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设计一. 教材分析《24.1.4圆周角》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主要介绍了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和运算。

本章内容在教材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圆的性质、圆的方程和圆的应用等知识打下基础的关键章节。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需要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圆的知识应用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本题的学习来进行拓展和提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学会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和交流,学生能够发现圆周角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交流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和黑板进行教学。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圆周角的实物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圆周角的定义。

2.新课导入:介绍圆周角的定义,引导学生掌握圆周角的性质。

3.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圆周角定理的应用,让学生学会解决实际问题。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讨论,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并进行交流分享。

5.总结提高: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圆周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圆周角的定义2.圆周角的性质3.圆周角定理的应用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包括学生课堂参与度、学生作业完成情况和学生考试成绩。

通过这些评价指标,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了解,为教学反思提供依据。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2)创设生活情境,将数学知识融入实际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知探究:通过画图、观察、猜想、验证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3)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时钟等,并提问:“这些物体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上的角度问题。接着,我会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那么这些点与圆心之间的角度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圆周角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周角。
3.应用题:将圆周角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面积等。
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圆周角的定义、定理和推论的重要性。同时,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圆周角的定义: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圆上的任意两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角的度数是相等的。然后,我会给出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是由圆上两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其度数等于所对圆弧的一半。
2.圆周角定理:在学生理解圆周角定义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计算等方法,发现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3.教师巡回指导,参与学生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解决问题。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基础题:求给定圆周角的度数。
b.提高题:已知圆周角,求圆心角或弧度。
c.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的周长、面积等。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圆周角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能够运用圆周角知识,结合其他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周角的性质和定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推理的逻辑严密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1)让学生通过画圆、量角等实践活动,自主发现圆周角的性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推导圆周角定理。
(3)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证明过程中的难点。
3.案例分析,巩固知识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紧扣重难点,梯度训练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周角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2)结合圆周角定理,引导学生研究其他几何图形的性质,如椭圆、双曲线等。
(3)鼓励学生参加数学竞赛、课外活动,拓宽知识视野,提高数学素养。
四、教学内容与过的基本概念,如圆心、半径、直径等,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1)请学生回顾圆的定义及圆的基本性质。
(2)提问:圆心角和弧有什么关系?如何计算圆心角的度数?
(二)讲授新知
1.圆周角定理的推导:
(1)引导学生观察圆中的圆周角,尝试总结其性质。
(2)教师通过动画演示,直观展示圆周角定理的推导过程。
(3)讲解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2.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1)结合实际例题,讲解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
(2)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角定理在解决角度、弧度等问题中的应用。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观察、分析、归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4.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数学美的感受。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4.通过圆周角定理的学习,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1.导入:通过复习圆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角。
2.自主探究:让学生观察圆周角的特点,尝试总结圆周角定理。
3.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探究成果,互相学习,共同完善圆周角定理。
1.学生总结:请学生谈谈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运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圆周角(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圆周角(教案)
其次,实践活动中的分组讨论非常活跃,学生们提出了不少实际问题,并通过讨论找到了解决方案。这让我意识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境结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因此,我计划在未来的课程中,设计更多类似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
我还注意到,在小组讨论环节,部分学生较为内向,不太愿意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部分学生,我打算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多设置一些开放性问题,并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中来。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圆周角的基本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圆周角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在证明圆周角定理时,引导学生关注半径、弦、圆心角之间的数量关系,明确证明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结合实际例子,如圆桌的周长、圆形花坛的面积等,让学生学会运用圆周角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教学难点
-理解并运用圆周角定理:学生需要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导过程,以及如何将其应用于解题。
-解决与圆周角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需要将理论运用于实际,找出问题中的圆周角关系,并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圆周角的定义及其性质: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
-圆周角定理的证明:掌握证明圆周角定理的过程,理解其中的逻辑推理和几何关系。
-圆周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学会将圆周角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弧长、圆面积等。
举例解释: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教材通过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定理,并通过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八年级的平面几何知识,对图形的性质和变换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的概念和定理,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实例和引导,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圆周角的概念和定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推论,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周角的概念。

2.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3.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圆周角。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定理,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掌握圆周角定理。

4.巩固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让学生熟练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

