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教案
旅游常识和导游基础知识教案第一章:旅游概述1.1 旅游的定义与分类1.2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3 旅游行业的基本构成1.4 旅游的作用与意义第二章:旅游者2.1 旅游者的特征与需求2.2 旅游者的心理与行为2.3 旅游者的权益与保护2.4 旅游者的服务与指导第三章:旅游资源3.1 旅游资源的类型与评价3.2 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3.3 旅游景观的规划与设计3.4 旅游资源的利用与可持续发展第四章:旅游产品4.1 旅游产品的概念与分类4.2 旅游产品的开发与营销4.3 旅游产品的服务与质量4.4 旅游产品的创新与提升第五章:旅游行业管理5.1 旅游行业管理的体系与机构5.2 旅游行业法规与政策5.3 旅游行业服务质量管理5.4 旅游行业职业道德与规范第六章:导游业务基础知识6.1 导游的职责与素质要求6.2 导游的知识结构与技能6.3 导游的接待与服务程序6.4 导游的语言表达与沟通技巧第七章:导游员职业道德与行为规范7.1 导游员职业道德的重要性7.2 导游员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7.3 导游员职业道德的具体要求7.4 导游员行为规范的实践应用第八章:导游技能与导游方法8.1 导游讲解技能的培养与提高8.2 导游组织协调技能的运用8.3 导游处理问题和紧急情况的能力8.4 导游方法的创新与实践第九章:旅游景观与文化9.1 旅游景观的内涵与特点9.2 旅游景观的文化解读9.3 旅游景观的保护与传承9.4 旅游景观与文化产品的开发第十章:旅游市场营销10.1 旅游市场营销的基本概念10.2 旅游市场营销环境分析10.3 旅游市场营销策略的制定与实施10.4 旅游市场营销效果的评价与改进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旅游概述补充和说明:详细阐述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如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产品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介绍旅游行业的基本构成,包括旅游企业、旅游服务、旅游管理等。
探讨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作用与意义。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1第一章 旅游专业知识简介
• 2.国内游客
• 国内游客是指任何一个为休闲、娱乐、观 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 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 活动而离开常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 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在其他 地方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 取报酬的人。
• (4)根据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可将旅游分成豪华等旅游、 标准等旅游和经济等旅游。
• 二、旅游者
• (一)旅游者的普通含义
• 旅游者是指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 他原因而离开常住地到异地访问,连续停 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的人 。
• (二)我国对旅游者的定义
• 1.入境游客
• 入境游客是指离开其长住国(或地区)到我国大 陆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在我国大陆 活动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 的人。
• 国内游客分为以下两类:
• (1)国内过夜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离 开常住地在境内其他地方的旅游住宿设施 内至少停留一夜,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国内 游客。
• (2)国内一日游旅游者。指我国大陆居民 离开常住地10公里以上,出游时间超过6小 时、不足12小时,并且未在境内其他地方 的旅游住宿设施内过夜的国内游客。
• (三)旅游的种类
• 旅游的种类通常可作下列划分:
• (1)根据游客跨越的地理范围,旅游可分为国际旅游和 国内旅游。
• (2)根据旅游的组织形式,旅游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 旅游。
• (3)根据旅游者外出旅游的目的和动机,可将旅游活动 划分为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商务旅游、会议旅游、探亲 旅游、宗教旅游、特种旅游等类型。
2019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一、旅游活动(一)旅游的概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
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
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
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二、旅游的本质及基本属性
旅游的本质在于追求愉悦。 消费属性 在旅游的全部过程中,旅游者不从事任何生产活动,相反, 却花掉了以往的积蓄,并耗用了社会上其他人的劳动成果。 休闲属性 旅游具有休闲的属性,可以从可以从旅游的目的、旅游发生 的时间、旅游活动的构成三个方面来解释。 社会文化属性 旅游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进行的文化消费活动。不同 的社会条件会产生不同的旅游需求。
