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论仁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孔子认为,“仁”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 我们主观有求仁之心,仁即随我而至。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这些都说明:仁要靠身体力行,时时处 处尽己力量,一点一滴地去做。长期坚持 去做,就能修身达仁。
仁就是要克制自己, “仁”与生活 回复到礼的规定。就是在 平时不要自己不想要的东 西强加给别人,就是自己 要站得住就得帮别人站得住,自己 想要通达就使别人先通达。从字面 意义的理解上看,孔子认为人在生 活中不能纵放自己的欲望,而应该 以礼来要求自己;生活中要推己及 人,宽以待人,学会换位思考,学 会团结合作。
子曰:“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 方也已。” --《论语· 雍也》
孔子曰:“仁是什么呢?自己要站 得住,同时也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 事行得通,同时也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能够就眼下的事实选择例子一步步去做, 可以说是实践仁道的方法了。”
曾子曰:“土不可以不弘毅,任 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 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
恕是从消极的方面说,也就是 “其恕 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 的事,不要强加给别人。 总起来说,忠恕之道就是人们常说的 将心比己,推己及人。所 谓人心都是肉长 的,自己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想这样; 自己 不想这样,也要想到人家也不想这样。 我们常开 展的“心中有他人”的活动,从 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推行的忠恕之 道。推 而广之,所谓“让世界充满爱”,又何尝 不是忠恕之道的体 现呢’?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 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 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 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 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 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 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 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 《论语》始终。
• (4)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
当你想要站得住的同时,也要让别人站得住; 但你想要自己全面的话,也要让别人事业发达。 而不是建立在推倒别人而自己站稳了,也不是损 害他人发展了自己。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推己及 人,我们想到的,别人也会想到;我们想做的, 别人也会有同样的想法。所以,只要每个人都能 够以一种宽容的态度和包容的心来面对他们的时 候,Fra Baidu bibliotek么,整个社会就和谐了。
子曰:“人而不仁,如礼何? 人而不仁,如乐何?”
--《论语·八佾》
孔子说:“做人,没有仁爱 之心,礼仪对他有什么用呢?做 人,没有仁爱之心,音乐对他有 什么用呢?”
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不知礼, 无以立也。不知言,无以知人也。
--《论语· 尧曰》
孔子说:“不懂天命,不可 以成为君子;不懂礼义,不能立足 于社会;不懂得分辩言语是非,不 能了解别人。
• 孔子在谈论仁人志士对待生死的态度时, 指出仁者应有“杀身成仁”的决心和准备。
七、修身达仁
• 1.“仁”是道德标准和理想人格(孔子把具 备“仁”的理想人格的人称为“君子”。 孔子的学生曾参说“任重而道远,仁以为 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 乎?”) • 2.修身力行,当仁不让 • (怎样才能达到“仁”的完善人格?孔子 指出必须学习:“好仁不好学,其蔽也 愚。” 子夏也认为“博学而笃志,切问而 近思,仁在其中矣。”)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 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 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 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 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 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 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什么是忠?什么是恕? 所谓忠恕是孔子待人的基本原则,是一个问 题的两个方面,所 以孔子说是“一”以贯之, 而不是“二”以贯之。 忠是从积极的方面说,也就是孔子在《雍也》 篇里所说的: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 人。”自己想有所作为,也尽心尽力 地让别人 有所作为,自己想飞黄腾达,也尽心尽力地让别 人飞黄 腾达。这其实也就是人们通常所理解的 待人忠心的意思。
一、仁者爱人
1、什么是“仁”?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2、“爱人“指的是爱什么样的人?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 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 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 诸?......” “爱人”就是“泛爱众”,即博爱,“博施于民而能济 众”即是为广大民众谋福利。
《论语》论“仁”
《 论 语 子 罕 》 ·
勇 者 不 惧
仁 者 不 忧
知 者 不 惑
——
子曰:“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 不惧。” --《论语· 子罕》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不会迷惑,有仁 义的人不会忧愁,勇敢的人不会畏惧。” 樊迟问仁。子曰:“爱人。”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
• 总结:
• 学以致用。了解了仁的思想,我们大可以在 生活中加以施行。也许一开始我们的力量是微薄 的,但是我相信,只要我们能够坚持,我们能够 严格要求自己,那么,以我们为中心,他人也以 我们为榜样,这样,和谐校园又怎么可能建设不 起来呢?
