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合集下载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口腔医学课件:口腔科病例分析

B
B 去龋,安抚
C去龋,充填
D 牙髓切断术
问题5 若上述治疗失败,2月后患者出现典型牙髓炎症状,X线片显示根尖尚 未发育完全,则需采取何种治疗:
A 根管治疗 B 根尖诱导成形术
B
C 根管治疗加根尖倒充填术
D 干髓术
病案 6
患者,男,20岁。 主诉 下前牙疼痛3月,加重4d。 现病史 3月来下前牙咀嚼不适,自发痛,无冷、热刺激痛。4d前起,
D
B 脓肿部位靠近根尖部
C 疼痛程度为急性根尖周脓肿中最重的阶段
D 病程较短,一般3、4d可自溃
病案 7
患者,男,55岁。 主诉 右下后牙疼痛1周。 现病史 患者1周来出现右下后牙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加重,咬
合或遇冷、热刺激时疼痛加重。在外院检查诊断为“牙周炎”,行全 口洁治,口服抗生素,症状不好转。 检查 全口牙龈萎缩。7│松动Ⅰ度,叩诊(+),远中深牙周袋,探诊 至远中根尖区,热测试敏感且症状持续。曲面断层片检查可见全口后 牙牙槽嵴普遍吸收,7│远中牙槽嵴垂直吸收达远中根尖部,根分叉区 低密度透射影。
问题2 │6最佳治疗方案为:
A 调牙合,龋洞充填。
B
B 调牙合,根管治疗,全冠修复。
C 拔除,义齿修复。
D 调牙合,根管治疗。
病案 3
患者,男,30岁。 主诉 右下后牙反复疼痛1年,加重3d。 现病史 患者1年来右下后牙多次“发炎”、自发疼痛,无明显冷、热
刺激痛,严重时张口受限,伴有口腔异味、牙龈出血,服抗生素可好 转。3d前该部位出现自发痛、热刺激痛,夜间疼痛剧烈。 检查 痛苦面容,反复含漱冷水。8│近中阻生,牙冠部分暴露,无对 牙合,87│间有食物嵌塞。探诊 8│远中有盲袋,7│远中邻面可钩住 探针且探痛明显;叩诊8│(±) ,7│(±);热测试8│无异常, 7│极敏感。X线片显示:7│远中牙颈部低密度影近髓,根尖周组织未 见明显异常。

口内病例分析

口内病例分析

1. 患者,男,25岁。

主诉:左上后牙疼痛一年,近三天加剧。

病历记载:一年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及食物嵌塞时疼痛,当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立即消退,但半年前突然出现自发性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夜间不能眠,五天后其剧烈疼痛自行缓解,但咀嚼时仍感疼痛,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疼痛逐渐消退,但总觉咀嚼不适。

二个月后又感冷热刺激痛,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消退,常伴有左侧龈粘膜肿胀、疼痛。

一星期前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咀嚼时尤甚,三天前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发作,夜间加剧来就诊。

检查:28颊向错位,叩(±)。

27,28间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

27远中邻面龋,探(-),叩(+++),松Ⅰ°26颈部探敏感。

25近中邻面龋,探(++),叩(±),冷热试验疼痛加剧。

要求:1)判断本次就诊的主诉牙2)分析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3)试述治疗原则及治疗步骤。

2.患者,男,50岁。

主诉:左上后牙不适一年,近一周疼痛加剧。

病历记载:一年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及食物嵌塞时不适,无明显疼痛,半月前出现咬合疼痛,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疼痛逐渐消退,但总觉咀嚼不适。

近一周疼痛加剧,不能用该侧咀嚼,同时伴该侧冷热刺激痛。

检查:28颊向错位,叩(±)。

27,28间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

27远中邻面龋,探(-),叩(++),松Ⅰ°26颈部楔缺,探敏感。

25远中邻合面龋,探(+),叩(±),冷热(+)刺激消失疼痛消失。

要求:1)分析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2)试述各牙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步骤。

3.患者女,38岁。

主诉:右半侧牙遇冷热疼3周病历记载:1个月前有上后牙在外院已作牙髓治疗,治疗后原症状略缓解,遇热仍疼,且偶有自发痛。

检查:14近中咬合面银汞充填完好,叩(+),冷测反应迟钝,热水可引起疼,持续数分钟。

15冠完整,仅见颊面釉质有一纵行隐裂纹,涂碘酊染色不明显,叩(+),在裂纹处冷热测均较对照牙敏感,余未见异常。

16残根,叩(-),周围牙龈略红,探之易出血。

精选-口腔病例分析

精选-口腔病例分析

一、患者,男,68岁。

主诉: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二年。

检查: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

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见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下牙列缺失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义齿性口炎3、分析咀嚼无力的原因:①镶复时间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

②面重度磨损,垂直距离过低。

4、若重新修复,确定垂直距离的方法有:①利用息止颌间隙确定②面部比例平分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④旧义齿作参考⑤拔牙前的记录。

5、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①指感髁状突撞击法②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③面部外形观察法6、非主诉疾病发生的原因:①义齿清洁差②夜间不摘取。

二、患者,男,56岁。

主诉: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左上1烤瓷冠,外形如图(显示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 +++),X片如图(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上颌牙体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慢性牙周炎3、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拆除修复体②重新制作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龈上洁治术②龈下刮治术③口腔卫生宣教④定期复查,维持疗效。

三、患者,女,52岁。

主诉:下前牙缺失三个月。

检查: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

上颌│2邻面龋。

X片如图(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溃疡有反复发作史。

病例分析:1、主诉疾病的诊断:下颌牙列缺损2、非主诉疾病的诊断:①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②左上2中龋。

3、主诉疾病的修复设计:①固定义齿②可摘局部义齿③种植义齿④粘结桥4、非主诉疾病的治疗设计:①消炎止痛,促进愈合②局部、全身用药③消除病因④左上2垫底充填。

5、非主诉疾病的诊断依据:①溃疡3~4个②有自限性③周期性反复发作④红、黄、凹、痛⑤左上2邻面龋达牙本质浅层。

四、患者,男,36岁。

主诉:左下后大牙咬合痛,面部肿胀三天。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口腔内科是一门研究口腔疾病的学科,包括口腔黏膜疾病、牙齿疾病、颌面部疼痛等。

