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与统计学院所有学科方向课程设置
数学与应用数学大一课表
数学与应用数学大一课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一的课程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数学分析:这是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最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主要学习函数的极限、连续、可微、可积等性质,以及实数和复数的性质和运算。
2. 高等代数:该课程主要学习线性方程组、矩阵、行列式、向量空间、线性变换等知识,掌握基本的代数知识。
3.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该课程主要学习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随机变量、随机过程、参数估计、假设检验等知识,掌握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和应用。
4. 微分方程:该课程主要学习常微分方程和偏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掌握求解微分方程的基本技巧。
5. 实变函数与泛函分析:该课程主要学习实变函数和泛函分析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集合论、测度论、积分论、函数空间等。
6. 数值分析:该课程主要学习数值计算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线性代数方程组的数值解法、插值与拟合、数值积分与微分等。
7. 离散数学:该课程主要学习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包括图论、组合数学、离散概率论等。
8. 计算机基础:该课程主要学习计算机的基本原理和编程语言,包括计算机组成原理、数据结构与算法、C++或Python编程等。
以上是一般情况下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大一的课程表,具体课程设置可能因学校而异。
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简介
青岛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简介学院概况青岛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06年组建成立,其前身青岛大学理工学院数学系成立于1985年。
学院拥有一支年龄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教学经验丰富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员83名。
其中教授12名,副教授28名,讲师34名,大多数教师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其中具有博士学位者29位(包括博士后和双博士学位)、在读博士8位,有青岛大学特聘教授7人,山东省教学名师1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20人,并聘有国内外兼职教授多名。
学院目前设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应用统计学三个本科专业,至今已培养本科生共计二千余名,现有在校本科生近800名。
学院坚持“全面发展、彰显个性、人人成才、服务社会”的培养理念,按照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的目标,按照“厚基础、宽口径”的方针,为学生打下坚实的数学基础,按照学生的个体情况和兴趣在某一方向上发展。
鼓励在校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近年来获得国家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4项,省级奖项78余项,毕业生的考研率和一次性就业率位于学校前列,毕业生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一些毕业生在其工作岗位上取得了优异成绩,不少毕业生考取了国内外著名大学、中科院等有关单位的硕士研究生。
数学科学学院拥有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涵盖基础数学、应用数学、计算数学、运筹学与控制论、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五个二级学科;自2012年起,在青岛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招收“对策理论与方法”研究方向的博士研究生。
学院是山东省“八五”重点学科—应用数学学科的依托单位,并设有山东省应用数学研究所、山东省中俄运筹与管理合作研究中心、中国运筹学会对策论专业委员会等机构。
学院现有“应用数学”校级重点学科,有省、校两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
学院的多个专业方向的水平在同类学校中有一定的优势,在对策论方面有明显特色。
教师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踊跃,邀请国内、外专家讲学频繁,学术交流与合作氛围好。
数学系课程顺序
数学系课程顺序数学系课程顺序是指数学专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要遵循的一系列课程安排。
合理的课程顺序能够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积累知识,提高技能,并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本文将就数学系课程的顺序进行探讨。
1. 高等数学基础课程高等数学作为数学系的基础课程,对后续学习其他数学课程起着重要的铺垫作用。
高等数学主要包括微积分及其应用,线性代数等内容。
通过学习这些基础课程,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解题方法,为后续深入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 概率与统计课程概率与统计是数学系中具有广泛应用的一门课程。
学习概率与统计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分析各种随机现象,并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概率推断和统计分析。
该课程通常包括概率论和数理统计两个主要部分,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学生能够具备处理实际问题的数学建模和分析能力。
3. 数学分析课程数学分析是数学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数学理论的基石之一。
数学分析主要包括极限、连续性、微积分、级数等内容。
通过学习数学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加深对微积分等数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并提高数学思维与证明能力。
4. 线性代数课程线性代数是数学系中的另一门重要课程。
