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讲 近代民本思想
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本思想
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在高中中国史教学中,思想文化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上的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史上的“民主”思想又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精华。
“民本”与“民主”既有其相通性,但又不能等同。
一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民本思想也即人本思想,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它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
但中国民本思想,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
中国民本思想立足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强调人对国君的效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于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
古代民本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根源一是:由中国古代生产方式决定的。
中国古代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大部分民众以种植业为主要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种植业在人们生活和国家治乱兴衰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因而才有了“士、农、工、商”等级序列,可见“民”的地位重要。
中国文化扎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土壤,这自然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二是由对历代王朝兴盛衰亡规律考察可以看到,民心向背是关键因素。
古人常言“水可载舟,水亦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对君主和国家而言,企求长治久安不能不强调“民为邦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为朝廷提供赋役,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强调“民贵君轻”,人民是第一位的治国思想,是为了警示自己天下得失取决于民心向背,告诫统治者善待人民,否则会被人民所推翻。
古代民本思想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发展历程。
殷商时期,迷信的氛围特别强烈,事无巨细,每事必卜,甲骨文即是为记录占卜而产生。
人们祭天地、鬼神,祭星辰、日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以致夏桀暴虐无道,却以太阳自比,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周王亦称“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
2013届高考历史选修2考点归纳复习课件6
法运动失败的原因:没有坚强的革命政党的指导,没有统一的军事指挥;“护法”号 召力不足,缺乏群众基础;仅依靠军阀,缺乏可靠的革命武装力量;南北军阀勾结, 排挤孙中山。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 1.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斗争特点。
• (1)在西方列强侵略下,西学冲击着中国,先进中国人
发展。 (2)武昌起义和清帝退位:①时间:1911年10月10日。②结果:成立中华 二十二分。
3.列强对辛亥革命的干涉:
(1)准备武装干涉中国革命。
(2)“严守中立”,积极扶植代理人。 (3)向革命政权施加压力。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 平举行,通过了具有临时宪法性质的《中 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A项是清 政府制定的;B项是南京临时政府制定的; C项是1954年全国人大通过的。
• 答案:D
22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C
•
下列时间与重要文件或事件对
应不正确的是( )
• 2.《钦定宪法大纲》《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
• (1)《钦定宪法大纲》:于1908年8月
颁布,以日本《明治宪法》为蓝本,是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宪法文件,是中国
宪政的起点,是中国法制近代化过程的
开端。其特点是皇帝专权,人民无权,
实质上是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披上“宪
法”的外衣,以法律的形式确认君主的
绝对权力,体现了满洲贵族维护专制统
治的意志及愿望。
17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一:十五点 二十二分。
• 它的出笼,实际上是清政府在受到国内 外强大的压力下进行的,因此不可能体 现民意,也不可能维护臣民的权利,相 反却规定了众多的义务,所以它不可能 挽救清朝的统治。
第六讲 明末清初的新民本思想
明末清初时期的反专制(“新民本思想”)
重点:明末清初产生新民本思想的主要原因及其代表人物的政治思想;
难点:理解这一时期思想的伟大意义,是中国走向近代的先驱思想,是从传统政治思想向近代政治思想转型的过渡阶段。
一、明末清初反专制(新民本)思想产生的背景或者条件
(一)导火索:大明汉族政权被少数民族满清政权灭亡,创痛巨深,刺激了一些思想家对中国传统政治思想文化的反思。
(二)经济背景:商品经济发展和市民阶层开始形成。
(三)政治背景:君主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
