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诊疗学之脉诊课件

合集下载

中医脉诊PPT课件

中医脉诊PPT课件
主病:里证。有力为里实,迟而无力为里虚. 见于气滞、血瘀、食积、痰饮等病证”,
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 虚证。
生理变异:肥人脉偏沉,冬季脉偏沉.
(三)、迟脉 脉象:脉来迟慢,一息不足四至。 主病:寒证,迟而有力为实寒,迟而无力为虚寒。
主要是阳气虚损,无力鼓运 生理变异:长期体力劳动者或运动员,脉迟而和缓;
常人入睡,脉亦见迟。
(四)、数脉 脉象:脉来急促,一息五到六至(不及七至)。脉率
较正常为快。 主病:热证。有力为实热,迟而无力为虚热
多因邪热鼓动,使经气偏盛,血随气行,血流加速
生理变异:情绪激动、各种运动、婴幼儿等均可见数 脉。
(五)、虚脉
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脉搏搏 动力量减弱,为脉紧张度减弱,脉管充盈度不足。
生理变异:洪为夏令之平脉。(阳气亢盛,气血向外。)
(八)、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 脉道狭小,应指起落明显。 主病:气血两虚,湿病。 脉理:营血亏虚,脉道不充,或气虚运血无力,脉
道充盈度减小,则脉细小无力。湿邪阻遏脉道,气血运 行不利,脉亦细小而缓。
(九)、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脉搏形态应指圆滑,如圆珠流畅的由
(十二)、结脉 脉象:脉来缓慢,时有中止,止无定数。 脉率迟缓,脉律不齐。 主病:阴盛气结,痰滞血瘀。亦见于气血虚衰。
5、方法 选食指、中指、无名指三指指目。
手指指端平齐,手指略成弓形倾斜,与受诊 者体表约呈45度左右,使手指紧贴脉搏 诊脉时三指不宜平按或垂直 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
6、运指
医生用指候脉有举、按、寻的不同
举发:轻按脉搏,又叫浮取。
按法:重按至筋骨,又叫沉取。用力适中,按至肌 肉,叫中取。

中医脉诊课件

中医脉诊课件
下至跟踝。左脉候左,
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浮为心肺,沉为肾肝。
脾胃中州,浮沉之间。心脉之浮,浮大而散。肺脉之浮, 浮涩而短。肝脉之沉,沉而弦长。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春弦夏洪, 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 不及虚微,病生于内。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 推之不失。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阳微恶寒,阴微发热。男微虚损,女微泻血。
阳动汗出,阴动发热。为痛与惊,崩中失血。
虚寒相搏,其名为革。男子失精,女子失血。
促、结、代三脉的主病
阳盛则促,肺痈阳毒。阴盛则结,疝瘕积郁。 代则气衰,或泄脓血,伤寒心悸,女胎三月。
公平-团结-快乐-博爱

