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
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信阳 “红色旅游”景区文本翻译
![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信阳 “红色旅游”景区文本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941856e66294dd88d0d26bdc.png)
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看信阳“红色旅游”景区文本翻译王珺玥(信阳农林学院外语系河南信阳464000)摘要:本文以信阳的红色旅游景点为例,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分析研究生活中红色旅游景点景区文本翻译。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景区文本一、旅游景点文本翻译翻译目的论是由汉斯·弗米尔于1978年首次提出,其核心概念是: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
弗米尔认为,翻译的结果是译文,但是译者必须了解翻译的目的和译文的功能,才能做好翻译工作,生产出理想的译作。
翻译目的论认为,所有翻译活动遵循的首要原则是“目的原则”,即翻译应能在译人语情境和文化中,按译人语接受者期待的方式发生作用。
翻译行为所要达到的目的决定整个翻译行为的过程,即结果决定方法。
但翻译活动可以有多个目的,这些目的进一步划分为三类:(l)译者的基本目的(如功利);(2)译文的交际目的(如文化宣传);(3)使用某种特殊的翻译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目的论者坚持在翻译过程中要遵守三大法则,即目的法则、连贯法则和忠实法则。
这些法则也同样适用于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
1.目的法则:在目的论框架内,决定任何翻译过程的首要原则是整个翻译行为的目的。
分析红色旅游外宣资料的翻译目的,首先必须考虑人们旅游的动机和目的。
旅游动机被定义为促使人们旅游、使他们积极地达到某种目的的动力。
2.连贯法则:诺德(2001:32)认为,译者所能做并且应该做的就是创造一个至少对目标语文化接受者可能有意义的文本。
就是说接受者应该能够理解译文,译文在其介入的交际环境和文化中应有一定意义”(Nord, 2001:32)。
然而,事实上,特别是在翻译一些带有文化内涵的词语或中国古诗词时,一些译文只是直译过来而不加任何解释,这使得外国游客很不理解,3 .忠实性法则目的论的另一个法则是“忠实性法则”,又叫语际连贯,类似于通常所说的忠实于原文。
在目的论中,忠实性法则仅仅是指原文和译文中应该存在某种对应关系,并不要求原文和译文在内容上一字不差。
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翻译策略分析——以霍克斯译本第一回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红楼梦》英译本翻译策略分析——以霍克斯译本第一回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5e0c83d4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6b.png)
152《名家名作》·翻译一、 引言目的论理论是弗米尔于1978年在其《普通翻译理论基础》一书中首先提出,是功能翻译理论最核心的理论。
其核心概念是,决定翻译过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原文和译文的互动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
译者需要使用灵活的翻译策略来达到目的语文本要达到的目的,即目的决定方法。
翻译过程需要遵守三个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和忠信原则,而目的原则为最高原则。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古典小说中“文备众体”的最优秀文学经典。
自清乾隆中叶成书以来,备受学者与读者关注。
嘉庆末年《京都竹枝词》中有言:“闲谈不说《红楼梦》,读尽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自出版以后,很快有多种译本问世并传至海外。
第一个英文全译本即为英国著名汉学家霍克斯所译,1974年由英国企鹅出版有限公司陆续出版。
另一个全译本为中国的杨宪益夫妇所译,1978年由外文出版社分三卷出版。
这些不同译本对推动《红楼梦》走出去,让更多的西方读者了解并欣赏这部经典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文就以霍克斯译本的第一回为例,从诗歌层面、词汇层面和句子层面探讨译者如何采用不同的翻译策略以实现其翻译目的,让西方读者理解这部中国古典小说的语言特色和艺术价值。
二、诗歌层面诗歌在《红楼梦》中占据重要地位。
这些诗歌或阐发主旨,或描述人物命运,或描述书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发挥了其独特的艺术和审美价值。
因此,译者为了译入语读者接受的方便和有效,除了做跨语言的转换之外,还为目标语读者提供了必要的背景知识和大量注释,在客观上极大地消除了西方读者在跨语言和跨文化方面造成的诸多障碍,它们共同构成了小说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石头偈无才可去补苍天,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倩谁记去作奇传?Found unfit to repair the azure sky,Long years a foolish and mortal man was I.My life in both worlds on this stone is writ,Pray who will copy out and publish it?此为小说开篇第一首诗。
浅析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
![浅析功能目的论视角下旅游景点介绍的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714db62f83c4bb4cf6ecd105.png)
