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四课教案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高峰。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非常活跃,不仅有与周边国家的交流,还有与阿拉伯、印度等远隔重洋的国家的交流。
本课将介绍唐朝时期的一些重要中外文化交流事件,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认识到中国文化对世界文化的影响,以及世界文化对中国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中国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对唐朝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学生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展他们的知识面。
此外,学生可能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感到陌生,需要教师的引导和讲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和文化概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自豪感,认识到文化交流对人类文明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2.难点:对于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2.合作探讨:让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3.讲解引导:教师对一些历史事件和文化概念进行讲解和引导,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六. 教学准备1.教材: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
2.多媒体设备:电脑、投影仪等。
3.教学资源:相关的历史图片、资料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唐朝时期的图片,如长安城、鉴真东渡等,引导学生思考:唐朝时期的中外文化交流情况如何?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件。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进行巡查,解答学生的疑问。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共同探讨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和影响。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部编版(初一)七年级下册历史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隋唐对外交往活跃的情况,鉴真和尚东渡日本、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鉴真六次东渡、玄奘历时 18 年的西游和历时 19 年的译经生涯中体现出的精神的了解,激发学生积极上进、自强不息的精神动力。
通过讲述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理解出现交往盛况的原因并总结出唐文化的世界意义。
【教学重点】唐朝与日本、天竺的交往。
【教学难点】隋唐时期对外交往频繁的原因、理解封建时代的对外交往为何如此频繁?它与当今的开放有什么区别?【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幻灯片显示)旧金ft唐人街:在如今的东南亚、欧洲的许多城市都有一条街叫“唐人街”,你知道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幻灯片显示)唐朝壁画《礼宾图》反映了唐时对外交往的一个场面。
你知道隋唐时期与中国长期通好的有哪些国家吗?古代新罗、天竺、大食、波斯等国分别是指今天的哪些国家和地区?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两国在经济文化上早有密切关系。
你知道隋唐时期两国交往的史实吗?你能举出日本文化受中国文化影响的具体事例吗?要想知道这许许多多问题的答案,就让我们来学习这一课吧!二、讲授新课(一)遣唐使“遣唐使”作为一个特殊的词语,已经被中日两国人民牢牢地记在了心里。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本相关内容,了解日本“遣唐使”来华情况。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业知识。
他们在中国长期学习,与中国诗人学者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其中最著名的是阿倍仲麻吕(晁衡)。
留学生和学问僧在传播唐朝制度和文化中起了很大作用。
1.请同学看书回答,唐朝与日本的交往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①日本派遣唐使;②到唐朝的还有留学生和留学僧;③使团把赠品给唐朝,唐朝回礼给日本使团,实际是两国之间的贸易。
2.唐朝与日本之间的交往对日本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出示幻灯片)①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②日本人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他们参照汉字创制了日本文字;③在社会生活上至今还保留着唐朝人的某些风尚。
部编七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总结本课内容,结束本课学习。
板书设计
习题演练
教学反思
5.以日文平假名、片假名为引,说明日本文字源于汉字书法且传说发明人为遣唐学问僧空海与遣唐使吉备真备,通过文物与纪念材料说明空海与吉备真备的历史地位。
6.展示材料,对阿倍仲麻吕进行简要介绍,说明他取汉名晁衡,在唐朝做官并最终葬于长安的史实。通过阿倍仲麻吕纪念碑碑刻的相关内容说明晁衡与李白的情谊,借《望乡诗》与《哭晁卿衡》说明唐代诗歌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学情分析
通过一个学期的历史学习,学生已初步掌握历史学科学习方法,对于历史知识学习具有一定的思考和理解能力。由于学生年龄较小,对于新鲜事物还有较大兴趣,因此通过图片、视频等呈现,通过生动语言进行陈述,有助于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核心素养
拥有正确的历史观念,掌握正确的历史思维分析方法,拥有唯物史观。通过解读史料素材,提炼有关信息,掌握史料实证能力。通过观看地图,制作时间轴,将历史发展带入时间空间之中,形成时空观念。根据相关材料,掌握准确的历史分析方法,拥有历史解释能力。通过对唐朝中外文化交往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科技先进,文化强盛,产生家国情怀。
1.展示《大秦景教流行中国碑》、东罗马金币与相关壁画,说明大秦(东罗马帝国)与唐代之间的交往与景教的传播。
2.通过阿拉伯文陶瓷、大食人俑等文物,说明唐朝时期中国与阿拉伯之间的商业来往与科技交流。
3.展示何家村窖藏出土的玻璃杯与镶金兽首玛瑙杯、波斯银币等文物,说明萨珊波斯文化在唐朝的传播以及波斯王室与唐朝的关系。
2.展示那烂陀寺遗址与玄奘游历考察的地图,说明玄奘抵达天竺后学习、生活、研究的过程,使学生了解玄奘在那烂陀寺学习之后的一系列成就。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状况。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为后续学习唐朝其他方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内容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文化交流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文化交流的内涵和意义。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提高学生对于中华文化的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
2.教学难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以及对于其意义的深入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
在自主学习环节,学生通过教材和辅助资料,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学习。
在合作探讨环节,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并对于其意义进行深入讨论。
同时,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疑问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和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对于唐朝时期的简介,引入本课的主题——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2.自主学习:学生通过教材和辅助资料,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学习。
3.合作探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具体情况,并对于其意义进行深入讨论。
4.课堂讲解:教师对于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影响进行详细讲解。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这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内容包括: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文字和地图,使学生了解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已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如对唐朝的历史背景有所了解。