(四)文化背景:通俗文化的崛起与“小传统”的壮大。
(冯天瑜等:《解构专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3年,P84)
(五)学术背景:明后期实学思潮的兴起。
民本思想的总结
民本思想的总结民本思想是一种源于中国传统文化和受到儒家思想影响的政治哲学思想。
民本思想强调以人民为中心,关注人民的权益和福祉,追求社会公正与道德伦理,进而实现国家和社会的繁荣和稳定。
自古以来,民本思想与中国政治和社会的发展紧密相连,对于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和治理体制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
在民本思想中,人民被视为国家的基础,国家的发展应该以人民的福利和幸福为最终目标。
这意味着政府应该依法治国,保障人民的权益和自由,并为人民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务和福利。
民本思想主张政府应该以人为本,始终尊重人民的意愿和需要,听取人民的声音,代表人民的利益。
这就要求政府具备民主决策的机制,实行人民选举的制度,让人民直接参与政治,并能对政府的决策和行为进行监督和评价。
民本思想还强调国家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主张政府应该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
政府应该做好社会安全保障,加强教育、医疗、老龄化、就业等社会事务的管理和服务,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民本思想主张政府的管理和服务应该以公正、透明和高效为原则,强调政府的廉政和规范行为的重要性。
道德伦理是民本思想的另一个重要内容。
民本思想认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需要建立在道德伦理的基础之上。
政府应该引导社会公德、家庭伦理和个人品德的建设,强化全社会的道德教育与道德观念的提升。
民本思想强调道德与政治的紧密联系,认为政府应该具备廉洁奉公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以身作则,树立良好的榜样,为全社会树立起道德价值并规范行为。
在实践层面上,民本思想要求政府关注人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改善人民的物质条件和社会福利。
这包括改善人民的居住条件,提供优质的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推动经济发展和就业机会的增加,促进社会公正和消除贫困。
此外,民本思想也强调保护人民的权益和自由,推动司法改革,保障人民的法律权益,维护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民本思想的实践不仅需要政府的积极行动,也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支持。
民本思想强调政府与人民之间的互动和合作,倡导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共治,共同推动国家的繁荣和社会的进步。
民本思想知识点总结归纳
民本思想知识点总结归纳一、民本思想的起源和发展民本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政治哲学思想,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尚书》中提出了"民为大,社稷次之"的理念,强调国家的根本目标应当是造福人民。
孔子则提倡"民贱君富,富而好礼,贫而好义",强调统治者应当以民为重,关心民生。
儒家思想在汉代达到鼎盛,在政治上更是注重民本思想的实践,体现在以孝治国、仁政等思想中。
道家思想也提出"为民之道",强调执政者应当以民生为重,反对专权、压迫和剥削。
在中国古代的政治传统中,民本思想逐渐形成并得到了深入的传承和发展。
二、民本思想的主要内容1. 以民为本:认为国家的根本目的在于造福人民,执政者应当关心民生、尊重民意,以民为重。
2. 民权:主张民众的平等权利,承认人民的政治地位和参与政治决策的权利。
3. 民生为重:强调政府应当致力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4. 公平正义:强调社会应当公平正义,消除贫富差距,保障人民的合法权益。
5. 国家权力受限:主张对国家权力进行限制,防止滥用权力对人民造成伤害。
6. 执政者对人民的责任:认为统治者应当以责任心和担当精神为人民服务。
三、民本思想的影响1. 影响政治实践:在中国古代的政治实践中,民本思想对统治者的政治决策和施政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不少君主在执政过程中,注重实行仁政,关心民生。
2. 影响社会风气:民本思想强调公平、正义和民生,对古代社会的风气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也引导着古代社会的道德风尚。
3. 影响文化传统:儒家思想受民本思想的影响,儒家思想强调仁政和民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 影响政治体系:在中国古代政治体系中,民本思想成为管理国家的重要理念。
四、民本思想的当代价值1. 作为一种治国理念,民本思想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建设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在当今社会,也应该以民为本,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注重实行民生政策,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
中国民本思想的认识
中国民本思想的认识
中国民本思想是指将民族自身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技术结合在一起,以获得最大效益的思想体系。
它受到现代文化的大力推广,在推动中国社会发展和对外交往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民本思想坚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以和谐、自信、坚定的正义信念,以及团结互助、共同发展的理念为核心,在追求人类统一和完善的生活质量方面提出了有力的思想观点和行动。
民本思想强调坚持传统文化和融入现代技术,使中华民族在现代社会建立新的现代思想,以促进新时期的发展。