浮脉主病
一脉一形,各有主病。数脉相兼,则见诸症。 浮脉主表,里必不足。有力风热,无力血弱。
浮迟风虚,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
浮虚伤暑,浮芤失血。浮洪虚火,浮微劳极。
浮软阴虚,浮散虚剧。浮弦痰饮,浮滑痰热。
沉脉主病
沉脉主里,主寒主积。有力痰食,无力气郁。 沉迟虚寒,沉数热伏。沉紧冷痛,沉缓水畜。
沉牢痼冷,沉实热极。沉弱阴虚,沉细痹湿。
沉弦饮痛,沉滑宿食。沉伏吐利,阴毒聚积。
迟脉主病
迟脉主脏,阳气伏潜。有力为痛,无力虚寒。 数脉主腑,主吐主狂。有力为热,无力为疮。
滑脉和涩脉主病
滑脉主痰,或伤于食。下为畜血,上为吐逆。 涩脉少血,或中寒湿。反胃结肠,自汗厥逆。
弦脉主病
弦脉主饮,病属胆肝。弦数多热,弦迟多寒。 浮弦支饮,沉弦悬痛。阳弦头痛,阴弦腹痛。
脉之大会,息之出入。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
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中医诊断学--脉诊 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脉诊  ppt课件
中所表现
ppt课件
4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ppt课件
5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肺主 气朝 百脉
血充脉盈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应指 脉 象
心气 心阳
ppt课件 31
(4)数脉相类脉
疾脉
特征:脉来急疾,一息七八至。脉率比 数脉更快, 脉搏每分钟140~160次。 意义: 阳极阴竭( 外感热病之热极) 虚阳外越,元阳欲脱证。 3岁以下小儿脉搏可在一息七至以上, 为平脉,不作病论。
ppt课件 32
(5)虚脉
【脉象特征】脉搏搏动力量软弱,三部九候均 无力。是脉管的紧张度减弱,脉管内充盈度 不足的状态。
(十一)弦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肝胆病、疼痛、痰饮等,或为胃气 衰败者。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机理分析】弦脉"在脏应肝",多主肝胆病变。 寒热诸邪、痰饮内停、情志不遂、疼痛等, 使肝失疏泄,气机郁滞,血气敛束不伸,脉管失去柔和之 性,弹性降低,紧张度增高, 虚劳内伤,中气不足,肝木乘脾土”或肝病及肾, 阴虚阳亢。 弦脉在时应春,春季平人脉象多稍弦 生理性退化表现
脉诊定义: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特定 部位的动脉,依应指形象了解病情, 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历史渊源:公元五世纪扁鹊、《内经》 “三部九候”、《难经》“独取寸 口”、张仲景“平脉辨证”、西晋王 叔和《脉经》为现存最早脉诊专著。 学习方法:熟悉基本知识、掌握基本 技能,反复训练,仔细体会。
ppt课件 1
【临床意义】多见于寒证,亦见于邪热结聚 之实热证。 【机理分析】

中医诊断学--脉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脉诊ppt课件
脉 位 居 中,不 浮 不 沉; 脉 率 调 匀,不 快 不 慢; 脉 力 充 盛,不 强 不 弱; 脉 道 适 中,不 大 不 小; 脉 势 和 缓,从 容、流 利。
有神表现在:应 指 有 力 柔 和;节 律 整 齐
有根则表现在:尺 脉 有 力,沉 取 不 绝。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34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13
(四)寸口诊法
[含义] :
寸口——手腕部桡骨茎突内侧的 一段动脉(桡动脉),又称气口或 脉口。
寸口诊法——指单独切按桡骨 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搏动,根据 其脉动形象,以推测人体生理病理 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14
1.寸口部位:通常是腕后高骨内 侧为关,其前为寸,其后为尺。 寸(浮、中、沉) 关(浮、中、沉) 三部九候 尺(浮、中、沉) 此与遍诊法的三部九候同名 实异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3
脉诊,其实是中医诊断中的一种 最常见的手段,是望闻问切中的 “切”诊。通过这种诊断,我们可 以了解人体内部脏腑中的气血运行 情况。它是通过脉搏的运动来判断 人体内脏的情况,根据脉搏的速度、 频率、力量、血管的形态等来判断 人体的基本情况。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脉诊成了某些病人衡量中医医生水平的 一架天平。
2023/12/16
可编辑版课件
2
在临床上常遇到这样的病人,来 就诊后只看着医生,把手伸过来不说 话,似乎是在考验医生号脉准不准。 当你说对了其症后,他们会喜形于色 地开口大叫:“你太神啦!……”。 而当你根据其脉象判断不准时,他们 会背后说,诊断得根本不准,水平不 高。 脉诊真的有那么神奇吗?

中医诊断脉诊ppt详解.

