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说明对象及其特征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说明文: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2023年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说明文: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

2023年中考部编人教语文说明文: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说明对象及说明内容的梳理一、基本概念(一)说明对象说明对象主要分两类:1.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

这类文章称为事物说明文。

如《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等。

2.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

这类文章称为事理说明文。

如《中国红为什么这么红》《揭开害羞之谜》等。

(二)说明内容1说明对象的特征:所谓“特征”就是这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

有形状、性质、功用等多方面的特征。

事物的特征有外部显露的,也有内部蕴含的。

2二、常见题型(一)常见题型概述1.以填空题或选择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说明对象的把握。

2.以填空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说明内容的筛选、整合。

3.以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说明内容的理解。

4.以表格题或简答题的形式考察学生根据说明内容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解题思路题型如何把握说明对象?①从标题入手,许多说明文的标题就是说明对象。

如果标题中不包含说明对象,也可在文中寻找常出现的名词性词语。

②抓关键句。

说明文开头常会引出或提出说明对象,结尾常会对本文说明内容作总结,圈划这些关键句,往往能帮助我们快速掌握说明对象及相关特征。

③中考中要求分析的说明文有时并无标题,中心句也不明显,那就得认真阅读文章(语段),逐段(逐句)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

题型如何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①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②阅读全文,借助“中心句”把握每段的大意。

③梳理文章思路结构。

④归纳、总结出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和“局部特征”,或全文围绕说明的事理。

题型如何把握这类选择题?①准确找到四个选项所对应的文本区域。

②认真比对选项的表述和文本表述的差异(如放大概念,缩小概念,混淆概念,也有一些选项无法找到明显的文本语句与之比对,需要在准确把握文本意思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判断。

)题型如何回答题型(1)这类试题通常会以如下形式进行考查:A.结合实际对某个问题谈自己的认识。

中考语文作文-说明文专项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说明文专项指导
中考语文作文-说明文 专项指导
一、说明文的概念: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种文体,或介绍
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事物说明文);或阐明事理, 目的是给人以知识(事理说明文)的一种文体。 二、说明文的常识: 1、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2、说明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较、打比 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摹状貌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科学小品文:生动、形象)、 周密
西红柿炒鸡蛋
1、西红柿切成块,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青椒 切成菱形小片,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放入少许温水,打匀, 放入少许的盐,怕味重的就不放盐。 2.锅内放入适 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 于鸡蛋液的2/5)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倒入鸡蛋液, 注意这个时候,鸡蛋液会自然的凝固,不要动,等到这个 鸡蛋液都凝固的时候(要小心油干了,造成鸡蛋糊了), 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 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再轻 轻的把鸡蛋用铲子分开,不要刻意的捣烂,然后把鸡蛋从 锅里取出来(也可以不取,不过等熟练以后再说吧),这 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加入葱花,煸炒出味,然 后把西红柿放进去进去,翻炒几下,把切好的西红柿放入 锅内,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 等到西红柿的水没完全出来的时候,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 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
品析《中国石拱桥》的段落结构模式
第一种形式:总分例证式——分说部分由“例证”组成。
如: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我国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 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 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如何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如何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如何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我们阅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知道说明的对象是什么,然后要了解说明对象的特征,如文章《中国石拱桥》,文章抓住了“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征来说明中国石拱桥。

判断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是近几年中考阅读的-一个高频考点。

常见的考查方式有:1.选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说说文章中X X的特征(或特点特性)。

一、如何判断说明对象1.看标题:标题往往具有很强的提示性,有的文章标题就是说明对象。

如本文的题目《中国石拱桥)就是文章的说明对象。

2.看首尾:有的选文没有标题,那就找第一段或结尾段,这两部分般会给出要说明的对象。

3.看段首句、中心句:说明文往往用段首句或中心句引出要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二、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1.直接从文中找出能体现说明对象特征的句子。

这类句子往往是文章标题段首句、中心句或结尾句。

本文第②段中的“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和第③段中的“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就点明了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的特点。

2.用自己的语言提炼总结。

(1)抓段落中心句及连接词,如“首先”“其次”“再次”等。

(2)对于说明对象特征不明显的,要抓住最能揭示说明对象特征的词语进行提总结。

(贵州铜仁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17 分)豆腐①豆腐,有着最中国的口味,也有着最中国的意味。

