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可以整理为以下几个方面:
1. 管理的定义和基本概念:管理是一种协调和组织资源以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
管理
的基本概念包括目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2.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决策者、传播者、协调者和资源分配者等。
管理者需要具备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交往技能和概念技能。
3. 组织理论:组织是一个由人员组成的社会系统,组织理论研究组织的结构、设计和
运作方式。
重要的组织理论有传统组织理论、人本主义组织理论、现代组织理论等。
4. 计划和决策:计划是为达成预定目标而采取的行动方案。
决策是从若干选项中选择
一个行动方案。
计划和决策的过程包括确认目标、收集信息、评估选择、制定计划和
实施控制等。
5. 领导和沟通:领导是指影响和指导他人以实现共同目标的过程。
领导的类型包括授
权型领导、魅力型领导、传统型领导等。
沟通是信息交流的过程,包括信息传递、理
解和回应。
6. 绩效管理:绩效管理是指通过设定目标、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来改进个体或组织
的工作绩效。
绩效管理的步骤包括设定目标、制定行动计划、评估绩效和提供反馈。
7. 组织文化和变革管理:组织文化是组织成员共同的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变革
管理是指管理组织变革的过程,包括识别变革的原因、制定变革计划、实施变革和评
估变革。
这些是管理学基础知识的主要方面,学习这些知识可以帮助人们理解和应用管理原理和方法。
管理学基础知识
管理学知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一、管理的含义(内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
这个概念包含以下几层意思: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在于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
二、管理的性质管理作为一种特殊的实践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管理的二重性理论认为,管理一方面具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另一方面,又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有一套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科学的方法论。
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
它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三、管理职能管理职能就是管理的职责和权限。
教材认为,管理的职能应包括下述几个方面:1.计划。
计划是事先对未来行为所作的安排,它是管理的首要职能。
2.组织。
组织是管理的基础性工作。
其主要内容是:设置组织部门;确定各部门的工作标准、职权、职责;制定各部门之间的关系及联系方式和规范等等。
3.领导。
领导职能贯穿于整个管理活动中。
组织的高层、中层和基层领导都担负着领导职能。
4.控制。
控制的实质就是使实践活动符合于计划,计划是控制的标准。
四、管理者的分类每个管理者都处于不同的管理岗位上,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对他们进行分类。
1.按管理者所处的层次可以分为: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基层管理者。
作为一名管理者,不论处于组织的哪一层次,其履行的管理职能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几个方面,只是履行职能的重点和程度不同。
另外,对于同一管理职能,不同层次的管理者所从事的具体管理工作的内涵也不完全相同。
2.按管理者所处的活动领域可以分为:企业管理者、政府部门管理者和其他部门管理者。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管理的学科,它涉及到企业、组织或团队内部的决策制定、组织构建、团队协作、资源配置等方面的问题。
通过对各种管理问题的研究和分析,管理学提供了许多基础知识点,帮助管理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管理挑战。
本文将对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进行整理,以便读者更好地掌握和应用。
一、管理概述1. 管理的定义和特点2. 管理的基本职能和过程3. 管理者的角色和技能二、组织行为学1. 个体行为1.1 个体的特性与行为1.2 个体动机和满足1.3 个体决策和判断2. 组织结构与设计2.1 组织的基本结构类型2.2 组织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3 组织的权责关系三、领导与决策1. 领导理论与风格1.1 领导与管理的区别1.2 领导风格的分类和影响1.3 领导力的培养和发展2. 决策理论与方法2.1 决策过程和决策环境的影响 2.2 决策方法和工具2.3 决策效果的评估和改进四、组织管理1. 组织文化与变革1.1 组织文化的形成和特点1.2 组织文化对管理的影响1.3 组织变革的原因和过程2. 组织绩效与控制2.1 绩效管理的目标和原则2.2 绩效评估与激励2.3 控制系统的设计和实施五、人力资源管理1. 招聘和选择1.1 人才需求分析和岗位描述 1.2 招聘渠道和方法1.3 选择与面试技巧2. 培训与发展2.1 培训需求分析和计划2.2 培训方法和评估2.3 发展和职业规划六、市场营销管理1. 市场分析与定位1.1 市场调研和竞争分析1.2 市场细分和目标市场的选择1.3 品牌定位和市场定位策略2. 产品与价格管理2.1 产品开发和生命周期管理2.2 价格定价和策略2.3 产品与价格的协调管理七、战略管理1. 战略分析与规划1.1 环境分析和内外部要素评估1.2 企业使命、愿景和目标的制定1.3 战略规划和执行2. 战略实施与控制2.1 组织结构和资源配置2.2 绩效评估和修正2.3 战略变化和适应以上只是管理学的一部分基础知识点,通过对这些知识点的学习和理解,可以更好地应对复杂的管理挑战。
管理学基础重点
管理学基础重点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管理学基础》重点*注意:红色字为必背部分,黑字或绿字为次重点部分(有些得背,有些得理解),由于《管理学基础》里面有部分知识点是以前有学过的,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记忆!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P4,一、管理的两重性•(一)管理的自然属性•1、管理由人类活动产生,人类的任何社会活动,都必定具有各种管理职能。
•2、管理是由社会分工所产生的一项特殊职能。
•3、管理也是生产力。
•以上特点,既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因社会制度、意识形态的不同而有所改变,完全是一种客观存在,所以称之为管理的自然属性。
•(二)管理的社会属性•管理是为了达到预期目的,所进行的特殊职能活动,体现着生产资料所有者指挥劳动、监督劳动的意志,因而管理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管理的两重性,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管理问题的基本观点,反映了管理的必要性和目的性。
