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韵学常识

合集下载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注:加[]的韵目指的是该韵在此部,但是该字并不在此部。

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 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 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 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 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 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 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

汉语音韵学常识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的基本内容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2,音韵学的基本概念(1)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3)反切是一种传统的标音方法,较之譬况,读若,直音是较为科学的标音法。

反切的产生,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音辞篇》云:“孙叔言创尔雅音义,是汉末人独知反语,至于魏世,此事大行。

”(孙炎,字叔然,名炎)陆德明《经典释文》也说:“孙炎始为反语,魏朝以降渐繁。

”事实上,孙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东汉服虔注《汉书》“惴,音章瑞反”。

孙炎对反切进行了整理,并编成了〖尔雅音义〗。

反切是两字配合起来切出一个汉字的读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黄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声理,不论其为何韵,下字定其韵律,不论其为何声。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广韵》61平声韵:东冬钟江支脂之微鱼虞模齐佳皆灰咍真谆臻文欣元魂痕寒桓删山先仙萧宵肴豪歌戈麻阳唐庚耕清青蒸登尤侯幽侵覃谈盐添咸衔严凡祭泰夬废二、《广韵》34入声韵:屋沃烛觉质术栉物迄月没曷末辖黠屑薛药铎陌麦昔锡职德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三、《广韵》35声母:四、宋人三十六:五、十六摄:喉音:影余晓匣牙音:见溪群疑通江止遇牙音:见溪群疑舌音:端透定泥蟹臻山效舌音:端透定泥来知彻澄娘果假宕梗知彻澄唇音:帮滂并明曾流深咸齿音:精清从心邪非敷奉微庄初崇山齿音:精清从心邪章昌船书禅日照穿床审禅唇音:帮滂并明喉音:晓匣影喻半舌:来半齿:日六、王力上古29韵部:七、王力上古32声母:之职蒸喉音:见溪群疑晓匣影支锡耕舌头音:端透余定泥来鱼铎阳舌上音:章昌船书禅日侯屋东齿头音:精清从心邪宵药正齿音:庄初崇山幽觉唇音:帮滂并明微物文脂质真歌月寒缉侵叶谈八、《中原音韵》19韵部表:东钟江阳支思齐微鱼模皆来真文寒山桓欢先天萧豪歌戈家麻车遮庚青尤侯侵寻监咸廉纤九、《中原音韵》25声母表:崩烹蒙风亡东通农龙工空仰烘邕宗从嵩钟充双儿章昌商戎十、十三辙韵目表中东江阳一七灰堆油求坡梭人辰言前发花乜斜怀来姑苏遥条(俏佳人扭捏出房来,东西南北坐)十一、王力上古30韵部所含《广韵》韵部表十二、等与中古声母关系1、一二三四等俱全的:影晓见溪疑来帮滂并明2、只有一二四等的:匣3、只有一四等的:端透定泥精清从心4、只有二三等的:知彻澄娘照穿床审5、只有三四等的:喻(三等云,四等余)6、只有三等的:群禅日非敷奉微(合口)7、只有四等的:邪十三、等与《广韵》韵部关系表1、一等:冬模泰灰咍魂痕寒桓豪歌唐登侯覃谈(16)2、一三等:东戈(2)3、二等:江佳皆夬删山肴耕咸衔(10)4、二三等:麻庚(2)5、三等:钟支脂之微鱼虞祭废真谆臻文欣元仙宵阳清蒸尤侵盐严凡(25)6、四等:齐先萧青幽添(6)十四、内外转与中古韵部内转通:东冬钟外转江:江止:支脂之微蟹:齐佳皆灰咍祭泰夬废遇:鱼虞模臻:真谆臻文欣魂痕果:歌戈山:元寒桓删山先仙宕:阳唐效:萧宵肴豪曾:蒸登假:麻流:尤侯幽梗:庚耕清青深:侵咸:覃谈盐添咸衔严凡其中:有开无合共四摄:效流深江有合无开共二摄:遇通开合都有共10摄。

音韵常识及诗词格律

音韵常识及诗词格律

音韵常识及诗词格律一音韵学概述1、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变化和发展的一门学科。

音韵学的研究对象是古音,古人今天研究古音,只能根据汉字在各自时期的各自读音来研究汉语语音在不同时期的特点,由此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与发展。

2、古音韵的历史分期1.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的语音(以诗经为代表)2.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陆发言《切韵》音系为代表),现仅存陆发言的残本和北宋陈彭年等编纂的《广韵》3.近古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4.现代时期现代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3、古今语音研究的异同:1.共同点:都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且古代的语音是现代语音的源头,对语音的分析都要从结构构成入手。

2.不同点:a.目的不同,现代的语音研究是为了审音、正音、规范语音等;古代音韵的研究是为了解决阅读古书的问题,如古音通假、古书的读音、假借、诗词格律等。

b.研究材料不同,现代有活着的口语材料,古代只有间接的材料,如韵书、韵文、注音等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间接的c.研究方法不同,现代以平面描写为主,古代则更注重纵向表述,古今对比等。

4、音韵学功能1.为了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2.便于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化3.利用音韵知识进行方言调查、推广普通话4.可用音韵知识查阅古代的工具书,如《广韵》、《佩文韵府》、《经籍纂诂》、《助字弁略》、《说文通训定声》、《经传释词》等工具书多用音韵编排5.为解读古代文献中的语音问题;如通假字的问题、破读的问题、探讨同源词、古汉语虚词中的通用假借等。

