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名胜区规划》考试题培训资料
《风景名胜区规划》复习题.pdf
![《风景名胜区规划》复习题.pdf](https://img.taocdn.com/s3/m/02d26c41d5bbfd0a79567392.png)
1.风景名胜区
2.游人容量
3.保护培育规划
4.景源评价
5.典型景观
6.风景资源
7.游人容量
8.典型景观规划
9.景区规划布局
10.景源评价
[问答题]
1.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哪些内容?
2.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3.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4.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5.简要介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
6.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7.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是什么?
8.风景名胜区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划分为哪些规划类型?
9.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有哪些主要形式和具体要求?
10.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1.根据景源价值和构景作用及其吸引力范围,风景名胜资源可划分为哪些等级?
12.什么是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布局?在确定规划布局形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
基本原则有哪些?
1、根据你的理解,如何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科技规划,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提供科技保障?
2、根据你的理解,我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风景名胜区规划遇到了哪些发展瓶颈?。
景区游览路线规划考核试卷
![景区游览路线规划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f2be4eae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5.png)
10.为了提升景区游览路线的可持续性,应采取_______等措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答案:节能减排)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景区游览路线规划只需要考虑经济效益,不需要考虑环境保护。()
(答案:×)
2.在景区游览路线规划中,安全性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1.以下哪些因素是景区游览路线规划中需要考虑的自然资源?()
A.地质地貌
B.气候条件
C.水文状况
D.生物多样性
2.在进行景区游览路线规划时,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游客的游览体验?()
A.景点解说系统的完善程度
B.游览路线的设计合理性
C.交通组织的便捷性
D.商业设施的丰富度
3.以下哪些是景区游览路线规划中的文资源?()
A.历史文化
B.民俗风情
C.名人故事
D.建筑特色
4.以下哪些措施可以提升景区游览路线的安全性?()
A.设置明显的警示标志
B.定期检查游览设施
C.制定应急预案
D.增加保安人员
5.在景区游览路线规划中,以下哪些策略有助于环境保护?()
A.选择生态友好型材料建设游览设施
B.设立垃圾分类回收点
C.限制游客数量
(答案:亲子互动)
3.景区的_______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也是游览路线规划的重要依据。
(答案:特色资源)
4.为了保护景区的生态环境,游览路线规划应避免对_______的破坏。
(答案:敏感区域)
5.在景区游览路线规划中,合理的_______能够有效引导游客,提升游览体验。
(答案:导视系统)
6.景区的_______是衡量游览路线规划成功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
风景区旅游设施规划与布局考核试卷
![风景区旅游设施规划与布局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6397bf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7.png)
10.在风景区旅游规划中,__________是确保旅游设施与景区特色相融合的关键。
四、判断题(本题共10小题,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请在答题括号中画√,错误的画×)
1.在旅游设施规划中,经济效益应放在首位。()
2.旅游设施规划与布局不需要考虑景区的未来发展。()
5.旅游设施规划应充分考虑__________因素,以保障游客的安全。
6.__________是旅游设施规划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关系到游客的游览体验。
7.在风景区旅游规划中,__________的合理布局可以有效减少游客拥堵。
8.__________是旅游设施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它有助于提升景区的整体形象。
A.景区历史
B.景区规模
C.景区地理位置
D.景区票价
14.在风景区旅游规划中,以下哪个环节需要关注游客体验?()
A.景区道路设计
B.景区设施建设
C.景区安全管理
D.景区宣传推广
15.以下哪个设施规划与布局需要考虑游客流动线?()
A.服务中心
B.厕所
C.餐饮设施
D.停车场
16.以下哪个原则是关于旅游设施规划与布局的美观性要求?()
4.融入地方文化可通过设计具有地方特色的设施、展示地方民俗、使用当地材料等方式,增强游客的文化体验,如设立文化展览、节庆活动等,提升景区的独特魅力。
15. C
16. C
17. A
18. B
19. A
20. A
二、多选题
1. ABC
