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复习

合集下载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二、主要活用类型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名词作状语 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动词活用为名词 动词作状语 动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 数词的活用
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一、 名词+名词 构成主谓结构、动宾结构或动补结构,其中一个名词 用作动词。前一个名词用作动词,属于动宾结构、动 补结构;后一个名词作动词的,属于主谓结构 (一)动宾关系 例:(1) 范曾数目项王。 (2) 籍吏民,封府库。 (3)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4)狐死首丘 (5)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 (6)舍相如广成传舍
(四)时间词作状语 1、用“而”或“以”连接时间词和动词 2、放在具有行动性的动词前面,表示动作发生的频数或 经常 例:朝歌夜弦 岁征年间 3、放在动词或形容词前,表示情况的变化发展 例: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贱妾守空房,相见常日稀。 4、用在句首主语的前面 ,用来追溯过去 例:日君以夫公孙段为能任其事,而赐之州田
文言文复习——词类活用
一、古代汉语基本知识
在古代汉语里,某词属于某一词类是比较固定的,各 类词在句子中所充当的成分也是相对稳定的。在古汉 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又可以灵活运用, 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 这种临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名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动词经常用作谓语, 形容词经常用作定语、状语和谓语,数词经常用作定 语,代词经常用作主语、宾语、定语,副词常用作状 语、补语,等等。这些基本功能是古今相同的。 (定语)主语+【状语】谓语<补语>+(定语)宾语

(二)、表示对人的态度 例:(1)君为我呼入,我得兄事之 (2)东向坐,西向坐,师事之 (3)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4)虏使其民

高考复习之词类活用

高考复习之词类活用

四、名词作状语 4.表动作行为的方位和地点 ①上食埃土(向上) ②卒廷见相如(在朝廷上) 5.表动作行为的态度 ①吾得兄事之(像对待兄长一样)
五、使动用法 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 思,动作由宾语发出。 ①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②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③拔剑撞而破之
六、意动用法 主语认为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有谓语 自身所代表的性状或者把宾语当作谓语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去看待、评价。 ①侣鱼虾而友麋鹿 ②群臣怪之
词类活用是在具体语言环 境中,一类词临时用作另 一类词,并且改变了原来 的语法功能的语言现象。
一、名词作动词 1.名词+名词 ①舍相如广成传舍(安置住宿) ②晋军函陵(驻扎) ③籍吏民,封府库(登记) 2.名词+补语 ①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筑舍定居) ②刑于寡妻(做榜样)
一、名词作动词 3.副词/能愿动词+名词 ①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称王) ②范增数目项王(使眼色) ③左右欲刃相如(用刀杀) ④假舟楫者,非能水也(游泳) 4.名词+代词 ①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命名)
七、为动用法 表示“主语为宾语怎么样” ①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②等死,死国可乎? 八、数词的活用 1.数词作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2.意动用法 ①一死生为虚诞(把……当作一样)
三、动词、形容词作名词 1.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位置 ①此亡秦之续耳(后续者) ②群贤毕至(贤士) 2.其/之+动词、形容词 ①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②燕赵之收藏(收藏的珍宝) ③共其乏困 (缺少的东西) ④秦孝公据肴函之固(坚固状态 ①常以身翼蔽之(像翅膀一样) 2.表动作行为涉及的工具和方式 ①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箕畚) 3.表动作行为的时间 ①则刘病日笃(一天天地)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中语文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汇总(共八类)

高考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活用为动词有以下几种情况:(1)名词+宾语籍吏民,封府库。

(登记)(《鸿门宴》)(2)副词做状语+名词江水又东。

(向东流)(《水经注江水》)(3)能愿动词+名词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渡水)(《劝学》)(4)名词+补语沛公军霸上。

(驻扎)(《鸿门宴》)(5)名词充当连动式谓语组成部分孙讨虏聪明仁惠,敬贤礼士。

(恭敬对待)(《赤壁之战》)(6)叙述句的谓语部分找不到动词或其他词语做谓语中心词,事物名词就活用为动词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开花)(《采草药》)(7)两个名词连用,不存在并列、同位和修饰关系,不带计量意义时,第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如曰今日当一切不事事,守前所为而已,则非来之所敢知。

(做)(《答司马谏议书》)(8)在复句中充当一个叙述性独词分句,名词就活用为动词权,然后知轻重。

(权衡)(《孟子·梁惠王上》)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一般不带宾语,如果带了宾语,就是用作一般动词。

