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灌溉制度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
灌溉管理制度建设一、灌溉管理制度概述灌溉管理制度是指对农田灌溉进行规范、科学管理的一套制度体系。
在传统的农业生产中,灌溉管理多为基于经验、随意性较大,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和农田的疏漏。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对于提高农田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农业生产成本、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灌溉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水量管理: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生长期,科学确定灌溉水量,合理安排灌溉时间和灌溉频率,确保灌溉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2. 灌溉水质管理:对灌溉用水进行处理和监测,确保水质达标,减少农田土壤和作物对污染物的吸收,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
3. 灌溉设施管理:对灌溉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转,减少因设施故障导致的灌溉事故。
4. 灌溉制度管理:建立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责任和管理流程,加强对灌溉工作的监督和检查,确保农田灌溉的正常、高效进行。
二、灌溉管理制度建设的意义建设灌溉管理制度对于农业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农田水利用效率: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减少灌溉水量的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降低农田灌溉的成本。
2. 保障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建设完善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确保农田在干旱、旱涝等灾害情况下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灌溉,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发育。
3. 促进农田生态环境的改善:科学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减少农田的农药和化肥使用量,降低农田土壤和作物对化学物质的吸收,减少农田环境污染,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4. 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合理的灌溉管理制度可以降低用水量,减少农田用水对地下水资源的过度开采,保护水资源和生态环境。
三、灌溉管理制度建设的现状与问题目前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建设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灌溉管理制度不完善:我国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多为单一、僵化,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对于应对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实际需求存在不足。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一、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工程灌溉管理,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农业灌溉效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的各类工程灌溉项目,包括大型灌区、中型灌区、小型灌区和农田水利工程。
第三条工程灌溉应当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节水高效、生态环保的原则,充分发挥水资源的综合效益。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工程灌溉的监督管理工作,协调处理工程灌溉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纳入国家水利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二、规划与设计第六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进行科学规划,确保规划符合当地水资源条件、农业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要求。
第七条工程灌溉设计应当根据作物需水规律、水资源状况、地形地貌、土壤类型等因素,合理确定灌溉系统、灌溉方式、灌溉规模和工程布局。
第八条工程灌溉设计应当采取节水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灌溉成本。
三、工程建设与运行管理第九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按照设计文件进行施工,确保工程质量。
第十条工程灌溉项目竣工后,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
第十一条工程灌溉项目应当建立健全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运行管理责任主体,确保工程安全、可靠、高效运行。
第十二条工程灌溉项目运行管理应当加强水量调度,合理分配水资源,确保灌溉用水需求得到满足。
第十三条工程灌溉项目运行管理应当定期进行维修养护,确保工程设施处于良好状态。
四、灌溉用水管理第十四条工程灌溉用水应当遵循节水优先、合理配置、高效利用的原则。
第十五条工程灌溉用水价格应当合理确定,体现水资源价值,促进节水。
第十六条工程灌溉用水应当建立健全用水计量制度,准确计量灌溉用水量。
第十七条工程灌溉用水应当加强灌溉调度,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和天气预报,合理确定灌溉时间、方式和用水量。
五、监督检查与法律责任第十八条各级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工程灌溉的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
工程灌溉制度范本第一部分:总则为了保证农田灌溉工程的正常运行,提高农田灌溉效率,确保农作物的生长,制定本工程灌溉制度。
