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期末重点复习知识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题型:选择、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创作
摄像机操作中白平衡的作用
物体颜色因投射光线颜色产生改变,在不同光线下拍摄的物体的色温不同,室内室外不同,晴天阴天不同,不同时间和环境下也不尽相同。调整摄像机的白平衡可以使图像色调回到原色状态,白平衡会按照目前图像的特质,调整红绿蓝三色强度,以修正外部光线所造成的误差。调整白平衡能使图像正确地以“白”为基色来还远其它颜色,使画面更真实自然。
调整摄像机白平衡的详细步骤
1、将GAIN(增益)采用尽可能低的设置,OUTPUT/DCC开关:CAM,白平衡开关选择A或
B,关闭显示开关;
2、根据光线条件调整滤色片选择器;
3、在与实际拍摄相同的光线条件下,放一张白色测试卡纸,并对卡纸进行拉进对焦;
4、将镜头光圈设为自动;
5、将“自动白黑平衡”开关推着白平衡,然后松开,然后开关将返回到中间位置;
6、白平衡调整将在几秒后结束,显示AWB OK;
广角镜头、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
长焦距镜头的造型特点:
1、视角窄、画面包括的景物范围小
2、景深小
3、压缩了现实的纵向空间
4、有“望远”的效果,可以将远处物体拉近。
5、在表现运动主体时:对横向运动动感表现强,对纵向运动动感表现弱。
广角镜头的造型特点:
1、视角宽,包括的景物范围大。
2、景深大,透视效果好
3、有曲像畸变现象。
焦距很短的广角镜头近距离拍摄时,线条产生倾斜、变形,透视效果强烈,具有某种变形效果。焦距越短,距离被摄对象越近,效果越明显。近距离拍摄脸部会产生明显的变形效果,在拍摄中要注意。
4、表现运动对象时:
对横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弱,物距越远越弱
对纵向运动的对象表现动感强,物距越远越强
取景的概念
是指摄像师面对现实场景,运用不同景别和拍摄角度,结合构图和运动,摄取最理想的部分并使之成为电视画面的过程。
景别的种类及其特点
远景特点:
(1)画面注重对场景整体、宏观的表现,反映景物的全貌。
(2)人物被处理成占空间很小的视觉形象,被完全“物化”了,在远景中被摄主体往往混于众多景物之中,环境成为整个画面的造型主体。
(3)将人物与环境结合起来,以景为主来抒情表意,可以表现人物的情绪。如通过被摄人物与环境结合时的宁静画面表现孤独感或安静的心情。
(4)远景通常会在观众的心理上表现出一种过渡感和退出感。在影视作品中,远景常常被用于影片的开头、结束或者作为场景间的转换镜头,用于交代事件发生的环境,形成舒缓节奏。
全景特点
(1)在全景中,被摄主体与环境在视觉关系上是相当的。全景表现的重点是被摄主体,但环境场景对被摄主体起到了烘托和说明作用。在全景画面中,画面主体和场景二者缺一不可。
(2)全景镜头往往是每一场景的主要镜头,它决定了场景中的空间关系。全景镜头有时被称为定位镜头,是对场景中被摄主体的地理位置、物体间的相互关系描述。在现场拍摄时,全景镜头是必不可少的,在可能的情况下,摄像师应该首先拍摄全景镜头。
(3)全景镜头可以将多个被摄物体纳入画面并留有一定环境空间。因此,全景往往用来表现多个被摄物体之间的关系,并以此推动节目叙事结构向前发展。
(4)全景画面由于景别较大,可以形成舒缓的节奏,让观众的眼睛可以有暂时的调整和休息。中景特点
(1)在有情节的场景中,中景画面常常被作为叙事性的描写。表现主体是人物的形体动作和相互间的情绪交流。中景主要表现紧凑空间内的人物活动和关系,这种空间关系与现实生活中的空间关系相近,符合观众的观看心理,因此是电影电视中运用较多的镜头。
(2)环境表现处于次要地位,多处在背景上。环境虽处于次要地位,但依然在中景画面上占有少量的份额,通过环境的烘托,可以加强人物的情绪、身份、相互关系及动作目的,推动情节的发展。
近景特点
(1)人物的头部成为观众注意的焦点,面部表情、心理状态、面部的细微动作等等成为主要的表现内容。要注意的是:眼睛成为近景画面的重要表现元素。拍摄时要注意对被摄人物的眼睛的表现,要用眼睛体现情感,如拍摄MV等应加上眼神光处理。
