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工业革命

合集下载

历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

历史7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40S)完成标志:机器生产机器特点:轻工业为主◎一工和蒸汽时代1733英国人凯依:飞梭人们开始设法提高产量,结果促成了机器的发明生产技术:18世纪60年代,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其他领域效仿。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生产效率大幅度提高“一工开始”1785瓦特的改良蒸汽机,产生巨大动力,而且不受自然条件限制“蒸汽时代”◎从工场到工场随着机器的增多,传统的手工工场无法适应机器生产的需要,工厂出现。

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逐渐集中,形成工业城市。

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做工,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社会关系: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阶级出现要求更多的政治权利,于是欧美资义国家开始社会变革,进一步巩固资产阶级的统治。

工业革命后,希望三自由,加快了殖民扩张和殖民掠夺。

◎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

1840前后,英国的大机器工业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完成革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法美其后资产阶级凭借工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军事实力,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

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原料-加工-成品出口第二次工业革命◎电气时代19世纪中后期,各种发明、新技术层出不穷,带来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飞跃,称为“二工”特点:电和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1866,德国西门子发明发电机。

19世纪70年代,发电机面市。

“电气时代”19世纪七八十时代,以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随后,以柴油为燃料的内燃机问世。

1885德国本茨三轮汽车1903美国莱特兄弟的内燃机飞机化工:从煤和石油里,提取原料,制成染料、塑料、药品、炸药、人造纤维。

科学技术也推动了钢铁工业等传统工业的进步。

◎垄断组织二工时诞生电力、石油、汽车工业,推动纺织、钢铁、造船进步。

工业生产结构:重工业代替轻工业,规模更大,资本需求更庞大,生产的社会化趋势日益加强为适应资本主义生产的要求,追求利润。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单元第一次工业革命及其影响第1课第一次工业革命学习目标知识梳理一、背景英国国内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海外扩张持续进行,国内外市场不断扩大。

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此推动了技术革新。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二、珍妮机的发明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棉纺织业开始。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立式纺纱机,命名为“珍妮机”,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此后,水力纺纱机、水力织布机相继发明。

棉纺织业率先实现了从手工生产到机械生产的转变。

三、“蒸汽时代”1.“万能蒸汽机”:1769 年,发明家瓦特对蒸汽机进行了改造,为工厂提供动力,被称为“万能蒸汽机”。

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是英国工业革命最伟大的技术成就,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火车:1814 年,史蒂芬孙发明了以蒸汽机为动力的火车机车。

火车运输便捷、运载量大,英国开始大规模铺设铁路。

3.英国工业革命完成:19 世纪三四十年代,新兴的机器制造业诞生,标志着英国工业革命完成,英国成为“世界工厂”。

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四、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1.建立:工业革命导致生产经营模式发生重大变化,英国建立起现代工厂制度。

2.影响:通过内部分工和加强对工人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工厂制的普及,促进了英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也加重了对工人的盘剥。

五、工业革命的影响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现代工厂制度的建立,提高了工作效率;带来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工人运动不断发展;工业化生产也使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一、史海泛舟任务一: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

1.英国君主立宪制度建立后,国内政局稳定,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 持续进行,国内外 不断扩大。

工场手工业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由此推动了技术革新。

18世纪中期,英国率先开始了 。

英国工业革命首先从 业开始。

1765 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立式纺纱机,命名为“ ”,大大提高了纺纱的效率。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时间一、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叶,以英国为中心开始的工业变革。

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工业化进程和社会变革。

1. 时间背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760年至1840年。

这一时期正值英国工业化的起步阶段。

这段时间内,英国经历了农业革命、制造业技术进步和交通运输革命的重要发展。

2. 关键特征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机械化生产:利用蒸汽机、纺织机械、矿山机械等机械设备,实现了农业、制造业和矿业的机械化生产。

•能源革命:蒸汽机的发明和应用,标志着从传统的水力和风力驱动向燃煤供能的能源转变。

•工厂体制:工厂体制的出现,将劳动者聚集在一起,实现了劳动力的大规模集中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城市化进程:工业革命催生了大量的工业城市,吸引了农村地区的劳动者涌向城市,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以美国和西欧国家为中心的工业革命。

这一时期的工业革命在技术、经济和社会方面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进一步推动了现代工业文明的发展。

