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修辞》 PPT
合集下载
高考语文复习:现代汉语修辞 课件(共48张PPT).ppt
知识点击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1)甲(本体)和乙(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 几种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①同类相比:她的性格很像她的母亲。 ②表示猜度: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了。 ③表示想象:每当看到这条红领中,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灿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社会主义的中国,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常用修辞
常
第一课
比喻 比拟
用
第二课
借代 夸张修辞 Nhomakorabea第三课对偶 排比
第 一 课
知识点击
一、比喻 1、定义: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 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即打比方。 2、结构: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 (作比喻的事物) 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例句:远远的街灯亮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3、作用 (1)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 (2)烘托气氛,给人以感染力; (3)增强联想,营造气氛。
【当堂训练】
1、对下列古诗句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清白” 运用比喻,以石灰的洁白来比喻作者完美无瑕的人生。 B、“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千树 万树梨花开”运用了借代的手法,以“梨花”代雪花,形象生动,鲜明壮观。 C、“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汗青”用了借代手法。古代以竹简著书, 制作竹简先用火烤,把青竹的汗(水分)去掉,故以“汗青”代史册。 D、“鸾鸟凤皇,日以远兮。燕雀乌鹊,巢堂坛兮。” “鸾鸟凤皇”和“燕雀乌鹊”用了 比喻手法。前者比喻忠臣贤士,后者比喻奸佞小人。
现代汉语修辞学
修辞对语境的适应
修辞应符合语境
修辞的表达方式应该与语境相符合,使得修辞 的表达更加自然和流畅。
修辞应利用语境
修辞可以利用语境的因素,增强表达的效果, 使读者更加深刻地理解和感受修辞的含义。
修辞应调整语境
在某些情况下,修辞的表达方式可能需要调整语境的因素,以更好地表达修辞 的含义。
语境与修辞的互动关系
03
02
营造氛围
运用象征、暗示等修辞技巧,为读 者创造特定的情感氛围。
增强语言美感
运用排比、对仗等修辞手法,使语 言更加优美、有韵律感。
04
广告语具 吸引力。
传达信息
通过明喻、暗喻等修辞技巧,使广告信息更 加清晰、易懂。
激发购买欲望
运用双关、排比等修辞手法,激发消费者的 购买欲望。
02 现代汉语修辞手法
比喻
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相比较, 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达思想或情感。
分类
明喻、暗喻、借喻等。
例子
明喻如“他的心像石头一样硬”;暗喻如“他是一头老黄牛”;借 喻如“他的声音像银铃一样清脆”。
比拟
定义
比拟是一种通过拟人或拟物的手法,将事物人格化或 动物化的修辞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特点
现代汉语修辞学具有综合性、实用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等特点。它综合运用语言 学、文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强调语言的实际运用和交际效果,鼓 励创新思维和个性化表达,追求语言的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
修辞学的重要性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修辞学可以帮助人们掌握语言运 用的规律和技巧,提高语言的准 确性和流畅性,增强个人和组织 的沟通能力。
现代汉语修辞国家精品课程课件PPT
拓展阅读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文学作品和修辞 学著作,以拓宽视野和增强对修辞的 理解。
持续学习
提醒学生保持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 关注,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
对现代汉语修辞研究的展望
跨学科融合
随着学科的发展,现代汉语 修辞将与心理学、社会学、 文化学等学科相互融合,形 成更为丰富的研究领域。
语言技术的运用
拟人
赋予非人类事物以人类的特征,增强文学表 现力。
反语
使用与本意相反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意
象征
通过具体的事物或形象来表达某种抽象的概念或情感。
押韵
使诗歌的音韵更加和谐,增强音乐美感。
反复
通过重复某些词语或句子,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表现力。
对偶
使用结构相似、意义相对的词语或句子,使诗歌更加工整、优美。
讲解了句子的结构、表达 方式和修辞手法,如排比 、对偶、顶真等,以提高 句子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重点介绍了如何构建完整 的文章或语篇,包括文章 的开头、结尾、过渡、呼 应等方面的技巧。
对未来学习的建议
深入实践
建议学生在日常表达中积极运用所学修 辞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参与讨论
建议学生加入相关的学术讨论群体, 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心得,共同进步。
06
课程总结与展望
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回顾
01
02
03
04
05
现代汉语修辞的 基本概念…
语音修辞
词语修辞
句子修辞
篇章修辞
详细介绍了现代汉语修辞 的定义、特点、原则和功 能,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 基础。
讲解了如何通过语音手段 ,如押韵、节奏、语调等 ,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探讨了词语的选择、搭配 、锤炼等方面的技巧,以 及如何通过词语的巧妙运 用来表达思想感情。
《现代汉语》-第五章--修辞
另一个说法,结果把两种不同说法糅在一起,造 成了结构上的混乱,这就是句子杂糅的毛病。例 如: + 对于怎样提高学习效果这个问题上,我已经找到 了有效的方法。