本文将分析一个口腔内科的病例,从病史、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进行分析。

病例患者是一名35岁的女性,主诉左下颌牙齿疼痛伴有腮腺肿胀已经一周。

患者没有其他明显不适症状,之前没有类似的疼痛经历。

根据病史,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可能是一种急性腮腺炎引起的症状。

在体格检查中,我们可以观察到患者左下颌腮腺区肿胀,压痛明显。

口腔内检查中,可以观察到左下颌腮腺口出血,颌下淋巴结无明显异常。

进一步询问患者,未发现有任何潜在的致病因素,如病毒感染、唾液分泌不畅或口腔卫生差等。

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体格检查结果,我们可以初步诊断这是急性腮腺炎。

急性腮腺炎是一种由病毒感染引起的腮腺及其周围组织的炎症。

常见的病原体是腮腺炎病毒,通过飞沫传播引起感染。

症状包括腮腺肿胀、腮腺疼痛、咀嚼困难等。

针对这个病例,我们需要考虑一些治疗方案。

首先,我们应该建议患者休息,并避免咀嚼困难的食物,以减轻疼痛。

其次,可以建议患者多喝水,保持口腔湿润,促进病毒的排出。

防止交叉感染,可以嘱患者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和毛巾,并嘱咐患者咳嗽和打喷嚏时用纸巾遮住口鼻。

如果疼痛较重,可以给予非处方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但要遵循剂量和用药时长的建议。

对于这种急性腮腺炎病例,预后通常良好,大多数患者在几天到一周内会自愈。

然而,我们还是需要告知患者密切关注症状的变化。

如果症状没有改善,或者伴随有高热、出血、呼吸困难等严重症状,应及时就医。

综上所述,本文对口腔内科的病例进行了分析。

通过病史、检查、诊断和治疗等方面的分析,我们初步诊断患者为急性腮腺炎,并给予了相应的治疗建议。

这个病例对于了解口腔内科疾病的病程和治疗非常有帮助。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

口腔门诊病历及分析三篇篇一:口腔门诊病历1、20XX.6.8主诉:左下磨牙后区胀痛,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来诊。

现病史:患者一周前感觉左下磨牙区不适,近两天来感觉胀痛明显,咀嚼、吞咽时疼痛加重,有张口不适来院就诊。

既往史:有牙疼痛史,否认重大疾患史。

检查:左侧面部稍肿,颌下淋巴结有压痛,张口轻度受限,左下8 牙周牙龈红肿,探诊易出血,可探到阻生的左下8,有脓液溢出。

X检查:左下8近中低位阻生,融合根,左下7远中邻面未见龋坏。

诊断:左下8 冠周炎鉴别诊断:1.颌智齿冠周炎合并面颊瘘或下颌第一磨牙颊侧瘘时,可被误认为第一磨牙的炎症。

2.与下第二磨牙远中颈部龋引起的牙髓炎或牙槽脓肿相鉴别。

3.应与第三磨牙区牙龈的恶性肿瘤相鉴别。

治疗计划:局部治疗3%双氧水冲洗,上碘甘油。

如形成脓肿及时切开引流。

全身治疗抗生素应用及全身支持疗法。

待炎症消退后切除盲袋或拔除阻生齿2、20XX.7.6主诉:左下牙后牙自发痛3天,昨晚起阵发性加剧,现因剧痛就诊。

现病史:患者因一周前咀嚼食物嵌塞痛,后逐渐冷热激发性疼痛,时痛时停,近三天来自发性阵发性疼痛,夜间特别痛,有时放射至颞部,现因剧痛难忍就诊。

既往史:否认以往有牙痛史和其他疾患史。

检查:左下6邻面深龋近髓,洞底有大量软化牙本质,探痛明显,叩(—),冷热诊疼痛剧烈,且持续较长时间。

诊断:左下6 急性牙髓炎鉴别诊断:1、龈乳头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对温度测试仅为敏感,不发生激发疼痛,对疼痛能定位,患处龈乳头红肿,触痛。

2、三叉神经痛:它有板击点,很少有夜间发作。

3、急性上颌窦炎: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患侧的上颌前磨牙和磨牙可同时受累均有疼痛,但无牙体疾患;上颌窦有压痛,同时有头痛,鼻塞,脓涕等上呼吸道症状。

治疗计划:应急治疗开髓引流缓解患牙急性症状。

好转后作根管治疗。

充填后做保护冠修复。

3、20XX.2.12主诉:上颌牙因松动已全部拔除三月余要求修复。

现病史:患者牙齿松动已数年,三个月前已逐步拔除,现要求修复。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5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5

1.分析题(50分):患者女16岁,2年前发现门牙颜色发暗,否认自发痛及冷热痛、咬合痛等,未予重视。

现自觉影响美观来诊。

自述10岁时不慎摔倒此牙撞在地上,当时牙龈、嘴唇多处渗血,但牙齿完好,只是不敢咬合。

到医院就诊后,医生做结扎丝固定,嘱近期勿用力咬合,定期复查。

后期恢复后,患者自觉症状良好未复查。

检查:11牙冠和切角完整,牙冠颜色深褐色,未探及龋洞,叩诊±,牙龈色性质基本正常。

问:1.可能的诊断?2.还需做什么辅助检查?3.拟定治疗计划。

2. 病例4:男,24岁.主诉:左下牙阵发性疼痛2天,持续性疼痛6小时。

现病史:患者自诉于2天前出现左下后牙疼痛,呈阵发性发作,每次十多分钟至数十分钟不等。

今凌晨起呈持续性剧痛,曾在某医院就诊拟为:“龈乳头炎”,予以冲洗及口服消炎药物等处理无显效,转诊我科。

检查:左侧上下牙无明显龋坏及缺损,左下磨牙区轻度龈炎,无松动及叩诊痛,冷热试验(—)。

┗5中央沟似有浅龋,探针末端可探入约1㎜,叩诊(±),冷试验(—),热试验(+)。

予以扩大窝沟,发现为深潜蚀性龋,已穿髓,探诊(—),扩大针深入根髓有痛感。

予以麻醉拔髓,FC处理后髓室置放小棉球暂封,两天后复诊未再出现疼痛。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计划3. 病例3姚某,男性,65岁。