1. 时间背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大致可以追溯到1871年至1914年。

这一时期正值美国和西欧国家在科技、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兴起和发展。

2. 关键特征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关键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电力和化学工业: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以及化学工业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工业生产技术的进一步改善和创新。

•大规模制造业:出现了大规模的工业制造企业,如汽车工业、钢铁工业和化学工业等,标志着工业生产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交通和通信革命:交通运输工具的革新,如蒸汽火车和汽车的广泛应用,以及电报和电话等通信技术的发展,加速了信息和人员的流动。

•城市化和国际贸易: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城市化进程,同时也加速了国际贸易的发展,推动了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非常兴奋,马上试着干,第二年他就造出用一个纺轮带动八个竖直
纱锭的新纺纱机,功效一下子提高了八倍。
珍妮机纺出的纱线比较细, 容易断。1769年,英国钟表匠阿 克莱特发明了水力纺纱机。这种 水力纺纱机有4对卷轴,以水力作
动力,纺出的纱坚韧结实,但比
较粗。此后不久,英国第一家用 水带动纺纱机运转的棉纺厂便出 现了。但一旦天气干旱,河流枯竭, 就不能运转了。
假设大家要开办一个工厂,那 么需要什么条件呢?
想一想:开办工厂需要哪些条件呢?
雄厚的资本
充足的劳动力
广大的市场
政治前提
丰富的资源和原料 技术人才
思考:这些条件在英国又是怎样具备的?
背景:
一、从珍妮机到蒸汽机
(1)前提: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英国社会稳定,
经济发展迅速。
(2)条件:
①劳动力:英国圈地运动中,地主们热衷于圈地养羊,
(1)英国成为世界工厂,也是世界贸易中心。
(2)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开始改 变世界的面貌。
1853年,马克思在论述英国对印度的殖民统治时说: “英国在印度要完成双重的使命:一个是破坏性的使命, 另一个是建设性的使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特征是什么? ⑴首先从英国开始,然后扩展到其他资本主 义国家。 ⑵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发明的成果多为 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 ⑶发明过程为:纺织---动力---交通。 ⑷以蒸汽机的发明为标志,资本主义进入 “蒸汽时代”。
场,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3.引起社会经济结构变化:工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增加。 4.引发人们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化进程加快。
5.导致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两大对立阶级。 6.推动资产阶级调整内外政策:自由主义和殖民扩张。

20.第一次工业革命

20.第一次工业革命




人 起 义
西 里 西 亚



1844年 马克思、 恩格斯在巴黎相遇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
科学
哲学
政治经济学 社会主义
2.标志: 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3.意义:无产阶级斗争有了科学理论的指导,
社会主义运动更加蓬勃地发展起来
马克思主义诞生
第一国际成立
史蒂芬孙,英国铁路机车的 主要发明家,没受过学校教育, 是一位煤矿工人的儿子,青年 时期的斯蒂芬森,常常是白天 在煤矿做工,夜里参加夜校学 习并坚持自学,同时还替人擦 皮鞋,以维持艰苦的生活。他 对蒸汽机的构造和原理有着浓 厚的兴趣,经常独立认真研究。 后来立志从事交通工具的发明 创造。经过几年的努力,他终 于在1814年发明了一台蒸汽机 车,被称为“布拉策号”。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18c60s—19c40s)
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生产的变革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40s)
一、最早开始的国家:英国
英国当时具备什么条件?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40s)
一、最早开始的国家:英国 二、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 2.资金:海外贸易和殖民掠夺 3.劳动力:圈地运动 4.原料:殖民掠夺 5.市场:海外殖民地和圈地运动 6.技术: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史蒂芬森的蒸汽机车在行驶
第一次工业革命(18c60s—19c40s)
一、最早开始的国家:英国 二、英国率先开展工业革命的前提与条件 三、开始的部门:棉纺织业 四、工业革命的进程 1、开始的标志:

【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

【历史知识点】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总结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开始国:英国。

开始部门:棉纺织部门。

(1)开始的标志: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开始的标志。

(2)发展:瓦特改良蒸汽机(最主要标志)。

①时间:1785年。

作为动力带动机器,首先在纺织部门使用。

②意义:从此,人类进入了"蒸汽时代"。

(3)扩展: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使用。

①火车: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了火车机车,采用蒸汽机作为动力;1825年,"旅行者号"火车机车在英国的第一条铁路上试车成功。