但学生对中外文化交流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拓展和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掌握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重要史实。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民族认同感,树立正确的民族观和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过程和影响。
2.难点:鉴真东渡、玄奘西游、遣唐使等史实的具体内容和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和多媒体等手段,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讨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图片、地图、多媒体等教学资源。
3.学具:笔记本、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唐朝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教师运用图片、地图和多媒体等手段,生动地展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引导学生直观地感受本节课的主题。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 科举制的创立教案 新人教版
第四课:《科举制的创立》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说课的内容是《科举制的创立》,我将从以下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地位:本课是人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的教学内容。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它沿用了1300多年,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封建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它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新”。
本册教材特以一课的篇幅让学生了解科举制度,按顺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2、教学目标:依据新课标,我对本课"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进行了整合,力争构建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课堂教学目标体系。
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通过多媒体辅助教学,对图片、历史文献进行展示,既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拓宽知识面,又为学生创造了生动的历史学习情境,体验历史学习的快乐。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3、教学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和逐渐完善。
4、教学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说教法: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树立师生互动、交往的平等观。
1、采用尝试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把目标教学理论与尝试教学理论进行整合,借助多媒体向学生演示科举制度的诞生、完善,激发学习兴趣,改善教学环境,优化教学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构建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尝试教学的效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案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节课通过讲述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以及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对历史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中外文化交流方面的知识较为陌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对一些历史事件和人物感兴趣,但同时也可能觉得这部分内容较为复杂。
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关注重点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历史文化的情感,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难点: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的意义。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合作探讨: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通过讲述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历史事件,让学生深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4.图片展示:运用插图和多媒体课件,生动形象地展示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场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课件:根据教学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
4.视频: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关注唐朝与周边国家的交流。
提问:你们知道唐朝时期有哪些著名的对外交往事件吗?2.呈现(10分钟)讲述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两个历史事件,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初中历史教案七下第4课
初中历史教案七下第4课教学内容:七年级下册第四课《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一、教学目标:1. 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特点;2. 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的基本情况;3. 理解古罗马共和制度和帝国制度的演变;4. 感受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的影响。
二、教学重点:1. 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2. 掌握古希腊民主政治和古罗马的共和制度与帝国制度;3. 理解古希腊文明和古罗马文明的贡献和影响。
三、教学准备:1. 教材:七年级历史教科书;2.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脑;3. 教学课件: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图片和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地理位置和地图,引导学生认识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历史背景,并提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学习主题(30分钟):结合教材内容,介绍古希腊民主政治的产生、内容和特点,以及古罗马的共和制度和帝国制度的演变,让学生了解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政治制度。
3. 深化讲解(15分钟):引导学生讨论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文化特点,分析它们的贡献和影响,引导学生思考古希腊与古罗马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4. 总结复习(10分钟):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掌握本课的重点与难点。
五、作业布置:1. 阅读教材课后练习,并完成相关习题;2. 思考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对现代社会的影响,并写一篇相关的作文。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介绍古希腊与古罗马文明的政治和文化特点,让学生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轨迹和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通过更多的案例来展示古代文明的魅力,激励学生学习历史,传承人类文明。
七下历史 第4课教学案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教学案4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教与学的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及其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知道秦朝的疆域和秦长城、灵渠两项古代工程;记住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及作用。
