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阴阳学说对武术文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刍议阴阳五行学说对武术理论的影响

刍议阴阳五行学说对武术理论的影响
筋骨皮等 , 神指精 神 、 意识 、 思维活动 ; 就其技术 而言 , 形指手 眼 身法步等有形的动作 特征 ,神指心意胆等无形 的心理 品质 和气 质; 就内与外而言 , 形 是外在 的具体运动形式 , 神指 内在的心理 、 精神 内容[ 3 1 。 形是神 的外化 , 武术 由内达外 的习练 ; “ 以意领气 , 以
宋朝周敦颐 《 太极图说》 中解释到 “ 无极生太极 , 太极动而生 阴, 动极而静 , 静而生 阴 , 静极复动 , 一动一静互为其根” 。 太极拳 在太极哲 理基础上 , 形成了刚柔相济 , 开合虚实 , 处处有 弧形 , 动 中有静 , 静 中有动的运动特点。 由阴阳对 立概念衍化 出了进 退 、 起伏 、 攻守 、 显藏等一 系列对应概念 。 “ 阴阳一太极也 ” 。 王宗岳在
健身养生方面。武术传统练功十分讲究按不 同季节 、 时间 、 方位 、 人体生理机能的变化等因素选择合适的练功方法 , 以提高 锻炼之效果 , 达到养生健身的 目的。流行于广东的“ 少林八卦五
行功” , 根据不同的季节 和人体 内五脏的变化 , 分别进行卧功 、 坐 功、 站功 、 走功 的各套练 习, 秋季主练脾 胃功 , 使之有助 于肝功 ; 冬季主练肺功 , 使之有助于肾 ; 春季主练肝 , 使之有助于心 ; 夏季 主练心 , 使之有助于脾 胃。 中医以五行属性概括人体各部分联 系
关键 词 : 阴阳五行 武术 理论 影 响
中图 分类 号 : G 8 5
文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1 0 0 4 -5 6 4 3 ( 2 0 1 4 ) 0 7 —0 0 5 1 2
合一 ” 、 “ 形神兼备 ” 的演练原则 。武术讲的形 、 神, 其 内涵是 多层

武学

武学
古人云“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阴阳相济”,是中国传统哲学带给中国武术最原本的精神——相生相克。不管是现实生活中的武将还是武侠小说中的武林高手,他们拥有的武侠精神最原始的一点就是所有武功都有其克星,天下没有真正的“无敌”,妄想自己有朝一日可以成为天下无敌的人并不是真正的高手,因为他不懂得相生相克的道理,也就注定了迟早的落败。
中国哲学价值观的核心是“人”。自古以来,受尊敬的大侠,更多的不是其武功的高低,而是其武侠精神中是否有这个“人”字,正所谓“侠骨柔肠”。心中以人为本的侠客才能最终在江湖立足,心中记挂百姓安危的武者才能把其功力升至最高,心中有他人的大侠才能绝处逢生,最终化险为夷。
总结
总之,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华武术有很大的关联。如果在学习武术的同时也把哲学融入其中,也许会更好理解,从而得到不断的提高。
“太极”一词最早见于《易经》。《易经》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同时“刚柔相摩、八卦相荡”。这体现了古人朴素的唯物主义观点和辩证法思想。太极拳的拳理正是由武术家们根据自己长期的锻炼实践,把古代的辩证法思想同拳术动作的运动规律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而加以解释的。如动与静、过与不及、曲与伸、柔弱与坚刚、直养与曲蓄、合与开、张与弛、抑与扬等等对拳理的精辟论述,都是阴阳对立统一原理的不同表述方式。
中国古典哲学中整体与局部的辨证统一也在武术精神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中华武术中最博大精深也是使多少西方人士所叹为观止的,当属中华武术中的阵法。武侠小说中各大门派都有自己变幻莫测的阵法不说,我们所熟知的少林寺,就是用“十八铜人阵”来作为弟子出观时的必过关卡。而阵法能发挥如此大的力量,并不是阵中人的武功有多高,相反,对武术知识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阵中的武者其武功并不能算作武林高手,而这也正是阵法的奥妙之处,当局部以和谐巧妙的方式组合在一起时,它所发挥出的效果往往远远大出整体之和。正是这种哲学中最普遍的道理为武术打开了一个如此宽的空间。

太极与阴阳

太极与阴阳

“五行”说在武术中最集中地表现在形意拳的五行拳中。五行拳是形意拳的五个基本拳法,为劈拳、钻拳、崩拳、炮拳、横拳。形意拳的拳论说劈拳之形似斧,性属金;钻拳之形似电,性属水;崩拳之形似箭,性属木;炮拳之形似炮,性属火;横拳之形似弹,性属土。进而用五行相生相克的理论说劈生钻,钻生崩,崩生炮,炮生横,横生劈;而劈克崩,崩克横,横克钻,钻克炮,炮克劈。并用“五行”说论及形意拳有踩、扑、裹、束、决五劲。应该说从武术技击方法的攻防来看,不同方法之间确实存在相互攻防、相互变化和相互化解的关系。以“五行”说来解释各种方法之间的这种关系有其合理的因素,也便于习者记忆。但若说五行拳各取形于五种事物,故而分属五性,并因此而合于五行相生相克之说,似亦有失牵强。
《易经》并未提及阴阳而只谈刚柔,到《易传》中才由刚柔而及阴阳,阴阳和刚柔本是同一个概念,而阴阳具有更大的普遍性和抽象性。就武术而言,刚柔是武术力法中一个极重要的内容,可以说任何一个拳种都强调刚柔相济。明代俞大猷在《剑经》中说“刚在他人前,柔在他人后。”刚力属阳,主攻,须发力在前;柔力属阴,主防,须随对方的力而用。清代王宗岳在《太极拳论》中说:“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清代武禹襄在《太极拳解》中说:“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收即是放,连而不断。极柔软,然后极坚刚。”这些拳理都反映了《易传》中“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分阴分阳,选用刚柔”的思想。刚柔相摩相易,才有事物的发展变化,这是事物的一般规律。所以在练任何拳种时都要知刚知柔,用刚用柔,不能死守刚或死守柔。因法而用,才能算是知法而懂劲。
其它诸如攻守、进退、动静、快慢、起伏、奇正的变化和运用等也都反映了阴阳变化的思想。这种变化的思想构成了武术技法原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在论及武术时常提到一个“神”字。如吴殳著《手臂录》道:“两腕封闭,阴阳互转,百法藏于其中,神妙莫测,为枪之元神也”;“神化,我无所能,因敌成体,如水生波,如火作焰”;戚继光著《纪效新书》曰:“遇敌制胜,变化无穷,微妙莫测,窈焉冥焉,人不得窥者谓之神”;“变化莫测,神化无穷”。此处的“神”字表现的是事理的玄妙、神奇,它是对阴阳变化的表述。《易传》说“阴阳不测之谓神”。习武者想要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而克敌制胜,就必须深切地了解在双方对抗时的阴阳变化之理,习演精熟,因敌之势随机而用,以求达到“神”的境界。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中华武术的文化内涵是什么中华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不仅是一种强身健体的技艺,更是一种蕴含深厚文化内涵的瑰宝。