2. ABCD
3. ABCD
4. ABCD
5. ABCD
6. ABC
复习题(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
![复习题(风景名胜区规划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76b6b73f83c4bb4cf7ecd120.png)
1、风景资源评价应包括:景源调查;景源筛选与分类;景源评分与分级;评价结论四部分。
园林设计的依据主要为。
2、景源评价应根据景源评价单元的特征,及其不同层次的评价指标分值和吸引力范围,评出风景资源等级。
4、风景资源评价结论应由景源等级统计表、评价分析、特征概括等三部分组成。
5、风景区的性质,必须依据风景区的典型景观特征、游览欣赏特点、资源类型、区位因素,以及发展对策与功能选择来确定。
6、游人容量应由一次性游人容量、日游人容量、年游人容量三个层次表示。
7、风景区总人口容量测算应包括外来游人、服务职工、当地居民三类人口容量。
8、风景区生态分区应对土地使用方式、功能分区、保护分区和各项规划设计措施的配套起重要作用。
9、风景保护的分类应包括生态保护区、自然景观保护区、史迹保护区、风景恢复区、风景游览区和发展控制区等。
10、游人现状分析,应包括游人的规模、结构、递增率、时间和空间分布及其消费状况。
11、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应包括土地资源分析评估;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及其平衡表;土地利用规划及其平衡表等内容。
12、风景区远期规划的投资框算应包括风景游赏、游览设施两个系统的内容。
13、风景区规划的成果应包括风景区规划文本、规划图纸、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等四个部分。
14、风景区规划图纸应在图纸的明显处标明图名、图例、风玫瑰、规划期限、规划日期、规划单位及其资质图签编号等内容。
15、风景区近期发展规划应提出发展目标、重点、主要内容,并应提出具体建设项目、规模、布局、投资估算和实施措施等。
16、风景区远期发展规划应提出发展期内的发展重点、主要内容、发展水平、投资框算、健全发展的步骤与措施。
17、水利风景资源是指水域(水体)及相关联的岸地、岛屿、林草、建筑等能对人产生吸引力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
18、水风景资源综合评价内容包括水文、地文、天象、生物、工程、文化景观及风景资源组合度。
19、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海外的国家公园相当于国家级风景区。
江西城规划师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试题
![江西城规划师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e14c8375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6.png)
江西省城市规划师: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下列选项中,作为地名的通名经历了长时间演变过程形成的是。
A:城B:镇C:乡口:村E:综合治理2、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基本特点为。
A:权威性B:地域性C:灵活性D:科学性E:综合治理3、乡村规划缺乏强有力的法律规范,导致乡村建设难以逐步实现发展。
A:集约化B:节约化C:持续化D:生态化E:综合治理4、小城镇地区差异大,发展条件不同,要充分发挥特色优势,强化地域特色,采用适宜技术,走特色发展之路,这体现镇规划的原则。
A:人本主义B:可持续发展C:因地制宜D:科学合理性E:综合治理5、下列关于制定城镇体系规划的基本程序,叙述正确的是。
A:经国家行政机关批准同意修编,开展规划编制的组织工作B:组织编制机关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等级的机关单位承担具体编制工作C:规划草案公告30日以上,组织编制单位采取论证会、听证会或者其他方式征求专家和公众的意见D:组织编制机关对现有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原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并向行政机关出具修编的申请报告E:综合治理6、城市地表水厂的自用水量一般占供水量的。
A:3%〜5%B:5%〜10%C:4%〜9%D:6%〜15%E:经济政策7、凯文•林奇对城市意象的研究改变了城市空间组织的传统框架,他通过大量调查,提出构成城市意象的五项基本要素,其中不包括。
A:路径B:街道C:边缘D:节点E:综合治理8、根据《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GB 50318—2000的规定,重要干道、重要地区或短期积水能引起严重后果的地区,重现期宜采用年。
A:1~3B:2〜5C:3〜5D:5〜10E:经济政策9、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出入口,居住区内主要道路至少应有两个方向与外围道路相连,机动车道对外出入口间距不应小于m。
A:120B:80C:70D:150E:综合治理10、城市是一个综合的巨系统,所包含的子系统中没有。
风景区规划习题 绪论
![风景区规划习题 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1c19f2fdf90f76c661371adf.png)
1、风景区、风景区规划的定义?风景区:风景区(风景名胜区)指风景资源集中、环境优美、由自然或人文历史组成的名胜古迹,具有一定规模和游览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或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地域。
风景区规划:风景区规划(风景名胜区规划)是指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名胜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经相应的人民政府审查批准的风景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2、风景区的组成有哪些?风景区组成:3个基本要素,24个组成因子。
①景源:能激发游人景感反应的景物及其风景环境,是风景区社会功能与价值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八类景源:地、水、生、园、建筑、史迹、风物。
