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合集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x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_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x](https://img.taocdn.com/s3/m/07e61a34011ca300a7c39035.png)
(2)两者的最高目标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 现阶段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 共同目标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 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2)两者的最高目标
道德→人类的自律 法律→人类的他律→人类的自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2.从调整范围上看
道德调整的范围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 一个领域和一切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范围 通常限于那些要求并且有可能由国家评价和 保障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 广泛调整与局部调整的有机分工。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虐猫事件
一双青绿色的高跟凉 鞋,残忍地在小猫身上踩 跺。这个画面在数以万计 网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 去,这个身材高挑的女人 是谁?她为什么会做出这 么残暴的行为?在这些图 片背后还隐藏着多少罪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现象提问
接电话真的纯属私人行为?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3.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和私人意识的矛盾
(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从调整对象上看 2.从调整范围上看 3.从调整内容上看 4.从调整手段来看 5.从追求秩序
1.从调整对象上看
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 思想动机活动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 行为;法律则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内在调整与外在 调整的有机统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 现阶段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的 共同目标
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 中的秩序,实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2)两者的最高目标
道德→人类的自律 法律→人类的他律→人类的自律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2.从调整范围上看
道德调整的范围几乎覆盖社会生活的每 一个领域和一切社会关系;法律调整的范围 通常限于那些要求并且有可能由国家评价和 保障的社会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 广泛调整与局部调整的有机分工。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虐猫事件
一双青绿色的高跟凉 鞋,残忍地在小猫身上踩 跺。这个画面在数以万计 网民的脑海中久久挥之不 去,这个身材高挑的女人 是谁?她为什么会做出这 么残暴的行为?在这些图 片背后还隐藏着多少罪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现象提问
接电话真的纯属私人行为?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 2.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3.公共生活规范意识和私人意识的矛盾
(二)道德和法律的关系 1.从调整对象上看 2.从调整范围上看 3.从调整内容上看 4.从调整手段来看 5.从追求秩序
1.从调整对象上看
道德主要是通过对人们内心的信念和 思想动机活动的调整,来影响人们的外部 行为;法律则主要指向人们的外部行为。 从这个意义上讲,二者是内在调整与外在 调整的有机统一。
【学习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学习课件】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https://img.taocdn.com/s3/m/1d9cbddb1ed9ad51f11df26d.png)
(2) 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 的,以及其他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3)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 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 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4)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 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 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 义进行活动, 被 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完整版ppt
11
4、处罚的程序
(1)调查: (2)决定: (3)执行:
完整版ppt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完整版ppt
1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当代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
现代通讯工具及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
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 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完整版ppt
9
2、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与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原则: (1)处罚适当原则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 种类分为:
(3) 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 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 人或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4) 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 职务的;违反国家规定 未经注册登记,以社会团体名 义进行活动, 被 取缔后仍进行活动的等, 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 放的许可证的处罚。
完整版ppt
11
4、处罚的程序
(1)调查: (2)决定: (3)执行:
完整版ppt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完整版ppt
1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一)、当代公共生活扩展的促进要素: 现代交通工具的发展。) 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
现代通讯工具及互联网信息传播方式的扩展。
(二)、公共生活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 总称 。
适用范围:《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条规定: “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妨害社会管理,具有社会危害性,依照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 追究刑事责任;尚不够刑事处罚的,由公安机关依 照本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完整版ppt
9
2、治安管理处罚的原则、种类与适用
治安管理处罚原则: (1)处罚适当原则
(2)处罚公开、公正原则 (3)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
(4)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的 种类分为: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31页)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国家级精品课程课件(31页)](https://img.taocdn.com/s3/m/31bfafeaa1c7aa00b52acbe3.png)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 1.我国社会公德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 2.社会公德遵守状况也有一些令人担忧的状况; • 3.大学生要努力培养社会公德意识,加强自身修养, 树立自身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形象。
(二)在实践中增强社会公德意识,践 行社会公德规范
• 1 大学生要努力做社会公德规范的传播者和
(二)《集会游行示威法》
• 1 《集会游行示威法》概况 • 2 立法基本精神
• 3 《集会游行示威法》的主要内容
(三)《环境保护法》
• 1 概况
• 2《环境保护法》的基本精神 • 3 《环境保护法》的主要内容(四)《道路通安全法》• 1 概况
• 2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精神
• 3 《道路交通安全法》的主要内容
践行者。
• 2 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社
会公德意识和责任意识。
• 3 从小事做起,从小节做起,带头践行社会 公德规范.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1 大学生与网络生活密不可分;
2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
3 当前网络活动中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
有社会公德的约束;
4 大学生网络生活中加强社会公德自律的基 本要求.