武术的文化内涵首先体现在其哲学思想上。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学说、天人合一观念在武术中有着充分的体现。

阴阳的相互依存、相互转化,如刚柔相济、动静结合等,都是武术招式和技法的重要原则。

刚劲的拳法与柔韧的身法相配合,进攻的招式与防守的姿态相互转换,这种阴阳的平衡与协调在武术中随处可见。

而天人合一的思想则让习武者追求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顺应天时地利,借助自然之力来提升自己的武艺。

武术与道德伦理紧密相连。

“武德”是武术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练武之人强调尊师重道,尊敬师长,传承技艺和品德。

讲究诚信、正义,不以武欺人,而是用武术来维护正义、保护弱者。

这种道德规范不仅约束着武者的行为,更是塑造了他们的人格品质。

在武术的世界里,一个真正的高手不仅要有高超的武艺,更要有高尚的品德和胸怀。

武术还承载着民族精神。

它是中华民族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写照。

习武者在艰苦的训练中磨练意志,不断超越自我,克服困难,这种坚韧的精神在中华历史的长河中代代相传。

武术也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爱国情怀,在国家危难之际,许多武林人士挺身而出,用自己的武艺捍卫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

从文化传承的角度看,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它保留了丰富的历史、民俗和地域文化信息。

不同的武术流派往往源自特定的地域和历史背景,其招式、风格都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比如,少林武术源自佛教文化深厚的少林寺,其拳法刚猛有力,蕴含着佛教的慈悲与智慧;武当武术则与道教文化紧密结合,注重内功修炼和阴阳调和。

武术在健身养生方面也有着独特的价值。

通过武术的练习,可以调节身心,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

许多武术功法注重呼吸的调节和身体的放松,达到内外兼修的效果。

这种养生理念与中国传统医学的理论相通,体现了中国人对健康和生命的独特理解。

再者,武术在艺术表现上也独具魅力。

天地人和——武学文化中的阴阳之道

天地人和——武学文化中的阴阳之道

43天下功夫武道练习中国武术必须以理论指导实践,中国武术的核心理论是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贯穿于整个武学文化的技术体系之中。

以阴阳、动静、开合、刚柔、攻防之道诠释武术技法,是武者通往武学大道的必修之道。

阴阳是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客观地讲,阴阳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动力文化体系,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假如脱离了阴阳学说理论的研究,必将是舍本逐末的空中楼阁和无源之水。

故此,修习中国传统武术须以道的阴阳辩证之法研究武学文化,在道的阴阳变化之中探寻武道合一的修炼法门。

武术之为术是其以攻防技击变化为根本目的的一门技能,长期练习,有防身御敌、养生延年的功能。

在学习武术之初,师父会以本门派的拳谚口诀来指导弟子习练招式与功法,其中的拳谚口诀蕴藏着阴阳变化的规矩方圆。

拳谚口诀是历代功夫人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拳理精髓,其内容言简意赅,往往一语道破拳术理法的奥妙玄机。

比如用于实战搏击的谚语:“当场不让步,举手不留情”“出手似钢挫,回手似钢钩”“圆守直攻,力法足蹬”。

这些拳谚的内在理法皆是以阴阳平衡之理论来撰写编排,可见古代师父对于武学文化研究的良苦用心。

在对中国武术的基本功法及养生延年之术的练习中,处处蕴藏着高深的阴阳哲理,如徒手功法的练习中凡是松柔的、暗合的、缩小的、向下的、后退的皆属于阴的特性,反之皆属于阳的特性。