右侧颜面部起疱,口内有溃疡,疼痛剧烈3天。

患者3天前开始觉右侧皮肤有烧灼痛,有些发红。

随后出现小水疱,口腔内同时出现溃疡。

患者无溃疡反复发作史,曾自行涂布西瓜霜喷剂未见好转,因觉疼痛难忍,遂来就诊。

既往史:无传染病史及其他特殊病史。

口外检查:右侧颊部及颏部可见数个约0.3cm×0.3cm水疱,疱与疱不相连,其中两个水疱已破溃,表面有黄色结痂。

口内检查:右侧下唇内侧黏膜、右侧舌背黏膜可见数个0.8cm×0.5cm形状不规则溃疡,并有数个约0.3cm×0.2cm的小溃疡,表面有黄白色伪膜,周围黏膜充血水肿。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1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1

1.病例一. 男性,35岁主诉:左上后牙阵发性疼痛3天。

现病史:缘于3天前自觉左上磨牙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尤以夜间为甚,并放射到左侧头部,昨晚有持续性疼痛,自服去痛片无显效,经某个体诊所就诊未发现患牙,转诊本科。

检查:┗7近中龋洞,已行银汞合金充填(为半个月前充填),叩诊(—),冷热试验(+)┗6未见龋洞,he面无磨损,牙周组织正常,叩诊(±),冷热试验(—),对颌牙未见异常,经用碘酒涂于he面,可见贯穿近远中的隐裂线。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和治疗计划2.病例:女性,45岁主诉:左下磨牙冷热刺激痛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一个多月来每于进冷热饮食就出现左下磨牙疼痛,每次痛数秒钟即缓解;有时夜间亦觉疼痛,张口吸气时尤甚,因此自觉心烦、不爱进食、睡眠也差。

曾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拟行局麻去髓术,但因患者惧怕注射拒绝治疗,今转诊本科。

检查:左侧上下牙无龋坏,┏6中度磨损,牙龈萎缩,近中根暴露少许,表面牙骨质稍缺损,探针轻划即有较强烈酸痛;冷热试验敏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消失;叩诊患者有痛感,但叩击邻牙疼痛程度相同。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3.病例男性,32岁主诉:左下第二磨牙阵发性疼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左下第二磨牙因龋坏曾于5年前在他院行去髓术,此后未发生过疼痛,咀嚼功能亦正常,3天前始出现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夜间疼痛加重,自服芬必得可缓解。

因昨晚剧痛故来科就诊,经进修医生检查未能确定病牙。

检查:┏7远中窝洞已行玻璃离子充填,充填体部分磨损残缺,但无继发龋,冷热试验(—),叩诊(—),X线片示远中根管欠填1/3,根尖周无稀疏影,去除充填体及根充物未有探痛。

┗1远中切缘缺1/3,┗3近切缘1/3缺损,热刺激有痛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消失,冷刺激微痛,叩痛(±)。

追问病史,1个月前有外伤史。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口腔病例分析总结范文

口腔病例分析总结范文

一、病例概述患者,男,45岁,主诉: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1周。

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伴有咬合不适,夜间疼痛加剧。

曾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未痊愈。

现为进一步治疗,前来就诊。

二、病史分析1. 病史采集:患者1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下后牙区肿胀、疼痛,伴有咬合不适,夜间疼痛加剧。

曾服用抗生素治疗,症状稍有缓解,但未痊愈。

2. 既往史:患者既往无特殊病史,无药物过敏史。

三、临床表现1. 口腔检查:右下后牙区肿胀,牙冠部分露出牙龈,牙龈红肿,触痛明显。

右下第二磨牙牙体部分缺损,牙髓暴露。

2. 全身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四、辅助检查1. X线片检查:右下第二磨牙根尖周阴影,提示牙髓炎。

2.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检查未见异常。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1. 诊断:右下第二磨牙牙髓炎。

2. 鉴别诊断:(1)根尖周炎:患者疼痛部位与牙髓炎相似,但根尖周炎疼痛部位较局限,且伴有牙松动、牙槽骨吸收等症状。

(2)牙周炎:患者疼痛部位与牙髓炎相似,但牙周炎疼痛部位较广泛,伴有牙周袋、牙松动等症状。

六、治疗1. 牙髓治疗:行根管治疗术,清除牙髓炎病变组织,根管充填。

2. 牙体修复:对牙体缺损部分进行修复,恢复牙齿功能。

3. 抗感染治疗:给予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

七、预后1. 根管治疗效果良好,牙齿功能恢复。

2. 定期复查,观察根管治疗效果及牙周状况。

八、总结本病例为一例右下第二磨牙牙髓炎患者,通过病史采集、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手段,明确了诊断。

治疗过程中,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了相应的治疗方案,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口腔牙髓炎是常见的口腔疾病,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恢复牙齿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2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2

1.病例1;女性,36岁主诉:拔牙后创口剧烈疼痛3天现病史:缘于三天前在当地牙医拔除┏8,术程1小时多,,麻药退后疼痛剧烈,经服去痛片及到当地卫生院处理均未奏效。

检查:全口牙完好无龋,有食物残渣,┏8拔牙创空虚,可探及牙槽骨,但无腐臭味。

诊断:干槽症。

处理:经双氧水、生理盐水清洗后,碘仿置牙槽窝,可吸收明胶海绵填塞,患者自觉疼痛缓解。

但次日患者复诊仍诉拔牙创疼痛,放射至前牙及耳颞部,并觉左侧头痛。

再次对左侧上下牙作较详细的检查,未发现感染途径,冷水试验(-)。

同上处理及口服安定、去痛片等药。

第三天再次就诊,诉昨晚疼痛时间更长,也更剧烈。

经详细检查发现┏7远中颈部深龋,被食物残渣填塞,探痛,热试验反应敏感。

请结合病例给出可能的诊断,还需要补充的检查,鉴别诊断,诊断依据和治疗设计。

2. 病例患者,男,59岁。

主诉:左颊部白色斑块1个月。

现病史:于1个月前发现左颊部有白色斑块,无任何自觉症状。

检查:左颊部粘膜咬合线处有一1.0cm×0.5cm的长方形病损,呈灰白色,略高于粘膜面,触诊病损粘膜较硬。

组织病理检查:上皮单纯增生。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3. 病例患者,女,47岁。