中医诊断脉诊ppt详解.
第57页,共60页。
脉诊的现代研究
第58页,共60页。
脉诊的现代研究
第59页,共60页。
脉诊的现代研究
第60页,共60页。
病理脉象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入手加以鉴别?
第26页,共60页。
诊妊娠脉
❖ 妇人婚后月经停止,脉来滑数冲和,兼有饮食异于平常 ,嗜酸或呕吐等现象者,才是妊娠真候。若午睡初起, 脉必滑疾有力,不可诊断为胎孕脉象。
第27页,共60页。
❖ 孕脉和病脉必须鉴别。闭经,脉多虚细涩或弦涩;积聚脉多 弦紧沉结或沉伏,而孕脉必滑。胎孕有数脉,劳损亦有数脉 ,但劳损脉之数,多兼涩;胎孕脉之数,必兼滑。
第32页,共60页。
❖ 对三岁以下的小儿,除了脉诊之外,应注意形色, 声音和诊小儿食指络脉,按胸腹头额等诊法。
第33页,共60页。
小儿正常脉象的特点
❖ 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生机旺盛,发育迅速 ❖ 正常小儿的平和脉象,较成人脉软而速,年龄越
小,脉搏越快 ❖ 2~3岁小儿——脉动6~7至为常脉,约每分
第46页,共60页。
脉诊的现代研究
第47页,共60页。
脉诊的现代研究
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
❖ 诊脉过程:人的手指指面是触觉最敏感的部位之一, 切脉是采用柔性传感器(医生的手指)通过阻尼系 统(病人的表皮及皮下组织)提取弹性管路(桡动 脉)中脉动流体(血流)的复杂动力学与流变学状 态信息。模拟人类触觉小体的柔性压力传感器,用 于实现指感下多维脉诊触觉信息的提取,较之硬性、 刚性脉波擷取系统有本质的不同,极大地提高本系 统的仿生性和可靠性。
❖ 一边采集一边自动分析和自动切分脉搏周期,计算中 医经典脉学所称之“数脉”、“迟脉”、“平脉”、 “结促代脉”的脉搏信号属性,及时反馈到人机界面 中。采集后的数据通过人机交互辅助分析,提供更多 的中医经典脉学资讯。通过对心电图、压力脉图、光 电脉图、患者基本信息的综合分析,得出“浮沉”、 “迟数”、“滑涩”、“弦紧”、“虚实”等多种脉 象信息。

中医诊断学脉诊PPT课件

中医诊断学脉诊PPT课件

4. 诊脉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方法: 1)举、按、寻、循、推 举---手指用较轻的力取脉(浮取)。 按---手指用较重的力度取脉(沉取)。 寻---寻找,手指由轻到重,由重到轻,左右推寻,找 寻最明显的脉动部位,调节合适的指力以取脉。 循--沿脉道的轴向移动,体会脉体长短和脉势虚实。 推--以指目按脉脊,左右内外微微推动。 2)总按、单按 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总体辨别脉象。 单按---用一指诊察寸关尺寸某一部脉象。







6。常见病脉的脉象特征及主病. 浮脉类:---脉位表浅,轻取即得: 脉位 浮脉、洪脉、濡脉、散脉、芤脉、革脉 沉脉类:脉位较深,重按始得 沉脉、伏脉、弱脉、牢脉 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 至数 迟脉、缓脉、涩脉、结脉 数脉类:一息五至以上 数脉、疾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脉、动脉 虚脉类:应指无力 脉形 虚脉、细脉、微脉、代脉、短脉 脉势 实脉类:应指有力 实脉、滑脉、弦脉、紧脉、长脉、大脉
迟脉类:一息不足四至 迟脉-一息不足四至-寒证 缓脉-一息四至,脉来缓怠-脾虚,湿证 涩脉-往来艰涩,迟滞不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结脉-迟而时一止,止无定数-阴盛气结,寒痰瘀血 数脉类:一息五至以上 数脉-一息五至以上-热证 疾脉-脉来急数,一息七八至-阳极阴竭,元气将脱 促脉 - 数而时一止 , 止无定数 - 阳热亢盛 , 瘀滞 , 痰 食停滞 动脉-脉短如豆,滑数有力-痛,惊
后面内容直接删除就行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可以编辑修改使用
资料仅供参考,实际情况实际分析
浮脉类: 脉位表浅,轻取即得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表证 洪脉-脉来阔大,来盛去衰-热盛 濡脉-浮细而软无力-虚证,湿证 散脉-浮大无力,至数不齐-元气耗散,脏气将绝 芤脉-浮大中空,如按葱管-失血,伤阴 革脉-浮而搏指,中空外坚-亡血,失精,崩漏 沉脉类:脉位较深,重按始得 沉脉-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里证 伏脉-重按推至筋骨始得-邪闭,厥证,痛极 弱脉-极软而沉细-气血两虚 牢脉-沉按实大弦长-阴寒内积,疝气,癥瘕