②豆腐最能代表中国的味道,因其多有“道味”。

据说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一边成就了道家的经典之一《淮南子》。

豆腐先是道家的长寿膏丹,后来才传入民间。

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③《诗经》云:“中原有菽,庶民采之。

”以黄豆为原料的豆腐,有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和低热量的优点,可以提供一天劳作所需的营养。

豆腐似黛玉,芳心如水,才思荡漾;也可比宝钗,入得厨房,上得厅堂。

因此,国人上上下下,大都深爱之;神州东南西北, .几乎处处有之。

A四川有“麻婆豆腐”,湖北直“钱袋豆腐”,北京有“砂锅豆腐”,江浙有“大煮干丝”,海南有“豆腐烧”,东北有“雪里红炖豆腐”。

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十七 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

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2023届中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讲义专题十七说明文阅读知识点讲解考点一:说明对象及其特征1.常见题型(1)本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说明对象的特征?(2)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介绍说明对象的?2.答题思路(1)了解说明对象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常从事物的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常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

(2)找出说明对象的方法①看标题,有的文章标题就直接表明了文中要说明的事物,即文章的说明对象。

②抓首段,文章有时在首段结尾处揭示说明对象。

③找结尾段,文章有时会在结尾处点出说明对象。

④抓关键句,有时用中心句或总结句来点明说明对象。

⑤归纳总结,若以上四种方法都不行,可认真研读全文,逐段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确定说明对象。

(3)概括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①抓首括句和中心句,找段落中心句或关键句,说明文往往运用这些句子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特征。

②结合标点,尤其注意有分层作用的分号,归纳层意,并进行综合概括。

③对语段中的关键词、句,摘要组合,并简要地表述。

④对重要的信息进行筛选整合,也可以从事物的“定义”入手。

3.答题模板说明对象的特征是:①……②……考点二:分析标题的作用1.常见题型(1)选文的题目有什么作用/好处?2.答题思路标题的作用:(1)内容上:点明说明对象是XX;说明对象的XX特征,揭示说明内容。

(2)表达上:运用了xx(修辞或写作方法)(3)表达效果: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生动形象,新颖有趣。

【注】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的情况:(1)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或引用诗句、成语等;(2)运用问句的形式(设问、疑问句;含“为什么”“什么”“为何”等);(3)引用热门话题,贴近生活。

比如“低碳生活”“世博会”等。

考点三:分析说明顺序与文章结构1.常见题型(1)全文(某一段、某几段)运用了什么说明顺序?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技巧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之说明文阅读技巧

说明文阅读技巧【题情分析】【考点扫描】命题角度一:把握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知识要点】1.说明对象:一篇说明文要介绍给读者的事、物、理、现象等。

主要分为两大类:一是事物说明文,说明对象指具体的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如《中国石拱桥》中的“中国石拱桥”;二是事理说明文,说明对象指抽象事物,包括现象的原因、事物的本质、事物内在的规律、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或某个深刻的道理等,如《大自然的语言》中的“大自然的语言”。

2.特征是一个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说明对象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形态、性质、结构、成因、功用、发展变化等。

【常考题型】1.这篇文章(或文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从说明对象看,这是一篇说明文。

(横线上填“事物”或“事理”,要判断该文是说明具体事物还是抽象事理)3.本文说明对象的特征(特点)是什么?4.请用一句话介绍×××(说明对象)。

【答题对策】1.看文章标题:有的文章题目直接或间接点明说明对象。

如《故宫博物院》《苏州园林》《中国石拱桥》。

2.找关键语句:找准中心句、首括句、过渡句、总结句等,进行判断。

如《说“屏”》,抓住第一段中的关键句“我们的先人,擅长在屏上做这种功能与美感相结合的文章”,可以判断文章介绍了屏的实用功能和艺术美感。

3.从关键词语入手:包括特征词语、思路字词等。

特征词语,如“美丑”“长短”“冷热”等;思路字词,如“首先”“其次”“再次”“一方面”“另一方面”“总之”等。

4.用精练语言概括: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

事理说明文应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绍了……的……(对象+内容)。

如《看云识天气》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及怎样看云识天气。

【范例解析】见【明晰考向·感悟真题】一、(2015·安徽中考)从第④段看,拟态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说明对象特征的把握。