①卒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说……短处)(《屈原列传》)②亲贤臣,远小人。

(亲近。

疏远)(《出师表》)③素善留侯张良。

(与……友善)(《鸿门宴》)④峨大冠、拖长绅者。

(高戴)(《卖柑者言》)⑤是故明君贵五谷而贱金玉。

(看重。

轻视)(《论贵粟疏》)⑥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尊敬)(《廉颇蔺相如列传》)三、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1)动词活用为名词,即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

它一般位于句子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字。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达的人)(《游褒禅山记》)②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出产的东西。

收入的东西)(《捕蛇者说》③惧有伏焉。

(埋伏的军队)(《曹刿论战》④退而甘食其土之有,以尽吾齿。

(拥有的东西)(《捕蛇者说》)(2)和动词活用为名词一样,活用为名词的形容问般位于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它前面有“其”子,“之”字或数词。

词类活用复习

词类活用复习

2、表示动作行为的对待方式,可翻译为“像 一样对待”。
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齐将田忌善而客待之 3、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 如: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 又郊败之
《鸿门宴》
《勾贱灭》
4、方位名词作状语
如:南取汉中,西举巴蜀 骊山北构而西折 5、表示动作行为涉及的工具或对象 如:叩石垦壤,箕畚运与渤海之尾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 《愚公移山》 《六国论》 《过秦论》 《六国论》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 劝戒人们在富裕情况下,也应该注意节省 节约,它形象地说明了居安思危,积谷防谦的 道理。
谢谢大家
再见!
(一)形容词活用作名词,在句中要充 当主语或宾语。 如: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师说》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师说》 (二)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后面一般带 宾语 如:臣之妻私臣 《邹忌讽齐王纳谏》 素善留侯张良 《鸿门宴》
四、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一)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语并不施行动 词表示的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施行这个 动作(也就是说宾语才是该动作的发出者) 如:1、烛之武退秦师(这里不是说烛之 武本人退,而是他使秦师退) 2、项伯杀人,臣活之。(不是臣活, 而是臣使项伯活) (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主语使宾语具 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 如:1、必先劳其筋骨,日”等做状 语,表示“每天”、“每月”、“ 每年 ”等 意。 如:旦视而暮抚 《种树郭橐驼传》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名词用作状语的规律是:名词+动词(名词 放在动词前修饰该动词)
注意: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和方位名词用作 状语的区别是: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该名词 后往往不出现动词,但方位名词用作状语时, 该名词后往往会出现动词。
课堂训练:
翻译下则短文,并说说其中蕴含的道理。

文言复习(词类活用)

文言复习(词类活用)

名作动 成为记功碑 名作动 成为敌兵 名作动 做 名作状 向南、向北 名作状 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名作状 在风里、在露天 名作状 像星星那样、像棋子那样 名作状 每天
精选可编辑ppt
14
三、形容词
活用为 名词
小试身手
①秦孝公据殽函之固
坚固的地势
②晓看红湿处
红花
③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绿叶、红花。
1、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箕畚)
2、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用…”
3、惠等哭,舆归营。
(用车子)
精选可编辑ppt
9
四、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1、童子隅坐而执烛。
(在墙角)
2、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在……”
精选可编辑ppt
10
五、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
1、面署第一
(当面)
2、刘备周瑜水陆并进 (从水路、从陆路)
“当……” “用……” “从 ……“
精选可编辑ppt
11
• 六、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 1、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向东)
• 2、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
• 3、孔子东游。 (向东)
向…… 往……
精选可编辑ppt
12
※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
※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 例如:左右欲刃相如。
•B项的“劣”:意动用法,以……为劣,认为它不中用。 •A项的“翼”:名词作状语,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C项的“北、南”:方位名词作状语,向北、向南。 •D项的“日”:时间名词作状语,天天。
精选可编辑ppt
30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课件

• 3.项伯杀人,臣活之/沛公旦日从百余 骑来见项王
( 活,使……存活;从,使……跟从)
4.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击退)
• 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亡,使……灭亡)
高考题
• 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贿 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
译文: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 跑,在路上死了,这个官员的孙子通过行贿 要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 批评并且赶走了他。“道”:在路上(名词 作状语);“退”:让……退下(使动用 法)。
君子不齿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齿,谈论,提及 王,称王
4.名+补语(介词结构)
• 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风”是名词,后面带介词结构“乎 舞雩”,活用为动词,是“吹风”的意思。 名词“舍”带介词结构“于其址”,活用 为动词,是“筑房子”的意思。
5.能愿动词+名词 (“能”“可”“足”“欲”等)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①孟尝君客我。 • 答案:孟尝君把我当作客人。 •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 答案: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 鱼虾当成伴侣,把鹿看作朋友。
• ③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鱼 肉之。
• 答案: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 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
衣”“封”“树” :名词活用为动词。
(三).名词活用为使动
• 名词+宾语(名词/代词),主语使宾语 怎样,由宾语发出动作。
• 例1: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 (“王之”就是“使他为王”) • 例2:既东封郑。(《烛之武退秦师》)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文言文专题复习——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一)名词作状语1、狐鸣呼曰狐:像狐狸一样。