线性代数主要研究线性空间和线性变换等内容,广泛应用于各个学科领域。
通过学习线性代数,学生能够掌握向量空间、矩阵论、特征值等重要概念,并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5. 微分方程课程微分方程是数学系中的一门重要课程,也是应用数学的基础。
微分方程主要研究函数的变化率与方程之间的关系。
通过学习微分方程,学生能够掌握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和解法,并应用于物理、工程、经济等领域的实际问题。
6. 抽象代数课程抽象代数是数学系中的一门高级课程,主要研究代数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性质。
通过学习抽象代数,学生能够了解和理解各种代数结构,并具备用代数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7. 数值计算课程数值计算是数学系中的一门实用课程,主要研究利用计算机进行数学计算和数学问题求解的方法和技术。
数学与应用数学免费师范专业培养方案-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应用数学(免费师范)专业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本专业主要培养优秀的数学教师与研究人才。
毕业生多数在各省市有相当影响的中学任教,成长为区域教学骨干或者教育管理干部,部分在大学、科研院所工作,培育出一批知名教授和管理人才。
本专业师资雄厚,知名教授长期从事一线教学,重视培养学生数学修养,强化教师素质修炼和技能训练。
由国家级教学名师引领,是教育部特色专业,有数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全国最早招收数学教育方向博士的单位之一,与重点中学建有稳定的教育实践合作,与基础教育名师有长期合作。
本专业在全国尤其在西部享有盛誉,其教育改革与人才培养成果被评为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社会对优秀数学教师及数学应用人才的需求在任何时代都长盛不衰,本专业就业率一直名列学校前列。
大批杰出校友不仅为优秀人才的创新实践能力培养提供了支持,也为学生就业带来了机遇与优势,就业前景乐观。
二、培养目标及培养要求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深厚人文底蕴、扎实专业知识,富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
(1)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理论与方法,具有较高的科学素养和较强的创新意识,能够运用数学知识,借助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2)掌握现代教育的基本理论与技能,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数学教育以及其他领域知识思考、理解中小学数学教育实践,能够胜任基础教育数学教师工作。
培养要求:(1)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受到严格的数学思维训练,具有较扎实的数学基础。
(3)具有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初步能力。
(4)掌握基本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具有基本的教育管理能力、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5)了解数学及其相关学科发展的新成果、新动态,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一定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
(6)熟练掌握常用的数学软件,能够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育。
(7)有较强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具有一定的数学教育论文科研能力。
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统计专业学位培养方案、就业方向
全日制应用统计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代码: 025200 (Applied Statistics)“应用统计硕士”为国务院学位办正式批准设立的专业硕士学位,是在统计学科基础上,为适应我国现代统计事业对应用统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要、完善应用统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应用统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应用统计人才培养质量而特设的硕士专业学位。
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处于同一层次,培养方向各有侧重,其对研究生的培养具有实用性、技能性、实践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主要面向经济社会产业部门专业需求,培养各行各业特定职业的专业人才。
“应用统计硕士”英文名为“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英文缩写为M.A.S.。
本学位的优势在于,即适应我国经济建设对实用型统计和数据分析人才的需求,又充分借鉴了国际上培养专业统计和数据分析人才的先进经验,且与目前国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调查分析师)互相配合和衔接,从而使得本学位的市场需求广泛,教学内容和手段先进,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一、领域概况统计学作为涵盖应用统计专业的一级学科,是一门关于用科学方法收集、整理、汇总、描述和分析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推断和决策的科学。
统计学有如下的性质和特点:1、统计学研究的对象是客观现象的数量方面。
随着人类活动各种实践的需要,各个领域都要研究事物的数量方面,以及密切联系数量方面来研究事物的本质。
因此统计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统计方法已渗透到其他学科领域,成为当前最活跃的学科之一。
2、统计学研究的是群体现象的数量特征与规律性。
客观世界是十分复杂的,但根据其不同的性质加以分类就形成各种群体,在统计学中把所研究的某类客观现象的群体称作总体, 统计研究的最终目的是研究总体的数量特征及其规律性。
3、统计学是一门方法论的科学。
在统计学界对统计学的性质有实质性科学和方法论科学之争。
普遍认为统计学是实用性很强的科学,就统计工作来说,他总是研究实际问题的,统计的方法也是从现实问题中产生的。
14.数学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数学与统计学学院)
数学(0701)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数学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熟悉数学学科相关领域的前沿动态、具有独立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创新性研究及广阔国际视野的研究型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国际化信息化时代要求的,能从事数学及相关学科领域的教学、科研工作的高素质、高层次的数学传播与研究人才。