它注重以人民为本,实行以民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大力启动社会改革、完善体制、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求人民群众在新的文明中实现个人追求的最高目标。
民本思想既重视全民参与、拓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也强调文化内涵和传统价值观,努力营造满足人民精神需求的和谐文化环境,增强民族意识和自豪感,彰显中华民族的文化风骨和精神传承。
总而言之,中国民本思想鼓舞人们把每一件事物都安排好,将发展本土文化和进步科学技术的思想结合起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紧紧围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作出努力;积极回顾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从而创造更好的社会氛围,实现社会共同体的和谐幸福。
近代民本思想发展历程
近代民本思想发展历程近代民本思想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十九世纪末,从那时起,随着殖民主义与帝国主义的影响,民主意识逐渐在中国社会中得到涌动。
以下是近代民本思想发展历程的主要阶段。
第一阶段,以康有为和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为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他们赞同新法学和启蒙思想,提倡君主立宪制度,并呼吁推翻清朝专制统治。
第二阶段,以孙中山为核心的辛亥革命运动,对近代民本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孙中山提出的“三民主义”(民族独立、民主政治、民生幸福)成为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指导思想,他通过同盟会等组织,号召全国人民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
第三阶段,以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进一步推动了近代民本思想的发展。
新文化运动呼吁革除旧文化和旧制度,提倡民主和科学,倡导个人解放和性别平等,对中国现代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第四阶段,以马克思主义为理论基础的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融合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传统,提出了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政权,为中国民主化进程带来了新的思想力量。
第五阶段,以中国改革开放的推进为背景,中国社会对民主的追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开始实施经济改革,强调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公平,为中国的民主进程提供了新的动力。
第六阶段,当前的民主发展进程中,以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发展为背景,中国公民越来越意识到他们的权利和自由。
面对经济和社会挑战,中国社会呼吁更多的公民参与决策,并推动权力下放和权益保护。
总结来说,近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康有为和梁启超时期的封建改良思想,到孙中山时期的辛亥革命思想,再到新文化运动和共产主义思想,最终到中国改革开放和当代公民意识觉醒的阶段。
近代中国的民主发展脉络清晰可见,每一阶段都为中国的民主化进程作出了重要贡献。
毛概课件第六讲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教程教案23页PPT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中国近代的自由主义 教程教案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我国民本思想的理论
民本思想是我国传统政治思想最为重要和最为精彩的论述,简而言之,民本思想的含义就是国以民为本,国家制定的各种政策必须以人们群众的利益为价值取向。
民本思想产生于我国先秦时期,其产生和发展的原因是与我国传统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组织条件相吻合的。
本文从四个方面阐释了民本思想产生的原因,即:小农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德主刑辅”的政治治理模式、追求“王道”的政治思想以及以家庭伦理模式为基础的社会组织方式,这四个方面蕴育了民本思想的产生,而民本思想又反过来对上面的四种条件起到了稳固强化的作用。
民本思想在我国古代的发展总的来说经历了两个阶段,一是先秦民本思想的产生及理论成熟时期,《尚书》中民本思想的提出到孟子对民本思想的理论阐释基本确立了民本思想的范式;二是秦汉之后,历朝历代对民本思想的理论完善时期。
在这期间,民本思想一直都作为中国主导政治思想而从未间断。
直到近代以来,中国历史遭遇“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被纳入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关于民本思想的理念才开始产生变化,尤其是在新文化运动中西方民主思想的引进使得人们对民本思想产生进一步的思考。
民本思想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政治思想之一,最早可以追溯到《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记录春秋以后,儒家学者孔子,孟子和荀子先后提出了“仁政”“民贵君轻”“君舟民水”的观点,在一脉相承的儒家学说中,明末清初的黄宗羲则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者。
黄宗羲的民本思想可以从三个方面去理解,首先是“民”的政治地位,他在《明夷待访录》中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政治理想。
反对暴君的专制。
认为君主的统治目的应该是为了天下万民而非君主个人的私利。
相比较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政治理念。