5、可供查阅的音韵书籍1.罗常培《汉语音韵学导论》2.王力《汉语音韵学》3.唐作藩《音韵学教程》4.陈复华《汉语音韵学基础》5.史存直《汉语语音史纲要》6.任铭善《汉语语音史要略》6、关于声母方面的术语1.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

又称为“声”、“纽”、“声纽”、“音纽”“声类”等名称,所谓“声类”,归纳反切上字的类别就是“声类”;所谓“纽”,即枢纽、关键,古人认为声母是汉字字音的关键和中心。

音韵学基础知识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中古音

中古音是指六朝到隋唐时代的语音,以 《切韵》为代表。中古音是研究汉语语音 史的基础。《切韵》在唐宋两代经过多次 修订,书名也有变化,其中最重要的是北 宋陈彭年等修订而成的《广韵》。《广韵》 与《切韵》在分韵上略有差异,但是音系 基本上是相同的,由于切韵原本已经看不 到了,所以现在研究中古音实际上主要依 据的是《广韵》。三十六字母.doc
上古音



一、“叶音说”及其错误 二、上古韵部 顾炎武:十部 段玉裁:十七部 江永:十三部 戴震:二十五部 孔广森:十八部 江有诰:二十一部 章炳麟:二十三部 黄侃:二十八部 王力:二十九部和三十部三十六字母.doc
上古音



三、上古声母三十六字母.doc 1、重轻唇不分(古无轻唇音) 钱大昕:“凡轻唇者,古皆读为重唇。” 2、舌上舌头不分(古无舌上音) 钱大昕:“古无舌头舌上之分,知彻澄三母,与 端透定无异。” 3、“娘、日”归“泥” 章太炎 “古音有舌头泥纽,其后别之,则舌上 有娘纽,半舌半齿有日纽,于古皆泥纽也。”
古书的读音

一、古书读音原则 二、古音通假 三、破读 四、特读 国名:燕、龟兹、大宛、月氏、康居 族名:吐谷浑、 荤粥、先零、吐藩、 地名:东阿、冤句、阿房宫、阳夏、铅山、番禺 人名:傅说、莫邪、伍员、曹大家 姓氏:乐、仇、任、种、|解、万俟、尉迟
古今语音的异同





一、古音的历史分期 上古音(先秦两汉) 《诗经》 中古音(六朝到唐宋时代) 《广韵》 近古音(元明清时代) 《中原音韵》 现代音 普通话 二、古代的注音方法 1、譬况 :《淮南子》“蛟龙水居”,高诱注“蛟 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2、直音:《汉书》“单父人吕公善沛令”注“单 音善,父音甫”。

音韵学基础

音韵学基础
▪ 精清从心邪
▪ …………
▪ 《广韵》反映的语音系统早于三十六字母。 因而,两者的系统有所不同。现在我们谈 中古汉语的声母系统一般指《广韵》的声 母系统而言。
▪ 我们能知道《广韵》所分的调类、韵部, 却不能从表面上看出它的声母系统,《广 韵》的声母系统是隐含于各韵部的反切之 中。
▪ 首先对《广韵》作整理声母工作的是清代 音韵学家陈澧,他用系联法分析了《广韵》 的声类和韵类,在系联反切上字时,创立 了三个条件。
音粞”。 等等
以上注音存在不足,于是东汉产生反切注音 方法,,一直使用到清末。是一种作用和 影响很大的注音方法。
▪ 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 个汉字的读音。方法是上字取声母,下字取韵 母和声调。
▪ 古代字书中一般称“某某反”、“某某切”。
1918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使用注音字母。注音 字母的形体是按照汉字的偏旁改造而成,如ㄅㄆ ㄇㄈ等,它1913年由读音统一会制定,1918年才 由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推行。
1958年正式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音韵学基础知识
一、音韵学的概念
一般把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及其演变规 律的学科称为音韵学,也叫声韵学。
传统音韵学又分为三个部分:古音学、今音学、 等韵学。
古音学以先秦、两汉的诗歌、韵文,特别是《诗 经》用韵为主要对象,是研究上古时期汉语语音 系统的。 (先秦两汉:前11世纪——3世纪前)
今音学以《切韵》(陆法言)、《广韵》 》(陈彭年) 韵书为对象,是研究中古时期汉语语音系统的 (魏晋至隋唐五代:4——12世纪)
▪ 古代诗歌以平声和仄声对举,形成一种音 乐美。
一、中古韵母系统
中古时期(六朝到唐宋)的语音,以《切 韵》、《广韵》音系为代表。