阴与阳之间又必须保持相对应的平衡关系及其消长互济的转换关系,如此形成阴阳平衡的辩证关系。

武术功法的练习内容均是以阴阳变化的规律来编排的顺序练习,如劈劲挑劲、里合外摆、升降开合、吞吐进退,凡此皆是依据阴阳转换变化的客观规律来练习的智慧功夫。

在练习功法时左右相合的劲力是缠丝螺旋劲,前后相合的劲力是杠杆交叉劲,上下相合的劲力是弹簧爆炸劲。

缠丝劲、杠杆劲、弹簧劲三种劲力相辅相成,纵横交错形成立体互变的阴阳合劲。

阴阳之“变奏” 中国传统武术的技、理思辨

阴阳之“变奏” 中国传统武术的技、理思辨
因此,中国武术之所以在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洗刷 后仍然具有顽强的生命力,主要原因就是在其形成和 发展的过程中,在中国文化、哲学等的相互促进下, 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中国古典哲学内容丰富, 具有代表性的有儒家哲学、道家哲学、五行学说、阴 阳学说等。[1] 其中,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认识 世界物质的根本性学说,是中国古代认识论和方法论 的根本:一方面,阴阳学说是中国武术理论的辩证基 础,如攻守、进退、动静、疾徐等都是武术辩证的基 础,是武术实战的基本;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武术运 动的对立统一特征,也使得阴阳学说得以进一步发展。 其理论指导于实践,实践又反作用于理论,共同巩固 着中国武术在古今中外的文化地位。
1 阴阳概念的派生 “阴”“阳”二字最早出现于公元前八世纪初。
古籍《周语》一书中有 : “阳伏而不能出,阴迫而不能 函丞,于是有地震”的记载,[2] 那时的“阴”“阳”常 被人们用来诠释某种特定的自然现象。东汉许慎的《说 文》中的“阴”“阳”是两个形声字“阴”与“阳”, 这两个字的左边偏旁“阝”是两座山的象形,所以,“阴” 即“山的北坡”或“水的南岸”,在阳光照不到的地方; “阳”即“山的南坡”或“水的北岸”,在阳光照耀 的地方。[3] 中国近代著名的学者梁启超先生曾对《易经》 《书经》《诗经》《仪礼》四部书中的“阴阳”二字 进行分析发现:这些典籍中“所谓阴阳者,不过自然 界中一种粗浅微末之现象,绝不含何等深邃之意义。” 也就是说,“阴与暗、山北山南、河北河南”这些正是“阴 阳”二字的原始含义。[4]
中国武术历史悠久,是古人长期搏打厮杀的经验 总结,是随着古人发展而发展起来的一门古老学科。 而武术中的理论是在中国古代文化、谋略、辩证法等 的相互促进下,通过长期的实践而逐渐形成的武术理 论体系。古往今来,尽管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自己的 传统武学,但是,由于某些因素,导致传播受阻,多 处于失传的边缘,唯有中国武术至今仍大放异彩,这 不仅是因为武术产生于古人的生产实践,或是贯穿于 中国历史发展的长河之中,还因为其完整的理论体系, 一直在漫长的实践中起着重大作用,并且经过了长期 的实践检验,也证明了其自身的科学性与系统性。

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作者:刘海忠来源:《搏击·武术科学》2015年第01期摘要: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拳在我国传统武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太极拳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在太极拳的盘架、拳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

文章就是在对太极拳中阴阳学说的使用进行了研究。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是解释世界万物的基本规律相互对立统一且是物质的。

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无不体现着这一哲学道理。

例如虚实、刚柔开合、动静等。

所以太极拳任何一个动作的变化都是一种阴与阳的转换,可见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太极拳阴阳开合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 2015 )01-0030-031 引言武术起源于中国,所以就有了中华武术之说,它是经过中华名族辉煌的五千年历史形成的一项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是中华儿女们几千年智慧的结晶。

它在中华文明的大背景下形成,深刻的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影响。

在武术的发展过程当中,时刻都折射出中国古代哲学与传统文化的影子,可以说其就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和传统文化的推动下才形成的。

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武术流派众多,各派均有所长,也都蕴含了各自不同的文化底蕴,太极拳作为一项拳种,它就是中华武术与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相融合的代表。

在太极拳的拳势里面,有刚柔之分,动静之别,虚实之势。

阴阳学说作为中国古代用于辩证、解释事物发展变化的最基本的学说,它是事物发展的源泉。

太极拳作为中华传统武术与古代哲学思想相结合的典型代表,它的盘架与技击中,都存在着阴阳变化之理。

在阴阳学说中引申出来的“动静”“虚实”“开合”“攻防”等对立的形式都运用到太极拳的拳势里面。

所以说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可以很好的诠释太极拳的本质,以及对其技击技术的提高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太极拳盘架和技击中存在了很多方面的要求,比如动于静,它要求“动中寓静,静中含动”,这就是说等待时机,一触即发,收发自如,这就使动与静这一阴阳学说的对立面运用于太极拳中。

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国阴阳哲学观的关系

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国阴阳哲学观的关系

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国阴阳哲学观的关系发表时间:2011-10-11T14:58:32.600Z 来源:《科学教育前沿》2011年第7期供稿作者:贺振[导读] 太极是武术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太极的产生是从刚柔相济的观点到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观的必然联系。

贺振(贵阳学院贵州贵阳 550000)【摘要】本文通过文献资料复习,逻辑分析法等方法,从哲学和历史的角度分析了中华传统武术与中国阴阳哲学观的关系。

太极是武术中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太极的产生是从刚柔相济的观点到阴阳相生相克的哲学观的必然联系。

阴阳哲学观指导下的简化顺变思维使太极拳发展成为世界化的太极运动,太极运动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思想同样表达了现代人类理想和自我实现标准。

阴阳哲学观使太极拳从长拳的母体中脱颖而出,从单纯的搏击技能逐步演变成多种流派、多种方式的世界性体育健身运动,也必将使其成为人类自我实现的永恒艺术形态。

【关键词】武术太极哲学观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1621(2011)07-049-02武术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已经传承了数千年。

在几千年的演变过程中,武术产生于原始先民们狩猎、战争、祭祀或舞蹈的简单和零散的格斗,最后被逐渐丰富和整合。

并且经过数千年的转化,武术实现了从低层次简单堆积向高层次复杂体系的转化[1]。

而在任何一个历史发展阶段,这个转化过程必然要寻求当时文化的解释和指导。

因此,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特有组成部分的武术运动,在理论基础、系统构成、表现形式、功能应用和审美情趣等诸方面必然深受其他传统文化的浸润[2]。

在武术中,太极运动就是历经时间最久,最为璀璨的一颗明珠。

道、儒、医、乐、书和画等都在太极运动中留下了不同程度的印记。

关于太极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承载特征,人们已经从产生发展的历史轨迹、传统文化的相互交融和时代社会的要求等视域进行了大量的纵横研究和论证。

但这些研究均未确定太极运动的哲学特征与所蕴含文化元素彼此间的关系,以及太极运动的文化承载地位。

浅论阴阳思想对中国武术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

浅论阴阳思想对中国武术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

搏击武术科学【武术文化研究】浅论阴阳思想对中国武术理论内涵的指导作用赵铁峰(西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甘肃兰州730070)摘要:中国的传统武术是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至今广为传播的是以套路、搏斗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武术。

中华武术的理论基础是阴阳学说,太极图的阴阳看似简单,实际是包罗万有的一种标志,以阴阳理论为基础,中国的武术前辈们经过终年累月的实践、研究创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独具个人魅力的武术套路。

关键词:阴阳理论易学武术搏击乾坤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08)l l—0017---02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竞争的时代,文化多元化的竞争已经是不可阻挡。