+ 〔三〕语序颠倒 + 一句话里,必要的成分
都有,但是词语的位置 摆得不对,会造成语序 颠倒的语病。例如: + 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 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的语言形式。最常见 的仿拟,就是换用反义或类义的语素来仿造新词语, 这又称作义仿。 + 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 苦趣,好似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 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 山?〕
+ 〔五〕引用 + 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语也不断涌现,表达新概念,指称新对象。
+ 一、句式选用 + 〔一〕短句和长句 + 短句和长句是从结构的长短来讲的。短句指字数
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指字数多,结构 比较复杂的句子。
+ 〔二〕整句和散句 + 散句是与整句相对而言的。一般
说,整句是指结构整齐,长短比 较一致的句子,其中包括属于形 式类辞格的一些特定句式,如排 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等。
括单纯词,也包括合成词。
+ 押韵是在诗文中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字有规律地使 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利用音节的重复出现 来形成节奏的一种语音修辞方式。押韵又称“用 韵、合辙、压韵、谐韵〞,构成押韵的字叫“韵 字〞或“韵脚〞。
+ 押韵的方式有很多,有“偶韵〞、“排韵〞、 “随韵〞、“交韵〞、“抱韵〞。
+ 二、声调 + 汉语的声调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上声、去声和
+ 〔三〕语序颠倒 + 一句话里,必要的成分
都有,但是词语的位置 摆得不对,会造成语序 颠倒的语病。例如: + 成熟的苹果下坠,是由 于它对地球的引力作用。
分,使之成为一个临时性的新的语言形式。最常见 的仿拟,就是换用反义或类义的语素来仿造新词语, 这又称作义仿。 + 我不知道上了多少石级,一级又一级,是乐趣也是 苦趣,好似从我有生命以来就在登山似的,迈前脚, 拖后脚,才不过走完慢十八盘。〔李健吾?雨中登泰 山?〕
+ 〔五〕引用 + 引用就是引述有关的语言材料来阐述自己的观点
语也不断涌现,表达新概念,指称新对象。
+ 一、句式选用 + 〔一〕短句和长句 + 短句和长句是从结构的长短来讲的。短句指字数
少,结构比较简单的句子;长句指字数多,结构 比较复杂的句子。
+ 〔二〕整句和散句 + 散句是与整句相对而言的。一般
说,整句是指结构整齐,长短比 较一致的句子,其中包括属于形 式类辞格的一些特定句式,如排 比句、对偶句、反复句等。
括单纯词,也包括合成词。
+ 押韵是在诗文中某些句子的最后一字有规律地使 用韵母相同或相近的音节,利用音节的重复出现 来形成节奏的一种语音修辞方式。押韵又称“用 韵、合辙、压韵、谐韵〞,构成押韵的字叫“韵 字〞或“韵脚〞。
+ 押韵的方式有很多,有“偶韵〞、“排韵〞、 “随韵〞、“交韵〞、“抱韵〞。
+ 二、声调 + 汉语的声调可以分为平声和仄声〔上声、去声和
现代汉语修辞学PPT..
去,都是词语的超常搭配。 区别 :1.从内容上看,移就移的一般是表示人的情 状或人的感受的词语 ;拈连所拈的是一些表示具 体行为动作的动词。 2.从结构上看,移就所涉及的两项一般构成限定关 系;拈连大多数是把表现甲事物的动词拈用到乙事 物身上,构成动宾关系的结构。
通感是说话或写文章时常常有意识地将视觉、听觉、
①在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有一天他从阵地
上下来做饭。 ②在汉江南岸的那些日子里,有一天他从阵地 上下来做饭。 ③在汉江南岸的阻击敌人的日子里,有一天他 从阵地上下来做饭。 ①他们走出咖啡店,夜已经来了。寒气迎面袭 来,他打了个寒噤。(巴金《寒夜》) ②他们走出咖啡店,夜已经来了。寒气迎面扑 来,他打了个寒噤。(巴金《寒夜》)
(三)对语言环境的得体性
2、语境在修辞中的作用
第一,语境是修辞活动赖以进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第二,语境具有消除歧义、化解逻辑矛盾的功能。 第三,语境对使用语言有约束力量。
第四,语境是评定修辞优劣的客观依据 。
五、修辞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词语的运用
第一节 词语的选用 一、词语选用的原则____适应特定的题 旨情境 二、选用词语的要求____准确、贴切 注意 :1.要看清对象; 2.要留心环境 ; 3.要注意真实 三、选用词语的范围 :动词、形容词、名词……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杜甫《古柏行》 (2) 生活永远是诗的土壤。 (未央一篇论文的标题) ( 3)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经 死了。 (臧克家《有的人》)
( 4 ) 所以我们看晋人的画像和那时
的文章,见他衣服宽大,不鞋而屐, 以为他一定很舒服,很飘逸的了,其 实他心里却是很苦的。 ( 5 )又一阵残暴的脚步声,震动着 魔窟,渐渐近了,就在窗前经过。
现代汉语电子课件修辞-PPT精选文档
三、借
代
1.类型:(1)特征代本体。 (2)专名代泛名。 (3)具体代抽象。 (4)部分代整体, (5)质料代本体。 (6)定数代不定数。 (7)处所代本体。
2.借代与借喻区别
(1)构成基础不同 借代是相关性;借喻是相似性。 (2)作用不同 借代重代,借体代本体; 借喻重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 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是代而不喻。
3.比喻的用法
(3)迂回设喻
通过“否定”喻体以引出本体,否定喻体是假 ,更巧妙地将喻体和本体联系起来是真。 例:站在高山向西看,一条白带绕丛山,不是带, 原是新开么路上岭来。 (青海民歌《站在高山上》) (4)喻中有比 进一步把本体同喻体比较,为的是更强调事 物的特性。 例:“南霸天比豺狼还凶狠。”
二、比
拟人和拟物两种合为比拟。
拟
1.拟人:也叫“人格化”,把人所具有的动作、 感情等赋予物。
2.拟物:把人当作物或甲物当作乙物写。
二、比
拟
比拟的应用要注意: 根据事物特点比拟; 思想性和感情色彩; 比拟与比喻区别: (1)意义上比喻重在喻,突出事物相似点; 比拟重在拟,干脆把甲当乙写。 (2)形式上比喻的喻体往往以名词词语身份 出现表示一种实体;比拟的成分一般是描 写性的往往是动词性词语充当。
4.比喻的运用
(4)比喻要贴切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两种事物, 必须有相似点。而“宏伟的教学楼就像高 楼大厦”“劳动一天累得像一朵花一样没 有一点力气”不贴切。
4.比喻的运用
(5)比喻与平语要配合恰当 原文: 一晃,这件事已经过去四年多了。但是,这最 动人心的一幕,却一直深深铭刻在我的脑海里。 改文:……一幕,…印在我的脑海里。 ——《一件珍贵的衬衫》 (6)比喻要新颖 创新才有生命力,才能收到良好的艺术效果。
高考复习现代汉语修辞ppt
6
(一)
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变化,注重交际效果。具体地说,修辞Fra bibliotek基本原 则可以概