音韵学基本知识

音韵学基本知识
古代汉语音韵学常识

6.音
6.1 概说
6.1.1 什么是汉语音韵学

汉语音韵学,是研究汉语各个历史时期语音系统及其发展演变的一门科学。 由于音韵学主要研究汉字字音的声、韵、调,所以有人也把它称为“声韵学”, 从普通语言学的角度看,它属于历史语音学的范畴。 音韵研究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一千多年前的东汉时期,人们就已经开 始注意分辨汉字的字音了,出现了如“急言”、“缓言”,“长言”、“短言”, “舌头”、 “舌腹”等术语;另外,还出现了一些注音方式的名称,如“读若”、 “读为”、“读如”、“读曰”,有的专用于给汉字注音,有的兼释通假字。汉 末有人发现了一种汉字的析音方法——反切,主要用来给汉字注音。到魏晋南北 朝时期,出现了专门分析字音的韵书,如三国时魏人李登的《声类》、晋人吕静 的《韵集》,可惜这两部书早已失传。现存最早的一部韵书是隋代陆法言的《切 韵》,这部书按四声分韵排列,把同音字编在一起。韵书的出现与发展,为音韵 学储备了资料,标志着音韵学已具备了一定的基础。到了唐宋时期,人们开始了 对韵书的分析,根据韵书中的反切,寻找汉字字音声、韵、调的配合规律,并绘 制成图表。进入明清时期,在对以《广韵》为代表的中古音研究的基础上,又开 始对周秦古音的研究。 鉴于传统音韵学的研究,一般把它细分为三个部分: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 学。“古音学”以《诗经》、《楚辞》等先秦时期的诗歌及韵文和谐声字、异文 为研究材料,探讨先秦时期的语音系统。“今音学”以《切韵》、《广韵》等韵 书为研究对象,研究南北朝到隋唐时期的语音系统。“等韵学”以宋元以来的等 韵图作为研究对象,它着重研究韵书中的反切,从中归纳出音韵体系,分析发音 原理和方法,由于它基本上是分析《切韵》系韵书反切所反映出来的音系,有人 认为它属于今音学的一部分。除了古音学、今音学和等韵学之外,由于元朝以后 出现了以 《中原音韵》 为代表的反映北方音系的一系列韵书及反映近代音系的等 韵图,近代学者对它们进行了研究,于是形成了音韵学中较为年轻的一个门类: 北音学。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其一,所谓“内而深”指被注音的字的韵 母是洪音(“乃”字在中古是一等韵), 所谓“外而浅”指被注音的字的韵母为细 音(“而”在中古是三等韵);
其二,所谓“内而深”指仄声字(“乃” 是上声字),所谓“外而浅”指平声字 (“而”是平声字)。
“读为”“读如”“读若”
《诗经·卫风·氓》:“淇则有岸,隰则有 泮。”郑玄笺:“泮读为畔。”
四、关于声调的一些概念
调类:声调的类别 调值:实际读音的高低升降形式。 五度标调法:语言学大师赵元任先生所创制。
画一条竖线,平分为四格五度,把人们的相对 音高分成五个层度,分别为高5,半高4,中3, 半低2,低1。5最高,声带最紧;1最低,声 带最松。五度标调法记录了发音的起点和终点 的音高,把发音的起点和终点连成线,就显示 出发音变化的幅度与升降形式。
陈澧:311个/周祖谟:324个/黄侃:335个 /李荣:334个/邵荣芬:326个/白涤州、高 本汉:290个。
韵类不等于韵母,韵母不需要区别声调。
根据归纳韵母的原则,依平、上、去、入 四声,平、上、去归为舒声类,共91个韵 母;入声为促声类,共51个韵母,合起来 共计142个韵母(也有人认为《广韵》一共 140个韵母)。
韵摄的归并,旨把复杂的韵母系统变成比 较简单的韵类大系,以简驭繁,便于人们 认识和掌握。
开合口、洪细 凡韵头是[u]或以[u]作主要元音的,就是合口
呼;凡韵头不是[u]或不以[u]作主要元音的, 就是开口呼。古代所谓开合口呼,实际上就是 圆唇不圆唇的区别。 古代有以[i][u]同时作韵头的,如[iuan],仍算 合口呼。 开口、合口又各分为洪音、细音两类,凡韵头 或韵腹含有前高元音[i]的叫细音,反之叫洪音。
韵目:韵的标目,即韵的代表字。如《广 韵》共206韵,每个韵的代表字就是韵目 (如“东”韵代表了“东、菄……;同、 僮……;中、衷……”等330字)。

谈谈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谈谈音韵学的基础知识

谈谈音韵学的基础知识1、什么是音韵学音韵学是我国一门传统的学问,它是研究汉语各个时期的语音系统和它们的历史演变规律的科学。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也叫声韵学,在普通语言学里叫历史语音学,它是研究汉语史上的语音情况和它的发展的学科。

英文名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2、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哪四个时期汉语语音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时期:上古音指先秦两汉时期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

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古音学。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切韵》音系为代表,研究这一时期的语音状况的学科为今音学。

近古音指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中原音韵》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韵》所反映的北方话音系,是北音学。

现代音指现代的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3、什么是等韵学音韵学家把宋元以来的等韵图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称为等韵学。

他们以“等”的观念来分析汉语发音原理和方法,以韵图的形式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和韵书中的反切。

研究内容包括韵图的编撰,等韵学的原理等。

4、音韵学主要研究哪些内容传统的古音学,今音学,等韵学和北音学,是音韵学研究的内容。

5、什么叫声母又叫字母,声纽,纽,声,声类。

字母是声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温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学者又增加了六个,补成了三十六个字母。