2、中国近代的旅游与旅游业
随着中国封建社会的大门被打开,国际性经济、政治、文 化思想的交流逐渐增多。中国近代旅游业就是在这样的背 景下形成的。中国旅游业形成的标志是中国旅行经营机构 的建立。 1923年8月15日,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总经理陈光甫,首先 在银行内部成立“旅行部”。办理旅游业务。1927年6月1 日,旅行部从银行独立出来,正式领取了营业执照,成为 中国第一家旅行社——中国旅行社。 当今我国三大旅行社机构: 中国旅行社——中旅 中国青年旅行社——中青旅 中国国际旅行社——国旅
三、后现代旅游
1、后现代主义的释义
它是在人类即将步入后现代时代的大背景下,批判现代主 义哲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思潮。后现代主义可谓是 一种社会批判理论,它是当代西方哲学家对资本主义社会 发展的一种理论反省或扬弃。
2、后现代主义的特征:
形式上,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 义的思潮,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 内容上,后现代主义源于工业文化,是对工业文明负面效 应的一种反思;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人类中心主义思 潮的一种批判;
3、后现代旅游 (1)后现代旅游的产生
现代化旅游的产生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现代化是现代旅游形成的内在动力。现 代旅游带来了大众化,带来了高节奏和高效率,同时也带来 了秩序化、主体至上和无差异。 现代化旅游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首先是不可再生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旅游资 源)的过度开发; 其次,现代旅游强调二元制,使得游客与东道主社会不能和 谐相处; 最后现代旅游出现的“舞台化真实”往往使游客曲解真实的 地方文化。
【2024版】(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目录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二节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第三节旅游业的构成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第四节旅游市场与国际旅游组织第二章中国历史文化第一节中国历史概述第二节中国科技文化第三节中国哲学与文学第四节中国书画艺术第五节中国历史文化常识第六节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历程·重大事件和成功经验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第一节旅游景观概述第二节地貌旅游景观第三节水体旅游景观第四节气象·气候和天象旅游景观第五节动植物旅游景观第六节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第四章中国的民族与民俗第一节中国民族民俗概述第二节汉族第三节中国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四节中国西南部分少数民族第五节我国南方部分少数民族第五章中国的宗教文化第一节中国宗教概述第二节佛教第三节道教第四节基督教第五节伊斯兰教第六章中国古代建筑第一节中国古代建筑概述第二节中国古代城市规划·城防建筑与古镇古村第三节宫殿与坛庙第四节陵墓建筑第五节中国著名的楼阁·佛塔·古桥第七章中国古典园林第一节中国古典园林的起源·特色和分类第二节中国古典园林之造园艺术第三节中国古典园林的常见构景手段第四节中国现存的著名园林第八章中国饮食文化第一节中国饮食文化概述第二节中国四大菜系第三节中国风味特色菜第四节地方名点小吃第五节名茶与名酒第九章中国的风物特产第一节中国陶瓷器第二节中国四大刺绣第三节漆器·金属工艺品和玉石木雕刻第四节文房四宝·年画·剪纸和风筝第十章中国旅游诗词·楹联·游记鉴赏第一节中国汉字的起源与演变规律第二节诗词格律及楹联常识第三节中国旅游诗词名篇赏析第四节中国旅游名联赏析第五节中国游记名篇赏析第十一章主要旅游客源地(地区)概况第一节港澳台地区概况第二节亚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三节欧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四节美洲主要客源地概况第五节大洋洲·非洲主要客源地概况附录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旅游活动及其分类第一节旅游活动及其分类旅游活动的产生及发展:1.近代旅游: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专门经营旅行业务,标志着近代旅游的诞生。
2.现代旅游:二战之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旅游业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阶段,出现了“大众旅游”的新局面,标志现代旅游的诞生(原因: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收入大幅度提高,私人汽车拥有量增多,带薪休假逐渐普及,交通愈来愈便利)。
旅游的概念、特征、本质、属性:1.1991年6月世界旅游组织在渥太华召开的国际旅游统计大会对旅游定义如下:旅游是指人们为了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2.特征:时间上的暂时性空间上的异地性3.本质:旅游时一种追求审美愉悦、体验生理和心理快感的活动,是一种没有物质回报,相反要以时间、金钱和物质为代价获取精神享受的活动。
在本质上属于人类文化活动。
4.基本属性:消费属性、休闲属性、社会属性旅游与旅行的区别:1.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旅行则没有这一要求。