2.三角板、直尺、圆规等几何画图工具。

3.练习题及答案。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圆周角的概念:“在圆形操场上,小明站在圆心,小红站在任意一点,小明观测到小红的角度是多少?”让学生思考并回答,引导学生认识圆周角。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圆周角的定义,让学生观察和理解圆周角的特点。

同时,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为学生探究圆周角定理做好铺垫。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画出几个不同的圆周角,并观察它们的特点。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圆周角定理是圆周角定理系列中的重要定理之一,也是后续学习圆的性质和圆的方程的基础。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对角的性质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培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圆周角定理的规律。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圆周角定理的内容和证明过程。

2.能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

2.圆周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发现和总结圆周角定理的规律。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展示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圆周角定理,巩固所学知识。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圆规、直尺等绘图工具。

3.相关例题和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和角的性质。

让学生思考:在圆中,圆周角和圆心角之间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展示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观察和理解证明方法。

通过多媒体动画演示,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解决一些与圆周角定理相关的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呈现一些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解答进行讲解和分析,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4.1.4圆周角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4.1.4圆周角优秀教学案例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及其性质。
2.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周角的形成过程。
3.运用几何图形,解释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利用多媒体课件,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及其性质。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周角的形成过程。在此基础上,我会运用几何图形,解释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在这个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他们提出问题,以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圆周角的知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2.让学生通过合作、交流,共同探究圆周角的性质。
3.组织学生展示讨论成果,分享彼此的想法和收获。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生活中的圆周角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周角。
2.通过动画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圆周角的形成过程。
3.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情景创设方面,我将运用多媒体课件,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圆周角的特点,帮助学生建立起空间观念。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圆周角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周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同时,设计有趣的数学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引入圆周角的知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4.1.4圆周角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内容为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24.1.4圆周角,旨在让学生掌握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在几何中的应用。通过对圆周角的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推理的能力,提高他们的空间想象力。
圆周角是圆心角的一种,它在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本节内容中,学生需要了解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并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过程中,我将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圆周角,并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让学生探究圆周角的性质,从而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 圆周角定理

玻璃乙圆周角的定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定理的内容及简单应用;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能力。

2、通过观察图形,提高学生的识图的能力3、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兴趣。

(三)情感与价值观1、经过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学思考能力。

2、通过积极引导,帮助学生有意识主动探究,并能在探究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的推导及运用它们解题.教学难点1.认识圆周角定理需要分三种情况逐一证明的必要性。