2、增译 引经据典是中文旅游景点介绍常用的修辞手 法之一。但是国人耳熟能详的典故对外国游客来说 一无所知,很容易使他们如坠云雾,莫名其妙。增 译法是为目的语读者增加一些相关的背景文化知 识,使得他们能更好的感受该景点的魅力。通常来 说,历史典故,名人,朝代,地名等都需要注释。 例如:炎帝陵为历代炎黄子孙敬奉祖先的圣 地。The Mausoleum of Emperor Yandi (legendary god of Chinese agriculture) has ever since been a holy plac e where the Chinese people offer sacrifices to their ancestors. 不同于在中国的家喻户晓,炎帝对外国 人来说则是全然陌生的。因此,译者在翻译时增补 了关于炎帝的信息。这一翻译方法一方面宣扬了本 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也最大限度的考虑到了外国旅 客的感受。 3、类比法 类比法的主要目的是最大限度的缩小文化差 距。这一方法是通过借用目的语中一致或相似的对 应表达式来翻译源语中具有特定文化含义的形象。 汉语中的词句不一定都能在英语中找到对应 项,通过借用相似的表达式,译文可以很好地实现 吸引读者和传递信息的预期功能。类比法是一种非 常实用的翻译方法,通过使用这种方法,译者可以 用很简单的方式解释清楚很难懂的含义。这一方法
功能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介英文翻译-最新文档
![功能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介英文翻译-最新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bc27026bb68a98271fefa6f.png)
功能翻译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介英文翻译1 引言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各国经济、政治、文化交流越来越频繁,对外宣传翻译也越来越受到翻译界的重视。
旅游宣传翻译作为外宣翻译的一个重要领域吸引了众多学者进行思考和探索。
针对旅游宣传资料翻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学者们发表和出版了不少的文章和专著进行讨论,这些研究对实践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旅游景介英文翻译是旅游翻译中的重点和难点,这是因为英语是世界上使用国家最多、范围最广的语言,而旅游景介的英文翻译是为英语国家读者或懂英语的游客服务的,其目的除了传播信息外,更要诱发潜在旅游者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人文或自然景观的强烈兴趣,激发其购买旅游产品的欲望或付诸旅游行动实践。
因此,要形成一篇好的旅游景介译文,译者必须寻求合适的翻译原则与策略。
2 目的论与旅游文本翻译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y),亦称翻译功能论,由德国著名翻译学家弗米尔(HJ Vermeer)提出,后得到赖斯(K.Reiss)和诺德(Christiane Nord)的发展。
根据翻译目的论的基本观点,在目标文本产生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既不是“忠实”、“对等”理论中所规定的原文,又不是原文在原文读者身上产生的效果或原作者赋予原文的功能,而是目标文本的功能,这个功能亦即目的(谭载喜,2004:255)。
诺德认为目的决定手段,译者在翻译中可以根据译文预期的交际功能,结合读者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感应力或社会知识及交际需要等,来决定处于特定译语语境中文本的具体翻译策略和手法,不应拘泥于与原文对等而影响译文在译语文化语境中的交际功能(贾文波,2004:47)。
可以说目的论是一种“以读者为中心”或“以目的语文化为导向”的翻译理论,而这一点也正显现了它对应用翻译的重要作用。
应用翻译文本的主要特点是信息性、诱导性和匿名性(贾文波,2004)。
应用翻译体裁大多注重信息传递的效果和读者的反映,文本的“信息”和“呼唤”功能突出,提供信息和感化受众是这类文本的主要目的。
从目的论探究我国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
![从目的论探究我国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5151d0c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28.png)
红色旅游是指以1921年中国共产党建立以后的革命纪念地、纪念物及其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吸引物,组织接待旅游者进行参观游览,实现学习革命精神,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神、放松身心、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
红色旅游是把红色人文景观和绿色自然景观结合起来,把革命传统教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的主题旅游形式。
外国游客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限制,他们对我国历史的了解颇少,对多数外国游客来说,他们没有中国文化背景,景区英译景介就成为跨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
从笔者的调查来看,目前的英译景介确实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无论是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有待改进,笔者在参考了大量的文献研究,并通过实地调查,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优化对策,希望能对我国的红色旅游起到一定的助推作用。
一、简析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skopostheorie),是将Skopos概念运用于翻译的理论,主要的思想就是在进行翻译的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整体翻译行为的目的,做到意思明了,顾全大局。
在红色旅游英译景介的翻译过程中,翻译者需要依据翻译的内容选择恰当的翻译对策与方法,实现既定的信息宣传或者宣讲目的与功能。
我们知道在翻译的过程中,受众是接受信息的主体,受众的文化背景、社会阅历、主观能动性和交际需求等都影响到他们对信息的理解与感悟,为此,优秀的翻译标准不再译文对原文的忠实程度,而是译文预期目的的实现程度。
翻译目的论在红色旅游英译景介运用的过程中,需要遵守目的性原则、连贯性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二、红色旅游英译景介的目的依据上文中红色旅游目的论的要求,在英语翻译的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受众的情况。