《陈涉世家》2、学而时习之时:按时。

《〈论语〉八则》3、石青糁之石青:用石青。

《核舟记》4、空谷传响空谷:在空荡的山谷里。

《三峡》5、斗折蛇行斗:像北斗星那样。

蛇:像蛇那样。

《小石潭记》6、其岸势犬牙差互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

《小石潭记》7、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西:向西。

《小石潭记》8、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醉翁亭记》9、山行六七里山:顺着山路。

《醉翁亭记》 10、东临碣石东:向东。

《观沧海》11、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当面。

《邹忌讽齐王纳谏》12、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用箕畚。

《愚公移山》13、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船:用船。

《黔之驴》14、四面竹树环合环:像环一样。

《小石潭记》15、手自笔录手:亲手。

笔:用笔。

《送东阳马生序》16、孔子东游东:往东方。

《两小儿辩日》 17、其一犬坐于前犬:像狗一样。

《狼》18、复前行前:向前。

《桃花源记》(二)名词作动词1、歌以咏志歌:写诗歌。

《观沧海》2、妇抚儿乳乳:喂奶。

《口技》3、不能名其一处也名:说出。

《口技》4、会宾客大宴宴:举行宴会。

《口技》5、有仙则名名:出名,闻名。

《陋室铭》6、腰白玉之环腰:腰佩。

《送东阳马生序》7、狼不敢前前:向前。

《狼》8、恐前后受其敌敌:攻击。

《狼》9、一狼洞其中洞:打洞。

《狼》10、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做太守。

《岳阳楼记》11、任意东西东西:往东往西(漂流)。

《与朱元思书》12、每至晴初霜旦霜:下霜。

《三峡》13、虽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三峡》14、浑欲不胜簪簪:插簪。

《春望》15、以光先帝遗德光:发扬光大。

《出师表》16、名之者谁名:命名,给…取名。

《醉翁亭记》17、故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别号。

《醉翁亭记》18、造化钟神秀钟:聚集。

《望岳》19、皆指目陈胜指:用手指示意目:用眼睛示意。

《陈涉世家》20、尉果笞广笞:用竹板打。

高中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文言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专题复习:文言词类活用一.解读考点:词类活用在文言文阅读考点1:“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及“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中均有考查,能力层级为B级。

分值:3-4分。

(湖南高考)二.了解类型——词性的变化特殊的动宾关系1. 名词活用:①名词作一般动词②名词作状语③名词使动用法④名词意动用法2. 动词活用:①动词用作名词②动词使动用法③动词意动用法④动词为动用法3形容词活用:①形容词用作名词②形容词用作一般动词③形容词使动用法④形容词意动用法4. 数词活用:①数词活用一般动词三.真题再现:(1)其治尤难者若是,其易可知也。

(2008湖南)(2)有行之人,纲纪森然,动皆法度。

(2012湖南)(3)得若人而交之,非损我者也,实益我者也。

(2012湖南)四.点拨方法:1、划分句子成分,找出主语、谓语、宾语、状语。

2、以今律古分析,分析各个成分的词类是否和现代汉语规则一致,不一致的就是词类活用。

如:范增数目项王。

(名词活用为动词)五.当堂检测:(一)词性的变化1. 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左右欲刃相如。

(2)一狼洞其中。

(3)非能水也。

(4)二月草已芽。

(5)置入所罾鱼腹中。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2.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一句没有词类活用。

(1)素善留侯张良。

(2)严大国之位以修敬也。

(3)火尚足以明也。

(4)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3.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六王毕,四海一。

(2)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4. 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②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去国怀乡,忧谗畏讥。

总结规律,纲目并举:5. 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是古圣益圣,愚益愚。

(2)居安思危披坚执锐总结规律,纲目并举:6.找出下列句子中哪些词语属于词类活用并翻译。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2)相如廷斥之。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词类活用专题复习1、普通名词活用作动词先看例句:①范增数目项王(目,用眼睛看)②晋军函陵,秦军范南(军,驻扎)③从左右,皆肘之(肘,用胳膊肘撞)④荆人欲聋宋,使人先表雍水(表,做标记)⑤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水,游水)⑥左右欲刃相如(刃,杀)⑦丘之小不能一亩,可以笼而有之(笼,用笼子装)我们可以看出,上述七句,都是加线的词是活用的。

