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著名哲学家生平汇总及德国的哲学渊源

合集下载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

1、伊曼努尔·康德(德文:Immanuel Kant,公元1724年4月22日—公元1804年2月12日,享年80岁),出生和逝世于德国柯尼斯堡,德国人,作家、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古典哲学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2、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17日),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试图唤醒德意志人民要求国家统一。

3、弗里德里希·威廉姆·约瑟夫·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Schelling,1775年1月27日—1854年8月20日,享年79岁),西戎人,学者。

4、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F. Hegel;公元1770年8月27日—公元1831年11月14日),德国哲学家。

扩展资料:康德是一个二元论者和不可知论者,他为了调和唯理主义和经验主义,提出了自己的批判哲学。

费希特则持有一种主观唯心主义(后期也被认为倾向于客观唯心主义)谢林和黑格尔有时候被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者,但事实上他们的意见是非常不同的。

直到费尔巴哈以一种唯物主义的观点对黑格尔宏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提出抨击,从而终结了德国古典哲学。

德国古典哲学具有抽象性和思辩性的特点,它最重大的意义在于从康德开始,世界观发生了巨大转变。

世界再也不再是是其所是,理性再不只是被当作法则的附属品所对待,而是转变为由理性为世界立法,世界被认为是由我们的观察所决定的。

德国最厉害的7位哲学家

德国最厉害的7位哲学家

德国最厉害的7位哲学家德国是盛产哲学家的国度,就像法国盛产葡萄酒和香水一样。

德国最厉害的7位哲学家,个个思想深刻,影响后世很多年!都哪7个呢?一起来跟随哲学诗画精读进入。

1谢林谢林的哲学认为自我不可能是绝对的,任何自我都需要有条件。

在自我与物质之上,必须有一个统一的事物作为世界的本原,这个东西既不是主体,也不是客体,而是主体和客体的绝对同一。

这个绝对同一蕴含着一种原始冲动,可以把自身提升为一种有意识的精神实体,从而发展出理想和现实。

对立的双方并无本质区别,只有量的区别,在自然世界里,现实占主导地位,在精神世界中,观念占主导地位。

自然和精神在时间和逻辑上没有先后顺序之分,二者的发展构成不同的层次,到最高层次又变为绝对同一。

世上唯一实在的东西就是主体与客体统一后的一种绝对存在。

2黑格尔黑格尔的哲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一种绝对理念,自然界、社会历史和人的思维都是绝对理念的一种表现,绝对理念按照正、反、合的三段式发展进行一系列的辩证推进,其过程分为逻辑、自然和精神三个大的阶段。

黑格尔(1770—1831年),德国最负盛名的哲学家,他的哲学思想是19世纪德国哲学的顶峰,费尔巴哈、马克思等都受其哲学思想的影响,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历史哲学》《逻辑学》等。

黑格尔从神学院毕业的时候,他的老师评价道:“你可以成为不错的牧师,但是成不了哲学家。

”然而,黑格尔后来通过努力成为了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之一。

3费尔巴哈费尔巴哈的哲学认为善与恶是绝对对立的,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与欲望,并强调要有合理的自我节制,否则就会被欲望所吞噬。

另外,他特别主张要以人为本,一切人的本性出发看待和处理问题,人与人之间要互助互爱。

费尔巴哈维护宗教的统治,认为各个时期的人类仅仅由于宗教的变迁而彼此区别开来。

然而,宗教变迁与人们之间的情感演变紧密相连,这种情感关系在费尔巴哈那里就是爱。

费尔巴哈主张建立人与人之间的以感情为基础的爱的宗教。

自身的存在体现为对宗教的依赖,如果没有宗教,自己就不可能存在。

德国近代哲学代表

德国近代哲学代表

偏见形成的分析(上):
在精神的历史发展中,曾经有三个主要阶段: 东方人、希腊人与罗马人、和日耳曼人。 黑格尔把日耳曼历史分成三个时期:第一篇, 到查理曼止;第二篇,查理受到宗教改革;第 三篇,从宗教改革以后。 这三个时期又分别叫做圣父王国、圣子王国和 圣灵王国。圣灵王国竟然是从镇压农民战争中 所犯的令人发指的血腥暴行开始的,似乎有点 离奇古怪;但是当然,黑格尔并不提这样的屑 细小事。

黑格尔经典语录:
背起行囊,独自旅行。 目标有价值,生活才有价值。 凡是存在的事物就天然具有合理性……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历史常常惊人地重演。 人类从历史中所得到的教训就是:人类从来不 记取历史教训。 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 功。 人是靠思想站立起来的。

偏见形成的分析(下):