英译景介的受众就是广大的海外游客,他们不同于国内游客,海外游客几乎没有什么中文背景,对我国历史也不甚了解,并且他们对我国或多或少都有一点偏执,这些红色旅游内容就是他们慕名而来的载体,使得他们融入到中国文化当中来,能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能体验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生活、工作、战斗的历程,这样才能算得上满足了外国游客的旅游需求。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景介文本汉英翻译
![从目的论角度浅析旅游景介文本汉英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8ed60c15fc4ffe473368abcd.png)
的 目的 , : 到 以 译 人语 读 为 导 , 而使 讯 不 符 合 口标 语 术做 从
的 表 达 习 惯
e hb t d i h wo s r y b i i g x i i n t e t - t e u l n . e o d
为实 现 吸 引 外 游 客 的 日的 , 介 文 本 的 英 译应 以 游 客 为 发点 , 川 相 应 的翻 译策 略 : 佯 、 运 增 减 、 合 等 等 , 而使 译文 达 整 从
大 多 数 闰外 旅 游 者 对 汉 语 景 介 文 本 巾 的 古 诗 词 等并 不 感 兴 趣 , 们 阅 读 景 介 文 本 的 同 的在 于 了 解 中 罔 的 民俗 风情 , 非 进 他 并
行 r 证 : 此 在 翻 泽此 类 文 本 时 . 者应 突 m主 要 的信 息 , 史考 译 采
为 实 , 汗文 自然 、 使 练达 。因此 上 面 列 举 的 例 子 将 “ 琅 满 目 , 不 琳 美 胜 收 ” 去小 译 删
( ) 现语 言风 格 差 异 3体
2 翻 译 目 的 论 ” 述 “ 综
翻 行 为 学 与翻 汗 目的 沦 为功 能 派 翻 理 论 的 核 心 而 其 【 . f 1 的 “ 译 目的 ” 顺 翻 . 的 一种 翻 理 沦 义 , 得 就 是 从 翻 译 行 为 的 f 的 性 发 提 指 1 陔理 沦 认 为 : 只要 能 达 到 2 通 删 除 汉 语 特 色 文 化 信 息 由 于 巾西 文 化 的差 异 . 如果 对一 些 具 有 汉讲 特 色 的 信 息进 行 直 译 可能 会 让 外 国游 客 不 知 所 云 此 . 处 理 这类 信 息 时 , 者 在 译 可 以存 不 影 响 原 文 寅 传 效 果 的 前 提 r, 其 删 除 。 将 在 卜下 两 层 的展 厅 内 , 集 陈 列 着 十 多年 来 考 古 发掘 出 土 密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研究——以南梁为例
![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研究——以南梁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afeb00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8.png)
文化学研究目的论视角下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英译研究----以南梁为例李晖李永兰(贵州财经大学外语学院,贵州贵阳550025)摘要:本文基于翻译目的论角度,以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以南梁红色旅游景点为例,结合中国景点介绍词英译研究现状,分析适用于提高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英译水平的技巧与方法,旨在提高中国红色旅游景点介绍词的英译质量,吸k更多外国游客,促进红色旅游业蓬勃发展,加深世界对中华红色文化和历史的了解,促进国际文化交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文化强国。
关键词:目的论红色景0翻译策略作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红色旅游 来持续升温。
南梁作为中国西北红色政权最早的发祥地,为中央红军提供了立足点,该地区为抗日战争和国民革命做出了卓越贡献吓旳。
南梁革命纪念馆承载着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及精神,为了让国外游客对该地红色文化有清晰的认识,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红色旅游景点的着重要作。
―、国内外研究现状的论发展过程中,汉斯•弗米尔、克里斯蒂安•诺德、朱斯塔•霍尔-曼塔利、•对进了宀.¥O(一)国外研究现状•弗米尔最先提出目的论。
他指出翻译是一种有目的的化为,的中的为。
为的的,的和化中进行。
目的论创造性地采用充分的语文本。
凯•,的,、来,提了的的"塔•彳尔-曼塔和•尔认为目的论的的、目的语文本接受者、目的语文本。
此外,汉斯•弗米尔提出了的论的三大原则:的论原则、和忠实性原则。
目的原则是翻译行为的,的化中的的和策略。
连贯性原则指目的语文本必须具有可读,目的的的,即符合内。
忠实性原则指目的于,即符合"克里斯蒂安•诺德提出翻译是一种建立在原文基础上的有的的行为,进一步完善了目的论叫(二)国内研究现状1995年,张南峰I'"#1"在《走出死胡同建立翻译学》一文中首次介绍了目的论。
文中针对翻译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目的论的优势。
的论强调译文不应过于忠实原文,译者应根据翻译目的制订翻译策略。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
![浅析翻译目的论在旅游翻译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653ada76eeaeaad1f330a7.png)
0 引言
旅游业作为一种朝阳产业在世界各 国都在蓬勃发展 , 据世界 旅游组 织 ( r or m Ognzt n 预计 , 2 1 Wol T ui ra i i ) d s ao 到 0 0年全世 界跨 国旅游者数量将达到近 1 0亿人。 中国是 一个 幅员辽 阔 , 历史悠久 的文化大 国。5 0 00年的发展 使中 国的 自然景 观和人文景 观都令 人叹为 观止 。丰富 的旅游 资源每年都 吸引大量外 国游客慕 名而 来。 随着 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以及 2 0 奥运会 的召开 , 08 中国 旅游又会迎 来崭新 的时期 , 在未来 的十几年 中 , 中国将成 为主要 的旅游 目的地国家。旅游 翻译属于实用文体 翻译 , 目的是通过 其
一
传递信 息吸引旅 游者 。旅游 翻译 的好坏 , 对于提 高旅 游产品质量 至关重要 。 以, 所 注重旅游 资料 的翻译 , 对于旅游经济的繁荣发展
意义重 大。
1 翻 译 目的论
11翻 译 目的 论 定 义 .