而通过分析这些活用的词的环境可以总结出识别名词活用作动词的规律如下:A.两个名词连用,而它们之间又不是并列关系,则前一个名词往往活用作动词,后一个名词是它所带的宾语。

例如①②两句。

B.名词前带有副词修饰,则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副词不能修饰名词)。

如③④句。

(说明:“先”表示空间的先后是方位名词,表示时间的先后是时间副词。

第④句的“先”是时间副词)C.名词前带能愿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

如⑤⑥句。

D.连词“而”连接一个名词和一个动词,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因为连词“而”只用于连接动词)如⑦句。

不仅名词能活用为动词,名词性词组也能活用为动词,其规律与名词活用作动词相同。

2.表动作处所。

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

例如: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②闭之,则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

(《核舟记》)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

例②中的方位名词“右”“左”,分别修饰动词“刻”,译为“在右边”“在左边”。

3.表动作趋向。

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

例如:①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小石潭记》)②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小石潭记》)③复前行,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例①中的方位名词“下”作状语,修饰动词“彻”,表示“下”的趋向,译为“向(往)下”。

高三语文复习——词类活用

高三语文复习——词类活用
释义: 艰险的地方;遥远的地方
(7)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师说》) 释义: 小的方面;大的方面;高明的地方
返回
规律总结
1.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在句中表示具有某种性 质或特征的人或事物,就活用为名词。如 “贤”“少”“长”“远”“急”“小”“大”。
2.形容词用在数词和“其”“之”“于”字后面,充当中心语 时,活用为名词。如“美”“难”“乏困”“险远”“明”。
返回
[考点感悟]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词义,并总结这些词使用的规律。
(1)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赤壁赋》) 释义:使……起舞; 使……哭泣
(2)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
释义:使……活
(3)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 释义:使……退却
(4)引以为流.觞曲水(《兰亭集序》)
释义:地里的收成;家里的存粮
(3)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释义: 到达的人
(4)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 (5)而其见.愈奇(《游褒禅山记》)
释义:恩惠 释义:见到的景象
返回
规律总结
1.动词前有代词“其”作定语。如上面“至”“见”。
2.动词前有代词“之”作定语或用作助词。如上面 “出”“入”。
(2)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兰亭集序》) 释义: 贤能的人;年龄小的人;年长的人
(3)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 释义: 美好的事物;难得的贤主和嘉宾
(4)其人居远.未来(《荆轲刺秦王》) (5)沛公今事有急.(《鸿门宴》)
释义:远方 释义: 危急的事
(6)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游褒禅山记》)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中语文高考文言文实词类活用专题复习

高考语文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一、什么是词类活用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这种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如《廉颇蔺相如列传》:“左右欲刃相如”,“刃”原为名词,“刀口”的意思,在这里作动词用,“用刀杀”的意思。

词类活用不同于词的兼类和一词多义。

一个词经常具备两类词的语法特点,是词的兼类。

一个词固定地具有几个义项,是一词多义。

如“使”,有“出使”和“使者”两个意思,一为动词,一为名词,属于词的兼类,也是一词多义。

而词类活用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词临时改变了它的语法功能,具备了另一类词的语法特点,进而产生某一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

二、必须掌握的词类活用知识(一)活用作动词1.活用为一般动词活用为一般动词是指原属于名词、形容词或者数词,在特殊的条件下,按照一定的语言习惯而灵活用作动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特点。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左右欲刃相如。

(“刃”即“以刃杀”,用刀杀)②沛公军霸上。

(“军”,驻扎)③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作动,水,游水,游泳)④范增数目项王。

(名作动,用眼睛示意,使眼色)⑤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名作动,捕鱼,砍柴)⑥唐浮图慧褒始舍(shè)于其址。

(名作动,筑舍定居)A.句中无动词或形容词可作谓语。

B.能愿动词+名词/数C.否定副词/不、弗、无+名词D.名+名/代(2)形容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谨庠序之教。

(“谨”,重视/认真从事)②[素]善留侯张良。

(“善”,与……交好)留候,爵位名。

(3)数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①六王毕,四海一。

(“一”,统一)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千里”,行千里)2.活用为使动词所谓使动用法,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物并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示的动作,而是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施行这个动作,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施动者 + 动词 + 受动者使字句(1)名词的使动用法。

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王”,使……称王)(2)动词的使动用法。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共15张)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专题(共15张)