黑格尔在对历史作哲学思考时,心里怀想着狄 奥都利克、查理曼、巴巴罗撒、路德和弗里德 里希大王之类的人物。 德意志受到了高度颂扬,所以大家也许料想要 讲德意志就是绝对理念的最后体现,超乎它以 外恐怕不可能再有任何发展了。 黑格尔渴望德意志统一和复兴是与其民族主义 思想结合在一起的,他提出国家、民族要独立 自主,论证战争的合理性与必然性,并把日耳 曼民族视为优等民族“世界精神”的完美体现。

黑格尔的战争论“偏见”:
他认为不时发生战争是一件好事情,战争是那 样一种状态,即我们认真理解现世财产物品的 空虚无益。(这个见解应当和相反的理论,即 一切战争都有经济原因,作一个对比。) 战争有一种实际的道德价值:“战争有更崇高 的意义,和平是僵化;由众国家做成的一个家 庭必定创造出一个敌人。国与国的争端只能由 战争来解决;因为国家之间关系既不是法的关 系,也不是道德关系。每个国家的利益就是它 自己的最高法律,道德与政治不成对比,因为 国家是不受平政权论述:

影响中国的十大德国人物

影响中国的十大德国人物

影响中国的十大德国人物卡尔·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18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当代最有创见的思想家、最杰出的本体论学者、技术社会的批判者。

1927年出版的重要着作《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奠定了海德格尔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及其在20世纪哲学中的地位。

海德格尔一生着述很多,除《存在与时间》外,主要着作还有《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论真理的本质》、《林中路》、《路标》等。

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

生于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罗斯涅兹城,系犹太族后裔。

他早先攻读数学、物理,1881年获博士学位,1883年起在维也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1838~1917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

主要着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等。

莱布尼茨(Leibniz1646~1716)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

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伊曼纽·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

他出生在普鲁士的柯尼希斯伯格,16岁进入大学,在这里教书直到73岁,除了在这个城市40英里的范围内走动外,一生从未出过远门。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个人资料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个人资料

德国哲学家黑格尔个人资料黑格尔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要思想体系源流。

下面小编就带大家一起来详细了解下吧。

黑格尔人物简介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1770—1831),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马克思唯物主义辩证法的主要思想体系源流。

黑格尔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科学全书纲要》《法哲学原理》等,他建立了世界哲学史上最为庞大的客观唯心体系、极大地丰富了辩证法、黑格尔辩证法、黑格尔逻辑学、黑格尔美学等成果。

黑格尔对当时的哲学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大学数哲学家都是黑格尔派。

1831年,一代哲学大家黑格尔死于霍乱。

黑格尔人物生平德国近代客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政治哲学家。

他对德国资产阶级的国家哲学作了最系统、最丰富和最完整的阐述。

1770年8月27日生在德国符腾堡公国首府斯图加特一个官吏家庭。

1780年起就读于该城文科中学,1788年10月去图宾根神学院学习,主修神学和哲学。

1793年─1796年在瑞士伯尔尼一贵族家中担任家庭教师,1797年末─1800年在法兰克福一个贵族家庭里担任家庭教师。

1800年到耶拿,与谢林共同创办《哲学评论》杂志。

次年成为耶拿大学编外讲师,四年之后成为副教授。

1807年出版他的第一部著作《精神现象学》。

1808至1816年,他在纽伦堡当了八年的中学校长。

在此期间完成了《逻辑学》(简称大逻辑)。

1816~1817年任海德堡大学哲学教授。

1817年,出版《哲学全书》,完成了他的哲学体系。

1818年后任柏林大学哲学教授,并于1829年当选柏林大学校长,1821年出版《法哲学原理》。

1829年,黑格尔被任命为柏林大学校长和政府代表,1831年死于霍乱。

他在柏林大学的讲稿死后被整理为《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和《宗教哲学讲演录》。

黑格尔名言1、假如没有热情,世界上任何伟大的事业都不会成功。

德国社会学家汇总简介

德国社会学家汇总简介

德国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全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导师和领袖,马克思主义哲学和社会学的创始人。

出身于德国特利尔城的一个律师家庭。

1835年在特利尔中学毕业后,最初就学于波恩大学法律系,后转人柏林大学法律系。

在大学期间,认真研究黑格尔哲学,结识了青年黑格尔派的代表人物。

1841年毕业于柏林大学,并以《论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和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区别》的论文,获耶拿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次年任《莱茵报》主编。

1844年4月,撰写《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8月与恩格斯在巴黎会面,同年合著《神圣家族》,开始清算旧的哲学观念。

1846年与恩格斯在布鲁塞尔建立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同年夏与恩格斯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的主要章节。

