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精选全文完整版
➢ 侵犯是以社会不允许的方式表现的伤害意图和冲 动。若以社会认可的形式表现,则是竞技、冒险等。 社会认可的宣泄可视为替代性的侵犯冲动释放途径, 如体育、探险、登山、航海等没有破坏性的方式, 定期发泄。
第四章--社会动机与社交情绪
第一单元 社会动机的概述
概念 动机的过程 社会动机的功能 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的关系
一、社会动机的概念
动机 是引起、推动、维持与调节个体行为, 使之趋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或内在动 力。
➢
由人的自然需要、自然属性引起的动
机称为自然动机;
➢
由人的社会属性、社会需要引起的
这个实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人的自控能力大小, 跟人的一生成功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
2.强调成就、追求成就的社会氛围
麦克利兰研究并测量了三十多个国家的 儿童读物中,发现在高度发展的国家里,儿 童读物中有较多的关于成就和成功的内容。
认为一个社会形成的高成就动机氛围有益 于个体成就动机的提高。(成正比)
三、权力动机
亲合动机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侵犯行为 利他行为 (三个动机两个行为)
一、亲合动机(又称合群动机)
定义:个体害怕孤独,希望和他人在一起 建立协作友好联系联系的一种心理倾向。 亲合即合群,是人际吸引最低的层次。
亲合需要引起亲合动机,而亲合动机导致 亲合行为。 亲合需要→亲合动机→亲合行为
抱负水平与成就动机有密切联系,个体抱负水平 的高低取决于其成就动机强弱。如遇事想做、想 做好、想超过他人的,其抱负水平高。
《社会角色》教案设计
目录
• 课程介绍与目标 • 社会角色概念及理论 • 社会角色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社会角色与性别、年龄、职业等关系探讨 • 社会角色变迁及未来趋势分析 • 案例分析:成功扮演多重社会角色的典范
人物
01
课程介绍与目标
课程背景及意义
社会角色理论
社会角色与群体关系
介绍社会角色理论的基本概念、发展历 程和主要观点,帮助学生理解社会角色 在社会学、心理学等领域的重要性。
跨界角色增多
行业融合和跨界发展将促 使更多跨界角色的出现。
虚拟角色普及
随着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 术的发展,虚拟角色将在 社会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 角色。
06
案例分析:成功扮演多重社会 角色的典范人物
案例一:杨澜——跨界发展的传媒人
传媒领域的佼佼者
杨澜作为资深传媒人, 在主持、采访、编辑等 多方面都有卓越表现, 曾主持过《杨澜访谈录》 等知名节目。
角色冲突与协调
角色冲突定义
指个体在扮演社会角色的过程中,由于不同角色的行为规 范和要求之间存在矛盾或冲突,导致个体在行为上产生困 扰和不适。
角色冲突类型
包括角色内冲突和角色间冲突。角色内冲突是指同一角色 内部的不同规范和要求之间的矛盾;角色间冲突则是指不 同角色之间的规范和要求之间的矛盾。
角色协调方法
工作场合中的角色扮演
领导角色
在工作中,领导需要扮演决策者、 协调者和激励者的角色,带领团
队实现共同目标。
员工角色
员工需要扮演执行者、合作者和 学习者的角色,积极履行职责, 与同事协作,不断提升个人能力。
同事角色
同事之间需要扮演沟通者、支持 者和竞争者的角色,共同营造良 好的工作氛围,实现个人和团队
第四章 社会角色
林顿:角色是“与特定地位有关的文化模式总和, 包括社会对于占据这一地位的所有人的一切态度、 价值观和行为。” 比德尔: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 为特点”。 我国学者指出社会角色包含了角色扮演者、社会 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 要素。 社会角色: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 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 式” 。
6、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分类
第二节 角色理论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 概念:角色理论(role theory)是一种试图从人 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 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来源: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起来。 从其发展渊源上看主要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学中的 符号作用论的影响、来自于心理学的角色扮演技 术的影响和来自于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
角色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行为的定向作用,同时
也重视个人可能的角色创造,因而被认为是“社
会有限决定论”。
第三节 角色的行为模式
一、角色学习:
角色学习是角色扮演的基础和前提,它包括两个 方面,一是形成角色观念,一是学习角色技能。
1、角色观念 角色观念:个体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对自己所扮 演的角色的认识、态度和情感的总和。
最后,角色学习是随着个人的角色的改变而进行的学习。
二、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是指人们按照其特定的地位和所处的情境 而表现出来的行为。 (一)社会学视角:互动与表演 米德的角色理论
个人具有的“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是与他人进行互
动的基本条件。通过角色扮演,产生暂时的自我形象, 逐渐定型,就会形成稳定的自我意识。 “斯坦福监狱”实验。
结构角色论强调了社会过程的既定的、结构化的 一面,即强调了围绕社会关系系统中的地位、代 表社会结构因素的期望对于角色扮演者的行动起 制约作用。