第二,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需要,同一定的语体相适应。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 语言使用 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 成的语言环境。陈望道先生在《 修辞学发凡》中所说的“六何”——“何故”、 “何事”、“何人”、“何地”、“何时” 、“何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7 任何词语、句子或某种修辞方式,如果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静止 地看,无所谓好 坏。修辞现象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修辞效果也 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 现出来。同一句话,此时此地说合适,而换 一个时间、地点、场合说就不一定合适。同一句 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会产 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
(一) (二)
13
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词语的选择、锤炼,又被称为“炼字”、“炼词”。炼字、 炼词的目的就是要将最恰 当最贴 切的词语用在最恰当最合适的 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 创新精神,“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准确贴切是炼字、炼词的基 本要求,要做到这些,首先 词义是词的全部特征的概括,其中包括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掌 握了词的本质特征,才不至于把词用错,掌握了词的全部特征, 才能把词用得贴切。我们积蓄了大量词语,并且运用自如,就有 了精确地表情达意的条件,就有了增强表达效果的可能。往往有 这种情况,某一个词用得不合适,整个意思大受影响,甚至失之 毫厘,差之千里;某个词用得巧妙,会为整篇 文章增添光辉。
4
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 上例中的“修辞”(动词)
(一)
修辞的基本原则是适应语境变化,注重交际效果。具体地说,修辞Fra bibliotek基本原 则可以概
第二,修辞要切合语体的需要,同一定的语体相适应。
语境,就是语言的使用环境,也就是时间、地点、场合、对象等客观因素和 语言使用 者的身份、思想、性格、职业、修养、处境、心情等主观因素所构 成的语言环境。陈望道先生在《 修辞学发凡》中所说的“六何”——“何故”、 “何事”、“何人”、“何地”、“何时” 、“何如”陈望道《修辞学发凡》 ,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年新1版,第7 任何词语、句子或某种修辞方式,如果脱离一定的语言环境,孤立地、静止 地看,无所谓好 坏。修辞现象总是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产生的,修辞效果也 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体 现出来。同一句话,此时此地说合适,而换 一个时间、地点、场合说就不一定合适。同一句 话在不同的语境中往往会产 生不同的含义和效果。
(一) (二)
13
第二节 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词语的选择、锤炼,又被称为“炼字”、“炼词”。炼字、 炼词的目的就是要将最恰 当最贴 切的词语用在最恰当最合适的 位置上,以取得最好的表达效果。词语的选择、锤炼必须富有 创新精神,“语不惊人死不休”,但准确贴切是炼字、炼词的基 本要求,要做到这些,首先 词义是词的全部特征的概括,其中包括一般特征和本质特征。掌 握了词的本质特征,才不至于把词用错,掌握了词的全部特征, 才能把词用得贴切。我们积蓄了大量词语,并且运用自如,就有 了精确地表情达意的条件,就有了增强表达效果的可能。往往有 这种情况,某一个词用得不合适,整个意思大受影响,甚至失之 毫厘,差之千里;某个词用得巧妙,会为整篇 文章增添光辉。
4
第二,指修辞活动、修辞行为,即对语言进行的调整或修饰加工。 上例中的“修辞”(动词)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三节 句子的锤炼
❖ 句子的锤炼(又叫“炼句”)有其特有的内容。主 要有三个方面:
❖ 一是句子的安排。它指句子内部词语之间的语序、 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顺序、句与句的连贯以及句子的 周密照应、省略隐含等都应该仔细推敲,都是修辞 的范畴。
❖ 二是句式的选择。句子的长短、松紧、整散、肯定 与否定、口语句与书面语句、文言句与欧化句等各 种同义句式,都各有各的特色,句子形式各异,修 辞作用也不同,必须正确选择,还要注意配合使用。
在现代,“修辞”一词有三个含义:(1)指运用 语言的方法,技巧或规律;(2)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 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3)指以加强表达 效果的方法,规律为研究对象的修辞学和修辞著作。
一般情况下,总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进行修饰
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即:修饰文字
词句,运用各种表现方式,使语言表达得准确、鲜明、生动、有
❖ 1.长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的语境) ❖ 2.短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的语境) ❖ 3.相互转换(见书P232-P233)
句式的选择 和转换
(二)整句和散句
1、整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2、散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3、整句和散句的转换: (三)主动句和被动句 1、主动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2、被动句——特点、修辞效果、适用语境 3、相互转换:
(四)肯定句和否定句
1、肯定句——是不含有否定词语的句子。 2、否定句:——含有否定词语的句子。 (1)单重否定句: (2)双重否定句: 肯定句和单纯否定句相比,一般是肯定句口气重,否 定句口气轻;肯定句是直接陈述,否定句则比较婉转。
如:“这个人好”(语气强)和“这个人不坏”(语
气较弱) 肯定句和双重否定句同义时,一般是否定句比肯定句 口气更重,有明显的强调作用。同时又可以表示委婉 的语气。
现代汉语修辞
• We shall approach the level of the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 Singapore will bar America’s popular
female pop star Madonna from staging a show in its territory.