翻译 目的论( k ps hoy S oo er) T 是一种 崭新的翻译理论模 式。是 德 国功能派 翻译学 家 R i 、 emer N r e sV r e 和 od等从 翻译行 为 的 目 s 的性 出发提 出的一种 翻译理论。 的建立 可以追溯二 十世 纪六七 它 十年代 ,该理论将研究聚集在翻译过程 中的各种 目的的选 择上 。 具 体说 来 , 它包 括三 个原 则 : 目的原 则 ( kpsrl)连 贯 原则 S oo e , u (oeec l , C hrn e ue 忠实原 ̄ (iat rl 。其 中核 心原则 为 目的原 r ) 1 d i e ] ly ) F u 则 :任何翻译行为都是 由翻译的 目的决定的 , 而言之 , 是 ‘ “ 简 就 翻 译 的 目的决定 翻译的手段 ’ 。qI 】 目的可 以理解 为 : 者 的 目 这个 译 的, 文的交 际 目的以及使用某种 翻译手段所要达到 的 目的。 译 由于言语交际是一种有 目的的活动 ,它传递说话人 的意图 , 因此要确定话语意义 , 就必需充分考虑说话人 的意图 , 际场合 , 交 听话人的背景知识 , 态度等语境因素。 翻译 而言 , 就 这是种 三元关 系, 即原作 者 ~ 译者 ~ 译 文读 者 。在 翻译 过程 中 , 既要通 译者 过原文语境推断原作 意图和意义 , 与原作者达成认 知上 的共识而 构成 交际的一方, 又要通过译文将 自己认知 的原作 意图及 其相关 信息传递 给译文读 者而形成交 际 的另 一方 , 从而完 成这 种“ 三元 关系” 间的跨文化语言交流。 1 【该理论认为 : 】 只要能达到翻译的 目 的 , 原文既可 以采 用逐字直译 的方 法 , 对 也可 以采用 完全改 写的 方法 , 或者采用介于两者之间的任何 翻译策 略。 由此可见 , 翻译 目 的论 的核心是 : 翻译 方法 和翻译策 略由译 文的预期 目的或 功能决 定 。翻译 目的论是对结构主义等值翻译观 的突破 , 出了翻译 的 提 本质不仅是纯语言方面的转换 , 而是建立在语 言形式上 的不 同文 化 的交流 , 从而拓宽 了翻译理论研究 的领域 。 1 . 2旅游翻译的 目的 旅游 翻译 是指“ 为旅 游活动 , 旅游专 业和行业 所进行 的翻译 实践 , 是一 种跨语 言 , 跨社会 , 时空 , 文 化 , 跨 跨 跨心理 的交 际活 动。' 】 { 旅游资料的功能主要是通过对景 点的介 绍宣传 , 3 扩大人们 的知识视 野 , 引起人们对参观旅游的兴趣 。旅游资料英译 本的主
红色旅游英译汉研究 研究概况
![红色旅游英译汉研究 研究概况](https://img.taocdn.com/s3/m/97c91513eff9aef8951e0611.png)
研究概况1.国外研究概况Graham M.S Dann(1996)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旅游文本翻译语言的结构,其结构具有独特性。
研究还提到游客的语言本身也能影响文本翻译的语言,强调分析二者的关系。
Michael Cronin(2000)也强调了游客的语言与旅游文本翻译之间的关系以及在翻译中语言分析的必要性,提到语言的结构和译者的态度都是影响翻译的重要因素。
Nord(2001)运用功能主义理论研究旅游文本的翻译,强调译者应重译文本以适应目的语读者的心理。
Eric Castella(2002)运用系统功能学理论和语料库语言学研究了旅游文本翻译中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从语用学角度出发研究旅游翻译。
2.国内研究概况贾文波(2003)从旅游美学的角度对汉英旅游文本翻译中的几个问题进行探讨,他通过具体实例分析指出民族审美差异对旅游文本翻译的重要作用。
陆国飞(2006)以翻译目的论为指导,剖析了功能性和实用性的翻译错误,并指出“译者缺少翻译的目的意识是产生这些失误的根源”。
宁中年(2009)根据功能翻译理论探讨了文化因素对汉语旅游景介翻译的作用,同时对其英译文本进行了分析,指出“文化因素在旅游景介翻译中起着重要作用,跨文化意识的缺失会导致翻译作品难以得到目标语读者的认可”,并在功能翻译理论的指导下,提出了增加、类比、简化等翻译策略来解决文化翻译的问题。
袁毅、邹先道、杨红梅(2010)提出了“旅游资料的翻译应译语受众为中心,以目的法则、连贯原则为指导,灵活运用翻译策略”。
廖亦斌,杨友斌(2009)从功能翻译理论—目的论视角出发以河北涉县129师司令部旧址景区简介为例,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解说牌汉英翻译需要注意的问题和策略。
肖群(2001)高美云,欧阳文萍,李丽莎(2015)以湖南红色旅游景点为例,借助翻译教学平台来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英译问题与对策以此来促进湖南红色旅游的发展。
全娜(2015)针对导游人员翻译红色文化史料存在的问题,提出红色文化史料英译原则与策略。
在翻译教学中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英译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红色旅游景点为例
![在翻译教学中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英译问题与对策—以湖南红色旅游景点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0c9606c6240c844768eaee0c.png)
一
主
一
f 英译存在 很 多问题。本 文以湖南红色旅 游景点 胡南红色旅游的发展。
荚
、
恃点
热 问 红 色旅 游定义 及文 本 陕速健康发展 的今天 ,红 色旅 游成 了一
的 译 展中的作用也 日益显现 。在全国旅游业
点 题
。
历史知识 、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振奋精 神 、增加 阅历的旅 游活动 ,是红色革命 精神 与现 代旅 游经 济的结 晶 ,是一种新