世界各个国家、民族都视捍卫、保护发展自己本民族的优秀文化为己任,这正如中科院院士杨叔子所说:“一个民族.没有科学技术,一打就垮;没有精神和文化,不打自垮。

”中国是拥有五千年悠久文化历史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它独立的文明,有它特有的文化。

它的文化和哲学思想根植于中华古老文明的沃土,同时又以其深远博大精深的内蕴影响并指导着各行各业,对中国武术的指导作用尤其深厚。

1中华武术内涵中国的传统武术是在几千年的农耕文明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至今广为传播的是以套路、搏斗和功法练习为主要内容的武术。

真正的“文化武术”是经过了相当长的历史的变迁和洗礼的。

不难看出我们现今所看到的武术套路实际上是格斗动作的组合,它的一招一式都包含着攻防的意义。

即便是单纯的格斗术也一定要有相当的理论文化为基础,而且真正的武术文化是在纯粹的中国传统文化几千年的土壤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身体文化形式。

在它的产生和发展中,融通着中国人、中国文化的历史,是我们民族的方式所决定的,是内敛的中国文化特征的外显,也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一朵最具中华传统文化意蕴的奇葩,包含有中国的人文精神、人生哲理。

它闪烁着东方文化的奇特光芒,它是神秘东方文化的载体,是东方文化的典型表现形式之一。

阴阳理论与传统武术

阴阳理论与传统武术

阴阳理论与传统武术《易经》最核心的内容就是阴阳学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

”(《易经·系辞》)“两仪”就是阴阳,阴阳代表两种物质势力,含有对立之意。

古代学者认为:人类与宇宙万物皆由阴阳互动而成。

《易经·系辞》云“:一阴一阳之谓道。

”讲的就是宇宙间一切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法则,阴转为阳,阳转为阴,阴又转为阳,阳又转为阴,阴阳交迭运动,事物才得以向前发展。

庄子在《庄子·天下》中说“:《易》以道阴阳。

”说出了《易经》的阴阳变化内容核心。

《易经》阴阳的对立统一变化规律主要有四个方面,即“乾坤成列”“、刚柔相摩”“、刚柔相推”“、动静有常”。

指的是阴阳相依而存、相互矛盾、相互促进、主客易位。

阴阳的对立统一变化规律体现在传统武术的诸多方面。

武术理论对阴阳学说的移植和借鉴,成为武术各流派拳理之精华。

太极拳理论中贯穿始终的太极的阴阳变化观念,表现为动静、刚柔、虚实、进退、开合等对立统一状态,特别太极拳的柔中寓刚,如棉裹铁,静中有动,阴阳相济,都可从阴阳的消长变化中找到解释。

陈鑫在所撰《陈氏太极拳图说》中说:“开和虚实即为拳经”“,一开一合,有变有常,虚实兼到,忽现忽藏。

”“一动一静,是尽拳中之妙”。

所谓动静、开合、虚实皆为根据《易经》阴阳学说而来,是在拳术中的具体化和形象化的说法。

形意拳也借鉴了阴阳学说“,鹰熊竞志,取法为拳。

阴阳暗合,形意之源。

”“拳之大要,重在阴阳。

”阴阳对立、转化、相济的运动规律和法则贯穿于形意拳运动的始终。

少林拳要求“:人一身伫立之间,须要配合阴阳,方知阴来阳破,阳来阴破之妙。

若不名阴阳,则无变化之妙,而有呆滞之嫌。

”。

浅析武术与古典哲学阴阳理论的关系

浅析武术与古典哲学阴阳理论的关系

浙 江 体 育 科 学 9*+:’#"4;-(,)&;5’+"5+ 第!*卷第&期 !""#年#"月<($=!*,>(=&1?@(,!""#文章编号:#"")!*$!)(!""#)"&!""&!!"!·武 术·浅析武术与古典哲学阴阳理论的关系赵云龙,龚江泳(南通工学院 体育教研室,江苏 南通!!$""+) 摘要:阴阳,宇宙中贯通物质和人的两大对立面。

阴阳讲的是事物对立与统一的法则。

中国古典哲学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都存在阴阳,一切事物变化无不是相互对应的、阴与阳相互作用的结果。

阴阳学说理论所体现 的中华武术传统文化及思维方式更是典型,是武术理论必不可少的基本构架之一。

关键词:阴阳;武术;理论;古典哲学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0&*0#"12’" 3 2#"4)*+(,%’"5$#&&’5#$-*’$(&(-*%/0.1 234!5647,,18,9:;47!<647(=>?@:646AB C ,8;4@647:4D @:@3@>6A @>?E 46567<,8;4@647!!$""+,F E :4;) !6&),#5):.D ;4?:>4@F E :4>D >G E :56D 6G E <D ;<D @E ;@2:42;47;H >@E >6G G 6D :@>G H :4?:G5>D 6H A 6H ?>D >I :D @:47:44;@3H >;4J E 3K ;4;A A ;:H D (.4<?E ;47>D ;H >?;3D >J L <@E >K 3@3H ;5>A A >?@6A 2:4 M 2;47(N H ;J :@:64;5?35@3H >;4J @E >K 6J >6A @E :4O :47:4F E :4>D >P 3D E 3;H >@E >@<G :?;5H >A 5>?@:64D 6A @E >@E >6H <(N E :D ;H @:?5>K ;:45<J >;5D Q :@E @E >H >5;@:64D E :G L>@Q >>4@E >K ( 7+%8(,1&:2:4 M 2;47;P 3D E 3;@E >H 6<;?5;D D :?;5G E :56D 6G E <中华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蕴含着中华传统文化的诸多“基因”,其中阴阳学说理论作 为中国古典哲学之一与武术的关系尤为密切。

武术与哲学文化

武术与哲学文化

武术与哲学文化本文是盛清元老先生的文章,感觉不错,特转载于此,与君分享。

武术是哲学运用的典范,止戈为武、点木术行是哲学在武术文化中的体现。

武术运动不仅强身健体、防身自卫,还能增智开慧,体现道德与艺术,促进才艺的发挥。

武术运动以阴阳学说为理论,阴阳变化是武术运动的特点,武术运动瞬息万变,速度之快超越了一切事物的变化。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形成、变化、发展全在于阴阳两气运动”。