•二、掌握管理的两重性,学习管理学和从事管理工作•(一)认真总结我国建国以来,在管理活动中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逐步实现科学管理•(二)注意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的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三)结合实际,有效地学习和运用管理理论、技术和方法P9,在一定的社会生产方式下,管理学研究内容分为三个方面:•1、生产力2、生产关系3、上层建筑第二章管理思想的发展P15,管理的必要性•1、如何合理配置和利用有限资源;•2、只有通过有效的管理,才能使科技真正转化为生产力;•3、专业化的社会分工,需要有效的管理活动;•4、社会发展的预期目标,需全体人员共同努力。
P21,最早对经济管理思想系统论述的学者,首推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Smith)。
•亚当·斯密在劳动是国民财富的源泉基础上,提出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人的观点。
P23,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科学管理”理论的创始人,是美国的弗雷德里克·泰罗(1856-1915),他认为,光凭经验进行管理,是不科学的,必须加以改变。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第1章
管理学-知识点-第一章Part1–管理与管理者组织:指一种由人们组成的具有明确目标和系统性结构的实体。
管理:是在特定的组织环境下,为了实现组织目标,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本质是活动和过程●管理的对象是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一切可以调用的资源●管理的职能是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实现组织的目标管理的有效性:效率:实现组织目标所用资源的多少,意味着“正确地做事”。
效果:决定的组织目标是否正确,意味着“做正确的事”。
管理职能:包括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计划:定义目标,确定战略,制定计划以协调活动。
-组织:决定需要做什么,怎么做,谁去做。
-领导:指导和激励所有的群体和个人,解决冲突。
-控制:监控活动以确保它们按计划完成。
管理者:管理者是这样的人,他们通过协调和监管其他人的活动以达到组织目标。
管理层次:管理者划分为基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高层管理者。
管理者的角色(包括具体内容):管理角色是指管理者按照人们的预期在事件中展示的具体行为或表现。
-人际关系角色;涉及人与人(下属以及组织外的人)的关系以及其他礼仪性的和象征性的职责。
包括:挂名首脑、领导者、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涉及收集,接受和传播信息。
包括:监听者、传播者、发言人。
-决策制定角色:需要做出决策或选择。
包括:企业家、混乱驾驭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管理者的技能: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使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关的程序、技术、知识和方法完成组织任务的能力。
-人际技能,与处理人际关系有关的技能,既理解、激励他人并与他人共事的能力。
-概念技能,在复杂环境中寻找与把握方向并形成工作思路的能力。
Part2–管理的演进1、科学管理泰勒科学管理原则:使用科学的方法来确定一种完成工作的“最佳方法”。
-工作定额,-标准化,-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差别计件工资制,-计划与执行职能相分离2、法约尔的组织理论:法约尔提出管理的五项基本职能包括: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是研究组织管理和组织行为的学科,是现代社会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
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涵盖了组织、领导、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介绍一些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
首先是组织。
组织是指一群人为了实现共同目标而结合起来,相互配合、协作的系统。
组织的基本要素包括组织结构、组织环境、组织文化等。
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各个部门、岗位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安排。
组织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外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技术等方面的因素。
组织文化是指组织成员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
其次是领导。
领导是指通过行动和言论来影响和指导他人,使其按照既定目标努力工作的过程。
领导的基本要素包括领导能力、领导风格、领导行为等。
领导能力是指领导者所具备的技能和知识,包括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建设能力等。
领导风格是指领导者在日常工作中表现出来的一种稳定一致的行为方式,比如民主型、权威型、变革型等。
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在实践中所具备的行为特点,比如激励员工、赏罚分明、示范行为等。
再次是决策。
决策是指在面临多种选择时,通过分析、判断和选择,采取行动的过程。
决策的基本要素包括决策条件、决策过程、决策方法等。
决策条件是指影响决策结果的因素,包括信息的完整性、时间的紧迫性、风险的大小等。
决策过程是指从问题出现到问题解决的全过程,包括问题定义、信息收集、方案评价、方案选择等。
决策方法是指处理决策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的方法,包括定性分析、定量分析、优先级排序等。
最后是沟通。
沟通是指通过交流信息和意见来传递思想和情感的过程。
沟通的基本要素包括沟通方式、沟通障碍、沟通技巧等。
沟通方式是指沟通者使用的传递信息的手段,包括口头沟通、书面沟通、非言语沟通等。
沟通障碍是指阻碍沟通者传递或接收信息的因素,比如语言障碍、文化差异、信息过载等。
沟通技巧是指沟通者在实践中所具备的技术和技巧,比如倾听技巧、表达技巧、建立信任等。
综上所述,管理学的基础知识点包括组织、领导、决策、沟通等方面的内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管理学是一门综合性的交叉学科,旨在研究如何通过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职能,实现组织的目标。
以下是一些管理学基础的知识点整理。
一、管理的概念与职能管理是指在特定的环境下,对组织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以达成既定组织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职能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计划职能:这是管理的首要职能,它涉及确定组织的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策略和行动计划。
计划为组织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