②游览设施:必备配套因素,可以提升或降低风景区水平与职能作用。
八类设施:旅行、游览、饮食、住宿、购物、娱乐、保健、其他。
③运营管理:发挥风景区最大效益,保障风景游憩安全,保障风景区健康发展。
八类因子:人员、财务、物资、机构、法规、目标任务、科技手段、其他。
3、风景区的类型有哪些?按等级特征分类:国家级、省级、市县级按用地规模分类:小型、中型、大型按景源特征分类:山岳型、湖泊型、洞穴型按结构特征分类:单一型、复合型、综合型按布局形式分类:线型、组团型、链珠型、放射型按功能设施特征分类:观光型、游憩型、休假型、民俗型、生态型、综合型4、风景区规划的类型有哪些?①按规划内容分类:战略性规划(条件、方向、目标、策略)、物质性规划(景源、土地、结构、指标、形态)、综合性规划②按风景区属性分类:16类风景区③按规划阶段分类:从宏观到微观可分为8种规划类型风景发展战略规划风景旅游体系规划风景区域规划风景区规划纲要风景区总体规划风景区分区规划风景区详细规划景点规划注:其中规划纲要、总体规划、详细规划三类规划被列入《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审批管理办法》(2001.4.20)④组合规划5、风景区总体规划的主要内容?风景区总体规划分为规划纲要和总体规划两个阶段。
风景名胜区规划试卷(1)及答案
![风景名胜区规划试卷(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2a10aced630b1c58eeb547.png)
风景名胜区规划试卷(1)一.名词解释(15分,每个5分)景观]游人容量风景名胜区二.填空(20分,每空1分)1. 风景名胜区的指导方针是()()()()。
2. 我国在()年正式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的成员国。
3. 世界上第一个公园是()的()。
4. 风景名胜资源包括()和()。
5. 风景名胜区应当自设立之日起()年内编制完成总体规划。
总体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年,通常可分为()、()、()三期。
6. 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基本分为()、()及()3个阶段。
7. 景区一般由()、()、()等类型的单元结构组成。
三.选择题(15分,每小题3分)1、我国风景名胜区构成的因素()A、游赏对象B、游览设施C、运营管理D、土地资质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包括()A、规划文本B、规划图纸C、规划说明书D、基础资料汇编3、保护培育规划的原则()A、完整性B、真实性C、原生性、多样性D、适宜性4、客源市场具体可定为()级级别。
A、特级客源市场B、一级客源市场C、二级客源市场D、三级客源市场5、风景区内的供游览者步行游览的通道,具有()作用。
A、组织游览B、组织货运C、集散游人D、联系景点四.简答题(30分,每小题6分)1、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2、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3、游赏项目设计原则4、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5、申请设立风景名胜区应当提交包含哪些有关材料?五.论述题(20分)根据你的理解,我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风景名胜区规划遇到了哪些发展瓶颈?风景名胜区规划试卷1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景观:是指可以引起视觉感受的某种现象,或一定区域内具有特征的景象。
是按照美学观点完美结合而构成的景物组合,并被人的各种感官所接受,形成美的享受。
游人容量:是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有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也是一个涉及生态、社会心理、功能技术等诸多方面的风景区管理手段。
风景区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开发考核试卷
![风景区旅游度假区规划与开发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2e02172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66be149.png)
B.举办特色活动
C.加强宣传推广
D.降低门票价格
5.旅游度假区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包括以下哪些?()
A.绿化美化
B.污染防治
C.资源节约
D.生态修复
6.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以下哪些因素影响游客的旅游体验?()
A.交通便利性
B.住宿条件
C.餐饮服务
D.景区管理水平
7.以下哪些是旅游度假区运营管理的主要内容?()
3.提高游客满意度可以通过优化服务流程、提升员工服务意识、定期收集游客反馈并改进。例如,设置快速入园通道,提供个性化服务等。
4.提升品牌影响力可以通过品牌故事塑造、社交媒体营销、举办特色活动、与知名品牌合作等方式。例如,通过故事化营销讲述景区历史,增强品牌文化内涵。
A.地理位置
B.交通便利程度
C.景区知名度
D.居民消费水平
14.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以下哪个策略有助于提高游客满意度?()
A.提高门票价格
B.增加商业设施
C.提升服务质量
D.限制游客活动范围
15.以下哪个项目不属于旅游度假区规划的辅助设施?()
A.停车场
B.游客中心
C.酒店住宿
D.娱乐表演
16.以下哪个策略不利于旅游度假区的长远发展?()
2.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______是指导旅游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3.旅游度假区的开发应遵循______原则,确保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
4.为了提高旅游度假区的竞争力,应注重______和品牌建设。()
5.旅游度假区的交通规划应考虑到______,以提高游客的可达性。()
6.在旅游度假区规划中,______是评价规划效果的重要指标之一。()
风景区规划复习资料