社会心理学教案全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社会心理学杨彬讲授第一章总论❖第一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定义:研究个人和团体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的科学❖是社会学和心理学在20 世纪初相互靠近而形成的一门边缘性学科❖边缘性学科基础性学科实用性学科新型学科❖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 不是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侧重研究心理学的社会基础❖人类社会是一种有组织的社会:❖宏观结构❖微观结构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人的社会化❖研究人由自然人变成社会人的过程,以及在这过程中所受到的各种影响❖包括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道德社会化、民族社会化、职业社会化、性别社会化等❖社会角色的形成研究人的社会认知❖三个方面:❖对他人的认知,又叫人际认知❖对自己的认知,又叫自我认知❖归因问题,研究人怎样寻找自己或他人行为的原因研究人际关系❖包括人际吸引:如喜欢、爱恋等❖人际沟通:包括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人际互动:人际相互作用,如合作、竞争、模仿等研究个人行为❖包括侵犯行为、利他行为、从众、顺从、服从等研究社会态度和态度的转变❖社会态度的结构及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社会态度的形成❖社会态度的改变❖社会态度改变的条件及过程研究团体心理❖团体和成员的关系❖团体领导人❖团体一般心理:模仿、流行、流言、暗示、竞赛研究社会心理差异❖团体差异、文化差异❖比如东西文化差异、性别差异、年龄差异研究社会心理学的运用❖社会心理学可以直接运用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环境心理学❖健康心理学❖法律心理学❖宣传心理学❖广告心理学❖公关心理学❖新闻心理学第二节社会心理学的特点❖一、社会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二、社会心理学和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的两大支柱❖生理心理学是研究个人行为的生理机制❖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社会环境中行为的科学、研究个体心理如何在社会团体影响下发生、发展和变化❖三、两种倾向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学的社会心理学(心理社会学)是用心理学的方法研究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的社会心理学偏重阐释政治、经济、社会条件如何影响人的行为❖四、社会心理学和社会学关系十分密切❖社会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与社会学有密切的关系❖社会心理和社会学有很多相同之处:理论和方法论方面研究对象方面第三节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一、方法论基础❖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方法论❖最高原则❖原则性的指导思想❖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客观性原则❖理论结合实践的原则❖系统论的原则❖矛盾发展的原则社会心理学的具体研究方法❖观察法:❖是指对人的社会行为的直接观察,它主要特点是在研究者在不进行干预被观察者的情况下, 观察和记录发生的事实.❖研究者需预先明确目的和要求,设计好的观察程序, 作好记录, 方法很多:笔记、录音、录象等技术都可以使用❖一般观察法;指不进行任何干预的情况下观察并记录观察对象。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4)我国学者的定义
我国学者奚从清、俞国良认为,社会角色 包含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 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
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 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 人行为模式”。
——奚从清、俞国良著:《角色理论研 究》,杭州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6页
人在一生中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如孩子的角色, 学生的角色,男女的角色、职工和领导的角色等 等。这些角色使人们在不同的情境中以适当的行 为方式与他人进行交往。儿童的角色游戏是个人 社会化的重要手段之一。
27
role playing
一个人在扮演符合他人期望的角色时会不会丧失 自我呢?每个人都在一定的文化中通过训练、模 仿和认同学会扮演各种角色。只要人们真正相信 他们的角色,认为应当完善地扮演,他们的行为 就是真实的,他们的自我和角色就是统一的。
19
2、主要观点
第一,借用米德的“社会领会”的概念, 并进行发展。
第二,角色领会就是角色建构。人们往往 在三种意义期望中建构角色。
第三,互动是角色领会和角色扮演过程的 连接点。
20
四、斯特里克(S.Stryker)的理 论
前两种理论实际上是一个互补的理论, 1980年, S.Stryker提出了一个比较典型 的融合方案。
只有当人们不相信和不认为应当扮演某个角色, 只是为了满足他人期望而扮演某个角色时,才会 产生不真实的角色扮演,自我和角色分裂。社会 心理学家S.朱拉德认为,这种人虽然是出于获得 他人承认的需要,但实际上往往既得不到他人的 承认,也得不到自己的承认。
28
3、角色冲突
一个人可以同时扮演多个角色,并能保持 各角色间和谐一致。但有时也会发生角色 冲突。例如,一个职业妇女的职业角色和 她作为妈妈的角色有时会发生冲突;一个 刚进大学的学生,当父母来访时,他作为 一个独立大学生的角色和作为父母的孩子 的角色也会发生冲突。
2024版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
角色定型与刻板印象
角色定型的表现与影响
角色定型是指社会对某一角色的固定 化认知和期望,如性别、职业等角色 的刻板印象。这种定型可能导致对个 体的误解和歧视,限制个体的自由和 发展。
刻板印象的形成与破除
刻板印象的形成通常基于有限的信息 和片面的经验,因此具有不准确性和 误导性。为破除刻板印象,需要增加 对多元群体的了解和接触,促进不同 群体间的交流与合作。
角色转变与适应过程
角色转变的动因与过程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会经历不同的角色转变,如职业变动、家庭地位变化等。这些转 变通常由内部动机或外部压力驱动,并伴随着一系列心理和行为上的调整。
角色适应的挑战与策略
角色转变可能带来适应上的挑战,如新角色的期望与原有角色的冲突、新环境中的 不适应等。为应对这些挑战,个体可以采取积极应对、寻求支持、调整期望等策略。
角色转变 领导者应根据组织发展和团队需求,灵活调整自己的角色 定位,从单纯的管理者向领导者、协调者和创新者等多重 角色转变。
领导力提升 领导者应具备战略眼光、创新思维和卓越的沟通协调能力, 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提升自己的领导力水平。
激励与引导 领导者应关注员工需求和发展,通过合理的激励和引导措 施,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共同推动组织目标的实 现。
角色过度占据时间和精力。
05
社会角色在组织管理中的应用
组织中的角色定位与职责划分
角色定位
01
根据组织目标和结构,明确每个成员的角色定位,包括职位、
职责和权力范围。
职责划分
02
将组织任务划分为不同的职责,确保每个成员清楚自己的职责
范围和工作要求。
角色期望
03
成员应了解并符合组织、团队和领导对其角色的期望,以实现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 社会角色
精品课件
2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 一、角色的含义 ➢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精品课件