脉诊 PPT

脉诊 PPT
生理变异:六阳脉,必实而和缓,是气血旺盛 之象。
(七)、洪脉 脉象:脉体宽大,充实有力,来盛去衰。 滔滔满指,状若波涛汹涌。 其脉位浅显(浮),脉体宽大(大),
搏动有力(强)。 脉来汹涌盛满,去较势缓力弱。
主病:热盛,多见于阳明气分热证。
生理变异:洪为夏令之平脉。(阳气亢盛, 腠理开泄,气血向外。)
2、劳逸
剧烈活动后脉多洪数,安静休息或
入睡之后脉多迟缓,体力劳动者脉多大而有力,
脑力劳动者脉多细软。
3、饮食 多缓弱。
进食之后脉稍数而有力,饥饿时脉
4、季节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
5、昼夜 白天脉偏浮而有力,夜间偏沉而细缓。
6、地理环境
如北人脉多沉实有力(地势高
寒,空气干燥,则腠理致密),南人脉多细软偏
高者脉长,矮者脉短;瘦人脉浮,胖人脉沉;运动员脉多 缓而有力,不喜运动者脉多稍快稍弱。有六脉皆沉细而无病 者(六阴脉),亦有六脉皆洪大而无病者(六阳脉)。 4、脉位变异 斜飞脉、反关脉等。
(二)、外部影响因素
1、情志
如喜则气缓(伤心)而脉多缓,怒
则气上(伤肝)而脉多弦,惊则气乱(伤心胆)
而脉多无序等等。
2、脉管的舒缩 血液进入血管后,脉管的舒缩是其运行不息的重要条件。
脉为血府:脉是气血运行的通路;脉有约束、控制和推动血液循 经运行的作用。
3、心阴心阳的协调 心阴(血)——物质基础(充盈) 阴阳 脉搏从容和缓, 心阳(气)——功能活动(旺盛) 调和 均匀有力。
(二)、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下一页)
(五)、虚脉 脉象: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豁,应指松软。 为脉紧张度减弱,脉管充盈度不足。 主病:虚证,多为气血两虚。 虚脉是无力脉的总称。迟而无力多阳虚,数而

中医脉诊ppt课件

中医脉诊ppt课件
临床意义 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等征。
涩而有力为实证;涩而无力为 虚证。若精血衰少,津液 耗伤,不能濡养经脉,致血行不畅,故涩而无力;若痰食 胶固,脉道不畅,或血瘀气滞,导致血脉痹阻,则脉涩而 有力。
完整版ppt课件

(十一)、弦脉
脉象特征 端其以长,如按琴弦,脉势较强、较硬。 临床意义 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疟疾病。亦主虚
肾藏精,为元气之根,是脏腑功能的动力源泉,亦是全身 阴阳的根本。肾气充盛则脉搏重按不绝,尺脉有力,是 “有根”的特征。
完整版ppt课件
3
(一)诊脉部位 1、三部九候诊法:《素问·三部九候论》 2、人迎寸口诊法:《灵枢·终始》 3、独取寸口诊法:《素问·五脏别论》 4、寸口趺阳或太谿脉诊法:汉·张仲景《伤寒杂病论》
气滞血瘀之实闭,脉为尺脉弦涩;痰湿阻于胞宫之经闭,脉
多弦滑。
完整版ppt课件
28
2、诊妊娠脉
已婚妇女月经正常,若突然停经,脉滑数冲和,尺脉尤显 ,兼有饮食偏嗜,呕恶等是妊娠表现。《素问·平人气象论 》“妇人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也。”指出妊娠脉象特点是 少阴脉(神门及尺部)脉动加强,此为血聚养胎,胎气鼓动肾 气所致。如果受孕后因母体气血亏损或胎元不固,或经产妇 亦可见脉细软,或不滑利,应当引起重视。此外,妊娠停经 之脉须与疾病引起的闭经之脉相鉴别。妊娠脉多滑,闭经脉 多涩。
(三)其他脏腑与脉象的关系
肺有主气,司呼吸,朝百脉的功能。肺对脉的影响体现在 肺与心及气与血的功能关系上。
脾胃主运化水谷精微,统血的功能,为气血生化之源,又 称“后天之本”。气血的盛衰和水谷精微的多寡,可表现 为脉之“胃气”的多少。
肝藏血,肝主疏泄的功能,是指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 量,调畅气机的作用,有利于使全身气血调畅,经脉通利, 脏腑功能正常。