划分方面 ,英 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从翻 译的文体和内容角度将其划分为信息功
能 、表达功能和呼唤功能三个方面。不 同文本内容对应的翻译方法也应有所变 化。从这一分类来看 ,关于红色旅游的 翻译属于呼唤功能范畴 ,翻译出来的译 文在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的 同时 ,也通
资源宣传 目的 。游客的行动 、思考和感 受是文本呼唤功能 的集 中体现 ,同时也
』f 厂( ,Y) d z =
一
P ( ,) , )
k + Q( ,Y) d y ,其 中 L是 D 的 取 正
句 的边 界闭曲线 。 下 面给出公式 的证 明 :
详 见 参考 文 献 【 1 】 ,在 讲 解 的过 程 } ] 一定 要 条理 清 楚 ,应 设 计为 若 D 是
( 1 )红色旅 游 文本 具有政 治属 性
存在着 上述 问题 , 造成翻译 质量低 劣 , 使
得信息传递 不准 确 、不完整 ,这样会导 致游客 的认 知错 误 ,有损于景区 、景点
少的内容 。当译文的意 义与原文 出现矛 盾和分歧时 ,译者应最大程度地追求其 中的动态对等性 ,在吸 引游客 的同时也
史, 对旅游者进行 当代爱国主义教育 , 并 将 中国的发展历史呈现给旅 游者看。红 色旅游具 有一定的文化属性 ,由于 目的 语 读 者 和源 语 读 者 文化 背 景不 同,在 进 行 文 本翻 译 时 要充 分 考虑 其 文化 属
从翻译目的论探析延安红色景点解说牌的英译
![从翻译目的论探析延安红色景点解说牌的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e79d4e74a45177232f60a2d1.png)
第24卷第4期2017年12月西安翻译学院学报Journal of Xi’an Fanyi UniversityVol.24 No.4Dec.2017◎外语广角从翻译目的论探析延安红色景点解说牌的英译姜春兰胡佳红(西安翻译学院,陕西西安710105)摘要:近年来,随着中国旅游进入高峰期,红色旅游市场日益活跃,成为了海内外游客关注的热点。
本文从翻译目的论出发,以延安红色景点的英译实例为语料,探讨红色旅游景点解说牌汉译英的策略。
关键词:目的论;红色旅游;汉译英翻译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94004 - (2017)04 - 0055 - 03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增长和旅游业的迅 速发展,中共中央对红色旅游越发重视。
2016年 12月7日,国务院印发《“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 划》,其中提到要提升红色旅游发展水平,增强红 色旅游发展水平。
在国家政策的扶持下,红色旅 游市场日益活跃,成为中国旅游业新的亮点。
所 谓红色旅游,是指以革命纪念地、革命纪念物及其 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旅游资源,并把革命传统教 育与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结合起来的一种新型主题 旅游形式。
延安作为一个孕育中国共产党的摇篮,举世闻名的革命圣地,具有丰富的红色旅游资 源,吸引了大量的国内外国游客前来旅游。
旅游 翻译是实用翻译的研究热点,其英译水平也不断 提高。
然而关于红色旅游英译以及针对红色革命 圣地延安的研究文献和资料相对欠缺,所以本文 从功能派翻译目的论着手,浅析延安红色旅游景 点解说牌的英译技巧。
一、翻译目的论翻译目的论这一概念是由德国功能派翻译理 论家汉斯•弗米尔(Hans Vermeer)于20世纪70年代所提出的。
随后,贾斯塔•赫兹•曼塔利(Justa Holz Manttari)和克利斯蒂安•诺德(Chris-tiane Nord)对目的论进行了补充发展。
目的论者 认为翻译是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在译者的作用 下,以原文文本为基础的跨文化的人类交际活动。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策略
![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景点介绍文本翻译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4773c8037cd184254b353574.png)
尊宫女宦官分立左右两旁 , 排列有序 , 职责有别 , 仪 表各异 。
译文 : T h e m a i n s t a t u e , T h e Ho l y Mo t h e r , Y i J i a n g
特 的语言 风格 , 符合 译 人语读 者 的审美 观 。
( 二) 连 贯原 则
我 国丰 富 的旅 游 资 源 、 悠 久 的历 史 、 璀 璨 的 文 化、 迷人 的风 光 , 吸引 着越 来越 多 的外 国游 客 。英语
是世界上使用范 围最广 的语言 , 英译旅游景点介绍 文 本 承 载 着 对 外 传 递 旅 游 信 息 和 吸 引潜 在 外 国 游 客的重要责任 , 在旅游业发展 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 的角色。好的译文不仅能宣传 和推广旅游景点, 而
s i t s i n t h e c e n t e r , d r e s s e d i n g o l de n i mp e r i a l r o be ,d i g — ni f i e d a n d ma g n i ic f e n t , wi t h 42 s e r v a n t s wa i t i n g o n b o t h s i d e s o r de r l y .T h e i r d r e s s e s ,p o s t u r e s a nd d ut i e s re a a l l di fe r e n t .