3
一、角色的含义
1、角色
✓ 戏剧术语,原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扮演 的某一特定人物。
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威廉·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 中的一段著名台词:
全世界是一个舞台, 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 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 也都有上场的时候, 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精品课件
4
重点
美国社会学家G.米德和人类学家R.林顿较早地把“角 色”概念引入到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之中。
➢ 社会角色:
处于一定社会地位的个体,依据社会客观期望,借 助自己的主观能力适应社会环境所表现出的行为模式。
➢ 包括了三个含义:
✓ 1、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 ✓ 2、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决定的; ✓ 3、是符合社会期望的。
精品课件
6
重点
二、角色的分类
(二)根据角色所占据的社会地位的取得,是否经过 角色扮演者的主观努力:
✓ 先赋角色:不必经过角色扮演者的努力,而由先天因素决定或由
社会所规定的角色。 有两种先赋性角色: 由遗传、血缘等先天因素决定的 由社会规定的,如世袭继承的
✓ 自致角色:或称获得性角色,社会个体通过自己的主观努力进入
第四章 社会角色
➢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 第二节 角色理论 ➢ 第三节 角色行为模式 ➢ 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精品课件
角色 角色丛 角色的分类
角色冲突 角色紧张解 决的方法
1
考核要求:
重点:
1. 角色、角色丛、角色冲突 2. 角色的分类 3. 角色紧张解决的方法
第 4 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第一节什么是社会化一、社会化概念(一)社会化的内涵社会化是社会对个人的文化教化和个人对社会主动选择与能动调适的统一过程。
社会化的内涵可从三个方面理解:(1)从时间方面理解,即个人社会化涉及到人生发展的全过程;(2)从内容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关注到个人作为社会一员所应具有的全部文化遗产;(3)从关系方面理解,个人社会化注重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以及个人社会化的结果。
(二)社会化的内容从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作用的基本需求来说,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可以概括为生活技能社会化、价值观念社会化、政治社会化、行为社会化、角色社会化。
二、社会化的类型(一)基本社会化所谓基本社会化,就是"生物人"通过社会文化教化,获得人的社会性,获得社会生活资格的过程。
基本社会化的任务:一是生理性成熟;二是社会性成熟。
(二)继续社会化继续社会化是人在成年以后的社会化,或称为二级社会化。
继续社会化之所以必要,因为:其一,社会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其二,在现代社会中,科学技术飞速发展。
其三,基本社会化时期的教育范围有较大的局限性。
其四,人不仅仅是学习社会文化,还肩负着发展社会文化的责任。
(三)再社会化再社会化是使个人改变以前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建立新的、符合社会要求和新的形势需要的知识结构、价值标准和行为模式的过程。
再社会化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主动再社会化;二是强制性再社会化。
(四)正向社会化和负向社会化所谓正向社会化,是指上代人对下代人的文化传递和教化过程。
所谓反向社会化,使年轻一代用新知识、新观念影响前辈的过程,这种社会化又称为文化反哺。
三、社会化的有关理论(一)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弗洛伊德的社会化理论基于对人格结构的分析。
1、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组成。
本我是人格的原始部分;超我是对从社会中习得的"应该如何"和"必须如何"的内化。
第四章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3.研究意义
从个人的角度
社会化有助于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社会化可 以使个体与自己所在的社会群体保持协调一 致,认为遵守常规与社会秩序、服从道德要 求与法令、承担公民义务与责任等 。
从社会的角度
社会化对于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 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文化的延续和发展。
附:人格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预期社会化:引导人们学习今后将要扮演的角色 发展社会化:在早期社会化的基础上进行的…如职业培训、成人
教育等。
反向社会化:年轻的一代将文化知识传授给年长的一代。此类现 象在移民家庭中尤为常见。 再社会化:个体舍弃过去接受的一套社会规范和价 值标准,重新学习社会所要要求的社会规范与行为方式的过程。
社会化过程中的关键期
1.婴儿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语言发展 的关键期
2.幼儿期是社会化过程中智力发展和个性形成 的关键期
3.童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培养学习品质和道德品质 的关键期
4.少年期是社会化过程中自我意识发展 的关键期
5.青年初期是社会化过程中价值观、人生观 形成的关键期
四、影响社会化的因素
六大因素
两个学科共属总会下的第八分会,即人格与社会心理 学分会。
二、社会化的基本内容
1. 2. 3. 4. 5. 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行为规范社会化 社会角色社会化 政治社会化 民族社会化
1.基本社会生活技能社会化 自理技能的社会化(社会化的最初内容) 是一个人生存的首要必需技能 谋生技能的社会化 是一个人独立参与社会生活的又一项能力
第四章
社会化与社会角色
社会化让我们学到了什么
问题
第一节
社会化
一、概念及分析
1.社会化的定义 社会化是个体在社会的影响下,通过学习, 掌握社会经验、规范,形成与社会一致且有 自己特色的态度、情感、行为习惯与品格, 并取得社会成员资格的成长过程。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本章学习目标角色的含义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角色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偏差性别角色差异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含义角色()最初是由拉丁语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 20世纪 20 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