2、组织职能:包括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资源、确定职权和职责等,以确保组织的各项活动能够协调一致地进行。
3、领导职能:管理者通过激励、指导和沟通等方式,影响组织成员的行为,以实现组织的目标。
4、控制职能:对组织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偏差并采取纠正措施,以确保组织的活动按计划进行。
二、管理者的角色与技能管理者在组织中扮演着多种角色,根据亨利·明茨伯格的研究,管理者的角色可以分为三大类:人际角色、信息角色和决策角色。
人际角色包括代表人、领导者和联络者。
管理者需要代表组织与外部进行交流,领导和激励组织成员,并在组织内部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信息角色包括监督者、传播者和发言人。
管理者需要收集和传递组织内外的信息,以确保组织成员了解相关情况,并向外部利益相关者报告组织的状况。
决策角色包括企业家、冲突管理者、资源分配者和谈判者。
管理者需要制定决策,解决组织中的问题,合理分配资源,并在必要时进行谈判和协调。
管理者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包括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管理者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人际技能是指管理者与他人沟通、合作和激励他人的能力;概念技能是指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分析、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三、组织环境组织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的总和。
组织环境可以分为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
内部环境包括组织的文化、价值观、组织结构、资源状况等。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管理的性质:在一定的组织环境下,对组织中所拥有的资源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管理,控制,有效的完成组织所既定的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载体是组织;管理的性质就是管理的本质。
管理的重要性:1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2促进组织规模的扩大3管理也是一种生产力。
2·管理的职能1计划职能(做什么) 对未来活动的规划和安排2组织职能(怎么做)对员工进行分工,协调;塑造企业文化3领导职能(靠什么)4控制职能(怎么做更有效)对偏差的调整管理流程:计划——组织——管理——控制——计划。
3·管理的二重性1自然属性:合理组织生产力2社会属性:维护和完善生产关系4·管理具有科学性和艺术性,管理艺术性必须建立在管理艺术性之上,管理的艺术性使管理的科学性从理论上升到实践,从抽象上升到具体。
5·管理者定义:在组织中负责对组织资源(人力,物力,财力等)进行计划,组织,管理,控制的等管理活动的人的总称。
(管理者通过协调其他人的活动达到与别人一起或通过别人达到组织的目标)6·管理者按所处层次分1高层管理者(计划,组织,控制职能方面起关键作用)决策角色,概念职能2中层管理者3基层管理者(一线管理者,管理职能比重大,他花在管理职能上的时间比高层管理者多)人际关系角色,技术技能重要管理者按从事的工作领域及专业性分1业务管理者(行业关系领域最密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负直接责任)2行政管理者3财务管理者4人事管理者5营销管理者。
7·管理角色明茨伯格管理者角色理论一,人际关系角色1挂名首脑2领导者3联络者二、信息传递角色1监听者(收集掌握信息)2传播者(内部传递信息)3发言人(向外传递信息)三、决策制定角色1企业家2混乱驾驭者3资源分配者4谈判者在大组织中,资源分配者最重要,企业家最不重要在小组织中,发言人最重要,传播者最不重要高层管理者扮演最重要的角色是决策角色中层管理者在三个角色中平均分配底层管理者主要扮演人际关系角色8·管理者技能1技术技能(业务领域相关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基层管理者2人际技能高中基同等重要3概念技能(思维技能,做出正确判断,引导组织发展方向)高层管理者9·管理学特点1一般性2历史性3实践性4综合性10·管理学研究对象1生产力方面2生产管理方面3上层建筑方面管理学研究方法1比较研究方法2案例研究方法3实验研究方法4系统科学方法(特点:从全局出发解决管理问题。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
管理基础知识重点归纳管理基础知识是管理学的基础,涉及管理的概念、原则、方法和技巧。
以下是管理基础知识的一些重点归纳,详细介绍:一、管理的概念和特性1. 管理的概念管理是通过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过程。
2. 管理的特性(1)目的性:管理活动旨在实现组织的目标。
(2)整体性:管理活动需要考虑组织的整体利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层次性:管理活动具有不同的层次,如战略管理、中层管理和基层管理。
(4)动态性:管理活动需要适应环境的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管理策略。
二、管理原则1. 系统原则管理活动应从系统的角度出发,考虑组织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组织与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
2. 分工与协作原则通过分工提高工作效率,通过协作实现组织目标。
3. 权威与责任原则合理分配权力,明确责任,使组织成员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4. 效益原则追求效益最大化,合理利用资源,降低成本,提高产出。
5. 人的原则重视人的因素,关注员工的成长和发展,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三、管理职能1. 计划制定组织的目标和实现目标的策略,包括目标设定、战略规划、预算编制等。
2. 组织设计组织结构,分配资源,建立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
3. 领导指导和激励员工,处理人际关系,塑造组织文化。
4. 控制监控组织的运行,评估绩效,采取措施纠正偏差。
四、管理方法1. 行政方法依靠权威和制度进行管理,如命令、指令、规章制度等。
2. 经济方法运用经济手段进行管理,如奖励、罚款、薪酬等。
3. 法律方法依法进行管理,如合同、法规、诉讼等。
4. 教育方法通过培训、教育、启发等方式,提高员工的素质和能力。
5. 技术方法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管理,如信息技术、数据分析等。
五、管理技巧1. 沟通技巧有效倾听、表达、反馈和协调,提高沟通效果。
2. 决策技巧分析问题、评估方案、制定决策,提高决策质量。
3. 时间管理技巧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工作效率。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基础知识练习题(精华版)
事业单位考试《管理学基础知识》复习要点(精华版)1.管理的职能管理职能是指管理的职责与功能,它是管理主体对管理客体施加影响的方式和具体表现,是企业管理工作的基本内容和作用功效的概括反映,是联结管理要素的动态机制,是设计管理者职务和管理机构功能的依据。