2、过程与方法利用图表、文献资料,自学和分组讨论“科举制的影响”和“我的人才观”等问题,从具体史实中得出结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与学的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及其影响教与学的难点: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教与学的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方案一:阅读课本导入框内的故事《李昂拒绝说情》后思考:李昂的出身是“状元”,“状元”是什么时候出现的?故事中提到的考试是什么考试?学习了本课内容后,我们就会明白了。
方案二:播放黄梅戏《女驸马》选段,问“皇榜中状元”与我国古代哪一制度有关?由此导入新课。
方案三:由分析唐诗导入: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
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登科后》“及第”“登科”等词语的出现均与科举制度的创立有关。
这一制度是如何创立的?对我国古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学习了《科举制的创立》一课后,我们就会明白了。
二、自主学习,建构知识:自学要求:依据下列问题自读课文,勾画重点知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列出知识结构,并将自学中发现的疑难点记录下来以备交流。
1、隋文帝为什么要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2、科举制度正式诞生于何时?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它的诞生起到了什么作用?个性化修改学习任务:详细阅读教材,独立完成下列知识填空,小组内交流自学成果,并努力记住下列知识。
1、科举制的诞生:⑴隋文帝时期,为改变魏晋以来的选官制度,开始的方法来选拔官吏。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教案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部编本《义务教育教科书·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以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唐朝中外交流空前兴盛,交往的国家和地区遍及亚洲、非洲和欧洲,而本课仅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事件:日本派遣遣唐使、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来展现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概貌。
所以,本课的重点在于掌握中日和中印之间文化交流的史实,进而领会唐朝的开放与强盛。
二、学情分析通过前几课的学习,学生对唐朝的繁荣强盛、民族间的友好交往、开放的社会风气已经有了初步了解,也具备了一定史料分析能力,这为本课唐朝中外文化交流的学习打下基础。
通过观看《西游记》《鉴真东渡》等电视剧,学生对于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的历史已形成既定的印象,且多处于感性认识层面,因而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记住相关史实,理解玄奘西行和鉴真东渡对于中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意义,知道历史剧不等于真实的历史,对文艺作品中的历史要仔细加以辨别。
三、教学目标通过自主学习,知道日本遣唐使来华、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等基本史实。
通过研读教材和史料,知道日本遣唐使来华对中日两国产生了深远影响;了解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在唐朝中外文化交流中的重大贡献。
基于相关史实的解读,能深刻感受到唐朝国力的强盛和对外政策的开明、开放,树立开放交流的意识。
通过了解鉴真东渡和玄奘西行的过程,能体会到他们坚强的信念、顽强的意志,以及为了完成自己的使命而不畏艰险、百折不挠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日本遣唐使来华的原因、影响;鉴真和玄奘的历史贡献。
难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原因。
五、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播放歌曲《白龙马》:“白龙马蹄儿朝西,驮着唐三藏跟着仨徒弟……”教师设问导入:歌中的唐三藏的历史原型是谁?他要到哪里去取经?他是唐朝什么时候的人?他真的有三个徒弟一路同行吗?唐朝时还有一位和尚往东去宣传佛法,你知道是谁吗?他们对唐朝中外文化交流做出了哪些贡献?要想找到上面问题的答案,我们一起来学习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吧!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耳熟能详的歌曲,并依据《西游记》中的人物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激发学生深入探究历史真相的兴趣,为本课教学内容的展开打下基础。
七下历史教案(第4课)
第4课时课题《科举制的创立》教学研究案(第4课)教学目标【基础知识】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思想教育】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能力培养】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教学重点科举制教学难点科举制教学方法比较学习法问题探究法教学准备历史资料图片教学过程(一)预学篇【预学目标】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预学方法】阅读感悟问题探究【内容提醒】1、隋文帝用什么方法选拔官员?2、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的标志是什么?3、唐朝时期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有哪些皇帝?4、科举制有什么影响?5、科举制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什么时候废除的?(二)导学篇【导入新课】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板书本课课题)【讲授新课】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
“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
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教学设计2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是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介绍了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
本课内容涵盖了唐朝与日本、新罗、天竺等国的文化交流,包括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外文化交流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等方面仍有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深入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和历史背景,掌握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重要历史事件。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理解历史背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华文明的自豪感,增强学生对民族团结、文化交流的认同。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内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教学难点: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教学法:以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为例,分析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特点。
3.讨论教学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
2.辅助材料:图片、视频、历史文献等。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白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唐朝时期的繁荣景象,引导学生思考:唐朝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盛世?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简要介绍唐朝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背景,展示遣唐使、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历史事件的相关图片和视频,让学生对这些事件有直观的认识。
(名师整理)历史七年级下册《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优秀教案
慕。一个国家在确保主权独立的前提下,只有对外开
放,鼓励交流,才会进步。各国各族均有所长,应多
向他人学习。
口诀记忆:
中日关系渊源长, 日派遣使来隋唐,鉴真东渡到日本,
文化交流美名扬。唐与新罗是邻居, 来往频繁好关系,
仿唐建制用科举, 中国文化传过去。高僧玄奘最杰出,
历经艰险到天竺,西天取经有功绩,写成《大唐西域
见证了唐朝与日本的
文化交流。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
A.张骞 B.玄奘 6.看图回答问题:
C.鉴真
D.班超
6
图一
图二
(1)图一中的人物是谁?他生活在哪一个朝代?