生 活 中 不 道 德 现 象 种 种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 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 公共生活的含义
与私人生活相对而言,二者既有区别也有联 系:私人生活以家庭内部和个人的活动为主要领 域,有封闭性和隐秘性;公共生活超越了私人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五章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3166988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2.png)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指出:“要 大力提倡以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惜 公物、保护环境、遵纪遵法为主要内容 旳社会公德,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种 好公民。”这是有关社会公德基本内涵 旳精确概括。
二、社会公德旳主要内容
(一)文明礼貌
1、必要性
(1)提升道德素质旳要求; (2)自尊旳需要; (3)培养优雅旳气质——审美旳需要; (4)建立良好旳人际关系; (5)自我评价与对别人旳评价旳原则; (6)价值实现旳途径。 2、行为方式
(三)爱惜公物 1、必要性 (1)爱惜公物,是每个人旳社会责任也是义务; (2)尊重自己、尊重别人、尊重劳动; (3)保障民众生活条件,增进社会进步。 2、行为方式 (1)要以主人旳态度看待国家和集体财产,珍重社会 旳共同劳动成果; (2)要正确使用城乡道路、水电、通讯、交通、环卫、 消防等公用设施,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要反对损 坏公物、化公为私。 (3)建设节省型社会,爱惜公物还要求在全社会树立 节省意识、建设节省文化、提倡节省文明,形成“节省 光荣、挥霍可耻”旳社会风尚。
四、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规范
网络生活中旳道德要求,是人们在网络生活中为了 维护正常旳网络公共秩序需要共同遵守旳基本道德 准则,是社会公德规范在网络空间旳利用和扩展。 网络生活成为大学生业余生活旳主要方式之一,同 步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其负面作用也给青年学生带 来了伤害。 在网络上,你不懂得我是条狗; 网络是最大旳“民主墙”; 网络诈骗、网络病毒、网络色情……。
(三)当代社会公共生活旳特点 1、社会活动范围旳广泛性: (1)生活内容旳复杂性; (2)交往人员旳多元性,朋友遍天下; (3)公共生活空间旳广阔、扩展性,除了 家庭生活就是公共生活。 2、交往对象旳复杂性:熟悉旳人、陌生旳 人、多种各样旳人,思想、行为都比此前丰 富和复杂。 3、活动方式旳多样性:人旳生活内容本身 就非常丰富;直接旳、间接旳方式;真实世 界旳、虚拟世界旳。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课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教学 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18c1d5bb307e87101f696c9.png)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大学生应当成为践行网 络道德的表率。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 法律不仅确认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公共生 活准则,引导人们自觉守法,自觉维护 公共生活的正常秩序,而且通过制裁破 坏公共秩序的违法行为,强制人们遵守 社会公共生活准则。
•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 公共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 公共秩序主要包括: • 工作秩序 • 教学秩序 • 营业秩序 • 交通秩序 • 娱乐秩序 • 网络秩序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 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 相处的社会。 • 安定有序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 特征,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 必要条件。
(三)爱护公物
• 对社会共同劳动成果的珍惜和爱护,是 每个公民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和义务, 它既显示出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也是 整个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 每个有责任心的公民,都应当自觉爱护 公共财物。
公共报纸别做剪报
(四)保护环境
• 保护环境主要是指保护自然环境,诸 如水环境、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 态环境、矿产资源、动物资源等,也 包括保护文物资源、文化资源、社会 管理资源等人文环境。 •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根本上说, 是对全人类的生存发展利益的维护, 也是对子孙后代应尽的责任然的道德要 求,是调整和规范人际关系的行为准 则。 • 文明礼貌是打开心扉的钥匙,是交流 思想的窗口,是沟通感情的桥梁,它 反映着一个人的道德修养,体现着一 个民族的整体素质。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5PPT课件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5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796e80580216fc710afdb6.png)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一)指引作用 (二)预测作用
(三)评价作用 (四)强制作用