现代管理应该包括决策、组织、领导、控制、创新、战略、市场、生产、质量和人事等方面,这里我们将重点论述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这五项基本管理职能。
2.管理思想的发展阶段管理思想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传统经验管理、科学管理、古典组织管理、人际关系学说和现代管理五个阶段。
3.企业内外环境的主要因素答:管理环境是指影响组织生存与发展的各种内、外因素的结合。
通常,就企业而言,构成企业环境的因素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不可控的因素,构成企业外部环境;一类是企业可控的因素,构成内部环境,亦称企业内部条件。
外环境:1.宏观环境因素(1)政治环境政治环境是指一国的政治形势,它涉及社会制度、政治结构、党派关系、政府的政策倾向和人民群众的政治倾向等。
政治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家的政治路线。
②经济体制。
③科技、教育体制。
④政府的行政性行为,包括政府制定的产业政策、对某些行业的直接管理和政府预算等。
(2)、经济环境宏观经济环境因素主要包括:①国民经济增长速度。
②经济结构。
③市场利率。
④汇率水平。
⑤通货膨胀率等。
(3)、技术环境技术环境是指与企业所属行业有关的科学技术状况及其发展趋势。
(4)、社会文化环境它包括一国或地区的语言、文字、教育水平、宗教信仰、社会价值观念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成员的行为态度,如消费习惯、工作态度和人口数量及结构的变化等方面。
(5)、法律环境法律环境因素主要是指会对企业各种行为产生约束和影响的各种法律法规。
2.经营环境因素企业的经营环境是指影响企业经营领域的行业环境因素和市场环境因素。
行业环境因素主要有行业概况和行业竞争结构,行业概况包括行业的销售增长率、行业的生产能力、所需资源的可得性、相关技术的变化和社会制约条件等;行业竞争结构则主要由竞争者、供应者、顾客、替代品和潜在进入者五种力量决定。
(完整word版)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学知识归纳1管理:通过协调和监督他人的活动,有效率和有效果的完成工作。
(书上)管理是一个协调工作活动的过程,以便能够有效率、有效果的同他人一起或通过他人实现组织的目标(课件)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
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建立和强化企业的核心利润源,谋取企业长期的、稳定的、增长的利润;管理是一种过程:计划、组织、领导、协调和控制组织机构内的人员以及其它资源以实现组织机构所要达到的目的和目标的过程。
管理的本质是合理分配和协调各种资源的过程。
管理的要素: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管理活动;管理目标衡量指标:效率:尽可能少的投入获得尽可能多的产出。
(做事的方式)——做正确的事效果:所从事的工作和活动有助于组织达到其目标。
(做事的结果)——正确的做事2影响管理幅度的因素1)在被管理人员确定的情况下,管理幅度与管理层次成反比,即管理幅度越大,则管理层次越少;2)与管理的政务和事务的难易程度和规范程度有关。
管理的事务越难、越不规范,则要求管理幅度要小些3)与管理者的水平和管理手段的先进程度有关。
管理者水平高,管理手段先进,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4)与被管理对象有关。
被管理人员素质高、责任心强,能独立胜任工作且忠于组织,则管理幅度可大些。
5)不同管理层次和工作性质。
管理幅度也应有差别。
6)与组织法规健全与否有关。
对于一个法规、程序健全的组织,幅度就可大些。
3霍桑试验由哈佛大学的工业心理学教授梅奥组织进行。
梅奥的结论是:行为和情绪是密切相关的;小组对个人的行为有重大的影响;小组的标准是由单个工人的产出确定的,金钱在决定小组的产出标准上小组的情绪和工作保障来说是相对次要的因素。
这些结论导致在组织管理方面对人的行为因素的新的强调。
霍桑试验结果:1)管理者不但需要做计划、组织、指挥和控制工作,还要不断建立一个人际的社会机构。
2)要建立一套系统的方法使人们容易与其他群体结合。
3)管理人员的风格的重要性。
4)首创“社会人”的概念。
管理学基础知识
第一章管理概述第一节管理的概念和特点一、管理概念:管理就是管理这在一定的环境下,为了实现特定组织的目标,动员和运用有效资源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控制等社会活动。
管理六点基本含义:1.管理是以管理者为主体进行的活动;2.在一定的环境下进行的;3.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4.需要动员和配置有效资源;5.具有基本职能;6.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
二、管理的特点(一)管理具有两重性1.管理的生产力属性和生产关系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艺术性即实践性,管理活动对于“度”的把握)(二)目标性1.组织的共同目标;2.目标具有大小层次性;3.具有时间跨度;4.多元价值性(盈利、地位等)(三)组织性(四)创新性第二节管理职能与类型一、管理职能(最早系统并明确分析管理职能的是法国管理学家亨利.法约尔。
)(一)计划(做什么)活动条件研究;制定业务决策;编制行动计划。
(二)组织(怎么做)设计组织;人员配备;组织变革。
(三)领导(靠什么做)(四)控制(如何做得更好及做得如何)二、管理职能发展:20世纪下半叶开始,决策、创新、协调职能受重视。
三、管理类型:按照公共领域和非公共领域及其主体组织形式,分为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
(一)公共管理是以公共组织为依托,运用公共权力为实现公共利益而进行的管理活动。
特点:1.以公共利益为实现目标;2.以公共组织为依托;3.公共管理是公共权力运用过程;4.独占性(一种公共服务、产品由一个部门承担);5.接受公众监督。
在中国,把非政府组织分为事业单位和公共服务性中介组织。
(二)企业管理:企业是以盈利为目的而进行生产、服务的组织,以企业法人身份活动注重个体利益。
特点:1.目标单一即盈利;2.企业管理具有竞争性;3.典型的经济理性;4.权力来源于生产资料所有权及委托经营权。
第三节管理者职责与技能一、角色类型:人际关系、信息传递、决策制定三方面角色。
层次:高层、中层、低层管理者。
领域分类:综合管理人员、专业管理人员(如人事、销售)二、具备技能(一)技术职能。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二)管理学研究的内容
三方面 研究对象
研究内容
生产力 方面
主要研究生
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等各要素,
产力三者要素 使各生产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研究如何根据组织
之间的关系即 目标、社会的需要,合理使用各种资源,以求得最佳经
合理组织生产 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问题
管理学基础第一章
• 理解和掌握管理的概念及管理在组织中的作用 • 了解组织的资源,树立珍惜资源及合理使用各
种资源的观念
• 理解效率与效果的关系 • 掌握管理的职能的含义及各职能之间的关系 • 理解管理的科学性及艺术性 • 掌握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及特点 • 熟悉管理基本方法的原理和特点 • 深刻理解“热炉法则”、“不值得定律”的基
读故事悟管理1_3:扭转乾坤的一支粉笔
公元一九一二年,美国钢铁大王安德鲁·卡耐基以一百万 年薪,聘请查理·斯瓦伯为该公司第一任总裁时,全美 企业界为之议论纷纷。
因为在当时,百万年薪已是全美国最高,斯瓦伯对钢铁并 不十分内行,卡耐基为何要付那么高的薪水呢?原来卡 耐基看上他激励部属的特殊才干。
斯瓦伯上任不久,他管辖下的一家钢铁厂产量落后,他问 该厂厂长:“这是怎么一回事?为什么你们的产量老是 落后呢?”