由于今年的订单已超出生产能力,所以一律不 接受新订单,请你们不要误解。凭着我们双方之 间良好的贸易关系,你们不必担心,一等到有货, 我们一定会首先通知你们的。
• XX公司:
• X月X日来函已悉。现就贵公司欲定购我公
司“牡丹牌”真丝女衬衫一事答复如下: 我公司“牡丹牌”真丝女衬衫,质量上乘, 款式高雅,供不应求,暂时脱销。但贵公 司订单业已登记在册,一俟有货,当即函 告。
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愿你: 晨有清逸,暮有闲愁。梦随心动,心随梦 求。春节快乐!
• 上述例子说明,交际并不是修辞性语言的
主要目的,修辞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表达效 果。所以:•源自修辞是为增强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选择
加工及修饰的一种活动。
• 目的:增强表达效果 • 对象:语言 • 行为:选择、加工、修饰
• 改文:
• 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观赏一下这
个人间奇景,可惜蝴蝶会有时间限制,游
客难于恰巧在那个时间来到蝴蝶泉边……
•
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 英文中十分忌讳语义的重复。如: • That theory too is a valuable ideological
treasure of the Party.
现代汉语(修辞)
朱恒
第五章 修辞
• 一、修辞和修辞学 • 中国古代“修”“辞”连用,最早见于《易·乾·
economically developed countries.
• Singapore will bar America’s popular
female pop star Madonna from staging a show in its territory.
由于今年的订单已超出生产能力,所以一律不 接受新订单,请你们不要误解。凭着我们双方之 间良好的贸易关系,你们不必担心,一等到有货, 我们一定会首先通知你们的。
• XX公司:
• X月X日来函已悉。现就贵公司欲定购我公
司“牡丹牌”真丝女衬衫一事答复如下: 我公司“牡丹牌”真丝女衬衫,质量上乘, 款式高雅,供不应求,暂时脱销。但贵公 司订单业已登记在册,一俟有货,当即函 告。
心中若无烦恼事,便是人生好时节。愿你: 晨有清逸,暮有闲愁。梦随心动,心随梦 求。春节快乐!
• 上述例子说明,交际并不是修辞性语言的
主要目的,修辞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表达效 果。所以:•源自修辞是为增强表达效果而对语言进行选择
加工及修饰的一种活动。
• 目的:增强表达效果 • 对象:语言 • 行为:选择、加工、修饰
• 改文:
• 许多来到大理的旅客都要设法观赏一下这
个人间奇景,可惜蝴蝶会有时间限制,游
客难于恰巧在那个时间来到蝴蝶泉边……
•
冯牧《澜沧江边的蝴蝶会》
• 英文中十分忌讳语义的重复。如: • That theory too is a valuable ideological
treasure of the Party.
现代汉语(修辞)
朱恒
第五章 修辞
• 一、修辞和修辞学 • 中国古代“修”“辞”连用,最早见于《易·乾·
《现代汉语修辞》PPT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具体事物的拟人化)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 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 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抽象概念的拟人化)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 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 (把人当物)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 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把甲 物拟作乙物)
3.比拟和比喻的区别
相似点:都是两事物相比。
不同点:比喻重点在“喻”,即以乙事物 “喻”甲事物,甲乙两事物一主一从;比 拟的重点在“拟”,即将甲事物“当作” 乙事物来写,甲乙两事物彼此交融,浑然 一体 。
(二)借代和夸张
1.借代
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同它密 切相关的名称去代替,这种辞格叫借代,也 叫做“换名”。借代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 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在借代中,被代替的事物称为本 体,用来代替的事物叫做“借体”。
例如:
你们这一车西瓜,也不必过秤,一百张 “大团结”,我们包圆儿了。
中国人民中间,实在有成千上万的“诸葛 亮”,每个乡村,每个市镇,都有那里的 “诸葛亮”。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用小 米加步枪,打垮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几千双眼睛都盯着你,看你穿上战士 的衣服,看你挂着银质的奖章。
常式句:同学们下课了! 变式句:下课了同学们! 干吗呢,站在街上? 气都喘不过来了,跑得。 他已经回来,听说。 语言材料中,变式句比较常见,要有
分辨其修辞内容的意识。
变式句的修辞效果:
一般来说,把谓语倒装在主语前,把宾语 倒置在动词谓语的前面,把修饰语倒置在 中心语的后面,都具有对这些倒置成分意 义的强调作用。
现代汉语第六章修辞
2. 整句和散句
①整句、散句的含义 整句是结构相同或相似的一 组句子。其修辞效果是形式整齐, 声音和谐,气势贯通,意义鲜明。
散句是结构不整齐,各式各样 的句子交错运用的一组句子。其修 辞效果是散而不乱,灵活多变,生 动感人。
②使用场合 整句在散文、诗歌、唱词中 使用较多。一般情况是整句和散 句交错运用,比单纯用整句或散 句多。
③串对 上下联内容从事物的发展过程 或因果、条件、假设等方面相关联, 两联连接成复句,一顺而下,也叫 “流水对”。例如: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二)运用对偶要注意的问题