主诉:左上后牙食物嵌塞2年。

现病史:患者几年来左上后牙进食时,食物嵌塞明显,牙龈胀痛不适,剔出嵌塞食物后疼痛缓解。

近日自觉左上后牙咀嚼无力,要求诊治。

刷牙1次/日,横竖刷,每次1分钟。

偶有口臭,牙龈时有肿痛,自服消炎药缓解。

从未接受过口腔治疗。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差,菌斑IIo,牙石(+++),色素IIo。

牙龈充血,肿胀,质松软,BOP100%。

牙龈普遍退缩1-2mm,PPD2-4mm,个别达5-7mm。

|6未见明显牙体疾患,牙龈红肿,牙石(+++),龈退缩3mm,PPD6-7 mm,牙周袋少量脓性分泌物,叩(±),松IIo,X线示远中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3。

曲面断层示全口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为主。

口腔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口腔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口腔病例分析试题及答案一、病例描述患者,男性,35岁,因左下后牙区疼痛不适就诊。

患者自述一周前开始出现咀嚼时疼痛,逐渐加重,现疼痛已影响睡眠。

既往体健,无系统性疾病,无药物过敏史。

二、临床检查1. 口腔卫生状况较差,牙石Ⅱ度,牙龈轻度红肿。

2. 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龋损,探诊敏感,无明显松动。

3. 冷热诊:左下第一磨牙敏感,无疼痛。

4. X线片显示:左下第一磨牙近中邻面龋损,未累及牙髓。

三、诊断1. 左下第一磨牙中度龋损。

2. 慢性牙周炎。

四、治疗方案1. 左下第一磨牙行去龋、垫底、充填治疗。

2. 全口牙周基础治疗,包括洁治、抛光、口腔卫生指导。

五、病例分析1. 患者疼痛的原因可能与龋损进展至牙本质深层有关,导致牙髓受到刺激。

2. 牙周炎的存在可能加重了牙髓的炎症反应,导致疼痛症状加剧。

3. 治疗方案中,去龋、垫底、充填治疗可以恢复牙齿形态,消除龋损刺激;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控制牙周炎症,减少牙髓炎症的加重。

六、答案1. 疼痛的原因:龋损进展至牙本质深层,刺激牙髓。

2. 牙周炎对疼痛的影响:加重牙髓炎症反应。

3. 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去龋、垫底、充填治疗可以恢复牙齿形态,消除龋损刺激;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控制牙周炎症,减少牙髓炎症的加重。

七、讨论1. 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牙髓活力的监测,避免过度去龋导致牙髓暴露。

2. 牙周治疗后,应定期复查,评估牙周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3. 患者应加强口腔卫生管理,定期口腔检查,预防牙周病和龋病的发生。

八、总结本病例中,患者的主要问题是龋损和牙周炎,治疗方案应综合考虑牙髓保护和牙周炎症控制。

通过合理的治疗和口腔卫生管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恢复口腔健康。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患者,女,31岁。

主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10天余。

检查:|7D深洞,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孔,冷测同对照牙,入洞疼痛,去除刺激立即消失,叩诊(-),松动(-),X线检查可见|7D低密度透射影接近髓腔。

余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7D深龋2)诊断依据:冷热刺激痛,龋损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冷测无异常,无穿髓点。

3)鉴别诊断:①可复性牙髓炎:常规冷测(不入洞)即可产生一过性疼痛,刺激去除后症状仍持续数秒。

②慢性牙髓炎:有自发痛史,叩诊异常,温度测诱发迟缓痛等。

③牙髓坏死:探诊无反应,冷热测、电活力测均无反应。

4)治疗设计: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患者,男,8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1天(母代诉)。

检查:上唇轻度肿胀,1|1冠完整,松(Io),叩(++),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1|1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23;定期复查,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患者,女,47岁。

主诉:左上后牙食物嵌塞2年。

现病史:患者几年来左上后牙进食时,食物嵌塞明显,牙龈胀痛不适,剔出嵌塞食物后疼痛缓解。

近日自觉左上后牙咀嚼无力,要求诊治。

刷牙1次/日,横竖刷,每次1分钟。

偶有口臭,牙龈时有肿痛,自服消炎药缓解。

从未接受过治疗。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差,菌斑IIo,牙石(+++),色素IIo.牙龈充血,肿胀,质松软,BOP100%.牙龈普遍退缩1-2mm,PPD2-4mm,个别达5-7mm.|6未见明显牙体疾患,牙龈红肿,牙石(+++),龈退缩3mm,PPD6-7 mm,牙周袋少量脓性分泌物,叩(±),松IIo,X线示远中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3.曲面断层示全口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为主。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1]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1]

患者,女,31岁。

主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10天余。

检查:|7D深洞,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孔,冷测同对照牙,入洞疼痛,去除刺激立即消失,叩诊(-),松动(-),X线检查可见|7D低密度透射影接近髓腔。

余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7D深龋2)诊断依据:冷热刺激痛,龋损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冷测无异常,无穿髓点。

3)鉴别诊断:①可复性牙髓炎:常规冷测(不入洞)即可产生一过性疼痛,刺激去除后症状仍持续数秒。

②慢性牙髓炎:有自发痛史,叩诊异常,温度测诱发迟缓痛等。

③牙髓坏死:探诊无反应,冷热测、电活力测均无反应。

4)治疗设计: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患者,男,8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1天(母代诉)。

检查:上唇轻度肿胀,1|1冠完整,松(Io),叩(++),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1|1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23;定期复查,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患者,女,47岁。