应从第④段的一些关键句、短语入手,如“拟态,表现为一种生物与另一种生物或周围自然界物体的相似性”“这种相似性很高”“这种相似性可表现在外形、颜色、气味、鸣声和行为等方面”,我们就可推断出第一个特点为:相似性;再从“拟态非常神奇,也很常见,在动物、植物和真菌界都存在”可推断出第二个特点为:普遍性。

说明对象及特征(中心)的解答策略与典型例析

说明对象及特征(中心)的解答策略与典型例析

说明对象及特征(中心)的解答策略与典型例析●河南王林晓在说明文阅读中,能够明确说明对象、把握对象特征、概括说明内容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阅读的常规考题。

那么,怎样解答这类试题?一、方法解说(一)明确对象说明对象是指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

如何找准说明对象?一是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对象;二是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若以上方法都不行,可认真研读,逐段分析,归纳总结,从而确定说明对象。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二)把握特征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时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第一,从标题着眼找“特征”。

第二,抓住文章的段落和层次,从中心句抓住关键词语加以整理。

一般情况下,文章的开头(或各段的第一句)和结尾(或各段的最后一句)往往说明了对象的特点。

第三,抓住关键信息指向语。

尤其序词、提示词、关联词及设问句等。

第四,分析材料,自我概括。

有的说明文中没有出现现成的词句来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阅读时要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或逐句分析文章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加以概括。

(三)概括内容(中心)对说明内容(中心)的概括其实就是对文意的概括。

概括前要重点看开头和结尾,找中心句和关键句。

当然,对于非“总分”式的文段,要逐段提取、分析、综合再作概括。

说明内容(中心)答题方式:事物说明文采用“说明对象+特征”的方式概括;事理说明文注意从现象的起因、性质、解决措施等方面加以概括。

概括内容(中心)大致有三种形式:概括类、定义类、表格类。

概括时,内容要全面,语言要简洁。

二、典型例析例1:【2009年河南中考卷】(说明文阅读)第12题: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本题着重考查对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把握。

题干要求一是能显示说明对象,二是能表现其特征。

阅读全文,可以很快找出说明对象是“速冻食品”,然后逐段阅读归纳,可以得出其特征是“新鲜”。

说明对象及特征(课件)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说明对象及特征(课件)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④海洋中的微塑料可分为“原生”微塑料和“次生”微塑料两大来源。“原 生”微塑料是指在生产时就是细小的,可直接作为产品或原料使用的 塑料微粒,如用于清洁剂、洗面奶,以及工业研磨料、去角质、药物 和纺织物的塑料原料等。“次生”微塑料是指在自然环境中,由大块海 洋塑料污染物因物理、化学或生物作用层层分解破碎而成的细小塑料 颗粒。
• ②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出名,与它的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阳澄湖是长江口大闸 蟹洄游路线上最近的湖泊之一,它水草茂盛,水质清澈,饵料丰富,特别适合大 闸蟹生长,所以自古盛产优质大闸蟹,历来有“蟹中之王”的称号。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③阳澄湖大闸蟹之所以好吃,关键在于,阳澄湖湖水活性好,它是苏州 的引用水源地,所以距离它300米内不允许有任何污染源,全部是生态绿 地,水体清澄,透明度高,且水中钙、镁、硅、铝、氧含量比值高;其 次,阳澄湖湖底质地好,硬地占65%以上,螃蟹自幼在坚硬的湖底来回 爬行,锻炼了体质,还能晒太阳,做“有氧体操”;再者,阳澄湖的水草特 别茂盛,鱼虾等天然饲料也丰富,吃着天然饲料,品质自然就“与众不同”。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 ⑦阳澄湖大闸蟹与其它螃蟹相较,有两个最大特点:阳澄湖大闸蟹,是九 月圆脐十月尖。”其“圆”“尖”指的是蟹脐(底部),母蟹蟹脐呈现圆形并有 横纹相间,九月要食雌蟹,这时雌蟹黄满肉厚;十月要吃雄蟹,这时雄蟹 蟹脐呈尖形,膏足肉坚。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 阳澄湖大闸蟹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 • 参考答案:肉质细嫩,膏似凝脂,味道鲜美。
更多必刷题请 参见本专题 word文档
中考现代文阅读必会必刷系列之说明文
• 【解答】 • 1.通读感知晓内容。 • 通读包括题目和正文两个部分,因为大多数说明文的题目就交代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5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语文学习任务群之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