1847年与恩格斯一道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并受托以宣言的形式起草共产主义者同盟的纲领,次年,纲领以《共产党宣言》为名在伦敦问世。

在此后的几年间,潜心研究政治经济学,于1863年着手撰写三卷本《资本论》,并于两年后完稿。

1864年9月,国际工人协会在伦敦成立,被选为协会临时委员会委员。

直到逝世前,他一直在领导国际工人运动,同各种各样的机会主义进行斗争。

巴黎公社起义爆发后,撰写了《法兰西内战》,并于1871年6月由恩格斯译成德文发表在《人民国家报》上。

1883年3月14日,在伦敦溘然长逝。

在马克思一生的著作中,以及在恩格斯的著作中,都没有使用过“社会学”这一名称,但在马克思的社会理论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学思想。

他关于社会有机体的学说是其社会学思想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提出了人化自然的概念。

他认为,人作为有意识的社会存在物,是在社会中最后实现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有机统一。

这一社会有机整体的学说以及有机体内各组成部分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在1859年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通过概括为社会的经济形态的方式作了最完整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

黑格尔(1770年—1831年)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

黑格尔(1770年—1831年)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

黑格尔(1770年—1831年)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
义的
黑格尔(1770年—1831年)是德国哲学家,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

他出生在德国斯图加特市的一个官僚家庭,父亲是全市很有声望的绅士和税务局书记官。

他家经济条件好,生活富裕,黑格尔舒适温暖的家庭环境中长大。

1785年,黑格尔进入斯图加特市立文科中学,父亲望子成龙,给他办了一个家庭图书馆,为他请了家庭教师。

黑格尔非常喜欢读书把精力都用于学习上,他把读书求知看成了生活中的一大乐趣。

他把积攒起来的零用钱都用于买书,还经常光顾市公爵图书馆。

每逢星期三、六,图书馆开放,他都早早去那里看书。

他的兴趣很广泛,爱读哲学、美学、心理学、语言学、历史学等方面的书籍。

每读一本书,他也都要做摘录,记在一张张活页纸上,然后按语言学、美学、几何学,心理学、历史学、哲学等项目加以分类,按照字母次序排列放在贴有标签的夹子中,这样查阅起来很方便。

中学时,黑格尔对当时德国的文学作品读得不多,但他对古典文学很感兴趣。

中学的最后一年,他写过一篇《论古诗人的特征》的作文,认为近代诗人已不可能像古代诗人那样起很大作用了。

古代作家纯朴,他们的思想源于生活,不是为讨好读者而创作。

他对古代语言和诗人的倾慕保持了一生。

中学时他的各门功课都很出色,学习成绩在全校多次名列前茅,一直保持着“模范学生的光荣称号,他的刻苦学习,为后来从事哲学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知识。

黑格尔后来终于成了著名哲学家。

他一生著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法哲学原理》《历史哲学讲演录》《哲学史讲演录》《美学讲演录》等。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生平简介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生平简介

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生平简介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试图唤醒德意志人民要求国家统一。

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德国哲学家费希特生平简介,希望大家喜欢!费希特生平简介费希特简介简略而又完整地概括了费希特这位哲学大师完美的一生,费希特早年间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富裕家庭,他是德国一位著名的哲学家和爱国主义者,作为一名哲学家费希特一生中继承又发展了康德的唯心主义思想,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也试图唤醒德意志人民,他一直都在坚信国家会统一。

费希特简介中曾经提及费希特出生于普鲁士萨克森州,他的父亲是一名手工商人,他从小家境比较富裕,1774年的时候进入了博尔塔贵族学校读书,后来又考入了德国大名鼎鼎的耶拿大学,直到1781年,他在莱比锡大学修读神学,接触了很多先进的哲学思想。

费希特简介还曾经提及到费希特和康德两人的关系,因为费希特在1790年的时候认识了德国一位著名诗人的侄女儿,后来两人结为夫妻,后来费希特又在他妻子的引荐下拜见康德,康德曾经给费希特写过一篇宗教文章,费希特由此和康德的关系变得紧密起来,而且晚年的时候康德还曾经赞助过费希特的哲学论文发表。

后来费希特又到回到了耶拿大学担任终身哲学教授,他主持康德哲学讲座,一生都在创新和发展康德的哲学体系,之后费希特发表了全部《知识学的基础》,《自然法学基础》这种非常重要的哲学理论篇章。

1806年的时候普法战争爆发,费希特还担负起宣扬爱国主义口号的任务。

1813年柏林保卫战爆发,费希特和他的妻子为了照顾病人不幸感染了一种非常严重的流感,3个月后就死亡了。

费希特哲学一直以来费希特哲学都是近代欧洲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哲学思想,因为费希特作为德国一位非常重要的哲学家和思想家,给德国后来的很多领域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影响,费希特哲学其实包括两个部分,一个是关于费希特对美学的理解,一个是费希特对于康德思想的研究和创新。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
德国古典哲学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是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叶的德国哲学。

