心。)
6
6分
示例1:我回到明朝,仿佛听到施耐庵在讲述梁山英雄的替天行道;示例2:我回到近代,仿佛听到鲁迅在痛斥民众的麻木不仁;示例3:我来到前苏联,仿佛听到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讲述保尔的顽强拼搏;示例4:我来到英国,仿佛听到丹尼尔·笛福在讲述鲁滨逊的冒险追求。
【信息筛选】B(3分)
15
3分
【内容概括】(3分)
①韩愈上表获罪,被贬潮州(1分);②韩愈被贬至蓝关时写下《左迁至蓝关示侄叔湘》(1分);③韩愈到任后为民兴四利。(或:韩愈到任后为民做了四件事:一是驱除鳄鱼;二是兴修水利;三是赎放奴婢;四是兴办教育。)(1分)
16
7分
(1)【概念理解】(4分)“陈利害”指宪宗佞佛,韩愈向其陈述迎佛骨活动的利害关系(2分),认为将朽骨迎到长安,一路修路盖庙,人山人海,官商民等舍物捐款,劳民伤财(2分)。
7(1)
4分
【答案】CE
(2)
4分
【答案】①万方多难此登临②谁言天地宽
③贤者能勿丧耳④宁为百夫长⑤入则无法家拂士⑥平沙莽莽黄入天
(3)
2分
【答案】
1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①为必答题,2分;②为加分题。加分后第7小题不能超过10分)
2015-2016年北京大兴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5-2016年北京大兴初三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大兴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试卷初三语文2016.1一、基础•运用(共27分)1. 欣赏下面这幅书法作品,完成第(1)~(2)题。
(共3分)(1)对这幅书法作品的欣赏,恰当的一项是(2分)A. 结体遒劲,字体婀娜妩媚。
B. 笔画粗细一致,饱满圆润。
C. 结体奇崛变化,有龙蛇飞舞之势。
D. 蚕头雁尾,一波三折,笔墨浓淡适宜。
(2)请用规范的正楷字将“厚德载物”4个字抄写在答题卡的田字格内。
(1分)答: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2)题。
(共4分)中国书法,是中国汉字特有的一种传统艺术。
从广义讲,书法是指文字符号的书写法则。
换言之,书法是指按照文字特点及其涵义,以其书体笔法、结构和章法书写,使之成为富有美感的艺术作品。
狭义而言,书法是指用毛笔书写汉字的方法和规律。
包括:;结构以字立形,相安呼应;分布错综复杂,疏密得宜,虚实相生,全章贯气;款识字古款今,字大款小,宁.高勿低等内容。
(1)对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对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宁.高勿低(níng)“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折”B.宁.高勿低(níng)“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C.宁.高勿低(nìng)“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D.宁.高勿低(nìng)“贯”字的笔顺第一笔是“竖折”(2)根据语意,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运笔中锋铺毫②点画意到笔随,润峭相同③执笔指实掌虚,五指齐力A.①③②B.③①②C.②③①D.③②①3. 公共场所,我们常看到一些有情趣的提示语,但有些提示语用字却不符合现代汉语规范书写要求。
如居民区里“不要居高淋下,爱邻就是爱己”中“淋”字就不符合成语“居高临下”的规范书写要求。
下列提示语不属于...这种情况的一项是(2分)A.孩子学习需宁静,四邻休息需寂静——少安毋噪。
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
北京市大兴区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6题;共38分)1. (4分)(2016·河源模拟) 根据拼音写出句子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①他又转过脸来dīng zhǔ________我:“明天要早起,可不能迟到!”②惊涛péng pài________ ,掀起万丈狂澜。
③这是荒园,rén jì hán zhì________ ,所以不相宜,只好来捕鸟。
④但我却选了另一条路,它huāng cǎo qī qī________ ,十分幽寂。
2. (8分) (2015七上·嘉兴期末) 古诗文填空。