2.旅游的主体是游客(visitor),旅行的主题则是旅行者(traveller)。
3.其主体是否在访问地区通过其活动获取谋生性报酬。
旅游活动体系:1.客源地:产生游客的地区或游客居住的地区,也称旅游输入地区。
在国际旅游中,则称为旅游客源(产生)国或旅游输入国。
客源地的功能是产生旅游活动的主体——游客2.目的地:游客到访的地区或旅游接待地区,也称旅游输出地区。
在国际旅游中,则称为旅游目的地国或、旅游接待国旅游输出国。
目的地的功能是接待游客。
3.交通运输部门:向游客提供自出发地(客源地)到所访目的地之间的交通运输的部门。
交通运输部门的功能是向游客提供由客源地至目的地和由目的地返回客源地的手段。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游客:游客是指任何一个到Ta惯常环境以外的地方去旅游,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通过所从事的活动从访问地获取报酬的人。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提纲
导游基础知识复习提纲导游基础知识复习提纲第一章旅游和旅游业第一节旅游的概念、特征及分类一、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们最初有意识外出旅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引起的,最早的旅游形式就是外出经商旅行。
近代旅游一般是指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这段时间的旅游。
近代旅游兴起的根本原因是产业革命的影响。
1841年7月5日,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组织的团体旅游,被认为是近代旅游和旅游业产生的标志。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遍及世界各地的社会化大众旅游。
现代旅游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二战后缓和与发展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环境的促动。
现代旅游产生的标志是喷气式客机的诞生。
现代旅游的特点: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二、旅游的概念1991年6月25日,世界旅游组织在加拿大召开的“旅游统计国际大会”上,对旅游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定义。
1995年在全世界推广使用。
旅游是人们为了特定的目的而离开通常环境,前往某些地方并作短暂的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其主目的不是为了从访问地获得任何经济收益。
注意:“通常环境”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人们经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二是指离一个人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
旅游活动的类型1、按地域范围标准划分,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2、按旅游目的标准划分,旅游可分为休闲、娱乐、度假类;探亲访友类;商务、专业访问类;健康医疗类;宗教/朝拜类与其他类六大类。
3、按组织形式标准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
三、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旅游具有消费性、休闲性和社会性等基本属性。
旅游的基本特征是:异地性、暂时性、综合性。
第二节现代旅游的构成要素一、旅游主体——游客游客分类游客分为旅游者(又称过夜游客)和一日游游客(不过夜游客)。
国际游客分为国际旅游者和国际一日游游客。
国际游客包括外国人和国外侨民。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第一节 旅游
(三)近代旅游
19世纪中叶,旅游活动开始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旅游 活动的特点,观光或度假活动在人数和规模上已经 超过了传统的商务旅游; 1841年,英国人托马斯库克组织570参加禁酒 大会,被认为是世界上首例团体火车旅游,被看作 是近代旅游业开端的标志;1845年,全球第一家旅 行社--托马斯库克父子旅行社,标志近代旅游业 的诞生。 外出旅行以火车及轮船为主。 特点: 1、观光度假人数超过商务旅游; 2、参与旅游的还是少数人; 3、出现国际旅游。
(四)现代旅游
特点: 1、旅游活动真正成为一种大众性活动; 2、世界旅游呈持续增长的态势; 3、旅游竞争愈发激烈; 4、现代旅游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
二、旅游的概念
现代意义上的旅游概念是在20世纪40年代(1940) 之后才出现的。 定义:旅游是 人们出于主观审美、娱乐和社会交往 等非就业性目的,暂时离开自己常住地到旅游目的 地进行一年内旅行活动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
第一节 旅游
一、旅游活动的产生与发展
旅游活动是人类特有的一种文化活动。 人类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古代旅行、近代旅游和现 代旅游。
(一)人类的迁徙活动与旅游活动 的产生
1、在原始社会,没有旅游活动; 2、进入奴隶社会之后,旅游活动作为一种社会现象 产生了。
(二)古代旅行
古代旅行活动产生的动机主要是贸易和宗教,最早 是从商人开始的。 李白、杜甫--诗人漫游 张骞(qiān)、郑和--公务旅行 玄奘(zàng)、鉴真--宗教旅行 隋(suí )炀( yáng )帝、清乾隆帝--帝王巡游 徐霞客--科考旅行 特点: 1、旅游活为主的商务旅行; 3、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最新《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 旅游和旅游业