主诉:左上后牙食物嵌塞2年。

现病史:患者几年来左上后牙进食时,食物嵌塞明显,牙龈胀痛不适,剔出嵌塞食物后疼痛缓解。

近日自觉左上后牙咀嚼无力,要求诊治。

刷牙1次/日,横竖刷,每次1分钟。

偶有口臭,牙龈时有肿痛,自服消炎药缓解。

从未接受过口腔治疗。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差,菌斑IIo,牙石(+++),色素IIo.牙龈充血,肿胀,质松软,BOP100%.牙龈普遍退缩1-2mm,PPD2-4mm,个别达5-7mm.|6未见明显牙体疾患,牙龈红肿,牙石(+++),龈退缩3mm,PPD6-7 mm,牙周袋少量脓性分泌物,叩(±),松IIo,X线示远中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3.曲面断层示全口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为主。

中性关系,前牙轻度拥挤。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慢性牙周炎2)诊断依据:①局部有菌斑,牙石等刺激物;②全口牙龈普遍有炎症,有牙周袋和附着丧失,牙齿松动;③X线检查有牙槽骨吸收;④疾病进展缓慢。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详解)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详解)

口腔内科典型病例分析(详解)主诉:因上腭疼痛3天来就诊。

现病史:5个月前患者拔除11、12、15、23、24,1个月前患者来我院修复科镶牙。

常规制作上颌可摘局部义齿,3天前戴牙后患者无不适主诉。

自述戴牙后半天上颌粘膜烧灼痛,随后起水疱,破裂后疼痛。

同时伴有头痛、四肢无力等症状。

将义齿摘下浸泡水中症状逐渐缓解,两天后因接见外宾戴上义齿又出现上述症状。

患者未曾镶过活动假牙。

既往史:对花粉、青霉素过敏。

患有Ⅱ型糖尿病。

个人史:无烟酒等不良嗜好。

检查:11、12、15、23、24唇(颊)、腭基托处粘膜大面积充血、糜烂,触痛明显,全口余牙卫生较好,口内其他部位粘膜未见异常。

双下颌淋巴结轻度肿大,活动好。

义齿基托材料为聚丙烯酸甲酯。

治疗及结果:停戴上颌局部义齿,给予0.05%洗必泰含漱剂含漱及用西瓜霜喷剂、溃疡散,两周后充血面恢复正常。

重新取印模,改用铸造金属支架义齿材料重新制作。

更换材料后的义齿戴用3个月后检查粘膜无充血、糜烂。

思考问题 1.诊断及其依据是什么,如何治疗? 2.如何验证诊断? 3.应与哪种病相鉴别? 本病例思考 1.诊断要点是什么? 2.治疗原则是什么? 病例9 向某,女,13岁。

主诉:因右后下牙疼痛,夜间加剧2天来就诊,治疗1天后出现面部、上下唇肿胀。

1个月前右下后牙自觉有洞,进食嵌塞,遇冷热水轻度疼痛,因学习紧张一直未治疗。

两天前开始出现自发痛,伴有夜间疼,遂来就诊。

患儿面部无肿胀,张口正常。

检查36牙合面深龋,探诊未穿髓,极敏感,叩诊(一) ,松动(一) ,牙龈无红肿及瘘管,冷试极敏感。

治疗:36麻醉下开髓、抽髓、根管扩大、清洗根管、置樟脑酚棉捻,牙胶暂封。

次日患者出现面部、上下唇肿胀、发紧,患儿及家长感到不安和恐惧,遂来复诊。

既往史:有青霉素过敏史。

个人史:足月顺产。

喜食肉食,厌食蔬菜。

检查:患者右侧面部肿胀、发红,上达眶下,下至颈上区,双唇胀翘突,界限不明显,按之较韧,触之无痛。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

患者,女,31岁。

主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10天余。

检查:|7D深洞,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孔,冷测同对照牙,入洞疼痛,去除刺激立即消失,叩诊,松动,X线检查可见|7D低密度透射影接近髓腔。

余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7D深龋2)诊断依据:冷热刺激痛,龋损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冷测无异常,无穿髓点。

3)鉴别诊断:①可复性牙髓炎:常规冷测(不入洞)即可产生一过性疼痛,刺激去除后症状仍持续数秒。

②慢性牙髓炎:有自发痛史,叩诊异常,温度测诱发迟缓痛等。

③牙髓坏死:探诊无反应,冷热测、电活力测均无反应。

4)治疗设计: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患者,男,8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1天(母代诉)。

检查:上唇轻度肿胀,1|1冠完整,松(Io),叩(++),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1|1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23;定期复查,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患者,女,47岁。

主诉:左上后牙食物嵌塞2年。

现病史:患者几年来左上后牙进食时,食物嵌塞明显,牙龈胀痛不适,剔出嵌塞食物后疼痛缓解。

近日自觉左上后牙咀嚼无力,要求诊治。

刷牙1次/日,横竖刷,每次1分钟。

偶有口臭,牙龈时有肿痛,自服消炎药缓解。

从未接受过口腔治疗。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差,菌斑IIo,牙石(+++),色素IIo、牙龈充血,肿胀,质松软,BOP100%、牙龈普遍退缩12mm,PPD24mm,个别达57mm、|6未见明显牙体疾患,牙龈红肿,牙石(+++),龈退缩3mm,PPD67 mm,牙周袋少量脓性分泌物,叩(±),松IIo,X线示远中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3、曲面断层示全口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为主。

中性关系,前牙轻度拥挤。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慢性牙周炎2)诊断依据:①局部有菌斑,牙石等刺激物;②全口牙龈普遍有炎症,有牙周袋与附着丧失,牙齿松动;③X线检查有牙槽骨吸收;④疾病进展缓慢。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