①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将月亮人格化,无知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的一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
②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
③《次北固山下》描写时序交替,暗示时光流逝,蕴含自然情趣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④《钱塘湖春行》一诗中,从植物的变化来写早春景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 (6分)解释下面各句中划线的词。
①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________②请广于君________③秦王怫然怒________④以头抢地尔________⑤仓鹰击于殿上________⑥长跪而谢之________4. (6分)一词多义使:①秦王使人谓安陵君曰________②安陵君因使唐睢使于秦________徒:①免冠徒跣________②徒以有先生也________怒:①怀怒未发________②秦王怫然怒________5. (2分)(2015·黄石)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 . 《雪》是鲁迅先生散文诗集《野草》中的名篇,文章描写了江南与北方的雪景,并在比较中表明了自己的倾向﹣﹣更为欣赏“朔方的雪”。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大兴区2015年中考模拟试卷语文一、基础·运用(共22分)(一)选择(10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第1~5题。
(10分。
每小题2分)①概览天下沧.生,进餐工具大体可分三类。
欧美人惯用刀、叉、匙,一餐而三器并用,考究而繁琐.;非洲、中东、印尼及印度次大陆居民,至今仍以手抓食,古朴而粗犷.;而中国、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则使用筷子,简易而便捷。
对自己祖先所发明并沿用至今的筷子,国人情有独钟.。
②从外观上看,筷子由两根同等粗细长短的小棒组成,制作筷子的材料,最主流者为木材和竹子,十分简陋,但经国人巧手掌控,夹、挑、拨、拌、扒无所不能。
堪称使用方便,价廉物美,诚“大朴胜华”之典型也。
从物理学角度看,中国人的筷子运用了杠杆原理。
这原理虽然是2100多年前希腊学者阿基米德首先发现的,但他并未将这一原理运用到餐桌上,故而有人称筷子为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实不为过。
③别看小小筷子身材不长,但使用筷子的文化相当长,看似平淡无奇的筷子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筷子古名曰“箸”。
《韩非子·喻老》中有“昔者纣为象箸”之语,由此可见,筷子的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的商纣时期。
上海民俗藏筷馆里有一副对联:“一笼藏日月,双筷起炎黄。
”盛赞筷子作为中国饮食文化的餐具,源远流常.。
④“箸”易名为“筷”,亦有成说。
明陆容所撰《菽园杂记》卷一中有云:“民间讳俗,各处有之,而吴中为甚。
”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而“箸”与“住”同音,为图吉利,反其意改“箸”为“快”了,就是希望船行得快,一帆.风顺。
又因“快”多为竹制,于是就在“快”字上加上竹字头,“筷”字乃成。
而汉语中,单音词有向双音词发展的趋势,便在“筷”字后加上“子”,于是“筷子”应运而生。
⑤在民间,筷子被视为吉祥之物,出现在各民族婚庆、丧.葬等礼仪中。
我国民间使用筷子有不少习俗。
如新娘出嫁时,嫁妆里要放一双筷子,以讨“快生贵子”之吉祥之兆.。
而与看着“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和为贵”的意蕴,十双筷子在一起又有十全十美的意思。
筷子外形直而不弯,又被古人寓以种种美德。
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玄宗把自己用的一双金筷子赐给宰相宋璟,表彰他的耿直无私,以“筷”象征人格。
⑥日常生活中筷子的使用也很有讲究。
筷子两端要对齐,用餐前要整齐码放在饭碗右侧,用餐后要整齐地竖向码放在饭碗正中。
同时还有不少禁忌,如忌敲筷、忌插筷、忌掉筷等等。
要做到彬彬..有礼,雍容大方,不能随心所欲.。
作为礼仪之邦,一双小小的筷子,就能够让人们看到那深厚的文化积淀.。