![风景区规划复习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16cf01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47.png)
风景区规划复习资料风景区规划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风景名胜资源:能引起审美与欣赏活动,可以作为风景游览对象和风景开发利用的事物与因素的总称。
2、景物:指具有观赏、科学文化机制的客观存在的物体,是风景名胜构成的基本要素,是具有独立欣赏价值的风景素材客体。
3、景感:指人对景物的观察、鉴别、感受能力。
4、风景名胜区:5、国家公园:6、世界遗产:7、自然保护区:8、森林公园:9、地质公园:10、水利风景区:11、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12、风景名胜资源评价:指通过对风景资源类型、规划、结构、组合、功能的评价,确定风景资源的质量水平,评估各种风景资源在风景规划区所处的地位,为风景区规划,建设景区修复和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13、典型景观规划:风景区内最具有风景游赏价值的资源,是风景区吸引游客的最主要的资源。
14、林相:森林群体的基本面貌。
15、季相:林木或森林因季节而不同其面貌。
16、旅游设施:风景区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的总称。
17、风景区的保护培育规划:对需要保护的对象与因素实施系统控制和具体安排,使被保护的对象与因素能长期保存下来,或能在被利用中得到保护,或在保护条件下能被合理利用,或在保护培育中能使其价值得到增值。
18、分类保护:是依据保护对象的种类及其属性特征,并按土地利用方式来划分相应的保护区。
19、分级保护:以保护对象的价值和级别特征为主要依据,结合土地利用方式而划分出相应级别的保护区。
20、空间容量:21、设施容量:22、生态容量:23、社会容量:24、旅游路线(游览路线):也称游线、游路,是为游客安排的游览、欣赏风景的路线。
25、游赏解说系统:是运用某种媒体和表达方式,使特定信息传播并到达游客中间,帮助游客了解相关事物的性质和特点,并达到服务和教育的基本功能。
26、风景区土地利用协调规划:在土地利用现状分析、土地资源评估的基础上,根据规划的目标和任务,对各种用地进行需求预测和反复平衡,拟定各种用地指标,编制规划方案和编绘规划图纸。
山西城规划师管理法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考试题
![山西城规划师管理法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89f27e59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5a.png)
山西省城市规划师管理法规: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风景名胜区详细规划的核心问题是。
A:编制详细规划要认真研究风景名胜区的自然条件,特别是用地条件B:分别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和组织,做到不同功能区之间成为既有分割和区别,又有协调和联系的有机整体C:要正确地对总体规划的思路和要求加以具体地体现D:协调和联系的有机整体,做到合理和节约利用土地,有效控制用地规模E:综合治理2、城市中的所有机构、单位和个人对城市规划实施的组织和管理等行为的监督是。
A:行政监督B:立法机构的监督检查C:执法机构的监督检查D:社会监督E:综合治理3、城市的是某不断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城市与乡村的一大本质区别。
A:资源的密集性B:集聚效益C:经济发达性D:建筑密集E:综合治理4、下列对我国城乡规划实施管理体系的构成,概括错误的是。
A:城乡规划的实施组织B: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C:城乡规划的经济措施D:建设项目的规划管理E:综合治理5、某女,38,持续发热15天,伴有头痛、乏力、腹痛、腹泻,查体:体温40℃, 脉搏94次/分,肝脏于右侧肋下1cm可触及,血常规:WBC3.0X109/L, N0.58;ALT98U/L, HBsAg(-),肥达反应“O” 1 :80, “H” 1 :160。
患者最可能的诊断是A.急性病毒性肝炎B.急性菌痢C.伤寒D.疟疾E.传染性非典型性肺炎6、全球城市区域是以为核心的城市区域,它是多核心的城市扩展联合的空间结构,而非单一核心的城市区域。
A:政治中心城市B:经济中心城市^中心城市D:具有全球城市功能E:综合治理7、既是组织城市各种功能用地的“骨架”,又是城市进行生产活动和生活活动的“动脉”的是系统。
A:城市道路B:城市交通C:城市对外交通D:城市交通管理E:综合治理8、规划人均建设用地指标为第I级,有条件建造部分中高层住宅的大中城市,其居住用地指标可降低到不少于/人。
名胜区规划复习题
![名胜区规划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b75cfe1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e5.png)
名胜区规划复习题名胜区规划是城市规划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涉及到对自然景观、历史遗迹、文化遗址等具有特殊价值的区域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
在进行名胜区规划时,需要综合考虑生态保护、文化遗产保护、旅游发展、居民生活等多方面的因素。
以下是一些关于名胜区规划的复习题,供学习参考。
1. 名胜区规划的目的是什么?名胜区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和利用名胜区内的自然和文化遗产,同时促进旅游经济的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
2. 名胜区规划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名胜区规划应遵循保护优先、合理利用、可持续发展、公众参与等原则。
3. 如何确定名胜区的范围?确定名胜区的范围需要考虑自然景观、文化遗产的分布,以及区域的社会经济状况。
通常,这需要通过实地考察、历史文献研究和专家咨询来完成。
4. 名胜区规划中,如何处理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名胜区规划中,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是相互依存的关系。
应通过科学规划和严格管理,实现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