2.推论的灵活应用以及辅助线的添加教学突破让学生学会分类讨论、转换化归是教学突破的关键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精选习题学生准备:复习有关知识,预习本节课内容,制作圆形纸片教学过程活动1: 创设情景,引入概念师:课件(出示圆柱形海洋馆图片)右图是圆柱形海洋馆的俯视图.海洋馆的前侧延伸到海洋里,并用玻璃隔开,人们站在海洋馆内部,透过其中的圆弧形玻璃窗可以观看到窗外的海洋动物.如图是圆柱形的海洋馆横截面的示意图, AB⌒表示圆弧形玻璃窗.同学甲站在圆心O 的位置,同学乙站在正对着玻璃窗的靠墙的位置C,丙、丁分别站在其他靠墙的位置D和E,师:同学甲的视角∠AOB的顶点在圆心处,我们称这样的角为圆心角.同学乙的视角∠ACB、同学丙的视角∠ADB和同学丁的视角∠AEB不同于圆心角,是与圆有关的另一类角,我们称这类角为圆周角.师:提出问题问题1:观察∠ACB、∠ADB和∠AEB的边和顶点与圆的位置有什么共同特点?问题2:∠ACB、∠ADB和∠AEB与∠AOB有什么区别?问题3:∠ACB、∠ADB和∠AEB有哪些共同点?(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并关注以下问题)1、问题的出示是否引起学生的兴趣2、学生是否理解示意图3、学生是否理解圆周角的定义4、学生是否清楚了要探究的数学问题生:这三个角的共同点有两个:①顶点都在圆周上;②两边都与圆相交.师:评价并鼓励学生的总结给出肯定,我们把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教师板书圆周角定义,并强调定义的两个要点,学生在学案上写出圆周角的定义.)设计意图:从生活中的实例入手,让学生经历观察、分析,抽象出图形的共同属性,得出圆周角定义,理解圆周角概念的本质.跟踪练习:请同学们根据定义回答下面问题:在下列与圆有关的角中,哪些是圆周角?哪些不是,为什么?(学生思考片刻之后,教师就每个图形分别请一位学生作答.)玻璃乙(C)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加容易地掌握概念,此处教师并排地呈现正例和反例,可以有利于学生对本质属性与非本质进行比较.活动2:问题探究探究同弧所对圆周角及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师:下面我们继续研究海洋馆的问题,设想你是一名游客,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位置供你选择,你认为在哪个位置看到的海洋景象范围更广一些?预设生:(会很肯定的说)当然是同学甲的位置可以看到更广的海洋范围了.师提出:你是如何知道的?预设生1:因为我发现∠AOB 比∠ACB 、∠ADB 和∠AEB 都大.预设生2:因为发现在圆内当角的顶点距离弧越近角就越大师提出:如果在乙、丙、丁三位同学的位置中选择,哪个位置看到的海洋范围更广一些?预设生:(看了图形想了想)三个位置看到海洋范围的大小应该是一样的. 师提出问题:1、弧AB 所对的圆周角的个数有多少个?2、弧AB 所对的圆周角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预设生:有无数个,度数相等师:你是怎么知道的?预设生:观察猜到的。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定理教学设计
3.突破难点:
(1)运用多媒体演示或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弦所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2)结合具体例题,引导学生总结解决圆周角定理相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巩固练习:
设计具有梯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5.课堂小结:
通过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周角定理及其应用。
4.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推导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意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使学生认识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2.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积极思考的精神,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3.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如认真审题、规范答题、及时总结反思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推导出圆周角定理。
师:请大家分组讨论,每个小组都要思考如何用几何方法推导出圆周角定理。
2.汇报交流:各小组汇报自己的推导过程,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师:现在请各小组派代表汇报你们的推导过程,其他小组认真听,看看有没有需要补充的地方。
3.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推导过程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指导。
1.完成作业时,请同学们认真审题,确保解答过程的规范性和准确性。
2.作业完成后,及时进行自我检查,对疑问的地方做好标记,以便在课堂上提问。
3.小组合作完成的开放性问题,鼓励大家积极参与讨论,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师:大家的表现都非常棒!在推导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严谨的几何论证,确保每一步都合理。
(四)课堂练习
1.设计练习题:针对圆周角定理,设计不同难度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及时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4.1.4《圆周角》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4.1.4《圆周角》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设计24.1.4《圆周角》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第24章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圆周角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如圆的定义、半径、直径等。

同时,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是,对于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圆周角的定义,掌握圆周角的性质,并能够运用圆周角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归纳,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

2.运用圆周角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圆周角的运用。

3.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相关的课件,包括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内容。

2.案例:准备一些具体的案例,用于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3.练习题: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5分钟)利用课件呈现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初步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具体的案例,运用圆周角的知识解决问题,巩固所学内容。

4.巩固(5分钟)让学生完成一些练习题,检查对圆周角知识的掌握程度,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辅导。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和探讨圆周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说课稿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的表述及其推论,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以及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复杂几何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应着重讲解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理解并掌握圆周角定理。同时,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数学应用能力。
4.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引导学生从圆周角定理出发,推理出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加深学生对定理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为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提升应用能力,我计划设计以下巩固练习和实践活动:
1.课堂练习:设计一些与圆周角定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检验他们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共同解决一个与圆周角定理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应用能力。
(五)作业布置
我的课后作业布置情况如下:
1.作业内容:设计一些与圆周角定理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巩固练习。
2.作业目的:检查学生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3.作业要求:学生在完成作业时,要注意思考和总结,遇到问题时可以寻求他人的帮助。
4.作业反馈:教师要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反馈,指出他们的错误和不足,帮助学生提高。
2.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他们分享思路,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成果展示: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结果,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交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评价能力。
4.课后实践:布置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实践,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2.在小组讨论和实践活动环节,部分学生可能缺乏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和协调。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周角的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圆周角定理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圆的性质,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等知识。

但学生对于圆周角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从而得出圆周角定理。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几何模型和图片,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应用。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圆周角定理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圆周角定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证明圆周角定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圆周角定理的推论,了解圆周角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 圆周角 教案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 圆周角 教案

