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
遵义会议会址观后感感
![遵义会议会址观后感感](https://img.taocdn.com/s3/m/a5f186f3102de2bd960588e1.png)
遵义会议会址观后感感《遵义会议》电影的推出,激起了整个民族的红色之旅的浪潮。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会址观后感,欢迎阅读!遵义会议会址观后感感【一】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
在党支部筹划下,我也跟随老党员们于6月16日踏上“长征路”。
我们重走长征路的重要一站就是遵义会址,从以前的书本上,我知道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红军革命,是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在会址里重新在党旗下宣誓,这让我们再一次牢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而且必须坚守自己的誓言,履行自己的职责。
随后我们跟随解说员,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毛泽东遗物展等。
在此过程中,了解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攻占遵义的卓绝,参观革命老前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后,感叹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最后我们登上红军山,即遵义红军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
那段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革命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它带给我们的无论伤痛还是那种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逝。
我们原本应该谨记那段屈辱并终生为和平而奋斗不止,然而,这几十年来,世界从未停息过战争,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喊着铸剑为犁,要谨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是我们的行为上为何又与之背道而驰呢?名不副实啊,中国人病了,地球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浅。
那些呼喊,那些精神,早已被我们冠上的“所谓”二字,早已成为了龙门阵的一部分。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遵义会议观后感精选
![遵义会议观后感精选](https://img.taocdn.com/s3/m/eb490425580216fc700afded.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精选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遵义会议观后感精选【一】XX年6月17日,由我们向黔进影视联合拍摄的电影《先锋》开机仪式在遵义会址隆重举行。
中国著名演员唐国强,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广智,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贵州广电集团董事长肖凯林,省委党研室主任杜丹,遵义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宋晓路,遵义市委常委、宣传部长郑欣,遵义市副市长李莲娜等领导和嘉宾参加开机仪式。
开机仪式由贵州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静主持。
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贵州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广智,贵州省委常委、遵义市委书记王晓光,贵州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厅长徐静与中国著名演员唐国强,贵州广电集团北京经纬星影视公司总经理陈彬,贵州向黔进影视公司总经理莫江涛等剧组主创人员合影留念。
剧组成员著名演员唐国强、当红组合“至上励合”成员马雪阳、刘洲成等在活动现场参加《先锋》开机发布会。
据介绍,该片由唐国强担任艺术指导并主演毛泽东,马雪阳、刘洲成及青年演员郭柯彤等联袂主演,陆续或将有重量级演员参演。
电影《先锋》将以“遵义会议”为背景,主要讲述红军先遣小分队克服重重困难,与敌人斗智斗勇并最终以微弱之力为红军取得宝贵情报和时间,从而赢得娄山关大捷,逆转了红军长征中处处被动局面的震撼故事。
“《先锋》将以全新视角而独特视角去艺术再现红军长征在贵州遵义的历时传奇。
”唐国强说,“我们将在秉持对历史敬畏的同事,努力追求艺术表现的创新,全力拍好《先锋》,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
”XX年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壮举,而遵义会议是长征从挫折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作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影片,《先锋》将生动再现遵义会议的伟大转折和长征的光辉历程。
遵义会议旧址观后感
![遵义会议旧址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a311700b7360b4c2e3f64e1.png)
遵义会议旧址观后感《遵义会议》电影的推出,激起了民众的红色之旅的浪潮。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会址观后感,欢迎阅读!遵义会议旧址观后感【一】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我们重走长征路的重要一站就是遵义会址,从以前的书本上,我知道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红军革命,是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