中考语文 现代文阅读 5专题十五 说明文阅读[语文学习任务群之四——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一)

⑤神舟飞船在轨道上运行的速度大约为 7.8 千米/秒,接近第一宇宙 速度。在如此快的速度下,要确保航天员的安全,就必须对返回地球后 的最终着陆速度进行控制。为此,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的技术人员在飞船 研制阶段开展大量试验验证和数据判读,保证飞船在着陆过程中逐步降 低速度,那就是返回前由推进舱轨控发动机实施制动,降低轨道能量和 轨道高度,确保飞船顺利再入大气层;返回舱具有特定气动外形,进入 大气层后依靠空气动力产生的阻力和升力减速;返回舱运动至距地面附 近时打开降落伞,进一步降低速度;着陆瞬间开启返回舱底部的着陆缓 冲发动机,最终将落地速度降低到一定范围内。
4.文章第⑦段中“着陆轻功”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什么特点?用在此处 有何表达效果?(3 分)
①特点:生动形象;②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 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着陆点的特点,突 出着陆点的精确。
考点 3 说明顺序及结构(推荐考点) 三、(2022·四川凉山州)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5 分)
⑦中国刺绣有锁绣、彩绣、平绣、雕绣、包梗绣、贴布绣、绚带绣、 鱼骨绣、挑花绣、钉线绣等很多种绣法。光是看到这些绣法,我们就知 道一个刺绣图案的完成有多难了!
⑧中国的刺绣技艺精湛、鬼斧神工,不仅有针法之分,也有地域之别。 我国各地均有刺绣的痕迹,不仅有湘绣、苏绣、粤绣、蜀绣、京绣、秦 绣、鲁绣、晋绣、汴绣、瓯绣、杭绣、汉绣、闽绣等地方名绣,少数民 族也都有自己特色的民族刺绣,可谓流光溢彩,各具特色!其中,最具 代表性的是“四大名绣”,即苏绣、湘绣、粤绣和蜀绣。
⑧神舟十三号的安全返回,标志着我国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务 圆满收官,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选自《人民日报》2022 年 4 月 17 日,有删改)
1.联系全文,指出第④段中的“三个度”是速速度、温温度、精精 度。(3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跟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

2019-2020年中考语文考点复习考点是艮踪突破:说明对象与特征(一)(2016 •包头)阅读下文,完成1—4题。

筷子春秋①我们的祖先何时开始使用筷子,已无可考。

但这两根小玩意,一旦能熟练操纵,使用起来灵巧无比,难怪西方有学者赞扬筷子是古老东方文明的代表。

②筷子在先秦时称为“校”,是木字旁,不是“挟”。

《礼记•曲礼上》提及“羹之有菜者用校”,郑玄的注释是“校,犹箸也”。

司马迁的《史记•宋微子世家》谓“纣始为象箸,箕子叹曰:'彼为象箸,必为玉梧‘。

”说明“箸”的称呼始自商代。

③“箸”变成今天的“筷”,有个说法是与江南沿海的船民有关,因“箸”与“住”同音,对船民而言有不吉利的意思,所以反其意称“箸”为“快儿”。

又因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虽明代已经有人称“箸”为“快” 或“筷”,但清《康熙字典》仅收录了“箸”而并未收录“筷”。

④《礼记》有所谓“饭黍毋从箸”,先秦时人们吃饭用手抓食,箸只用于夹菜。

从饮食进化推想,原始社会以手抓食可谓自然不过,其后的食器发展为“匕”,曲柄浅斗,很像今天的羹匙•。

今天的“匙”相信是由“匕”发展而来,但总不及用箸夹菜更为方便。

⑤理论上,促成“箸”的诞生,契机应是熟食烫手。

先民发明钻木取火,将食物煮熟后,・・・随手用树枝捞取是合理推测,因为原始人类生活在森林和洞穴,最方便的材料是树枝。

从现在筷子的形体来看,它还带有原始竹木棍棒的特征。

⑥筷子虽是餐具,却又像微型健身器。

有学者指出,用筷子进食时,要牵动人体三十多个关节和五十多条肌肉,有助于刺激神经系统的活动。

⑦筷子不过是小小餐具,却魅力十足,成为文明进步的标志。

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谈到筷子时认为,筷子不像西方餐具刀、叉那样用于切、扎、截,因而“食物不再成为人们暴力之下的猎物,而是和谐传送的物质”。