3. 旅游活动中介体
旅游活动中介体是指为旅 游者提供各种便利性旅游 服务的旅游业
PART 01 \ \ \
(二)旅游活动内容的六要素
1. 旅游活动内容的基本要素
| 旅游与旅游活动
PART 01 \ \ \
2. 旅游活动内容的新六要素
PART 04 \ \ \
| 旅游组织、旅游标识、旅游日
(四)世界旅行社协会联合会
前身是1919年在巴黎成立的欧洲旅行社和 1964年在纽约成立的美洲旅行社,1966年 11月22日在罗马正式成立,总部即秘书处 设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其正式成员是世 界各国的旅行社协会,每个国家只能有一 个全国性的旅行社协会代表该国参加。
PART 02 \ \ \
| 旅游业
1992年的“中国友好观光年”拉开了 全国“旅游主题年”的序幕。
【拓展阅读】 中国旅游主题年
PART 02 \ \ \
3. 提升阶段(2001年至今)
第一,旅游产业定位的提升 第二,大型旅游企业集团化发展 第三,旅游标准化建设加速推进 第四,旅游规划先行,推动旅游业科学发展 第五,旅游发展步入了法制化轨道
| 旅游业
PART 02 \ \ \
(二)旅游业的构成
| 旅游业
1.从国民经济各行业中为游客 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角度出发
旅游业主要由三部分构成,即 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和以饭
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2.从一个国家或地区旅游业的发 展,特别是从旅游目的地市场营 销角度出发 旅游业主要由五大部分构成,即 除了上述三大支柱外,还包括以 景区景点为代表的游览场所经营 部门和各级旅游管理组织
(一)入境旅游市场
《导游业务》第一章-旅游业基础知识
第⼀章旅游业基础知识第⼀节旅游活动⼀、旅游业发展简述(⼀)古代旅游活动旅游是⼈类最古⽼的活动之⼀,是社会经济发展到⼀定阶段的产物。
原始社会末期,私有制产⽣,出现了剩余产品,有了进⾏商品交换的必要,于是就有⼈外出旅⾏经商。
随后⼜出现了⾮经济性的旅⾏活动,例如,中国古代的帝王巡游、策⼠们的政治游说、学者们的学术考察、⼠⼦们的漫游以及宗教旅⾏、航海活动等。
由于经济落后、交通不便、社会不安定等因素的限制,古代旅游活动的规模有限,参加⼈数很少,活动范围不⼤,⽽且“游”还不占主要地位,因⽽还不能称之为严格意义上的“旅游”。
(⼆)近代旅游活动18世纪末,英国的产业⾰命使⼈类社会的经济⽣活发⽣了巨⼤变化。
19世纪上半叶相继出现了轮船和⽕车,从⽽使⼈类旅游活动的规模、范围和内容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1841年7⽉5⽇,英国传教⼠出⾝的托马斯.库克(1808--1892)以包租⽕车的形式组织了⼀次团体旅游活动,因其具有⼴泛的公众性,被世界公认为是⼀次划时代的旅游活动。
近代旅游活动就此开始。
1845年,托马斯.库克旅⾏社在英国莱斯特正式挂牌营业,这是世界上第⼀家旅⾏社,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
托马斯.库克为后⼈创下了许多组织旅游活动的成功模式,世⼈公认他是世界近代旅游业的创始⼈。
(三)现代旅游活动第⼆次世界⼤战结束以后,国际政局相对稳定,各国经济迅速恢复、发展,国民,带薪假期增多,交通⼯具迅速现代化,旅游活动进⼊了“现代旅游”新阶段。
现今,旅游已是⼈民⼤众的社会活动,旅游业已成为世界第⼀⼤产业,成为经济领域内的重要⽀柱产业,旅游活动的形式⼴泛多样,内容⽇益丰富,范围扩及全球。
⼆、旅游的概念(⼀)旅游的定义1991年6⽉25⽇,世界旅游组织在加拿⼤召开的“旅游统计国际⼤会”上对旅游基本概念作出了新的定义:旅游是指“⼈们为了休闲、商务和其他⽬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访问或停留,但连续时间不超过⼀年的活动”。
(⼆)“旅”和“游”之间的关系旅游是旅⾏和游览两者相互结合的活动,⼀般⽽⾔,游览是旅游的⽬的,旅⾏则是达到⽬的的⼿段。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课件(跟旅游教育出版社教材配套)
第五节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勋、爵、品级、补子
• 勋 为授予功勋者的官号 • 爵 古代贵族封号的等级 • 品级 从魏晋开始将官员分为九品 • 补子 官服前后背标志其品级的图饰
第五节 中国历史文化常识
五、天干、地支、时辰 〔一〕天干、地支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时辰:古代以一昼夜为一日,分一日为十 二个辰,也叫“时辰〞。记辰用十二地支。每 日24小时,每2小时为一个时辰。
西周〔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奴 隶制繁荣时期
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三、春秋战国时期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奴隶制衰落时
期、封建社会初步形成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第一节 中国历史概述
四、封建社会 〔一〕秦、汉 〔二〕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隋、唐 〔四〕五代、辽、宋、夏、金、元 〔五〕明、清
第六节 中国的世界遗产及其他
三、其他 〔一〕历史文化名城 〔二〕风景名胜区 〔三〕 国家级旅游度假区 〔四〕 世界地质公园 〔五〕自然保护区 〔六〕中国的5A级旅游景区
第4章 中国的民族与民俗
本章概述:本章简要介绍了民俗的概念、类型及十 几个民族的习俗。
第一节 中国民族民俗概述
一、中国的民族 民族数量 56个 人口 地理分布 人口分布 东南密,西北疏 语言文字 五大语系 汉藏、阿尔泰、南亚、南岛、印欧 文字 拼音与非拼音 二、中国的民俗 〔一〕何谓民俗 〔二〕民俗文化形成的原因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 1.远程旅游 2.近程旅游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 1.团体旅游