演示课件:展示一个圆柱形的海洋馆.在这个海洋馆里,人们可以通过其中的圆AB弧形玻璃窗观看窗内的海洋动物出示海洋馆的横截面示意图:利用几何画板演示,让学生感受圆周角的概念,并结合示意图,给出圆周角的定义.3.改变圆的半径大小活动二:问题1在圆上任取一个圆周角,观察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情况?问题2当圆心在圆周角的一边上时,如何证明活动2中所发现的结论?问题3另外两种情况如何证明,可否转化成第一种情况呢?教师演示圆心与圆周角的三种位置关系.教师引导学生从特殊情况入手证明所发现的结论:同弧或等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活动三:问题1:一个特殊的圆弧——半圆,它所对的圆周角是什么样的角?学生写出已知、求证,完成证明.(问题1的设计是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索,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研究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问题2、3的提出是让学生学会一种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从特殊到一般.学会运用化归思想将问题转化.并启发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解决问题.)87654321B C DA灵活应用, 巩固提高 (8分钟)课件显示1、如图,点A 、B 、C 、D 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把4各内角分成8个角,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2、求圆中角X 的度数3、如图,已知圆心角∠AOB=100°,求圆周角∠ACB 、∠ADB 的度数?学生先独立解决问题,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再分组讨论,并鼓励学生上讲台演示多媒体课件(通过本题,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维活动得到解题思路的探索过程,由学生自己完成证明,使学生切实从应用上加深对圆周角的理解)多媒体课件(通过课堂练习,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了解学生是否圆周角的定理及推论有更深刻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知识,运用知识。

)运用结论 解决实情 (3分钟)2004年5月13日,我国发生了建国以来最大的珠宝盗窃案,在上海商城会举行的第四届上海国际珠宝展览会中的百万珠宝不翼而飞,被盗的56号和57号展多媒体课件位有盲区,为避免这类事情再次发生,我们需要解决这样一个问题:在一圆形展厅边缘安装监视器,每台监控角度是65°,为了监控整个展厅,最少要在边缘上安装多少台这样的监视器?把数学知识和现实实际相连,让学生不再感到数学与现实无关,数学不再是一味地演算、推导等抽象的东西,数学同样可以很具体,和生活密切相连.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数学好玩”,“数学有用”.归纳总结,形成体系(3分钟)课件显示:请学生选择下面一个或几个关键词谈本节课的体会:知识、方法、思想、收获、喜悦、困惑、成功······通过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知道了哪些新知识?学会了做什么通过小结使学生归纳、梳理总结本节的知识、技能、方法,将本课所学的知识与以前所学的知识进行紧密联结,有利于培养学生数学思想、数学方法、数学能力和对数学的积极情感.多媒体课件布置作业,必做题:课本94页4,5题。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教案、教学设计
7.课后反思:教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几何基础,对圆的相关性质有一定的了解,但在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的运用上可能存在困难。他们对几何图形的观察和操作能力有待提高,对于几何证明的逻辑推理能力也需要进一步培养。此外,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意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提炼数学问题,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建立圆周角的概念,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合作探究,提高他们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个体差异,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2.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圆的一些性质,那么圆上的角有哪些特殊之处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圆周角的好奇心,为新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3.引入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思考圆周角与圆的关系,为后续学习圆周角定理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知
1.讲解圆周角的定义,即顶点在圆上,两边分别与圆相交的角。通过图形演示,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圆周角的特点。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重点辅导圆周角的基本概念和简单应用。
-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引导他们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和拓展应用。
5.课堂小结,拓展延伸: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布置拓展性作业,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布置拓展性作业,如研究圆周角定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让学生体会圆周角的定义,培养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圆周角定理,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1.4圆周角(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九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4.1.4圆周角(第一课时)优秀教学案例
(二)问题导向
1. 引导探究: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圆周角定理;
2.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拓展思考:设计拓展性问题,如“圆周角定理在其他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问题导向环节是本节课的核心部分。在这一环节,我会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归纳总结出圆周角定理。在解决问题环节,我会设计不同难度的题目,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此外,我还会设计拓展性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兴趣,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2. 问题情境: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引发思考;
3. 实践情境:让学生亲自动手作图,体验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在情景创设环节,我会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同时,我会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提高实践能力。
(三)学生小组讨论
1. 讨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 分享讨论成果:鼓励学生分享讨论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互相学习;
3. 教师指导: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提出讨论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在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讨论结束后,鼓励学生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最后,我会针对学生的讨论情况进行点评,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
2. 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通过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如“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引发思考。这种问题导向的教学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保持积极的状态。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分享等方式,共同探讨圆周角的性质,提高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
3.教师要关注小组合作的过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确保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进行。
4.利用小组合作评价,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他们勇于承担责任的精神。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所学内容,提高他们的自我学习能力。
2.探究性学习的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具有挑战性和梯度的问题,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讨圆周角的性质和定理。同时,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使他们在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探究性学习的设计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我设计了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生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提高了他们的合作交流能力,同时也增加了课堂的活力和互动性。
2.通过实物展示或模型制作,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圆周角的形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圆周角的概念。
3.设计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与日常生活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4.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在愉悦的情感状态下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二)讲授新知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2.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方法,自主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
3.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及时的点拨和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他们敢于质疑的精神,使他们在问题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三)小组合作
1.设计小组合作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小组内部分工合作,共同完成任务,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第2课时)教学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含有圆周角的物体,如时钟、风扇、自行车轮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上的圆周角特点。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吗?圆周角有哪些特点?”激发学生对圆周角的兴趣。
2.教学目的:
-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感知圆周角的存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探究,构建概念:
-让学生通过画圆、量角等活动,直观感受圆周角的特点。
-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圆周角的定义,推导圆周角定理及推论。
-教师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性质和定理。
3.实践应用,巩固知识:
-设计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圆周角的知识。
-通过实际案例,如园林设计、道路规划等,让学生运用圆周角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对本节课学习的圆周角的定义、定理、推论进行梳理和归纳。
-总结圆周角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教学方法:
-学生分享学习体会,总结圆周角知识的关键点。
-教师点评学生的发言,强调重点知识,并对本节课进行总结。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圆周角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思维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基础知识巩固: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为新知的探究奠定基础。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
-圆周角的定义:从圆上任意两点分别向圆内引两条不重合的射线,所形成的角叫做圆周角。
-圆周角定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周角的度数等于它所对圆弧的度数的一半。
-圆周角推论: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
2.教学方法:
-采用讲解、演示、举例等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定义及性质。