5. 名胜区规划中,如何保护和利用文化遗产?保护文化遗产需要制定严格的保护措施,如限制游客流量、加强文物修缮和保护等。
同时,通过教育和宣传,提高公众对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识。
6. 名胜区规划中,居民的权益如何得到保障?在名胜区规划中,应充分考虑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经济发展需求。
通过提供就业机会、改善基础设施和提供公共服务等措施,保障居民的权益。
7. 名胜区规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进行监督和管理?名胜区规划的实施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包括定期的评估和检查,以及对违反规划行为的处罚。
同时,应鼓励公众参与监督,提高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满意度。
8. 请举例说明名胜区规划中可能出现的挑战及应对策略。
挑战可能包括过度商业化、环境破坏、文化遗产的非法交易等。
应对策略包括加强法律法规的执行、提高公众意识、加强国际合作等。
通过以上复习题的学习和讨论,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名胜区规划的重要性和复杂性,为未来的规划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
风景名胜区复习题
![风景名胜区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d45d3757fd5360cba1adbec.png)
作业:1、名词解释景源、景物、景观、景点、景区、风景名胜区、游人容量、设施容量、生态容量、社会容量2、问答题(1)风景名胜资源的本质属性是什么?其特性是什么?(2)风景名胜区的发展经历了哪些阶段?目前在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现状如何?(3)何谓风景名胜的构成的三大要素?我国风景名胜区是如何分类的?(4)风景名胜区规划有哪些基本原理?有哪些基本的方法?(5)从宏观到微观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层次有哪些(类型)?(6)风景名胜区规划成果包括哪些内容?(文本与图件)(7)风景名胜资源调查包括哪些内容?风景名胜资源如何分类?(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8)风景资源评价的指标有哪些?(P72)如何对风景名胜资源分级?(9)根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2005年的评选,我国十大名山、五大湖泊、五大沙漠、三大雅丹、四大城区、八大海岸、十大森林分别是什么?(10)简述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的基本原则有哪些?如何分析规划的背景?(11)如何确定规划区的范围、性质与发展目标?(12)风景名胜区规划分区的原则是什么?如何分区?(分区类型)(13)什么叫风景区的结构?其类型有哪些?布局形式有哪些?(14)风景区保护培育规划的基本内容有哪些?(五方面)(15)什么叫游人空间容量?如何用卡口法计算游人日容量?(16)什么是游赏解说系统?有哪些功能?其主要内容有哪些?(17)典型景观中的地质地貌景观、植物景观、建筑景观规划各有哪些规定?(18)宾馆的宏观选址有哪些规定?如何确定住宿设施的床位数?停车场面积如何确定?旅游设施基地有哪些?(19)基础工程规划有哪些原则?道路交通规划的原则有哪些?(20)居民社会调控规划的原则是什么?其主要规划内容有哪些?(21)风景区经济发展引导规划的原则有哪些?其主要规划内容有哪些?(22)我国风景名胜区规划审批是如何规定的?有哪些管理体制?如何做好管理?。
风景名胜区规划复习题
![风景名胜区规划复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d84be0777fd5360cba1adbf4.png)
风景名胜区规划一、填空1、感官5觉:视感、听感、嗅感、味感、体感2、风景资源结构层:景观、景点、景群、景区、风景区、风景区域3、风景名胜区性质:特征、功能、级别4、风景区的类型按景观要素分:山岳类、河谷水溪、海滨、森林草原、文物古迹、综合按风景区运转机制结构:单一型、复合型、综合型5、景源评价标准的层次:综合层、项目层、因子层、指数层6、风景名胜区基础工程规划:交通道路、邮电通讯、给排水、供电能源7、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分类:风景游赏用地、游览设施用地、居民设施用地、交通与工程用地、林地、园地、耕地、草地、水域、滞留用地8、规划的阶段:总体规划、详细规划9、容量计算方法:线路法、卡口法、面积法、综合法二、名词解释1、风景名胜区——也称风景区,国外指的国家公园ye 相当于国家级的风景名胜区,指国家资源集中、环境优美、具有一定规模和旅游条件,可供人们游览、欣赏、休憩、娱乐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境域。
2、风景——自然风光为主的,经开发成为可游憩的能引起人们美感的空间环境。
3、单一型结构——在内容简单、功能单一的风景区,其构成主要是由风景游览欣赏对象组成的风景游览系统,其结构因为一个只能系统组成的单一型结构。
4、复合型结构——在内容和功能均较丰富的风景区,其构成不仅有风景游赏对象,还有相应的旅行游览接待服务设施组成的旅游设施系统,其结构应由风景游赏和旅游设施两个职能系统复合组成。
5、综合型结构——在内容和功能均为复杂的风景区,其构成不仅有游赏对象、旅游设施,还有相当规模的居民生产、社会管理内容组成的居民社会系统,其结构应由风景游赏、旅游设施、居民社会等三个职能系统综合组成。
6、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提出报告,经国务院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也叫国家重点级风景名胜区。
7、省级——经市、县人民政府提出报告,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8、市县级——由市县主管部门提出报告,经市县人民政府审定公布的风景名胜区。
湖北城规划师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试题
![湖北城规划师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49923cfa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df.png)