2.散客旅游 〔四〕按旅游目的划分 1.消遣性旅游 2.事务性旅游
第一节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三、旅游活动的特点 〔一〕普及性 〔二〕综合性 〔三〕季节性 〔四〕地理集中性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及旅游业
(三)国内游客、国内旅游者、国内一日游游客 国内游客分为国内旅游者和国内一日游游客两类。 1. 国内旅游者指离开长住地到国内其他地区、停留
时间最长不超过12个月的游客,没有国籍限制。 2. 国内一日游游客指不在访问地集体或私人住宿设
施中过夜的国内游客。
Page 14
二、旅游客体——旅游资源 (一)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中凡能对旅游者产生
探险和专业旅游)和事务性旅游(公务旅游、商务旅
游、会议旅游及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3. 按组织形式来划分,旅游可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 旅游。
Page 10
三、旅游的本质属性及特征 (一)旅游的本质属性
旅游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以追求愉悦为主要目的,不讲究 直接物质回报的,涉及经济、政治等多方面因素的社会文 化活动,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时人类最基本的活动 之一。
普及性;持续性;地理集中性;季节性
Page 8
二、旅游的概念与分类
(一)旅游的概念
旅游是人们出于休闲、 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 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 方访问、连续停留不超 过一年的活动。
天下第一奇山
南京夫子庙
Page 9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 1. 按地域范围分: 旅游可分为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 2. 按旅游目的分: 旅游可分为消遣型旅游(观光、度假、文化、宗教、
全国导游基础知识
第一章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
第一节 旅游活动及其分类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 第三节 旅游市场 第四节 旅游组织
Page 2
第一章 旅游活动及旅游业
学习目的与要求:了解旅游活动的基本概念及基 本特征;认识旅游活动的类型;掌握旅游的基本 要素;掌握重要的国际、国内旅游组织。
导游资格考试全国导游基础第一章知识点
1全国导游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第一章1.旅游是指人们为休闲,商务或其他目的离开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惯常环境是指很近的,常去的地方。
)2.旅游开始于原始社会末期。
3.19世纪中期,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创办了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条件:(1)火车、轮船的出现,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2)城市化京城的加速,推动了城市住宿业和餐饮业的发展。
4.内燃机的发明标志着“大众旅游”的新局面。
条件:(1)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2)带薪假日在西方国家的普及;(3)喷气式飞机用于民航;(4)各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
5.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旅行先于旅游;(2)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3)旅行是为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4)旅行一般指个人的行走或远行,旅游通常是团体出行,时间相对短暂。
6.旅游的分类(1)消遣性旅游(包括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专业旅游)(2)事务性旅游(包括公务旅游、商务旅游<出访频率高、不受季节影响、消费水平高>、会议旅游、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7.旅游的特点:(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2)异地性;(3)暂时性;(4)非移民与非就业性。
8.旅游活动的构成要素:(1)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旅游动机,可自由支配收入和空闲时间。
游客分为旅游者和一日游游客两类。
(2)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吸引力的大小取决与其质量和所处的地理位置。
(包括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前两类多为有形旅游资源,无形旅游资源包括旅游服务质量、居民生活方式、社会制度、居民好客态度>)(3)旅游的中介体——旅游活动的媒介,是连接旅游活动主体和客体的纽带(包括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业、饭店住宿业)。
9.旅游活动内容要素:食:是首要。
住:是旅游的保障。
是进行游览的必要条件。
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考点辅导第一章 旅游与旅游业知识概述