6、三十六字母是哪些五音全清次清全浊次浊清浊唇音重唇音帮p 滂pÁ並b 明m轻唇音非pf 敷pfÁ奉bv 微M舌音舌头端t 透tÁ定d 泥n舌上知¦彻Á¦澄¥娘¤齿音齿头精ts 清tsÁ从dz 心s 邪z 正齿照tS 穿tÁS床dZ 审S 禅Z牙音见k 溪kÁ群g 疑N喉音影O 喻j 晓x 匣Ä半舌音来l半齿音日ü¤7、什么是五音、七音音韵学上按照声母的发音部位把声母分唇,舌,齿,牙,喉五类,又加上半舌音,半齿音为七音。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

音韵学资料(一)概述一、音韵结构二、声母1、36字母2、五音、七音、九音传统音韵学有“五音、七音、九音”之名,是从声母发音部位来分类的旧名称。

所谓“五音”,就是指“唇、舌、齿、牙、喉”五个发音部位,加上“半舌音、半齿音”,就是所谓“七音”,再将唇音分为重唇音、轻唇音,将舌音分为舌头音、舌上音,将齿音分为齿头音、。

古人缺乏科学的语音学理论,声母发音部位很难得到准确的表述与解释,“五音、七音、九音”之说难免有含混不清和不合理的地方,甚至用五行的“金、木、水、火、土”和音乐中的音阶“宫、商、角、徵、羽”来比附发音部位。

3、清浊传统音韵学“清、浊”的概念也有指韵方面的,但主要是从声母的发音方法来作分辨的。

清浊的区别主要在于声带的颤动与否,发音时声带颤动的就是浊音,发音时声带不颤动的就是清音。

传统音韵学上,声母“清、浊”的概念也不是单一的,一般说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韵镜》以“清”与“次清”相对,以“浊”与“清浊(次浊)”相对,则狭义的“清”是指“全清”,“浊”是指“全浊”。

而广义的“清”是包括“全清、次清”的,广义的“浊”是包括“全浊、次浊”的。

三、韵母1、“韵”及有关概念韵母:韵母由韵头、韵腹、韵尾三部分组成。

韵:韵腹、韵尾、声调韵目:古代韵书中韵的标目,是韵的代表字,也就是韵的名称。

韵类:在传统音韵学中,“声类”是反切上类的分类,“韵类”就是反切下字的分类。

反切下字代表被切字的韵母和声调。

“韵类”是关于韵的最小的概念。

韵部:声调不同,主要元音和韵尾相同(即韵基相同)的,是同一个韵部。

韵摄:“摄”是有关韵的最大的概念。

等韵学家把《广韵》206韵中韵尾相同、韵腹接近的韵归为一类,称为韵摄,把206韵归并为16摄。

从音理上看,同韵摄的各韵主要元音应相近,音节结构有共同之处,尤其是有辅音韵尾时韵尾应相同。

2、两呼和四呼一般认为,明代以前只有开、合两呼。

凡韵头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叫做“合口呼”,反之,凡韵头不是[u]或者以[u]作为主要元音的就叫做“开口呼”。

第二章音韵学基本知识

第二章音韵学基本知识

一等韵:没有韵头,韵腹元音为[α][ə][o] 等后低元音。 二等韵:没有韵头,韵腹元音为[a][æ ]等前低元音。 三等韵:有韵头[i],韵腹元音为 [ε ]或无韵 头,韵腹元音为[i] 四等韵:有韵头[i],韵腹元音为前、高元音[e]. 需要说明的是: 目前,有分歧的是对四等韵的认识,自瑞典汉学家高本汉 以来,很多音韵学家认为四等韵有韵头i,而另外一些学者 则认为四等韵没有韵头i。王力《汉语史稿》、向熹《简明 汉语史》、唐作藩《音韵学教程》都采用第一种观点。本 课程也采用了这种观点。
寒雨连江夜入吴[u], 平明送客楚山孤[u]。 洛阳亲友如相问, 一片冰心在玉壶[u]。(模韵) 去年寒食洞庭波, 今年寒食襄阳路[u] 不辞着处寻山水, 只畏还家落春暮[u]。(暮韵) 到了元代,归纳韵的条件有所改变,《中原音韵》19韵, 不论声调。
二、从研究语音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归纳 为了研究语音,音韵学家提出“摄”的概念来统帅《广 韵》 各韵。“摄”就是统摄的意思。归纳“韵摄”的条件比归 纳韵 的条件宽泛,不论韵头,不计声调,对韵尾的要求也不很 严格,凡是韵腹相同或相近,韵尾相同或部分相同的一组 韵为一摄。所谓韵尾部分相同,是指阳声韵的韵尾与其相 配的入声韵韵尾发音部位相同。如:
全浊,指的是带音的塞音、塞擦音和擦音; 次浊,指的是带音的鼻音、边音和半元音(有的 书将浊擦音归入次浊)。 课堂练习: 1、按七音分类写出三十六字母 2、音韵学的全清、次分析
一、从韵母第一个音素的角度对韵母进行分析, 音韵学家提出了“韵头”和“开口呼”“合口呼” 的概念。 1、韵头 现代汉语语音系统,韵头共有i[i]、u[u]、ü [y]3 个。根据多数音韵学家的研究,单纯的韵头在中 古时期只有i、u两个,今天的ü [y]韵头在中古还没 有。 2、开口呼与合口呼 在现代汉语中,共有开、齐、合、撮四呼,中 古汉语的韵母则只有开口呼和合口呼。合口呼是 指有韵头u,或以u作主要元音的韵母。其余的皆为