3 无效果 有效理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一)管理的科学性 管理的科学性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理解:
1、是指有效的管理必须有科学的理论、方法来指 导,要遵循管理的一般原则与原理,只有按照管 理活动本身所蕴含的客观规律办事,管理的目标 才能实现。
2、管理的科学性是指一门科学,是由一系列概念 、原理、原则和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有它内在 规律可循。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1. 组织行为学:研究个体和群体在组织环境中的行为规律,如领导理论、人际关系、团队合作等。
2. 战略管理:制定组织的长期目标和计划,并确定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取得优势。
3. 绩效管理:通过设定明确的目标和评估标准,监测和评估员工的绩效,以提高组
织的绩效。
4. 人力资源管理:负责招聘、培训、绩效管理、激励和员工福利等方面,以确保组
织拥有合适的人才。
5. 决策分析:研究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做出最佳决策的方法,包括决策理论和决策模型。
6. 组织结构:研究组织内部的层级和职权关系,以及部门之间的协作方式和信息流动。
7. 项目管理:规划、执行和监控项目,以达到预定的目标和时间表。
8. 领导学:研究领导者的特质、行为和影响力,以提高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9. 沟通管理:研究有效的沟通技巧和策略,以促进信息的传递和理解。
10. 变革管理:管理组织内部的变革过程,包括规划变革、管理变革风险和激励员
工。
11. 营销管理:研究市场需求、竞争分析、产品定位、推广策略和销售渠道等,以实
现组织的市场目标。
12. 供应链管理:管理与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和零售商之间的协调和协作,以确
保产品和服务的顺利交付。
13. 财务管理:研究资金的筹集、投资与运营,以实现组织的财务目标。
14. 管理信息系统:利用信息技术来管理和处理组织的业务数据和信息,以支持决策
和业务流程。
15. 职业道德:研究工作中的道德问题和道德规范,以引导管理者和员工正确行事。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1.管理学的基本概念和定义:管理学是一门研究如何有效地组织资源以达到组织目标的学科。
它关注组织中人员、资金、设备和信息等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利用。
2.管理者的角色:管理者主要分为三个层次,高层管理者、中层管理者和一线管理者。
高层管理者负责制定组织的整体战略和目标,中层管理者负责实施和协调各项工作,一线管理者负责具体的操作和监督。
3.组织的基本特征:组织是由不同的人员、职位和部门组成,它们通过各种关系和流程相互连接和协调,共同追求组织的目标。
4.组织结构:组织结构是指组织内部各部门和职位之间的关系和层次。
它可以分为功能型结构、分工结构、事业部门结构、矩阵结构等不同的类型。
组织结构的设计应考虑到组织的目标和策略,以及员工之间的协作和沟通。
5.管理过程:管理过程包括规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四个环节。
规划是制定组织目标和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组织是建立组织结构和分配资源,领导是激发员工参与和发挥潜力,控制是检查和评估组织实施计划的进展和结果。
6.决策与问题解决:决策是管理者将来自内外部环境的信息和选择汇集起来,做出决策的过程。
问题解决是根据具体的问题和目标,找到可以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方案。
7.组织文化:组织文化是指在组织内部形成的一种共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
组织文化可以影响员工的工作态度和行为,并对组织绩效和员工的满意度产生影响。
8.组织变革:组织变革是指组织在适应内部和外部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对组织结构、流程和文化等进行调整和改变。
组织变革需要管理者合理制定变革策略,并有效地推动变革的实施。
9.团队管理:团队管理是指管理者通过有效地进行团队建设和激励,推动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提高团队绩效和创新能力。
10.领导与领导力:领导是指影响他人行为和价值观的过程。
领导力是具备激励、指导和影响他人的能力。
有效的领导力可以带领团队获取成果,提高组织的绩效和创新能力。
以上是《管理学基础》课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整理
管理与管理学(第一章)一、管理是什么?(教材第一节内容)1.管理的含义核心词汇:管理者、组织目标、组织资源和活动、协调帮助理解:泰罗、法约尔、西蒙等对管理的定义,四层意思2.管理的性质二重性:与生产力相关联的自然属性、与生产关系相关联的社会属性(角色互换有无影响)科学性:有无客观规律以及是否可以被讲解、被复制使用的检验(能否找到与能否COPY)艺术性:对客观规律的艺术性实践2)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承担什么职责,或扮演什么角色人际关系角色:精神领袖、领导者、组织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信息监听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管理活动要求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懂专业人际技能:善协调概念技能:有思想2.动作(管理方法与技巧):对于不同的职能活动,各自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分述于二至五篇中。
3.作用对象(被管理者):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工业时代重物与现代管理重人)(2)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应承担什么职责,或扮演什么角色人际关系角色:精神领袖、领导者、组织联络者信息传递角色:信息监听者、信息传播者、发言人决策制定角色:企业家、干扰应对者、资源分配者、谈判者(3)管理活动要求管理者应具备的管理技能技术技能:懂专业人际技能:善协调概念技能:有思想2.动作(管理方法与技巧):对于不同的职能活动,各自有具体的方法和技巧,分述于二至五篇中。
