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化学键.ppt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课件(共38张PPT)
金属氧化物:Na2O,Al2O3等
强碱:NaOH Ba(OH)2等
如何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电子式
•资料卡片
电子式 为方便起见,我们在 元素符号周围用“ · ”或 “×”来表示原子的最外 层电子(价电子)。这种 式子叫做电子式。例如:
归纳:分子间作用力与化学键的比较
作用微粒 作用力大小
意义
化学键 相邻原子间 作用力大 范德华力 分子之间 作用力小
影响化学性质和 物理性质
影响物理性质 (熔沸点等)
一些氢化物的沸点
讨论: 为什么HF、H2O和NH3的沸点会反
常呢?
2.氢键
1)形成条件:原子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的 原子(N、O、F)与H原子形成强极性共价键 ,与另一个分子中的半径较小,非金属性很强 的原子Y (N、O、F),在分子间H与Y产生
1.原子、离子都要标出最外层电子,离子须标明 电荷;
2.阴离子要用方括号括起来;
3.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写,相同的离子要单个写 ;
4.不能把“→”写成“====”;
⑴ 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镁的形成过程 ⑵ 用电子式表示硫化钾的形成过程
氢气在氯气中燃烧
写出该过程的化学方程式和实验现象 思考: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 合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 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较强的静电吸引,形成氢键
2)表示方法:X—H…Y—H(X.Y可相同或不 同,一般为N、O、F)。
3)氢键能级:比化学键弱很多,但比分子间作 用力稍强
特征:具有方向性。
氢键作用:使物质有较高的熔沸点(H2O、HF 、 NH3) 使物质易溶于水
高中化学鲁科版选修三课件:第2章 第1节 共价键模型(32张PPT)
方向性。
( ×)
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既含有 σ 键,又含有 π 键的是 ( )
①CH4 ②NH3 ③N2 ④H2O2 ⑤C2H4 ⑥C2H2
A.①②③ B.③④⑤⑥
C.①③⑥ D.③⑤⑥
解析:
答案:
3.下列物质中,只有极性键的是_②__③__⑤__⑥___,只有非极性键的是 _①___,既含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④__⑦____。 ①H2 ②HCl ③NH3 ④H2O2 ⑤CO2 ⑥CCl4 ⑦C2H6 解析: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成非极性键,不同种元素的原子间形 成极性键,H2O2 的 2 个氧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C2H6 分子中碳 原子间存在非极性键。
2. N≡N 的键能 为 945 kJ·mol-1, N—N 单键 的键能为 160 kJ·mol-1,计算说明 N2 中的___π___键比___σ___键稳定 (填“σ”或“π”)。 解析:N≡N 中有一个 σ 键和两个 π 键,其中 σ 键的键能是 160 kJ·mol - 1, 则 π 键 键 能 =945-2 160 kJ·mol- 1=392.5 kJ·mol-1,键能越大,共价键越稳定,故 π 键比 σ 键稳定。
•8、教育技巧的全部诀窍就在于抓住儿童的这种上进心,这种道德上的自勉。要是儿童自己不求上进,不知自勉,任何教育者就都不 能在他的身上培养出好的品质。可是只有在集体和教师首先看到儿童优点的那些地方,儿童才会产生上进心。 2021/11/192021/11/192021/11/192021/11/19
1.σ 键和 π 键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σ 键是原子轨道“头碰头”重叠成键,π 键是原子轨道 “肩并肩”重叠成键。 2.σ 键是否一定比 π 键强度大? 提示:否。
3.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前者成键的共用电子对发生偏移,后者成键的共用 电子对不发生偏移。
高中化学必修二第一章 第三节化学键 课时1 离子键和共价键(共59张PPT)
•
下列有关离子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
是( )
• A.离子化合物一定易溶于水
• B.离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
同组成
• C.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物质,一定是离
子化合物
• D.离子化合物在晶体状态下有离子存在,
但不导电
【解析】 离子化合物不一定易溶于水,如 AgCl、BaSO4等;离子化合物不一定由非金 属元素和金属元素共同组成,如NH4Cl等铵 盐全部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熔融状态能导电 的物质,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金属单质; 离子化合物由阴、阳离子构成,在晶体状态 下,离子不能自由移动,故不能导电。
• 【答案】 D
• 4.氯化钠是日常生活中人们常用的调味品。 在下列事实中,可以证明NaCl中一定存在离 子键的是( )
• (3)证明某化合物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方法是看在熔融 状态下能否导电。