(影响:火车的发明和使用,促使铁路交通迅速发展,人类迈入了火车时代,迅速扩大了人类的活动范围。

)②轮船(汽船):1807年,由美国人富尔顿制造。

(考试不作要求)(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机器生产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在英国完成。

法国、美国随后也完成工业革命。

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从生产领域产生变革,需要提供动力支持,蒸汽机的改良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以及大工厂制的建立。

从而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这场技术发展史上的巨大革命,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推动了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领域、世界市场等诸多方面的变革。

1.第一次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巩固了资本主义各国的统治地位。

随着资产阶级力量的日益壮大,他们希望进一步加强自身的经济和政治地位。

2.第一次工业革命要求进一步解除封建压迫,实行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资产阶级通过革命和改革,逐渐建立第一次工业革命巩固里自己的统治。

3.第一次工业革命引起了社会的重大变革,是社会日益分裂成为两大对抗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1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5.阅读下面材料,根据你的理解,请回答:
材料一:针对18世纪60年代始于英国的社会变化,恩格斯说:“当革命风 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
变革。”
材料二:英国在近代史上进行了两次著名的“革命”,一次是迎来自己新
①工业革命是生产技术上划时代的变革,极大地提高 时代的“革命”,另一次是使人类进入工业文明新时代的“革命”。 工业革命 1640年;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第一次工业革命: ③商品的需求。 盛和城市人口的增长; (1)材料一中的“变革”指英国发生什么重大事件? 18世纪60年代;成为强大的工业国。 ③英、法、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工业革命后成了
飞梭、珍妮纺纱机、骡机、水力织布机、
织布 纺纱 纺纱 织布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二、工业革命进程
时间
机器
国家 发明人
动力
进入什么时期
珍妮 纺纱 机 改良 蒸汽 机 汽船 蒸汽
1765年

哈格里夫斯
人力
工业革命开始
1769年

瓦特 富尔顿 史蒂芬孙
蒸汽机 蒸汽机 蒸汽机
蒸汽时代
汽轮时代 铁路时代
工业革命的完成为资本主义战胜封建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初步形成了西方先进、 东方落后的世界格局。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工业无产 阶级)。
第二学习主题
第1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1、英国是在怎样的背景 下举办世博会的?
完成了工业革命
2、在展会上英国会展出 哪些工业展品?
1851年第一届世博会展厅—— 英国水晶宫 珍妮纺纱机、蒸汽机、火车机车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知识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前提:1688年,资产阶级统治在英国确立,18世纪,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发展,社会稳定。

(2)条件①劳动力——圈地运动为其提供了自由的劳动力。

②资本——通过海外贸易、殖民掠夺、贩卖黑奴等活动,积累大量资本。

③技术——手工工场日益兴旺,生产技术进一步发展。

④市场——“日不落”殖民帝国的建立,海外贸易市场扩大。

2.进程(1)开始标志:机器的发明和使用——18世纪60年代“珍妮机”问世。

(2)主要发明:蒸汽机的改良和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

(3)完成标志:1840年前后,大机器工业基本取代了工场手工业。

3.拓展:19世纪中期,法国、美国等也相继完成了工业革命。

4.影响(1)生产组织形式:工厂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组织形式。

(2)城市化进程:社会财富迅速增加,形成了许多工业城市,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3)社会关系:促使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形成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两大对立阶级。

(4)世界市场:19世纪中后期,一个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问题探究:手工工场与工厂有何异同?提示:(1)相同点:①都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组织形式,因而都是以雇佣工人的劳动分工为基知识点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前提和条件(1)政治前提: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确立下来。

(2)经济基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3)理论基础:自然科学理论取得重大突破。

2.成就:电力的广泛使用;内燃机的创制和使用;化学工业的发展;钢铁工业迅速发展。

3.影响(1)工业部门:诞生了一些新兴工业,传统工业也得到巨大进步,促进生产力的又一次飞跃发展,使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