3.作用对象(被管理者):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工业时代重物与现代管理重人)4.内部环境:严格讲,内部环境因其可控性特点属于内力组织物质环境:包括作用对象在内的组织所拥有的资源组织文化环境(关键)(二)外力主要指外部推动管理活动成功的帮助力量和影响因素。
1.外部环境内容宏观环境:经济、技术、政治和法律、社会文化等产业环境(具体环境或中观环境):竞争者、顾客、供应者、合作伙伴等2.环境应对环境的不确定性对管理影响很大环境应对(环境的管理)三、管理学研究提示(教材第四节内容):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一、古典管理理论: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一战前后)核心问题:效率(生产效率、经营效率、组织效率)人性假说:经济人(一)美国: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1.泰罗简介:美国、钢铁公司、技术工作、工程师、作品—“科学管理之父”2.三个著名实验:与“磨洋工”现象的斗争,效率核心铁块搬运:动作、标准与效率铲掘:改进工具提升效率金属切削:改进技术提升效率3.指导思想核心:管理人员和工人均应实行重大的精神变革(怎么分蛋糕—怎么把蛋糕做大)中心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手段:科学管理代替传统管理4.理论内容开发科学的作业方法科学选择和培训工人有差别的记件工资制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职能工长制例外原则5.评价:集天使、魔鬼与一身的评价,我的评价“伟大6.案例:科学管理造就的福特王国标准化流水线生产5美元工作日评价福特:天才的智慧与冷酷的心(二)法国: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1.法约尔简介:法国、科芒特里-富香博联营公司、管理实践与研究—“经营管理理论之父”2.理论内容企业经营6种活动(技术、商业、财务、安全、会计、管理)管理的5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管理的14条原则(分工、权利与责任、纪律、统一指挥等)3.评价:管理过程学派创始人、现代管理教育的奠基人,我的评价“感激”(三)德国:韦伯的行政组织理论1.韦伯简介:德国、社会学家、军队管理研究—“组织理论之父”2.理论内容三种权力模式(理性-合法的权力、传统的权力、超凡的权力)理想行政组织体系的特点(分工明确、等级安排、合理用人、职业管理人、规则与纪律、理性的人际关系)二、行为科学理论:20世纪20年代至20世纪50年代(一战后至二战后)社会背景:社会革命和工人觉醒-对物化的不满-反抗和斗争核心问题:效率—人性人性假说:社会人(一)梅奥及霍桑试验1.梅奥简介:美国、心理学和社会学背景、作品2.霍桑试验:主持者、研究内容、地点、四个阶段工厂照明试验继电器转陪试验大规模访谈观察试3.评价:精确、严谨的德国管理模式的理论先驱,我的评价“认同”(二)人际关系学说(人群关系学说)1.员工是“社会人”2.提高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3.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三)行为科学理论1.激励理论(需要层次理论等)2.人性理论(X-Y理论等)3.领导理论(管理方格理论等)4.组织理论(组织变革理论等)三、现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60年代至20世纪70、80年代社会背景:科技发展、生产社会化程度大大提高、管理学热表现:百花齐放、争相竞荣特别提出表扬:孔茨的分类总结四、管理理论的新发展:20世纪70、80年代以来社会背景:文化发展、可以持续发展要求、社会经济变化带来的挑战(一)企业文化(组织文化)1.背景:对日本经济奇迹的研究和深入思考2.重要研究者及其作品:威廉?¡è大内《Z理论—美国企业如何迎接日本的挑战》迪尔和肯尼迪《企业文化》彼德斯和沃特曼《寻求优势—美国最成功企业的经验》阿索斯《日本的管理艺术》奎恩和肯伯雷:运用竞争价值理论模型测度组织文化爱德加?¡è沙因《企业文化与领导》3.内容:文化对管理影响深远企业文化的含义、功能企业文化的三个组成部分(精神文化、植物文化、物质文化)(二)学习型组织1.背景:人类进入新时代(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知识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应变2.研究者及作品:1990年,彼得?¡è圣吉,《第五项修炼—学习型组织的艺术和实务》3.内容:关键语句:主动学习是应变之道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技能(系统思考、超越自我、改变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团队学习)学习型组织构建的基本方法(领导者行为、组织职权配置、约束激励机制、组织结构柔性化)(三)企业再造(业务流程重组)1.背景:3C挑战、对职能制的检讨2.研究者及作品:1993年,迈克尔?¡è海默和詹姆斯?¡è钱皮,《企业再造工程》3.内容:企业流程再造的目的:提高竞争力、从业务流程上保证效率,赢得客户企业再造实施方法:目标、手段、删减环节、重构流程、达到..企业再造的基本内容:以顾客导向为标准审视当前流程,根本性思考、彻底改革。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总结组织是指为达到诸多目标或未来预期产出而在一起工作、相互之间协调行动的若干人。
管理(management)就是要既有效率又有效益地对实现组织目标所需的人力资源或其他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绩效(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是管理者在利用资源满足顾客需求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活动中,在效率和效益上所表现出来的水准。
组织绩效同效率和效益成正比。
效率(efficiency)指的是在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中,资源利用的程度或资源产出水平的高低。