它总结了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是对立统一的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不仅应用到各个科学领域,而且成为中国自然科学的唯物主意世界的理论基础。

阴阳两气是指事物外部以及事物内部两个互相对立的方面,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阴阳鱼形图简称“阴阳鱼”,就是古人对阴阳学说表述的杰作。

《系辞》有:“日往月来,月往则日来,日月相推而明生焉。

寒往暑来,暑往则寒来,寒暑相推而成岁焉。

”这种日与月、寒与暑的变化,反映了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

阴阳两种对立的矛盾,是一切事物的根本矛盾。

然而阴阳虽然是两种对立的矛盾,但又是互相统一的。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在内,阳守之,阳在外,阴之使也”。

阴阳这种互相依存,互相为用,体现了阴阳的相对与统一。

也只有这种相对与统一,然后才能产生变化,生成万物。

对立与统一。

是一切事物的始终,它体现了阴阳合德的传统哲学思想。

中国这一传统的古典哲学思想的形成,出现在人类还没有文字之前,它充分体现出古人“天人合一”的自然态势,显现了古人的惊世才华和卓越智慧。

阴阳两气学说和阴阳五行学说,是古人对大自然万象万物长期观察的总结。

这种总结古人以阴阳学说的“鱼形图”和阴阳五行学说的“河图、洛书”来表述。

“河图、洛书”是一部无字天书、元数、数源。

八卦学说起源于它,中国文字的形成亦起源于它,文字的产生,经历了点、数、形、字的逐步发展过程。

故而中国文字独树一帜,凌驾于世,具有浓厚的哲学气息。

中华民族是一个重形的民族,形是一种象征,是以具体的事物体现某种特殊意义。

从中医阴阳谈谈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

从中医阴阳谈谈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

从中医阴阳谈谈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太极拳是中华武术中独具特色的一种传统功夫。

太极拳本身蕴含着中医的阴阳思想,是一种融合了中医、哲学、道学等多种学科的综合性体育运动。

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本文将阐述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重要性,并从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的角度来探讨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应用。

一、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的应用中医阴阳学说认为,万物都存在着阴阳两极性,互相依存、相互制约、不可偏废。

太极拳也是如此,它包含着阴阳两方面的特点和要素,所以太极拳舞蹈动作具有柔和、缓慢、流畅、高度协调等特征,可以体现出阴阳相互转化的特性。

太极拳要求练习者要有阴阳调和的能力。

所谓阴阳调和,就是要保持身体的阴阳平衡与相互转化。

在太极拳的练习中,通过呼吸调节、心态舒缓、动作优美、功能协调等方面来实现。

同时,阴阳学说也表明太极拳的练习要冷静、沉着、不慌不忙,从而达到使身心、意志平衡的效果。

二、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也是太极拳技巧的重要内容。

简言之,就是在进行拳术的动作中,通过身体的虚实变化,来增强拳术的攻击力和防御力。

在太极拳的拳式套路中,虚实变化是太极拳技法的关键之一。

比如“单鞭”招式,拳手将身体向一侧倾斜,使对方以为这里是个空缺,而进攻于此,但此时太极拳手的另一个手臂便会出击。

这种虚实变化的技巧称为“虚实相生,诈虚实实虚诈”,使对方无所适从,没有办法突破太极拳手的防守。

在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还体现在拳手的“重心转移”上。

太极拳套路中,拳手需要进行身体重心转移的变化,以实现下一拳的攻击或防御。

而这种重心转移的变化,就是要通过虚实形体变化来完成的,至关重要。

三、太极拳套路教学中的虚实形体变化技术太极拳套路教学中,虚实形体变化技术的成功需求基于一个前提,即要做到虚实切换自如。

在太极拳套路练习中,太极拳手需要通过虚实形体变化,来完成适时的攻击或防御。

太极拳与阴阳究竟有多大的关系

太极拳与阴阳究竟有多大的关系

太极拳与阴阳究竟有多大的关系太极拳最富中国精神文化内涵的武术,同时也是争议最大的武术,有人认为它是中国武术的精粹,也有人人物它是故弄玄虚的代表,太极拳起源于一种道家的哲学与军队武技的结合,武术的功能有艺术表演,防身,养生,精神修炼。

而好的太极拳,其实应该同时具备这几项功能,无论是中国清代皇家及其文化界对太极拳的推崇,还是近代国外对太极拳的痴迷,都在显示着太极拳的魅力和文化的价值,在中国文化随着中国的崛起而被重新尊重的今天,太极拳更应该被今天的中国人所认识。

太极拳中的“阴阳”学说:阴阳对立统一的辩证思想是《易经》的核心思想,《易系辞》“一阴一阳之为道”,揭示了宇宙万物的一切变化均是阴阳相合相立变化的结果。

阴与阳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对对立概念,从其语源来看,多与先人对天地自然的观测相关。

太极拳的产生与发展广泛的运用了阴阳变化原理,如动静、刚柔、虚实、等一些与阴阳相对应的概念。

太极拳的所有运行动作,全部是有无数个、千变万化的虚实转换组成的,所以讲,太极拳就是人体虚实转换、演变的修炼过程,虚实就是太极拳的灵魂。

《太极拳论》说:“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双重之病未悟尔。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

”这里所谓的“双重”,就是不分阴阳,不知虚实。

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一个是自己练习时,动作上的阴阳、虚实转换没有做好,不懂阴阳、虚实的转换,另一个原因是自己还没有练习到这个程度,却要体现出太极拳的以柔克刚、柔化刚发,这也是不现实的。

阴阳学说是我国古代哲学思想的精髓,它渗透于太极拳的每一个环节之中。

但所谓阴阳,形式上比校抽象,理论上非常玄奥,范围的划分和把握又漫无边际,外延极广。

所以操作起来相当困难,成为自己说不清,别人听不明的问题。

无极变太极,起式后即分阴阳。

简单而言,动的一侧(手,脚,躯干)为阳,静的为阴,阳到极致,招式发完,即变为阴。

阴到极致,由静转动,即变为阳。

太极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无痕运转,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方为懂劲。

