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 第22课《爱莲说》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爱莲说》

一、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激发学生对“莲”意义的探究和爱莲花,爱君子品德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激发学生对“莲”意义的探究和爱莲花,爱君子品德的情感。

三、教学过程:

1.导入: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将梅兰竹菊视为笔下的宠儿,但是宋代哲学家周敦颐偏偏喜爱莲花,并以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的千古名篇《爱莲说》。

2.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朗读文章,注意生字的读音

蕃(fán)淤(yū)濯(zhuó)涟(lián)

亵(xiè) 噫(yī)鲜(xiǎn)

(2)全班齐读文章,读准字音。

3.借助注释,疏通文意。

4. 品读莲之“美”

(1)解题:“爱莲”指喜爱莲花。说是一种古代的文体,它大多是针对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说说自己的爱好。“爱莲说”就是作者喜爱莲花,它为抒发自己心里的感情而写成的文章。

(2)要探究作者爱莲的原因,我们要先来搞清楚莲有何特点。请朗读课文第一段,并结合句子做具体分析。

明确:“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出淤泥而不染——“淤泥”是莲恶劣的生长环境,“不染”说明莲花不会在污浊的环境中沾染到污秽。

濯清涟而不妖——莲花在清水中洗涤却并不显得妖媚。

中通外直——莲梗中间贯通外面笔直。

不蔓不枝——莲不缠身藤蔓,不牵牵连连。

香远益清——香气远远传播,越发地清新。

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高高挺立,只能远远观赏却不能玩弄它。

(3)这段话是作者对莲花特点的描绘,而作者在文中还对莲花的特点发表自己的观点,请朗读文章第二自然段,看看作者表明了怎样的观点?

明确:“莲,花之君子者也”说明周敦颐将笔下的莲看成了君子,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莲的形象更是一个君子形象。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了君子洁身自好。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庄重,对自己拥有的美德不炫耀。

中通外直——象征君子通达正直。

不蔓不枝——象征君子不攀附,独立的品格。

香远益清——象征君子美德远播,美名远扬,还能用自己的美德去影响别人。

亭亭静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象征君子的高洁品格令人敬仰、受人尊重,不可亵渎。

(4)“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世间可喜爱的花不只莲一种,不同的人对不同的花也有着不同的情感,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但文章题目是“爱莲说”,作者在这里说菊和牡丹有何用意?

明确:菊是花中的隐逸者,不与百花齐放,避开春夏,偏偏在秋天绽放,正向陶渊明远离尘嚣,归隐田园。

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世人甚爱牡丹,说明大家都追求富贵、追求名利。

莲是花中君子,它不仅不追求名利和富贵,而且能积极投入官场,为民办事,为国效力,对黑暗的官场毫不逃避,勇往直前。

周敦颐爱莲,因为莲如君子;陶渊明爱菊,因为菊如隐者,世人甚爱牡丹,因为牡丹象征富贵,不同的人都通过不同的事物来表达了自己的志向,我们将这种把自己的情感志向寄托在某一物品上的写法,叫做托物言志。文章《爱莲说》借爱菊和爱牡丹来衬托了作者爱莲花,借隐逸者和富贵者来衬托君子的高尚品格。

5.有感情地朗读,读出爱莲之情

像莲花一样具有道德理想的追求,才是周敦颐认可的君子之道,让我们带着对莲花的喜爱之情,一起再次投入到对文章的朗读中,去感受这至真至纯的君子之美吧!

6. 总结:

一篇《爱莲说》在文坛名流千古,一个君子形象让我们铭刻在心,一种高尚的品德影响深远,“莲”的品格在精神领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我们的人格,希望同学们能将“君子”的品德作为自己完善人格的目标,做真正的少年君子。

7.作业:

《爱莲说》一文体现了“莲”在精神方面对人的影响,请你思考,除此之外,“莲”还会在哪些方面对人产生更加积极深远的影响呢?

《爱莲说》教学反思 (周媛)

1.在教学模式上,我们一贯采用的传统教授文言文教学的固定模式,即:朗读---疏通---理解---积累,在反思过程中我一直在想:怎样突出重点.我觉得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一节课仅仅是为了追求某种形式上的完美,还是要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更让我受益的是听课老师的建议,她认为应该以读来带动、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但不拘泥于读的形式,而要求学生应读出作者,读出自我。本节课中我设计的朗读在某些地方就显得很浪费时间。为了这个环节,即使教学内容很简单,即使学生已经会读,仍要按模式照旧进行。所以教无定法,不可按一定的模式因循守旧。

2.在导入新课时,我没有考虑到以古往今来赞美莲的诗句或学生谈莲的形象等方式来导入,课后想想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来使学生学习的知识建立在原有学习基础上,二来还可以以此来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是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节课用什么方式调动起学生内在的热情,激发起活跃的思维,积极地去参与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问题,同时我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地去挖掘文本,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3.对于自主、合作、探究这种教学模式在此课的教学中我有了更深入的认识。我的课堂一直采取的模式就是以调动学生发现问题为突破口,我仍然认为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老师讲授十个问题都可贵。我认为所有的教学模式都应该从学生实际出发,对于学生挖掘不出来的问题,教师应该给以适时的引导,然后给他们以时间去体会,从而成为自己的收获。相比较而言,我的学生在课堂上虽然说了、问了,但是真正在思想上收获的同学不多,语文课堂应该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的,而生活这个外延如此广大,如何让学生学会在其中采撷珍珠,为师者应该为学生指引。

4.另外,我觉得我们在备课时忽略了语文与生活的联系。比如:三种花喻三种人,三种人的处世态度,我们如何看待等。

改进设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