1.文中加点字读音和字形都正确的一项是A. 粗犷.(kuàng)沧.生B. 追溯.(sù)源远流常.C. 丧.葬(sàng)繁琐.D. 积淀.(diàn)彬彬..有礼2.下面加点词在语境中表达的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A.情有独钟.造化钟.神秀 B.一帆.风顺直挂云帆.济沧海C.吉祥之兆.瑞雪兆.丰年 D.随心所欲.欲.把西湖比西子3.下面对语段中涉及的语文知识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第①段中画线句运用排比修辞方法,对“三类进餐工具”进行逐一描述,突出“筷子”使用起来比考究而繁琐的“刀、叉、匙”简易便捷,比“以手抓食”礼貌文明,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最有文化品位的进餐工具。
B.“筷”字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竹”,书写时先写“竹”再写“快”,而“快”字是左右结构,部首是“忄”,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笔顺规范》中规定“忄”的笔顺是左点、右点、竖,即。
[来源:学科网ZXXK]C.民间讳俗,用“快”取代“箸”;又因“快”多为竹制,运用会意造字法,添上“竹”字头变成“筷”,“快”表声,“竹”表意;汉语由单音词向双音词发展,又在后边加“子”。
由“箸”易名为“筷子”的变化体现了汉民族语言的发展。
D.“筷子”外形直而不弯,古人用以象征耿直无私的人格。
其实中国人常用一花一草、一石一木负载真情,象征人格。
素有“四君子”之称的梅兰竹菊,就分别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中高洁、清雅、坚韧和淡泊四种品格。
其中“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菊花被赋予的品格就是对“儒家”精神及理想人格的最好诠释。
4.“引号”除了表示直接引用之外,还可以表示特定称谓、突出强调、特殊含义、否定讽刺等。
下面列举的“引号”与例句中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这不是我们的狗,”普洛诃尔厨师接着说,“这是将军的哥哥的狗。
”A.有人称筷子为我们祖先“四大发明”之外的第五大发明实不为过。
B.上海民俗藏筷馆里有一副对联:“一笼藏日月,双筷起炎黄。
”C.古时船家行船最忌讳“住”与“翻”,因为船停住了或翻了,都不吉利。
D.与看着“动刀动枪”式的西方餐具比,“成双成对”的筷子又多了“和为贵”的意蕴。
5.作家郭永秀有诗云:“五指微拢,轻轻夹起数千年的芬芳。
”在这里,筷子已不只是一种餐具,还是传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
请根据文章内容推断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筷子所承载的传统文化内容。
A. 引领世界“大朴胜华”的文化潮流B. 反映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审美追求C. 表现了祈求平安的民族心理需求D. 彰显中华民族讲究礼仪的传统美德(二)填空(12分)6.默写(自选..6.空.作答。
超过6空,按前6空评分)(6分)(1)斯是陋室,_________。
苔痕上阶绿,_________。
(刘禹锡《陋室铭》)(2)人生自古谁无死,_________。
(文天祥《过零丁洋》)(3)曹操《观沧海》中描写海水荡漾、山岛耸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4)“苏辛”的豪放词题材广阔又善于用典,《江城子·密州出猎》和《南乡子》(何处望神州)这两首词中,面对壮志难酬的苦闷,苏轼与辛弃疾皆以孙权典故入词,“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苏轼渴望以武力报国的壮志豪情,辛弃疾借“________”发出了奋发图强的时代呼声。
(5)在巴西国会演讲时,习近平主席引用了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________,_______”两句诗,这两句诗以景化情,恢宏壮阔,正预示着中国和巴西广阔的合作前景。
7.名著阅读(6分)(1)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填空。
(3分)祥子看得清清楚楚,递过那一毛钱的时候,太太的手有点哆嗦。
送完了客,帮着张妈把牌桌什么的收拾好,祥子看了太太一眼。
太太叫张妈去拿点开水,等张妈出了屋门,她拿出一毛钱来:“拿去,别拿眼紧扫打着我!”祥子的脸忽然紫了,挺了挺腰,好像头要顶住房梁,一把抓起那张毛票,摔在太太的胖脸上:“给我四天的工钱!”上面这段文字节选自①(作者)的小说《骆驼祥子》。