湖北省城市规划师:风景名胜区规划编制主体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事最符合题意)1、对主干法中有关条款的进一步深化的具体规定,其内容多为这些条款的实施性细则的是。
A:主干法B:从属法C:专项法D:相关法E:综合治理2、中国园林的历史悠久,大约从公元前11世纪的奴隶社会末期直到19世纪末期封建社会解体为止,经历了三千余年漫长的、不间断的发展过程,下列关于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过程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A:生成期一转折期一全盛期一成熟时期一成熟后期B:生成期一转折期一成熟时期一全盛期一成熟后期C:生成期一转折期一成熟时期一成熟后期一全盛期D:生成期一全盛期一成熟时期一转折期一成熟后期E:经济政策3、宁夏等西部欠发达地区城市的失业率较高主要是造成的。
A:贫困性失业B:摩擦性失业C:间歇性失业D:结构性失业E:经济政策4、下列符合项目建议书阶段内容的是。
A:分析报告中各项指标是否正确B:分析与初估经济效果和社会效益C:全面审核报告中反映的各项情况是否确定D:分析和判断报告的可靠性、真实性和客观性E:经济政策5、我国的一级行政单位是。
A:聚落B:乡村C:镇D:城市E:综合治理6、下列不属于地域性建筑文化重要特点的是。
A:适应性B:大众性C:连续性D:多变性E:经济政策7、城市详细规划中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A:计算用水量B:计算输配水管渠管径C:布置给水设施和给水管网D:估算分区用水量E:综合治理8、风景名胜区是指。
A:具有区别于其他区域的能够反映独特的自然风貌或具有独特的历史文化特色的比较集中的景观B: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是这些价值和功能的综合体C: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D:具备游览和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多重功能,对于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是基于其价值可为人们所利用,可以用来进行旅游开发、游览观光以及科学研究等活动E:综合治理9、现代城市规划形成的行政实践是指。
风景区旅游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考核试卷
![风景区旅游规划与环境影响评价考核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2a181f9f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bd6ee66.png)
A.合理规划游览路线
B.限制游客数量
C.增加景区基础设施
D.提高游客环保意识
(注:请在此处填写答案,然后继续作答下一部分题目。)
,以下哪项不属于风景区旅游规划的内容?
A.环境保护措施制定
B.旅游产品开发
C.当地居民搬迁安置
D.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2.下列哪个因素在风景区旅游规划中需要特别关注?
3.旅游规划中,通过合理设计产品、提高环保意识、实施环境管理措施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4.常用的环境保护措施有:合理规划游览路线减少生态破坏,限制游客数量保护环境容量,提高游客环保意识促进可持续发展。这些措施的有效性取决于实施力度和游客的配合程度。
12.在旅游规划中,以下哪个环节对环境保护尤为重要?()
A.规划设计
B.项目施工
C.运营管理
D.市场推广
13.以下哪个不是旅游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依据?()
A.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B.旅游发展规划
C.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D.市场营销策略
14.以下哪个不是旅游规划中应采取的环境保护措施?()
A.提高景区绿化率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五、主观题(参考)
1.旅游规划基本步骤包括资源调查与评价、市场分析、规划目标确定、旅游产品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每一步的重要性在于确保旅游开发符合市场需求,保护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2.环境影响评价能预测项目对环境的潜在影响,提出预防措施,如控制游客数量、保护敏感生态区等,保障旅游与环境的和谐共生。
风景旅游规划试题
![风景旅游规划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91e43b1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b6.png)
考生姓名:___________学号层次专业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旅游人类学的研究主要是从旅游地的居民和游客之间_ _的角度来研究旅游地的文化现象和___ __,以及这种文化现象对旅游地社会的影响。
2.旅游资源的调查可分为、普查、详查、典型调查、重点调查、抽样调查等类型。
3.旅游资源“三三六”评价法中的三大价值是指历史文化价值、艺术欣赏价值和。
4.旅游规划与开发的市场分析包括了对需求分析、竞争对手分析、宏观环境分析。
5.从时间序列上看,旅游区主题形象按形成过程可划分为三个阶段的形象,即原生形象阶段、次生形象阶段和阶段。
6.在“三区结构布局”的区域旅游空间布局模式中,区处在最外层。
7.旅游项目创意设计的总体原则是: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8.由于资源导向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学的一些相关理论成为旅游规划与开发初级阶段惟一的也是最重要的基础理论。
9.在以市场导向模式为指导的旅游规划与开发中,旅游规划者的思路不是有什么旅游资源便开发什么,而是便开发什么。
10.在生态旅游过程中,人们可以了解旅游区的__ _和______,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11.旅游规划与开发的效益评估中要遵循的原则有:客观公正的原则、科学实际的原则、全面系统的原则、适度超前的原则、、可持续性原则。