(2)近景画面常由长焦镜头拍摄,通常景深较小,画面中地平线基本消失,空间透视不明显。近景中的环境空间被淡化并推向背景,居于绝对的陪体地位。环境内的各种造型元素,通常看不出具体的形状和内容。
(3)近景使观众产生较近的距离感。所以,观众与被摄主体之间的心理距离也会随之缩小,容易形成交流感,也容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4)近景画面具有一定的指向性。近景画面可以强迫观众将注意力集中于主体内容上,对观众的视线具有明显的指向和约束作用,这一作用在与远景、全景、中景结合使用的时候体现的更明显。
特写特点
(1)特写强调人或物的最有表现价值的某一局部,或放大细小物体,画面内容单一,形成强烈清晰的视觉形象。特写通过对人物面部表情的放大表现,能深入到被摄主体的内心深处,揭示人物更丰富的情感和复杂多样的心理变化。比如,我们通过一个特写镜头看到被摄主体眼神游疑不定,我们就很容易想到这个人心虚或者很紧张。
(2)在特写画面内的形象呈现出突破画框向外扩张的趋势,创造了视觉张力。被摄主体的形象通常是残缺、不完整的,这种不完整性带来了很大的视觉张力,给观众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3)环境已经被完全排斥。一方面环境在画面上所占的面积已经很小,被摄主体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另一方面,特写画面中景深范围很小,环境通常在景深范围以外,呈虚化的形式。环境
的被排斥在外使观众可以更接近被摄主体,消除了影响观众关注的一切因素。
(4)特写画面可以更准确的表现出被摄体的质感、形体、颜色等。特写可以将被摄主体的细节或近距离才能看清的局部放大并呈现出来,这样能使观众得到平时肉眼很难得到的视觉体验。(5)特写是最具强迫性的一种景别。特写镜头排除了一切视觉元素的干扰,将被摄主体以最大的面积呈现在画面上,使观众的注意力被牢固的约束在摄像师选择的视觉中心上。
(6)特写画面可以调整画面节奏。特写给人一种近距离仔细观察的视觉感受,被摄主体被最大限度的表现在观众面前,因而可以造成强烈的视觉效果,形成一种明显而强烈的节奏感。
(7)由于特写分隔了被摄体和周围环境的空间联系,因而常被用作转场镜头。利用特写画面空间不确定和方位不明确的特点,在场景转换时,将镜头画幅由特写打开至新场景,观众不会觉得突然或跳跃。
构图中前景、后景的作用
前景:a、帮助主体表达主题、说明内容。
b、表现时间、季节、地方色彩等。
c、强化画面的纵深感和空间感。
d、均衡构图和美化画面。
e、与主体形成某种有特定含义的对应关系。
f、在运动摄像中,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
后景a、表明主体所处环境、位置及现场气氛,帮助主体揭示画面的内容和主体
b、使画面产生多层景物的造型效果和透视感,增强画面的空间纵深感
构图中主体、陪体等概念
主体电视画面中所要表现的主要对象。
陪体指与画面主体有紧密联系,在画面中与主体构成特定关系,或辅助主体表现主题的对象。
主观性角度与客观性角度的概念及应用
客观性角度是指依据常人日常生活中的观察习惯而进行的旁观式拍摄;运用得最普遍和频繁,是基础性的拍摄角度。
主观性角度是指模拟画面主体(可以是人、动物、车辆和一切运动物体)的视点和视觉印象来进行拍摄的角度。容易调动观众的参与感和注意力。
光线在电视摄像中的作用
1、完成正常的曝光任务,使感光材料结像、达到满意的技术要求和反差限度。
2、造型任务,使二维空间的画面,根据摄影艺术创作的要求恰当表现被摄对象的形状、体积、质感、立体感、空间感等效果。
3、戏剧任务,通过光线的处理,营造环境,创造气氛和时空感,表现人物的形象、情绪和性格。
4、通过光影、明暗和光线色彩的配置,达到突出主体和平衡画面构图的目的。
5、加强各元素之间的联系,保持视觉的连续性
6、能够将视觉引导到某一特定的区域
7、光自身也是被摄对象
光线的分类方式及种类
1、按造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