口腔病例分析一、患者为一名68岁男性,主诉为戴全口义齿8年,咀嚼无力已有二年。

检查结果显示上、下颌8—8缺失,全口义齿修复,但义齿易脱落,面重度磨损,息止颌间隙5mm。

义齿摘除后,发现基托所覆盖区域的粘膜潮红。

生活史方面,患者饭后不清洁义齿,夜间不摘取。

经分析,诊断为上、下牙列缺失和义齿性口炎。

咀嚼无力的原因可能是镶复时间过长,基托与粘膜不贴合,义齿固位稳定差,另外面重度磨损和垂直距离过低也可能是原因。

重新修复时,可以利用息止颌间隙、面部比例平分法、面部外形观察法、旧义齿作参考和拔牙前的记录等方法确定垂直距离。

校对垂直距离的方法包括指感髁状突撞击法、指感颞肌纤维收缩法和面部外形观察法。

非主诉疾病的发生可能与义齿清洁不当和夜间不摘取有关。

二、患者为一名56岁男性,主诉为上前牙修复二年变色,影响美观。

检查结果显示左上1烤瓷冠,冠颈缘变黑,全口牙结石(++—+++),X片显示牙槽骨水平吸收。

经分析,诊断为上颌牙体缺损和慢性牙周炎。

治疗设计包括拆除修复体和重新制作,以及龈上洁治术、龈下刮治术、口腔卫生宣教和定期复查等措施。

三、患者为一名52岁女性,主诉为下前牙缺失已有三个月。

检查结果显示下颌1│1缺失,下颌3│3稳固,下唇及颊粘膜处可见3~4个溃疡点,上颌│2邻面龋,X片显示龋达牙本质浅层。

既往史方面,患者有反复口腔溃疡史。

经分析,诊断为下颌牙列缺损、复发性口腔溃疡(单纯型)和左上2中龋。

修复设计包括固定义齿、可摘局部义齿、种植义齿和粘结桥等方案。

治疗设计包括消炎止痛、促进愈合、局部和全身用药、消除病因以及左上2垫底充填等措施。

患者为男性,68岁。

主诉为牙齿松动,咀嚼无力数日,牙齿Ⅰ—Ⅲ松动,牙周袋3—5mm。

检查发现全口牙齿颈部有牙石(++~+++),下颌6│6根分叉裸露,全景片显示牙槽骨吸收。

患者有烟酒嗜好史。

根据检查结果,主诊断为成人牙周炎,非主诊断为根分叉疾病(Ⅳ类)。

治疗设计包括龈上洁治、龈下刮治、口腔卫生宣教、定时复查和戒烟限酒。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

口腔内科病例分析

1.病例一. 男性,35岁主诉:左上后牙阵发性疼痛3天。

现病史:缘于3天前自觉左上磨牙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尤以夜间为甚,并放射到左侧头部,昨晚有持续性疼痛,自服去痛片无显效,经某个体诊所就诊未发现患牙,转诊本科。

检查:┗7近中龋洞,已行银汞合金充填(为半个月前充填),叩诊(—),冷热试验(+)┗6未见龋洞,he面无磨损,牙周组织正常,叩诊(±),冷热试验(—),对颌牙未见异常,经用碘酒涂于he面,可见贯穿近远中的隐裂线。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和治疗计划2.病例:女性,45岁主诉:左下磨牙冷热刺激痛月余。

现病史:患者诉近一个多月来每于进冷热饮食就出现左下磨牙疼痛,每次痛数秒钟即缓解;有时夜间亦觉疼痛,张口吸气时尤甚,因此自觉心烦、不爱进食、睡眠也差。

曾到某医院就诊,诊断为慢性牙髓炎,拟行局麻去髓术,但因患者惧怕注射拒绝治疗,今转诊本科。

检查:左侧上下牙无龋坏,┏6中度磨损,牙龈萎缩,近中根暴露少许,表面牙骨质稍缺损,探针轻划即有较强烈酸痛;冷热试验敏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消失;叩诊患者有痛感,但叩击邻牙疼痛程度相同。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3.病例男性,32岁主诉:左下第二磨牙阵发性疼痛3天现病史:患者自述左下第二磨牙因龋坏曾于5年前在他院行去髓术,此后未发生过疼痛,咀嚼功能亦正常,3天前始出现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夜间疼痛加重,自服芬必得可缓解。

因昨晚剧痛故来科就诊,经进修医生检查未能确定病牙。

检查:┏7远中窝洞已行玻璃离子充填,充填体部分磨损残缺,但无继发龋,冷热试验(—),叩诊(—),X线片示远中根管欠填1/3,根尖周无稀疏影,去除充填体及根充物未有探痛。

┗1远中切缘缺1/3,┗3近切缘1/3缺损,热刺激有痛感,但刺激移去后疼痛立即消失,冷刺激微痛,叩痛(±)。

追问病史,1个月前有外伤史。

请结合病例给出合理的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和治疗方案。

口内病例分析

口内病例分析

口内病例分析第一篇:口内病例分析1.患者,男,25岁。

主诉:左上后牙疼痛一年,近三天加剧。

病历记载:一年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及食物嵌塞时疼痛,当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立即消退,但半年前突然出现自发性疼痛,呈阵发性发作,夜间不能眠,五天后其剧烈疼痛自行缓解,但咀嚼时仍感疼痛,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疼痛逐渐消退,但总觉咀嚼不适。

二个月后又感冷热刺激痛,刺激因素去除后疼痛消退,常伴有左侧龈粘膜肿胀、疼痛。

一星期前再次发生剧烈疼痛,咀嚼时尤甚,三天前疼痛呈自发性阵发性发作,夜间加剧来就诊。

检查:28颊向错位,叩(±)。

27,28间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

27远中邻面龋,探(-),叩(+++),松Ⅰ° 26颈部探敏感。

25近中邻面龋,探(++),叩(±),冷热试验疼痛加剧。

要求:1)判断本次就诊的主诉牙2)分析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3)试述治疗原则及治疗步骤。

2.患者,男,50岁。

主诉:左上后牙不适一年,近一周疼痛加剧。

病历记载:一年前左上后牙遇冷热刺激及食物嵌塞时不适,无明显疼痛,半月前出现咬合疼痛,自行服用消炎药后,疼痛逐渐消退,但总觉咀嚼不适。

近一周疼痛加剧,不能用该侧咀嚼,同时伴该侧冷热刺激痛。

检查:28颊向错位,叩(±)。

27,28间龈乳头退缩,食物嵌塞。

27远中邻面龋,探(-),叩(++),松Ⅰ° 26颈部楔缺,探敏感。

25远中邻合面龋,探(+),叩(±),冷热(+)刺激消失疼痛消失。

要求:1)分析疾病过程,作出诊断。

2)试述各牙的治疗原则及治疗步骤。

3.患者女,38岁。

主诉:右半侧牙遇冷热疼3周病历记载:1个月前有上后牙在外院已作牙髓治疗,治疗后原症状略缓解,遇热仍疼,且偶有自发痛。

检查:14近中咬合面银汞充填完好,叩(+),冷测反应迟钝,热水可引起疼,持续数分钟。

15冠完整,仅见颊面釉质有一纵行隐裂纹,涂碘酊染色不明显,叩(+),在裂纹处冷热测均较对照牙敏感,余未见异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口腔内科学病例分析COmPany number [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患者,女,31岁。