古代的对仗规定很严,不仅要求 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一致、实 虚各自相对,而且平仄也要协调。这 是严格的对偶。而现代诗文使用对偶, 为了适应内容的需要,冲破了上面的 一些限制,只要字数相等、结构大致 相同,声韵基本协调就可以了。
(一)反语的基本类型
①以正当反 用正面的语句去表达反面的 意思。
②以反当正 用反面的语句去表达正 面的意思。例如: 几个女人有点失望,也 有些伤心,各人在心里骂着 自已的狠心贼。
(二)运用反语要注意的问题
① 反语有对待敌人的,有对待同盟 者的,也有对待自己队伍的,要 区别对待,必须防止滥用。 ② 运用反语应该力求鲜明,切忌含 混。
③ 夸张的表现往往借助于比喻、 比拟等辞格,运用时要注意 表意上的一致性,防止互相 抵触。
第五节 辞格(二)
一、双关
利用语音或语义条件,有意 使语句同时关顾表面和内里两种 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这种辞 格叫双关。
(一)双关的基本类型
①谐音双关 利用音同或音近的条件使词语 或句子语义双关。例如:
第四节
辞 格
一、比喻
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去描绘事 物或说明道理,这种辞格叫比喻。
现代汉语修辞学
注意:不能因一味求音节配合,
任意增添音节,削足适履,会使 句子变得不自然。
㈢力求韵脚和谐
同韵相押使句子的末尾字音跌宕回环,同声 相应,给人以和谐悦耳的美感。 eg:敬爱的周总理,您为祖国山 河添光辉,您为中华儿女振声威, 您不朽的业绩永世长存,您光辉 的名字青史永垂。
㈣讲求叠音自然
恰当地运用叠音词语,可以突出词语的意义, 加强对事物的形象描绘,增加音乐美感。
㈤讲求双声叠韵配合
恰当运用双声叠韵词语,可以形成一种回环 的美。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一个双音节词中两个字的汉语拼音 的声母相同,就是双声。也就是同声母的字,可以构成 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现代汉语中“珍珠”, 指两个汉字的声母相同。 如普通话“大地”[da di]是 双声,
叠韵是汉语音韵学中的一个术语。它是指两个韵腹和韵 尾相同的字所组成的词。例如“荒唐”,“螳螂”, “徘徊”等就是叠韵的词。
②、词语的风格色彩要鲜明
③、词语的形象色彩要鲜明
2、声音的锤炼
“佳诗者其言动心,其色夺目, 气味适口,其音悦耳。” ——袁枚
袁枚
袁枚(1716-1797)清代诗人、散 文家。字子才,号简斋,晚年自号 仓山居士、随园主人、随园老人。 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 生平喜称人善、奖掖士类,提倡妇女 文学,广收女弟子,为当时诗坛所宗。 袁枚与赵翼、张问陶(船山)并称乾 嘉性灵派三大家。
修辞同词汇的关系
词汇为词语的筛选锤炼、 为形成具体的修辞方式提 供必要条件,几乎所有修 辞方式都同词语有关,如: 语义相关、反语……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
修辞同语法的关系更为密 切,合乎语法是讲究修辞 的先决条件。
对修辞 来说:
语言三要素 是修辞的手 段和基础, 也是修辞要 调动、加工 的语言材料。
《现代汉语修辞》(用)
1、提着昨日种种千辛万苦,向明天换一些美 满和幸福。 ——周华健《风雨无阻》
2、假使这也算是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 曾经有过“他信力”。(鲁迅)
3、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 ,非干病酒,不是悲秋。(李清照《凤凰台上忆 吹箫》)
课堂练兵
下面一首古诗写的是闲适恬静的夏夜情景, 括号中最适合填入的选项是: 溪涨清风( )面,月( )繁星满天。 数只船( )浦口,( )声笛起山前。
“从前你我都给人家放牛,有一天我们在芦花荡把偷来的豆子放 在瓦罐里煮,没熟大家就乱抢,把罐子打破了,豆子撒了,汤泼 了一地。你只顾从地上抓豆子吃,把红草叶子也送进嘴去。叶子 卡在你喉咙里,我叫你把青菜叶子放在手上一拍吞下去,才把红 草叶子带下肚子里去了……”
1、推开窗看天边白色的鸟,想起你薄荷味的笑
3.广告: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 丰田车。 歌曲:雨纷飞,飞在天空里是我的眼泪, 泪低垂,垂在手心里是你的余味。
静思伊久阻归期, 久阻归期忆别离; 忆别离时闻漏转, 时闻漏转静思伊
• 采莲人在绿杨津,在绿杨津一阙新, 一阙新歌声漱玉,歌声漱玉采莲人。 • 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 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
词语修辞的效果
• 运用修辞格(比喻、借代、比拟、夸张、 双关、通感……)增强语言表达效果。
• 选择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使语言
更具魅力。
词语的超常搭配
一壶漂泊 浪迹天涯难入喉 你走之后 酒暖回忆思念瘦 水向东流 时间怎么偷 花就一次成熟 我却错过 ——方文山 · 《东风破》
以瘦形写瘦情,无限思念活化为 消瘦身影。
她很漂亮(/美/俊/好看/靓/喜欢人/稀罕人)。 一提起她来,十里八村没有一个不说她漂亮的。(使 用双重否定,加强肯定) 她长得鼻子是鼻子,眼是眼的,越端详越好看。(使 用熟语描写) 她长得好像仙女一样。(明喻) 都说王晓明漂亮,她比王晓明还漂亮。(衬托) 她可是百里挑一的大美人。(夸张) 她就是咱村的“七仙女”。(借代) 看见她一眼,这辈子就算没白活。(夸张) 她是现代的赵飞燕、东方的维纳斯、中国的戴安娜。 2018/12/6 4 (排比)
现代汉语修辞PPT课件
• 3、书面语比较讲究语言规范,注意句子的加工,有时 沿用一些文言句式。
• 4、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 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 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 总的来说,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简洁、活泼、自 然;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文雅。
• 政论、科技语体一般多用长句,文艺语体一般多用短 句,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长短句配合使用的。
.