(五)教育作用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1、概念: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 公安机关实施治安管理处罚过程中 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四)《道路交通安全法》
(一)道路交通安全法概述
1、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概念
道路交通安全法是国家制定的、调整在 加强交通管理,保证交通安全、提高通行效 率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 的总称。
2、道路交通安全法的基本原则
(1)依法管理的原则 (2)科学管理的原则 (3)管理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4)方便群众的原则
3、公安机关的审查、许可 4、限制性要求
4、违法集会游行示威的法律责任
行政责任
2 刑事责任
民事责任
(三)《环境保护法》
1、环境保护法的概念 环境保护法是国家制定或认的,
为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目的, 调整有关保护和改善环境、合理利用 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所发 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 提。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的生活质量的 基本保证。
❖ 有序的公共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 要标志。
纽约世贸大厦“911”死难者多为男性
2002-04-20 05:59:26 人民网华盛顿4月19日电 据纽约市政府最新公布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56页PPT精品文档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56页PPT精品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c3e0089df61fb7360b4c658a.png)
24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主要法律规范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 (一)治安管理处罚法概述 1、《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概念和适用范围
概念:《治安管理处罚法》是调整公安机关实施治 安管理处罚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规 范的总称。
通过时间:2019年8月28日 生效时间:2019年3月1日
以至于许多美军飞行员事后体会不到这是一场与“人”的战
争,一切按电脑程序进行,他看不见敌人,眼前只有屏幕和
飞行轨迹,目标也只有一个闪亮的光点,在确定的时间,用
光圈和十字符锁定目标,摁下按钮,向指挥部报告“任务完
成”,然后返回。对他来说,唯一的感受似乎和玩电脑游戏
一样,区分不出是战争还是电脑游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
07.11.2019
27
(二)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与适用
1、治安管理处罚的种类 (1)警告; (2)罚款; (3)行政拘留; (4)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
对违反治安管理的外国人,可以附加适用 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07.11.2019
28
2、治安管理处罚的适用
(1)主体的适用
07.11.2019
22
(三)网络社会的道德建设
1.遵守网络规范,做有道德的网民
美国计算机伦理协会制定的“计算机伦理十戒” (1)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伤害他人。 (2)你不应该去影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 (3)你不应该到他人的计算机文件里去窥探。 (4)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偷窃。 (5)你不应该用计算机去做假证 (6)你不应该拷贝或合作你没有购买的软件 (7)你不应该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除非你得到了准
4、妨害社会管理的行为和处罚
07.11.2019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精品PPT课件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5667711360cba1aa811dade.png)
第二节 职业道德
一、职业道德概念及主要内容
1甫江
“信义兄弟”
3、办事公道 4、服务群众
5、奉献社会
“最美乡村教师” :朱敏才 孙丽娜
思考:你如何看待“马班 邮路乡邮员王顺友 ”?
二、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 1、当前我国就业压力大的原因 《2015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压力调查报告》 2、大学生要正确看待就业压力 (二)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解决方法:1、认真学习社会公德规范 2、自觉培养社会公德意识 3、努力提高践行社会公德 的能力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同学们在使用网络时,会遇到什么样的不文明现象?如何做到网络文明?
1、准确使用网络工具 2、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3、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4、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课后思考〗如何看待“网络恶搞”现象?
1、学习职业道德规范。 2、提高职业道德意识。 3、提高践行职业道德的能力。
青年志愿者 徐本禹
第三节 家庭道德
一、恋爱、婚姻家庭中的道德规范
(一)恋爱中的道德规范 1、尊重人格平等
欣赏:舒婷《致橡树》,感受诗歌的情怀。
2、自觉承担责任
3、文明相亲相爱
〖讨论〗这是某高校一位宿舍阿姨劝阻 校园不文明行为而画的一张漫画,你如 何看待校园内的不文明的恋爱现象?