• 3.离子化合物
• (1)定义:由离子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离子化 合物。
• (2)构成微粒:阴离子、阳离子。
• (3)主要物理性质:熔、沸点较高,硬度较大。
• (4)导电性:固态时不导电,溶于水或受热熔 化后导电。
• (5)溶解性:大多数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难 溶于汽油、苯、四氯化碳等有机溶剂。
子化合物 • C.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 • D.只有在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
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 【解析】 正确理解离子键和离子化合物的 内涵和外延才能解答本题。
• A项,离子键是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 包括引力和斥力二者的平衡;B项,离子键 形成的只能是离子化合物;C项,离子化合 物在熔融状态或水溶液里才能导电,D项NH 与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也可形成离子键。
4.3 化学键 课件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三节 化学键
原子
化学键
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相结合的相互作用力。 注意:不包括分子
定义: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一、离子键 1、NaCl的形成过程 ⑴钠在氯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2N__a_+__C_l_2=_点=__=燃_=_=_2_N_a_C_l__。
Na +11 2 8 1
变化规律 用力越___大_,物质的熔、沸点也越高。例如,熔、沸点:I2 > Br2 > Cl2 >F2
2.氢键
冰中氢键的存在使冰的结构中有空隙,造成其密度低于液态水。
定义 形成条件 存在
是一种比化学键弱,但比范德华力强的分子间作用力 除H外,形成氢键的原子通常是N﹑O﹑F 氢键存在广泛,如蛋白质分子、醇、羧酸分子、H2O、NH3、 HF等分子之间。分子间氢键会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 升高
八、化学键与化学反应的实质
1、化学键
定义: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 分类:
共价键
极性键 非极性键
静电引力 静电作用
静电斥力
2、化学反应的实质: 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
①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的形成,只有化学键的 3、注意: 断裂,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熔融NaCl。
①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 ②含有离子键的物质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③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阴离子和阳离子。
(2)二个“不一定” ①离子化合物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NH4Cl、NH4NO3等。 ②含有金属元素的化合物也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如AlCl3。
练习: 1、下列化合物中有离子键的是
( (1)(3)(4) )
化学键
化学键百科名片编辑本段成键原因:①原子相互得失电子形成稳定的阴、阳离子。
②离子间吸引与排斥处于平衡状态。
③体系的总能量降低。
存在范围:离子键存在于大多数强碱、盐及金属氧化物中。
2、一个离子可以同时与多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互相吸引成键,虽然在离子晶体中,一个离子只能与几个带相反电荷的离子直接作用(如NaCl中Na+可以与6个Cl-直接作用),但是这是由于空间因素造成的。
在距离较远的地方,同样有比较弱的作用存在,因此是没有饱和性的。
化学键的概念是在总结长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建立和发展起来的,用来概括观察到的大量化学事实,特别是用来说明原子为何以一定的比例结合成具有确定几何形状的、相对稳定和相对独立的、性质与其组成原子完全不同的分子。
开始时,人们在相互结合的两个原子之间画一根短线作为化学键的符号;电子发现以后,1916年G.N.路易斯提出通过填满电子稳定壳层形成离子和离子键或者通过两个原子共有一对电子形成共价键的概念,建立化学键的电子理论。
量子理论建立以后,1927年 W.H.海特勒和F.W.伦敦通过氢分子的量子力学处理,说明了氢分子稳定存在的原因,原则上阐明了化学键的本质。
通过以后许多人,特别是L.C.鲍林和R.S.马利肯的工作,化学键的理论解释已日趋完善。
化学键在本质上是电性的,原子在形成分子时,外层电子发生了重新分布(转移、共用、偏移等),从而产生了正、负电性间的强烈作用力。
但这种电性作用的方式和程度有所不同,所以又可将化学键分为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离子键是原子得失电子后生成的阴阳离子之间靠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化学键。