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都人的小资小闲。
这里的楼层不高,人们穿着朴素,偶尔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与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
然而这座城最特别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与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与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
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土风情,又不失大都市的繁华热闹,更是三伏天的避暑胜地,恐怕没有那座城市能与之抗衡。
这座城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更是无与伦比。
从会址出来,沿途到了红军山,参观山中的革命烈士纪念园。
山下大型的革命英雄形象的石雕左右对应形成一个开放式的大门。
沿梯而上迈过据说是365节的台阶,便可看到烈士纪念碑,其屹立在半山腰,一如革命先辈们永不屈服的革命精神。
最后,当然,也不能错过毛主席故居。
此次旅游如了我愿,虽然一路下来身体疲惫,但心中的情绪确难以平静。
遵义会议、青杠坡战役、娄山关大捷、四渡赤水一幕幕历史剧在脑海重演,国民党军对红军的围追堵截与严刑拷打,对老百姓的欺压摧残,我空气中散发出一阵阵的血腥味道。
遵义会址的观后感
![遵义会址的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729476e01f69e314332944b.png)
遵义会址的观后感每每有国家安排拍摄的纪录片之后的一段时间,可是红色之旅的大浪潮啊。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遵义会址观后感,欢迎阅读!遵义会址的观后感【一】“遵义会议会址”这个光辉的名字,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可却苦苦没有机会前往参观。
终于,在这个国庆节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到了,这心怡已久的地方。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中段,临街而立。
它原是黔军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
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清算了左倾政权的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当为转折的会议,至此,“遵义会议”便名垂青史。
会址为红色牌面,中间是大门,上有毛主席亲笔书写的“遵义会议会址”金字牌匾。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牌坊,正中用碎瓷镶嵌“慰庐”二字。
背面则嵌“填笃”二字。
进入牌坊,有一小天井,一座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小洋楼,映入眼帘。
这就是当年召开遵义会议的小红楼,楼下是红军首长的卧室和办公楼,楼上是会议室。
踏上通往楼上的楼梯,我的心脏怦怦跳个不停。
我就要瞻仰到魂牵梦绕的会议会址了!它可是照亮中国革命的闪闪红灯啊!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三步并着两步,上完楼梯,来到二楼会议室。
会议室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大约四,五十平方米。
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壁柜上有一面穿衣镜,屋子的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方桌。
四周围有一圈木边藤心的折叠靠背椅,桌下是一只古老的木炭火盆。
屋子的墙壁上挂有当年参加会议的首长们的照片。
我以崇敬的心情,仰视张张照片,他们个个年轻,英姿焕发。
耳边似乎还回荡当年会议中的激烈争辩。
特别是毛泽东的湖南口音,他的精辟发言博得了众人的赞同,因为是在假日,参观的人特别多,大家围在室外的走廊上,本来都想多驻足观望一阵,可是下面来参观的人群,不断向上涌来,我们也只好恋恋离去。
缓缓走下木楼,楼下是一个小广场。
小楼边那古老粗大的槐树当是这历史的见证人。
虽是过了半个多世纪,红军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融入了它的躯体,它还是那么苍劲挺拔。
看《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五篇
![看《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db353325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c.png)
看《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五篇在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政治局扩大会议。
会议的主要议题是总结第五次反“围剿”的经验教训。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观看《榜样5》节目人物事迹及观后感,供大家参考。
看《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范本1雄关漫漫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从头越,苍山如海,残阳如血。
——题记“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
”尽管时光易逝,犹如白驹过隙,可那人、那精神是不变的。
曾经历史课上,听过老师讲遵义会议,但并无强烈的情感。
可今天看了影片后,竟不知,红军当年长征是如此艰难,革命形势是如此恶劣。
其中有几幕,可谓看得我叫百感交集。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可如今,不怕远征难的红军们被“反革命”捆住了手脚。
相信反革命大家是明白的。
正是因为它,才让有想法、有策略的毛泽东下了指挥台,被人说成“在担架上动弹不得”。
正是因为它,才让一心向国、赤胆忠心的秋紫烟被人禁锢,想寻死自了。