但直到 20 世纪的 30 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
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莱威()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
社会心理学教案
社会心理学教案一、第一章:社会心理学导论1.1 教学目标了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和应用领域理解社会心理学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发展历程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市场营销、社会工作、教育等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引导学生们分享他们对社会心理学的了解和认识老师讲解:通过PPT或教材,详细讲解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实际案例,让学生们分析其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二、第二章: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2.1 教学目标理解个体社会化的过程和影响因素掌握自我认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探讨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中的重要性2.2 教学内容个体社会化的概念和阶段自我认知的构成要素和形成过程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和个体发展中的作用2.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个体社会化和自我认知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自我认知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三、第三章:人际关系与沟通3.1 教学目标理解人际关系的类型和特点掌握有效沟通的技巧和方法探讨人际关系和沟通在社交活动和职业发展中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人际关系的分类:亲密关系、友谊关系、社交关系等有效沟通的要素和障碍人际关系和沟通技巧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3 教学活动情景模拟:让学生们模拟不同类型的人际关系和沟通场景沟通训练: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们的人际沟通技巧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模拟和训练结果四、第四章:群体行为与团队动力4.1 教学目标理解群体行为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团队动力的形成和作用机制探讨团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群体行为的概念和分类团队动力的构成要素和作用机制团队动力在组织管理和团队协作中的应用4.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群体行为和团队动力的关系团队建设活动:组织一些团队建设活动,让学生们体验团队动力的重要性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活动结果五、第五章:社会影响与顺从行为5.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影响的类型和机制掌握顺从行为的原因和后果探讨社会影响在广告宣传和社会变革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社会影响的分类: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顺从行为的原因:如社会规范、群体压力等社会影响在广告宣传和社会变革中的应用5.3 教学活动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广告宣传案例,了解社会影响和顺从行为在其中的作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影响和顺从行为的关系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分析和讨论结果六、第六章:态度与偏见6.1 教学目标理解态度的构成和功能掌握偏见和歧视的形成机制探讨态度和偏见在个体行为和社会互动中的重要性6.2 教学内容态度的概念和构成要素:认知成分、情感成分、行为成分偏见的类型和影响因素态度和偏见在社会互动和冲突中的作用6.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态度和偏见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偏见和歧视对人际关系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七、第七章:Stereotypes 与刻板印象7.1 教学目标理解刻板印象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刻板印象的形成和改变机制探讨刻板印象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7.2 教学内容刻板印象的定义和形成原因刻板印象对个体行为和社会认知的影响打破刻板印象的方法和策略7.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刻板印象的形成和影响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刻板印象的案例,了解其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八、第八章:社会认同与群体归属感8.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认同的概念和作用掌握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探讨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个体行为和群体冲突中的重要性8.2 教学内容社会认同的概念和作用机制群体归属感的形成和影响因素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在群体冲突和合作中的作用8.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认同和群体归属感的关系角色扮演:让学生们通过角色扮演体验群体归属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体验结果九、第九章:网络社会心理学9.1 教学目标理解网络社会心理学的概念和研究对象掌握网络社交行为和影响因素探讨网络社会心理学在网络传播和社交网络中的重要性9.2 教学内容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网络社交行为的类型和影响因素网络社会心理学在网络传播和社交网络中的应用9.