离子键的本质是静电作用。
由于静电引力没有方向性,阴阳离子之见的作用可在任何方向上,离子键没有方向性。
只有条件允许,阳离子周围可以尽可能多的吸引阴离子,反之亦然,离子键没有饱和性。
不同的阴离子和阳离子的半径、电性不同,所形成的晶体空间点阵并不相同。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而形成的相互作用。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二《1.3.3化学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课件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定义: 把分子集合在一起的作用力叫做分子间作
用力(也叫范德华力)。
(1)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很多,是一种柔弱的相互作用,它主 要影响物质的熔、沸点等物理性质,而化学键主要影响物质的化学性质。
(2)分子间作用力主要存在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如:多数非金 属单质、稀有气体、非金属氧化物、酸、氢化物、有机物等。
(3)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很小(一样是300-500pm),只有分子间 的距离很小时才有。
(4)一样来说,对于组成和结构类似的物质,相对分子 质量越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物质的熔、沸点越高。如卤 素单质:
又如气态氢化物:
但是:
讨论:
2、氢键
为何HF、H2O和NH3 的沸点会反常呢?
定义:由于氢原子的存在而使分子间产生的一种 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相互作用——氢键。
(1)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比化学键弱很多,比分子 间作用力稍强,也属于分子间作用力的范畴,
(2)形成条件:氢原子与得电子能力很强、原子半径 很小的原子形成的分子之间。如HF、H2O、NH3等分子间 易形成氢键。
(3)特点:具有方向性。
(4)结果1:氢键的形成会使含有氢键的物质的熔、 沸点大大升高。如:水的沸点高、氨易液化等。这是 由于固体融化或液体汽化时,必须破坏分子间作用力 和氢键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共价化合物中可以有离子键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
A、单质分子中一定存在共价键 B、气态物质中一定有共价键 C、在共价化合物中一定有共价键 D、全部由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中,一定不含离子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
一、共价键
1、共价键具有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 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 这就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 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 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B、 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2p轨道
C、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D、氯原子的3p轨道和氢原子的3p轨道
7
3
(2).π键的形成
两个原子 相互接近
电子云重叠
π键的电子云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
π键:“肩并肩”
pZ—pZ
镜像对称
形成π键的电子称 为π电子。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
ZZ X
价键轨道
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 总称价键轨道
B、1个σ键,2个π键
C、个π键
D、个σ键,1个π键
C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轨道之间以“肩并肩”重叠可形成σ键 B、p轨道之间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π键 C、s和p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可形成σ键 D、共价键是两个原子轨道以“头对头”重叠形成的
4、在氯化氢分子中,形成共价键的原
子轨道是
C
A、 氯原子的2p轨道和氢原子的1s轨道
(1). σ键的形成
(a). s-s σ键的形成
相互靠拢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价键1PPT(26页 )
(b). s-p σ键的形成
未成对电子的 电子云相互靠拢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化学键》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PPT(第1课时)
(2)请用电子式表示过氧化钠
Na + [··O · ·]2- Na+ *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O ·
::
思考与交流 电子对偏向 ?