给我最大触动的,便是方云霄营长的一句“多说了一句话就成了反革命,荒唐!”当然,让我最钦佩、最煽动内心的,是毛泽东管他的敌人蒋介石客气地称为“蒋先生”,这是最出乎我意料的。
这也是作为一位领导人,最难能可贵的。
当我看到这一幕时,眸子间似乎略过一丝惊叹与佩服。
“西风烈,长空雁叫霜晨月。
”毛泽东与瞿秋白辞别的那一幕总在我心中挥之不去。
在那西风烈的傍晚,瞿秋白手中拿着一双草鞋,对毛泽东说:“穿我的鞋,走你自己的路。
”这不禁让我感慨现如今那所谓的情意,让我在人世浮尘中看透了那真真假假。
“霜晨月,马蹄声碎,喇叭声咽。
”红军们像骑着汗血宝马一般,无畏的冲在危险前面。
即使脚下是万丈深渊,眼也不眨就大步跨过。
浪淘沙,渡过泸定桥,铁索飞云空,浪涛汹汹,泸定桥横高峡中。
我记得他们是二十二人,却在两个小时内飞夺了泸定桥,穿过了那片黑暗的枪林弹雨。
因为他们明白,是不能让胜利的喇叭声咽然与长空的。
“喇叭声咽,情意浓浓,聚而散之。
”可幸的是,红军们冲破了乌云闪电,相聚在那光芒之路上。
关于观看遵义会议观后感【精华篇】
![关于观看遵义会议观后感【精华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5d144e9ec3d5bbfd0a74e4.png)
关于观看遵义会议观后感【精华篇】【观看遵义会议观后感一】日前,江口中学党支部组织该校党员干部观看了电影《遵义会议》,每个党员干部在观看后都写出了观后感。
电影《遵义会议》,再次掀开了历史尘封的印记,重温了那段血雨腥风的悲壮历史,重新整理对那段历史的记忆,重新拾起崇高的信仰。
故事围绕史实展开:1934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会议,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
纵观全片,除了按照以上五部分为重要组成外,还有三条线牵着观众视线与情感。
即方子霄与秋紫烟若有若无的爱情故事,国民党反动军队的围追堵截,红军内部王明路线与毛泽东路线的争斗。
一条线是方子霄与紫秋烟隐隐约约的战斗爱情。
营长方子霄是个在战场上不怕死,有股子倔劲的“战斗机”,李云龙式的英雄人物,因为战伤,得以短暂休整,从而意外认识了被博古等错误领导集体定性的“反革命分子”秋紫烟,秋紫烟是从大上海来的译报员,年轻漂亮,因为说了一句第五次反围剿“怎么不让毛泽东指挥?”被定性为反革命分子,单独关押起来,等待枪毙。
秋紫烟因不愿意被枪毙而选择了投河自尽,被还在养伤的方子霄舍命救起。
方子霄因伤口感染突发高烧,陷入深度昏迷,秋紫烟不避嫌用烧酒给救了自己一条命的方子宵擦拭身子,恰巧被警卫看到告密,方子宵也被诬陷关押。
二人幸被毛泽东、周恩来搭救脱险。
遵义会议后,方子霄奔赴前线作战,巧遇改做卫生员了的秋紫烟,秋紫烟正在为一个即将分娩的战士找人帮忙。
二人惊喜交集,短暂互视后,方子霄转身投入战斗,不幸在秋紫烟眼前壮烈牺牲,意外相见却成了惨痛诀别,秋紫烟悲痛异常。
方子霄与秋紫烟虽然没有互相表白爱情,但结合当时历史背景与战场状况,这其实就是不需要用苍白语言来表白的爱情,这是一场经得起战斗洗礼的纯正爱情。
遵义会议观后感
![遵义会议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b3653a46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01.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遵义会议观后感(精选3篇)遵义会议观后感【篇1】近日,单位组织党员集体观看《遵义会议》,影片重点讲述了我党历史发展进程中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强渡大渡河等片段,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深刻诠释了遵义会议的重大历史意义。
影片《遵义会议》,突出表现了毛主席高超的领导能力和军事才能。
在湘江血战红军遭受重大伤亡损失后,毛泽东同志对我军失利原因进行了反思,在李德、博古等人的反对和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坚持修改既定军事路线,毅然提出新的军事行动建议,展现出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对党高度负责的责任意识,对革命负责的历史担当,以及对党忠诚的坚定信仰。
最终经过历史的检验,证明当时毛泽东同志的建议是正确的。
影片《遵义会议》,突出表现了红军战士为革命胜利不畏牺牲的坚定信念。
影片“飞跃大渡河”片段中,红军战士不畏艰险,在波涛汹涌、奔腾不息的大渡河河面上方,利用被拆得仅剩铁索的“泸定桥”上,与守桥敌军发生激烈战斗,年轻的战士们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先遣部队仅仅用2个小时,就快速拿下了“泸定桥”,红军战士壮烈牺牲的场面更加衬托出大家夺取革命胜利的'坚决意志和忠于党忠于国家的坚定信念。
影片《遵义会议》,突出表现了遵义会议在关键时刻挽救党的革命事业。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它在关键时刻确立了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影片《遵义会议》旨在激励更多人了解、重温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成功典范。
即使是在今天仍然具有很强的教育意义,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我们要继续弘扬长征和遵义会议的这种精神,学好红色经典,讲好红色故事,传递红色力量,展现红色风采。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2f4ba5c8b8f67c1cfad6b8c4.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导语: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9日,由国家电影出版总局、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台、遵义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全方位展现遵义会议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同步上映;我县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影院观赏,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据悉,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电影《遵义会议》故事选取了长征途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遵义会议”这一重大题材,以小人物开篇,伴随剧情逐步展开宏大历史场面,展示了大历史格局;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电影以战争样式贯穿全片,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人们心灵产生震撼的同时,也然产生历史的敬畏之心。