12.人力资源保障体系的三个特点:___ ___、综合性和____。
13.世界上最早进行旅游规划工作的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的美国_____ _规划。
14.1992年联合国在里约热内卢召开会议发表了《环境与发展里约热内卢宣言》和__ _,这次会议把_ 作为中心议题。
15.旅游者对旅游地接待的满意程度是由:和。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旅游规划与项目开发规划是相对的()的关系。
A.微观与宏观B.整体与全局C.宏观与微观D.全局与整体2.迄今为止,为大家广泛认可的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可持续发展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产生威胁的发展”是由()提出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景名胜区规划》
考试题
[名词解释]
1.风景名胜区:风景名胜区是指具有观赏、文化或者科学价值,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比较集中,环境优美,可供人们游览或者进行科学、文化活动的区域。
2.游人容量: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也是一个涉及生态、社会心理、功能技术等诸方面的景区管理手段。
3.保护培育规划:查清保育资源,明确保育的具体对象和因素。
在此基础上,要依据保护对象的特点和级别,划定保护范围,明确保育原则。
依据保育原则制定保育措施,并建立保育体系
4.景源评价: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对其分类不能采取硬性分割的作法,只能按照风景名胜资源中占主导地位的景观要素的属性进行分类。
分类时应确定影响该风景名胜资源构成的主导景观要素并从3方面考虑:
•地质地貌特点及其他自然条件特点
•观赏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特色
•人文因素的特点及其在该景观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展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内各类景观资源,特别是对整体景观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评价,从强化景观整体功能出发,明确所规划的地域风景名胜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特有景观在风景名胜区中的占有量及稀缺程度,揭示各种构景成分在景观结构和时空配置中的关系,从而为规划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5.典型景观:地质地貌景观、建筑风貌、植物景观、历史文化保护。
6.风景资源:资源广义的资源指人类生存发展和享受所需要的一切物质和非物质的要素。
狭义的资源仅指自然资源。
资源是一个具有广泛意义的词汇,它的概念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与科学技术的发展,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从不同的角度出发,资源就会被赋予新的内涵。
风景优美的景观资源
7.游人容量:指在保持景观稳定性,保障游人游赏质量和舒适安全,以及合理利用资源的限度内,单位时间、一定规划单元内所能容纳的游人数量,是限制某时、某地游人过量集聚的警戒值,也是一个涉及生态、社会心理、功能技术等诸方面的景区管理手段。
8.典型景观规划:按照风景资源评价的结果,将其最突出的特色归纳出来,对一部分最重要的景观进行详细的规划。
典型景观规划所要求的深度会比其他专项规划更为详细,图纸比例会更大些。
图纸表现上应有一定数量的规划意向效果示意图。
典型景观规划是在外在表现形式上体现整个风景区的风貌特征。
9.景区规划布局:依据规划结构,利用各种时空联系方式,将风景区内相对独立的诸多系统与要素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使风景区在更大范围内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个体,同时各系统相互联系、制约。
10.景源评价:风景名胜资源评价。
对其分类不能采取硬性分割的作法,只能按照风景名胜资源中占主导地位的景观要素的属性进行分类。
分类时应确定影响该风景名胜资源构成的主导景观要素并从3方面考虑:
•地质地貌特点及其他自然条件特点
•观赏的视觉效果和审美特色
•人文因素的特点及其在该景观资源中的地位和作用
开展风景名胜资源评价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风景名胜区内各类景观资源,特别是对整体景观资源的数量与质量、结构与分布以及保护与利用方面的评价,从强化景观整体功能出发,明确所规划的地域风景名胜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特有景观在风景名胜区中的占有量及稀缺程度,揭示各种构景成分在景观结构和时空配置中的关系,从而为规划提供全面的科学依据。
[问答题]
1.根据《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1999),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基本原则应包括哪些内容?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原则:
▪作为指导和监督风景名胜资源保护与利用过程中各种行为的法律依据,其在规划过程中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整体性原则
•择优性原则
•动态性原则
•调控性原则
•真实性和完整性原则
2.风景名胜区规划纲要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风景名胜区规划规范》中指出:
风景名胜区规划也称风景区规划,是保护培育、开发利用和经营管理风景区,并发挥其多种功能作用的统筹部署和具体安排。
经相应的人名政府审查批准后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具有法律权威,必须严格执行。
风景名胜区规划是调控整个风景名胜区发展、保护、建设、管理的基本依据和手段,是在一定空间和时间范围内对各种规划要素的系统分析和统筹安排。
3.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和基本内容?