·· ··
··
HH
H C····l
电子对不
电子对
8.共价键的分类
非极性键:同种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
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 极性键:不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共价键共用电子
______________;
MgS__
___________________;
K2O__________
__________。
归纳总结
书写电子式的注意事项 (1)一个“·”或“×”代表一个电子,原子的电子式中“·”(或“×”) 的个数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 (2)同一原子的电子式不能既用“×”又用“·”表示。 (3)“[ ]”在所有的阴离子、复杂的阳离子中出现。
第四章 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 第三节 化学键 第2课时
➢离子键的定义?
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哪些元素化合时可形成离子键?
一般是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离子间能形成
➢用电子式表示出K、S、K+、S2-、K2S?
··
❖H· 和 C·l··原子形成HCl过程中,能否形成离子键? ··
为什么?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如:H-H、H-Cl、O=C=O等
练习2.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与结构上
HCl H2 N2
H2S CO2
电子式
结构式
H—Cl H—H NN H—S—H
练习作业: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共价键及共价化合物》课件 (共20页)
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
第1课时 离子键及离子 化合物
1 了解共价键的概念及形成过程,了解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区 别。 2 掌握共价分子电子式和结构式的书写方法,会用电子式 表示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3 了解共价化合物的概念,并能识别常见的共价化合物。 4 了解化学键的含义,能从化学键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的 实质。
2.常见的共价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酸
、大多数有机化合物等。
一对共用电子 N≡N
· · · · · · · · H· O· H · ·
H·+·O·+·H
四、化学键及化学反应的实质 1.离子键使离子结合形成离子化合物;共价键使原子结合 形成共价化合物或单质。人们把这种使离子相结合或原子 化学键 作用力 相结合的⑭作用力统称为 ⑮化学键。
Na
6.02X1023mol-1 n=N/M
(2)已知N2、CO2的结构式分别为
... ... .. .. .. .. .. ..
、
..
,则N2、CO2的电
.. .. N 、 O C_________ O 子式分别为 N 。 (3)分别写出NaOH、H2O2、Na2O2的电子式: .. .. .. +[ O H ] O O H Na .. NaOH: _______,H2O2: H .. .. ______, .. .. .. .. 2+[ O O Na .. ] Na+ .. Na2O2: ______________ 。 .. .. .. .. ..
C.Na+
.. O H] D. Na+[ ..
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D )。 A.液态氢氧化钠是电解质 B.离子化合物中可能含有共价键 C.共价化合物中不可能含有离子键
高中化学化学键2课件人教必修2.ppt
(3)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 (4)形成条件:
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之间的结合:Cl2、 O2、N2、SO2、CO2、H2S、HF、HBr、HI等。
②某些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间的结合:
AlCl3、BeH2、BeCl2、HgCl2、AgCl等。 (5)共价健存在于:
①非金属单质:Cl2、O2、N2等。稀有气体除外 ②共价化合物:H2O、CO2、SiO2、NH3等
[知识回顾] 一、离子键 (1)定义: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
(或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成键微粒:阴、阳离子 (3)相互作用:静电作用(静电引力和斥力) (4)成键过程:阴、阳离子接近到某一距离,吸引
与排斥达到平衡就形成离子键 (5)形成条件:
①活泼的金属元素(ⅠA、ⅡA)和活泼的非金属元 素(ⅥA、ⅦA)之间形成的化合物。 ②活泼金属元素与OH-组成的化合物:NaOH、KOH ③活泼金属元素与酸根离子形成的盐:Na2SO4、KNO3 ④NH4+与酸根离子形成的盐:NH4Cl、NH4NO3
[ Na]+
[ ] H ×●
+
H×● N×● H
●●
●
×
[ ] [ ] ● ●
-
●●
-
Cl Mg Cl ●
●
●×
2+
●
×
● ●
●●
●●
N N ● ●
● ●
●● ●●
● ●
●●
●●
O O ● ● ●●
●●
●●●
2-
Na+
●
×
+
●●
—
H×● N×● H
1210高一【化学(人教版)】化学键(第一课时)-课件
=2:5
高中化学
小学语文
粒子间 认识 相互作用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高中化学
小学语文
反应条件 点燃 3000℃
任务2 请结合氢和氯的原子结构分析HCl的形成。
Hⅹ + ·Cl∶
H·ⅹCl∶
∶∶ ∶∶
高中化学
小学语文
∶∶ ∶∶ ∶∶
∶∶ ∶∶ ∶∶
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 叫做共价键。
HCl Hⅹ + ·Cl∶ Cl2 ∶Cl· + ·Cl∶
H·ⅹCl∶ H—Cl ∶Cl∶Cl∶ Cl—Cl
0
CN- + Cl2 + OH-
+4
0 -1
CO2 + N2 + Cl- + H2O
小学语文
高中化学
氯气处理含氰(CN-)废水,其化学反应原理如下(未配 平),则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是多少?