16
长句化成短句的方法
•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 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可以是单句,也 可以是复句)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 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 • 1、全式拈连 •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 • 2、略式拈连 •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
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 容还是清楚的。
.
35
• (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 1、拈连要贴切自然。
• 2、拈连要注意甲乙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 在联系。
• 5、结构代原因 • 用某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
.
32
(二)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 1、借体与本体的关系密切,在上下文里,作者应 有所代替,使读者看到借体时,能明白本体是什 么。
• 2、无论运用哪一种借代,抓准借体与本体间的密 切联系,十分重要。其借体一定要能代表本体, 其作用才会明显突出。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
• 4、口语句式和书面语句式在所运用的词语方面,也有 明显的风格色彩上的区别:口语句式大都由通俗的口语 词组成,书面语句式大都由文雅的书面语词组成。
• 总的来说,口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简洁、活泼、自 然;书面语句式的修辞作用主要是严谨、周密、文雅。
• 政论、科技语体一般多用长句,文艺语体一般多用短 句,但是在较多的情况下都是长短句配合使用的。
.
16
长句化成短句的方法
• 1、把长句的附加成分抽出来,变为复句里 的分句,或者单独成句(可以是单句,也 可以是复句)
• 2、把复杂的联合短语拆开,重复跟联合短 语直接相配的成分,形成排比并列句式。
.
17
• 拈连可分为全式拈连和略式拈连两类。 • 1、全式拈连 • 甲乙两事物都出现,拈连词语不可少。 • 2、略式拈连 • 甲事物省略。或甲事物中的拈连词语省略,
乙事物必须出现,借助上下文,省略的内 容还是清楚的。
.
35
• (二)运用拈连要注意的问题
• 1、拈连要贴切自然。
• 2、拈连要注意甲乙事物在语义上必须有内 在联系。
• 5、结构代原因 • 用某事情所产生的结果代替本体事物。
.
32
(二)运用借代要注意的问题
• 1、借体与本体的关系密切,在上下文里,作者应 有所代替,使读者看到借体时,能明白本体是什 么。
• 2、无论运用哪一种借代,抓准借体与本体间的密 切联系,十分重要。其借体一定要能代表本体, 其作用才会明显突出。
.
10
意义的锤炼
• 意义是词语的内容、词语的灵魂,锤炼意 义是选好词语的核心问题。
.
11
《现代汉语修辞》课件
例子
如日常对话中,“你吃饭了吗?”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询问、肯定、疑问等不同的 情感和意义。
03 词语修辞
比喻
比喻的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 达思想或情感。
比喻的分类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明喻是直接用“像”、“如”等词将本体和喻 体连接起来,暗喻则通过比喻词来表达相似之处,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的运用更加广泛 和深入。作家通过修辞技巧来刻画人 物形象、描绘场景、表达情感,使作 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广告文案中的修辞运用
广告语言
广告文案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 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双 关、对仗、押韵等,使广告语言
更加富有创意和吸引力。
品牌形象
通过修辞手法塑造品牌形象也是 广告文案的重要任务。通过比喻 、拟人等手法,将品牌形象化、 人格化,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
详细描述
整句由于结构紧凑、匀称,更加强调整体效果, 使语言更加严谨、庄重。散句则更加强调个别词 语的表现力,通过个别词语的运用来突出整体效 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05 篇章修辞
起承转合
总结词
文章结构的有机组合
详细描述
起承转合是汉语修辞中常用的篇章结构方式,它强调文章的开头、承接、转折 和结尾要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开头部分要引人入胜,承接部分要 自然流畅,转折部分要巧妙过渡,结尾部分要收束有力。
跨媒体修辞
跨媒体修辞是指跨越不同媒体平台的修辞方式,如将文字 、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全新 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这种修辞方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互 动性,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如日常对话中,“你吃饭了吗?”通过不同的语调可以表达出询问、肯定、疑问等不同的 情感和意义。
03 词语修辞
比喻
比喻的定义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通过将两种不同的事物进行比较,以形象、生动的方式表 达思想或情感。
比喻的分类
比喻可以分为明喻、暗喻、借喻等类型。明喻是直接用“像”、“如”等词将本体和喻 体连接起来,暗喻则通过比喻词来表达相似之处,借喻则直接用喻体代替本体。
在文学作品中,修辞的运用更加广泛 和深入。作家通过修辞技巧来刻画人 物形象、描绘场景、表达情感,使作 品更具艺术感染力。
广告文案中的修辞运用
广告语言
广告文案中经常使用各种修辞手 法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如双 关、对仗、押韵等,使广告语言
更加富有创意和吸引力。
品牌形象
通过修辞手法塑造品牌形象也是 广告文案的重要任务。通过比喻 、拟人等手法,将品牌形象化、 人格化,以加深消费者对品牌的
详细描述
整句由于结构紧凑、匀称,更加强调整体效果, 使语言更加严谨、庄重。散句则更加强调个别词 语的表现力,通过个别词语的运用来突出整体效 果,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05 篇章修辞
起承转合
总结词
文章结构的有机组合
详细描述
起承转合是汉语修辞中常用的篇章结构方式,它强调文章的开头、承接、转折 和结尾要有机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篇章。开头部分要引人入胜,承接部分要 自然流畅,转折部分要巧妙过渡,结尾部分要收束有力。
跨媒体修辞
跨媒体修辞是指跨越不同媒体平台的修辞方式,如将文字 、图像、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结合起来,创造全新 的表达方式和意义。这种修辞方式具有很强的创新性和互 动性,能够吸引更多受众的关注和参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注释式:本体和喻体用破折号注释形成比喻。 例:一颗心——一片翻腾的大海 一双眼——一道冲决的大堤
暗喻和缩喻?