(2)生产结构: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生产的主要成分。

(3)生产组织形式:垄断组织的出现,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过渡。

(4)世界市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

思维升华:欧美国家的工业化是通过两次工业革命建立起来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轻工纺织为支柱的工业化,第二次工业革命实现了以重工石化为支柱的工业化。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内燃 机的 创制 1.19世纪七八十年代,以 和使 煤气和汽油为燃料的内燃 用 机(德国 卡尔·本茨) (应 2.90 年代,以柴油为燃料 用技 的内燃机(德国狄塞尔) 术的 重大 成熟)
1.内燃机的工作 效率远远高于蒸 汽机,大大提高 工业部门的生产 力2.解决了交通 工具的发动机问 题,引起交通领 域的革命性3.推 动石油开采业和 石油化学工业的 发展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物 1.1876年 贝尔 电话 2.1877年 美国 第一 新的 座电话交换台 通讯 3.1888年 赫兹 电磁波 手段 4.1899年 意大利人 马 可尼 无线电
为快速传递 信息提供方 便,世界各 地的经、政、 文化联系加 强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人物 影 响
推动新型交通的改进,为世界联系的加 全球史观 强提供了物质条件,推动了世界市场的 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是人类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 文明史观 的转折点 近代化 史观 推动英国和世界经济上的工业化;政治 上的法制化、民主化;思想文化上的科 学化、社会生活的文明化;
带来了严重的社会问题:贫富悬殊;童工 问题;城市化问题(人口暴涨);严重 社会史观 的集群性的社会问题,如特殊人群(失 业者、退休者、残疾人等)的生活保障、 医疗健康、教育、住房、社会服务(社 会工作)等 生态史观 自然环境的恶化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人物 影 响
1.80年代 汽油内燃 机驱动的汽车 德卡 尔·本茨 新的 加强世界各地 交通 2.1903年 飞机 区的联系 工具 美莱特兄弟 (形成立体交通:轮船、 火车、汽车、火车)
二、主要成果
领域
发明
时间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知识点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知识点包括:
1. 第一次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新兴的棉纺织业,并从英国开始,逐渐推广至世界。

2.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背景包括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的资本主义统治、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国内圈地运动及海外的殖民扩张、黑奴贸易、海外贸易积累的大量资金、圈地运动使得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成为自由劳动力、工场手工业时期积累的大量技术基础、英国海外市场日益扩大,以及工场手工业时期的商品生产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3. 第一次工业革命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和世界第一工业强国,同时加速了城市化进程。

4. 第一次工业革命在政治上巩固了资产阶级的统治,使社会分裂成两大对立的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由此促进工人运动的兴起。

同时,工业革命也客观上传播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猛烈冲击了当地的旧思想旧制度。

5. 第一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

6. 第一次工业革命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东方从属于西方,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的初步形成和逐步成熟。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百度百科版)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18世纪60年代,珍妮纺纱机(1765年)的发明和应用是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

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

瓦特先后三次改良的{HYPERLINK "/view/18878.htm"|蒸汽机,将人类带入了“”。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

从18世纪60年代开始,到19世纪40年代基本完成。

工业革命从英国开始不是偶然的,这是有深刻政治前提、社会经济前提和前提的。

兴起原因:(主要有4条)①17世纪中期的英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和土地贵族联盟为基础的君主立宪制度。

资产阶级利用国家政权加速推行发展的政策和措施,促进了工业革命各种前提条件的迅速形成。

②资产阶级通过大规模地对外掠夺以及在国内实行的国债制度和消费税政策,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提供了所必须的货币资金;大规模的,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大量的“自由”劳和广阔的国内市场。

③的蓬勃发展,培养了大批富有实践经验的熟练工人,为机器的发明和应用创造了条件;自然科学的发展及其成就,特别是的力学和,为机器的产生奠定了科学理论基础。

④蓬勃发展的,积累了丰富的生产技术知识,增加了产量,但仍然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一场生产手段的革命呼之欲出。

【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新兴的棉纺织业。

1733年,机械师发明了,大大提高了织布速度,棉纱顿时供不应求。

1765年,织工发明了“”,大幅度增加了棉纱产量。

“珍妮纺纱机”的出现首先在棉纺织业中引发了发明机器、进行的连锁反应,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此后,在棉纺织业中出现了骡机、水力织布机等机器。

不久,在采煤、冶金等许多,也都陆续有了机器生产。

随着机器生产的增多,原有的如畜力、水力和风力等已经无法满足需要。

在英国,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型投入使用,提供了更加便利的,得到迅速推广,大大推动了机器的普及和发展。