第二部分:灌溉工程管理1. 灌溉工程的责任管理人应按照规定的时间和标准对农田进行灌溉,确保农作物的水分需求。
2. 灌溉工程的管理人员应定期检查灌溉设备和管道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修复,保证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
3. 灌溉工程的管理人员应根据农田的土壤和作物需水情况,合理确定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造成浪费。
第三部分:灌溉水资源管理1. 灌溉水资源的使用应遵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法律法规,不得擅自占用、挪用和浪费水资源。
2. 灌溉水资源的分配应公平合理,不得偏袒个别农户,确保每个农田都能得到充足的灌溉水量。
3. 灌溉水资源的回收利用应加强宣传和推广,鼓励农民使用节水设备和技术,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
第四部分:灌溉管道管理1. 灌溉管道的安装和维护应符合国家标准,保证灌溉水的顺利流动和正常供应。
2. 灌溉管道的冲洗和清理应定期进行,防止管道被堵塞影响灌溉效果。
3. 灌溉管道的使用和维护应严格按照规定操作,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导致的事故和损坏。
第五部分:灌溉设备管理1. 灌溉设备的选购应注意质量和性能,选用符合要求的设备,并按照规定使用和保养。
2. 灌溉设备的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和考核,具有相关证书和技能,确保操作的安全和有效性。
3. 灌溉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应定期进行,保持设备的良好状态,延长使用寿命。
第六部分:灌溉效果评估1. 灌溉效果评估应定期进行,了解农田的灌溉情况和作物的生长状况,及时调整灌溉方案。
2. 灌溉效果评估应进行数据统计和分析,评估灌溉的效率和成本,为后续决策提供参考。
3. 灌溉效果评估结果应向相关部门和农民公布,接受监督和评议,促进灌溉工程的持续改进。
第七部分:违规处理1. 对于违反工程灌溉制度的行为,将依法进行处罚,包括罚款、停工、责任追究等。
2. 对于因违规行为导致的损失和事故,将追究责任,并进行赔偿和惩罚。
灌溉制度试验设计书模板
灌溉制度试验设计书1. 引言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合理的灌溉制度能够提高作物产量、节约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为了探讨不同灌溉制度对作物生长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本研究拟进行灌溉制度试验。
本试验设计书旨在明确试验目的、试验对象、试验方法及试验安排等事项,以确保试验的科学性和可重复性。
2. 试验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灌溉制度对作物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3. 试验对象与地点3.1 试验对象本试验以冬小麦为主要研究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品种。
3.2 试验地点试验地点位于我国某灌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具有较好的灌溉条件。
4. 试验方法与试验设计4.1 试验方法本试验采用大田试验方法,设置不同灌溉制度处理,对作物生长、产量、水分利用效率等进行监测与分析。
4.2 试验设计4.2.1 灌溉制度处理根据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当地农业生产实际,设置以下灌溉制度处理:(1)充分灌溉: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水分状况,保证作物在整个生长周期内水分充足;(2)亏缺灌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有意识地降低灌溉水量,使土壤水分处于亏缺状态;(3)固定灌溉:在作物生长过程中,按照固定的灌溉周期和灌水量进行灌溉;(4)动态灌溉:根据作物生长阶段和土壤水分状况,调整灌溉周期和灌水量。
4.2.2 重复次数每个灌溉制度处理设置3次重复,共12个试验小区。
4.2.3 试验区设置每个试验小区面积为1亩,试验区周围设置1米宽的保护行,以确保试验的准确性。
5. 试验观测与数据收集5.1 作物生长指标观测在作物生长周期内,定期对作物高度、叶面积、分蘖数等生长指标进行观测。
5.2 产量测定在作物成熟期,对各试验小区进行测产,计算亩产量。
5.3 水分利用效率计算根据灌溉水量、降雨量、土壤水分状况等数据,计算作物水分利用效率。
5.4 数据收集与分析收集试验过程中的各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6. 试验周期与经费预算6.1 试验周期本试验预计历时1年,分为冬季小麦生长周期和夏季小麦生长周期。
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要求
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要求一、引言农田灌溉工程设计是确保农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环节。
为了推动农田灌溉工程的科学发展,提高农田灌溉效益,本文将详细阐述农田灌溉工程设计的规范要求。
二、灌溉设计原则1. 综合分析:在进行农田灌溉工程设计时,应综合考虑水资源情况、农作物需水特点、土地利用状况、地理环境等因素,确保灌溉系统的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2. 合理利用水资源:农田灌溉工程设计应优先考虑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原则,减少浪费和水土流失,保护生态环境。
3. 类型选择: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适应的灌溉类型,包括表面灌溉、滴灌、喷灌、微喷灌等,合理安排农田的排水和排渍系统。
4. 系统设计:设计灌溉系统时,要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保证水量合理分配,防止短缺或过度灌溉。
5. 集中控制管理:采用现代化的自动化控制系统,实现对灌溉工程的远程监控和管理,提高工程的运行效率和水资源利用效益。
三、灌溉工程设计要求1. 灌溉水源:设计中应合理选择可靠的水源,包括地下水、河流水、水库水等,确保供水安全可靠。
2. 供水能力:根据农田用水需求和灌溉制度,合理确定灌溉工程的供水能力,确保供水稳定、连续。
3. 灌溉制度:根据农作物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特性,科学合理地制定灌溉制度,包括灌水量、灌溉频次、灌溉时间等,实现合理用水。
4. 灌溉设备: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包括喷头、管道、流量计等,确保设备的质量可靠,操作方便。