4.在我国,风景名胜区的性质和主要功能是什么?
风景名胜区的性质:1994年发表的《中国风景名胜区形势与展望》绿皮书中明确规定:风景名胜区事业是国家社会公益事业。
其基本作用是保护生态、生物多样性与环境。
还具有科研、文化、科普以及铸造民族精神等重要功能。
风景名胜区的功能:
保护风景名胜资源,维护自然生态系统,保存历史文化信息
发展旅游事业,丰富文化生活
开展科研和文化教育,促进社会进步与国民素质提高
通过合理开发,实现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协调
5.简要介绍我国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
风景名胜区的管理体制:
国务院建设主管部门负责全国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直辖市人民政府风景名胜区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风景名胜区的监督管理工作。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规定的职责分工,负责风景名胜区的有关监督管理工作。
6.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内容是:
依据风景区资源保护与利用的整体目标,根据国家、省等上层次风景名胜区规划的要求,同时考虑到与风景名胜区域相关的国土规划、区域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内容的衔接,在充分对资源保护与利用现状进行分析研究、科学预测风景名胜区的发展规模与效益的基础上,采取相应的方法与途径促进风景名胜区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
风景名胜区规划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
综合分析评价现状;
依据发展条件,从历史、现状、趋势和需求出发,明确发展方向、目标和途径;
展现景物形象、组织游赏条件、调动景感潜能;
对景区结构布局、人口容量和生态原则等做出部署;
对风景游览主题系统、旅游设施配套系统、居民社会经营系统以及相关专项规划和主要发展建设项目进行综合安排;
提出实施步骤和配套措施
7.风景名胜区规划的特点是什么?
风景区规划虽与相关规划有相通之处,但由于自身内部结构与功能的不同,风景区规划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点。
方法的科学性
空间的地域性
系统的复杂性
内容的相对性
实施的可操作性
8.风景名胜区规划从宏观到微观可以划分为哪些规划类型?
风景名胜区的分类:
按等级特征分类: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省级风景名胜区。
按用地规模分类:小型风景区、中型风景区、大型风景区和特大型风景区。
按景观特征分类:山岳型风景区、峡谷型风景区、岩洞型风景区、江河型风景区、湖泊型风景区、海滨型风景区、森林型风景区、草原型风景区、史迹型风景区和综合型景观风景区。
按结构特征分类:单一型风景区、复合型风景区和综合型风景区。
按布局形式分类:集中型(块状)风景区、线型(带状)风景区、组团型(集群)风景区、放射型(枝状)风景区、链珠型(串状)风景区和星座型(散点)风景区。
按功能设施特征分类:观光型风景区、游憩型风景区、休假型风景区、民俗型风景区、生态型风景区和综合型风景区。
9.风景名胜区规划的成果有哪些主要形式和具体要求?
成果主要形式:风景名胜区基础资料汇编、现状调查报告、现状图纸的绘制。
要求:景区的规划不能认为是单纯的资源规划、空间规划或旅游规划,应提升到社会系统规划的高度理解。
主要包括景区内部及周边城镇的经济状况、接待条件、社会治安、民族团结、风土人情、宗教礼仪、物产情况等。
10.风景名胜区现状调查的作用和主要内容包括哪些?
11.根据景源价值和构景作用及其吸引力范围,风景名胜资源可划分为哪些等级?
根据景源价值和构景作用及其吸引力范围分为:
特级景源
一级景源
二级景源
三级景源
四级景源
12.什么是风景名胜区的规划布局?在确定规划布局形式的过程中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定义:依据规划结构,利用各种时空联系方式,将风景区内相对独立的诸多系统与要素之间进行有效的连接,使风景区在更大范围内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个体,同时各系统相互联系、制约。
风景名胜区的区划过程中应遵循的原则:
同一区内的规划对象的特性及其存在环境应基本一致;
同一区内的规划原则、措施及其成效特点应基本一致;
规划分区应尽量保持原有的自然、人文单元界限的完整。
[论述题]
1、根据你的理解,如何加强风景名胜区的科技规划,为风景名胜区规划实施提供科技保障?
2、根据你的理解,我国的风景名胜区规划工作中还存在哪些问题?风景名胜区规划遇到了哪些发展瓶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