效益(effectiveness,也有译作“效果”或“有效性”)是衡量管理者为组织设定并努力要达到的目标的恰当程度,也指组织实现预定目标的程度。
管理者所选择的目标是恰当的,并实现了这些目标,组织就是有效益的。
效益效率2*2图表见P4管理的四种智能:1,、计划是管理者用以识别并选择适当目标和行动方案的过程。
管理者计划工作的优略劣决定着组织的效率和效果,也决定了组织的绩效水平。
(计划详述见P120计划的重要性…)计划的步骤(1)确定组织的使命和目标(2)制定战略SWOT(3)实施战略和变革组织2、组织(organizing)是管理者用以建立工作关系结构,从而使组织成员相互影响和协作,由此实现组织目标的过程。
组织过程的结果是产生组织结构(organizational structure),即一个正式的任务系统和汇报关系系统,借助这样的系统可以协调和激励组织成员共同去实现组织目标。
3、领导领导要达成的效果是使组织成员具有高度的工作热情,对组织高度忠诚4、控制在控制(controlling)过程中,管理者要评价组织实现目标的情况,以及为保持和提高绩效水平所采取的行动。
控制过程的结果是要提高准确衡量和监控组织效率与效益的能力。
管理类型基层管理者:处于管理层基底层的是基层管理者,通常称为主管。
他们的职责是对从事具体的的产品生产或服务活动的非管理人员进行日常监督管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理学基础》知识点《管理学原理》考试知识点第一章管理与管理学* 管理的任务:设计和维持一种环境,使用权在这一环境中工作的人们能够用尽可能少的支出,实现既定的目标。
* 管理的职能:计划、组织、人员配备、领导、控制等五项;管理层次为:上中下三层。
* 管理学的内容:1)根据管理活动总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下进行的,其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三个方面:生产力、生产关系、上层建筑。
2)从历史的角度研究管理实践,管理思想及管理理论的形成与演变过程3)从管理者的基本职能或工作出发来系统研究管理活动的原理、规律和方法。
* 管理及其性质1、概念:管理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2、性质:1)管理的二重性,它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2)管理的科学性,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伙为一个活动过程,期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3)管理的艺术性,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管理实践则无所谓管理艺术。
* 管理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管理学形成与发展大致可分为:1)古典管理理论阶段:泰罗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
马克斯?韦伯的理想行政组织体系2)人际关系学说和行为科学理论:30-50年代;梅奥霍桑试验3)管理理论丛林:管理过程学派;社会合作学派(巴纳德);经验或案例学派;人际关系行为学派(马斯洛);群体行为学派(梅奥,克里斯);社会技术系统学派(塔维斯托克研究所);决策理论学派(西蒙);沟通中心学派(纽曼);数学或管理科学学派;权变理论学派(卢桑斯)4)学习型组织理论:卓越绩效模式理论;六西格玛理论;标杆超越法理论* 法约尔的过程管理理论的十四原则:分工;职权与职责;纪律;统一指挥;统一领导;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报酬;集中化;等级链;秩序;公正;作用期稳定;首创精神;集体精神。
* 霍桑试验内容包括:工场照明试验;继电器装配室试验;大规模的访问与普查;电话线圈装配工试验;* 霍桑试验的结论:职工是社会人;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新型的领导能力在于提高职工的满足度;存在着霍桑效应。
*管理过程学派的基本观点是:1)管理是一个过程;2)管理过程的职能有五个: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指挥和控制;3)管理职能具有普遍性;4)管理应具有灵活性。
第二章计划* 计划工作的具体含义(5W1H):预先决定做什么What,讨论为什么Why要做,确定何时When做、何地Where做、何人Who做,以及如何How做.* 计划工作的基本特征:目的性;主导性;普遍性;经济性。
* 计划工作的意义:1)弥补不肯定性和变化带来的问题;2)有利于管理人员把注意力集中于目标;3)有利于更经济地进行管理;4)有利于控制。
综上所述,计划工作是一个指导性、科学性、预见性很强的管理活动,但同时又是一项复杂而又困难的工作。
* 计划的种类:1)按企业职能分类:生产计划、财务计划、供应计划、劳资计划等;2)按计划所涉及的范围分类:上,中,基层管理计划;3)按计划的内容分类:专项和综合计划;4)按计划所涉及的时间分类:长,中,短期计划;5)按计划的表现形式分类:使命、目标、战略,政策、程序等* 计划工作的程序:估量机会、制订目标、考虑计划工作的前提、确定可供选择的方案、比较各种方案、制订辅助计划,通过预算使计划数字化。
* 计划工作的原理:1)限定因素原理:指在计划工作中,越是能够了解和找到对达到所要求目标起限制性和决定性作用的因素,就越是能准确在、客观地选择可行方案;2)许诺原理:指任何一项计划都是对完成某项工作所做出的许诺,许诺越大,所需的时间越长,因而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小;3)灵活性原理:指计划工作中体现的灵活性越大,则早于来意外事件引起的损失的危险性就越小;4)改变航道原理:指计划工作为将来承诺得越多,管理者定期地检查现状和预期前景,以及为保证所要达到的目标而重新制订计划就越重要。
* 目标管理1、目标管理的分类:1)突破性目标和控制性目标;2)目标的纵向性:环境层;组织层;个人层;3)目标的网络化;4)目标的多样性;5)目标的时间性;6)目标的可考核性2. 目标管理的作用:1)为管理工作指明方向;2)激励作用;3)凝聚作用;4)目标是考核管理人员和员工绩效的客观标准。
3. 目标管理的特点:1)目标管理是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2)强调“自我控制”;3)促使下放权力;4)注重成果第一的方针。
4. 目标管理的基本过程:1)建立一套完整的目标体系;2)组织实施;3)检查和评价。
5. 目标管理的局限性:1)对目标管理的原理和方法宣传得不够;2)没有把指导方针向拟定目标的各级管理人员讲清楚;3)目标难以确定;4)目标一般是短期的;5)不灵活的危险。