创始人为康德,黑格尔为集大成者,费尔巴哈为第一个走出德国古典哲学的人,而不是最后的代表。

德国古典哲学不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之一更是在哲学史占据着枢纽的位置,将传统形而上学推向顶峰的同时,黑格尔又是第一个对现代性展开批判的哲学家,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兴起奠定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是工业革命时期欧洲哲学舞台上的主角。

它提出了包括认识论、本体论、伦理学、美学、法哲学、历史哲学以及政治哲学等领域的各种重大问题和范畴,标志着近代西方哲学向现代西方哲学的过渡。

在这一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哲学家有康德、费希特、谢林、黑格尔等人。

”。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是指发源于德国的一系列哲学思潮,强调意识、思维和灵魂的重要性,认为意识或心灵是世界的基础和核心。

以下是几位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及其观点的简要介绍:
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康德的哲学体系强调人类的自主性和道德责任。

他认为,人的认识能力和道德自由是基于先验的道德法则和理性的自我决定。

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费希特强调自我意识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体的自我和绝对自我(无限的理性)是统一的,通过自我意识的实现,个体可以达到绝对自我的境界。

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灵性和理性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他认为,通过辩证思维和历史的发展,人的自我意识逐渐实现了对绝对精神(无限的理性)的认识。

弗里德里希·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尼采强调人的意志和权力的重要性。

他批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并主张通过超越传统价值观,个体可以实现自己的潜能。

这些哲学家的观点都对德国唯心主义哲学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强调了人类意识、思维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对于道德、自由、自我意识的探讨具有深远的影响。

虽然唯心主义在哲学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也受到了现实主义、实证主义等哲学流派的挑战和批评。

德国思想家与哲学传统的辉煌

德国思想家与哲学传统的辉煌

德国思想家与哲学传统的辉煌德国一直以来都是哲学思想的重要发源地,众多思想家在这片土地上崛起并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德国的哲学传统中,涌现出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他们的思想和贡献不仅影响了德国的文化和社会,更对整个西方哲学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探讨德国思想家与哲学传统的辉煌,以展示他们的理论和思想对于人类智慧文明的贡献。

一、康德与启蒙哲学德国思想家康德是哲学传统中的重要人物,他的思想被誉为启蒙哲学的代表之一。

康德强调人的自由和理性,他主张人们应该以理性为导向来认识世界。

他的《纯粹理性批判》被视为现代哲学的里程碑之作,其中提出了悖论概念和自由意志的问题,对于认识论和道德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黑格尔与辩证法哲学黑格尔是德国思想家中最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他的辩证法哲学极大地推动了人类思维的发展。

黑格尔主张世界和真理是不断发展和演变的,他的著作《精神现象学》被视为现代哲学的巅峰之作。

他的思想对于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哲学都产生了重要影响。

三、尼采与存在主义哲学尼采是德国思想家中最具争议的人物之一,他的思想被称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先驱。

尼采批判了传统的道德观念和宗教观念,提出了“超人”与“意志至上”的思想。

他的著作《查拉图斯特如是说》和《权力意志》对于后来的文化哲学和心理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哈贝马斯与批判理论哈贝马斯是德国现代思想家中的代表人物,他的批判理论在社会学和政治学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

哈贝马斯提出了公共领域和理性对话的重要性,他的著作《沟通行动理论》和《批判性理论》被认为是现代社会科学理论的经典之作。

五、海德格尔与存在主义哲学海德格尔是德国存在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对于现代哲学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

海德格尔强调个体存在的独特性和人与世界之间的关系,他的著作《存在与时间》被视为存在主义哲学的奠基之作。

海德格尔的思想对于后来的现象学、后现代主义和生态哲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综上所述,德国思想家与哲学传统的辉煌不仅展示了他们的个人才华和智慧,更为人类智慧文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德国哲学发展历程

德国哲学发展历程

德国哲学发展历程1. 前言德国哲学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和重要性的哲学传统之一。

德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16世纪的启蒙时期,一直延续到20世纪的现代思想运动。

在这段时间里,德国哲学经历了许多重要的转折和变革,涌现出了众多杰出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本文将介绍德国哲学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其中的重要思想和学派。

2. 启蒙时期德国哲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启蒙时期,这是欧洲思想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