• 二.动词的活用
• (一)动词的意动用法
• 所谓动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宾语所代表 人或事物看成为这个动词所表示的行为动 作。
• 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不耻相师(韩愈《师 说》)(耻,表心理活动的动词作意动用, 译成:①不把相互拜师学习当作耻辱;② 不认为相互拜师学习是耻辱的;③不以相 师为耻。)
文言文 词类活用专题
• 词 1.名词活用
• 类 2.动词活用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 用

3.形容词活用 4.数词活用
• 一.普通名词的活用
• (一)名词活用做动词
• 1. 名+代 (代词一般不受名词的修饰,
• 而经常用于动词的宾语) 例:驴不胜怒,蹄之 用蹄子踢
•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命名 • 2.名+名(当两名词关系不是联合,偏正或
• (三)名词使动用法
• 名词先用如动词,再使宾语具有此行为。 例:A. 1. 汗牛充栋 汗:使……出汗。 2. 汗马功劳 3. 生死肉骨 肉:使……长肉。
• 4. 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 王:wàng,使…… 做王。
• (四)名词用作状语
• 1. 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像…… 一样) (有的动作行为不易给人鲜明的印象,于 是就借助所表示的事物动作特征,而比喻 另外一个动作行为的方式状态。) 例:席卷天下 席:像席子一样 包举宇内 包:像包袱皮一样 云集响应 云:像云一样;响:像回音一样 翼蔽沸公 翼:像翅膀一样
• 2. 表示对待人的态度 (像对待……一样)
(常在“待”“畜”“事”等动词前,表示 采取对待此名词状语的表示的人或物,那 种态度) 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像对待兄 长一样) 齐物田忌善而客待之 (像对待客人一样) 今而君之犬马畜级 (像对待…来畜养孔级) 人皆得人隶使之

高考语文复习词类活用

高考语文复习词类活用

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当面
3、表示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
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用船
⑵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用丹砂
⑶速去,不然,将杖杀汝 用杖
4、表示动作、行为的处所:
⑴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 在内部 ⑵相如廷斥之,辱其群臣 在朝廷上 ⑶外连衡而斗诸侯 对外
5、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专一)
③二三其德
(不专一,反复无常)
演练
1、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2、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 3、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一变再变 4、因驮黄檗人往,不一。 不一一叙说 5、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一体
反馈练习一
• 1、选出对加横线的词解释错误的项( ⑥ )
• ①爱其子,择师而教之(爱护) ②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第文三言 文课词 Nhomakorabea时
类 活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掌握词类活用的推断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总结规律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累巩固 ,学以致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 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 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
特点: 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 待文言文的语法。
⑴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向东 向北
⑵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向西 向东
⑶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向南
⑷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向东北
⑸皆出山下平地,盖上出也 向上
三、名词的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 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

文言知识点《词类活用》复习版

文言知识点《词类活用》复习版

④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 例如"其一犬坐于前"(《狼》)
“犬”,本是名词“狗”,在这儿作状语,译做:"像狗 一样"。
规律二:表方位、时间名词用在动词前,该名词 常活用作状语。 例如①“潭西南而望”(《小石潭记》)
“西南”,原是表西南方向的名词;这里作状语,是“向西南”的意 思,用来修饰动词"望",限制其方向。
“途”,原意为道路,这里作状语,译为"在道路上"。
②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或工具。 例如"失期,法皆斩"(《陈涉世家》)
"法",原意是"法律",这里作状语,修饰动词"斩",表示行为的依 据,是"按照法律"的意思。
③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 例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项羽本纪》
“兄”,本为名词,转化为状语,译做:"用对待兄长的 礼节"。
收获、心得
③作有利于时,制有便于物者,可为也 ⑤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捕:搜捕活动 ⑥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收藏、经营:动词作名词,金玉珍珠
作、制:措施、制度
⑦司马子反渴而求饮 ⑧少仲尼之闻 闻:见识
饮:饮料、汤食
六、动词使动用法 文言文中,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其发 出者是后面的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这就是动词的使动用 法。如:“项伯杀人,臣活之”中的“活”,使……活命。 ①外连横而斗诸侯 斗:让……争斗 ②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 屈:使……弯腰 ③以夭梅病梅为业 夭、病:使……弯曲,使……生病 ④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鸣:使……发出声音 ⑤李牧连却之 却:使……退却 ⑥中军置酒饮归客 饮:使……饮酒 ⑧惊天动地 ⑨可烧而走也 ⑩焉用亡郑以陪邻 《左传》 ⑪既来之,则安之。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高考复习文言文词类活用ppt课件
镜子——以……为镜子
4 名词作状语
❖ 状语是用在动词 形容词前面;起修饰 限制作用的 现 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状语;而是常用副词充当 在古代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到副词的作用 有 的翻译时需要加上适当的介词
❖ 从句法关系看;谓语动词在句中总是出现在主语 状 语后;所以;如果名词出现在动词前;而句子已有明确 的主语时;即可判断名词活用成了状语
❖ 3 西举巴蜀 过秦论 西——向西
❖ 4 东割膏腴之地 六国论 东——向东
❖ 5 北收要害之郡 过秦论
北——向北 ❖ 6 仓皇东出 伶官传序
东面——向东 ❖ 7 汶水西流 登泰山记
西面——向西 ❖ 8 济水东流 登泰山记
东面——向东 ❖ 9 东犬西吠 项脊轩志
西面——朝西
❖ 10 骊山北构而西折 阿房宫赋 北面——从北面西面——向西面
特点: 1 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 2 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
例如:鞭;本是名词;但在公子怒;欲鞭之中受能愿动 词欲 修饰并且带了宾语;具有了动词的性质和语法功能;因 此;我们说在这个句子中;鞭活用作动词;离开了这个句子或 语言环境它仍然是普通名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