圆周角教案-2

圆周角教案-2

圆周角教案【精华】圆周角教案4篇圆周角教案篇1教材依据圆周角是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第一节圆的有关性质的重要内容,本节内容依据新人教版九年级《课程标准》和《教师教学用书》及《初中数学新教材详解》。

设计思想本节课是在学习了圆心角的定义、性质定理和推论的基础上,由生活实例引出圆周角,类比圆心角认识圆周角,类比圆心角的性质探究圆周角定理,精选例题及习题对本节内容进行迁移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本着“以人为本,让课堂变为学堂,把时间和空间更多地留给学生”为原则,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作图、度量、分析、猜想、验证得出结论,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由浅入深、逐层递进,并能适时地应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运用分类讨论及转化的数学思想对圆周角定理进行证明,化解本节课的难点。

这样学生易于接受新知识,也能很快地理解并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内容,同时给学生自主探索留有很大空间,让学生在实践探究、合作交流活动中,亲身体验应用数学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多种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运用它进行简单的论证和计算。

(2)经历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和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采用“活动与探究”的学习方法,由感性到理性、由简单到复杂、由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过程研究新知识,引导学生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使学生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生探索圆周角定理,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定理及应用。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探究过程及定理的应用。

教学准备学生:圆规、量角器、尺子教师:多媒体课件、活动教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大屏幕显示学生熟悉的画面(足球射门游戏)足球场有句顺口溜:“冲向球门跑,越近就越好;歪着球门跑,射点要选好。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四章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4.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层次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2.练习题包括以下类型:
a.基础题:直接应用圆周角定理求解;
b.提高题:涉及圆周角定理推论的应用;
c.拓展题:综合运用圆周角定理及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答题情况,进行个别辅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3.部分学生对数学学科存在恐惧心理,对几何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教师应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态度,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和实例,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4.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有待提高。教师应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提问,培养他们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针对以上学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学生分享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感悟,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
3.教师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提醒学生加强课后练习和巩固。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固学生对圆周角知识的掌握,提高他们的几何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3.教师在批改作业时,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1.基础知识巩固:
完成课本练习题24.1.4中的1-6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运用相关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2.提高题训练:
完成课本练习题24.1.4中的7-10题,这部分题目涉及圆周角定理的灵活运用,旨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拓展题挑战:
完成课本练习题24.1.4中的11-15题,这部分题目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提高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周角教学设计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圆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以及圆心角概念和性质的基础上,对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有较强的自我发展的意识,较感兴趣于有“挑战性”的任务,也具备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