启蒙哲学家强调理性和自由的重要性,对宗教和传统权威进行批判。

在德国,著名的启蒙哲学家包括莱布尼茨和康德。

莱布尼茨主张存在一种普遍的基本单元,称之为“单子”,这些单子组成了世界的一切事物。

康德则提出了“启蒙”的概念,强调理性自由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他的道德和政治理论。

3. 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哲学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德国哲学主要分为两个学派: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

理性主义哲学家如康德和费希特关注于理性的概念和先验的知识,他们认为理性是能够揭示世界本质和真理的工具。

与之相对,经验主义哲学家如洛克和休谟则强调通过感官经验来获得知识,认为知识源于经验。

4. 黑格尔和德国绝对理念主义19世纪初,黑格尔成为了德国哲学界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

他提出了“辩证法”和“绝对理念”的概念,认为真理是在矛盾和冲突中不断前进的。

黑格尔的思想对后来的德国哲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

5. 尼采和存在主义哲学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尼采是德国哲学界的先锋人物之一。

他对传统哲学和宗教进行了尖锐批判,提出了“上帝已死”的著名论断。

尼采强调个体的自由和责任,以及对生命和存在的肯定。

他的存在主义哲学对20世纪后期的思想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6. 当代德国哲学20世纪后期以及21世纪,德国哲学经历了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发展。

基于尼采的思想,存在主义和现象学等流派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同时,新兴的思想潮流如批判理论、结构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等也在德国哲学界崭露头角。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及简介

德国古典哲学的代表人物及简介

德国古典哲学(即是18世纪末到19世纪前半叶德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资产阶级哲学)其主要代表人物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

康德:伊曼努尔·康德(德语:Immanuel Kant,1724年4月22日-1804年2月12日)著名德意志哲学家,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其学说深深影响近代西方哲学,并开启了德国唯心主义和康德主义等诸多流派。

康德是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是德国思想界的代表人物。

他调和了勒内·笛卡儿的理性主义与法兰西斯·培根的经验主义,被认为是继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后,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

康德哲学理论的一个基本出发点是,认为将经验转化为知识的理性(即“范畴”)是人与生俱来的,没有先天的范畴我们就无法理解世界。

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唯心主义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

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

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费希特:约翰·戈特利布·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公元1762年5月19日-公元1814年1月17日),德国作家、哲学家、爱国主义者,古典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之一。

作为一个哲学家,他寻求对哲学思想,特别是康德唯心主义思想的统一;作为一名爱国主义者,他试图唤醒德意志人民要求国家统一。

黑格尔: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德语: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常缩写为G. W. F.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时代略晚于康德,是德国19世纪唯心论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黑格尔出生于今天德国西南部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卒于柏林,去世时是柏林大学(今日的柏林洪堡大学)的校长。

许多人认为,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19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存在主义和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德国文化·哲学篇

德国文化·哲学篇

论,相当于用主客体关系取代了主体间性 关系、主体与自身的关系,也就是用自然 科学取代道德领域、艺术领域,显然有误。
《什么是普遍语用学》ຫໍສະໝຸດ 之前还有一本《合法化危机》,之后还有 《交往行为理论》,但凭借这篇文章可以 窥得全豹。 三种行为:策略行为、符号行为、交往行为 三种语言与三种有效性要求:表达性语言— —真诚性的有效性要求,调整性语言—— 正当性的有效性要求,陈述性语言——真 实性的有效性要求
总结
在很大程度上,现代文明的进程,是一种理性化的 进程。但何为理性?仅仅是强调以最有效方法达 到最优结果的工具理性?如果真是这样,二十世 纪的众多灾难,有多少要归咎于人类强大的科技、 经济实力,这些全都符合工具理性的要求!所以, 哈贝马斯才努力研究交往行为,总结出了交往理 性。虽然这还仅仅是尝试,但未来的人类如果真 的形成了一个交往的领域,同政治、经济领域保 持平衡,也不失是美好的。
姓名:于尔根· 哈贝马斯 生日:1929年6月18日 故乡:杜塞尔多夫 教育经历:哥廷根大学、苏黎世大学、伯恩大 学
职业经历:毕业后,短暂地做过自由撰稿人; 而后在法兰克福大学社会研究所做助手;在马 堡大学取得教授资格,先后在海德堡大学、法 兰克福大学任教,其前也曾离开法兰克福大学, 前去管理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1994年退休, 但学术生涯远未结束
至于前者,国家在调控经济社会时,不仅会 依据科技的要求,还会用科技的要求为自 身辩护。这时候,有意思的事情发生了: 一向标榜客观的科学技术,竟然成了国家 用来维系其统治的理论,俨然变成了意识 形态
《认识与兴趣》
• 技术控制的兴趣:经验分析性科学 • 历史理解的兴趣:解释性科学 • 解放的兴趣:批判理论 • 三种兴趣不可互相替代。韦伯的合理化理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生平简介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生平简介