因此 有 些 中 国文化 内容 , 对 中 国读 者 来 说很 容 易 接 受, 而 对西方 读者却 费解难懂 。 这会造 成译 文读者 理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红色旅游语篇英译研究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红色旅游语篇英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555633ba856a561252d36fc1.png)
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红色旅游语篇英译研究作者:郭常红来源:《传播力研究》2018年第33期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更加注重语篇的功能,认为不同类型的语篇,其功能也不相同,译者应根据原语语篇的类型及相应的功能选择适当的翻译策略。
本文通过分析红色旅游景介的语篇类型及其功能,以瑞金叶坪景区景介及其英译为例,研究功能翻译理论在红色旅游景区景介英译中的应用。
研究表明译者应将语篇作为研究单位,根据红色旅游景介的语篇类型及翻译目的,采用直译、增译、减译、改译等策略,使译文最大限度地满足译语读者的理解需求。
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语篇类型;语篇功能;瑞金叶坪景区景介红色旅游,主要是指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战争时期建树丰功伟绩所形成的纪念地、标志物为载体,以其所承载的革命历史、革命事迹和革命精神为内涵,组织接待旅游者开展缅怀学习、参观游览的主题性旅游活动。
[1]中国红色旅游日益热门,成千上万海外游客的到来使得红色旅游景区旅游语篇英译的重要性凸显,规范的旅游译本才能给海外游客传递正确的历史文化信息,正面传播中国形象。
叶坪是中国第一个红色政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对中国革命有着重大的影响。
本文以瑞金叶坪景区景介英译为例,研究基于功能翻译理论的红色旅游语篇英译策略。
一、功能翻译理论“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翻译研究逐渐摆脱了关于翻译转换的静态语言学分类。
同时,在德国出现了从交际角度出发的功能主义翻译分析方法,并逐渐兴盛起来。
”[2]功能翻译理论最有代表性的理论是克里斯蒂安·诺德的“功能+忠实”英译原则。
认为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要尽可能忠实地传递原文信息,也要考虑译文读者的接受能力。
[3]黎敏等基于国内专家学者对功能翻译理论研究的回顾和梳理,指出功能派翻译理论在我国得到了普遍认同和广泛应用,开阔了国内翻译实践和翻译研究的视野和思路。
[4]二、红色旅游景介的语篇类型及其功能分析根据功能翻译理论创始人凯瑟林娜·莱斯的分类,语篇有信息型、表情型及操作型三种类型,[5]但是在翻译实践中,语篇类型通常会出现交叉或重叠。
变译理论视角下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
![变译理论视角下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的策略](https://img.taocdn.com/s3/m/da2e2ffa9b89680203d825d1.png)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翻译研究本栏目责任编辑:梁书1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的特点红色旅游是以革命纪念地、纪念物以及所承载的革命精神为内涵,以现代旅游为基本形式,组织接待旅游者参观游览、学习革命历史知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和增加阅历的旅游活动,是红色革命精神与现代旅游经济的结合,是一种“红色”和“绿色”相辅相成的新型旅游形式。
旅游翻译是为旅游活动、旅游专业和行业所进行的翻译实践,属于专业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社会、跨文化、跨心理的交际活动。
[1]它主要用于传递信息和诱导译文读者付诸行动,而旅游活动主客之间在接触过程中受不同文化背景的隔阂,双方沟通发生困难,人类学者称之为“文化距离”(cultural distance)。
要缩减这一距离,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大多会考虑目的语文化规约和读者的期待,对原文形式和内容做适当的变译,以确保信息传递的得体性、诱导行为的实效性和感化读者的翻译目的。
红色旅游文本翻译既具有旅游文本的共性又有其独特性,它有着叙事性强、政治成分多、教育意义大和文化内涵丰富等特点。
因此,红色旅游文本翻译不仅要把旅游信息直观地、准确地传递给目的语接受者,还更应该把中华民族独特的革命精神,爱国意识情怀客观地表达出来,使国外游客读懂看懂并获得相关的红色文化历史知识,以加强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同时吸引更多的国外游客前来观光并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2变译理论对红色旅游文本翻译研究的指导2002年,黄忠廉教授著《变译理论》一书,对变译的实质、体系、过程、变通手段和变译方法进行了全面系统的阐述。
变译理论是从变译实践中概括出来反映变译本质及规律的科学原理和思想体系,它以变译为研究对象,研究变译过程的一般特点和规律。
变译是变通后的翻译,其轴心是摄取,摄取的精髓在于变,它是满足特殊条件下特定读者特殊需求的翻译策略。
变译包含增、减、编、述、缩、并、改七种变通手段和摘译、编译、译述、缩译、综述、述评、译评、改译、阐译、译写、参译十一种变译方法。
浅议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英译问题
![浅议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英译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6eb344df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2d.png)
浅议旅游景区解说系统的英译问题Discussion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Tourist Attractions into EnglishKeping DingXiangyang Automobile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Xiangyang441021, China摘要: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景区解说系统也受到更多的关注,解说系统的应用对我国旅游业有着很大地促进作用。
但是,在具体应用中英译问题时有发生,论文对此进行探讨。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of tourist attractions has also attracted more attentio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rpretation system plays a great role in promoting China’s tourism industry. However, translation problems often occur in the specific application, which is discussed in this paper.关键词:旅游景区;解说系统;英译问题tourist attractions; interpretation system; English translation problems【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引言在大众消费的快速发展下,我国文化旅游蒸蒸日上,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游客愿意来到拥有“五千年文明”的中国观光游览。