脉诊 ppt课件

脉诊  ppt课件
PPT课件
24 走 珠
脉图
于伟花
女 25岁
妊娠8个月
脉象特点:往来流利 应指圆滑 如盘走珠 主 病:痰饮 食积 实热 血证等
PPT课件
25
示意图


如 轻 刀 刮 竹
浮 中 沉
脉图 劳国光 男 50 岁
脉象特点:往来艰难,涩滞不畅 为轻刀刮竹,病蚕食叶 主 病:精伤血少,气滞血瘀 PPT课件 挟痰挟食
示意图
浮 中 沉


如 水 沉 石
脉图 贝春花 女 18岁
40 60
80
脉象特点: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脉位深在,如石投水 主 病: 里证,有力里实,无力里虚
PPT课件
19
示意图
浮 中 沉


一息
脉图 王芳兰 女 37岁
脉象特点:来去急促,一息六至 每分钟一百次以上 主 病:热证, 有力实热 ,无力虚热 PPT 课件
PPT课件
3
脉诊
PPT课件
4
二、诊脉的部位与方法
1、诊脉的部位
寸口诊法
PPT课件
5
桡动脉
PPT课件
6
寸口的脏腑分属
左手: 寸 心 寸 关 肝 关 尺 肾 尺



PPT课件
7
2、切脉的方法
时间:安静、医者调匀呼吸 五十动----1分钟以上 姿势:坐位或卧位 展臂、直腕、仰掌,手臂与心脏平齐
脉 诊
Pulse Taking
南方医科大学 黄洪牛
PPT课件
1
脉诊 Pulse Taking
医生用于指触按病人 的动脉搏动, 体察脉动应指的形象--脉象,以了解病 情,辨 别病证的诊察方法,称脉诊。

脉诊图文详解课件

脉诊图文详解课件

脉诊图文详解
422.Biblioteka 沉脉切诊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举之不足,按之有余。
《濒湖脉学》“ 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脉诀汇辨》“ 有深深下沉之势。”
《脉诀刊误》“ 轻手于皮肤之间不可得,徐徐按
至肌肉中部间应指,又按至筋骨
下部乃有力,此沉脉也。”
脉诊图文详解
43
示意图
浮 中 沉
沉脉
脉图
贝春花 女 18岁
脉诊图文详解
21
• 2、布指 中指定关,食指定寸,无名指定尺。 布指疏密视患者手臂长短,医生手指粗细而定。 臂长,指细,布指宜疏;臂短,指粗,布指宜密。 • 小儿一指定三关。
脉诊图文详解
22
3、运指
(1)举法:轻按脉搏,又叫浮取。 (2)按法:重按至筋骨,又叫沉取。
用力适中,按至肌肉,叫中取。 (3)寻法:寻找之意。 手指从轻到重,从重到轻。 左 右推寻。 (4)总按:三指同时用力诊脉。
脉象特点:重手推筋按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
主 病:邪闭,厥证,痛极
脉诊图文详解
47
示意图
牢脉
浮 中 沉
脉图 王洪涛 男 30岁 高血压病并胃痉挛腹痛
脉象特点:沉弦实大而长,按之坚牢
主 病:阴寒内实,疝气症瘕
脉诊图文详解
48
3. 迟脉
切诊
脉象特征:脉来迟缓,一息脉动3-4
至(一分钟不满60次)。
《脉诀汇辨》:“往来迟缓,三至一息。”
脉诊
脉诊图文详解
1
切诊
脉诊
概念:是医生用手指切按患者动脉,根据其
不同的形象来了解病情,辨别病证的诊察方法。
脉诊图文详解
2
脉诊简史