5. 排水系统:设计灌溉系统的同时,要合理设计农田的排水系统,防止积水和土壤盐渍化,保证农作物的健康生长。
6. 土壤保水措施:在设计中要考虑采取适当的土壤保水措施,如植被覆盖、有机质改良等,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减少水分蒸散损失。
7. 灌溉技术培训:灌溉工程设计后,要进行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确保灌溉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四、灌溉工程设计实践案例以某地农田灌溉工程设计为例,根据区域土壤条件、作物种植情况、水资源供应等因素,采用喷灌系统进行设计。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1.引言农田灌溉是保证农作物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
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管理的科学性,制定一个灌溉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档旨在详细说明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内容和执行方式,以便农民和农田管理者能够按照制度进行灌溉工作,实现农田灌溉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
2.灌溉管理制度的目标- 确保农田灌溉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 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率。
- 保护土壤和水资源,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的土壤盐碱化和水资源浪费。
- 提供科学的灌溉决策和技术支持,帮助农民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灌溉。
3.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3.1 灌溉需水测算与决策制定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保水能力,制定灌溉需水测算方法和决策制定流程。
结合气象数据和土壤湿度监测结果,科学确定灌溉时间和水量,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水量。
3.2 灌溉设施建设与维护建设合理的农田灌溉设施,包括灌溉渠道、灌溉管道和灌溉设备等。
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有效利用,定期检查和修复设施,防止漏水和堵塞,提高灌溉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3.3 灌溉水质管理灌溉水质对作物生长和土壤健康有重要影响。
建立灌溉水质检测和管理制度,定期对灌溉水质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水质符合农田灌溉的要求,避免灌溉水中的有害物质对作物和土壤造成损害。
3.4 灌溉管理技术培训与指导为农民提供灌溉管理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灌溉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
定期组织培训和技术交流活动,分享先进的灌溉管理经验和技术,推广科学的灌溉方法。
4.灌溉管理制度的考核与改进建立灌溉管理制度的考核和改进机制,定期评估和监测农田灌溉的效果和管理情况。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改进灌溉管理制度,以适应不同时期的灌溉需求和管理要求。
同时,借鉴其他地区的灌溉管理经验,不断优化和完善制度。
5.结论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和科学性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科学的灌溉决策、合理的设施建设维护、水质管理和技术培训,可以实现农田灌溉的合理化和可持续发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保护土壤和水资源的健康。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措施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措施水利工程是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活需求而进行的水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工程。
水利工程节水灌溉需要考虑到农田灌溉的需求,同时也要保护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下面是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的一些措施:一、灌溉制度:1.实行灌溉分区和分时灌溉制度,合理调控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减少无效灌溉。
2.推广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渗漏的损失。
3.开展统一管理的灌溉区建设,建立统一的灌溉水平衡台账,实行水定额分配,合理配置灌溉水源。
二、优化灌溉设施:1.更新和完善灌溉设备,采用自动化、智能化的灌溉设备,减少人为操作的误差。
2.加强管道和渠道的维护和修复,减少渗漏和泄漏造成的水量损失。
3.增设水质监测设备,及时发现和处理灌溉用水中的盐碱度等问题。
三、科学调度控制:1.制定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频率,避免在高温、高蒸发的时段进行灌溉,减少水分的损失。
2.根据作物的生理特性和生长需求,精确掌握灌水量,确保土壤湿度的平衡。
3.结合气象预报和土壤湿度监测数据,及时调整灌溉计划,减少不必要的灌溉量。
四、合理利用水资源:1.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约利用,开展水土保持和水保护区的建设,减少土壤侵蚀和水源污染。
2.开展灌溉用水的再利用,将排灌水中的有效营养物质和水分再利用到灌溉过程中。
3.加强水资源监测和管理,及时发现和解决灌溉用水中的问题,减少不合理用水的现象。
五、科学合理的配套措施:1.合理安排作物的品种结构和种植布局,减少耗水量高的作物的种植。
2.推动水利工程与农业生产的有机结合,发展高效抗旱农业,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
3.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农民的科学灌溉意识和技能水平。