名 词
•1 一般动词 •2 使动用法
天——每天 ❖ 3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阿房宫赋
天——一天天地
二 动词的活用
❖1 动词活用为名词 ❖2 动词活用为使动用法 ❖3 动词活用为为动用法
1 动词活用为名词
❖ 从句法关系看;动词在句中常出现在主语 状语之后作谓语;所以;如果在谓语动词前 或后出现了动词;且具有明显的表示人或 事物的意义时;即可判断动词活用成了名 词 这一名词一般出现在句中主语或宾语 的位置上;有时前边有其或之字;被定语修 饰 如: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词类活用复习

词类活用复习

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 殚其地之出 竭其庐之入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译为:出产的东西,收入的东西。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译为:到的人。 译为:到的人。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译为:埋伏的人(伏兵)。
规律二:表示时间、 规律二:表示时间、方位的名词常常活 用为状语。 用为状语。
练习一
1、常以身翼蔽沛公。 常以身翼蔽沛公。 2、人皆得以隶使之。 人皆得以隶使之。
(隶: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像对奴隶一样)(《五人墓碑记》 )( (翼: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像鸟张开翅膀一样)(《鸿门宴》 )(
名词 活用为 意动
名词 活用为 使动
名词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活用为 动词
1、名词+宾语 名词+ 籍吏民,封府库。 吏民,封府库。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以其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2、副词作状语 +名词 汉水又东 汉水又东。 3、能愿动词 +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 假舟楫者,非能水 而绝江河。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名词+ 4、名词+补语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形容词 活用为 动词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 形容词是不带宾语的,如果 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 ),而又 带了宾语(有时也不带),而又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 没有使动、意动的意味,就是活 用为一般动词。 用为一般动词。 译为:善待。 译为:善待。
将军身披坚 将军身披坚执锐。 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译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武器。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译为:长处;短处。 兼百花之长而各去其短。 译为:长处;短处。 君安与项伯有故 君安与项伯有故?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瑜等率轻锐继其后。 轻锐继其后 是故圣益圣, 益愚。 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译为:旧交情。 译为:旧交情。 译为:轻锐的部队。 译为:轻锐的部队。 译为:圣人;愚人。 译为:圣人;愚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范增数目项王。
(目:使眼色)
(王:称王)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前:走上前) 则直前诟虏帅失信
(4)“ 所”字结构中,“所”字后面的名词活用为 动词,因为“所”字一般用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结构, 如它在名词前,该名词就具备了动词的功能。例如:
置人所罾(用网捕)鱼腹中。(《史记· 陈涉世家》)
规律小结:“所+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 用作动词。
宾语位置
2.活用形式
(1)动词处在“其”“之”之后时,这个动词用作 名词。例如: ①盖其又深,则其至(到达的人)又加少矣。(《游 褒禅山记》) ②殚其地之出(出产的东西),竭其庐之入(收人的 财物)。(《捕蛇者说》)
• (2)无标志性词语,例如: • ①追亡(逃跑的人)逐北,伏尸百万。(《过 秦论》) • ②古人对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收 获)。(《游褒禅山记》)
• (三)动词用作名词 • 1.判断依据 • 当一个动词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行为, 而是表示与这个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物 时,这个动词便活用作名词。活用为名词 的动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常出现在 “其”或“之”的后面。
动词活用为名词
主语位置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到这里的人
追亡逐北
宾语位置 逃兵
(3)表示工具和表示动作状况、对象。例如:
①箕畚(用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
②意洞手(亲手)书。(《与妻书》)
规律小结:表示工具,状语可译为“用 ( 拿、以、 靠)……”,如例①。表示动作状况、对象,翻译时可 按具体情况加上适当的介词或其它的词,如例②。
练习
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船——用船)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
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用法,主要是指甲类词在特定的语言 环境中,临时具备了乙类词的语法特征,并进而产生出某一 新的意义的一类语法现象,即词类活用现象。它主要包括以 下几类: (一)名词作一般动词
1.判断依据
在现代汉语中,名词在句中常常充当主语、宾语和定语, 而不能带宾语、补语,不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只有动 词能带宾语和介宾补语,能受能愿动词或副词的修饰。如果 一个句子中的名词临时具备了动词的语法功能,带了宾语、 补语,或受能愿动词、副词的修饰,那么,这个名词就活用 作动词。
