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教讲座文本稿(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培(2015)”送教下乡
之诊断示范阶段讲座文本
基于常态的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
青冈县教师进修学校郝跃军
引语:一个隐喻:穿越玉米地
游戏规则:
第一,谁穿得快(速度)
第二,谁掰的玉米多(收益)
第三,谁身上的伤口少(安全)
问题:
是不是速度最快的一定是跑得最远的?
是不是最会掰玉米的一定会拥有最多的玉米?
是不是最懂安全的就能最快的到达?
核心要素:
第一,信息的传递量(速度)
第二,信息的获取量(收益)(教学方式?)
第三,精力的消耗量(安全)
有效课堂教学应该是将教学的速度、效益和安全有机结合在一起的教育活动。如何让常态的品德课教学更有效呢?
《基于常态的品德课有效教学策略》
一、专业的理念——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考
二、专业的视阈——品德课常态教学的现状
三、专业的实践——常态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专业的理念——有效教学的基本思考
(一)有效教学的含义
1.有效教学,是指在师生双方的教学活动中,通过运用适当的教学策
略,使学生的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和创造性学力得到很好的发展。
2.有效教学,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从而实践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
(二)教学有效性的三重意蕴
有效果:指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的吻合程度的评价,教学效果是指每一节课的教学质量;
有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效果)/教学投入或教学效率=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就是指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工作量;
有效益:指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通俗地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是在有效的教学时间内体现出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效率。教学要讲求效率,教学方法要讲求效果。
换句话说,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指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收获,有提高,有进步。
二、专业的视阈——品德课常态教学的现状
现状之一:品德课教师队伍不尽如人意;
现状之二:品德课程运行质态堪忧:目前呈现几种“生态”;
现状之三:学生课前准备活动、调查活动得不到保证;
这些问题的存在有许多深层次的原因,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师对于品德课程回归生活实施策略的不明晰。我个人以为,当前小学品德课程实施只需要让教师研究和掌握两大基本策略。策略之一:从生活中来;策略之二:到生活中去。“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美丽的花儿不能只是在温室里开放,课堂上的道德之蕊只有在生活中绽放,才会喷薄出她醉人的芳香,才能散发出亘古不变的魅力!
三、专业的实践——常态的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一)“常态”的释义
常态:(1)固定的姿态或形态。 (2)通常或本来的状态。(3)一般;普通;平常。常态就是正常的状态。
什么是常态课?
有人说:常态课就是在平常条件下,我们天天要上的课;也有人说:常态课是指常规状态、自然状态下的平常课。但是,平常条件下不同的老师上课的质量会有差别。一个富有教育责任、爱钻研、肯探索的老师与一个碌碌无为、不思进取的老师在常规状态或者平常条件下上的课是否都可以称为常态课?
常态课是指每天都要如此来上的课。但是不是常态课就是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课,抛开所有的电教手段,所谓的纯自然的课呢?
常态的教学追求的是简单与有效。
新课程下一节好课应该是这样的:
1.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2.教学内容鲜活简约。
3.教学策略灵活有效。
4.教学细节充实丰满。
5.教学评价精准得当。
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准备一节课。”因此,教师应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与时俱进,不断积累和完善学科素养,及时总结和反思课堂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以不变应万变,让课堂在科学预设与精彩生成中达到理想的境地。
(二)基于常态的有效教学策略
1.课前准备要充分
2.单元备课要充分
人教版小学品德教材在编写体例上采用了主题统整,单元编排的
方式,每个单元由若干课组成。
例如:《品德与社会》教材在进行单元编排时,各课之间的关系或承接或并列;现行《品德与社会》课教材以具备承接关系的单元内容居多。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我和规则交朋友》这一单元,共有三课。第一课,《规则在哪里》,主要让学生知道生活中处处有规则;第二课,《规则有什么用》,主要让学生了解规则的作用;第三课,《我们给自己定规则》,主要引导学生制定规则和遵守规则。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下册《通信与生活》这个单元,也是一种承接关系,但本单元的承接关系又有所不同。第一课,《通信连万家》,认识通信的种类、特点,懂得通信礼貌,遵守通信的法律法规;第二课,《从烽火台到互连网》,通信的发展史;第三课,《小窗口大世界》,认识大众传媒,了解大众传媒的作用,如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即时获取对生活有用的信息等,并养成看报,听广播,上网查资料的习惯;第四课,《从看电视说起》,使学生能够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信息,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
本单元在内容上的顺序分为前后两部分,前两课内容主要集中讲通信,而后两课主要讲大众传媒,而通信和大众传媒并不是完全等同一关系,主要是一种关联关系。
教师在分析教材时,要认识到,第一二课之间与第三四课之间各自是一种很强的承接关系,而一二课与三四课可以是一种并列关系,但如果从单元主题出发,本单元应当按先上一二课再上三四课的序上。
人教版《品德与社会》教材中,也有一些属于并列关系的单元,如:四年级上册《关心你,爱护他》单元,第一课《让爷爷奶奶奶高兴》,侧重孝敬长辈教育,第二课《伸出爱的手》侧重对残疾人有爱心和同情心教育,第三课《我的邻里乡亲》侧重邻里关系教育;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