阴阳学说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阴阳学说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阴阳学说对中国武术的影响
尹恒;王岗;王峰
【期刊名称】《体育成人教育学刊》
【年(卷),期】2016(032)001
【摘要】阴阳之道揭示了世间万物相互作用和转化的辩证规律,中国武术的形成与发展以这种哲学辩证观为指导.通过对中国武术与阴阳学说的融合进行探究,分析了阴阳学说对中国武术的影响以及拳理技法的阴阳表现形式,攻防转换是武术阴阳变化的基础,虚实、刚柔、动静、内外等内容是武术阴阳变化的具体演绎.
【总页数】3页(P69-71)
【作者】尹恒;王岗;王峰
【作者单位】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武汉体育学院武术学院,湖北武汉430079;苏州大学体育学院,江苏苏州215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852
【相关文献】
1.阴阳五行学说对秦汉行刑思想的影响 [J], 张万军;赖世力
2.阴阳学说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J], 杨建成
3.阴阳学说对业财融合理念的影响研究——基于新冠疫情影响的企业转型探讨 [J], 熊柯越; 李宇曦; 屈泽幸; 向未名
4.试论《周易》对《黄帝内经》阴阳学说形成之影响 [J], 刘志群;董德河
5.阴阳学说对《毛传》解《诗》的影响——兼论对《诗经》“讹言”一词的正确理解 [J], 王振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理论依据

中国传统武术博大精深的理论依据一提到中国传统武术一些人就会想到一些词汇,如博大精深.包罗万象等等,赋予神秘.深奥的色彩.其实有这样的想法是不无道理的。

因为传统武术跟我们的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

是经过几千年的儒家.道家.佛家.兵家等思想的熏陶下逐渐形成的。

所以在传统武术里蕴含者诸多的思想,也是因为这些思想滞肘平衡了其中技击等方面的发展。

下面讲一下传统武术于传统文化的关系。

1.《易经》的阴阳学说《易》曰:一阴一阳之谓道。

”阴阳是对立的两方.一切事物都包含对立的两方。

《易传.系辞上》又说:“乾坤成列,而易立乎其中矣。

”乾代表所有的阳,坤代表所有的阴。

易指变化。

如何变化?指出“刚柔相摩,八卦相荡”,又说“刚柔相推,变在其中矣”。

“相摩”是相互摩擦.在时间上对立双方同时彼此相接触;“相推”是先后的概念,对立双方一方被另一方取代,此消彼长。

刚柔仍是阴阳相对立的概念。

《易》的这种阴阳学说,可以涵盖拳法的一切方面。

2.老子的-弱能胜强老子从生长衰亡的观点说:“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

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古曰:坚强死之徒也,柔弱生之徒也,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拱。

故坚强处下,柔弱处上。

”又说:“柔之胜刚也,柔之胜强也,天下莫弗知也,面莫之能也。

”他说:“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以其无以易也。

”老子是中国第一位提出弱能胜强理论根据的伟人人物,这为中国拳术以弱胜强提供了充分的理论根据和实现方向。

3.懦家的中庸之道《中庸》是孔子学生子思记载孔子讲学的笔记,宋朱熹注:“中者,不偏不倚,无过无不不及之名。

庸,平常也。

”孔子说:“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

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中庸思想是偏于保守的,然而在拳术上,它告诫人们要留有余地,不要过分。

老子也有这种思想,他说:“物壮则老。

”意思是事物都有一个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就走向反面。

孔子又说:不及也不成。

这个思想又是积极的。

武术与中医

武术与中医

武术与中医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武医的融合是体医融合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武术是以中华文化为理论基础,以技击方法为基本内容,以套路、格斗、功法为主要运动形式的传统体育。

中医学是以整体观念为指导思想,以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为哲学基础,以脏腑经络和精气血津液等理论为生理病理基础,以辩证论治为诊疗特点的医学理论体系。

古谚有云“未练功,先学药”。

传统武术与中医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两项国粹,虽有着各自独特的发展脉络,但在具体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相互结合,相互影响的关系。

阴阳五行同源传统武术深受阴阳五行学说影响。

攻防含义是传统武术的本质特征,有攻为阳,守为阴的说法。

由阴阳含义衍生的如“避实击虚”“以快制慢”“以柔克刚”等技击原则在武术中随处可见。

如太极拳中就讲究避实就虚,引进落空,后发制人。

顺人之势,借人之力,这便是一种避实就虚的体现,也是阴阳学说在传统武术中的反映。

同时,阴阳五行学说也是传统中医的指导思想,渗透于传统中医体系的各个层面。

在人体组织结构上:“上部为阳,下部为阴;……就内脏而言,六腑传化物而不藏,故为阳;五脏化生和贮藏精气而不泄,故为阴……。

”传统中医也用阴阳学说来解释人体病理变化,认为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的过程即便是人体病理变化的过程。

另外,《形意母拳》阐述:“五拳者,劈、崩、钻、炮、横也,其源生于五行,即金木水火土也。

……劈拳能生钻拳,钻拳能生崩拳,崩拳能生炮拳,炮拳能生横拳,横拳能生劈拳。

”以五行理论为根基创建拳法,在练拳顺序上也讲究五行生克理论,即为崩、炮、横、劈、钻之生之顺序,利于修炼拳法,在五行相生循环中为一整体,促进人体功力发展与健康。

传统中医借助五行学说将人体脏腑分为五脏六腑,除此之外还有五窍、五华、五志、五液等,分别以五行对应各种部位。

如木、火、土、金、水对应五脏即为肝、心、脾、肺、肾。

传统中医再以五行生克乘侮来进行疾病的诊断与防治。

而五行学说在传统武术中的体现最明显的要属形意拳之五行拳了。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阅读附答案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阅读附答案

材料一中华武术博大精深,但是长期以来武术的概念却未能定性,我们或可从概念的变化中对其发展历史窥见一斑。

“武”的本义,泛指与武力、军事或技击有关的事物。

《礼记》上记载:“孟冬之月,天子乃命将帅讲武,习射御,角力。

”这里的“武”就是指习练射箭、驾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到了春秋早期,“武”与“文”相对应,专指军事活动。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摄相事,曰:“臣闻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