所以在教学中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设一系列有启发性、挑战性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发现规律、验证猜想。

教法:问题式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情境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融为一体。

学法:学生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

在观察、实践、问题转化等数学活动中充分体验探索的快乐,发现新知,发展能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本节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性质;
(2)准确地运用圆周角性质进行简单的证明计算。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能主动地通过:实验、观察、猜想、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实践能力与创新
精神,从而提高数学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创设生活情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求知欲”;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
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数学。

重点难点:
1. 重点: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掌握圆周角
定理。

2. 难点: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想,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
与圆心角的关系”。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圆规、三角板
学生:圆形硬纸片(每位学生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夯实基础
在课堂的开始提问学生已经学过的圆心角,以及和圆心角有关的定理,将上节课的内容有效的回顾.
二、创设情境,合作探究
问题:足球训练场上教练球门前划了一个圆圈进行无人防守的射门训
练如图1,甲、乙两名运动员分别在C、D两地,
他们争论不休,都说在自己的位置射门好。

如果你是教练,评一评他们的说法。

设计说明:联系学生生活中的话题,创设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情景,目的在于激发学生的探索激情和求知欲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很快进入课堂学习状态。

探究一: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注意弧所对的圆周角的三种情况,并用测量圆心角与圆周角度数的方法来初步猜测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是圆心角度数的一半这一
命题。

学生动手实践:在圆形硬纸片上任取一段弧,画出该弧所对的圆心角和任意一个圆周角。

并根据所画的图形,探索说明“该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圆心角的一半”成立的理由。

分组讨论
探究二: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有什么关系?
教师引导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
的大小关系问题”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发现:∠C、∠D的度数相等。

教师引导“如何来证明”,问题转化为研究“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的圆周角与圆的关系90,2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探究三:
又反过来,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特殊性?引导学生思考:半圆(所对的圆周角或直径)可以得到什么结论?最后共同得出结论:半圆(.
,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是直角探究四: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
引导学生由给出圆内接多边形的概念,C
特殊到一般的探究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之间的关系,并给出简要证明OBA三、灵活运用为AC为10cm,弦直径例如图,⊙OAB D、AD 求,6cm∠ACB的平分线交⊙O于D,BC、的长.BD
DAC= .
练习:1.如图,∠BAC= , ∠CDA=_____
则∠AOB=50∠°, , OA2.如图⊥BC,
__________
的弦所对的圆周角为R3.在半径为R的圆内,长为A
D C B A
O
C B D
4.如图,AB为O的直径,点C在圆O上,延长BC至点D,使DC=CB,延长DA与圆O的另一个交点为E,连接AC,CE.
(1)求证:∠B=∠D;
CE的长。

BC?AC=2,求(2)若AB=4,∠是圆上的四个点,∠APC=B,C5.如图,A,P,D.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AP,CBCPB=60°,是等边三角形;1)求证:△ABC(. 的长,求PDPAC=90°,AB=2√3 2()若∠
四、能力提升
BCAD,AD⊥BD.直线已知:如图,在 O中,弦AB=2,CD=1,E.
相交于点的度数;(1)求∠E直线那么,,上运动,且保持弦CD的长度不变在(2)如果点C,DO并试就以下三种情况进行探究,AD,BC相交所成锐角的大小是否改变?).
请你根据需要补全(图形未画完整,说明理由不CDAB3FCDAB2①如图,弦与弦交于点;②如图,弦与弦相交;
③如图4,点B与点C重合。

设计说明:问题的延拓渗透了分类思想、化归思想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应用意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五、总结
知识: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能力:在解决圆的有关问题时,常常需要添加辅助线,构成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思想方法。

在证明中,运用了数学中的分类方法和“化归”思想.分类时应做到不重不漏;“化归思想”是将复杂的问题转化成一系列的简单问题或已证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独立探索、不怕困难,遇到问题,学会与他人沟通、合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