(2)该人物在日本主要传播了哪些知识?
(3)图二的人物是谁?它是我国哪个朝代的著
名高僧?
(4)设想一下他在回国时,背负的主要是哪类
书籍?
(5)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他西行的主要意义。
他们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 书法艺术、建筑艺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产生了 深远影响。(出示图片)图片展示的是日本仿照开元通 宝制造的钱币。
鉴真东渡 在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是 鉴真。 (出示图片)鉴真原姓淳于,14 岁时在扬州出家。 公元 742 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 本,前五次因种种原因没有成功,辛劳过度而双目失 明。第 6 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 754 年到达 日本。 他留居日本 10 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 文化成就。他带去了大量书籍文物。同去的人,有懂 艺术的,有懂医学的。他们也把自己的所学用于日本。 鉴真根据中国唐代寺院建筑的样式,为日本精心设计 了唐招提寺的方案。经过两年修建,唐招提寺建成了。 (出示图片)这是日本著名的佛教建筑。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精品教案
课题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单元
第一单元
学科
历史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能力:掌握唐朝和日本的关系、遣唐史和唐文化对日本产生的深远影响;鉴真和尚东渡日本的情况;唐玄奘西游取经等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隋唐时期我国同亚洲各国,特别是日本和天竺等国的友好往来情况的学习,启发学生思考隋唐时期出现频繁交往高潮的主要原因,和这种友好交往对历史发展产生的重大影响,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三、第三篇有类中华新罗国-----唐与新罗的关系
唐朝时,新罗和唐朝往来频繁,包括使节往来、贸易往来,从而使唐朝文化从科举到历法以及政治制度、教育、医学、建筑等各方面给新罗以巨大的影响。
出示幻灯片:崔致远
新罗末期人,朝鲜史上第一位留下了个人文集的大学者、诗人,被尊奉为韩国汉文学的开山鼻祖。
四、第四篇兼容并蓄促繁荣
由《敢问路在何方》的歌曲导入
听歌曲,了解唐朝对外交往的基本史实
引起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注意力
讲授新课
1、第一篇漫漫征途求真经----玄奘西行
播放《西游记》主题曲“敢问路在何方”
由视频歌曲引出唐朝与天竺有频繁的交往
在玄奘西行前,国人称印度为天竺。天竺是唐朝时的称呼,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国等国。
出示关于郭沫若称赞鉴真的诗歌
鉴真盲目航东海,
一片精诚照太”指什么?表现了鉴真怎样的精神?“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什么?他都传了哪些道艺?“盲目航东海”指鉴真东渡日本。
表现了鉴真矢志不渝,坚持不懈,不畏艰险的精神。
“唐风洋溢奈良城”表明了鉴真为中日文化的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传的道艺:鉴真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唐王朝的对外交流情况;
技能目标: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的良好局面形成的根本原因;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感受“盛唐”气象;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唐朝的对外交流情况吗?它有哪些值得我们津津乐道的地方?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二、鉴真东渡:
师:课件出示鉴真东渡的情况的简介,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鉴真东渡的目的是什么?鉴真东渡的意义是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教案-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11
1.下图人物的事迹不包括A.历经艰险,前往天竺学习佛经B. 在天竺遍访有名的佛教寺院,成为著名的佛学大师C. 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潜心翻译D. 以亲身见闻写成《西游记》2.中印交流源远流长,唐朝时期玄奘西游为中印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唐朝时称印度为波斯B.玄奘游学的大昭寺是印度佛学的最高学府C.玄奘回国后,佛教开始传入中国D.玄奘的亲身见闻被写成《大唐西域记》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我也开心得差点就跳起来了。
这次期末,我得了好多好多奖:年级第四名、文明生、三好学生……放学后,我跟着思颐去她家。
她家很好看,很精致。
我们一起当老师,很好玩,很开心。
难忘的一天今天,太阳照着大地,就像闪闪发光的金子一样,到处都是暖洋洋的,我的心里也是暖洋洋的。
我早早就起了床,不是因为天气热,也不是因为我想出去玩,而是我们得回学校了。
我来到学校的时候已经是7时35分了。
进入校门的时候,有一位老师摸了摸我的头,微笑着说:“跳跳,你真厉害,考了个全班第一!”我腼腆的笑了笑。
“老师,同学们,早上好!”一个声音从广播里传出来,“现作文在公布全级期末考试成绩排名前二十名同学的名单……”顿时,大家都安静了下来,心里既紧张又充满了期待。
“第四名,202,王跳跳。
第五名……”这时全班同学都尖叫了起来,纷纷看着我,眼里充满了羡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科举制的创立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带来的变化、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