0
CN- + Cl2 + OH-
+2
+4
0 -1
CO2 + N2 + Cl- + H2O
-1 +3
[·ⅹC
高中化学
小学语文
请书写KBr、Na2O、CaO的电子式。
KBr
K+[·ⅹBr∶]-
∶∶
高中化学
小学语文
∶ ∶∶∶
请书写KBr、Na2O、CaO的电子式。
KBr Na2O
K+[·ⅹBr∶]Na+[·ⅹO·ⅹ]2-Na+
高中化学
小学语文
∶ ∶ ∶∶∶∶
请书写KBr、Na2O、CaO的电子式。
9,高中化学-化学键
化学键化学键物质结构原子结构同位素等电子粒子化学键原子核核外电子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Z:质子数N:中子数A:质量数原子中微粒的量的关系常见“10”电子微粒常见“18”电子微粒符号: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XAZ核素:具有一定数目的质子和一定数目的中子的一种原子同位素:具有相同质子数而有不同中子数的同一类元素的不同核素之间的互称同位素、同素异形体、同系物、同分异构体之间的区别概念分类表示方法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结构式电子式使离子相结合或使原子相结合的作用力一、原子的构成【小结】原子、离子中粒子间的数量关系:1.核内质子数(Z)= 核电荷数= 原子核外电子数= 原子序数;2.质量数(A)= 质子数(Z)+中子数(N);3.质量数≈相对原子质量二、原子核外的电子排布规律1.电子层数(n)1234567字母符号K L M N O P Q最多容纳电子数(2n2)281832……2n22.(1)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是2n2个(n表示电子层序数)。
(2)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K层是最外层时最多不超过2个);(3)次外层电子数不超过18个;倒数第三层不超过32个。
(4)核外电子总是最先排布在能量最低的电子层,然后由里向外从能量低的电子层逐步向能量高的电子层排布。
3.短周期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1)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次外层电子数的元素是Be、Ar;(2)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C,是次外层电子数3倍的元素是O,是次外层电子数4倍的元素是Ne;(3)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2倍的元素是He、C、S;(4)电子层数与最外层电子数相等的元素是H、Be、Al;(5)电子总数为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Be;(6)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Si、Li;(7)内层电子数之和是最外层电子数2倍的元素是Li、P。
三、常见的等电子粒子(1)(2)元素核素同位素概念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核素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互为同位素说明①决定元素种类的因素是核电荷数(即质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答案:(1) (2)AC (3)H2O 水分子间存在氢键 (4)H2O2+H2S===2H2O+S↓
课堂师生互动
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判断
【生之学 师之导】 1.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比较
2.判断方法 (1)根据构成化合物的元素种类来判断,一般地,活泼金 属(第IA、ⅡA族)和活泼非金属(第ⅥA、ⅦA族)的元素形成 的是离子键,对应的物质是离子化合物;同种或不同种非金 属原子之间形成的是共价键,对应的物质是共价化合物。 (2)根据化合物的类型来判断,大多数碱性氧化物、强碱 和盐属于离子化合物;非金属氢化物、非金属氧化物、含氧 酸属于共价化合物。
答案:B
5.关于氢键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每个水分子内含有两个氢键 B.在水蒸气、水和冰中都含有氢键 C.分子间形成氢键能使物质的熔点和沸点升高 D.HF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解析:水在固态和液态时,分子间存在着氢键,而气态 时氢键被破坏,所以选项A、B错误。氢键的存在能使物质的 熔、沸点升高,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但氢键并不影响物质 的稳定性,因此选项D错误。
依次增大,它们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0,且Y2-与Z+核外电子
层的结构相同。下列化合物中同时存在极性和非极性共价键
的是( )