• (3)凭借式 • ①策(用马鞭打,驱使)之不以其道。(《马说》) • ②然陈涉瓮(用瓦瓮做)牖绳(用绳子系)枢之子。 (《过秦论》) • 规律小结:这个活用的名词作为动作凭借的工具 或使用的材料手段等。对译公式:介+名+动。
(4)趋动式 ①怒发上 (向上指) 冲冠。(《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从流漂荡,任意东西(向东流,向西流)。 (《与朱元思书》) 规律小结:活用的名词一般是表示方位的,此 时名词前面加一个介词,后面加一个动词。对译公 式:介词+方位名词+动词。
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沛公欲王关中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④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五人墓碑记》) ⑤流血五步,天下缟素。 ⑥大楚兴,陈胜王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⑨质于秦。
2.翻译方式
(1)动宾式
①从郦山下,道(取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②余则缊袍敝 ( 穿着旧棉袄、破衣衫 ) 衣处其间。 (《送东阳马生序》)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寓舍:居住) 是以,令吏人完客所馆。(馆:居住)
(5)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 词活用为动词,因为能愿动词与及物动词组成合 成谓语,名词前面放上能愿动词,等于名词处在 动词的位置上,所以它便活用为动词。 • 例如: • ①非能水(游水)也,而绝江河。(《荀子· 劝学》) • ②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说明)者。(《游褒禅山 记》) • ③五十可以衣(穿)帛也。(《寡人之于国也》) • 规律小结:“能愿动词+名词”时,句中的这个 名词活用为动词。
2、惠等哭,舆归营。
(舆——用车子)
“用…”
• (4)方位名词或时间名词作状语。例如: • ①孔雀东南(向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孔雀东 南飞》) • ②项伯复夜(在夜里)行。(《鸿门宴》) • ③君子博学而日(每天)参省乎己。(《劝学》) • ④独夫之心,日(一天天地)益骄固。(《阿房宫 赋》)
• 3.有大石侧立千尺。 (《石钟山志》) (上面——从上面) • 5.前辟四窗。(《项脊轩志》)
(前面——从前面) • 6.其下平旷,有泉侧出。 (旁边——从旁边)
7、时汉连伐胡。 8、日侍坐备顾问。 9、族庖月更刀,良庖岁更刀 “时、日、月、岁”在动词前作状语,含有“当时、 每日、每月、每年”之意。用在形容词前,含有 “一天天”意思。
规律小结:一是从动词在句中的位置来判断。动词作名 词时,这个动词应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具有明显的表示 人或事物的意义。二是从动词出现的环境来判断。动词用作名 词常出现在并列结构之中。三是有时它前面有“其”字或“之” 字。 翻译时,在动词后面补充符合语境的名词。
(7) 名词与动词之间有“而”时,这个名词活用 为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从而构成承接关系, 因为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例如: ①隧(挖隧道)而相见。(《郑伯克段于鄢》) 规律小结:“名词+而+动词”时,句中的这个 名词活用为动词。
(8) 动词与名词之间有“而”时,此名词活用为 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先后,从而构成承接关系,因 为名词处在动词的位置上。
规律小结:名词前加一个动词,变为动宾关系。 对译公式:动词+名词。这种类型是名词活用为动 词中频率最高的一种,但有的使用了借代等修辞手 法。因此,翻译时不能硬套。如“朝歌夜弦,为秦 宫人”句中的“弦”,不能译为“奏弦”,而应译 为“奏乐”。
(2)替换式 ①刑(杀)人如恐不胜。(《鸿门宴》) ②汝幸而偶 ( 嫁 ) 我,又何不幸而生今日之中国。 (《与妻书》) 规律小结:根据语境寻找一个相应的动词。
左右欲刃相如。 (刃:用刀杀) 子谓公冶长:“可妻也。” (妻:娶妻子)
(6) 名词后面带了介宾结构作补语时,这个名词 便活用为动词。因为介宾结构只能附在谓语动词后面, 名词后面带了介宾结构(有的省略介词),就等于名词 处在了动词的位置上,于是便活用为动词。例如: ①唐浮图慧褒舍(筑舍定居)于其址。(《游褒禅 山记》) ②况吾与子渔樵(打鱼砍柴)于江渚之上。(《赤 壁赋》) 规律小结:“名词+后置的介宾短语”时,句中 的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构成动补关系。翻译时介宾 短语应提到这个临时的动词之前。
规律小结:方位名词作状语,表示趋向,可译为 “向(朝、往)……”,“在……”等,如例①;表示时 间,可译为“在 …… 里 ( 上 )” ,如例②;表示动作频 率或经常性,可译为“每 ( 日、月、岁 )” ,如例③; 表示情况逐步发展,可译为“一天天(月月、年 年)……”,如例④。
练习
• 1.内立法度。(《过秦论》) (国内——在国内) • 2.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赤 壁赋》 (夜间——在夜间)
买五人之头而函之。 驴不胜怒,蹄之。
(3) 副词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因为副词一般用 在动词或形容词前面表修饰或限制,而不直接与名词结 合,如一旦结合,该名词就具备了动词的功能。例如:
①鄙陋没世而文采不表 ( 显露 ) 于后世也。 (《报任 安书》) ②范增数目(递眼色)项王。(《鸿门宴》) ③小信未孚,神弗福(赐福)也。(《曹刿论战》) 规律小结:“副词 ( 遂、不、弗、已、则、既,等 等 ) +名词”时,句中的这个名词活用作动词,与副词 构成偏正关系。
(5)陈述式 ①明月(明月照着)半墙。(《项脊轩志》) ②腰(腰挂)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规律小结:在留用的名词后加一个相应的动词 构成主谓关系。
• (二)名词用作状语 • 状语是用在动词、形容词前面,起修饰、 限制作用。现代汉语中,名词一般不能作 状语。在古汉语中,名词可以作状语,起 到副词的作用。有的在翻译时需加上适当 的介词。
1、有口皆碑 2、草木皆兵 3、无所事事 4、南征北战 5、蚕食鲸吞 6、不胫而走 7、风餐露宿 8、星罗棋布 9、日理万机
名作动 名作动 名作动 名作状 名作状 名作动 名作状 名作状 样 名作状
成为记功碑 成为敌兵 做 向南、向北 像蚕那样、像鲸那样 长腿 在风里、在露天 像星星那样、像棋子那 每天
①执敲扑而鞭笞(奴役)天下。(《过秦论》)
②顺流而东(向东流)也。(《赤壁赋》)
规律小结:“动词+而+名词”时,句中的这个 名词活用为动词。