主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10天余。

检查:丨7D深洞,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孔,冷测同对照牙,入洞疼痛,去除刺激立即消失,叩诊(-),松动(- ),X 线检査可见17D低密度透射影接近髓腔。

余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7D深阚2)诊断依据:冷热刺激痛,鵲损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冷测无异常,无穿髓点。

3)鉴别诊断:①可复性牙髓炎:常规冷测(不入洞)即可产生一过性疼痛,刺激去除后症状仍持续数秒。

②慢性牙髓炎:有自发痛史,叩诊异常,温度测诱发迟缓痛等。

③牙髓坏死:探诊无反应,冷热测、电活力测均无反应。

4)治疗设计: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患者,男,8岁主诉:上前牙被门把手撞伤1天(母代诉)。

检査:上唇轻度肿胀,1丨1冠完整,松(Io),叩(++) , 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1|1根折2)诊断依据:外伤史;X线片示根尖1/3根折线。

3)治疗:固定1|1,范围3211123;定期复査,监测牙髓活力状态。

患者,女,47岁。

主诉:左上后牙食物嵌塞2年。

现病史:患者几年来左上后牙进食时,食物嵌塞明显,牙龈胀痛不适,剔出嵌塞食物后疼痛缓解。

近日自觉左上后牙咀嚼无力,要求诊治。

刷牙1次/日,横竖刷,每次1分钟。

偶有口臭,牙龈时有肿痛,自服消炎药缓解。

从未接受过治疗。

检查:口腔卫生状况差,菌斑II。

,牙石(+++),色素II。

.牙龈充血,肿胀,质松软,BOPIO0%.牙龈普遍退缩l-2mm, PPD2-4≡,个别达 5-7mm. |6未见明显牙体疾患,牙龈红肿,牙石(+++),龈退缩3mm, PPD6-7 mm,牙周袋少量脓性分泌物,叩(±),松II。

,X线示远中牙槽骨水平吸收至根中1/3.曲面断层示全口牙槽骨吸收,以水平吸收为主。

中性关系,前牙轻度拥挤。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慢性牙周炎2)诊断依据:①局部有菌斑,牙石等刺激物;②全口牙龈普遍有炎症,有牙周袋和附着丧失,牙齿松动;③X线检査有牙槽骨吸收;④疾病进展缓慢。

3)鉴别诊断:边缘性龈炎:假性牙周袋,无附着丧失,无牙槽骨吸收O4)治疗设计:①口腔卫生宣教;②全口牙洁治;③大于等于4mm的深袋刮治,必要时牙周手术治疗;④定期复査,维护治疗。

牙髓温度测试:对照牙左上第一恒磨牙冷测反应为有凉感。

测试牙右上第一恒磨牙冷测反应凉感,但冷水入洞后引起中度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消失。

测试牙冷测结果应记为A.正常B.敏感C.迟钝,或迟缓反应痛D.无反应本题正确答案:A牙髓温度测试:对照牙左下第一恒磨牙热测反应为短暂轻度疼痛。

测试牙右下第一恒磨牙热测反应为无感觉,加强刺激物热度后仍无感觉。

测试牙热测结果应记为A.正常B.敏感C.迟钝,或迟缓反应痛D.无反应本题正确答案:D牙髓温度测试:对照牙左下第一双尖牙冷测反应为酸痛感,反应暂。

测试牙右下第一双尖牙冷测反应为轻微疼痛,反应短暂。

测试牙冷结果应记为A.正常B.敏感C.迟钝,或迟缓反应痛D.无反应本题正确答案:A牙髓电活力测试:对照牙左上第二双尖牙测定结果5) 37.测试牙右上中切牙测定结果:5) 80.测试牙牙髓状态为A.有活力B.敏感C.迟钝D.无活力本题正确答案:D牙髓温度测试:对照牙左下第一恒磨牙热测反应为短暂轻度疼痛。

测试牙右下第一恒磨牙热测反应为刺激物接触牙面计数10秒后感觉疼痛。

测试牙热测结果应记为A.正常B.敏感C.迟钝,或迟缓反应痛D.无反应本题正确答案:C牙髓温度测试:对照牙左上第二双尖牙冷测反应为刺激物接触牙面后即刻轻度疼痛。

测试牙右上二双尖牙冷测反应为刺激物接触牙面后即刻引起较剧烈疼痛。

测试牙冷测结果应记为A.正常B.敏感C.迟钝,或迟缓反应痛D.无反应本题正确答案:B牙髓电活力测试:对照牙左下尖牙测定结果4) 15.测试牙右下尖牙测定结果:4) 80.测试牙牙髓状态为A.有活力B.敏感C.迟钝D.无活力本题正确答案:D患者,女,69岁。

主诉:义齿戴用5天时下牙床压痛,伴有面颊部酸痛。

现病史:患者3个月前将口内余留牙齿全部拔除,5天前全口义齿修复,戴用后发现咀嚼时下牙床压痛,伴有面颊部酸痛。

检査:口内黏膜无明显红肿及溃疡,牙槽<⅛丰满度尚可,义齿稳定性可,基托边缘及组织面可,无早接触,戴用义齿时无息止颌间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上下颌牙列缺失2)分析及治疗设计:原因:垂直距离过大,导致肌张力过大,牙槽皤负担过重。