A.Z2Y C.Z2Y2
B.X2Y2 D.ZYX
解析:短周期只有三个周期,X、Y、Z所在周期数依次 增大,则X只能在第一周期,Y2-与Z+核外电子层结构相同, 则Y为第二周期氧元素,Z是第三周期钠元素,由原子序数之 和可求出X的原子序数为1,是氢元素。则所给4个选项中物 质分别为Na2O、H2O2、Na2O2、NaOH,同时存在极性和非 极性共价键的是H2O2。
答案:B
3.下列关于化学键和化合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的形成一定伴随着电子的得失 B.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 合物 C.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含有阴离子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阳离子
解析:形成化学键时不一定存在电子的得失,A项错 误;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 物,如AlCl3,B项错误;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也可能是 离子化合物,如NH4Cl,C项错误。
答案:C
6.短周期元素X、Y可以形成化合物XY2。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
A.若XY2是共价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不可能相 差1
B.若XY2是离子化合物,则X与Y的原子序数可能相差8 C.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5,则离子化合物XY2不溶于 水 D.若X与Y的原子序数相差6,则共价化合物XY2可溶于 强碱溶液
(2)不一定,如NH4Cl全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它 是离子化合物。
三、共价键 1.概念:原子间通过 共用电子对 形成的相互作用。 2.成键粒子: 原子 。 3.成键实质: 共用电子对 。 4.形成条件:通常 非金属元素 的原子相结合。
5.分类
6.表示方法 用电子式表示共价键的形成
①H2O
;
②
答案:(1)× (2)× (3)× (4)× (5)×
8.A、B、X、Y和Z是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短周期元 素,其中A与Y同主族,X与Z同主族,A与B和X均可形成10 电子的化合物;B与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2:3,常见化合 物Y2X2与水反应生成X的单质,其溶液可使酚酞试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D.XYZ3是一种离子化合物,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合 物YZ2
[解析] X、Y、Z三种元素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且
Y、Z在同一周期,X、Y、Z一定为短周期元素。Y、Z同周
期,YZ3可能为NO-3 或CO23-。若为NO3-,则X为Na+(26-7-
8=11);若为CO
2- 3
,则X为Mg2+(26-6-8=12)。A项:
A.H2S B.HCl C.PH3 D.SiH4
解析:第二周期的氮、氧、氟三种元素的氢化物分子间 存在氢键,故三种氢化物的沸点较高,则a点属于ⅣA族元素 的氢化物,即为SiH4。
答案:D
2.(2011·江苏化学改编)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
A.N2的电子式:N⋮⋮N
B.S2-的结构示意图: C.质子数为53、中子数为78的碘原子:15331I
解析:A项,氢键不属于化学键;无论是离子型电解质 还是共价型电解质,在水分子的作用下离解成阴、阳离子, 原来的离子键或共价键被破坏了,B项正确;C项,电离过程 有化学键的破坏,但电离不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不仅有旧 键的断裂,还有新键的形成;D项,含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 属于离子化合物。
答案:B
4.(2010·海南化学)短周期元素X、Y、Z所在的周期数
2.氢键 (1)定义:分子之间存在着一种比 分子间作用力稍强 的相互作用。 (2)特点 ①作用力的大小: 化学键 >氢键> 分子间作用力 。 ②影响物质的物理性质,使物质的熔、沸点升高等。 (3)形成条件:分子中含有得电子能力 较强 的元 素,如 F、O、N 。
自主评估
1.如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 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 点代表的是( )
D.HBr的形成过程:
解析:N2的电子式为 ⋮⋮ ,A错误;S2-的结构示
意图为:
,B错误;HBr的形成过程为:H×