(作者李阳波,选自2016年5月6日《光明日报》,有删改)1.本文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有关“筷子”的知识?①“筷子,,一词的由来和演变。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

中考说明文复习之明确说明对象,概括说明对象特征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明确它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还要知道说明对象的特征是什么,围绕说明对象主要说明了什么内容。

这两种题型要求学生根据考题要求筛选信息,说明对象可以是全文的,也可以是部分段落的。

在说明文阅读中,能够明确说明对象、概括对象特征是我们进行有效阅读的重要能力,也是近年来中考说明文阅读检测的常规考题,主要考查我们提取信息的能力。

一、解题策略(一)如何判定说明对象1.一般来说吗,从形状、性质、方位、构造、类别、功能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事物;从概念、原理、成因、规律、联系等方面进行说明的文章其说明对象是事理。

2.借助标题分析文章,说明文的标题具有较强的提示性(1)物名性的标题,文章是说明事物,例如《苏州园林》(2)动词性标题,往往说明事物的发展过程、工作过程或某种事理,例如《看云识天气》。

(3)一般的事理说明文,可以在整体感知的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思考分析,明确文章的说明对象,如《大自然的语言》一文,就是介绍物候和物候学的有关道理的。

3.另外要注意不要将文章的局部说明对象和全文的说明对象等同起来,以致影响内容的理解。

(二)如何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事物特征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

概括对象特征,可以从文章说明的内容入手,如《故宫博物院》中故宫博物院的特征是宏大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因为这篇说明根据游踪一一介绍故宫的建筑,根据作者介绍的主要内容我们可以看出他要突出的事物特征;也可以抓住文章中的中心句及关键性的词语,如苏州园林的特征是“图画美”,这可以从“务必是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一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这句话概括而来。

(1)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指出其特征;有的标题用设问句的形式,引导读者有针对性地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有的标题用生动形象的比喻、拟人的方法说明事物的特征。

(2)从分析材料入手,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特征,然后归纳小结。

专题31 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对象-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专题31 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对象-2023年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31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考点概述]说明文的中心任务是使读者“有所知”,据此可以考查学生对说明文的内核——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认知。

读一篇说明文,首先要弄清说明对象,把握说明类别,然后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

★[考查方式]1、请简要概括文章的说明内容。

2、文章说明了xx事物的哪些特征?3、本文(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4、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点的标题。

……★[技巧点拨]一、如何把握说明对象1、文体辨别法说明对象,即文章说明的话题,主要分为两个方面:区分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特征等;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初中语文课本基本篇目中属于事物说明文的有《松鼠》、《中国石拱桥》等七篇,属于事理说明文的有《死海不死》、《天气陛下》等六篇。

事物说明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还可以从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发现;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不是直接写出,而是要概括归纳可以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如《死海不死》的说明对象不是死海不死而是死海不死的原因。

2 、分析标题法我们学过的说明文,不少文章的题目就标明了说明对象,如《苏州园林》、《人类的语言》等。

所以,把握文章说明对象,一般可从分析标题入手。

当然,也有例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3、抓关键句中考中要求分析的说明文常常并无标题,那又怎么办呢?那还得认真阅读课文(语段),逐段(逐句)排队、梳理,追本求源,找出说明对象。

有些说明文还往往利用一些段首的总括句或段尾的总结句来点明文章的说明对象。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到这些句子,进而把隐含在文中的说明对象挖掘出来。

须要提醒的是不要将文章的局部的说明对象视为全文的说明对象,例如《蜘蛛》一文的说明对象是蜘蛛,而不能以偏概全,只将蜘蛛的生活习性这一方面作为全文的说明对象。

2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之: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2中考说明文阅读常考题型之: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中考说明文阅读理解,常见题型之——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说明对象是说明文所要介绍或说明的事物或事理。