不少市民表示,观看之后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观看这部电影。
市民王某某告诉记者:“我认为这部影片拍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看,平时也爱看这战争方面的历史书籍,毛泽东在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指挥权才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今天,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辉煌的成果,所以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这些领导为中国的革命打下的天下。
”市民王某告诉记者:“刚刚观看了《遵义会议》这部影片,我感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容易,电影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非常感动和激动,同时也让我知道今天的我们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也坚定我以后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的决心。
遵义会议电影观后感
![遵义会议电影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04ccf7f1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83.png)
遵义会议电影观后感遵义会议电影观后感《遵义会议》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那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反映了红军长征的艰苦卓绝,反映了毛主席所代表的正确的军事路线方针发挥的重要作用。
下面是遵义会议电影,快来围观吧。
遵义会议电影观后感【篇一】10月14日,电影《遵义会议》在北京中国电影家协会举办了学术研讨会议。
该片总编剧、导演刘星、中国电影家协会党组书记张宏、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尹鸿、人民日报文艺报主任刘玉琴等出席了会议。
刘玉琴在会议上回忆称,当天自己去看电影时,整个放映厅只有自己一个人,由此可以感受到刘星的“不容易”,也被他不为票房,只为一种责任和担当的精神所感动。
《遵义会议》与10月10日上映,该片讲述了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实际以毛主席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的历史史实。
今年正值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万里长征胜利80周年。
该片的上映也是为了纪念这两个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事件,向革命先辈表达崇高的敬意。
刘星在研讨会上表示:“首先要感谢历史,我总讲一句话,我们创作者付出的无论是多少的辛勤和努力,或者调动你多少的艺术手段,其实我们的作品,远远没有历史更精彩。
我也常常讲红军长征80周年一定要书写,同时最重要的是长征中最核心的事件就是遵义会议。
没有遵义会议就没有红军长征的.胜利,就没有抗日战争的胜利。
”刘玉琴在会上回忆称,自己去看该片时,整个放映厅从头到尾就自己一个人。
但这反而让刘玉琴感受到了刘星的不容易,“不是为了票房,也不是为了赚钱,确实就是为了一种责任和担当。
”她同时称赞刘星的剧本写出了遵义会议重要性、关键性和节点性,让人印象深刻。
并且,影片最终的呈现也别具一格,将宏大的和微观的东西有机地融合起来,引起了观众的共鸣。
遵义会议电影观后感【篇二】《遵义会议》是一部由陕西文化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北京东方一处国际传媒有限公司、贵州电视台等联合出品,胡明钢、于兰执导,佟瑞欣、张京生、姚中华、马晓伟、于紫菲等主演的革命题材电影,于2016年10月10日上映。
【观后感】遵义会议观后感
![【观后感】遵义会议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896ee7d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29.png)
【观后感】遵义会议观后感《遵义会议观后感》遵义会议,这四个字在历史的长河中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当我走进那段历史,仿佛置身于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心中涌起的是无尽的感慨和思索。
走进遵义会议会址,那古朴的建筑,陈旧的桌椅,仿佛都在诉说着当年的故事。
我仔细地观察着每一个细节,试图从这些岁月的痕迹中捕捉到当年那场重要会议的气息。
我想象着当时的情景,一群心怀理想、肩负使命的革命者们聚集在这里,他们的脸上写满了焦虑和坚定。
房间里弥漫着紧张的气氛,每一个决策都关乎着党和红军的未来。
会议的讨论是激烈的,大家各抒己见,为了找到正确的道路不惜争得面红耳赤。
我仿佛看到了毛泽东同志站在那里,目光坚定,言辞恳切,以他卓越的智慧和洞察力,为大家指明方向。
他那有力的话语,就像黑暗中的明灯,照亮了前行的道路。
当时的红军面临着巨大的困境,前有堵截,后有追兵,物资匮乏,士气低落。
在这样的危急关头,遵义会议的召开无疑是一场及时雨。
它纠正了“左”倾错误,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为红军指明了正确的战略方向。
想到这里,我不禁想起了自己曾经面临困境时的迷茫和无助。
那时候,我在工作中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项目进展不顺利,团队成员之间也出现了矛盾。
我就像一只无头苍蝇,不知道该往哪里飞。
但是,我没有放弃,我努力地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就像当年的红军在困境中寻找出路一样。