具体要求如下:1. 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团结协作精神,遵纪守法,学风严谨,热爱数学,有强烈的事业心和献身精神。
2. 掌握本专业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独立地从事科学研究、教学工作或承担专门技术工作,而且具有主持科研、技术开发项目、探索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至少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运用该门外国语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具有一定的写作能力和国际学术交流能力。
第二外国语为选修,要求有阅读本专业外文资料的初步能力。
二、研究方向1.基础数学(1)代数学:本方向主要研究群、环、模、代数等运算系统的结构,以及它们的以线性形式、组合形式等形式出现的表示论性质;研究它们在数学各方向、在信息学、物理、化学等学科技术领域的代数形式和它们的应用。
(2)几何学:本方向主要研究黎曼流形的几何与分析,内容包括Kahler流形、Lie群与黎曼对称空间、Spin流形的曲率和拓扑性质、Laplace算子与Dirac算子的谱性质、调和映射与次椭圆调和映射的性质、Yang-Mills场理论、Seiberg-Witten 理论等。
(3)微分方程:本方向主要研究微分方程的基本理论及其应用。
主要侧重于研究非线性椭圆问题的多解及其性态、非线性抛物问题的解及其性态和有很强物理背景的Navier-Stokes 方程、Euler方程以及与化学反应和生物衍变有关的反应扩散方程的解的存在性及其性态等问题;同时,对常微分方程定性理论、分支理论以及动力系统也将进行探讨。
(4)函数论:本方向主要研究定义在各种域上取值为实值或复值的一般函数性质,以及各种函数类之间变换(算子)的性质,同时也研究这些内容和方法的抽象理论(如泛函分析理论等);其研究结果和方法将应用于解决物理、工程等学科所提出的各种线性和非线性的解析问题。
培养方案的模板-武汉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0252应用统计硕士(M.A.S——Master of Applied Statistics)非全日制应用统计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培养单位:数学与统计学院(201)一、培养目标主要为政府部门、大中型企业、咨询和研究机构培养高层次、应用型统计专门人才。
基本要求如下:1、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
2、掌握统计学基本理论和方法,并熟练应用统计分析软件,具备从事统计数据收集、整理、存储、分析、预测和应用的基本技能。
3、能够独立从事实际领域的应用统计工作。
4、掌握一门外语的实际运用。
5、身心健康。
二、领域简介应用统计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研究背景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工程科学领域以及众多自然科学领域等,是实用性很强的学科专业。
应用统计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有效地搜集、整理和分析有随机性的数据,对相关问题进行统计推断并作出预测,为决策行动提供依据和建议。
主要内容既包括适用于很多领域的一般统计学方法,比如数据的收集和整理、统计描述、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与回归分析等,也包括某些特定领域的专用统计方法,比如时间序列分析、试验设计、误差理论和分析等。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统计分析方法与技术的应用日益重要,科学技术对统计方法的依赖亦愈来愈强。
统计学与其他学科的紧密结合将产生新的边缘学科,许多学科的发展将依赖于统计理论与技术的应用。
应用统计相关领域有:社会发展与评价、持续发展与环境保护、资源保护与利用、电子商务、保险精算、金融业数据库建设与风险管理、宏观经济监测与预测、政府统计数据收集与质量保证、分子生物学中的统计方法、高科技农业研究中的统计方法、生物制药技术中的统计方法、流行病规律研究与探索的统计方法、人类染色体工程研究中的统计方法、质量与可靠性工程等。
统计学是定性与定量研究的有力工具,统计方法在这些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三、培养对象与学习年限具有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学历( 或本科同等学力) 人员。
课程计划-东北师范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课程计划3、师资队伍,主讲专家介绍史宁中(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兼任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评委会成员,全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副理事长、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修订组组长,国家数学课程标准审定组组长,中小学数学教材审定组组长。
高夯(教授、博士生导师):东北师范大学校长助理,教务处处长,吉林省数学会副理事长,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副理事长。
郭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统计学院院长,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常务理事,吉林省数学会常务理事兼数学会秘书长,长春市数学会副理事长。
马云鹏(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学术委员委员会主任,中国教育学会课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
王晓辉(教授):数学教育中心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中学数学教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
孔凡哲(教授、博士):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副主任,担任义务教育阶段国家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核心成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研制组成员;曾连续多年受聘于教育部考试中心,担任全国高考命题专家组成员,参加全国普通高考数学命题、全国成人高考数学命题工作;全国高师数学教育研究会理事;担任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新世纪版7-9年级)分册主编。
兼任多家专业报刊名誉主编、顾问、编委等职。
韩继伟(副教授,博士):香港中文大学博士,数学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