总之,水利工程节水灌溉规划与设计措施的核心目标是在满足农田灌溉需求的同时,尽可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损失,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通过灌溉制度、优化灌溉设施、科学调度控制、合理利用水资源和配套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实现水利工程节水灌溉的目标,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
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有效的农田灌溉管理制度能够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保障农作物的正常生长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介绍一种适用于农田灌溉管理的制度,并探讨其优势和推行方法。
一、制定灌溉计划农田灌溉的关键在于合理分配水资源,制定灌溉计划是灌溉管理中的首要任务。
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状况、降雨情况等因素,确定不同时段的灌溉量和灌溉频率,以确保农作物的生长需要得到满足,同时避免过度灌溉造成的土壤水分过多和浪费。
灌溉计划应该详细记录每一块农田的信息,并定期进行调整和修订。
二、灌溉设施维护与更新农田灌溉设施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灌溉效果,因此,灌溉管理制度应明确灌溉设施的维护要求和更新周期。
灌溉设施的维护包括清理灌溉渠道、维修闸门和阀门、检查喷灌设备等,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同时,根据技术进步和实际需要,及时更新老化的灌溉设施,提高灌溉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水资源的浪费。
三、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为了提高农田灌溉的效率,农田灌溉管理制度应鼓励和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
例如,滴灌、喷灌和微灌等现代化灌溉技术能够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使水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此外,通过科学合理地配置农田灌溉设施,降低输水管道的阻力,减少水泵的使用能耗,也能够实现节水灌溉的效果。
四、监测和评估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有效性需要通过监测和评估来进行验证。
建立灌溉监测系统,采集不同农田的土壤水分数据,定期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了解灌溉策略的合理性和灌溉效果的实际情况。
并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灌溉计划和管理措施,以达到优化灌溉管理制度的目的。
结论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制定灌溉计划,维护和更新灌溉设施,应用节水灌溉技术以及监测和评估灌溉效果,可以提高农田的水分利用效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进而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为了确保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有效运行,农民和相关部门应加强培训和宣传,提高灌溉管理的专业性和科学性,进一步推动农田灌溉管理制度的推行和落地。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
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灌区灌溉管理制度是指在农业灌溉中,为了提高灌溉水利效益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和管理措施。
本文将从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背景、制定目的、内容要点和实施效果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背景灌区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水资源利用形式之一。
然而,由于过去长期以来对水资源的浪费、不合理的灌溉方式以及缺乏科学的管理制度,导致灌区的用水效率低下,引发了众多的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制定灌区灌溉管理制度势在必行。
二、制定目的制定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确保灌溉水平衡和灌区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制度的规范和管理,合理分配和利用灌溉水资源,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现象的发生,为农业生产提供可靠的灌溉水源。
三、内容要点1. 灌区规划和设计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灌区的规划和设计。
通过调查研究和评估,确定灌区的灌溉需求和供水能力,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和灌区布局。
同时考虑地形、土壤和作物品种等因素,确保灌溉水能够均匀分配到各个农田。
2. 灌溉水资源管理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要求对灌溉水资源进行科学管理。
包括对水的供给、配水和循环利用等方面进行管理。
通过建立灌溉水量监测系统,对灌溉用水进行实时监测和调控,确保用水合理、节约,提高灌溉效率。
3. 灌溉设施建设和维护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还包括对灌溉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管理。
灌区的灌溉设施包括渠道、水库、泵站等。
制度要求对这些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避免因设施损坏而影响灌溉工作的开展。
4. 灌溉技术培训和宣传为了提高农民的灌溉管理水平,灌区灌溉管理制度还包括对农民进行灌溉技术培训和宣传。
通过组织培训班、开展技术交流和现场指导等形式,提供科学的灌溉知识和技能,使农民能够掌握合理的灌溉方法和技术。
四、实施效果灌区灌溉管理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提高农田灌溉水利效益,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合理的灌溉计划和用水管理,减少了浪费和过度灌溉,提高了农田土壤水分利用率,降低了灌溉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益。
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