5、遵纪守法
(三)自觉遵守社会公德
2015年十种“最缺乏公德行为”评出,你如何看待这些行为?
排名第一的行为是:向窗外扔污物。(票数:19112张) 排名第二的行为是:上公共汽车不排队,一拥而上。(票数:18644张) 排名第三的行为是:旅游景点、名胜古迹上乱写乱刻。(票数:17905张) 排名第四的行为是:宠物随地大小便,主人不清理。(票数:17624张) 排名第五的行为是:行人翻栏杆、随意穿行马路。(票数:17596张) 排名第六的行为是:下雨天开车溅湿行人。(票数:17560张) 排名第七的行为是:公交车上,年轻人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票数:17036张) 排名第八的行为是:传播垃圾电子邮件、手机短信。(票数:16828张) 排名第九的行为是:看电影、演出时,大声说话、喧哗、到处走动。(票数:16788张) 排名第十的行为是:在街上乱吐口香糖。(票数:16571张)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1ebc44ca45177232f60a2e3.png)
1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一个留学生的日记
不见随地吐痰,没有乱停乱放,德国良好的公共秩序 不靠别人监管,就是靠大众那份公德心。 良好的公共秩序让这里一切井井有条,生活中一个又 一个细节都在表述着公德心的作用。法兰克福机场是欧洲 最大的机场之一,每年上千万的乘客在这里落脚。在这个 繁忙的机场里有一处僻静的地方,那里提供免费咖啡。既 然是免费,自然一切都是自助。行色匆匆的旅客来这里自 己冲杯咖啡,抖擞精神继续上路。咖啡桌上非常干净,喝 完咖啡的人都会自觉收拾干净,以方便下一个人使用。我 路过的时候正好一位旅客弄撒了糖罐,他甚至借用了清洁 工的拖布把地面擦拭干净。
3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及相关的道德领域
公共生活 职业生活 家庭生活 社会公德 职业道德 家庭美德
社 会 生 活
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17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四、社会公德的实践与养成
18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19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国家权力运行和国家意志实现的具体
表现。
44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第五章 遵守社会公德 维护公共秩序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 POWERPOINT PRESENTATION](https://img.taocdn.com/s3/m/1afd308f4a7302768e993989.png)
2020/3/25
市场经济的负面
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 认知出现偏差
从政治、经济等层面分析中国人不讲公德的原因:
专制制度的摧残
严复、梁启超认为,享受自由、平等
权利的西方人能把国家的事当作自己的 事;而中国的统治者把民看作奴隶,不仅 不鼓励人民关心国事,而且想方设法禁止 人民关心国事,于是,人民自然只关心自 己的私事,而淡漠公共事务、国家事务。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因此,如何 获得社会秩序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所有谋求社会秩 序的方式中,通过政府而实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最为可靠的。 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公平和正义,才能够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 会冲突诱因,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供给。
政府控制:社会秩序获得的可靠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来说,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是一 个无需证明的问题。但是,社会秩序如何获得,却有着不同的方 式。其中,政府通过其所垄断的绝大多数社会资源来实现对社会 的全面而严密的控制,是获得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无 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一直被掌握政权者视做最为有效的 方式。很多学者把这种方式称为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形态。
社会关系总是表现为各种制度,如社会制度、政治 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人们只有遵守这些制 度和规范,才能使社会生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
“公共秩序”一词具有多种涵义,有时指一种法律 状态,有时则指一种法律制度。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 秩序,其主要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群众生活秩序, 网络秩序等等。