22音韵学常识

22音韵学常识

上古(周秦两汉时代)、中古(魏晋 南北朝隋唐时代)、近古(宋元明清 时代)和现代等四个阶段。பைடு நூலகம்
一、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声母系统 声母在音韵学中称为 “声”“纽”“声纽”。古代没有现代使 用的音标系统,在归纳出声母系统后,从 同类汉字中选出一个汉字作为代表给该类 汉字命名。这个汉字就是该类声母的标目 字。人们把这些标目字称为字母。字母又 简称“母”。如“端母”或“端纽”,就 是指声母为“d(t)”的字,“端”就是 这类字的标目字。
上古音韵部表

甲类 甲类 甲类 甲类 甲类 甲类 乙类 乙类 乙类 丙类 丙类
阴声 入声 阳声 (一) 之 职 蒸 (二) 支 锡 耕 (三) 鱼 铎 阳 (四) 侯 屋 东 (五) 宵 药 (六) 幽 觉 冬 (七) 微 物 文 (八) 脂 质 真 (九) 歌 月 元 (十) 缉 侵 (十一) 叶 谈
三、古音通假
1.同音通假 就是通假字与本字的声母
韵部均相同。如:
①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见项王。(《史记· 项羽本纪》)“
蚤”通“早”,均属精母幽部。 ②七月食瓜,八月断壶。(《诗经· 豳风· 七月》)毛传: “壶,瓠也。”段注:“《七月》传曰:‘壶,瓠也。 ’”此谓假借。“壶”通“瓠”,均属匣母鱼部。 ③余必使尔罢于奔命以死。(《左传· 成公七年》)“罢 ”通“疲”,均属并母歌部。 ④庄公寤生,惊姜氏。(《左传· 隐公元年》)“寤”通 “牾”,均属疑母鱼部。
《广韵》按照四声分卷,共五卷(平声二
卷,上、去、入声各一卷)。平声五十七 韵(上平声二十八韵,下平声二十九韵) ,上声五十五韵,去声六十韵,入声三十 四韵。每韵标一个韵目,同一韵目的字同 韵,只是韵头(介音)不同,所以同韵的 字不一定只有一个韵母(如东韵包括“东 ”“蓬”两类不同的韵母),在《广韵》 中分开排列。

音韵学

音韵学

音韵学基础知识(一)○反切与韵书(一)古代注音方法:先秦时期,“士”们还没有意识到汉语音韵的特征,还不能把构成汉语音韵的基本要素—声、韵、调剖析开来。

汉语音韵的研究在汉代开始萌芽。

宋·郑樵在《通志·七音略》里批评他们:“汉儒知以说文解字,而不知有‘子’、‘母’,生字为母,从字为子,子母不分,所以失造字之旨” 。

◇古代注音方法:当时的学者对汉字的注音常采用一些粗疏的方法,主要有:1.直音:是借用音同的通晓字直接加以注音。

如《左传》:“次于陘”。

《经典释文》注“陘,音邢”2.读若:主要是借用音近的文字加以注音。

如《说文》:“趹,读若決水之決。

”3.譬况:是在借用音近的文字注音的基础之上,再加以文字说明。

如《吕氏春秋·慎行篇》:“崔纾之子,相与私闀。

”高诱注:“闀,读近鸿,缓气言之。

”又如《释名释天》:“风,兖司豫冀横口合唇言之,…氾也;青徐言凤,蹙口开唇推气言之,…放也,。

”4.反切:反切的产生与佛教在中国的传播有直接关系。

受梵文的影响,魏晋学者终于懂得把汉字字音拆分为“声”、“韵”两部分,分别取两个与声韵相同的汉字加以标音。

反切上字代表声母,反切下字代表韵母。

反切注音方法无疑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注音方法,它的产生为汉语音韵学研究创造了有利条件,成为辨析声韵调的发音及其类别的重要依据。

何谓反切?“音韵展转相协谓之反,亦作翻;两字相摩以成声韵谓之切,其实一也.”如:红, 胡笼切攀, 普班切劝, 去愿切唐, 徒郎切刊, 苦寒切毁, 许委切音韵学基础知识(二)韵书简述:韵书,是汉魏以后,继反切注音法出现之后产生的一种字书。

它的编排体例是:凡同一韵的字收集在一起,用反切注音,并注明字义,再按照“韵”的先后排列,取其中一个代表字作为韵目。

以《广韵》东韵为例:东,东方也。

…德红切。

十七。

菄鸫倲蝀……同,齐也。

…徒红切。

四十五。

……古代韵书,本来是为方便写作诗文而编录。

由于它是当时汉字实际语音的书面描写,真实地保留了汉字在一定历史时期的语音面貌,因而韵书又成为研究古代实际语音的重要工具。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音韵学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音韵学的基本知识第一节汉语音韵结构特点学习音韵学,首先要分析汉字的字音,要了解汉语音韵结构特点。