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是指为了保障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和农田灌溉设施的合理利用,制定的一系列具体规定和标准。
该制度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促进农作物的良好生长,保证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灌溉计划、灌溉管理、水资源保护等几个方面,阐述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的内容。
一、灌溉计划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对灌溉计划的制定及实施提出了明确要求。
首先,农田灌溉计划应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土壤水分情况、气候条件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确定。
其次,农田灌溉计划要做到节约用水,合理分配水源,避免因灌溉过量而造成浪费。
同时,根据不同地区的灌溉设施和水源条件,制订相应的灌溉计划,确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二、灌溉管理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对灌溉管理提出了具体要求。
首先,农田灌溉应定期巡查灌溉设施的完好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漏水、堵塞等问题,确保灌溉效果。
其次,根据土壤含水量的监测情况,科学合理地调整灌溉量,避免因过量灌溉造成土壤的退化和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对农业灌溉设施的维护和更新进行管理,并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三、水资源保护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对水资源保护提出了严格要求。
首先,农田灌溉应优先使用地下水资源,避免对水源地造成过度压力。
其次,禁止非法占用湖泊、河流等水域进行灌溉活动,保护水生态环境的稳定。
同时,对农业农田灌溉中产生的废水进行合理处理,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此外,在灌溉过程中,应加强水资源的监测与管理,确保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利用。
四、技术支持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强调对农民进行相关技术培训与支持。
通过开展培训课程、技术指导等方式,提高农民对灌溉技术的认知和应用水平。
同时,在农田灌溉设施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帮助农民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总结:农业农田灌溉规章制度是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保障措施,对于提高农田灌溉效率、保障农作物生长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灌溉计划的科学制定、灌溉管理的规范执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技术支持的提供,能够有效地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灌溉管理制度5篇
灌溉管理制度5篇第一篇:灌溉管理制度灌区灌溉管理制度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确保用水单位(用水户)均衡受益,实行科学用水、计划用水、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用水的效益和供水可靠性,为广大用水单位(用水户)提供优质、高效服务,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灌区内各用水单位(用水户)、管水单位,在本灌区范围内进行的一切灌溉活动均应遵守本制度。
第三条阿勒泰市水利管理总站是本灌区灌溉用水主管部门,负责组织、监督本制度在灌区内的实施,各乡镇水利管理站负责本制度在所在乡镇的实施。
第四条本制度在管理实践中要不断总结经验、查漏补缺,执行中发生新问题以及没有涉及到的方面,应及时上报水管所,以便进行补充修订完善。
第二章权利与义务第五条用水单位(用水户)享有以下权利:1、依法用水的权利;2、参与用水管理的权利;3、用水管理的知情权与监督权;4、提出合理化意见、建议的权利。
第六条用水单位(用水户)应履行以下义务: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义务;2、按用水量按时足额缴纳水费的义务;3、保护水利工程、维修斗农渠正常运行的义务;4、及时参加防汛抢险的义务。
第七条水管单位享有以下权利:1、按要求分配水量的权利;2、依法收取水费的权利;3、调解水事纠纷,依法处理水事案件的权利。
第八条水管单位应履行以下义务:1、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地区有关水利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实行依法治水的义务;2、按水权面积保证灌溉供水的义务;3、维护水利工程、干支渠正常运行,保证灌溉正常进行的义务;4、组织防汛抢险、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义务。
第三章灌溉管理的实施第九条用水申报1、每年初由用水协会将全年灌溉计划按组、按轮次汇总报水管站,由水管站按协会、按轮次汇总后报水管所备案。
灌溉计划应包括灌溉时间、各类作物灌溉面积、灌水定额、总需水量等内容。
2、每轮水开灌前5天,各用水协会将本轮灌溉用水申请按组、按作物种类汇总报水管站,由水管站按协会、按作物种类汇总,于开灌前3天报水管所审核。
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技术,通过喷洒水雾到作物上,实现对农田的灌溉。
喷灌具有节水、节能、提高灌溉效率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是喷灌系统正常运行的关键,下面将从喷灌的灌溉制度和工作制度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喷灌的灌溉制度1. 灌溉制度的概念灌溉制度是指在农业生产中,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对农田进行灌溉的时间、次数、水量等安排。
合理的灌溉制度可以保证作物生长所需的水分,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2. 灌溉制度的原则(1)根据作物需水规律进行灌溉。
不同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水分的需求不同,应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2)考虑土壤特性。