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生平简介莱布尼茨简介是这样介绍他的:莱布尼茨是德国著名的数学家,他是公开微积分方法的第一人,并且符号被流行运用。

而比莱布尼茨先使用微积分的是牛顿。

莱布尼茨生于1646年,在他79岁的时候逝世。

莱布尼茨在中年阶段身体素质急剧下降,智力严重衰退,而健康出现危机的最严重的一次是莱布尼茨去了意大利以后。

莱布尼茨在五十岁的时候就开始研究古代中国。

在莱布尼茨幼小的时候,他就展露自己的聪明才智了。

在他十三岁的时候,就像其他小朋友读小说一样轻轻松松地就能读懂艰涩难懂的论文了。

他提出了无穷小的微积分计算的方法,并且发表了比伊萨克·牛顿爵士手稿早三年的研究成果,但是伊萨克·牛顿爵士却说自己是第一个发现这些研究成果的。

莱布尼茨懂得取悦宫廷的人并且从中得到知名人士的帮助。

斯宾诺莎的哲学给了莱布尼茨很多启发,也教会他很多,虽然他不赞同斯宾诺莎的观念。

他曾经服务于汉诺威宫廷,也许是与牛顿有矛盾,所以在乔治一世成为英格兰国王时没有被邀请。

随后他的影响力渐渐的下降了,直到后来没有人再关注他,他就是在这种被人忽视的情况下逝世的。

在莱布尼茨死后,他的好友也就是他生平最为敬重的人伯.方特纳尔为他撰写生平事迹。

莱布尼茨一生都未曾结婚,本来在他50岁的时候想要结婚的,但是女方却说还需要一段时间,因此他们一直没有成婚,以上便是莱布尼茨简介。

莱布尼茨非常熟悉古罗马古希腊哲学,并且熟悉他所处的时代的哲学学说以及一些科技成就。

在那个充满哲学气息的时代,莱布尼茨也孕育了属于自己的莱布尼茨哲学思想。

他有一套单子论,他认为没有人解决“一”与“多”的哲学问题,不管是古希腊罗马的学者也好,还是笛卡尔、洛克、培根等人都没有完全阐释清楚这个问题。

莱布尼茨更倾向于原子理论,但是这不代表他接受所有的原子理论,比如德谟克里特的原子理论他就保持反对的态度。

德谟克里特认为原子是构成万物的物质实体,但是莱布尼茨却认为无论原子是否构成了万物,原子仍旧是空间的一小部分,而空间的一小部分是不可能不可分的,可分的东西也一定是部分构成。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德国著名的哲学家

1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创始人。

2卡尔·马克思(Karl Marx 1818.5.5-1883.3.14)德国哲学家,革命理论家,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资本论》和《共产党宣言》的作者。

3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Friedrich Wilhelm Nietzsche,1844年10月15日-1900年8月25日)4 黑格尔,G.W.F.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19世纪德国古典哲学家、客观唯心主义者、辩证法大师、渊博的学者5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 1788-1860)生平介绍:1788年2月22日生。

被称为“悲观主义哲学家”。

他是黑格尔绝对唯心主义的反对者、新的“生命”哲学的先驱者。

6莱布尼茨(Gottfriend Wilhelm Leibniz)是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

7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主义哲学技术哲学的创始人海氏从存在的角度解构了西方的哲学史,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存在(道,本源,存在的存在)的真理被遗忘的历史——海德格尔认为是“道”,“无”(logos)是世界的本源。

所以在其哲学的核心处与中国的老子很有相似。

时间性是人的存在方式!世界是形而上和形而下的统一,是一切关系和意义的总和。

8路德维希·费尔巴哈(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

1804年7 月28日生于巴伐利亚,卒于1872年4 月13日。

他批判了康德的不可知论和黑格尔的唯心主义,恢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雅斯培尔斯教育问题存在主义哲学9谢林(1775~1854)Schelling,Friedrich Wilhelm Josephvon 德国古典哲学的主要代表,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

德国哲学家德国的哲学界出产了众多世界级的哲学家,他们的思想深深影响了整个世界的哲学思潮。

本文将介绍几位著名的德国哲学家,包括康德、黑格尔、尼采和海德格尔等人。

首先,康德(Immanuel Kant)是德国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人物之一。

他生活在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普鲁士,是启蒙运动时期的重要代表人物。

康德的著作《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是德国哲学史上的里程碑之作。

他提出了“康德式”哲学系统,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自律来达到人类的完善和幸福。

康德同时也对道德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他的道德观念强调人类应该按照普遍的道德准则行事。

接下来是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他是德国唯物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