他更是指出一家一姓的世袭君主统治并非是天经地义的,如果为百姓谋福利才能证明其统治的合法性,所谓“岂天地之大,于兆人万姓之中,独私其一人一姓呼?事故武王,圣人也;孟子之言,圣人之言也”。
同时,黄宗羲对传统儒家“君臣父子”的秩序观做出了批判。
民本思想形成总结
民本思想形成总结民本思想是中国近代以来的一种思想潮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近代政治制度的结合体。
这种思想形成于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国家独立和崛起的历史背景之下,表达了普通人民对于自由、平等、民主、人权等核心价值的追求和诉求。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民本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民本思想起源于中国古代的儒家思想,强调以人为本、克己奉公、以德治国。
然而,随着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和外来思想的影响,民本思想逐渐转向以国家和民族的利益为重,强调民族独立、国家富强。
特别是在近代以来的西方列强侵略和国家危机之下,民本思想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和支持,成为了人们对于解决国家问题的一种理论和实践指导。
民本思想的形成和演进,离不开一系列开创性思想家和政治家的贡献。
梁启超以“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为根本精神,强调人民的自由和平等权利,主张借鉴西方的自由主义和民主制度,实现国家现代化。
陈寅恪则以“为国为民”为原则,主张政治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相结合,推动国家的民主化进程。
胡适则强调人道主义和人性的自由,提倡科学、民主、自由的思想和价值取向。
他们的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成为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重要源头。
民本思想的实践,也跟随着中国的现实变革而逐渐深入。
辛亥革命中,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提出了“三民主义”的理念,强调国民革命、民主政治、人民生活的改善。
这一思想为中国的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基础,开创了中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转型和变革。
中华民国成立后,一系列的民主改革和宪政实践都是在民本思想的指导下进行,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由于历史的原因和实际的困难,中国的民主进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在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中,民本思想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限制和压制。
在人权和自由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的差距仍然较大。
因此,中国的民主化建设需要以民本思想为指导,坚持改革开放和法治建设,加强公民权利保障,推动政府的透明化和权力制约机制的建立,实现真正的民主和法治的中国梦。
民本思想的形成总结
民本思想的形成总结民本思想是近代中国的一种政治思潮,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
它主张以人民为本,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倡导国家独立和富强。
在中国社会思想史上,民本思想是对封建传统的挑战,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一种重要力量。
民本思想的形成与社会的变革背景息息相关。
19世纪末,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和割让,社会出现严重的政治、经济和社会问题,民众生活状况恶化,社会动荡不安。
同时,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以及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渐进入中国,为民本思想的萌发提供了土壤。
民本思想的主要特点是以人民为中心。
它强调政府应该为人民谋利益,维护人民的权益,实现社会的公正和福利。
民本思想提倡平等和民主,主张消除等级观念,提倡人人平等,主张普选制度,实现国家民主政治。
同时,民本思想倡导个体自由,主张个人的自由发展和权利保障。
此外,民本思想也强调国家的独立和富强,主张建立现代化的国家机构和先进的军事力量,以应对外来的侵略和压迫。
在民本思想的形成过程中,有许多重要的思想家和政治活动家的贡献。
康有为是民本思想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他主张进行政治革命,实现君主立宪制。
康有为的思想对后来的民主潮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王充国是另一位重要的民本思想家,他主张实行民主共和制,实现真正的人民统治。
他致力于反对封建的统治,倡导平等和民主。
此外,还有梁启超、孙中山等人也在民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民本思想的形成和发展也与当时的社会运动相联系。
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政治变革,也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封建专制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国家的独立和民主政治的初步实现。
辛亥革命的推动者孙中山是一个坚定的民本主义者,他提出“三民主义”的理论框架,分别是“民族独立”、“民主政治”和“民生幸福”。
这些理念也体现了民本思想的核心原则。
总而言之,民本思想的形成是近代中国社会变革的产物,它主张以人民为中心,追求平等、自由和民主,反对封建专制的统治,倡导国家独立和富强。
民本思想的历史名词解释
民本思想的历史名词解释民本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中的重要理念,旨在强调以民众为中心,关注人民群众的利益和福祉。
它强调政治权力应当属于民众,政府的职责是为人民服务。