不同土壤的保水能力、透水性等特性不同,应根据土壤特性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3)结合气象条件。
气象条件对灌溉影响较大,应根据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因素制定灌溉计划。
(4)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在保证作物生长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灌溉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3. 灌溉制度的制定(1)收集资料。
收集作物种类、生长周期、需水规律、土壤类型、气象数据等资料。
(2)计算灌溉需求。
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特性、气象条件等因素,计算农田的灌溉需求。
(3)确定灌溉时间。
根据灌溉需求和作物生长周期,确定灌溉时间。
(4)计算灌溉水量。
根据农田面积、土壤类型、灌溉水利用系数等因素,计算灌溉水量。
(5)制定灌溉计划。
根据灌溉需求和灌溉水量,制定灌溉计划,包括灌溉时间、次数、水量等。
二、喷灌的工作制度1. 工作制度的概念工作制度是指喷灌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对设备操作、维护、检查等方面的规定。
合理的工作制度可以保证喷灌系统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率。
2. 工作制度的原则(1)操作简便。
喷灌系统的操作应简单方便,便于农民掌握。
(2)安全可靠。
喷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确保人身和设备安全。
(3)易于维护。
喷灌系统的设计应便于日常维护和故障排除。
(4)高效节能。
喷灌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应提高水利用效率,降低能耗。
农田灌溉作业规章制度细则
农田灌溉作业规章制度细则一、前言灌溉作为农田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丰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农田灌溉作业的科学性、安全性和高效性,制定一套规章制度细则势在必行。
本文就农田灌溉作业规章制度细则进行阐述,以期提高农田灌溉作业的质量和效率。
二、作业前的准备工作1. 地理调查在进行灌溉作业之前,必须对农田的地理状况进行仔细地调查与勘测。
包括了解土壤湿度、地势、土壤类型等地理因素,以便确定灌溉的水源和灌溉的方式。
2. 灌溉设计在进行灌溉作业之前,根据地理调查的结果,进行科学的灌溉设计。
灌溉设计应包括地块划分、水流控制、灌溉周期等因素的考虑,确保每个地块获得适量的灌溉水,并避免浪费。
3. 设备准备在进行灌溉作业之前,必须对灌溉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
确保灌溉设备的正常运行,避免在作业过程中出现设备故障而影响作业的进行。
三、灌溉作业的操作规程1. 灌溉作业的时间安排灌溉作业的时间应根据当地天气情况、作物的生长阶段以及土壤湿度等因素来决定。
在天气炎热、土壤干旱的时候,应及时进行灌溉,以满足农作物的需水量。
同时,要避开降雨期进行灌溉,避免因降雨而增加农田的湿度,导致土壤过湿。
2. 灌溉的水量控制在进行灌溉作业时,要对每个地块的灌溉水量进行精确的控制。
可利用水表或流量计对灌溉水量进行测量和记录,根据作物水分需求适当调整灌溉量,以免造成水资源的浪费。
3. 灌溉的方式选择在进行灌溉作业时,要根据作物的特点和具体要求选择适当的灌溉方式。
常见的灌溉方式包括喷灌、滴灌、渗灌等。
在选择灌溉方式时,要顾及作物的根系分布情况、土壤类型、灌溉设备等因素,确保水分能够充分渗透到作物根部。
四、作业中安全措施的实施1. 洪水预警要根据天气预报等信息及时了解降雨情况,做好洪水预防工作。
如有洪水预警,要及时通知相关责任人员采取应急措施,确保农田不受洪水侵害。
2. 设备操作安全在进行灌溉设备的操作时,务必注意设备的安全性。
要严禁未经培训和资质认证的人员擅自操作设备,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
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随着农田灌溉的发展,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成为保障农田灌溉效果和有效利用水资源的重要指导文件。
本文将就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要点进行论述,包括灌溉制度、灌溉系统设计、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等方面。
一、灌溉制度灌溉制度是农田灌溉的基础,它的设计应严格按照农田的土壤条件、作物需水量和地理情况等因素进行。
灌溉制度的设计要考虑到经济性、实用性和可持续性,以确保农田灌溉的效果和效益。
灌溉制度设计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水源供应:灌溉制度设计应根据灌溉区域的水资源情况,合理规划水源供应方案,包括引水渠道、水库和抽水井等设施。
同时,要考虑节约水资源和保护环境的要求,采取合理的水源管理措施。
2. 灌溉面积规划:根据不同的土壤条件和作物的需水量,对农田灌溉面积进行规划。
要合理安排各类农田的灌溉面积,确保每个农田得到适量的水资源。
3. 灌溉周期和频率:根据不同作物的生长周期和生长阶段对灌溉周期和频率进行合理安排。
灌溉制度的设计应充分考虑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持水能力,确保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二、灌溉系统设计灌溉系统设计是农田灌溉工程的核心,它涉及到水源供应、输水、灌溉设备和排水等方面。
灌溉系统设计的要点如下:1. 引水工程:根据灌溉面积和水源供应需求设计合理的引水渠道、水库和抽水井等设施,确保灌溉水源的供应可靠性。
2. 输水管道设计:根据灌溉系统的输水需求,设计合理的灌溉管道网络。
要注意控制管道的流量和水压,减小水的泄漏和损失。
3. 灌溉设备选型:根据不同的灌溉方式和作物需水量,选择合适的灌溉设备,包括喷灌、滴灌和渗灌等。
灌溉设备的选用要考虑水资源利用率、灌溉效果和经济性。
4. 排水设计:灌溉系统设计中要考虑排水的问题,设计合理的排水系统,确保农田排水通畅。
排水系统的设计要根据农田的土壤和地下水情况,采取适当的排水措施。
三、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农田灌溉工程设计规范中还包括水资源利用和管理的要求,这是为了保护水资源和提高农田灌溉效果。
设计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设计灌溉制度名词解释
嘿呀!今天咱们来聊聊“设计灌溉制度”这个名词呀!
首先呢,咱们得知道啥叫设计灌溉制度哇!简单来说,设计灌溉制度就是根据农作物的需水规律、土壤特性、水源条件等等因素,来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灌溉方案呢!哎呀呀,这可重要得很!