导游考试导游基础知识考点辅导第一章旅游与旅游业知识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①掌握旅游、旅游者、旅游资源、旅游业、旅游市场的概念;②掌握中国现代旅游业发展历程,旅游活动的特点、类型、基本要素,旅游资源的类型,旅游业的性质、特点;③掌握国际、港澳台和内地旅游市场概况,广西与东盟国家合作的内容,国际性旅游组织,我国旅游组织、世界旅游日及中国年度旅游主题。
第一节旅游一、旅游活动的产生和发展1、旅行出现于原始社会末期。
2、人类有意识地外出活动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迅速发展。
3、“迁徙”与“旅行”、“旅游”的异同。
共同特征:空间移动。
不同之处:(1)“迁徙”是早期人类为生存而被迫地适应环境的一种“自然行为”。
(2)“旅行”和“旅游”是人类社会进化到一定阶段、具有明确目的和意识的一种“自由行为”。
二、近代旅游和旅游业的开端1、近代旅游是从19世纪40年代开始。
2、英国人托马斯.库克利用包租火车的方式于1841年7月5日成功地组织了570人去参加一次禁酒大会,这次活动开创了旅游业的先河。
3、1845年托马斯.库克创办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托马斯.库克旅行社。
4、现代旅游的产生和发展的标志是“大众旅游”的出现。
(带薪假期的普及、民航运输业的发展、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以及各国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三、我国现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1、中国近代旅游最早产生于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如上海、广州、厦门、福州、宁波等地。
2、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创设了“旅游部”。
3、1927年6月上海商业银行旅行部更名为“中国旅行社”。
4、“中国旅行社”开创了中国人自办旅行社的先河。
5、中国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历程(1)开创阶段(1949-1977)A、A、新中国旅游业的诞生是以“华侨旅行社”和“中国国际旅行社”的建立为标志的。
B、新中国旅游业的拓展是以“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建立、中国客源市场的转移以及旅游者构成的变化为标志的。
[讲解]导游文化基础知识
导游文化基础知识导游文化基础知第一章旅游活动与旅游业1消遣性旅游含义:是指以休闲为主要目的而展开的旅游活动。
种类:观光旅游,度假旅游,文化旅游,宗教旅游,探险旅游,专业旅游。
2旅游活动的特点:普及性,综合性,季节性,地理集中性。
3旅游资源的本质特征:是对游客具有吸引力。
4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点:(1)数量众多,种类齐全(2)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紧密结合(3)很多地区旅游资源在表现特征上形成了区域性的典型主题5旅游与旅行的区别: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
6.旅游业的性质:经济性产业。
主要特征:第一,是一个综合性产业,第二,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服务性产业;第三,是一个脆弱性的产业,其发展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7旅游活动的主体和客体:(主)旅游者,(客)旅游资源。
8旅游业的三大支柱:旅行社业,交通客运业,饭店为代表的住宿业。
9从内容上来看,旅游活动的构成六大要素:行,游,住,食,购,娱。
10.旅游产品本质上市属于服务性产品。
11.从旅游资源的内容属性看,旅游资源的分类: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社会旅游资源。
第二章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知识1.中国境内的直立猿人代表:距今170万年的云南元谋人,距今约80万年的蓝田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2中国境内的母系氏族公社代表:浙江余姚河姆渡氏族是长江流域母系氏族公社的一个典型代表;西安半坡氏族是黄河流域母系氏族社会文化仰韶文化中的一个典型代表。
父系氏族的典型代表:大汶口文化,河南龙山文化,浙江良渚文化。
3距今5000年的我国北方的红山文化,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
4.女娲和伏羲“人首蛇身”,结成夫妻繁衍后代是“龙的传人”的源头。
5,华夏族的祖先:黄帝和炎帝6.禹传子启。
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度,成为原始社会的标志。
7.奴隶社会包含的朝代:夏商西周8.青铜器和甲骨文标志着奴隶制的高度文明9.春秋战国时期的改革变法中,以秦国的商鞅变法最为彻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游基础知识第一章知识点:旅游活动及其分类一、旅游活动(一)旅游的概念根据世界旅游组织的定义,旅游是指人们出于休闲、商务或其他原因离开自己的惯常环境到其他地方旅行、停留不超过一年的活动。
这里的“惯常环境”包括居住地附近的地方和人们经常去的地方。
一是指人们常去的地方,即使这个地方离他的居住地很远,如某人在他地的度假别墅或第二住宅均属惯常环境;二是指离一个人的居住地很近的地方,即使他很少去,也属惯常环境。
旅游与旅行不同,后者的主体称为旅行者(traveler)。
它们的区别在于,一是旅游必须离开惯常环境,而旅行则不一定,如某人每天上下班或周末去剧院看戏是一种旅行,他并未离开惯常环境;二是活动的主体是否在访问地通过活动来获取报酬,旅游的主体不以此为目的。
(二)旅游活动的基本特征1.旅行与逗留的合成性旅游活动是由旅行活动与逗留活动构成的。
前者包括游客在其出发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的交通往返活动和在旅游目的地不同地区之间的空间转移活动;后者则包括游客在旅游目的地逗留期间的参观游览活动和其他活动。