民本思想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并对中国的政治、社会以及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根据中国古代文献记载,民本思想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
那个时代,社会秩序混乱,强权政治盛行。
在此背景下,一些思想家开始思考如何更好地治理国家,维护人民的利益。
他们提出了"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并试图启发人们关注民众的需求和意愿。
道家学派对民本思想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老子的经典著作《道德经》中强调要"治国无为",开创了以消弭政府干预为主导的民本治理理念。
老子认为政府应当尽量少干预,给予人民更多的自由和空间,以便实现社会的和谐稳定。
他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后来的政治家和思想家,标志着民本思想的初步形成。
随着时间的推移,儒家学派逐渐形成,并成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的主流。
儒家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注重家庭伦理和社会秩序。
在儒家思想的引领下,民本思想逐渐融入了封建王朝的政府运作中。
古代政府强调天命,但也逐渐认识到国家的繁荣稳定离不开人民的支持和参与。
通过实施一系列的政策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古代政府试图维护社会和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
然而,封建王朝的统治并非始终如一,历代政府对于民本思想的态度也有所差异。
有时,政府主动采取措施保护人民的利益,落实民本思想;而有时,政府则更多地追求巩固自身权力,甚至漠视人民的需求。
可以说,民本思想是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不断与不同统治者的权力争斗中发展演变的。
进入近代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西方的现代化思想和科技开始影响中国,启发了一些开明的知识分子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秩序进行思考。
他们追求通行于西方的民主制度,希望中国能够实现国家的现代化和人民的福祉。
他们秉持着民本思想,呼唤政府责任更多地放在满足人民需求和保障人民权益上。
第六讲 近代民本思想
(2)“西器无用”说:正统士大夫以清 流自居,重新评价他们眼中的“夷务”。 “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炮者,至蠢 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轻便为利。 今夷船煤火未发,则莫行使;炮需人运, 则重不可举。若敢决之士,奄忽临之, 骤无所恃,束手待毙而已。又况陆地行 战,船炮无施,海口遥攻,登岸则困。 蹙而击之,我众敌寡,以百攻一,何患 不可?机器船局,效而愈拙”。
(3)西学乃“仇人之学”说。仇视西学 的思想与仇恨西人的思想开始形成。 “如以天文数学必须讲求,博采旁求, 必由精其术者,何必师事夷人?且夷人, 吾仇也。咸丰十年,称兵犯顺,陵我畿 甸,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 臣民。此我朝二百年未有之辱。学士大 夫,无不痛心疾首,饮恨至今。朝廷亦 不得已与之和耳。能一日忘此仇耻哉?”
(5)“文饰”与假象。:同治时期的洋人禽 兽论和外交中的虚假传说。
4、近代攘夷论的影响
助长了民间的盲目反对西学、反洋教的 情绪和行为。义和团时期的盲目排外主 义与正统士大夫的攘夷论构成统一体。 表现为:
(1) 对“洋”认识上的盲目性。
(2) 灭“洋”行为上的盲目性:灭一 切与洋有关系的人;符合天意;神秘的 组织方式;神术和法力。
“中体西用”思想主张给以理论概括和 系统阐明的是张之洞。
3、张之洞与《劝学篇》。
1898年,他著《劝学篇》,其中说:“今欲强 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 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其祸更烈于不通西 学者矣”; “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道者所以立体也,不可不一。……夫所谓道本者, 三纲四维是也”,“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 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 也。”他在《设学》一篇中说:“学堂之法约 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本思想
古代民本思想和近代民主思想在高中中国史教学中,思想文化史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史上的传统“民本”思想和近代史上的“民主”思想又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两大精华。
“民本”与“民主”既有其相通性,但又不能等同。
一古代民本思想的发展历程民本思想也即人本思想,就是尊重人和推崇人,宏扬人的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主体独立自觉的价值,它突出人的主体性,主张把人当人看待,提倡重视民意,与民同乐。
但中国民本思想,不同于西方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突出人的个性自由与解放和个体的独立发展。
中国民本思想立足在血缘关系基础上,以人伦世界、人伦社会为人的生存发展的根本依托,强调人对宗教和国家的义务,强调人对国君的效忠,强调人的社会价值较之于人的个体价值更重要。
古代民本思想产生的主要社会根源一是:由中国古代生产方式决定的。
中国古代生产方式是自然经济,大部分民众以种植业为主要物质生活资料的来源,种植业在人们生活和国家治乱兴衰中的地位是崇高的,因而才有了“士、农、工、商”等级序列,可见“民”的地位重要。
中国文化扎根于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土壤,这自然对民族心理、思维方式产生深远影响。
二是由对历代王朝兴盛衰亡规律考察可以看到,民心向背是关键因素。
古人常言“水可载舟,水亦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