我和团队成员们坐下来,心平气和地沟通,听取每个人的意见,最终找到了问题的关键,成功地完成了项目。
遵义会议让我明白,在困难面前,不能退缩,不能盲目,要有坚定的信念和正确的方向。
就像当年的红军,如果没有遵义会议的正确决策,可能就无法摆脱困境,无法取得最终的胜利。
再看那些陈列的文物,每一件都承载着厚重的历史。
有战士们用过的破旧的枪支,有发黄的文件,还有那充满补丁的军装。
这些物品虽然陈旧,但它们背后的精神却是无比鲜活的。
它们让我看到了红军战士们的坚韧和不屈,为了理想,他们可以舍弃一切。
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
![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49bf0a3fa8114431b90dd8dc.png)
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电影《遵义会议》燃起我们心中的火,红色之旅将再次成为潮流。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会址观后感,欢迎阅读!学生遵义会议观后感【一】“遵义会议会址”这个光辉的名字,时时在我脑海中闪现,可却苦苦没有机会前往参观。
终于,在这个国庆节的第二天,爸爸,妈妈带我去到了,这心怡已久的地方。
遵义会议会址,位于遵义老城子尹路中段,临街而立。
它原是黔军师长柏辉章的私邸。
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遵义。
在这里召开了中国革命史上有名的“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清算了左倾政权的错误,在危急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当为转折的会议,至此,“遵义会议”便名垂青史。
会址为红色牌面,中间是大门,上有毛主席亲笔书写的“遵义会议会址”金字牌匾。
进入大门,迎面是一牌坊,正中用碎瓷镶嵌“慰庐”二字。
背面则嵌“填笃”二字。
进入牌坊,有一小天井,一座一楼一底砖木结构的小洋楼,映入眼帘。
这就是当年召开遵义会议的小红楼,楼下是红军首长的卧室和办公楼,楼上是会议室。
踏上通往楼上的楼梯,我的心脏怦怦跳个不停。
我就要瞻仰到魂牵梦绕的会议会址了!它可是照亮中国革命的闪闪红灯啊!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三步并着两步,上完楼梯,来到二楼会议室。
会议室是一间长方形的房间,大约四,五十平方米。
墙上有挂钟和两个壁柜,壁柜上有一面穿衣镜,屋子的正中摆放着一张长方桌。
四周围有一圈木边藤心的折叠靠背椅,桌下是一只古老的木炭火盆。
屋子的墙壁上挂有当年参加会议的首长们的照片。
我以崇敬的心情,仰视张张照片,他们个个年轻,英姿焕发。
耳边似乎还回荡当年会议中的激烈争辩。
特别是毛泽东的湖南口音,他的精辟发言博得了众人的赞同,因为是在假日,参观的人特别多,大家围在室外的走廊上,本来都想多驻足观望一阵,可是下面来参观的人群,不断向上涌来,我们也只好恋恋离去。
缓缓走下木楼,楼下是一个小广场。
小楼边那古老粗大的槐树当是这历史的见证人。
虽是过了半个多世纪,红军精神,遵义会议精神,融入了它的躯体,它还是那么苍劲挺拔。
遵义会议观后感1500字
![遵义会议观后感1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1613c9f581c758f5f61f67e3.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1500字电影《遵义会议》以艺术的形式,讲述了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情况下,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了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电影观后感,欢迎阅读!遵义会议观后感1500字【一】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刘星担任总导演,于兰,胡明钢联合导演,赵滨、僮瑞欣、马晓伟,张京生等实力演员加盟的红色史诗电影《遵义会议》昨日在全国公映。
《遵义会议》是中国革命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该片是赵滨与于兰导演合作的第二部电影,与《大烟炮!一千八!》中邋遢落魄的富二代不同,赵滨此次塑造了一个铁血柔情的红军战士,化身万千无名英烈的代表,通过在战争中的成长历程映射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英明。
电影《遵义会议》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
赵滨饰演的方云霄在影片中是一名营长,战场上犹如野兽,浑身是胆的耿直军人在革命立场上从未动摇。
据悉,剧中毛泽东曾给予这个小战士思想上的指引,“只有活着才能继续为国家民族做出贡献”。
赵滨用小人物的视觉刻画历史全景,也一直是电影所要弘扬毛泽东思想的“润物细无声”。
《遵义会议》作为一部刻画历史、弘扬爱国精神的影片,军人出身的导演于兰为了再现当年的残酷与艰辛,严格按照历史资料来打造故事、还原场景,力求将历史片段的恢弘气势充分呈现于大银幕上。
赵滨表示对这段经典历史饱有探索之心,他深深敬仰这段历史的伟大,他感恩能够出演电影并把这份热情注入到角色中,在挑战自我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这段历史,虽然压力与动力并存,但仍希望影片可以唤起人们对伟人的追思,珍惜现实生活的不易。
赵滨在角色塑造上严苛要求自己,阅历丰富的赵滨对于情感戏的把握精准细腻,对于人物的真实性尽力做到完美还原,敬业精神受到业内肯定。
遵义会议纪念馆观后感
![遵义会议纪念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1891f5833687e21af45a9e3.png)
遵义会议纪念馆观后感电影《遵义会议》再续红色之旅的浪潮。
下面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会址观后感,欢迎阅读!遵义会议纪念馆观后感【一】为了弘扬长征精神,缅怀当年红军艰苦奋斗的革命历史。
在党支部筹划下,我也跟随老党员们于6月16日踏上“长征路”。
我们重走长征路的重要一站就是遵义会址,从以前的书本上,我知道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其重要意义不言而喻。
它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和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