古者诸侯出疆,必具官以从。

请具左右司马。

”到了春秋末年,受到诸子百家思想及伦理观念的影响,“武”被释义为“止戈为武”。

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记载:“夫武,定功戢兵。

故止戈为武。

”而实际上,“止戈为武”只能是一种理想的和谐状态,要想威慑敌人或制止敌人的武力,必先建立强大的军事武备基础。

“术”有道路、方法和技艺的含义。

《说文解字》载:“术,邑中道也。

”这里“术”的意思是道路。

苏轼《教战守》记载:“役民三司盗者,授以击刺之术。

”这里“术”的意思是方法和技艺。

“武”与“术”并联使用,最早见于南朝颜延之的《皇太子释奠会作》中的“偃闭武术,阐扬文令。

庶士倾风,万流仰镜。

”其中的“武术”与军事技击相关,与“射御”“角力”等词语意思相近。

汉代以后,与武术相关的“武艺”一词开始出现,并被广泛使用。

民国时期,武术曾一度被称之为“国术”,并成立了中央国术馆,以发扬中华武术。

新中国成立之后,与武艺有关的“打拳”“使棒”等技艺统称为“武术”,与武术相关的称谓还有“功夫”。

由“武术”一词的发展历史可知,武术的本质涵义在于技击性。

(取材于刘巧芳、牛炎涛、姚亚行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武术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指习射箭、御战车等战斗技能。

B.与“文”相对,专指军事活动。

C.其本质是制止暴力,追求和谐。

D.“国术”“功夫”是武术的别称。

2.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A.窥见一斑:“窥”读作kuì,意思是“看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阴阳学说对武术文化的影响学院名称:体育学院专业名称:民族传统体育学学号: 2013210253姓名:康亚峰指导教师:郭守靖2014年05月古代阴阳学说对武术文化的影响摘要中国传统武术是经过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发展过来的,其中形成的武术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为武术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的古代阴阳学说,也是我国重要的哲学思想之一,它朴素的辩证思想对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产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阴阳学说武术文化影响1.阴阳学说的基本含义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朴素的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间任何事物都具有既对立又统一的阴阳两个方面,经常不断地运动和相互作用。

这种运动和相互作用,是一切事物运动变化的根源。

”。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在变化之父母。

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1]。

讲的就是对立统一是一切事物变化的法则,任何事物都不能违背这个法则而存在。

《灵枢·阴阳系日月》中说“阴阳者,有名而无形”[2],讲的就是阴与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的运动变化之中。

2.阴阳学说的起源与发展阴阳一词,最早取源于秦汉时代的《青囊经》,《青囊经》的作者是黄石公,这部著作是最古老的阴阳学书籍,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卷,约4000余字,这是第一部可考查的有文字记载的讲述阴阳的经书,里面道出了阴阳学最秘密的说法,即阴阳内经炼气法,不过现在已经失传,无处可寻了。

阴阳起源于氏族社会人类对自身和自然界物象的观察。

但是“阴阳”的概念,最早见于《易经》,这种观念的产生可以追溯到更早的年代。

西周春秋时期,形成了具有自然哲学性质的阴阳二气说,从战国中后期至汉代,阴阳学说沿着朴素辩证法的阴阳观念和宗法伦理化的阴阳观念两条线索发展,形成了二元化的阴阳学说。

董仲舒对阴阳学说的发展在于:他把宗法伦理化的阴阳观念提炼成“三纲”,深化了宗法伦理关系,同时构建了“天人阴阳”观念,形成了三元化的阴阳学说。

3.阴阳学说的主要思想阴阳是古人对于宇宙万物两种相反相成的性质的抽象认识,也是宇宙对立统一及思维法则的哲学范畴。

中国贤哲用“阴阳”二字,来表示万物两两对应、相反相成的对立统一,《老子》讲“万物负阴而抱阳”[3],《周易·系辞上》里面讲“一阴一阳为之道”[4]。

《易经》便是讲“阴阳”变化的数理和哲理。

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性的整体,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包括着阴和阳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而对立的双方又是相互统一的。

阴阳对立统一运动,是自然界一切事物发生、发展、变化和消亡的根本原因。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和阴阳转化四个方面。

3.1阴阳的相互对立任何事物,其本身莫不存在着阴与阳的相互对立、相反相成、相生相克的矛盾关系。

阴阳的对立,主要表现在它们之间是相互制约、相互斗争的。

天地万物皆有阴阳,大到天地,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

小到人体也有阴阳之分,《吕氏春秋》讲,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

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

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

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

马克思主义讲道“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5]。

任何事物互相对立着的双方,总是通过斗争对另一方面起着制约和排斥的作用,而不是平稳地各不相关地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只有相对峙的阴阳双方不断排斥和斗争,才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和变化。

3.2阴阳的依存互根清·程允升《幼学琼林·夫妇》讲,“孤阴则不生,独阳则不长,故天地配以阴阳”[6]。

阴阳双方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阴阳双方互为存在的条件和根据,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

在内的阴是外在阳的内部动力,在外的阳是内在阴的运动形式。

如果阴阳双方失去了互为存在的条件,那么孤阴不生,孤阳不长。

以自然界来说,外为阳、内为阴;上为阳,下为阴,白天为阳、黑夜为阴。

如果没有上、外、白天,也就无法说明下、内、黑夜。

另外,阴与阳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作用、相互转化,都是以他们之间的依存互根关系为基础,否则,也不能各自向着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3.3阴阳的互相消长阴阳消长是相互对立,相互依存的,阴阳双方并非一直处于静止不变的状态,而是时时刻刻处于阴消阳长或阳消阴长的运动变化之中。

当消长变化到极点时,便各自向着与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

消长与转化是事物发展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两个阶段,正像事物的量变达到一定的度就会引起新的质变一样。

就如四季气候变化,从冬至春至夏,由寒逐渐变热,是一个“阴消阳长”的过程;由夏至秋至冬,由热逐渐变寒,又是一个“阳消阴长”的过程。

由于四季气候阴阳消长,所以才有寒热温凉的变化。

万物才能生长收藏。

如果气候失去了常度,出现了反常变化,就会产生灾害。

阴阳相互消长的过程是推动万物运动变化的根本,也是宇宙万物发生、发展的根本规律。

3.4 阴阳的相互转化指一个事物的阴阳面,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向其对立面转化,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这叫做“阴阳转化”。