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网络社会心理学的影响和现象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网络社交行为的案例,了解其背后的心理机制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十、第十章:应用社会心理学10.1 教学目标理解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掌握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探讨社会心理学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的重要性10.2 教学内容社会心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案例:如教育、市场营销、社会工作等社会心理学在解决社会问题和促进社会和谐中的作用社会心理学在个人发展和职业生涯中的应用10.3 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让学生们分组讨论社会心理学的应用领域和作用案例分析:让学生们分析一些社会心理学的应用案例,了解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小组分享: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讨论和分析结果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二章: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重点环节:自我认知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以及个体社会化与自我认知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本章学习目标角色的含义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角色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偏差性别角色差异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含义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
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
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社会心理学 第四章 社会角色
地位——角色
森田清美将角色分为: 群体性角色代表了位置的概念,是观察家 庭内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 概念,如户主、主妇、成员; 关系性角色是从群体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 位置时的概念,每个家庭都有n-1个关系 性角色,n代表群体成员数,如一个三口之家
38
心理差异
性别心理特征,主要指男性与女性心理特征的差 异。 要理解这种差异,必须把握两点:1.男性与女性 的心理特征并无绝对差异,只有相对差异;2.性 别心理差异并不能说明每一个体(无论男性或女 性)的情况。
39
男女性别的差异 1、男性在年轻时会交很多朋友,但女性过了中年以后才会有更多的朋友。 2、约有25%的男性,在第一次约会时就爱上对方,但女性到了第四次约会,才有15%爱上对方 3、女性作决定的速度比男性快。 4、入学前到中学期的男孩子比女孩子更爱支配别人。成年后婚姻生活越长久,妻子就越成为被 支配者。 5、男性时常害怕爱侣会被杀或自杀,而女性则常常害怕爱侣会遭受意外的事故或年老死去。 6、男人喜欢冲锋式的工作,间隔休息,而女人则喜欢以同一个节奏工作。 7、大多数对成年人所做的调查都显示,男性和女性爱搬弄是非、制造谣言的程度是一样的。 8、阻止犯罪的研究显示,遇到坏人时反抗的女性比男性多25%。 9、约有2/3或4/5的酗酒者是男性。十个丈夫中,只有一个会与酗酒的妻子生活;但十个妻子中, 却有九个会继续与酗酒的丈夫生活。 10、犯罪的单身男性比已婚男性多,而犯罪的单身女性则比已婚女性少。 11、声称快乐满足的已婚男性几乎是单身男性的两倍。但已婚的女性却比单身女性更常表示不快 乐,不管有无孩子。 12、流产的胚胎大多是男孩。 13、关于做梦。男性较经常梦见陌生环境里的陌生男人,一般多与暴力有关,即使梦见女性,多 半与性爱有关。女性在梦境中,总是梦见熟识环境里的朋友和亲人。女性的梦境通常在户外,气 氛大多友善,除非是月经来临前,这时女性做梦时会觉得懊恼和紧张厌烦。 14、女人喜欢隐藏她们最深的感情,而男性喜欢让对方知道。如果你问一个男人“这个面包是哪 里买来的?”他会告诉你;而把这个问题问一个女人,她通常会反问“有什么问题吗?” 15、女人到家门口才掏出开门的钥匙,而男人早就掏了出来。女人划火柴时,总是把火柴划出, 而男人总是划入,也许是女人怕烧到自己。 16、一家德国报纸组织了一次测验,在慕尼黑的一间商店里装了一面长镜,然后观察经过长镜的 男女,看他们有着怎样的反应。在8小时的观察中,共有1620个女人经过这面长镜,1/3停下来短 暂望她们自己;而差不多所有600个经过长镜的男人,都停下来好好望自己,大多数又往后望, 40 看看是否被人注意
社会心理学教案 第四章 社会角色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本章学习目标角色的含义角色理论的概念与角色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偏差性别角色差异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含义角色最初是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
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
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
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和人类学家林顿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莱威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纽科姆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
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
32
我的角色是一名 学生,所以我应 该……
33
最基本的角色——男女,自然分工不同 所造成的! 复杂社会角色——如教师、学生、警察、 演员、公务员等等,都是由于社会分工 不同所造成的! 所以,角色与社会分工的关系就是因果 关系,分工(自然与社会分工)是因, 角色(基本与复杂角色)是果!
34
规则是人用来引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同 时也是用来对他人行为进行预期的东西! 如果没有了规则,那人们将无法对自己的 行为进行约束、同时也无法对他人的行为 进行预期!