由此进入“”。

20、第一次工业革命

20、第一次工业革命

5200万磅增加到1840年的4.59亿。生铁产量1720年为2.5万吨,1840年增至139.64万
吨。煤产量1700年为260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上述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
A.改变了生产组织形式
B. 提高了工人生活质量
C.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
D. 引发了社会结构变化
5.“1700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60%在田野耕作,而到18世纪末时,只剩不到
第一次工业革命
时间----国家 工业革命的标志
时代特征
始发部门
能源
18世纪60年代 英国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
蒸汽时代
棉纺织业
煤炭
主要成就
特点
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中国错过 的原因
1、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机
(开始的标志)
2、瓦特改良蒸汽机
3、史蒂芬森发明火车
4、现代工厂制度的确 立
1、首先发生在英国, 1、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进入
超过世界所有国家的总和 占世界总产量的2/3 占世界总产量的1/2以上
火车
铁路时代的开始,使生产与 市场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
英国——“世界工厂”
1840年前后(19世纪中期),英国的大机器
生产已基本取代了手工劳动,工业革命基本完 成。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
工业革命的扩展
美国
英国 法国
德意志
不仅是一次技术革命,也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工业革命最早从英国开始的原因
《权利法案》
1.政治基础:英国最先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工业革命的到来 提供了政治基础。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改良蒸汽机的影响: 蒸汽机的强大动力为机器大生产奠定了基础,推 动了工业革命的深入发展,加快了资本主义国家 工业化的步伐,将人类带进了 “蒸汽时代”。
(3)、史蒂芬孙发明火车(1814年)
史蒂芬孙制造的蒸汽机车“旅行者”号(1825年)
施工中的利物浦—曼彻斯特的铁路。 这是英国第一条铁路,它的建成标志着 人类交通设施的大变革。
B.珍妮纺纱机 D.内燃机
2.“当革命风暴横扫整个法国的时 候,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 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对恩格斯 的话正确正确的理解包括:(多项选) A.肯定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地位 B.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英国正进行工 业革命 C.肯定英国工业革命的历史地位 D.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作用不大
1、开始时间: 18世纪60年代 (1765年) 2、开始的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
珍妮纺纱机。 (开始部门:棉纺织业部门)
“解放”手的发明
可同时纺出十几根纱,但纺出的纱较细, 而且易断
珍妮纺纱机
3、发展阶段: (1)机器的发明和使用。(由棉纺
织业开始扩展到冶金、采矿业)
(2)蒸汽机的改良和使用。
请回答: (1)材料一和材料二是对哪一事件的评述?(2分) 工业革命
(2)根据材料二,列举出两例英国发生这场革命期 间,其他国家和地区爆发的“伴随刀光剑影和血雨腥 风”的资产阶级革命。(2分) 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3)材料二中说这场革命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 式,请举一例证明。(2分) 汽船的发明或火车机车的发明,
成 就
①生产领域(纺织,冶金,采矿等) ②动力突破(瓦特改良蒸汽机) ③交通领域(蒸汽机车,汽船等) ①生产力:惊人发展 ②生产关系:翻天覆地的变化 ③阶级关系:阶级对立化 ④城市化:进程加快 ⑤环境:污染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8世纪从英国发起的技术革命是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革命,它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

这不仅是一次技术改革,更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

[1]第一次工业革命革命是以工作机的诞生开始的,以蒸汽机作为动力机被广泛使用为标志的。

这一次技术革命和与之相关的社会关系的变革,被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或者产业革命。

[1]第一次工业革命使工厂制代替了手工工场,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劳动;从社会关系来说,工业革命使依附于落后生产方式的自耕农阶级消失了,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形成和壮大起来。

[2]第一次工业革命大大密切加强了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治地位,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的英国,很快成为世界霸主。

[2]第一次工业革命外文名: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时间: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起源:英国意义:开创了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的时代主要国家:英国,法国,美国等相关人物:瓦特,史蒂芬孙等主要标志:蒸汽机的广泛使用新能源:动力机,改良蒸汽机等特点:蒸汽时代重大发明:《珍妮纺织机》,《蒸汽机车》等第二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是指19世纪中期,欧洲国家和美国、日本的资产阶级革命或改革的完成,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开始第二次工业革命。