梁启超指出:“吾中国数千年来,束 身寡过主义,实为德育之中心点。范围 既日缩日小,其间有言行论事,出此范围 外,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 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 政等偏义,以非笑之,排挤之。谬种流传, 习非胜是,而国民益不复知公德为何 物”。 2020/3/25
市场经济的负面
影响使学生社会公德 认知出现偏差
从政治、经济等层面分析中国人不讲公德的原因:
专制制度的摧残
严复、梁启超认为,享受自由、平等
权利的西方人能把国家的事当作自己的 事;而中国的统治者把民看作奴隶,不仅 不鼓励人民关心国事,而且想方设法禁止 人民关心国事,于是,人民自然只关心自 己的私事,而淡漠公共事务、国家事务。
稳定的社会秩序是一个社会健全程度的标志。因此,如何 获得社会秩序的问题历来受到人们的关注。在所有谋求社会秩 序的方式中,通过政府而实现的社会公平和正义是最为可靠的。 一个社会只有实现了公平和正义,才能够消解一切根本性的社 会冲突诱因,实现稳定的社会秩序供给。
政府控制:社会秩序获得的可靠方式
对于一个国家的存在与发展来说,社会秩序的重要意义是一 个无需证明的问题。但是,社会秩序如何获得,却有着不同的方 式。其中,政府通过其所垄断的绝大多数社会资源来实现对社会 的全面而严密的控制,是获得社会秩序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无 论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中,都一直被掌握政权者视做最为有效的 方式。很多学者把这种方式称为强国家弱社会的结构形态。
社会关系总是表现为各种制度,如社会制度、政治 制度、经济制度、法律制度等。人们只有遵守这些制 度和规范,才能使社会生活表现出一定的秩序。
“公共秩序”一词具有多种涵义,有时指一种法律 状态,有时则指一种法律制度。
公共秩序通常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 秩序,其主要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教学秩序、 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秩序、群众生活秩序, 网络秩序等等。
梁启超指出:“吾中国数千年来,束 身寡过主义,实为德育之中心点。范围 既日缩日小,其间有言行论事,出此范围 外,欲为本群本国之公利公益有所尽力 者,彼曲士贱儒动辄援不在其位,不谋其 政等偏义,以非笑之,排挤之。谬种流传, 习非胜是,而国民益不复知公德为何 物”。 2020/3/25
版思修六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精品PPT课件
![版思修六讲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fa8979c281e53a5902ff15.png)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关于“公”的涵义
“公”的五种解读:
第一、(甲骨文)金文中的“公”主要有祖先、国君等义。
第二、公”则有了一般性的政务和公务事务的意思。如《左传》中 的“公事有公利”,两个公都是指国家和政府。如现在我们称政府 的工作人员为公务员,政府、官府称为公家,打官司成为“对簿公 堂”。一般人们认为公是与公共事务和政府划上等号的。
通缉令一:社会公共 生活中的不文明行为
通缉令二:各类非法 经营、非法占道行 为
通缉令三:汽车维修市场 秩序混乱问题
通缉令四:非法小广 告Fra bibliotek通缉令五 旅游市场 秩序混乱
通缉令六 环境脏乱问 题
通缉令七 户外广告、 公共设施残缺不全
树立公德意识和公共精神
正义 平等 关爱 规矩
别挤了,别挤了!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 重要条件
2、教学难点
如何用所知的社会公德规范和公共生活的法律规范 要求自己,自觉维护公共生活秩序,做一个现代的 文明人,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教学内容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第三节 公共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公德缺失现象
您认为:
现在社会上
有哪些缺失公德的现象呢?
公德缺失后果之一(社会失序)
第三,传统中国思想中, 公代表公共利益或者人民的福旨。这个观 念与传统知识分子的记事思想关系很深。如孔子说穷则独善其身, 达则兼善天下。在这里,一张面值社会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又要 求统治者照顾所有人的利益。
第四,慈善布施的观念。
第五,和睦相邻的观念。
近代强调公共生活和社会公德的历史背景
一百年前,梁启超探寻中国所 以“日即衰落”的原因认为即在 于“公共观念之缺乏”。“一涉公
思修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幻灯片PPT
![思修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幻灯片PPT](https://img.taocdn.com/s3/m/83086069d0d233d4b04e697b.png)
27
没有任何的窗户是破的,这是最好的。但是任何 社会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任何制度即使在本 质上符合历史发展的最终要求,在具体的发展阶段 上都会有瑕疵。现实的关键是需要有意愿、有能 力、有方法找到问题并及时予以修补!