7
3、角色规范是社会影响与个体的中介
军人
国家法律, 公司规章 制度
军人管理条 例
角色规 范
白领
社会 影响
角色
教育法、 学校规章 制度
演员
学生
8
二、角色行为
角色行为就是个体实现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并表现为外部行为的角色实现过程。 个体在实现角色行为的过程中也主要是通过 各种具体的活动来完成的,而在这些活动过 程中可能会有一些不和谐与冲突。
11
娜蒂(中)等
伊芙-布施鲍姆
12
(二)、性别角色定型 所谓性别角色定型就是在一定社会文化背 景下,人们普遍认为的男性应该是什么样、 女性应该是什么样的一种期望。 如在东方文化中人们就觉得:男性应该是 独立、自信、竞争、主动的;女性应该是 不独立、被动、依赖的。
13
(三)、性别角色观 主要是指个体对不同性别心理特征与 行为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这种认识和理解是一个不断渐进的过 程,会随着个体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清 晰和明确。
因素类型 素质因素 文化因素 经济因素 影响的具体表现
主要是指个人自身所具有的知识、经验、生 活阅历、教育程度等,这些东西会影响到角 色规范形成的进程和效果。 文化模式会造成同一角色的行为规则在不同 文化中的不同。 经济的发展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 同一角色规范在不同社会发展水平的表现也 是不同,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经济因素必然 会对角色规范产生影响。
社会心理学社会角色
第一节 社会角色概述
一、社会角色的概念 社会角色是个人在社会关系中处于特 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 个人行为模式。
二、社会角色的分类
(一)根据角色存在的形态 理想角色 :是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 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 行为模式。
领悟角色
: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 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二)戈夫曼的观点 戏剧理论 将现实生活情境完全比作戏剧 表演,把社会成员看作是演员 重视角色行为的符号形式。
三、角色冲突 (一)角色丛与角色紧张 (二)角色冲突 角色内冲突
角色间冲突
对角色冲突加以调控的方法: 1、角色规范化:对各种不同的角色的权利 和义务进行明确的规定。 2、角色合并法:将两个相矛盾的角色合二 为一,发展为一个具有新观念的新角色。 3、角色层次法:将两个以上的相冲突的角 色按“价值”分层,进行排序。
(四)根据角色之间的权力与地位关系:
支配角色: 具有支配他人的权力。
受支配角色: 受他人支配的角色。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 功利性角色: 指该角色计算成本、讲究报 酬、注重实际效益。 表现性角色: 指该角色行为不计报酬、或 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 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
第四节 性别角色差异
一、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性别不同而产生的 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 二、性别角色差异的表现 (一)个性和行为方面: (二)智能方面: (三)成就方面:
三、性别差异理论 (一)精神分析学理论 (二)文化人类学理论
性别、气质等是由社会条件作用形成的,性别 差异也取决于社会文化。每一社会都选择了一 些奠定在生物性性别基础上的男女心理特点并 加以肯定和强化,选择另一些加以否定和惩罚。
《社会心理学》第四章社会角色知识点
第四章社会角色社会化的结果,就个体方面而言,是个人人格和自我意识的形成;就社会方面而言,要想使社会正常运转就必须具有的功能的被履行、被落实,换言之,也就是社会角色的被承担和扮演。
社会角色是沟通和衔接个人和社会的桥梁。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含义所谓地位,就是个体在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系统中所占据的位置。
这个位置是非人格的,由社会结构所设定的,是先于具体个人而存在的。
地位赋予占据它的个体以一定的权利和义务,从而来规范个人的行动以及他与占据着社会系统中其他地位的人们之间的互动。
角色就是由一定的社会地位所决定的符合社会期待的一套行为模式。
第一,它是一套特定的行为模式;第二,行为模式是由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的;第三,行为模式是符合社会期待的。
二.角色的分类(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实践角色理想角色(期望角色):社会对于角色的期待和要求,是社会观念形态,标准形态,大众观念形态领悟角色:扮演角色的个体对怎样扮演理想角色的理解,属个人观念形态实践角色:个体根据对角色的理解,实际表现出的行为模式,属于客观现实形态(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的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如性别角色自致角色:个体要通过一定的努力才能获得的角色(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或正式角色和非正式角色规定性角色:角色规范比较严格且有明确规定的角色,如政府官员、法官、士兵、学生等开放性角色:角色制约的规范程度相对较低,个人可以根据自己对其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而较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的角色,如父亲,朋友等(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利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