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1]第二次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科技、和生产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资本主义生产的社会化大大加强,垄断组织应运而生。

[2-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资本主义各国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个方面,发展不平衡,帝国主义争夺市场经济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更加激烈。

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使得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最终确立,世界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2-3]第二次工业革命外文名:Second Industrial Revolution所属学科:历史所属领域:事件发生时间:19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标志:电力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主要国家:美、德、英、法、日、俄等相关人物:西门子,爱迪生,贝尔等。

第一次工业革命名词解释

第一次工业革命名词解释

第一次工业革命名词解释第一次工业革命是指17世纪后期到19世纪初期,英国发生的一场重大变革,这场变革可以分为三个部分:机器革命、资本革命和贸易革命。

它使得英国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工业化国家,这个过程也改变了欧洲以及世界对于经济和政治的认知,由此推动了世界的社会发展。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持续了大约80年,从1760年到1840年。

场变革的开始,并不是一个单一的事件,而是一系列的改革,它的结果是发生了巨大的社会变化。

这场变革的推动下,英国先后经历了人力劳动替代机械劳动、传统农业替代工业设施、传统工艺替代新技术、贸易范围扩大、基础建设加快等等。

首先,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引入了机器革命,这标志着人力劳动替代机械劳动。

其中最重要的发明是蒸汽机,它是由英国发明家詹姆斯惠勒发明的,它使得英国的工厂得以拥有大量的动力。

此外,英国也在织布设备、锻造设备、轧辊设备、冷冲压机等方面进行了大量的技术革新。

其次,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带来了资本革命。

民间资本的投资大大提高了传统的工业设施,使得大量的工厂开始使用自动化机械,并从事大规模生产。

为了满足英国增长的工业设施所需要的资本,出现了大量的商业银行和证券市场。

此外,还采用新的企业组织形式,包括股份制企业、有限责任公司等。

此外,第一次工业革命也推动了贸易的进一步扩张。

英国的贸易范围从原来的只限欧洲,扩展到了港口和海岸以外的地区,使得贸易得到迅速发展。

此外,英国还建设了大量的基础设施,包括河流航道改建、公路建设、桥梁修建等,使得货物及时到达指定地点。

同时,也发展了铁道和港口,帮助英国贸易范围扩大。

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也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

首先,它改变了欧洲和世界对于经济和政治的认知,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世界走向工业化的进程得以加快。

此外,它使得以前不可能实现的技术变得可行,特别是在制造业方面,使得许多新产品可以供给消费者。

同时,这也导致了工人劳动力价格下降,使得劳动力成本大幅降低,促进了产品价格下降,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选择。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


市场 技术
圈地运动(国内) 日不落帝国(国外) 工场手工业的发展
——必要性
劳动力 圈地运动
件Hale Waihona Puke 资本 原料可能性圈地运动、奴隶贸易和殖民掠夺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为什么技术革新首先出现在棉纺织 业中? (1)作为一个年轻的工业部门,没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有旧传统和行会的束缚,容易进行 技术革新. (2)棉纺织品的价格比毛纺织品便 宜,市场需求量大,为满足市场不 断增长的需求,需要扩大生产规模 冶金、采煤等行业的革命 以增加产量,所以对技术革新的要 求比较迫切。
圈地运动的影响
1. 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2. 使资本主义经济深入农村,对农业进行了资本主 义改造。首先是土地所有制变化:圈地运动摧毁了小农 经济,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大农业,使农村由封建土地所 有制转变为资本主义土地所有制。其次是经营方式的改 变:土地被围圈以后,农业资本家办起农场或牧场,雇 佣被剥夺了土地的农民进行生产。那些将土地出租给资 本家的贵族,所得到的不再是封建的地租,而是资本主 义的利润。过去的贵族变成了新贵族,农民则变成了农 业工人,从而使农村得以资本主义化。 3. 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生产力的发展。 4. 加快了英国城镇的进程。大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移 居城市以及工业的发展,使英国的城镇数量大量增加。
对世界
密切了世界各地的联系,推动世界市场的初 步形成。(四步) 对亚非拉国家的影响:加速了落后国家沦为殖民地 和附属国的过程,(破坏性,民族主义)同时,传 播了先进的思想和生产方式。,使这些国家缓慢地 走上了工业化的道路,(建设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工业革命是如何推动世界市场形成的? -----解读鸦片战争
(5)蒸汽机导致煤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产生“能源问题” (6)加剧了环境污染,昭示了“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