那先来看看说明文的分类有哪些?首先按说明对象分,可以为事物说明文和事理说明文。

事物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实体事物。

通过对实体事物的形状、构造、性质、特点、用途等作客观而准确的说明,使读者了解、认识这个或这类事物。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介绍了中国石拱桥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等特点,使读者对中国石拱桥有了一定的了解。

事理说明文的说明对象是某个抽象事理。

说明目的是将抽象事理的成因、关系、原理等阐释清楚,使读者明白这个事理。

如《死海不死》一文先介绍死海的特征,然后说明死海的成因,最后对死海的变化作了简介,解开了读者心中对“死海不死”这一现象的疑惑。

不管是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作者都会对说明对象进行真实的介绍,区别在于前者针对事物,后者针对事理。

但是,有时在一篇说明文中,介绍事物与阐述事理是交错进行的。

一、常见的考试题型1、本文的说明对象或说明内容是什么?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

3、给说明对象下定义。

(此题型综合考查了说明对象及下定义的说明方法)4、给本文拟写一个能显示说明对象及其特征的标题。

二、解题思路1、明确说明对象题。

答题时,要认真审题,辨别文章属于事物说明文还是事理说明文。

一般来讲,事物说明文的标题就是文章说明的对象或者涵盖了说明对象;事理说明文则要找准其开头或结尾的总括性语句。

事物说明文答出被说明的事物即可;而事理说明文则需答出说明内容(对象+内容或特征),答案通常以“介绍/说明了××的××”这一形式呈现。

2、概括说明对象的特征题。

说明对象的特征包括:①事物的特征是多方面的。

有构造(里外)、形态(大小、长短等)、性质(硬、软、冷、热等)、变化(动、静、快、慢等)、功用(用途)等多方面特征。

一般来说,说明文要说明的要点,往往就是事物的特征。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

说明对象VS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文章介绍的某种事物或事理
说明内容(中心): 说明对象+特征
《中国石拱桥》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说明内容是什么?
说明对象:中国石拱桥
说明内容:介绍我国石拱桥形式优美、 结构坚固、历史悠久的特点。
(二)、辨析说明顺序
时间顺序
年代:古→今; 季节:春→冬 一天:早→晚 ……
a.统筹方法是一种安排工作进程的数学
方法。
下定义
b.激光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 作诠释
(四)、理解说明文语言
说明文语言特点
1、准确、简明 、严密 (说明文语言最基本的特征); 2、生动 (体现在形容词、动词和比喻、拟人等 修辞方法的运用上);
三、探究提升: 结合中考题型,
总结做题技巧
例题1、 《苏州园林》“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 沼… …”一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中考说明文阅读复习
一、中考考点:
1、把握说明对象,分析其特征,概 括文章说明内容。 2、理清文章结构,辨析说明顺序。 3、说明方法的辨别及作用分析。 4、品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5、利用相关知识,探究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
二、说明文知识点复习:
事物说明文 (《中国石拱桥》)
说明对象不同
说明文分类
空间顺序
方位:近→远、前→后、左→右、 南→北、 低高…… (表方位、立足点、行踪变化等词语)
逻辑顺序
由主要到次要 由现象到本质
由表及里
由抽象到具体
由原因到结果……(可综合运用)
说明顺序VS文章结构
说明顺序: 对说明内容的先后次序的安排。
文章结构: 作者写作时的思路体现,是文章各部分的组
合方式。分为:总分式(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并列式、递进式等。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最新中考语文阅读复习指导第三部分考点攻略——说明文阅读之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第三部分 考点攻略
八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说明文阅读之一
目录
01 单元写法归纳 02 群文阅读训练 03 以读导写提升
单元写法归纳
文章篇目
写法特点
本文按照“总—分—总”的说明顺序来说明。先总说石拱 《中国石拱桥》 桥的特点,接着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具体说明石拱桥历
史悠久、结构坚固、形式优美的共同特点,然后分说了两 (事物说明文) 座桥梁各自独有的特点,最后总说我国石拱桥取得光辉成
返回目录
篇名
阅读能力训练重点——把握说明对象及特征
《漫话围棋》 关注标题,把握说明对象:本文标题“围棋”是具体 事物,是文章的说明对象。
《为什么你睡 分析标题的语法结构,判断说明对象:本文标题中的 了11个小时仍 “为什么”一词揭示文章的说明重点,这是一篇事理 然觉得疲劳》 说明文。
返回目录
篇名
返回目录
1. 文章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从哪三方面介绍了说明对象?简要概 括。(3分) _说__明__对__象__是__围__棋__。___从__围__棋__的__历__史__悠__久__、__围__棋__的__发__明__、__围__棋_____ _的__文__化__内__容__丰__富__三___方__面__说__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⑦围棋的胜负也体现了中国式审美。其他棋类的胜负都是斩尽 杀绝,把“老将”杀死, 把“帝王”抓走才算胜。但围棋赢一目②是 赢,赢十目也是赢,不是斩尽杀绝,甚至能和平共处,这体现了一种 和谐、中庸③的思想。
⑧棋子一黑一白,没有任何文字,是宇宙中最基本的色彩;棋 盘横竖各十几道线,像地球的经纬线,朴素简洁。下棋规则也最简单,
》中用围棋比喻一个人要本事,就一定要用心,这里孟子就没把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说明文知识点总括、2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及内容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说明文知识点总括、2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及内容