如师生关系(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将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要有一番计算在里面,要有所盈利,如商人表现性角色: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如志愿者,慈善家(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分为7种(萨宾)第二节角色理论角色理论的概念和来源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心理学教案第四章社会角色本章学习目标角色的含义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角色的行为模式角色学习角色扮演角色冲突角色偏差性别角色差异个人的社会属性通过人们的社会认同高度影响人们的社会心理和行为,那么个体的人是怎样与整体的社会发生联系的呢?社会心理学从个人水平的分析过渡到群体和更高水平的宏观分析的一个桥梁就是人之所以成为社会人的角色问题。
在现代社会心理学中,社会角色已经成为一个十分流行的概念。
我们可以将社会角色视为个体在群体或社会中的一种功能,这样可以帮助我们解释人的社会行为的模式;同时,我们也可以将社会角色考虑为一种人格状态,或完整人格的一个侧面,从这样的意义上说,一个人就像在社会生活中学习各种习惯和掌握各种品质特性一样学习他的社会角色。
因此,可以这样说,社会角色的概念为我们弥合以个体和以群体或社会为中心的社会心理学这两种研究途径之间的鸿沟提供了现实的可能性。
第一节社会角色概述一、角色的含义角色(role)最初是由拉丁语rotula派生出来的,这一概念最初在学术著作中出现是在20世纪20年代社会学家齐美尔(G.Simmel)的《论表演哲学》一文中,当时他就提到了“角色扮演”的问题。
但直到20世纪的30年代,“角色”一词才被专门用来谈论角色问题。
在此之前,角色一直是戏剧舞台中的用语,是指演员在戏剧舞台上按照剧本的规定所扮演的某一特定人物,但人们发现现实社会和戏剧舞台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即舞台上上演的戏剧是人类现时社会的缩影。
莎士比亚在《皆大欢喜》中这样写到:“全世界是一个舞台,所有的男男女女不过是一些演员;他们都有下场的时候,也都有上场的时候,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着好几个角色。
” 而美国社会学家米德(R.H.Mead)和人类学家林顿(R.Linton)则较早地把“角色”这个概念正式引入了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角色理论也就成为社会心理学理论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什么是社会角色呢?社会学家以及社会心理学家对这个问题都进行过专门的研究,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莱威(M.J.Levy)将角色等同为社会地位,他在《社会结构》一书中将角色定义为“由特定社会结构来分化的社会地位” ;纽科姆(T.M.Newcomb)在其《社会心理学》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本身,他认为“角色是个人作为一定地位占有者所做的行为”;林顿在《个性的文化背景》将角色理解为行为期望或规范,他认为“角色——这是地位的动力方面。
个体在社会中占有与他人地位相联系的一定地位。
当个体根据他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而实现自己的权利和义务时,他就扮演着相应的角色”;角色理论研究者彼德尔(B.J.Biddle)将角色视为行为或行为的特点,他在《角色理论:期望、同一性和行为》的著述中强调,“角色是一定背景中一个或多个人的行为特点”;森冈清美把角色分为两种,把地位分为“群体性角色”与“关系性角色”。
以家庭为例,所谓“群体性角色”是观察家庭内的各个位置与家庭群体的整体关系时的概念.如户主、主妇、户成员的区别那样;所谓“关系性角色”是从家庭关系角色来观察各个位置时的概念,如妻子对于丈夫、儿子对于母亲那样。
这样,如把家庭成员数作为n 的话,一个位置就会伴随(n-1)个关系性角色;台湾的社会心理学家李长贵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行动的规范、自我意识、认知世界、责任和义务等的社会行为” ;安德列耶娃把角色要素分为下面这样三个方面,即社会角色是社会中存在的对个体行为的期待系统,这个个体在与其他个体的相互作用中占有一定的地位;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对自身的特殊期待系统,也就是说,角色是个体与其他个体相互作用的一种特殊的行为方式;角色是占有一定地位的个体的外显行为;我国学者指出,社会角色包含了角色扮演者、社会关系体系、社会地位、社会期望和行为模式五种要素,于是,他们把社会角色定义为“个人在社会关系体系中处于特定社会地位、并符合社会要素的一套个人行为模式” 。
正如彼德尔所说,这些角色定义都无所谓对和错,它们都从一种视角强调了角色现象的一个侧面。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科学的角色定义包含四种社会心理学要素:角色是一套社会行为模式;角色是由人的社会地位和身份所决定,而非自定的;角色是符合社会期望(社会规范、责任、义务等)的。
因此,对于任何一种角色行为,只要符合上述三点特征,都可以被认为是角色。
角色即为“一定社会身份所要求的一般行为方式及其内在的态度和价值观基础”。
二、角色的分类社会上的角色是多种多样、千万变化的,有的人在某一时期内可能同时扮演着许多角色。
怎样对如此纷繁复杂的角色进行分类呢?国内外许多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从不同的角度,根据不同的标准对社会角色进行了各种各样的划分。
(一)根据角色存在形态的不同,可把角色分为理想角色、领悟角色和实践角色理想角色,也叫期望角色,是指社会或团体对某一特定社会角色所设定的理想的规范和公认的行为模式。
理想角色总是尽善尽美的,它是一种“应该如何”的观点。