在党生死攸关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红军革命,是红军在极端危险的境地得以保存下来,胜利地完成了长征,开创了抗日战争的新局面。
它证明了中国共产党完全具有独立自主解决自己内部复杂问题的能力,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
我们在会址里重新在党旗下宣誓,这让我们再一次牢记作为一名党员应该而且必须坚守自己的誓言,履行自己的职责。
随后我们跟随解说员,先后参观了遵义会议会址,遵义会议纪念馆,毛泽东朱德等人的旧居,毛泽东遗物展等。
在此过程中,了解到当年红军长征的艰辛,攻占遵义的卓绝,参观革命老前辈曾经居住过的地方后,感叹他们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进行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
最后我们登上红军山,即遵义红军革命烈士陵园,瞻仰革命先烈。
那段民不聊生,水深火热的革命历史似乎离我们越来越远,可它带给我们的无论伤痛还是那种无畏的革命精神永远不会消逝。
我们原本应该谨记那段屈辱并终生为和平而奋斗不止,然而,这几十年来,世界从未停息过战争,难道我们不应该反思吗?我们时时刻刻都在呼喊着铸剑为犁,要谨记历史,发扬长征精神,弘扬民族精神,可是我们的行为上为何又与之背道而驰呢?名不副实啊,中国人病了,地球人都病了,而且病的不浅。
那些呼喊,那些精神,早已被我们冠上的“所谓”二字,早已成为了龙门阵的一部分。
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在中国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书写了人类发展史上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丽史诗。
遵义会议观后感
![遵义会议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cb884b7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c9.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次会议,也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之一。
在这次会议上,毛泽东同志成功地扭转了党内局势,确立了他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也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
通过学习遵义会议的历史,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革命党的特殊性和伟大性,同时也从中汲取到了许多有关领导艺术和团结的智慧。
遵义会议是在中国共产党面临严重危机的时刻召开的。
在红军长征途中,由于国共内战的激化,党内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和对立。
会议之前,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错误思想影响很大,这使得红军处于被动局面,并且面临着被敌人追杀的危险。
而在这种危机之际,毛泽东同志的出色领导和坚定的信念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会议期间,毛泽东同志深入分析了当前形势和党内的重大问题,对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进行了深刻批判,提出了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
他指出,“红军只有走上正确的路线,才能领导我们战胜敌人”。
这句话表达了毛泽东同志对于正确路线的坚定信念,也准确指出了党内在遵义会议前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路线问题。
会议上,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和团结才智显示得淋漓尽致。
他坚信只有集中全党的力量,才能打败敌人。
在遵义会议上,他成功地争取了中央局的绝大多数支持,确立了他的领导地位,为党的后续工作奠定了基础。
这次会议不仅对党内形势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革命的后续进程。
遵义会议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它对于我个人触动颇深。
首先,在众多重要的历史事件中,遵义会议展示了党的领导力和集中统一的重要性。
只有通过正确的领导和团结,党才能有效地组织行动,并取得胜利。
遵义会议的成功召开和最后的胜利,充分证明了党的领导是不可或缺的。
其次,遵义会议也给我带来了对于团结的思考。
在众多会议成员中,党内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立场。
然而,在毛泽东同志的领导下,各方意见能够得到充分的表达并进行深入的讨论,最终取得了一致的决策。
这给我启示,一个组织只有在团结协作的基础上才能迎接挑战并取得胜利。
《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
![《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d728f4611a6f524ccbff121dd36a32d7375c7a6.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遵义会议>观后感范文》在观看了《遵义会议》这部影片之后,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仿佛被一股强大的力量深深触动。
影片中,那一段段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人物形象,让我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战火纷飞、生死攸关的年代。
遵义会议,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具有伟大转折意义的重要会议。
它发生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
当时的红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困境,外有敌人的围追堵截,内有错误路线的干扰和指挥失误。
影片中对当时紧张局势的刻画细致入微。