此部分内容描写的是祥子在杨宅第四天,由于杨太太打牌后只给了他一毛钱,祥子忍无可忍,毅然辞工,再次回到②(地点)的情节,从中可以看出祥子③的性格特点。
(2)阅读下面连环画,完成填空。
(3分)1.在绝食斗争后不久,江姐被送进渣滓洞,敌人经过龙光华事件,决定对江姐进行严刑拷打。
2.半夜里,徐鹏飞、朱介来了,刑讯室里死一般的静寂,只偶尔传出特务的狂叫:“你说不说,你到底说不说?”3.回答敌人的,是江姐钢铁一般的声音:“上级和下级的地址、姓名,我都知道,但是你们休想从我口里得到任何的机密。
”4.江姐被吊在屋梁上,在严刑拷打后,敌人问:“现在愿意说了吧?”回答敌人的是:“不!”5.很久很久,传来徐鹏飞的声音:“来啊,准备竹签!十指连心,考虑一下吧,说不说?”6.没有回答。
接着徐鹏飞咬牙切齿地说:“钉!”战友们仿佛看见竹签对着江姐的指尖,血水飞溅……上面连环画的内容取材于革命历史小说《①》。
连环画讲述的是江姐被敌人严刑拷打却坚贞不屈的情节。
后来,江姐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带领狱友在狱中制作了②,最后,江姐英勇就义。
她的行为彰显了无数革命先烈为了民族解放而舍弃生命的崇高精神,正如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所说的③。
二、文言文阅读(共11分)阅读【甲】【乙】两个文段,完成第8~11题。
【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选自《孟子·告子上》)【乙】许衡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
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
”人曰:“世乱,此无主。
”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人所遗,一毫弗义弗受也。
”庭有果,熟烂堕地,童子过之,亦不睨视而去.。
其家人化之如此。
帝欲相之,以疾辞。
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有数千里来聚哭墓下者。
谥文正。
(选自《元史·许衡传》)8.下面语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A.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得.道者多助B. 乡为.身死而不受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C. 亦不睨视而去.去.国怀乡D. 卒.后,四方学者皆聚哭卒.赖其力以脱于虎豹之秦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4分)(1)是亦不可以已乎?翻译:________(2)帝欲相之,以疾辞。
翻译:________10.【甲】文中乞人不食嗟来之食,是因为(1);【乙】文中许衡(2),是因为其心有主。
(2分)11.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可能遇到“梨树”。
请依据【甲】【乙】两段文字和下面材料,谈谈我们应该怎样做。
(3分)杨震孤贫好学,通达博览,四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
荆州王密至夜怀金十斤遗震。
震曰:“天知,神知,我知,子知。
何谓无知?”拒金。
密愧而出。
(选自《资治通鉴》,有删改)答: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共37分)(一)阅读《海量》,完成第12~16题。
(16分)海量赵丽宏①透明清洌的白酒,刚打开瓶盖,空气里已经弥漫着浓烈馥郁的香气。
那些有魔力的液体,在小小的酒杯里微微晃动,发出诱人的光彩。
酒杯叮叮地碰过几下之后,饮者的嘴唇才小心翼翼地和酒杯接触。
说是喝酒,其实只是几滴几滴慢慢地啜,酒似乎不是喝进肚里,而是化作又热烈又清凉、又芬芳又苦涩的气体,在叮叮碰杯声中悄悄流遍了全身。
倘若有哪位豪迈之士,仰脖一口喝干杯中之物,便会赢得满桌的喝彩声:②“海量!海量!”③这种场面,经历得不少了。
亲戚朋友聚到一起,少不了要喝一杯,每张酒桌上,也总会有一两个“海量”的角色,便平添许多热闹的气氛。
不过,真正的“海量”,也实在难得遇到,能喝上八两烧酒的,似乎已了不起,而且还常常以酩酊大醉作为代价。
每遇到这种场面,每听到人们喊出“海量”这个词儿,我的眼前便会浮现出一个人来,一个我所遇见的最能喝酒的人。
④那是我从前的一个邻居,一个瘦瘦高高的老人,严肃的脸上一对极大的眼睛炯炯有神,浓密的胡须终年覆盖着嘴唇和下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