使用拼音文字的印欧语言,分析语音一般以音素为分析单位。

汉字的语音分析以音节为单位。

什麽叫音节呢?一个字就是一个音节,一个音节写下来也就是一个字,所以汉字是文字单位,也是语音单位。

特殊:有时有的词有轻音或儿化.传统音韵学分析字音的方法,一般是把每个字音分成两个部分:前一部分叫做“声”,後一部分叫做“韵”还有一个很重要的东西是贯穿在整个字音上的,那就是音高,即字调。

一个字音一般都可以分析为声母、韵母、声调三个部分。

语音学上,韵头又叫介音,韵腹也称主要元音,韵尾指收音。

汉字字音结构有八种情况。

从这八种情况可以看出以下特点:第一,每一个字音最多只能缺少三个成分;第二,韵腹(主要元音)和声调是每个字音必备的成分,不可缺少;第三,声母、韵头和韵尾,并不是每个字音非有不可的成分。

汉语音韵学上没有声母称作零声母。

(语言学上看成一个音位)这三点是现代汉语语音结构的基本原则和特点。

第二节反切“反切”是一种注音方法;它是用两个汉字注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也是古代对汉字字音结构的分析,已有科学的认识。

古代直行书写,反切的两个字一个在上,一个在下。

反切的基本原理:上字取声,下字取韵,调。

反切上字简称为切上字,反切下字简称为切下字,“?”称为被切字。

反切的原理跟拼音基本相同。

但是反切的拼音方法跟拼音文字(音素文字)的拼音方法不一样.早期反切用字都是任意的,只要与被切字同声母的字都可以拿来作切上字,只要与被切字同韵母的都可以拿来作切下字。

反切注音在汉字的注音法上是一大进步。

因为在汉魏以前,汉字注音一般都是采取打比方的方法,叫做“譬况”。

如《淮南子·地形训》:“其地宜黍,多旄犀。

”东汉高诱注:‘旄读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

”如《淮南子·原道训》:“蛟龙水居。

”高诱注:“蛟读人情性交易之交,缓气言乃得耳。

”这种打比方的注音方法不准确。

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常识

第一节音韵学概述一、音韵学的内容(1)什么音韵学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韵学”,是中国传统语言学的一个门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一门学科,它对各时期汉语音系进行音类的分析和音值的构拟。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古人己经作古,今天研究古音,只能根据汉字在不同时期的不同读音来研究汉语语音不同时期的特点,进而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大致可为四个时期:a、上古时期先秦两汉的语音,以《诗经》音系为代表,称为古音学。

b、中古时期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期的语音,以陆发言的《切韵》音系为代表,陆书只存残卷,现存北宋陈彭年等编的《广韵》保存了它的原貌,称为今音学。

c、近古时期元明清时期的语音,以元·周德清的《中原音韵》为代表,它是现代汉语的直接源头。

d、现代时期现代语音,以现代普通话音系为代表。

在宋元时期,有些音韵学者以图表的形式分析韵书中的反切,展示汉语语音系统,形成一门学科,称为等韵学。

如《韵镜》、《七音略》等。

(4)古今语音研究的异同:共同点,都是以语音为研究对象,且古代的语音是现代语音的源头,对语音的分析都要从结构构成入手。

不同点,一是目的不同,现代的语音研究是为了审音、正音、规范语音等;古代音韵的研究是为了解决阅读古书的问题,如古音通假、古书的读音、假借、诗词格律等。

二是研究材料不同,现代有活着的口语材料,古代只有间接的材料,如韵书、韵文、注音等书面材料,这些材料是间接的。

三是研究方法不同,现代以平面描写为主,古代则更注重纵向表述,古今对比等。

(5)音韵学的功用笫一、为了深入了解现代汉语的语音系统;例如:“家、见、间、解”等字在有些方言中读“g”声母,古代的四声与现代汉语四声为何不同?第二、便于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范化;例如:异读词审音问题,缔(di)(ti)二音,《广韵》属霁韵,与弟、第、递同,故读(di);械(xie)(gai)二音,《广韵》胡介切,属于匣母,齐齿呼,应读细音;疾有阳平、去声二音,《广韵》秦悉切,属于全浊从母,入声当读阳平;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正是根据古今音变规律进行审读的。

音韵学知识

音韵学知识

音韵学知识一.音韻學概述1,音韻學的基本內容是我國一門傳統的學問,它是研究漢語各個時期的語音系統和它們的歷史演變規律的科學。

根據[中國大百科全書]的定義:也叫聲韻學,在普通語言學裡叫歷史語音學,它是研究漢語史上的語音情況和它的發展的學科。

英文名為:Chinese historical phonetics。

漢語語音的發展歷史可以分為四個時期:上古音指先秦兩漢時期的語音,以《詩經》音系為代表。

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古音學。

中古音指六朝至唐宋時期的語音,以《切韻》音系為代表,研究這一時期的語音狀況的學科為今音學。

近古音指元明清時期的語音,以《中原音韻》為代表。

研究《中原音韻》所反映的北方話音系,是北音學。

現代音指現代的語音,以現代普通話音系為代表。

音韻學家把宋元以來的等韻圖作為研究對象的學科稱為等韻學。

他們以「等」的觀念來分析漢語發音原理和方法,以韻圖的形式展示漢語語音系統和韻書中的反切。

研究內容包括韻圖的編撰,等韻學的原理等。

傳統的古音學,今音學,等韻學和北音學,是音韻學研究的內容。

2,音韻學的基本概念(1)聲母又叫字母,聲紐,紐,聲,聲類。

字母是聲母的代表字,唐朝和尚守溫制定了三十字母,宋代學者又增加了六個,補成了三十六個字母。

(2)五音,七音音韻學上按照聲母的發音部位把聲母分唇,舌,齒,牙,喉五類,又加上半舌音,半齒音為七音。

(3)反切是一種傳統的標音方法,較之譬況,讀若,直音是較為科學的標音法。

反切的產生,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音辭篇》云:「孫叔言創爾雅音義,是漢末人獨知反語,至於魏世,此事大行。