* 预测与决策1、预测的作用:1)帮助我们认识和控制未来的不肯定性,使对未来的无知降低到最低限度;2)使计划的预期目标同可能变化的周围环境与经济条件保持一致;3)事先了解计划实施后可能产生的结果2、预测的步骤:提出课题和任务;调查、收集和整理资料;建立预测模型;确定预测方法;评定预测结果;将预测结果交付决策。
3、决策的地位和作用:1)决策是管理的基础;2)决策是各级、各类管理者的首要工作。
4、正确决策的特征:1)有明确而具体的决策目标;2)以了解和掌握信息为基础;3)有两个以上的备选方案;4)对控制的方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5)追求的是最可能的优化效应。
5、决策的类型:1)按决策对象的内容分类:程序化决策和非程序化决策;2)按对决策评价的准则分类:最优标准、满意标准和合理标准;3)按决策的范围分类: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4)按决策中变量之间的关系分类:肯定型、非肯定型决策和风险型决策。
5)按决策的依据分类:经验决策和科学决策。
6)个人决策和群体决策。
6、预测方法:1)外推法:一般用时间序列分析法(又包括:移动算术平均法和指数滑动平均法);2)因果法:回归分析;3)直观法:德尔菲法(专家预测法),要点如下:a、记名投寄征询意见;b、统计归纳;c、沟通反馈意见;d、多次反复。
7. 决策方法:1)主观决策法2)计量决策方法第三章组织工作概述* 组织工作的特点:1) 组织工作是一个过程;2) 组织工作是动态的;3) 组织工作要充分考虑非正式组织的影响。
* 影响组织结构选择的因素:技术;外界环境;组织的规模;组织的生命周期;组织的战略。
* 组织工作的原理:1)目标统一原理:是指组织中每个部门或个人的贡献越是有利于实现组织目标,组织结构就越是合理有效。
2)分工协作原理:是指组织结构越能反映为实惠组织目标所必要的各项任务和工作分工,以及相互间的直辖市,组织结构就越是精干、高效;3)管理宽度原理:是指组织中管理者监督管辖其直接下属的人数越是适当,就越是能够保证组织的有效运行。
4)责权一致原理:是指在组织结构设计中,职位的职权和职责越是对等一致组织结构就越是有效;5)集权与分权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对组织结构中职权的集权与分权的关系,处理得越是适中,就越是有利于组织的有效运行。
6)稳定性与适应性相结合的原理:是指越是能在组织结构的稳定性与适应性之间取得平衡,就越能保证组织的正常运行。
* 组织结构设计与类型1. 目前有关职位设计的做法包括:1)职位扩大化:主观通过把若干狭窄的活动合并为一件工作的方式来扩大工作的广度和范围。
(横向扩展)2)职位轮换;3)职位丰富化:指从纵向上充实和丰富工作内容,即从增加员工对工作的自主性和责任心的角度,使其体验工作的内在意义、挑战性和成就感。
4)工作团队:自主管理工作团队。
2. 影响管理宽度的因素:1)管理者与其下属双方的能力;2)面对问题的种类;3)组织沟通的类型及方法;4)授权;5)计划;6)组织的稳定性3. 确定管理宽度的两种方法:1)格拉丘纳的上下级关系理论:直接的单一关系;直接的多数关系;交叉关系的出现;2)变量依据法:4. 部门划分的方法:1)按人数划分:最原始、最简单的划分方法;2)按时间划分:按早、中、晚班3)按职能划分:生产、工程、质量等;4)按产品划分:事业部或集团;5)按地区划分6)按服务对象划分:7)按设备划分;8)其他5. 部门划分的原则:力求最少;组织结构应具有弹性;确保目标的实现;指派平衡;检查部门分设6. 组织结构的类型:1)直线型组织结构:优点:较简单,责任与职权明确;缺点:所有管理一人承担较困难;适用:不实行专业化管理的小型组织,或应用于现场作业管理。
2)职能型组织结构:优点:管理工作分工较细,专业管理作用;缺点:妨碍统一指挥,易造成管理混乱在实际工作中,不存在纯粹的职能型组织结构。
3)直线——参谋型组织结构:优点:能对本部进行细致管理,满足统一指挥和实行责任制度;缺点:下级部门受限,沟通少,易产生矛盾等;适用:中、小型组织4)直线——职能参谋型结构5)事业部制组织结构(斯隆模型,美国通用汽车研究)6)矩阵组织:优点:灵活性、适应性强,易于接受新观念、新方法,加强部门之间的协作;缺点:稳定性差,需接受双重领导* 组织权力的分配1. 职权的划分,包括:直线职权;参谋职权;职能职权。
2. 三种职权的关系:注意发挥参谋职权的作用;适当限制职能职权(限制职能职权的使用范围;限制级别)3. 授权的步骤:将任务委派给接受授权的下属,并明确应当取得的成果;将完成任务所必需的职权授予下属;使下属承担起对所接受的任务、成果要求和职权的义务。
4. 有效授权的要求:1)要有善于接受不同意见的态度;2)要有放手的态度;3)要允许别人犯错误;4)要善于信任下级;5)要善于适度控制。
5. 集权与分权的标志:决策的数目;决策的重要性及其影响面;决策审批手续的简繁。
6. 集权制的特点:经营决策权大多集中在高层领导;对下级的控制较多;统一经营;统一核算7. 分权制的特点:中下层有较多的决策权限;上级的控制较不和;在统一规划下可独立经营;实行独立核算,有一定的财务支配权8. 影响集权与分权的因素(10点):决策的重要性;高层主管对一致性的方针政策的偏好;组织的规模;组织的历史;最高主管的人生观;获得管理人才的难易程度;手段;营运的分散化;组织的变动程度;外界环境的影响9. 管理层的作用:1)组织的管理当局必须明确组织的使命、愿景和价值观;2)管理当局还必须对组织加以适当的构造和部署以保证其战略的实现,要让每个人在组织中都有自己的位置。
第五章领导* 领导权力的构成:1)正式的权力或职位的权力:奖赏的权力;强制的权力;合法的权力。
2)非正式的权力或个人的权力:专家的权力和榜样的权力。
* 领导的作用:1)有效、协调地实现组织目标;2)有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3)有得于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结合。
* 领导工作的原理:1)指明目标原理:是指领导工作越是能使全体人员明确理解组织的目标,则人们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做的贡献就会越大;2)目标协调原理:是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能取得协调一致,人们的行为就会趋向统一,从而为实现组织目标所取得的效率就会越高,效果就会越好;3)命令一致原理:是指管理者在实现目标过程事下达的各种命令越是一致,个人在执行命令中发生矛盾就越小,领导与被领导双方对最终成果的责任感也就越大;4)直接管理原理:是指管理者同下级的直接接触越多,所掌握的各种情况就会越准确,从而领导工作就会更加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