于海洋(特级教师)吉林省实验中学数学组组长,高考命题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李晓松(高级教师)东北师范大学中学数学组组长,高考命题专家,国家级骨干教师五、培训组织与管理本次培训时间紧、人数多、任务中,为确保本次教师培训有序、有效,数学与统计学院成立领导工作组,具体负责研修的组织、协调及后勤工作,指导学科研修课程设置、课程讲授和研讨。
兰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应用数学培养方案、就业方向
应用数学一、学科概况应用数学是联系数学与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信息、管理、经济、金融、社会和人文科学的重要桥梁。
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和借助功能日益强大的计算机,应用数学的思路和方法在科学和工程技术的众多领域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对某些新学科的产生和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应用数学也是数学新问题的重要来源。
应用数学的研究范围十分广阔,包括应用数学的基础理论,具有广泛应用可能的数学方法,以及利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二、学科研究范围凡对有实际背景或应用前景的数学理论或方法开展研究,或是具体针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经济、金融、信息、管理、社会和人文等领域中的某些实际问题用数学方法进行研究,均可认为属于应用数学的研究方向,例如数学物理、计算几何、应用偏微分方程、生物数学、组合数学、数理经济学、数学金融学、数理语言学、现代力学中的数学问题、计算机科学中的数学问题、工程中的数学问题、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等。
三、培养目标本学科培养的硕士应是应用数学方面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具有比较扎实宽广的数学基础,了解本学科目前的进展与动向,并在某一应用方向上受到一定的科研训练;有较系统的专业知识,能熟练运用计算机并制作数学软件,初步具有独立进行理论研究或运用专业知识与有关专业人员合作解决某些实际应用问题的能力,在某个应用方向上做出有理论或实践意义的成果;较为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并能初步撰写外文文章。
毕业后能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教学、科研或其他实际工作。
四、主要研究方向1.金融工程2.非线性泛函微分方程及应用3.生物数学与系统优化4.数学物理5.神经网络的数学方法6.应用偏微分方程14兰州大学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数学一年级学科研究生课程设置
3
54
第二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42
C*-代数(I)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43
线性拓扑空间,Banach代数
3
54
第四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44
Banach空间概率论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45
交换代数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46
应用分析中的科学计算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计算数学
二、硕士学位专业课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学
分
学
时
开课
学期
开课院系
任课教师
适用专业
ECON6075
高等计量金融学
3
54
第二
管理学院
胡瑾瑾等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MATH6019
变分迭代法
3
54
第二
数学学院
计算数学
MATH6022
完全交叉和孤立奇点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23
代数曲面
3
54
第四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29
代数曲线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30
极小子流形理论
3
54
第三
数学学院
基础数学
MATH6031
孤立子理论
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
数学与统计学院华中科技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始建于1953年,经历了由数学教研室、数学系到数学与统计学院的发展历程。
自1980年建系开始,我院开始走上了学科发展的艰辛旅途:1981年获得“应用数学”硕士点,1990年获得“计算数学”硕士点,1993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硕士点,1998年获得“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博士点。
首个博士点的取得,使我院的学科建设实现了一次质的飞跃。
继而,我们在1999年获得“基础数学”硕士点,2001年获得数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数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其涵盖五个二级数学学科。
2008年,我院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建“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博士点,并从2009年起招收博士生。
在学科授权点建设的同时,我们也先后建立了统计学、信息与计算科学、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本科专业。
我院现有在校学生600余人,其中本科生410人、硕士生190人、博士生27人。
至此,我院的学科建设已初具规模。
数学与统计学院下设:基础数学系、应用数学系、计算数学系、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系和大学数学教学中心等二级单位。
目前,学院共有教职工93人,其中教授20人,副教授38人,博士生导师12人。
教师中有博士学位者占56%,有5人分别获批教育部“长江讲座教授”、“高校青年教师奖”、“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和“跨世纪优秀人才资助计划”,1人入选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近五年来,我院教师共获科研经费463.71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98篇,出版各类专著、教材30余本。
在专业研究方面,我院形成了随机分析、数理统计、动力系统、分形几何、微分方程理论、金融数学、应用泛函分析、微分方程数值解、复杂系统建模与仿真、小波分析与图像处理等学术团队。