」(孫炎,字叔然,名炎)陸德明《經典釋文》也說:「孫炎始為反語,魏朝以降漸繁。

」事實上,孫炎以前已有人使用反切了,如東漢服虔注《漢書》「惴,音章瑞反」。

孫炎對反切進行了整理,並編成了【爾雅音義】。

反切是兩字配合起來切出一個漢字的讀音,分反切上字,反切下字和被切字。

黃侃在《音略》中云:「反切之理,上字定其聲理,不論其為何韻,下字定其韻律,不論其為何聲。

音韵学常识

音韵学常识

音韻學常識一、概述1、什麼是音韻學音韻學,也叫“聲韻學”、“漢語音韻學”。

是中國傳統語文學的一個門類,是研究漢語語音古今沿革的一門學科。

中國傳統的語文學(小學)包括文字學、音韻學和訓詁學。

2、音韻學的研究物件我們今天研究古代語音,只能根據單個漢字在歷史時期的不同讀音,進而瞭解語音的歷史變化。

3、古音韻的歷史分期1)上古時期:先秦兩漢時的語音,以《詩經》音為代表。

2)中古時期:魏晉南北朝至唐宋時代語音,以《切韻》為代表。

3)近古時期:元明清時的語音,元·周德清《中原音韻》為代表。

4、音韻學的功用1)對古代漢語的意義A、明語法:音韻學上的“破讀”和“如字”術語,實際上就是指通過語音屈折變化以表現不同的詞性或詞義。

如,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收乎?來何疾也?”破讀/讀破:“yì,動詞,‘穿(衣)’;guàn,動詞,‘戴(帽子)’”。