中考语文说明文阅读1说明文知识点总括、2概括说明对象特征及内容——说明文阅读专题——01 说明文知识点总括为帮助同学们更好的复习中考说明文,小编今天开始逐条整理中考说明文的注意事项。

㈠说明文分类⑴从说明对象的角度: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

⑵从说明文语言特征:平实说明文、文艺说明文。

㈡说明的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逻辑顺序的具体表现:主→次、原因→结果、现象→本质、特征→用途、一般→个别、概括→具体、整体→局部……典型考题:本文使用了什么说明顺序?有何作用?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

㈢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比较、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画图表、引资料⑴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更有说服力。

⑵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更清楚。

⑶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⑷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

⑸打比方:将……比作……,从而形象生动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⑹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

⑺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或事理。

⑻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

⑼画图表:用列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

⑽引资料:使说明更有说服力或者增强说明的趣味性。

如果引资料在文章开头,还起到引出说明对象的作用。

㈣说明文的语言品析⑴对整篇文章语言的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①准确:准确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

②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

做这种分析整篇文章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

答案格式:这篇文章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或生动形象或简明平实的特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பைடு நூலகம்
1、《中国石拱桥》说明对象( 中国石拱桥 )、
特征( 历史悠久、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
2、《苏州园林》说明对象( 苏州园林 )、
特征( 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
一副完美的图画。 )。
3、《绿色蝈蝈》说明对象( 蝈蝈
)、
特征(
蝈蝈的习性和叫声
)。
4、《看云识天气》说明对象( 看云识天气 )、
1、什么是说明对象?
• 被说明的事物或被解说的事理就是说明对象。
简单的说,说明对象就是说明了什么,即文章说 明的话题。
说明对象主要分为两个方面: 一、是具体事物,包括事物的状态、性质、功能和
特征等; 二、是抽象事理,包括事物的本质、事物内部或事
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温故知新
请说出下列说明文的说明对象及特征。
【例4】①生物学家预言,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造福 人类的时代。
②利用细菌发电原理,可以建立较大规模的细菌发 电站。计算表明,一个功率为1000千瓦的细菌发电 站,仅需要10立方米体积的细菌培养液,每小时消 耗200千克糖即可维持其运转发电。这是一种不会污 染环境的“绿色”’电站,而且技术发展后,完全 可以用诸如锯末、落叶等废有机物的水解物来代替 糖液。因此,细菌发电的前景十分诱人。现在,各 个发达国家各显神通,在细菌发电研究方面取得了 新的进展。让细菌为人类供电已经不再遥远,不久 的将来即可成为现实。
•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 明对象作为题目。
检测题一:
下文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塑料袋 【例1】
英国《卫报》在2002年评出“人类最糟糕的发 明”,塑料袋不幸“荣获”这一称号——因为我们现 在居住的地球似乎已经变成了“塑料星球”,土地、 河流、高山、海洋……塑料袋无所不在。直到有一天, 我们都已离去,这些家伙仍然占据着地球,因为它们 是“永生”的。
请给选文拟一个恰当的题目
示例一:细菌发电前景广阔 示例二:21世纪将是细菌发电的时代
➢ 归纳方法: 1、看题目; 2、抓首括句和中心句。