对于想要了解中国深厚文化的外国游客来说,语言起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没有精确恰当的翻译,就会大大影响外国游客对景区文化的理解,从而降低他们的旅游体验、破坏他们旅游的兴致。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英译
![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英译](https://img.taocdn.com/s3/m/5680344e3169a4517623a341.png)
2018年第期(总第785期)夫放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英译余萍萍(百色学院外国语学院,广西百色533000)摘要:本文从翻译目的论视角探讨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问,提出在翻译过程中应注意英译应客观、避虚就实,合 理翻译具有文化内涵的词语,行文表达应符合译入语习惯,并就此审视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现状。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百色红色旅游资料英译1. 引言革命期间,右江革命根据地中心设在百色,邓小平领导 的百色起义具有重大的历史革命意义,留下了丰富的红色 革命遗产。
在国家和地方对这片红色热土的重视下,以百色 为中心的“左右江红色旅游区”列为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 区之一。
百色红色旅游发展前景良好,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 基本配备齐全,为了使红色资料的翻译更好地服务于旅游 业,本文将从翻译目的论角度探 色红色旅游资料的译。
2. 翻译目的论简介翻译目的论国功能主义重要代表人物弗米尔(Ve+meer)提出来的,翻译目的论是德国 义翻译论的重要组 ,翻译目的论为翻译目的决定了个翻译行为的 。
翻译的目的 文本的功能,翻译文本 一的,对目的的'1(。
翻译 一系列 ,其中目的于。
翻译 之间简单的转换,而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据 的)译文期目的和)期视翻译 )翻译译文的表现方式。
翻译是一种基于源语文本的转换 为,翻译行为都有一定目 目的,产生一 i 、一 的H。
,翻译目的,才方。
3.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百色红色旅游资料的英译百色红色旅游是以右江革命根据地开展的革命相关工 作为线索,以小平领导的色起义这一重大历史为,以发扬革命精神,缅怀革命先烈为目的,不忘历史为 使命的旅游方。
它红色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具有鲜的中国历史特色。
色红色旅游资料的重点在于历史事件的描述和人物 传记的介绍。
色红色旅游资料的翻译目的在于传递信息,让外国游了解百色红色革命历史和 ,尽可获得 红色旅游信息,从激发兴趣,吸引更多的游客。
目的论视角下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研究
![目的论视角下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3d06cba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64.png)
目的论视角下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研究目的论视角下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研究摘要:红色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旅游形式,在中国备受关注。
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成为了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从目的论的角度出发,对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进行探讨,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通过对红色旅游文本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革命历史和红色文化。
1. 引言红色旅游作为一种将红色革命景点、红色文化遗址和红色历史故事作为旅游资源的形式,正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这个过程中,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成为了研究的一个热点问题。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的目的是传播中国的红色历史和革命文化,使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的红色文化,进而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
2. 目的论理论与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目的论是研究人们为实现社会目标而使用语言的学科。
在红色旅游文本英译中,目的论被用来探究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究竟是为了什么目的。
通过分析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的目的,可以更好地理解英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的问题与挑战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面临一些问题与挑战。
首先,红色旅游文本常常包含大量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在英译的过程中需要对这些知识进行准确的表达。
其次,红色旅游文本通常使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和特定的表达方式,而这些在英语中可能没有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
再次,红色旅游文本往往带有一定的情感色彩,如何准确地传达这种情感也是一个难题。
4.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的策略为了解决红色旅游文本英译中的问题与挑战,一些策略可以被应用。
首先,译者需要充分了解红色旅游文本中的历史和文化背景知识,以确保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
其次,译者可以运用不同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以寻找合适的翻译策略。
最后,译者还需要运用适当的语言和情感表达,以传达原文的情感色彩。
5. 结论通过对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红色历史和革命文化。