如字:“yī,名詞,‘衣服’;guān,名詞,‘帽子’”。

又如:“Contrast,重音在前,名詞,‘對比、對照’;Contrast,重音移後,動詞,‘使對比、使對照’。

”(詞法上的屈折變化)B、知構詞:通過語音的學習,可以瞭解古漢語中雙聲、疊韻等構詞法則,就不容易誤解詞義。

如:逶迤(w ēi yí),道路彎曲而長(=委迤=委蛇=蜲蛇=委佗=委它=委侈=委陀=委維=委隨=委移=逶移=逶夷=逶隨=逶迂=……)。

連綿詞——因聲求義:a、“望洋興嘆”,《論衡·骨相》:“武帝望陽”,《莊子·秋水》:“望洋向若而歎”。

解釋有“望視太陽、望著海洋、仰視貌、遠視貌”的意思,類推:“望×興歎”,如“望書興歎”、“望題興歎”。

疊韻連綿詞,“望洋:望羊、望陽、望佯、盳洋”——仰視的樣子/迷惘直視的樣子。

b、“猶豫”,解釋1:猶是犬名。

人將犬行,犬好豫在人前,待人不得,又來迎候,如此往還,至於終日。

斯乃豫之所以未定也,故稱猶豫(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書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端 t 透 tʰ 定 d 泥 n
知 ʈ 徹 ʈʰ 澄 ɖ 娘 ɳ
精ʦ 照 tʂ
清ʦʰ 從ʣ 穿tʂʰ 牀dʐ
心s
審ʂ
邪z
禪ʐ
三十六字母(续)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清 浊 牙音 見 k 溪 kʰ 群 g 疑 ŋ
喉音 影 ʔ
喻 j 曉 h 匣ɦ
半舌音
來l
半齿音
日 ɳʐ
(二) 关于韵母方面的术语
1、韵
范; 3、进行方言调查、推广普通话。
二、古今语音的变化
1、语音是发展变化的 2、 “叶韵”说
A 、古韵文今天不押韵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双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杜甫《登高》
《广韵》都属“灰韵”。
指主要元音、韻尾和聲調相同的音韻類聚。
属庚韵
东风知我欲山行,吹断檐问积雨声。 岭上晴云披絮帽,树头初日挂铜钲。 野桃含笑竹篱短,溪柳自摇沙水清。 西崦人家应最乐,煮葵烧笋饷春耕。
——苏轼《新城道中》
2、韵部、韵目
韻部——押韵字的归类,即韵书中韵腹和
韵尾相同的大类。
韵目——韻書中韻部的標目,也就是韻部
对古代汉语的意义
1、明语法 2、知构词 3、知通假 4、知声训 5、知特殊读音之特殊意义 6、明韵文
1、 明语法
音韵学上的“破读”和“如字”术语, 实际上就是指通过语音屈折变化以表现不 同的词性或词义。
孟嘗君怪其疾也,衣冠而見之,曰:“責畢 收乎?來何疾也?”
yì,动词是“穿(衣)” ; guàn,动词,“戴(帽子)”
2、宋以前 “叶韵”说
梁末沈重的《毛诗音》提出“协句”说。 《邶风.燕燕》三章:“燕燕于飞,上
下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中的“南” 字下注云:“协句,宜乃林反”。
南 ,那含反
朱熹《诗集传》大倡叶音说。
《诗·关睢》:“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清代阮元刻《十 三经注疏》附《释文》:“乐之,音洛, 又音岳。或云协韵宜五教反。”
“守温三十六字母”当出于后人的伪托。 三十六个字母分别代表一个声母,大致反 映了唐宋间的声母系统。
2、五音 七音
音韵学上按发音部位对声母进行的分类。 五音— “唇、舌、齿、牙、喉”。 七音——加“半舌、半齿”。
后来唇音分“轻、重”,舌音分“舌头、 舌上”,齿音分“齿头、正齿”。
3、清浊
传统音韵学依据声带颤动与否对声母进行 的分类。不颤动者为清音,反之为浊音。
陈弟 明古今音变
时有——陈弟 《毛诗古音考》
三、音韵学的基本概念
(一)关于声母的术语 (二)关于韵母方面的术语 (三) 关于声调方面的术语
1、字母
字母即声母的代表字。又称“声”、 “纽”、“声纽”、“音纽”“声类”等。
三十六字母
“三十六字母”相传为唐朝僧人守温所创, 故又称为“守温三十六字母”。
不送气清音为全清 送气清音为次清 塞音、塞擦音、擦音为全浊 鼻音、边音、半元音为次浊
三十六字母(中古后期声母)
不送气清音
送气清音
塞音、塞擦 音、擦音
鼻音、边音、 半元音
全清 次清 全浊 次浊 清 浊
重唇音 帮 p 滂 pʰ 並 b 明 m
清唇音 非 pf 敷pf ʰ 奉 bv 微 ɱ
舌头音 舌上音 齿头音 正齿音
破读/读破
yī,名词,“衣服”; guān,名词, “帽子”,
如字
Contrast 重音在前,名词, “对比、对 照”
Contrast 重音移后,动词, “使对比、 使对照”。
词法上的屈折 变化
2、知构词
通过语音的学习,可以了解古汉语中双声、 叠韵等构词法则,就不容易误解词义。
3、知通假
疲 ,劳也。从皮
用两个汉字合起来为 一个汉字注音的方法。 如:《广韵》“冬,
都宗切”
D、 通假字不同音
《出师表》:“欲信大义于天下。”
“信”通 “伸”
E、异文 重文
“蒂”又写作“从艹,带声”,以“带”为 声符;
“溯”又写作“氵斥 ”,以“斥”为声符; “梅”又写作“木某 ”,以“某” 为声
符; “伏羲”又写作“庖牺” 。
音韵学常识
一、概述
1、什么是音韵学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 4、音韵学的功用
1、什么是音韵学
音韵学,也叫“声韵学”、“汉语音 韵学”。是中国传统语文学的一个门 类,是研究汉语语音古今沿革的一门 学科。
中国传统的语文学
小学
文字学 音韵学 训诂学
2、音韵学的研究对象
声。
罷 ,遣有罪也。
从网,能。言有贤 能而入网,而贳遣 之。
《国语·吴语》:“今吴民既罢,而大荒 荐饥,市无赤米。”
《韩非子·存韩》:“陷锐之卒勤于野战, 负任之旅罢于内攻。”
《汉书·高帝纪》:“丁壮苦军旅,老弱 罢转饷。”
古音都为并 母歌部
4、知声训
声训 用同音或音近的字来解释词义的方法,推求 字义的来源,说明其命名的原由。
长干吴儿女,眉目厌新月。 屐上足如霜,不著鸦头袜。
——李白《越女词》
古代都属入声韵。
谐声字就是含有同一 个声符的字
B、 谐声字不谐声
从“禺”得声的
“遇、寓、隅”
“偶、耦、藕”
从“句”得声的
“拘、驹”
“苟、够”
从“京”得声的 “谅、凉” “掠”
“景、鲸”
C、反切拼不出该字读音
东-德红切 山-所间切 朝-直遥切
的代表字。
如《广韵》平声“先”韵,现代读“-an、 -uan、-ian、yan”等韵母的字,如“先、 天、千、年、烟、贤、玄、渊”等。同韵 字中领头字“先”就是韵目。
我们今天研究古代语音,只能根据单 个汉字在历史时期的不同读音,进而 了解语音的历史变化。
3、古音韵的历史分期
上古时期
先秦两汉时的语音 以《诗经》音为代表。
中古时期
魏晋南北朝至唐宋时代语音 以《切韵》为代表。
近古时期 元明清时的语音
元·周德清《中原音韵》为代表。
4、音韵学的功用
对古代汉语的意义 对现代汉语的意义
汉·刘熙《释名》: “土,吐也,吐生万物 也。”
“火,化也,消化物也。” “ 死,澌也。”
5、知特殊读音之特殊意义
或来自他民族,如: 单于chányú
突厥tùqiū
或来自方言,如: 蚌埠bèngbù
6、明韵文
韵文之押韵、诗词曲格律等。
对现代汉语的意义
1、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音系统; 2、掌握语音演变规律,使语音更加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