28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 要前提.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的基本保证.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
20
文
排 队
明 上
上
网
下
车
完
善
公
文 明 礼
共 服 务
让
21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 道德和法律
22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 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 个好公民。”
17
“门窗论”
• 门窗以外的社会生活为公共生活空间;门 窗以内的为家庭公共生活空间(婚姻家庭 生活);个人生活的空间或内心思维活动 为私人生活空间。
18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 社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19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 件.
16
私人生活公共化:
• 相反,私人生活本应该是很个人的、私秘的,但 在国人眼中却都是公开的,私人生活中很多规矩 比公共生活还要多、还要严格,且遵守起来非常 自觉甚至苛刻,最典型的莫过于喝酒的规矩,本 来谁喝谁不喝,谁喝多少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很 随意率性的,但是,一到酒席桌上就不是你个人的 事情了,大家一起喝时,一个都不能少,有一人 不喝干杯中酒,全桌人都会义愤填膺,群起而攻 之,规矩是不能坏的;有一人敬酒对方不喝完,那 是犯大忌,会受到众人指责,甚至强行灌下,最 后要亮个酒杯底朝天才罢休。这时侯每个人所表 现出来的公平与正义感非常强烈,执行文化也充 分体现,履行监督的职责非常自觉,甚至自告奋勇。
没有任何的窗户是破的,这是最好的。但是任何 社会都会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任何制度即使在本 质上符合历史发展的最终要求,在具体的发展阶段 上都会有瑕疵。现实的关键是需要有意愿、有能 力、有方法找到问题并及时予以修补!
28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 要前提.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 的基本保证.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 的重要标志.
20
文
排 队
明 上
上
网
下
车
完
善
公
文 明 礼
共 服 务
让
21
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 道德和法律
22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 “要大力倡导以文明礼貌、 助人为乐、爱护公物、 保护环境、遵纪守法为 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德, 鼓励人们在社会上做一 个好公民。”
17
“门窗论”
• 门窗以外的社会生活为公共生活空间;门 窗以内的为家庭公共生活空间(婚姻家庭 生活);个人生活的空间或内心思维活动 为私人生活空间。
18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点:
• 社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 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 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 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19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 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 件.
16
私人生活公共化:
• 相反,私人生活本应该是很个人的、私秘的,但 在国人眼中却都是公开的,私人生活中很多规矩 比公共生活还要多、还要严格,且遵守起来非常 自觉甚至苛刻,最典型的莫过于喝酒的规矩,本 来谁喝谁不喝,谁喝多少应该是自己的事情,很 随意率性的,但是,一到酒席桌上就不是你个人的 事情了,大家一起喝时,一个都不能少,有一人 不喝干杯中酒,全桌人都会义愤填膺,群起而攻 之,规矩是不能坏的;有一人敬酒对方不喝完,那 是犯大忌,会受到众人指责,甚至强行灌下,最 后要亮个酒杯底朝天才罢休。这时侯每个人所表 现出来的公平与正义感非常强烈,执行文化也充 分体现,履行监督的职责非常自觉,甚至自告奋勇。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cb375b7f5335a8103d22068.png)
3、必须提出书面申请
举行集会、游行、示威,必须由其负责人 在举行日期的五日前向主管的公安机关亲自 递交书面申请,不是由负责人亲自递交书面 申请的,主管公安机关不予受理。负责人应 同时出示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并如 实填写申请登记表。
案例:
• 2005年6月,某市部分退休职工因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医 保问题没有解决,且长期上访无果,要求游行请愿,并委 托退休职工王某、张某、佘某等3人向市公安局递交了游 行申请书。
• 市公安局对其许可申请进行审查,认为:申请人申请 请愿游行的具体时间不清楚,游行后的解散地点未注明, 申请人的代表资格未见《委托书》,参加请愿游行人员的 身份不明,情况不详,且游行的线路涉及到数百个门店及 行政企事业单位,治安交通环境复杂,请愿游行必将给途 经的经营环境及机关工作秩序、交通秩序造成一定 影响。 根据《集会游行示威法》第十二条规定,决定不予许。
人民网2005年推出的日常生活中“十大不文明行为”的评比活动的网友投票结 果。
[本校调查]
大学校园公德现状(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及大 型集体活动中的不良行为表现)
• 迟到旷课
•
随地吐痰
校园
•
践踏草坪
十大
•
在宿舍影响他人休息
不文
•
乱扔垃圾
明现 象
•
占座不到
•
考试作弊
•
损坏公物
•
公共场所情侣举止过度亲密
3、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及其处罚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和处罚 非法携带枪支、弹药或弩、匕首的,以及其他妨害