中医诊断学:脉诊96页PPT

中医诊断学:脉诊96页PPT
Fra bibliotek谢谢!
36、自己的鞋子,自己知道紧在哪里。——西班牙
37、我们唯一不会改正的缺点是软弱。——拉罗什福科
xiexie! 38、我这个人走得很慢,但是我从不后退。——亚伯拉罕·林肯
中医诊断学:脉诊
1、纪律是管理关系的形式。——阿法 纳西耶 夫 2、改革如果不讲纪律,就难以成功。
3、道德行为训练,不是通过语言影响 ,而是 让儿童 练习良 好道德 行为, 克服懒 惰、轻 率、不 守纪律 、颓废 等不良 行为。 4、学校没有纪律便如磨房里没有水。 ——夸 美纽斯
5、教导儿童服从真理、服从集体,养 成儿童 自觉的 纪律性 ,这是 儿童道 德教育 最重要 的部分 。—— 陈鹤琴
39、勿问成功的秘诀为何,且尽全力做你应该做的事吧。——美华纳
40、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24
沉脉相类脉
伏脉
1.特征: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暂伏而不 显。
2.意义:常见于邪闭、厥病和痛极的病人。
牢脉
1.特征:脉位沉长,脉势实大而弦 2.意义:多见于阴寒内盛,痛气癥积之实证。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9
➢常见病脉
1.浮脉 【脉象特征】轻按即得,重按稍减而不空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20
1.浮脉
【临床意义】一般见于表证。 【机理分析】浮脉为阳脉
表证见浮脉是机体驱邪向外的表 现。
邪盛而正气不虚时,脉浮而有力 虚人外感或邪盛正虚时,脉多浮 无力。 外感风寒, 脉多浮数。
脉长(轴向范围):长、短 脉宽(径向范围):大、细
脉势:
脉力(心脏搏动的强弱):实、虚 流利度:滑、涩 紧张度:弦、紧、缓、濡 均匀度:结、促、代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4
第二节 正常脉象
➢正常人生理条件下出现的脉象,也称平脉
【特点】
有胃:从容、徐和、软滑(脾胃功能的胜衰和营养状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桡骨 茎突 的部 位为 关后 (肘 侧) -尺
10
➢独取寸口诊病的原理
寸口部为“脉之大会” 寸口部脉气最明显:“脉会太渊”。 可反映宗气的盛衰 脉位固定,简便易行 寸口脉分候脏腑:
寸:左心右肺,并统括胸以上及头部。
关:左肝胆右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以上部位
尺:候肾,包括脐以下至足部。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21
浮脉相类脉
散脉1.特征:浮而无根
2.意义:多见于元气离散,脏腑精气衰
败,尤其是心、肾之气将绝的危重病证。
芤脉1.特征:浮大中空,如按葱管
2.意义:常见于失血、伤阴之 际。
革脉1.特征:浮而搏指,中空外坚,如按鼓皮。
2.意义:多见于亡血、失精、半产、漏 下等病症。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3
与脉象形成有关的因素
➢心、脉是形成脉象的主要脏器 ➢气血是形成脉象的物质基础 ➢其他脏腑与脉象形成的关系
肺主气,司呼吸 脾胃为后天之本 肝藏血 肾藏精,精化血,为元气之根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4
心血 心阴
互相 制约
心气 心阳
肺主 气朝 百脉