对君主和国家而言,企求长治久安不能不强调“民为邦本”,只有百姓安居乐业,才能为朝廷提供赋役,从而保障社会的稳定;强调“民贵君轻”,人民是第一位的治国思想,是为了警示自己天下得失取决于民心向背,告诫统治者善待人民,否则会被人民所推翻。
古代民本思想经历了从重天敬鬼到敬德保民,再从重民轻天到民贵君轻这样发展历程。
殷商时期,迷信的氛围特别强烈,事无巨细,每事必卜,甲骨文即是为记录占卜而产生。
人们祭天地、鬼神,祭星辰、日月,在人们心目中地位最高的是太阳神,以致夏桀暴虐无道,却以太阳自比,曰“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到了西周,周人把天奉为有意志的人格化的至上神,周王亦称“天子”,是受了“天命”取代商来统治天下的。
民本主义资料
民本主义一、概述民本主义是一种以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政治理念。
在现代社会,尤其是民主国家中,民本主义被认为是一种重要的价值观和政治实践,旨在将社会政治的重心放在人民群众的需求和利益之上。
二、历史起源民本主义的思想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古代思想家关于“君为民父”的理念。
在西方哲学史上,启蒙运动对民本主义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强调人民主权和民主制度。
三、民本主义的核心理念1. 人民至上民本主义强调人民至上,政府的一切权力都应当来自人民,都应当为了人民的利益服务。
民本主义认为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力来源于人民的授予,因此政府的一切行为应当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
2. 平等和公正民本主义追求社会的平等和公正,主张消除社会不平等,保障每个人的基本权利和尊严。
平等的资源分配和公正的制度安排是民本主义倡导的核心要求,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 参与和民主民本主义推崇人民的广泛参与和民主决策,主张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认为政府应当依靠人民的参与和监督,有效实施民主决策,确保政府行为合法合理。
四、民本主义的实践1. 民主国家模式民本主义在民主国家中得到了广泛的实践,如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这些国家建立了健全的民主制度和法治体系,实现了政府和人民的良性互动。
2. 社会主义国家实践在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也在探索民本主义的实践路径,如中国提出的“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俄罗斯强调民主法治建设等。
这些国家在实践中逐步提高政府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水平。
五、民本主义的现实意义民本主义是现代政治制度的重要价值基础,能够确保政府的合法性和稳定性,维护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只有真正实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政府才能实现长治久安,社会才能实现长期稳定和繁荣。
六、结语民本主义作为一种重要的政治理念,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
在新时代,我们应当继续弘扬民本主义精神,推动政府和社会各界更好地服务人民群众,建设一个更加平等公正的社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张之洞与《劝学篇》。
1898年,他著《劝学篇》,其中说:“今欲强 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然不先以中 学固其根柢,端其识趣,……其祸更烈于不通西 学者矣”; “法者所以适变也,不必尽同; 道者所以立体也,不可不一。……夫所谓道本者, 三纲四维是也”,“夫不可变者,伦纪也,非 法制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 也。”他在《设学》一篇中说:“学堂之法约 有五要:一曰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 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无计自权,冻馁之余,谁能安分?”
(3)“中西国情不同”论。A、自然条 件的不同。西方“地矿而人少”。“惟 地矿,一国所出不止供一国之用”, “得旁渔他国之利以致富。”“惟人少, 则国用无所出,故必助成富商大贾之势, 使权一资厚,而一切军国经费皆与此取 赢”。B、中西文化上的区别。“英人无 事不与中国相反,论国政则由民及君; 论家政则尊妻而卑夫;论生育则重女而 轻男;论宴会则贵主而贱宾;论文字则 自右而之左;论书卷则始底而终面,论 饮食则先饭而后酒。盖其国居于地轴下, 所戴者地下之天,故风俗制度颠而倒之 也”。
2、“西学中源”论形成的过程
(1)“西学中源”说的发轫:明末清初的徐 光启、王锡阐。 传教士传入的西学“补缀唐虞 三代阙典遗义”
(2)“西学中源”说在近代的发展
60年代至中法战争。代表人物:冯桂芬、张自 牧、曾纪泽
冯桂芬:“诸夷晚出,何尝不窃我绪余”
张自牧:“泰西文字”是“佉庐”(仓颉的次 兄)传入的。
4、“中体西用”说的含义。
第一,所谓中学或旧学,主要是指中国 传统的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经济制度, 以及为它服务的封建主义意识形态。这 不仅首先包括三纲、四维、五伦等所谓 “孔孟之常经”或“尧舜禹汤文武周孔 之道”,以及经学、史学、诸子学、典 章制度、名物考古等传统文化,同时也 包括封建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 所谓“文武制度”。
(4)“西学中源”说的评价:文化交流 初期的观念——文化起源上的“多源趋 向”说和“一源辐射”说。“中国天下 之总邦也,不独为文字之始祖,即礼乐 之制,无不由此而流传及外”;传播西 学的对策——“启超生平最恶人引中国 古事以证西事,谓彼之所长,皆我所有。 此实吾国虚骄之结习,初不欲蹈之,然 在报中为中等人说法,又往往不能自 免”。
(3)西学乃“仇人之学”说。仇视西学 的思想与仇恨西人的思想开始形成。 “如以天文数学必须讲求,博采旁求, 必由精其术者,何必师事夷人?且夷人, 吾仇也。咸丰十年,称兵犯顺,陵我畿 甸,震惊我宗社,焚毁我园囿,戕害我 臣民。此我朝二百年未有之辱。学士大 夫,无不痛心疾首,饮恨至今。朝廷亦 不得已与之和耳。能一日忘此仇耻哉?”