公共安全的行为,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3)侵犯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行为和处罚
写恐吓信或以其他方法威胁他人人身安全的;公然 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殴打他人或故意伤害 他人身体的等,分别给予警告、罚款、拘留等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1、含义:公共生活是相对于私人生活而言的, 两者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私人生活往往以家庭内部活动和个人活动为 主要领域,具有私密性、封闭性和独立性 等特点。
公共生活则超越了私人生活的局限,具有鲜 明的开放性和透明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2、形成和发展: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78层楼,陈思进用了整整一个半小时,终于到 了地面。两分钟后,北塔轰然倒塌。
现在的陈思进是美洲银行证券部副总裁。他说: 那一天,男人们主动让道给老人和妇女的感 人情景至今还深深地刻在他的脑海中。人们 之间没有抢道、推搡、也没有争论、协商, 那份心灵的默契令人叹为观止。也正是这份 默契,为所有人赢得了宝贵的逃命时间。
(1)文明礼貌 注重个人形象,讲求必要礼节。在人际交往
中,衣着整洁,举止文雅,说话和气,用语得当, 守时守约。尊重他人、宽以待人、相互礼让。遵 守公共场所的各种规定,不影响、不妨碍他人的 正常活动。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2)助人为乐 发扬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精神,将心比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教学难点
1、公共生活特征。 2、为什么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3、为什么说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 巩固和发展,要靠道德,也要靠法 律。 4、如何让学生理解公共生活中主 要法律规范的基本精神。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v 正确使用网络工具 v 健康进行网络交往 v 自觉避免沉迷网络 v 养成网络自律精神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三节 社会生活中的法律规范
v 一、公共生活与法律规范 v 二、公共生活中的相关法律规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实践活动:
有关道德与法律的辩论 正方:法律更能促进良好的社会秩序 反方:道德更能促进良好的社会秩序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思考: 大学校园里有一种奇怪的现象:100%学
生强烈反对不文明行为,但是这100%的 学生也承认,校园里种种不文明行为就发 生在自己或同学身上.你认为症结在哪里?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社 会公德“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 之间的关系”。
v 在人与人之间的层面上,主要体现为举止文明、尊 重他人。如尊老爱幼,善待若者,诚实守信;
v 在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爱护公 物、维护公共秩序。如遵守公共秩序,爱护公共财 务,维护公共利益等;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讨论:
请观看如下图片谈谈自己的体 会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当代大学生已成为我国传播社会公德 意识和践行社会公德规范的重要力量。
v 从总体上看,当代大学生具有较强的社 会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以大学生为主体 青年志愿者已成为无偿献血、捐献骨髓、环 境保护等公益活动的主力军,“学雷锋”、 “三下乡”以及其他形式的青年志愿者活动 和社会实践活动,已成为增强大学生社会公 德意识与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式。
推己及人,多为他人着想。关心老弱病残、鳏 寡孤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
(3)爱护公物
以主人翁的态度对待国家和集体财产, 珍重社会共同劳动成果。正确使用城乡道路、 水电、通讯、交通、环卫、消防等公用设施。 保护名胜古迹、历史文物。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4)保护环境
要强化可持续发展观念,珍惜自然资源,保护 生态环境。 要爱护花草树木、野生动物、人文景观,注意 节约用水。 要防治废渣、废水、废气和噪音污染。 要维护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 护公共秩序ppt-肇庆学
院思想政治理
2020/12/11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教学重点
1、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本质及特征 主要表现
2、维护公共秩序的基本手段 3、社会公德的特点与养成 4、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及养成 5、法律规范在公共生活中的作用 6、与大学生关系比较密切的几部法 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尤其是 《治安管理处罚法》
在生死时速的求生之路上,混乱只会逼人们陷 入更大的绝境。惟有团结、正义,才能拥有 力量,温暖前行。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一节 公共生活与公共秩序
一、公共生活及其特点 二、公共生活需要秩序 三、维护公共秩序的主要手段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意义
v (一)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v 思考:如何构建和谐宿舍、和谐班级、和谐校园?