战士们疲惫的面容、破旧的装备,以及那弥漫在空气中的绝望和迷茫,都让我感同身受。
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眼中的无助,能听到他们沉重的呼吸。
然而,正是在这样极端艰难的时刻,遵义会议犹如一道曙光,照亮了红军前进的道路。
会议的场景在影片中被真实地呈现出来。
那一间间简陋的房间,一张张凝重的面孔,激烈的讨论和争辩,每一个细节都让我感受到了当时的紧张气氛。
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以坚定的信念和卓越的智慧,指出了王明、博古等人的“左”倾错误路线,重新确立了毛泽东在党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
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毛泽东在会议上的发言。
他没有华丽的辞藻,有的只是对局势的深刻洞察和实事求是的分析。
他用最朴实的语言,阐述了中国革命的道路和方向,让那些迷茫中的人们看到了希望。
他的每一句话都像是一颗定心丸,让焦虑不安的战士们重新找回了信心和勇气。
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一直被一种强烈的情感所包围。
那是对革命先辈们的敬仰和钦佩。
他们在如此艰难的环境下,依然坚守着自己的信仰,为了国家和人民的未来,不惜付出一切代价。
他们的精神让我深感自己的渺小和脆弱。
想想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和安宁。
我们不用担心战火的纷飞,不用忍受饥饿和寒冷,这一切都是因为有了那些革命先辈们的牺牲和付出。
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我们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繁荣。
影片结束后,我的心情依然沉浸在那段历史中。
我不禁想到,如果没有遵义会议,如果没有那些革命先辈们的正确决策和英勇斗争,我们的国家会变成什么样?我们的生活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前行。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bd2ca85fbe1e650e52ea994b.png)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导语:为了摆脱尾追和堵击的敌军,毛泽东同志建议中央红军放弃去湘西同红二、六军团会合的企图,改向敌军力量薄弱的贵州挺进。
1935年1月7日,红军攻克黔北重镇遵义。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9日,由国家电影出版总局、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台、遵义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全方位展现遵义会议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同步上映;我县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影院观赏,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据悉,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电影《遵义会议》故事选取了长征途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遵义会议”这一重大题材,以小人物开篇,伴随剧情逐步展开宏大历史场面,展示了大历史格局;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电影以战争样式贯穿全片,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人们心灵产生震撼的同时,也然产生历史的敬畏之心。
不少市民表示,观看之后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观看这部电影。
市民王某某告诉记者:“我认为这部影片拍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看,平时也爱看这战争方面的历史书籍,毛泽东在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指挥权才有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今天,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辉煌的成果,所以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这些领导为中国的革命打下的天下。
”市民王某告诉记者:“刚刚观看了《遵义会议》这部影片,我感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容易,电影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非常感动和激动,同时也让我知道今天的我们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也坚定我以后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的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
遵义会议观后感1000字
引导语:电影《遵义会议》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强渡大渡河等几部分组成,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光辉历史,充分体现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超凡脱俗的军事才能和政治魄力,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观后感一
根据正宣通[2016]22号《关于观看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的通知》精神,我镇组织10名党员于2016年10月13日晚19:00在正安星空凤凰影城观看近95分钟的《遵义会议》影片。
该片是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献礼影片,讲述了1935年1月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的遵义会议。