红色旅游文本英译面临着一些问题与挑战,但可以通过运用适当的翻译策略来解决。
进一步研究红色旅游文本的英译,将有助于推动红色旅游的发展,促进中外文化交流通过对红色旅游文本英译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传播中国的红色历史和革命文化。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遵义红色旅游翻译浅析
![基于翻译目的论的遵义红色旅游翻译浅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4f8fcc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90.png)
2432019年16期总第456期ENGLISH ON CAMPUS基于翻译目的论的遵义红色旅游翻译浅析文/杨 澂【摘要】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关注。
对遵义而言,红色旅游具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但目前遵义红色旅游的翻译研究多数是站在主观角度进行翻译。
本人拟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从目的原则出发,结合连贯性和忠诚性的角度,对遵义红色旅游翻译提出自己的思考,探索遵义红色旅游翻译新路径。
【关键词】翻译目的论;红色旅游;翻译【作者简介】杨澂,遵义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
【基金项目】贵州省教育厅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项目(翻译目的论视角下的红色旅游策略——以遵义红色旅游为例)。
带来的巨大变化。
翻译中,要把握好政治方向,讲好遵义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其次,要注意红色旅游翻译的文化性。
文化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独特魅力,遵义的红色发展史上,红色文化一直是值得推崇和宣传的重点。
在翻译过程中,文化差异一直是翻译的一个难点热点问题。
在翻译时,尤其要注意不同文化的交流和认知,注重在弘扬红色文化、革命精神上下功夫,让红色文化深深根植于宣传翻译全过程,使文化成为双方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认知的载体。
最后,要注意红色旅游翻译的历史性。
遵义红色旅游的基础就是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娄山关大捷等历史事件,革命历史内容十分丰富,更是象征着中国革命的转折点,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因此,红色旅游翻译的同时,要注重把握好遵义的革命历史,特别是要与同时期翻译对象所在国的历史相对应,使其深刻理解中国革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同时期翻译对象所在国的历史比较,可以更容易地使翻译对象接受翻译成果,从而达到宣传和文化传播的目的。
2.红色旅游翻译还要坚持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红色旅游翻译在坚持“目的性”的同时,还要注重保持连贯原则和忠实原则。
连贯原则主要是对语言的完善,目的原则只能提供翻译提供者所需要的翻译内容,但在信息转换的过程中,要对语言和语句进行加工,从而使语句流畅,反馈给翻译对象。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关于红色旅游翻译的几点思考——以贵州省遵义红色旅游为例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关于红色旅游翻译的几点思考——以贵州省遵义红色旅游为例](https://img.taocdn.com/s3/m/d973fea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37.png)
2372019年03期总第443期ENGLISH ON CAMPUS 翻译目的论视角下关于红色旅游翻译的几点思考——以贵州省遵义红色旅游为例文/杨澂【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红色旅游越来越受到国际国内关注,政治影响力日趋增强,旅游带来的经济效益日趋增加,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
但目前国内研究,大多是从主观熟悉红色文化背景的视角下,对红色旅游翻译进行梳理和总结。
本人拟以翻译目的论为基础,从遵循翻译连贯性和忠诚性出发,对红色旅游翻译提出自己的思考,探索红色旅游翻译新角度。
【关键词】翻译目的;红色旅游;景点介绍【作者简介】杨澂,遵义师范学院。
习近平主席指出,发展红色旅游,具有政治、文化、经济等多重意义。
红色旅游既具有加强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政治意义,又具有人文历史观光体验的学习意义,更有山水观光的娱乐意义。
红色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国旅游产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红色旅游,不仅成为国内越来越多游客的选项,也成为更多外国游客的选项。
于是,如何向外国游客推广红色旅游景点,如何翻译旅游资源文本和口头解说词,成为翻译界的热议话题。
从目前情况看,翻译目的论已经成为很多翻译工作者的理论指导。
但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具体问题的看法并不一致,笔者愿以遵义红色旅游为例,将自己的几点思考贡献给读者。
一、翻译目的论基本含义翻译目的论是当今世界翻译界中普遍认同的一个学派。
最初的翻译理论是基于对等论翻译,其理论认为翻译是遵循原文对等翻译的原则,要求原文与译文要对等。
但是现实中,翻译是作为不同国家进行文化交流的载体,由于各国历史不同、文化不同,不可能实现译文与原文对等,必须要进行适当的调整修改。
于是,德国功能翻译学派诞生了,其理论不再过分强调译文与原文的对应,而是尊重文化,把力求准确表达含义作为最终目标。
随着时间推移,这一理论不断成熟,20世纪70年代,弗米尔提出了翻译目的论。
在目的论看来,翻译不再被看作是一种语言间的转换,而是不同文化的交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翻译目的论看红色旅游景介的英译策略
作者:肖群
作者单位:华东交通大学,外语学院,江西南昌330013
刊名: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年,卷(期):2009,(5)
引用次数:0次
1.Neubert A,Shreve GM.Translation as Text[M].Kent& London:the Kent State University Press,199
2.
2.Newmark P.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3.Nord Christiane.Translation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1.
4.范勇.目的论观照下的翻译失误:一些大学网站英文版例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1).
5.陆国飞旅游景点汉语介绍英译的功能观[J].外语教学,2006(9).
本文链接:/Periodical_cqgygdzkxxxb200905077.aspx
下载时间:2010年1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