• • • • • • • • • •

• • • • • • • • • 籍:登记 王:统治 敌:攻击 函: 用匣子装 缟素:穿孝服 王:称王 目:示眼色 原:推究 质: 做人质
现代汉语:副词、介 古代汉语:时间名词、方 词短语作状语,普通 位名词、普通名词等名 词常常作状语。 名词很少作状语。
主语
+ 【名词】 + 谓语
活用为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 主语 相如〖廷〗叱之 吾得〖兄〗事之 其一〖犬〗坐于前 君子博学而〖日〗三省乎己 谓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 2.活用形式 • (1)表示比喻。例如: • ①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像鸟的翅膀那样)蔽沛公。 (《鸿门宴》) • ②谈笑间强虏灰(像灰一样)飞烟(像烟一样)灭。(《赤壁怀 古》) • 规律小结:状语可译为“像……一样”,“跟……似的”。 像+名词+那样+动词或形容词构成偏正关系(状语+中心 词)
1.判断依据 古汉语中,名词与后面的动词或形容词只构成两种关系。 一种是主谓关系,如“虎啸猿啼、天高地迥”,“蜀山兀, 阿房出”。另一种便是状语 ( 名词 )与中心词 (动词或形容词 ) 的关系。名词直接用在动词前,它们如果不构成主谓关系, 而是用来修饰后面的动词,这就是名词用作状语。
名词活用为状语
• 练习 • 1.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云——像云一样)(回声——像回声一样) (影子——像影子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