•
五、克己复礼为仁
•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 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 斯语矣。”
仁应当受“礼”的制约,应按照“礼” 的规范来实行仁。
六、杀身成仁
•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人,有杀 身以成仁。”
三、孝悌为仁之本
• 仁是处理人际关系的一种情感、理念和实 践,以亲爱自己的父母为首要。孔子把孝 悌作为做人的首要一条。 • 以孝治天下 • 孝是发自内心的真诚 • 孝是“无违” • 孝是尊重与传承
四、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
《论语》开头就讲三种乐:“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 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并把“乐”作为 “知”的最高境界。“知之者,不如好知者; 好知者, 不如乐之者。”(《论语· 雍也》) 在“知”的问题上, 知之、好之、乐之三种 由浅入深的境界, 亦是由社会性向自然性转 化的过程, 用《老子》的话来表述就是“人 法地, 地法天, 天法道, 道法自然。”
“仁”是孔子学说的核心。《论语》20篇,谈 论“仁”的有58章,用“仁”字109次。“仁”字 从象形字演化而来。《说文》释为“从人,从二”, 古人造这个字,半边是“人”字,半边是“二”字 (指复数、多数),《礼记》郑玄注认为“仁”是 “相人偶”之意,即用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 系。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仁学也可以说是一种人 际关系学。 仁又是孔子最高的理想人格,人的道德情操修 养的最高境界。从这个角度看,孔子的仁学又是道 德论。 在天下推行“仁”,是孔子的最高理想。一 个人的品德修养达到“仁”的境界,被称作“仁 人”,是世界上最高尚的人;“天下归仁”,人人 都具有“仁”的道德情操,那便是天下为公,世界 大同。
•
“乐”又是艺术。 孔子醉心于音乐,曾经听到了美妙的音乐, “三月不知肉味”,他爱好旅游, 醉心于自 然山水之美。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 仁者 静;智者乐,仁者寿”。(《论语· 雍也》) 这 里包含有中国古代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 从美学角度看,水的流动不息、活泼、富 有生气与智者的机灵是有多么的相似,而山 的高大、挺拔、坚强、庄严,不也挺像品德 高尚、令人望而顿生敬意的仁人志士吗?
--《论语· 泰伯》
曾子说:“读书人不可不志 向远大,意志坚毅,因为他任务艰 巨而路途遥远。以实行仁德为己任, 不是很艰巨吗?直到死才罢休.不 是很遥远吗?”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 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 雍也》
【注释】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 zhì ,同“智”;(2)乐,古音yào,喜 爱的意思。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 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聪明 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
(2)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生活中,我们总是希望别人对我们好一 点,但很少想到自己对别人好一点。说一 点最简单的,我们总是希望老师多关注我 们一点,多关心一点,多理解自己一点, 可是我们可曾想过,我们是否也曾关心过 老师,关注过老师,理解老师内心的苦衷 呢。也许,我们也总希望朋友多为自己做 一点事,爸妈多给自己一点爱,一点理 解……或许,从今天开始,当我们想到这 一个的时候,希望大家都能够想这句话: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3)爱人
仁其实很简单,只要你 • 懂得爱人就可以了。你可否 • 意识到,你身边的每个人都很重要,你是否曾经 关注过他们,比方说为我们学校的校园环境卫生 默默奉献的工人,如为我们宿舍的安定和谐而苦 口婆心的宿管老师,如为我们学校的安全筑起第 一道防线的门卫老师……当你再次遇见他们时, 请问一声好,请给他们一个微笑,这样,你就已 经是一个“仁”者了。
二、推己及人
“忠恕”是“仁”的外显 • 如何实行“仁”?孔子谈“仁”很注重推己及人。 • “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 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 曰:‘其恕乎!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论 语·卫灵公》) 曾参问同一个问题。“子曰:‘参乎! 吾道一以贯 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 也?’曾子曰:‘夫子之道, 忠恕而已矣。’” (《论语·里仁》)
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 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论语· 卫灵公》
孔子说:“志士仁人决不为 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损害仁义的事情, 而是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恪守仁义的 原则。”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 礼,天下归仁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 颜渊曰:“请问其目?”子曰:“非礼勿视,非 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仁”与生活
正如孔子所说,其实要做到 仁并不难,只要你想做。当大家 了解完孔子的仁之后,大家得到了哪些启发? 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怎么做才是“仁”呢? 接下来,让我们再一次与孔子亲密接触, 看看我们应该怎样在现实生活中运用“仁” 学。
• (1)克己复礼:克制 • 自己,回复到礼的规定。 生活中,我们都会有 • 很多欲望,有些欲望是合 • 理的,而有些欲望则是不合理甚至不 合法的。比如办公楼前的玉兰花开了, 我相信许多同学都有想要摘取的欲望, 但是,学校的规章制度里面有明确的 规定:不得损坏公物,玉兰花是公物, 所以我们就得抵住诱惑,这样做就是 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