血充脉盈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7
第三节 病 理 脉 象 ➢常见病脉 ➢脉象鉴别 ➢相兼脉 ➢真脏脉 ➢妇人脉与小儿脉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8
常见病脉
浮脉(芤、革、散脉) 沉脉(伏、劳脉 ) 迟脉(缓脉) 数脉(疾脉) 虚脉 实脉
洪脉 细脉(濡、弱、微、短脉) 滑脉(动脉) 涩脉 弦脉(紧脉) 结脉(代、促脉)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22
2.沉脉
【脉象特征】轻取不应,重按始得,举 之不足,按之有余。沉脉显现的部位较正常
脉深。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23
2.沉脉
【临床意义】多见于里证。 【机理分析】 沉脉为阴脉病理性沉脉的形成 邪实内郁,正气尚盛,邪正相争于里,致气
滞血阻,阳气被遏,不能鼓搏脉气于外,故 脉沉而有力,可见于气滞、血瘀、食积、 痰饮等病证” 气血不足,或阳虚气乏,无力升举鼓动,故 脉沉而无力,可见于各脏腑的虚证。
脾胃(为血 生化之源)
气运血行
脉搏
应指
脉 象

肾藏精 为元气之根
藏血调节血量 主疏泄调畅气机
2/9/2021
【脉象形成原理图】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5
二、诊脉部位
1、三部九 候诊法,又 称遍诊法。 见于《素问》
提示相应部 位、经络、 脏腑病变。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6
(二)人迎寸口法
对人迎和寸口脉象二部相参进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8
➢寸口脉的位置
分寸关尺三部
腕后(桡骨茎突)为标记-关 其内侧的部位(腕侧)为关前-寸 其外侧的部位为关后(肘侧)-尺
寸口脉的三部九候:分寸、关、尺三部,又 可施行浮、中、沉三候。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9
桡骨 茎突 内侧 的部 位 (腕 侧) 寸
2/9/2021
桡骨茎突
主要内容
第一节 诊脉概述 第二节 正常脉象 第三节 病理脉象 第四节 诊脉的临床
运用 及意义 复习思考题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
第一节 诊脉概述
脉诊原理 诊脉部位 脉诊方法 脉象要素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2
脉诊原理
“脉象”的含义:脉动应指
的形象,或手指感觉到的脉搏跳 动的形象。是全身各脏腑相互协 调作用下,血液在脉内循行过程 中所表现
行分析的一种方法。
(三)三部诊法
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中常
用: 寸口——脏腑 趺阳——胃气 太溪——肾气
现多用于寸口无脉者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7
(四)寸口诊法
又称气口或脉口。单独切 按桡骨茎突内侧一段桡动脉的 搏动,根据其脉动形象,以推 测人体生理、病理状况的一种 诊察方法。
2/9/2021
浮—左心右肺;中—左肝右脾;沉—肾。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1
五脏六腑
气血
肺朝百脉
心 肺
手太阴肺经(太脉渊会穴太渊) ( 脉会太渊)
食气入胃 脾气散精
水谷精微 浊气归心 上归于肺
胃受纳 脾运化
独取寸口诊脉的原理图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2
➢诊脉的方法
举按寻 循推
总按、单诊
2/9/2021
正常脉象示意图



一息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皮肤 肌肉 筋骨
16
➢脉象的生理变异
脉与内在因素的关系
年龄、性别、体质(六阴、六阳脉)、 特异脉位(反关、斜飞)
脉与外在因素的关系
四季气候:春弦、夏洪、秋浮、冬沉 地理环境:江南—不实,西北—沉实 情志因素:喜—脉缓,怒—急,惊—动。 劳逸、饮食、昼夜
2/9/2021
况的优劣)
有神:柔和有力、节律整齐(血气旺盛心神健旺) 有根:迟脉有力,沉取不绝(肾气充足)
特征:寸、关、尺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 4~5至(70~80次/分),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畅均匀, 沉取不绝。也称有胃、神、根。
2/9/2021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
15
浮 中 沉
2/9/2021
诊脉时间
以清晨未起床、 未进食最佳
体位 布指 运指
三指平齐 中指定关 指目按脉 布指疏密适度
指法
平息 诊脉时呼吸平稳调匀
五十动
指医生对病人诊脉的时间 一般不少于50次脉跳时间
中医诊疗学之脉诊13 Nhomakorabea脉象要素
文献多从位、次、形、势方面四个方面 加以分析归纳,与以下八因素有关:
脉位:浮、沉 脉次(频率):平、迟、数 脉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