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真实记录了革命先辈们在重大紧要关头的信仰追求和坚定意志,准确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代革命家的光辉形象,深刻诠释出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
和长征精神。
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悠关的转折点,挽救了党、挽救了人们、挽救了革命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同志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遵义会议”结束了博古和李德“左倾”教导主义在党内的统治,使党领导的民主革命战争转危为安,“遵义会议”大大加快我国革命胜利发展的进程等这些革命历史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遵义会议》影片对宣传遵义,提升遵义形象产生了积极的效果。
镇党委书记张文波强调,全镇党员干部要利用业余时间收看电影《遵义会议》,全镇党员干部更要把观看电影《遵义会议》作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一项重要学习内容。
遵义会议观后感二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由中宣部重点支持,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遵义市委、市政府联合摄制了长征题材的电影《遵义会议》。
该剧编剧、总导演系被誉为“全军第一才子”的刘星,其不仅是我国著名编剧,亦是著名军旅作家。
主要演员中,佟瑞欣扮演毛泽东、张京生扮演朱德、姚中华扮演贺子珍、马晓伟扮演蒋介石、于紫菲扮演宋美龄。
电影准确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革命家的光辉形象,生动表现了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人类奇观,深刻诠释了伟大的遵义会议精神和长征精神。
该剧用“苏区大撤退”、“湘江之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河”和“陕北会师”五大片段再现了那段伟大的历史。
遵义会议是我们党历史上具有伟大意义的一次会议,实现了中国革命的历史性转折。
电影《遵义会议》以艺术的形式,讲述了在遵义发生的重大革命历史故事,真实还原了红军长征的伟大革命进程,再现了遵义会议的历史全貌,塑造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形象,表现出红军战士勇往直前、百折不挠的英雄气概,生动诠释了伟大的长征精神和遵义会议精神。
电影《遵义会议》旨在激励更多人了解、重温那段动人心魄的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弘扬“红色文化”;是一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的优秀教材;是“传承红色基因,讲好遵义故事”的成功典范。
遵义会议观后感三
为纪念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10月9日,由国家电影出版总局、贵州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委宣传部、贵州广播电视台、遵义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全方位展现遵义
会议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遵义会议》在全国各大影院正式同步上映;我县广大干部职工市民群众纷纷走进影院观赏,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引起社会巨大反响。
据悉,遵义会议是1935年1月15日至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在贵州遵义召开的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一次极其重要的扩大会议。
是在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和长征初期严重受挫的情况下,为了纠正王明“左”倾领导在军事指挥上的错误而召开的。
这次会议开始确立实际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稚走向成熟。
电影《遵义会议》故事选取了长征途中影响最为深远的“遵义会议”这一重大题材,以小人物开篇,伴随剧情逐步展开宏大历史场面,展示了大历史格局;影片由苏区大撤退、湘江血战、遵义曙光、飞跃大渡口、陕北会师五部分组成;电影以战争样式贯穿全片,对于生活在和平年代人们心灵产生震撼的同时,也然产生历史的敬畏之心。
不少市民表示,观看之后觉得应该珍惜现在的生活,希望能有更多的人观看这部电影。
市民王某某告诉记者:“我认为这部影片拍得非常好,我非常喜欢看,平时也爱看这战争方面的历史书籍,毛泽东在遵义会议确定了他的指挥权才有中国共产党执政
的今天,才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今天辉煌的成果,所以这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他们这些领导为中国的革命打下的天下。
”市民王某告诉记者:“刚刚观看了《遵义会议》这部影片,我感到了红军长征的艰辛和不容易,电影中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让我非常感动和激动,同时也让我知道今天的我们幸福生活来得不容易,也坚定我以后好好工作好好学习的决心。
”
据了解,在2016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推出长征题材的电影,是对红色文化的一次追忆,电影《遵义会议》由曾创作过《开国大典》、《八月一日》等电影的刘星担任总导演和编剧,制作过《开罗宣言》的于紫菲担任制片人,演员佟瑞欣、马晓伟等主演。
电影于5月初在浙江横店开拍,6月初拍摄完成,10月上旬在全国院线上映。
思南星空影城经理告诉记者:“从10月9日《遵义会议》在我们影院上映以来,我们每天安排3个场次,观看的人很多,到目前已有好几百人观看,有许多单位和部门都在陆续预约,我们将把影片持续到11月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