通过本课内容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
从而使学生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教材分析】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政治制度大发展的时期,此时开创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我国封建社会中央政权选拔各级官吏的一项基本制度,影响至为深远;有的学者从“文化”的广义角度看待科举制度,认为科举制度是中华文化中“最显凸的创发”。
本课按序介绍了五位隋唐帝王在科举制度形成和完善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第一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隋朝产生的背景和创立的过程及作用,第二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在唐朝逐渐完善的过程,第三个子目介绍科举制度对中国以及世界的影响。
【教学过程】
从当前的考试导入(侧重于考试的功能)
那么科举制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我们这节课的内容。
一、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了解科举制创立的背景: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
州郡中正负责察访与之同籍的士人,了解其家世源流,整理其德才表现材料,并据此做出简短的总评语。
“家世”也称“品”,本人才德谓之“状”,中正官注明士人“品状”后评定其等第。
等第分为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
让学生探讨魏晋时期九品中正制的弊病。
(1)官员大多只能从高门权贵中选拔,许多有真才实学的人不能为朝廷和国家出力。
(2)官员的选拔权力集中在地方权贵手中,不利于中央集权。
怎样解决这些弊病呢?利用考试选拔官员。
二、科举制的诞生与完善(学生列表归纳)
人物贡献
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诞生阶段
隋炀帝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正式诞生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增加考试的人数完善阶段
武则天增设殿试、武举
唐玄宗丰富考试的内容: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
①隋文帝:隋文帝为了集中选士大权,采用考试的办法,以分科举人取代了魏晋以来九品官人的制度。
开皇三年(公元583年)正月,诏举贤良。
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七月设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两科。
②隋炀帝: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定十科举人,包括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臂力骁壮等,其中文才秀美科,当即进士科。
放宽了录取标准,把录取和任用权完全集中在中央,这便是我国历史上科举制度创立的开始。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
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
提问:九品中正制与科举考试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九品中正制主要凭士子的名望和门弟。
开科考试录取标准是士子的考试的成绩,注重的是考生的才学和能力。
③唐太宗:唐太宗时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
唐太宗时扩充了国学的规模,还增加了考试的人数。
例如,进士科考试,每年应试的人少则八九百人,多则一二千人,而其中能及第的不过十余人以至三十人左右,录取比例不过百分之一二。
由于就举的人多,而录取的名额少,50岁能考中进士的人,还算是很年轻的了,仍被看作“少进士”,终身不第的人居多数。
“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正因如此,进士及弟是一种很高的荣誉,人称“登龙门”。
一旦考中就飞黄腾达,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
④武则天:增加了考试科目。
殿试:武则天在宫殿亲自面试考生。
武举:考察武功和骑射。
⑤唐玄宗:诗赋成为主面的考试内容。
三、科举制的影响
科举考试比以前的九品中正制有哪些进步?联系现在的考试制度,谈谈你对科举制的看法。
(可以通过下面的问题提示学生思考)
①某单位招聘职员,有一百人要参加,而只能录取十个人,如果你是考官,你会考试哪些因素,进行哪些测试?——科举考试也是贯彻“自由报名、公开考试、平行竞争、择优取仕”的原则。
让有真才实学的人可以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②如果没有考试,你会不会认真读书?——科举制把“读书-科举-做官”连为一体,所以要做官就得读书,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③如果你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么做?——科举制十分重视读书人的基本功,特别是书法和文采。
读书人为了能取得好成绩,就得在这方面下功夫,所以科举制促进了文学艺术(特别是书法和文学)的发展。
总结:
1、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
2、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3、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出示两组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讨论:这里的考试制度指的是什么?从这两则材料能反映出什么问题?作业: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