(4)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 成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条件。这在19世纪尤为明显。蒸汽机车、轮船、汽车的出现和
发展使世界各地商品流通速度日益加快、贸易范围不断扩展。电报、电话的出现,使世界各 地的商业信息的交流与传播更加便捷。
3.世界市场形成的特点 (1)整体性:世界各地逐渐连为一体。
5、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1)推动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自16世纪以来,日益扩大的世界 市场,不仅加快了欧美资本主义国家资本积累的速度,还为其提供 了广阔的市场,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2)促进了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加强了世界各地经济的相互联系。 促使世界经济体系形成,这正是今天经济全球化趋势的早期表现。 (3)人口流动加快,改变了世界人口布局。这一影响在非洲、大洋 洲、美洲尤为明显。 (4)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和地区带来双重影响。一方面,殖民地 半殖民地的财富、劳动力、资源被大肆掠夺,逐步成为资本主义 的经济附庸。另一方面,殖民地半殖民地原有的落后、封闭的经 济结构被打破,新的经济因素不断发展壮大,促使殖民地半殖民地 向近代社会转型。 总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促进了世界文明的交融, 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其需求,这就必然促使资产阶级走向世界,不断地开拓市场。
(2)殖民扩张与掠夺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途径。16~18世纪的荷兰、
法国、英国等国的早期殖民扩张把非洲沿海地区、美洲大部、亚洲沿海地区强行纳入资本 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中期的英、法、美等国的殖民扩张迫使亚洲绝大部分国家和地区卷 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19世纪末期,列强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亚、非、拉美绝大多数国家和 地区成为资本主义的附庸。总之,殖民扩张把世界各地逐渐纳入资本主义市场体系。
两极格局解体,市场经济体制广泛建立,信息技术兴起,交通、信息、生 产、贸易、金融、科技、文化等全球化,世界经济真正进入全球化的 时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引起了交通运输等领域的革命
14
易错识记
英国工业革命开始于18世纪60年代,完成 于1840年前后。
开始的标志:是珍妮纺纱机,而 不是蒸汽机。妮纺纱机的出现,引发了一 系列发明创造,蒸汽机只是为大机器生产 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完成的标志:是机器制造机器, 而不是大机器生产取代工场手工业。
15
四、工业革命的影响
丰富的资源、广阔的市场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1.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
工业革命的影响
2.资本主义社会日益分裂 为两大对立阶级:资产阶 级和无产阶级。
3.改变了世界面貌
2
一、工业革命的含义
工业革命,又叫产业革命。
是一场机器大工业取代手工
劳动的生产类的革命,以及
由此发生的一系列社会变革