黑格尔的著作《观念的科学》和《精神现象学》影响深远,并为后来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基础。

黑格尔倡导了一种辩证的思维方式,将事物视为一个不断发展和演化的整体。

他提出了“绝对理性”的概念,认为人类的思维和现实是相互关联的。

黑格尔的辩证法对于理解社会、历史和人类思维发展过程有着重要意义。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哲学家,他的思想开创了现代哲学的新方向。

尼采将人类看作是一种超越自身的动力,他提出了“超人”(Übermensch)的概念,认为人类应该超越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追求个人的自由和力量。

尼采的哲学思想深受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文化批评等学派的影响。

最后是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他是20世纪德国哲学界最有影响力的哲学家之一。

海德格尔的代表作品《存在与时间》被认为是现象学和存在主义的重要文献。

他提出了“存在”的概念,认为人的存在是由于与世界相互关联而产生的。

海德格尔主张通过对人的存在进行深入研究来理解人类生活的意义。

他的哲学思想也对后来的西方哲学有着重要的影响。

总结来说,德国哲学家们的思想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哲学的发展。

德国著名哲学家生平汇总及德国的哲学渊源

德国著名哲学家生平汇总及德国的哲学渊源

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一、思维方式及民族特点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民族。

并且德国人具有“逻辑思维”,是以逻辑推理为基础,强调事物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变;非矛盾性认为事物不可能同时存在是与非;排中性认为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中间性,听来具体而实在。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词中说过,德意志民族重视理性的思辨,而且不止关心那些对生活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而喜欢追求真理、灵魂的幸福,做形而上的思考,或许这就是德国成为“哲人的国度”的原因之一吧。

二、历史原因众所周知,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各国君主都希望有思想来帮助国家强大,鼓励思想家发展,所以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大哲学家。

正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样。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战友)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德国盛产哲学家的原因一、思维方式及民族特点德意志民族是一个严谨、一丝不苟的民族。

并且德国人具有“逻辑思维”,是以逻辑推理为基础,强调事物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

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变;非矛盾性认为事物不可能同时存在是与非;排中性认为事物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无中间性,听来具体而实在。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集大成者)黑格尔在《哲学史讲演录》的开讲词中说过,德意志民族重视理性的思辨,而且不止关心那些对生活有直接联系的问题而喜欢追求真理、灵魂的幸福,做形而上的思考,或许这就是德国成为“哲人的国度”的原因之一吧。

二、历史原因众所周知,德国在历史上长期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各国君主都希望有思想来帮助国家强大,鼓励思想家发展,所以在这个时期产生了许多大哲学家。

正如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一样。

康德(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的创始人)康德: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不可知论者,德国古典美学的奠定者。

他被认为是对现代欧洲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也是启蒙运动最后一位主要哲学家。

马克思(Karl Marx,1818.5.5-1883.3.14,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

伟大的政治家、哲学家、经济学家、革命理论家。

主要著作有《资本论》、《共产党宣言》等。

他是无产阶级的精神领袖,是近代共产主义运动的弄潮儿。

支持他理论的人被视为马克思主义者。

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1820.11.28-1895.8.5,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之一,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马克思的战友)恩格斯:德国思想家、哲学家、革命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的伟大导师,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

恩格斯是卡尔·马克思的挚友,被誉为“第二提琴手”,他为马克思从事学术研究提供了大量经济上的支持。

在马克思逝世后,将马克思的大量手稿、遗著整理出版,并且成为国际工人运动众望所归的领袖。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