那为什么要设计灌溉制度呢?这就好比给咱们的农作物安排一个恰到好处的“喝水时间表”呀!如果没有一个好的设计,农作物可能会喝不够水,长不好;或者喝太多水,反而出问题呢!你说是不是?
设计灌溉制度得考虑好多方面呢!比如说,农作物在不同的生长阶段,需水量可不一样呀!像种子发芽的时候,可能需要的水不多;但到了快速生长、开花结果的时候,就得多多补水啦!这可得弄清楚,不然怎么能保证农作物茁壮成长呢?
还有土壤的特性也很关键哇!有的土壤保水性好,那灌溉的间隔可以长一点;有的土壤容易漏水,就得勤快点浇水啦!这得多细心去研究呀!
水源条件也不能忽视呢!是有充足的河水、井水,还是得靠雨水收集?这都影响着咱们怎么去设计灌溉制度呀!
设计灌溉制度还得考虑气候因素哟!干旱的时候,得多浇水;雨水多的时候,就得控制一下,免得淹了庄稼。
哎呀呀,这得多费心呐!
总之呢,设计灌溉制度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儿呀!它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精心规划,才能让咱们的农作物喝得饱饱的,长得壮壮的,给咱们带来丰收的喜悦!哇,是不是觉得很神奇很重要呢?。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的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
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的灌溉制度和节水技术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节约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水利部的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要积极推行灌溉制度和应用节水技术,以实现节水灌溉的目标。
一、灌溉制度的推行灌溉制度是指依法依规并根据灌溉区的实际情况制定的灌溉管理规定和工作程序。
在灌溉工程设计中,水利部工作人员应根据当地的水资源情况、土壤条件以及作物需水量等因素,制定合理的灌溉制度。
这包括确定灌溉时机、灌溉频次、水量配给等方面的内容。
在确定灌溉时机方面,工作人员应充分考虑作物生长周期和土壤含水量等因素,以确保作物在生长期得到充足的水量。
此外,还要根据不同的作物需求,确定不同的灌溉频次和灌溉水量,以实现合理的水资源利用。
此外,灌溉制度的推行还需要加强对灌溉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的保证。
水利部工作人员应该积极采用现代化的决策思路和技术手段,并结合实地调研和监测数据,制定科学的灌溉计划,确保决策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二、节水技术的应用为了实现节水灌溉的目标,水利部工作人员在灌溉工程设计中应积极推广和应用节水技术。
目前,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存在着许多有效的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雨水收集等方法,可以大幅度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滴灌是一种通过管线将水滴滴到植物的根部的技术。
相比于传统的洪灌方式,滴灌可以减少水的蒸发和透土流失,使水分利用率提高30%以上。
此外,滴灌还可以减少土壤盐碱化的风险,对于提高土壤质量和作物产量也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喷灌是一种通过喷嘴将水雾化喷洒到植物上的技术。
相对于传统的表面灌溉方式,喷灌可以使水分更加均匀地分布到整个植物体表面,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
此外,喷灌还可以降低土壤表面的蒸发速率,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另外,水利部工作人员还应鼓励农业生产者采用雨水收集的方法。
通过收集和利用雨水,可以减少对地下水和河流水的依赖,实现灌溉水的自给自足。
设计灌溉制度
设计灌溉制度
①确定设计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计算公式:m=0.1γz (θmax-θmix)/η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量,g/cm3;
z—计划湿润土层深度,取0.3m;
p—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取p=60%;
θmax、θmix—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分别取90%、60%;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η=0.9;最终取灌水定额为17.99 mm;
②确定灌水周期
设计灌水周期按下式计算
T=(mη/E a)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
E—设计耗水强度,mm/d;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设计定额和灌水周期计算结果见表4-1。
③一次灌水持续时间的计算
计算公式:t=m(S e S L)/ηq d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S e—蔬菜的种植株距,m;
S L—蔬菜的种植行距,m;
q d—滴灌带的设计流量,L /h;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最终计算结果t为3.7小时。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细则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细则灌溉是农业生产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之一,它直接影响农田的水分供应,进而决定着农作物的生长发育和最终的产量。
为了有效管理灌溉工程,确保农田的水资源合理利用和农作物的生长需求得到满足,制定一套合理的灌溉工程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一、灌溉计划编制与管理首先,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应明确编制灌溉计划的责任部门、人员及流程。