并列式:结构平行式,把喻体和本体排列起 来,有的又叫“引喻” 例:1、鼓不打不响,理不讲不明
2、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 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三、比喻的作用
例:她(虎妞)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 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的猪肝,颜色复杂 而难看。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和修辞学
(一)“修辞”溯源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 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三)“修辞”的含义
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 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 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的原则
是否适合语境 是否得体
辞格的运用
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叫“喻词”(像、如、犹如、好比、若、仿 佛)。
例:知识像海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构成比喻的条件
1、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 个事物,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如: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 这本书和那本一样
2、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即 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主体相似,才 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二、变式
1、反喻 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相反相对的方面设喻, 指出本体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质,这种用否 定句式构成的比喻叫反喻,常用“甲不像 (不是)乙”。
例: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种半开半醉的 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 重新做
2.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 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 种辞格叫做比拟。根据拟体的不同属 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具体事物的拟人化)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 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 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 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 格不是修辞学。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
殊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 言的实践中产生的
一、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和比拟
1.比喻 俗称打比方。
根据本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 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 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
例: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 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朱自清《绿》)
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钱钟 书《围城》
注:“像、好像、好似”这类结构均 当成明喻,是不是明喻,要看看有无 比喻关系。
例:周总理
《一件珍贵的衬衫》
2、暗喻(又称隐喻)
表面上是判断、叙述、说明,暗中却包含 着比喻关系,暗喻本体和喻体均出现,常 用喻词“是、成为、变成、当作、看作”等, 有的也不用喻词,即“甲是乙”
这就把虎妞擦着粉的黑脸在灯光照射下的 颜色形象的描绘出来了。?
例: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乱用,甚至干脆不用 形容词和典故的,好像真正美丽的人用不着多施脂 粉,乱穿衣服一样。?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钱,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突出了刽子手的凶狠、残暴、贪婪。?
比喻需要注意的几点: 1、比喻要通俗,就是要用熟悉的、人所共 知的事物当成喻体,不用生僻的事物做喻体。 2、比喻要贴切,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 点,相似程度越高,比喻就越贴切。 3、比喻要新鲜,不落俗套。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fq) 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化作一支燎原的火炬
熊熊燃烧。
3、借喻:即本体、喻词均不出现, 直接将喻体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可用“乙(代甲)”出现
例: (1)在寻找中,我就怕我未成熟的果实,偏 偏毒死了偏爱我果实的人 (鲁迅《写在 坟后面》)
(2)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而且要把 学生引导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瀚无际的海边去。 (骆小所《教学方法杂谈》 (3)他摇曳着一头蓬草
2、较喻 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本体和喻
体不但,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要深 多少倍。
杨朔《茶花赋》 我们四川人还有用牛粪做燃料得,至于那些 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3、缩喻
省略喻词,只出现本体和喻体的比喻, 结构较为紧凑,语言简练
同位式:(同位短语构成比喻) 例: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在这里!
2、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3、使文章有风趣。
例:牛皮不要吹的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
4、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深刻的道理通 俗易懂。
西双版纳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南 边疆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 《围城》)
同时,有些比喻比较隐晦,难以会意, 就需要加以解释,也有比喻,故意不出 现相似点,使读者发挥想象,得其意于 言内,又得其意与言外,给人以含蓄美
例:一个朴实无华的片名 像一杯泥土 像一簇山花 像一滴露珠
(抽象概念的拟人化)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 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 (把人当物)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 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把甲 物拟作乙物)
比拟的作用:
1、抒发强烈的情感,寓情于物,借景抒情
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绝不是平凡的树!…….但它伟岸,正直、朴质、 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 挺拔,他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个例子喻体比较多,除了泥土的相似点“朴素” 出现,其他喻体相似点均没有出现,故意给读 者留下思考余地,发挥主观联想,去捕捉真正 含义。
比喻的类型(基本类型和变式)
1、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中间常用“像” 类喻词来连接。
基本形式:本体(甲)+“像”类喻词+喻体(乙)
“像”类喻词包括?
喻体后面有的同时用上“一样、一般、似的”一类 词语与之呼应
暗喻和缩喻?
并列式:结构平行式,把喻体和本体排列起 来,有的又叫“引喻” 例:1、鼓不打不响,理不讲不明
2、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 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吗?