中心句指的是一段中表述本段中心意思的句子, 常用概括和提示的方式进行表述。其位置大多在 段首,有的也在段尾。
3、从分析材料入手. • 即逐段分析作者介绍了有关事物的哪一方面的特征,
然后归纳小结。阅读时要须细心琢磨,从中加以提 炼.
• 如《中国石拱桥》写卢沟桥时“永定河发水时, 来势》……从未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 结构坚固
• 桥面用石栏石柱。每个柱头……惟妙惟肖。”
形式优美
明确下列说明文说明对象的基本特征:
① 《中国的石拱桥》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A.巍峨、雄伟、庄严 B.形式优美,结构坚固,
③ 《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历史悠久
④ 《苏州园林》 ⑤ 《松鼠》
C.一幅完美的图画
⑥ 《从甲骨文到缩微图 D.雄伟、壮丽
书馆》
E.漂亮、驯良、乖巧
F.科学进步推动书籍演变
二、说明事物的特征
所谓“特征”:就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 事物的标志。
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构成,解说事物 的成因、功用、关系等。都必须抓住事物的特 征。了解事物的特征,不能停留在表象上,而 要了解事物内在的本质。
说明文阅读指导 —把握说明对象和特征
学习目标
1、明确说明对象及特征。 2、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3、运用所学的方法,准确地找出说明对象
及特征。
你能区别下列三个句子的表达方式吗?
①镜子里一下子映出了一张稚气活泼的脸。 ②我认为,镜子就是镜子,只能映出虚幻, 不会给人带来真实。 ③镜子里能映出图象完全是由光的反射所致。
3、科学性:说明文是向人们传授知识为目的 的。因此,必须如实客观地反映事物的实 际情况,所以说明文具有科学性的特点。
直面中考
考点之一:说明对象 考查类型:直接让考生回答:“这篇文章(或文段) 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考点之二:说明对象特征 [类型1]:直接找出说明事物特征的句子。 [类型2]:概括说明事物的特征。
把握说明对象特征的方法
• 1.从标题着眼.
• 有的标题在指出文章说明对象的同时,也指
出其特征: 宏大壮阔
• 例:《雄伟的人民大会堂》
看标题,特别是标题中的修饰、限制成分。
如:
高峻
《巍巍中山陵》
2、抓住关键句
《中国石拱桥》—— 形式优美、结构坚固、历史悠久
《苏州园林》——
务必使游览者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副完美的图 画。
特征(
云和天气的关系。
)。
2、如何找准说明对象
• 方法一: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 《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 当然,也有例 外,如《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一文的说明对象并不 是人民英雄,而是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 方法二: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 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事理说明 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
【例2】
海洋污染的现状
①海洋污染的现状是:污染源多,污染范围广、程度严
重。②海洋污染主要包括石油污染标、题赤就潮是、说毒明物对污象染、 塑料垃圾和核污染。③目前海洋污染较严重的,就海 域来看,有波罗的海、地中海、东京湾、美国纽约湾、 墨西哥湾等;就国家来说,有日本、美国和西欧诸国。 ④我国的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的污染状况也相当 严重,虽然汞、铜、铅的浓度大体尚在标准允许范围 之内,但已有局部地区超过了规定标准。⑤其中最严 重的是渤海,有的鱼群死亡,渔场外迁;有些滩涂养 殖场荒废;一些珍贵的海生资源正在丧失。
【试题】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 【例3】
•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 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
上 国千的年石抓雄 拱首跨 桥括在 有句江 悠和河久之的中上历心,史句在。交其通中方最面著发名挥的作当用推。河我北
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试题】本段的说明对象是什么?
一、什么是说明文?
说明文是以说明为主要表达方式的一 种文体,它介绍事物的状态、性质、功 能或阐明事理,目的是给人以知识。
知识性、科学性。
说明文的主要特点
1、说明性:说明文是解说事物、阐明事理的 文章,所用的表达方式主要是说明,因此 说明文首先具有说明性的特点。
2、知识性:说明文要给人以知识,知识性就 自然成了说明文的重要特点,说明文给人 的知识是直接的、集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