如做教师就应该为人师表,身教重于言教;做医生就应该救死扶伤,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等等。
理想角色可以是明文规定的,许多规章制度都体现了理想角色的本质及其要求;理想角色也可以是不成文的、约定俗成的,表现于社会公德、社会习俗和社会传统等对人的各种要求和期待之中。
理想角色属于社会观念的形态。
领悟角色,是指个体对其所扮演的社会角色的行为模式的理解。
理解角色是领悟角色的基础,但是,由于个体所处的环境不同、认识水平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想方法不同等因素,不同的人对同一个角色的规范、行为模式的理解是不完全相同的。
如对于领导角色的理解,有些人认为领导应该是民主型的,应该以高关心人为工作重点;而有的领导者认为领导应该是专制型的,应该是高关心工作的。
所以,领悟角色属于个体观念形态。
实践角色,是指个体根据他自己对角色的理解而在执行角色规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实际行为。
领悟角色是实践角色的前提和基础。
但是,由于每个人的自身条件和环境条件不尽相同,因而,即使对角色有相同的理解,落实到行为时也未必相同。
实践角色属于客观现实形态。
(二)根据角色扮演者获得角色的方式不同,可以把角色分为先赋角色和自致角色先赋角色(ascriptive role),指个人与生俱来或在成长过程中自然获得的角色,它通常建立在遗传、血缘等先天的或生物的基础之上,如性别角色以及由父子关系产生的父亲角色或儿子角色等;还有一些角色是由社会规定的,如封建社会中通过世袭制继承所形成的皇帝、公爵等角色,也属先赋角色之类。
自致角色(achieving role),指个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活动而获得的角色。
自致角色体现了个人的自主选择性。
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一生中扮演的多数角色都是自致角色,包括个人职业的选择、婚姻家庭的缔结、事业的成就等方面的角色,这些都是个人凭借自己的努力而达到的。
如学生、战士、教师等都属于自致角色。
自致角色的获得需要具备独特的素质、才能、技巧和特殊的训练。
(三)根据角色扮演者受角色规范的制约程度的不同,可将角色分为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规定性角色,也称正式角色(formal role),是指角色扮演者的行为方式和规范都有明确的规定,角色不能按照自己的理解自行其是。
他们在正式场合下的言谈举止、责任、权利、义务以及办事的程序都有明确的规定,应该做什么和不应该做什么都必须按照规定办。
如政府外交官、法官、议员即属此类。
规定性角色要求理想角色和实践角色是高度一致的。
开放性角色,也称非正式角色(informal role),是指个人可以根据对自己地位和社会期望的理解,自由地履行角色行为。
如父亲、朋友、非正式群体的自然领袖等都属于开放性角色。
这类角色的角色行为者有很大的行为自由,有利于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社会生活。
无论是正式角色还是非正式角色都可以测量,大多数研究者侧重于研究表现更为主观的非正式角色,他们一般采取三种研究方法:观察群体成员;要求群体成员描述他们在群体中的角色和确认谁会和他们扮演相应的角色;研究者要求每一个群体成员概括出自己所扮演的角色。
(四)根据角色和角色之间的权力和地位关系,可把角色分为支配角色和受支配角色支配角色、受支配角色是德国社会学家达伦多夫(R.Dahrendorf)关于冲突理论中的两个基本概念。
他认为,只要人们聚在一起组成一个群体或社会,并在其中发生互动,则必然有一部分人拥有支配力,而另一部分人则被支配。
具有支配他人的权力的就是支配角色,而受他人支配的即是受支配角色。
达伦多夫认为,在现实社会中,这两种角色具有下列特征:(1)在每一个受权力关系支配的群体内,作为支配角色的人和作为被支配角色的人必将形成针锋相对的非正式阵营。
一般地说,作为支配角色的人总是极力维持现状以维护其既得的权力,而作为受支配角色的人必将设法改善受人约束和限制的现状以获得自己的权力。
(2)这两种角色必然要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群体,各有自己的方针、计划和目标。
总之,这两种角色始终处于动态变化发展的关系之中。
(五)根据角色扮演者的最终意图,可把角色分为功利性角色和表现性角色功利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计算成本、讲究报酬、注重实际效益的。
这种角色的价值在于利益的获得,在于行为的经济效果。
生产行为和商业行为就属于此类。
一个公司经理的角色行为,在于能为这个公司带来经济效益。
功利性角色对社会的发展有重要的意义。
表现性角色,是指该角色行为是不计报酬的,或虽有报酬但不是从获得报酬出发而采取的行为模式。
表现性角色,其目的不是报酬的获得,而是个人表现的满足。
如艺术家表演、医生看病、教师教学等,都是强烈的“自我实现”的愿望所驱使的角色行为,是对个人地位的责任感、义务感的实现。
很显然,对于真正的艺术家来说,观众的掌声比票房收入更能使他获得满足感。
(六)根据角色的参与程度,可把角色从参与程度低到参与程度高在萨宾(T.Sarbin)和艾伦(V.I.Allen)的《角色理论》一文中,两位角色理论家根据角色参与的程度,将角色分为七种类型(见表4-1)。
第二节角色理论“角色理论”并非是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而是在这一名称之下涵盖的来自不同知识领域的侧重与“角色”这一核心概念相关的实际研究的学者,他们共同为所谓的“角色理论”作出了贡献。
一、角色理论的概念与来源角色理论(role theory)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理论取向。
由于角色理论概念体系本身接近真实生活,因而具有良好的解释能力,它不仅受到社会心理学的重视,也受到社会学、人类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领域研究者的高度重视。
从其发展渊源上开,它的概念演化、发展和完善是多种来源共同形成的,在20世纪20—60年代逐步发展和确立起来。
从其发展渊源上看主要受到了来自于社会学中的符号作用论的影响、来自于心理学的角色扮演技术的影响和来自于人类学的结构功能论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