v (二)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 前提
v (三)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 基本保证
v (四)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 重要标志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v 大学校园部分大学生的不良行为同样反映出 公德失范、素养勘忧的现状。
v 课桌文化、逃课作弊、不讲卫生、长明灯长 流水、挥霍浪费、剽窃成果、过度亲恋遭到 非议。一些学生我行我素,桀骜不逊,自视 高雅,言行不一,公德失范,严重影响了人 们对大学生的评价,损伤着大学生的群体形 象。
导入案例:逃生之路
2001年9月11日上午,陈思进准时来到位于 世贸大厦北塔80层的公司上班。几分钟后 通知撤退。楼体变型,8个出口全部卡死, 手机信号中断,三四百人挤在一起,强行 撞门,打开一个出口。
一条生路是外旋楼梯,还有一条生路是内旋 楼梯,人们自觉的把内旋楼梯让给了老人 和妇女。陈思进和其他人一起从外旋梯逃 生。楼道狭窄,人群拥挤,却没有人推搡 抢道,人们井然有序地快速撤离。
v 梁启超论及公德时曾说:“人人相善其 则者,谓之公德”。
v 孙中山则将其概括为“正心、诚意、修 身、齐家”八字。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v 马克思指出:努力做到使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 的那种简单的道德和正义的准则,成为各民族 之间的关系中的至高无上的准则。
v 列宁多次强调,在阶级社会里,存在着数百年来 人们就知道的数千年来一切处世格言上反复 谈到的、起码的公共生活规则。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v 在当代社会,维护公共秩序以经济社会 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愈加突出。
v
v 讨论: v 无序的教学秩序、交通秩序给我们的生
活带来了哪些影响?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无规矩不成方圆
v ①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规矩、懂规矩、守规矩; v ②公共生活需要共同的准则——公共秩序。
v (3)活动方式的多样性:商场购物、歌厅娱乐、 广场漫步、公园休闲、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 互联网冲浪等。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二、公共生活需要公共秩序
v 公共秩序:是由一定规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 活的一种有序化的状态。
v 公共秩序的内容:是指为维护社会公共生活 所必需的秩序,包括生产秩序、工作秩序、 教学秩序、营业秩序、交通秩序、公共场所 秩序、群众生活秩序等,还包括娱乐秩序, 网络秩序。
v 在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层面上,主要体现为热爱自 然、保护环境。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2、社会公德的特征:
v (1)继承性。 v (2)基础性。 v (3)广泛性。 v (4)简明性。 v (5)稳定性。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v 案例: “让座行为成另类,让座让到不敢让”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四、网络生活中的道德要求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思考与讨论
v 联系实际,评价网络对大学生 的影响,谈谈青年学生应树立怎样 的网络观?
宪法和法律权威,执行法规、法令和各项行 政规章。要遵守市民守则、乡规。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v (一)我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基本现状
v 我们已经懂得社会生活中的每一个 成员都应遵守社会公德最起码的道德准 则,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一方面社会公 德的弘扬、践行、事迹催人向上,另一 方面社会公德的缺失、陋习、龌鹾令人 忧虑。
人类社会的公共生活是逐步形成和发 展起来的。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特征:
v (1)活动范围的广泛性: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 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新兴的证劵交 易所、人才市场、网络的虚拟世界等。
v (2)交往对象的复杂性:以往“熟人社 会”→“陌生人社会”,与陌生人打交道。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
第二节 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
一、社会公德及其特点 二、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 三、社会公德的实践和养成 四、网络中的道德要求
第五章遵守社会公德维护公共秩序 ppt肇庆学院思想政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