灌溉计划应按照灌溉区域划分,有针对性地制定灌溉方案。
灌溉计划编制时,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变化,如气象条件、农作物的生长发育阶段、土壤的水分状态等。
同时,还应根据灌溉区的特点,科学规划灌溉器械的配置和灌溉渠道的修建。
其次,灌溉计划应及时更新并动态调整。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应明确灌溉计划的更新频率和调整机制。
根据实时的气象预测以及农田的实际需水情况,及时对灌溉计划进行调整,以确保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二、灌溉设备的配置与维护灌溉工程管理制度还应包括灌溉设备的配置与维护。
首先,要根据灌区的情况合理配置灌溉设备,包括灌溉管道、水泵和喷灌器等。
设备的配置要满足农田不同位置和面积的需水量,并考虑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的灵活性和可维护性。
其次,要建立完善的设备维护制度。
灌溉工程管理制度应明确设备维护的责任部门和人员,制定设备维护的周期和方式。
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故障,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提高灌溉效率。
三、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灌溉工程管理制度还应明确水资源的分配与利用规则。
首先,制定合理的农田用水定额,根据农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含量,确定每亩耕地的用水标准。
其次,建立多级的水资源分配管理体系,包括省级、市级和县级的水资源管理机构,并明确各级机构的职责和权限。
探索灌溉用水的多元化利用方式,比如雨水收集利用、蓄水池的建设和利用等。
通过有效的水资源管理,实现灌溉用水的最大化利用,提高农田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四、农民参与和培训灌溉工程管理制度还应着重强化农民的参与和培训。
首先,应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提高他们对灌溉技术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棉花灌溉制度设计
棉花灌溉制度设计棉花灌溉制度的设计是为了确保棉花作物在生长过程中得到充足的水源供应。
优秀的灌溉制度不仅可以提高棉花的产量和质量,还可以节约水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以下是一个综合考虑棉花种植特点和资源利用的棉花灌溉制度设计:首先,应根据棉花的生长需水量和水分需求规划合理的灌溉量。
棉花是一种适应干旱环境的作物,但在关键生长期仍然需要充足的水分。
因此,制定合理的灌溉计划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监测土壤湿度、气象数据等多种方法来确定棉花的实际灌溉需求,采用滴灌、喷灌等精确灌溉方式,减少水分的浪费。
其次,要合理规划灌溉设施和土壤保水措施。
在棉花灌溉制度设计中,应考虑灌溉设施的布局和布设,以确保水源能够充分覆盖棉花种植区域。
同时,采取措施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如合理耕作、覆盖保墒、建设水土保持设施等,减少土壤水分的流失。
此外,还可以考虑收集雨水和利用地下水等方式来补充水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第三,需建立科学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手段。
在灌溉过程中,要根据棉花生长的不同阶段和需水量的变化,及时调整灌溉量和频率,实施精确灌溉。
应根据灌溉设施的实际情况制定维护计划,定期检修设施,确保其正常工作。
同时,建立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了解灌溉设施和土壤水分状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另外,要加强农民的灌溉管理技能培训。
农民是棉花种植中的关键参与者,他们的合理灌溉行为对于灌溉制度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应加强农民的灌溉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水资源利用意识和能力,引导他们遵循灌溉制度,养成良好的灌溉习惯。
最后,要与相关政策和法规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灌溉管理体系。
政府和农业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范棉花灌溉的管理和操作,明确责任和权益,加强监督与评估,确保灌溉制度的有效执行。
综上所述,棉花灌溉制度设计应综合考虑棉花的生长需水量、水分供应和节约水资源等因素,合理规划灌溉量和设施,建立科学的灌溉技术和管理手段,加强农民的灌溉管理技能培训,并与相关政策和法规相结合,形成完整的灌溉管理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计灌溉制度
①确定设计灌水定额
灌水定额计算公式:m=0.1γz (θmax-θmix)/η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γ—土壤容量,g/cm3;
z—计划湿润土层深度,取0.3m;
p—微灌设计土壤湿润比,%,取p=60%;
θmax、θmix—适宜土壤含水率上下限(占干土重量的百分比),分别取90%、60%;
η—灌溉水利用系数,取η=0.9;最终取灌水定额为17.99 mm;
②确定灌水周期
设计灌水周期按下式计算
T=(mη/E a)
式中:T—设计灌水周期,d;
E—设计耗水强度,mm/d;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灌溉设计定额和灌水周期计算结果见表4-1。
③一次灌水持续时间的计算
计算公式:t=m(S e S L)/ηq d
式中:m—设计灌水定额,mm;
S e—蔬菜的种植株距,m;
S L—蔬菜的种植行距,m;
q d—滴灌带的设计流量,L /h;
η—灌溉水利用系数。
最终计算结果t为3.7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