手工生产
机器生产
3
假如你是一位企业家,现在你准备 投资工业,兴办工厂,需要哪些条 件呢?
第7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课程标准: 了解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基
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发展的工业到大机器生产 时间:18世纪60年代 进程:始于英国,19世纪扩展到
欧洲大陆、北美和日本。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统治的
英国工业革命
确立。
的背景条件 条件:雄厚的资本、充足的劳动力
交通 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制成蒸了汽地为理空动间力。 的汽船
领域 1814年英国人史蒂芬孙发明火车机车
13
思考工业革命各项发明成就之间关系
生产 领域
(纺织采煤冶金)
需求更 大动力
需求更 大运力
改良 蒸汽机
需求更 大动力
核心发明?为什么?
交通 运输业
1)使机器生产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可以集中,“工业城市之母”;
自由经营、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
——自由主义
18
工业革命后,农业、工业 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21% 农业
1 2
工业 79%
3.经济结构:英国实现__工__业_化
19
16世纪的纺织业
19世纪的纺织业
4.生产组织形式: 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 工厂制度兴起。
20
材料五: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工业资本家大量 增加并逐渐形成了工业资产阶级。工业资产阶级 逐渐成为资产阶级的主导部分。在英国,工业无 产阶级的历史是从18世纪后半期蒸汽机和棉花加 工机的发明开始的,到19世纪20年代,英国已有 200万工厂工人和运输工人。无产阶级也正式形 成。掌握生产资料的资产阶级为了获取利润,无 情地剥削无产阶级,成为工厂出现初期的普遍现 象。
市场 资金
技术
劳动力
资源和原料
政治环境
4
二、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
前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完成
制度保证了资本 提供 主义经济发展
条件
圈地运动、殖民掠夺 和贩卖黑奴
大量资本和雇佣 提供 劳动力
发达的工场手工业
提供 技术条件
圈地运动、殖民掠
夺促使国内外市场
提供 市场条件
扩大
5
三、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进程
(一)开端: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1785年,瓦特制成的改良蒸汽机应用于纺织业
蒸汽机是第一个真正性的国际发明——恩格斯
人类社会进入了“蒸汽时代” 10
蒸汽动力的出现,加快了工业化的速度,同时 带来了交通运输业的革命。
富尔顿
1804年富尔顿制成的蒸汽机轮船
11
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 的蒸汽机车
2020/4/19
英国早期的铁路运输
——齐世荣《世界历史》
5.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
产阶级
21
材料六:第一次工业革命“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它 所带来的机器大工业为把国际间的交流推向全球化提供 了必要的条件,为全球各地区、各国和各民族的沟通和 未来全球一体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蒸汽机的发明,汽 船的航运、铁路的畅通,是国家间、民族间交流所不可 或缺的基本技术条件。更为重要的是,它为国际交流提 供了经济前提。随着机器大生产取代手工劳动,资本主 义商品经济获得迅猛发展,廉价的、新奇的、优质的商 品成为打开别国门户、换回工业原料的利炮,由此初步 形成了世界市场,并为最终形成世界经济打下了基础。 ——齐世荣《世界历史》
1765年,织工哈格 里夫斯发明了可以 同时纺出10根纱线 的纺纱机──珍妮 机,由此揭开了工 业革命的序幕。
2020/4/19
6
思考: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出现于哪
个行业?为什么?
⑴棉纺织工业是当时新兴的工业,受旧习惯束缚 比较少,采用新方法较为容易。 ⑵分布比较集中,不像毛织业那样分散,比较容 易改变为机器化的大生产。
19世纪中
2.生活方式:
促进了人口由农村向城市流动,加速了 城市化 进程
17
材料三:作为工业资产阶级的代言人, 亚当·斯密反对重商主义的理论和政 策,要求取消保护关税、行会制度和 特权公司;主张自由放任,他把自由 竞争当作永恒不变的法则,要求国家 不干涉工商业活动……
3.经济思想:工业资产阶级要求
7
思考:为什么飞梭的发明不是工业
革命开始的标志呢?
⑴飞梭是工具不是机器。 ⑵珍妮机的出现不仅引起了纺织领域的一系列发 明创造,还带动了其他领域的发明和使用机器。
8
棉纺织业的技术革命
飞梭 (织布快)
水力织布机 (效率提高40倍)
珍妮纺纱机 (但细而易断)
水力纺纱机 (粗而结实)
骡机 (细而结实) 9
材料一: “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 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 全部生产力还要多……”
——《共产
1.极大地提高了_社__会__生__产__力
16
材料二
17世纪中—19世纪中英国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比较
80
70
60
50
40
农村
30
城市
20
10
0 17世纪中
18世纪中
经济: 市场。
2、中国近代企业产生(洋务企业、民族企业)
1、开眼看世界,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思想:2、洋务派提出中体西用思想。
3、出现主张发展资本主义的《资政新篇》。 23
12
主要
主要发明
表现 时间 国家 发明者
成就
影响
1765 机器 的发 1769
明和 1779 使用
1785
英 哈格里夫斯 珍妮纺纱机 英 阿克莱特 水力纺纱机 英 克隆普顿 骡机 英 卡特莱特 水力织布机
机器生产 取代了手 工劳动, 生产效率 大大提高
动力 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
影响解决了机器生产的动力问 题,为机器大工厂的建立开辟
6. 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并为全球一体化奠定了 初步的基础。
22
【探究】19世纪40-60年代,华夏文明日益感受到西方崛
起的现代文明的咄咄逼人的压力和冲击……(工业革命 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两次鸦片战争导致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政治:社会;中国人民抗争(开始太平天国运动)
1、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