设计:重新制作义齿,恢复正确的垂直距离。

患者,男,32岁。

主诉:刷牙出血1月余。

现病史:患者1月多前刷牙出血,量不多,可自行止住,漱口可止,偶有咬硬物出血,无明显口臭,牙齿无明显疼痛、松动等。

要求治疗。

刷牙2次/日,竖刷,每次1分钟,吸烟3年,约10支/日,2年前曾因刷牙出血在其他诊所“洗牙”,治疗好转。

检査:卫生状况差,菌斑IIo,牙石(++〜卄+),牙龈颜色暗红,龈乳头圆钝,质松软,未触及附着丧失,B0P80%, PPD2〜3mm. X线片未见牙槽骨吸收。

标准答案:答案诊断:1)边缘性龈炎2)诊断依据:①牙龈发红、水肿;②探诊出血;③虽有假性牙周袋,但无附着丧失;④X线检查未见牙槽骨吸收。

3)鉴别诊断:早期牙周炎:有附着丧失;X线可见牙槽蜡顶硬骨板消失,牙槽骨吸收。

4)治疗设计:①口腔卫生宣教;②龈上洁治;③定期复査,防止复发。

患者,男,25岁。

主诉:右上后牙冷热不适1周余。

检査:70|窝沟深染,可探入,稍敏感,质软,深达牙本质浅层。

冷热测同对照牙,冷水入洞稍敏,叩痛(-),松(-),牙龈(-)。

余牙未见明显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70|中舗2)诊断依据:遇冷热不适,餾损达牙本质浅层,冷热测无异常。

3)鉴别诊断:①浅舗:无主观症状,頻损局限于釉质层内。

②深瞬:冷热刺激疼痛较剧烈,頻损深度达牙本质深层。

4)治疗设计:备洞充填。

患者,女,33岁。

主诉:口腔反复溃疡8年,近4天溃疡复发,疼痛。

现病史:8年前口腔开始发生溃疡,以后反复发作,间隔几周至数月不等,发作1〜2周。

近2年发作频繁,此起彼伏。

曾用“维生素C”、“牛黄解毒片”等,效果不明显,本次发作4天,舌尖小溃疡,灼痛明显,影响说话、进食,口内唾液黏稠,有轻度口臭。

检查:体温37.2βC,舌尖黏膜粟粒大小的溃疡,椭圆形,略凹陷,周围黏膜充血明显,溃疡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

标准答案:答案υ诊断:复发性口腔溃疡(轻型)2)诊断依据:①口腔溃疡反复发作的病史。

②溃疡发作有自限性。

③本次发作溃疡数目单一,发作部位为非角化黏膜。

④溃疡略凹陷,周围有充血红晕,溃疡表面有黄色假膜覆盖。

3)鉴别诊断:①白塞病:口腔反复溃疡,外阴部复发性溃疡,眼部虹膜睫状体炎等;皮肤红斑结节,针刺反应阳性;多个关节肿痛、发炎等。

②疱疹性口炎:病毒感染引起,有全身症状,如发热等,口腔病损可同时发生于角化和非角化黏膜,成簇分布,可累及皮肤。

4)治疗:①局部消炎、止痛,使用促进愈合的药物,如1/5000的洗必泰含漱,养阴生肌散外涂。

②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③内科诊治胃肠道疾病。

④全身免疫调节治疗,免役增强剂:转移因子、胸腺素、左旋咪哇等。

串奢里 IQ ⅛彳诉;要A 口腔盒査,无任何自觉症状。

检査:口腔卫生差,菌斑Ho. 6B∣可见白垩色及黄褐色斑块,探诊釉质表面粗糙,质软,有点状缺损。

余牙未见明显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6B∣浅鯛2)诊断依据:釉质白垩色斑块脱矿及破坏区质软。

3)鉴别诊断:①釉质钙化不全:釉质表面白垩色损害,光滑完整,可发生于任何部位。

②釉质发育不全:釉质形态缺陷,有小沟或釉质缺损表现,探诊质硬而光滑,多累及同一时期发育的一组牙,病变呈对称性。

③氟牙症:有高氟区居住史,同一发育时期的一组牙受累及。

4)治疗设计:①全口洁治,口腔卫生宣教。

②充填治疗。

牙髓电活力测试:对照牙左上中切牙测定结果4) 15.测试牙右上中切牙测定结果:4) 13.测试牙牙髓状态为A.有活力B.敏感C.迟钝D.无活力本题正确答案:A患者男性,41岁,食欲不振,ALT (谷丙转氨酶)125U∕L, AST (谷草转氨酶)100U/L; HbSAg (澳抗)(+ )。

请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A.以上指标均正常B.以上指标只有一项正常C.以上指标只有一项不正常D.以上指标均不正常本题正确答案:D患者女性,27岁。

发热待査。

血常规:WBC (白细胞)20X109/L, HB (血色素)13.0g∕L;尿常规:PRO (蛋白)(一),GLU (糖)(-);便常规:RBC (红细胞)3~5∕HP, WBC (白细胞)10~20∕HP.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A.以上指标均正常B.以上指标有二项正常C.以上指标有三项不正常D.以上指标均不正常本题正确答案:C患者男性,45岁,消瘦待査。

GLU (血糖)12.5mmol∕L, K+ (血清钾)4.5mmol∕L, Na+ (血清钠)142π≡ol∕L;。

请从以下备选答案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A.以上指标均正常B.以上指标只有一项正常C.以上指标只有一项不正常D.以上指标均不正常本题正确答案:C患者,女,31岁。

主诉:左上后牙冷热刺激痛10天余。

检査:17D深洞,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去净腐质未见穿髓孔,冷测同对照牙,入洞疼痛,去除刺激立即消失,叩诊(-),松动(- ),X 线检查可见17D低密度透射影接近髓腔。

余牙未见异常。

标准答案:答案1)诊断:∣7D深頻2)诊断依据:冷热刺激痛,轄损达牙本质深层,探诊敏感,冷测无异常,无穿髓点。

3)鉴别诊断:①可复性牙髓炎:常规冷测(不入洞)即可产生一过性疼痛,刺激去除后症状仍持续数秒。

②慢性牙髓炎:有自发痛史,叩诊异常,温度测诱发迟缓痛等。

③牙髓坏死:探诊无反应,冷热测、电活力测均无反应。

4)治疗设计:间接盖髓,垫底充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