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

他最早开始批判西方现代社会,然而他的学说在他的时代却没有引起人们重视,直到20 世纪,才激起深远的调门各异的回声。

后来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后现代主义,都以各自的形式回应尼采的哲学思想。

尼古拉(库萨的)(Nicolaus Cusanus,1401-1464,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哲学家,枢机主教,泛神论者)彭波那齐(Pietro Pomponazzi,1462-1524或1525,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哲学家,人文主义的主要代表之一)马丁·路德(Martin Luther,1483-1546,十六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的发起者,基督教(新教)路德宗的创始人)闵采尔(Thomas Münzer,约1490-1525,1524-1525年德国农民战争的领袖,德意志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宗教改革家)伯麦(Jakob Böhme,1575-1624,文艺复兴时期德意志神秘主义哲学家)莱布尼茨(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国自然科学家、数学家、唯心主义哲学家)沃尔弗(Christian Wolff,1679-17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鲍姆加登(Alexander Gottlieb Baumgarten,1714-1762,德国哲学家,沃尔弗哲学体系的拥护者)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1729-1781,德国启蒙运动时期思想家、文艺理论家、剧作家)雅科比(Friedrich Heinrich Jacobi,1743-1819,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赫尔德(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1744-1803,德国文艺理论家、哲学家,狂飙运动(十八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德国资产阶级文学运动)理论指导者)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1832,德国诗人、剧作家、思想家)费希特(Johann Gottlieb Fichte,1762-181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谢林(Friedrich Wilhelm Joseph von Schelling,1775-185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 叔本华(Arthur Schopenhauer,1788-1860,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唯意志论者)海涅(Heinrich Heine,1797-1856,德国诗人、政论家、思想家)费尔巴哈(Ludwig Andreas Feuerbach,1804-1872,德国唯物主义哲学家)施蒂纳(Max Stirner,1806-1856,卡斯巴×施米特(Kaspar Schmidt)的笔名,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唯我论者,无政府主义的前驱者)魏特林(Wilhelm Weitling,1808-1871,德国早期工人运动活动家,空想共产主义者)施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1808-1874,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代表之一,以对基督教的批判而著名)鲍威尔(Bruno Bauer,1809-1882,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青年黑格尔派的主要代表)洛采(Rudolf Hermann Lotze,1817-188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自称其哲学为“目的论的唯心主义”)格律恩(Karl Grün,1817-1887,德国小资产阶级社会主义者)福格特(Karl V ogt,1817-1895,德国博物学家,庸俗唯物主义者,自称其哲学为“生理学人本主义”)毕希纳(Ludwig Büchner,1824-1899,德国医生,庸俗唯物主义代表之一)拉萨尔(Ferdinand Lassalle,1825-1864,德国工人运动中机会主义派别的首领)宇伯威格(Friedrich Überweg,1826-1871,德国哲学家,以著有《哲学史概论》一书而出名)朗格(Friedrich Albert Lange,1828-187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早期的新康德主义者)约瑟夫·狄慈根(Joseph Dietzgen,1828-1888,德国社会主义著作家和哲学家,制革工人)冯特(Wilhelm Wundt,1832-1920,德国心理学家、哲学家,构造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最初属于新康德主义,后转向生命哲学)杜林(Karl Eugen Dühring,1833-1921,德国哲学家、庸俗经济学家)舒佩(Wilhelm Schuppe,1836-1913,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内在论的创始人)李普曼(Otto Liebmann,1840-1912,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早期的新康德主义者,最早提出“回到康德那里去”口号)倍倍尔(August Bebel,1840-1913,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的创始者和领导者之一,车工出身,第一国际成员)柯亨(Hermann Cohen,1842-1918,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马堡学派的创始人)哈特曼(Eduart Hartmann,1842-190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阿芬那留斯(Richard Avenarius,1843-1896,德国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的创始人之一)梅林(Franz Mehring,1846-1919,德国社会民主党左翼领袖之一,政论家、历史学家)布拉德莱(Francis Herbert Bradley,1846-1924,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黑格尔主义者)倭铿(Rudolf Eucken,1846-192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文德尔班(Wilhelm Windelband,1848-191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创始人)毛特纳(Fritz Mauthner,1849-1923,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语言哲学的代表,出生于波希米亚)伯恩施坦(Eduart Bernstein,1850-1932,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右派首领,修正主义的代表人物)舒贝特-索尔登(Richard Schubert-Soldern,1852-1935,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内在论的代表之一)考茨基(Karl Kautsky,1854-1938,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修正主义的首领之一)胡塞尔(Edmund Husserl,1859-1938,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现代现象学的创始人)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1941,法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现代非理性主义的主要代表)杜威(John Dewey,1859-1952,美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社会学家、教育学家,实用主义者)怀特海(Alfred North Whitehead,1861-1947,英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数学家)彼得楚尔特(Josef Petzoldt,1862-1929,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经验批判主义者) 李凯尔特(Heinrich Rickert,1863-193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新康德主义弗赖堡学派的主要代表之一)杜里舒(Hans Driesch,1867-1941,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生物学家,新活力论者) 施本格勒(Oswald Spengler,1880-1936,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史学家)施利克(Moritz Schlick,1882-1936,唯心主义哲学家,生于德国,曾在奥地利维也纳大学任教,维也纳学派领导者,逻辑实证论创始人之一) 雅斯贝斯(Karl Jaspers,1883-1969,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希特勒统治时期曾任大学校长、教授等职,拥护纳粹主义)三、高等教育改革早在 14世纪,德国就产生了高等教育。

到18世纪末,德国成为欧洲国家中大学最多的国家之一,拥有四十二所大学。

进入19世纪,德国的大学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1810年,洪堡创办了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的创建标志着大学教育的变革。

柏林大学把重点放在科学研究方面,在德国高等教育中首开教授与学生共同研究的学术之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