+·B····r:―→H×·B····r:,D错误。
答案:C
3.下列有关化学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化学键主要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氢键等 B.电解质的电离过程也就是化学键被破坏的过程 C.有化学键被破坏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
解析:本题考查化学键,意在考查考生对化学反应的本 质的认识。难度中等。
A项,HCl溶于水为物理变化,但是H—Cl键断裂,错; B项,原子或离子均可以形成化学键,正确;C项,断裂化学 键需要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需要放出能量,错;D项,氢 键不是化学键,错。
答案:B
化学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以及对物质共价化合物,N与O原子序数相差1,A不 正确。X与Y原子序数相差8,则XY2为SO2,SO2为共价化合 物,B不正确。X与Y原子序数相差5,如MgCl2是离子化合物 但溶于水,C不正确。X与Y原子序数相差6时,XY2为SiO2, 可溶于强碱溶液,故D正确。
答案:D
7.(高考题组合)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在N(NO2)3分子中N、O间形成的共价键是非极性键。 () (2)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弱得多,但它对物质的熔点、 沸点有较大影响,而对溶解度无影响。( ) (3)SiH4的沸点高于CH4,可以推测PH3的沸点高于NH3。 ()
答案:D
2.(2012·山东理综)下列关于原子结构、元素性质的说法 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只含共价键 B.ⅠA族金属元素是同周期中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C.同种元素的原子均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中子数 D.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 应水化合物酸性越强
解析:A项,如NH4Cl由非金属元素组成,但为离子化 合物;C项,同位素原子(如1H、2H、3H)的质子数相同,中 子数不同;D项,一般ⅦA族元素的阴离子还原性越强,对应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弱,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 弱。
5.表示方法 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的形成 ①NaBr: ②CaCl2:
③Na2S:
【思考·归纳·探究】 1.(1)活泼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一定形成离子 键吗? (2)仅 由 非 金 属 元 素 组 成 的 物 质 中 一 定 不 含 离 子 键 吗?
提示:(1)不一定,如AlCl3中铝元素和氯元素形成 的是共价键。
【例1】 元素X、Y和Z可结合形成化合物XYZ3;X、 Y和Z的原子序数之和为26;Y和Z在同一周期。下列有关推 测正确的是( )
A.XYZ3是一种可溶于水的酸,且X与Y可形成共价化 合物XY
B.XYZ3是一种微溶于水的盐,且X与Z可形成离子化 合物XZ
C.XYZ3是一种易溶于水的盐,且Y与Z可形成离子化 合物YZ
(4)形成离子键的阴、阳离子间只存在静电吸引力。
()
(5)H2O的电子式为:H+[:O····:H]-。(
)
解析:该分子中N、O间形成的是极性共价键,(1)错 误;分子间作用力影响物质的溶解度,(2)错误;NH3分子间 存在氢键,故NH3的沸点高于PH3,(3)错误;离子键是阴、 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既有静电引力,也有静电斥 力,(4)错误;H2O的电子式应表示为:H:O····:H,(5)错误。
。
【思考·归纳·探究】 2.(1)所有物质中都存在化学键吗? (2)共价键仅存在于共价化合物中吗?
提示:(1)不是,稀有气体分子是单原子分子,分子 中无化学键。
(2)不是,共价键也可以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如 NaOH,NH4Cl中都含有共价键。
四、分子间作用力和氢键
1.分子间作用力 (1)定义:把 分子聚集在一起 的作用力,又称 范德 华力 。
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与X和A与Z均能形成18个电子的化合物,此两种化 合物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Z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化合物BA4的电子 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