三、比喻的作用
例:她(虎妞)脸红起来,黑红,加上半残的粉 与青亮的灯光,好像一块煮老的猪肝,颜色复杂 而难看。
《现代汉语修辞》
第一节 修辞概说
一、修辞和修辞学
(一)“修辞”溯源
“子曰:君子进德修业。忠信,所以进德也,修 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三)“修辞”的含义
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即选用什么样的语言材料, 采取什么样的修辞方式, 追求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修辞的原则
是否适合语境 是否得体
辞格的运用
方的事物叫“喻体”,联系本体和喻体的词语 叫“喻词”(像、如、犹如、好比、若、仿 佛)。
例:知识像海洋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
构成比喻的条件
1、 本体和喻体必须是性质不同的两 个事物,同类事物不能构成比喻;
如:她长得像她妈妈一样 这本书和那本一样
2、本体和喻体必须具有相似点,即 喻体必须在某一点上与主体相似,才 能用来说明描绘本体。
二、变式
1、反喻 从所要说明的事物的相反相对的方面设喻, 指出本体不具备喻体的某种性质,这种用否 定句式构成的比喻叫反喻,常用“甲不像 (不是)乙”。
例:秋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种半开半醉的 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中,是不合适的。
(郁达夫《故都的秋》 生活可不像你做衣服,做一件不合适,扔掉再 重新做
2.比拟
根据想象把物当作人写或把人当 作物写,或把甲物当作乙物来写,这 种辞格叫做比拟。根据拟体的不同属 性,比拟可分为拟人和拟物两类。
春风放胆来梳柳,夜雨瞒人去润花。
(具体事物的拟人化)
洋八股必须废止,空洞抽象的调头必须少唱, 教条主义必须休息,而代之以新鲜活泼的为中 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修辞格,也称辞格,是为了使说话增强表达 效果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修辞 格不是修辞学。它只是语言修饰描摹的一些特
殊方法,这些方法是人们长期以来在运用语 言的实践中产生的
一、常见修辞手法 (一)比喻和比拟
1.比喻 俗称打比方。
根据本质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的、浅 显、熟知的事物来说明抽象的、深奥的、生疏 的事物,即打比方。 比喻里被比方的事物叫“本体”,用来打比
例: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 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宇中一般。 (朱自清《绿》)
出洋好比出痘子,出痧子,非出不可。(钱钟 书《围城》
注:“像、好像、好似”这类结构均 当成明喻,是不是明喻,要看看有无 比喻关系。
例:周总理
《一件珍贵的衬衫》
2、暗喻(又称隐喻)
表面上是判断、叙述、说明,暗中却包含 着比喻关系,暗喻本体和喻体均出现,常 用喻词“是、成为、变成、当作、看作”等, 有的也不用喻词,即“甲是乙”
这就把虎妞擦着粉的黑脸在灯光照射下的 颜色形象的描绘出来了。?
例:真正的好文章是不随便乱用,甚至干脆不用 形容词和典故的,好像真正美丽的人用不着多施脂 粉,乱穿衣服一样。?
例:一个浑身黑色的人站在老栓面钱, 眼光正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 突出了刽子手的凶狠、残暴、贪婪。?
比喻需要注意的几点: 1、比喻要通俗,就是要用熟悉的、人所共 知的事物当成喻体,不用生僻的事物做喻体。 2、比喻要贴切,本体和喻体之间要有相似 点,相似程度越高,比喻就越贴切。 3、比喻要新鲜,不落俗套。
例: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成了喧腾的海洋(fq) 周总理办公室的灯光呵,化作一支燎原的火炬
熊熊燃烧。
3、借喻:即本体、喻词均不出现, 直接将喻体用在本体应该出现的位置。 可用“乙(代甲)”出现
例: (1)在寻找中,我就怕我未成熟的果实,偏 偏毒死了偏爱我果实的人 (鲁迅《写在 坟后面》)
(2)教师不光要把“一桶水”指给学生看,而且要把 学生引导到长流不尽的泉边和浩瀚无际的海边去。 (骆小所《教学方法杂谈》 (3)他摇曳着一头蓬草
2、较喻 用比较的方式进行比喻,本体和喻
体不但,比起滇池的水来,不知要深 多少倍。
杨朔《茶花赋》 我们四川人还有用牛粪做燃料得,至于那些 又臭又长的文章,恐怕连牛粪都不如。
3、缩喻
省略喻词,只出现本体和喻体的比喻, 结构较为紧凑,语言简练
同位式:(同位短语构成比喻) 例: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在这里!
2、增添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
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高空,去迎接那雷声
3、使文章有风趣。
例:牛皮不要吹的太大,尾巴不要翘起来。
4、使抽象的事理具体形象,深刻的道理通 俗易懂。
西双版纳像一块绿色的宝石镶嵌在祖国的西南 边疆
高松年的脸像虾蟹在热水里浸了一浸(钱钟书 《围城》)
同时,有些比喻比较隐晦,难以会意, 就需要加以解释,也有比喻,故意不出 现相似点,使读者发挥想象,得其意于 言内,又得其意与言外,给人以含蓄美
例:一个朴实无华的片名 像一杯泥土 像一簇山花 像一滴露珠
(抽象概念的拟人化)
那肥大的荷叶下面,有一个人的脸,下半截身 子长在水里。那不是水生吗? (把人当物)
临时伙房设在草地上,几口行军锅成一字形排列 着,蓝色的火苗舔着锅底,锅里热气腾腾…… (把甲 物拟作乙物)
比拟的作用:
1、抒发强烈的情感,寓情于物,借景抒情
如: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 绝不是平凡的树!…….但它伟岸,正直、朴质、 严肃,也不缺乏温和,更不用提它的坚强不屈与 挺拔,他是树中的伟丈夫。
这个例子喻体比较多,除了泥土的相似点“朴素” 出现,其他喻体相似点均没有出现,故意给读 者留下思考余地,发挥主观联想,去捕捉真正 含义。
比喻的类型(基本类型和变式)
1、明喻。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中间常用“像” 类喻词来连接。
基本形式:本体(甲)+“像”类喻词+喻体(乙)
“像”类喻词包括?
喻体后面有的同时用上“一样、一般、似的”一类 词语与之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