哲学上讲矛盾的两个方面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一定时间一定空间的情况下,主要矛盾有可能成为事物的次要矛盾,次要矛盾也会成为主要矛盾。

《管子》里面说道:“是故阴阳者,天地之大理也;四时者,阴阳之大经也;刑德者,四时之合也。

邢德合于时则生福,诡则生祸”[7]。

讲的就是阴阳之间的变化是天下的根本原则,四季的变化更迭,归根到底是阴阳变化的根本规则,国家的刑政和德政要与四季相结合。

这是从治理国家方面跟阴阳理论结合起来。

4.阴阳五行学说五行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阴阳家理论的重要支柱之一。

五行学说最早是夏启时代的《尚书·甘誓》提出的“威侮五行”,原话是“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8]。

到后来《洪范》中提出的“初一五行”[9],它最早解说了五行的特性以及相互关系,孕育了后来的“五行生克的奥义”,因此,“初一五行”实际成为阴阳家思想的重要来源。

而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孕育时期还应包括春秋时期的“五行化百物说”,真正的阴阳家五行学说的完善和确立,还有赖于墨家学派提出的交胜、相丽说、阴阳家邹衍的“五德终始”说、董仲舒提出的“五行相生”说等。

5.阴阳学说对武术文化产生的影响中国的武术文化不论从套路的风格、形式还是单招练习都完全符合老子的道家理论。

众所周知,道家武术理论的基础是阴阳学说,太极图的阴阳看似简单,实际是包罗万有的一种标志,它代表着世间的一切物质的运动规律。

大到自然天体的运行,小到人体的运动,无所不包。

中国的武术前辈们经过终年累月的实践,在动与静、功与守、养与用等方面充分运用阴阳互补、互存的道理,研究创造出了既符合大自然的规律、符合养生学。

又表现自身特色的、独具个人魅力的武术套路。

5.1 阴阳学说的形神观对武术“形神兼备”思想的影响中国武术虽然也是体育项目,但它不仅仅是一项技术,武术区别与篮球、田径等运动技术项目的根本是,武术不但讲究动作规范标准,而且要求树立精神传意、内外合一的整体观[10]。

中国武术在练习的时候要求外在的手、眼、身法、步等形体活动与内在的心神、意等心志活动及气息运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认为形与神,内与外是分不开的。

“内练精气神,外练筋骨皮”是各家各派练功的准则。

如太极拳主张身形合修,注重“以心行气,以气运身”;形意拳要求“心意诚于忠,肢体形于外”;外形和内意高度统一;长拳以“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八法的变化来锻炼心身;少林拳强调精、力、气、骨、神内外兼修。

“形神兼备”与“内外双修”体现了中华武术内练与外练相结合的思想。

中华武术要求只有内练与外练相统一,才能达到形神共养,形体和精神协调平衡,进而实现强体健身的目的。

这种形神统一的思想,恰恰体现了中国阴阳学说的形神统一观。

“形神”关系问题自秦汉以来,特别是汉以后,就成为哲学争论的中心之一。

华夏民族在处理身与心、形与神这一对矛盾时,不仅以两者的和谐为手段,更以此为追求的目标。

“形神相即,形质神用,名殊体一”,认为精神不能离开形体而独立存在,精神是特定的形体(人体)的自然运动、自然表现,形与神是统一的。

5.2 阴阳辩证思想对武术“动静相生,虚实结合”的影响武术要求“动静相生”、“刚柔相济”、“快慢相间”、“后发先至”等,这都是以阴阳辩证思想为指导的。

早在先秦时代,阴阳学说就已开始指导武术理论与实践了,越女论剑便是一例。

当越王勾践问“手战之道”时,越女说:“凡手战之道,内实精神,外示安仪,见之似好妇,夺之似惧虎,布形气候,与神俱往。

”“道有门户,亦有阴阳,开门闭户,阴衰阳兴”[11]。

其中,以假示形,出奇制胜的攻防策略,以阴阳兴衰说明攻守(开门闭户)变化之理。

再如庄子的《说剑篇》,“夫为剑者,示之以虚,开之以利,后之以发,先之以至”[12]。

揭示了武术格斗中,力的大与小,速度的快与慢,都是相对的,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只要阴阳变化得当,力小可胜力大,后发也可以先至。

后世武术理论和技法,多在阴阳辩证观念的指导下,得到发展。

太极打手要言日:“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

似松非松,将展未展。

劲断意不断。

”太极推手强调以静制动。

八卦掌要求“以动为本,以变为法”,强调以动制静。

另外,武术各流派,对行拳换势都要求“动中求静”,定势时要求“静中求动”,运动时追求“刚柔相济”,搏斗时崇尚“攻中寓防,防中寓攻”,这些都是明晰事物对立双方,又强调对立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技法要求,正是阴阳学说在武术中的运用。

5.3 阴阳五行学说对武术技击理论的影响武术与五行学说的关系极为密切。

阴阳五行认为,五行相生相克,循环往复,是世间万物变换的规律。

其中,“五行生克”理论就是武术技击理论的指导。

如形意拳,形意拳又名心意六合拳,相传为南宋民族英雄岳飞所创。

从更深层次上看,形意拳“夫一本者,必意之灵也……六合者,心与意合……”。

与岳飞用兵论战之“阵而后战,兵法之常。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特别重视心意的作用是一脉相承的。

除此之外,更有以五行命名的“五行拳”。

五行拳根据五行生克理论创编出了劈、崩、钻、炮、横五拳,并与中医脏象学说之人体五脏,心、肝、脾、肺、肾,以及与自然界之五种物质金、木、水、火、土相互匹配,形成了独特的拳派理论:拳技一动,内外五行皆要随之相合,即“内五行要合,外五行要顺”。

换言之,内五行要将五气合为一气,外五行要按“三节”运动原理顺随而动,使“气力之所到,架势即随之;架势之所至,而气力即注之”[13]。

5.4 阴阳学说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宋明时期理学家们用阴阳学说解释宇宙生成理论,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宋代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以太极阴阳为万物生成的根本,用太极图来解释万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