2.异地性旅游活动是人们离开自己惯常的居住地,前往异国他乡的旅行和访问活动,所以它不同于人们在惯常环境范围内开展的任何旅行活动。
3.暂时性按照世界旅游组织的规定,旅游活动是指人们在旅游目的地的停留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活动,否则便属于定居性质。
4.非移民性和就业性旅游活动是人们除了移民和就业之外的外出旅行和访问活动。
因此,人们移居他乡的旅行活动与人们去异国他乡打工挣钱的旅行活动均不属于旅游活动。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商务旅游活动虽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为了“挣钱”,但是却不是从所访问之地获取工资性报酬。
(三)旅游活动的基本要素1.旅游活动内容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内容的构成来看,其基本要素即人们通常概括的行、游、住、食、购、娱六大要素。
从旅游活动类型来看,除传统的观光旅游和度假旅游外,其拓展的类型可概括为“商、养、学、闲、情、奇”。
其中,“商”是指商务旅游、会议会展、奖励旅游等类型的旅游活动;“养”是指养生旅游,包括养生、养老、养心、体育健身等健康类旅游活动;“学”是指研学旅游,包括修学旅游、科考、培训、拓展训练、摄影、采风、各种夏令营和冬令营等类型的旅游活动;“闲”是指休闲度假旅游,包括乡村休假、海滨休假、山林休假、城市休假等类型的旅游活动;“情”是指情感旅游,包括婚庆、婚恋、纪念日旅游、宗教朝觐等各类精神和情感的旅游活动;“奇”是指探奇,包括探索、探险、探秘、新奇体验等探索类旅游活动。
2.旅游活动体系构成要素从旅游活动体系来看,其基本要素包括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活动的客体和旅游活动的中介体。
(1)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
人们要实现出外旅游需求,成为现实的旅游者,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即旅游动机、足够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足够的闲暇时间。
其中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是指人们全部收入中扣除应缴的税金和所需的生活与社会消费之后的余额;闲暇时间是指人们在进行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与必要的社会活动所需时间之外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2)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活动的客体是旅游资源。
它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游客产生吸引力的各种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包括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两大类。
(3)旅游活动的中介体。
旅游活动的中介体是指为游客提供各种便利性旅游服务的旅游业,如交通客运业、旅行社业和饭店住宿业等。
旅游业作为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之间的中介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各种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以方便游客实现其旅游经历和体验。
二、旅游活动的类型现代旅游活动领域越来越广,参加旅游的人数越来越多。
旅游的方式也多种多样,因而旅游活动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
(一)按地理范围划分按地理范围划分,旅游活动分为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两大基本类型。
1.国际旅游国际旅游是指跨越国界的旅游活动。
它分为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
前者是外国居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后者是本国居民去他国的旅游活动。
有必要说明的是,无论是我国内地居民赴港澳台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还是港澳台地区居民来祖国内地或大陆开展的旅游活动,从严格的意义上讲都不属于国际旅游,但由于目前港澳地区作为我国的特别行政区所实行的是不同于内地的社会制度,台湾地区尚未与大陆实现统一,加上这些区域的经济各自独立,所以内地或大陆与港澳台地区居民之间的旅游往来,目前仍按出境旅游和入境旅游统计。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旅游区(欧洲、美洲、东亚与太平洋、非洲、中东和南亚)的格局,国际旅游还可分为区间旅游和区内旅游。
前者系指一大旅游区的居民赴其他五大旅游区旅游,后者系指一大旅游区的居民在本大区范围内各国家之间的旅游。
2.国内旅游国内旅游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离开其常住地,到本国境内其他地区开展的旅游活动。
根据这一定义,外国侨民和常住该国的外国人在其居住国境内开展的旅游活动均属该国的国内旅游。
国内旅游与国际旅游的关系是:从旅游发展的历程来看,国内旅游是一国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国际旅游则是国内旅游的延伸和发展。
二者之间的差别除了是否跨越国界外,还表现在文化语言、是否办理准人手续和旅游消费性质上的差异(国内旅游消费只是促进国内财富在本国境内不同地区间的重新分配,而国际旅游消费则注定会导致国家间财富的转移)。
如果从一个国家的角度来看,国内旅游与入境旅游结合起来称为境内旅游,即这两类旅游者的旅游活动均是在一国范围内进行的;而国内旅游与出境旅游结合起来则称为国民旅游,即这两类旅游活动的主体均为一国的国民。