民出版社1992年版。
六、背景资料2
背景资料2刘师培与中国民约精义.doc
2、“中体西用”提出的过程。
最先提出这一思想的是冯桂芬。1861年,他在 《校邠庐抗议·采西学议》一篇中,“中国之 伦常名教为原本,辅以诸国富强之术,不更善 之善者哉?”这种以中国伦常名教为本,辅以 西国富强之术的论点,便是中学为体、西学为 用思想的最初表述。他的这一思想主张后来被 洋务论者所接受并加以发挥。摘录如下:
3、洋务运动失败后的攘夷论主 要的内容
(1)“洋务之害”说:中日战争的 失败为正统士大夫重新倡导闭关自 守提供了利用。“制造时偷工减料, 购买时侵渔中饱”“将不选择,兵 不训练”。“一船之价,倾中人万 家之产,一炮之费,损士卒百口之 粮。器则日新,财则日匮”。洋务 “剜肉补疮,无裨于自强之计”。
(5)“文饰”与假象。:同治时期的洋人禽 兽论和外交中的虚假传说。
4、近代攘夷论的影响
助长了民间的盲目反对西学、反洋教的 情绪和行为。义和团时期的盲目排外主 义与正统士大夫的攘夷论构成统一体。 表现为:
(1) 对“洋”认识上的盲目性。
(2) 灭“洋”行为上的盲目性:灭一 切与洋有关系的人;符合天意;神秘的 组织方式;神术和法力。
三、“中体西用”论
1、“中体西用”的基本涵义 “体”与“用”本来是中国哲学特有的一对范
畴,它们同道与器、本与末等范畴一样,被用 来表述本体与作用的关系。在中国近代,体用、 道器、本末等常常被洋务思想家以及其他思想 家借用来表述对中学与西学关系的一种认识, 成为一个政治概念。虽然各种人物对体、用分 别有唯心或唯物的不同理解,对中学和西学的 内容有不同的认识,但大都强调要以“中学为 体、西学为用”。
四、思考题
1、近代农民的政治意识。 2、近代知识分子在“西学”与“中学”问
题上的思考。(作业) 3、“西学中源”中导入的西方政治思想。
五、参考书目
《郑观应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年版。 《严复集》,中华书局,1986年版。 《谭嗣同全集》,中华书局1988年版。 《梁启超文选》,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年版。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上海人
(1)“中学优于西学”说:“中学”的核心 是尊王贱霸、贵义贱利、重本抑末等“圣人之 道”。“西学”是崇暴好战、重商谋利、百工 技艺之类不足以言学的东西。
(2)“西学有害”说。承认西学有长,但专 攻彼之短。论据:西器“多民之利”。“夫农 田之以机器,可为人节劳,亦可使人习逸者也。 可为富民省雇耕之费,亦可使贫民失衣食之 资”。在政治上的结果是引发社会的动荡,危 及政府的统治。机,不辗转于沟壑,必啸聚于 山林”。“小民谋生之路,今大半为轮船侵占,
(3)天津教案和义和团时期的灭洋行为
二、“西学中源”论
1、“西学中源论形成的背景。
近代意义上的中西之别,主要是指中学与西学 的差异。这种区别,是近代乃至现代文化建设 中最为复杂的理论与现实问题之一。面对近代 社会的急剧变革,如何处理传统思想与现代社 会的关系,如何发掘传统政治文化资源中的价 值以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成为知识分子无法 回避的问题。近代中国复杂的救亡背景下的中 国政治文化,在西学的强势语言面前,却赢得 了一种优越学术地位。这种学理的比附和解释, 既是文化重构的必然现象,也是知识分子试图 把中国传统政治文化近代化的一种努力。从政 治话语的角度,中国传统政治文化里,已经有 了新的质素。
5、“中体西用”说的评价。
洋务思想家代表了当时首先在器物上承认中国 不如西方而勇于舍己从人的进步思想倾向,从 而正式揭开了以向西学学习为内容的近代化历 程,它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的积极意义是无庸 置疑的。洋务思想的根本错误其实并不在于它 提出了“中体西用”的思想主张,而在于它奉 之为“体”的所谓“中学”,是指已经衰败腐 朽了的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及其意识形态,它引 以为“用”的所谓“西学”,又仅仅局限于坚 船利炮之类。当洋务派从捍卫中国传统出发, 用“体用”调合的方式解决两种文化冲突时, 又恰恰背离了中国“体用一源”的文化精神。
