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浅谈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内容摘要: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不仅有利于抓住诗歌的本质特征,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如何有效地在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本文重点从创设教学情境、反复吟诵、创新教学活动、拓展教材等四个方面阐述了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古诗词情感情感教育

古典诗歌是中华文明一颗璀璨的明珠,是经过千百年的沉淀流传下来的传统文化的精华。《尚书·尧典》给诗歌的定位是“诗言志,歌咏言,声依永,律和声”,“诗言志”概括了诗歌抒情达意的基本特点。大凡优秀的诗词作品,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热泪乃至生命筑成的。因此,诗的灵魂是诗的情感。而在初中教材中所选的文质兼美的诗词作品,对于滋养学生的性情,陶冶学生情操,重铸民族灵魂具有重要的作用。因而,我们在古诗词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是为了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让学生在头脑中再现诗人所创造的完整丰富的艺术形象,进一步体会诗词的内涵,使他们受到健康美好的情感的熏陶,提升人生的境界。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谈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让学生入境生情

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情感总是与情境相伴随

的,“情境就是教师运用语言描述或其它形象化手段,把某种情形、某种状况、某种景象表现出来,使学生宛如身临其境。”我们在古诗词教学要积极创设情境,为学生学习诗词作知识、情感的铺垫。我们可以从以下两方面创设情境:

(1)知人论世,在作品背景处激情

所谓“文如其人”,其实,诗也如其人。绝大多数的诗人,都是在借诗抒情或借诗寄意的。而大多数诗词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知识水平相差甚远,制约着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不妨为学生提供与诗词有关的背景材料,以拓展学生的文化视野,为学生学习诗词作知识、情感的铺垫。

如我在上《春望》一诗时,先具体介绍杜甫在写此诗时的历史背景:安史之乱爆发后,国都长安陷落,战乱频频,民不聊生,当时杜甫赶赴灵武见唐肃宗,路上被安史叛军俘虏,押送到沦陷后的长安。杜甫眼见山河依旧而国破家亡,春回大地却满城荒凉,在此身历逆境、思家情切之际,不禁触景生情,发出深重的忧伤和感慨。

诗人写作背景的补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了当时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更容易理解诗句的内容和体会诗人的情感。

(2)巧用媒介,使学生身临其“境”

古典诗词往往追求情景交融的美妙意境,在对古典诗歌的整个审美感受中,视觉、听觉起着主导作用。因此,古诗词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应是根据所教诗歌的内容和特点,巧妙地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来创设一种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情境以调动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唤起他们丰富的想象,入境生

情,使学生感受情感的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为深刻地去理解课文、陶冶情操打下基础。

如:在教学《观沧海》时,我利用多媒体播放了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登山望海、指点江山的视频,这样学生能更真切的体会到作者的壮志情怀。在教学《木兰诗》时,我先播放豫剧《花木兰》选段《谁说女子不如男》,同时让学生谈谈历史上有名的巾帼英雄故事。利用声情并茂的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趣味性、积极性,也为学生理解诗的内容作好铺垫。

二、反复吟诵,以读唤情

“诗歌不是无情物,字字句句吐衷肠。”古诗的情感常常蕴含在富有音乐美的语言之中。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诗词丰富的感情、深刻的内涵蕴藏在凝练的语言中,不反复诵读,又如何体会得出?只有反复吟诵,才有可能把握诗词的感情脉搏,理解诗词要表达的情感。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让学生反复吟诵,从读中有所感悟。包括在起始阶段的范读,范读可以播放教材的示范朗读声像带,或者由教师以有感情地范读,使学生情感的弦得以奏响,使他们随同诗人进入或欢欣或伤悲的情怀中。然后是在深入学习阶段中的读中悟情,最后则是学完全诗后的抒情吟诵等。

例如,李煜的《相见欢》是表现作者由皇帝沦落为阶下囚的痛苦和对故国的离愁。一开始我先范读,缓慢而深沉地朗读此词,学生不自觉地进入作品所创造的艺术境界中,体味到一个亡国之

君的孤独形象,从而为准确理解词奠定基础。接着学生再跟读,然后在疏通词的内容后,让学生多读几遍,在读中悟词人的愁思。通过反复吟诵,以读唤起学生内心的情感共鸣。

三、创新教学过程,以趣激情

古诗词的教学过程往往较单一、模式化,对于普遍贪玩、求新求变的中学生来说,容易使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失去兴趣,更无法使学生深入理解诗意、诗情,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的创新意识、创新之举极其重要。教师只有大胆地创新课堂教学活动,让学生有兴趣、积极主动地参与,这样学生的学习才“尽情”,对诗词的情感投入更深,学习才有效果。

如:我在教学《石壕吏》一诗时,一改从头至尾分析诗歌的传统模式,却以最后两句诗——“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作为出发点,提出问题:为什么“独与老翁别”?老翁家没有其他人了吗?他们哪儿去了?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一个饱受战祸的家庭的种种不幸,一步步展示出来:三男全被征兵,三男已死二,老妇被逼自请服役,寡媳衣不蔽体,幼孙嗷嗷待哺……如果老翁没有“逾墙走”的话,肯定也会被抓去服役了。整堂课的分析环环相扣,井然有序,学生积极参与,师生配合默契,取得了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四、拓展学习,丰富情感

新课改让我们明确了这样一个理念:教学是用教材教,但并不是只教教材。在教学中,我竭力做到用活教材:既凭借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通过适度地拓展阅读,使教学内容丰满充实,

既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又在学习中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让学生在提升文学内涵的基础上得到了更加丰富的情感体验。

例如,我在执教《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时,引导学生明确在已入暮年的词人的内心,雄心壮志依然未改。但无奈的是,在现实中只能是借酒消愁,醒后看到两鬓新生的白发,心中不由涌起壮志未酬的悲情,表现词人一颗赤诚的报国之心。我想,爱国主义情感维系了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最为浓郁,最为强烈的部分。爱国主义情感教育一直是学校德育的主旋律。于是,在课后,我布置了这样的作业:要求课后搜集有关体现爱国情感的古诗词,办一期以“爱国情感”为主题的小报。通过拓展延伸,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文化积淀,也教育学生学习古人热爱自己的祖国,长大后做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古诗文作为传统文化中的瑰宝,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在继承这一宝贵文化遗产的同时,更应使之在新时代发挥其教育人、感染人的力量。在中学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具有培养审美情感,铸造美好心灵、陶冶高尚情操的力量。语文教师只有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去感染学生,对学生施加一系列的影响,学生的情感就会潜滋暗长。春雨悄悄下,润物细无声。我想,只要为师者巧拨琴弦,以心换心,以情激情,师生之间就能共同奏出语文教学的动人乐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