(二)按旅行距离划分按照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之间距离的长短,旅游活动分为远程旅游和近程旅游两大类。
1.远程旅游远程旅游通常足指远距离的国际旅游活动,尤其是指到1000千米以外的国家或地区去旅游。
2.近程旅游近程旅游又称短程旅游,通常是指在240千米以内的旅游活动。
作为旅游活动发展的基本规律之一,人们外出旅游的活动范围总是由近及远,所以近程旅游活动总是率先发展。
这是因为:第一,旅游费用较少;第二,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较接近;第三,通常交通比较便利;第四,出游时间易于灵活掌握。
(三)按组织形式划分按照活动开展的组织形式,旅游活动分为团体旅游和散客旅游两大类。
l.团体旅游团体旅游亦称团队旅游,是指以有组织的集体形式开展的旅游活动,尤指以包价形式组织的团体旅游。
按照欧美地区的行业惯例,团体旅游的人数至少为15人,而按我国旅游行业的现行惯例,团体旅游人数至少为10人(不包括导游)。
团体包价旅游的旅游计划是由旅行社安排的,旅游者须提前一次性交纳旅游费用。
开展团体旅游对旅行社来说主要优点是有利于组织相关服务产品的批量生产,从而降低单位产品的生产成本;对旅游者来说则安全感较强,价格相对便宜,其缺点是自由度低。
2.散客旅游散客旅游分为散客自助游和散客团旅游,前者是指旅游者自行安排旅游行程,以零星现付的方式购买各项旅游服务的旅游形式,包括全自助游和半自助游。
后者是指旅游者以个人身份参加旅行社组织的各项服务以单价为基础计算的团体游形式,包括小包价旅游和组合旅游。
开展散客旅游的优点是自主性强,行动自由,没有团队统一活动的限制,其缺点是劳心费神,安全感差,费用相对较高。
(四)按旅游目的划分按照人们出外的旅游目的,旅游活动分为消遣性旅游和事务性旅游。
1.消遣性旅游消遣性旅游是指以消闲为主要目的而开展的旅游活动。
其种类较多,主要有:(1)观光旅游。
是以领略异国他乡的自然风光、都市景观或社会风情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它是世界上开展得最为普遍的消遣性旅游活动类型,也是目前我国接待量的市场类型。
(2)度假旅游。
是出于休养身体,或为暂时摆脱日常工作和生活环境的紧张压力而前往海滨、山区等幽雅而清静的地方生活和放松一段时间的旅游活动。
其活动方式逍遥自在,活动内容随意自由。
(3)文化旅游。
泛指以体验异乡社会风情、了解他乡文化教育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由于文化范畴很广,因而这类旅游的表现形式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涉及探索和了解的有旅游目的地社会的民族历史、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艺术、社会组织和文化教育等内容。
(4)宗教旅游。
多指宗教信徒以前往特定宗教圣地朝拜为主要目的的旅游活动。
它虽是一种古老的旅游形式,然而在今天仍是世界各地普遍可见的旅游活动。
(5)探险旅游。
通常是指人们到人迹罕至的地方,以探险猎奇为主要内容的旅游活动。
参加这种旅游活动的多为中青年人士中的乐于冒险者。
目前世界上比较常见的这类旅游活动是江河漂流和登山活动。
2.事务性旅游事务性旅游系指因公或因个人事务而外出开展的旅游活动。
主要包括:(1)公务旅游。
通常指政府部门(部长以上除外)、党派组织和社会团体人员因公出访异国他乡的差旅性访问活动。
这类访问活动之所以纳入旅游活动是因为:第一,访问期间大多伴有消遣性旅游活动;第二,在目的地访问期间的消费被列入当地旅游收入账户。
(2)商务旅游。
指工商界人士因商务需要而出访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它被纳入旅游活动的原因与公务旅游相同。
商务旅游者由于出访频率高,不受季节影响和消费水平高,故是一个颇有价值的市场,尤其对航空公司和高档饭店更是如此。
(3)会议旅游。
指因参加会议而前往异国他乡的访问活动。
其被纳入旅游活动的理由同上。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的日益频繁,各种类型的会议数量也不断增多,因此,会议旅游也是一个各国旅游业界普遍关注的重要市场。
(4)家庭和个人事务旅游。
这类旅游活动包括探亲访友、出外参加亲友婚礼、出席在外求学子女的开学或毕业典礼、外出参加某种培训班或短期修学等。
三、旅游活动的特点从对旅游业的发展和旅游经营管理具有现实意义角度出发,旅游活动的特点是:(一)普及性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是指旅游活动参加者的人员范围已经扩展到普通劳动大众,即外出旅游已不再只是少数人的特权,而是已经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享有的权利。
旅游活动的普及性意味着旅游市场的规模性和其发展的持续性,预示着旅游业发展具有光明的前景。
(二)综合性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是指旅游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和涉及方面的众多性。
前者系指旅游活动包括行、游、住、食、购、娱等多种内容;后者系指要满足旅游者旅游活动中的这些需要,涉及经济社会中许多部门和行业。
旅游活动的综合性要求旅游目的地的旅游部门要做好与相关部门或行业的协调配合,才能保证旅游产品的有效供给。
(三)季节性旅游活动的季节性是指人们外出旅游时问分布的不平衡性或旅游目的地的游客接待量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从而形成旅游活动的旺季、平季和淡季。
形成旅游活动季节性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旅游目的地的气候条件;二是旅游客源地居民的放假时间;三是人们出游时间方面的传统习惯影响。
旅游活动的季节性要求目的地旅游经营者要认清季节性对旅游经营带来的影响,要策划和开发在淡季时能吸引游客的旅游产品。
(四)地理集中性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是指旅游活动在空间分布上的不平衡性,即游客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乃至某些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