在学校历届领导的支持和本院新老几代人的努力下,我们在学科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长足进步,数学各二级学科得以均衡发展。
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统计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学科、专业代码:0714,授理学硕士学位)
一、培养目标
1.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具备严谨求实、开拓进取的科学态度和学风,在企业、政府或学术领域从事统计学研究或应用工作的专业人才。
2.具有很好的数学和概率论基础或经济学基础,系统掌握数理统计和数据分析基础,能够熟练应用统计学知识及其软件分析数据,对本学科的前沿进展和研究动态有一定了解,受到较好的科研训练,初步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相关领域科研工作的能力。
较好的掌握交叉学科知识,能开展跨学科研究。
能胜任本学科或相邻学科的教学工作。
3.较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能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有一定的口语交流能力以及能用一门外文撰写本学科科研论文。
二、本学科设置如下研究方向
1.数理统计2.金融统计3.应用统计
4.统计计算5.生物统计6.机器学习与模式识别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硕士学位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
四、学分要求
总学分要求≥38学分,其中学位课学分要求≥26学分,研究环节要求≥12学分.最低学分要求见表1。
硕士研究生可以选修博士生专修课程,考试成绩合格者取得相应的学分;对硕士阶段已取得博士专修课程学分且获得硕博连读博士生资格者,其博士专修课程学分转入博士阶段,博士阶段可免修该博士专修课程。
表1 统计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分要求及学分分配表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分配
六、研究环节与学位论文
执行学校有关规定。
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及专业简介
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及专业简介贵州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由数学和统计学两个一级学科组成,学科与教学资源如下:
数学与统计学院院属机构——数学系、计算科学系、统计学系、公共数学教学部、预科生部
省级重点学科——基础数学
省级特色重点学科——数学
国家“211”建设学科——数学
本科专业——数学与应用数学(贵州大学品牌特色专业)
信息与计算科学
统计学(贵州省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
一级学科硕士点——数学、统计学
一级学科博士点——数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数学
省级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博弈决策与控制系统重点实验室
理学院现有教职工78 人,其中专任教师72 人。
副高以上职称教
师占教师总数的51%,25%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
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
津贴专家、省ZF 特殊津贴专家、省管专家、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和贵州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人才。
数学与统计学院近五年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 余项、
省部级项目30 余项;获贵州省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三等奖1 项,贵州
省高等教育优秀教学成果奖2 项;获批软件著作权10 项;发表SCI/EI 收
录论文100 余篇,出版专著2 部。
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理工类
培养目标与要求:本专业培养目标是使学生掌握数学科学的基本。
6、数学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学者能够熟练的运用这些知识。在同伦论这部分内容中,定义了道路和映射的同伦,并构造了基本
群,给出了复叠空间的定义,并用基本群的子群将复叠空间进行分类,最后按 Hurewicz 的作法,用
圈空间归纳地定义了高维同伦群。本课程将同调论内容分为两部分:单纯同调和奇异同调,前者所
第 2 页 共 27 页
适用的空间有局限性,后者适用于任意拓扑空间;单纯同调群与奇异同调群都是拓扑不变量。 主要教材: M.J.格林伯格、J.R.哈普尔:《代数拓扑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目(文献): 1.尤承业:《基础拓扑学讲义》,北京大学出版社。 2.孙以丰译:《基础拓扑学》,北京大学出版社。 3.陈吉象:《拓扑学基础讲义》,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 1 页 共 27 页
主要教材: 钟承奎,等:《非线性泛函分析引论》,兰州大学出版社,1998 年版。 参考书目(文献): 1.郭大钧:《非线性泛函分析》(第二版),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年版。 2.Deimiling K, Nonlinear functional analysis, Springer, 1985.
6.A. Pazy, Semigroup of Linear Operators and Applications to 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1983.
-------------------- 非线性泛函分析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课程编号:121020502002
数学与统计学院硕士研究生课程内容简介
学科基础课
-------------------- 泛函分析 --------------------
课程编号:12102020200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课程要求
1、必修课:4门
2、选修课:3门
3、专业方向课:2门
二、学分要求
研究生学分分为课程学分和论文学分两部分。
要求至少达到50学分。
课程学分为研究生根据学科专业课程设置、通过课堂学习和课程考核而获得的学分,包括全校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选修课、和补修课等课程学分及学术活动、实践环节学分。
课程总学分不低于32 学分,其中必修课不低于24 学分,选修课不低于8 学分;
论文学分为研究生培养过程各环节所获得的学分,总学分为18学分,包括:开题报2学分、中期考核2学分、预答辩2学分、学位论文12学分。
表1研究生攻读学位的学分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