第二,所谓西学或新学,主要指西方资 本主义的百工技艺(所谓“西艺”)等物 质性的东西;有时也指西方国家的工商 制度以及自然科学(“器数之学”)与社 会学说,即所谓“西政”。
第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论就国 家而言,首先包含着利用西方国家的物 质文明(主要是坚船利炮之类)来维护和 加强中国封建专制政体的稳固和纲常名 教的统治地位的内容。其次,也包含有 吸取西方学术、政教中能够补中国学术 之缺和起中国政教之疾的有益因素。
薛福成:“取西人器数之学,以卫吾尧 舜禹汤文武周孔之道,俾西人不敢蔑视 中华。”
王韬:“夫孔子之道,人道也,不类不 尽,其道不变。三纲五伦,生人之初已 具,能尽乎人之分所当为,乃可无憾; 圣贤之学,需自此基”,“故治民,本 也,仿效西法,其末也。”
邵作舟:“中国之杂艺不逮泰西,而道 德学问、制度文章,则迥然出万国之 上”;“以中国之道,用泰西之器,注 知纲纪法度之美,为泰西所怀畏,而师 资者必中国也。”
(2)“西器无用”说:正统士大夫以清 流自居,重新评价他们眼中的“夷务”。 “火轮者,至拙之船也。洋炮者,至蠢 之器也。船以轻捷为能,械以轻便为利。 今夷船煤火未发,则莫行使;炮需人运, 则重不可举。若敢决之士,奄忽临之, 骤无所恃,束手待毙而已。又况陆地行 战,船炮无施,海口遥攻,登岸则困。 蹙而击之,我众敌寡,以百攻一,何患 不可?机器船局,效而愈拙”。
第四,“中体西用”论就个人而言,则 是培养新式人才的修身立命的根本要求, 所谓“中学”是“治心身”即培养、决 定一个人的立场观点、修养道德的“内 学”,所谓“西学”则是用以“应世事” 即适应世道变化、培养工作能力的“外 学”,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主以中学, 辅以西学”,“无体不立,无用不行, 二者相需,缺一不可”。
“中学为内学,西学为外学;中学治心 身,西学应世事”,如何治心身、应世 事呢?他指出:“今日学者,必先通经 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 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 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 西学之可以补吾阙者用之,西政之可以 起吾疾者取之姓之人,无辔之骑,无舵 之舟,其西学愈深,其疾视中国亦愈甚, 虽有博物多能之士,国家安得而用之 哉?”
曾纪泽:首创用《周易》论证西学的起源。
中法战争后至戊戌变法时期。代表人物:宋育 仁、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唐才 长等。
(3)“西学中源”论中的政治内涵。
《周礼》与西方政治的比较。近代以西学比附 《周礼》,强调二者暗合。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中西政治制度的暗合,二是中西社会习俗 的暗合。西政暗合《周礼》说主要是指西方的 议院与《周礼》之制暗合。所谓西俗暗合《周 礼》,是指西方社会风俗、习尚与《周礼》有 相会之意。饮食习惯尤其如此。“西人饮食最 不苟,常以养身为主,与中国《周礼》食医之 制暗合焉。”“中国近人饮酒多温热,惟西人 饮冷酒,且饮澄清之水亦冷者,颇合古意。”
第六讲
近代民本思想
讨论
假设你是反方,会从何种角度 来反对正方的赞成西方文化传
入的观点?
结 论
一、近代的攘夷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